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省建设厅《广东省桩基质量检测技术规定》(试行)的通知

时间:2019-05-13 17:26: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转发省建设厅《广东省桩基质量检测技术规定》(试行)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转发省建设厅《广东省桩基质量检测技术规定》(试行)的通知》。

第一篇:转发省建设厅《广东省桩基质量检测技术规定》(试行)的通知

转发省建设厅《广东省桩基质量检测技术规定》(试行)的通知

穗建筑【2001】395号

各有关单位:

现将省建设厅《印发广东省桩基工程质量检测技术规定(试行)的通知》(粤建科[2000]137号)转发给你们,该文提高了桩基检测数量,特别是加大了一类建筑桩基、地质条件复杂及有争议的建筑物的桩基检测力度,现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以下贯彻措施,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根据《广州市建筑条例》的规定,在广州地区承担桩基(含支护桩)及地下连续墙质量检测任务的单位,必须在我委办理注册手续,执有广州地区桩基检测许可证(以下称许可证)或广州市建筑业企业注册证书(以下称注册证书),并按核定的检测业务范围进行检测,检测报告必须附有许可证或注册证书复印件。未在我委办理注册登记手续的检测单位出具的各种检测报告,各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和质量监督机构不予认定。

二、禁止检测单位超越核定的检测业务范围进行检测,或者以其他单位的名义承担检测业务。禁止检测单位允许其他单位或个人以本单位名义承揽检测业务。发现检测单位存在以上违法违规行为的,我委将吊销其许可证或注册证书,并依法予以严肃处理。

三、单位工程必须采取两种及其以上的检测方法进行桩基检测,一个检测单位只能承接一种检测方法进行测试,不允许任何一个检测单位实行总承包。

四、基坑工程临时的支护桩或地下连续墙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检测:

(一)排桩的结构完整性采用低应变动测法,检测数为总桩数的10%,且不少于5根。当低应变动测法检测结果发现桩身存在较严重缺陷可能影响桩的水平抗力时,应采用钻孔抽芯法进行补充检测,检测数为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根(一桩一孔)。

(二)地下连续墙宜采用声波透射法检测,检测槽段数为总槽段数的30%,且不少于3个槽段。

五、工程桩检测方法及数量,必须符合《工程桩检测方法及数量一览表》(附件二)的规定,并符合以下要求:

(一)同一单位工程中,对于不同强度等级、不同桩径的桩均应进行抽检;

(二)同一单位工程若存在不同桩基类型时,应按比例进行检测;

(三)裙楼、塔楼的桩基应分别进行抽检,总抽检数量必须满足《工程桩检测方法及数量一览表》的规定。

六、桩基检测前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必须向质量监督机构提交桩基检测方案,其内容包括:桩基类型及数量、桩基检测方法、受检桩桩位及数量、桩位编号(标明在平面图上);桩基检测方案应有建设、监理、勘察、设计及施工单位签名。

七、从发文之日起,《广州地区工程桩(含支护桩)及地下连续墙质量检测办法》(穗建筑[1998]238号)同时废止。

附件:

1、《印发广东省桩基工程质量检测技术规定(试行)的通知》(粤建科[2000]137号)

2、《工程桩检测方法及数量一览表》

广州市建设委员会

二OO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附件1:

印发广东省桩基工程质量检测技术规定(试行)的通知粤建科字【2000】137号各地级以上市建委,深圳市建设局,顺德市市政建设局,省直有关单位:

现将《广东省桩基工程质量检测技术规定(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试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请及时向广东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检测总站反馈,以便今后进一步修改完善。

广东省建设厅

二OOO年十二月二日

广东省桩基质量检测技术规定(试行)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我省桩基工程质量的检测行为,明确有关检测工作内容和方法,确保建设工程质量,根据国家、省现行技术规范、规程及规定,结合本省实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钢筋混凝土桩和钢桩的检测。支护桩、水泥土搅拌桩等复合地基竖向增强体的检测,应分别按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91或广东省标准《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技术规程》DBJ/T15-20-97执行,当JGJ120-99、JGJ79-91或DBJ/T15-20-97未作具体规定时,应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条 桩基工程除按本规定进行检测外,其原材料、混凝土试件及桩位偏差等还应按有关规范、标准的要求进行检验。第二章 一般规定

