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梅兰芳教学设计评析
小学语文《梅兰芳学艺》
溧水县第三小学朱玉荣
课题:小学语文《梅兰芳学艺》
课题简介:
《梅兰芳学艺》是苏教版第三册教材中第14课。这篇课文讲的是梅兰芳小时候拜师学艺,经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京剧大师的故事,说明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全文共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梅兰芳小时候学艺时,师傅说他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第二自然段写梅兰芳没有泄气,坚持苦练,使眼睛变得会说话了。第三自然段写梅兰芳终于成了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课文采用对比的手法,生动地说明梅兰芳的成功是勤学苦练的结果。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正确朗读生字词组成的词语,并会写“注 活”两个生字。
3、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学生从小苦练基本功。
教学重难点:立足文本,让学生体会梅兰芳的“勤学苦练”。
设计理念:
新的课程标准中,不管是识字、阅读还是习作,都把激发学生喜欢学习,有主动学习的愿望摆在第一条。重情趣是让学生喜欢学习,有主动学习愿望的重要前提。在《梅兰芳学艺》一课中,教师立足文本,创设情境,让学生入境、人情、动心,同时注重把理解课文内容同语言训练结合起来,在交流中深刻体会梅兰芳的“勤学苦练”,激发学生对梅兰芳的敬佩和赞美之情。使这节课的教学既富有情趣又充满了情感。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同学们,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名字叫“超级联想”怎么玩呢?先看一个例子:军长 扁担 同甘共苦
2、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谁吗?(朱德)你怎么能猜到是朱德呢?
3、这个游戏有趣吗?让我们再来玩一个。
出示题目:主席 “要好好写字”(毛泽东)
勤学苦练 世界闻名 京剧大师(梅兰芳)
(评析:朱德、毛泽东及梅兰芳都是本单元课文中的值得学习的人物,安排这个游戏,一方面是想以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思维能力;一方面让学生由人物的事迹品质联想到人物,让学生在玩这个游戏的同时复习了这些伟人值得学习令人难忘的品质,同时也渗透了单元教育主题元素。)
一
4、(出示图片)看,这就是梅兰芳,让我们一起来喊出他的名字。(指导学生把名字读准)
5、梅兰芳是我们江苏人,是我们的老乡,让我们亲切的喊一喊他的名字。6、梅兰芳是我国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他一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京剧艺术事业,留下了一系列光彩照人的银幕形象(相机出示梅兰芳的洛神、白蛇、贵妃扮相,教师简单介绍),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他不仅是我们江苏人的骄傲,也是我们祖国的骄傲。让我们再自豪地喊一喊他的名字。7、今天我们学习的是第14课梅兰芳学艺,读。艺是才能、技艺、本领的意思,在这儿指的是什么呀?
8、这篇课文写得就是梅兰芳小时候学习京剧的故事。他是怎样学习京剧的呢?让我们赶快来读读课文吧。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评析:读是有层次的,第一遍读“梅兰芳”教师要求学生读准,第二遍读是要求学生亲切的喊一喊他的名字,第三遍则是通过教师简单的介绍激发学生的自豪敬佩之情,要求学生自豪地读一读梅兰芳大师的名字。在读中,学生的情感不断升华。)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三、检查生字词
1、出示课文出生字词指导学生朗读。
2、利用词语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出示四字词语:拜师学艺 没有动摇 勤学苦练 京剧大师。指导学生读准。
(2)同学们,这四个词语在课文中哪一个句子里呢?请小朋友打开书,在书上找一找,划一划。
(3)指导学生把找到的三句话读一读。
(4)这段话啊说的就是这篇课文的大致的内容。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段话。(评析:通过重点词语找到文中重点句子连起来就是课文大致的内容。这是一种简单的归纳课文内容的方法,这一设计既可以让学生把握课文的脉络,培养概括能力,也是一种学习方法的有机渗透。)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过渡:梅兰芳之所以能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是他天生就是唱戏的料子吗?让我们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1)师傅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是因为?
二
(2)“眼睛没有神儿”是什么意思呢?
(3)(出示小时候照片)看,这是梅兰芳小时候的照片,大家看他的眼睛,有神儿吗?
(4)对,京剧对演员的眼神要求很高,人物的高兴啊,伤心啊,生气啊都要能通过眼睛来表现。而梅兰芳的眼睛没有神儿,所以师傅说他——意思是说——(梅兰芳不适合唱戏。)
(5)师傅是怎么说梅兰芳的?
(6)假如你是师傅,梅兰芳站在你面前,你会对他说什么呢?
(7)我们把它改一改:
(课件出示)原文:梅兰芳小时候去拜师学艺,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
换成:梅兰芳小时候去拜师学艺,师傅说:“你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
(8)谁来当师傅对梅兰芳说说这句话。想想师傅会用什么语气?(语气肯定,有点遗憾,有点失望)
(评析:低年级孩子生活经历少,而且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优越,在学习课文时,往往很难进入课文的情境,课文中主人公的经历与情感很难引起他们的共鸣。根据低年级孩子喜欢幻想的特点,我把课文中“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第三人称换成第二人称:师傅说:“你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把“他”换成了“我”,这一转换,把学生带到了拜师学艺的情境,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能更好地进入情境,体会到师傅语气的肯定和梅兰芳的心情,同时也渗透的学生对第三人称的理解和运用。)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师傅说他不是唱戏的料子,而梅兰芳呢?
(一)学习第一句
(1)(出示没有动摇一句)梅兰芳的什么决心没有动摇?(学唱京剧)
(2)此时,梅兰芳心中是怎么想的?(学情预设:1、会暗下决心„„2、我要向师傅问问有什么办法让眼睛有神儿3、相信只要勤学苦练,一定能获得成功)(3)对,梅兰芳相信只要他勤学苦练,坚持不懈,一定能唱好京剧。让我们来坚定地读一读。他是怎样勤学苦练的呢?我们再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句
(1)(出示“他常常”一句)这句话中有两个表示看的词语,你能找到吗?同学们真聪明,一下子就找到了。同学们,这两个词都是表示看的意思,老师把“紧盯注视”换成看行不行?紧盯、注视是什么样的看?(眼光要集中一点看,目不 三
转睛看,眼睛一眨都不眨的看)
(2)说得真好,同学们,黑板上有一个红点,你能紧盯着他,注视着它吗?
