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东省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模式及经验分析
山东省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模式及经验分析
2010-06-12 | 作者:赵瑞美 王兆君 | 来源: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大 中 小】【打印】【关闭】摘 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目前各级政府工作的重点内容。山东省做出了诸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如寿光模式、诸城模式、希森模式、城阳模式和南张楼村模式。它们虽然各有特点,具有不同的适应性,但其中共同的经验性做法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模式,经验
自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针后,山东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作为经济发达的农业大省,山东省新农村建设模式对其他地区具有较强的借鉴作用。由于区域地理位置、经济条件、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所有的农村都按照一个模式、一个路子、一套政策建设是不切实际的,应当对不同地区农村建设的目标模式进行研究,制定针对性的规划和政策,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山东各地在新农村建设中,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探索了多元化的建设模式,总结其经验,对进一步深化全国各地新农村建设将大有裨益。
一、山东省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模式
1.寿光模式
寿光模式是以蔬菜种植为突破口,以高科技为手段,以冬暖式蔬菜大棚为依托,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并进行规模化蔬菜种植,进而实施产业化经营。
寿光是位于潍坊西部的一个县级市,在2009年的全国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名中位列第26位。寿光模式缘于其大棚蔬菜,目前已形成蔬菜产品类型多、质量优、产业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市场需求大、蔬菜产品龙头企业多以及市场流通体系畅通等特点,寿光发展成为我国著名的蔬菜。这一模式的产生源于20多年前三元朱村的一次“冒险性”探索。
三元朱村是全国冬暖式蔬菜大棚的发祥地,位于寿光市西南端。在改革开放初期也很贫穷,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才解决温饱问题。80年代末期,一次偶然的机会使得时任村支书的王乐义在寒冬季节见到了鲜嫩的黄瓜,“反季节蔬菜种植”的念头开始在他头脑中出现。随后他带领一部分村民尝试使用不需加温的冬暖式大棚进行蔬菜种植。结果,几个月后就成效显著,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收益,同时也吸引了其他村民的主动加入。
寿光市及时在全市范围内逐渐推广三元朱村的经验。在对种植蔬菜的土地进行统一规划和集中建设的基础上,多次大胆探索大棚建设和蔬菜种植的新技术,目前已经使用第五代冬暖式大棚,蔬菜的类型和品种也几乎一应俱全。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他们还尝试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成立了专门的公司进行蔬菜加工和营销,形成了“公司连基地、基地带农户”的发展模式。寿光市真正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蔬菜之乡,拥有了江北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每年举办国内规模最大的蔬菜专业盛会一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截止2007年,寿光全市先后注册农产品商标128个,有97个农产品获得国家优质标志,无公害蔬菜面积84万亩,年成交蔬菜达40亿公斤,年交易额突破70亿元,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350家,带动基地40万亩,当地八成以上的农民进人产业化经营体系。目前寿光仅蔬菜一项,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就超过了3000元。
寿光有了钱,就把文明村镇建设作为建设新农村的总抓手,修路、绿化、美化、净化等基础工程目前已投入资金2.7亿元,全市现有1/3的村基本达到文明村的标准。寿光还给生活富裕起来的农民以幸福感和平等感。2005年寿光市实施了户籍制度改革,取消农村户口,将市民、农民统一为居民身份,人口流动更加自由,从制度政策上打破城乡、身份壁垒,让农民在身份认同上有了平等感。
寿光的成功源于贫困中的一次“思变”,成就了质的飞跃,也是对寿光人自力更生、敢于冒险和艰难探索的回报,对于那些没有资金、自然资源和先天优势匮乏的地区和村庄来说,具有标杆作用。只要善于发现并捕捉周围的机会,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干劲,村民致富之梦和文明之路并不遥远。
2.诸城模式
诸城模式是结合乡镇区划调整和机构改革,按照“地域相近、规模适度、便于服务及中心村具有发展潜力”的原则,把地域相邻的几个村庄规划为一个社区,乡镇政府在社区设立公共服务机构,建立为农民提供公共服务的体制和机制,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进程。诸城是位于潍坊市东南端的一个县级市,面积达2000多平方公里,有1300个村左右,农民居住比较分散,在资源、交通和区位等方面无明显优势。但其经济发达,有民营企业3600多家,在汽车、食品、服装和纺织等行业创出了一些名牌企业,如福田、得利斯、新郎和桑莎等。近些年一直位列全国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名百强县中,2008年升至百强县第35位。
本着“政府主导、科学定位、贴近基层、服务农民”的宗旨,诸城市在全市范围内建成了208个社区。每个社区一般包括5~6个村,在其中选择一个交通便利、发展潜力大的村庄作为中心村,作为社区服务中心所在地,其他几个村一般距中心村在2公里半径范围内,共约1000~2000家农户。社区服务中心一般设置办事服务厅、卫生服务站、警务室、超市、计生服务站、纠纷调解站、文化活动中心等服务机构。在资金保障方面,建立了以市、镇财政投入为主体、以部门和单位帮扶为辅助、以社会捐助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为配合“强化中心村、弱化边远(边缘)村”的社区建设政策,诸城市采取了一系列鼓励性措施,吸引更多距离较远的村民主动集中到中心村居住,如对购买中心村新建住宅楼的村民,在实行成本销售价的基础上,社区还提供适当的经济补贴。对因集中闲置不用的原有住宅用地实行统一规划,用于招商引资或上新项目。诸城中心村模式既有利于改变单
一、分散的土地经营方式,扩大土地经营规模,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又有利于发挥中心村镇的城市化功能,完善城镇的基础设施,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
诸城模式不同于一般的乡村社区建设,主要表现在三个面:
第一,不是在部分区域或城郊搞社区建设,而是在全市范围内进行统一的社区规划和建设,并通过制度性人员配备、资金投入和绩效考核等机制加以保障。
第二,不是简单地从形式上将附近几个村庄进行行政合并,而是从根本上按照“城乡一体化”原则,为村民提供与城镇居民一样的公共服务,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
