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检 查 办 法
检 查 办 法
1、综合性检查:综合性检查由厂长负责组织,各部门、车间共同参与的全面检查。对公司厂区、各车间作业现场、特殊作业、设备、消防、特种设备、煤气、用电等进行全面检查、考核或评价,综合性检查每月一次。
2、专业性检查:专业检查分别由安全、生产、环保、设备等部门的负责人组织本部门人员进行,主要对安全、生产、环保、设备等进行的专业检查,及检修进行的专项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安全隐患、设备状况、消防、应急管理等方面。专业检查每周一次;
3、季节性检查:季节性检查由厂长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根据季节特点对防火防爆、防雨防汛、防雷电、防暑降温、防风及防冻保暖工作等进行预防性季节检查,在季节性交替前进行。
4、节假日检查:节假日检查主要是对节假日前安全、保卫、消防、物资准备、备用设备等方面进行的检查。由厂长组织,节假日前进行。
5、日常检查:日常检查由安环、设备、生产部门根据分工对各车间进行每日检查,发现问题并做好记录,日常检查每天检查一次,在每天的例会上进行通报处理。
6、检查的要求:检查情况、数据要如实记录,检查评价结论要以不符合报告或限期整改指令书的形式通知被查部门。检查要求制定好专业检查表,做好检查记录。
7、各部门对检查出的问题进行整改,不得拖延;对当时不能整改的,必须定出计划,限期整改。
8、对检查出的问题需进行处罚的,应责令责任部门按期提交处理报告,限期上交有关部门。
第二篇:检查内容及办法
省综合督导评估检查的内容及办法
办学条件组抽查学校的办法:
1、关于体育卫生整改抽查学校:从去年专项督导的第一个县检查的学校中抽查2所学校,1所初中、所小学。再到今年中签的第一个县的第一个镇抽查1所初中或小学,到第二个镇抽查1所初中或小学;从去年专项督导的第二个县检查的学校中抽查2所学校,1所初中、1所小学。再到今年中签的第二个县的第一个镇抽查1所初中或小学,到第二个镇抽查1所初中或小学。共8所学校。
2、办学条件组检查的其他内容和学校数量按实施方案要求仍不变。
检查的内容:
一、A1—B2体育卫生工作整改部分:检查体育场地、体育器材、卫生保健器材、采光照明与厕所。
去年省专项督导对我市中小学体育卫生工作硬件建设方面提出的问题:农村中小学体育场地及体育卫生设施设备不足。抽查的12所学校中体育场地完全达标的只有2所,体育器材完全按标准配齐的只有1所,卫生室(保健室)及器材配备达标的学校数仅3所;教室采光照明达标仅3所。(今年督导体育卫生整改共占40分,体育场地、体育器材、卫生器材、照明是重点,各占10分。对去年省专项督导反 馈意见中涉及的其他方面问题也要注意)。
二、A5—B13仪器图书配备。
(一)仪器配备:到学校后,先对照配备目录中分组实验仪器表(必配器材),查阅仪器帐薄,再实地查看,物理和小学科学每学科抽查10种仪器,化学、生物每学科抽查5种仪器(包括各类仪器,重点抽查学科专用和新增仪器种类),并进行账物核对。1.按每年级6个平行班及以下配备一套仪器,6个以上平行班配备2套仪器。2.抽查分组实验仪器必须品种齐全,数量初中达到每种25件以上,小学每种12件以上,方可达标。若初中不超过3种、小学不超过2种仪器数量不足,但缺少数量不超过应配备数量的20%,认可达标。3.账物不符按不达标处理。(大家一定注意做到账务相符)
(二)图书配备以查账为主:1.调阅学校计算机图书管理系统(或流水账记账)中图书总量登记,核对学生数(与省教育事业统计比对),计算生均图书数量。2.对未实行计算机管理,且无流水账的学校,有分类账的按分类账逐项合计。3.新进图书尚未入账的,以进书相关单据、发票、进账单、划拨单为主。4.查看藏书情况,一是藏书量,管理是否正规;若藏书量接近于藏书标准,按图书账抽查10种,若抽查的图书不存在,按不达标处理。二是查看藏书质量,若发现教材、教辅用书、其他不适宜图书,纳入藏书总量的,应与剔除。
5、图书更新率:(1)更新只统计2010年的新进 图书。(2)2011年新进图书不计入更新率,但可以计入图书配备。(3)更新率以查阅新书为主,账书均查。
三、A5—B14计算机配备。
(一)学生用机:1.到校后,按标准对照学校班级数,核查微机室数量是否符合要求。微机室设臵标准:初中:23个班以下设1个,24—35个班设2个,36—47个班设3个,在36个班基础上每增加12个班增设1个微机室;小学:29个班以下设1个,30—47个班设2个,48个班以上设3个。2.对照自评表最大班额,抽查班级班额,至少抽查3个班。3.核查计算机数量,是否符合按最大班额人手一机 4.必须同时达到以下要求,方可认可达标:一是微机室数量符合要求。二是微机室达到人手一机,若有2个以上微机室,至少一个达到最大班额人手一机,其他达到平均班额人手一机。
(二)教师用机:
1、查看学校固定资产账,对照省教育事业统计专任教师数人手一机,差一台也不认可。
2、若不是学校购买的计算机,要进一步核实:一是学校或教育局补贴部分资金、由教师购买的,则查补贴资金手续是否齐全,人数是否相符,和教师交谈,到教师办公室查看,查看网线等;二是若由教师自己出资购买,不予认可。
四、A5—B15学校安全:1.看学校安全10项制度是否完善,是否下载等。2.保卫机构、人员、器械均达标,方认可达标。3.保卫机构、人员确认,查阅文件、资料,询问有关 人员。
4、设施器械:一是应急照明、二是消防设施、三是防卫器械、四是监控报警系统。
1.紧急照明设施:教学楼、宿舍楼、实验办公楼等校舍的各楼层及楼梯间等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均应设臵应急照明灯和安全标示。2.消防设施:超过5层的教学楼、宿舍楼、实验办公楼等楼层应配备室内消防栓;不足5层的宿舍楼应配备楼层灭火器;实验室、仪器药品、图书、微机室等专用教室内应配备灭火器。
3、安保人员因配备橡胶棒、木棍等,还可配备钢叉、电警棍等。
4、学校幼儿园应配备监控报警系统,监视器应安装在安保人员值班室内,并有专人值班。5.关于建立安保机构问题:建议学校幼儿园建立类似于学校政教处、总务处类似的机构,要有人员负责此项工作,也可以挂靠政教处、总务处或在门卫设立安保处(保卫科等),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也要有,可以相互交叉任职。
五、A5—B16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主要查看六项指标要求。
综合一组检查的主要内容及要点:
一、A1—B1贯彻《纲要》: 召开会议:1.必须有会议通知,会议上下发文件、市委书记或市长讲话,会议内容必须与纲要有关,否则,不予认可。仅教育部门召开的教育工作会议,不予认可。2.制定教育规划纲要,以市委市政府或两办出台纲要,单独教育部门制定的纲要不认可。3.查阅出台 配套文件、实施细则或实施意见,以市委市政府或两办或部门联合出台文件且针对省8项推进计划而配套,无论是1个或8个配套文件等,只要对应省8项即可。
二、A2—B3教师配备:1.到县编办查看相关档案资料,查看党委政府或编办关于幼儿园、中职学校教师编制数量批复资料。2.到编办查2008—2010年下达补充教师编制数量文件或编卡为准。3.到县教育局查阅2008—2010年教师招考档案,调入人员材料;教师退休审批表以及调出、辞职、死亡等材料。4.每县抽查一所农村初中查看代课教师。组织访谈等。
三、A2—B4师资均衡:1.查看县政府或教育局教师支援政策规定以及工作计划和方案,必须是正式文件。2.查看教师支援的方式:城乡教师交流,送课下乡等。看计划、措施、实施方案、总结等。
四、A2—B5教师培训:1.查看培训校长、教师的规划(5年或3年均可)和2010年培训计划、总结等,查看培训档案。2.查看学校教师任课表,查看全部教师资格证书。查看校长、副校长公布文件,查验校长任职和提高培训证书;以及培训材料、培训通知、缴费发票、通讯录等。
综合二组检查的主要内容及要点
A3—B12关于义务教育巩固率的查验办法:
1.各县教育局电子学籍和纸质学籍大本子要一致,同时 学校也要一致;2.学校要与教育局一致,检查时教育局的学籍档案要带到被检查学校,与学校对应;3.到学校后,查看学校学籍档案和学生花名册等,然后到班级清点人数;4.请假学生要具体落实,有可能到学生家里进一步落实,如果到家里落实有问题,那就否决一切请假学生。
经费组检查的主要内容
A6—16、17、18、19、20关于教育投入检查办法:
1、查看财政、教育帐,核实教师培训经费去向,且必须为预算内安排,每10万元计2分,最多计10分。