(3)(小红点不断地移动)师:你们有什么感受?
(4)(看图)图上梅兰芳看的是什么?刚才同学们看小红点觉得眼睛很累,脖子很酸,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是看黑板上的小红点辛苦还是看空中飞翔的鸽子更辛苦?为什么?(学情预设:鸽子很多而且越飞越高,空中强光刺眼。)
(评析:本课教学的难点是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梅兰芳是怎样苦练眼神的。但是学生缺乏注视鸽子的生活经验,要想理解梅兰芳练眼神的苦是比较难的。如何为学生理解“勤学苦练”中“苦”铺设一座桥梁,让学生有深刻的感受呢?教师也进行了很多尝试:在第一次试上时老师用手拿纸做的鸽子飞舞让学生体会练眼神很苦,但是纸做的鸽子动的幅度不是很大,学生并没有体会梅兰芳注视鸽子飞行之“苦”。第二次试上时教师尝试让学生观看鸽子飞行的视频,但在视频中,鸽子飞行路线清晰,注视鸽子飞行也没有什么难度。苦思之下,教师想到了用红外线笔让学生紧盯移动的小红点的训练这一方法,由于红外线笔移动的幅度较大,而且忽快忽慢,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眼睛紧盯、注视同一件物体非常辛苦,进而教师再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是看黑板上的小红点辛苦还是看空中飞翔的鸽子更辛苦?为什么?通过比较学生更能体会到梅兰芳练习地非常“苦”。李吉林说:有了形象的感受,才有情感的被激起。也就是说,学生看到了或者说仿佛看到了语言文字所描绘的形象,才会入境、人情、动心,教师要努力构建学生文本和生活之间的桥梁,唤起学生的情感,激发起学生表达的愿望,引发学生与文本中人物的情感共鸣。)
(5)除了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他还怎么练?
(6)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累不累?为什么?(眼睛珠子要不停的转动)
(7)梅兰芳有时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有时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他要么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要么就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他或者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流动的鱼儿。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所以课文中说梅兰芳“勤学苦练”
(评析:或者的意思是“有时…有时…”“要么…要么…”但是把字典上的意思直接告诉学生,学生反而难以理解。教师把灵活地采用“有时…有时…”“要么…要么…”的句式,让学生潜移默化地体会到“或者”的意思,同时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梅兰芳训练的刻苦。)
(8)脖子酸了累了,可梅兰芳继续紧盯着,注视着,他在(学生接:勤学苦练)眼睛酸了胀了,可梅兰芳仍然紧盯着,注视着,他在(学生接:勤学苦练)饿了冷了渴了,可梅兰芳仍然不肯歇一歇,他在(学生接:勤学苦练)四
老师小结:梅兰芳练的真苦啊。
(9)梅兰芳练得不仅仅苦,他还练得非常勤。勤是什么意思呢?字典上有两个义项,你选哪个?
(10)请同学们仔细读第二自然段,你从哪儿看出梅兰芳练得非常勤?
学情预设:A“常常”是指? 我们只紧盯、注视了这么一会,眼睛就受不了了,而梅兰芳是常常这样去做,他这样勤学苦练,为的是什么呢?
B“日子一长”(教师补充:梅兰芳学艺的资料。)读着“日子一长”这个词语,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
每天清晨,天刚蒙蒙亮,梅兰芳()
每个夜晚,星星挂在天边,梅兰芳()
炎热的夏天,骄阳似火,梅兰芳()
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梅兰芳()
请同学们选择其中一个场景说一说。
(11)师:不管刮风下雨,不管寒冬酷暑,梅兰芳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勤学苦练,经他这么一练啊,他的眼睛渐渐灵活起来,人们都说他的眼睛会说话了。学到这儿,你有什么想对梅兰芳说的吗?
(12)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情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六、欣赏梅兰芳先生主演的京剧片断《贵妃醉酒》,在梅兰芳精彩的表演中结束本课。
(评析: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没有动摇”来理解梅兰芳没有因师傅的批评而丧失信心,而是下定决心克服自身缺点学好唱戏。在第二自然段中,教师在教学中着重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梅兰芳是怎样“勤学苦练”的。通过“紧盯”“注视”理解梅兰芳用不同的方式来练眼神,非常“苦”。而“常常”“日子一长”“渐渐”等词语说明了梅兰芳练得非常“勤”。教师先通过让学生选择“勤”的义项理解“勤”的意思是“做事尽力不偷懒”,然后让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体会从哪些词语能看出梅兰芳“做事尽力不偷懒”,学生很快能找到“常常”“日子一长”“渐渐”等词语。教师再通过词语画面想象、反复诵读等方法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梅兰芳的辛苦。让“勤学苦练”这个词语深入学生内心。)
五
第二篇:梅兰芳教学设计
《梅兰芳》教学设计
襄州区张湾办事处中心小学 孟昀晖
一、教学内容
《梅兰芳》这篇课文是s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了现代著名的京剧艺术家梅兰芳生平中的一段动人的事迹:抗战时,占领上海的日本侵略者想利用梅兰芳粉饰太平,梅兰芳得悉后愤然离开上海,避居香港。抗战八年,他蓄须明,始终拒绝日本人演出。这充分显示了梅兰芳强烈的爱国思想和崇高的民族气节。这是一篇很好的爱国教育的文章。
二、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认识梅兰芳高尚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民族气节。
2、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体会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深刻含义和思想感情。
3、帮助学生会认课文中的二类生字,会写四字词语以及理解部分重要的四字词。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认识梅兰芳高尚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民族气节。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体会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深刻含义和思想感情。
四、教学准备
课件及相关资料 教学时数:2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梅兰芳的艺术形象图片,1、音乐响起,教师深情叙述:55年前,只有67岁的梅兰芳先生突然离我们而去,一代京剧大师,他那一个个有优美的艺术形象,永远留在我们的脑海中,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他的京剧艺术和他强烈的爱国之情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一起用心去理解和感受这个伟大的人物,让我们一起来深情地呼唤他的名字。(课件出示课题)
2、复习旧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梅兰芳,回忆一下课文围绕着梅兰芳的爱国之情写了哪几件事?哪几件事写得详细具体,哪几件事写得比较简略?
