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竹柳栽植方法
竹柳栽植方法(标准)
苗木栽植是造林的关键环节。栽植质量高不但树苗的成活率高,而且缓苗后生长快,栽植质量上的不足是以后管护措施无法弥补的。根据竹柳的特性,营造竹柳丰产林一般栽植密度很大,林木的边行优势小,生长期株间竞争激烈,大欺小的现象严重,常表现出优胜、劣汰的生长形态,因此必须重视栽植质量。一是用苗上必须是级别相同、均匀一致的苗木。二是保证栽植一次性成活,一次全苗,减少补载。所以在竹柳栽植中要注意适时、适地、适向、适深、适发。
1适时栽植
竹柳苗木起出后与栽培时间间隔越短越好,长时间后栽植成活率会降低,而且成活后缓苗期长,生长势弱,这主要原因细根失水。失水的苗木栽植后,大部分细根死亡,可能还有部分细根及较粗根存活,粗根吸水能力弱或者没有,需长出新根后才能正常吸水,促使苗木发芽,这个过程较长,一旦水分供不上,苗木就会死亡。
2适地种植
虽然竹柳具有耐寒、耐旱、耐涝、耐盐碱高抗逆性,但它是喜水植物,营造竹柳丰产林要靠近水源的地方,长期干旱的区域可能竹柳能够成活,但生长速度会很慢,达不到造林要求。
3适向栽植
竹柳速生林的行向配置对林木的生长发育影响也很大,以南北行向较合理,由于有害风主要是北风,南北行向栽植与其垂直,可减少风的阻力。同时南北行向栽植的林木,两侧的晒阳世间差异小,受光均匀,光照世间差小,因而树冠较均称。
4适深栽植
竹柳树苗的根茎是树根和树干的交界处,是根与干的过渡区,对环境条件的变化较敏感。树苗栽植过深过浅均能引起生长不良或成活率不高。苗木栽植过浅,埋土低于原土痕,会使上部根系发育不良,甚至死亡。同时遇风灾或灌水后苗木易倒伏。若栽植过深,易使苗木的下部根系因地温低,呼吸作用差,生根不良,吸收能力差,极易形成弱苗,即俗语所说:一寸深,一寸阴,不发苗,少生根。
一般苗木栽植深度以栽后超过苗木原土痕5—10厘米为宜,最多不超过15厘米。在此标准下沙土宜深些、粘土宜浅些;秋冬季栽植宜深些,春季栽植宜浅些;干旱地宜深些,湿润地宜浅些;地下水位高的地方宜浅,地下水位低的地方宜深。
5适法栽植
树木的栽植一般遵循“四埋、二踩、一拉提”,较标准的做法是:将栽植坑回填表层土1/3深,将树苗放入坑中央并使根系均匀伸展,不窝根,不上翘,不外漏,苗茎直立。然后分层覆土至坑深的1/2时,踏一下树坑,将树苗向上提一下,使苗木弯曲的根系拉开。一定要在踏后在拉提,踏前拉提由于埋土没压力,根系拉不直展不开。提苗后在埋土至坑深的3/4时在踏实。再适当埋土后准备浇水。该方法适合水源较浅的地方,如果水源充足,最好用水踏实,这样避免根系受伤和影响浇水的下渗,有利于根系的舒展和保护埋土层得土壤结构。但会出现浇水后苗倒伏,倒伏后要尽早扶直。
6造林地的选择
种植竹柳,认真做好竹柳造林地的选择也很重要。在不同环境区域内土壤条件差异较大,必须根据竹柳对土壤条件的要求,选择适宜竹柳生长的立地条件,才能充分发挥竹柳的生长潜力,获得较好的效果。
适宜竹柳生长的土壤条件应具备:有良好的物理性状;在生长季节有足够的有效水分;具有一定的土壤肥力;土壤通气良好。
土壤的有效层次厚度是影响土壤物理性状的主要因素。土壤有效层次是根系能够正常
1生长和可能生长的土层,最适宜竹柳生长的立地条件,其土壤有效层厚度应在70~100cm以上;土壤有效层在50~70cm的土地为中等立地条件;土壤有效层在40~50cm的地区尚可栽植竹柳。
地下水位高低是造林地选择的另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竹柳喜水,土壤含水量大有利于提高竹柳的造林成活率和生长量。在接近水面而不浸水处长势最优,长期淹水种植生长明显减慢,但对竹柳成活没有影响,只是抑制根系的呼吸作用和生长,对竹柳生长量大大减少。最好的立地条件地下水位应在0.8~2m之间,在一些大中型河提上种植的竹柳生长较好即为例证。
7造林时间
竹柳的造林可根据各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和竹柳的生长发育规律,确定造林季节和时间。总的原则是选择温度适宜,湿度较大,遭受自然灾害的可能性较小的,符合竹柳生物、生态习性的季节进行,以利于造林后竹柳的缓苗和生长,降低造林成本。竹柳的造林时间主要选择在春季和秋季进行。
(1)春季造林
竹柳的春季造林在土壤解冻后,气温稳定在10摄氏度开始,至竹柳发芽前结束。最佳时间是苗木发芽前一周内。栽植过早,不能及时定根,在移栽过程中苗木会遭受风吹和低温的不利影响,影响竹柳的成后率。栽植过晚,竹柳已发芽、展叶,根系水分吸收尚未恢复,树体内的水分满足不了竹柳的蒸腾作用,易导致竹柳的芽、叶干枯,影响竹柳的成后率。我国大部分地区春栽一般在3月上旬至4月上旬。
(2)秋季造林
竹柳的秋季造林在竹柳落叶后至土壤上冻前进行,时间一般为11月中下旬。这期间,苗木地上部位生长已停止生长,但根系活动仍在进行。秋季土壤墒情较春季好,在干旱地区的竹柳的秋季造林可提高竹柳的造林成活率。但风大风多、风蚀严重的北方沙地和冻害严重黏重土壤,则不宜进行秋栽。
各地可根据本地气候、土壤特点和竹柳在本地的年生长节律,选择合适的造林季节和造林时间。
8造林方法
(1)整地
整地的方式分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
全面整地