2、教师待遇。一是查09年、10年全市工资汇总表,一处市直学校、一个乡镇中小学各一处月工资表。二是看统一工资、津贴标准有关文件,08年前统一的可不看(其实通过查看工资表就看出是否统一)。三是看统一社会保障政策,主要看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文件。
3、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比例。主要查财政09、10年决算报表,教育09、10年教育经费报表,哪个数小按那个计算。我市的教育经费决算数比财政的大(主要是住房公积金,财政不含,教育含)
4、中小学公用经费。查财政账,查看义务教育经费中央、省市及县级配套资金安排及拨付情况,尤其是年末提高100元标准后,追加资金是否拨付。查看义务教育经费预算表或实际拨付情况表。查看教育部门帐,核实义务教育经费 收拨情况。到核算中心抽查学校义务教育经费收支情况。查看教育事业统计、教育经费统计学生平均人数。
5、两项附加。由国税、地税提供分企业类型纳税统计报表(要1—12月份的、1—11月份的)送财政局,查财政局决算统计报表及两项附加收支帐。查看教育部门帐,核实两项附加收拨情况。看学校帐进行核实。
6、学生资助。查财政局资助资金拨付情况帐。查看教育部门帐,核实资助资金收拨情况。查学校帐验证资金收付情况。看学生资助档案核实人数、拨付资金额、是否发到学生手中(主要看学生是否签字、银行代发卡号及盖章)。教育投入整改和查两项附加一样。
目前为止,只了解到以上信息。请大家务必注意保密,对学校部署不要打印,实检时不要谈论或涉及此内容。一定把好事办好!
第三篇:财政监督检查办法
财政监督检查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财政监督,加强财政管理,维护财经秩序,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财政监督检查,是指本乡财政部门依照法定职责权限,对涉及财政、财务、会计管理事项的单位或者个人(以下简称被监督单位或者个人)进行的监督检查。第三条财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财政监督检查工作,其所属的财政监督检查机构负责具体组织、协调工作。
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同做好财政监督检查工作。
第四条财政部门按照财政预算管理级次和财务隶属关系对财政、财务事项进行监督检查;按照行政区划对本级行政区域内的会计事项实施监督检查。
根据实际需要,上级财政部门可以将其管辖范围内的财政监督事项,授权下级财政部门实施监督;上级财政部门对下级财政部门管辖范围内的重大财政监督事项,可以直接实施监督。除涉及国家机密的财政监督检查事项外,财政部门在必要时可以委托有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参与检查,并对其检查行为负责。财政部门委托检查的,应当签订财政检查委托协议书。第五条 财政监督检查应当遵循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并依法作出检查结论和处理决定。第二章 监督检查职权与责任
第六条 财政部门对下列事项实施监督检查:
(一)本级各部门和单位的预算编制、执行、调整和决算;
(二)本级预算收入的征收和解缴;
(三)本级国库办理本级预算收入的收纳、划分、留解、退付和预算支出资金的拨付;
(四)财政性资金的使用;
(五)国有资产的管理;
(六)政府采购法律、法规和制度的执行;
(七)财务、会计法律、法规和制度的执行;
(八)财政、税收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执行;
(九)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监督检查事项。第七条 财政部门在财政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重大违反财政法规行为,应当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
第八条 财政监督检查人员在监督检查过程中,依法享有以下职权:
(一)查阅、摘录、复印或者调取相关的会计账簿、会计凭证、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
(二)实地核查被监督单位的现金、有价证券、实物以及生产经营等相关情况;
(三)就监督检查事项向有关单位和有关人员进行询问、调查取证;
(四)被监督单位或者个人涉嫌违法的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经财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对证据先行登记保存,并在7个工作日内对先行登记保存的证据作出处置意见。第九条 财政监督检查人员不得有以下行为:
(一)违反检查程序或者擅自删改检查方案;
(二)侵犯被监督单位或者个人的合法权益;
(三)故意串通被监督单位或者个人,隐瞒违法违纪事实;
(四)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私利;
(五)泄露国家秘密或者商业秘密;
(六)泄露监督检查工作秘密或者透露检举人的情况;
(七)将在监督检查中获得的财务会计等方面的资料用于与财政工作无关的事项;
(八)法律、法规、规章禁止的其他行为。第三章 监督检查方式与程序
第十条 为避免重复检查,财政部门和其他监督检查部门在制定监督检查工作计划时,应当加强相互联系与协调,并相互配合。财政部门实施财政监督检查时,对其他有关监督检查部门依法作出的检查结论应当加以利用;对财政部门进行财政监督检查后依法作出的检查结论,其他监督检查部门也应当加以利用。
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需要,统一组织财政等部门实施监督检查或者要求财政部门会同有关监督检查部门联合实施监督检查。
第十二条 财政监督检查可以采取跟踪监督、专项检查、延伸检查等方式。
第十三条 财政部门实施财政监督检查应当组成不少于2人的检查组,并指定检查组组长。检查组实行组长负责制,组长对检查工作质量和提交的检查报告负责。
财政监督检查人员与被监督检查对象或者事项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十四条 财政监督检查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财政部门应当于检查的3个工作日前将检查通知书送达被监督单位或者个人。事前送达将有碍检查正常进行的,经财政部门负责人同意,检查通知书可以在检查前适当时间下达。
(二)检查组对被监督单位或者个人实施监督检查时,应当出示检查通知书和检查人员行政执法证。
(三)检查工作完成后,检查组应当制作财政检查报告,并交被监督单位或者个人征求意见。
(四)被监督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收到财政检查报告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提出书面意见。被监督单位或者个人在规定期限内没有送交书面意见的,视为无异议。
(五)检查组组长应当于收到书面意见的第2个工作日起组织复核,并将复核意见告知被监督单位或者个人。
(六)检查组应当在检查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向财政部门提交财政检查报告、检查工作原始材料、有关证据和鉴定材料以及被监督单位或者个人对财政检查报告的书面意见等。
(七)财政部门对财政检查报告进行审理;审理通过后,由财政部门作出检查处理决定或者提出检查意见,并送达被监督单位或者个人。
第十五条 财政部门在日常监督管理中,发现有违反财经法纪行为的,应当按照财政监督检查的规定程序检查处理。第四章 被监督单位或者个人的权利与义务
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被监督单位或者个人可以拒绝财政部门的监督检查:
(一)财政部门未按规定下达财政检查通知书的;
(二)监督检查人员未出示行政执法证的;
(三)监督检查人员超越检查职权或者检查范围的;
(四)监督检查人员有违反检查程序、检查规定的其他行为的。