指名回答并相机板书。
婉拒播音
发怒拒演
躲港拒演
蓄须拒演
自伤拒演
板书:婉拒 怒拒 躲拒 蓄须拒 自伤拒
爱国
(两件事写得十分简洁,比较详细地写了后面三件事)
(二)、找准切入口,直奔主题
1、对于梅兰芳先生的这些事,我国著名画家丰子恺是怎样评价的呢?快速浏览课文,在课文中找一找。(出示课件)
著名画家丰子恺曾慨叹:“茫茫青史,为爱国而摔破饭碗的‘优伶’,有几人欤?”作为当时的中国四大名旦之首——梅兰芳便是其中之一!
什么是“优伶”?“欤”是什么意思?丰子恺这话是什么意思?(生答)把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茫茫青史,为爱国而摔破饭碗的优伶,没有几个人。”
这是从民族气节的高度给予梅兰芳的高度评价!想想,我们该用什么语气、带着怎样的情感读?(反问的语气,感慨、赞叹的情感)谁能读一读?
指名名读,齐读
(初步体会梅兰芳的爱国之情。)
丰子恺的评价居于文章什么位置?起什么作用?
第4自然段在课文中,既是对前面两件事的总结,又是后面三件事的总起,是承上启下的过渡段(是全文的中心句)。
(三)、品读词句,把握形象
我们在上一课学习了“拒绝播音”、“拒绝登台演出”前两件事的基础上,这节课我们再深入地读读课文4——13自然段,学习梅兰芳如何“滞留香港避演”、“蓄须明志拒演”、“自伤身体”,深入文章的字里行间去体会梅兰芳的爱国情怀。
第三件事:躲港拒演(5、6自然段)自学提示: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第5、6自然段
2、圈画出能表现梅兰芳爱国情怀的语句。并批注阅读体会。
3、交流、汇报。
(1)学生汇报,可能会汇报的内容:
句子1:(课件)只要梅兰芳答应登台演戏,一切奢华的生活唾手可得。然而,他对这些不屑一顾。他不愿也不可能为侵略者粉饰太平。
句子2:(课件)他宁愿每顿只有一碗饭、一点点罐头食品或者一小块咸鱼,宁愿时刻提心吊胆地面对头上呼啸而过的炸弹,也不愿失去作为一个真正的中国人所应当具备的民族气节。
师补充资料:当时梅兰芳有一笔演出的收入存入香港银行,但日寇将这笔高额存款全部冻结,无法取出。梅兰芳拒绝日本人登台演出之后,一直靠利息过日子的他,家庭生活顿时举步维艰。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他曾经卖过画,出卖自己多年收集的藏品,卖掉自己的房子,甚至举债度日。虽然这样,但梅兰芳一直坚持民族大节。
同学们想象:“奢华的生活”是怎样的生活?结合内容相机理解“唾手可得”“不屑一顾”,体会日本侵略者“粉饰”的是什么?相机出示日本侵略者残害中国人民的图片。学生谈体会。
相机板书:有民族气节 指导感情朗读,指名读。
(2)所以,作者说:尽管他视艺术为生命,但在民族存亡关头,他毫不犹豫地将艺术让位于民族气节。
“毫不犹豫”这个词让我们体会到什么?(坚决与果断)我们感受到:梅兰芳爱____,.............更爱________,他视_________________利益高于一切。他的行为表现出一个正直的中国人,一名真正艺术家的良知和高风亮节。
谁能读出这种坚决与果断之情?指名读,齐读(3)师述:难怪著名画家丰子恺先生这样慨叹道:
生齐读“茫茫青史,为爱国而摔破饭碗的优伶,没有几个人。” 过渡语:第七自然段。
学习第四件事:蓄须拒演(7—12自然段)自学提示:
1、快速浏览7——12自然段
2、想想梅兰芳为什么蓄须、蓄须意味着什么,他真的如孩子们所见到的那么轻松幽默吗?
3、梅兰芳的内心何等的痛苦?为什么?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去表现?
4、小组合作学习学习汇报:
蓄须是为了拒绝日本人一次又一次的骚扰。梅兰芳是演旦角的,一旦蓄须,便是宣告不再登台演出了。孩子们看到表面轻松的梅兰芳,虽然暂时为找到了一种拒绝日本人的有效方法而“得意”,他的内心其实十分痛苦。
作者以比喻的手法来描写梅兰芳的心理活动,表达他内心对于艺术追求不能实现的痛苦。
(多少次,他冲上太平山顶,想狂歌,想飞舞,积聚在内心的对唱的渴望与对舞的向往,就像是被挡在堤坝后的滚滚洪流,澎湃激荡,却又无法冲破阻隔,奔腾万里。)
(1)用“蓄须”来对付日本人,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对他这样一个视艺术为生命的名角来说,不能演出,不能创作,这是多么痛苦的事情呀!梅兰芳为了爱国而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2)想一想,应该用怎样的情感来读这句话?
(3)(指名读)(齐读)读出人物内心的压抑、痛苦和无奈。
(4)抓住“多少次”引导学生想象写话:梅兰芳可能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冲上太平山顶,想狂歌,想飞舞?
格式:每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他冲上太平山顶…… 师生合作读:
(师引)每当想到为了抵抗日本人,连嗓子都不敢吊的时候,(生齐读)“他冲上太平山顶,……”
(师引)每当想到为了抵抗日本人,不能创作出一个个观众喜爱的舞台艺术形象的时候,(生齐读)“他冲上太平山顶,……”
(师引)每当想到为了抵抗日本人,不能在舞台上与心爱的观众见面的时候,(生齐读)他冲上太平山顶,……
(5)师述:难怪著名画家丰子恺先生这样慨叹道:
生齐读“茫茫青史,为爱国而摔破饭碗的优伶,没有几个人。”
过渡:然而,蓄须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当梅兰芳在已经成为日本占领区的香港生活得不愉快,返回他在上海的家后,日本人、汉奸又轮番上门,他又该怎么对付他们呢?
