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从业人员业务培训班(共五则)

时间:2019-05-13 17:15: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从业人员业务培训班》,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从业人员业务培训班》。

第一篇: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从业人员业务培训班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从业人员业务培训班学习总结 为适应当前人才流动和公共就业人才服务工作对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进一步提升从业人员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逐步规范流动人员人事管理服务的内容、流程等各项标准,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社会保障能力建设中心共同组织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从业人员业务培训班”于12月8日在北京举办,全国46个省级和副省级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的98名同仁参加了培训。成都人才档案部马金鹏、代理部舒国虎2名同志参加了此次培训。

此次培训内容丰富、层次覆盖广泛,既有对基本知识的求本溯源,也有对前沿理念和技术的探索,课程有《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工作基础知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工作的现状和思考》、《努力构建一朵绚丽的干部人事数字档案云》、《人才诚信服务在人事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和《浅析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社会化》。讲师的配备也很合理,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的领导,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人力资源市场司毕雪融司长、全国人才流动服务中心陈军副主任;有高校的学者,如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档案学院)王英玮教授、汪沛沛博士研究生;同时也有行业内的专家,如上海市人才服务中心楼莉莎副主任、青岛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管理处孙倩处长。

经过两天半的紧张学习与讨论交流,受益匪浅,有不少收获要与大家分享,接下来将要逐步上传。

人事档案管理的发展方向

一、信息化建设

利用“云技术”建立统一的档案管理系统,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避免信息录入、档案扫描等重复性劳动,同时实现网上办事,异地办理,为档案相对人提供便利。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内整合后再与公安、民政、教育等系统进行整合,实现全社会的信息资源共享。

以上是长远规划,近期目标是实现市县(区)两级的统一,比如北京人才将投入2个亿建设“一个系统,两个库”,一个系统指的是统一的档案管理系统,两个库指的是档案信息库和影像库,建成后同一卷档案在北京市范围内就不会重复录入与扫描,而且档案相对人可以在北京市各个人才中心办理一定的业务,实现异地办理。其实此项工作,我们成都市已经走在了前面,2009年投入使用“成都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管理系统”已经统一了成都市范围内的高校毕业生报到接收工作,即将投入使用的“成都市社会人才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将实现成都市范围内人事档案管理的完全统一。

二、成立独立的档案管理中心

现行体制混乱,在政府所属的人才服务机构之外有大量的非公机构管理着档案,造成档案的公信力下降,急需专业而权威的机构管理和指导社会档案的管理工作。而且人事与劳动合并之后,更需要一个独立的机构统一管理人事部门下的流动人员档案和劳动部门下的工人档案,这个机构就是档案管理中心。档案管理中心属于参公管理事业单位,或是属于公益一类的事业单位,管辖的范围包括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工人档案、学生档案以及失业人员档案,并逐步将原有无人事管理权单位管理的档案纳入到档案中心的管理范围内。

人才诚信档案

人才诚信档案是动态反映人才职业经历、职业能力、职业信誉等的信息记录,是人事档案的重要补充,是人才评价、配置、管理和使用的参考依据,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通过对人才业绩信息的收集、整理、记载、出具参考依据,为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提供人才信息服务。

人才诚信档案的产生与人事档案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密不可分。首先,人事档案规定的材料收集范围较为狭窄,而且材料收集归档困难,影响了人事档案的可用性和完整性;其次,人事档案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限制了人事档案的利用对象为体制内的单位,造成了人事档案的利用范围狭窄;最后,虚假材料的出现损害了人事档案的真实性和公信力。

人才诚信档案与人事档案在利用内容、利用对象 和服务方式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区别。在利用内容方面,人事档案利用的就是实物档案的相关记载,而人才诚信档案利用的是各类调查;在利用对象方面,人事档案的利用对象为体制内的单位,而人才诚信档案的利用对象可以是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服务方式方面,人事档案的利用方式主要是出具各类基于人事档案的证明,而人才诚信档案是出具调查报告。

人才诚信档案的应用方法是对人事档案材料进行鉴定、比对,对实际情况进行调出、核实,对辅助信息进行核实,最后出具一份调查报告。可以说人才诚信档案就是对人事档案的灵活运用,让人事档案“活”起来,人才诚信档案是人事档案发展的必然趋势。

人才诚信档案对于我中心来说是个机遇,因为在成都地区,乃至四川地区都没有人才诚信档案的利用,可以说在四川地区人才诚信档案还是个空白领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正因为如此,人才诚信档案对我中心来说也是个挑战,因为四川不像上海那么发达,潜在的企业用户比较少,发展人才诚信档案可能起步很困难。可以考虑由机关事业单位出发,每年机关事业单位都要招考不少人,而且进入最后名单的人都要进行政审,我中心可以将这个政审工作承担下来,将机关事业单位不少的工作人员从繁琐的政审工作中解脱出来,同时我们可以做得更专业,而且我们第三方的出具的调查报告更具有公信力,避免政审中的暗箱操作。人才诚信档案起步后再逐渐向有需求的个人和企业发展,从而将人才诚信档案做大做强!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体制不顺畅,人事、劳动、教育等部门多头管理,甚至有不具备人事档案管理资格的企业和个人越权、违规管理等现象。这既造成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秩序混乱,又对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安全性、真实性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使档案管理缺乏严肃性和公信力;

