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理想国有感
读《理想国》有感
《理想国》是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与柏拉图大多数著作一样以苏格拉底为主角用对话体写成,通过苏格拉底与他人的对话,给后人展现了一个完美优越的城邦。这部“哲学大全”不仅是柏拉图对自己前此哲学思想的概括和总结,而且是当时各门学科的综合,它探讨了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文艺等等各方面的问题,以理念论为基础,建立了一个系统的理想国家方案。
在有关正义与邪恶的问题上,苏格拉底和西蒙尼德、格劳孔、玻勒马霍斯、色拉叙马霍斯等人先后讨论了“欠债还债就是正义”,“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适如其份的报答”,“正义就是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等观点。其中在争论正义的定义时,色拉叙马霍斯认为给正义最好的定义就是强者的利益。何为强者?政府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最高权力机构就是强者,也就是说政府就是强者,正义就是政府的利益。看到这里,不得不说这是个很现实的定义,同时又要嘲讽一下:倘若色拉叙马霍斯活在和谐社会,他的言论连同他本人都要被无情和谐了。虽然他的观点有着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它确实折射了这个时代的特征。
法律是一种社会规范,是维护正义的利器,试看当今社会,无权无钱的普通百姓有几人相信法律是保护他们自己利益,维护正义的保障?随着网络的发展,各种事件传播的速度范围都不是
以前任何一个时代可以比拟,然而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李启铭他爹是李刚,但是又有几人知道李启铭案最后的判决结果是怎样的,难道一起公共事件的法律判决是见不得人的吗?判决过后,李启铭一案中受害人的哥哥陈林坦言“以前更多的是为妹妹考虑,要求得到一个公平公正的结果。但现在也应该更多地为活着的父母考虑,让家里尽快恢复平静。”这句话很有内涵,言外之意就是说“我们也不要什么公平公正了,李刚我们惹不起,追究李启铭也没有用,不如多拿出钱来补偿家里实在”,这坦言很可悲。李启铭一案仅仅是普通的交通肇事,全中国每小时都在发生这样的事,也就是那句“我爸是李刚”把这个案件特殊化了。色拉叙马霍斯对正义的定义很现实,他的解释是正义与非正义都是靠人的行为来完成的,对民众而言,谁是统治者,谁就是正义,正义是为强者而不是弱者效劳。和室友同学聊天,普遍认为现在法律存在不公平,行政干预司法的现象太严重了,当官的不管犯了什么罪都有回旋的余地,而老百姓完全被宰割。因此,舆论往往一边倒,同情“弱者”,还有一点,就是谣言四起,李启铭一案,事后有很多谣言,像五套房产门、河大封口门、李刚岳父副省长门,形形色色层出不穷,这些谣言虽然不聪明,但煽动力很强,激起民愤不在话下,刻意营造李刚李启铭父子不死天理不容的舆论氛围,不难看出谣言作者何等用心。虽然体现了人们还是爱憎分明的,但也说明了人们是多么渴望法律的公正,正义会得到维护。在药家鑫百度贴吧中不乏激进极端的观点,拥护者也不是少数,帖子刷新非常快,一旦出现呼吁理性的声音,就会群起而攻之,受到指责辱骂,如此缺乏理智思考的观点占据了主流,难道还不足以暴露法律在维护“强者的正义”?
苏格拉底将这个观点归纳为被统治者服从统治者就是在履行正义,进而如果统治者犯错误,他们的法律也有错误的时候,一旦犯错,也就不符合他们自己的利益了,于是乎正义就不是强者的利益了。不管在什么样的国度,统治人民的政府都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而置人民的利益于不顾,统治者应该一心想着人民的利益,一言一行都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并且保护人民的利益。虽然很理想化,但千百年之后这仍然是我们一直所追求的理想。
苏格拉底开始讨论城邦的正义,并认为正义是理想城邦的原则,好的城邦应当具备勇敢、智慧和节制。“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也就是各守本分、各司其职。当其城邦的三个阶层(统治者、守卫者和劳动者)各守其责、互不僭越、和谐分工、互助合作的时候,这个城邦才具备了正义的美德。然后,他从城邦的正义类比地推出个人的正义,认为那是大与小或外与内的关系。个人的正义就是“正义的人不许可自己灵魂里的各个部分互相干涉,起别的部分的作用。他应当安排好真正自己的事情,首先达到自己主宰自己,自己内秩序井然,对自己友善。”同时,“在挣钱、照料身体方面”或“在某种政治事务或私人事务方面”,保持符合协调的和谐状态的行为,就是正义的好的行为。正义的人是快乐的,不正义的人是痛苦的。
苏格拉底对于法律和制度有些观点还是挺有意思的。“不能让体育和音乐推出新花样„„当歌曲的形式发生变化时,国家的基本法律往往也会跟着改变”,音乐本身没有害处,但当它被作为一种工具时,就会成为精神性的东西逐渐渗透到人们的心灵里去,以此改变人们的性格和习惯,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流向法律和国家政治制度。联想到中国古代,包括礼乐制在内最明显的莫过于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看起来好像很有道理,但是深入探究就会发现事实多少有些不同。以宋词为例,词起于晚唐,是一种宴乐,上不得台面,可以说是非主流,哪里会动摇国家根本,难道把唐王朝消亡归咎于词,这和把红颜定义为祸水有何不同?宋词真正兴起是在柳永和苏轼,也就是宋朝第三个皇帝宋真宗之后,此时建国六十余年了。可以说是宋朝经济政治飞速发展,才有了娱乐活动广泛开展的空间,可以说词及其乐曲的发展得益于国家制度。逐渐国家制度落后,北宋灭亡,南宋苟延残喘,士子们对国家前途无望,在艺术上寻求寄托,于是国家前途越来越无望,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国家政权逐渐被颠覆,也就改朝换代了,可以说律法制度与音乐是一种负反馈调节,制度律法催化音乐,音乐反过来进行阻碍。有一点值得怀疑,文化的繁荣自然是百家争鸣的好,新老交替更是不可抗拒,人为真的能阻止吗?