第三,对社区及其机构进行明确的职能定位:社区为服务村民的平台,社区服务中心、发展协调委员会和党总支等履行政务和公共服务职能,这些不是行政管理机构,与社区内村庄不存在隶属关系,不能干涉村级内部事务。
因此,诸城模式获得了较大的成功,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城乡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的一体化,城乡差距正在缩小,这也是乡村社区建设的初衷和主要目标之一;二是社区通过倡导互助、调解纠纷、加强治安等措施,提升了乡村文明水平,促进了乡村和谐。村民在享受政府公共服务和参与社区建设中,逐步形成了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这种模式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当然需要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村集体经济作为依托。
3.希森模式
希森模式是一种典型的村企合作制模式,即以项目为纽带,企业与村民通过各种形式的合作,如合同制、合作制和股份合作制等,村民为企业提供要素供给,企业为农村挖掘发展潜力,形成互惠共赢的村企关系。
希森模式是村企合作的成功案例,曾经引起全国的关注,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典范。梁希森原是德州乐陵梁锥村的农民,因其公司在城市做房地产生意而致富。为改善村民的生活,他通过公司先后与梁锥村和许家村合作,开创了新农村建设的成功范例。他先是将梁锥村附近废弃的土地进行整合,在130亩废弃地上建起了带有花园、池塘的欧式联排别墅,以此来吸引村民入住,并由此置换出480亩宅基地,用于建造养牛场、饲料厂和屠宰基地。许家村的改造也基本按照同样的思路,不同之处是将腾出的宅基地变成了土豆原种培育基地,进行土豆产业化经营。村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参与到新成立企业的经营中,并可以进入企业从事生产。这样,村民在获取土地入股收益的同时,又能到企业上班,获取劳动收入,获得双重收益。
村企合作制有多种形式,常见的有:企业带动型,企业派技术人员到联盟村开办分厂生产车间、加工作坊或建设农业原料基地、产品配套基地和劳动力培训基地等;企业捐助型,通过企业或企业家捐资捐物,投资公益性基础设施和社会福利性事业等,如铺路搭桥,建公园、养老院,添加健身器材等。但希森模式不同于以上形式的村企合作,它不是简单的由企业抽调部分人员进行技术指导或资金援助。在梁锥村和许家村的改造建设过程中,村民的居住环境、设施条件和收入水均得到了根本的改善和提高,而且这种状况不是暂时、短期的,而是长期可持续的。希森集团则获得了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等,扩大了公司的规模,形成了企业和村民双向互动、利益共享的合作典范。
实际上,希森模式是在“让利于村民,让村民得实惠”基础上的一种长期互惠式合作机制,其中,村民身份发生了两大转变:一是人股成为合作制企业的股东,二是进厂上班,不再是单一从事农田耕种的农民。企业也突破了单一的工业化和收益最大化的视角,建造种植基地和加工制造基地,围绕农业开发相关产业化项目,有效地稳定了企业与村民的合作关系,既实现了村民富裕、村容整洁和村民自治,也做到了充分利用农村分散和闲置的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真正实现了村企共建、和谐发展的良好格局。
因此,这种模式从根本上建立了解决农村落后、农民贫穷问题的长效机制,是值得推广的有效模式之一。当然,这种模式的实施因需要有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作为支撑而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我们相信,有了中央政府的号召,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对企业实施有吸引力的政策和制度鼓励,希森模式的推广是可行的。
4.城阳模式
城阳模式又称“新城市主义”模式,一般适用近郊农村城市化改造。这种模式强调合理利用土地、公共轨道交通优先、鼓励步行、协调邻里关系以及在社区内部提供就业等新的规划概念。主要包含两方面含义:一面通过旧城改造,改善城区的居住环境,提倡回归城市的理念;另一方面则是对城市边缘进行重构,实现近郊农村城市化。
城阳区是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新区,地处青岛市区北部,辖8个街道办事处,230个农村社区,人口47万。建区之初,基础差,底子薄。设施落后,农村人口占全区人口的95%以上,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区。建区后,城阳区依托区位、交通和环境优势,坚定不移地实施了农村工业化战略,以旧村改造为重点,加快农村城市化。城阳区坚持群众利益至上,按照“三个基础稳固、六个清楚到位”的要求,积极稳妥推进旧村改造,对各个环节进行统一要求,严格把关,力求把每座安置楼都建成精品,切实做到改出一片新社区、一片新环境、一片新产业。目前,全区实施了55个社区的旧村改造,其中22个社区的2.87万户村民已入住新居。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不仅让农民生活环境大为改善,更在加快旧村改造过程中推动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通过组团式开发,城阳区已腾出土地3.8万亩,全部用于二、三产业发展,既改善了农民的居住条件和环境,又促进了农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确保了村民长期收益,荣获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获得国家生态示范区、全国绿化先进区等称号,城市化水平达到57%。
城阳新市镇建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重构农村城市化功能,不仅能够使周边的农村人口集聚,享受高质量的城市生活,还能够将原先分散的农村集镇汇集起来,节约居住空间资源,实现聚集化小城镇建设,更能进一步扩大农村人口就业机会,减轻城市就业压力,实现农村共同富裕。
5.南张楼村模式
南张楼村模式开始于德国巴伐利亚州在青州市南张楼村进行的“巴伐利亚试验”,因其主要目标是在农村进行一系列环境、设施改造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实现“在农村生活获得与城市不同类但等价值的生活”,所以也被称为“城乡等值化试验”或“城乡
等值化模式”。
这一模式是德国在二战之后为平衡城乡发展的探索。当时德国因城乡差距较大,大量农业人口离开农村涌入城市,造成城市的压力加大,发展受阻。在赛德尔基金会倡导的“等值化”理念指导下,通过推行片区规划、土地整合、机械化耕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修路、发展教育等措施,实现了“在农村生活,并不代表生活质量低”的目的,使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得以协调发展。这一计划在巴伐利亚开始实施后,成为德国农村发展的普遍模式。所以,为继续推广其理念和成功经验,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德开展的合作项目中,德方选择了距青州市偏远、交通不便、自然资源贫乏、人多地少、经济发展处于中等水平以下的内陆村庄——南张楼村作为试点。在南张楼村建设中,中德双方对项目投资、规划和设计等进行协商,通过工业区、农田区、文化教育区和生活区四个功能区的明确划分,对基础设施、环境和生活方式进行改造和革新。经过20年的建设,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第一,村民的生活方式得以改善。基础生活设施和环境与城市相差无几,生活习惯也渐趋文明和时尚,如讲究个人卫生、保持环境的整洁、爱护草地、设立广场和体育设施等。
第二,村民工作模式发生改变。现有企业约80家,村民“白天进厂,下班种田;农闲进厂农忙进田”,以从事企业生产为主,人均收入水平提高。
第三,教育理念和方式改变。愿意进行师资培训投资,重视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培养等。
