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梧州市城市规划分析
梧州市城市规划分析
梧州,位于广西东部,市区紧接两广边界,为广西东大门。现辖万秀区、蝶山区、长洲区、苍梧县、藤县和蒙山县,代管岑溪市,面积12588平方千米,人口306.8万,其中市区面积1097平方公里,人口48万。梧州处于西江“黄金水道”两广交界处,拥有岸线141公里,历史上一度是岭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镇化水平为39.51%。
梧州市区位优势比较明显。梧州与粤港澳一水相连,为广西距港澳最近的港口口岸城市,享有“百年商埠”之美誉。浔江、桂江交汇于此为西江。“西江通五省,总汇在梧州”。梧州是连接泛珠三角经济圈和泛北部湾经济区的交汇节点,承东启西,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随着立体交通网络的形成,五条高速公路、四条铁路干线、一条黄金水道、一个航空港、一条“西气东输”管道在境内交汇,梧州的发展优势更加凸显。
梧州市总体规划,按“一条轴线、多个组团”的空间布局结构对旧城区和新区进行整合,重点发展三龙片区、苍梧片区,优化发展长洲片区。加强河西—三龙片区、河西—长洲岛—苍梧、河西—莲花山—旺甫、河东—钱鉴—旺甫之间的联系。“„城市西移‟是有原因的。梧州市地形以丘陵、阶地、河漫滩为主,适宜建设用地相当缺乏,客观条件决定了我市组团式的城市发展模式,即规划形成七大城市组团和六个片区的组团式空间结构,各组团间尽量紧凑布局。七大城市组团沿江呈S型葡萄串式布局,结合地形及用地条件形成六个片区。城镇化进程又与经济密切相关,梧州—苍梧—岑溪—藤县这条梧州经济带相关。”七大城市组团将紧靠在一起,形成城镇群态势。
七大城市组团的功能、性质:
① 河东组团:商住区,规划控制人口在5~6万人左右;
② 河西大塘组团:商业居住区,河西工业退域进郊的主要区域,完成工业退域进郊后,形成新的终于住宅中心区,是城市的中心区,规划人口控制在18~20万人左右;
③ 三龙组团:以商贸、旅游、批发、仓储为主的综合区域,规划人口在12-14万人左右。
④ 长洲岛组团:以旅游、观光、绣闲、体育为主,规划人口在3~5万人左右,是城市的“绿心”。
⑤ 龙圩组团:以工业、物流、仓储为主的综合区域,规划人口19~21万人。
⑥ 旺甫组团:生态工业园,规划人口为5~6万人左右。
⑦ 苍梧社学组团:规划可布置有一定污染的企业,人口为5~6万人。六个片区的功能、性质:
① 钱鉴片区:造船、军工加工基地。
② 塘源片区:有污染的工业基地(化学工业)。
③ 高旺片区:规划旅游、体育、度假区。
④ 河口(新大宕))片区:规划为码头仓储区。
⑤ 龙华片区:规划为仓储区。
⑥ 莲花山片区:远期规划为居住区,与旺甫工业园配套。
第二篇:城市规划案例分析
城市经济学在广州城市规划中的体现
1广州的城市定位
在省第十次党代会上省委正式将“把广州建设成为带动全省、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的现代化大都市”写进了党代会报告,进一步明确了广州的城市定位,这要在总体规划中鲜明地突出出来。
广州的区域中心城市地位,是历史形成的,经两千多年没有改变。改革开放后,珠三角城市群的崛起,不但没有削弱这个地位,而且提升了这个地位。这是符合规律的。从发达国家城市发展走过的路子看,经济增长重点地区往往会培育出高能级的城市群,期间处于中心地位的大都市极化效应不是衰减的而是递增的。大伦敦、大纽约、大洛杉矶、大多伦多等都是这样。前些年关于广州中心城市地位的种种猜疑,现在已经基本被广州发展的事实澄清了。市第九次党代会根据省委确定的广州中心城市定位,提出要建设好现代市场体系和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做强先进制造业中心、现代服务业中心、自主创新中心和区域文化中心,提升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功能、综合服务功能、外向带动功能和文化引领功能,这应该成为新的总体规划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中心城市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区域中心城市是区域发展的极点,又是区域发展协调杠杆的支点。区域中心城市发展与区域发展紧密相连,谁也离不开谁。总体规划首先要想到广州区域中心城市的定位和功能。要有宽广的视野,跳出广州看广州,加强广州城市发展与珠三角城市群发展、与全省城市化进程以至与整个华南地区发展相互关系的研究,加强广州在国际城市体系中地位的研究,使总体规划更好地为提升中心城市地位和功能作用服务,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一体化发展。
2总体规划的基本原则
规划的科学性要体现在它的原则性上,要形成与科学发展观要求相适应的基本规划原则。