第十七条 被监督单位或者个人不服财政检查处理决定的,有权提出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复议或者诉讼期间,不停止执行财政检查处理决定。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第十八条 被监督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按照下列要求配合财政部门的监督检查,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一)签收财政检查通知书、财政检查报告、财政检查处理决定书等财政监督检查文书;
(二)有关主管人员和经办人员应当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回答监督检查人员提出的询问;
(三)真实、完整、及时提供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
(四)真实、完整、及时提供有关合同、协议、纪要和其他文件资料;
(五)在规定期限内执行财政部门下达的财政检查处理决定,并按要求回复执行结果。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十九条 财政部门对被监督单位或者个人逾期不执行财政检查处理或者行政处罚决定的,视情节轻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对被监督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给予通报批评;
(二)通知有关部门停拨、核减与违法行为直接有关的财政资金。对已经拨付的,可以责令其暂停使用或者予以收回。但中央和省下拨的专项资金、人员工资、社会保障资金和救灾款除外;
(三)会同人事部门收回违纪会计人员所持有的最高等级的会计专业技术职称(资格)证书;
(四)向有关部门发出其他财政监督检查建议;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可以采取的其他措施。前款第(四)项规定的事项,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将处理情况书面反馈财政部门。
第二十条 对被监督单位、主管人员或者直接责任人员违反财政法律、法规、规章和本办法规定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国务院关于违反财政法规处罚的暂行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 对违反有关财政法律、法规、规章和本办法规定的单位和个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于处罚:
(一)主动自查并及时纠正的;
(二)经财政监督检查发现问题,能认真检查错误并及时纠正的;
(三)款额较小,情节轻微的。
第二十二条 对打击报复检举人或者财政监督检查人员的,移送有关部门依法处理。
第二十三条 财政部门、财政监督检查人员在实施监督检查过程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泄露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的,由上级财政部门或者监察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因违法行使职权,造成被监督单位或者个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依法赔偿;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篇:小金库检查办法
查处“小金库”的主要方法及案例 一、二、三、略
四、查处“小金库”的切入点
查处“小金库”需要对被检查单位的基本情况、部门职责、行业特点、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等进行综合分析,与有关人员进行座谈了解,作出系统性判断;再对单位的财务管理状况、会计核算情况以及财务收支数据、业务数据和业务活动进行对比分析,来判断这个单位是否有私设“小金库”可能,哪个部门有可能设置“小金库”,确定检查“小金库”的突破口。这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需要掌握一些检查的技术方法。
(一)从检查收入入手。首先摸清被查单位机构设置及职能;收入项目、来源及收取方式,摸清所有收入的来源渠道和环节。其次,对已有的收入项目和可能存在的收入环节,就其真实性和准确性要逐一核实,判别真伪。这是一种完整性的检查,主要针对截留收入式设立“小金库”的检查。
(二)从检查支出入手。首先分析支出项目增减变化情况,看有无异常现象。其次,重点核实如下支出项目:一是核实租赁费支出的真实性,对车辆租赁费、房屋租赁费等大额租赁事项,要分析必要性,并对可疑事项现场核查。二是核实维修费支出的真实性,对大额房屋、设备等维修,要分析必要性,并现场查看。三是核实劳务费支出的真实性,对劳务费支付给有关单位的,延伸到劳务单位进行核实;对劳务费支付给个人的,与本人进行核实。四是核实会议费支出的真实性,重点查看会议通知、会议纪要、与会人员名单等资料,必要时到宾馆饭店进行核实。特别对大额、整数的支出发票要重点追查。这主要是针对虚列支出式、套取式或者叫骗取式设立“小金库”的情况。
(三)从检查对外投资入手。从签订的合同入手,检查对外投资是否分配收益,其收益是否完整入账,对外投资是否收回,有无已收回投资不入账,但仍在法定账簿上长期挂账的现象。另一方面,查清非投资类会计科目如:“其他应收款”、“应收账款”等往来帐,是否存在具有投资的性质,追踪其收益的收回情况,审查有无私设“小金库”现象。
(四)从检查票据入手。包括收据、支票和发票。检查收据主要是针对截留收入式设立“小金库”的检查。检查发票主要是针对虚列支出式设立“小金库”的检查。
(五)从检查银行账户入手。要求被查单位提供所有银行账户及批准开设银行账户的文件。重点把握两个方面:一是核查银行账户的个数。二是核查对账单余额和会计账面余额是否一致,银行对账单上的每笔业务与单位银行存款账是否一一对应,摘要注明的资金流向是否相符,发现可疑应延伸到所属银行进行查询。
(六)从延伸检查下属及往来单位入手。了解被查单位下属机构设置、管理体制、财务体制、经济业务往来等情况。延伸审查应重点关注以下方面:一是下属单位上缴收入是否汇入大账;二是被查单位委托下属单位和往来单位代收的各项收入是否入大账、是否全额入账;三是下属单位是否存在报销上级单位费用的情况;四是关注往来款,特别是一些长期挂账或异常的往来款项。主要是针对转出转回式设立“小金库”的检查。
(七)从检查固定资产入手。以单位固定资产处置为例,通过对“固定资产”明细账反映的残值收入进行分析,若有残值收入的物资报废而在账上未作记录的,则有可能将残值收入存入了“小金库”。对单位的门面固定资产,要检查是否出租,其收入是否设立“小金库”。
另外,有必要对出纳和会计人员的交接记录、单位的办公会议纪要、党组会议记录、收发文登记、工作总结进行检查,寻找蛛丝马迹。
五、查处“小金库”的方法
针对“小金库”具有较强的隐蔽性,查处难度较大等特点,各地在清理检查时,要注意从各部门、各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使这次清理检查工作,做到查深查透,取得成效。根据审计工作的实践看,主要有以下一些基本方法:
(一)收入核实法。
全面了解被查单位的行政管理、业务活动和经营管理活动情况,尽量掌握其各种收入的来源,以利于确认是否全部收入都已入账,核对报表与收入总账、明细账是否相符,重点核查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各类协会、学会的收入、投资分利、房屋租赁收入,出售低值易耗品、材料、废料收入等是否入账;审查有无非法收入或用不合法票据收费,有无截留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
(二)突击盘点法。
