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刑事审判工作若干问题的讨论纪要(大全5篇)

时间:2019-05-13 17:44: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刑事审判工作若干问题的讨论纪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刑事审判工作若干问题的讨论纪要》。

第一篇:关于刑事审判工作若干问题的讨论纪要

苏高法[2007]364号

关于刑事审判工作若干问题的讨论纪要

苏高法[2007]364号

为贯彻落实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江苏省人民检察院第八次工作会谈精神,进一步规范刑事审判工作,加强刑事审判中法、检沟通和协调,提高刑事审判质量和效率,增强刑事审判效果,“两院”有关部门和主管领导多次召开座谈会,分析当前刑事审判工作形势,研究、探讨刑事审判中容易产生分歧的指定管辖、二审庭审规范、裁判文书送达等问题,就有关问题达成了一致意见。现纪要如下:

一、关于指定管辖问题.

对于上级检察院指定下级检察院管辖的案件,在提起公诉前,上级检察院应当书面商请有指定管辖权的法院指定相关法院管辖,并提供指定管辖的理由和依据。上级法院自行指定下级法院管辖案件的,应当在指定管辖前书面商请同级检察院,并提出指定管辖的理由和依据。

二、关于检察院阅卷后建议发回重审问题

对于上诉案件,检察院阅卷后认为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者发现上诉人(原审被告人)有新的犯罪事实或漏罪,应当及时与法院沟通,建议发回重审,法院视情况决定是否开庭审理。法院采纳检察院建议的,可以不经庭审直接决定发回重审;法院不采纳检察院建议的,应当及时与检察院沟通。对于决定发回重审的案件,法院、检察院应当各自与下级院做好沟通、协调工作,督促下级院做好案件发回重审后的相关工作。

省法院、省检察院进一步加大对下级法院、检察院的业务指导,使发回重审案件依法妥善处理。

三、关于刑事案件二审庭审规范问题

1、关于开庭时间的拟定与变更。省法院的案件承办人在通知省检察院阅卷时,应当确定一个月后的第十日为拟定开庭时间。若需变更拟定的开庭时间,法、检承办人应当分别向所在部门负责人报告,以便双方进一步沟通、协调。

2、关于重要证人、鉴定人出庭。应当出庭的证人、鉴定人的范围,依照省公检法司《关于保障死刑第二审案件开庭审理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二条第一款的规定确定。对应当出庭的证人、鉴定人,检察院以“江苏省人民检察院二审案件申请出庭证人名单”申请,法院以最高法院制订的《出庭通知书》通知。

3、关于当事人身份的核对。对当事人的身份核对,均在庭审过翟中进行,不再采取庭前核对的方式。

4、关于二审上诉案件法庭调查顺序。在二审上诉案件法庭调查阶段,上诉人或者辩护人宣读上诉状或者陈述上诉理由后,按照先辩护人、后检察员的顺序,对上诉人进行发问、讯问。

5、关于举证内容和质证方式。举证内容的详略根据案件的疑难复杂程度确定。对于事实清楚,检辩双方对案件事实、证据没有争议或者争议不大的,进行概括举证;对于事实不清,或者检辩双方对案件事实、证据有重大分歧的,应当详细举证。质证方式因案而异,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确定采取分别质证或者综合质证的方式。

6、关于尽量避免重启庭审程序。对于有重大影响或者证据存在疑问的案件,法、检承办人及其所在部门,应当在庭审前加强沟通,协商确定庭审重点,充分做好庭审准备,确保庭审效果,尽量避免因庭审不到位而重启庭审程序。

7、关于二审出庭证人的证言采信。证人在一审过程中未出庭作证,一审法院采信其庭前证言,二审审理过程中,证人到庭作证并改变其庭前证言的,应当要求证人确认其证言的内容,并就其证言中出现的矛盾作出合理解释。

8、关于二审期间的证据调查主体。庭审前,案件证据存在疑问需要调查核实或者补强的,由检察院进行;庭审后,对案件证据需要进一步调查核实的,一般由法院进行,检察院予以配合。

四、关于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结论的表述问题

为规范、统一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结论的表述,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结论,应当根据被鉴定人刑事责任能力的不同情形,分别表述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限定刑事责任能力”或者“无刑事责任能力”。该表述由省法院拟文通知省内相关的精神疾病司法鉴定部门。

五、关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配合和重大敏感案件的沟通问题

法院、检察院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进一步加强配合,对定性有争议的案件积极沟通协调。下级法院对于拟改变检察院指控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定性,检察院有异议的案件,应当在判决前向上级法院报告。对于重大敏感案件,法院、检察院及时互相通报相关信息,积极稳妥处理,切实提高案件办理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下级检察院在起诉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和重大敏感案件时,应当向省检察院报告。

六、关于裁判文书的送达问题

省法院审理二审和复核案件,应当在案件审结后三日内,将二审、复核裁判文书送达省检察院。对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案件,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的,省法院应当在向下级法院交付死刑命令时,将核准死刑裁定书送达省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不核准死刑的,省法院应当在收到最高人民法院的裁判文书后三日内,将最高人民法院的裁判文书送达省检察院。

对于刑事审判工作中_其他需要协商、统一的若干问题。“两院”将进一步进行深入研讨,逐步加以解决。

2007年10月25日

第二篇:全国法院维护农村稳定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全国法院维护农村稳定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的通知

(法〔1999〕21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 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全国地方各中级人民法院,各大单位军事法院,新疆生 产建设兵团各中级法院:

现将全国法院维护农村稳定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印发,望认真贯彻执行。

1999年10月27日

全国法院维护农村稳定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

为了贯彻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 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落实1999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在上海召 开的全国高级法院院长座谈会(以下简称“上海会议”)关于推进人民法院改革、切实把人民法院的工作重点放在基层的精神,进一步探索和开拓刑事审判为农村稳 定和农业发展服务的工作思路,最高人民法院于1999年9月8日至10日在山 东省济南市召开了全国法院维护农村稳定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出席会议的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主管刑事审判工作的副院长、刑事审判庭庭长。解 放军军事法院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也派代表参加会 议。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刘家琛在座谈会上作了重要讲话。

与会同志总结交流了近年来自地法院审理农村中刑事案件的情况和经验,分析 了当前农村治安形势和农村中刑事案件及农民犯罪的特点,认真讨论了当前审理农 村几类主要刑事案件和农民犯罪案件应当注意的若干问题;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 加强刑事审判工作,维护农村稳定提出了明确要求,现纪要如下:

会议认为,农村稳定是巩固工农联盟的政权、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坚实基础。农村社会治安稳定、农业发展,是从根本上改变长期以来我国城乡犯罪中农民占大 多数的状况的社会条件和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政治稳定、农业稳步 发展、农村治安形势总的是平稳的,这是主流。但是在一些地方,还存在影响治安 稳定的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其主要特点表现为:

一是农村社会矛盾复杂化,有的导致群体性械斗和上访事件,有的激化为严重 治安犯罪案件;二是非法宗教和邪教组织在一些农村乡镇有重新抬头之势;三是农 村金融和市场管理秩序混乱,损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严重影响农村稳定和农业发 展;四是农民间因生产生活、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等内部矛盾激化为刑事犯罪的情 况比较突出。这一状况,如不得到有效控制,长期下去,将导致党和政府在农村依 靠的基本队伍结构发生变化,不利用于基层政权的巩固与发展;五是一些地方出现 的“村霸”、“乡霸”等恶势力及封建宗族势力横行乡里,有的犯罪团伙带有明显的黑社会组织性质,成为威胁农村治安稳定的一大祸端;六是卖淫嫖娼、贩卖、吸 食毒品,赌博等社会丑恶现象在一些农村地区发展蔓延,诱发了多种犯罪。以上问 题,在广大农村有一定的普遍性,有的还很突出,不仅影响农村的稳定、改革和农

业的发展,也与整个社会的稳定息息相关。尤其值得重视是,农村中刑事犯罪案件 和农民犯罪案件在我国所有刑事犯罪案件和罪犯中所占比例逐年增加,特别是在杀 人、抢劫、盗窃、伤害案件中,农民罪犯占了大部分,所占比例连年上升。在判处 死刑的罪犯中,农民罪犯所占的比例近年来也呈上升趋势。

上述情况表明,农村中农民犯罪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治安稳定的重要因素,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治安形势的走向。解决好这一问题实际上也就找到了 我国解决犯罪问题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认真分析研究这些问题,提出具体对策意见。对于解决农村稳定、全国社会治安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会议认为,涉及农村中犯罪案件、农民犯罪案件的审判工作,直接关系到党在 农村工作中的方针、政策能否得到贯彻落实。正确处理好这类案件,不仅仅是审判 工作的问题,而且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因此,加强对农村中犯罪案件、农民犯 罪案件的审判工作,维护农村和整个社会稳定,应当始终是人民法院面临的一项重 要而紧迫的政治任务。

会议在认真学习《决定》和“上海会议”文件的基础上,结合执行刑法、刑事

诉讼法的审判实践,对审理农村中犯罪案件、农民犯罪案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 了研究、讨论。一致认为,对于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抢劫、强奸、绑架等严重危 害农村社会治安的暴力犯罪以及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团伙犯罪,一定要继续坚持从重 从快严厉打击的方针。要根据当地社会治安的特点,将经常性“严打”和集中打击、专项斗争结合起来,始终保持“严打”的高压态势,有效地遏制严重刑事犯罪活 动蔓延的势头,尽一切努力维护好农村社会治安的稳定。同时,对正确适用法律,处理好农村常见多发案件,全面、正确掌握党的刑事政策,取得了一致意见: @@

(一)关于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案件

要准确把握故意杀人犯罪适用死刑的标准。对故意杀人犯罪是否判处死刑,不 仅要看是否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结果,还要综合考虑案件的全部情况。对于因婚姻家 庭、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故意杀人犯罪,适用死刑一定要十分慎重,应 当与发生在社会上的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其他故意杀人犯罪案件有所区别。对于被 害人一方有明显过错或对矛盾激化负有直接责任,或者被告人有法定从轻处罚情节 的,一般不应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要注意严格区分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的界限。在直接故意杀人与间接故意 杀人案件中,犯罪人的主观恶性程度是不同的,在处刑上也应有所区别。间接故意 杀人与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虽然都造成了死亡后果,但行为人故意的性质和内容是 截然不同的。不注意区分犯罪的性质和故意的内容,只要有死亡后果就判处死刑的 做法是错误的,这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当予以纠正。对于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手段 特别残忍,情节特别恶劣的,才可以判处死刑。

要准确把握故意伤害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标准。参照1996年国家

技术监督局颁布的《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以下简称“工伤标准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严重残疾”是指下列情形之一:被害人

身体器官大部缺损、器官明显畸形、身体器官有中等功能障碍、造成严重并发症等。残疾程序可以分为一般残疾(十至七级)、严重残疾(六至三级)、特别严重残 疾(二至一级),六级以上视为“严重残疾”。在有关司法解释出台前,可统一参 照“工伤标准”确定残疾等级。实践中,并不是只要达到“严重残疾”就判处死刑,还要根据伤害致人“严重残疾”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犯罪情节和危害后果来决 定刑罚。故意伤害致重伤造成严重残疾,只有犯罪手段特别残忍,后果特别严重的,才能考虑适用死刑(包括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

(二)关于盗窃案件

要重点打击的是:盗窃农业生产资料和承包经营的山林、果林、渔塘产品等严 重影响和破坏农村经济发展的犯罪;盗窃农民生活资料,严重影响农民生活和社会 稳定的犯罪;结伙盗窃、盗窃集团和盗、运、销一条龙的犯罪;盗窃铁路、油田、重点工程物资的犯罪等。

对盗窃集团的首要分子、盗窃惯犯、累犯,盗窃活动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要 依法从严惩处。对于盗窃牛、马、骡、拖拉机等生产经营工具或者生产资料的,应 当依法从重处罚。对盗窃犯罪的初犯、未成年犯,或者确因生活困难而实施盗窃犯 罪,或积极退赃、赔偿损失的,应当注意体现政策,酌情从轻处罚。其中,具备判 处管制、单处罚金或者宣告缓刑条件的,应区分不同情况尽可能适用管制、罚金或 者缓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中“ 入户盗窃”的“户”,是指家庭及其成员与外界相对隔离的生活场所,包括封闭的 院落、为家庭生活租用的房屋、牧民的帐蓬以及渔民作为家庭生活场所的渔船等。集生活、经营于一体的处所,在经营时间内一般不视为“户”。

@@

(三)关于农村恶势力犯罪案件

修订后的刑法将原“流氓罪”分解为若干罪名,分别规定了相应的刑罚,更有

利于打击此类犯罪,也便于实践中操作。对实施多种原刑法规定的“流氓”行为,构成犯罪的,应按照修订后刑法的罪名分别定罪量刑,按数罪并罚原则处理。对于 团伙成员相对固定,以暴力、威胁手段称霸一方,欺压百姓,采取收取“保护费”、代人强行收债、违规强行承包等手段,公然与政府对抗的,应按照黑社会性质组 织犯罪处理;其中,又有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等犯罪行为的,按数罪并罚的规定处 罚。

@@

(四)关于破坏农业生产坑农害农案件

对于起诉到法院的坑农害农案件,要及时依法处理。对犯罪分子判处刑罚时,要注意尽最大可能挽回农民群众的损失。被告人积极赔偿损失的,可以考虑适当从轻处罚。被害人提起刑事自诉的,要分别不同情况处理:受害群众较多的,应依靠 当地党委,并与有关政法部门协调,尽量通过公诉程序处理;被害人直接向法院起 诉并符合自诉案件立案规定的,应当立案并依法审理。对于生产、销售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罪所造成的损失数额标准,在最高法院作出司法解释前,各高级 法院可结合本地具体情况制定参照执行的标准。