第四条 桩基工程质量检测包括成桩质量检测和承载力检测两部分,一般应先进行成桩质量检测,后进行承载力检测。钢桩应采用高应变动力试验和静载试验检测。加固补强后的桩基,应采用适合的试验方法,检测加固补强效果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第五条 承受水平荷载和抗拔荷载的桩基工程,应根据设计要求,分别进行水平静载试验和抗拔静载试验。

第六条 本规定所指检测数量,按单位工程计算。同一单位工程中既有一桩一柱、又有群桩的桩基工程,应分别按照一桩一柱和群桩确定检测数量。同一单位工程中采用不同桩型的,应分别计算。小区工程中,工程桩数量少于50根的单位工程,如无争议,可按地质条件相近、桩型相同、同一施工单位施工的若干个单位工程基桩数量合并来计算检测数量。

第七条 受检桩桩位应由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会同勘察设计、施工单位共同确定,并报质量监督机构。受检桩桩位应按如下原则确定:

1、基桩的承载力检测,应首选成桩质量较差的基桩;

2、当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检测方法进行成桩质量检测时,应依据前一种试验方法的检测结果选择成桩质量较差的基桩;

3、选择对施工质量有怀疑的桩;

4、选择设计方面认为重要的桩;

5、选择岩土特性复杂可能影响施工质量的桩;

6、选择代表不同施工工艺条件和不同施工单位的桩;

7、同类型的桩宜均匀分布。第三章 检测前的准备工作

第八条 委托桩基质量检测的单位应提供下列资料:

1、工程名称、工程地点、建设、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名称;

2、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3、桩基础施工平面图;

4、工程桩设计资料和施工记录;

5、其他有关资料。

第九条 凡用于桩基质量检测的仪器设备性能应符合有关检测方法的要求,并应按有关规定进行检定,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十条 从成桩到开始试验的间歇时间宜满足规范规定要求,间歇时间未满足规范规定要求但委托方要求提前进行试验的,应在检测报告中注明。

第十一条 应按有关规范、规程和检测单位要求,做好受检桩的桩头处理以及场地、道路、供电供水等准备工作。

第四章 检测方法第十二条 静载试验

执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或《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用于指导设计和有争议的桩基工程的静载试验应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其它工程桩的检验可采用快速维持荷载法。

试验目的:确定竖向抗压、抗拔、水平承载力的极限值作为设计依据,或抽样评价工程桩的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第十三条 高应变动力试验

执行《基桩高应变动力检测规程》JGJ106-97。

试验目的:判定基桩的竖向承载力和评价桩身结构完整性,采用实测曲线拟合法分析桩侧与桩端土阻力分布。监测预制桩打入时的桩身应力与桩锤效率,选择沉桩设备与工艺参数,选择预制桩合理的桩型和桩长。

第十四条 基桩反射波法

检测执行广东省标准《基桩反射波法检测规程》DBJ15-27-2000。

试验目的:普查桩身结构完整性,判定桩身结构完整性质量等级。为静载试验、高应变动力试验、钻孔抽芯试验等确定桩位提供依据。第十五条 钻孔抽芯检测

鉴于目前国家和本省尚未制定钻孔抽芯检测标准,其检测按下列规定进行:

1、设备安装、操作参照国家地质矿产部行业标准《钻孔灌注桩施工规程》DZ/T0155附录D(抽芯取样);应采用高转速的油压钻机、单动双管钻具、直径101mm以上的钻头进行抽芯。

2、芯样试件制作、试验、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的计算参照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 03:88。如果试件内骨料的最大粒径大于试件半径,则该试件的强度值无效。

3、每孔按上、中、下三个部位各取1组有代表性的芯样试件,每组芯样3个试件,每组芯样的强度代表值的确定参照《混凝土强度评定标准》GBJ107-87。当缺陷位置能取样试验时,必须取样进行混凝土抗压试验。持力层取样应靠近桩底部。

4、桩端持力层岩土分类参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94或《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或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F15-3-91。

