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院对司法人员职务犯罪情况进行分析

时间:2019-05-13 17:12: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检察院对司法人员职务犯罪情况进行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检察院对司法人员职务犯罪情况进行分析》。

第一篇:检察院对司法人员职务犯罪情况进行分析

司法机关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是司法腐败的突出表现,也是社会危害最为严重的腐败现象之一。为严厉打击和全面预防此类犯罪,鹤岗市检察院就近几年来鹤岗市检察院查处的有关司法机关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案例进行了认真分析,为预防司法机关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当前司法机关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基本特征

一从触犯的罪名来看,以非法拘禁、刑讯逼供和徇私舞弊居多。近年来,该市共查处起各类司法人员职务犯罪案件,非法拘禁案件、徇私舞弊案件、刑讯逼供案件,占案件总数的%。这与司法机关好范文版权所有的工作性质密切相关。特别是公安机关掌握刑事犯罪案件的侦查权,一些干警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往往滥用职权或者不正当行使职权,最终触犯法律构成犯罪。

二从职业分类上看,以公安警察居多。在名犯罪嫌疑人中,公安警察人,占总人数的%。公安机关所接触的多为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他们文化程度比较低,法律意识比较低,对于公安机关侦查活动往往不予配合,用常规的办法一般不会奏效,办案人员特权思想还没有彻底清除掉,往往出现留置被调查对象时间过长,用刑讯逼取口供的情况,因而构成犯罪。

三从工作表现来看,多数都是单位的骨干力量。在涉案的人中,有党员人,副科级以上干部人,其中县、区公安局副局长人。许多人因为工作表现突出多次受过各种表彰奖励。但是这些人普遍不重视加强自身修养,不注重学习,法律知识也知之甚少。由于他们工作在第一线且工作比较勤奋,直接接触当事人的机会多,因而犯罪的机会也比较多。

四从文化程度上看,学历水平和法律水平不高。在涉案的人中,文化程度初中人,高中人,大专人,大学人,但实际的学历水平却不高,很多人对自己所犯罪名不知道,因无知而犯罪。好范文版权所有某林业公安派出所所长,因非法拘禁罪于年月被立案侦查,当检察官问其传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最长不得超过多长的时间,李居然回答不上来。

五从思想动机上看,绝大多数的职务犯罪行为都是出于徇私徇情。在这起案件中,几乎全部都具有徇私情节,有的是为个人工作出成绩,有的是为小集体谋利益,有的是受亲友所托,有的纯属是为了一已私利。见利忘义、徇情枉法是他们的共同的特点。

二、司法机关职务犯罪产生的原因

一特权思想严重,法制意识淡薄。犯罪嫌疑人特权思想严重,缺乏法律意识,认为自己是警察,是法官,利用国家赋予的权力,肆意妄为,最终走上犯罪道路。如某区人民法院经济审判庭庭长杨某,在办案人明确告知此经济纠纷案不属该院管辖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办理,并将当事人刘某传唤到院,杨某当庭责令刘某偿还所欠债款,致使刘某于第二日趁工作人员不备撞破玻璃跳楼身亡。

二见利忘义,贪赃走上枉法路。在所分析的徇私舞弊、枉法追诉、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以及部分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案件中,集中特点是为了获取贿赂,得到好处,不惜出卖法律与正义。市公安局副科级科员郑某接受犯罪嫌疑人于某、庞某的委托,将不符合取保条件的于某、庞某取保候审,并收取委托人的好处费万元,致使于某、庞某一案没有及时得到查处,构成徇私舞弊罪。

三缺乏健全完善的监督制约机制。调查中,该院发现几乎每一起案件在办理过程中都缺少必要的监督制约。国家法律明确规定,办理案件,讯问犯罪嫌疑人至少要有两名侦查人员,可是在事实上,许多案件都是一人进行侦查、审讯,这就为徇私舞弊、收受贿赂、贪赃枉法大开了方便之门。如某公安分局法制科负责人,在办理一起抢劫案中,以科室名义收取保金元,据为已有,构成贪污罪。

四对司法机关职务犯罪行为打击不力。由于司法机关职务犯罪具有极大的隐蔽性,除非法拘禁,刑讯逼供等比较敏感的案件当事人能到检察机关进行举报、控告外,多数案件很难被发现。就是在已经立案侦查的案件中,也有很大的一部分没能起诉到法院,即使起诉到法院的案件,一般判决也都很轻,多数判处缓刑,极少有判实体刑的。对司法机关职务犯罪打击不力,也使得一些人不惜铤而走险,以身试法。

三、预防司法机关职务犯罪的对策

一加强教育,提高司法机关工作人员的思想道德水平。预防司法机关的职务犯罪,必须加强教育,从提高司法机关工作人员的道德水平入手,构筑思想上的防线。一是强化司法机关政工部门的职能,加强政治部、纪检监察部门的力量,建立起“一把手”抓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把强化思想教育工作真正摆上各级司法机关的重要日程,抓实抓好。二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引导干警树立远大理想,反对特权思想,树立公仆意识,反对官僚作风,树立廉洁作风,反对腐化堕落,树立敬业精神,反对徇私舞弊。三是大张旗鼓地表彰树立先进典型。对廉政典型,勤政典型,实行重奖,发挥好典型示范作用。

二健全和完善监督制约机制。要加强办案全过程的监督。健

第二篇:司法人员职务犯罪的四种类型

司法人员职务犯罪现状、成因及

预防对策研究

-----------苏尼特右旗人民检察院 韩凌

司法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与司法腐败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尽管人们通常所称的司法腐败未必专指司法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不过,此类犯罪显然触及司法腐败的核心内容,并构成司法腐败的重要表现之一。在当前的中国社会,司法腐败无疑已经超越其他的腐败类型,而成为公众首当其冲关注的问题。用Google 和百度搜索“司法腐败”、“教育腐败”、“行政腐败”、“国企腐败”和“军队腐败”等概念发现,与“司法腐败”相关的中文网页,在数量上远远超过后四种腐败类型。单纯的网页数据或许无法说明问题的全部,但公众对司法的不满无疑是普遍而真实的。与此同时,诉讼类信访的庞大数量,甚至于法院本身成为被上访对象的事实,更是揭示了中国的司法权威及公信力所存在的危机,表现司法的政治认受性的流失程序是何等严重。就司法领域而言,政治认受性的指标与司法的公信力与权威性直接相关。实际上,它的流失程序几乎可以与司法的公信力的降低幅度画上等号。

在所有的腐败现象中,后果最严重、影响最恶劣的恐怕就是 司法人员职务犯罪,司法人员职务犯罪问题也正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司法指的是检察机关和法院依照法律对民事、行政、刑事案件进行侦查、审判。为此,本文论述所涉及的“司法人员”自然框定为检察机关和法院中行使法律职权的人员。检察机关和法院作为司法机关,都具有法律赋予的职权,其职权执行者基本上都能忠于法律,维护公平正义,但也不乏有那么一些司法败类,执法犯法,利用职权亵渎法律、贪赃枉法,以致法律的公平正义大打折扣。当然这其中由于各自履行的法律职责不一样,实施职务犯罪的路径也肯定不一样,犯罪行为的方式也是有差异的。