第二,收费问题,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所有权是属于国家和集体,管理权限也在政府所属的人才服务机构,但是管理费却要向档案相对人征收本身就不合理,但是现在取消收费时机还不成熟,比如江苏省取消了档案管理费,但是财政资金短缺,导致存档成了问题,江苏省提高了存档的门槛,美其名曰是为了规范管理,实际上就是要控制存档的数量。取消收费是必然趋势,此项收费必将由政府埋单;

第三,档案功能弱化,由于人事档案在材料收集范围和利用对象等方面有着严格的限制,加之档案相对人的档案意识淡薄不注重档案,使得人事档案的功能弱化,从而衍生出诚信档案、业绩档案等;

第四,政策法规陈旧且不系统,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最主要的政策依据《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还是1996年制定的,各个地方自行制定的政策不一致,导致人事档案流动困难,比如个别地区取消转正定级,当该地档案转入其他地方时,对方不接收,从而限制了人员流动;

第五,服务标准不统一,各地服务标准各异使得档案相对人在办理业务时左右为难,尤其是人事与劳动合并后,许多标准有待进一步制定;

第六,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不少人才服务机构的档案管理设施落后,达不到人事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严重影响人事档案的安全。在此处毕雪融司长表扬了四川地区档案数据异地备份的措施值得学习和借鉴。

通过两天半的学习和交流,我们了解到不管是主管领导、行业内的专家,还是高校内的学者都认识到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认识到改革应当由上而下地进行,从下而上的方式很难成功。但是改革的道路仍然漫长,因为人事档案不仅仅是人社系统的事,同时牵涉到诸多单位,如教育系统、公安系统等。

人事档案管理从业人员的培养不能再摸着石头过河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已经进行了几十年,但是从业人员的培养依然是摸着石头过河,一般采取的是“师傅带徒弟”的模式,而且修行还主要靠“徒弟”个人的钻研,没有形成系统化、模式化、常规化的培养体系。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看似简单,但是做起来并不容易,要熟悉诸多相关的政策法规和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要想让人事档案的发展跟得上社会经济发展的脚步,就必须学习前沿的理论和技术,培养发展意识。但现在的培养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这次培训班上就有代表提出了“行业准入制”,像教师一样,上岗之前必须进行培训和考核,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之后才能走上工作岗位,我认为这种提议可能有些严重了,但是系统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新员工要进行系统的培训,并在考核合格之后才能上岗,而老员工也要进行培训,汲取新的知识,提高业务能力。

中国人民大学的王教授在讲课中提到一个“思想库”的建设,“思想库”听着有些抽象,但是它的下级细分就比较明确了,具体分为“案例库”、“方法库”和“知识库”。“案例库”就是将工作中成功或失败的案例总结下来,吸取其中的经验或教训;“方法库”就是把解决问题的方法集中统一起来,以便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使用;“知识库”就是将工作相关的基础知识、前沿技术、理论收集起来,便于学习和提高。这个“思想库”的建设不仅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可以运用,而且其他任何工作都可以借鉴利用。

舍本求末的档案整理工作

档案整理工作本是人事档案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但现在却成为了重点工作,上级在检查人事档案管理规范性建设工作时主要也检查的是档案整理情况,从而导致了人事档案的“重管理轻利用”的局面逐渐形成。而且档案整理过程中过多地强调裁切、打孔装订,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档案材料的原始性。现在社会上通行的纸张是A4纸,而人事档案整理规范要求的是16开,所以绝大部分材料在归档时都要进行裁切,而且各个地方对于16开的理解也存在着差别,档案转递后可能会再次裁切或进行裱糊,这样就增加了许多无谓的工作。当然这也不是完全否定档案整理,因为整理后的档案确实方便利用,只是不建议进行裁切

和打孔装订,将档案材料分类后直接用活动的文件夹固定,这样既不损害档案材料的完整性,又看起来整齐,方便利用,更重要的是大大减少了档案整理的工作量。

第二篇:辽宁省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规范

辽宁省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规范(试行)

为了进一步健全我省社会化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公共管理服务系统,完善和统一我省各级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所属的人才服务机构(以下简称人才服务机构),开展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服务规范和基础标准,经全省人才服务机构协商一致,共同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为推荐性标准。制定的主要依据是:《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1996年12月2日中共中央组织部 人事部 人发[1996]118号)、《干部档案工作条例》(1991年4月2日中共中央组织部 国家档案局 组通字[1991]13号)、《人才市场管理规定》(2001年9月11日人事部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第1号令)、《辽宁省人事代理暂行办法》(2004年2月24日人事厅 辽人发[2004]3号)。

本规范的适用范围:我省县以上(含县)人才服务机构,开展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和与其相关的人事代理工作。

本规范的内容包括: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接收、转出、材料收集与整理、保管与保护、查阅、出证;流动人员身份认定、职称委托评定;毕业生档案、辞职和被辞退人员档案接转等十个方面的工作程序和办事手续。

一、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接收

(一)接收档案的对象

1、辞职或被辞退的机关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2、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3、毕业离校未就业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

4、自费出国留学及其他因私出国人员;

5、外商投资企业、乡镇企业、区街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私营企业等各类非国有企业聘用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6、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中方雇员;