5、沉渣厚度的判别标准按设计要求或参照《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83。

6、对桩底持力层的钻探,每桩应不少于1孔且钻探深度不小于设计要求值;当无设计要求值时,应执

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的有关规定,一般应不小于3倍桩径且不小于3m。

7、各种桩径的桩其每桩钻孔数分别规定为:小于1.2m的 钻1孔,1.2-1.6m的钻2孔,大于1.6m的钻3孔。对于无法保证钻至桩底的超长桩,在保证总钻孔数的前提下,可减少每桩的钻孔数,而相应增加检测桩数。单孔开孔位置宜偏离桩中心10-15cm。

试验目的:检验灌注桩桩身混凝土质量、桩身混凝土强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桩底沉渣是否符合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要求;桩端持力层的强度和厚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施工记录桩长是否属实等。第十六条 超声波透射法检测

参照执行《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规程》JGJ/T93-95。各种桩径的桩其每桩的声测管埋设数量分别规定为:桩径小于1.2m的埋设双管,1.2-2.0m的埋设三管,大于2.0m的埋设四管。试验目的:检测桩身混凝土的均匀性,桩身缺陷及位置,判定桩身结构完整性。第五章 检测数量

第十七条 成桩质量检测采用基桩应力波反射法、高应变动力试验、钻孔抽芯法、超声波透射法。应根据地质条件、施工工艺、建筑桩基类别,合理选择一种或多种检测方法,确保建设工程质量。成桩质量检测数量规定如下:

1、每根柱下承台的灌注桩,抽检桩数不得少于1根;

2、一类建筑桩基、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较低或有争议的桩基工程,抽检桩数不应少于总桩数的30%,且不得少于20根;

3、工程地质条件相近、成桩工艺相同、同一单位施工的其它桩基工程,抽检桩数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得少于10根。

第十八条 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规定如下:

1、下列工程应进行静载试验:(1)一级建筑桩基;

(2)地质条件复杂、确定单桩承载力可靠性低、桩数多的二级建筑桩基;(3)有争议的桩基工程;

(4)本地区新桩型或应用新施工工艺的桩基工程。

2、其它桩基工程,可采用静载试验或高应变动力试验。

3、单桩竖向静载试验的检测数量不应小于总桩数的1%,且不应少于3根,工程总桩数在50根以内时不应少于2根。

4、高应变动力试验的检测数量不小于总桩数的5%,且不少于5根。

第十九条 经工程建设各方共同确认,因试验设备或场地条件限制,无法进行承载力检测的桩基工程,必须采用钻孔抽芯法和超声波透射法两种方法进行成桩质量检测,检测数量规定如下:

1、钻孔抽芯法的检测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10%,且不少于5根。

2、超声波透射法的检测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30%,且不少于10根。总抽检桩数必须满足第十七条规定。

第二十条 承受水平荷载的桩基工程,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水平静载试验。单桩水平静载试验的检测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小于3根。

第二十一条 承受抗拔荷载的桩基工程,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抗拔静载试验。单桩抗拔静载试验的检测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小于3根。第六章 验证检测与扩大检测

第二十二条 对高应变动力试验提供的单桩承载力有怀疑或争议时,应采用静载试验验证,并应以静载试验的结果为准。

第二十三条 对基桩反射波法检测结果有怀疑或争议时,可采用钻孔抽芯法、高应变动力试验或直接开挖进行验证;对超声波透射法检测结果有怀疑或争议时,可重新组织超声波透射法检测,或在同一基桩加钻孔取芯验证;对钻孔抽芯检测结果有怀疑或争议时,可在同一基桩加钻孔取芯验证。

第二十四条 当基桩承载力或成桩质量未达到设计要求时,不得仅对不合格桩进行处理即予以验收,应分析原因并按未达到设计要求的桩数加倍扩大抽检。根据全部检测结果,由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会同勘察设计、施工单位共同研究确定处理方案或进一步检测的方法数量,并报质量监督机构。扩大抽检应采用原抽检用的检测方法或准确度更高的检测方法,当因未设声测管而无法采用超声波透射法扩大检测时,应采用钻孔抽芯法。

第二十五条 对桩基检测报告有异议时,可向上级质量监督检测机构申请仲裁检测。第七章 检测报告

第二十六条 桩基工程质量检测单位所提供的检测报告,内容应包括:

1、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工程地点和试验日期等;

2、试验目的;

3、检测仪器设备、测试方法和原理简介;

4、工程地质概况,设计资料和施工记录,桩位平面图;

5、有关检测数据、表格、曲线;