“把这些秩序都定成规矩并写进法律,让年轻人循规蹈矩,这就不是很明智”,秩序指的就是道德层面上的秩序,这个观点一般普遍赞同。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道德与法律
二者功能上相辅相成。道德是对善恶的价值评判,依靠社会舆论和良知来实现;法律是划分罪与非罪的标准,靠国家强制力得以实施。道德和法律所调整和适用的范围有交集,也有各自完全独立的范围。如果连道德都要硬性规定,这个社会已经没救了,就算硬性规定了,比方说回家探望老人,难道父母会将自己的子女告上法庭,这无益于亲情的沟通,反而更加疏远了,这与初衷相违背,达不到所期待的效果,所以道德不应该写进法律。
“真正的立法者,不论是在政治井然有序还是在杂乱无章的国家里,都不应该以标新立异去自寻烦恼。因为在政治秩序混乱的国家里法律是一纸空文;但在政治秩序良好的国家里,制定法律易如反掌,还可以参照前人留下来的相关制度”,想当年汉高祖杀进关中,召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与父老曰,约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去秦法。”秦王朝苛政猛于虎,废除这些繁琐的律法,汉高祖深得民心,在楚汉之争占得先机,这就是个很好的例证。
还有一个就是妇女儿童共有制度,“这些女人应该属于男人的公共产品,所有男人不能和所有女人组成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同样的,儿童也公有,父母不知道谁是自己的子女,子女也不知道谁是自己的父母”,这个一时有些不能接受,我能想到的好处就是人种会越来越优越,后代的成长环境受教育程度没有太大差异,人口素质越来越高,但是这个太理想化了,跟共产主义有一拼。
几千年前的语言和思维,再加上非本国文化的背景,中间穿插着各种辩论技巧,《理想国》这本书的内容固然有些晦涩难懂,却充满睿智的光辉。
孙志远
3090100992
第二篇:读《理想国》有感
读《理想国》节选有感
《理想国》是一本十分富有哲理的经典,全书以柏拉图借助苏格拉底与他人的辩论,谈话将客观唯心主义表现得淋漓精致。全方位的介绍古希腊城邦的哲学、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该书以看似通俗且简单的对话向我们表明了柏拉图所理解的国家政治学说和理念论哲学等方面,描述了他所向往的理想国。也向我们展示了古希腊时代的人文景观和生活情形,使我们对于古希腊的理解更加深入。
对于财产与幸福的定义,苏格拉底与玻勒马霍斯之父克法洛斯之间关于财产与幸福的谈话让我颇有感触,对于上了年纪的克法洛斯,对于财产与幸福的看法与当时外人所不同,财产从其父辈继承,但其晚年对于存有心平气和,宁静寡欲的性情不是财产万贯的原因所致,而是在于他本人性格问题。正如品达所说的:晚年的伴侣心贴着心,永存的希望指向光明。财产只是使自己不必为了钱财而存心做假骗人和亏欠神祭品以及债务的本钱而已。随着年龄的增加,离死亡越近,则财产越不值一分,而是更多对于今生所作所为的一种回顾,才能安眠入土。正如现今我们所追求的幸福感来说是同样的道理的,在现代信息化发展的时代下,科技的飞速发展虽然很大程度的便利了我们的生活,极大的提高了我们的生活水平。但是并不是有钱的人都幸福,反而有钱的人由于个人对于金钱的重视以及无尽的金钱欲望使得个人活的十分的累,幸福感大大缺失。这也就进一步的说明了金钱并不是幸福的来源。
在对于面临理想的阶级统治选择的时候,柏拉图道明了,建立国家并不是为了单一的某一阶级的幸福着想,而应该是谋求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这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现今我们中国一直坚守的“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工作出发点,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这也就是古希腊民主在现代的凸显和延伸发展。国是以一个个的个体所组成,而最广大的人民利益则是国家民主的体现。如果只是一昧的听从某一方的意见和建议,则是偏袒。
哲学家的定义则是更有一番说法,哲学家在苏格拉底和格劳孔的定义中是能正确的认识美的本身和具有美本质的东西的人,他们有智慧和知识,能将具体事物和理念事物区分开来,懂得抽象和具体的区别,现实和理想的区别,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柏拉图认为国家权力应当掌握在哲学家手里,具有护卫国家的智慧和能力并且真正关心国家利益的哲学家才能维护城邦的安全和国家的正义。
对于认识事物,我则与柏拉图略有不同,柏拉图认为完全有的东西为完全可知的,完全不能有的为完全不可知的。但是我作为一个唯物主义的坚守者来说,我认为世上并不存在完全的绝对,应该是相对于绝对的统一。我们能认识事物,遵守着可知论的原理,但是我们却不能完全的完完本本的认识一个事物的所有方面,并不是绝对的可知的,我们只能认识一个事物的绝大部分却不能认识它的所有。
但是最为有趣的则是对正义的判断,苏格拉底以其诡辩将玻勒马霍斯深陷于混沌之中,使得玻勒马霍斯最终的出的对于正义的理解却是正义的人是小偷的谬论。使人不得不佩服苏格拉底的睿智和飞快的哲学思维。话题与话题之间的衔接十分连贯,使得整场对话仿佛可以一直延伸,具有无限遐想。
