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门诊制度
1门诊部主任职责
1、在院长的领导下,负责门诊部的医疗、护理、预防、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
2、组织制定门诊部的工作计划,经院长、主管副院长批准后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3、负责指导、组织、检查门诊病员的诊治,定期召开门诊系统会议,协调各科关系。
4、督促检查医务人员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医护常规,技术操作规程的情况。
5、整顿门诊秩序、改进医疗作风、改善服务态度,简化各种手续,方便病人看病,严防医疗差错的发生。
6、负责组织门诊工作人员做好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并做好诊室的消毒和传染病报告工作。
7、安排部署科室所属人员的业务培训,妥善处理好进修、实习人员的带教
2门诊医师职责
1、认真接待每一位就诊患者,平等待人,认真检查,正确诊断,妥善处理。
2、认真执行首诊负责制,对危重病人要全力以赴抢救并做好收治入院或转诊工作。
3、及时掌握病情,对传染病人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并如实填写传染病登记本。
4、及时填报传染病报告卡,不漏登、不漏报、不错报、不误报。
5、认真做好健康教育宣传工作。
6、认真、详细、逐项填写门诊病人登记本。
7、搞好室内卫生和消毒、隔离、灭菌工作。
3体检科工作制度及职责
1、认真做好各类人员的健康体检工作,并及时将检查结果告知受检人或受检单位或家属。
2、按照体检人群的要求和有关规定内容,确定检查项目。
3、检查中发现疑似严重疾病,应及时与体检个人或家属、单位取得联系,并提出进一步复检建议。
4、健康体检应认真填写“健康档案”及各类医技申请单,并标明付款方式。
5、各种检查记录及检查结果,应及时收集、汇总,不得随意外泄。注意保护体检人群的隐私。
6、检查过程发现法定传染病应及时填写“疫情卡”,上报有关部门。
7、保持体检场所整洁,卫生,物品放置有序。
8、严防差错事故,随时协调相关科室工作。
9、廉洁体检,不得营私舞弊,弄虚作假。
10、认真做好体检的组织、咨询及解释工作。
11、按职责权限认真管理“体检专用章”及“疾病诊断专用章”。
4、超声检查工作制度
1、需做检查的病员,由医师填写检查申请单,送超声波室登记、预约,检查前1天,通知有关科室做好准备。
2、危重病员检查,应有医护人员陪同或到床旁检查,出现阳性结果应当反复核查,病变图象应拍照记录,疑难病例应会同有关医师检诊。
3、超声诊断报告由医师书写并签名,必要时须经上级医师审签。
4、住院病员超声检查出现阳性结果或可疑的阳性所见时,应与临床科取得联系,坚持追踪随访,对误诊、漏诊的病例应组织全科讨论,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诊断质量。
5、对各种仪器、设备操作人员应遵守操作规程,定期维护和保养,并做好使用、维修记录,注意用电安全。
6、检查室应保持整洁,定期清扫、消毒。冬季应注意保暖,室内禁止吸烟。
5、心电图检查工作制度
1、需做检查的病员,由医师填写检查申请单,须做床旁检查者应注明,申请做急诊心电图者,应及时安排检查。
2、常规心电图报告于检查当日发出,急诊心电图检查完毕发初步报告,当天发正式报告,遇有疑难病例,应组织集体讨论或与临床医师共同研究及书写报告,必要时随时复查,书写报告时,应做到对图形分析认真,剪贴规范。
3、对申请做运动试验的病员,应当严格掌握适应症,检查时须有医师在场,密切观察病情,并做好应急处置准备。
4、遵守操作规程,要求图像基线稳定,图形完整,遇有特殊病例须增加导联检查。
5、各种检查资料须归档统一保管,每月对心电图进行一次检查调试,并做好使用、维修记录。
6、心电图室应保持整洁,定期清扫、消毒和更换卫生被服,室内禁止吸烟,传染病员应专人负责险查,并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6、中医科工作制度
1、加强中医科室的建设和管理,继承、整理、发掘祖国医药学遗产,不断提高医
疗质量。
2、诊治病人要体现中医理法方药、辨证论治特点和技术操作规范,突出中医诊断治疗的特点。
3、重视疑难病症的诊治,必要时进行会诊或请西医协助。
4、中医药配方要符合方剂组成原则,所用中药必须符合中国药典以及中药配制规范,严格执行配伍禁忌。
5、积极开展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治疗工作,学习现代医学科学方法,取长补短,不断创新。
6、保持诊室内清洁整齐,创造良好的治疗场所。
/
7、五官科工作制度
1、工作时要衣帽整齐、坚守工作岗位
2、做好科室内的清洁卫生工作,定期检查医疗设备,及时维护,定期消毒医用物品。
3、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做好传染病疫情报告,并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4、对患者要认真检查,门诊病人一律要填写门诊病历,要求项目要齐全,字迹要工整,并要写明诊断治疗和处理意见。
5、详细、逐项填写门诊日志。
6、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避免发生医疗纠纷。
/