一是生态优先。城市和城市人如果不能和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这座城市就失去了生命的源泉。只求工业发展、不顾生态环境绝对是坏事,只讲保护生态、不善发展工业未必是好事;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的工业化路子,才是真本事。善于适应发展要求利用好可开发空间是一种作为,懂得为可持续发展留下生态空间是更大的作为。总之,要处理好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一定要避免盲目扩张、破坏生态。
二是城乡一体。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要求。广州有城有乡,规划上不能搞二元结构,要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上一轮总体规划覆盖了城区部分,这次要求城乡整体规划有必要将从化和增城也规划进来,尽管这两个市仍属于县级市范畴,农字头的面积科学发展,城乡统筹和人口比重都还比较大,但它们不仅拥有广州未来发展的空间,更拥有广州宝贵的生态屏障。从化、增城纳人总体规划更能体现“总体”要求和长远眼光,也更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是组团发展。这个基本原则在上一轮总体规划已经形成,要毫不动摇地坚持照这条路子走下去,一定不要“摊大饼”。组团发展才能节约资源,优化城市功能布局,留出生态隔离空间。这主要体现在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和城镇体系规划上。四是节约用地。一定要增强土地忧患意识,不仅是从国家宏观调控角度看土地问题,更重要的是从城市永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来看。土地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珍稀资源。土地闸门把不严,不懂得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甚至放纵无序、无度开发,必然造成无法挽回的历史过错,要警钟长鸣。规划的权威性和控制力,要突出体现在建设用地规模的刚性约束上。
五是适度规模。十年在一个城市的发展历史中只是一瞬间,规划既要看当前,更要顾长远,切忌目光短浅、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破坏城市发展的渐进性和永续性。在这方面,适度规模是个考验。规划中一定要按可持续发展要求,合理调控用地规模、人口规模、城镇规模和产业集聚规模,绝不做突破人口、资源、环境容量的蠢事。总之,要把总体规划的基本原则确定下来,增强规划的原则性,以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防止产生新的“城市病”。这些原则归结到一点,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体现城市永续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联系和本质要求,真正使“两个适宜”成为市民共建共享的城市形态,为全市人民营造更加美好的新家园。
3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和城镇体系规划
上一轮总体规划确定的“南拓、北优、东进、西联”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是具有长远眼光、切合广州实际的,这几年的实施有很好的成效。市第九次党代会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中调”,主要指的是以老城区为中心的建成区的空间优化,意在增强整体空间发展战略的内涵意义。上轮总体规划及其实施,也是高度重视老城区改造提升的,这次把“南拓、北优、东进、西联、中调”作为一个整体的空间发展战略提出来,是为了更好地在城市空间发展中,把外延拓展和内涵优化更好地结合起来。要在这一空间发展战略指引下,深化城镇体系规划。
广州将来的城镇体系可形成四个层次协调发展的格局。第一个层次,是城市中心区;第二个层次是城市副中心,承上启下,既可以辅助中心城区功能,又可在小区域范围内起中心作用,像番禺的市桥、花都的新华、增城的荔城以至从化的街口等;①第三个层次是卫星城,在有条件的中心镇中选择,像增城的新塘可以建成广州东部新兴工业卫星城;第四个层次是小城镇,这样可以更好地体现城市的组团式、集约化、分层次发展。
做好城镇体系规划,首先要搞准市域人口预测,确定人口控制规模,在四个层次城镇体系中实行科学合理的人口梯度配置。其次要充分利用现有城镇资源,像副中心所选择的四个老县城,历史最短的有300多年(市桥),最长的有900多年(荔城),基础设施也较完备,建设起来比另起炉灶要节约得多。三是提出严格的空间管制原则,中心城区不要摊得太大,人口增量多往其他三个层次的城镇配置,其他三个层次的发展,也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长期培育、逐步完善。
4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新的总体规划要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两个适宜”的城市环境发展目标,主要应体现在这里。