对于私设“小金库”的部门来讲,除保管困难外,现金是使用起来最为方便、最为便捷的。对这种形式的“小金库”,实践中比较有效的检查方法是突击盘库。对于盘点,一定要掌握好时机和对象,盘库前要根据对被检查单位的基本情况、部门职责、行业特点、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等进行的综合分析,进行周密安排,根据掌握的线索资料,准确判断资金存放的地点;盘点时要注重两个结合,一要与清理收费票据、现金支票、空白支票和转账支票存根、作废存根等资料结合起来;二要与保管的实物资料相结合。盘库时注意保险柜中保管的房产证、土地证、有关资料证明、笔记本、信封、钥匙等实物资料。当判断现金会存放在多个保险柜时,应安排几个盘点小组同时进行。如果发现账款不符现象,应追查到底,查清原因。对于存放于保险柜的存折、存单,不管是单位户或是个人户,都要进行深入查证,确定是否属于“小金库”。对一个单位所有的办公室要逐一查看,凡是上锁的保险柜及其它柜子均要打开查看。
(三)支出追查法。
通过审查各项开支,检查是否有虚报冒领款项转做“小金库”的情况,特别注意审查白条抵库、大额和金额较整,有规律的支出,必要时延伸到关联单位。盘查实际支出,账面列支数额与实物的单价、数额是否相符,看有无报支发票而无物资,有无以购代领虚列支出的情况。
查账时要注意两种倾向的账目。一种是记录混乱,账证不符,账实不符,记录不完整,收支凭证内容不合法,手续不健全,甚至有涂改、挖补、伪造的凭证等。账目混乱,就容易发生账外“小金库”,乱中舞弊。可运用核对法,进行账实核对,明细账与总账核对,证实问题的存在。
另一种是记载很规范的账目,账面上毫无违纪,甚至连招待费都很少。这类账可能是假账,假账背后往往就有账外账或“小金库”问题。检查方法同查混乱账目相同,但重点是发现账外收支项目,如账外凭证、账外物资等。
此外,还要注意账面上违反常规的奇异问题,包括奇异的数字金额,奇异的时间、地点,奇异的收支事项等,例如账面上有司机工资支出而没有车辆购置费、维修费、油料费。没有生产经营项目的单位出现了生产经营费用、无建筑项目而发生建筑材料购置,应该由承建企业提供发票而在税务部门代开劳务发票报账等,这些奇异的背后可能隐藏着贪污或“小金库”问题。
(四)账户检查法。
即从审计单位的银行存款账户入手,查找账外账。通过查阅被审计单位提供的所有银行账户,把握其开户的总体情况,以确认资金的完整性。通过核对银行对账单与被审计单位的银行账以及账户之间的收付款项,来查找线索。尤其要注意银行对账单已收已付且收、付金额相等,而单位未入账款项等问题。
(五)票据抽查法。
发票和各种收据是单位经济活动的具体反映。在清理检查过程中首先要审查各种收费票据的购买、领用、缴销登记薄和收据存根,并抽查被审计单位提供的存根及其反映的内容、金额是否真实、完整,开出的收据是否及时、全额入账。支出发票特别是专款支出票据反映的内容和收款对象是否真实,有无虚构支出、套取现金、转移资金的行为。
(六)投资追踪法。
对被审计单位的对外投资、资产的出租、出借等情况进行核查,检查其资产是否无偿提供他人使用,收入是否入大账。
(七)挂账调查法。
对被审计单位的往来账、结余资金进行追踪检查。特别是对往来款项数额较大的有关单位和有上缴款项的下属单位、派出机构,要有重点地进行外调,从中发现被审计单位收入不入账、私设“小金库”的问题。
(八)外围突破法。
检查“小金库”,仅从被查单位账目上难以发现,一定要对有疑点的收支项目分类排队,采用抽样延伸的方法,追查到其下属单位、被管理单位、被收费罚款单位以及发生业务与资金往来较多的单位。还可以采取发函查询的方法,使被查单位存在的收入不入账,虚列支出,虚拨款项等问题原形毕露。此外,从被查单位还可以直接获取其上级主管部门、收费罚款单位、相关联业务单位私设“小金库”的有关证据。所以“小金库”这个堡垒是最易从外围攻破的。
(九)审阅相关资料法。
一是审查会计凭证后附的原始凭单,考究其真伪。二是审查合同、协议,特别注意保证金和押金的情况。三是查阅被查单位的会议记录,因为会议记录往往能反映一些单位违纪违规问题的蛛丝马迹,可以通过审阅会议记录来获取一些问题的线索。四是查阅会计人员交接记录。会计人员交接记录是非常重要的检查证据,能够记录交接过程中涉及到全部会计账簿、资料等真实情况。认真检查历任会计、出纳人员的交接记录,可能会发现违法乱纪问题的线索。
(十)分析比较法。
一是对单位的财务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二是对同一类型的事项进行比较,如果存在差异,分析差异存在的原因,从而发现存在的问题。要注意被查单位历年在对待同一件事的处理上是否一致。比较分析可以利用计算机来进行排查。通过对计算机数据的筛选、分析,能有效解决数据量大、流程复杂、时间紧等难题,提高检查效率和检查质量。
(十一)现场勘察法。
主要到被检查单位办公场所进行实地查看,观察办公场所有无闲置租赁、电梯间有无移动传媒广告、通讯机站等情况,按照目前市场运作机制,这些情况都可能为被检查单位带来额外收入,尽管这些收入可能比较少,但这些收入往往能成为发现“小金库”的重要线索。如成都市某区环保局门面出租收入位入账私设“小金库”。
(十二)利用举报法。
在开展“小金库”的检查时,公布“小金库”检查线索举报电话和通信地址(包括电子邮箱地址)也很重要,一旦收到“小金库”举报信息,检查组应对举报信息的真实程度进行初步判断,重点对举报涉及的有关人员、资金流向进行调查,参考“小金库”举报信息进行实质性测试,可以提高检查的针对性。
(十三)“群众路线”法。
在清理检查“小金库”工作中,要深入群众,发动群众,争取知情者,然后根据他们提供的线索,进行详查。特别要注意做好业务骨干和会计人员的工作。会计人员对本单位经济业务最清楚,有些单位“小金库”的资金就由他们经管,而且极大多数会计人员对私设“小金库”是违心干的。所以要注重做好这部分人的思想工作,尽量少走弯路。如成都市某县林业局造假工程劳务费支出,套取资金形成“小金库”。
六、“小金库”案例
1.某教育事业单位(收入不入账,盘点现金库发现“小金库”)5400多万元。
2.某厅计算机中心(虚开低值易耗品、计算机配件发票套取现金)100多万元。
3.某厅工会(利用工会银行账户,设置“小金库”)200多万元。
4.某党校(对外办学收入不入账,设置“小金库”)680多万元。
5.某教育事业单位(规避政府采购,采购教学仪器设备,收取回扣设置“小金库”)1100万元。
6.某县林业局(虚开工程清单套取现金,设置“小金库”)500万元。
7.农水局开设多个银行账户,收取返还的财政专项资金私设“小金库”1400万元。
第五篇:检查办法文件
关于印发《宿州市财政局内部监督检查实施办法》的通知
局机关各科室(局),局属各单位:
为全面贯彻落实《财政部门内部监督检查办法》(财政部令第58号)(以下简称财政部58号令)、《安徽省财政部门内部监督检查实施办法》(财监[2010]622号),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制定的《宿州市财政局内部监督检查实施办法》已经局党组研究决定,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O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宿州市财政局内部监督检查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了规范我局内部监督检查行为,保障内部监督检查有效实施,促进廉政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财政部门内部监督检查办法》(财政部令第58号)等法律、法规及《安徽省财政部门内部监督检查实施办法》(财监[2010]622号)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内部监督检查,是指财政局统一领导、局财政监督机构具体组织实施,对本局内部各业务管理科室(局)、下属单位履行财政管理职责,本局及下属单位预算、财务与资产管理、内部控制等情况的监督检查。
第三条 开展内部监督检查工作应当按照依法监督、注重预防和规范管理的原则进行,从而促进本局及工作人员遵守国家法律制度、强化内部控制、防范管理风险、提高管理效能、推进廉政建设。
第四条 内部监督检查工作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局主要负责人对本局内部监督检查工作负总责,分管财政监督工作的负责人负直接领导责任。
第五条 建立内部监督检查专题报告制度。局财政监督机构应当对内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经验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并提出建议,以“财政监督专报”形式向局主要负责人进行专题报告。
第六条 建立内部监督检查负责人专题会议制度。内部监督检查负责人专题会议由局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主持,局内部有关科室(局)或下属单位负责人参加,负责研究制定财政监督检查工作计划、内部监督检查工作重点、反映内部监督检查情况、通报处理意见和管理建议的整改落实等事项。