8、口腔科工作制度
1、在院长的领导下认真做好口腔疾病患者的接待和诊治工作。
2、熟练掌握口腔科各种仪器的操作规程,及时检查仪器是否完好。
3、口腔科常用的常规器械,每用一人次后,要进行严格消毒,未经消毒的器械不得给第二人使用。
4、污染的敷料、棉球等医疗垃圾要与生活垃圾分袋收集,送固定地点统一焚烧处理。
/
9、皮肤科工作制度
1、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做好皮肤病患者的诊疗工作。
2、熟练掌握皮肤科的诊疗常规及设备的操作规程。
3、及时填写和完成门诊病人的各项登记本及门诊病历。
4、做好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的分袋收集,及时运送至固定地点焚烧处理。
乳腺扫描室工作制度
1、保持室内干净整洁,打扫地面时要湿扫,尽可能不扬起灰尘。
2、随时检查扫描机是否完好,保证机器的正常运行。
3、保持扫描机探头的干净,每次使用完毕后可用干净软布或酒精棉球擦拭。
4、每检查完一个病人都要及时保存检查结果,包括检查中所选取的图片,以备日后查阅。
5、做好每个乳腺检查病人的登记工作,详细填写她们的家庭住址、年龄、初步诊断结果。
6、对检查出乳腺瘤的病人要仔细分析,反复地、多角度地扫描取像,尽可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7、对于一些一时难以确定其性质的乳腺瘤患者,要建议去上级医院复查,并要做好追踪回访工作。
胃镜室工作制度
1、接受胃镜检查采取预约制,由首診医师确认检查适应症和禁忌症,准备事项。
2、从事内镜診疗和内镜清洗消毒人员应该接受专门培训。
3、内镜室应分清洁区、内镜诊疗区、清洗消毒区和专门的内镜储柜。
4、工作人员应戴专门的防护,一人一更换。
5、内镜清洗消毒要严格按照《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规范(2004年版)》执行。
6、内镜检查要严格按《卫生部胃镜检查技术操作规程》执行。
7、做好室内清洁消毒整理工作,严格遵守《医疗垃圾管理》规定。
8、做好消毒登记。定期做灭菌检测。
9、做好资料整理登记,及时备份。
10、备应急抢救药品注射器。
门诊换药室工作制度及工作人员职责
1、工作人员必须按时到岗,为门诊换药室病人做好解释工作。
2、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严格执行无菌管理制度,非换药人员不得进入无菌区,污染物及时消毒清倒,室内每天紫外线消毒一次。
3、一切换药物品(绷带除外)必须保持无菌,并注明灭菌日期,超过一周者重新灭菌,无菌溶液(生理盐水等)超过三天重新消毒。
4、器械浸泡液每周更换一次。
5、换药时,先处理清洁伤口,后处理感染伤口。
6、特殊伤口感染不得在换药室处理,用物及时烧毁。
7、用物用后及时清洁、消毒。
8、换药室物品每班清点,损坏、丢失及时补上。
9、每月做细菌培养一次,换药室、手术室的空气消毒必须符合医疗规定。
妇产科门诊工作制度
1、医院业务副院长分工负责门诊工作。各科主任要加强对本科门诊工作的领导。
2、各科室参加门诊工作的医务人员,应派有一定经验的医师、护士担任。对疑难重病及三次就诊不能确诊者,应及时请上级医师诊视,确定诊断和处理意见。
3、科室主任应定期上门诊,解决疑难病例。
4、对急诊病员,产妇实行优先门诊诊疗,必要时陪送病人住院及转诊。
5、对病员要进行认真检查。门诊一定实行门诊病历,要求项目填写齐全,字迹工整,写明诊断、治疗和处理意见。门诊医生必须填写门诊登记本、传染病登记本、传染病报告卡,不得漏登漏报。
6、门诊涂片、刮片、阴道镜检查结果,必须做到准确及时。医师要加强对检查室、治疗室的检查指导,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技术操作规程。
7、门诊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做到关心体贴病员,态度和蔼,有礼貌、有耐心的解答问题。尽量简化手续,有计划的安排病员就诊。
8、门诊应经常保持清洁整齐,加强消毒,严防院内感染。改善候诊环境,加强候诊教育,宣传卫生防病、计划生育和优生学知识。
9、门诊医师要采用保证疗效、经济便宜的治疗方法,科学用药,合理检查,尽可能减轻病员的负担。
10、门诊工作人员工作时应按时开诊,衣帽整齐,坚守工作岗位。
第二篇:门诊制度
消毒、隔离制度
1、室内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标识清楚。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专柜,过期重新灭菌。设有流动水洗手设施。
2、医护人员进入室内,应衣帽整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3、坚持一人一针一管制度,杜绝医院性传播,防止交叉感染。
4、消毒液配置方法要符合要求,定期更换消毒液,并有更换记录,5-10月份每周更换两次,其余月份每周更换一次。
5、敷料、压舌板均需高压灭菌,做到一人一换一用。
6、卫生室每天要打扫清洁,做到桌面无积尘,墙壁无污渍,地面用来苏儿喷洒消毒,室内用紫外线消毒并记录。
传染病疫情自查制度
1、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的督查由“传染病疫情管理领导小组”负责。
