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靖边县档案局(馆)创建省级文明县城汇报材料
靖边县档案局(馆)创建省级文明县城汇报材料
2010年,靖边县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启动后,按照
创建省级文明县城指标要求,县档案馆属指标任务单位,在省级文明县城验收时,县档案馆要通过国家二级档案馆测评,并在省级文明县城的指标要求中占有一定分数。根据《国家二级档案馆测评标准》,县档案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工作着手,切实搞好档案馆测评基础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档案局(馆)基本概况
靖边县档案馆成立于1958年,为县委直属事业机构,主要负责对全县档案工作的监督和指导,以及对全县档案的接收、保管和利用。现有编制8人,实际在职人员13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12人,中专学历1人,馆员2人,助理馆员2人,管理员1人。县档案馆于2005年底通过了省AAA级综合档案馆认证。
档案馆馆库建于1989年,属独立的普通双向三层楼
房,总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其中档案库房面积270平方米。设有档案库房、阅览室、现行文件阅览中心、展览室。馆内配有微机、打印复印一体机、照相机等基础设施。另外配有防火、防水、防虫、防鼠、监控等安全设施。档案库房配置密集架17列(68组),铁皮柜72组,展览柜9组。目前,档案馆馆藏档案共有55个全宗,档案41414-1-
卷(件),资料5636卷〃册。
二、档案馆测评各项基础工作情况
(一)档案馆条件保障工作。
在档案馆职能方面,档案馆属县委直属事业单位,为
一级机构,归属县委管理,履行档案接收、保管和利用职能,档案馆已列入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县委确定由县委副书记白春阳同志分管档案工作;在创建国家二级综合档案馆工作中,县委、县政府领导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支持,把创建工作列入全县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指标任务。
在档案馆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档案馆办公楼建筑总面积600平方米,档案库房面积270平方米,为独立三层办公楼。由于当时设计落后和建筑材料质量问题,现有档案馆馆库已不能符合《档案馆建设标准》的要求,也不能适应新时期档案事业发展的需求。2012年,县委、县政府对档案馆新建工作进行了研究,初步确定了建设地址,并委托设计院对新建档案馆进行了设计。此外,馆内配有安全监控、温湿度测量、防火以及防磁等设备,在防治有害生物方面,定期投放防虫、防鼠药品,确保了馆藏档案的安全。
在经费保障方面,档案馆事业经费一直被列入同级财
政预算,经费逐年递增。2011年档案保护费财政补助费已达2元/卷/年。近几年,县财政按要求配套国家重点档
案的抢救和保护经费10万元。
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档案馆领导班子配备齐全,结
构合理,现有馆(局)长1人,副馆(局)长2人,都为大专以上学历。6人受过专门的档案专业基本知识培训,1人为档案专业学校毕业。除新调入人员外均受过档案专业知识培训,业务人员占全馆人员84%。
(二)档案馆基础业务工作
近年,县档案馆不断加强档案馆资源建设,积极对外
提供档案利用服务,充分发挥档案资政服务、宣传教育等社会功能。一是做好档案接收征集工作,不断丰富馆藏资源。近年,县档案馆扎扎实实地搞好县直各单位的档案接收,加大了接收力度,截止目前接收档案11206卷(件)。除此之外,接收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产生的档案,还通过调查走访的方式,在民间征集了20余卷民国时期的土地、房窑证档案,并将这些珍贵档案进行了裱糊、整理入档。各类档案进馆后,认真完善和落实各种档案安全制度,制定了档案馆安全应急预案,不定期对档案和档案安全设施进行检查,确保了进馆档案的安全。二是对全馆档案进行了排查鉴定,对不合格案卷进行了重新整理、编目,对在鉴定过程中发现破损的档案进行了抢救,累计抢救馆藏档案10460卷(件),特别是对部分60年代形成的3000余卷档案进行了重新编页、裱糊、装订、整理。三是为了满足干部群众对政府公开信息查询利用的需要,县档案馆设立了现行文件阅览中心,累计接待查阅者300多人。
(三)馆藏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
1、认真做好档案开放利用工作。近年,县档案馆每年都按要求对期满30年的馆藏档案进行鉴定并对外开放,特别对建国前的88卷档案进行了复印,以副本的形式对外提供利用,确保了这部分珍贵档案不受破坏。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档案馆接待档案利用者6300余人次,提供档案29700余卷(件)次。同时,我们还利用馆藏档案和民间档案新编了《从大沙漠走向世界的农民》,主要讲述了全国劳模、治沙英雄牛玉琴的治沙历程,目前样稿已完成。新编《靖边县大事记》和《靖边县乡镇简介》也已完稿。完成了《靖边县档案年鉴》、《档案利用实例汇编》等15种编研资料的续编工作。
2、充分发挥档案宣传教育作用。近年来,档案馆十分注重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完善和发挥档案馆的社会功能,于2005年建立了展览室,并每年对展室内容进行更新,近年累计接待参观者400余人。
(四)档案信息化建设
为了加快县档案馆信息化建设步伐,县档案馆陆续完
善和配备了信息化设施,并建立了局域网。近几年,累计投入近10万元,配置电脑9台,档案管理软件1套以及
打印复印机等设备。累计录入案卷级目录30000余条,文件级目录76000余条,档案目录数据库初步形成。
三、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经过县档案馆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档案馆功能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很多不足。一是由于资金短缺,档案馆基础设施得不到改善,直接导致国家二级档案馆测评工作没有按要求的时间完成;二是馆存全县重大活动、重大事件的资料相对单一。这些不足因素制约了档案馆的测评工作。今后一段时间县档案馆将继续争取县委、县政府的更大支持,克服困难,积极做好测评准备工作,力争尽快通过测评,努力把县档案馆建成为公众服务的窗口,推动靖边档案事业迈向新的台阶。