近年来,司法人员职务犯罪案件中,贪利型、枉法型、暴力型、渎职型已成为当前司法人员职务犯罪相对集中的四种职务犯罪类型:

贪利型 主要是司法人员利用侦查、检察、审判和监管等司法职权搞权钱交易、索贿受贿或依仗职权乱收费、乱罚款、私分款项等受利益驱动而发生的案件。

枉法型 主要是司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为了袒护亲友、或其他私情私利,故意颠倒黑白、枉法行事,使犯罪分子逃避法律追究。当前枉法的主要手段:一是在办案中隐匿、伪造、毁灭证据,隐瞒事实真象,以达到枉法的目的。二是违反法定程序办案,以达到枉法的目的。

暴力型 主要是一些司法人员特权思想严重,在办案中方法简单粗暴,依靠“棍棒底下出口供,顺着口供来取证”进行办案,对犯罪嫌疑人非法刑讯逼供。

渎职型 主要表现为玩忽职守。司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致使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使犯罪嫌疑人逃脱法律追究。

一、司法人员职务犯罪现状分析

1、几率对比及差异原因

——法官职务犯罪一般多于检察官职务犯罪。

其原因大致有:①无论是从全国、全省、还是基层同级来讲,在编的法官人数大大多于检察官的在编人数,在编的法官人数接近于检察官的两倍,人多掺进的“水分”可能相应地也会多;②法院在基层设有法庭,法官分布较散,在管理上有时可能会显得鞭长莫及,而检察院在县级以下未有下设机构,人员相对集中,便于管理;③法院业务量大且面广,涉及到民事、行政、刑事等,特别是民事那一大块直接与老百姓打交道,涉足面广,而检察业务相对单一,严格来讲主要是刑事这一块,涉足面狭;④法院执法中自由裁量权大,特别是我国法律弹性条款多,给予法官涉足职务犯罪的机会多,而检察官实体裁量权小、空间狭,相对来讲涉足职务犯罪的机会要少;⑤检察机关本身是法律监督机关,负责查处 职务犯罪案件,在“打铁先得自身硬”方面,检察机关自上而下要求得比较严,另一方面检察官在与涉嫌职务犯罪人员的“碰撞”中,经常身临其境地感受职务犯罪嫌疑人“一失足而成千古恨”的心灵之痛,对此,检察官敲响的警钟一定程度上会起到自我警醒的作用。但法官在这方面存在法律上的“先天不足”,很难全程地感受到“刺心”警钟的震撼,即使能感受到,也是很微弱的,特别是无法感受涉嫌职务犯罪嫌疑人案发时的“切肤”之痛。一是从司法现状来看,职务犯罪案件立多判少,很难进入审判阶段;二是即使有少量的职务犯罪案件进入审判阶段,法官可能会因忙于对被告人的实体裁判而无心去感受被告人的内心忏悔而警醒自己;⑥检察机关自上而下专设了职务犯罪预防机构,此机构虽然很大程度上是指导社会各机关、部门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以减少、遏制职务犯罪,但自身的预防研究也肯定是不可或缺的。而法院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和漏洞虽然有这样的规定、那样的制度,但缺乏系统研究预防,甚至在预防、控制自身腐败上显得势单力薄。

以上对比分析是从一般客观情况来讲的,但不是绝对的,不排除有例外,有的检察官可能凭借着职业的优势和身份的特殊性,作案手段更高明、作案方式更隐蔽而不易察觉和案发。

2、司法人员职务犯罪路径和手段

检、法人员职务犯罪多发生于“两家”主要业务部门,但路径和手段各异。从整体上来说,检、法两家虽然各自有许多职能部门,但发生涉嫌职务犯罪的还主要是在检察机关负责侦查和公诉、法院负责刑民事审判和执行的这些主要业务口。这些部门司法人员涉足职务犯罪的“暗道”和手段有:

——检察侦查人员的“暗道”和手段:

1、从初查中涉足。通过马虎初查,该成案的不成案,给涉案当事人予关照,从中换取涉案当事人给的钱财好处;

2、从决定立案侦查中涉足。一是将涉案当事人的违纪金额和认定犯罪有争议的金额凑足犯罪金额,“过左”决定立案侦查,;二是在已有犯罪金额的基础上,将涉案当事人的违纪金额和认定犯罪有争议的金额凑大犯罪金额,“过大”决定立案侦查,通过“过左”和“过大”立案侦查,为结案时给涉案犯罪嫌疑人予关照埋下“伏笔”,以致结案时大案变小案,小案变撤案,无形中使涉案犯罪嫌疑人及其亲属产生错觉,进而感“恩”图报,想方设法向办案人行贿;

3、从取保候审中涉足。“合理”利用取保候审措施可以说是有些侦查人员从涉案犯罪嫌疑人处谋取好处的一条“依法”之道,因为实践中立查的职务犯罪案件几乎都对犯罪嫌疑人采取了刑拘措施,有的进而被逮捕,但过后不久,结案之前又大多被取保候审,在这一转换过程中,基本上是侦查部门的人员说了算,以致一些贪婪的侦查人员借机从中转换角色,由“打”变“亲”,再则,经受牢狱之苦并取保 的涉案犯罪嫌疑人回报侦查中这种“关照”人肯定是情理之中的;

4、从追缴款物中涉足。按照法律规定,对于犯罪所得的赃物和一般违法所得的钱财都应予以追缴并上交国库。对此,有些侦查人员在办案中该追缴的不追缴,不该追缴的乱追缴,从中捞取好处,有的追缴后甚至不上交国库留存“小金库”。如:某院一分管反贪的副检察长丁某在指挥侦查一职务犯罪案件中,对涉案的某工商银行一笔违法资金决定不予追缴,过后,其将自家装修房屋的几千元发票在该行报销,最终,丁某因涉嫌受贿犯罪被查处。再如:某院反贪局副局长洪某将本局办案追缴存于“小金库”(因办案经费紧张而设“小金库”)的赃款挪作自己到澳门赌博,事后,该副局长因涉嫌挪用公款罪被查处。

——检察公诉人员的“暗道”和手段:

1、从不诉案件中涉足。从业务量来说,公诉人不仅承担职务犯罪案件的审查起诉工作,而且还承担着公安机关大量移送的犯罪案件的审查起诉工作。由于业务量大,相对来讲公诉人员对案件审查时的挑剔机会就多,加之,自实行主诉检察官制后,主诉检察官对案件的公诉权相对扩大,就此,难免不出现一些素质低下的主诉检察官滥用职权贪赃枉法。这其中从不诉案件中涉足是“暗道”之一,主要表现在:主诉检察官虽然对案件没有实体裁判权,但对案件的处理有诉讼终结权。一些主诉检察官为使案件办得犯罪嫌疑人及其亲属满意,从中贪利,一则使认定的案件事实尽量向“轻微”靠拢;二则根据 案件稍存的疑点,钻法律上“存疑”具体标准的缺乏之空,将案件办成存疑案件,以致所谓的“轻微”、“存疑”案件在检察机关以不诉方式得到了结;

2、从指控事实中涉足。自新刑诉法实施后,法官对公诉案件在庭前仅作程序审查,对案件实体问题在开庭时审理,且坚持的是“不告不理”原则。这样在审查认定案件犯罪事实方面,主诉检察官在侦查机关和部门制约不到、法官不能制约的情况下有很大的活动空间,对一些稍作补查的犯罪事实或主诉检察官带有偏见而认为不能认定的犯罪事实,有的就因主诉检察官为从本案犯罪嫌疑人及其亲属处谋取私利而被否定掉,不予指控;

3、从放弃抗诉权涉足。法律赋予检察机关刑事抗诉权,但实践中有的检察机关行使刑事抗诉权很少,甚至为零抗诉。这其中并不是法官公正执法无纰漏,有的判决就属法官明显定性不准、量刑倚轻倚重,对此,主诉检察官总是以种种理由不主张抗诉,深究之,有的就是主诉检察官和法官暗中“吃”了涉案犯罪嫌疑人的好处而放弃抗诉。如某地甲某参与共同故意杀人,甲被起诉后,法院对甲某减轻判处缓刑,甲出狱后不久又参与黑社会组织作案被查处,经深究,甲在杀人案中被从轻发落无法定理由,原因就是因为主审法官和主诉检察官得了甲的好处,其中主审法官受贿几万元,主诉检察官受贿几千元的物品。

——刑事审判人员的“暗道”和手段:

1、从定罪证据中找茬涉足。当今刑事审判有一条坚持“疑罪从无”的原则,而是否“疑 罪”主要靠案中证据支撑。按照法律规定: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照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那么何谓“证据确实、充分”?现行法律没有明确规定,这其中就有个“人为把握”的问题。既然存在人为因素把握证据问题,就难免办案法官通过否定“证据确实、充分”而“疑罪从无”判案,并通过“疑罪从无”判决索取、收取被告人及其亲属的钱财。现实中经常有这样的实例,有的一审判有罪,而二审判了无罪;一审判无罪,而二审却判为有罪,这其中除正常的公正执法外,少数办案法官还是从中谋取了私利的;

2、从曲解法律中涉足。中国法律规定比较原则,特别是罪状规定比较笼统不够细,实践中经常遇到此罪与彼罪界限竞合或交错问题,有的法定情节规定得比较模糊甚至没有穷尽。就此,有的法官为被告人开脱、减轻罪责,钻法律空子曲解法律而重罪轻判或从轻、减轻判处,从中谋取利;

3、从量刑中涉足。我国法律刑种多、量刑幅度大,加之有适用缓刑制度,且缓刑中“有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规定又不够具体,这样无形中就增大了办案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一是在量刑幅度内,即使没有法定从轻情节,判多判少也是法官说了算,这其中就给了有的法官卖弄法的机会;二是缓刑的适用中,也给了有的法官不少便宜,同类情况下,有“情”、有“钱”的人才可能缓刑。实践中,职务犯罪案件与非职务犯罪案件相比,职务犯罪案件判实刑的少,判缓刑的多就是明显的例证。

——民事审判人员的“暗道”和手段:

1、从调解中涉足。民事案件包罗广泛,涉及社会各个方面,民事法官办理民事案件的业务量大,涉及的人多且面广。从总体上来看,法官涉足职务犯罪在民事方面是高发点,首先因为民事案件与刑事案件(除刑事自诉案件外)不同,办案法官可以判决前居中调解,调解中有的法官抓住当事人有求于他的心态,利用当事人不熟知法律的弱点,从中“和稀泥”调解,借机“吃了原告吃被告”。如某地法院审理一债务纠纷案时,办案法官“两头吃”后,不敢依法判决,就想方设法调解,使案子久拖不决;

2、从造假中涉足。民事案件几乎不涉及到当事人的人身自由,且大多与经济有关,实践中有的法官通过造假判决书办私案,从中获利。如某地法院法官陈某私自受理刘某债务纠纷案,并收取诉讼费一万元,在没有经过任何法定审理程序情况下,制作了一份假民事判决书并交付执行。陈以此为手段,先后制造假案10多起,受贿20多万元。在这位法官家中,搜出了其私藏的已盖公章的各种法律文书30余种100多份;

3、从卖证据中涉足。民事案件的举证责任在当事人自身,有些证据由于当事人自身的能力有限是无法收集到的,为此,有的法官利用法官身份暗中直接或协助一方当事人调取有利的证据,通过调取或隐匿证据,索取或收受一方当事人的钱财;

4、从关照业务中涉足。民事案件大多涉及财产的评估和审计,有的法官将这一业务交由关系熟的单位进行,从中吃回扣。

——执行法官的“暗道”和手段:民事判决的执行是法院真正体现审判公正和诉讼效能的落脚点。以往社会上有一种流行说法,叫做“赢了官司,输了钱。”这是对法院开“法律白条”的一种回应。针对此,法院加大了对民事判决的执行力度,成立了专门的执行机构,这无疑是对“法律白条”说不的一种有力举措。但在“锐斧”执行的同时,掌“斧”人——执行法官也被对方的“糖弹”所击倒,根源在于其贪吃,且胃口大,其贪吃的“暗道”和手段有:

1、从“封杀”中涉足。大凡民事案件都是当事人间协商解决不了才诉诸法律,且经过调解、判决,当事人通常通过隐匿财产而规避执行,这样以来,执行法官只有想方设法查封、冻结、扣押被执行者的动产和不动产,在这一系列的“封杀”执行中,被执行者为使执行法官手下留情或“封杀”财产的额度降到最低限度而贿赂执行法官;

2、从拍卖中涉足。在民事案件的执行中,查扣到被执行者的车辆、房产等财产是常事,为使这些财产转化成现额,以清偿民事判决中之标的款,执行法官要将这些财产交付拍卖公司拍卖(拍卖公司可从中收取佣金),但交付谁拍卖,这就决定于执行法官,这也正是执行法官从拍卖公司猎取钱财的“秘道”。如某中级法院在执行扣押并交付拍卖一栋价值上千万元的房屋过程中,执行法官从该拍卖公司吃回扣40多万元,其中4名执行法官栽倒。

3、从“清场服务”中涉足。拍卖公司对房产的拍卖后有一个清场交付的问题,这其中拍卖公司又必须有求于执行法官清场,否则所拍卖的房产有可能因当事人的干扰而交付 不了。既然要执行法官清场,有的执行法官必定又要再“吃”拍卖公司。