学习第五件事:自伤拒演(第13自然段)自学提示:
1、默读第13自然段,并思考:梅兰芳为什么要自伤身体?他是怎么自伤身体的?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读后交流学习情况,并谈体会。
2、师述:难怪著名画家丰子恺先生这样慨叹道:
生齐读“茫茫青史,为爱国而摔破饭碗的优伶,没有几个人。”
过渡:是呀,梅兰芳坚持大节,勇于献身的精神真是令人钦佩啊!
师引读最后一段:
就这样年复一年,虽然不能登台演出,生活日渐窘迫,但梅兰芳坚持着,等待着抗战的胜利。
a、出示课件理解:“年复一年”指的是哪些年?梅兰芳“始终坚持”的又是什么?你体会到了什么?
b、师总结:整整八年,……人的一生有几个青春的八年,然而,梅兰芳却这么坚决,这么毫不犹豫,这么义无反顾地在这八年里与侵略者进行精神与肉体的殊死搏斗。这是何等伟大的爱国之情!
C、师述:难怪著名画家丰子恺先生这样慨叹道:
生齐读“茫茫青史,为爱国而摔破饭碗的优伶,没有几个人。”
(四)升华情感,直抒胸臆
1、出示诗句:一代大师梅兰芳
蓄须明志表衷肠
拒演举债八年整
梅兰芬芳四海扬
同学们,面对这样一个伟大的艺术家,请把你心中的歌,化作笔下的情,把对梅兰芳先生的怀念、敬佩之辞表达出来吧!生畅所欲言
2、总结:是啊,茫茫青史写春秋,抗战八年,梅兰芳始终拒绝为敌人演出,表现了一代京剧大师不屈不挠的刚强骨气。这一动人事迹成为神州大地感人的佳话,在中华儿女中广为传颂,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奋勇抗战的决心。他的高尚情操照耀千秋万代。我相信,这种精神将在我们身上传承下去,直到永远,永远……
板书设计: 梅兰芳 婉拒
怒拒
爱国
躲拒 有民族气节
蓄须拒 自伤拒
布置作业:
1、利用课余时间看电影《梅兰芳》
2、搜集有关梅兰芳的故事、画传、照片、邮票,办一份小报,自己命题目。
第三篇: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14.梅兰芳学艺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⒈导入:从咱们扬州乘车向东走就可以到达一个地方,叫泰州,那里曾经出了一位名人,(出示梅兰芳的照片)你们认识他吗?
⒉(板书:梅兰芳)⑴指名读“芳”(教师纠正读音)⑵齐读 ⒊交流:对梅兰芳,你们知道多少呢?课前,老师让大家用多种方法去了解了,现在就请你们来交流,不光要说你知道了什么,还要说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小结:同学们课前动手又动脑,通过自己的努力了解了这么多,你们真了不起。⒋揭示课题,(板书:学艺)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梅兰芳小时侯的事,就是第十四课。⑴指名读课题 ⑵齐读 ⒌围绕课题质疑
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板书???)(学什么?怎么学?学的结果是什么?)
其实,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藏在课文里,让我们先到课文中去找找吧!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顺 ⒈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看看课后的生字表。⒉认读生字新词及长句子 ⑴出示绿色通道和生字表
提问:这些生字中,哪些是你在读课文之前认识的,是怎么认识的?
⑵把自己在读课文的过程中遇到的不认识或者难读的生字多读几遍,把它牢牢地记在脑子里。⑶指名读生字
⑷去掉拼音的生字新词还会读吗?(出示无拼音的字词)紧盯 或者 注视 灵活 拜师学艺 师傅 飞翔 鸽子 水底 勤学苦练 京剧
(开火车读、齐读)⑸你们能帮“活”找新朋友吗?(可以组词、成语、也可以在诗句中)⑹读长句子(出示“他常常……鱼儿”)
师:生字新词会读了,长句子会读吗?课文里有一个长句子,有很多生字,谁敢读?
① 指名读 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②齐读 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读课文
师:生字新词、长句子,我们都会读了,课文会读吗?你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来读一读课文。边思考:哪些问题读懂了? ⒊检查自读情况
师: 要求:朗读课文的同学要做到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其他同学可以静静地听,也可以跟着默默地读,再想一想,哪些问题读懂了。(指名读)⒋解决第一个问题:学艺指学什么?(板书:京剧)⑴指名答 ⑵指名说说题目的意思
三、精读第三自然段
⒈提问:那么,梅兰芳学京剧的结果是什么呢?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第三自然段)
⒉默读第三自然段
提问:什么样的人能称为“京剧大师”?“世界闻名”说明了什么?
⒊再读第三自然段,画出一些词,说明他成为京剧大师特别不容易?(“勤学苦练” “终于”)⒋指名读。
⒌出示剧照 放录音
师:人们都说梅兰芳的扮相特别好看,想瞧瞧吗?他的唱功也很好,想听听吗? ⒍齐读第三自然段
师:正因为梅兰芳的勤学苦练,他的扮相、唱功都得到人们的赞赏,让我们用赞美、敬佩的语气读一读第三自然段。⒎背诵第三自然段
质疑:黑板上还有一个问号,是什么问题呢?“梅兰芳是如何学艺的”,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四、学习生字“紧”“或”“灵” ⒈出示“紧”“或”“灵” 再次认读
⒉看书后笔顺字帖,边看边书空 要求:注意每个字的笔顺,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⒊学习新的部首:系字底 横山头
4.学习“或”的笔顺 师板书,学生观察。提问:写这个字的时候在笔顺方面应注意什么?
5.再描书后生字,描红时体会哪个字最难写?写时注意什么?
