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纪检监察机关案件监督管理工作综述(本站推荐)

时间:2019-05-13 17:11: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0年纪检监察机关案件监督管理工作综述(本站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0年纪检监察机关案件监督管理工作综述(本站推荐)》。

第一篇:2010年纪检监察机关案件监督管理工作综述(本站推荐)

2010年纪检监察机关案件监督管理工作综述 中央纪委监察部领导同志高度重视案件监督管理工作。2010年初,贺国强同志专门听取了中央纪委案件监督管理室负责同志的工作汇报,肯定了纪检监察机关案件监督管理部门在案件检查工作中发挥的监督管理、综合协调作用,要求进一步加强案件综合和办案监督工作。何勇同志多次批示指出,案件监督管理部门以高度负责的精神抓案件监督管理,在加强组织协调、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促进依纪依法安全文明办案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中央及地方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领导同志的关心重视下,目前,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纪委均成立了案件监督管理室,全国近三分之二的地级市成立了案件监督管理机构。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14个省市在所辖地市纪委均成立了案件监督管理室。同时,许多地方加强了县级纪委案件监督管理机构建设,河南省158个县级纪委均成立了案件监督管理室。2010年,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案件监督管理部门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纪委监察部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工作部署,坚持为领导决策服务、为查办案件服务,全面促进依纪依法安全文明办案,按照“管理科学、监督有力、协调高效、服务到位、制度健全、运行规范”的要求,寓监督管理于服务之中,通过服务开展监督管理,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组织协调工作有新成果。各级案件监督管理部门认真履

行同级党委反腐败协调小组办公室职责,加强组织协调,不断形成查办案件的整体合力。中央纪委监察部制定印发了提请有关部门协助办理查询事项的办法、有关办案人员的管理办法等,保证查办案件工作运转顺畅;统筹协调各有关单位,积极开展追逃防逃工作,初步建立了追逃防逃制度体系,成功缉捕或劝返了有关外逃人员。上海市出台了《进一步加强案件查处和预防协作配合工作的若干意见》,江苏省与有关部门建立了定期协商机制,湖南省协调有关部门建立了全省企业注册登记和户籍资料网络查询平台,浙江省建立了办案查询资料信息库,海南省探索建立加强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协作配合的办案联动机制,陕西省持续推进办案协作区制度建设等。各省(区、市)纪委案件监督管理部门承担了大量跨区域跨部门案件协查任务,为查办案件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发挥了积极作用。

——办案监督工作有新发展。各级案件监督管理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区、市)纪委书记会议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办案安全工作的意见》精神,积极促进依纪依法安全文明办案。中央纪委案件监督管理室召开部分省(区、市)纪检监察机关办案监督工作座谈会,总结各地开展办案监督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明确办案监督工作的重点任务,并就建立健全办案监督工作长效机制、加强办案监督工作组织领导提出了具体要求。江苏省对有关办案活动实行全程监控和同步录音录像。安徽省在案件调查组中设办案监督员,对办案全过程进行监督。四

川省要求案件调查组成立临时党组织,加强对办案人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贵州省对市县两级办案工作情况进行实地巡查,发现隐患限期整改。甘肃省对暂扣涉案款物进行集中清理,规范了涉案款物管理工作。

——案件统计分析工作有新成效。各级案件监督管理部门认真执行统计工作制度,增强案件统计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时效性,加强案件分析工作,不断提高为领导决策服务的水平。中央纪委案件监督管理室会同信息中心完善了案件监督管理系统软件,进一步提高统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组织31个省(区、市)纪委案件监督管理部门就反腐败斗争形势进行深入分析,开展了推荐优秀案件综合分析活动;深化查办案件专题分析,对县委书记违纪违法案件等进行分析。山西省、辽宁省分别对蒲县煤炭局原局长郝鹏俊案件、抚顺市国土资源局顺城分局局长罗亚平案件进行深入剖析。黑龙江、湖北两省开展了全省案件综合分析评比表彰工作,江西省对全省案件统计工作进行了考核。重庆市坚持调查研究与查办案件相跟进、建章立制与查办案件相跟进、教育监督与查办案件相跟进,进一步发挥查办案件治本功能。

——重要案件线索管理工作有新进展。中央纪委监察部进一步规范了案件线索管理工作。河南省实行案件线索统一管理。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云南、四川、新疆等省(区、市)建立了同级党委管理的干部的案件线索统一保管和重要线索集体排查制度。湖北省各级纪委建立了重要案件线索数据库,全程跟踪线

索办理情况。西藏自治区纪委对收到的所有重要案件线索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形成报告呈送领导。宁夏回族自治区纪委案件监督管理室通过多种方式,全面收集信访举报、初核线索、立结案及复查复议的信息资料。

——案件监督管理制度建设有新突破。中央纪委案件监督管理室就《案件监督管理工作条例(试行)》积极开展试点工作,不断总结交流工作经验。河北省制定了纪检监察机关案件检查工作考核办法,建立了由案件监督管理室牵头对全省纪检监察机关案件检查工作进行考核的机制,加大了查办案件工作力度。北京市制定了案件检查工作程序,山东省制定了纪检监察机关案件主办人制度,内蒙古自治区制定了案件监督管理工作规程,广西壮族自治区制定了规范自办案件管理的意见,青海省制定了规范办案措施的办法和工作细则等。江苏省围绕案件监督管理工作职责,按照标准化体系“技术标准”、“管理标准”、“执行标准”三个要素和ISO9001质量认证标准,探索建立案件监督管理标准化体系。一元复始,万象更新。2011年,各级案件监督管理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精神,紧扣形势任务,突出工作重点,以奋发进取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作风,认真履行案件监督管理工作职责,不断提高为领导决策服务、为查办案件服务的工作水平,进一步促进依纪依法安全文明办案。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第二篇:纪检监察机关的案件检查工作

一、案件检查的概念

1、党内违纪和党内违纪案件

党内违纪是指党员或党的一级组织违犯党的纪律的行为。党内违纪案件是指党员或党的一级组织违犯党的纪律依照党的纪律的有关规定应当追究党纪责任的违纪事件。

党内违纪案件有三个特征:一是党内违纪案件的主体必须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或是党的一级组织;二是党内违纪案件必须是实施了违犯党纪给党造成危害的行为;三是违纪主体的行为必须是依照党的纪律应当追究党纪责任的行为。

2、行政违纪和行政违纪案件

行政违纪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违犯行政纪律的行为。

行政违纪案件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和由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违犯行政纪律而应承担行政责任和应给予行政处分的违纪案件。

行政违纪案件的特征:一是行为主体必须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二是必须是妨碍国家行政管理活动正常秩序、损害国家、集体利益或公民的合法权益的行为;三是必须是

违犯了有关的行政纪律规定,并按规定应追究行政责任受到政纪处分的行为。

3、纪检监察案件检查

检查,从定义上有三个解释:(1)为发现问题而用心查看;(2)查考:调查考究,弄清事实;(3)检讨。纪检监察案件检查包括党纪案件检查和政纪案件检查两个方面:党纪案件检查是指党的纪律检查机关依照党章和党的纪律有关规定,为查明党内违纪案件或反映违纪问题的事实真相而进行检查的活动。其特点:一是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的活动,而不是其他组织、团体和任何人的活动;二是依照党章和党的纪律有关规定而进行的活动;三是这个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查明党内违纪案件或反映违纪问题的事实真相。

政纪案件检查是指行政监察机关根据自己的职责和管理范围,对行政监察对象违犯行政纪律的行为进行检查的活动。政纪案件检查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即被检查对象必须是行政监察对象,必须具有违纪事实,而又达到构成追究其政纪责任,并足以给予一定行政处分的程度。综上所述,纪检监察案件检查是指各级经检监察机关依照有关政策、法规和党纪政纪的规定,根据自己的职权和管辖范围,对党内的检查对象和行政监察对象的违纪案件进行调查考究、弄清事实的活动。

