第一篇:从源头预防化解涉诉信访案件
从源头预防化解涉诉信访案件 为了进一步审理好民事案件,提高民事案件的质量和效率,舒兰市人民法院民一庭将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作为审判工作的着力点,采取措施,从与民生紧密相关的民事审判工作入手,坚持民事案件全程化解,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化解涉诉信访案件的发生。一是坚持庭前调解。审判人员在认真阅读案卷,了解案情的基础上,积极同双方当事人进行沟通,送达庭前调解告知书,在当事人同意调解的基础上,即送即调;对群体性纠纷案件重点调解,做好案件背景审查、案件协调等前期准备工作,确保调解有方向、有重点、有效果,以点带面,充分化解矛盾。
二是坚持判前释法。审判法官在案件宣判前主动向双方当事人解释法律规定,分析法律适用,帮助当事人对诉讼结果及诉讼风险做出合理判断,在最大限度规避诉讼风险的同时,促使双方当事人实现利益趋同化,避免矛盾的升级和激化。
三是坚持判后答疑。宣判后向当事人主动解释判决的依据和法理根源,制作答疑笔录;对重大、疑难案件或存在上诉、上访苗头的案件,在释法基础上做好证据认定、裁判依据、上诉程序的说明工作;积极运用利益衡量、心理疏导等方法进行释疑,帮助当事人正确理解和接受裁判内容,避免因当事人不懂法造成对裁判文书的误解,引导当事人通过正常的途径维权,避免发生上访、缠诉现象。
四是坚持定期不定期排查。要坚持集中排查与经常性排查相结合,切实对部门内的矛盾纠纷,进行深入细致的全面排查,纵到底,横到边,不留死角,不仅要关注已经在册、正在处理的信访问题,更注重对新潜在的苗头性问题和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确保矛盾不扩大、不激化,才能切实提高预防信访案件的能力,从源头上预防化解信访案件的发生。
民一庭周勖
第二篇:县法院三项措施化解涉诉信访案件
县法院三项措施化解涉诉信访案件
近年来,县法院高度重视涉诉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在不断强化诉前调解和案件分流,从源头上控制涉诉信访量的同时,多措并举,加大涉诉信访案件的化解力度。纳入省高院集中清理的涉诉信访案件化解率连续2年达100%,且都提前完成化解任务。
一是加强判后答疑工作力度。法院在向当事人送达法律文书时,由承办人或合议庭成员释明判决的理由及事实和法律的依据,当事人对生效判决不服的,由原承办庭审判人员或庭长做好当事人的判后答疑工作,对有瑕疵的案件能补救的尽量补救,如发现认定事实或适用法律错误的,及时纠错,努力让当事人服判息诉。
二是加大亲情联动工作力度。对既有信访案件,法院在做信访人思想教育工作的同时,对信访人进行深入的了解,包括信访人的社会关系,与信访人的亲朋好友进行沟通,通过信访人的亲友在做其工作,力争达到息访的目的。
三是加大社会救助工作。对生活确有困难的信访人,在宣传法律、做思想教育工作的同时,法院及时主动与当地党委政府、民政、信访等相关部门取得联系,通过解决低保补助、给付信访救助金、扶贫救助等方式,为当事人解决实际困难,让其充分感受到党的关怀和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并让其尽快从缠访的氛围中走出来,直面崭新的生活。(王平张大伟)
第三篇:涉法涉诉信访案件
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政法机关不作为、假作为、乱作为怎么办?杨洪岐、杜桂芝两件冤案就曾到哈尔滨市检察院抗诉,对明明符合抗诉条件的也硬说你不符合,只是口头答复,不给出具任何法律手续,控告哈尔滨市检察院不作为,假作为,乱作为,让冤同抗诉不能。
第四篇:2013年涉诉信访案件统计分析
2013年九师法院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统计分析报告
葛阳
涉诉信访工作是法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一直是法院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利益格局的调整,社会矛盾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也逐渐显现出来,而这些矛盾的解决,必然会不断地反映到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中来,随之而来的涉诉信访也呈现出新的特点。近年来,九师两级人民法院高度重视涉诉信访工作,把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做好涉诉信访工作作为法院面临的重要政治任务对待,从践行“人民法官为人民”重要思想、贯彻司法为民工作宗旨的高度出发,狠抓涉诉信访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笔者对2012-2013年九师中级法院涉诉信访工作进行简要的调查分析,对当前涉诉信访情况做一粗浅分析:
2012年,九师中级法院共接待来访73人次,处理73人次,均由立案庭接待来访并办理,由3件属于涉诉访,其余均为法律咨询,对于涉诉访案件中疑难案件由院领导亲自督办; 2013年1-12月,九师法院共接待来访86次,处理86人次;无信访案件,其中81件属法律咨询,属于涉诉访的有5件,均由院领导亲自督办,其中2件均已结案(1件司法救助结案,1件执行结案),2件正在诉讼阶段(张子涵、魏绍青),1件正处于兵团法院申诉处理阶段(余德秀案件)。二、九师法院2012-2013年涉诉信访案件的特点
1、信访案件类型多样。主要有:一是一般的法律咨询信件和群众来访咨询的相关立案等情况的信访件;二是对本院判决不服和未执行完结、执行难等问题的来信来访;三是通过机关、政法委和上级部门转办的上访件;四是本院自行排查重要回访和下访解决的信访案件。
2、诉讼阶段信访行为发生率低,执行阶段明开始出现。在调查中,许多有诉讼和信访经历的人员表示,在案件诉讼阶段,因为还没有最终的判决结果,或者即使有了判决结果,但是双方当事人一般均对判决结果的履行兑现做着有利于己方的设想,所以信访行为较少。进入执行阶段后,一方面,伴随着必要强制措施的实行,一些本想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当事人开始为法院审理阶段的行为“挑毛病”,另一方面,因为“执行难”这一实际情况的客观存在,生效的法律文书不能按照自己设想的速度和质量兑现,胜诉一方又往往自然而然的迁怒于法院的执行工作,所以引发信访行为。
3、无理、无序信访呈上升趋势,且多选择法院系统之外的信访渠道。两年来,合同类、侵权行为等诉讼案件的涉诉上访访案件数量虽然不多,但处理起来较为棘手,难以妥善解决。出于多种原因,有的当事人把上访作为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不按照法律、法规正确行使权利,采取非正常行为,个别人员甚至颠倒黑白、无理取闹,这种无理、无序上访出现。在信访渠道的选择上,许多涉诉信访当事人往往不在法院系统进行信访,而是选择机关、政法委等渠道,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信访的负面影响,也增加了法院信访工作的难度。
4、涉诉信访当事人选择信访时间具有明显的时段性和季节性特征。许多涉诉信访当事人进行信访往往希望制造尽量大的社会影响,以对法院形成压力,一般多选择国庆节、全国“两会”以及一些特殊敏感期进行。
三、涉诉信访案件发生的原因分析
从九师法院2012-2013年发生的涉诉信访案件来看,引发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法院方面的原因,二是信访人方面的原因,三是执法环境方面的原因。
1、从法院方面看,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少数案件裁判不当引发上访。二是“执行难”引发上访。
2、从信访人方面看,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部分信访人文化水平低,对法律理解有偏差。对案件的处理程序不了解,把自己举证不能、诉讼决策失误、不当行使诉讼权利、不积极履行诉讼义务导致的不利诉讼结果,视为司法不公,上访不止。二是部分上访人思想认识错误。认为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费时费力费钱又承担较大风险,不如通过上访引起领导重视给予解决来得快且省时省力省钱。还认为上访的机关级别越高,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产生诉讼不如上访、当地上访不如赴省、赴京上访的错误认识。
3、从执法环境方面看,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司法公信力和司法权威下降。部分当事人拒不执行法院生效判决,甚至公然暴力抗法,屡屡挑战司法权威。二是一些机关或领导对少数信访人的不合理要求做出妥协让步,通过经济补助息事宁人,助长了信访人的投机谋利心理,误导了信访人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不良风气,这些信访人见上访有利可图,又鼓动、教唆其他人去上访,使信访问题发生畸变而日趋严重。四、九师法院处理涉诉信访案件的基本做法
九师法院处理涉诉信访案件最基本的做法就是从源头上杜绝或减少信访案件发生。
一是把好立案关。凡涉及机关、团场、集团诉讼的案件,均暂缓立案,由法院向有关部门汇报后,通过多种途径方法协调解决,这比法院一家解决要快捷和有效得多。如果此举还不能解决问题,则予立案,进入司法程序解决。