五、布置作业
第四篇:梅兰芳学艺教学设计
梅兰芳学艺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的是梅兰芳小时候拜师学艺,经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京剧大师的故事,说明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全文共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梅兰芳小时候学艺时,师傅说他眼睛没有神,不是唱戏的料。第二自然段写梅兰芳没有泄气,坚持苦练,使眼睛变得会说话,第三自然段写梅兰芳终于成了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课文采用对比的手法,生动地说明了梅兰芳的成功是勤学苦练的结果。学情分析:
现在的学生对梅兰芳比较陌生,可让学生先听一听京剧,出示梅兰芳图像与人名,让学生与梅兰芳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指导学生初读时,要让学生读好儿化音和轻声、文中的长句。在指导学生精读时,可先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反复朗读,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梅兰芳是怎样勤学苦练的。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终于”说话。
3、品味、赏析语言文字,感受梅兰芳的勤学苦练,懂得勤能补拙的道理,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他们从小苦练基本功。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本课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明白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题,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美观地书写“兰、芳、紧、或”。
3、学习第一自然段,感受梅兰芳学京剧时先天条件的不足。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识字、写字。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一、谈话导入,初识梅兰芳 1.揭示京剧 小朋友,我们中国是一个戏剧大国,戏剧的品种有很多,你们知道有哪些吗?其中京剧是我国的国粹,让我们来听一听吧!(播放京剧录音。)2.初识梅兰芳
说起京剧,人们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一位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他的表演不但中国人喜欢,连外国观众看了都连连称赞,他就是梅兰芳。(出示:梅兰芳)谁来读读这个名字?(强调“兰”“芳”的读音。)
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指导“兰” “芳”的写法。通过你的预习,说说梅兰芳是个什么样的人?
简介:梅兰芳是江苏人,他在舞台上表演了很多角色,特别是他男扮女装的表演人们最喜欢,比如《贵妃醉酒》中的杨贵妃,《霸王别姬》中的虞姬等。(出示:梅兰芳剧照)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梅兰芳小时候是怎样学艺的。(板书:学艺)你们知道她学的是什么吗?(京剧)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练读课文。
要求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词,找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应该停顿的地方,做上记号。2、检查读书情况。
(1)出示小黑板,检查词语朗读情况。
拜师学艺 唱戏的料子 没有动摇 飞翔的鸽子 没有神儿 勤学苦练 世界闻名 游动的鱼儿 紧盯 注视(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A 指名分节朗读,评议,正音。B 男女生分节朗读。C 齐读课文。3、填空,出示课件。
这篇课文讲的是梅兰芳小时候拜师(),苦练(),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的故事。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请小朋友把书打开,轻轻读一读第一小节,边读边想:他遇到了什么困难?(交流出示: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
2、什么叫“眼睛没有神儿”呢?(眼睛不灵活、没有精神、没有神采)
3、是呀,梅兰芳的师傅是一个唱戏的行家,他告诉梅兰芳要当好京剧演员,不光嗓子好、身体棒、眼睛还要有神,(出示图)可你们看,梅兰芳小时候眼睛有点近视,眼皮总是下垂,眼珠转动不大灵活,有时还会迎风流泪,不具备唱好京戏的条件,所以师傅说他的-——(引读:他的眼睛没有神,不是唱戏的料子。)“料子”原来是指做衣服用的衣料,在这里,“唱戏的料子”是指衣料吗? 那是 “唱戏的料子”是指什么?(适合唱戏的人才)
那“不是唱戏的料子”意思是说梅兰芳---(不具备唱戏的好的条件,不可能学好唱戏)
5、读懂了师傅的话,你能把这句话补充完整吗?
(出示:)师傅说梅兰芳不是________________,是因为_______________。(或:因为梅兰芳________________,所以师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说的真好,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7、师傅说梅兰芳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他放弃了吗?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自主识字,指导书写 1.出示本课生字,重点指导。
或:注意笔顺,斜钩是关键笔画,要舒展。
紧:上下结构,认识新偏旁“绞丝底”,紧字笔画较多,写时注意紧凑,上半部分要写得宽扁些。
教师范写,学生在习字册上描一个写一个。
五、作业 : 1、练读生字词。2、练习朗读课文。
六、板书:
14、梅兰芳学艺
没有神儿
不是料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并能展开合理的想象。
2、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立志从小练好基本功。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从“苦练眼神”一事中体会梅兰芳不怕困难、勤学苦练的精神。
2、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这段中的重点句是“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这句话是讲梅兰芳持之以恒地练眼神,不怕吃苦。
教学难点:使学生明白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不足的道理。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读通了课文,学会了生字,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梅兰芳学艺的故事。齐读课题。
2、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听写一下词语。
紧盯
注视
灵活
苦练
3、默写展评,将一二名同学的听写本放到投影仪上展示,师生共同点评。指导“紧”字的写法,生在本子上写两个。
4、对照大屏幕,同位互相批改,全对的,打上一颗“☆”,写的好的再打上一颗“☆”,如果有错字,就在下面订正一遍。5、统计结果,得五角星的举手,师表扬。
二、精读领悟: 1、回忆内容:
(1)师提问: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对梅兰芳有哪些了解呢?
学生自由发言“梅兰芳是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梅兰芳小时候眼睛没有神儿”
师:我们知道,小时候梅兰芳去拜师学艺,师傅说他——(引读),可后来他却成了——(引读)(板书:不是料子)
(2)梅兰芳是怎样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的呢?请小朋友打开课本,自由地读一读课文,找一找,文中有一个词最能回答我们这个问题,找到的小朋友就拿起笔,圈出来。
勤学苦练(板书:勤学苦练)
(3)知道“勤学苦练”是什么意思吗!(勤奋、认真学习,辛苦训练。)
2、精读第二自然段
(1)再读课文,你从文中哪些语句读出了梅兰芳的勤学苦练。
预设一:紧盯、注视
一读:A.找出词语
提问:你从这句话中哪些词语,读出了梅兰芳的勤学苦练。(紧盯 注视)你是怎么理解这两个词的。(都有看的意思, 他在看鸽子、游鱼的时候眼睛一动不动)指导朗读。
二读:B.联系生活
师:生活中,你有没有紧盯过什么?(地上爬行的蚂蚁,蜜蜂采蜜,魔术师表演精彩的电视节目)
师:可盯的时间一长,小眼睛就会——(累,疼,困)带着这种感觉读一读。
三读:C.现场体验
师:小朋友,有没有兴趣像梅兰芳那样练练眼神?我们只练一分钟,当屏幕中的秒针出现时,要紧盯着,注视着,不准眨眼!