@@

(五)关于村民群体械斗案件

处理此类案件要十分注意政策界限。案件经审理并提出处理意见后,要征求当 地党委和有关部门的意见。既要严格依法办事,又要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把 处理案件与根治械斗发生的原因结合起来,防止发生意外和出现新的矛盾冲突。要查清事实,分清责任,正确适用刑罚。处理的重点应是械斗的组织者、策划 者和实施犯罪的骨干分子。一般来说,械斗的组织者和策划者,应对组织、策划的 犯罪承担全部责任;直接实施犯罪行为的,应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负责。要注意缩 小打击面,扩大教育面。对积极参与犯罪的从犯,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 中符合缓刑条件的,应当适用缓刑;对被煽动、欺骗、裹挟而参与械斗,情节较轻,经教育确有悔改表现的,可不按犯罪处理。

要注意做好被害人的工作。对因参与械斗而受伤的被害人,也应指出其行为的 违法性质;对因受害造成生产、生活上困难的,要协助有关部门解决好,努力依法 做好善后工作,消除对立情绪,根除伺机再度报复的潜在隐患。

@@

(六)关于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案件

要从严惩处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团伙的首要分子和以拐卖妇女、儿童为常业的 “人贩子”。

要严格把握此类案件罪与非罪的界限。对于买卖至亲的案件,要区别对待:以 贩卖牟利为目的“收养”子女的,应以拐卖儿童罪处理;对那些迫于生活困难、受 重男轻女思想影响而出卖亲生子女或收养子女的,可不作为犯罪处理;对于出卖子 女确属情节恶劣的,可按遗弃罪处罚;对于那些确属介绍婚姻,且被介绍的男女双 方相互了解对方的基本情况,或者确属介绍收养,并经被收养人父母同意的,尽管 介绍的人数较多,从中收取财物较多,也不应作犯罪处理。

会议在认真分析了农村中犯罪、农民犯罪的原因和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农 村基层组织的作用和现状,对处理农村中犯罪案件和农民犯罪案件应当把握的政策 界限进行了研究;对正确处理以下问题取得了一致意见:

@@

(一)关于正确处理干群关系矛盾引发的刑事案件问题

开庭审理此类案件,一般要深入发案地,认真查清事实,了解案件发生真实原 因,分清双方责任,合情、合理、合法地予以处理。

对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欺压百姓、胡作非为,严重损害群众和集体利益,构成 犯罪的,要依法严惩;对只是因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构成犯罪的,要做好工作,取得 群众谅解后,酌情予以处理。

对抗拒基层组织正常管理,纯属打击报复农村干部的犯罪分子,一定要依法严 惩;对事出有因而构成犯罪的农民被告人,则要体现从宽政策。群体事件中,处罚 的应只是构成犯罪的极少数为首者和组织者;对于其他一般参与的群众,要以教育 为主,不作犯罪处理。

要充分依靠当地党委和政府,充分征求有关部门对此类案件判决的意见。对当 地政府强烈要求判处死刑的案件,要了解有关背景。对于依法应当判处死刑的,不 能因为担心被告方人多势众会闹事而不判处死刑;相反,对不应当判处死刑的,也 不能因为被害方闹事就判处死刑。要依靠党政部门努力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在 未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的情况下,不要急于下判。

@@

(二)关于对农民被告人依法判处缓刑、管制、免予刑事处罚问题

对农民被告人适用刑罚,既要严格遵循罪刑相适应的原则,又要充分考虑到农 民犯罪主体的特殊性。要依靠当地党委做好相关部门的工作,依法适当多适用非监 禁刑罚。对于已经构成犯罪,但不需要判处刑罚的,或者法律规定有管制刑的,应 当依法免予刑事处罚或判处管制刑。对于罪行较轻且认罪态度好,符合宣告缓刑条 件的,应当依法适用缓刑。

要努力配合有关部门落实非监禁刑的监管措施。在监管措施落实问题上可以探 索多种有效的方式,如在城市应加强与适用缓刑的犯罪人原籍的政府和基层组织联 系落实帮教措施;在农村应通过基层组织和被告人亲属、家属、好友做好帮教工作 等等。

@@

(三)关于村委会和村党支部成员利用职务便利侵吞集体财产犯罪的定性问题

为了保证案件的及时审理,在没有司法解释规定之前,对于已起诉到法院的这 类案件,原则上以职务侵占罪定罪处罚。

@@

(四)关于财产刑问题

凡法律规定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的,均应当依法并处,被告人的执行能力不 能作为是否判处财产刑的依据。确实无法执行或不能执行的,可以依法执行终结或 者减免。对法律规定主刑有死刑、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同时并处没收财产或罚金 的,如决定判处死刑,只能并处没收财产;判处无期徒刑的,可以并处没收财产,也可以并处罚金;判处有期徒刑的,只能并处罚金。

对于法律规定有罚金刑的犯罪,罚金的具体数额应根据犯罪的情节确定。刑法 和司法解释有明确规定的,按规定判处;没有规定的,各地可依照法律规定的原则 和具体情况,在总结审判经验的基础上统一规定参照执行的数额标准。

对自由刑与罚金刑均可选择适用的案件,如盗窃罪,在决定刑罚时,既要避免 以罚金刑代替自由刑,又要克服机械执法只判处自由刑的倾向。对于可执行财产刑 且罪行又不严重的初犯、偶犯、从犯等,可单处罚金刑。对于应当并处罚金刑的犯 罪,如被告人能积极缴纳罚金,认罪态度较好,且判处的罚金数量较大,自由刑可 适当从轻,或考虑宣告缓刑。这符合罪刑相适应原则,因为罚金刑也是刑罚。被告人犯数罪的,应避免判处罚金刑的同时,判处没收部分财产。对于判处没 收全部财产,同时判处罚金刑的,应决定执行没收全部财产,不再执行罚金刑。@@

(五)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问题

人民法院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受案范围,应只限于被害人因人身权利受到 犯罪行为侵犯和财物被犯罪行为损毁而遭受的物质损失,不包括因犯罪分子非法占 有、处置被害人财产而使其遭受的物质损失。对因犯罪分子非法占有、处置被害人 财产而使其遭受的物质损失,应当根据刑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定处理,即应通过追缴 赃款赃物、责令退赔的途径解决。如赃款赃物尚在的,应一律追缴;已被用掉、毁 坏或挥霍的,应责令退赔。无法退赃的,在决定刑罚时,应作为酌定从重处罚的情 节予以考虑。

关于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在没有司法解释规定之前,应注意把握以下原 则:一是要充分运用现有法律规定,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补偿被害人因 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的物质损失。物质损失应包括已造成的损失,也包括将来 必然遭受的损失。二是赔偿只限于犯罪行为直接造成的物质损失,不包括精神损失 和间接造成的物质损失。三是要适当考虑被告人的赔偿能力。被告人的赔偿能力包 括现在的赔偿能力和将来的赔偿能力,对未成年被告人还应考虑到其监护人的赔偿 能力,以避免数额过大的空判引起的负面效应,被告人的民事赔偿情况可作为量刑 的酌定情节。四是要切实维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附带民事原告人提出起诉的,对 于没有构成犯罪的共同致害人,也要追究其民事赔偿责任。未成年致害人由其法定 代表人或者监护人承担赔偿责任。但是,在逃的同案犯不应列为附带民事诉讼的被 告人。关于赔偿责任的分担:共同致害人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在学校等单位内 部发生犯罪造成受害人损失,在管理上有过错责任的学校等单位有赔偿责任,但不 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交通肇事犯罪的车辆所有人(单位)在犯罪分子无赔偿能力的 情况下,承担代为赔偿或者垫付的责任。