二、司法人员职务犯罪成因分析

司法人员职务犯罪是一般性司法腐败的升化,是一般性司法腐败演变的结果,是当今难以根治的社会顽疾,其形成原因复杂:

1、人的天性的必然。英国伦理学家、法学家边沁认为:人的天性是“避苦求乐”,具有趋利性。司法人员作为人类群体的一部分,同样具有追求物质享受而避苦求乐的天性,特别是在当今社会转型期,一些思想薄弱、素质不高之流更是难以抵挡物欲的诱惑,从而不惜以身试法,执法犯法,甚至随着个人私欲的膨胀走向犯罪的深渊。

2、权大于法的使然。我国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封建历史的国家,“官本位”思想严重,特权思想根深蒂固,“权大于法”的人治观念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特别是在现今体制下,“权大于法”现象依然凸现,其浊流同样无一例外地“侵入”司法领域,成为司法腐败之重因。一是从司法系统来讲,检察、法院仍是行政化管理,内部长官对检察官、法官的升迁、待遇有相当的发言权,这样以来,在内部长官的权棒下,司法官员难免偏离法律准线,滥用司法权,甚至上下形成利益均占、利益互动,贪赃枉法;二是从司法系统外部来看,司法官的人事、待遇安排取决于当地 行政长官,迫于地方长官的压力或地方保护主义,司法官只有围着地方行政长官的权棒转,倚权枉法,有的司法官甚至在权杖的掩盖下居中贪利。

3、人情关系的干预。人情关系在我国社会生活中具有极大的市场,司法官并不在真空中生活,同样有着七情六欲,因而人情关系也必然会渗透到司法活动中,亲戚关系、同学关系、战友关系、朋友关系等等无不影响司法公正的实现,成为司法腐败不可忽视的因素。

4、司法准入机制的不足。司法准入机制随着法制的健全和完善,经历了漫长的推进过程,在这一漫长的推进中,由于司法准入机制的长期失严,使司法队伍鱼目混杂、良莠不齐,因此,司法腐败的发生也就不足为怪。即使在现今实行司法统考准入的严格机制情况下,也还一时难以改变司法队伍状况,一是一些素质不高靠“任命”式获得检察官、法官资格的人依然在执法办案,且占有相当的比例,甚至是办案“主力”;二是过不了“司法统考”关的人依然在办案第一线行使与己资格极不相称的法律职权,有的甚至规避统考准入,被任命为检察长、院长类职务,迂回取得法律资格,沿袭了以往司法领域外行领导内行的情形。

5、监督体制的不完善。我国实行人大监督“一府两院”的政体模式,实际运行中,人大监督软弱,缺乏经常性、科学性。在基层,“两院”对人大的监督大多是汇报性的应付,且存在报“喜”不报“忧”,报“绩”不报“失”,即便如此,人大有可能还点头称是,这样以来,人大对“两院”的监督实际上成为一种摆设,起不到通过监督制约、遏制司法腐败的作用。再则,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对自身来说,立案侦查的职务犯罪案件没有外来机关对其监督制约,这其中虽有内部监督制约,但是有限的,甚至成为空话,实践中职务犯罪案件立案的多判刑的少是最好的例证,因而在这缺乏监督的权力中发生腐败也是必然的。对法院来讲,在办理刑事案件中,由于我国法律弹性条款多,很难监督到位,在办理民事案件中,检察机关仅是被动式的事后监督,这其中因检察机关要花大力气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监督的积极性,再说这种事后监督并不是件件跟踪“过滤”,通过“过滤”遏制法官腐败,而是带有“亡羊补牢”性,且这种“亡羊补牢”对法官很难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很难抑制法官的腐败侥幸心理。

6、打击不力惩处不严。司法人员职务犯罪的查处与被查处双方均为司法人员,查处起来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另一方面,对于侵权、渎职犯罪案件,发案单位往往认为犯罪嫌疑人是为工作出的事,同情犯罪嫌疑人,对检察机关的侦查工作不理解、不支持,此外,个别发案单位领导或担心影响评优,或怕受牵连被追究领导责任,而竭力捂盖子。再则,司法人员职务犯罪由于隐蔽性强等原因犯罪黑数高,定罪概率偏低,加之对司法人员的职务 犯罪的处罚普遍存在偏轻,缓刑过滥。以上原因导致对司法人员的打击不力,惩处不严,从而诱使少数司法人员甘愿铤而走险,步入犯罪深渊。

三、司法人员职务犯罪预防对策

司法人员是惩治犯罪的职业“杀手”,其自身对职务犯罪的行为性及易发性有较深层的熟知,因而对他们中的少数人员的职务犯罪预防必然要有高招的对策,通过高招的预防对策才能迫使司法人员对职务犯罪不想犯、不能犯、不敢犯。

1、教育加高薪促成不想犯。思想教育历来是做好人的工作的基础,要使司法人员遵纪守法,同样离不开教育,要从党纪政纪法纪多视角、多层面、多形式地开展对司法人员的思想教育,且要不厌其烦地长抓不懈,以促使司法人员树立崇高的法律品德,达到对职务犯罪不想犯的境界。同时要改变司法人员低工资收入的现状,实行高薪养廉,通过高薪一定程度上满足人趋利性的天性,从经济追求的满足上促使司法人员不想贪、不愿贪。