从本质上来说,城乡等值化模式实际上就是要在使村民不离开家乡、不离开农村的基础上,根据农村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为村民提供一种形式和内容上不同于城市居民,但却能令村民满意和幸福的生活环境和方式,而且这种满意和幸福感不低于迁入城市的所得或城市居民的生活。它描绘的是一种田园式乡村生活,整个村庄就是一个大家庭,鸡犬相闻,和谐共处,完全不同于城市的喧嚣、污染、竞争、拥挤和压力。当然由于农民对祖祖辈辈农村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厌倦以及对城市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羡慕和追求,这种模式目前在我国推行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这也是德方对实验结果不太满意的主要原因。所以,这种模式不是现阶段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模式,但模式本身是不容否定的,在未来更有实现的可能或空间,如城乡差距缩小、经济高度发达,或人们厌倦了城市的生活。
二、山东省新农村建设模式的主要经验
山东各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够紧密结合各自区域优势,突出特色,大胆创新,探索出了比较成功的模式。这些模式虽各具特色,也具有不同的适应性,但它们有共同的经验和规律值得全国其他省区借鉴:
第一,使村民获得持续增收的手段或途径。“便农”、“惠农”和“富农”是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指导原则,也是其目标所在。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其主体应该是农民。在现今阶段,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动员社会力量的参与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需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改善村民的住房或居住环境、一次性赞助或短期内高投资就足矣,这些更多的具有形式上、临时性或短期效应,而更为关键或根本性的解决措施是提供农民发挥主体作用的条件和机制。村民持续增收应该是目前最有效,也最具有长远意义的解决途径。以上五种模式,要么先寻求村民致富的手段或途径,如寿光模式,要么在改善生活环境和条件的基础上,为村民提供致富的手段,如希森模式、南张楼村模式、城阳模式和诸城模式。当然,方式可以多样化,如高科技种植、农业产业化、机械化耕种和招商引资等,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不竭源泉和动力。
第二,立足实际,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和机会。各地甚至各个村庄的实际发展状况是不一样的,如何走出自己的新农村建设之路需要因地制宜,既不能被动地“等、靠、要”,也不能简单套用或模仿。“希森模式”诞生于发家致富后不忘乡亲的梁希森和他的公司,“南张楼村模式”得益于政府间的合作机会,这两种模式快捷又直接,而且大大减轻了村民的负担,但毕竟这样的场景和机遇不多见,大多数的农村仍需借鉴当地的资源或优势。如诸城利用自身的经济实力和众多企业强有力的发展后劲进行社区规划和建设;寿光借鉴种菜的历史和经验,创新种植技术,大力发展蔬菜种植、加工产业;城阳利用城乡结合部的区位优势,与城市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带动新
农村建设发展。
第三,综合开发,全面建设,先后有序。“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内容涵盖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层次,包括经济、政治和生态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或者说是各要素有机结合、综合协调的发展。以牺牲生态环境或可持续性发展为代价换来的经济效益,或只是为村民修建现代化住房的做法是错误的或片面的。但并不是要齐头并进,而是有轻重缓急、先后之分。以上模式中,均做到了在建设过程中内容全面性的综合规划和统筹兼顾,主次分明,先后有序:寿光和诸城模式是在经济先行的前提下,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和环境,引导村民逐渐改善生活习惯,培养村民的集体观念和文明意识;希森模式、城阳模式和南张楼村模式则是在改善村民基础生活设施和生活环境的基础上,一方面提高村民的经营意识,锻炼和培养他们的经营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教育和培训等提高村民乃至下一代人的素质。因为这些内容要素之间是互相联系的,经济和物质要素是基础,决定和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精神文明。
第四,坚持从实际出发,规划先行,分类指导。山东新农村建设的多元化模式不是靠自然形成的,而是山东省委、省政府科学指导的结果。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有完整的内涵,系统的目标,但具体到一个时段、一个地方,应充分考虑农民的实际需求和承受能力,讲条件、讲重点,不能同时什么村子、什么事情都抓,追求普遍开花。当前尤为重要的是从当地实际出发,做好符合当地生产力水平的规划,明确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重点,进行分类指导。山东在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中,针对全省农村发展的不平衡性,以行政村为单位,将全省农村进行了分类,以便各级政府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政策,实行分类扶持和引导,做到培优做强一类村,加快转化二类村,重点扶持三类村。
从村庄发展模式归类看,城市郊区的村镇建设可借鉴城阳模式走农村工业化、城市化之路;经济发达地区可学习诸城模式,加强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建设;具备集体经济发展条件或有外部资金流人时,可借鉴希森模式,走“以工带农、以企带农”的发展之路;一般农业地区可借鉴寿光模式走“公司加农户”的农业产业化之路,或借鉴南张楼村模式。德国人进行“城乡等值化”实验,当时看中的就是南张楼村具有的“天然劣势”:不靠城、不靠海、没有大企业、不靠近交通要道、没有矿产资源、人多地少等,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农业大国来说意义非常。其建设的基点就是立足农村,追求的是农村的发展,并不是要将农村城市化。建设也不是以城市为标准,追求的是与城市不同的、更符合农民需求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就为有限的财力物力投入让农民生产、生活得更好提供了可能,如建设一种“低消费、高福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活方式等。
第二篇:新农村建设模式
二、依据实际找准抓手,各地新农村建设特色纷呈
农村社区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安阳把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抓手,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新农村社区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