内部监督检查负责人专题会议的主要议题由局财政监督机构提出,报局主要负责人审定。
第七条 建立内部监督检查资料报送和联络员制度。局机关各业务管理科室(局)和下属单位应当及时向局财政监督机构提供日常财政管理工作中形成的部门预算(含预算调整)、专项资金分配方案、专项资金使用管理规定、内部控制制度等各项政策性文件。
局机关各业务管理科室(局)和下属单位应当确定一名内部监督检查联络员,负责协助内部监督检查的业务培训、资料收集报送、政策解释、协调预算单位等工作。
第八条 开展内部监督检查工作人员以财政监督机构人员为主。必要时,报经分管负责人批准,可以抽调局内部各业务管理科室(局)、下属单位人员参与内部监督检查工作。
在对局下属单位实施内部监督检查时,根据需要,财政监督机构可以按照相关规定聘用专门机构或者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协助检查人员开展内部监督检查工作。
内部监督检查人员开展内部监督检查工作时,必须忠于职守、依法监督、廉洁自律、保守秘密,做到公正、客观、规范、高效。
第九条 内部监督检查的内容和事项包括:
(一)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整和决算等管理情况;
(二)国库集中收付、财政和预算单位账户管理、国库现金管理、政府采购监督管理、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管理等情况;
(三)税收减免等税政管理情况;
(四)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财政票据管理、彩票管理情况;
(五)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情况;
(六)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和财务管理情况;
(七)会计管理情况;
(八)外国政府、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赠款管理情况;
(九)本部门及所属单位的预算、资产和财务管理情况;
(十)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与执行情况;
(十一)对审计机关、上级财政部门等监督检查和本部门内部监督检查查出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
(十二)领导安排和其他需要监督检查的事项。第十条 内部监督重点包括:
(一)局机关各业务管理科室(局)履行财政管理工作职责的合法性、合规性和有效性;
(二)局机关及所属单位预算、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合法性、真实性以及资产的完整性、安全性;
(三)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第十一条 开展内部控制情况监督检查时,应当从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措施、信息与沟通等方面进行检查评价,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缺陷,防范管理风险,促进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检查评价的重点内容包括: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工作人员岗位胜任能力、风险识别与应对、授权批准、岗位职责分离、查验与核对、工作督导以及信息准确性与沟通有效性等。
第十二条 财政监督机构根据工作需要,要求局机关各科室(局)和下属单位提供有关文件、账表、凭证等相关资料的,有关机构和单位应当全面、及时地提供,并对所提供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负责。
第十三条 按照“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管理模式,积极探索与之相适应的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事后检查相结合的财政监督机制,实现对财政资金的全过程监督。
第十四条 积极依托金财工程“财政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加快财政监督信息化建设。按照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开发覆盖所有政府性资金和财政运行全过程的信息系统,同时探索构建与所有预算单位财务会计对接的信息系统,通过设置预警显示和跟踪分析提示,实现对财政资金的动态监控和对财政管理的实时监控。
第十五条 开展内部监督检查工作要结合财政工作重点、社会关注热点,按照量力而行、统筹兼顾的原则,制定出重点检查计划。
内部重点检查计划由财政监督机构提出,纳入财政监督机构检查计划,报经局党组或领导班子会议研究确定、局主要负责人批准后及时通知被检查的各业务管理科室(局)和下属单位。每年对有预算管理职能的局内部各业务管理科室(局)的重点检查数不少于30%;对下属单位的内部监督检查,按照三年一轮查原则,每年重点检查数不少于下属单位数的三分之一。
第十六条 财政监督机构实施内部监督检查应当组成检查组,检查组组长由财政监督机构工作人员担任。检查组实行组长负责制。检查人员与被检查单位或者检查事项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十七条 财政监督机构实施内部监督检查,一般应于进点前3个工作日向被检查单位送达检查通知书。
检查通知书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被检查单位名称;
(二)检查的依据、范围、内容、方式和实施计划;
(三)对被检查单位配合检查工作的具体要求;
(四)检查组组长及其他成员名单、联系电话;
(五)财政监督机构印章及签发日期。
第十八条 实施内部监督检查时,经检查组长批准,检查人员可以向与被检查单位有经济业务往来的部门和单位核实有关情况。必要时,可以对有关问题进行延伸检查。
第十九条 检查组对被检查单位实施检查或调查、询问时,检查人员不得少于 2 人。
检查组收集的与内部监督检查有关的证明材料应当有提供者的签名或盖章。未取得提供者签名或盖章的,检查人员应当注明原因。
检查人员应当按照《财政检查工作底稿规则》的规定,将检查内容与事项予以记录和摘录,编制财政检查工作底稿,并由被检查单位相关人员签字及被检查单位盖章。
第二十条 检查组组长应当对检查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监督,并对有关事项进行必要的审查和复核,实施检查中遇到重大问题,应当及时报告财政监督机构负责人。
第二十一条 检查结束前,检查组应当就检查工作的基本情况、被检查单位存在的问题等事项征求被检查单位意见。被检查单位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予以回复。在规定期限内没有回复的,视为无异议。
第二十二条 检查组应当在被检查单位回复意见后10个工作日内向财政监督机构提交检查报告。
检查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被检查单位财政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内部控制运行等基本情况及对该单位工作的基本评价;
(二)被检查单位违法行为的基本事实、认定依据和处理意见;
(三)改进财政、财务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四)其他应当报告的事项。
第二十三条 财政监督机构应当在检查组提交检查报告后5个工作日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检查报告进行复核:
(一)对被检查单位的工作评价是否恰当;
(二)与检查事项有关的事实是否清楚;
(三)检查证据是否真实、充分;
(四)对有关问题的定性和处理意见是否合法、适当,表述是否准确;
(五)提出的改进建议是否可行;
(六)其他需要复核的事项。