2、限职加监督促成不能犯。从司法人员职务犯罪现状分析来看,司法人员职务犯罪主要客观原因,一是重要职能部门司法人员职权过大,二是行使职权中有的缺乏监督,有的监督滞后。针对此,笔者认为应从完善立法和司法制度方面限制一些司法人员过大的职权,并形成严密而有效的监督体系。①完善刑诉立法,建立对检察机关办理自侦案件的限职加监督机制。现在刑诉立法模式是检察机关对职务犯罪案件的初查、立案、是否采取强措以及采取何种强措,一直到是否诉,完全由办案检察机关一家说了算,这其中虽然一定程度上给予了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的便利,但由于办案中检察人员职权过大,加之又缺乏监督,也暴露出所办案件初查多、立案多、撤案多、不诉多,判刑少等诸多突出问题,且这种失去监督的检察职权滋生腐败也在所难免。为遏制这一环节出现的腐败,提高自侦案件质量,建议通过修改刑诉立法,对检察机关办理自侦案件实行“异地审结制”,即对自侦案件的初查、立案及采取刑拘措施由当地检察机关决定办理,其它对案件的诸如决定变更强措、撤案、移送审查起(不)诉均报异地检察机关决定,异地检察机关决定起诉的,报其同级法院受理。当然,这里的受理案件的异地检察机关,一必须与立案检察机关同级,二必须由上一级检察院指定。这样以来,一不影响检察机关现有法律框架的整体职权,二可变办理自侦案件一院的内部监督为异地院监督,使检察机关办理自侦案件的监督制约机制真正地建立起来。②完善刑诉立法,缩小法官量刑裁量权。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情况有差异,为应对这一复杂情况,我国法律原则性规定多,弹性条款占有相当的比例,特别是刑法量刑幅度大,这其中就给予了法官利用过大的量刑权贪赃枉法的空间,鉴于此,应赋于地方司法机关有关量刑司法解释权,使地方司法机关在不突破刑法规定的前提下,根据本地案件实际,制定出刑罚幅度小、准确性强的量刑规定,以缩小法官量刑权的空间,杜绝法官利用量刑权贪赃枉法、滥用职权,增大检察机关刑事抗诉的准确度。③完善民事立法,前移检察机关的民事法律监督。按照现有的民事立法,检察机关虽有民事法律监督权,但这种权利的行使只有当事人不服民事判决、裁定而向检察机关申诉才能得以启动,在当事人申诉前,法院对民事案件可以说是“独家经营”,且没有任何外来的监督制约,这其中滋生法官腐败也就不足为怪。针对此,有必要通过民诉法的修正,将检察机关的民诉监督臵于法院办理民事案件的整个过程,以最大限度地遏制法官办理民事案件中频发的腐败。④突出人大监督职能。各级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对司法权的运作过程拥有监督的权力,为此,应尽力发挥人大的质询作用,建立一套由人大专门机构行使的干预机制,对不诉、撤案、无罪及检察机关所有抗诉案件以质询方式进行干预性监督。通过以上对司法人员职权的限制、缩小及各种监督的加强,促成司法人员对职务犯罪不能犯。

3、强力加严惩促成不敢犯。我国自古就有重典治吏的传统,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应坚持“从严治吏”原则,加强对司法人员职务犯罪的惩处力度,从立法上降低对司法人员职务犯罪的追诉标准,并将司法人员职务犯罪列为加重条款。同时进一步严格司法人员准入机制,启用严厉的经济、行政处罚手段与刑罚手段并用,促成司法人员对职务犯罪不敢犯。一个国家司法体制的建立健全很大程度上要靠司法人员公正履行职责来体现,预防司法人员职务犯罪显得尤为重要。今后我们要从强化思想教育,提高思想觉悟入手,使其“不想”犯罪;强化管理监督,从严执法,确保司法权力正确运行,使其“不能”犯罪;严肃查处司法人员犯罪案件,加大惩治力度,使其“不敢”犯罪。此外,还应不断加强政法机关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提高干警抵制腐蚀的自觉性,多管齐下,相信一定可以有效遏制司法人员职务犯罪的发生。

第三篇:濮阳县检察院教育系统职务犯罪调查分析

濮阳县检察院教育系统职务犯罪调查分析

作者:宋世锋高昌政

随着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同时,社会腐败现象也日益严重地渗透到校园这块教书育人的神圣场所。尤其是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发生的贪污、贿赂犯罪状况令人担忧和深思。2003年以来我院共查办教育系统职务犯罪案件4件,招收学生徇私舞案1件,挪用公款案1件,受贿案1件,国有事业单位人员失职案1件,现将2003年以来我院所查办的教育系统职务犯罪情况分析如下:

一、教育系统职务犯罪的特点

一是乡镇中小学一把手的权利过大,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如在2003年查办的本县柳屯镇二中校长杨某在该校餐厅工程建设中收受贿赂25000元的受贿案。

二是上级主管部门对下级单位的监督检查力度不够,侧重对教学的指导,忽视对教师政治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如查办的濮阳县第三中学高考舞弊案,监考教师在高考监考过程中,徇私舞弊,为考生高考作弊提供方便。

三是财务管理存在漏洞,将收缴的学费挪作他用。如我院查办的濮阳县一中会计崔某挪用公款案,崔某将学习所交的学费挪给他人进行营利活动。另一方面在现金管理方面存在不按规定存放的现象。如今年办理的县一中报账员刘某国有事业单位人员失职一案,刘由于对现金管理不善,致14余万元现金被盗。

二、教育系统职务犯罪的深刻诱因

通过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特点进行深刻的剖析,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有:

一是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少数人经不起权力的考验,金钱的诱惑,人生观、世界观发生扭曲。这是产生犯罪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的一切向钱看、请客送礼等不正之风盛行。这种歪风也严重冲击和包围中小学。虽然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师队伍工资待遇;但少数中小学仍“钱”字当头,借自主权扩大之便,以各种名义乱收费,巧立名目搞创收。久而久之,个别教师尤其是学校领导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渐渐发生了变异,滥用手中的权力,不择手段谋取私利,沦为贪得无厌的腐败者,成为教师队伍中的败类。

二是法制意识淡薄是导致教育队伍犯罪的重要因素。虽然现在从教师队伍情况看,文化水平比较高,但法律意识却十分淡薄,对什么是合法、什么是非法心中无数,往往是随波逐流。有些认为只要自己没拿到钱就不算是犯罪。有的把贿赂犯罪同礼尚往来混为一谈。

三是权力集中,缺乏监督,是导致中小学教师队伍犯罪的重要原因。在一些学校中,校长往往是集教务、行政、总务于一身,既管人、又教书、还理财。而作为学校的主管部门,往往对学校的教育方向加以引导,对学校领导班子进行任免,而不具体干预学校的政务、教务,又没有形成必要的监督制约机制。这种权力既集中又缺乏监督的管理格局,客观上助长了校园腐败现象的发生。

四是有些教育主管部门不能很好坚持两手抓,忽视政治思想工作,疏于管理,也是造成中小学教师队伍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一些教育主管部门只注重抓升学率,在教学指导思想上认为能培养出人才的学校就是好学校,能教育出优秀学生的教师就是好教师,放松了对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政治思想工作,尤其是放松了抓好中小学校长的政治学习。对中小学出现的带有普遍性的不良倾向和暴露出的问题往往是睁一眼闭一眼,不深入调查分析原因,不采取措施予以改进,如“小金库”、乱收费问题等等,这为少数心术不正的领导干部提供了贪占的机会。

三、预防教育系统职务犯罪的几点建议

一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师德师风,筑牢思想道德防线。通过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使之讲政策、讲大局,不能见利忘义;讲学习、讲正气,永远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保持和弘扬高尚的师德师风风范,自觉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增强同各种腐朽思想和一切腐败行为作斗争的能力。同时还要加强法制教育,通过宣讲法律条文,剖析案例,以案释法,增强法制观念。在抓好普遍教育的基础上,还应注重个别教育,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通过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的教育,把他们的消费追求引向正确方向,确立具有符合时代精神和特征的社会心理和风尚,为人师表,摒弃各种腐朽的价值观念,使之获得健康、稳定的精神动力,以预防和阻止职务犯罪的发生。