《理想国》凸显了柏拉图非凡的教育理念,他对于教育的重视使得他更多的寄托于从小引导人的行为和方向.正如书中阐述的:“一个人从小所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能决定他后来往哪里走。”柏拉图对于理想国教育的理念是教育要从小开始,不断地培养人的质朴的音乐教育和体育教育,“朴质的音乐文艺教育则能产生心灵方面的节制,朴质的体育锻炼产生身体的健康。”则更好的说明了他由此希望能监督诗人在诗篇里培植良好的形象,与此同时监督其他艺人对世人进行邪恶、卑鄙精神的诱拐。这些从小抓教育的理念,无疑是有可行且值得推畅的,懂得抓到问题的关键之处.从一个人的童年开始施加影响,必然是最彻底、最有效、最稳定的统治方法.这些教育理念,对后世的教育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就如现在的教育观念中,大部分的人都十分认可的是教育要从小抓起,使得孩子在小的时候养成习惯,自然就会一直沿用。例如:最常提及的助人,现在社会上种种袖手旁观的案例使我们感到社会人心的冷漠,但是我们却不反思一下,到底是什么原因使我们社会风气有这样的变化。很大方面是从小的教育所致,父辈若没有将助人的观念灌输给孩子,没有从小使孩子养成这种助人的习惯,自然他们在长大后就不会有这样的想法,他们只会意识到帮助与袖手旁观之间利弊的权衡是相等的,可救可不救,完全取决于个人心情。所以,我们要看清楚事物的本质,寻找诱发问题的关键,并解决问题。《理想国》,涵盖了柏拉图对于哲学的理解和怀揣的政治理想,哲学发展史上是一份瑰宝。他对于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理解,对后世哲学发展都是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的。
这本书,不仅使我了解古希腊的政治、经济以及人文等方面,还提升了我对于哲学的思考,使我在一定程度上学会了如何进行哲学的思考,怎样进行哲学思考以及对于各种问题的看法,对于善、对于美,我们都要学会感受和欣赏,这些使我受益匪浅。
第三篇:读《理想国》有感
读《理想国》后感
今人都懂得民主自由,晓得为自己的权利站出来抗议,甚至革命。今人也懂得苏格拉底的智能,并为之敬佩不已。公元前三三九年,雅典民主派当权,追求智能的苏格拉底被控传播异端邪说和荼毒青年,被判死刑。苏格拉底做过什么?不少路人会发现这个人经常呆呆地站地广场上思想一整天,不时还会跟路人搭讪,用那种经典的苏格拉底式的辩论,一步步将人的思想从心底拉出来。他用极为谦虚的语气向途人询问,并指出他们思想中矛盾的地方,藉以进入深刻的探讨,同时考察人们和他自己的想法。
他曾经就谁是最有智能一事询问阿波罗神殿的通灵者,结果是:苏格拉底是最有智能的。得知这个神喻之后,他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心想,不可能的啊,我一直觉得自己最无知,为何睿智的阿波罗神说我最有智能?于是他开始四处寻找那些被称为有智能的人。然而,他与好几个自认为有智能的人交谈之后,感到深深地失望,认为他们闻名不如见面,所谓智能的言语都是错漏百出,矛盾横生。最后,苏格拉底就明白到一点,原来他比他们更有智能的一点在于:他知道他自己是无知的,相反地,那些自以为有智能却闭口不说自己的无知。
牛虻,苏格拉底经常这样自称自己,意下即是将雅典比喻成牛,而牛虻则叮牛来促使他前进。由此可见,苏格拉底并无作恶的意图。他抱着使雅典进步的动机,加上一颗自认无知的心,随处与人交谈,揭发人们的无知,进而逼使人们反思──这难道是一件错事?
问题来了。苏格拉底做这样的事就被控以思想荼毒,被判以死刑,是否应该?
依据柏拉图的《申辩篇》和各处考证,可以得知苏格拉底申辩时,柏拉图身处现场。目睹民主(大众)杀害哲人,作为贵族后裔的柏拉图心中是怎样的一种心情?民主制度是否正义的呢?新政权是否将以正义取代不正义?「我极端注意他的先是怎么说的,后来是怎样做的」。
在当时,哲学之类的高等教育只面向贵族和少数自由人,所谓民主的投票在柏拉图看来无疑是叫一大帮盲人来投票决定走哪一条路。对于人民的愚蠢,柏拉图倒也没有感到十分愤怒,因为在他看来,农民工人商人是物质财富的生产者和推销者,他们只要安守本份就行,智能本不是属于他们的,而民主制却让多数无知的人决定城邦和公民的命运,这使他不得不对民主制度产生反感。当然,这也许是出于他贵族的优越感,也因为这种优越感,使他《理想国》一书中,表达了对哲人-王这种独裁制度的好感和向往。
理想国人民的简单介绍
整本书伊始谈论着正义,有人认为正义就是欠债还钱,有人认为正义是统治者的利益,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通通否定掉。正当他十分完美地驳倒那些观点时,阿得曼托斯站出来,死抓住苏格拉底不放,要求他谈谈「正义是什么」。苏格拉底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建议先考察一个正义的城邦中的正义成份,再研究以个人之标准的正义,因为城邦比人大,城邦的正义比一个人的正义更显眼。
在这个正义的理想国里,人被分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即是护国者和大众之外,还有教导护国者的哲学家。哲学家从事教化,在柏拉图看来,他们需要使护国者热爱自己的工作,并为其没有报酬的伟大而感到自豪。他们不可以听靡靡之音,以免沉醉下去之后失去则刚强;他们不可以吃甜食,因为这对身体健康不利;他们不可以听吟唱世界不公的诗句,防止他们因此失去了信心和坚持。而哲学家所做的,就是阻碍那些东西进入城邦。柏拉图曾谈过,如果有诗人要进入这个城邦,哲学家会尊敬他,为其涂上光荣的橄榄油,送上不少名贵的礼物,却不允许他进入,恳求他到其它城邦去展示他的诗才。