@@

(六)关于刑事自诉案件问题

要把自诉案件的立案关。有的地方为了便于具体操作,制定了具体立案标准,也有的地方实行“立案听证”,让合议庭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审查证据材料,决 定是否立案。这些做法可以进一步总结,效果好的,可逐步推广。

要注重指导和协助双方当事人自行取证举证。由于广大农民群众法律水平尚不 高,个人取证有相当难度,一般情况下很难达到法律规定的证据要求。如果因证据 不足而简单、轻率地决定对自诉案件不予受理,就有可能使矛盾激化,引发新的刑 事案件。因此,对于当事人所举证据不充分的,在指导自诉人取证的基础上,对于 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调查取证。

要正确适用调解。调解应查清事实、分清责任,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依法进行,不能强迫调解,更不能违法调解。

要正确适用强制措施和刑罚。自诉案件经审查初步认定构成犯罪且较为严重的,对有可能逃避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的被告人,要依法及时采取强制措施。对可能 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或者能及时到案,不致发生社会危险的被告人,不应当决定逮捕。在处刑上,对自诉案件被告人更应当注意尽量依法多适用非监 禁刑罚。

第三篇:2002年全市刑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

2002年全市刑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

2003年1月6日至8日,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在龙湾区瑶溪山庄召开了二OO二全市刑事审判工作会议。出席会议的有中院刑二庭正副庭长、审判小组组长和综合指导组成员、中院研究室副主任、审监庭副庭长、市检察院起诉处处长、全市各县(市、区)法院分管刑事审判的院长或副院长、各刑庭庭长、少年庭庭长、审监庭负责刑事审判的庭长或副庭长。会议的主要内容是总结2002全市刑事审判工作概况,交流审判经验,分析研究审判实践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和部署2003工作安排。会议中还举行了全市“优秀刑事审判长”“优秀刑事裁判文书”获奖人员的授奖仪式,中院副院长于伟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现将会议有关情况纪要如下:

一、寻衅滋事、聚众斗殴罪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持械”聚众斗殴中的“械”如何认定。“械”应当是具有一定杀伤力的工具,具体案件千差万别,同一种工具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运用危害性也不同,所以无法进行列举式的陈述,在处理时注意把握以下几点:(1)枪械及管制刀具等应当认定为“械”;(2)某一团伙平时即收藏、保管为斗殴所用的工具,诸如铁管子等也应认定为“械”;(3)为某一次斗殴就地取材的具有一定杀伤力的工具,如菜刀等可以认定为“械”;(4)为某一次斗殴而就地取材使用的生活用品,例如砖头、扁担、啤酒瓶等一般不认定为“械”,如果行为人使用这一工具确实造成了较为严重的伤害后果(一般理解为造成了重伤以上后果),对行为人又无法定性为故意伤害的,可以认定为“械”。对于部分人“持械”,而部分人未“持械”参与斗殴的,各被告人只需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来认定“持械”与否。这里要说明一点,如果系事先预谋后,由个别被告人负责运输“械”,到达现场后由各被告人分别取用的,各被告人应对共同犯罪共同负责,对于未使用过“械”的可以认定为从犯。

(公号个人注释:持械聚众斗殴中的“械”的认定,目前没有司法解释明确规定,但“械”应当是具有一定杀伤力,足以造成人身伤亡的工具,这种认定精神应该是不会变的。该条关于“械”的认定还是具有参照执行意义的。对于部分人“持械”的,如果事先预谋,当然共同负责,对于未事先预谋的,应结合2013年省高院《关于审理聚众斗殴犯罪案件相关问题的纪要》理解,在斗殴时部分人员持械、部分人员未持械的,对持械者、持械者的纠集者及所在方首要分子均应认定为“持械聚众斗殴”。)

二是聚众斗殴罪中主、从犯的认定问题。本罪中原则上可以区分主、从犯,但要视案件具体情况而定,不能一概而论。聚众斗殴中的首要分子,肯定是主犯,对于其他积极参加的人(如直接致害人等)也可以认定为主犯,但要视案件具体情况而定,不能一概而论。分不出主从犯的,可以不予区分。

三是聚众斗殴罪的犯罪形态认定问题。双方聚众,约定斗殴,都有斗殴的故意,并约定地点准备斗殴,由于客观原因斗殴并未发生,这种情况,应认定双方已经着手实施犯罪,未发生斗殴结果,是由于双方意志以外的客观原因所造成的,属聚众斗殴未遂。此类情况,不能一概认定聚众斗殴未遂而予追究,还要视案件具体情节而定,如果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可以认为不构成犯罪。

四是单方寻殴能否构成聚众斗殴罪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曾有一段时期的认识混乱,今后在处理中一定要注意:构成聚众斗殴罪,双方不仅要有聚众的行为,而且还必须要有斗殴的故意和行为,如果一方有斗殴的故意,另一方没有斗殴的故意,就不能定聚众斗殴罪;构成其他罪的,以其他罪名定罪处罚。

(公号个人注释;2001年省公检法《关于办理聚众斗殴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聚众斗殴是指一方或双方纠集三人以上进行斗殴的行为。从此在全省范围内导致了混乱,只要三人以上寻殴一个人都构成聚众斗殴,没有了共同故意伤害犯罪,导致了量刑不平衡。为此,省高院在2002年召开全省刑事审判工作会议时提出聚众斗殴应该还要具有双方斗殴的故意,但对规定不作修改,要求各中院自己把握,因此,中院2002年出台了该条纪要。十年后2012年温州市公检法联席会议不知出于何故又将2001年省公检法的规定予以了翻版,开了历史倒车。现2013年省高院《关于审理聚众斗殴犯罪案件相关问题的纪要》又重新作出规定:“聚众斗殴一般是指双方各纠集三人以上进行斗殴的行为。双方均只有二人以下的,不按聚众斗殴处理。一方在三人以上,一方只有二人以下的,对三人以上一方可按聚众斗殴处理,对二人以下一方可不以聚众斗殴论处,构成其他罪的以其他罪处理。一方虽只有二人以下,但明确与对方约定斗殴的,应按聚众斗殴处理“。2013年纪要删除了2001年意见“一方纠集三人以上进行斗殴的行为”的表述,从规定的演变的过程来看,2013年的纪要应该理解为聚众斗殴要有双方各纠集人进行多人斗殴的故意,多人寻殴一人的行为不应构成聚众斗殴,五是聚众斗殴罪、寻衅滋事罪与故意伤害罪的区别。行为人蔑视国家法纪或社会公德,为琐事产生不满殴打对方,或召集多人大规模寻殴对方的,属于聚众斗殴或寻衅滋事罪中的“泄愤报复”;对于确实存在纠纷前因,行为人具有明确的伤害对象和伤害故意的,应定故意伤害罪。对于被告人与被害人确有过隙,过了一年半载后,被告人碰到被害人,无事生非,挑起事端,殴打被害人致伤的,则要看被告人的犯罪动机,如果被告人出于报复动机,挑起事端,寻找借口,对被害人这一特定对象进行殴打,不管他们之间宿怨时间多长,被告人故意伤害的主观目的明显,对其行为应定故意伤害;如果被告人只是出于开心取乐,寻求精神刺激,填补精神空虚,逞强争霸,显示威风的话,则应当认定为寻衅滋事。