各地按照“政府引导,统一规划,示范带动,整体推进,产业支撑,稳步实施”的原则,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四个整合”,打造一个服务圈,积极推进新农村社区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四个整合是:一是对工业发达的产业集聚区和工业园区周边的300个左右村庄进行整合,规划为100个左右的新农村社区;二是对市区近郊近270多个村庄进行整合,规划为100个左右新农村社区;三是对县城周边以及工业较发达的乡镇政府所在地的村庄进行整合,建设新农村社区;四是对深山区、高山区等不适合居住的村庄进行搬迁整合。一个服务圈是:对广大经济较为薄弱的平原农区,突出农民增收,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畜牧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以大村、中心村建设为主导,进一步完善水、电、路、气、讯、学校、医院、文化大院、大型超市等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建设社区服务中心,加强工业园区建设,着力构建半径两公里生活服务圈,引导服务圈内中青年农民逐步到中心村就业居住,同时对边远农村限制宅基地审批,促使具备条件的农民到社区安家落户。围绕上述四个整合、一个服务圈建设,安阳各县(市)区坚持工业发展集聚化、农业生产现代化、城乡建设一 1
体化、乡村卫生清洁化、公共服务社区化、组织文明规范化等六个方面整体推进(即“六位一体”)新农村建设典型示范区,涌现出各具特色的建设模式。
1、产业集聚型。对于9个省级及一批市级产业集聚区周边地区,通过村庄整合和土地流转促进农业集约化生产,以产业带动农民就业,以农民就业推动人口集中,同时将村庄整合腾出的土地用于产业集聚区发展,滑县新区锦和苑、林州市陵阳镇南辛庄村等地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
滑县产业集聚区通过整合项目资金,争取银行新民居贷款、农户自筹等多方筹资,将18个行政村整合为一个新农村社区——锦和苑,规划新村可容纳2万人,占地由4251亩减少为1676亩,腾出建设用地2575亩,为产业集聚区发展提供了用地保障,同时将18个村的1.7万亩耕地按每亩每年700到1000斤小麦的价格和15年期限进行集中流转,实行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从而使农民从传统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产业集聚区目前入住企业147家,可以解决1.1万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新村还规划有创业园区,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为社区农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实现劳动力零距离就业转移,依靠企业务工和土地收益实现农民稳定增收。
2、城郊带动型。主要特点是发挥紧邻城市的优势,依托工业和商贸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林州市龙山街道西街村、龙安区田村街道南田村的建设是这方面的典型。
林州市龙山街道办事处西街村包含7个自然村、5700口人,共
有各类企业近100家,2009年销售收入10亿多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000余元,该村利用位于林州近郊的区位优势,规划整合后新社区可容纳1.7万户、5万余人,占地由4000亩减少为1000亩,可腾出3000余亩宅基地,通过村民参与和市场化运作,依托传统铝制品、不锈钢等工业优势,大力发展商贸物流、餐饮娱乐、中介销售等现代服务业,打造林州新的商业中心,不断壮大集体经济,解决群众就业,增加农民收入。龙安区田村街道南田村是省级示范村,位于安阳市南15公里,紧邻107国道、京广铁路和南水北调运河,交通较为便利,辖区内有运作成熟的两个大型企业---豫北金铅和三丰铜带,两公司建设项目投资规模大,且经济效益也较好,南田村依托这些经济建设项目,整体搬迁至新址,规划建设南田新村,以产业为支撑,走工业发展集聚化的道路,建成后村庄占地面积将由现在的750亩减少为238亩,可节约土地512亩,让一个原本零散的村庄紧紧围绕在企业周围,促进农民就地转移就业,从而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也为企业扩大产业规模,向着规模化、聚集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平原农区型。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在广大平原农村分散地带以“六位一体”为目标,重点培育中心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向周边两公里延伸公共服务,逐步打造一批“半径两公里服务圈”或“步行20分钟生活圈”。滑县白道口镇滨河新村示范村建设正是这一思路的具体体现。
滨河新村位于全国产粮大县滑县东北部白道口镇政府驻地,地处平原,涉及白道口、西英公2个行政村,共有1523户、6806人、5800
亩耕地,计划用三年时间对示范村分三期进行建设,整合后可满足7000人居住,占地面积将由2230亩减少为900亩,节省土地1300余亩。他们利用自筹、借贷、社会引资、开发商垫资等多种方法,解决示范村土地征用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问题,同时努力争取上级整合支农扶农资金,协调银行资金,对农户实行3-5万元的小额贴息贷款用于建房,目前汽车站、计生服务中心、文化站主体楼、医院病房楼等公共服务项目已竣工,投资280万元24个班规模的中心小学正在建设中,总投资2500万元、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容纳100家商户的供销商业小区通过招商引资也已建成,平均日客流量接近2000人次,年可实现销售额近亿元。在平原农区通过重点培育中心村建设,既可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也可减少政府财政对分散各村基础建设和公共服务建设的重复投入,将成为集健身娱乐、医疗保健、文化教育、舒雅民居等为一体的环境绿化、庭院美化、生态优化的城镇化现代居民小区,并对带动周边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积极地引领示范作用。
4、企业带动型。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依托企业大型建设项目,周边村民通过入股、转让等形式流转土地,交由企业管理使用,并解决村民的土地收益分配、就业、住房、社会服务问题。省级示范村龙安区龙泉镇九堰中心村的建设走的就是这条路子。
九堰中心村依托河南超越集团王家岭煤矿,将矿区周围的七个行政村合并成一个大社区,走发展循环经济的道路。按照传统模式建设矿山,矿山与农村、矿工与农民是两对天然矛盾体,常常发生利益纠
纷,直接影响矿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走企业带动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条路子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达到农民、企业、国家三方满意。目前,超越集团已与当地农民和农村组建了新型经济合作组织---矿业农庄有限公司。矿业农庄以矿业企业和矿区农民作为平等主体,以资源、资产、资本为纽带,实现股东、工人、农民等多种身份为一体,以合资方式解决农民土地稳定收益问题,并解决失地农民后顾之忧;以合作方式解决农村和农业发展问题;以培训方式解决农民就业问题。总体概括为“333”工程,即围绕合资、合作、培训3个方面开展工作;解决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做到农民、企业、国家三方满意。旗下矿业农庄“果-草-禽”示范园,把龙泉镇的养殖业与花卉苗木产业进行整合,实现“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现代企业经营模式,拉长养殖与花卉苗木的产业链。项目规划占地5000余亩,计划投资1亿元。目前流转土地2000余亩,投资1000余万元,栽种薄皮核桃、金柿、海棠等果树24000余株,播种紫花苜蓿1000余亩,饲养柴鸡20000余只,修建园区道路3公里,餐饮区、专业育雏场已建成,旅游观光型新型农村已见雏形。
5、移民搬迁型。这种模式主要整合地处偏僻、规模较小、经济薄弱、配套设施无法覆盖的规模较小的自然村或不适宜居住的深山区村庄,动员农民移民,将整村迁移到地理位臵相对较好的村庄。
实行移民搬迁,通过在工业发达地区建设高层为主的新农村社区,解决企业用工的农民就业,同时实行退耕还林,加强生态建设。移民新村均以企业为依托,有力地促进新农村社区农民就近就地转移