哲学家负起教授护国者音乐和体育的责任,因为音乐和体育服务于人的两个部分──爱智部分和激情部分。这不是为了心灵和身体,而是为了使爱智和激情两部分张弛得宜配合适当。要是国家的栋梁除了搞体操训练外,别无用心,怕见文艺之神,结困会怎样呢?对于学习科研从来没有尝过一点滋味,对于辩论推理更是一窍不通,他心灵深处可能存在的爱智之火光难道不会变得暗淡微弱吗?由于心灵没有得到启发和培育,感觉接受能力没有得到磨练,他会变得耳不聪目不明;要是一个人纵情乐曲,让各种曲调唱腔,甜的,软的,哭哭啼啼的,醍醐灌顶似地,把耳朵当作漏斗,注入心灵深处,假使他全部时间都沉溺于丝弦杂奏歌声婉转之间,初则激情部分像铁似的由粗硬变得柔软,可以制成有用的器具。倘若他这样继续下去,象着了魔似的,不能适可而止,他就开始融人了,液化了,分解了。结果激情就会烟消云散,使他萎靡不振,成为一个软弱的战士。
除了这些,哲学家「必须从所有护卫者里选择那些在我们观察中显得最愿毕生鞠躬尽瘁,为国家利益效劳,而不愿做任何不利于国家的事」,而且会密切留意各护国者的态度,「随时考察他们,看他们是否能终身保持这种护卫国家的信念,是否既非魔术又非武力所能于不知不觉之间使他们放弃为国尽力的信念的」。
在哲学家的教化下,护国者成为一个十分优秀的国家管理者。适量的音乐和体育训练,坚其意志,强其筋体,不致使其大意气用事,或者面对敌人时柔弱无力。因此可以说,他们拥有专门保护国家的技巧。
大众在这个社会中是怎样的呢?护国者既然安份地做自己保护工作,同样地,大众应该做他们应做的事。智能是与他们无缘的,因此他们要服从哲学家和护国者的指导,做一只乖乖的国家螺丝,做好本份,应修鞋的就修鞋,应种田的就种田,国家制度以及他们的个人利益,哲学家会作好安排,并宣称这是最正义的,最适当的,用句古希腊的话说就是:最自然的。当然,这只是哲学家(柏拉图)眼中最自然的,但作为一个公民,他会否觉得这是自然的呢?──这的确是一个问题。
护国者得到体育和音乐之类的教育,人民却只得各安本份,他们只能学习各种各样技术──例如种田修鞋,然而却对智能一无所知,甚至连接触到智能的机会都没有,除非是被哲人看重是金质的。他们不知道自由,不知道个性,不知道人生存的意义,却在所谓正义的安于本份下庸庸碌碌地工作、结婚、生子、死亡。
通看整篇文章,好象柏拉图的目的是想在这个理想的国家中找到正义,而由我看来,他是想将他的政治哲学透过这个论述表达出来。的确是奇文,不是吗?到了第四卷,他谈完了正义的定义,即是各人各守本份,做应做的事,但他却放不下手来,要从各个方面对自己的论点进一步论证──由第五章开始就是这些内容。但我们要反问的是:柏拉图所谓的安守本份是什么。
理想国中的愚民政策
倘若统治阶级是意识形态制造者的话,很显然,统治者不是护国者,而是护国者背后垂帘听政的哲学家。既然整个理想国都是由柏拉图所构造出来的,在这个国家中,他的想法就如神喻般不可抵抗。如果哲学家代表了最有智能的人,又是最懂得统治这门技艺的话,统治者之位拱手让哲又有何不可?然而可惜的是,一个所谓明白真理的哲学家从来都没有存在过──从来没有一个哲学家能够宣称他的话不可反驳。当对统治的反驳和批评出现时,人们对统治者的盲信自然开崩解,接着,想把人民当作泥土般捏成自己喜欢的形状,就成了一件比登天还难的事。然而,柏拉图有自信,认为他在理想国中所描述的政治制度是最善的,因此,他就要用各种方法使理想国里的人失去怀疑的心。
为了使那些多疑的人们彻底失去反思的能力,柏拉图偷偷摸摸地借苏格拉底之口讲出一个道理:适当的时候,谎言可以是一种药物。为了使这个国家「和偕」,有智能,有节制,有勇敢,柏拉图带上了面具之后,安心地建议将有智能的哲学家比喻成医生,而病人即是这个国家。在这点上,他与马克思十分相似,同样坚持哲学要改造现世的实践内容。为了使国家大治,就要用到谎言这种药,在必要时间则要使出浑身解数,连哄带骗地说服大众去安份守己,去听从哲学家的安排──这些谎言是为了使国家大治为目的,所以柏拉图称这谎言是
高贵的。
然而,这个所谓「高贵的谎言」是什么呢?在几翻吞吞吐之下,苏格拉底说要让所有人都相信这个连他都承认是荒谬的故事:「他们(人民)虽然一土所生,彼此都是兄弟,但是老天铸造他们的时候,在有些人的身上加入了黄金,这些人因而是最可宝贵的,是统治。在辅助者(军人)的身上加入了。在农民以及其它技工身上加入了铁和铜。但是又由于同属一类,虽则父子天赋相承,有时不免金父生银子,银父生金子,错综变化,不一而足。所以上天给统治者的命令最重要的就是要他们做后代的好护卫者,要他们极端注意在后代灵魂深处所混合究竟是哪一种金属。如果他们的孩子心灵里混入了一些废铜烂铁,他们决不能稍存姑息,应当把他们放到恰如其分的位置上去,安置于农民工人之间;如果农民工人的后辈中间发现其天赋中有金有银者,他们就要重视他,把他提升到护卫者或辅助者中间去。」讲完这个故事之后,苏也无可奈何地问讨论的另一方:「你看你有没有办法使他们相信这个荒唐的故事?」得到的答案是:没有,也许下一代或下一代的下一代会慢慢接受这个故事的。
凭什么下一代会开始接受这个故事?当「哲学家」(柏拉图)真的成了某一城邦的主人,他必定会开始使用各式各样的洗脑方法,使下一代的人民盲目地相信个故事,并当之以真理。直接地说,就是要靠洗脑这种思想暴政去控制人民,可笑的是柏拉图自以为此种洗脑乃是善的,高贵的,是出于无奈,是出于善意而不得不作出的谎言。
柏拉图言下之本份是什么?