2、责任报告人发现传染病时,在抢救处置患者的同时应及时、规范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3、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时,要立即电话报告预防保健科。
4、预防保健科疫情管理人员每日2次到门诊部及住院部等科室收取传染病报告卡,并在登记本上签字。
5、疫情管理人员须将传染病报告卡和网络直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登记,汇总定期报院领导小组。
6、院领导小组组织院内自查传染病漏报外,配合区防疫站进行漏报抽查。并将检查结果报主管院长,必要时通报全院。
7、疫情管理人员应每周、月、季、年定期开展传染病漏报、迟报检查。
8、院领导小组根据各科的漏报和传染病报告卡,以及网络直报中存在的问题,按传染病疫情管理奖惩制度和贵任追究制度进行处置。
医用材料采购验收使用制度
1、购入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消毒药械执行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规定。
2、采购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必须索要生产企业的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医疗器械注册登记证、医疗器械注册登记表的复印件及经营企业的营业执照、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的复印件并加盖单位公章。
3、消毒剂、消毒器械必须索要生产企业的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卫生部颁发的消毒剂、消毒器械卫生许可批件(加盖卫生部章)、检验报告单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
4、进货验收严格检查、核对证件是否有效;许可证有效期与产品有效期是否一致;产品类别与许可类别是否相符;使用方法、适用范围是否与许可一致;产品标签说明书是否与批件一致;企业名称、地址、产品名称、剂型是否与批件一致;查验厂家证件复印件是否加盖公章。
5、认真查验消毒产品3个月内的检验报告(必须是国家指定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6、紫外线灯管、食具消毒柜(限于符合GBI7988《食具消毒柜安全和卫生要求》的产品)、压力蒸汽灭菌器、75%单方乙醇消毒液、符合《次氯酸钠类消毒剂卫生质量技术规范》和《戊二醛类消毒剂卫生质量技术规范》的产品、抗(抑)菌制剂、卫生部规定的其他消毒产品不需要索取卫生许可批件,但应索取卫生安全评价报告。
7、无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及卫生许可批件的产品,不符合卫生质量安全的消毒产品严禁购入。
传染病登记制度
1、门诊部和住院部相关科室要建立门诊日志及出入院登记本,详细登记接诊病人。
2、门诊日志及出入院登记本要按照规定的项目填写详细、齐全,内容要保证真实可靠
3、对门诊日志和出入院登记本上登记需上报的传染病要做出明显标志
4、对疑似传染病和确诊的传染病病例,要按传染病登记填写要求填写其具体内容,同时填写患者联系电话14岁以下儿童要登记家长姓名,学生要登记其所在学校、班级等内容
5、要经常核查所登记的门诊日志及出入院登记本,发现问题及时补充、改正。
6、结東后,对全年的门诊日志及出入院登记本核查无误后,按规定要求存入资料室,以备后查,在贮存过程中要做好防水、防火、防盗等措施,以保证门诊日志的妥善保管。
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制度
一、医疗废物的分类
1、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使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2、医疗废物分为: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
二、医疗废物包装要求
损伤性医疗废物放入利器盒,其他类别医疗废物放入黄色包装袋;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使用双层包装袋,并及时密封;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医疗废物的包装袋或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漘。
三,医疗废物收集要求
1、放入包装袋或容器内的医疗废物不得取出
2、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容器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闭方式使包装物或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
3、批量的含汞的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报废时应当交由专门机构处置。