(公号个人注释:寻衅滋事与故意伤害罪,在理论上看似区别很大,但实践中却难以区分,该条规定虽然还不是讲得很透,但还是相对具体地做了些区分,有利于大家理解。)

六是如何理解2001年省公检法三家联合下发的《关于办理寻衅滋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一条的规定。(1)这一条规定并没有穷尽寻衅滋事“情节恶劣”或“情节严重”的情况。(2)对同时实施这一条规定第(2)、(3)、(4)项行为的,且分别未达到该项规定的情节,但每项行为又接近该项规定的情节,可视为“情节恶劣”或“情节严重”,以寻衅滋事罪论处。(3)在两年内实施三次寻衅滋事行为的,要看具体情节,不能机械地死扣三次次数。

(公号个人注释:该条规定也是根据2002年省里会议精神作出的规定,2012年省高院《关于部分罪名定罪量刑情节及数额标准的意见》对以前的寻衅滋事罪定罪标准作了小调整,但本条规定的精神仍没有变化,仍可以参照执行。)

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存在的问题

主要还是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和赔偿标准问题。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只限于犯罪行为侵犯人身权利以及毁坏财物时所造成的直接物质损失,精神损失和间接物质损失不在赔偿的范围之内。在上级法院新的司法解释或精神下达之前,死亡补偿费和伤残补助费作为间接损失的一种,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不予考虑。配合这一精神,法医室除对严重伤情鉴定是否达到“严重残疾”外,其他情况均不再作伤残评定。至于赔偿标准问题,对一般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赔偿额的计算,仍可参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省公安厅交警总队每年发布的《交通事故损害赔偿项目参照标准》执行。具体依照公安部门99年颁布的道路交通案件赔偿项目及公安部门每年制定的赔偿标准来办理。

(公号个人注释:该条已时过境迁,失去参照执行的意义)

三、共同犯罪中存在的问题

主要是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件中是否存在共同犯罪的问题。对于同一笔虚开的犯罪事实,无论是要求他人为自己虚开的被告人,还是应人之请而为他人虚开的被告人,都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并有了相互连结的客观行为,所以从《刑法》总则的理论上来讲,应当属于共同犯罪。这一类犯罪中各被告人往往犯罪数额不尽相同,犯罪数额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可能各自的非法所得相差也较大,但各被告人作为虚开及偷税行为的各个环节,难以区分所起的作用大还是小,所以一般情况下不宜区分主、从犯。只有针对较为特殊的个案,如果罪刑明显不相适应,可以有意识地区分主、从犯并分别量刑。

2003年全市刑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

2004年2月25日至27日,全市刑事审判工作会议在平阳县南雁召开。出席会议的有中院刑二庭正副庭长、审判长和综合指导组成员及各基层法院主管院长、刑庭和少年庭庭长。市检察院公诉处郑英铎处长应邀与会。与会同志讨论了中院刑二庭起草的《刑事简易程序集中审操作规则》(讨论稿),并就近年来审判实践中遇到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研究,最终对有关问题达成了共识。中院于伟副院长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现将会议有关情况纪要如下:

一、自首问题

1、报案能否视为自动投案?

虽然报案和投案不同,它只是向司法机关报告案件的发生,但犯罪嫌疑人在完全可以逃跑的情况下报案,并等待司法机关的处理,应该说是基于其本人的意志主动归案,自愿置于公安机关的控制之下,符合自动投案的特征。而且,将这种情况认定为自首对帮助司法机关迅速侦破案件有着积极意义。因此,犯罪嫌人在报案后能够如实地陈述有关事实经过,并自愿置于公安机关控制之下的,可以认定为自动投案。当然对于让他人代为报案,本人留守现场的,同样也可以认定为自动投案。

(公号个人注释:本条规定在温州当时是首创,后被司法解释所吸收。)

2、公安机关通知犯罪嫌疑人的亲友,或者亲友主动报案后,采取哄骗、捆绑、灌醉等方式送犯罪嫌疑人去投案,能否视为自动投案?

根据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亲友“陪投”及“送投”亦属于自动投案,对于“陪投”及“送投”的具体方式,并没有明确规定。但为鼓励亲友配合司法机关及时侦破案件,在上述情况下,如果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应视为自首。同样,如果亲属了解到犯罪嫌疑人的藏匿地点,积极协助或带领公安人员前往抓获,犯罪嫌疑人不拒捕,从而投案的,也认定为自动投案。

(公号个人注释:已与司法解释冲突失效)

3、犯罪嫌疑人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而被取保候审,在取保候审期间又犯新罪的,能否认定前罪有自首情节?

有的同志认为,自首应是接受司法机关的审查和裁判,在取保候审期间又故意犯罪,说明其没有悔改之意,不符合自首的立法原意,对前罪不应定为自首。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依照刑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主动投案后如实交待犯罪事实的,应认定为自首,虽取保候审期间又犯罪说明其尚未真正悔改,但并不影响对其前罪投案自首的认定。这种情况下认定的自首,量刑时从轻幅度可体现少些,甚至可以不体现。

4、“双规”期间交代犯罪事实,是否属自首?

“双规”是纪检监察部门根据群众的举报,或者发现后,责令党员或被调查人,在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地点,如实交代自己违法乱纪问题的一种措施。一般情况下,在展开调查之前对被调查者违法犯罪的情况已经有所了解掌握,即便如此,此类案件还是可以存在自首的。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1)被调查者主动交代纪委掌握了解的犯罪事实以外且不属于同种犯罪的犯罪事实;(2)被调查者仅以证人身份被调查取证时,因心虚而主动向纪委交代犯罪事实的;(3)虽纪委掌握了被调查者的一定违法事实,但被掌握的事实尚未构成犯罪,或者未能查证属实的,被调查者主动交代了其他同种类违法事实而构成犯罪的。对这种情况应如何处理存在的争议较大,但被调查人如不交代就不可能构成犯罪,如不认定自首,就会出现交代越多判得越重的情况,显然不公平。经与市检察院协商认为,对于贪污、受贿案件,可以5000元为标准,如纪委掌握5000元以下,交待情况在5000元以上的可以认定为自首。

(公号个人注释:本条其他规定没有问题,仅第(3)项规定与2009年公检法联席会议纪要第一条规定精神不符,但个人认为第(3)项规定更符合2009年两高《关于办理职务犯罪案件认定自首、立功等量刑情节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一条第四款规定。)

二、如何理解违法发放贷款罪的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及损失如何认定及发放贷款经过调查、审核、审批、发放等程序,是否认定单位犯罪的问题

由于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尚处于改革与探索之中,各项规定政策性较强,经常变动,故法律、法规规定的均较粗略,如一律以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为标准,实践中将无法定罪。我们认为认定放贷行为的违法性除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外,还须结合金融主管机关的各项规章、各金融机构制定的具体业务规则进行判断。但应当注意的是,藉以认定具体行为违法性的规章与业务规则必须不与法律、法规相抵触。对于损失的认定,应遵循“救济权利用尽原则”。对于未经单位集体决定,而以正常的方式经过调查、审核、审批、发放等程序的,不宜认定单位犯罪。

(公号个人注释:此处的“救济权利用尽原则“,是指计算损失时要考虑用救济权利能否追回损失的情况,并不是指损失必须等银行追讨贷款的民事案件结案后才能认定,一般情况下损失计算在犯罪立案时,立案后追回的损失作为酌情从轻情节考虑。)

三、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是否同时具备“情节严重”、“造成严重损失”?