柏拉图在书中向读者们描绘了理想国,人们安居乐业,积极地做本份的东西,不需要任何痛苦的深刻思维和人生体验。对外有辅助者守家卫国,对内则有护国者领导群众,解决他们的问题,而大众将所有精力放在自己所本份做的事之内,生活好象十分充实。这一片欣欣向荣的表像,使不少后来的青年从智者魂牵梦萦。
这一切真像斯大林统治下的苏联。如果那算是理想国,那么向苏联老大哥看齐的哲学家可算是那些热血的青年从智者了。当时,苏联在西方眼中欣欣向荣,形势大好之假像,吸引了不少著名的人去苏联考察,罗曼.罗兰、纪德就是其中两位最出名的,旅苏回来都写了不少文章谈到那里的情况。
纪德激烈地批评苏联下的思想压制、暴政以及人民的极端不自由。
据说,当时的农业集中在所谓大农庄里,那里的农民受到警察机构的严密监视。苏联政府于1932年12月31目颁布一道命令,在国内恢复身分证(沙皇时期实行过)制度,没有身份证便不能迁徙,而农民却没有身份证,半步不能离开农庄。谁要是违反,就是反对苏维埃共产主义的伟大领导,后果不堪设想。教育部门当然是灌溉这种盲目安份思想的地方,人人都从小被教育说应该安守本份,生于农庄的就应该好好工作,直至死去。
看鸟自由飞在天空。如果困在笼子里的鸟不算是鸟,那么被洗脑又没有自由的人就不算是一个真正的人,他只是统治者的一个棋子──甚至连一个棋子都算不上,他们的生命值不了多少钱,因为有无数个「安守本份」的人作替代。充其量,人只是国家生产机械里的一颗小螺丝。人的价值在哪里?人生存为了什么?从小,他们被灌溉说,他们做的种种是为了伟大的苏维埃政府的神圣共产主义理想,虽然他们做的是简单的工作,却是十分重要的。然而,这只是「高贵的」谎言罢了,他们身边的警察还冷酷地拿着步枪,看守着他们日复日、年复年同样的工作。人们惶恐,偷偷摸摸地生存着,等待的却是明天同样的工作──那像是命运般无法改变。
人要是为了自由而生存的,在斯大林统下的自由就是安守本份──即是没有自由,就像鸟被剪去了翅膀,无法再翱翔于光明的天空,却只能在黑暗的泥泞打滚,苟且偷生。在这种地方生存的人,会感到幸福吗?让我们回到前面的问题里,这些会使人民觉得是自然的吗?斯大林把农业看成是国家工业化的手段和工具,农民则把集体农庄制称为「第二次农奴制」。
如果奴役是自然的,人受统治受控制是自然的,那么,人为什么还要生存?既然生来只当一颗螺丝,只是安于本分地做别人统治下的棋子,那么人又与狗有什么分别?
纪德对每家每户中的斯大林画象十分反感。这是一种个人崇拜,被洗脑后的盲目信任,以为伟大领袖所做的都是正义的,都是善的,不需要怀疑,不需要问为什么,更不需要有独立思考和尊严,只需要像猪狗般匍匐在他身后。尼采在<查拉斯图特拉如是说>里,叫查拉斯图特拉的学生们离开老师,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可以独立思考,进而起越老师。相反地,斯大林之类独裁者对有任何有意夺位的人都十分讨厌,更遑论任何想超越他的人,因此,为自己树立雕像是十分自然的事。他需要的是本份人,那些本份人一面崇拜他,一面做着没有尊严(甚至出卖灵魂良心)的事,还被洗脑认为这些工作是最正义的,对国家最「善」的。
柏拉图的理想国中,人们得到的所有教育就是:你应该本份做自己的职业,其它的都可以不管,因为那不是你的本份。那么,国家的政策难道不是作为国家一部分的人民的本份吗?这城邦中,不论对外的外交政策或者对内的教育政策,人民都无权干涉,因为那是护国者和哲学家的本份,而不是无知大众的本份,理由是他们拥有智能,人民没有智能──那个「高贵的金银铜铁的理论」早就讲得很清楚了。诚然,哲人订立的制度也许是经过充分考虑的,但他并不能清楚知道人民的需要,只是一厢情愿地认为人民生于无知,有简简单单的快乐便足够。然而,人民是否真的这样想呢?人得不到教育和智能的灌溉,他们根本无法知道他们需要什么。缺少了大家的多方面讨论,哲人的信念只会是一厢情愿,全然没有体贴和正义可言。要是根据柏拉图所定义的正义行事,人们甚至无法改变施于己身的法律和制度,只能默默地忍受金人银人的任意摆弄。这不就是暴政吗?
如果这就是本份的含意,那么,这种本份又有什么高尚可言?人都失去了甚尊严和思想,他的精神会高尚吗?这种安于本份的「高尚」,除了浓妆艳抹之外,又有什么本质和灵魂上的高贵?这不是骗百姓当泥土任统治者把弄吗?
善的目标使任何手段正当化?