全面整地是翻垦造林全部土壤的整地方法。于秋冬季节全部翻耕,翻耕深度为30~40cm,经过一个冬天的动容风化,在明年春天造林前耙平。全面整地的应用范围:北方土壤质地疏松,植被稀疏的地方,限定在8°以下应用;南方泥质岩山地或灌木杂草丛生地,限定在25°以下应用,花岗岩质限定在坡度15°以下应用。如坡度超过规定的标准,须在全垦后修筑水平台阶。
局部整地方法
是翻耕部分土壤的整地方式,可分为块状整地与带状整地。
●带状整地带状整地是指长条状翻耕土地,并在翻耕部分之间保留一定宽度的原有植被的整地方式。这种整地方式改善立地条件的效果较好,预防土壤侵蚀的能力较强,便于机械或畜力耕作。平原进行带状整地时,带的方向一般可分为南北风,风蚀严重的地区,可与主风向垂直。
●块状整地块状整地是呈块状翻耕土地的整地方法。这种整地方式灵活性较大,可以因地制宜地应用于各种条件的造林地。引起水土流失的可能性较小,但改善立地条件的作用相对较差,块状整地时,块状整地的方向应与种植行相同。山地沿等高线或随坡成行;
平原呈南北方向。块状整地可用于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地区的坡地、地形破碎的山地、风蚀严重的草原荒地和沙地。
块状整地的方法有:
a.穴状整地为圆型坑穴。穴径0.15~0.4m深度0.4~0.5m(植株大.小穴径.深度不同)穴状整地可根据小地形灵活选择整地位置,有利于充分利用岩石裸露山地土层较厚的地方和采伐迹地伐根土壤肥沃的地方,相对于其他整地方式节省劳动力、降低成本,但其改善立地条件的效果不及其他整地方式。
b.块状整地为矩形或正方形坑穴。边长0.3~0.4m,穴深0.4~0.5m,土壤黏重的土壤规格可稍小些。
C.高台整地为正方形、矩形平台,台面高出原地面。高台整地排水良好,但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一般用于水分过多的迹地、沼泽地以及某些盐碱地。通常是在地下水位高的低洼地,按照预先确定的株行距,平行开沟排水,沟两侧筑埂,埂上栽树。整地方式的选择
对于不会由于整地引起水土流失的造林地,可以采用秋冬季全面耕翻,耕深30~40cm,并按株行距开挖树坑,明年3月植树,这样有利于整个造林地土壤结构疏松透气,有利于幼树生长。对于坡地可采用块状整地,可局部改善种植地块的土壤结构,避免全面整地造成水土流失。沼泽地土壤透气性差,树木生长不良,可使用高台整地。
造林密度。
一定条件下的林木单位蓄积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密度达到某一值时达到最大,尔后随着密度的增加,单位面积蓄积量逐渐减少,林木直径的平均值越小,单株材积也就越小。确定适宜的栽植密度要考虑到造林地的形状、造林地面积、土壤条件、造林技术和栽培目的。尤其是栽培目的,培养大径材与中小径材的造林密度差异很大。对于规模化德成片造林,按照经营目的确定造林密度。
●长轮伐期经营模式是为生产传统大小的木材而设计的,主要培育锯材、建筑材、胶合板材、人造板材用大径材。竹柳的这种经营模式的造林密度一般株距1.2~1.5m,行距2m,竹柳的该期经营模式轮伐期为5~6年。
●中短伐期经营模式超短期轮伐经营是指高密度、集约经营、主要培育纤维板、纸浆用材。是林纸一体化建设和工业原料林的主要经营模式。常见规格为窄行行距为0.8m,株距0.6m,林带间距1m。并采用萌芽造林和扦插更新林木。轮伐期为2年左右。
●四旁植树农村沟旁、路旁、水旁、宅旁、成为四旁。对于面积小、带状、零星的造林地植树成为四旁植树。竹柳的四旁植树通常栽植1~2行单行植树株距为1.5m,行距2m.双行植树一般为1.2m,行距2m。
9造林前得苗木保护
竹柳造林前得准备主要有假植和浸苗。
(1)假植:已挖掘的苗木因故不能栽植下去的,应将苗木进行假植,以保证根部不失水栽植成活率,但假植时间不宜太长。假植场所应选在靠近定植地点、排水良好、避风、向阳的地方。先开掘假植沟,沟东西向,沟视苗木大小而定,沟一边成45度斜坡,将苗木单株或扎成小捆摆在假植沟中,苗梢朝南,一层苗木一层土地将根部埋严实,直到苗木放完为止。如苗木较干,应将其浸水。
(2)浸苗:苗木春栽时,风大、干燥、苗木易失火,用水浸泡,可增加苗木的抗旱能力,提高成活率。具体方法是在造林附近挖一个或几个浸泡苗木的坑,规格为:宽1.5m,深0.8m,长度以能容纳苗木决定,在坑中铺上塑料布,注入清水。同时也可在池中加入肥料、杀菌剂、生根粉,以增加抗逆性,杀灭病原菌。
10栽植方法
(1)选苗
实现竹柳的速生丰产必须选择两种壮苗造林,竹柳的造林应选择:(1)苗高2m以上,地径3cm以上,干形通直,顶芽饱满,木质化程度高,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根系发达的一年生竹柳种苗。(2)苗高0.6~0.8m以上,地径0.5cm以上,干形通直,顶芽饱满,木质化程度高,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根系发达的快繁苗。选用根系发达的壮苗是竹柳速生丰产的关键。
(2)施基肥
基肥是在栽植时或栽植前使用的肥料。目的是长期不断地给林木提供养分和改善土壤。基肥一般以肥效较长的生物有机肥为主。生物有机肥是由动植物残体或人畜的粪尿经过微生物分解而成的肥料。可起到增加土壤肥力和改良土壤的作用。常用作基肥主要有:堆肥、厩肥、人粪尿、饼肥和腐植酸肥等。竹柳的基肥施用量一般为每株用(生物有机肥:一年生株高2m以上用10~20kg,过磷酸钙肥0.5~1.0kgl、钾肥0.1~0.2kg),(株高0.8m用生物有机肥5kg,复合肥(15:15:15)100g,尿素50g),施肥时应注意:
●不要过量的使用化肥做基肥,会造成局部的高浓度的肥料障碍,用化肥做基肥时,化肥不要与苗根接触,应与土壤拌匀,或施肥后立即浇水稀释。
●磷肥应作为基肥,磷肥促进林木生长的效果很显著,磷肥能促进竹柳根系生长,以过磷酸钙最佳。
●少施用氮肥,氮肥在土壤中的移动较好,易被灌溉淋失。而二铵施用过多会抑制根系对钙、镁离子的吸收,从而导致缺素症状。因此栽培竹柳要想实现其最大的经济效益价值,也为了更好的保护土壤结构,在竹柳的栽培中应注意合理的施肥管理。
竹柳生长快,对氮肥、钾肥和钙肥的需求也较一般树种要高。普通地区在栽培中施用直接肥料即可。在造林前每亩可施土杂肥15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左右,作为底肥施用(种植株数/亩不同底肥总量也不同)。混合后根据实际苗的大小情况施入挖好的树穴内根系栽植深度范围。
竹柳栽培中追肥时间应根据竹柳生长的不同阶段进行适当调整。竹柳苗第一年生长以树高为主,胸径增加相对较慢,此阶段注意适当加施钙肥,控制氮肥施用量,防治幼苗徒长、全株弱化。具体在北方地区一般第一次于5月上中旬,每亩施尿素20公斤,过磷酸钙30公斤,第二次6月底7月初雨季来临前,每亩施尿素30公斤或碳铵100公斤加上过磷酸钙30公斤。7月底到8月上中旬可追施氯化钾等含钾高的肥料20公斤,不可在追施大量的氮肥,以免造成每亩徒长,降低木质化程度,不利于越冬。竹柳从第二年开始至5年左右成材期间树高及胸径均增长迅速,每年的春、夏、秋初可各施一次,每次用复合肥1—2kg/株(最好用生物有机肥配化肥效果更好,化肥可少用,生物有机肥10kg+0.5kg复合肥),小树少施,大树多施。按不同方向距树干0.5m开四个穴,穴深0.3m,宽0.2m,长0.4m。每穴施入复合肥0.1kg。以后逐年以0.5m距离向外扩展错位开四个穴,每穴施肥量以0.2kg、0.4kg、0.5kg、1.0kg递增(用生物有机肥可减少化肥用量效果更好,化肥可减半)。也可每年在生长旺期追肥两次,施肥量每次为尿素7.5—15kg斤/亩或碳酸氢铵25—30kg/亩,造林随林龄增加可适当多施,并注意氮磷钾的配合。施肥的方法小树结合松土施液肥,大树在冠幅内地面均匀开穴干施。施肥应与浇水结合进行。总体施肥时间应把握在速生期前、速生期开始和中期即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每年5月份—8月份(南方4月—10月)。在生长期还可进行根外施肥,但要十分注意肥料浓度,过浓易灼伤叶片,引起肥害,过稀肥效不明显。其浓度范围为:大量元素0.1—2%,微量素0.01—1%。根外施肥的适宜时间在下午4时以后,或早上9时之前。施肥间隔期10—15天,连续2—3次。为了提高苗木的木质化程度,可在9月上中旬叶片喷施2‰的磷酸二氢钾。
如遇盐碱地,选用化肥是关键。化肥性质有酸性、碱性和中性之分。酸性、中性化肥可以在盐碱地上施用,而碱性肥料则应避免在盐碱地上施用。如尿素、碳酸氢铵、硝酸铵等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杂质,不会增加土壤中的盐分和碱性,适宜在盐碱地上施用;硫酸铵是生理酸性肥料,其中的铵被吸收后,残留的硫酸根可以降低盐碱的碱性,也适宜施用;石灰氮、草木灰等碱性肥料,就不适宜在盐碱地上施用;硝酸钠也属生理碱性肥料,共中的硝酸根离子被吸收后,残留的钠不仅增加了土壤盐分,还会使土壤碱性提高,使土壤越变越坏。盐碱地也适宜施用氯化铵,以免盐分增加,影响竹柳生长。给盐地竹柳施用磷肥,应选用过磷酸钙。而钙镁磷肥就没有效果,反而会增加盐碱地的碱性。另外要注意配合施用“生物有机肥料”,既可以补充多种营养,又有利于降低土壤溶液浓度,减轻由于施用化肥而引起盐碱危害。盐碱地施肥方法要有巧,少量多次深埋好,以免土壤溶液浓度骤然过高,影响竹柳吸收和生长。另外,铵态氮肥在盐碱地上施用易引起氨的挥发,一定要强调深施埋严。
总的来说除考虑竹柳每亩植数及竹柳本身的需肥规律及造林地土壤养分条件外,还应综合考虑竹柳的树龄、林分密度、土壤类型及地下水位等因素的影响,有条件的话竹柳施肥管理最好实行测土配方平衡施肥,一般种植遵循追肥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基肥以生物有机肥或长效肥为主,追肥可配合使用碳酸氢铵和过磷酸钙等廉价无机肥,施入量和种植密度,树龄等成正比。只有合理施肥才能最大程度上实现竹柳栽培的经济效益价值。
(3)栽植深度
竹柳属浅根树种,侧根和不定根分布较长、较广,长度超过主根,根系大部分分布在表土层。竹柳的栽植深度可根据定植地点的地下水位和土壤结构而定,黏重的低洼地可潜栽,栽植深度一般为40cm~50cm,改善根部的 透气状况;地下水位低的沙壤土应适当加深栽植深度一般为60cm~80cm,增强竹柳的抗旱能力。
(4)灌水
灌水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关键因素之一,竹柳能否成活,关键是能否浇足水。为保证浇透,一般灌溉三次水。使底层土壤充分吸水,营造湿润的土壤环境。定根水,苗木培土至2/3时,浇足定根水,减少土壤孔隙度,让根系和土壤紧密结合。透水,培土结束时,浇透一次水。
(5)培土