二、案件检查的地位和作用

(一)案件检查的地位

案件检查是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纪检监察工作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1、案件检查是纪检监察机关的一项经常性的重要工作。纪检监察机关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它经常的、大量的工作是查处案件。通过查处案件达到严肃党纪政纪,端正党风政风,维护党和国家、政治、组织上的团结统一,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决定、命令贯彻执行的目的。查处党纪政纪案件,是党和政府赋予纪检监察机关的专项职责。纪检监察机关把案件检查作为一项经常性的重要工作,正是履行这一职责的必然要求。如果对违犯党纪政纪的案件不予查处,或是查处不力,纪检监察机关就是失职。案件检查工作突出地反映出纪检监察工作的性质,体现纪检监察机关的特色。只有把案件检查作为一项经常性的重要工作抓紧抓好,才能使纪检监察机关的任务和职责的全面完成和履行。

2、案件检查是严肃党纪政纪的中心环节。

作为纪检监察机关,严肃党纪政纪的过程,主要包括受理控告和申诉,案件检查,案件审理三个基本环节,其中案件检查处于中心环节的地位。

从案件检查与信访的关系看:信访工作是纪检监察机关发现和掌握案件线索的主要渠道,无疑是严肃党纪政纪的基础性的重要工作。然而,信访举报提供的案件线索只有经过案件检查这一环节,才有可能使所反映的违纪违法行为受到查处和追究,才能使信访举报提供的信息发挥有效的作用。

从案件检查与案件审理的关系看,案件审理是纪检监察机关查处违纪案件的最后一道环节,通过案件审理的严格把关,对案件检查部门调查终结的案件作出正确的处理,才能维护党纪政纪的严肃性。但是从案件审理与案件检查的关系看,案件检查是案件审理的前提和基础,而案件审理则是案件检查的继续和发展,如果没有案件检查,案件审理则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只有案件检查工作做得周密细致,提供的事实证据材料扎实可靠,提出的定性处理建议有理有据,才能保证案件审理的顺利进行。否则,如果调查不深不透,不能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审理工作就不能顺利进行,严肃党纪政纪就无从谈起。

3、案件检查在纪检监察工作中始终处于关键位置。

经过长期的工作实践,纪检监察机关把党章和行政监察法赋予的任务和职责概括为“保护、惩处、监督、教育”四项基本职能性工作。案件检查这四项基本职能性工作中处于关键位置。

从惩处工作方面看,案件检查是惩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惩处的基本手段。纪检监察机关要履行惩处的职能,离不开案件检查。可以说,没有案件检查,就没有惩处。

从保护工作方面看,也离不开案件检查。只有通过查处那些歧视、打击报复检举控告人的案件和诬告、陷害他人的案件,才能有效地履行纪检监察机关保护党员干部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的职责。离开案件检查,保护的职能就不能有效地履行。

从监督工作方面看,案件检查也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只能以案件检查为后盾,才具有权威性,以案件检查为后盾。这也是纪检监察机关不同于其他组织的监督之处之所在。对那些严重违纪违法行为立案查处,才能使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更见成效。从教育工作方面看,案件检查可以使纪检监察机关的教育发挥其它部门的教育所没有的优势和特色。通过案件检查,一方面,可以使违纪违法者受到查处,本身受到教育,吸取教训,改正错误,重新做人;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办案成果和典型案件,举一反三,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党纪政纪教育,使之引以为戒。这种教育正是纪检监察机关有别于其他部门的教育的地方。如果没有案件检查,纪检监察机关的教育,就会失去应有的特色,就不能发挥自身的优势。

总之,案件检查渗透、贯穿在纪检监察工作的各个方面,处于关键位置。没有案件检查、没有惩处、没有案件检查、保护工作就缺乏有力 的手段,没有案件检查,监督就缺乏权威;没有案件检查,教育就缺少丰富深刻的内容,就失去特点和优势。因此,只有加强案件检查,才能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工作的整体效能。

二、案件检查的作用

1、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

2、维护党纪政纪的严肃性;

3、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的健康发展;

4、增强党纪政纪教育效果;

5、保护党员和干部的民主权利不受侵犯;

6、维护社会稳定、社会经济建设大局。

三、案件检查的基本原则

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和《监察机关调查处理政纪案件办法》的规定,案件检查的基本原则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依照党章和法律、法规独立行使检查权原则;

2、实事求是原则;

3、在党政纪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4、依靠党组织和各级政府、坚持走群众路线的原则;

5、惩处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6、维护党员和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合法权利原则;

四、关于案件检查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

要牢固树立为经济发展和全党工作大局服务的意识。现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体现在案件检查工作上,就是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树立大局意识。把查办案件同 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结合起来,看是不是符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符合的就毫不动摇地坚持,不符合就实事求是地纠正,这样才能体现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时代精神。我们要把为改革服务、为发展服务、为稳定服务,作为纪检监察机关办案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不断增强为全党工作大局和经济建设服务的自觉性。我们查办案件不是单纯为办案而办案,要把是否真正能为改革服务,为发展服务,为稳定服务,行为检验我们办案工作是否取得成功的标志,离开发展、离开稳定,我们的办案就失去了它的实在意义。

(二)工作思路

要注意不断总结和创新,进一步理清适应形势不断发展的办案工作思路。工作思路决定工作的成效,如果办案思路不适应客观规律,任何努力都不可能取得成功。在解决了指导思想问题之后,接下来就有个理清思路问题。我们的办案工作思路要适应反腐败斗争深入发展的新形势,必须要着重解决以下几个关键性的问题。一是必须弄清案件的本质属性是什么;二是弄清办案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三是必须弄清办案需要经过哪些具有内在联系的步骤。这三个问题解决得好,办案思路就能理清,否则,就理不清或者难以理清。

关于案件的本质属性,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和思考,我们认为,案件是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这些矛盾不解决就直接影响一个地方的稳定和发展。我们查办案件就是要解决这个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案件,这也符合唯物辩证法。归纳一下我们查办的案件,凡是接连不断地告状,长时间不稳定、内部平衡不了的,必然产生案件。如果矛盾不解决,这个单位、这个地方就难以稳定和发展。从这种意义上说,办案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非办不可的。因此,我们必须去办案。

我们查办案件的目的是什么?最终目的就是通过查办案件,使一些不可调和的矛盾得以解决,促进地方的稳定和发展。办案是要引起阵痛的,正像一个健康人的肌体、生病后要治病,治病的方法很多,有内科、外科,还有放 疗、化疗等,小病吃药,大病手术,但都是本着一个最终目的,通过治疗使病人恢复健康,能够使其内部达到平衡,发生疾病是肌体内部不平衡的问题。发生案件也是内部矛盾平衡不了,要通过办案使矛盾得到解决,促进稳定,促进发展。从案件的本质属性和办案的最终目的出发,我们办案遵循的逻辑思路、大体应该是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是查清事实,即根据群众的举报和各种检查发现的问题,查清事情真相。第二步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按照党和国家的纪律和法规,分清是非。第三步按照政策,对于错误的要进行纠正,这是平衡的前提。第四步追究违纪违法人员的纪律责任和法律责任。这个顺序就把过去的办案思路调整了一下。传统的办案是拿着领导的批件查案,是对着人的,由人找事。新的思路是以事找人,先查事,再找人。第五步是做好对违纪违法案件的剖析工作,查找制度和体制上的漏洞,提出堵塞漏洞的意见和建议;剖析违纪违法案件的特点和规律,从中找出违纪违法人员思路蜕变的轨迹,进行宣传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从中吸取教训,做到警钟长鸣。

(三)讲究工作方法

工作方法是保证工作任务完成的重要手段,查办案件不研究工作方法就不可能取得应有的成功,根据办案的实践,在工作方法上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把好初核关,做到进可攻,退可守。初核是办案的第一战役。其次要抠死证据,办成铁案。必须把证据抠死。证据有书证、物证、证人证言等。对经济方面的问题能找到书证尽量找到书证,不要光凭