第二十四条 财政监督机构应当将复核后形成的检查报告送被检查单位征求意见。被检查单位应当自收到检查报告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提出书面意见或说明;无正当理由逾期没有提出书面意见或说明的,视为无异议。
对被检查单位提出的书面意见或说明,财政监督机构应当进行再次复核并形成最终审定报告,一并上报局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
第二十五条 检查报告经局主要负责人同意后,财政监督机构应当及时将监督检查结论和处理意见送达被检查单位。第二十六条 局机关各业务管理科室(局)和下属单位,应当做好内部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的整改工作。有关机构和单位应当在收到监督检查结论和处理意见后30日内,将整改情况书面报告局长,并抄送财政监督机构。
第二十七条 财政监督机构应当定期回访被检查单位整改落实内部监督检查处理意见和管理建议的情况,定期检查审计机关和上级财政部门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并向局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报告。
第二十八条 采取多种措施,充分发挥内部监督对财政管理水平的提升作用:
(一)局机关各业务管理科室(局)应当将财政性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的检查结论,作为下一预算安排的重要参考依据;
(二)将内部监督检查结果作为干部考核、任用的参考依据;
(三)将内部监督检查结果作为局机关各业务管理科室(局)和下属单位考核的内容。
第二十九条 内部监督检查发现的被检查单位和个人的违法违纪行为,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有关法规追究相应责任。
第三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被检查单位和个人,根据有关规定给予内部通报批评、调整工作岗位或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一)拒绝、拖延提供情况和资料或者提供虚假情况和资料的;
(二)妨碍内部监督检查人员行使职权的;
(三)拒不执行内部监督检查决定的;
(四)报复陷害内部监督检查人员的;
第三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内部监督检查人员,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给予处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一)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真相的;
(二)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的;
(三)玩忽职守,给国家和单位造成重大损失的;
(四)泄露国家秘密或者被监督检查单位秘密的。第三十二条 局监督检查机构负责督促和指导县、区、开发区财政部门开展内部监督检查工作。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2011年1月1日实施。2002年12月6日制定的《宿州市财政局内部监督检查暂行办法》同时废止。
信息来源:
第一条 为加强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的组织领导,提高财政监督检查工作质量和效率,建立健全财政监督检查工作制度,保证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的有序进行,根据《江苏省财政厅财政厅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管理暂行办法》(苏财监[2001]60号)和局内各业务科室(局、办)的职责划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财政监督检查是局内各业务科室(局、办)的共同职责。各业务科室(局、办)要认真履行财政监督检查职责,将财政监督检查工作贯穿到业务工作的全过程,建立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事后检查的监督检查机制,做到监督检查工作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
第三条 局财监科(监督检查局)为专司财政监督检查的职能机构,负责全局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综合管理,牵头做好局对外财政监督检查的统一协调工作;局财监科(监督检查局)与各业务科室对外开展的财政监督检查工作,应遵循统一组织、合理分工、避免重复检查或交叉检查的原则。
财监科(监督检查局)会同局纪检组、监察室、人教科和预算科对局机关和局属单位开展内部监督检查。各有关科室(局、办)和有关单位应配合、支持,及时、完整地提供备查文件和有关资料,如实反映
情况。
第四条 加强财政监督检查计划工作。每年年初由各业务科室(局、办)根据财政管理工作重点拟定监督检查计划(包括内容、范围、时间安排、要求等),报送财监科(监督检查局)。由财监科(监督检查局)汇总并统一拟定全局财政监督检查工作计划,明确主办科室和协办科室,报局长办公会审批后,下达有关科室(局、办)实施。
第五条 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的组织实施方式:
1、上级部门或局统一部署的重大执法检查工作归口局财监科(监督检查局),由财监科(监督检查局)会同有关业务科室(局、办)提出实施意见报局领导批准后组织实施;
2、财监科(监督检查局)独立组织的检查项目,报局领导批准后,由其单独组织实施;
3、财监科(监督检查局)牵头组织的专项检查,由财监科(监督检查局)会同有关业务科室(局、办)
提出实施意见,报局领导审批后实施;
4、业务科室(局、办)牵头或单独组织的检查项目,根据局财政监督检查工作计划的要求,由业务科室(局、办)提出实施意见,并会签财监科(监督检查局)后,报局领导批准后实施;
5、财经领域违反财经纪律的信访工作,凡涉及本局人员的,由局纪检组、监察室负责调查处理,其他全部由局财监科(监督检查局)扎口,并会同有关业务科室(局、办)调查处理;
另外,对外商投资企业财务报告的专项核查,纳入全局财政监督检查工作计划。具体核查工作由外经金融科按照《外商投资企业财务报告专项核查实施办法》和《外商投资企业财务报告专
项核查操作规程》组织实施。
第六条 财监科(监督检查局)及各科室(局、办)必须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制度实施财政监督检查,严格执行《财政检查工作规则》及其具体规则和《连云港市财政局财政监督检查操作办法(试行)》,不得有章不循,自行删减工作程序或违规处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第七条 对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执行《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行为实施监督检查以及对违反《会计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应严格按照财政部《财政部门实施
会计监督办法》的要求进行。
第八条 实施财政监督检查,应遵守保密纪律。不得泄露应保密的检查事项;不得泄露国家秘密和被检查单位的商业秘密,不得将检查中取得的资料用于与检查工作无关的事项。
第九条 财政监督检查实施回避制度。与被检查单位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执行检查公务的工作
人员必须回避。
第十条 财政监督检查中必须如实记录和报告检查发现的问题,不得知情不查、隐瞒不报或查多报少,也不得随意夸大问题。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指使或暗示检查人员回避或隐瞒被检查单位的问题,或者刁难
被检查单位。
