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管理案例蓝本题
一、判断题:
(√)
1、不是所有写实的实例都可以一概称之为案例。
(√)
2、管理案例的主体应该是待解决型的案例。
(×)
3、案例教学中,只有教师需要有自己的角色定位,学生只需做一个好观众即可。(√)
4、在提出方案的过程中,要善于充分利用数据和图表来更清楚地表明自己的观点,避免使用“我认为”和“我觉得”这样的词。
(√)
5、案例的开头和结尾是案例结构中的关键部分。写好这两部分,可以提升案例的总体可读性和对学习者的引导性。
(×)
6、管理案例教学法是清华大学于20世纪20年代首创和推广的。
(×)
7、实例就是案例。
(×)
8、案例撰写者信息是案例说明应当包括的要点。
(√)
9、一个好的管理教学案例必须要有足够的信息量。
(×)
10、在案例撰写中,要注意案例敏感信息的掩饰。其中,最需要掩饰的内容是问题的核心部分。
(√)
1、组织结构设计是指一个正式组织为了实现其长期或阶段性目标,设计或变革组织的结构体系的工作。
(×)
2、环境是影响企业组织设计的唯一要素。
(×)
3、新东方2001年开始危机,合伙成员发生争执,新东方进入创业艰难期,其主要原因是松散制的作坊式结构已经不能适应企业不断扩大的步伐。
(×)
4、直线职能制结构适用于规模庞大、产品品种繁多、技术复杂的大型组织。(√)
5、技术创新是组织取得成本优势的一个重要途径。
(×)
6、在有充分的信息来预见各种可行方案结果的情况下所作出的决策就是风险型决策。(√)
7、从与产品或服务的关系角度来看,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隐含在公司核心产品或服务里面的知识和技能,或者知识和技能的集合体。
(√)
8、风险型决策是组织管理最重要的决策类型。
(×)
9、客户关系管理是企业战略管理过程的主要工作。
(×)
10、个人决策速度快、风险小,因而现代企业应当多采用个人决策体制。作业中补充判断题
(×)
1、管理案例就是采用文字撰写形成的一段或者一个真实的管理情景或个案。
(×)
2、事件说明型案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帮助学生应用和掌握已学过的管理理论和概念,提高对特定理论、概念、方法的认知、理解、鉴别和准确运用的能力。
(√)
3、创新性是管理案例分析的一个重要原则。
(×)
4、.案例分析的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描述问题三个阶段。
(×)
5、案例正文配上案例使用说明才是完整的教学案例,案例说明对案例具有权威的约束力。
(×)
6、企业战略的特征之一就是制定详细的发展计划和工作方案。
(×)
7、集中化战略是寻求在整个市场范围内实现成本领先或差异化。
(×)
8、德尔菲法是一种定量决策方法。
单选题:
1.管理案例教学法首创和推广于(哈佛商学院)
2.以下哪种表述错误的是(为了增强效果案例可以适当虚构)
3.描述某个具体企业在环境、条件和竞争压力下紧急决策问题或情景要求学生在内、外部环境条件约束和时间限制下对某些棘手的问题进行分析确定决策方案这类案例属于以下哪种类型?(被迫决
策型案例)
4.以下哪种表述是正确的?(实例并不等同于案例)
5.以下哪一点不是案例说明应当包括的要点?(案例撰写者信息)
6.以下哪种组织结构适用于规模庞大、产品品种繁多、技术复杂的大型组织?(事业部制结构)7.以下哪种形式的组织变革是渐进的变革,较容易为员工接受?(适应性变革)8.以下哪一点不是企业采取稳定性发展战略必须的条件?(市场竞争激烈)
9.在有充分的信息来预见各种可行方案的结果的情况下所作出的决策就是;(确定型决策)。10.决策的起点是:(识别问题)。
二、问答题:
1、怎样理解管理案例的含义?案例与实例有区别吗?(书1-3页或蓝册子28页)
管理案例就是为了明确的教学目的,围绕着一定的管理问题而对某一真实的管理情景所作的客观描述。即采用文字、声像等媒介采编撰写形成的一段或者一个真实的管理情景或个案。正确理解管理案例的含义,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核心点:⑴案例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体现出真实性
⑵案例中应包括一个或数个管理问题,启发学生思考⑶案例需要界定教学应用领域,使学生明确目的与意义
案例之所以称之为案例,首先是由于它是被用于案例教学的“实例”。实例与案例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方面案例必须是实例,不是实例就不是案例;另一方面,实例并不等同于案例。案例和实例的重要区别在于:案例有其特定的文体和书写规范,是为特殊的教学目的服务的;而实例以写实为主,一般是对所发生的客观事实的介绍和描述,没有固定的格式和书写规范。因此,不是所有写实的实例都可以一概称之为案例的。
2、简述管理条例教学的重要作用。(书11-13页或蓝册子29页)