证人证言,证人证言容易翻。其三,要善于运用政策和策略,区别对待,宽严相济,集中力量严惩少数腐败分子。在处理上必须分别对待,宽严相济,不区别就没有政策,这个问题一定要掌握好。我们所要惩处的,打击的都是极少数腐败分子,对大多数都是教育挽救问题,包括给予纪律处分也是对一些同志的教育挽救,这也是工作的需要。其四,要善于争取党委、政府和上级纪检监察机关的领导和支持。尤其是处理这个环节,最后一定要由党委、政府来决定。

五、案件检查的任务、要求和方式

(一)案件检查的任务

案件检查的任务是:查明案件事实,收集确实、充分的证据,使违纪者受到应有的党纪政纪追究,保护没有犯错误的人不受追究,教育纪检监察对象遵纪宁法,以严肃党纪政纪,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顺利进行。

1、查明案件事实,惧确实充分的证据。查明案件事实,是处理党纪政纪案件的基础,是案件检查的基本任务。查明案件事实首先要做到准确。不仅要准确地查明被调查人是否实施了违纪行为,而且要准确查明实施违纪行为的时间、地点、手段、动机和目的、侵害的对象和所造成的危害效果。也就是说,凡是违犯党纪政纪并应追究纪律责任的各项事实,都必须调查清楚。查明 案件事实,在准确的基础上,还要做到及时,要关于抓住有利时机选准案情突破口,不失时机地开展工作。

要查明案件事实,就必须惧确实、充分的证据。收集证据是查明案情的关键,也是案件检查的根本任务。案件检查中,必须深入细致、积极主动、以取得与案件有关的各种证据。同时对所收集的证据要认真分析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对证据确实、充分 的,即使被调查人不承认的事实,也可以认定;相反,如果证据不够确实充分,即使被调查人承认,了清能认定为案件事实。

(二)使违纪者受到应有的惩处,保护没有违纪的人不受追究。惩处违纪者,是案件检查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查处案件的直接目的,否则,案件检查活动的本身是没有意义的。使违纪行为受到就有的追究,作为案件检查的任务,首先是指在查明案件事实的基础上,根据有关党政纪律规定,提出恰当的定性处理意见。同时,还在于案件检查过程中要防止违纪者逃避检查。逃避检查的行为是多种多样的,如公开抵抗、订立攻守同盟,销毁、藏匿、伪造证据,利用权力、金钱、人情干扰调查等。为了有效地防止逃避检查行为,案件检查人员必须要敢于秉公执纪,排除干扰;要不失时机地揭露和批评各种反检查为;对那些严重干扰案件检查的人,根据党政纪规定,提出必要的处分意见。

案件检查在处处违纪者的同时,还要保障没有违纪的纪检监察对象不受追究。输案件,必须严格按照《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监察机关调

查处理算度纪案件办法》规定的程序进行,不得以任何借口剥夺被调查人申辩的权利,严格禁止以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手段收集证据。对检举控告的问题,确认不实的,无论在案件检查的任何阶段,要适时终止调查或撤案。对蓄意诬告、陷害者,应调查处理或建议有关组织严肃追究。

3、教育纪检监察对象遵纪守法。案件检查的过程,也是对纪检监察对象遵纪守法教育的过程。通过案件检查进行教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被调查人进行教育,教育本人吸取教训,改正错误,重新做人;二是用揭露和惩治违纪者的具体事实,对广大纪检监察对象进行教育,提高他们遵纪守法和对违纪行为作斗争的自觉性。因此,要克服单纯办案的思想和不教而诛的作法,把教育始终作为案件检查的一项重要任务。

4、严肃党纪政纪,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严肃党纪政纪,是案件检查活动的着眼点和落脚点。首先,要坚决同各种特权行为作斗争,坚持纪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无论是什么人,不论权力地们高低,也不论触犯何人的利益和尊严,只要违纪都要进行严肃查处;其次,要严格依照法律、政策和党纪政纪规定,准确认定被调查人的行为性质以及应承担的责任;最后,不公严格依纪徇被调查人的行为,而且还要依纪规范案件检查行为,即必须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案件检查活动,以严明党纪政纪,提高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纪检监察案件检查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为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服务的,所以,保障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顺利进行,是案件检查的最终任务和目的,把促进经济建设作为案件检查的任务,最根本的就是牢固确立案件检查必须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并把这一思想贯穿到案件检查工作的全过程。要抓住那些影响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案件坚决查处,特别是对那些打着改革幌子贪污受贿、违法乱纪、胡作非为的案件,决不能心慈手软,必须一查到底。查处违纪案件还必须与维护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挽回经济损失,加强班子和管理制度建设结合起来。从而,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社会政治环境,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二)案件检查的基本要求

纪检监察机关案件检查的基本要求是: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或程序合法。这是多年来纪检监察机关执纪办案经验的历史性总结。要正确执行党纪政纪,必须严格按照这一基本要求去做。

1、事实清楚。事实清楚,是指对纪检监察对象违纪的结论中所认定的错误事实具体、准确,符合客观实际。事实是定案的基础。定案的事实材料,必须把错误事实发生的时间、地点、情节、效果、本人应负的责任,以及产生错误的主客观原因交待清楚,不能前后矛盾、牵强附会、含混不清,更不能把一些捕风捉影、道听途说,甚至无中生有、颠倒是非、随意夸大或缩小的材料,作为定案所依据的事实。

2、证据确凿。证据确凿,是指认定事实所依据的证据要符合客观真实情况,准确无疑;所取得的证据足以把案件所认定的事实证明清楚。它要求:(1)据以定案的每一个证据都是查证属实的。(2)据以定案的证据与认定的事实之间有着客观联系,不牵强附会。(3)证据之间、证据与认定事实之间的矛盾得到排除,全部证据构成一个完整的证明体系,使得出的结论确实无疑,足以排除其他可能性。(4)认定的每一事实情节都有一定量的证据予以证明,需收集的证据已收集在案。要做到证据确凿,案件检查人员必须正确地收集、鉴别、使用证据。要做到及时、客观、全面,切忌任何倾向性、主观随意性和片面性。

(3)定性准确。定性准确,是指在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基础上,对纪检监察对象所犯错误的性质的认定确定无疑,要做到定性准确,必须要有正确的认定案件性质的标准。认定违反党纪案件性质的标准主要有:党章和《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党规党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宪法和其他法律法令;社会主义道德。认定违反政纪案件性质的标准主要有:国家政策、法律、六、案件检查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纪检监察机关的案件检查通常必须经过初步核实、立案、调查、移送审理几个阶段的工作。

(一)初步核实

初步规定是指纪检监察机关对受理的纪检监察对象的违纪违法问题,在立案之前进行的初步检查、证实的活动。

1、初步核实的任务和要求

初步核实的任务主要是通过收集有关证据,了解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是否存在,为立案与否提供依据。初步核实在整个案件检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初步核实工作一是要迅速及时,初步核实一旦确定,就要抓紧时间,对所反映的主要问题调查取证,尽可能在短时间内查清所反映主要问题的真实情况,以决定是否立案。二是要突出重点,在初步核实过程中,一定要抓住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收集证据,对那些与反映主要问题关系不大的线索,则不要牵涉过多的精力。三是要保守秘密,并尽量在小范围内进行,这样一方面可防止违纪者反调查活动;另一方面,对违纪情节轻微或反映问题失实的,可以避免造成一些不良社会影响或挫伤有关人员的积极性。

2、初步核实的方法

根据《案件检查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初步核实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收集证据:

(1)查阅、复制与案件有关的文件、资料、帐册、单据、会议记录、工作笔记等书面材料;

(2)要有关组织提供与案件有关的文件、资料等书面材料以及其他必要的情况;

(3)要求有关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就案件涉及的问题作出说明;(4)必要时可以对与案件有关的人员和事项进行录音、拍照、摄像;(5)对案件所涉及的专门性问题,提请有关的专门机构或人员作出鉴定结论;

(6)收集其他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证据。

3、初步核实情况报告的撰写

初步核实结束后,检查组应及时写出初步核实情况报告,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初步核实情况报告的内容包括:被反映人的基本情况,反映的主要问题及初步核实的结果,存在的疑点,处理建议等。参与核实的人员须在初核报告上签名。承办纪检监察室应对初步核实情况报告进行审议提出处理建议,由室主任签名后呈报分管纪检监察监察室领导审批。