第十一条 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必须依法作出处理。对重大违法违纪问题,由主办科室(局、办)领导集体研究并会同局财监科(监督检查局)提出处理意见,报局领导批准。任何个人不得擅自决定对重大
违法违纪问题的处理。
第十二条 作出财政检查处理决定,必须履行审理程序。各业务科室(局、办)对拟发出的检查意见或处理决定需进行审理,并送财监科(监督检查局)会签;局财监科(监督检查局)牵头组织的专项检查拟发出的检查意见或处理决定,也应送相关业务科室(局、办)会签。各业务科室(局、办)发出的处理决定涉及行政处罚的,须会签税政法制科;需要处罚告知的,由财监科(监督检查局)统一制作告知书,被处罚单位要求听证的,由税政法制科组织实施。
第十三条 建立检查意见和处理决定执行情况的跟踪监督制度。检查意见和处理决定由主办科室(局、办)负责执行,由财监科(监督检查局)负责定期了解和通报检查意见及处理决定的落实情况,以保证检
查意见和处理决定的落实。
第十四条 检查结束后,各科室(局、办)应将检查总结及相关的检查意见书或处理决定等有关材料抄送财监科(监督检查局),由财监科(监督检查局)汇总全局当年财政监督检查情况并进行总结,提出加强和完善财政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上报局领导。
第十五条 各科室(局、办)对已完成的检查项目,应将检查证据、检查报告、检查意见、处理决定等必须保存的检查资料,按规定立卷、归档,不得遗失、短缺或擅自销毁。
第十六条 建立文件资料信息共享制度。各科室(局、办)制定的有关制度、规定、办法等文件应抄送财监科(监督检查局);财监科(监督检查局)组织实施检查的有关材料应抄送有关科室(局、办)。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一条 为加强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的组织领导,提高财政监督检查工作质量和效率,建立健全财政监督检查工作制度,保证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的有序进行,根据厅内各业务处室(局)的职责划分,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财政监督检查是厅内各业务处室(局)的共同职责。各业务处室(局)要认真履行财政监督检查职责,将财政监督检查工作贯穿到业务工作的全过程,建立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事后检查制度,做到监督检查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
第三条 厅监督检查局为专司财政监督检查的职能机构, 负责全厅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综合管理,牵头做好厅对外财政监督检查的统一协调工作;厅监督检查局与各业务处室对外开展的财政监督检查工作,应遵循统一组织、合理分工、避免重复检查或交叉检查的原则。
厅监督检查局会同厅纪检组、监察室、人教处和预算处对厅机关和厅属单位开展内部监督检查。各有关处室(局)和有关单 位应配合、支持,及时、完整地提供备查文件和有关资料,如实反映情况。
第四条 加强财政监督检查计划工作。每年年初由各业务处室(局)根据财政管理工作重点拟定监督检查计划(包括内容、范围、时间安排、要求等),报送厅监督检查局,由监督检查局汇总并统一拟定全厅财政监督检查工作计划,明确主办处室和协办处室,报厅长办公会审批后,下达有关处室(局)实施。第五条 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的组织实施方式:
1、上级部门或厅统一部署的重大执法检查工作归口厅监督检查局,由监督检查局会同有关业务处室(局)提出实施意见报厅领导批准后组织实施;
2、监督检查局独立组织的检查项目,报厅领导批准后,由其单独组织实施;
3、监督检查局牵头组织的专项检查,由监督检查局会同有关业务处室(局)提出实施意见,报厅领导审批后实施;
4、业务处室(局)牵头或单独组织的检查项目,根据厅财政监督检查工作计划的要求,由业务处室(局)提出实施意见, 并会签监督检查局后,报厅领导批准后实施;另外,对外商投资企业财务报告的专项核查,纳人全厅财政监督检查工作计划。具体核查工作由外经金融处按照《外商投资企业财务报告专项核查实施办法》和《外商投资企业财务报告专项核查操作规程》组织实施。
第六条 监督检查局及各处室(局)必须依照国家法律、法 规、制度实施财政监督检查,严格执行《财政检查工作规则》及其具体规则和《江苏省财政监督检查工作操作规范》,不得有章不循,自行删减工作程序或违规处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第七条 对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执行《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行为实施监督检查以及对违反《会计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应严格按照财政部《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的要求进行。
第八条 实施财政监督检查,应遵守保密纪律。不得泄露应保密的检查事项;不得泄露国家秘密和被检查单位的商业秘密;不得将检查中取得的资料用于与检查工作无关的事项。
第九条 财政监督检查实施回避制度。与被检查单位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执行检查公务的工作人员必须回避。
第十条 财政监督检查中必须如实记录和报告检查发现的问题,不得知情不查、隐瞒不报或查多报少,也不得随意夸大问题。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指使或暗示检查人员回避或隐瞒被检查单位的问题,或者刁难被检查单位。
第十一条 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必须依法作出处理。对重大违法违纪问题,由主办处室(局)领导集体研究,提出处理意见,报厅领导批准。任何个人不得擅自决定对重大违法违纪问题的处理。
第十二条 作出财政检查处理决定,必须履行审理程序。各业务处室(局)对拟发出的检查意见或处理决定需进行审理, 并送监督检查局会签;监督检查局拟发出的检查意见或处理决定,也应送相关业务处室(局)会签。各业务处室(局)发出的处理决定涉及行政处罚的,须会签税政法制处;需要处罚告知的, 由监督检查局统一制作告知书,被处罚单位要求听证的,由税政法制处组织实施。第十三条 建立检查意见和处理决定执行情况的跟踪监督制度。检查意见和处理决定由主办处室(局)负责执行,由监督检查局负责定期了解和通报检查意见及处理决定的落实情况, 以保证检查意见和处理决定的落实。
第十四条 检查结束后,各处室(局)应将检查总结及相关的检查意见书或处理决定等有关材料抄送监督检查局,由监督检查局汇总全厅当年财政监督检查情况并进行总结,提出加强和完善财政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上报厅领导。
第十五条 各处室(局)对已完成的检查项目,应将检查证据、检查报告、检查意见、处理决定等必须保存的检查资料,按规定立卷、归档,不得遗失、短缺或擅自销毁。
第十六条 建立文件资料信息共享制度。各处室(局)制定的有关制度、规定、办法等文件应抄送监督检查局;监督检查局组织实施检查的有关材料应抄送有关处室(局)。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为了严格财经法规,促进廉政建设,建立健全财政局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内部监督检查工作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法律、法规和财政规章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局工作特点本制度。
1、财政内部审计工作,要在局长办公会的领导下,由财政监督检查科负责,财政监督检查科应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开展工作,对审计的情况和查出的问题予以客观、真实的反映,作出基本评价,提出对查出问题的处理意见及改进管理的建议,报局长办公会审议,对被审计单位下达内部审计结论,并向局长办公会提出书面报告。