7、实行人员聘用制的事业单位新聘人员;

8、社会中介机构、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聘用的专职工作人员;

9、军队和武警部队聘用的文职人员;

10、其它由单位或个人自愿委托管理人事档案的人员。

(二)接收档案的程序

1、存档人员可向其户籍所在地或工作单位所在地的人才服务机构,以个人或单位名义提出委托管理人事档案的申请,并根据所办业务需要,提供如下相关材料:

(1)身份证原件(留存复印件)、辞职、辞退或解除劳动合同手续原件(留存复印件)、就业手续(劳动合同书、聘用合同书、就业协议书、转正定级表)、同意调出的商调函、户口本(复印首页和迁出页)。

(2)单位营业执照副本(或单位身份证明材料,留存复印件)、单位委托存档介绍信、单位与委托存档人员劳动(聘用)关系证明。

2、人才服务机构审核后开具调档函或商调函(调档函样式见附录1,商调函样式见附录2)。

(1)可以直接调取档案的,直接向原档案管理单位开具调档函。

(2)需要先调取档案审档才能决定是否调档的,向原档案管理单位开具商调函调档,同意后再调取档案。

(3)省内跨地区调转档案的,由转出地与转入地县以上(含县)人才服务机构对口调转。

3、审核档案材料

(1)原存档单位转来的档案,必须在档案袋封口处密封盖章。

(2)档案材料必须真实可靠、完整齐全。具有普通院校大中专学历的应有转正定级表、报到证或就业(流动)介绍信。个别无法补齐材料的,应由存档本人签字注明。

4、档案检查合格后,由存档人填写存档人员登记表,签订存档协议书,办理存档手册和交费手续。

二、流动人员人事档案转出

(一)档案转出的手续

办理调档手续,本人或存档单位须提供以下相关材料:

1、本人身份证、档案保管手续、委托存档单位同意调出的证明信。

2、调档函。其中:省内跨地区调转的由调入地县以上(含县)人才服务机构出具调档函;办理保险、失业、退休调档的,由该办理部门出具调档函;考取公务员或被国有企、事业单位录(聘)用的,由录取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开具调档函;考取研究生调档的,由录取学校出具调档函或凭研究生录取通知书转档;应征入伍的,提交入伍通知书或武装部门出具的调档函;非国有单位应由委托管理其人事档案的人才服务机构出具调档函。

3、委托他人代办,还需持有存档本人签字的委托书,存档凭证、委托人和经办人身份证原件(留存复印件)。

(二)转出档案的要求和程序

1、转出的档案应完整齐全,全部材料一次性转出。

2、跨地区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由现工作单位所在地人才服务机构管理的,流动人员离职后应及时申请转往户籍所在地或新工作单位所在地人才服务机构管理。

3、档案转出前,按国家规定的存档收费标准,结清存档费用。

4、普通院校大中专毕业生,见习期已满的,要办理完转正定级手续后再办理档案转出手续。

5、填写《存档经历登记表》(见附录3),盖章后装入本人档案。

6、办理档案转递手续。开具档案转递单(见附录4)。委托人事代理的开具人事关系介绍信(见附录5)。档案密封盖章后通过机要邮寄或交由办理调转人员转递。

7、接收单位收到档案后及时将“档案回执”寄回原档案管理机构。如调出一个月后没有收到回执,原档案管理机构应查询确认对方是否收到档案。

三、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与整理

(一)档案材料的收集

1、收集内容。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材料收集的内容,要以中组部《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组通字[1996]14号)的收集内容为准。

2、收集要求。要定期收集新形成的材料,及时充实档案内容。对长期未补充材料的档案,要建立登记制度,主动与存档人员或其所在单位联系,督促其补充材料。

3、材料要求:

(1)归档材料应为办理完毕的正式材料。材料内容应完整齐备、规范真实、文字清楚、对象明确,并有承办单位或个人署名及形成材料的日期。归档材料规定由单位审查盖章的,应有单位盖章。

(2)归档材料应使用16开规格的办公用纸,材料左边应留出2~2.5CM装订边。

(3)归档材料的文字应是铅印、胶印、油印、打印或用蓝黑墨水、墨汁书写,不得使用圆珠笔、铅笔、红色墨水及纯蓝墨水和复写纸书写。

(4)归档材料应为原件(电传材料需复印后归档)。特殊情况存入复印件的,应由原件保管单位注明并加盖公章。一般不得用复印件代替原件存档。

4、归档要求。材料形成后,要及时送交档案管理部门归档。转递过程中应严密包封并加盖密封章。对符合归档要求的材料,要登记后归入档案;对不符合归档要求的材料,要及时通知材料形成单位补送或补办手续。

(二)档案材料的整理

1、整理要求。要认真鉴别、分类准确、编排有序、目录清楚、装订整齐,使每卷档案达到完整、真实、条理、精练、实用的要求。

2、材料鉴别。对归入档案的材料要审核其是否完整、内容是否真实、手续是否齐全。要根据材料的内容和用途判定其保存价值,确定是否属于档案内容。对不属于档案内容和重复多余的材料,应退回材料形成单位。

3、材料分类: 第一类:履历材料;

第二类:自传材料;

第三类:鉴定、考察、考核材料;

第四类:学历、学位、培训、专业技术情况等材料;