柏拉图搞精神控制的目的是想社会人们活得幸福,而斯大林却没有这份心,他千方百计假装出的神圣榥子,为的是满足他对权力和控制的欲望,至于人民是否幸福,是否快乐,他可不管。在他这种统治下,武力压制是必然的,精神控制亦然。
第四篇:读《理想国》有感
读《理想国》有感
当初,选择《经典讲座》这门课,就是想着看看视屏,放松一下心情的。但到了开课,才知道这是一门由四个老师分别讲授经典著作的课程。当时,还挺不乐意的,觉得这样的课肯定无聊死了。直到在老师的精彩讲授下,才喜欢上了这门课,并为当时幼稚的想法感到惭愧。作为一名大学生,如果只是想着业余时间看看电影,听听音乐就能满足的话,就太肤浅了。一名真正有内涵的大学生,应该多读几本国内外的经典著作,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
之所以在四门课中,选择《理想国》来写读后感,是因为在老师讲授的时候,就对柏拉图的观点中的某些看法颇有微词,不吐不快。因此下面我就结合中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写一写对《理想国》的看法。
首先,来谈一下正义的观点。
在柏拉图《理想国》一书中,对正义定义如下:“各尽其职就是正义”。其中,又对个人灵魂的正义和城邦正义做了详细描述,分别如下所示:
城邦正义就是:各守本分。正义就是在国家中,不论统治者还是被统治者,“每个人都作为一个人干他自己分内的事而不干涉别人分内的事”。据社会分工原则:“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当生意人、辅助者和护国者这三种人在国家里各做各的事而不互相干扰时,便有了正义,从而也就使国家成为正义的国家了”。
另外对个人灵魂的正义也做了如下描述:个人的正义和国家的正义都符合正义的“型” 是一致的。个人灵魂的正义,保障个人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能自觉参与实现城邦的正义;个人的灵魂中有理智、激情和非理智的欲望三部分。理智作为智慧起领导作用,激情服从它而成为它的助手;欲望占个人灵魂的最大部分,贪得无厌,必须受理智和激情控制;个人灵魂的这三部分各起合适作用,和谐相处,就有自制的人,能主宰自己,使自身秩序井然,就是个人灵魂的正义与心灵健康;个人灵魂的三部分争斗不和,欲望部分膨胀壮大,反对理智与激情,就是个人灵魂的“不正义”,就会造成种种邪恶行为,就会破坏城邦国家的正义。
在此书中还提及了判断正义的两个原则:
第一原则:每个人都拥有享受彼此相容的最大限度自由的平等权利;
第二原则:社会经济不平等应当
(a)尽可能地有利于从中得益最少的。
(b)权力和地位在机会均等基础上对每个人开放。
我对柏拉图关于正义的定义并不完全认同,首先是因为柏拉图在此定义中,过分的强调了各守本分的重要性,而对于人的欲望则过多的限制。认为一个人要想正义,就必须用理智和激情控制自己的欲望,但是我们应该注意一个人如果能完全靠理智和激情控制自己的欲望,那么他一定不会是人,而是神。因为对人来说实在是太难了。另外,更强调个人灵魂的正义要服从城邦的正义,难道城邦中规定的正义一定是正义的么?对此我不敢苟同。想当初,在封建社会的中国,因为统治者的一句话,就会被株连九族或者是五马分尸,更残暴的酷刑更是比比皆是。难道反抗不比各守本分要正义么?历史也证明了,一个国家政府如果过于残暴,侵害老百姓的利益,必然会引起社会的**,国家的动荡。但是我对于正义判定的两种原则甚是认同,因为它完全体现出了慈悲和民主的精神。以及对弱者的关怀。现代社会也体现出了这样的人文关怀。如:在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当前重点是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如就业、社会保障、扶贫、教育、医疗、环保和安全等问题,尤其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要进一步完善按劳分配制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理想国》中提到的在现今看来是惊世骇俗的观点:“共子共妻”。即女人归男人公有,儿童归所有人拥有。当时听到这个观点,我不得不佩服柏拉图的想象力。在那样一个时代,能提出这样的观点,可想而知面对的压力会有多大,会有多少人在背后抨击他。也许,这也是他为什么临终前才决定出版这本著作的原因之一。对这个观点,我认为不论是从可行性还是从合理性这两个角度都应该进行商榷。
本书借苏格拉底之口,从优生优育的角度来证明这个观点。主张良种生育,主张计划生育。苏格拉底主张女子最佳的生育期是20到40岁,男子则是从跑步速度最快的年龄到55岁。然后在这段时间内,似乎主张一种群居的状态,不
妨想像,如果妻子子女都可以共同拥有这个目标实现的话,社会必定会更加一致,而不存在私有观念,从而增益国家的管理效能。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假想了一个这样的理想城邦。在共妻共子女的国家里,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部分彼此,在这样一个城邦里,没有纷争,没有诉讼,没有私有观念。这就是对正义者的最大回报。
这样的描述确实让人心动,但是,没有私有观念真的会到来吗?至少在柏拉图死后的两千年内都没有实现。而且,我认为,只要有审美在,只要有美丑在,只要有身高差别在,只要有财富多少在,只要有欲望、权利在,只要有一点点不平等的事情在,真正的共子共妻就不会实现,否则只能是乱伦。但是,我们不能因自己的无知断然否定柏拉图的观点。因为,一切皆有可能。一切可能发生的事情,终有一天会发生,只是时间长短而已。不可否认的是,柏拉图的预言正在一步步实现,如:计划生育、优生优育已在中国进行的如火如荼。也许现在的我及大多数的人们就像“洞穴”中沿墙走的人一样,在里面狂妄自大,听不进智者的劝言。无论怎么说,世上自古以来都是庸人多,圣人少。时间会证明一切,也是检验真理的最简单的方法。当共产主义到来之时,柏拉图的伟大构想也许将能实现,但这必将经历一个长久的过程。
在上课是就对老师讲的“洞穴”深有感悟,不妨拿出来在重温一下。(如下图所示)
洞口
墙壁
从洞穴喻来看,生活在洞中,背朝洞口面向洞壁,全身被缚住而不能转动的囚徒就象现实世界的人,他们借助于身后火光看到映在洞壁上的影子只不过是现实中的实物。他们不知道洞外阳光照耀下的世界才是真正的世界。他们一旦脱离
洞穴来到真实世界还会有许多不习惯,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弄清楚洞中的虚假与洞外的真实。而这个这所谓真实世界就是“理念的世界”。在这里柏拉图认为,人生的意义就在于认清世界的真相。
从柏拉图对洞穴喻这一比喻的一系列论述,我们可以对他的理念论的这一含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他所说的理念是统摄杂多的同名的个别事物,每一类杂多的个别事物各是一个理念。理念是与个别事物相互分离的一个先天存在的共相和种。是一个逻辑意义上的概念,是同可感事物相分离的,我们要得到这个先生的存在的共相,必须摆脱从可感事物那里得来的任何感觉的束缚,如果没有摆脱这一束缚,那我们就不能看见事物的本相。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柏拉图关于理性神的思想以及对诗文的规定。神是实在善的,不会干坏事、做恶行,只是好的事物的原因,指责荷马史诗说宙斯“混吉凶”、赐坏运,随意给凡人降灾祸;神不是魔术师,不会在不同的时间随意变换形相;神是单一的,始终不失其本相,处于最好状态,就像最勇敢、最智慧的心灵不受外界干扰而改变自身,“神绝对不能有许多形相。”;神明不说谎欺骗,神性和心灵都和虚伪无缘,是真理的代表;神与得神性的人都尽善尽美,永远停留在自己单一的既定形式之中。这里,柏拉图的理性一神思想也表达得很清晰了。
对诗文做了如下规定:第五、要使护卫者有勇敢的品质,在战争中誓死作战,必须排除其帕死的心理,因此诗文有描写阴曹地府,死后受难的应当排除,人既然不以死亡为可怖,则不应爱怜子女、兄弟、亲人、朋友的死亡,凡诗文中有歌泣悲怨之事和挽歌之类都应删去;护卫者应稳静沉着,态度要庄重安详,不能全有狂笑过渡的举止;
真实无妄是高于一切的。神和人都不应说假话,以诳语骗人。除非对付敌人;护卫者要有自我克制的能力。
在当时,也许这样的规定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今的人们已经知道神和上帝只是统治者赋予人们的精神枷锁。世间不存在所谓的因果报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也是无稽之谈。因此,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对于神灵和上帝少了敬畏,取而代之的是无所畏惧。我也是如此,当看到柏拉图的这一观点,我轻笑:智者也不过如此。忘却了柏拉图生活的年代,忘却了时代的局限性。但是,现今国人因为不存在而对上帝、神是蔑视是正确的吗?因
为不存在而不敬畏,失去了精神上的信仰又何尝不是一件悲哀的事呢?下面让我们结合一下当下国人缺失信仰,来看看没有信仰、没有敬畏之心的国人失去了什么?