2、内部审计工作要定期开展,原则上每年开展一次。财政监督检查科要在年初制定本年的内部审计工作计划,经 局长办公会批准后予以公布。也可以按局长办公会的意见随时开展内部审计。
3、内部审计的主要范围包括局内各科室及所属的各独立核算的事业单位。
4、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
(1)、部门预、决算的审核、批复情况;(2)、国库资金的解缴、退付及拨付情况;
(3)、专项资金的分配、使用情况,需清算的是否按规定及时进行清算;(4)、国家债务资金的管理情况;(5)、预算外资金的管理情况;
(6)、财政总预备费和机动款的分配和使用情况;(7)、县级财政与下级财政资金结算情况;(8)、国有资本的财务管理情况;(9)、银行账户的管理情况;(10)、财政机关的财务收支、会计基础工作和内部控制制度情况;(11)、所属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和会计信息质量情况;(12)、对审计部门和内部检查提出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13)、财政法规和财务会计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情况;(14)、其他需要检查的事项。
5、审计人员要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不得徇私舞弊、玩忽职守,要遵守职业道德,未经公开的事项不准擅自传播,被查单位有关人员要积极配合检查工作,不得瞒情不报,不得提供虚假情况,不得以任何方式阻挠检查
第一条 为加强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的组织领导,提高财政监督检查工作质量和效率,建立健全财政监督检查工作制度,保证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的有序进行,根据《江苏省财政厅财政厅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管理暂行办法》(苏财监[2001]60号)和局内各业务科室(局、办)的职责划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财政监督检查是局内各业务科室(局、办)的共同职责。各业务科室(局、办)要认真履行财政监督检查职责,将财政监督检查工作贯穿到业务工作的全过程,建立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事后检查的监督检查机制,做到监督检查工作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
第三条 局财监科(监督检查局)为专司财政监督检查的职能机构,负责全局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综合管理,牵头做好局对外财政监督检查的统一协调工作;局财监科(监督检查局)与各业务科室对外开展的财政监督检查工作,应遵循统一组织、合理分工、避免重复检查或交叉检查的原则。
财监科(监督检查局)会同局纪检组、监察室、人教科和预算科对局机关和局属单位开展内部监督检查。各有关科室(局、办)和有关单位应配合、支持,及时、完整地提供备查文件和有关资料,如实反映
情况。
第四条 加强财政监督检查计划工作。每年年初由各业务科室(局、办)根据财政管理工作重点拟定监督检查计划(包括内容、范围、时间安排、要求等),报送财监科(监督检查局)。由财监科(监督检查局)汇总并统一拟定全局财政监督检查工作计划,明确主办科室和协办科室,报局长办公会审批后,下达有关科室(局、办)实施。
第五条 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的组织实施方式:
1、上级部门或局统一部署的重大执法检查工作归口局财监科(监督检查局),由财监科(监督检查局)会同有关业务科室(局、办)提出实施意见报局领导批准后组织实施;
2、财监科(监督检查局)独立组织的检查项目,报局领导批准后,由其单独组织实施;
3、财监科(监督检查局)牵头组织的专项检查,由财监科(监督检查局)会同有关业务科室(局、办)
提出实施意见,报局领导审批后实施;
4、业务科室(局、办)牵头或单独组织的检查项目,根据局财政监督检查工作计划的要求,由业务科室(局、办)提出实施意见,并会签财监科(监督检查局)后,报局领导批准后实施;
5、财经领域违反财经纪律的信访工作,凡涉及本局人员的,由局纪检组、监察室负责调查处理,其他全部由局财监科(监督检查局)扎口,并会同有关业务科室(局、办)调查处理;
另外,对外商投资企业财务报告的专项核查,纳入全局财政监督检查工作计划。具体核查工作由外经金融科按照《外商投资企业财务报告专项核查实施办法》和《外商投资企业财务报告专
项核查操作规程》组织实施。
第六条 财监科(监督检查局)及各科室(局、办)必须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制度实施财政监督检查,严格执行《财政检查工作规则》及其具体规则和《连云港市财政局财政监督检查操作办法(试行)》,不得有章不循,自行删减工作程序或违规处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第七条 对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执行《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行为实施监督检查以及对违反《会计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应严格按照财政部《财政部门实施
会计监督办法》的要求进行。
第八条 实施财政监督检查,应遵守保密纪律。不得泄露应保密的检查事项;不得泄露国家秘密和被检查单位的商业秘密,不得将检查中取得的资料用于与检查工作无关的事项。
第九条 财政监督检查实施回避制度。与被检查单位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执行检查公务的工作
人员必须回避。
第十条 财政监督检查中必须如实记录和报告检查发现的问题,不得知情不查、隐瞒不报或查多报少,也不得随意夸大问题。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指使或暗示检查人员回避或隐瞒被检查单位的问题,或者刁难
被检查单位。
第十一条 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必须依法作出处理。对重大违法违纪问题,由主办科室(局、办)领导集体研究并会同局财监科(监督检查局)提出处理意见,报局领导批准。任何个人不得擅自决定对重大
违法违纪问题的处理。
第十二条 作出财政检查处理决定,必须履行审理程序。各业务科室(局、办)对拟发出的检查意见或处理决定需进行审理,并送财监科(监督检查局)会签;局财监科(监督检查局)牵头组织的专项检查拟发出的检查意见或处理决定,也应送相关业务科室(局、办)会签。各业务科室(局、办)发出的处理决定涉及行政处罚的,须会签税政法制科;需要处罚告知的,由财监科(监督检查局)统一制作告知书,被处罚单位要求听证的,由税政法制科组织实施。
第十三条 建立检查意见和处理决定执行情况的跟踪监督制度。检查意见和处理决定由主办科室(局、办)负责执行,由财监科(监督检查局)负责定期了解和通报检查意见及处理决定的落实情况,以保证检
查意见和处理决定的落实。
第十四条 检查结束后,各科室(局、办)应将检查总结及相关的检查意见书或处理决定等有关材料抄送财监科(监督检查局),由财监科(监督检查局)汇总全局当年财政监督检查情况并进行总结,提出加强和完善财政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上报局领导。
第十五条 各科室(局、办)对已完成的检查项目,应将检查证据、检查报告、检查意见、处理决定等必须保存的检查资料,按规定立卷、归档,不得遗失、短缺或擅自销毁。
第十六条 建立文件资料信息共享制度。各科室(局、办)制定的有关制度、规定、办法等文件应抄送财监科(监督检查局);财监科(监督检查局)组织实施检查的有关材料应抄送有关科室(局、办)。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