要从保护做起。总体规划必须以强有力的空间管制,切实保护好广州的自然生态资源和环境。
要深化市域生态结构分析,严格划定各类自然生态资源保护区,包括城市绿心、森林、农田、水源、水系、水域、果区、绿地、湿地等等,并且要真正落实到图纸上,以维护城市绿色生态屏障。
要注重生态建设。围绕“青山绿地”、“碧水蓝天”工程,规划好城市生态环、生态圈、生态片区和生态廊道,使城镇组团间形成具有明显生态调节效应的绿色隔离。
要凸显特色。以规划作引导,充分发挥广州自然生态优势,进一步完善独具广州特色、融山、水、城、田、海于一体的生态格局。
要合理开发利用。规划建设好城市森林景观体系、园林绿地景观体系、洁净水系景观体系、现代农业景观体系和生态旅游基地,为市民提供更多的好去处。
总之,要在总体规划中鲜明地提出把广州建设成为绿色生态城市的奋斗目标,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作为这次规划的重中之重,科学论证,精心谋划,使之成为总体规划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最大亮点。
5城市基础设施体系
现代化、信息化、枢纽型的基础设施体系,是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功能的重要支撑,尤其是陆、海、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体系。总体规划必须科学引导和有力促进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体系的现代化、系统化、信息化建设。
要强化枢纽。着力提升空港、海港、铁路公路等总枢纽的集散功能,进一步打通这些重大枢纽的对外连接放射通道。
要依托主枢纽,进一步深化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相协调的对外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规划,为增强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功能服务。道路交通规划要与城镇体系规划紧密衔接,以道路交通建设拉动城镇化建设,尤其要注重城际轨道交通规划,增强城镇组团间的通勤能力,并逐步实现与珠三角城市群的高效连通。
特别重要的是,系统化思想要成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规划的最重要的指导思想,不但要优化要素,更要优化系统,使各类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实现高效接驳,形成有机网络,以网络支撑系统,以系统提升功能。
6产业布局
产业布局不仅要满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在要求,尤其要满足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要求。
产业布局要按组团式、集约化、园区化的原则作规划,无论是传统产业集聚区,还是新兴产业集聚区,都要按这个原则来办,防止无序扩张。
产业功能的区域配置是产业布局的前提和关键,重化工放在哪里、制造业放在哪里、高新技术产业放在哪里、现代服务业放在哪里,都要优先考虑选择地的资源和环境容量,既不能突破资源、环境底线,也不搞粗放式的功能交叉、功能紊乱。
同时,要适应产业梯度转移的要求,推进老城区退二进三,规划好具有较强承接能力的新兴制造业集聚区。
7老城区改造提升和新区建设
老城区改造是“中调”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总体规划要指出明确的目标和方向。老城区改造提升的主要任务包括五个方面。一是疏解密度。如果改了之后密度更高,加重城市病,那就失败了。二是提升功能。逐步改变不同程度存在的功能分布不清的状况,注重优化提升各种功能片区尤其是中心商务区(含金融区和总部经济集群、商业区、文化片区、教育片区、会展片区和创意产业片区)的集约功能,促进老城区产业结构和综合服务优化升级。三是凸显文化。坚持城市个性源于城市文化、文化传承是城市的灵魂的思想,以总体规划统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在更高水平上保护、挖掘、整合和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彰显老城区历史文化风貌,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塑造城市特色文化形象。四是改善人居。通过危破房、城中村改造,一方面适当疏解老城区人口密度,另一方面改善老城区市民的居住条件。五是优化环境。严格控制老城区改造密度和容积率,腾出空间搞好生态环境建设。
老城区改造要有抽丝剥茧般的过细功夫,急不得,要坚持规划先行、分步实施、以点带面、有序推进,千万不要刮风,不搞大拆大建。