管理案例教学的过程具有极为丰富的内容,它是一个学知识、研究问题和进行读、写、说综合训练的过程,这一过程有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⑴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深化课堂的理论教学。
⑵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加速知识向技能的转化。⑶具有“启发式”教学特点,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⑷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决策水平。⑸提高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与人和谐相处。⑹开发学生的智能和创造力,增强学习兴趣。
3、按照教学目标分类,有哪几种案例类型?(书7-8页或蓝册子29页)
根据案例在编写和运用中所服务的不同教学目标、可将案例分为以下类型:
⑴理念运用型案例。其教学目标主要是帮助学生应用和掌握已学过的管理理论和概念,提高对特定理论、概念、方法的认知、理解、鉴别和准确运用的能力。
⑵事件说明型案例。这类案例主要是真实描述和浓缩发生过的某个工商管理事件,其中包含了真实的管理实践经验和教训,对学生富有启迪和借鉴意义。这种案例的目的可以说明在实现一个目标、设计和管理一个项目、运用一种方法时的成败得失。
⑶问题确认型案例。这类案例通过反映管理工作的复杂状况、矛盾冲突、信息泛滥或信息缺失等情形,训练学生抓住主要矛盾,确认关键问题,正确估计形势,从而提高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⑷被迫决策型案例。这类案例一般是描述某个具体企业在环境、条件和竞争压力下紧急决策问
题或情景,要求学生在内、外部环境条件约束和时间限制下,对某些棘手的问题进行分析,确定决策方案。主要锻炼学生如何面对压力、做出正确决策,或者在给定的前提背景下的决策能力。⑸管理咨询或政策制定型案例。这类案例是引导学生根据一系列复杂信息区识别各种可能的行动目标或规则,据此选择一个政策、目标、战略或一套规则。这些政策、目标、战略或规则既可以从案例中获得,也可能要求学生去识别、选择和制定。所以,在许多情况下,一个政策制定型案例也可能是一个被迫决策型案例。
4、管理案例分析的基本原则有哪些?(书17-18页或蓝册子30页)管理案例分析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⑴理论和实际相结合⑵创新性⑶归纳和分析⑷可操作性
5、简述讨论法在案例教学中的特点。(书22页或蓝册子30页)讨论法在案例教学中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⑴启发诱导⑵鼓励和激励⑶目的性⑷层次性
6、在课前案例的阅读与思考中,一般应达到哪些要求?(书27页或蓝册子30页)第一,确定案例分析的基本角度。第二,关键问题的确定。第三,找出隐含的重要问题。第四,明确分析系统的主次。
7、案例的写作提纲应包括哪些内容?(书32-33页或蓝册子30页)第一,案例的目的和用途。
第二,案例须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决策层次。第三,案例的类型。第四,案例的难度。第五,案例的篇幅。
第六,案例写作的时间进度安排。
8、案例写作应遵循哪些原则?(书37-38页或蓝册子30页)案例写作应遵循以下原则:⑴仿真原则⑵中立原则⑶矛盾原则⑷前瞻原则
1、企业组织结构的形式主要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书45页或蓝册子31页)
⑴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的特点是:以直线为基础,在各级行政主管之下设臵相
应的只能部门,这些职能部门从事专业管理,并作为该级行政主管的参谋,进而实现主管统一指挥与职能部门参谋-指导相结合。
⑵事业部制组织结构亦称M型结构或多部门结构,有时也称为产品部式结构或战略经营单位。这是一种高度(层)集权下的分权管理体制。它适用于规模庞大、产品品种繁多、技术复杂的大型组织。
⑶矩阵制结构。是把按职能划分的部门和按产品(项目)划分的小组结合起来组成一个矩
阵,一名员工既同原职能部门保持组织与业务上的联系,又参加项目小组的工作。职能部门是固定的组织,研究机构和类似组织采取的是矩阵型结构。
⑷网络型组织结构。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组织结构。网络结构是一种较小的中心组织,依靠其他组织以合同为基础进行制造、分销、营销或其它关键业务的经营活动的结构。
2、为什么说联想对IBM全球个人电脑业务的并购对联想的国际化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书71-76页)
⑴首先是使联想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品牌。⑵其次是使联想拥有了高端技术。
⑶最后是使联想拥有了国际化的团队、国际化的管理层文化融合和国际化的商业环境。
3、企业的总体战略主要有哪三种类型?(书60-61页)