6、试验的异常情况说明;

7、检测结果及结论;

8、检测、编写、审核、审定人员签名,加盖检测报告专用章和计量认证章(CMA章)。

第二十七条 检测报告格式可参照《关于试用(广东省工程试桩、检验检测报告范本)的通知》(粤建监站[1998]017号)执行。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 广东省桩基工程质量检测单位资质管理另行规定。

第二十九条 本规定中的检测方法的有关规范标准如果有变更的,应执行新的有关规范标准。第三十条 农民自建低层住宅工程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十一条 本规定由广东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检测总站负责解释。第三十二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上网日期:2001年12月30日

附件

2、工程桩检测方法及数量一览表

第二篇:关于转发《公务员辞退规定(试行)》的通知(定稿)

关于转发《公务员辞退规定(试行)》的通知

浙人社发[2009]114号

各市、县(市、区)党委组织部、政府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人事局),省直各有关单位:

现将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公务员辞退规定(试行)>的通知》(人社部发[2009]71号)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1996年浙江省人事厅下发的《关于转发<国家公务员辞职辞退暂行规定>的通知》(浙人干[1996]178号)同时废止。

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情况和问题,请及时报告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二00九年九月一日

公务员辞退规定(试行)

第一条为规范公务员辞退工作,保障机关与公务员的合法权益,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根据公务员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辞退,是指机关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解除与公务员的任用关系。

公务员被辞退后,不再具有公务员身份。

第三条辞退公务员,应当依照法定的情形、权限和程序办

理。

第四条公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辞退:

(一)在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

(二)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

(三)因所在机关调整、撤销、合并或者缩减编制员额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

(四)不履行公务员义务,不遵守公务员纪律,经教育仍无转变,不适合继续在机关工作,又不宜给予开除处分的;

(五)旷工或者因工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十五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三十天的。

第五条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务员,不得辞退:

(一)因公致残,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工作能力的;

(二)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三)女性公务员在孕期、产假、哺乳期内的;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不得辞退的情形。

第六条辞退公务员,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所在单位在核准事实的基础上,提出建议并填写《辞退公务员审批表》报任免机关;

(二)任免机关组织人事部门审核;

(三)任免机关审批。作出辞退决定的,以书面形式通知呈报单位和被辞退的公务员,同时抄送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备案。

县级以下机关辞退公务员,由县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审核并报

县级党委或者人民政府批准后作出决定。

(四)《辞退公务员审批表》和辞退决定等存入本人档案。任免机关根据有关规定可以直接作出辞退决定。

第七条被辞退公务员离职前应当办理公务交接手续,必要时按照规定接受审计。

对拒不办理公务交接手续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八条《辞退公务员通知书》应当直接送达被辞退公务员本人。直接送达本人有困难的,参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九条公务员对辞退决定不服的,可以按照规定申请复核或者提出申诉。复核、申诉期间不停止辞退决定的执行。

第十条公务员被辞退后,自批准之日的次月起停发工资。第十一条公务员被辞退后,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转递档案。在九十日内重新就业的,应当在就业单位报到后三十日内,按照干部人事档案转递的有关规定,将档案转至有关的组织人事部门保管;在九十日内未就业或者重新就业单位不具备保管条件的,按照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转递档案。

第十二条被辞退的公务员,可以领取辞退费或者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其他社会保险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领取辞退费的,机关在其档案转出后十五日内,将辞退费一次性向接收档案的人才服务机构拨付。

(一)公务员被辞退前连续工作满一年以上的,自被辞退的次月起,由有关的人才服务机构按月发放辞退费。

(二)辞退费发放标准为公务员被辞退前上月基本工资。

(三)辞退费发放期限根据被辞退公务员在机关的工作年限确定。工作年限不满两年的,按照三个月发放;满两年的,按照四个月发放;两年以上的,每增加一年增发一个月,但最长不得超过二十四个月。

第十四条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辞退费停发:

(一)领取期限已满;

(二)重新就业;

(三)应征服兵役;

(四)移居境外;

(五)被判刑或者被劳动教养;

(六)死亡。

未发放的辞退费,有关的人才服务机构应当返还被辞退公务员原所在机关。

第十五条辞退公务员所需经费,应当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第十六条公务员被辞退后重新就业的,其被辞退前在机关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