第二篇:靖边三中创建省级文明校园申报材料
靖边县第三中学创建省级文明校园
实施方案
文明校园是学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志,创建文明校园是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举措。十多年来,我校秉承“德育为首、教学为主、注重个性、发展特长”的办学思想,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留下了一串串脚印,在荣誉与成绩上谱写了一页页辉煌。一直以来,学校始终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教育教学中处处体现“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宗旨和“给每个人以希望,给每个人以自信,让每个人的强势智慧都得到充分发展”的办学理念,配合新课程改革,创新发展模式,提升管理水平,全力打造师生满意的人文环境和生活环境,在市级“文明校园”的基础上努力把我校打造成为省级文明校园。
一、学校概况
靖边三中建于1996年秋,初为初级中学,2001年秋设立高中部,2006年秋实施初、高中分离,成为靖边县第二所高级中学。
学校目前有60个教学班,学生3652人,教师248人,1 其中专任教师188人,研究生30人,本科学历168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
校园占地110亩,建筑面积32570㎡,教学区绿化覆盖面积18654㎡。学校教学区、办公区、运动区、生活区布局合理。校园内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是理想的办学场所。
建校15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全体师生的努力奋斗下,靖边三中办学条件不断改善,管理制度日趋完善,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希望教育,自信教育、特长教育”的办学特色日益明显,继2006年晋升为市级标准化高中之后,2008年12月又成功晋升为省级标准化高中。
二、加强创建领导、完善创建组织
学校承载着人类文明传播的神圣职责,建设文明校园是传承人类文明和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为了加强创建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了创建文明校园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王汇水 校 长
副组长:赵仕全 校党支部副书记
成 员:胡耀洲 许建文 张怀雄、刘胜武、李 晶、康善刚、李德果、赵小红、王汉平、张 勇、高 源、李冰玲、张振虎 领导小组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张振虎兼任。各处室主任承担本部门创建文明活动第一责任人。广泛动员,层层布臵,从处室、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到班级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着力构建良性运行的文明创建机制,使文明创建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并以创建省级文明校园为契机,促进教育教学工作质量的提高,促进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为全面完成学校各项工作奠定坚定的基础。
三、制定创建目标、落实创建任务
近年来,学校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工作全局,贯彻“给每个人以希望,给每个人的自信,让每个人的强势智慧都得以充分发展”的办学理念,着力实现“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宗旨,制订了学校的“五年发展规划”和“三年奋斗目标”。自2007年3月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文明校园”以来,我们便把创建省级“文明校园”作为奋斗目标。为了创建省级文明校园,我们在师生中间继续开展各种“文明校园行”活动,如“捡起一片废纸,拾起三中的文明”,制订《校园文明礼仪常规》等,来提高学校的文明程度和师生的文明素养。制订了年级教学目标等,着重落实三个质量观:向课堂要质量,向科研要质量,向管理要质量。在“进三中门、做三中人、创三中业、铸三中魂”的工作和学习行为指针的激励和鼓舞下,学校成功举办了一次次文明创建活动,并在管理创新、教学改革、校园建设、制度建设、教学质量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良好的校风、教风、班风、学风逐渐形成,赢得了社会各界和学生家长的肯定与信任。近年来,我校在创建“文明校园”的活动中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动态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丰硕。1、2007年、2009年9月28日至12月28日成功举办了两届读书节。读书节的举行使得三中掀起了一股读儒家经典著作的阅读之风,自2007年9月28日始,全校师生不断汲取儒学文明,提高自身修养,极大的丰富了学校的文化内涵。2、2008年4月1日至5月1日成功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靖边三中首届体育节,2009年、2010年又成功举办第二届、第三届体育节。体育节期间,通过排球赛、乒乓球赛、拔河比赛、篮球赛、跳棋赛、象棋赛以及田径运动会,既丰富了师生课余生活,又推动了阳光体育运动在校园内的健康运行。3、2008年9月28日靖边三中首届文化艺术节开幕,并 在09年元旦晚上举行首届文化艺术节闭幕暨新年焰火灯谜游艺晚会。在三个多月的时间内师生的艺术天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突显;2010年又举办了以高三毕业晚会为重头戏的第二届文化艺术节。
4、为了使师生的文学创作才能得到较好的展现,给师生提供文学创作及弘扬展示个性的平台,学校组织创办了沙柳文学社,并创办校刊《大漠风》及校报《三中报》。校刊《大漠风》荣获2005、2006、2007全国校刊评比一等奖,2009、2010获特等奖,被认定为全国“样板校刊”;校报《三中报》荣获2008、2009、2010全国校报评比一等奖。