培土时先培表土,表土结构疏松、营养丰富,有利于竹柳生长。后陪心土,心土板结,团粒结构差,养分含量低。心土培到表层,可以通过风化、耕作、施肥等改良。细土、融土放在苗木根系周围,块状土壤尽量远离根系,促进苗木根系伤口愈合,恢复生理机能和不定根的生长。在培土过程中,要保证根系舒展、不窝根,还要便填土,边踩实,使根土紧密结合。培土高度视栽植地点气候、土壤情况而定,春季干旱地区,培土高度低于地平面,在苗木周围做成浇水穴,便于下雨时积水。其他地区,培土高度可以高于地平面,有利于苗木固定,增加土层厚度,排除雨水。培土浇水之后在上面要覆盖一层干土,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润,提高成活率。
(6)修枝
春季空气相对湿度低的地区,移植大苗时,为减少水分损失,应将侧枝全部修去。为防止苗干产生更多的枝条,也可以对部分较大的侧枝进行短截,保留5cm~10cm,的短桩,1~2年后再从基部截去。栽植完成后多余的侧枝、病虫枝进行适当修剪,以降低要想取得最理想的经济效益,除了采取合适的密度,加强水肥的管理外,在竹柳的生长过程中恰当的修枝也是极其重要的,通过适时修枝,不仅可以提高树干质量,而且可以是竹柳生长养分供应充分集中,还可改善光照通风等问题,能有效的预防病虫害,竹柳的修枝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冬剪或春剪和夏剪,在秋天落叶后到第二年发芽前
修剪,主要是树干上的生长旺盛的侧枝,适度的由下向上剪枝,直到树干2/3处左右为止。夏季修剪主要是剪去生长旺盛的侧枝、密枝、病虫害枝,改善其生长的通风透光条件,集中养分供应中央领导干。对于修去的虫枝,要集中烧毁。此外,修之后,下部主干再长出的萌芽,应及时抹去。修枝的注意事项:一是修枝高度,修枝逐年由高3/1到1/2处。二是修枝方法,贴近树干用利刀修平,切口要平滑,要做到不留桩,不破皮,不伤干。
第二篇:2014年最新的竹柳市场分析
2014年最新的竹柳市场分析
1、中绿竹柳行业概况
综合国家统计局、国家信息中心、海关总署、行业协会等权威部门发布的统计信息和统计数据,糅合各类年鉴信息数据、财经媒体信息数据、商用数据库信息数据,从行业发展现状,当前产业政策,行业所处生命周期,行业市场竞争程度,市场稳定性几个方面分析草竹柳行业状况。
2、行业发展现状
《2014-2015年草竹柳产品调研及投资预测分析报告》从行业市场份额、行业需求增长率、竞争者数量、行业产量、利润、企业规模、技术、进入退出壁垒等几个方面,综合分析,定性判断草竹柳行业所处的行业生命周期。
3、行业市场竞争程度
研究报告主要从行业市场类型,竞争对手,市场广度等方面分析草竹柳行业市场竞争程度。
4、行业稳定性
与全球先进国家草竹柳行业集中度的定量比较,具体分析本国行业市场集中度,结合产品市场实际情况,定性判断国内草竹柳行业稳定性。
5、中绿竹柳产业链分析现状
介绍中绿竹柳产业链情况,从草竹柳产业链的上下游行业发展现状以及供需情况,定性或定量地分析其对草竹柳行业的发展影响;结合具体的数据、图表分析,国家未来行业政策分析
等,总结草竹柳产业链上下游行业发展,定性预测草竹柳行业在未来的发展空间。
6、行业企业分述
《2014-2015年草竹柳产品调研及投资预测分析报告》选定行业具有典型性的五企业样本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分别从公司财务指标、往年草竹柳产量、企业运营状况、未来规划等。
7、竹柳行业经营关键因素
在总结行业发展现状,发展特点,技术趋势,经营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投融资行家判断,总结出未来行业投资方向,并定性判断未来行业布局空间,预测草竹柳未来发展前景。
第三篇:盐碱地种植竹柳可行性报告
盐碱地种植竹柳
可
行
性
分
析
报
告
****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一、盐碱地开发的基本情况和背景
土地盐碱化是人类面临的一个世界性问题。对盐碱地进行植被恢复和开发利用是世界相关国家和机构非常关注的热点。各方面专家在不同领域、不同地域进行了长期的、卓有成效的探索和研究后,认为碱地不仅可以治理,而且是再生的可利用的资源。
中国地域广大,气候多样,盐碱土的分布几乎遍布全国。据研究,现代盐渍化土壤面积约3693.3万hm2,残余盐渍化土壤约4486.7万hm2,潜在盐渍化土壤为1733.3万hm2,各类盐碱地面积总计9913.3万hm2。由于盐渍土分布地区生物气候等环境因素的差异,大致按类型可将中国盐渍土分为:滨海盐土与滩涂,黄淮海平原盐渍土,东北松嫩平原盐土和碱土,半漠境内陆盐土和青新极端干旱的漠境盐土等5大片。各地不但面积有别,而且盐分组成与成因也颇为不同。从区域上一般分为5个区。
(1)
西北内陆盐碱区。包括新疆大部分地区、青海的柴达木盆地、甘肃的河西走廊和内蒙古西部。该区属大陆性气候,年降雨量100~300mm,地下水位3~10m,部分地区1~2m,地下水矿化度3~5g/L,最高达10g/L;主要盐分是Cl-、SO42-,盐分含量1%~4%,表层土壤可高达20%。
(2)
黄河中游半干旱盐碱区。包括青海、甘肃东部,宁夏、内蒙古的河套地区以及陕西、山西的河谷平原。该区地形复杂,干旱,多风,年降雨量150~400mm,排水条件差。盐碱土在黄河冲积平原和黄土高原呈带状分布。
(3)
黄淮海平原干旱半干旱洼地盐碱区。包括黄河下游,海河平原,黄淮平原,地跨京津冀鲁豫以及皖北、苏北平原。该区降雨量由北向南从400mm
递增到800mm,约有70%的年降水集中在6~9月。地下水位1~3m,地下水矿化度2~5g/L,最高达10g/L;主要盐分是Cl-、SO42-和CO32