第五类:政审材料;

第六类:加入党、团组织材料;

第七类:表彰奖励材料;

第八类:处分材料;

第九类:录(聘)用、调动、任免、转业、退(离)休、辞职辞退、工资、福利待遇、各种代表会议和出国(境)审查材料;

第十类:其他可供参考有保存价值的材料。

4、材料编目。要根据材料形成的时间或材料内容的主次关系进行排序。按照材料类别排列顺序及档案材料目录格式,编写详细的档案材料目录。

5、复制与加工。材料载体变质、字迹退色不清或破损时,应采用修复、打印、抄写、复印、裱糊等方法进行抢救。复制材料要核对无误,并注明复制单位和日期。

6、材料装订。装订前应将材料上的大头针、订书钉等金属物拆除。然后理齐全卷材料,在材料左侧竖直打上装订孔,装订成卷。

四、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保管与保护

(一)保管的基本要求

1、应建立坚固的专用档案库房,配置铁质的档案柜或档案密集架。档案库、阅档室和档案管理人员办公室应分别设置。

2、应配置相应的计算机管理、档案整理装订、安全防护等设备。

3、要建立档案库房的档案出入库制度、卫生安全制度、工作交接制度和档案排放查找方法。

4、库存档案应采取分类管理。对死亡人员档案、无主档案、长期出国人员档案、毕业生档案等要分别登记管理。

(二)保护的基本要求

1、防火要求。档案库房应远离食堂、汽车库房等消防重点目标;应按装避雷针、火灾报警器和消防灭火设备;档案管理人员应熟悉有关消防安全知识。严禁在库房内吸烟、设置明火、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和其他杂物。

2、防潮要求。库房内应安装温湿度记录仪器、加湿机、去湿机等设备。库房相对湿度控制在45%~60%。

3、防蛀要求。裱糊档案材料应使用化学浆糊。库房内不得存放食品和易霉物品。要定期施放驱虫药剂和使用防腐防虫物品。

4、防盗要求。库房要安装防盗门窗、防盗报警装置和监控设备。档案管理人员每天下班前要检查门窗关闭情况。

5、防光要求。库房宜选用白炽灯照明。如采用荧光灯照明时,需有紫外线过滤措施。库房不宜采用自然光源,应避免阳光直射档案。有外窗时应配有窗帘等遮阳措施。

6、防高温要求。库房应配备排风扇、空调等通风降温设备,温度应控制在14 ℃~24 ℃。

五、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查阅

(一)查阅档案范围

1、公安、检察、法院、司法等国家机关或公证机构因侦查、审理或公证需要可查阅有关人员的档案。

2、设立党委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因考察、任免、聘任、调动、入党(团)、参军、出国等工作需要可跨单位查阅有关人员的档案。

3、用人单位因工作需要可查阅本单位员工的档案。

(二)查阅要求

1、查阅单位应派中共党员持有效的单位介绍信及身份证件查阅。

2、查阅档案应在阅档室或指定的地方查阅。

3、查阅者不得涂改、圈划、抽取、撤换档案材料,对档案内容应严格保密,不得泄漏或擅自向外公布,保障个人隐私不受侵犯。

4、需要摘录档案内容的,应征得档案管理部门同意。对摘录部分,由档案管理人员与原件核对无误后,写明出处及日期,并加盖公章。

5、不得擅自复制、拍摄档案内容。确因工作需要从档案中取证的,应说明理由,经档案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后,方可复制或拍摄。复制的材料由档案管理部门注明出处和日期,并加盖公章。

(三)办理查阅的程序

1、查阅者应持有效的单位介绍信和有效身份证件,用人单位查阅时还应提供被查阅者的存档凭证。

2、档案管理部门审核查阅人提供的有效证件及相关材料,填写《查阅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登记表(薄)》,根据规定和需要提供档案材料。

3、查阅结束后,档案管理人员应及时将被查阅档案归库,并将查阅人所持的介绍信、身份证复印件留存。

4、人事档案原则上不外借,如确实需要借用档案的,经人才服务机构负责人批准,可按档案转出的规定办理有关手续。

六、出具流动人员人事档案证明材料

(一)出具证明的适应范围

存档人员,需要人才服务机构出具与本人档案记载相关或与管理人事档案相关的证明材料,可向其委托管理本人档案的人才服务机构提出申请,经审核同意后,由人才服务机构出具。证明种类分为:委托管理人事档案证明函(见附录6)、人事档案材料情况证明函(见附录7)。

(二)办理证明的程序

1、存档人员向人才服务机构说明出具证明材料的事由(或对方索取证明的信函)、提供存档凭证、经办人或申请人有效身份证件。

2、根据档案实际记载出具证明。档案中无记载的,应补齐相关材料后出具。

3、确需复印档案材料作为旁证的,应在复印件上注明用途及复印日期,并加盖公章。

七、流动人员身份认定

(一)认定对象

辞职和被辞退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档案中原身份为全民所有制录(聘)用干部的人员;普通院校大中专毕业生;军队退役军官。

(二)认定程序

1、对存档人员的原身份进行审定。凡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可以对其原干部身份进行认定:

(1)市(地)级以上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批准录用的全民所有制干部。

(2)市(地)级以上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批准的全民所有制聘用制干部。

(3)普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以毕业生报到证或就业介绍信为准)。

(4)行政机关、事业单位辞职、辞退人员,经审定符合保留干部身份规定条件的,可对其原干部身份进行认定保留。

(5)军队退役的排以上军官(不含士官)。

2、凡是受开除处分和擅自离职人员,不再对其原干部身份进行认定。

3、身份认定由本人提出申请,填写《流动人员档案身份认定申请表》,经办人员填写审核意见后,报人才服务机构领导审批。

4、出具《流动人员身份认定书》(见附录8),做为接续人事关系的依据。

八、流动人员专业技术职务委托评定

(一)委托评审职称对象

1、存档并实行人事代理服务且在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符合申报各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条件的流动人员。

2、农村实用人才。

(二)委托评定职称程序

1、凭本人存档凭证提交评审材料。

2、工作人员对提交的评审材料进行资格审核。审核合格后在其《评定表》及《推荐表》上加盖公章。

3、开具《委托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函》(见附录9),报送相关专业评委会。评委会收取评审材料后,及时返还申报材料原件。

4、按照评委会评审要求,通知参评人员参加相应的职称答辩或考试。

5、评审工作结束后,及时返还评审材料,并将职称评定表装入本人档案。

九、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档案接转

(一)适用对象

普通高、中等院校(含全日制成人教育普通班)应届离校时未就业的毕业生档案。

(二)接收毕业生档案的标准

人才服务机构接收的毕业生档案应具有下列材料:

1、考生档案正卷、副卷(高、中等学校招生报名登记表、志愿表等);

2、学生登记表;

3、学年鉴定材料;

4、入党、入团材料;

5、奖惩材料;

6、实习、社会实践材料;

7、学生体检表;

8、毕业生成绩单;

9、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材料;

10、授予学位审批表;

11、毕业生登记表;

12、普通高、中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

其中,1、2、8、11、12五项材料为普通高、中等学校毕业生档案必须具备的材料。

(三)接收毕业生档案的程序

1、审核档案材料。人才服务机构接到档案后,按照接收毕业生档案标准严格审查档案内容,对于材料不齐全或不清楚的,要求转出单位补齐或查清后方可接收。对于确实难以补齐个别材料的档案,毕业生本人签字确认,自愿放弃这部分材料后可以接收。

2、办理档案交接手续。毕业生派遣部门统一转来的档案,经审核无误后,统一办理接收手续;学校邮寄来的档案或由毕业生自带的档案,在查验密封和材料无误后,在《转递档案通知单回执》上签名并加盖印章后返回转出单位。不符合要求的档案,通知转出单位并将档案退回。

3、人才服务机构将接收的毕业生档案登记造册,并专柜进行管理。同时要及时按照《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细则》的规定,对档案进行装订整理,达到人事档案的管理标准。

4、毕业生毕业后两年内未就业的,在这个期间人才服务机构对其档案实行免费管理。

(四)转出毕业生档案的程序

1、转出毕业生档案应分别提交以下调档手续:

(1)升学的,提交《入学通知书》和学校出具的调档函;

(2)应征入伍的,提交《入伍通知书》或武装部门出具的调档函;

(3)改派的,提交改派后的《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或人才服务机构的《毕业生就业通知书》;

(4)考录到机关、事业单位的,提交考录主管部门出具的录用通知书或调档手续。

(5)毕业生档案免费保管期满后另行委托管理档案的,提交人才服务机构的调档函。

2、办理转出档案手续。入伍和就业的毕业生,按照流动人员人事档案转出的规定办理转出手续;档案免费保管期满后仍未就业的,按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

3、对毕业时学校虽已派遣但当时未就业的,两年择业期满后异地就业,不能办理改派手续的毕业生,如属于需要办理落户的,由省人才中心出具《高校毕业生就业介绍信》;如属于不需要办理落户的,由各市人才服务机构出具《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流动介绍信》(见附录10),办理档案接转手续。

十、辞职和被辞退人员档案接转

(一)适用对象

1、从国家机关、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办理辞职手续的人员;

2、被国家机关、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按照规定辞退的人员。

(二)接收辞职和被辞退人员档案标准

辞职和被辞退人员档案材料,除了要真实可靠、完整齐全、文字清楚、对象明确、手续完备外,还必须具备下列材料:

1、辞职人员档案中应有本人《辞职申请表》和所在单位或任免机关的批准文件等辞职手续;

2、被事业单位辞退的人员档案中应有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作出的辞退决定(本人签字或辞退决定与本人见面的说明)、《辞退费发放证明》等辞退手续;

3、被国家机关辞退的公务员档案中应有《辞退公务员审批表》和任免机关作出的辞退决定(本人签字或辞退决定与本人见面的说明)、《辞退费发放证明》等辞退手续。

(三)接转辞职和被辞退人员档案的程序

1、辞职和被辞退人员档案由其原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在办理完辞职或辞退手续后一个月内,向同级政府的人才服务机构移交。