⑴稳定型战略:是指组织在战略期内期望达到的经营状态基本保持在战略起点水平上的战略。⑵发展型战略:也称扩张型战略,是一种在现在战略起点基础上,向更高目标发展的总体战略。主要有三种形式,密集型发展战略、一体化发展战略和多元化发展战略。⑶收缩型战略:是一种缩小组织经营规模或经营范围的战略。
主要有三种基本形式,抽资转向战略、调整性战略和放弃战略等。
4、简述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的三种竞争战略的主要内容。(书61-62页)
⑴成本领先战略,组织取得成本优势的途径包括追求规模经济、技术创新、低工人工资、优惠的原材料来源和高效率地运作等。
⑵差异化战略,也称为标新立异战略。该战略致力于满足顾客普遍重视的一个或几个特征,一个能够创造和保持差异性的组织,如果其产品或服务价格溢价超过了它为寻求差异性而付出的额外成本,那么它的收益就会高于产业的平均赢利水平。
⑶集中化战略,也称为目标集聚战略,是指将组织资源集中于狭小的细分市场上,寻求成本优势或差异化优势的战略。集中化战略是前两种战略类型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所不同的是前两者寻求在整个市场范围内实现成本领先或差异化,而它则是追求在较狭窄的范围内,集中组织有限的资源和能力获取竞争优势,进而获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收益。
5、简述企业决策过程的主要步骤。(书84-85页)一是识别问题。二是确定决策目标。三是拟订可行方案。四是分析评价方案。五是选择方案。六是实施方案。七是跟踪检查。
6、结合第六章示范案例,谈谈个人决策和集体决策各有什么利弊?分别适用于怎样的情况?(书91-92页)
个人决策的决策者是单个人,所以也称为个人决策;群体决策的决策者可以是几个人、一群人甚至扩大到整个组织的所有成员。
个人决策与集体决策相比,差异性还是比较大的。
⑴正确性。群体决策由于有更多的方案选择,而且有错误也可能有更多的校验与校正,所以在正确性方面较有优势。对一些任务明确、执行程序清楚的决策,特别是关系重大、责任重大的决策由集体进行则更为适宜。
⑵创造性。集体决策由于集思广益,所以有更多的信息与观点,并且在集体商议时也会产
生更多的灵感和思路比较开阔;与之相比,个人决策会受个人经验、思维习惯和既定模式的影响,决策思路比较狭窄。
⑶风险性。任何决策都具有风险,一般在处理风险大、影响广的问题上更倾向于集体决策,主要原因在于其可以使责任“分散”,这有助于领导者“拍板”,群体之间互相支持,共同认可。至于拍板的倾向是畏惧风险,还是更冒风险,这取决于多数群体成员的倾向,特别是领导者的倾向。大多数情况是极端化的,富于冒险的更为冒险,而倾向保守的则更加保守。⑷决策速度。群体决策由于成员较多,建议也可能比较分散,决策耗费的时间更长;而个人决策在速度上还是具有优势的。研究的结果表明,群体决策正确性高,但花费时间长;而个人决策速度性比较好。
⑸实施效果。集体决策有较多的参与者,并使决策过程信息更加透明。所以,增加了对决策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执行过程中积极性比较高。而个人决策,信息透明度较低,实施决策容易产生较大的阻力。
第二篇:初一数学基本题
一、填空题
1.在—3 6中,底数是。
2.(—1)2001=。
3.如果32x
4与5x67互为相反数,则x__________.4..关于x的方程axbbxa(ab)的解为x__________.5.设a的相反数是最大的负整数,b的绝对值是最小的数,则b—a=。
6.用科学计数法表示80340,应记作。
7.—|—2|的相反数是。2.已知4x2mymn与3x6y2是同类项,则mn_______.8.当a________时,方程3(x1)5a2的解是5.9.已知|xy4|(y3)0,则2xy__________.310.25与x的3倍的差比x的绝对值的2倍大1的方程是______________。
二、解方程。(1)x1
0.25x
1.251.2
(2)4x3(20x)5x7(20x)(3)2311x5(x1)4x232224
(4)3(y2)22y(y5)(5)1
112(1x)34
第三篇:青蓝工程教学案例
PEP英语三年级Unit 1 Hello 第一课时
裴振林
教学目标:
1、听懂、会说 Hello./Hi.Goodbye./Bye-Bye.I'm...。
2、通过创设见面打招呼、自我介绍以及道别等情景,让学生学会见面打招呼、自我介绍及道别的日常用语
3、培养学生乐于开口,敢于开口讲英语的习惯,激发学生想学、乐学英语的兴趣和愿望。教材分析:
在本课时主要学习见面打招呼、自我介绍及道别用语Hello./Hi.Goodbye./Bye-Bye.I'm...。为此,教师为学生创设见面打招呼、自我介绍以及道别等情景,使学生了解英语常用用语以及使用环境。教学中,除让学生听懂以上日常用语以外,还应让学生敢说、会说。学生对于打招呼和道别用语Hello./Hi.Goodbye./Bye-Bye.的发音比较熟悉,而对于自我介绍用语I'm...的发音不容易到位,学习起来较难,教师要适时纠正,切不可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教法建议:
通过聊天、讨论还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学习英语的作用和意义。可利用教科书开始的蝴蝶页Welcome to English 的彩图,为学生呈现我们生活中已经会说或较熟悉的词汇如 CD, VCD, DVD, OK!Hi!Yeah!Wow!Bye!Cartoon, Mickey等等来激发学生想学英语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师在讲授本课的打招呼、自我介绍及道别用语时,可以先给学生播放卡通片,了解所学语言运用的环境。在巩固操练时,教师可采取交谈的方式与学生聊天,用英语和他们打招呼、自我介绍,并告知Hello./Hi是英语中常用的打招呼用语,甚至让学生自己说说这些语言都运用在哪些情景中。教师还可用击鼓传花、角色扮演等游戏来练习。最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创设生活情景,实现真正的语言交流。教学重点:
本部分主要是见面打招呼、自我介绍及道别用语的会话学习,使学生在不同的情景中听懂、会说 Hello./Hi.Goodbye./Bye-Bye.I'm...。教学难点:
自我介绍用语I'm …的发音不容易到位,学习起来较难,教师要适时纠正,切不可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教具准备:
1.教材相关人物的面具或头饰
2.为Let's play中的击鼓传花游戏准备相应的道具 3.教材相配套的录音带 教学过程: 1. 热身(Warm-up)(1)先给学生播放卡通片,了解所学语言运用的环境。内容为“迪士尼英语”中第一课的片段(Magic English----Hello)学生在他们喜爱的卡通节目中了解、学习打招呼用语Hello./Hi,边看卡通边说英语。学习语言的同时,了解语言所用的环境,兴趣与语境同时创设,学习与兴趣同时存在。[本部分内容根据各校情况可自行改变,用图片来代替,或直接进入下一环节。
(2)通过看卡通片告诉学生“卡通”一词的发音是由英语单词Cartoon一词的发音直接翻译过来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有许多的类似之处,有时我们甚至直接用英语的单词来代表某物如CD, VCD, DVD等等。
(3)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正式接受英语课的学习,教师可在此基础上采取交谈的方式与学生讨论一下英语的作用以及学习英语的意义。不妨请学生说说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已经了解的英语单词或日常用语。利用教科书开始的蝴蝶页Welcome to English 彩图中呈现的我们生活中学生已经会说或较熟悉的词汇如 CD, VCD, DVD, OK!Hi!Yeah!Wow!Bye!E-mail, Cartoon等词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愿望。2. 呈现新课(Presentation)(1)在学生初步了解打招呼用语后,教师播放本课的歌曲 “Hello”的录音,自然引出师生之间的打招呼。
T: Hello, boys and girls.Ss: Hello.(2)教师利用这个机会及时向学生介绍自己Hello, I'm …/Hi, I'm …(3)教师还可带上Sarah的头饰介绍Hello!I'm Sarah./Hi!I'm Sarah.(教师在示范时,应定要用手势语言辅助学生理解。对于初学者来讲,体态语言和手势语可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因此教师要适时利用手势和动作甚至表情来配合教学。)
(4)给学生带上Sarah, Chen Jie, Mike, Wu Yifan的面具或头饰,扮演这些人物到讲台前说Hello!I'm(5)听录音,放投影;或通过录像,VCD来展示Let's talk部分的教学内容 3.趣味操练(Practice)(1)游戏
玩Let's play中的游戏“击鼓传花”。首先,将全班学生分为两大组。教师可有节奏地敲击小鼓,两组学生同时开始传花,当老师的鼓声停止时,两组各有一名学生拿到花,这时,拿到花的学生就说Hello, I'm …/Hi, I'm …(这个游戏也可用放音乐来代替击鼓,学生可待音乐停止时起立做自我介绍。)
在做此游戏时,教师应提示学生发音,引导学生区分正确、错误的发音。特别是I'm的发音,应为[aim]不能读成[em]或[ai],但要注意,教师不能一味的纠正发音,而挫伤孩子的学习兴趣或打消孩子练习的积极性。教师可根据学生情况,逐步在以后的课时中感受语音,感受发音。
另外,此次练习中,若学生已有英文名字,即可使用,若没有英文名字可先用中文名字代替。若班级学生人数不多,可在此为学生起英文名字。
(2)让学生自己说说所学用语的使用环境,并让学生自己拟定一个使用所学用语的场所。结合图片,进一步巩固情景。为学生出示情景图,让他们自己说说,在此情景中该说些什么? <情景一> 清晨,两个小朋友在校门口相遇,猜猜看,他们说了些什么?