-。
(4)
东北半湿润半干旱低洼盐碱区。包括松嫩平原,辽西盆地,三江平原和呼伦贝尔地区。该区年降雨量500~700mm,地下水位2m,矿化度2~5g/L,最高达10g/L;盐分含量通常低于0.3%,主要盐分是CO32
-和HCO3-。
(5)
沿海半湿润盐碱区。包括华东、华南及江北沿海地区,该区主要属季风性气候,年降雨量由北向南从600mm递增到1000mm,地下水位0.5~2.5m,地下水矿化度大于10g/L,最高达50g/L,盐分含量一般在0.4%以上,主要盐分是Cl-。
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注重盐碱地的治理利用,目前以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效,但由于我国盐碱地面积大,且一直存在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不断有新的盐碱地产生,故至今仍有极大面积的盐碱地亟待治理开发和利用。
二、竹柳植物简介
竹柳为杨柳科中一个杂交生柳树新品种,落叶乔木,树体通直,可高达几十米,中央领导杆明显,顶端生长优势强,侧枝较少,且分枝夹角小,一般在30℃-45℃之间,枝条全部向上生长,生长中心不受到抑制时,树体下部侧枝发的较少,生长量很小,长势较旺的侧枝主要集中在树体顶部的1/3处,稀疏但层次感明显,随着侧枝的生长,远处看竹柳的树冠像冠窄小的钻天柳(朝鲜柳)和高大窄冠杨树的树冠,非常适合密植;竹柳的叶片互生,比较厚,叶型规则对称,顶尖略带弯曲,除中间主叶脉,其它叶脉不明显,边缘有轻微锯齿状,叶柄短,大叶龄叶片两侧有两片小托叶,叶正面浓绿,叶背灰白,叶子的大小与叶龄,着生部位成正相关,一般叶宽2.5cm左右,叶长15cm左右,主枝上的成熟叶片,最大的叶宽4cm.叶长20
cm,茎节一般在3cm--5cm之间,一年苗主茎可着生100多个叶片,高度达3米-5米,竹柳的根系发达,毛根较多,主要在地表
1m以上水平分布,吸收能力非常强,主根延伸的较深,主要起固定树体的作用。
三、盐碱地种植竹柳的优势
竹柳是利用多元遗传种质材料通过高新技术复合杂交的柳树新品种,具有优良的遗传基础,具备柳树所有优良特性,而且比其它柳树新品种更具有生长快、抗逆性强、材质好的特征,是一个十分难得的优质速生用材林树种,是当前大力营造人工速成森林的最佳树种之一,栽培经济效益非常高。
1、竹柳具有良好的耐盐碱能力
我国个盐碱地区域其土壤含盐量有所差别除西北内陆含盐量普遍在1%-4%以为,其他分布区域大多含盐量在1.5%以内;pH
值通常在10以内,呈强碱性反应。这是制约盐碱地土地利用的一个关键问题。经内陆滨海等地实地取土进行竹柳耐盐碱性栽培试验数据表明,若树木的耐盐极限以树木受到盐碱的抑制,直至濒死时的土壤含盐量来衡量,试验可确定竹柳可在含盐量2.0%,Ph10.4的土壤中正常生长;若从树木生长中的各个生理指标和对照相比不受明显抑制来衡量,试验可确定竹柳可在含盐1.5%,Ph10.4的土壤中正常生长。由此来看,大多数盐碱地区土壤PH值对竹柳的正常生长不会产生影响,其盐含量在竹柳可承受范围之内,但若从追求快速生长的目标出发,在种植时应选择盐含量1.5%以下的土地。
2、竹柳速生性好,收效高
作为人工用材林的主要目标是培育干材,使之早成材,多成材,成好材。而竹柳正具备这些基本条件:速生、丰产、优质。
(1)速生性
竹柳作为一个新的柳树新品种,从小苗生长一个月以后,明显看出不断加速的快速生长;与一般速生柳和普通柳树相比,竹柳生长更
快,生物量大,出材产量高。在立地条件适宜,水、肥等管理条件好的情况时,1年生树生长高达2-4米,地径2-3公分以上。人工营造周期短,不蹲苗,5-6年即可进行超短期轮伐或齐伐,5年采伐时单株高度可达15米左右,胸径20公分左右,材积0.3立方米左右。
(2)丰产性
竹柳丰产的特性主要体现在一定时间内群体的生产力上,在单位面积上获得较高的木材产量。与普通柳树相比,竹柳不但具有速生的特性,而且还具有高度密植的优点,主要是由于竹柳有中央领导干,如同高大的杨树、水杉,侧枝相对较少,且分支夹角小向上,侧枝分支点高度高于3米以上,顶端生长优势非常强,树冠窄小的像钻天柳(朝鲜柳)和高大窄冠杨树,因此栽种时每亩栽培苗株数多,土地利用率高,种植竹柳的经济效益至少是栽培其它速生品种的5倍以上,如速生杨大径材标准种植模式为36株/亩,竹柳大径标准种植模式300株/亩,速生杨中径材标准种植模式为48株/亩,竹柳中径材标准种植模式为400株/亩;超短期轮伐种植,每亩可种2000株;因此竹柳不仅能够速生还能够丰产。
(3)优质性
虽然竹柳速生林的培育目标不同,竹柳木材品质好,竹柳木材抗压、抗弯、抗拉、抗剪等能力比野生的桦木和杨树更好,是制造胶合板、纸张和优质框架的上等材料,且木质细密均匀,不空心、不黑心,从边到心色度洁白,未漂白前,自然白度达50-60%,且木材得浆率高(90-95%),纤维柔软,高织力强,因而所产的木浆质量高,且原料耗损低,用碱量低(仅为4%),加工温度低,压力低,既降低了生产成本,也大大降低了污染负荷。且经权威部门检测,竹柳其纤维长度、宽度、粗度以及纤维分布频率、细小纤维百分比含量、细胞壁厚度等各项指标均表现优良,同类指标优于其他当前常用速生林树种。