今后一个时期,广州新区建设的任务不轻,像萝岗新区、南沙新区、亚运村所在的广州新城、琶洲岛、新火车站地区、白云新城,还有将来可成为城市副中心的各个城镇的新区以及中心镇,深化规划的要求都很高。这几年广州新区建设积累了十分宝贵的新经验,出色的典范有大学城、科学城等,要把成功的经验运用到新一轮新区规划建设中去。其中,新区建设要特别注意把握好几个要点,一是功能分区,二是环境布局,三是城市设计,四是特色塑造。只要这几个方面是高水平的,新区建设就能够在城市发展流动空间中为广州整体城市形象增添新的光彩。
8规划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
要把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做好,必须推进规划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
在科学化方面,就是要特别重视发挥专家学者的作用,加强科学研究和科学论证,注重运用信息化、数字化手段,建立规划数字平台和数学模型,把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在民主化方面,就是不仅要提倡专业研究领域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而且要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怎么样做规划、规划成什么样,都要让市民知道,畅通市民对规划的民意表达渠道,广泛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使规划最充分地体现市民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愿望。
在法制化方面,就是要严格执行规划的法律法规,树立规划的法制化权威,实行强有力的规划依法管理。
9结束语
发挥城市规划的调控作用并有效实施的关键是提高规划的科学性,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落实到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实际工作中去,不断增加规划的科技含量、文化含量、美学含量、法律含量和市场经济含量。
规划理念上要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规划方法上要善于统筹兼顾,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规划内容上要由注重确定开发项目为主逐步过渡到注重公共政策、注重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在注重确定城市性质、功能、规模、定位的同时还应注重城市文化建设,控制合理的环境容量,确定科学的建设标准,体现市场经济规律。
第三篇:金华城市规划编制分析
2003年市规划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三化”战略和“四大”举措的要求,围绕建设浙江中西部中心城市目标,坚持规划立城,注重规划先行,全面提升规划龙头地位,基本确立了“一个口子”管理规划,“一张图”衍生规划,“一支笔”审批规划的体系,形成了比较高效的规划管理运行机制,凸现了“城市规划年”的工作特色。
【城市规划编制】
1、浙中城市群发展战略规划
为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更好地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市规划局委托浙江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浙中城市群发展战略规划。浙中城市群的战略目标以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战略性机遇为契机,以融入长三角为依托,特色资源和产业为核心,发挥城市群整体合力,使浙中城市群成为长三角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四省九地市的主要核心城市、浙江省中西部中心城市。根据以上战略目标的总体定位,可将战略目标分解为:金衢丽产业带核心区、浙江中西部地区交通信息枢纽区、浙江中西部地区商贸金融与现代物流集聚区、浙江中西部地区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区、浙江中部地区生态保护重点区和长三角外围的重要旅游区。
城市群空间结构“以交通轴为依托,产业带为基础,城市群形成为载体”构建浙中城市群空间规划框架:强化中心城市,内外圈层协调,强化组群整合,提升产业支撑,干道轴线放射,绿化走廊镶嵌,生态环境优化,推进城乡一体。
2、市区城乡空间一体化发展战略规划