就业,实现产业与人口有机融合,二产与三产良性互动,努力做到安居和乐业的有机结合。林州市陵阳镇南辛庄安臵点距林州市区4公里,紧邻河南省仅有的2个县级国家经济开发区—陵阳镇经济开发区和全国最大的汽车配件基地,该区工业发达、集体经济实力雄厚,但劳动力不足,外来劳动力又不稳定,是搬迁群众实施搬迁后实现再就业的理想区域。为此,林州市在建设陵阳镇南辛庄社区时建立搬迁扶贫基地,实施跨乡镇搬迁,将居住在石板岩乡、任村镇等北部乡镇的山区贫困群众175户700人(其中,搬迁扶贫125户500人,生态移民50户,200人)搬迁到陵阳镇南辛庄安臵点,一方面解决山区群众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娶妻难等问题,另一方面也为山区贫困群众治穷致富从根本上夯实了基础,加速了山区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再一方面解决了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劳动力不足等问题,为促进新农村建设步伐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功能。
农村基层组织是新农村社区建设的领导者,是党和政府联系农民的桥梁和纽带。安阳各地在加快农村社区建设的同时同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党组织的服务功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在工作中充分尊重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鼓励他们结合实际勇敢创新,只要是有利于把农村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共同体的办法、措施、机制、模式,都应鼓励和尊重,为新农村社区建设的顺利实施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三篇:新农村建设经验
巩固土地整理成果,奋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中共临邛镇委员会临邛镇人民政府
在文笔山村、邱店子村、红岩子村、棠子沟村的土地整理完成之后,如何巩固土地整理成果,实施新农村建设,受到了临邛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由王谚镇长亲自牵头,从镇党政办、城乡统筹办、土地整理指挥部抽调业务能力强、熟悉农村工作的干部组成新农村建设指挥部,负责研究实施新整理土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我镇通过下移工作重心,找准能够直接作用到基层、落实到农户的工作突破口,经过艰苦创业、奋发图强、真抓实干,以及在上级领导、市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新整理土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探索出了一定的经验,使该区域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现将我们的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一、突出切入点,倾力促进新型社区建设
(一)进一步整治社区环境。一是新型社区内的住家户要认真按要求完成外墙装修,使整个社区建设形成特有风格,并清除房前屋后的建筑垃圾、杂物,使住区环境整洁卫生。二是社区管理员组织有关人员对社区公共区域进行彻底的卫生整治,通过清除建筑垃圾、清洗路面、整治花草等,使社区环境达到美观、通畅、整洁。三是完善警示标牌、垃圾池、垃圾桶、停车棚等公共设施,为群众提供方便。
(二)建立健全管理机制。通过“一事一议”等民主议事方式,动员和组织农民积极参与新型社区内的管理。一是经过充分酝酿,由新型社区内居住的农民提名,选拔了一批熟悉农村,热爱农民,政策水平强,知识层次高,能带领群众经商致富的优秀共产党员管理新型社区,发展经济,带领农民致富,如文笔社区的三位管理员,还未上任,就积极为本社区的经济发展出谋划策,帮助群众种植茶叶、猕猴桃等300多亩和计划开办农家乐5家,让新社区农民不只从土地整理扶持和奖励中,切身体会到新农村建设的好处,而且还从新型社区建设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变化和发展帮助,让他们对未来的新农村建设充满了期待和信心。
二是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新型社区管理制度。我镇新农村建设指挥部在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后,粗步拟制新型社区管理制度35条,然后分别召开群众大会,逐条听取群众意见,并按群众意见进行修改完善,最后形成群众签字接受的24条管理制度。另外,这些管理制度通过镇新农村建设指挥部在群众大会上宣传讲解后,已在新型社区内最醒目的地方上墙和印成明白纸分发到群众手中。
(三)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我镇把新社区的农村道德文化建设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根据新整理土地区的特点,以及传统道德文化在农村流传久远,传播广泛,深入人心的特
点,制定了包括“八荣八耻”在内的村规民约100多条,在群众中广泛宣传之后,已分批上墙,力争让道德之光成为新型社区建设的一面旗臶。
二、找准着力点,全力促进农民身份转变
“钱从哪里来,人从哪里去”是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我镇通过促进农民向农业工人转变、向二、三转移成为产业工人,有效解决了完成土地整理后,新型社区内远离生产区农民或土地流转后失去土地农民的去向安臵问题,找到了一条解决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加快新农村建设的科学思路。
(一)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向农业工人转变。我镇抓住土地整理的有利机遇,改变分散、零碎的耕地现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以新整理土地成片集中的优势,加快土地流转,扩大耕地面积,推动土地的规模化经营、机械化作业、科学化管理、专业化生产,有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就地吸引农民就业,让大批农民向农业工人转变。从而促进农民身份向产业工人的转变。我镇就邀请有关专家,经过充分的考察论证,完成了新整理土地区的农业发展规划,规划发展有机茶2000亩、红阳猕猴桃3000亩,计划今年完成土地流转5000亩。通过与春源、金利、君威、文君茶业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合作,已发展近1000亩有机茶、1500多亩红阳猕猴桃,以及近20户优质三元猪养殖大户,并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切实提高深加工能力。到目前为止,已
完成土地流转2500亩,就地解决了近300人的就业。另外,我镇还将在黄河坝的新整理土地区,打造高档农家乐,着力发展农业观光旅游。我镇计划通过3至5年时间的努力把新整理土地区的农业种养殖业、农产品深加工、农业观光旅游等产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真正实现做强、做大农产品深加工,做深、做透农业相关产业,做细、做长农业产业链,从而实现吸收1500人以上的当地农民就业。