3、竹柳适生性强,实地种植情况表明,(1)竹柳耐寒耐热,零下35度的低温环境不影响其存活,零下20度以内完全可以正常生长,高温环境下,35度以下可以正常生长,40度左右完全不影响其存活。从我国盐碱地分布区域来看,大多数盐碱地分布其极端气温均在零下35度至40度之间,属于竹柳合适生长的气候条件。(2)竹柳喜涝耐旱,竹柳在水分供应充足的情况下生长速度明显提高,且在长期浅水浸泡或深水淹2个月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存活。
四、盐碱地种植竹柳投资预算
在盐碱地种植竹柳,土地租赁费用相对较低,每亩地土地租金按每年200元计算;每亩每年需要人工日常管护投入40元;竹柳喜水,应根据实际种植情况进行人工灌溉,在此处按照普通灌溉量计算,每亩地用1千瓦的水泵浇灌20小时,一年3次,每度电0.6元,每年投入约36元;防病每亩每年施用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各100g/次共4次,约需20元;防虫采用石硫合剂,每亩需用原液250g,一年2次,每公斤原液成本约1.5元,一年共需0.75元。
第一年还需投入种苗,按栽培竹柳种苗和竹柳种条插段市场平均价3元计算,1亩地种植种苗300株,共需投入900元;盐碱地区合理的平田整地及深耕可以有效的避免盐碱化加剧同时可以改善土壤,因此显得尤为重要,项目中采用机器整地费用按照每亩50元;定植种苗用工每人每天定植3亩地,日工资50元,平均每亩投入17元。
种植前2年,苗木相对较小,采用适当除草措施,每年每亩施用精稳杀得15%乳油2次,130ml/次。精稳杀得32元/L,故前两年每年除草需
投入4.2元。
肥料除定植当年施用的底肥外,每年应适当追肥,且大致呈逐年递增的趋势。由于有机肥可以较好的改善土壤盐碱度,增加植物的抗盐碱能力,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尽可能合理选用有机肥施用。第一年施用底肥(有机肥)1kg/株,追肥尿素0.15kg/株,有机肥0.3元/kg,尿素1.6元/kg,一亩地第一年需肥料投入共162元。第二年追肥两次,第一次追施有机肥1kg/株,第二次追肥尿素0.2kg/株,1亩共需投入186元。第三年追肥(60kg尿素+10kg磷酸一铵+10kg硫酸钾)/亩,磷酸一铵3.5元/kg,硫酸钾4.2元/kg,1亩共需投入173元。第四年及第五年追肥(60kg尿素+20kg磷酸一铵+10kg硫酸钾)/株,1亩共需投入208元。
竹柳每亩地的投资成本(按每亩地300株计算)
投入
土地租金
整地
种苗每株3元)
定植
管护
肥料
灌溉
除草
防病虫
当年合计
第一年
200
900
162
4.2
20.75
1429.95
第二年
200
186
4.2
20.75
486.95
第三年
200
173
20.75
469.75
第四年
200
208
20.75
504.75
第五年
200
208
20.75
504.75
合计
3396.15
按平均成材时间5年计算每亩地共需投入3396.15元,其中第一年需投入1429.95元。如建设一个面积100亩的种植基地,第一年投入约14.3万元,之后每年分别投入4.87万元、4.7万元、5.05万元、5.05万元,至5年成材共需投入约34万元。
五、盐碱地种植竹柳的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竹柳由于其树冠窄小,种植密度比现在一般的速生树种要大得多,收获大径材每亩地可种植300株,平均5年采伐时单株高度可达15米左右,且正材比例高,胸径20公分以上,材积0.3立方米左右。而08年上半年我国普通原木每立方米市场价格,北方为900元左右,南方为1200-1400元。考虑到目前受全球金融风暴影响,在此效益计算中,单株5年材积按照0.25立方米计算,每立方米价格按800元计算,一亩地可收益60000元。而5年每亩地投入约3396.15元,故每亩地净收入为56603元,平均每亩地年利润11320元。其栽培投资回报率大约为1:16。即只按出售原木计算,不计加工后的增值,投资1元钱的培育成本,可获得大约16元的收益。
由此计算,如如建设一个面积100亩的种植基地,至5年成材共需投入约34万元。其5年纯收益600万元,平均每年收益120万元。净利润5年共566万元,平均每年113.2万元。可见其经济效益回报十分可观。
2、生态效益
实践经验以及实验测试证明在盐碱地种植林木作物可以缓解土地盐碱程度。合理的平田整地可以避免盐分向高处集中形成盐斑,同时可以破除盐碱化土结皮。耕作可以防止土壤板结,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强透水透气性,改良土壤性状,减少土壤毛管空隙导致的毛管盐水上升现象,降低盐分危害有效的抑制土壤盐碱情况的加剧,起到控制作用。灌溉的同时结合非盐碱水源可以达到以水洗盐、排盐的效果。另外合理的施用有机肥,对导致土壤盐碱化的离子有很好的吸附作用,可以巩固提高土壤改良效果。而竹柳覆盖可以降低风速,减少地表水分蒸发,增加水平降水,提高空气湿度;同时吸收深层地下水,控制地下水位,有效避免并降低了地下水位上升导致的表土盐碱化。
因此盐碱地区合理进行竹柳种植项目,是对盐碱地的有效合理的开发利用,同时有利于土壤盐碱情况的改善。只要本着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原则,遵守自然经济规律,对滨海盐碱地进行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的开发利用,必将有利于对整个生态环境的改善。
3、潜在碳汇效益