二是提高案件质量效率。对法官办案做到奖惩分明,倒查责任,将绩效记入《法官司法档案》,与个人晋职晋级及表彰奖励结合起来,确保案件质量不出问题。
三是狠抓案件当庭履行率。经常教育法官审执分立不分家,所裁判案件必须能够得到执行,不办无法执行或极难执行的案件,不给下一阶段遗留上访问题。
四是下大气力做好执行工作。为执行局配齐配强人员、车辆、经费,及时解决办案中的各种问题,使执行干警信心足、干劲大、不怕苦、不怕累、多办案、办好案、不积案或尽量少积案,同时严格办案纪律,廉洁执法,不办“三案”,提高效率,树立良好司法形象和司法权威。
五是定期下访,每月排查。我院每月由立案庭牵头,院领导带队,到各庭室、各基层法庭排查了解有上访矛头的案件,再将这些案件梳理后统一提交审委会研究讨论,确定出包案领导、庭室负责人,形成文件下发执行。如不办结,则不销号,一包到底,实行办案目标责任制,严防上访问题发生。
六是基层法庭的法官每月要下到农牧团场进行一次矛盾纠纷排查。掌握可能演变成重大矛盾纠纷的人和事,与团机关和人民调解组织共同调处矛盾纠纷,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对进入诉讼程序的案件,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原则,做好判前指导、判中疏导、判后答疑释法、判决书后附法条,使当事人明白下判理由,让败诉方败的清楚,胜诉方胜的明白,案结事了,不再上访。
五、解决涉诉信访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1、坚持司法为民,畅通信访渠道。信访是人民群众反映问题的重要渠道,处理好涉诉信访是人民法院践行司法为民的重要内容。为此,必须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对首次来访,实行限时回复,对群众来访,做到即到即接,热心接待、专心听诉、用心解答、耐心教育、细心调查、公心处理,切实为当事人排忧解难。推行申诉听证,充分保障信访人的“知情权”。加强申诉指导,引导群众合法理性地表达诉求。
2、搭建工作平台,破解信访难题。一是变接访为预防,通过狠抓案件质量,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大诉前、诉讼调解和执行力度,建立信访预警机制,强化廉政建设,改进审判作风等措施,抓住易于产生问题的源头,避免和减少涉诉信访案件的发生。二是变上访为下访,把执法为民放在第一位,建立信访联系点等方法,变群众上访为法官下访、回访。实行信访工作流程管理,对信访工作主要环节如:接待、登记、分流、审查、处理、反馈和统计,实行动态跟踪管理。三是变等访为约访。对群众反映的问题逐一梳理分类,主动约见信访人,进行面对面对话,承诺时限,定期解决,四是领导接待机制,院长定期或不定期地接待群体来访,对所接访的案件亲自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处理,对于受职权限制或依照法律规定不能协调处理的,要向来访群众说明情况和理由,指导来访群众选择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五是变群访为个访。对部分涉及面广的共性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突出难点,抓住重点,有针对性地做好政策法律宣传和思想疏导工作,抑制和减少集体访的发生。
3、强化信访责任,实行倒查追究。信访是反映案件质量和审判作风最直接、最敏感的窗口。因此,要不断健全信访工作长效机制,通过有效的规章把信访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当前,要进一步完善“办案责任与信访责任一体化的信访追究制”,明确什么是责任性上访,规范追究责任性上访的程序和标准,从而有效地抑制责任性上访。以往,法官只管审理案件,结果官了民不了,案结事不了。因此,必须将审判责任与信访责任相对接,谁承办的案件引发的上访问题由谁负责,让每位法官都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不仅力争把正在审理的案件办成“铁案”,而且要主动做好当事人释法解疑和服判息诉工作,真正做到“官了民了,案结事了”。
4、建立科学机制,实现信访终结。一是在立案阶段,审慎受理法律规定不明确,矛盾突出易发的新类型案件;加强立案释明和诉讼风险提示;加大立案调解力度,把矛盾止于未萌。二是在审判阶段,强化流程、质量评查、改判或发回重审实名通报等措施,提高审判质效,避免因差错案件引发涉诉信访;加强诉讼调解和协调,务求“案结事了”;提高裁判文书质量,深入辨法析理,促使当事人服判息诉。三是在执行阶段,一手抓案件执结率一手抓执行规范化,努力实现合法权益,减少执行中的申诉上访。四是建立涉诉信访绩效考核制度。将所办案件的社会反映情况,是否出现上访等内容纳入其本人档案,作为考核、评先、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之一。