(二)加大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力度,促进农民向二、三转移成为产业工人。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就业,是加快推进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必然要求,是工业带动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的有效形式,也是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重要渠道。我镇加大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力度,按照二、三产业的生产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种植技术、食品加工、市场营销等专业的培训,以最大力度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和职业技能,使转移输出的劳动力有较强的务工技能,切实增加转移输出率。我镇通过政府扶助、面向市场等形式,扩大就业渠道,提高支持补助标准,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输出。到目前为止,镇属劳动保障所以进新型社区上课和在临邛职业培训培训学校上课等形式,共开展引导性培训23期,培训新型社区内的农民1832人;开展技能培训10期,培训型社区内的农民603人;开展创业培训1期,培训创业人员18人;新整理土地区实现新输出劳动力500多人。
三、把握基本点,为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
新农村建设涉及一、二、三产业和城乡之间、条块之间的关系,涉及计划、农业、税务、财政、银行、工商等各个部门。虽然理顺管理体制,打破条块和行业壁垒不是一个镇能够解决的事情,但我镇以最大的决心通过各种有力的政策措施,正确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与市级各部门的利益关系,努力为新农村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一是镇属各部门密切协同,研究制定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措施。二是制订相应的政策规定,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扶持、协调、监督。如邀请法律顾问王汝舟等律师对包括土地流转合同在内的各种契约,进行严格合同管理和公证部门公证,保证经营者和农户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三是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制订切实可行的农业发展规划。如:文笔山土地整理区,我镇就邀请的有关专家进行了产业发展规划,规划发展有机茶1000亩、红阳猕猴桃2000亩,高档农家乐5家。四是建立健全服务机构,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各种服务。
第四篇: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
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
周勇
【摘要】河北省平原地区新农村建设有生态文明村模式、科农双赢模式、新民居整合模式、村企双赢模式、优势兴村模式等七种模式。归纳起来,其成功的原因主要有坚强的领导力量、勤劳的人民群众、便捷的交通、优美的人文生态环境、优越的经济区位等六个方面。
【关键词】河北省平原地区 新农村 建设模式
河北省平原地区地域广阔,区情复杂,发展因素众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积极响应党中央的伟大号召,努力工作,不断创新,打造出许多适合河北省平原地区政治经济发展的新农村建设模式,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河北省平原地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模式
生态文明村模式。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建立起适合本村发展的生态文明村。其内容是“一池六改”,即以建设沼气池为核心,配套进行改房、改水、改厨、改厕、改圈、改道等工作,实现“村在绿中、路在林中、户在树中、文明新风在心中”的目标,最终达到庭园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家居环境优美化的良性生态文明美景。其实质是发挥农村现存的生态优势,开发利用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以生态型农业为重点,逐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这是一项深受人民群众欢迎的民生工程。截至2009年2月,河北省平原地区的藁城市已经选定了40个生态文明样板村进行宣传推广。
科农双赢模式。将科学新技术与农业生产相结合,解决农民最直接的生产问题,实现科技和农村双赢的目标。科学技术进步不但是国家工业化不断走向深入的动力,而且也是实现农业大发展的灵魂。科技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力保障。科农双赢模式的实质是将科学新技术直接运用于农村,对于科技人员来说,发挥了科技的价值,对于农村来说,发展了生产,实现科技和农村经济的双赢。在这方面,河北省平原地区的系井村是一个典型的个例。
系井村位于藁城市城南2公里处,全村共有960户,3726人。改革开放初期,系井村农民在全国率先种植8901和9409优质小麦新品种。现在系井村优质麦种植面积达4000亩,优种率100%,被命名为国家优质粮食示范基地和农业部科学技术跨越计划示范区。系井村农民依托优质麦优势,在村边建起了北方最大的粮食交易市场,成立了全国最大的粮食贸易公司,从事优质麦、玉米购销,远销北京、内蒙、广东、新疆、重庆等20多个省市,日成交量达2600吨。科农双赢模式使系井村成为全国的模范。
新民居整合模式。对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旧村庄进行重新整合,一般是整合那些一个大村套有好几个小村,既居住分散、浪费土地资源,又不利于管理的村庄;或者是由于搞大型基础设施需要拆迁的村庄等。新民居整合模式的实质是整合旧村庄和浪费的土地资源,统筹兼顾,在改变旧村庄面貌、整合土地的同时发展农业生产,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现在新民居整合模式在河北省平原地区已经广泛推广。例如,截至2009年2月,藁城全市239个村已经有169个村庄完成新民居规划设计,北席、北邑、徐村、岗上等15个村庄已经建成了多层住宅小区。预计到2010年,将有2000多农户住进新民居,整合土地1000余亩。村企双赢模式。落实党中央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积极引进外资或新技术到本村办企业。实行这种模式一是解决本村办企业需要资金或技术问题,二是解决本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三是解决外企投资没有场地问题。其实质就是以农村
企业发展,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放大,促进农业生产化经营的深化与升级。这种以企带村、以村推企、村企双赢模式是一条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平衡发展,实现现代农业企业化的必由之路。现在村企双赢模式在河北省平原地区已经初具规模,其中比较典型的是藁城市的徐村。
徐村共有1635户,6891口人,9738亩耕地。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他们积极引进各种新技术建立工厂,现在已经建起130余家个体私营企业,主导产业有奶牛养殖、电信施工、服装、香油加工等,这使徐村农民迅速富裕起来,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780元。他们富裕了以后,就不断改变产业结构和农村的面貌,先后投资数万元改造村里的硬件和软件,使村里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幼儿园、标准化小学、农家别墅、家庭轿车已经进入村民家庭。徐村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
优势兴村模式。借助本村原有的优势资源,诸如种植业优势或养殖业优势等,经过培植开发,吸引人们前去学习观赏。其实质是将本村一些优势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充分利用优势发展生产,开展小型服务,让人们回归自然,体验生活,这是一种成本低、效果好、教育意义深刻的利民模式。现在优势兴村模式在河北省平原地区已经广为实行,其中比较典型的是赵县。