<情景二>上课了,老师带一名新同学进教室。新生Lily该怎样做自我介绍?
<情景三>下课了,有好几名同学与Lily结识,他们是怎样说的呢?
<情景四>放学了,同学们相互道别,他们彼此都说了些什么?
(3)两到四个人一组练习自我介绍。若学生已有英文名字,即可使用,练习更有
真实感。若没有英文名字可先用中文名字代替。在此强调分手时说Goodbye./Bye-Bye。
(4)自由结合或自己下位子了解、结识新伙伴,尤其是了解伙伴的英文名字。再次练习Hello, I'm …/Hi, I'm …Goodbye./Bye-Bye。4.课堂评价(Assessment)做活动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部分练习。由于学生刚刚接触英语,而且是第一次做活动手册,教师要进行全面、细致的指导。
1)教师与学生讨论本单元获奖的小花数量,由于是第一单元,起点可以稍微低点,尽量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棕熊或小松鼠的小贴纸为奖励。2)让学生看书上的图,才图中人物,想他们在说什么。
3)教师讲解题目要求并指导做的方法。建议教师提醒学生注意题目要求标记的识别,以便今后遇到相同问题时学生能独立完成。4)让学生听录音做练习。
5)再次播放录音,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一句一句地跟读并相互核对答案,最后通过给小花涂色进行自我评价。5.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1)将制作面具的材料发给学生。教学生如何给面具涂色,将面具剪下并粘在小木棍上。
(2)学生带上面具,互相打招呼并介绍自己,复习本课所学知识。(3)提示学生,注意保留面具,以后教学活动中会用到这些面具。
板书设计: Hello,I’m Miss White.Hello,I
mWu Yifan.Hi,I’m Sarah.
第四篇:课本题改编练习(不等式)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课本题改编练习(不等式)作者:谢印智 张海军
来源:《新高考·高一数学》2012年第05期
第五篇:信息技术考试基本题答案
信息技术知识问答题
1、下列属于信息的是(A)。
A.天气预报内容B.光盘C.电视机D.报纸
2、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A)
A.1946年B.1964年 C.1967年D.1976年
3、按所使用的主要元器件划分,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依次是(D)。
A、集成电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晶体管,电子管
B、电子管,集成电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晶体管
C、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电子管
D、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4、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D)组成。
A、主机和显示器B、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C、主机和键盘、显示器等外部设备
D、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5、计算机中最核心的部件是(B)。
A.输入设备B.中央处理器
C.输出设备D.存储器
6、微型计算机中,中央处理器简称为(C)。
A、主机B、MPUC、CPUD、ALU7、计算机中所有信息都是以(A)数的形式表示的。
A、二进制B、八进制 C、十进制D、十六进制8、1GB的存储容量等于(D)。
A、1000KBB、1000MBC、1024KBD、1024MB9、计算机键盘上的八个基本键中,只有两个基本键上有用来定位的小横线,它们是(A)
A.F和J B.F和HC.F和K D.A和B10、计算机病毒是一种(D)
A、计算机应用软件 B、计算机的硬件故障
C、微生物病原体 D、人为编写的起破坏作用的程序
11、当磁盘上的文件感染病毒后,一般采取的措施是(D)
A、用消毒液清洗B、报废该磁盘
C、继续使用该磁盘 D、用杀毒软件清除该磁盘上的病毒
12、关于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通过网上传播B.通过电源传播
C.通过光盘传播D.通过软盘传播
13、下列不属于计算机病毒主要特征的是(D)。
A.传染性B.潜伏性C.破坏性D.免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