4、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应当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燕汽灭菌或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并设立专门登记本、有专人负责。
5、盛装医疗废物的每个包装物、容器外表面应当有警示标识和中文标识,中文标识的内容应包括医疗废物产生单位、生产日期、类别及需要的味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但应当在标签上注明。
6、五类医疗废物不能混合收集。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但应当在标签上注明。
7、医院污物的分类收集:黑色袋装生活垃圾,黄色袋装医疗废物,红色袋装放射垃圾。
四、医疗废物登记要求
1、科室必须建立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制度,与废物处置工作人员进行交接登记,登记内容包括医疗废物的种类、重量或数量、交接时间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
2、科室废物处置工作人员与医院医疗废物暂存点进行交接登记,登记内容包括医疗废物的种类重量或数量、交接时间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
3、医疗废物暂存点建立医疗废物登记制度,登记内容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数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
传染病报告制度
1、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规范》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全面做好卫生站传染病登记报告工作。
2、医生必须按规定做好门诊日志、传染病登记本的顶级工作,填写要项目齐全、自己清楚,住址写到行政自然村、庄(组),不得有缺项、漏项。
3、发现传染病暴发,食物中毒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首诊医生要立即用电话通知乡卫生院疫情管理人员,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4、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一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病非典型肺炎、脊髓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并认识,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爆发时,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向卫生院防保所报告。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源携带者在诊断后,应于24小时内向卫生院防保所报告同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5、对传染病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防治扩散。严格执行各项消毒隔离、医院感染控制等哥想制度和措施,做好人员防护防止较差感染和院内感染的发生,做好污物、污水的无害化处理。
6、对需要转送的病人,应当按照规定将病人及其病例记录的复印件转送至接诊的或者指定的医疗机构。
7、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好传染病溜掉、随访、疫点处理及密切接触者隔离等工作。
8、医务人员应定期应参加传染病防治知识和相关法规学习、培训。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
突发事件发生后,要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和有关部门规定的程序和时限报告,同时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相关信息。
1、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突发事件,不得隐瞒、緩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2、报告程序和时限,医疗卫生机构、有关单位和个人发现突发事件应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突发事件监测机构报告,同时向区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3、报告方式,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发现突发事件后,应以最快方式报告,并及时报告书面材料。
4、报告内容,根据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处置、进程等,每一起突发事件必须做初次报告、阶段报告、总结报告。
初次报告要快,阶段报要新,总结报告要全。