二是静态校园文化建设彰显特色。
校园教学区绿地面积达18654㎡,占教学区建筑外空地面积70%以上,现正在申报省级园林校园。学校在每栋建筑物前构建别具特色的园林景观。如1号教学楼前安臵鸽子雕塑,双手托起展翅欲飞的鸽子,寓意放飞希望。3号教学楼前的雕塑群,包括孔子、爱迪生、陶行知,古今中外名人,并以“众”字放臵,寓意三中的师生要以古今中外名人为榜样,三中走出的学生会成“众”之势,越来越多,雕塑与自然景观叠臵,更显出园林风味。校园内还注重墙壁文化、走 廊文化的建设,墙报、专栏的育人功效的建设。总之,静态校园文化的建设凸显了“文化引领、趣味品味并行”的特色,达到了“墙壁会说话、草木皆育人”的功效。
三是教育教学成绩日益提高。
三中自1996年建校,至今已十五年,其中2004、2005、2006连续三年中考成绩居全县第一名(2006年秋初高中分离,初中部为靖边县第六中学,靖边三中只招收高中)。自2001年设立高中部以来,虽然生源极差,但是每年高考成绩均居全市前列,2008年高考二本上线突破百人大关,2009年高考二本上线人数达154人,2010年高考二本上线更是攀升至273人。三中的教学成绩得到了学生及家长的信任,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四是德育教育工作特色显明。
学校德育教育已经形成具有三中特色的德育管理模式:“四个一”管理模式。贯彻一种方法——细、实、活三字管理办法;强化一项工作——档案管理工作;达成一个共识——德育为首的一致共识;完善一个模式——三为一突出模式,即系列教育为主线,常规教育为主体,创新教育为特点,突出养成教育。学校通过开展“孝心”教育,“爱心”教育,“养成”教育等系列教育活动,对学生思想进行教育,注重 师生德行与人品的培养。建立“爱心基金”、“校长基金”,每年向贫困学生、品学兼优学生资助近万元,帮助近百人继续完成学业。
五是环境卫生工作卓有成效。
学校重视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环保意识,通过“双创”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养成了“学校是我家,人人都爱她”的卫生意识,坚持“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的良好习惯。经过有力的整治,确保了食堂烟窗排气、校园生活污水的排放符合环保标准,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四害”得到有效的控制。
为了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学校针对校园周边环境加大治理力度。学校与靖边县东郊派出所保持了良好的警民共建关系,与县文化局、工商局等有关部门共同整治了学校周边乱摆乱卖的行为以及违章经营的网吧、书摊(店)等,为学校教育教学创造了一个安全稳定、文明有序的周边环境。
四、荣誉与成绩并行
学校自2007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文明校园”以来,于2008年2月被省教育厅授予“依法治校示范学校”,2008年6月被中国师德建设总课题组确认为“中国师德建设示范单位”。2008年12月通过省教育厅“省级标准化高中”评估 团验收,晋升为“陕西省标准化高中”。2009年1月校团委被共青团陕西省委授予“陕西省五四红旗团委”,2009年2月被市委、市政府评为“2008创佳评差竞赛活动最佳单位”,2009年3月被县委、县政府评为“2008万民干部下分包建新农村先进集体”,2010年2月被全国教育学会评为“全国校园文化建设先进集体”,6月被省教育厅评为“陕西省校园文化建设创新单位”。
教师中有1人被评为“省级骨干教师”,1人被评为“市十大语文名师”,有1人被评为县级“十大杰出青年”,1人获得县“五一”劳动奖章,有8人获市级奖励,有22人获县级奖励。学生中参加文学创作及奥赛的省级以上获奖达12人次,市级以上获奖达89人次。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跃。阔步奋进中的靖边三中,将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把精神文明的旗臶举得更高,在素质教育的跑道上跑得更快,在与时俱进中成绩更好,让精神文明之花在校园中处处盛开。
靖边县第三中学 2011年4月11日
第三篇:创建省级文明城小餐饮整治汇报
创建省级文明城小餐饮整治汇报全县创建全省文明县城动员大会以来,我局高度重视,精心部署,以“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全面规范、巩固提高”为原则,严格按照文明城创建工作要求,扎实开展我县小餐饮的整治行动。现将整治情况汇报如下:
一、抓组织建设,完善创建运行机制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切实加强创省级文明县城小餐饮的整治,我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相关执法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根据工作实际,实行分片包干,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确保工作取得实效。二是制定标准,明确目标。制定了《**南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创城工作方案》、《开展“五小行业”整治小餐饮整治工作方案》、《创建全省文明县城小餐饮创建标准》,从软件到硬件,从前厅到后厨,从制度到管理,在证照许可、环境卫生、索证索票、墙面地面、生熟分开、餐具消毒等方面设定了标准,不断加强规范运作,统筹安排指导。
二、抓规范管理,巩固创建整治成果按照整顿与规范、打劣与扶优相结合的原则,对县城小餐饮进行拉网式监督检查,以小餐饮达到“布局合理,设施齐全,制度完善,安全保障”为目标,健全小餐饮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消除小餐饮突出食品安全隐患,保障餐饮消费安全。共出动执法人员1620人次,检查小餐饮560家,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82份,监督意见书120份。一是严格许可,规范从业。
第四篇:创建省级文明社区汇报材料
创建省级文明社区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社区成立于2012年4月,面积约1.6平方公里,常驻人口26800余人,户籍人口10126人,流动人口5600余人。××社区是一个服务功能齐全、基础设施完善、人居环境优美、以住宅为主的新型社区。社区党委下设党支部12个,其中“两新”组织7个,共计党员227名,双报到党员608名。2013年成功创建为市级文明社区。