4、对初步核实结果的处理

根据《案件检查条例》、《实施细则》和《调查处理方法》规定,对初步核实结果,应区别不同情况作出处理。

(1)对经初步核实反映问题不实的,纪检监察机关除应向被反映人所在单位党组织或行政机关说明情况外,还应注意做好以下工作:A、在初步核实过程中如向被反映人作过了解或纪检监察机关认为必要的,应向本人说明情况;B、因反映问题不实而对被反映人造成不良影响的,应采取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内予以澄清;C、发现被反映人在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应向有关党组织或行政机关反映;D、对检举人因了解情况不全面而错告的,应帮助其总结经验教训。E、对蓄意诬告、陷害的,应调查处理或建议有关组织或部门严肃追究。(2)对经初步核实,虽有违纪事实,但情节轻微,不需追究党纪、政纪责任的,纪检监察机关应建议有关党组织或行政机关按照以下办法做出处理:A、党组织或行政机关负责人同被反映人谈话,进行批评教育;B、责成被反映人作出口头或书面检查;C、召开民主生活会,对被反映人进行批评帮助;D、纠正被反映人的违纪行为或责令其停止正在实施的违纪行为;E、对被反映人的工作或职务进行调整;F、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批评;G、责成被反映人退出违纪所得。上述处理办法对同一被反映人可以单独使用,也可合并使用,纪检监察机关对党组织或行政机关提出建议时,应制作《纪律检查建议书》,送达有关党组织或行政机关。对纪检监察机关的建议,有关党组织或行政机关如无正当理由应予采纳,并应将办理结果及时报告或告知提出建议纪检监察机关。

(3)对经初步核实,虽有违纪违法事实,不需给予党纪政纪处分,但依法应为由其他执法机关予以处理的,纪检监察机关应将材料移送有关主管机关。

(4)对经初步核实,触犯法律,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纪检监察机关应将材料移送司法机关。

(5)对经初步检查,确有事实需要追究党政纪责任的,应予立案。承办纪检监察室应将核查组撰写的初步核实情况报告和本室的立案意见、所反映主要问题的主要证据材料等,呈报主要领导审批。

(二)立案

立案是指纪检监察机关按照其管辖权限,对检举、控告以及发现的纪检监察对象的违纪违法问题经过初步核实,认为确有违纪违法事实,并需要追究党纪政纪责任的,决定深入调查,并按规定办理批准手续的一种程序性活动。立案是纪检监察机关案件检查活动的一个主要阶段,是调查处理纪检监察对象违法违纪问题的前提和必经程序。

1、立案的条件

立案的条件也称立案的根据。《案件检查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对检举、控告以及发现的党员或党组织的违纪问题,经初步核实,确有违纪事实,并需追究党纪责任的,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办理立案手续。”《调查处理办法》第十条第四款规定: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

作人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的违纪违法问题,经初步审查后,“认为有违纪违法事实,需要给予行政处分的,予以立案。”根据上述规定,纪检监察机关立案,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1)确有违纪违法事实

纪检监察对象确有违纪违法事实,是纪检监察机关立案的前提条件。纪检监察机关管理反映违纪问题的线索和材料后,要对主要问题进行初步核实,查清真相。如果违纪违法事实确实存在,立案的前提条件就具备了。

(2)需要追究党纪政纪责任

需要对违纪违法者追究政纪责任,是纪检监察机关立案的又一条件,纪检监察对象实施了违纪违法行为,即确有违纪违法的事实,这只是立案的一个条件,并不是违纪违法事实一发生就要立案,而要对照党纪政纪规范的有关规定,当需要追究党纪政纪责任时,才能决定立案。

2、实行分级立案。

所谓分级立案,是指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按照《案件检查条例》和《行政监察法》规定的各自的管辖范围,对纪检监察对象的违法违纪问题分别立案。分级立案要求遵守管辖范围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该谁立案就谁立案,防止越权行事或互相推诿。

在明确分级立案的同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属于下级纪检监察机关立案范围的重大违纪问题,必要时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可直接决定立案。二是上级经检监察机关发现应由下级纪检监察机关立案的违纪问题,可责成下级纪检监察机关予以立案。

3、要严格按照立案程序立案。(1)填写《立案审批表》

承办纪检监察室对反映的违纪违法问题经过初步核实后,认为符合立案条件,要填写《立案审批表》,填明案件线索来源,被反映人的基本情况,经初步核实认定的主要违纪问题,立案的党政纪根据,呈报单位意见通常纪检监察室外呈报纪委常委会或监察机关负责人批准。(2)审查批准立案。

审批机关以及负责人接到《立案审批表》后,要召集常委会议或局委会议,听取汇报,充分讨论集体研究作出决定。

4、立案决定的通知与通报。

经批准立案的案件,立案的纪检监察机关应制作《立案决定书》通报或通知有关单位。应将立案决定通报同级党委组织部门,调查人所在单位,对一级行政机关立案的,应通知该单位及其上级机关。

(三)调查

这里所讲的调查,是指纪检监察机关及其办案人员,按照规定的程序,运用规定的方法、手段和措施,对已经立案的违犯党纪政纪的案件,通过调查收集证据,查明违纪案件事实的活动。

调查是案件检查的中心环节,是收集证据的有效途径,是查清违纪事实的唯一手段,是正确处理案件的基础。

1、调查前的准备(1)组织调查组

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需要,抽调调查组人员。要选派政策水平高、熟悉业务、组织协调能力强的人担任调查组长。要合理搭配人员,对那些专业性较强的案件,注意吸收有关部门的同志和专业技术人员参加。有些重大案件,必要时也可请上级纪检监察机关的同志参与调查。要注意调查人员的回避,不要让被调查人的近亲属或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人参加调查组。(2)熟悉案情

调查组组成后,调查组长要组织全体调查人员认真分析初步核实材料,对案件线索、案件基本情况以及涉及的单位和人员的具体情况进行认真的研究。同时,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认真学习和掌握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和党纪政纪的规定。通过熟悉案情和学习政策,使全

体调查人员明确调查的目的、任务、方法以及调查中应掌握的政策界限注意事项。(3)拟定调查方案

调查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①需要查清的主要问题;②调查的步骤、方法;③预计完成任务的时间;④办案人员的组成和领导关系以及应注意的事项。调查方案应经分管纪检监察室的领导批准后实施。

(二)调查实施

1、宣布立案决定

调查开始时,在一般情况下,调查组应会同被调查人所在单位党组织或行政机关负责人与被调查人谈话,宣布立案决定,对被调查人进行思想教育,并提出以下应遵守的纪律:

(1)自觉接受组织的调查,如实说明情况,主动交待问题,认真检查错误,配合组织尽快查清问题。

(2)不得与同案人或知情人串通情况,订立攻守同盟,不得对抗调查或进行反调查;

(3)不得对检举控告人、证人及上述人员家属等进行打击报复。

如调查组认为,调查开始时与被调查人谈话和宣布立案决定,会影响案件调查工作的,可根据案情,在适当时机谈话和宣布立案决定。被调查对象是一级别党组织或行政机关的,调查开始时,调查组应会同其上一级负责人,与被调查党组织或行政机关的主要负责人谈话,宣布立案决定。

2、调查取证

《案件检查条例》明确规定:“认定错误事实须有确实、充分的证据。只有被调查人的交待,而无其他证据或无法查证的,不能认定;被调查人拒不承认而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由此可见,证据在案件检查中的重要性。(1)证据的含义及种类

证明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证据的主要种类有:①物证:指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物品和物质痕迹;②书证:指以其记载的内容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文字(包括符号、图画)。③证人证言:指证人就其所了解的案件事实情况作的陈述。凡是知道案件真实情况的人都可以作为证人。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不能作证人。④受侵害人的陈述:指受违纪行为直接侵害的人员就案件事实情况所作的控告和诉说。⑤被调查人的陈述:指被调查人就案件事实所作的交待、申辩和同案人的检举。⑥视听材料:指可以重现原始声响或形象的用作证明案件事实的材