2、人才服务机构按照接收辞职和被辞退人员档案标准严格审查档案内容,对于材料不齐全或不清楚的,要求原单位补齐或查清。

3、经审查无误的档案,由接收单位与转出单位履行交接手续,接收单位在《转递档案通知单回执》上签名并加盖印章,将《回执》退回转出单位。

4、辞职或被辞退人员原所在单位,要与辞职或被辞退本人一起,与人才服务机构办理档案移交手续,并签订人事档案管理合同。

5、辞职和被辞退人员重新就业或自谋职业,其档案需要转出时,按流动人员档案转出的程序和要求办理。

第三篇:《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

人发[1996]118号

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管理,维护人事档案的真实性、严肃性、完善人才流动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干部档案工作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是指: 

(一)辞职或被辞退的机关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人事档案; 

(二)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人事档案;

(三)待业的大中专毕业生的人事档案; 

(四)自费出国留学人员的人事档案; 

(五)外商投资企业、乡镇企业、区街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私营企业等非国有企业聘用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人事档案; 

(六)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中方雇员的人事档案; 

(七)其它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

第三条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遵循“集中统一,归口管理”的原则,接受同级党委组织部门、政府人事行政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第二章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机构。

第四条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机构为县以上(含县)党委组织部门和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所属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以下简称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其他任何单位不得擅自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严禁个人保管他人人事档案。

第五条 跨地区流动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可由其户籍所在地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管理,也可由其现工作单位所在地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管理。

第六条 尚未建立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的地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仍由原人事档案管理单位管理。

第七条 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应认真做好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转

递等管理工作,认真做好与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有关的流动人员身份认定、档案工资记载、出国(出境)政审工作,经授权做好相关的职称资格考评、合同鉴证、社会保险等社会化服务工作。

第三章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转递 

第八条 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凭符合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的人员流动的有效文书,向流动人员原单位开具调档函,原单位接到调档函十五天内,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随档案转递通知单转交人才流动服务机构。转递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必须完整齐全,不得扣留材料或分批转出。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经审核无误后,及时将档案转递通知单回执退回原单位。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发现转来的档案材料不齐全或不清楚的,应要求原单位补齐或查清楚。

第九条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转递,应通过机要交通或派专人送取,不得邮寄或交流动人员本人自带。对流动人员本人自带的人事档案,人才流动服务机构不得接收。

第十条 人才流动服务机构接管流动人员人事档案,须由流动人员或其现所在单位办理委托存档手续。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应与流动人员或其现所在单位签订档案管理合同书,合同书须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等内容。

第十一条 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开具的转档手续,与机关、国家企事业单位开具的转档手续具有相同效力。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必须凭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开具的转档手续,方可接收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第四章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收集、整理与利用 

第十二条 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应加强与流动人员及其现所在工作单位的联系,做好流动人员档案材料的收集工作,不断充实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内容。收集的材料,必须经过认真的鉴别。需经单位盖章或本人签字的,签字盖章后方能归入档案。

第十三条 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应按照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的有关规定,认真做好流动人员档案材料的整理工作。在整理档案过程中,要防止丢失档案材料和擅自泄露档案内容,不得擅自涂改、抽取、销毁或伪造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材料。

第十四条 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应按照《干部档案工作条例》中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查阅、借阅工作制度和注意事项。

(一)查阅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应办理审批手续。查阅单位应申明查阅理由,管档单位根据规定和需要确定需提供的档案材料。

(二)查阅单位应派中共党员到人才流动服务机构查阅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对不符合规

定条件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向查阅单位介绍被查阅人的有关情况。

(三)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对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涉及国家秘密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要严格保管,严格查阅手续。

(四)任何个人不得查阅或借用本人及直系亲属的档案。

(五)查阅档案必须严格遵守保密规定和阅档规定,严禁涂改、圈划、抽取、撤换档案材料,查阅者不得泄露或擅自向外公布档案内容。

第四章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保管 

第十五条 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应具备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物质条件,建立坚固的防火、防潮的专用档案库房,配备铁质档案柜;经常检查库房的防火、防潮、防蛀、防盗、防光、防高温等设施和安全措施;档案库房、阅档室和档案人员办公室应三室分开。要不断研究和改进档案的保管方法和保护技术,逐步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

第十六条 建立健全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内部规章制度,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工作的政策研究和理论研究,实行目标管理,不断提高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第十七条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应由专人负责。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是党性强、作风正、忠于职守、具有一定的档案管理专业知识的共产党员。

第五章 监督与处罚。

第十八条 对违反本规定有下列情形的,由党委组织部门和政府人事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

(一)擅自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单位或个人; 

(二)擅自涂改档案内容或伪造档案材料的; 

(三)擅自向外公布、泄露档案内容的; 

(四)在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转递管理工作中,出现违反本规定的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前款所列情形负有责任的单位或直接责任者,要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党纪、政纪处分;触犯法律的、要依法追究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

第十九条 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应本着“服务为主,适当收费”的原则,按照有关规定收取服务费,但不得以赢利为目的。

第二十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根据本规定制定实施办法或工作细则,并报人事部备案。

第二十一条 本规定由人事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施行。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关于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人调发[1988]5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补充通知》(人调发[1989]11号)同时废止。

第四篇: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

【数据库】中国法律法规

【文献号】16671

【有效性】有效

【法规名称】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 暂行规定

【法规分类】行政机构与人事

【颁布部门】人事部

【颁布时间】19961218

【实施时间】19961218

【正文】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管理,维护人事档案的真实性、严肃性,完善人才流动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干部档案工作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是指:

(一)辞职或被辞退的机关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人事档案;