第十七条在辞退公务员时,有徇私舞弊、打击报复、弄虚作假等违法违纪行为的,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第十八条辞退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参照本规定

执行。

第十九条本规定由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地震局建设厅关于加强农村民居地震安

【发布单位】广东省

【发布文号】粤府办〔2007〕105号 【发布日期】2007-12-14 【生效日期】2007-12-1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广东省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地震局建设厅关于加强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意见的通知

(粤府办〔2007〕105号)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省地震局、建设厅《关于加强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的意见》业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地震局、建设厅反映。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七年十二月十四日

关于加强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的意见

省地震局 省建设厅

为全面推进广东省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切实增强农村民居抗御地震灾害能力,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地震局建设部关于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7〕1号)精神,结合广东省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农民自愿、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原则,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保障体系和技术服务网络,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扎实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

(二)工作目标。至2010年,全省农村新建、改建的房屋建筑和工程设施,具备抗御各地区基本烈度地震的能力;建立和完善适合农民需要的房屋抗震管理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一批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示范村并逐步推广。至2020年,全省农村民居基本实现具备综合抗御6级左右、相当于各地区基本烈度地震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

二、主要任务

(一)制订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规划。各地要结合实际,制订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规划,并将其作为村镇建设规划的重要内容。农村村镇道路布局和房屋、广场绿地等基础设施建设要能够满足迅速抢险救灾和及时疏散人群的要求。积极开展地质灾害调查和抗震设防要求复核工作,使村镇建设和农民建房避开可能发生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灾害的危险地段以及地震断裂带。

(二)加强农村民居抗震设防管理。对统一新建、改建的农村民居及其他公共建筑,应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技术规范、标准进行抗震设防;有条件的地方可聘请中介监理机构对房屋建设施工进行全程监理。对于已建的未经抗震设防的住房,要引导、鼓励和帮助农民采取简单易行、安全可靠的抗震加固措施进行改造。

(三)深入开展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建设。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的原则,总结和推广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建设经验,建设一批高质量的抗震设防示范户、示范村和示范小区。尚未开展试点工作的县(市、区)要结合实际,选择1-3个村或小区进行防震抗震试点建设;已经开展试点工作的县(市、区)要扩大村镇抗震设防覆盖面。

(四)组织农村地震安全工程技术培训。各地要通过组织培训班、学习班等形式,普及抗震防灾知识。要逐步培养一批责任心强、业务技能高且掌握基本抗震知识的农村建筑技术队伍。农村基层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由县(市、区)组织实施,各地级以上市要对县(市、区)的培训工作给予指导和帮助。

(五)加强农村民居抗震实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各级建设、地震等部门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本地农村民居结构形式和建筑材料特点,开展农村民居抗震实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要编制适合不同烈度地区、满足不同建房标准、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农村民居建筑设计方案或标准图集,免费提供给农民建房使用。

(六)建立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技术服务网络。各地要根据农村技术水平和管理力量,依托村镇建设管理人员、建筑技术骨干、地震群测群防网络等基层组织资源以及志愿者队伍,建立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技术服务组织,为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农村民居安全工作的领导,将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纳入村镇建设管理工作。建设、地震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协作,切实做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的组织实施工作。价格、监察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进一步清理农民建房不合理收费,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国土资源部门要在严格用地审批的前提下,依法支持和鼓励农民集中新建抗震民居或成片改建已建的未经抗震设防的住房。科技部门要加强对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的科学技术指导,强化科技攻关和实用化推广,提高民居抗震能力。各地级以上市要抓紧编制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规划,在2008年8月底前报省地震局。具体编制要求和内容由省地震局会同省建设厅另行通知。

(二)加大扶持力度,多渠道筹集资金。各地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农民自筹为主、政府支持为辅的原则,充分利用征地安置和救灾扶贫等各种涉农政策性补贴资金,支持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的实施;要拓宽农民建房融资渠道,支持和帮助农民申请银行建房贷款,尤其要重视并解决好特困户、贫困户的实际困难,确保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顺利实施。对口扶贫、对口支援单位要积极帮助贫困地区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

(三)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工作环境。采用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的重要意义和政策措施,宣传好的做法和经验,将先进的防震抗灾理念和技术带到农村,引导农民群众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移风易俗,真正使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进村入户、深入人心。同时,通过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使全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河南省建设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建筑节能检测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河南省建设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建筑节能检测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豫建建〔2006〕26号