初次报告要求在发现和报告突发事件后6小时内完成。初次报告必须报告的信息有:突发事件类型和特征、发生地点、事件和范围、受害人数事件的地区分布以及已采取的相关措施等内容。
阶段报告应根据事件的进程变化或上级要求随时上报。应报告事件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件的原因或可能音速。在阶段报告中既要报告新发生的情况,同时对初次报告的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正。
总结报告应在事件处理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上报。应对事件的发生和处理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其原因和影响因素,并提出对累死事件的防范和处置建议。
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
1、为了规范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防止交叉感染,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2、按照规定,设立传染病分诊点,负责对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分诊台应具有消毒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
3、在接诊过程中,应注意询问病人有关流行病学史、职业史、结合病的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对来诊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
4、经预检为传染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人的,应将病人分诊至分诊点就诊,同时对接触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5、根据卫生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发布特定传染病预警信息后,或者按照我地卫生部门的要求,加强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必要时设立相对独立的针对特定传染病预检处,引导就诊病人首先到预检处检诊,初步排除特定传染病后,再到相应的普通科室就诊。
6、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应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和必要的预检措施。
7、对分诊点应采取严格防护措施,按照规范进行消毒,并按照《医废物处理条例》的规定处理医疗废物。
8、从事传染病预检、分诊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及有关工作制度。
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
1、提高传染病监测的敏感性和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提高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质量,及时、准确地掌握传染病的发病情况和流行病学分布特征,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实施细则》、《传染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工作与技术指南》等规范性文件,制定本制度。
4、按照“网络直报,逐级审核上报,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属地化管理,依法报告,依法管理”的原则。传染病报告实行谁接诊,谁报告,监测病例遵循属地管理。
5、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6、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乡村级卫生医疗机构(卫生所、个体诊所),各负其责,实施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的报告。
首诊负责制度
1、首诊负责是指第一位接诊医师(首诊医师)对所接诊病人,特别是对急、危重病人的检查、诊断、治疗、转科和转院等工作负责到底。
2、首诊医师除按要求进行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的详细记录外,对诊断已明确的病人应积极治疗或收住院治疗;对诊断尚未明确的病人应对症治疗,并及时请上级医师会诊或邀请有关科室医师会诊,诊断明确后即转有关科室治疗
3、诊断明确须住院治疗的急、危、重症病人,必须及时收入院,如因本院条件所限,确需转院者,按转院制度执行。
4、如遇危重病人需抢救时,首诊医师首先抢救并及时通知上级医师、科主任主持抢救工作,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和拒绝抢救。