料。⑦现场笔录:指调查人对案件(非刑事案件)有关的场所进行检查时所作的笔录。⑧鉴定结论:指鉴定人运用专门知识或技能对办案人员不能解决的专门事项进行科学鉴定后所作出的结论。⑨勘验、检查笔录:指公安、司法人员对案件有关的场所、物品及其他证据材料进行勘验、检查时所作的笔录。

证据应经过鉴别属实,才能做为定案的根据。(2)收集证据的方法和要求

第一、收集物证要尽可能提取原物。物证能随卷保存的即随卷保存,不能提取或不能随卷保存的原物应拍成照片入卷,但必须注明原物出处和存放单位。

第二、收集书证要尽可能提取原件,如不能提取原件,可用摘抄或复印的方法提取,但应注明出处、原件保存单位,并应由原件保存单位加盖公章。对可作为书证的私人日记、信件等原始材料不得强行收集,涉及个人隐私的,应为其保密。

第三、收集证人证言,应个别进行,一人一证,不得采取开座谈会的形式。对证人要提出要求,讲明责任。证言材料可由证人书写,也可以调查人员作笔录,并经本人认可。所有证言材料应注明证人身份、出证时间,并由证人签字、盖章或按手印。证人要求对原证作出部分或全部更改时,应重新出证并注明更改原因,但不退原证。证人作证后,应为其保密。与证人谈话,调查人员不得少于二人。

第四、收集受侵害人的陈述,要讲明控告应负的责任,要求共不夸大也不隐瞒,有根据进行控告。对受侵害人的陈述应作好笔录,并经其阅后签字、盖章或按手印,有书写能力的,可以要求另行写出书面控告材料。

第五、收集被调查人的陈述,是非常关键的。被调查人对自己所犯错误的事实最清楚,因此,通过询问被调查人,要求其作出实事求是的陈述,对查明案件情况有着得要作用。与被调查人谈话,要把握适当时机,要针对被调查人的思想实际,做好思想工作,指出问题,晓以利害,运用政策的威力,打消顾虑,指明出路,打破其心理防线,促使其如实交待问题,在与被调查人谈话时应认真做好谈话记录,将其所述内容固定下来,并经被调查人阅后签字、盖章或按手印。要注意把被调查人的陈述和已取得的证据材料相对照,从中发现新的问题和调查线索,以确定下次谈话的方法和进一步调查取证的范围。第六、收集视听材料。随着现代科技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不断推广应用,视听资料的收集范围越来越广。在办案中,要注意加强同有关部门的联系,从他们那里查询和调取有关视听材料;同时,注意动员有关人员提交个人录制的祝听资料。

第七、收集制作现场笔录。现场笔录必须由案件检查人员在检查现场当场制作,并应邀请见证人临场见证。现场笔录的内容必须客观真实,文字力求全面、准确。现场笔录应由参与实施现场检查的人员签名或盖章。

第八、收集鉴定结论。要确定具有鉴定资料的专门技术工作人员作为鉴定人,并要办理委托或聘请鉴定手续。要向鉴定人员提交真实充分的送检材料,并讲明需要鉴定的具体内容。

第九、收集勘验、检查笔录。一般由纪检监察机关派员持公函同有关司法机关联系,按照规定办理腾批准手续后,调取有关案件的勘验、检查笔录。

在办案中,收集证据必须全面客观,必须符合规定程序。对于能够证实被调查人有违法违纪行为或者无违法违纪行炎,以及违法违纪行为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都应当收集。要依照规定程序收集证据,严禁以威胁、引诱、欺骗其他非法手段收集证据。

3、调查中的强制性措施

根据《案件检查条例》、《行政监察法》及《调查处理办法》规定,调查人员在案件调查时可根据需要行使强制性措施。强制性措施包括组织措施和调查措施两种。(1)组织措施

在案件调查中,调查组认为被调查人确犯有严重错误,已不适宜担任现任职务或妨碍案件调查时,可建议对其采取停职检查措施。停职党内职务,属党委批准立案的,停职检查由党委决定;属纪检监察机关直接立案的,停职检查由纪检监察机关征求同级党委意见后决定。停

止被调查人党内职务,党委或纪检监察机关在作出停职检查决定后,应制作《停职检查决定书》。纪检监察机关作出的停职检查决定,应将《停职检查决定书》报同级党委、党组备案,并通报同级党委组织部门。属于停止被调查人党外职务的,纪检监察机关应制作《停职检查建议书》并送达有关党外组织。但由党委批准立案的,停职检查建议应在报往党委同意后提出。对纪检监察机关的建议,有关党外组织如无正当理由应予采纳,并应将结果及时报告或告知纪检监察机关。(2)调查措施

纪检监察机关及其案件检查人员在进行案件调查中,可以采取以下调查措施:

第一、查阅、复制与案件有关的文件、资料、帐册、单据、会议记录、工作笔记等书面材料。

第二、要求有关组织提供与案件有关的文件、资料等书面材料以及其他必要的情况。

第三、要求有关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就案件所涉及的问题作出解释和说明,但是不得对其实行拘禁或变相拘禁。

第四、必要时可以对与案件有关的人员和事项,进行录音、拍照、摄像。

第五、对案件所涉及的专门性问题,提请有关的专门机构或人员作出鉴定结论。

第六、经县级以上(含县级)纪检监察机关负责人批准,暂予扣留、封存可以证明违纪行为的文件、资料、财务帐目及其他有关的材料。第七、责令案件涉嫌单位和涉嫌人员在调查期间不得变卖、转移与案件有关的财物。

第八、经县级以上(含县级)纪检监察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查询案件涉嫌单位和涉嫌人员在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必要时,可以提请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依法冻结涉嫌人员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

第九、收集其他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证据。

办案人员在案件调查过程中,行使这些措施,一定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办理,使调查取证工作始终在法律、法规的范围内进行。

(三)调查终结

调查终结,是指调查人员在调查取证结束后对全案进行综合分析,认定事实,提出定性处理意见的活动。调查终结既是对调查实施的总结,又是对移送审理的准备。

1、综合分析案情,认定错误事实

调查工作结束后,办案人员要把所有材料集中起来,进行全面的整理和分析,对错误事实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加以认定,对每一个违纪者划清责任界限。

进行综合分析认定错误事实的过程,就是运用证据材料 的过程。对每个问题的认定,必须有可靠的证据,证据不充分的决不能认定。对涉及的每一个责任者,证据证明是什么责任就是什么责任。对证据不足,没有查清的问题,要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继续补充调查。

2、错误事实材料与本人见面

错误事实材料与本人见面,是指调查组把经过核实认定的错误事实写成错误事实材料,与被调查人见面,认真听取其意见和申辩。错误事实材料的内容,主要是经过调查核实确认的能够作为处分依据的主要错误事实,同时还要写明错误性质及应承担的责任。错误事实材料不得泄露立案依据、调查过程、检举人证明人等内容。错误事实材料,以调查组的名义落款。

错误事实材料与被调查人见面,应由二名以上调查人员进行,必要时可请被调查人所在单位党组织或行政机关负责人参加。对于有阅读能力的,要给本人过目;对没有阅读能力的可以向其宣读。错误事实材料与本人见面时,要充分听取被调查人的说明和申辩。对被调查人的合理意见应予采纳,必要时还应作补充调查。经过核实修改后,再同本人见面。对被调查人不合理的意见,应写出有事实根据的说明。

被调查人在与错误事实材料见面后,应当在错误事实材料上签署意见并签字或盖章。对拒绝签署意见或拒绝签字、盖章的,由调查组在错误事实材料上注明。

3、提出定性处理意见

提出定性处理意见,是指调查组在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基础上,根据调查的违纪事实,按照党纪政纪的有关规定,对违犯党纪政纪案件的性质和处理提出具体意见。