二是立章建制,加强督查,不断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制度建设是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重要环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系统内的实际,建立和完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如政务校务公开制度,以防止公权私用和权力滥用现象发生;经费集中管理或结算中心制度;坚持党委(支部)集体领导制度,充分发挥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重大问题由党委(支部)集体讨论决定,充分发扬民主,形成正确的决策;坚持校长和第一负责人述职报告制度,自觉接受党内外党员、群众的监督;实行基建项目公开

招投标制度,防止暗箱操作;推行预算外与预算内资金统一管理制度,对外来渠道资金进行阳光操作,坚决禁止和杜绝小金库。在教育系统内设立监督管理机构,进行跟踪监督,及时纠正工作流程中违规违纪行为,同时建立健全上级组织监督、下级群众监督、单位党政自身监督的监督制约体制。

三是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针。实践证明,司法机

关在执法活动中,坚持“打防”并举是预防和减少各类职务犯罪的有效方法。教育系统干部、教职员工担负着教育人、培养人的重大历史重任,他们在教育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打击犯罪并不是目的,它仅仅是遏制犯罪的一种手段,目的在于将各类腐败消灭在萌芽状态,以发挥打击犯罪的固有的预防作用。一是检察机关要继续加大查办教育系统职务犯罪的工作力度,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对于能够积极主动到检察机关说明问题的,我们将按照法定情节,从轻、减轻或者免予刑事处罚。对于存在侥幸心理、拒不交待问题的要严肃处理,决不顾惜迁就;二是各学校深刻剖析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认真进行整改落实。对各学校在监督、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整章建制,堵漏漏洞。三是加强对“一把手”的有效监督,在一定范围、时间内可进行定期交流轮岗。逐步建立起一个慎重授权、合理分权、有效制权的“三权制”,从各个方面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有效防止职务犯罪的发生。

第四篇:司法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及预防对策研究

司法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及预防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依法治国、建立法治社会是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司法机关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司法人员职务犯罪是司法腐败的主要表现形式,而且日见突出。司法腐败如得不到有效遏制,将直接影响依法治国的进程。本文试就司法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对预防司法人员职务犯罪的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职务犯罪对策

司法机关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司法人员职务犯罪是司法腐败的主要表现形式。研究司法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采取预防对策,对于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建立法治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司法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

1、司法机关收费款、罚没款、扣押款及赃物的管理不规范诱发了贪污、挪用公款犯罪的发生。司法机关依照法定权限行使相应的收费权、罚没权、扣押权,个别司法人员往往利用这些权力,采用收入不进帐侵吞公款、挪用自己保管的现金等方式大肆贪污、挪用公款供个人使用。

2、利用职务之便收受、索取贿赂是司法人员职务犯罪的主要表现形式。司法人员履行的裁定权、处分权成为个别司法人员进行权钱交易的工具。涉及受贿的犯罪嫌疑人主要采取索取和非法收受手段收取当事人的钱物,为他人谋取利益。

3、违反程序法搞刑讯逼供是司法人员职务犯罪的一个顽症。有些办案人员没有严格执行刑诉法的有关规定,存在重实体、轻程序的思想,对认为有罪的犯罪嫌疑人搞刑讯逼供,构成职务犯罪。原创:http://www.xiexiebang.com/而这种职务犯罪往往被认为是突破案件的有效方式,屡试不衰。一旦被举报或控告到检察机关,也往往是顾及关系,大事化小,小是化了,做内部消化处理。

4、利用职权搞徇私舞弊是司法人员职务犯罪的又一表现形式。个别司法人员受他人请托,徇私、徇情或受贿、枉法,采取隐瞒事实、故意包庇等手段使明知有罪的人不受追诉。

二、司法人员职务犯罪产生的原因

1、受利益驱动,不惜挺而走险。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正经历着转轨的阵痛,社会分配体系不可避免地出现贫富差距。而商品经济的逐利性又冲击着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不少人产生严重的“拜金主义”思想、享乐主义思想,总想超前消费,互相攀比。另一方面,司法工作人员所处的执法环境也不尽人意,接触阴暗面较多,对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了解较多,受到的负面影响也较大,而自身职业又普遍带有条件差、危险性大,待遇低的特点。于是一些放松了人生观、价值观修养的司法人员受利益驱动,思想开始偏斜,为寻求心理平衡,不惜挺而走险,以手中的职权来换取金钱、他们信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腐朽观念,从而走上犯罪道路。

2、特权思想严重,依法办案观念不强,造成渎职侵权犯罪。由于司法工作人员所处地位特殊,他们明知逼供会给审讯对象带来肉体上、精神上的痛苦,但他们急于结案,采取了极其错误的做法,以致最终酿成审讯对象死亡或伤害的恶果,引起极大民愤。这种行为,究其实质就是特权思想作怪。握有“扫黄”权力的司法人员对查获的涉嫌卖淫的“三陪女”,甚至仅仅是怀疑是卖淫的女人,就强逼其招供前来嫖娼的男士姓名,不招则不放人,以致一些被抓女人信口胡诌,乱招乱供,扰乱了社会秩序,在社会上造成极坏影响。可以说这些人既侵害了公民的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又破坏了司法干警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还损害了党和国家机关的威信,实在不可取。

3、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得不到监督的权力往往是产生腐败的“温床”。近年来,虽然国家陆续出台了《法官法》、《检察官法》、《警察法》、《律师法》,但可操作的具体的实施细则尚未出台,加之现实条件的限制,所以对司法人员的制约相应也较空泛。可以说这些法律原则性的多,具体性的少,弹性的多,刚性的少,宽容性的多,威慑性的少。所以其作用的发挥受到了极大限制。个别处于领导岗位的司法人员,将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视为乌有,“一言堂”现象时有发生;有的部门办事程度不够公开,工作透明度不高,造成“暗箱”操作,为权钱交易提供便利;还有的基层派出所,特权思想严重。所有这些,使司法人员职务犯罪更具有隐蔽性、难于发现,而一旦发现,往往已造成严重后果。

4、“贪内助”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当前,有些领导同志自身本来并无犯罪的主观故意,但经不起“枕边风”的常年累月的鼓动,在不知不觉中走上犯罪道路。这些“贪内助”所起的消极作用的确不容忽视。个别公安人员的家属收受案件关系人好处以后,对该人员千方百计吹“枕边风”,使其磨不开面子,做个顺水人情。就这样“一不小心”走上了犯罪道路。

三、预防司法人员职务犯罪的对策

第五篇:对银行系统职务犯罪的分析

对银行系统职务犯罪的分析

已阅:8152011-5-5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银行业作为经营货币和信用的特殊行业,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银行工作人员一旦违法犯罪,不仅严重损害了行业声誉,而且给国家财产造成了经济损失。银行业发生的职务犯罪案件教训是极其深刻的,因此,防范职务犯罪是银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人对银行业职务犯罪的特点、成因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合自己多年从事银行工作的实践,在此就如何防范银行业职务犯罪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银行系统职务犯罪成因分析