目前,由发达国家出资到发展中国家购买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额外减排量的“碳汇交易”机制已经在我国逐步形成,由于森林、湿地等可以快速、大量地吸收、汇聚和储存二氧化碳,林业资产的CO2负排放,未来企业有机会通过出售排放权就可以直接获得投资收益。有关资料表明人工林每生长1立方米约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每立方米木材折合含碳量约0.25吨。竹柳每亩地种植300株,3年左右就可枝繁叶茂,5-6年采伐时单株材积0.3立方米左右,一亩地可产约90立方米,含碳量90×0.25=22.5吨。按照芝加哥气候交易所的碳价格是10美元/吨,每亩竹柳碳汇收益有225美元,约合人民币1575元。如果在这方面成功操作,大面积营造竹柳丰产林,在不砍伐的情况下就能获得可观的碳汇收益,真正实现林业投资的保值增值特性。
六、前景展望
由上面分析可知,一方面,我国盐碱滩涂土地资源丰富,多达6.6亿亩,对于土地资源严重短缺、需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我国来说,这6.6亿亩盐碱滩涂土地,如果能种植耐盐碱作物,将是十分重大的民生大计;另一方面,在盐碱地区种植竹柳有其独特的优势因素,且具有非常高的效益回报率.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竹柳美好市场前景的刺激下,盐碱地种植竹柳将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第四篇:浅谈高速公路旁绿化的栽植技术方法
浅谈高速公路旁绿化的栽植技术方法
一、高速公路绿化组成
高速公路绿化一般包括公路绿化、服务区绿化、互通区绿化三大组成部分。其中,公路绿化包括中央分隔带、边坡绿化、公路两侧绿地;服务区绿化包括收费站、餐饮及住宿区、加油站、修理厂和办公区等的绿化。
二、高速公路绿化原则
1.长期稳定。即设计合理的植物群落演替方案,使其较快地达到稳定,并能够长期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2.景观优美。即合理地规划,使公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互协调。
3.经济可行。即要在有限的资金条件下,优化设计,结合自然恢复和人工种植等多种方法,实施生态工程。
4.功能高效。即保证公路的交通功能,并加强水土保持、视线诱导、标志、指示、防眩、遮蔽等功能。
三、高速公路绿化设计
由于高速公路大规模的施工已经对原有的生态环境造成根本的破坏,所以在绿化设计时应考虑怎样设计才能通过人工手段最大限度地恢复生态环境。对于不同地区、不同环境要进行研究,不但要形成公路绿化模式,还要研究周围的生态环境。在设计前,应充分了解所在地区的地理状况、地质条件、气象、水文、植被;也要对环境景观构成要素进行分析,是否有山地景观、田园风光、沼泽风光、水域景观以及人文景观等。
1.中央分隔带。其主要目的是按不同的行驶方向分隔车道,防止车灯眩光干扰,减轻对开车辆接近时司机心理上的危险感,或因行车而引起的精神疲劳;另外,还有引导视线和改善景观的作用。中央分隔带的设计一般以常绿灌木的规则式整形设计为主,有时配合落叶花灌木的自由式设计,地表一般用矮草覆盖。在增强交通功能并能够持久稳定方面,主要通过常绿灌木实现,选择时应重点考虑耐尾气污染、生长健壮、慢生、耐修剪的灌木。
2.边坡的种植设计。除应达到景观美化效果外,还应与工程防护相结合,起到固坡、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对于较矮的土质边坡,可结合路基栽植低矮的花灌木、种植草坪或栽植匍匐类植物。根据黑龙江省冬季雪大的特点,边坡栽植花灌木间距以5—6米为宜,防止路面积雪。较高的土质边坡可用三维网种植草坪。对于石质边坡,可用地锦类植物进行垂直绿化。挖方边坡一般在坡角和第一级平台砌种植池,栽植攀缘植物、花灌木及垂挂植物。
3.公路两侧的绿化。在公路用地范围内栽植花灌木,在树木光影不影响行车的情况下,可采用乔灌结合,形成垂直方向上郁闭的植物景观,空间围合较好,绿量大,改善生态环境效果好,这种形式应为主要设计方式。具体的工程项目,应根据沿线的环境特点进行设计,如路两侧有自然的山林景观、田园景观、湿地景观、水体景观等,可在适当的路段栽植低矮的灌木,视线相对通透,使司乘人员能够领略上述自然风光,使公路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有机结合。
4.服务区的绿化。以庭院绿化形式为主,形式开敞,以现代形式结合局部自然式栽植。可采用线条流畅、舒缓的剪形绿篱突出时代气息,局部的自然式植物配置便于服务区的人们近观品味。
5.互通区绿化。在互通区大环的中心地段,在不影响视距的范围内,设计稳定的树群,可常绿与落叶树相结合,乔木与灌木相搭配,既增加绿量,又形成良好的自然群落景观,自然而壮阔,同时可减少人工抚育管理。
四、高速公路绿化建设的建议
1.高速公路设计与绿化设计同时进行。园林绿化部门对高速公路设计提出了相应的专业要求,使高速公路的结构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同时,又利于绿化设计和建设。例如:中央隔离带的绿化,公路设计人员在结构设计时能否设计一种特殊的结构,既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形成良好的景观,又不会对路基产生不良影响。