赵县位于石家庄以南约140公里处,盛产雪花梨,他们利用这一资源,搞起了“梨花观赏乐”活动。每年梨花开放时,赵县周围的人们利用节假日纷纷赶去赏花,赏完梨花就去品尝老乡饭,饭后就去摘草莓,真是不亦乐乎。
旅游富民模式。利用本地的著名历史或文物特色,经过开拓,引导人们回忆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带动出版书刊、生产纪念品、开发食宿旅馆配套服务,吸引人们前去旅游。其实质就是让本地的旅游资源充分发挥自身作用,既
实现了旅游资源自身的使用价值,也使资源所在地的人民发家致富,这是一种投入少、收益大、深受各方欢迎的模式。
例如河北省平原地区的乐亭县依据李大钊的知名度,保定地区安新县、沧州地区任丘县、容城县、雄县、高阳县等县、市依托白洋淀的资源,保定市清苑县冉庄村依托地道战的历史,赵县利用赵州桥的魅力等都已经成为旅游富民模式的典型代表。
以德治村模式。将本村中的好人好事记录在册,以弘扬社会主流思想道德,引导村民积极向上,不断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实质是在农村通过记录、表彰好人好事,弘扬社会主流美德,进行精神文明建设,进而推动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社会文明建设,这是新农村建设的一种创举。在这方面最典型的是河北省藁城市岗上村。
岗上村位于藁城市西部,全村共602户,2442口人。1982年村委会将村里的退伍军人、共产党员范振国把在自家门口捡到的一麻袋小麦主动交到村委会的事迹记录在册,创建《功德录》为起点,到2009年已经记录了148本,好人好事10万多件。他们每天对记录在册的好人好事进行广播,每半年一初评,年终一总评,并召开全村表彰大会,为各类典型送牌匾、戴红花。仅2008年,全村共评出“好媳妇”566名、“好婆婆”259名、“遵纪守法户”509户。在《功德录》的感召下,村里的好人好事层出不穷,村风民风发生了很大转变。该村20多年来连续保持省级文明村荣誉称号,1999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创建文明村先进单位”,2005年被中央授予“全国文明村”,2006年岗上村的领导人受到温家宝总理的接见。
新农村建设模式成功的原因
坚强的领导力量。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河北省平原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模式也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政治经济发展形势制定的宏伟蓝图,并向全国人民发出的伟大号召,新农村建设模式的探索是在各级政府的组织下实施的,各种模式显示了各级政府坚强的领导力量。
勤劳的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物质财富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存在的基础和前提,而物质财富正是劳动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劳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实践是一切精神产品的真正源泉,劳动人民的物质生产活动为人们从事科学文化生活提供了物质保障。人民群众是社会制度变革、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河北省平原地区新农村建设模式无不体现人民群众的威力,勤劳的人民群众是河北省平原地区新农村建设的主人。
便捷的交通工具。交通是各种运输的总称,交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动脉。一个地区即使具备经济发展所必需的一切资源,如果没有便捷的交通,那么经济发展也只是一种梦想。河北省平原地区创造的每一种新农村建设模式都有交通便捷的功劳。
优美的人文生态环境。人文生态环境是指人所处的情况和条件不仅要满足自然生理,也要满足人的精神生理。满足自然生理是生态环境,满足人的精神生理是人文环境。河北人民力求创造优美的人文生态环境为人类造福。优势兴村模式与旅游富民模式就是基于这种思维取得成功的。
优越的经济区位。经济区位就是经济在某个区域所处的位置,河北省平原地区创造的新农村建设模式都与这种区位经济地理优势有关。例如村企双赢模式主要得益于区域工业和城市化进入成熟时期,使这些地区开始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即城市产业和人口向城郊和腹地农村转移,这些条件使村落经济社会加快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
独特的生产要素。一般说来,从事经济活动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有三个,即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资本。一个区域经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至少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中的一个。在上述建设模式中,有的模式具有物质资源优势,如生态文明村模式、优势兴村模式、旅游富民模式等;有的模式具有人力资源优势,如村企双赢模式、新民居整合模式等;有的模式具有资本优势,如村企双赢模式。(作者为石家庄经济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总支书记、副研究员;本文系河北省科学技术厅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软科学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74572301)
第五篇:浅谈新农村建设的模式
浅析新农村建设模式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为了解决制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三农”问题。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好‘三农’问题,不断开创‘三农’工作的新局面”。“三农”问题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间的因果关系,是一目了然的。但
是在实践中并非完全如此,我们有许多地方,一讲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想到的就是拆旧房建新村,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同于单纯地建设新村庄、旧村改造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为了解决“三农”问题而不只是“一农”——农村问题。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要求,统筹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要以建设新农村为载体发展新农业、培育新农民、促进农民增收,这才是根本。
从目前我县的情况来看,在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主要是从规划、村容村貌整治两个方面入手,在发展产业、建设支柱产业等方面所做的工作相对滞后。通过近段时间的学习,本人对发展新兴产业、壮大传统产业,依托产业建设新农村,创新新农村建设模式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
一、依托旅游资源,建设“农家乐”模式旅游新农村