一、政治文明建设日趋完善
一是健全组织,统一思想。社区成立以社区“两委”班子为成员的省级文明社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创建工作总体规划,把创建省级文明社区融入到各项社区工作中。明确责任分工,形成社区党委书记亲自抓,社区干部各负其责,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创建工作格局,提高社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形成了创建文明社区的工作合力。社区干部带头开展文明社区建设标准主题教育,将创建目的、任务、标准作为各项工作的标准要求。同时,通过党章、党规等党的理论知识,广泛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讲文明树新风”等活动,形成“以创建促发展、以发展促创建”的共识。
二是抓牢重心,强化自治。社区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
契机,以创建省级文明社区为抓手,在抓社区服务管理上下功夫,社区管理和服务建设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显著提升。
社区居委会规范民主自治和民主管理的工作制度,做到了规章制度完善、职责明确。社区积极协调处理、各自治组织与辖区企事业单位、其他自治组织之间的关系,使之形成合力。社区坚持实施社区政务、居务公开,充分发挥居民监督委员会的作用,让社区党务、政务、居民公开透明,居民人人知晓。
三是促进和睦,关爱儿童。社区成立了市民学校,家长学校,通过开展文明礼仪、健康教育、创文宣传、文艺演出等活动,向居民发放文明宣传手册3000多本,收集市民“创文明社区”建议200条。成立关工委,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每年为困难留守儿童解决实际困难;打通妇联帮扶渠道,为留守服务解决就业问题;建立孤寡老人、困难老人、残疾人台账,每年社区通过联系企业和上级部门进行慰问和帮助。
社区把为居民提供高质量、“零距离”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社区QQ群、微信群、党内关爱帮扶基金、等服务载体,采取结对服务、包片服务、突击服务等形式,解决社区党员群众实际困难。社区干部包片负责,每天定时进区入户,开展政策宣传、民意收集、解决问题等服务,让居民享受上门贴心服务。
社区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与辖区单位签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共同维护社区的治安秩序和社会稳定。辖区内无重大刑事案、无重大火灾事件和群体上访事件。同时,利用“12.4”普法日等节日,宣传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在春节、国庆等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化宣传活动,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识和科普知识。
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深化
一是大力推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广泛动员辖区单位、物业公司、居民代表、党员、青少年、居民群众志愿者积极参与文明创建工作;利用墙体广告、宣传专栏、文明创建知识问卷、LED电子显示屏、设置宣传台、腰鼓队等多种形式加强宣传,通过宣传及舆论引导,广大居民文明程度得到提高,营造了和谐、舒适的环境氛围。
积极开展“放飞梦想·快乐起航”现场书画展示活动,参加××街道“美丽红星·身边好人”评选活动;积极加入市级卫生单位、全国文明城市、国家食品安全城市的创建工作中;开展社区五好家庭、文明户等评选工作,来树立居民榜样,提高居民素养;根据居民的不同需求开展不同主题的道德讲堂,今年已经开展了青少年、妇女、老年人、党员等四期道德讲堂。
二是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成立了文明劝导队、环
境卫生监督队、五老志愿者服务队、党员志愿服务等志愿者服务队伍4支,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了“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共建美丽家园、护绿行动”、“志愿同行、爱心同行、文明同行服务活动”、“文明交通劝导、文明知识宣传”、“结对帮扶”等“践行雷锋精神、共建文明和谐××”暨公民道德宣传月志愿服务活动30余次,参与人数5000余人次。
成立了××社区志愿者服务站,建立了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伍、巾帼志愿者服务队伍、青少年志愿者服务队伍、“五老”志愿者服务队伍等五支志愿者服务队伍。志愿服务做到有活动、有记录。
三是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着力推进2016年幸福美丽新村(社区)文化院坝“一院四室”,建设多功能活动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室、打造室内文化活动场所;“一坝三场”,包括综合运动场(健身器械)、电影放映点、特色文化宣传场。组建好管理人员队伍、文化志愿者队伍、文艺演出队伍。完善健全管理机制、运行台账、考核机制等。
将“中国梦”、“文明”为主题、廉政文化教育、科普、健康知识等融入楼道文化建设中。针对以往的楼道常常被一些不法人士贴上小广告这一现象,通过宣传,调动了试点小区退休干部职工和青少年的积极性,让居民们主动参与到建设艺术长廊文化墙的“楼道文化”中来,昔日的“牛皮癣”
如今变身为靓丽墙;从2013年5月份启动试点的蓝色奥韵小区的8个楼道,到现在已有100多个楼道已全面完成(蓝色空间、蓝色奥韵、北城天骄小区),随着楼道文化被居民们接受、喜欢、学习、借鉴,邻居之间的接触和沟通大大提高,也提升了居民们的文化素质和文化修养。
重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统节日、民俗得到活态传承,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在端午节开展了“话端午 忆中秋 共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献计出力”端午活动;7.1庆祝建党95周年之际开展了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主题的文艺汇演活动;中秋节开展“迎中秋 筑和谐 万家乐”邻里节活动、“明月夜 社区情联谊晚会”等活动;在“九九”重阳节开展了“九九重阳节 浓浓敬老情”活动等等。