为进一步加快市区城乡各项要素集聚,扩大城市规模,强化市区的综合功能,引导两翼新城更快、更好发展,市规划局委托浙江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市区城乡空间一体化发展战略规划。市区城乡空间一体化发展战略规划范围为婺城区、金东区行政区域,总面积2044平方公里。城乡空间一体化发展战略目标为建立一个高度融合的城乡空间布局,形成区域综合体;建立便捷快速网络式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系统,实现城乡资源共享;形成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网络。同时,该规划对产业空间布局的发展规划,城乡居民点空间布局规划,资源保护利用与绿色空间布局规划,城乡基础设施协调规划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3、婺城新区(中心区·高教区)控规
为了加快城市西翼的建设,保障婺城新区健康、合理、有序地发展,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和婺城新区分区规划的指导下,开展了婺城新区(中心区·高教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婺城新区(中心区·高教区)控规总用地15.95平方公里。规划范围东以二环路、桐溪为界;南以现状330国道为界;西以规划通江路、白沙溪为界;北以高速公路、铁路为界。
规划目标为以行政中心搬迁为契机,充分利用各种动力加速发展,将婺城新区(中心区·高教区)范围建设成为金华市的高教新区、人居生态新区、城市副中心、城西中心。空间布局结构延续“轴线贯通、绿楔分隔”的新区总体布局结构特色,形成“两轴两大功能组团”的结构形式。两轴一为南北向复合功能轴,以南北向公共绿地、广场等城市开敞空间及其两侧公共设施、公交自行车干线、步行系统等元素共同构成;二为东西向滨江景观轴,以金华江以及滨江南北绿带、亲水广尝临江景观建筑等元素共同构成,是中心区的东西向自然景观轴。两大功能组团以金华江为界分南北两大片。北片为高教园区,以独立校区、共建共享的教育及生活设施共同组成。南片为中心综合区,以行政办公(区政府)、商业服务、金融贸易、文化教育、中心医院及生活居住区为主。
4、金东新区(二期用地)控规
为了适应金东新区的快速发展,拓展城市东翼的发展空间,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由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金东新区(二期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金东新区二期位于一期的东侧及南侧,规划用地11.04平方公里。用地范围东至金温铁路,西与一期规划范围、二环东路相接,南至南环路,北至规划的金含公路。规划充分利用并强化本区特有的“多湖”自然水环境,营造与“江、河、湖”和谐统一的生活居住空间,使之成为金华市21世纪宜人居住环境的典范,实现金东新区“世纪精品、绿水新城”的目标。
规划结构以义乌江为发展轴,形成江南、江北二大片用地。其中江南片以滨水环境为特色,形成设施齐全、环境宜人的生态休闲居住社区;江北片依托铁路南站,发展以物流、大型专业市场和商业服务等第三产业及滨江生活居住为特色的综合区。
5、金三角新城总规
为加快金三角的建设,保证金三角经济开发区健康、合理、有序地发展,由金华市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金三角新城总体规划。金三角新城规划用地范围为东与义乌为界,南跨浙赣铁路至孝顺中心镇,西至山体,北接杭金衢高速公路。至2020年城市规模控制在52.82平方公里,远景发展至80平方公里。
规划设计充分体现了新城的生态性、人文性和科学性。功能定位以新型工业为主导,现代物流为依托,生态休闲为特色的国际性现代化新城。新城采用“一轴、一核、一圈、一带”的规划结构形式。“一轴”是新城复合主轴,呈南北走向,其功能主要为新城空间定位线、景观主轴、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主轴线。“一核”是占地4.18平方公里的绿色休闲生态核,是新城的绿肺。“一圈”是公共服务生活圈。“一带”是新城西部、北部和东部产业带。
6、湖海塘区块控规
湖海塘区域是城市开发建设的重要功能组成部分,由美国XWHO设计公司中国机构编制湖海塘控规。湖海塘控规总用地面积5.94平方公里。用地范围东起八一南街,西至开发区规划道路,南临二环路,北至新330国道。本项目以建设湖海塘城市公园为重点,通过发展,将本区块建设成为以休闲、生态和地方文化为特色的高档、综合性的市民游憩、休闲中心,高质量、高品味的人居
乐园。湖海塘区块用地以双龙南街为分界线,规划东西两大功能区。西区用地面积约3.7平方公里,以主题公园和湖海塘水景为主,辅以少量的景观住宅;东区用地面积2.24平方公里,主要是商住开发和拆迁安置用地
第四篇:金华城市规划编制分析
2003年市规划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三化”战略和“四大”举措的要求,围绕建设浙江中西部中心城市目标,坚持规划立城,注重规划先行,全面提升规划龙头地位,基本确立了“一个口子”管理规划,“一张图”衍生规划,“一支笔”审批规划的体系,形成了比较高效的规划管理运行机制,凸现了“城市规划年”的工作特色。
【城市规划编制】
1、浙中城市群发展战略规划