(二)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人事 档案 ;

(三)待业的大中专毕业生的人事档案;

(四)自费出国留学人员的人事档案;

(五)外商投资企业、乡镇企业、区街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私营企业等非国有企业聘用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人事档案;

(六)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中方雇员的人事档案;

(七)其它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

第三条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遵循“集中统一,归口管理”的原则,接受同级党委组织部门、政府人事行政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第二章 流动人员人事 档案管理 机构

第四条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机构为县以上(含县)党委组织部门和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所属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以下简称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其他任何单位不得擅自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严禁个人保管他人人事档案。

第五条 跨地区流动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可由其户籍所在地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管理,也可由其现工作单位所在地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管理。

第六条 尚未建立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的地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仍由原人事档案管理单位管理。

第七条 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应认真做好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转递等管理工作,认真做好与流动人员人事 档案管理 有关的流动人员身份认定、档案工资记载、出国(出境)政审工作,经授权做好相关的职称资格考评、合同鉴证、社会保险等社会化服务工作。

第三章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转递

第八条 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凭符合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的人员流动的有效文书,向流动人员原单位开具调档函,原单位接到调档函15天内,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随档案转递通知单转交人才流动服务机构。转递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必须完整齐全,不得扣留材料或分批转出。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经审核无误后,及时将档案转递通知单回执退回原单位。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发现转来的档案材料不齐全或不清楚的,应要求原单位补齐或查清楚。

第九条 流动人员人事 档案 转递,应通过机要交通或派专人送取,不得邮寄或交流动人员本人自带。对流动人员本人自带的人事档案,人才流动服务机构不得接收。

第十条 人才流动服务机构接管流动人员人事档案,须由流动人员或其现所在单位办理委托存档手续。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应与流动人员或其现所在单位签订档案管理合同书,合同书须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等内容。

第十一条 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开具的转档手续,与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开具的转档手续具有

相同效力。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必须凭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开具的转档手续,方可接收流动人员人事档案。

第四章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收集、整理与利用

第十二条 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应加强与流动人员及其现所在工作单位的联系,做好流动人员 档案 材料的收集工作,不断充实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内容。收集的材料,必须经过认真的鉴别。需经单位盖章或本人签字的,签字盖章后方能归入档案。

第十三条 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应按照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的有关规定,认真做好流动人员档案材料的整理工作。在整理档案过程中,要防止丢失档案材料和擅自泄露档案内容,不得擅自涂改、抽取、销毁或伪造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材料。

第十四条 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应按照《干部档案工作条例》中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查阅、借阅工作制度和注意事项。

(一)查阅流动人员人事 档案 应办理审批手续。查阅单位应申明查阅理由,管档单位根据规定和需要确定需提供的档案材料。

(二)查阅单位应派中共党员到人才流动服务机构查阅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向查阅单位介绍被查阅人的有关情况。

(三)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对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涉及国家秘密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要严格保管,严格查阅手续。

(四)任何个人不得查阅或借用本人及其直系亲属的档案。

(五)查阅档案必须严格遵守保密规定和阅档规定,严禁涂改、圈划、抽取、撤换档案材料,查阅者不得泄露或擅自向外公布 档案 内容。

第五章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保管

第十五条 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应具备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物质条件,建立坚固的防火、防潮的专用档案库房,配备铁质的档案柜;经常检查库房的防火、防潮、防蛀、防盗、防光、防高温等设施和安全措施;档案库房、阅档室和档案人员办公室应三室分开。要不断研究和改进档案的保管方法和保护技术,逐步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

第十六条 建立健全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内部规章制度,加强流动人员人事 档案 工作的政策研究和理论研究,实行目标管理,不断提高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第十七条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应由专人负责。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是党性强、作风正、忠于职守、具有一定的档案管理专业知识的共产党员。

第六章 监督与处罚

第十八条 对违反本规定有下列情形的,由党委组织部门和政府人事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一)擅自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单位或个人;

(二)擅自涂改档案内容或伪造档案材料的;

(三)擅自向外公布、泄露 档案 内容的;

(四)在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转递等管理工作中,出现违反本规定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

对前款所列情形负有责任的单位或直接责任者,要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党纪、政纪处分;触犯法律的,要依法追究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十九条 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应本着“服务为主,适当收费”的原则,按照有关规定收取服务费,但不得以赢利为目的。

第二十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根据本规定制定实施办法或工作细则,并报人事部备案。第二十一条 本规定由人事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施行。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关于加强流动人员人事 档案管理 工作的通知》(人调发〔1988〕5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补充通知》(人调发〔1989〕11号)同时废止。

第五篇: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规定

中组部、国家人事部关于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 点击:56 次 添加日期:2011-07-04 [ 打印 ] [ 收藏 ] [ 关闭 ]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管理,维护人事档案的真实性、严肃性,完善人才流动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干部档案工作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是指:

(一)辞职或被辞退的机关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人事档案;

(二)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全同或聘用合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人事档案;

(三)待业的大中专毕业生的人事档案;

(四)自费出国留学人员的人事档案;

(五)外商投资企业、乡镇企业、区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私营企业等非国有企业聘用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人事档案;

(六)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中方雇员的人事档案;

(七)其它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

第三条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遵循“集体统一,归口管理”的原则,接受同级党委组织部门、政府人事行政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第二章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机构