5、加强自身建设。一是强化对审判人员的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严格考核机制,使政治思想觉悟和业务水平与时代的发展保持同步,尽量减少人为的裁判不公。二是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合作,形成联动工作态势。三是通过审判公开,增加工作的透明度,以赢得社会各界的充分理解和信任。
第五篇: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工作制度
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工作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涉法涉诉信访改革,充分发挥律师队伍在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的积极作用,根据中央政法委《关于建立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制度的意见(试行)》中政委(2015)16号、市政法委《关于印发<关于建立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制度的意见的通知》 政法委(2015)59号文的精神及相关法律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根据 市人民检察院、市中级人民法院分别与 市律师协会签订的《关于开展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工作的合作协议》参与涉诉信访案件的律师。
第二章 工作原则
第三条 自愿平等。尊重信访人意愿,不强制化解,不偏袒司法机关,不误导信访群众。
第四条 依法据理。严格依照法律和政策,向信访人讲清法理、讲明事理、讲通情理,向司法机关提出法律意见。
第五条 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维护信访群众合法权益,尊重司法机关依法作出的公正处理意见。
第六条 无偿公益。无偿向信访人提供法律服务,不以赢利为目 的。
第七条 自愿平等。尊重信访人意愿,不强制化解,不偏袒法、检机关,不误导信访群众。
第三章 工作职责及程序
第八条 接待信访人。接谈信访人。认真听取信访人陈述,详细阅读信访材料,准确了解信访人诉求,填写信访接待登记表,疏导情绪、解疑释惑,提供法律咨询解答。
第九条 评析信访案件。通过查阅案件卷宗材料,进一步调查核实案情,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信访人的信访事项和诉求作出评议分析,向司法机关提出解决问题的书面建议方案。
第十条 做好释法劝导工作。经分析评议认为原案件处理正确、信访人诉求不当的,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析法理,耐心劝导信访人服判息诉。
第十一条 提出处理建议。经过分析评议认为原案件处理存在执法错误或瑕疵的,及时向司法机关提出法律意见和工作建议。
第十二条 引导信访人依法申诉。对信访诉求符合法律规定,需要提出申诉的,律师可帮助信访人撰写申诉材料、收集证据、接受询问,引导信访人依法按程序进行申诉。信访人需委托律师代理申诉的,可自行决定是否委托原接待服务律师或另行委托其他律师。
第十三条 帮助申请救助。对生活困难的信访人,符合国家司法救助条件的,可帮助其向政法机关申请国家司法救助;给予国家司法救助后仍有困难或不符合国家司法救助条件的,可帮助其向政府有关 部门中请其他社会救助方式。
第十四条 及时上报复杂敏感案件。对于复杂疑难、重大敏感、需要调取档案材料或不能化解的案件,应及时上报成都市律师协会。
第四章 工作纪律
第十五条 不得泄漏工作中知悉的案件信息以及依法不能公开的信息。
第十六条 不得炒作有关敏感、复杂信访案件。
第十七条 不得支持、唆使、组织信访人员采取违法方式反映问题。
第十八条 不得私自接收涉诉信访案件当事人的委托或介绍他人承揽案件。
第十九条 不得在工作中推销或变相推销律师业务。
第二十条 不得采用威胁、胁迫、欺骗或其他不法手段,诱使当事人息诉息访。
第二十一条 根据本制度第十六条规定应当及时上报的案件,不得故意拖延、隐瞒,也不得夸大或捏造案件情况。
第二十二条 遵守职业道德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其他规定。第二十三条 值班律师应遵守值班纪律,不得迟到和早退。尊重所在值班单位的同志和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