我县旅游资源丰富,如漠沙、戛洒、腰街、水塘的花腰傣旅游资源、磨盘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新化古州野林、戛洒耀南一线、红河源、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哀牢梯田等,可谓类型繁多,花腰傣民族文化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花腰傣民族文化旅游热在逐年升高。以磨盘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为主的自然资源旅游业长年游人不减,这些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在县委、政府高度重视下,已经初具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也日益完善,旅游业成为了我县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支柱产业,为建设“农家乐”模式旅游新农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各乡镇虽然不同程度把建设重点放在了公路沿线、旅游景点周边的村寨上,但依托当地的旅游资源,建设“农家乐”模式的旅游新农村在观念上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在建设中对村寨的道路进行了硬化、村容村貌进行了整治、绿化,在硬件建设上投入了不少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但依托当地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打造民族文化旅游精品、生态旅游线路方面,各级投入都不多,“农家乐”在全县也屈指可数,少得可怜。外地游人来旅游,住星级酒店、吃大锅饭,这是以往的观念了,这些对他们来说,已经不在新鲜,而“农家乐”模式却能够为游人提供一个更新的环境,让他们感受当地的民风民俗,认识当地的民族的各种生活习惯和饮食风俗,走进农家,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更直接渠道,更能让他们接受,也更有吸引力。因此,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要依托当地的旅游资源,把新农村建设与发展旅游业结合起来,建设“农家乐”模式的旅游新农村。需要通过各级党委、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多个部门的整治和规范,在各旅游景点交通沿线村寨,打造出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农家乐”模式旅游新农村。
二、依托土地资源,建设“打工族”模式劳务新农村
**是一个地域广阔、气候类型多样的山区县,在热坝的乡镇更具有得天独厚的光热和水利资源,这里土地肥沃,是历史以来有名的粮仓。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坝区农户充分利用田地多,光热水利资源丰富的特点,大力发展各种短平快的经济作物和反季节果蔬作物,成为了科技致富的示范户。但是,在长期的经营中,以家庭式的生产产品量少,难以形成规模和产业化经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准进和销量难以满足市场条件。
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做好群众的引导工作,发挥土地的规模效益,树立经营土地的理念,盘活土地存量,加快农村土地流转,调整结构,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更大效益。几户农户或以村民小组、村为单位,可以联合起来,集中闲置的耕地进行出租或转让。以此来吸引外商发展订单农业,促进传统种植模式向集约型、市场化模式转变,实现产业化经营。允许采取多种组织形式,使农民与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推动土地向规模集中,使农民成为企业(农场、基地等)的雇员,农民在农场、基地等“打工”所得,为其主要收入来源,这一方面发挥了农民勤劳肯干的长处,另一方面克服了农民技术文化水平低、市场经营能力弱的缺点。要本着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发挥优势、相对集中、突出特色、高产高效的原则,把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与主导产业的形成和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加大生产基地的投入力度。要适应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大趋势,将农民改造成为企业的“产业工人”,把农户分散的小生产纳入严格的工业化生产的标准体系之中,建设“打工族”模式劳务新农村。
三、依托产业优势,建设“产业化”模式产业新农村
当前,**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加快农业资源化、资源工业化和资源市场化步伐,推进“工业强县”进程的要求,大力培育壮
大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扶持和培育一批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是我县面临的工业发展的一项工作。政府从资金、信贷、土地等方面对新发展企业给予特殊扶持,以带动千家万户增收,从而形成农业产业化生产格局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必经之路。
从我县目前情况来看,云新公司和南恩公司两家制糖企业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基础,为地方发展产业
提供了一个很好保障,是带动和发展产业经济的龙头企业。各乡镇,特别是蔗区乡镇在新农村建设中,要依托龙头企业加快产业发展,建设支柱产业,建设“产业化”模式新农村。在建设“产业化”模式新农村过程中,首先,要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密切企业与农户的关系。其次,要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是产业化的基础环节,是龙头企业发展的依托和条件。完善“企业+基地+农户”产业模式,处理好企业与农民的利益关系。其三要完善工业反哺农业机制,引导企业加大对农户、对原料基地区域的支持和帮扶,真正使农民在产业化进程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增强发展产业、建设新农村的信心和决心。
建设“产业化”新农村最主要的资源就是土地,要在土地上作好文章,通过土地的合理流转,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化,与发展新型观光农业结合起来,使一个产业发挥两种效益。如:发展甘蔗种植专业村组、甘蔗良种繁育基地与甘蔗产业观光结合起来;把发展畜牧养殖,建设养殖专业村组与养殖观光结合起来。新开辟出一条具有我县地方特色的“发展农业与发展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农村建设路子。
四、依托区位优势,建设“休闲园”模式娱乐新农村
建设城镇休闲园区,提高城镇的竞争力,创造出一张具有地方城镇特色的名片,这对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从“一城两翼”的发展格局来看,打造“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的多产业格局是发展小城镇必由之路,发展多产业格局,需要加快地方的经济发展,发展壮大第三产业。各乡镇的小集镇建设一直以来就是发展第三产业前沿阵地,但在新农村建设中,集镇所在地的新农村建设却又难于展开,由于集镇居住人口密度大,是农、工、商人口集中的居住地,再加之原有市政设施规划建设等问题,在集镇开展新农村建设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改造城中村,打造出一张新形象的集镇休闲园,需要与建设新农村结合起来,要与建设“休闲园”模式娱乐新农村结合起来。在建设“休闲园”模式娱乐新农村过程中,各地要结合实际情况,严格按照集镇祥规,分片区建设,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服务功能,为发展第三产业奠定基础。把城中村建设成为集休闲、餐饮、娱乐为一体的新农村,改善原有居民的生活条件。(作者系水塘镇党委宣传专干: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