第四条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机构为县以上(含县)党委组织部门和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所属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以下简称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其它任何单位不得擅自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严禁个人保管他人人事档案。

第五条 跨地区流动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可由其户籍所在地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管理,也可由其现工作单位所在地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管理。

第六条 尚未建立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的地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仍由原人事档案管理单位管理。

第七条 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应认真做好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转递等管理工作,认真做好与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有关的流动人员身份认定、档案工资记载、出国(出境)政审工作,经授权做好相关的职称资格考评、合同鉴证、社会保险等社会化服务工作。

第三章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转递

第八条 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凭符合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的人员流动的有效文书,向流动人员原单位开具调档函,原单位按到调档函十五天内,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随档案转递通知单转交人才流动服务机构。转递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必须完整齐全,不得扣留材料或分批转出。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经审核无误后,及时将档案转递通知单回执退回原单位。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发现转来的档案材料不齐全或不清楚的,应要求原单位补齐或查清楚。

第九条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转递,应通过机要交通或派专人送取,不得邮寄或交流动人员本人自带。对流动人员本人自带的人事档案,人才流动服务机构不得接收。

第十条 人才流动服务机构接管流动人员人事档案,须由流动人员或现所在单位办理委托存档手续。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应与流动人员或其现所在单位签订档案管理合同书,合同书须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等内容。

第十一条 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开具的转档手续,与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开具的转档手续具有相同效力。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必须凭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开具的转档手续,方可接收流动人员人事档案。

第四章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收集、整理与利用

第十二条 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应加强与流动人员及其现所在工作单位的联系,做好流动人员档案材料的收集工作,不断充实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内容。收集的材料,必须经过认真的鉴别。需经单位盖章或本人签字的,签字盖章后方能归入档案。

第十三条 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应按照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的有关规定,认真做好流动人员档案材料的整理工作。在整理档案过程中,要防止丢失档案材料和擅自泄露档案内容,不得擅自涂改、抽取、销毁或伪造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材料。

第十四条 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应按照《干部档案工作条例》中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查阅、借阅工作制度和注意事项。

(一)查阅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应办理审批手续。查阅单位应申明查阅理由,管档单位根据规定和需要确定需提供的档案材料。

(二)查阅单位应派中共党员到人才流动服务机构查阅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向查阅单位介绍被查阅人的有关情况。

(三)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对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涉及国家秘密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要严格保管,严格查阅手续。

(四)任何个人不得查阅或借用本人及其直系亲属的档案。

(五)查阅档案必须严格遵守保密规定和阅档规定,严禁涂改、圈划、抽取、撤换档案材料,查阅者不得泄露或擅自向外公布档案内容。

第五章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保管

第十五条 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应具备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物质条件,建立坚固的防火、防潮的专用档案库房,配备铁质的档案柜;经常检查库房的防火、防潮、防蛀、防盗、防光、防高温等设施和安全措施;档案库房、阅档室和档案人员办公室应三室分开。要不断研究和改进档案的保管方法和保护技术,逐步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

第十六条 建立健全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内部规章制度,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工作的政策研究和理论研究,实行目标管理,不断提高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第十七条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应由专人负责。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是党性强、作风正、忠于职守、具有一定的档案管理专业知识的共产党员。

第六章 监督与处罚

第十八条 对违反本规定有下列情形的,由党委组织部门和政府人事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一)擅自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单位或个人;

(二)擅自涂改档案内容或伪造档案材料的;

(三)擅自向外公布、泄露档案内容的;

(四)在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转递等管理工作中,出现违反本规定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

对前款所列情形负有责任的单位或直接责任者,要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党纪、政纪处分;触犯法律的,要依法追究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十九条 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应本着“服务为主,适当收费”的原则,按照有关规定收取服务费,但不得以赢利为目的。

第二十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根据本规定制定实施办法或工作细则,并报人事部备案。第二十一条 本规定由人事部负责解释。第二十二条 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下载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从业人员业务培训班(共五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从业人员业务培训班(共五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

    人发(1996)118号 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关于印发《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各省、自冶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和人发政府人事(人事劳动)厅(局),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合同书

    甲方: 乙方:身份证号码: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合同书 编号 根据国家、省、市相关政策文件规定,经甲乙双方共同协商,就单纯管理乙方人事档案的有关问题达成合同如下: 一、 本合同期......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第一章总则1.为了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管理,维护人事档案的真实性、严肃性,完善人才流动社会化服务体系,促......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指南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指南依据中组部、人事部《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人发[1996]118号)和上海市人事局《关于建立本市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统一服务平台的意见》(沪......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现状和建议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现状和建议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是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为加强管理,1988年,1989年中组部、人事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山东省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5篇

    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山东省人事厅转发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关于印发〈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的通知鲁人〔1997〕21号各市、地、县(市区)委组织部,各市......

    余杭市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合同

    杭州市余杭区人事代理合同书(个人) 档案编号: 甲方:杭州市余杭区人才开发中心乙方: 根据有关政策规定,经甲乙双方协商同意,订立合同条款如下: 1. 乙方自愿委托甲方代理乙方的人事......

    江苏省人才流动服务中心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

    江苏省人才流动服务中心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细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维护人事档案的严肃性,完善人才流动社会化服务体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