为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更好地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市规划局委托浙江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浙中城市群发展战略规划。浙中城市群的战略目标以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战略性机遇为契机,以融入长三角为依托,特色资源和产业为核心,发挥城市群整体合力,使浙中城市群成为长三角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四省九地市的主要核心城市、浙江省中西部中心城市。根据以上战略目标的总体定位,可将战略目标分解为:金衢丽产业带核心区、浙江中西部地区交通信息枢纽区、浙江中西部地区商贸金融与现代物流集聚区、浙江中西部地区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区、浙江中部地区生态保护重点区和长三角外围的重要旅游区。
城市群空间结构“以交通轴为依托,产业带为基础,城市群形成为载体”构建浙中城市群空间规划框架:强化中心城市,内外圈层协调,强化组群整合,提升产业支撑,干道轴线放射,绿化走廊镶嵌,生态环境优化,推进城乡一体。
2、市区城乡空间一体化发展战略规划
为进一步加快市区城乡各项要素集聚,扩大城市规模,强化市区的综合功能,引导两翼新城更快、更好发展,市规划局委托浙江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市区城乡空间一体化发展战略规划。市区城乡空间一体化发展战略规划范围为婺城区、金东区行政区域,总面积2044平方公里。城乡空间一体化发展战略目标为建立一个高度融合的城乡空间布局,形成区域综合体;建立便捷快速网络式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系统,实现城乡资源共享;形成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网络。同时,该规划对产业空间布局的发展规划,城乡居民点空间布局规划,资源保护利用与绿色空间布局规划,城乡基础设施协调规划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3、婺城新区(中心区·高教区)控规
为了加快城市西翼的建设,保障婺城新区健康、合理、有序地发展,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和婺城新区分区规划的指导下,开展了婺城新区(中心区·高教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婺城新区(中心区·高教区)控规总用地15.95平方公里。规划范围东以二环路、桐溪为界;南以现状330国道为界;西以规划通江路、白沙溪为界;北以高速公路、铁路为界。
规划目标为以行政中心搬迁为契机,充分利用各种动力加速发展,将婺城新区(中心区·高教区)范围建设成为金华市的高教新区、人居生态新区、城市副中心、城西中心。空间布局结构延续“轴线贯通、绿楔分隔”的新区总体布局结构特色,形成“两轴两大功能组团”的结构形式。两轴一为南北向复合功能轴,以南北向公共绿地、广场等城市开敞空间及其两侧公共设施、公交自行车干线、步行系统等元素共同构成;二为东西向滨江景观轴,以金华江以及滨江南北绿带、亲水广场、临江景观建筑等元素共同构成,是中心区的东西向自然景观轴。两大功能组团以金华江为界分南北两大片。北片为高教园区,以独立校区、共建共享的教育及生活设施共同组成。南片为中心综合区,以行政办公(区政府)、商业服务、金融贸易、文化教育、中心医院及生活居住区为主。
4、金东新区(二期用地)控规
为了适应金东新区的快速发展,拓展城市东翼的发展空间,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由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金东新区(二期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金东新区二期位于一期的东侧及南侧,规划用地11.04平方公里。用地范围东至金温铁路,西与一期规划范围、二环东路相接,南至南环路,北至规划的金含公路。规划充分利用并强化本区特有的“多湖”自然水环境,营造与“江、河、湖”和谐统一的生活居住空间,使之成为金华市21世纪宜人居住环境的典范,实现金东新区“世纪精品、绿水新城”的目标。
规划结构以义乌江为发展轴,形成江南、江北二大片用地。其中江南片以滨水环境为特色,形成设施齐全、环境宜人的生态休闲居住社区;江北片依托铁路南站,发展以物流、大型专业市场和商业服务等第三产业及滨江生活居住为特色的综合区。
5、金三角新城总规
为加快金三角的建设,保证金三角经济开发区健康、合理、有序地发展,由金华市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金三角新城总体规划。金三角新城规划用地范围为东与义乌为界,南跨浙赣铁路至孝顺中心镇,西至山体,北接杭金衢高速公路。至2020年城市规模控制在52.82平方公里,远景发展至80平方公里。