银行业职务犯罪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个人素质方面的,也有内部管理方面的。但其成因却有着许多的共同点。

1、思想教育不到位是职务犯罪的基本原因。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引发职务犯罪的动机首先是思想意识。纵观近年来银监会通报的银行业职务犯罪案件,在案例分析中无一不存在思想意识方面的问题。

2、制度执行不到位是职务犯罪的主要原因。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银行业的风险防范意识不断增强,内控制度日趋完善。但问题是制度执行不到位,有章不循、违章操作的现象普遍存在,岗位之间的相互监督制约往往由互相信任所代替,这就为银行业职务犯罪提供了便利条件。

3、监督检查不到位是职务犯罪的重要原因。从近年来银行业发生的职务犯罪案件来看,许多案件发生都不是偶然的,作案前就出现了一些苗头,如果及时监督到位,就可能防范于未然;还有不少大案要案作案时间跨度较长,银行业在内部检查中发现了一些不正常情况,但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正是由于监督、检查不到位,才在客观上助长了职务犯罪分子的侥幸心理,其教训是深刻的。

二、银行系统职务犯罪的防范对策

1、抓好思想教育,打牢预防职务犯罪的根基。教育是基础,要结合银行工作实际,在员工中广泛开展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主体的基础教育,以法律法规、党纪条规、规章制度为主体的法纪条规教育,以正反两方面典型为主体的形象教育,以个别告诫、劝勉为主体的诫勉教育,从而促使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金钱观和法制观念,分清是与非、荣与辱、守法与违法、守纪与违纪的界限,教育员工自觉地把个人价值观建立在集体的、社会的共同价值观之上。

2、完善内控制度,筑牢预防职务犯罪的屏障。健全内控制约机制,严格落实各项内控制度,是预防和控制职务犯罪的有效手段。银行业的特殊性决定其健全内控制约机制的重要性。只有建立健全各项内控制度,才能有效防控职务犯罪行为。为此,银行业要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建立一系列内控制度,使内控制度覆盖所有金融产品、业务岗位和操作环节,同时,定期对内控制度进行后评价,对不完善的及时进行修订,对不适应的及时予以废止,彻底切断管理“断层”和风险控制的“盲区”,保持管理的连续性和风险的可控性,努力构建案件防控的长效机制。

3、加大检查力度,进一步提高制度执行力。银行业要加强对易发案件的薄弱环节、重点部门和关键岗位的检查。检查标准应严格统一,检查结果应分轻重,检查人员应实行问责,对因违章操作而带来的风险,要从严处罚,不能姑息迁就,以此提高员工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对检查人员在检查范围内应发现而未发现的违规违纪行为,要严肃追究检查人员的连带责任。对发现的问题要现场督促整改,暂时不能整改的问题要实行限期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后续跟踪检查,确保整改效果。另外,还要分析问题可能引发的风险,在检查报告中予以风险提示,以便引起高级管理层的重视,切实加强内控风险管理。

4、加强员工管理,从源头上防范职务犯罪案件。一要制定全面、规范的员工岗位责任制,明确界定各岗位的操作权限和责任,做到人人职责明确、有章可循。二要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把好选人用人关,对不符合用人标准的,应拒绝录用,不能降低标准,尤其不能录用因职务犯罪或严重违规违纪被清理出金融系统的人员,对高级管理人员的选拔任用,不仅要考察其业务能力和工作业绩,还要考察其人品和职业道德;对重要岗位人员要实行岗位轮换、定期交流、强制休假等用人管理制度,并进行定期考核,对考核不称职或发现苗头性问题的人员应及时调整或撤换;发现员工存在赌博、嫖娼、吸毒等不良恶习的,要坚决清理出银行队伍。三要健全员工福利保障和用工制度,不断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进一步增强单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员工不想违法犯罪。同时,加大查处力度,增加违法违规行为的成本,使员工不愿违法犯罪,最终减少职务犯罪现象。

当前,银行业金融机构高管职务犯罪现象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这一问题引起监管当局的高度关注。透过近期银监会领导批示及监管部门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可以看出高层整治银行业金融机构各类风险隐患特别是高管职务犯罪的决心。笔者认为,监管部门对拟任高管,实施任职资格审核前考核,突出“四重”要求,把住高管的市场准入关,有利于加强金融监管,更能有效的制止各类金融风险,而且对高管职务犯罪将起到预防和遏制作用。

一、重条件。任职条件是拟任高管必须具备的“硬件”条件。须对其任职的基本条件和相关规定条件进行现场核实。通过调阅人事档案,确认拟任高管的年龄、学历、工龄、专业年限及各个阶段在不同岗位上的政治及工作表现。特别是对其学历的真实性,务求严格,如有疑问,可向有关院校查询,确保拟任人符合高管任职资格规定的条件。

二、重能力。改变上来审核资料为走下去进行现场考核。目前,在任职资格审核上,只注重材料是否齐全,却忽视了拟任人是否真的具备领导者的能力素质。为此,监管机构提前介入,在任职资格审核前进行考核,把好用人关。考核可通过调查问卷、民主测评、个别座谈、走访客户、现场检查等形式,对其职业操守、组织管理能力和执行力等情况进行考核。通过考核,拟任人应当具备政治坚定,宗旨明确,能够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自觉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和行业法规,注重业务知识学习,业务素质较高,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业务能力;工作有目标,有措施,问题有整改;群众基础扎实,执行力较强;注重廉洁自律,作风正派;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亲历亲为,在履职岗位上有较好的作为。

三、重考试。改变目前的考试制度,规定条件,制定大纲,面向所有银行业金融机构,凡是有意愿参加高管考试的均可报名参加,每年组织两次,有效期2年。同时,应借助其上级主管部门搞好宣传,鼓励符合规定条件的人员参加考试。明确今后聘任各类高管必须是参加过高管考试的,否则,一律不得聘任。考试应严密组织,可以委托院校或专家来进行。

四、重谈话。监管谈话是对拟任人任职资格审核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谈话可采取集体谈和个别谈、鼓励谈和警示谈相结合进行,主要是从监管角度给予其提醒和告戒。要求其任职前,要端正态度,摆正位置;不忘责任,讲求职业道德;运用好权利,做到廉洁自律,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即要抓好经营管理,又要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真正做到两不误,两促进。

监管部门对拟任人的考核,有别于干部考察和履职考核,力求能听到真话,掌握到真情,严禁走过场。对考核发现不符合高管规定条件的,或涉黄、涉赌、涉毒以及经商办企业等行为失范人员,要积极建议其上级主管部门进行调整,避免因用人不当而酿成的隐患,确保银行业金融机构又好又快的发展。

浅谈农村信用社思想政治工作

2009-09-09 15:16:01作者:张林武 来源:中国衡阳新闻网

在当前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思想政治工作得到进一步提高,各项业务稳定发展,但由于部分信用社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淡化了思想政治工作。笔者就加强农村信用社的思想政治工作谈点认识。