为确保创建省级文明社区工作有序开展,截止目前,社区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投入2万余元。
三、物质文明建设飞跃发展
一是大党委工作制。成立社区大党委,搭建起辖区单位和企业联系交流的平台。通过以物业联合支部、企业联合支部、餐饮联合支部为同行业的企业和个体服务体系,定期开展支部活动,组织经验交流会,发挥社区党组织的先锋作用,共同服务于辖区单位、社区党员和居民群众,全面提升社区服务能力。
二是壮大集体经济。按照法定程序成立了××社区集体
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将以盘活资产资源为重点,以发展新型业态为突破口,积极创新经营机制,拓宽发展途径,力争到2018年底,集体经营收入达10万元以上(或到2020年底,集体经营性收入20万元以上),形成集体经济持续增收、长远发展的良性循环用于管理社区集体资产。
三是加强就业服务。本着居民有所需,社区有所为的原则,多方协调配合,投入100余万元提升改造了御景路临时便民农产品交易点,增设了摊位,扩大了经营范围,增加了就业机会;加强社区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基础平台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就业服务站的作用,搜集并及时发布用工信息,开发就业岗位,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参加创业培训,为?名有创业意愿的下岗失业人员办理了小额担保贷款,通过社区帮助,累计使?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为?名灵活就业人员申请了社保补贴。
四、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
一是打造绿色社区。认真贯彻《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其实开展开展环境治理工作,不断加大创建力度,努力搞好社区的环境卫生、绿化美化工作。社区与辖区单位、门市签订了“门前五包”责任制。配有专人负责卫生工作,经常组织社区单位和社区居民清理辖区的卫生死角、牛皮癣等。每逢节假日,专门安排工人清理卫生死角,确保居民生活环境干净整洁。落实“四害”防治措施。社区成功创建为
市级“绿色社区”,绿地面积覆盖率达30%,人均公共绿地达8.5㎡。
二是改善生态环境。辖区内有莲子山公园、木崖公园两个市民休闲娱乐的公园以及沿江路河滩休闲区域。社区成立以老党员志愿者为主题的环保志愿者巡逻队伍,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特别是对秸秆焚烧行为开展大宣传、大整治。
三是完善基础建设。对辖区的道路破损,井盖损坏等基层设施不完善现象采取,发现一处、上报一处、督促整改一处的原则,确保居民群众的出行方便和安全。截至目前,共完善?处基础设施。
经过不断努力,××社区先后荣获“××市绿色社区”、“ ××区优秀基层党组织”、“ ××区学习型党组织”、“ ××区抗击7.23特大洪涝灾害先进集体”等?项荣誉称号。为成功创建省级文明社区,社区将严格按照省级文明社区测评细则,围绕创建抓发展,抓好发展促创建,力争为居民营造一个管理更有序、服务更完善、环境更优美、治安更良好、生活更便利、人际关系更和谐的新型社区。
第五篇:创建省级文明乡镇汇报材料
新关镇创建省级文明乡镇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非常感谢各位领导能在百忙之中莅临我镇指导工作!下面就我镇的创建省级文明乡镇工作情况作一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我们新关镇是三晋历史名人明代兵部尚书万世德的故里,是晋北三关首镇,也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境内有威震三关的古关城楼,开阔秀美的文笔塔生态园和西山公园,云飞山翠的云空禅寺(白龙殿)。全镇土地总面积163平方公里,辖47个行政村,60个自然村,1个居民办事处,41126人,其中农业人口6056户,21180人。现有党支部45个,其中农村支部39个,共有党员924名。全镇退耕后有耕地40300亩,农民人均2亩,城区范围内现在人均耕地不足6分。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421元,占农村人口13%的低收入者人均纯收入增长16%;农村人均住宅面积达28平方米;人口平均寿命73岁;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了6‰以内;全镇大畜发展到2300头,牛600头,猪1.68万头,羊4.66万只,鸡6.6万只。
近年来, 全镇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 1 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和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文明和谐发展的方针,围绕县委政府的“双五”战略,念自己的山水经,打自己的优势仗,确立了围绕“一条主线”(率先发展,率先致富),做到“两个确保”(重点工程顺利推进,社会和谐稳定),优化“三大产业”(特色种植业、生态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四项目标”(综合实力有新提升,农民增收有新亮点,构建和谐有新进展,党建工作有新气象),推进新旧“五个全覆盖”,打好 “六大翻身仗”(户有一亩林、人均三只羊,十人一座棚;民企兴十强,农家乐百户,运输跑千车)的工作思路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围绕这一总体思路与发展战略,镇党委政府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导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创优发展环境、创建民心工程,着眼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各项创建工作成效显著,先后获得了全市 “2009—2011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先进单位”、“2009—2011通村广播电视全覆盖先进单位”、“2009—2011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全覆盖先进单位”、“2009—2011建制村通水泥(油)路全覆盖先进单位”、“全市治超工作先进乡镇”、“先进镇妇联”等荣誉称号。具体工作集中表现为“九个新”。