现在,你能说出中国人在信仰什么吗?没有人能具体说出,因为我们已经在不经意间丢掉了它。看着国人一窝风似的,跟随着时代潮流,过着圣诞节,我内心感到异常悲凉.圣诞节是何意义?估计大多人都懂,它是为了纪念基督教创始人耶稣的降生而产生的。我感到悲凉,倒并不是仅仅因为国人把中国的传统文化抛之脑后,而去重洋媚外。真正使我感到悲凉的是,现在国人信仰的缺失。
西方各发达国家,有着富裕的经济实力,也有着发达的科技实力,而就在这些发达的国度里,人们却依然没有忘记祷告,遇到烦心的事,也没有忘记求助与牧师和他们心中的神,向他们倾诉。生活在现代化的社会之中,却依旧秉承着他们为之骄傲了数千年的基督教,这不能不让人为之叹服。然而,我们的经济没有人家强,社会地位没有人家高,却很容易就丢掉了我们心中的信仰。
在旧中国,有人死亡后,他们也会拿出佛像,点香膜拜,但我们会嗤之以鼻,觉得他们迂腐。在我们看来他们迷信,他们封建, ,有背于现在人们的行为准则.可是我们是否看到了,他们祈祷时得到的心灵的沉静和自我谴责。很多人看不到,因为很多人没有信仰,他们的准则是利益金钱至上,一切有违追求名利的行为和举动,都会被他们称之为愚笨。他们认为自己的思想是人类中最先进的,因为这个社会越来越现实。人也变得也越来越势利。于是出现了所谓的“愤青”、“仇富”等新名词。贫穷之人憎恨社会,仇恨富人,成功人士身缠万贯,手握重权,但仍旧感觉孤独,空虚甚至失落,社会之中,人们会相互利用,友情丧失,亲情有时也抵挡不了金钱的诱惑,夫妻间的婚姻关系薄若蝉翼,离婚率居高不下。
失去了信仰的人们,同时也失去了理智,如同魔鬼,贪婪着谗食着本该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仿佛世间只有自我,生活的中心只有自我,孤独得走着人生中的每一步,任何善意的帮助,都被视为挑衅。为什么我们的社会会成为如此,为什么响誉中外的礼仪之帮会成为如此?
因为支配社会的我们,是一群没有信仰,只有名利的躯壳,我们丧失了思想,我们丧失了伦理,我们丧失了本该有的那份沉静与善良,我们浮躁的心态得不到慰辑,我们只有疯狂的发泄心中的苦闷,因为我们的罪恶的心灵得不到谴责,得不
到沉静,我们想找到那个避风的港湾,但我们只是汪洋中的扁舟,因为我们没有信仰,我们盲目,我们无所谓辑也肆无忌惮。
也许,这样认为现今的社会,基调太过沉重,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失去了最纯真的心灵。短短的几十年我们便看到现今的社会变化的如此迅速。古人云:一生得一知己足已。现今人们最多说的一句话是: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古人云: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现在男人的三大幸事竟是:升官、发财、死老婆。在毛主席领导的年代,成群的牛羊在街上也不见丢失,现在是公然在大街上抢劫,却无人敢上去帮助。曾经不拿群众一根一线,到现在竟是十个领导九个贪得局面,每天都有群众的父母官收贿、包情人的事件见诸报端,无不让人扼腕叹息道:拥有高素质、高文化的人才为何如此自甘堕落,难道金钱真的能代表一切?能毁灭人的理性与良知。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答案。在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社会,一切事都会发生。
我们不应该盲目的追风,应坚守自己的信仰,如果一个人没有了信仰,就像是没有灵魂的躯壳。真的希望,国人没有让金钱蒙蔽了自己的双眼,坚守自己的信仰,无论遇到什么,都坚守内心的信仰,永不改变。
以上我只是就柏拉图观念中的部分观点进行了阐述,《理想国》中的内容远远多于这些。希望对此感兴趣的课后继续阅读《理想国》这本经典著作,如果不去细细品味,你就永远不知道它的经典之处究竟在哪里。在寂静无人的夜晚,或是心情浮躁的白天,不妨拿出一本经典著作,慢慢的去看、去读,不求获得知识,只求让自己烦躁的内心得到平静,去享受一份难得的宁静。
字数统计:5217
第五篇:读《理想国》有感
读《理想国》第一卷引发的思索
学院:政法学院班级:行政1班
姓名:何平鸽
学号:2010502298
读《理想国》第一卷引发的思索
公元前339年雅典民主派当权,苏格拉底被控传播异说,毒害青年,法庭判以死刑,苏格拉底从容答辩,竟以身殉。柏拉图目击心伤,终其身魂梦以之,不能忘怀。
随后,柏拉图以继承苏格拉底大业自任,前后共著对话二十五篇。《理想国》成于壮年,如日中天,影响深远。《理想国》一书,震古铄今,书中讨论到优生学问题、节育问题、家庭解体问题、婚姻自由问题、独身问题、专政问题、独裁问题、共产问题、民主问题、宗教问题、道德问题、文艺问题、教育问题、加上男女平权、男女参政、男女参军等等问题。柏拉图的学问可称为综合性的。这对于我们学习政治而言非常有研究的必要。