师:现在,说说你的感受。(眼睛酸、疼、痛、难受、眼泪都快下了、受不了、吃不消……)
师:一分钟你就受不了,梅兰芳会怎么样呢,谁愿意带着这种感受来读出他的勤学苦练。
生读。
预设二:常常
一读;A.找出词语
师:小朋友,再读读这句话,还能从哪个词中感受到梅兰芳的勤学苦练呢?(常常)
师:从常常中你读出了什么?(梅兰芳经常是这样做的。)
师:带上你的感受读一读。生读师评价。
二读:B.设置说话的语境(填空式)
师:小朋友我们想象一下,梅兰芳会在什么时候练眼神呢?(播放课件)想象一下,试着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
当(天刚亮,别人还在睡觉)的时候,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 当(小伙伴们都出去玩)的时候,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
当(天气非常热)的时候,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
当(天气非常冷)的时候,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
……
师:梅兰芳时时刻刻都在想着练眼神。谁能带着这种感受读出梅兰芳的勤学苦练。
生读,师点评。
三、诵读第二自然段
一读:
师:日子一长,他的——(引读),人们都说——(引读)
师:梅兰芳靠着勤学苦练弥补了自己的不足。谁愿意带着这种感受来读一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生读。
二读:眼神
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看看梅兰芳那双会说话的眼睛?(欣赏图片)看着梅兰芳,看着他那双会说话的眼睛。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老师给你开个头:梅兰芳先生,我想对你说--------------。自己先轻声说一说,准备准备。指名说,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师:正是因为梅兰芳的勤学苦练,才有了今天这样的成就。带着这种感受一齐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能不看书的小朋友就不要看书了。生齐读(背)。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勤学苦练,梅兰芳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2、谁来说说“世界闻名”是什么意思啊?
全世界的人都听说他的名声,可见他的名气多大啊!你能响亮的来读读这个词语吗?
3、梅兰芳男扮女装的风格和表演艺术打动了中国,也打动了世界。不仅我们中国人民喜欢他,连很多外国人都喜欢他。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大师的风采。(欣赏图片)
4、梅兰芳成了世界上非常有名的京剧大师。
什么样的人可以叫“大师”?(就是在一个方面很有本事,又受人尊敬的人)所以,“京剧大师”就是说-----在京剧方面很有本事的人。指名说还有哪方面很厉害,很有本事的人也可以称为大师(书法大师、国画大师、音乐大师、大律师、建筑大师)
5、梅兰芳成为大师容易吗?你从哪个词读懂的?
(终于)在学习和生活中,一定有好不容易才做成的事,跟大家说说,用上“终于”。
6、同学们,让我们带着深深的敬意来读这段话!过勤学苦练——
同学们,让我们高声赞扬这位伟大的京剧大师!经过勤学苦练——(板书: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五、总结:
1、小朋友,梅兰芳开始学唱京剧时,眼睛没有神,这是先天的不足,但他通过后天的努力,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这就叫“勤能补拙”。
2、还有三个词“笨鸟先飞,奋起直追,人一己百”也告诉我们,也许我们一开始有些地方不如别人,但只要下定决心,迎头赶上,付出比别人多出许多的努力,“奋起直追”就一定能练出过硬的本领,取得成功。一齐来读词语。
3、请你记住这样一句话:天才出于勤奋。老师希望大家也相梅兰芳那样勤学苦练,苦练基本功,今后才能有更大的作为!
六、作业
1.朗读课文,练习背诵课文。
2.课后收集古今中外著名人物勤学苦练成才的事例,丰富自己的知识。
七、板书设计:
14、梅兰芳学艺
不是料子
勤学苦练
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教学反思: 本节课思路清晰,我依次选用抓重点词朗读每小节,读中体会,以读促思,体会梅兰芳的勤奋刻苦。
教学第一小节时,我抓住“没有神儿”“料子”两个词语让学生体会梅兰芳学唱京剧先天条件的不足,同时进行说话训练“师傅说梅兰芳不是________________,是因为_______________。(或:因为梅兰芳________________,所以师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更一步体会梅兰芳天资不足,连老师都对他没有信心。
“勤学苦练”一词是全文的关键词,我紧扣这一词语设计教学。通过朗读第二小节来感受他的勤学苦练,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成为一代京剧大师也就水到渠成。在教学第二小节的过程中,我抓住“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一句进行朗读,紧扣重点词“紧盯”“ 注视”“ 常常”来理解。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紧盯”“ 注视”,我先让学生比较这两个词,明白词语意思,接着让学生进行角色体验,虽然只有短短一分钟,可学生仍感眼睛酸涩。紧接着,我创设情境,想象一下,试着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当(天刚亮,别人还在睡觉)的时候,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
当(小伙伴们都出去玩)的时候,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
当(天气非常热)的时候,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
当(天气非常冷)的时候,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 ” 感受梅兰芳的坚持。
在课文学完后,我相机出示了“勤能补拙、笨鸟先飞、人一己百、奋起直追”这四个成语,学生对课文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巩固了学生在后面的练习中学习成语。整堂课的教学很流畅,细节也处理得较好。不足之处:
一、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训练不足。
在学生理解课文之后,应该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由于时间关系,第二、三自然段读得不够。应通过朗读深化学生的理解,所以应该加强读的训练。尤其是全文学完之后,应该让学生带着对梅兰芳的理解,和对其优秀品质的感受读一遍全文,课文在学生心中的整体感会更强。
二、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具有教学的机智
比如说在让学生进行学习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这一部分时经过老师的引导,学生还不能充分地把眼睛会说话了,准确地表演出来,这时教师应该抓住这个很好的时机进一步深入地体会文本。这时可引导学生说说看,大家经过努力怎么眼睛还不会说话了,可见眼睛会说话,不是一朝一夕所能练成的,因此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梅兰芳在练眼神时用了很大的功夫。这是多好的机会,但由于教师的教育机智不够灵敏,失去了很好地机会。
第五篇:梅兰芳练功教学设计
梅兰芳练功
一、教学目标
1、在阅读过程中,自主识记本课生字7个;通过选择解释条,区分“硬”在“过硬、硬是”中的不同意思。
2、继续培养在阅读过程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抓住关键词句,展开合理的想像,理解“顽强的毅力”,感受到梅兰芳刻苦练功;并且能正确、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借助“为了„„为了„„”说说梅兰芳练功的具体事例,从而感受梅兰芳刻苦勤奋的毅力。
4、明白只有成功源于顽强的毅力;初步感受梅兰芳艺术成就,激发探究京剧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梅兰芳如何从“不是学戏的料子”转变成为“蜚声世界的京剧艺术大师”?