5、对已接诊的病人,需要会诊及转诊的,首诊医师应写好病历、检查后再转到有关科室会诊及治疗。急诊病人特别是危重病人首诊医师应亲自或指定护士护送并做好交接手续。
6、医务科、门诊部负责对首诊负责制度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査,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和处理。
7、急诊病人首诊医师应当做好病程记录,完善有关检查并给予积极处理,若确属他科情况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直到会诊科室签署接受意见后方可转科。
8、凡不认真执行本制度而造成医疗差错、医患纠纷或医疗事故,给医院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者,由当事人承担责任。
传染病门诊日志管理制度
门诊日志登记工作是医院传染病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门诊日志登记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传染病疫情的调查、处理和控制。为规范医务人员的门诊口志登记,特制定本制度。
一、对前来就诊的病人逐一登记在门诊日志上,不得漏登。
二、登记项目齐全,至少包括就诊日期、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发病日期、家庭住址、病名(诊断)、初诊或复诊等九个基本项目。
三、填写内容规范、准确、字迹清楚。不能有缺项、填写大地址、症状代替病名等现象。
四、对已发热病人,要在门诊日志上面标明体温和相关流行病学史。对于14岁以下的儿童,要填写家长姓名,对诊断(疑似)为传染病的患者要详细填写家庭住址及联系方法。
五、首诊医生在诊治过程中发现确诊、疑似传染病患者、病原携带者,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卡片填写要求做到完整、准确、及时、并按规定时间向预防保健科报告,不得漏报、迟报和瞒报。
六、门诊日志上已上报的传染病应有“疫情已报”标记。
七、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对医院的门诊日志登记工作进行督导和检查。对门诊日志登记工作按《传染病管理奖惩制度》进行奖惩对迟报、漏报、瞒报传染病及疫情造成重大损失和不良影响者,依照《传染病防治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城关镇卫生院传染病网络直报制度
1、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进行网络直报工作。
2、每日按时上网浏览监测信息,及时发现异常报告情况,防止误报、错报失审情况发生。
3、对重点传染病及时上报县疾病控制中心。
4、不得有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的行为发生。
第三篇:门诊清洁卫生制度
门诊清洁卫生制度
1.门诊应保持清洁整齐、窗明几净,每天开诊前做好相应清洁卫生准备工作,等候病人就诊。
2.办公桌及操作台面应保持干净整洁,不得堆放与诊疗无关的物品。
3.资料样品等陈列整齐、合理;
4.药品包装应无尘,清洁卫生。拆零药品的工具、包袋应清洁卫生。
5.应有禁烟标志,严禁在公共场所吸烟。
6.每日经常打扫诊所内的走道及楼梯,发现不卫生的状况及时清理,并采取适当方法不使灰尘扬起,诊所内不得随地吐痰。
7.每天闭诊时对办公桌椅、操作台面、诊疗使用的器械、输液椅等进行清洗,并定期消毒。
8.垃圾集中处理,做到日产日清。
9.病人用过的废纸及果皮等物,应放置纸篓内,不得随意乱扔。
10.门诊室及治疗室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60分钟。
11.厕所必须保持洁净,每天消毒,厕所地面及便池内外,不得有污染痕迹,如有病人排泄物等,应即清除并消毒。打扫厕所的清洁工具,与打扫其他场所的工具应严格分开。
第四篇:肠道门诊制度
肠道门诊工作制度
一、肠道门诊开诊时间:每年5月至11月30日,要求24小时有人值班,值班医生应认真做好诊断、治疗、隔离、消毒等工作。
二、发现霍乱疑似或确诊病例,必须立即电话报告防保科和疾控中心,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片。疑似病例在确诊或否定诊断后,应做更正报告。要严防迟报和漏报。
三、严格执行各项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和消毒隔离制度。
四、肠道门诊只准接诊腹泻病人,不得接诊其他病人。
五、做好腹泻病人的就诊专册登记,需抢救治疗及留床观察病人另作详细病历记录。
六、做好腹泻病人监测和统计工作,做到“逢泻必检、逢疫必报”。
七、诊断为霍乱、伤寒及副伤寒、痢疾、感染性腹泻、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人,要按《肠道门诊病人登记表》的项目逐项登记,填写时做到项目齐全、字迹清楚、准确无误。
八、对中、重型腹泻病人应在门诊积极抢救治疗或留床观察。
九、发现传染病人按《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时限向医院防保科、总值班室和疾控中心报告,对确诊霍乱或疑似霍乱的病人,要以最快的方式报告医院防保科、总值班室和疾控中心,对漏报、瞒报、缓报疫情的,依法追究个人责任。