对违纪案件性质的认定,主要依据有以下几点:(1)证据确凿的违纪事实;(2)有关的党规党法和党的纪律;(3)有关的国家法规、决定、命令和行政纪律。

提出处理意见的依据,主要有以下几点:(1)违纪案件的错误性质;(2)违纪案件错误行为的情节和造成的不良后果;(3)被调查人在违纪案件中应负的责任;(4)被调查人的一贯历史表现;(5)被调查人对其所犯错误的认识态度和改正错误的表现。前三条是提出处理意见的主要依据,后两条可作为处理的参考因素。

4、撰写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调查组对被调查人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后所写的说明案件事实真相,提出定性处理意见的书面综合材料,是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的调查成果。

在正式起草调查报告前,要组织调查组全体成员对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及层次结构进行认真讨论并取得一致意见。调查报告写好后,应认真听取调查组每个同志的意见,并要由集体讨论修改和补充。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1)立案依据及调查的简要情况。写清根据什么人或什么单位的检举、揭发,哪一级组织及领导的决定、批示进行调查的,反映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调查组的组成情况,调查的起止时间及工作的大体经过,被调查人的基本情况等。

(2)主要错误事实及性质。写清每一事实的时间、地点、当地人、原因、后果,特别是主要情节要详细具体。对调查否定的问题也应交待清楚。要对错误的性质做出准确的概括。提出定性结论并写明定性依据。对难以认定性质的重要问题用写实的手法予以反映。(3)有关人员的责任。对有关人员要分清责任。对涉及一级组织的违纪问题,要分别写清有关领导应负的责任。

(4)被调查人对错误的态度。要用概括的词语写明被调查人的一贯表现和认错误态度,对态度的表述不能笼统,要写明具体表现。(5)处理建议。应写明处理建议的根据。对同时违犯党纪政纪和国法的被调查人,除写明党纪政纪处分的意见外,还应建议有关部门给予经济或法律制裁。对一案涉及多人的处理建议应分别表述清楚。

如果调查组内部对错误性质,有关人员的责任及处理建议等有较大分歧,经讨论仍不能一致时,应按调查组长的意见写出调查报告。但对不同意见应在报告中作出适当反映,或另以书面形式反映。调查报告须由调查组全体成员签名。

调查组应将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向被调查人所在单位党组织或行政机关通报并征求意见。

5、做好调查后的有关工作(1)做好有关问题的处理工作

第一、被调查人所犯错误已触犯刑律的,应适时将案件材料移送有关司法机关处理。

第二、对署真实姓名的检举人,调查结束后,调查组应向其口头通报所检举问题的调查结果,并征求意见。对案情需要保密的,应要求检举人不得泄密或扩散。

第三、对经调查属于检举失实的案件,由承办纪检监察室写出《销案呈批报告》,呈请立案机关批准后销案,并向被调查人及其所在单位党组织或行政机关说明情况。

第四、对检举人确属诬告或证人出具伪证等妨碍案件检查的行为,应予追究。

(2)做好总结工作

第一、做好调查的总结工作。调查结束后,调查组应对调查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吸取经验教训,探讨办案规律,不断提高办案水平。第二、协助发案单位总结经验教训,建立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堵塞漏洞,防止和避免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

四、移送审理

移送审理,是指承办案件的纪检监察室对经过立案调查并需要追究党纪政纪责任的案件,在调查终结后向案件审理室移送的活动。

(一)移送审理的条件

《案件检查条例》第四十条第一款规定:“凡属立案调查需要追究党纪责任的案件,调查终结后,都要移送审理。”《调查处理办法》对需要审理的条件也作了类似的规定。根据上述规定移送审理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必须经过立案调查并调查终结。

第二、被调查人的错误事实已经查清,所需证据确实、充分。第三、需要追究党纪政纪责任。

(二)移送审理的审议

移送审理的审议,是指对调查终结的案件,由承办纪检监察到和分管领导进行审查,依照事实和有关党纪政规定,决定是否移送审理的活动。

移送审理的审议分为两步走:第一步是承办纪检监察室审查调查终结后形成的全部案件材料,在听取调查组建议的基础上提出移送审理的意见。第二步是分管领导对提议移送审理的案件和意见进行审查决定。无论是承办纪检监察室提出移送审理意见,还是分管领导审查决定,都必须对案件材料进行全面而严格的审查,确实起到把关作用,以保证移送审理的准确性和严肃性。

(三)移送审理的材料

根据规定,移送审理时,应移送下列材料:

1、分管领导同意移送审理的批示。

2、立案依据。包括:检举材料;有关领导关于进行初步核实的批示;初步核实情况报告;立案呈批报告;《立案决定书》和其他批准立案的材料。

3、调查报告和承办纪检监察室的意见。

4、全部证据材料。既包括对所调查的问题认定的证据材料,也包括对所调查的问题否定的证据材料。

5、与被调查人见面的错误事实材料。

6、被调查人对错误事实材料的书面意见和检讨材料。

7、调查组对被调查人意见的说明。

承办纪检监察室在向审理室移送案件材料时,应填写《案件移送审理登记表》。填写《案件移送审理登记表》,是办理移送手续的具体表现形式,标志着移送审理阶段的终结。

第三篇:纪检监察机关案件检查有关条规分类(精选)

纪检监察机关案件检查有关条规分类

纪检监察机关案件检查有关条规分类

第一部分

综合类

1、《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部分修改2002年11月14日通过)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1997年5月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1997年5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5号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05年4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

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修订,1997年3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3号公布 自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

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赔偿法》

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9、《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10、《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

11、关于对《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第五条第二款的补充规定

12、依纪依法办案的意见(中纪委)第二部分

案件检查和调查方面的法规

1、《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中纪发[1994]4号1994年3月25日)

2、《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实施细则》(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1994年3月25日印发)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实施条例》(2004年9月6日国务院第63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4年10月1日起施行)

4、《监察机关调查处理政纪案件办法》(1991年8月31日第17次部务会议通过1991年11月22日监察部第1号令发布)

5、《监察机关参加特别重大事故调查处理的暂行规定》(1990年监察部第9次部务会议通过,1991年1月16日监发[1991]3号发布,自1991年1月16日起施行)

6、《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所要作出的处分决定和所依据的事实材料同犯错误党员见面的具体办法》(1991年7月23日)

7、《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机关提高办案效率防止案件积压的暂行办法》(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办公厅1989年10月28日印发)

8、《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对妨碍违纪案件查处的党组织和党员

党纪处分的规定(试行)》

(1990年7月11日)

9、《国务院关于在对外公务活动中赠送和接受礼品的规定》

10、《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令2001年302号)

11、关于对违反《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的若干规定》行为的党纪处理办法

12、关于对违反《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行为的处理规定

1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对共产党员修炼法轮大法”问题的若干处理意见

14、《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

15、《中纪委关于对犯有贪污、贿赂错误党纪处分的数额界限问题的请示的答复》

16、《共产党员在涉外活动中违犯纪律党纪处分的暂行规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1988年5月23日印发)

17、《关于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个人证券投资行为若干规定》

(中办发2001年10号)

18、《中央纪委

监察部关于各级领导干部接受和赠送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的处分规定》

19、《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发[2003]18号2003年12月31日)20、《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2004年3月31日发布之日起施行)证据规定

1、《关于查处党员违纪案件中收集、鉴别、使用证据的具体规定》(中纪办发[1991]6号1991年7月23日)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

(2002年6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24次会议通过)法释[2002]21号 组织协调

1、《关于纪委协助党委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的规定(试行)》(中纪委2005年9月26日起施行)

2、《中央纪委关于完善查办案件协调机制,进一步改进和规范“两规”措施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5]28号)协作配合

1、《关于在行政执法中及时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意见》(高检会[2006]2号)

2、《监察机关在调查处理政纪案件中相互协作配合的规定》(监察部令第4号1992年11月16日)

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与国家检察机关建立联系制度的通知》(1988年11月21日)

4、《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监察部关于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和国家行政监察机关在案件查处工作中分工协作的补充规定》(1992年1月13日)

5、《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组织部、监察部、人事部关于加强工作联系的通知》(1990年8月4日)

6、《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1999年8月6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九届检察委员会第四十一次会议通过高检发研字[1999]10号1999年9月9日)