我国《刑法》第二百九十条将“情节严重”及“造成严重损失”并列规定为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构罪条件,故该罪应同时具备情节严重”和“造成严重损失”。“情节严重”一般是指被扰乱、破坏时间长,人数多,社会影响恶劣等情形。“造成严重损失”不仅仅指物质损失,还包括非物质损失,如社会利益、政治利益等。

四、如何区分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

敲诈勒索与抢劫在威胁的内容,威胁的方式,取得财物的时间等存在一定的交叉关系,从而在具体个案的认定上出现了困难,尤其是在行为人使用威胁手段的情况下,二罪更容易混淆。我们认为,采用威胁手段的抢劫与敲诈勒索的区别主要看是否具有直接性、人身暴力性、当场性,即如果直接使用暴力对被害人的人身相威胁,要求当场取得财物的行为,应当认定抢劫罪,而非敲诈勒索罪。

五、强制撕毁妇女衣物示众的行为定侮辱罪还是强制侮辱妇女罪

侮辱罪与强制侮辱妇女罪,在侵害对象均是妇女的情形下,容易发生混淆,司法实践中处理起来确实比较困难。强制侮辱妇女罪,系从旧刑法流氓罪中分离出来的一个罪名,该罪一个显著的特点即是行为人出于满足性刺激而为,其不仅侵害了他人名誉,同时也侵害了妇女的性羞耻心,而侮辱罪仅是侵害他人名誉,主观上不具有满足性刺激的目的。因此,行为人如果为了满足性刺激,而实施上述行为,侮辱伤害了妇女性羞耻心的,应认定强制侮辱妇女罪,而非侮辱罪。

(公号个人注释:根据《罪名补充规定六》,强制侮辱妇女罪已变更为强制侮辱罪)

六、遗弃罪与故意杀人罪的界限

二罪在客体、客观行为等方面均存在不同,较容易区分。但在实践中,行为人将毫无独立生活能力的婴儿或老人遗置在室外、偏远地方、危险环境等情形时,就容易发生混淆。此时需要考察行为人的主观状态与心理的具体情况。遗弃罪与故意杀人罪一样均属故意,但是并非象故意杀人罪那样,希望或放任被害人的死亡结果发生,仅仅是不愿意履行抚养义务。同时,遗弃罪的行为并不立即导致被害人死亡,而故意杀人罪则需要在短时间内置被害人于死地。因此必须同时考察行为人的遗置行为是否使被害人处于一个可能导致立即、直接发生死亡结果的危险状态之中。这是一种综合考虑,尤其必须考察行为人将被害人遗置的环境和场所。但是,在遗弃过程中也可能发生死亡的后果,由于本罪并没有结果加重犯的规定,如果发生上述情形,能够确定行为人对死亡结果具有过失的,可以认为属于过失致人死亡罪和遗弃罪的想象竞合,从一重罪论处。

七、连续犯部分未遂是否减轻处罚的问题

对于连续犯罪部分既遂、部分未遂的,一贯的做法是不予减轻处罚,在判决书中也不能引用《刑法》第二十三条,全案仍按既遂处理,只能在法定刑范围内酌情从轻处罚。因为如果全案按未遂处理的话,会将未遂部分的法律评价扩大到既遂部分,有重罪轻判之嫌。但在司法实践中遇到一些未遂部分的法定刑过高,与既遂部分相差悬殊的案件,例如受贿案件中,被告人第一次收受贿赂的数额刚刚达到犯罪标准,第二次受贿10万元未遂,如果全案按照犯罪既遂处理,罪刑明显不相适应。因此,对于连续犯罪部分未遂的,一般情况下不影响对全案既遂的认定,仍然坚持以往的做法,但对于未遂部分的法定刑与既遂部分的法定刑相差悬殊,全案按照既遂处理明显罪刑不相适应的,可作为特殊情况,予以减轻处罚,并在判决书中引用《刑法》第二十三条,但减轻的幅度不能过大。

(公号个人注释:本条规定是在不承认既未遂共存的历史背景下出台的灵活处理办法,部分未遂,认定全案既遂,但仍可以减轻处罚,对当时来说也是首创的,后来这种做法也被省高院采纳。)

第四篇:刑事审判工作报告

关于刑事审判工作情况的报告

尊敬的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现在,我代表县法院向会议作关于刑事审判工作情况的报告,请予审议。

刑事审判事关公民权利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国家长治久安。近年来,我院在县委的领导和人大的监督,在县政府、政协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认真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审判政策,全面推进量刑规范化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和保障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刑庭合议庭被评为全省法院“最佳合议庭”,刑庭相继荣立省市法院集体二等功、三等功。

一、坚持从重从快方针,严厉打击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刑事犯罪

我院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积极参与平安创建活动,严惩严重暴力犯罪和“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去年以来,共审结刑事案件273件,结案率达95.5%,判处犯罪分子398人,其中,依法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66人,占判处罪犯总人数的17%。如被告人杨某伙同李某自2009年4月至8月流窜疯狂做案8起,并非法拘禁他人,我院数罪并罚,判处被告人杨某有期徒刑二十年,李某有期徒刑十九年三个月。通过严惩严重刑事犯罪,使一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受到了法律的严惩,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二、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审判政策,着力调处刑事附带-1-

民事案件

2010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要求在刑事审判中根据犯罪的具体情况实行区别对待,做到该宽则宽,当严则严,宽严相济,罚当其罪,打击和孤立极少数,教育、感化和挽救大多数,最大限度减少社会对立面,促进社会和谐。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组织犯罪、黑恶势力犯罪以及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死、强奸、绑架拐卖妇女儿童、抢劫、重大抢夺盗窃案件等,要从严惩处;对情节较轻、社会危害性较小的犯罪,对未成年人犯罪,因民间纠纷引发的犯罪,过失犯罪,应从宽处理,尽量依法适用缓刑、管制、单处罚金等非监禁刑。在刑事审判工作中,我院积极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切实加大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调解力度,劝导被告人及其亲属积极赔偿受害人的经济损失,缓解对立情绪。去年以来,我院从轻判处了一批过失犯罪、民间纠纷引发的犯罪以及轻微刑事犯罪案件,判处缓刑168人,占罪犯总人数的42%,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调解率达到了96.8%,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三、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在对刑事案件的审判过程中,我院坚持以案讲法,庭上通过庭审对当事人、旁听群众进行教育和法制宣传,庭下对当事人和旁听群众提出的问题和疑问进行解答和释明,起到了审判一案,教育一片的社会效果。尤其是对未成年犯罪案件,坚持教育、感化和挽救原则,落实“帮教”措施,寓教