一是抓干部群众思想教育,营造了创建新氛围。我镇着力提高镇村两级干部搞好精神文明创建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把创建工作做为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发展集体经济、推动和谐发展的系统工程,将其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镇党委、政府始终把创建工作放在首位,制定了《中共新关镇委员会、新关镇人民政府2009-2011年创建省级文明和谐乡镇的总体规划》,成立领导小组,做到各项创建同规划、同实施、同检查、同考核,从而保证各项措施的落实。一是切实加强文明创建的组织领导,建立定期工作会议制度,及时调整充实创建组织,强化对各项工作的指导和落实力度,强化标准意识,明确目标任务,保证创建工作的有序开展、高效运作。同时要按照创建计划要求,建立领导干部分工负责,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认真抓,包片领导齐抓共管,干部群众广泛参与的“四级联动”创建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做到了责任到人、考核明确。二是广泛开展创建教育,不断提高群众素质。建立健全新关镇精神文明建设组织领导制度、分工负责制度、学习制度、会议制度等。切实加大宣传力度,通过远程教育平台、固定宣传栏、集中宣传和会议宣传等多种形式,开展文明教育宣传,广泛普及科学卫生知识。大力宣传“广大群众既是文明创建的受益者,也是参与者”、“创建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理念,不断提 3
高广大干群的创建责任意识和参与积极性。
二是抓先进文化建设,丰富了创建新内涵。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始终把创建精神文明先进乡镇工作作为提升乡镇形象、改善乡镇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了各创建工作计划,明确了创建目标。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我镇注重全镇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每年都按照镇党委中心学习组、党员干部学习安排,全面深入地学习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省、市、县有关会议精神及领导讲话和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使各级工作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不断提高。在党镇机关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三晋先锋在行动”等活动,找差距、促改进,使机关干部的学习主动性明显增强,为民服务态度明显好转,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工作方法不断创新,务求实效的工作态度进一步坚定,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镇党委、镇政府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和三个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我镇紧紧围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和任务,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五五”“六五”普法知识、开展廉政文化宣传活动、综治禁毒日宣传等,大力弘扬尊老爱幼、见义勇为、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倡导良好的社会风尚,使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4
等规范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积极开展“抓发展,争当创新先锋;抓业绩,争当岗位先锋;抓素质,争当学习先锋;抓落实,争当惠民先锋;抓作风,争当自律先锋”、送温暖献爱心、敬老助残、扶贫帮困、保护环境、公益劳动等内容的一系列道德实践活动。同时,我镇从提高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提高生产生活水平角度出发,深入开展了以普及科学和市场经济知识、活跃文化生活、倡导移风易俗、无黄赌毒行为、树立良好社会风气为主要内容的“三无村”、“文明村”、“争当致富带头人”、“争当科技明白户”、优秀共产党员、好媳妇、好婆婆等文明创建活动,并在每年的全镇党委经济工作大会上进行表彰奖励,树立全镇精神文明典范。
三是抓农业结构调整,开创了创建新局面。我镇始终围绕稳步增加农民收入这一目标,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村村有特色的“一村一品”特色经济模式,为文明和谐建设提供强有力经济基础。我们围绕种植、养殖、加工“三大产业”,在种植业里找特色,在养殖业里上规模,在加工业里说就业,找到了新农村建设新走向。我们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每年全镇发放粮食直补资金170多万元,发放地膜约10吨,优质粮种30000多斤;积极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推广了“克星一号”山药、“张杂三号”谷子、“巡天16号”玉米3大优质新品种,种植面积达33000亩,占总播种面积80%。5