三、教学难点:
通过对梅兰芳言行的描写中体会到他是凭借着顽强的毅力而成为一代京剧宗师。
四、教学过程
(一)、了解京剧,引出课题
1、播放梅兰芳的京剧片段,引出梅兰芳。
刚才大家欣赏的这是什么戏呀?
对,这就是(京剧),“京”是后鼻音,谁来把它读准了。(指名读——齐读)
唱这段京剧的是一位(有名的京剧演员),他就是(梅兰芳照片)梅兰芳。
让我们一起来写写他的名字,特别注意“芳”的笔顺。(梅兰芳)
2、反馈预习,了解梅兰芳艺术成就。
已经预习了课文,大家对他有了一定的了解?请用一句话来说说看,谁先说?
关注三点:
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蜚声海内外的京剧艺术大师
小时侯不是学戏的料子(他小时候是什么样的?)
◆ 蜚声
这个生字是第一声,我们一起把它读准了。
预习课文时,借助课后注释,我们知道了“蜚声”是什么意思?(扬名)
蜚声海内外的意思就是(扬名海内外、名扬海内外)
这也让我们想起了,以前学过的两个词语。(举世闻名、世界闻名)
◆ 众多的演员中有一定成就,能够脱颖而出的,才能成为一名——(艺术家),这其中艺术成就最高的,才称得上是——(艺术大师)。梅兰芳就是这样一位——(蜚声海内外的京剧艺术大师)。
◆ 许多人是这样赞美他的?请你轻声读读。
(真正的演员,美的创造者。美的化身。一位非常卓绝的,非常难得的京剧大师。)
让我们一起来赞美他——齐读。
3、引出课题,理解题意。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个“功”指的就是功夫。作为一名京剧演员,要练的基本功就有好几百种,大致分为四类,统称四功。
请大家自己来读读看。
(唱功 念功 做功 打功)
旁白:唱腔、念白、表演动作、武打和翻腾,那做工中又涵盖了许多种类
(水袖功 翻功 跌功 跷功舞功„„)
今天我们就学习梅兰芳练跷功的故事。
这个“跷”字,从字形上看,指的是哪里的功夫呢?
预习课文时,我们看到课后注释是这样说的,谁来读读。
(跷功:京剧称旦角踩着有踏脚的木棍表演走路、舞蹈叫“踩跷”,表演时踩的木棍叫“跷”,这种功夫叫“跷功”。)
(图示——跷)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这位京剧艺术家,一起来学新课(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作为顶尖的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练就了一身(过硬的功夫)。
这里的“硬”是什么意思呢?请教了字典以后,我们知道“硬”有这样四个解释,请你轻声地读读,然后选择一个。
(跟“软”相对。
(意志)坚定。
勉强。
质量好。)
2、课文哪几节向我们介绍梅兰芳在练过硬的跷功呢?快速地默读课文找找看。
今天我们就重点来研读5-7节。
我们读课文,都要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来读读5—7节,然后交流一下自己有哪些地方不懂?
3、指名分节读5-7节,听听梅兰芳如何从不是学戏的料子变成一个京剧艺术大师的?
三、问难质疑,感受“顽强的毅力”
1、提出疑问,分类解决。
通过小组讨论后,我们还有哪些问题不太清楚呢?
◆ 一炷香
请大家注意这个炷的字形,与什么有关?对,用火烧香。这是古代人的一种计时方法。(图示——一炷香)点上一炷香,完全燃尽就表示15分钟。
◆ 怎么浇小冰场的?
◆ 两个“硬”各是什么意思?(刚才已经解决了一个,另一个我们读文时再来解决。)
◆ 梅兰芳:为什么要站那么高练跷功呢?
什么是一日不练三日空呢?
为什么跷功有长进了,他还不满足?
为什么硬是咬牙坚持着?
跌倒了马上爬起来?
◆ 吴先生:吴先生严格,为什么又让梅兰芳休息?
小结:大家真会动脑筋,提了那么多的问题。我们对梅兰芳这么做,这么说,不理解;我们对严厉的吴先生却会让梅兰芳休息不明白。下面就让我们通过读课文来解决这些问题。
2、学习第5节。
(1)梅兰芳为什么硬是咬着牙坚持呢?请大家默读第5节,思考“跷功”难在什么地方呢?梅兰芳是如何练的?(第5节)
交流。
(2)昨天老师给大家布置了这样一个预习作业,让大家回家静立5分钟,要一动不动,然后把自己的体会记下来。现在谁能说说你有什么感觉?
交流。
(3)那么梅兰芳当时呢?谁能结合课文里的句子再来说说看。
(出示——练跷图、一炷香图)
交流泛红:
◆ 板凳砖半米高的高跷——高、站的地方很小
◆ 一炷香——15分钟,时间很长
◆ 不准休息——连续15分钟
◆ 慌张
◆ 腰酸腿疼
◆ 腿肿
说得很好,让我们读好这些句子,来体会梅兰芳硬是咬牙坚持练功。
(4)说话训练
梅兰芳练跷功,比我们难多了,苦多了。你能想像他当时的情景吗?书上只用了一句话来介绍,老师请大家借助这个提示来具体说说吗?