规划设计充分体现了新城的生态性、人文性和科学性。功能定位以新型工业为主导,现代物流为依托,生态休闲为特色的国际性现代化新城。新城采用“一轴、一核、一圈、一带”的规划结构形式。“一轴”是新城复合主轴,呈南北走向,其功能主要为新城空间定位线、景观主轴、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主轴线。“一核”是占地4.18平方公里的绿色休闲生态核,是新城的绿肺。“一圈”是公共服务生活圈。“一带”是新城西部、北部和东部产业带。
6、湖海塘区块控规
&
nbsp;湖海塘区域是城市开发建设的重要功能组成部分,由美国XWHO设计公司中国机构编制湖海塘控规。湖海塘控规总用地面积5.94平方公里。用地范围东起八一南街,西至开发区规划道路,南临二环路,北至新330国道。本项目以建设湖海塘城市公园为重点,通过发展,将本区块建设成为以休闲、生态和地方文化为特色的高档、综合性的市民游憩、休闲中心,高质量、高品味的人居乐园。湖海塘区块用地以双龙南街为分界线,规划东西两大功能区。西区用地面积约3.7平方公里,以主题公园和湖海塘水景为主,辅以少量的景观住宅;东区用地面积2.24平方公里,主要是商住开发和拆迁安置用地
《[推荐]金华城市规划编制分析》
第五篇:2010山东省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
关于开展“2010山东省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评选活动的通
知
日期:
2011年04月07日
来源:
访问次数: 623 各市住房城乡建委(建设局)、规划局:
为继续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贯彻实施《城乡规划法》,推动规划行业技术进步,提高规划设计水平,充分发挥广大城市规划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根据《山东省城市规划设计评优办法》,经研究,决定开展“2010山东省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评选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评奖原则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实施《城乡规划法》,加强城乡统筹,保护生态环境,尊重历史文化,促进城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评选范围
本评选范围包括:规划战略研究、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近期建设规划、城市设计等规划设计项目。
三、申报程序和时间
申报程序采取自下而上、逐级评选推荐的办法。县(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本县(市)的优秀规划设计评选工作,择优上报设区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设区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本市域的优秀规划设计评选工作,择优上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各规划设计单位应先组织本单位的优秀规划设计评选工作,再报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请将申报材料于7月31日前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城乡规划处,逾期或材料不完整者不予受理。
全省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评选结束后,将推荐获得一等奖的规划设计项目和择优推荐获得二等奖的规划设计项目参加全国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评选。
四、申报条件及要求
1.凡山东省行政区域内持有《城市规划编制资质证书》的法人单位编制的规划设计项目,以及省外持有《城市规划编制资质证书》或《外商投资企业城市规划服务资格证书》的法人单位在山东省行政区域内编制的规划设计项目,均可参加“2010山东省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评选。
2.申报规划设计项目应符合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技术标准、规范等规定。
3.申报项目应是2010年12月31日以前,按法定程序审查批准并付诸实施的规划设计项目,局部地段的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项目须实施50%以上,并具备较完整的实施效果,城市规划研究项目应体现对同一层次城市规划或下一层次城市规划的重要指导意义。
4.申报规划设计项目须附所在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评价意见。