十、诊断为霍乱、伤寒及副伤寒、重症痢疾的病人应立即隔离治疗,根据病情立即给予补液和使用抗菌药物,要在使用抗菌药物前采集呕吐物和大便标本送检验科。(疑似霍乱的用加有碱性蛋白胨的试管采样)。
十一、病人服完抗菌药物后每天采便一次做病原学检查,连续二次阴性即可出院,陪护人员与病人同时采便,连续二次阴性方能出院。
第五篇:便民门诊制度
便民门诊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优化门诊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确保医疗质量安全,本着便民惠民的服务宗旨,结合医院实际,特制定如下便民门诊管理制度。
一、便民门诊的设立
1.便民门诊归属医务科管理,由医务科统筹安排各临床科室中具有合法执业资质的医师坐诊,并负责便民门诊工作的考核及督查。
2.开诊时间:周一至五(工作日):8:00—12:00,14:30—18:00。3.便民门诊设置于二楼,设有完善、清晰易懂的医疗就诊标识。4.便民门诊按照重庆市物价局规定收取病名门诊诊查(察)费。
二、接诊范围
便民门诊限于接待已经确诊且病情稳定,单纯开药及定期检查,不需要调整(提供)新的治疗方案的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复诊取药及检查,以患者自愿就诊为原则,不接待初诊患者及病情不稳定患者。
三、便民门诊管理要求
1.接受便民门诊任务的科室及医师必须严格执行考勤制度。2.便民门诊医师须按《处方管理规定》及开具检验、检查申请单的相关要求规范诊疗行为,并按照我院门诊病历书写规定及医保相关规定书写门诊病历。
3.便民门诊医师开具检验、检查申请,仅限于针对本次就诊疾病的相关常规检查。
4.便民门诊医师不得开具各种医学证明文件。5.开具处方的要求:
1)便民门诊医师不得开具下列药品及治疗处方: ①毒、麻、精神药品,激素类药物,抗肿瘤药物,生物制品,免疫调节剂,抗菌药物;
②急救、抢救用药、特殊药物及中药饮片,如西地兰针、胺碘酮针、华法林片、党参等;
③卫生行政部门特殊规定的药品;
④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静脉注射的药品处方(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除外);
⑤输血治疗,透析治疗。
2)便民门诊医师要坚持安全用药、合理用药;普通药物为7日量,慢性病配药原则上不超过2周。
6.便民门诊医师可开具普通检验、检查申请单,不得开具动脉血气分析、白带五项、前列腺液检查等非常规取材的检验申请单,不得开具CT、磁共振、彩超等大型设备和特殊检查申请单,不得开具胃镜、肠镜等有创性检查申请单。
7.便民门诊的药占比、抗生素、均次费等质控指标,分别纳入坐诊医生所在科室,依据医院对所在科室规定的指标统一进行考核。
三、此制度的最终解释权归医务科。
便民门诊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优化门诊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确保医疗质量安全,本着便民惠民的服务宗旨,结合医院实际,特制定如下便民门诊管理制度。
一、便民门诊的设立
1.便民门诊归属医务科管理,由医务科统筹安排各临床科室中具有合法执业资质的医师坐诊,并负责便民门诊工作的考核及督查。
2.开诊时间:周一至五(工作日):8:00—12:00,14:30—18:00。3.便民门诊设置于二楼,设有完善、清晰易懂的医疗就诊标识。4.便民门诊按照重庆市物价局规定收取病名门诊诊查(察)费。
二、接诊范围
便民门诊限于接待已经确诊且病情稳定,单纯开药及定期检查,不需要调整(提供)新的治疗方案的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复诊取药及检查,以患者自愿就诊为原则,不接待初诊患者及病情不稳定患者。
便民门诊医师管理制度
一、接受便民门诊任务的科室及医师必须严格执行考勤制度。
二、便民门诊医师须按《处方管理规定》及开具检验、检查申请单的相关要求规范诊疗行为,并按照我院门诊病历书写规定及医保相关规定书写门诊病历。
三、便民门诊医师开具检验、检查申请,仅限于针对本次就诊疾病的相关常规检查。
四、便民门诊医师不得开具各种医学证明文件。
五、开具处方的要求:
1、便民门诊医师不得开具下列药品及治疗处方:
①毒、麻、精神药品,激素类药物,抗肿瘤药物,生物制品,免疫调节剂,抗菌药物;
②急救、抢救用药、特殊药物及中药饮片,如西地兰针、胺碘酮针、华法林片、党参等;
③卫生行政部门特殊规定的药品;
④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静脉注射的药品处方(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除外);
⑤输血治疗,透析治疗。
2、便民门诊医师要坚持安全用药、合理用药;普通药物为7日量,慢性病配药原则上不超过2周。
六、便民门诊医师可开具普通检验、检查申请单,不得开具动脉血气分析、白带五项、前列腺液检查等非常规取材的检验申请单,不得开具CT、磁共振、彩超等大型设备和特殊检查申请单,不得开具胃镜、肠镜等有创性检查申请单。
七、便民门诊的药占比、抗生素、均次费等质控指标,分别纳入坐诊医生所在科室,依据医院对所在科室规定的指标统一进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