7、《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的渎职侵权重特大案件标准(试行)》(2001年7月2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九届检察委员会第九十二次会议通过)

8、《关于纪检检查机关与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在查处案件过程中互相提供有关案件材料的通知》(中纪发[1989]7号1989年9月17日)两规两指

1、《中央纪委关于完善查办案件协调机制,进一步改进和规范“两规”措施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5]28号)

2、四川省纪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共四川省纪委四川省监察厅关于安全实施“两指”、“两规”措施的暂行规定的》通知(川纪办发[2005]11号

3、《中共中央纪委关于进一步规范使用“两规”措施的通知》(中纪发[2001]15号,2001年9月28日)

4、《中共中央纪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纪检机关使用“两规”措施的办法(试行)〉的通知》(中纪办发[2000]1号,2000年1月20日)

5、《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监察部关于纪检监察机关依法采用“两指”、“两规”措施若干问题的通知》(中纪发[1998]7号1998年6月5日)没收追缴和责令退赔

1、《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监察部关于纪检监察机关关于加强对没收追缴违纪违法款物管理的通知》(1998年8月25日)

《监察机关没收追缴和责令退赔财物办法》(1993年9月8日第24次监察部部长办公会议通过1993年9月20日监察部令第6号令发布)

、财政部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预算外资金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财库〔2002〕37号2002年6月28日)

4、《财政部 监察部 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银行账户管理的规定〉的通知》(财综字〔1999〕88号1999年6月11日)权利保障和救济

1、《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中发[2004]19号2004年9月22日)

2、《中央纪委监察部关于保护检举、控告人的规定》(中纪发[1996]6号1996年1月19日)3《监察机关实行回避制度暂行办法》(1992年11月11日第7次部务会议通过1992年11月16日监察部令第5号发布)

4、《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监察部关于采取有力措施保护执纪执法办案人员合法权利的通知》(中纪发[1994]13号1994年11月21日)

5、《纪检监察机关办案工作保密规定》(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监察部1996年8月19日印发)第三部分

信访举报申诉

1、《信访条例》2005年1月5日国务院第76次常务会议通过

2005年5月1日起施行)

2、《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控告申诉工作条例》(中纪发[1993]8号1993年8月22日)

3、《监察机关处理不服行政处分申诉的办法》(1991年8月23日第16次部务会议通过1991年11月30日监察部第2号令发布 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4、《监察机关举报工作办法》(1991年8月23日第16次部务会议通过1991年12月24日监察部第3号令发布 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5、《中共中央纪委监察部关于纪检监察机关接待处理集体

上访的暂行办法》(中纪办发[1996]4号1996年4月24日)

6、《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处理来信来访工作暂行条例》(中共中央组织部1980年3月3日印发)

7、《中央各部门归口分工接待群众来访办法》(中共中央办公厅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1991年5月13日印发)

8、《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纪委《对于匿名信处理的意见》的通知》(一九八七年三月三十日)第四部分

案件审理和执行方面的法规

1、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案件审理工作条例(中纪发[1987]12号1987年7月14日)

2、中共中央纪律检察委员会关于审理党员违纪案件工作程序的规定(中纪发[1991]5号1991年7月13日)

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处分违犯党纪的党员批准权限的具体规定(中纪发[1983]12号1983年7月6日)

4、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修改《关于处分违犯党纪的党员批准权限的具体规定》的通知(中纪发[1987]5号1987年3月28日)

5、监察机关审理政纪案件的暂行办法(监察部令第8号1999年1月15日)

6、《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27号,本条例自2005年2月1日起施行。1987年6月16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违反财政法规处罚的暂行规定》同时废止。)

7、《关于骗购外汇、非法套汇、逃汇、非法买卖外汇等违反外汇管理规定行为的

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暂行规定》

8、《关于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行政处分暂行办法》

9、《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

10、《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贪污贿赂行政处分暂行规定实施细则》

11、《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贪污贿赂行政处分暂行规定》

第五部分 其他法规

1、《检察人员纪律处分条例(试行)》(于2004年6月1日经第十届第十三次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办公会讨论通过, 1995年8月7日颁布施行的《检察官纪律处分暂行规定》同时废止)

2、企业职工奖惩条例

3、法官纪律处分条例

第四篇: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和信访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拓宽信访渠道 加大办案力度 以实际成效服务科学发展

中共xx湖区纪委、xx区监察局

(xxxx年xx月)

今年以来,我区把信访举报和案件查办工作摆在突出位置,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拓宽信访渠道,加大办案力度,严肃查处了一批失职渎职、侵害群众利益等违法违纪案件,有力推动了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纪律保证。1-9月,全区共收集信访线索 件,初核线索x件,立案x件,同比增长xx%,涉及科级干部x人;结案x件,处理党员干部x人,挽回直接经济损失xx万元。

一是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更加注重形成办案整体合力。重点加强与公、检、法、审计、计生及其他行政执法部门的联系,及时协调各部门共同研究、查办相关案件,履行好纪委在反腐败中的组织协调职能;在已经建立联动协作办案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全区联动协作办案队伍的专业知识覆盖面,使之掌握全区各单位、各部门基本情况,有效缓解办案过程中存在的专业技术力量不足的问题。年初,我委还在检察院的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投入3000余元资金对谈话室的硬件设施作了进一步改造,创造了一个较为安全、威严的谈话环境,增强纪检监察机关对违纪违规人员的高压态势,有利于保证谈话效果。

二是坚持查办案件与建章立制相结合,更加注重提升办案质量。以提高办案质量为中心,重视委局机关各室和全区各基层纪委以及派驻纪检组的案件查办工作,按照《xx区纪委、监察局绩效考评管理办法》的要求,明确纪委各室办案目标任务,明确基层单位只要查办1起以上案件就可评为当年的纪检监察工作先进单位,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考核机制,进一步调动基层办案工作积极性。认真落实“一案两报告”制度,剖析并揭示案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针对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建立健全反腐倡廉各项制度规定。

三是重视基层纪检工作,更加注重推动基层自办案件。针对当前社区干部违纪现象不断增加的现实情况,我区专门成立了纪检监察一室,统一负责指导、协调、督促各乡镇、街道办案工作,切实加大了基层查办案件的自觉性,重点发现并查处社区干部在办理低保、廉租房等工作方面存在的违纪问题。今年1至10月,我委共指导和协助基层办案x起,占已立案件的xx%。

四是加强办案队伍建设,更加注重办案能力的强化。培养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办案队伍是做好案件查办工作的前提和保证。今年我委加大了对纪检监察干部办案业务的培训,通过跟班学习、联合办案、组织培训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办案人员的业务素质。同时,我们还积极参与了省、市纪委的一些重大案件的调查工作,成功地开展了模拟办案实践,进一步提高了纪检干部案件办理能力,以案代培的形式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认可和基层基建干部的好评。

五是加强惩防教育,更加注重发挥办案的警示作用。查办案件的目的是对全区各级党员干部起到更好的警示教育作用,所以我们坚持对具有代表性、倾向性、苗头性的案件进行“一案双查”。首先是立足于惩处,重在查清案件事实,依纪依规进行处理,其次是立足于防范,查清体制、机制上存在的管理漏洞和案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进而以案促教,推动廉政教育;以案促建,推动制度建设;以案促管,推动规范管理。同时,做好案例警示教育,在我区的自办案件中选择1至2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件进行通报。切实做到查处一起典型案件,教育一批干部,以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在全区范围内取得良好的警示教育效果。

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一、重视能力抓指导,提高全区案件查办综合能力。一是要引导全区纪检干部加强理论知识的积累。通过开办培训班等方式,引导全区纪检干部注重学习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结合工作中的实例来理解和把握,奠定案件查办工作的理基础。二是继续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经常性地参与上级纪委有关案件的查办工作,提高实际办案水平,同时定期选调基层干部到纪委跟班学习办案工作。三是加大对基层查办案件的指导力度。积极指导镇、街、系统纪检机构的案件查办工作,提升基层实践操作能力。对基层纪(工)委承办的案情较为复杂的或重大案件,纪检室派专人参与案件的初核、立案、调查取证等全过程,有效地提高了乡镇纪委办案的效率和质量。