于审,积极引导被告人改过自新,重新做人。如被告人李某与被害人曹某在网上聊天时因言语不和而发生打斗,被告人李某用随身携带的刀子将曹某腹部扎伤,酿成了曹某死亡的后果。为了做到案结事了,不留隐患,办案法官做了大量的法律疏导和说服教育工作,最终使双方达成和解协议,我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被告人李某有期徒刑五年二个月。宣判后,双方均对判决结果表示满意,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四、巩固量刑规范化工作成果,推进刑事审判工作改革 量刑规范化是指人民法院在对被告人量刑时,应根据其基本犯罪构成事实和犯罪数额、犯罪次数、犯罪后果等,确定被告人的基准刑,然后,再根据被告人是否有自首、立功、退赃、未成年等从轻情节或累犯、前科等从重情节对基准刑按照规定的比例进行调节,最后确定宣告刑。去年初,我院作为全市法院的四个试点法院之一,开始了量刑规范化工作。去年10月1日,量刑规范化工作在全国范围推行。近两年来,我院认真落实上级法院关于量刑规范化的有关规定,将量刑纳入法庭审理程序,使量刑活动在“阳光下”进行,有效规范了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使量刑更加客观、平衡,得到了被告人和社会的理解和认可。去年以来,共受理适用量刑规范化范围内的案件233件,办结225件。通过量刑规范化工作,被告人坦白认罪、积极退赔或赔偿被害人损失的明显增多,有效提高了案件的服判息诉率。

五、加强刑事审判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司法能力

我院始终把强化刑事审判队伍建设放在突出位臵,组织主管刑事的副院长、刑庭庭长、少年法庭庭长等参加了最高法院、省市法院组织的刑事审判业务培训;为刑事审判法官购买了价值两千余元的书籍,着力提高他们的司法能力。在办案过程中,始终强化合议庭职责,对每一起案件,合议庭都强化责任,反复审查认证相关证据,准确适用相关法律。去年以来,所办结的刑事案件没有出现一件涉诉上访案件及错案,没有出现一件超审限案件和超期羁押问题。去年以来,我院还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在刑事审判中的参审作用,参加陪审案件152件,陪审率达86%。

刑事审判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一是刑事审判任务繁重和力量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刑事办案法官仅有4名,人均结案数超过全市法院刑事审判人均结案数的一倍以上。二是刑事审判队伍的思想意识、司法能力和业务素质与人民群众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三是存在就案办案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案件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针对以上问题,下一步,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四项工作:

1、加大工作力度,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继续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加快办案节奏,加大打击力度,突出打击重点,全力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慎重处理好过失刑事犯罪和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及时调处矛盾,化解纠纷,力争做到案结事了。

2、严格依法审判,确保案件质量。认真贯彻执行宽严

相济的刑事政策,严把案件的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和适用法律关,严格依法定罪量刑,确保所办案件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

3、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素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严格执行最高法院规定的“五个严禁”,全面提高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

4、自觉接受监督,不断改进工作。坚持定期向人大汇报刑事审判工作的开展情况,邀请人大代表旁听案件审理,主动接受人大的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推动刑事审判工作向前发展。

尊敬的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我们将继续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工作主题,认真贯彻本次常委会精神,振奋精神,扎实工作,不断提高刑事审判质量和效率,全力促进我县的社会和谐与稳定。

第五篇:刑事审判提纲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刑事审判实务

刑事审判提纲

(刑事审判实务课程作业)

指导老师:韦波 一、开庭前的准备工作由书记员完成:(宣布法庭纪律、核查当事人身份)

书记员李超的工作任务:(在宣布开庭前,依次做好如下工作)

1、查明公诉人、当事人、证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

2、拟出庭作证的证人、鉴定人应安排在庭外休息,等候传唤。

3、宣读法庭规则。

4、请公诉人、辩护人入庭。

5、全体人员起立。请审判长、审判员(人民陪审员)入庭。

6、(审判人员就座后)宣布全体人员坐下。当庭向审判长报告庭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

二、开庭阶段

审判长赵蕾宣布开庭: 1.京华市人民法院对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被告人包书波被控故意伤害一案,现予公开开庭审理。由法警提押本案被告人包书波到庭。(被告人到庭后,原则上不使用械具,但为保障安全秩序,确有必要的除外),此案中介于案情,对被告人包书波不适用械具。

2.查明被告人的下列情况(多个被告人的依次进行)

(1)姓名、出生年月日、民族、出生地、文化程度、职业、住址。

(2)有无受到过法律处分及有关处分的种类、时间。

(3)何时被刑事拘留、逮捕。

(4)收到人民检察院起诉书副本的日期。

3.被害人到庭的,亦应由审判长先查明其姓名、年龄、职业、住址。(本案被害人死亡,可以针对其相关事项询问被害人家属)。

审判长赵蕾:被告人包书波的代理人的名字、工作单位。如果有附带民事诉讼,还应查明附带民事诉讼各被告人和原告人的身份及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收到民事诉状的日期。(本案有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田秀华、刘秀,应当查明其身份)。

审判长赵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52条的规定,本庭依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刑事审判实务

法公开(或不公开,对于不公开的,应说明理由)审理京华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包书波故意杀人及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田秀华、刘秀诉包书波民事赔偿一案。现在宣布合议庭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名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54条的规定,本庭由京华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员赵蕾担任审判长,与审判员何春晓、审判员钟伟筑成合议庭,书记员李超担任本案的记录。京华市人民检察院指派检察院吴昊、周志勇出庭支持公诉。

审判长赵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28条、第29条、第31条、第32条、第34条、第39条的规定,告知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及辩护人,在法庭审理过程中依法享有有如下主要诉讼权利:

(1)当事人有权对合议庭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申请回避。

(2)被告人可以自行辩护和依法委托他人辩护。

(3)当事人和辩护人经审判长许可可以对证人、鉴定人发问。

(4)公诉人和辩护人可以相互辩论。

(5)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提出证明被告人有罪、无罪、罪重、罪轻的证据,可以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申请重新鉴定或者勘验。

(6)被告人在法庭辩论终结后有最后陈述的权利。

审判长赵蕾:询问当事人、法定代理人是否申请回避,申请何人回避及理由。(如要申请审判人员、出庭支持公诉的检察人员回避,合议庭认为符合法定情形的,应宣布休庭,依照有关规定处理;认为不符合法定情形的,应当庭驳回,继续法庭审理;如果申请回避人当庭申请复议,合议庭应当宣布休庭,待作出复议决定后,决定是否继续法庭审理。注意,如果,有多名被告人及其他当事人的,应分别询问)

审判长赵蕾:告知法庭审理的主要阶段: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评议及宣判。

审判长赵蕾:公诉人对法庭准备工作有无意见,(公诉人无意见之后)

审判长赵蕾:请鉴定人退庭到休息室听候通知。法庭准备工作结束。现在开始法庭调查。由公诉人宣读起诉书。(有附带民事诉讼的,再由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宣读民事诉状)

三、法庭调查阶段

法庭调查过程中,审判人员应注意如下内容: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刑事审判实务

1、先由公诉人宣读起诉书然后再由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宣读民事诉状。

2、审判长赵蕾要对案件相关事实进行调查,听取被告人意见,3、公诉机关可以就案件相关事实及证据向被告人发问。(目的在于调查清楚案件的事实)