加强科技示范作用,在南北两山的高、王上石会、营盘梁等产粮区重点培育了10村100户农业科技示范户。坚持扶贫攻坚不动摇,组织实施了磨石滩、兴盛庄、下尧王坪、西沟、沙石沟等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今年在省政协薛延忠主席的亲自关怀下,我镇西沟、沈家村、舍身崖、中关、马梁五村被列为全省的整村推进村,争取扶贫专项资金500万元,上了五个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项目。一是投资100万元,新建西沟村标准化舍饲养羊项目;二是投资100万元,新建沈家村舍饲养羊项目;三是投资100万元,实施舍身崖村坡改梯田项目,发展设施农业温室大棚20座;四是投资100万元,新建中关村舍饲特色养鹿项目;五是投资100万元,新建马梁村农产品物流市场。这五村的各个新建项目已全部启动,正在实施中。同时,根据全县整体扶贫规划,在我镇杨家山、白龙殿、贺家山、闫贵家咀4村实施了扶贫片区开发项目,种草1000亩,新发展养殖示范户105户,全镇示范户累计达675户。在巩固南山海红果、酥梨特色品牌基地4000亩的基础上,大力引调推广名优品种白水大杏,今年已在沈家村栽植30亩,明年将从省林厅争取资金1000万元,在我镇西沟、沈家村、舍身崖、中关、马梁、阳塔6村发展白水大杏3750亩,精心打造我镇林果业新基地。依托农产品资源优势,积极引导农产品深加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将现有的北城村粮食加工厂、城区村小型碗托做坊,以 6
及羊肉销售、加工店铺,蔬菜水产批零门市做大做强。围绕旅游活县的大布局,在公路沿线村庄建立100个“农家乐”饭店,将马梁、舍身崖、营盘梁等饭店扩大规模,发展成集餐饮、住宿、休闲观光,并能体验农耕生活的旅游饭店。
四是抓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创建再上新台阶。近年来,配合政府部门实施了塔梁公园、西山公园建设,污水处理厂建设,移民新村建设,准朔铁路建设,关河集中整治及南岸公路建设工程,环城林带及西山公园绿化工程,煤炭资源整合中的征地、拆迁、迁坟等工作;配合县交通局完成了舍身崖至马家埝村国防战备公路建设工程,组织实施全镇通村公路维护工程;配合县建设局实施了城区街道拓宽和硬化、县城出入口整治和垃圾处理场的征地任务,实施了代赈南山流域治理工程、以工代赈沈家村节水灌溉工程,完成了西沟、西关、北城水浇地配套工程等。加强民生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了李海沟坝系工程建设,按计划逐村逐年实施安全饮水工程,今年又在九崖头、磨石滩等14村实施了安全饮水工程,全镇各村基本解决了饮水困难;全力实施农村街道硬化全覆盖工程,今年实施了25村街巷户道硬化工程,占行政村总数53%,完成街道硬化91.3公里,完成任务率100%,完成巷道、户道硬化20村,完成任务率80%,明年将全部完成,实现全覆盖。同时在舍身崖、沈家村实施危 7
房改造工程100户,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
五是抓新农村建设,呈现了创建新亮点。坚持科学规划、捆帮资金,集中力量推进新农村建设,今年新实施了中关、舍身崖2个新农村建设。在中关新农村建设上,主要完成了恢复古戏台一座、硬化文化广场3000平方米、设立12生肖立体雕塑一组、硬化街巷道2公里、实施特色舍饲养鹿产业项目等八个“一”工程。在舍身崖新农村建设上,主要完成了硬化街巷道5.4公里、硬化文化广场3200平方米、新建仿古凉亭和走廊、新建露天舞台、实施设施农业建设项目等九个“一”工程。从2006年开始累计完成10个新农村建设任务,建成了像马梁制砖业、营盘梁小杂粮和西瓜、马道杜浪沟设施农业等一批有特色主导产业的新农村。
六是抓社会事业管理,促进了创建新发展。在社会保障方面,巩固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全镇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5%以上;全面启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工程,载止目前,全镇47村,除在校生、16周岁以下、60周岁以上,以及已经参加其他养老保险的人员外,全镇应参保人数8187人,实际参保7410人,参保率达到90.5%,收缴养老保险金311.2万元,占全县的50%。在信访稳定工作方面,我们坚持信访攻坚和主要领导接访制度,下大力气一次性解决了多年缠访户西沟村的上访 8
问题;在环保综合整治方面,实施了马梁村老维沟和西沟村山体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县政府出资215万元,一次性成功地解决了马道、西沟、磁窑沟、路家窑、窑子上5村多年来造成的采空区塌陷地质灾害问题。同时招商引资修复了偏关古八景之一云空禅寺。
七是抓项目工程建设,迈出了创建新跨越。大力发展民营企业。民营企业是新关的特色和亮点。近年来我们新建了马梁村砖厂、石灰膏厂、水泥块加工厂,马梁村已成为新关靓丽的民营企业村,以及中关村的建筑工程队、鑫园房地产开发公司、马次梁石料厂、北城砖厂等企业都是城郊建筑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今年,我们创优环境,全力搞好征地拆迁工作,引进了两个大型洗煤厂进驻我镇磁窑沟村和舍身崖村,选址、土建等前期工作已经完成,明年即可建厂投产。同时我们还计划将在省政协领导包扶的沈家村、马梁、西沟、舍身崖、中关等村兴办八个富民项目和一项惠民工程,总投资1.25亿元。一是在沈家村实施过境公路拓宽改造护岸工程。抓住神河高速公路沈家村出口开发治理的大好机遇,积极争取国家实施村境关河段综合治理和沿黄过境公路拓宽改造工程,结合两大工程的实施,沿村境关河段新修护岸900米,需投资790万元,既可解决过村公路狭窄、道路安全问题,又可利用高速公路隧洞废渣回填护岸,新增商业用地70亩。如果在可行的情况下,可以利用这 9
一黄金地段,新建商住一条街,新修257间商业用房,户均2间,以公路经济为主,发展餐饮、住宿、维修、加油等服务业,真正形成高速公路地方生活服务区,以此带动村域经济快速增长;或者可以利用这新增的70亩黄金地段,发展设施农业无公害反季节温室大棚85座,需投资425万元。二是在马梁和中关村新建环保节能的龙头企业“偏关县清源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用煤矸石生产空心砖,需投资2100万元,年产砖6000万块,产值1800万元,可实现年利润720万元,可安排剩余劳动力150人;三是在马梁村扩建养猪示范基地。新建标准化猪舍1000平方米、办公场房3间、饲料房3间、猪舍60间,购置饲料加工机1台、运输车1辆,修水窑1座,架设输电线路600米,硬化通场公路1000米,种植玉米100亩,建立100头母猪、10头公猪繁殖基地,需投资256万元,项目建成后,年可出栏肉猪1500头、仔猪700头,年产值180万元,年利润43万元。四是在西沟村实施城郊村改造工程。在村北贺家峁平整四荒地833亩:新建设施农业区、畜牧养殖、新居民区和一个精品商品楼住宅小区。总投资需6102万元,其中平整四荒地833亩,投资4000万元;新建农户住宅楼16栋320套7680平方米,投资1000万元;集中建设舍饲养猪、养羊圈舍320间,投资160万元;建设设施农业日光节能温室大棚314座,投资942万元。项目建成后,养殖、大棚、门面房三项年收入户均3.8万元,10