一、农村信用社如何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只有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才能统一人们的认识,提高人们的觉悟,使劳动者以主人翁的姿态同心同德地做好工作。无论什么工作如果离开思想政治工作,就会出现方向问题。首先,各级领导一定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县级联社及其基层信用社领导要带头学政治和讲政治,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国家金融方针政策,全面指导信用社的业务工作,克服重业务轻政治的倾向。同时抓好信用社的党政工团组织,形成一股合力,保证信用社的思想政治工作顺利开展;其次,成立思想政治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信用社系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目前,县级联社及信用社的思想政治工作几乎都是由办公室兼职。办公室事务很多,往往是兼而不行使职责,从而使信用社思想政治工作出现了无人管和没人抓的现象。因此,县级联社要成立党委办公室,全面负责党务和思想政治工作,并制订出思想政治工作的计划和目标;第三,将思想教育在信用社系统深入持久、扎实有效地开展下去。信用社正处于改革中的最关键时期,搞好业务经营具有重要的意义:即要不要立足“三农”,为“三农”服务;要不要坚持合作制原则,为社员服务;要不要识大体、顾大局,为农民提供必要的扶持。因而,信用社的思想政治工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教育为契机,让信用社员工受到一项全面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做到自尊、自爱、自控、自律,推进廉政建设,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念;第四,将思想政治工作与感情投资结合起来。思想政治工作与感情投资都有凝聚人的共性,但两者在阶级性、目的、效果等方面有本质的区别。单纯的感情投资容易出现拉帮结派和朋党政治现象。思想政治工作与感情投资相结合,就是在利用感情投资这个特有的神奇功能时,用思想政治工作来把握原则,把握感情投资的度,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职工的行为。要在充分理解和新生人格的前提下,建立平等、团结、互助的同志关系,达到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目的。

二、农信社思想政治工作要与业务工作相结合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存在着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思想政治工作是以业务工作为基础,业务工作需要思想政治工作把握政治方向,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保证业务工作取得最佳成果。农村信用社的业务工作有较强的政策性和原则性,如果没有思想政治工作作保证,就一定会出现违规经营问题。首先,加强管理,合规经营。据央行监管报告显示,信用社违规经营比较普遍,主要是存款贴息、单户贷款超比例和辅助帐户支现等现象时有发生。但是问题发生后信用社工作人员强调的是业务发展需要,不讲如何遵守法规。因此,信用社要从讲政治高度看待违规问题,加强信用社合规经营教育。并把合规经营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使信用社服从监管,执行金融政策,改善经营环境,提高经营效益;其次,坚持信用社的市场定位,为“三农”服务。在信用社存在着一种思想,认为农民现在富起来了,一般的生活和生产资金问题,他们都能自己解决。加上农户贷款额少、户多、手续繁锁和收回工作量大等因素,就不愿发放农户贷款。众所周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发展了,国家才会长治久安。改革开放后,农民生活水平虽然普遍提高了,但还有部分农民尚未脱贫,脱了贫的农民要奔小康,都需要信用社不断地增加信贷投入。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定位,就是支持“三农”的发展。因而农村信用社要将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当作自己的政治使命和政

治责任,全力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第三,坚持勤俭办社原则。艰苦奋斗、勤俭建国是我党一贯坚持的优良作风,农村信用社更要坚持勤俭办社的原则。对电话费、差旅费、招待费等较难控制的费用,采取按人数及业务量包干的办法,压缩费用开支。在基本设施方面,除安全保卫和电子化建设等必须投资外,尽量控制这方面支出,不搞豪华装璜和购置高级小车等等。按勤俭办社的原则,要控制支出、夯实基础,奠定信用合作事业的发展后劲。

三、农信社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要多样化

要根据农村信用社点多面广和机构分散的特点,将单调和乏味的思想政治工作,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基础,使其形式多样化。首先,以教育为主线疏导人。一是集中教育。县联社党组织要担负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利用现有的业务培训基地和业余党校,聘请组织部、宣传部、党校和人行等部门的同志为教师,要求全体党员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党的知识、党的纪律、金融法规和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系统性教育。在基层信用社要以集镇为中心,成立区域性的学习小组,定期集中学习政治和业务知识。二是自我教育。县联社的党团组织要及时组织学习材料,供广大职工自学,并要写一份学习心得体会。通过教育,使广大职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关系,将爱国、爱社和爱岗统一起来;其次,以解决实际问题凝聚人。信用社的部分领导和职工对思想政治工作冷淡,主要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唱高调,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因此,要以解决职工关心的问题凝聚人心,在干部任免、人事调动上要坚持原则,量才录用。帮助职工解决家庭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难,取得职工的信任。使职工们感到组织的温暖,并同他们建立平等的同志式人际关系,保证信用社改革的顺利进行和信合事业的健康发展;第三,以活动为载体激发人。为使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得生动、活泼、有效,应多举行知识竞赛、演讲比赛、体会交流和先进人物报告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组织各种寓教于乐的活动,激发广大职工热爱信合和为信合事业贡献一切的工作热情。(常宁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张林武)

下载检察院对司法人员职务犯罪情况进行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检察院对司法人员职务犯罪情况进行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检察院预防职务犯罪贺卡策划

    预防职务犯罪 共创廉洁社会----2010永州市预防职务犯罪宣传台历实施方案策划方案 一、前言 为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反腐败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

    检察院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情况汇报

    检察院汇报材料(欢迎词 暨来宾和本单位简介)尊敬的主任、副主任、各位代表:你们好!值此金秋送爽之季,我们荣幸地迎来了区人大各位领导、各位代表莅临我院视查工作,我谨代表院党组......

    检察院预防职务犯罪做法经验材料

    近年来,我院高度重视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针对查案中发现的问题,深入分析,举一反三,堵塞漏洞,坚持突出理念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力求个案预防的效应最大化,努力从源头上预防......

    检察院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规则

    人 民 检 察 院 各业务部门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中的职能作用,科学统筹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实现职务犯罪......

    检察院反贪污及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汇报[★]

    人大主任、各位副主任及各位人大代表:今年以来,我院反贪及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在区委和上级检察院的领导下,在区人大常委会的监督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公......

    浅谈如何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分析

    浅谈如何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分析 (东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辽宁 大连116023) 摘要:每个投资者都深刻的明白财务报表的重要性,但是分析数据却需要很多专业知识,很多人因此却步......

    对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职务犯罪的调查分析

    对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职务犯罪的调查分析 我院对2004年至2008年所查办的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职务犯罪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分析,通过认真分析犯罪的基本情况、突出特点和深层......

    对安装公司进行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性约谈函

    清徐县人民检察院对省重点工程项目 各安装公司开展职务犯罪预防警示约谈函 阳煤太化太原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各安装公司: 为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2013年6月26日签发的高检发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