《理想国》共有十卷,在这篇文章中,我主要围绕第一卷的内容来侧面阐述《理想国》中的一些观点。
第一卷的主题:是以“正义”为中心。主要讲了苏格拉底与玻勒马霍斯、色拉叙马霍斯围绕“正义”的讨论过程。
在与玻勒马霍斯的讨论中,我们发现的问题与感情有:
一、苏格拉底是如何将“正义”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又怎样利用事实的例子推翻了前人的推断。譬如说:玻勒马霍斯起初赞同西蒙尼得所说的正义“欠债还债就是正义”。而后在苏格拉底的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的引导下,玻勒马霍斯发出:“老天爷啊!不是。我弄
得晕头转向了,简直不晓得我刚才说的是什么了。不管怎么说罢,我终归认为帮助朋友,伤害敌人是正义的。”这样的感叹。以至于在最后玻勒马霍斯又说道:“你说得对极了。”
其实在段落中也不难发现苏格拉底非常的善于打比方!当苏格拉底与克法洛斯谈到“正义”的概念时,曾这样打过比方:“你有个朋友在头脑清楚的时候,曾经把武器交给你;假如后来他疯了,再跟你要回去;任何人都会说不能还给他。如果竟还给了他,那倒是不正义的。把整个真情实况告诉疯子也是不正义的。”这种打比方的方式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的表述了“正义”的具体化概念。也就是这样的一个简单的举例子就将克法洛斯和玻勒马霍斯征服了。
文段中出现的第二个人是色拉叙马霍斯,他对于苏格拉底这种打比方的引导式提问的辩论方式非常不满,认为这是一种“光是提问题,再以驳倒人家的回答来逞能。”的精明诡辩方式。
二、色拉叙马霍斯与苏格拉底同样围绕着“正义”的定义进行辩论。但是辩论的方式与前面玻勒马霍斯的方式有些不同。譬如说:色拉叙马霍斯采用了压倒式提问的方式,率先将自己的观点融入问题中向苏格拉底提问,以至于答案的范围缩小到了“是”与“否”中但最终还是被聪明的苏格拉底翻转,让主动权重回自己手中;并且,两人都采用了以小见大的方式来阐述自己的观念。例如:以“舵手不是一个普通的水手,而是水手们的支配者。”从而推导至各国的统治者。又比如说苏格拉底以眼睛的功能为切入点引出心灵的特有功能又最后联系到了正义得本质上;还有一点是:在与色拉叙马霍斯的这段讨
论中,色拉叙马霍斯有个特别的辩论方式就是引入不相干的话题,例如以下的这段对话:
色:苏格拉底,告诉我,你有奶妈没有?
苏:怪事!该你回答的你不答,怎么岔到这种不相干的问题上来了?
色:因为你淌鼻涕她不管,不帮你擦擦鼻子,也不让你晓得羊跟牧羊人有什么区别。
苏:你干嘛说这种话?
色:因为在你想象中牧羊或牧牛的人把牛羊喂得又肥又壮是为牛羊的利益,而不是为他们自己或者他们主人的利益。
不难发现在色拉叙马霍斯发现正义的定义被苏格拉底颠倒过来以后,色拉叙马霍斯选择不回答苏格拉底提出的问题,而是问出了与议题没关系的话题,这种引入不相干话题的方式为他的辩论拖延了时间并且带有了转弯的余地。
三、在这一文段中可以看出苏格拉底对于别人提出的问题总能从容应对,面对色拉叙马霍斯的咄咄逼人,苏格拉底依旧镇定自若,这不禁让人佩服他的强大气场和博大的知识量。
在整段文字中,作者先阐述了争议的定义,然后以此反驳别人的观点来肯定自己的观点,从而得出最后的结论。
全段的行文结构:以苏格拉底和玻勒马霍斯的父亲克法洛斯讨论:当人的年纪已经跨进了诗人所谓的“老年之门”后,究竟晚境是痛苦呢还是怎么样?为开篇的。随后插入了关于“正义”的话题,而后玻勒马霍斯、色拉叙马霍斯参与了讨论。
由此可见,关于“正义”话题的讨论,苏格拉底是分为两块阐述的,主要凝结在与玻勒马霍斯、色拉叙马霍斯两人的不同辩论中。
第一卷围绕着“正义”展开了一场精彩的辩论,并以苏格拉底这样一段话结束了这次的讨论:“我得感谢你,色拉叙马霍斯,因为你已经不再发火不再使我难堪了。不过你说的这顿盛宴我并没有好好享受——这要怪我自己。与你无关——我很象那些馋鬼一样,面前的菜还没有好好品味,又抢着去尝新端上来的菜了。我们离开了原来讨论的目标,对于什么是正义,还没有得出结论,我们就又去考虑它是邪恶与愚昧呢,还是智慧与道德的问题了;
接着’不正义比正义更有利’的问题又突然发生。我情不自禁又探索了一番。现在到头来,对讨论的结果我还一无所获。因为我既然不知道什么是正义,也就无法知道正义是不是一种德性,也就无法知道正义者是痛苦还是快乐。”
柏拉图《理想国》对话,为西方知识界必读之书。见仁见智,存乎其人。毁之誉之,各求所安。关键在于细读,慎思明辨之后,确有心得,百家争鸣可也。否则断章取义,游谈无根,那就了无意思。在此我对《理想国》中第一段的浅薄见解,若有不当之处还望老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