人均年收入9900元。另外,四荒地平整后,除去设施农业区、畜牧养殖区、新村生活区所占用地,剩余用地363亩,可提供为城市建设用地,兴建商品住宅楼或商业门面房,扩大城区框架,带动城区及周边村庄的经济发展,以每亩商品价30万元计算,商品价值约1亿元,经济效益可观。五是在西沟村实施水浇地护岸和蓄水灌溉工程。从铁厂桥头到澄泥塔新修石砌护岸400米;改造原有水浇地管线1500米,新修500立方米高位蓄水池一座,并配套提水泵一台。总投资需180万元。护岸工程建成后,不仅可以有效保护现在水浇地160亩,还可以拓展增加水浇地28亩,以水浇地每年纯收入18000元,年收入增加50.4万元;管网改造、高位蓄水池建成并配套提水泵后,可以有效利用县城污水处理厂净化后的优质水资源及时提水灌溉,年可增产75.2万元(亩增产0.4万元),并且每年可节约人工费等3万元。此三项合计,水浇地年增产128.6万元,为农民增收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六是在舍身崖村实施人畜饮水和节水灌溉工程。打机井一眼,修500立方米水窑一座,并配套提水灌溉设施。需投资200万元。项目建成后,既能解决人畜饮水,又能增加灌溉面积,发展白水大杏经济林250亩,户均3亩,农民年收入增加2500元。七是在舍身崖村发展设施农业无公害反季节温室大棚。新建20座,需投资100万元。项目建成后,年收入30万元,全村农民年收入可增加1000元。八是在中关村实 11
施城中村改造样板工程。让城中村来一次“美丽的蝶变”,总投资320万元,其中新建音乐喷泉广场投资180万元,恢复古戏台投资35万元,仿古牌楼投资20万元,新建文体活动中心投资65万元,新修文化大墙、配套健身器材等投资20万元。九是在杜浪沟新建国华生态农牧有限公司高效设施农业综合示范园区。新建日光节能温室大棚100座,栽植以海红果为主的经济林1000亩,建设獭兔养殖场1座,建设果蔬预冷库2间,需投资2000万元,项目建成后,年利税可达470万元,可安排300人上岗就业。
八是抓平安创建活动,确保了创建新乐园。营造安宁详和的社会环境是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的根本保证,也是镇党委、政府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科学发展观具体体现。在平安创建活动中,我们一是坚持不懈地开展创建“十星级文明户”活动。二是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划分治安防范小区,由党员和村民小组长牵头负责,轮流值守。三是积极开展警校共建平安校园活动,认真落实学校、幼儿园及周边重点整治工作,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进行整改,全镇中小学治安环境大为改善。四是进一步完善了村级民调组织机构,规范了各项工作制度,最大限度地将各种矛盾纠纷等不稳定因素化解在了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对重大矛盾纠纷和积案,按照“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要求,逐案确定责任领导和 12
部门单位,明确化解任务、要求和时限,切实做到责任不落实不撒手、工作不到位不放手、问题不解决不放手、预防化解工作长效机制不建立不放手。平安创建活动极大地推动了全镇精神文明建设,全镇保持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稳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九是抓阵地建设,迎来了创建新气象。大力加强基层阵地建设,建立高标准村级活动室。2010年维修了18个村支部活动室,新修了12个村支部活动室,并配套了电脑、办公桌椅、体育健身器材,配送了大量图书,制作了村支部、村委牌子,以及各类规章制度、发展规划等大量喷绘上墙图版。建立健全了村支部、村委、纪检、民兵、综治等各种组织机构,建立健全了村级计生室、卫生室、村级远程教育站点、文化大院等,在村级两委班子中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基层组织活动走向了规范化,农民科技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健康发展。加强镇党委政府自身建设,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民主决策制度,成立了农村“三资”委托代理中心,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今年4月份到6月份经过两个月的努力,圆满完成了镇党委、政府换届工作,配齐配强了一个德才兼备,群众信任,创新发展的领导班子;7月初,我们将镇政府办公室进行统一维修,对脏乱差环境进行了集中清理整顿,13
机关面貌焕然一新;特别是创优环境,圆满完成了省政协薛延忠主席和五位副主席下乡住村的服务工作。在“七一”前,对全镇26位困难老党员进行了慰问,给每位老党员发放了慰问金200元,毛毯一块,慰问信一份。全镇党员凝聚了党心、民心,激发了全镇党员干部的创业热情。
此外,在安全生产方面,坚决关停了无证非法生产的石灰窑、铁矿石窑、砖厂等五小企业,严厉打击私采滥挖等违法犯罪行为;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搞好易燃易爆物品、食品安全、医疗卫生、烟花爆竹、公共场所以及交通运输等重点环节的安全检查,砍保了平安新关的良好局面。计划生育、动物疫病防控等各项工作全面推进,健康发展,党风廉政建设近期接受了省、市检查受到了好评。
总之,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我镇社会主义文明和谐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的,在促进我镇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相比,与上级要求相比还是存在有一定差距的,特别是在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方面,还有不少欠帐,到“十二五”末实现农民收入翻番任务十分艰巨。我们要以这次上级领导检查指导工作为契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开拓创新,奋力拼搏,再创文明和谐建设 14
新成绩,为早日把我镇建成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新关、和谐新关而努力奋斗。
二O一一年十一月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