2.丰富高速公路绿化材料,大力开发利用野生植物资源。在选择和培育抗性强、适应性强的绿化材料的同时,合理开发利用野生的植物资源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野生的草类、地被植物、多年生花卉等,从而形成一系列高速公路绿化材料。
第五篇:提高树木栽植成活率的浇水方法
在浇水方面提高新植带土球树木成活率的探讨
许文领
关键词:新植带土球树木;浇水;成活率
随着近几年来全国上下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园林绿化事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一项项的景观工程使城市的品位和形象得到了迅速地提升,美丽的景色更是令人赏心悦目。我们知道这些成果的取得是通过大量移植不同规格、品种的带土球树木来实现的。而在这些施工和验收人员心中,无疑移植成活率是他们最为关心的问题。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和观察,发现传统的浇水方法对提高移植成活率存在一定程度的制约,因此认为有必要对传统的浇水方法进行适当的革新。1 传统的浇水方法导致的一些问题
1.1带土球的树木栽植后,按照程序打支撑、浇水甚至挂吊瓶,但过了几天后,树上部的叶子开始变色,落叶。
1.2带土球的树木栽植后第一遍水也浇了,但过了几天再去看时,树上部的叶子开始打蔫了,再进行浇水,后来树上部的枝条干了,然后从树的中下部或茎部又发出了新芽。
凡此种种,其实都是树木栽植后浇水不够或者浇水不透造成的。2 传统的浇水方法存在问题的原因所在
2.1水是从上往下渗透的,渗透的快慢跟回填土的土质、密度、踩实程度有很大关系,最后浇没有浇透从直观上很难判断,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对栽植穴同等大小的树木都是一样对待,浇水的时间都是一样的,这样就可能存在着一些树木不能浇透的状况。2.2检验水是否浇透的时候存在人为的疏忽。检验水是否浇透一般都是用钢筋或树棍对着土球部位向下直扎,能扎下去,就是浇透了,反之则不透。在实际操作中,水只浇透了一侧的多半面或者上部多半面,这在检验的时候是很容易被忽视的,认为水已经浇透。2.3检验水是否浇透的时机上存在问题。传统的浇水方法,一般都是在水堰中的水渗透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进行检验,而这时浇水设备可能已经转移到其他地方了,这时即使发现了存在没有浇透的情况,一些人由于怕麻烦认为马上就会浇第2遍第3遍水了,问题不大。殊不知,如果第1遍水没有浇透的话,由于上部会被泥浆封死,之后第2遍水、第3遍水就很难渗透到底部了。3 新的浇水方法的技术细节
3.1除了对支架附近进行踩实加固外,为提高水在土壤中的渗透性,其他地方不要踩实。
3.2第1遍水采用令水可以直达底部的浇水方法。在水管的顶部接上一段长度在1米左右、管径为8分左右的PVC管,浇水的时候让PVC管插入土球的底部,让水从下往上渗透,等到顶部见了明水,说明水也渗透的差不多了。这样令人看起来很直观。
3.3为了保证浇水均匀,一般是每隔90度角往下插一次,也就是在土球的东南西北各插一次。
3.4随浇水随检验。为了加快浇水进度、检验回填土是否全部浇透,在用PVC管四周插完之后,水浇得差不多的情况下,用铁锨围绕树穴四周从上到下铲动。如某处铁锨不能到达土球底部证明这下面还有干土,还需继续灌水。当绕树一周铁锨都可直达土球底部的时候,说明回填土已经完全浇透,土球也渗透到一定程度了。
3.5水堰里面留足水,以利于把土球浸透。可以在浇完临近树穴的时候回头再往水堰里灌一次水。4 施工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4.1浇水时机。浇水时间越早越好,越快越好,越透越好。一般来讲,树木新移植后24小时内必须浇第1遍水。
4.2水堰的处理。水堰一定要打在所挖树穴的外上缘向外宽25~30 cm,水堰高25~30cm。水堰打完之后要用脚踩实,拍平,以防疏松漏水。切记水堰不要打在树穴内新填土上部,以免浇水后水堰下陷而影响灌水质量。
4.3当水浇完之后,待水渗透到一定程度要用碎土撒在水堰内,以防树穴内表层土壤因风刮日晒开裂起皮,进而导致新栽树根系跑风漏气而死亡。
4.4浇水次数。一般是3遍水,在第1次之后的5~7天浇第2遍水,再过20天左右浇第3遍水。3遍水之后再依据天气情况再适时进行浇水。
4.5封堰。封堰时要使泥土略高于地面,还要注意依据树木的特性进行防寒处理。在一些严重缺水、或浇水困难的地区,在封堰的时候,可以在上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5 结语 浇水的质量是影响新植带土球树木成活率的关键因素,而一套切实可行的浇水方法则会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人为的失误,尽量地提高成活率。只要我们依照操作规程,确保浇水方法和浇水质量,科学合理浇水。就一定能够实现工程目标,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