出示——
起初,梅兰芳一站上去,就。不一会儿,就。你看,他的头上,脸,全身的衣服。眼看快要坚持不住了,可他心想。
同桌对练。
交流。
适时点拨:他心里是怎么想的?谁能联系第2、3节的内容说说看。(2、3节)
默读2、3节再想想看。
交流。
谁能把这个填空连起来说一说。
梅兰芳在(凳上站)立练跷功,却一声不吭,硬是咬牙坚持着。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呢?(顽强的毅力)
3、过渡:
这样,凭借着顽强的毅力,练了整整一个秋天,他的跷功——(大有长进),从一炷香,到两炷香,甚至三炷香,梅兰芳站得越来越稳,腰腿也就越来越有劲了。吴先生也——(连连称赞),但是梅兰芳却不满足,刚才有同学对此不理解,读到这里,你能联系第2、3节的内容谈谈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交流
教师总结——是啊,梅兰芳不满足已经取得的成绩,又想出在冰上练跷功,就是为了使自己的跷功更上一层楼,为了学好京剧,板书——冰上跑
4、研读第7节,解决学生疑问
刚才还有同学提出:吴先生很严格,为什么又让梅兰芳休息几天? 是啊,这是为什么呢?请你联系第7节思考一下。
5、默读第7节,思考。
交流。(先生心疼)
那光滑的冰面,不要说踩高跷,就是在上面走路,也难免要摔倒。梅兰芳身上经常被摔得青一块紫一块。每次跌倒,他都立即爬起来,继续练。
引读:冰面像镜子一样——(光滑),不要说——(踩高跷)就是——(在上面走路),也——(难免要摔交)。梅兰芳身上——(经常被摔得青一块紫一块)。寒冷的冬天,穿上了厚厚的棉衣了,但梅兰芳还是——(经常被摔得青一块紫一块)。平时要求严厉的吴先生看见了——(心疼极了,劝他休息几天)。联系前面,先生让梅兰芳站在凳上练跷——(一炷香的时间),现在却劝他休息——(几天),可见先生实在不忍心了,梅兰芳就是这样不满足,想方设法——(使自己的跷功更上一层楼)。他说:“——(先生,您不是常说,练功练功,一日不练三日空吗?)”
刚才有同学提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要理解这句话,关键是理解这个“空”的意思?(没有结果)
学生交流对这句话的理解。
读好这句话。
教师总结——这就叫“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6、运用“不要说„„就是„„”的句式说说连跷功的不易。
都说在练功的过程里,要算跷功最苦,最不容易了。从凳上站到冰上跑,梅兰芳想方设法要练好跷功。
你能否用我们刚才学过的句式来说一说吗?(在出示刚才的句子)
练跷功,不要说踩着高跷在冰上跑,就是站在凳子上练上一炷香的时间,也是很不容易的。
7、引读5-7节
让我们一起配合着来读读5-7节,再来回顾一下他苦练跷功的情景。
刚开始,吴先生教梅兰芳在凳子上练立跷功,他为什么硬是咬着牙坚持着?„„练了一个秋天,他的跷功大有长进,连先生也连连称赞,可为什么他自己还不满足呢?„„所以连先生也不忍心了„„梅兰芳却说„„
8、在教师引导下练习的概括节意。
梅兰芳苦练跷功,谁能用上这样的句式简单地说说。
梅兰芳苦练跷功,为了练出过硬的功夫,硬是咬着牙坚持着,连腿都站肿了。为了是自己的跷功更上一层楼,他想方设法自己浇了一个小冰场在上面跑跷。
交流。
这就是用简洁的话来介绍5-7节的内容。
引说:
正是凭着这种„„从小不是学戏料子的梅兰芳,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了„„又在众多演员中脱颖而出,成了„„在艺术家中,成了„„
学到这里,你对成功有什么新的认识吗?
◆ 顽强的毅力——梅兰芳硬是咬牙坚持着,连腿都站肿了,身上还常常被摔得青一块紫一块。
◆ 坚持——梅兰芳不是常说:一日不练三日空?
◆ 勇气——摔倒了爬起来,也不怕疼
9、梅兰芳的成功中,不禁让我们回想起以前学的一些名言。
有志者事竟成。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先请大家自己轻声读读记记。
从来就没有人,能够轻易获得成功。让我们一起来大声读读。
10、听记小结。
虽然祖师爷没有给梅兰芳这碗饭吃,但是凭着顽强的毅力,梅兰芳终于成为了一名蜚声海内外的京剧艺术大师。
这里有两个我们今天学的生字,让我们自己先看看记记(凭着蜚声)
让我们拿出听记本,一起来听记这句话。
齐读。
四、课外拓展,升华主题
1、引读板书:
虽然梅兰芳——但正是凭借着——,梅兰芳成了——,不仅称得上——,而且最终还成为了一名——。
2、京剧艺术,博大精深,要练的功夫有许许多多,跷功只是做功中的一个,更不要说还有其他的„„(唱功、说功、打功)。梅兰芳在他60余年的学艺生涯中,一直在,真是不容易啊!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到课外阅读中去看看,梅兰芳是如何练眼功的?
3、梅兰芳表演艺术打动了许多人,不仅我们中国人民喜欢他,连很多外国人都喜欢他。大家请看所以呀,他成了世界上非常有名的艺术家。(媒体)
梅兰芳,真像一位散花使者,他把美撒向人间!
4、激发探究:
京剧是中国的国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有近两百年的历史了!许多人都很喜欢它。(梅兰芳男演女角)。如果你也对京剧感兴趣的话,可以自己到课外去找找资料。
板书设计
梅兰芳练功
(成功)
(跷功)
不是学戏的料子 → 蜚声海内外的京剧艺术大师
冰上跑
顽强的毅力
↑
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
↑
有名的京剧演员
凳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