各省辖市建委(局):

为了加强建筑节能检测的管理,根据国家及省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现将《河南省建筑节能检测管理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〇六年二月二十三日

河南省建筑节能检测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了加强建筑节能检测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河南省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在河南省行政区域范围内从事建筑节能材料、产品见证取样检测及现场和节能建筑检测的建筑节能检测机构,均应符合本办法规定。

本办法所称建筑节能检测,是指建筑节能检测机构(以下简称检测机构)接受委托,依据国家和本省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对建筑物的新建(改建、扩建)、改造和使用过程中的节能材料、产品、节能保温工程及建筑物用能系统等项目的检测。

第三条 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全省建筑节能检测活动实施管理和检测机构资质的审批。

省辖市、县(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节能检测实施监督管理。

第四条 检测机构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介机构,检测机构从事本办法规定的检测业务,应当依据本办法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

检测机构资质分为建筑节能检测和建筑节能材料见证取样检测两类。

建筑节能检测资质分为一、二两级,其资质标准见附件一。

建筑节能材料见证取样检测机构资质不分等级,其资质标准见附件二。

检测机构未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不得承担本办法规定的检测业务。

第五条 申请建筑节能检测资质的机构应当向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交下列申请材料:

(一)《河南省建筑节能检测机构资质申请表》一式三份,见附件三;

(二)工商营业执照原件及复印件;

(三)与所申请检测资质范围相对应的计量认证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四)主要检测仪器、设备清单;

(五)技术人员的培训证、建筑节能设计审核资格证、职称证书、身份证和社会保险合同的原件及复印件,同时还要提供技术负责人的学历证书;

(六)检测机构管理制度及质量控制措施。

(七)工作场地平面图及实验室平面布置图。房屋房产证或房屋租赁书等其它能证明其房屋使用权的证明,租赁协议期限不得少于一年。

《河南省建筑节能检测机构资质申请表》由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式样。

第六条 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收到申请人的申请材料后,应当即时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向申请人出具书面凭证;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在5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建筑节能检测机构申报的材料进行审查,必要时组织相关专家进行审查,必要时组织相关专家进行现场复核,审查无误后方可受理。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自受理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审批完毕并作出书面决定,若需现场考核的可延长至45个工作日。对符合资质标准的,自作出决定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颁发《河南省建筑节能检测机构资质证书》,由建设厅报建设部备案。

第七条

《河南省建筑节能检测机构资质证书》应当注明检测业务范围,分为正本和副本,由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式样,正、副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八条 检测机构资质证书有效期为3年。资质证书有效期满需要延期的,检测机构应当在资质证书有效期满30个工作日前申请办理延期手续。资质证书有效期满,检测机构没有申请办理延期手续的,视为自动放弃资质。

检测机构在资质证书有效期内没有下列行为的,资质证书有效期届满时,经原审批机关同意,不再审查,资质证书有效期延期3年,由原审批机关在其资质证书副本上加盖延期专用章;检测机构在资质证书有效期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原审批机关撤回相应的资质证书,且一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资质。

(一)超出资质范围从事检测活动的;

(二)转包检测业务的;

(三)涂改、倒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资质证书的;

(四)未按照国家和省有关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检测,造成质量安全事故或致使事故损失扩大的;

(五)伪造检测数据,出具虚假检测报告或者鉴定结论的。

第九条 检测机构取得建筑节能检测资质后,不再符合相应资质标准的,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利害关系人的请求或者依据职权,可以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可以撤回相应的资质证书。

第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涂改、倒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资质证书。

第十一条 检测机构变更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技术负责人,应当在3个月内到原审批机关办理变更手续,办理变更手续时需提供相关资料。

第十二条 本办法规定的建筑节能检测业务,由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委托方与被委托方应当签订书面合同,同一单位工程的同类检测项目禁止委托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检测机构。

检测结果利害关系人对检测结果发生争议的,由双方共同认可的检测机构或国家级建筑节能检测机构复检,复检结果由提出复检方报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三条 建筑节能检测试样的见证取样应当严格执行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在建设单位或者工程监理单位监督下现场取样。提供质量检测试样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对试样的真实性负责。