二、加强领导抓协调,形成立体式案件查办网络。一是建立纵向交叉互查办案平台,将全区主要基层单位分街道(乡镇)和系统两个办案协作区,建立交叉互查办案协作机制,通过区域互查协作,整合资源,查处案情比较复杂、涉案人员较多、独立查办可能会贻误时机的重大案件。二是加强横向交流,由纪委牵头,与公安分局、检察院、法院、审计局、国税局、地税局、工商局等部门定期通报交流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查处情况,分析排摸和提供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线索,协调解决在查办党员干部重大违纪违法案件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形成通力协作突破大案要案的整体合力,达到办案资源的最大化、合理化和有效化。三是加强委局机关内部沟通,注重委局机关内部各室之间的沟通、协调、配合,在发挥信访主渠道作用的同时,还要注重从下访以及廉政巡查、执法监察、日常督查等工作中挖掘案源、梳理线索。

三、建立机制抓奖惩,营造全员办案的氛围。在全区纪检监察组织机构健全的基础上,建立完善案件检查工作激励机制,出台案件检查工作考核奖励办法,将案件检查工作作为各科室、各基层单位乃至个人在纪检监察工作考评方面的重要依据。对纪委各科室、全区各基层单位纪工委、纪检组的查办案件工作目标、任务和当前形势进行分析的讨论,进一步理清全区纪检监察工作今后的办案工作思路,明确各级纪检监察部门查办案件工作责任。

第五篇: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分析报告

XX县纪委监察局2011年查办

案件分析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信访初核情况

2011年,全县纪检监察组织共受理群众信访举报件121件(次),其中:来信78件,来访6次,来电6次,其他方式31次;检举控告类118件(次),业务范围外3件;上级交办28件(次),署名举报22件(次)。

受理初核线索94件。从违纪的主体来看:涉及党员81人,监察对象40人,其中乡科级干部16件,一般干部24件,其他人员54件。从违纪的情况来看:涉及违反组织人事纪律行为1件、涉及违反廉洁自律规定行为4件,贪污贿赂行为21件、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行为11件、违反财经纪律行为5件、失职渎职行为12件、侵犯党员权利公民权利行为1件、严重违反社会主义道德行为2件、妨害社会管理秩序行为37件。

经初核,转立案65件,了结29件,其中失实8件,适当处理21件。

(二)立案情况

2011年,全县纪检监察组织立案65件,涉及党员61件,监察对象18件;其中,涉及乡科级干部4件,占立案总数的6.2%,一般干部18件,占立案总数的27.7%,其他人员43件,占立案总数的66.2%。共处分65人,其中:乡科级干部4人,占6.2%,一般干部13人,占20%,其他人员48人,占73.8%。

从违纪的情况来看,违反组织人事纪律行为2人,占3%;贪污贿赂行为9人,占13.8%,其中贿赂6人,占9.2%,挪用公款3人,占4.6%;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行为6人,占9.2%,其中违反土地管理法规2人,占3%;违反财经纪律行为1人,占1.5%;失职渎职行为9人,占13.8%,其中行政机关失职渎职2人,占3%;侵犯党员权利公民权利行为1人,占1.5%,其中侵犯人身权利1人,占1.5%;严重违反社会主义道德行为1人,占1.5%,其中通奸重婚包养情人1人,占1.5%;妨害社会管理秩序行为36人,占55.4%,赌博2人,占3%,违反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30人,占46.2%。

二、查办案件情况分析

1、发生在基层的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类违纪行为所占比重较大。全县今年妨害社会管理秩序行为立案件36件,占立案数的55.4%,而且主要集中在农村党员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农村党员参与赌博及农村党员、村干部乱砍滥伐,无证贩运木材等,其中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情况尤为突出。

2、失职渎职行为和贪污贿赂行为的立案件有18件,占了不小比重,考虑到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类违纪行为线索来源问题,失职渎职违纪行为和贪污贿赂行为的线索实际上应该说是目前群众向纪检监察部门反映的热点,这说明群众对单位、部门和领导干部在履行职责和贪污贿赂犯罪方面的问题越来越重视,在维护自身权益上越来越敢说话。但也说明的近年一些部门和组织以及部分党员干部在履行自身职责和自律方面存在不足和缺陷。

3、第四季度全县纪检监察机关立案件数量明显增加,尤其十一月、十二月份增幅明显。这说明基层纪检组织在年终突击上报案件的问题仍然存在,这也是一个老问题。主要原因还是基层纪检组织存在应付考核,平时有案件线索不及时查办,因此造成全年各季度案件数量不均衡。

三、几点建议

1、加强农村党员的思想教育。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群众的经济意识越来越强,农村干部、党员作为基层先进人物的代表,要在先进思想、先进文化、先进生产力、勤劳致富等方面起模范带头作用,因此农村党员干部要不断改造思想,更新观念,坚决不参与赌博、乱砍滥伐、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等在农村普遍存在的行为,树立党员的良好形象,真正做到永褒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2、对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处置要加强规范,尤其是前几年未按规定进行的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处置,必须做好善后工作,有些

乡镇对于群众反映较大的交易行为,采取召集双方协商,适当提高成交价格的做法可以借鉴。同时要加大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处置相关规定宣传,使农村干部和群众知道正确的程序,有利于减少有关违纪行为的发生。

3、县纪委各室要加强对所挂点的乡镇、县直纪检组织业务的指导,平常加强案件的督查与催办,尽量避免在年底突击结案和大量报送案件,以保持全年各季度办案工作进度的平衡。

4、要注重案件线索的外延,不能孤立的就案办案,要从违纪行为是否有普遍性、经常性及关联性上着手去扩展线索。象今年在医药购销纠风检查中发现部分卫生院在医药购销存在索贿受贿现象,县纪委领导对此十分重视,组织精干力量对整个卫生系统医药购销的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发现多起基层卫生院院长利用医药购销之际从中索贿受贿的情况,并对相关人员进行了立案查处,这种办案经验值得在今后的工作中总结推广。

中共 县纪委纪检室 2011年12月22日

下载2010年纪检监察机关案件监督管理工作综述(本站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0年纪检监察机关案件监督管理工作综述(本站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纪检监察机关

    严于律己 恪尽职守 打造清正廉洁的党员干部队伍 “湖北省鄂州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刘沐珍因涉嫌严重违纪,正接受组织调查。”这是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网站2月10日公布的又......

    提高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能力

    提高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对纪检监察机关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作为党和政府的专门监督机关,纪检监察机关必须......

    纪检监察机关案件线索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三台县纪检监察机关案件线索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为切实加强纪检监察机关案件线索监督管理,确保违纪违法案件得到及时、有效查处,根据中纪委、监察部《关于纪检监察机关严......

    关于纪检监察机关案件查处中的若干问题

    关于纪检监察机关案件查处中的若干问题 一、关于案件线索管理的问题 中央纪委对加强案件线索统一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并正在研究起草有关规定。各单位应加强对案件线索的统一......

    纪检监察机关案件检查工作基本程序及要求

    案件检查是纪检监察机关一项经常性的重要工作,是严肃党纪政纪的中心环节。纪检监察机关案件检查实行分级办理、各负其责的工作制度,要求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

    关于纪检监察机关案件查处中的若干问题

    关于纪检监察机关案件查处中的若干问题 一、关于案件线索管理的问题 中央纪委对加强案件线索统一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并正在研究起草有关规定。各单位应加强对案件线索的统一......

    2009年度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工作情况新闻通气会[最终定稿]

    2009年度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工作情况新闻通气会 [ 2010-01-07 ] 时 间:2010年1月7日(星期4)上午9:30 地 点:机关东院1号楼1403新闻发布厅 主持人:中央纪委常委、秘书长吴玉良 发......

    加强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工作的思考

    加强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工作的思考 近年来,随着基层查办案件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党风廉政建设相关制度的不断完善,有力地推动了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各项工作的落实。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