4、控辩双方必须对自己的主张承担举证责任。需要运用证据证明的案件事实包括:(此举是为了证明案件事实的真实性、客观性)

(1)被指控的犯罪行为是否存在;

(2)被指控的行为是否为被告人所实施;

(3)被告人的身份(特殊情况下可按其自报认定);

(4)实施行为的时间、地点、手段、后果以及其他情节;

(5)共同被告人的责任分担及与其他同案人的关系;

(6)被告人有无罪过,行为的动机、目的;

(7)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有无法定或者酌情从重、加重、从轻、减轻处罚以及免除处罚的情节;

(8)有附带民事诉讼的,要证明被告人的行为是否已经给被害人造成损害,被害人对造成的损害结果有无过错以及被告人的赔偿能力;

(9)其他有关罪与非罪以及与定罪量刑有关的事实。

5、审判人员应询问被告人对指控犯罪的事实有无异议,公诉人可以就异议部分进行讯问被告人。被告人全部或者部分否认犯有指控的罪行的,应充分听取其否认的根据和理由,但不能轻信,应着重于其他证据的证明。

6、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经审判长许可,可以就具体事实、情节向被告人发问或互相发问。被告人经审判长许可,可以就指控的犯罪事实进行陈述。但对控辩双方讯问、发问、陈述的内容与本案无关或讯问发问方式不当的,审判长应当制止(包括诱导性的询问)。对于控辩双方认为对方讯问、发问内容无关或方式不当而提出异议的,审判长应当判明情况予以支持或者驳回。

7、审判人员如果认为有必要时,随时可以向被告人讯问,也可以向公诉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发问。

8、经审判长允许可以宣证人、鉴定人员到庭作证、宣读鉴定笔录(证人到庭后,审判人员应当先核实证人的身份、证人与当事人以及本案的关系;告知证人应当如实地提供证言和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要负的法律责任,并指令证人在如实作证的保证书上签名。向证人发问,应先由提请传唤的一方进行,另一方在对方发问完毕后经审判长准许也可以发问,鉴定人到庭后,审判人员应当先核实鉴定人的身份、与本案有无利害关系;告知鉴定人应当如实地提供鉴定意见和有意作虚假鉴定要负的法律责任。鉴定人宣读鉴定结论后,要求传唤方可以提出发问,另一方经审判长许可也可以发问)。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刑事审判实务

9、对于向证人、鉴定人发问的内容与本案无关或发问方式不当的,审判人员应当制止;对于控辩双方认为对方发问不当而提出异议的,审判人员应当判明情况予以支持或者驳回(可以不说明理由)。(传唤证人和鉴定人出庭作证应分别进行,发问、询问完毕后,审判长应当告其退庭,不得旁听对本案的审理)。

10、对于控辩双方出示的证据可以进行辩论。

注意(突发情况的方法)

1、在庭审过程中,当事人和辩护人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申请重新鉴定或者勘验、检查的,应当提供证人的姓名、通讯地址、证据的存放地点,说明所要证明的案件事实、要求重新鉴定或者勘验、检查的理由。合议庭根据具体情况,认为可能影响案件事实认定的,应当同意申请,并宣布延期审理;不同意的,应当告知理由并继续开庭。

2、在庭审过程中,公诉人要求撤回起诉,或认为案件需要补充侦查,申请延期审理的,合议庭应当准许。但建议延期审理的次数不得超过两次。人民检察院在法定补充侦查期限内没有提请恢复法庭审理的,法庭将以撤诉结案。

最后审判长赵蕾可以宣布:(合议庭认为案件事实已查清后)宣布法庭调查结束,开始就全案事实、证据、适用法律等问题进行法庭辩论。

四、法庭辩论阶段

注意(法庭辩论应当在审判长的主持下,按照下列顺序进行:公诉人发言;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被告人自行辩护;辩护人辩护;控辩双方进行辩论)。

1、辩论的顺序应先控后辩,再互相辩论。多名被告人的,可逐个进行,但应允许其他被告人、辩护人穿插发言,多轮交锋。发现新的事实和证据,合议庭认为有必要查清的,审判长可以宣布暂停辩论,恢复法庭调查,待事实查清后再继续辩论。附带民事诉讼部分的辩论应当在刑事诉讼部分辩论结束后进行。在法庭辩论过程中,审判长对于控辩双方与案件无关、重复意见或互相指责的发言应当制止。

审判长赵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60条的规定,在法庭辩论终结后,被告人有最后陈述的权利,现在由被告人作最后陈述。被告人包书波:陈述。

审判长赵蕾:现在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鉴于本案案情重大,本合议庭将在认真评议后,择日宣判。请控辩双方将当庭质证的证据提交法庭。法警,讲被告人带下(敲法槌)。

五、评议、宣告判决阶段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刑事审判实务

(合议庭修听后对本案的事实、证据及适用法律惊醒评议,6天后京华市中级人民法院在第一法庭内继续开庭)

(书记员就位)

书记员李超:请公诉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辩护人入庭.(人员就位后宣布法庭纪律)。

审判长赵蕾入庭(敲法槌)宣布开庭,传被告人包书波到庭,然后宣布判决。

最后告知被告人的权利。(上诉权)

0938120102

学生;徐鹏鹏

法学091

下载关于刑事审判工作若干问题的讨论纪要(大全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刑事审判工作若干问题的讨论纪要(大全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刑事审判中证人出庭问题研究

    刑事审判中证人出庭问题研究摘 要: 证据制度是刑事诉讼中的重要的法律制度,它是刑事诉讼的重要组成部分。证据是证明案件的依据,是刑事诉讼的核心问题,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是刑......

    2015全国民事审判纪要

    全国民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 (2015年4月征求意见稿) 完整目录 一、关于民事审判工作的总体要求二、关于婚姻家庭纠纷案件三、关于侵权纠纷案件四、关于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五、关于......

    关于纪检监察工作的讨论纪要

    关于纪检监察工作的讨论纪要2011年x月x日,县委书记xx同志主持召开县委常委会议,会议听取了全县纪检监察工作的情况汇报,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认真讨论。纪要如下。 会议认为,2xx年......

    刑事审判——科云网(范文模版)

    刑事审判“案结事了”之我见 郑鄂院长指出,服判息诉、案结事了是审判执行工作的“硬道理”。刑事审判工作常常面临最尖锐、最复杂的社会矛盾,服判息诉、案结事了对于维护稳定......

    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作用

    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作用 加强“严打”促进平安建设 ―― 沈丘县法院韩冲先进事迹材料 有人说刑事法官是清贫的,有人说刑事法官是艰辛的,也有人说他们是冷酷无情的,而他——......

    刑事模拟审判报告

    刑事模拟审判报告 随着我国步入法制社会,我国的法制建设也逐步走向完善,法律与其学科也不断地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然而在法学理论的学习中,不免有理论与现实脱节的现象,为了让......

    临沂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

    临沂市中级人民法院 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 为加强民事审判工作规范化,促进司法公正,树立司法权威,确保司法统一,市中院于2009年8月20日在莒南县召开全市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

    2005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2005)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全省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的通知鲁高法〔2005〕201号全省各中级人民法院、济南铁路运输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