第十四条 检测机构完成建筑节能检测业务后,应当及时出具检测报告。检测报告经检测人员和审核人员签字、检测机构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的签字人签署,并加盖检测机构公章和建筑节能检测专用章方可生效。检测报告经建设单位或者工程监理单位确认后转交施工单位归档。

建筑节能材料的检测报告中应当注明见证人单位及姓名。

第十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明示或者暗示检测机构出具虚假检测报告,不得篡改或者伪造检测报告。

第十六条

检测人员不得同时受聘于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检测机构。检测人员上岗前必须接受相关的检测技术培训。

检测机构和检测人员不得推荐或者监制建筑节能材料、构配件和设备。

检测机构不得与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以及所检测工程项目相关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有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

第十七条 二级建筑节能检测机构和建筑节能材料见证取样检测机构不得跨地区承担检测业务。

第十八条 检测机构应当对其检测数据和检测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检测机构违反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第十九条 检测机构应当将检测过程中发现的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违反建筑节能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情况,及时报告工程所在地建设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第二十条 检测机构应当建立档案管理制度。检测合同、委托单、原始记录、检测报告应当按统一编号,编号应当连续,不得随意抽撤、涂改。

检测机构应当单独建立检测结果不合格项目台账。

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检测机构的监督检查,主要检查下列内容:

(一)是否符合本办法规定的资质标准;

(二)是否超出资质范围从事节能检测活动;

(三)是否有涂改、倒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资质证书的行为;

(四)是否按规定在检测报告上签字盖章,检测报告是否真实;

(五)检测机构是否按有关技术标准和规定进行检测;

(六)仪器设备及环境条件是否符合计量认证要求;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二十二条 县级以上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实施监督检查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要求检测机构或者委托方提供相关的文件和资料;

(二)进入检测机构的工作场地(包括施工现场)进行抽查;

(三)发现有不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标准要求的检测行为时,责令改正。

第二十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监督检查中为收集证据的需要,可以对有关试样和检测资料采取抽样取证的方法;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有关试样和检测资料,并应当在7日内及时作出处理决定,在此期间,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不得销毁或者转移有关试样和检测资料。

第二十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当按规定权限进行处理,并及时报告资质审批机关。

第二十五条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投诉受理和处理制度,公开投诉电话号码、通讯地址和电子邮件信箱。

检测机构违反国家建筑节能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标准规定进行检测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投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收到投诉后,应当及时核实并依据本办法对检测机构作出相应的处理决定,于30日内将处理意见答复投诉人。

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未取得相应的资质,擅自承担本办法规定的检测业务的,其检测报告无效,由县级以上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全部非法所得,并按《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罚款。一年内单位不得申报检测资质,直接责任人不得从事检测业务。

第二十七条 检测机构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资质的,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行政许可,并给予警告,一年之内不得再次申请资质。

第二十八条 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资质证书的,由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撤销其资质证书,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资质证书;并按《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九条 检测机构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按《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罚款;其中有

(一)、(二)、(八)行为之一的,没收全部非法所得,并及时报告资质审批机关,由原资质审批机关撤销其相应的资质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超出资质范围从事检测活动的;

(二)涂改、倒卖、出租、出借、转让资质证书的;

(三)使用不符合条件的检测人员的;

(四)未按规定上报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和检测不合格事项的;

(五)未按规定在检测报告上签字盖章的;

(六)未按照国家有关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检测的;

(七)档案资料管理混乱,造成检测数据无法追溯的;

(八)转包检测业务的。

第三十条 检测机构伪造检测数据,出具虚假检测报告或者鉴定结论的,县级以上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并按《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第三十条规定罚款;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委托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按《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罚款:

(一)委托未取得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的;

(二)明示或暗示检测机构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篡改或伪造检测报告的;

(三)弄虚作假送检试样的。

(四)未按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要求进行委托的。

第三十二条 依照本办法规定,给予检测机构罚款处罚的,对检测机构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罚款。

第三十三条 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在节能检测管理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颁发资质证书的;

(二)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不予颁发资质证书的;

(三)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未在法定期限内颁发资质证书的;

(四)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或者其他好处的;

(五)不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或者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的。

第三十四条 检测机构和委托方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收取、支付检测费用。没有收费标准的项目由双方协商收取费用。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的解释权归河南省建设厅。