5.申报规划设计项目为多个单位合作完成的,应由牵头单位申报,并征求合作单位意见,附合作单位同意联合申报的证明材料。
6.同一规划设计项目只能申报一次,不得通过不同渠道重复申报,也不得分解申报。
7.省内规划设计单位在省外及国外(境外)承接的规划设计项目可以申报,申报材料须附规划设计项目主管部门或业主对规划设计项目的评价意见。
8.原则上同一单位申报数量不宜超过15项,每一规划设计项目主要编制技术人员不得超过15人。
9.申报单位要实事求是,不得弄虚作假,不得行贿送礼,违者视其情节轻重,给予批评警告,直至取消申报资格。
五、获奖比例
“2010山东省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分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表扬奖,其中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的获奖总数不超过申报数量的1/3,获奖比例按1:3:6设置。
六、申报材料要求
1.《2010山东省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项目申报表》一式两份。表中项目自评报告(规划构思、空间布置、创新与特色)一栏,应用简洁明了的文字概括规划设计项目的基本情况、规划构思、空间布局,尤其要清楚说明规划设计项目的创新和特色等内容。
2.《2010山东省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申报项目汇总表》由设区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填报。
3.申报单位的规划编制资质证书副本复印件和规划设计项目批准文件复印件一式两份。
4.申报规划设计项目所在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书面评价意见。
5.申报规划设计项目为多个单位合作完成的,合作单位同意联合申报的书面证明材料。
6.正式规划成果一套,含文本、说明、图册等,装订成A3开本;简本一套,含主要图纸和说明,装订成A4简本。
7.规划设计项目内容刻光盘一份。内容要求如下:
(1)POWERPOINT(2003版本)演示文件,文件不超过50M,介绍内容包括规划设计的基本思路、主要内容、创新点及实施情况,播放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配解说,不配音乐。
(2)主要规划设计图及实施效果照片的电子文件(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必须有实施效果的照片;城镇体系规划和总体规划项目,除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复文件外还应有全貌和标志性地段的照片),文件类型为JPEG格式,图像打印尺寸不应小于A4规格,分辨率为300DPI。
(3)规划设计项目文字说明的电子文件,文件类型为WORD文档。
(4)《2010山东省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项目申报表》的电子文件。
七、注意事项
1.演示文件不得采取其他文件格式。
2.光盘刻录完成后,装入硬塑盒内,注明规划设计项目名称,确保播放质量。
3.申报规划设计项目所在地市(县)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应在申报表中签署评价意见,并加盖公章。
4.有合作单位的,编制单位和主要编制技术人员名单次序应经合作单位同意,并在申报表中加盖公章。
5.申报材料一经上报,不得调整。
6.申报材料不再退回。
7.《2010山东省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项目申报表》和《2010山东省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申报项目汇总表》请到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网站(/)城市规划专栏自行下载。
八、联系方式
联系人:田颖 南楠
联系地址:济南市经五小纬四路46号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乡规划处
邮编:250001,联系电话:0531-87080835 87080833 附件:2010山东省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申报项目汇总表 2010山东省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项目申报表
二〇一一年三月二十四日
抄送: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各县(市)建设局、规划局,各城市规划编制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