第五篇:关于转发省建设厅《关于深入扎实开展机关效能建设的通知》的通知

富阳市建设局文件

富建设„2006‟246号

关于转发省建设厅《关于深入扎实开展机关

效能建设的通知》的通知

局属各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在全省开展“两提高一降低”机关效能建设主题活动的意见》精神,现将省建设厅《关于深入扎实开展机关效能建设的通知》文转发给你们,请你们结合本单位实际及局提出的有关工作要求一并贯彻执行。工作要求如下:

一、要认真组织学习。开展“两提高一降低”主题活动,深化机关效能建设,目的是为了促进机关工作人员勤政、廉政、优政。各单位要通过组织职工认真学习省建设厅《关于深入扎实开展机关效能建设的通知》文精神,充分认识开展“两提高一降低”机关效能建设主题活动必要性。通过巩固党员干部 “学党章、保先进、促发展”教育活动成果,促进党员干部模范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保持共产

- 1 -

党员的先进性。通过加强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教育,弘扬正气,树立新风。通过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学习,促进工作人员忠于职守,依法办事,廉洁奉公。通过学习等活动,教育党员干部高效优质服务、勤勉尽责工作、勤俭节约行政。

二、要加强组织领导。机关效能建设是规范机关管理,全面提升服务水平与能力,树立建设新形象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全面贯彻行政许可法,进一步依法行政、勤政为民、执政为民的一个重要手段。各单位要把机关效能建设始终作为“一把手”工程,进一步健全机关效能建设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分工,真正形成“党支部统一领导、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相关职能部门组织协调、其他部门各司其职、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同时要明确今年效能建设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明确“两提高一降低”的主要内容,制定措施,落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在开展机关效能建设“两提高一降低”主题活动中,要切实把提高机关效能与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把降低行政成本与创建节约型机关,把建立“两提高一降低”长效机制与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建设机关效能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不断提高建设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提高建设、管理城市的能力。

三、要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各单位要针对自身在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和行政成本方面存在的问题,组织开展一次

征集“两提高一降低”合理化建议活动。要进一步形成围绕全局中心抓工作的氛围,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深入推进“阳光规划”、“阳光工程”、“文明施工年”、“城乡统筹”、“破七难”等工作,要以市政公用行业民主评议行风工作为载体,继续抓好行风建设“回头看”,深入推行政务公开和公用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厂务公开、党务公开,进一步加强对公共项目和重要窗口、关键岗位、重点人员的监管,加强对行政服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局窗口工作和人员的管理。各单位还要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确定抓本单位机关效能建设的重点,并制定和落实具体的实施措施办法,防止图形式、走过场。

四、要努力创新特色,建立长效机制。各单位要根据各自实际,以改革的精神创造性地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既要有所继承,坚持已有的好做法,好经验,常抓不懈,又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适用新情况、研究新思路;既要完成上级部署“规定动作”,又要选好做好“自选动作”,在培育亮点上下功夫、出实招、求长效。要高度重视建立健全机关效能建设的制度规范,不断把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以制度的方式固定下来;加强对机关效能建设工作规律和特点的研究,不断推动工作创新、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以效能建设长效机制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五、要实施绩效考评,强化效能奖惩。各单位在开展主

题活动中要认真调查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将活动的成果纳入单位工作目标责任制和干部考核体系中,制定科学的激励机制,细化工作目标,严格督促检查,全面评价衡量活动成效,对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不按制度规定办事,搞形式走过场和奢侈浪费明显的单位和个人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给予批评教育。

六、要加强总结提高,不断推动工作。各单位要及时总结、推广开展“两提高一降低”主题活动、深化机关效能建设中取得的成果和经验,不断加以提高和升华。各单位要善于发现和总结机关效能建设中涌现出来的不同类型,不同层面的先进典型,及时上报局党委,使点上的经验转化为面上的做法,以点带面,推动全局。同时要加强对效能建设的宣传工作,做好正反典型事例、查处投诉案件、明查暗访等工作的宣传报道,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富阳市建设局二○○六年七月十四日

抄送:市效能办

下载转发省建设厅《广东省桩基质量检测技术规定》(试行)的通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转发省建设厅《广东省桩基质量检测技术规定》(试行)的通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