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政策性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专题调研情况的报告

时间:2019-05-13 18:04: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林业政策性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专题调研情况的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林业政策性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专题调研情况的报告》。

第一篇:林业政策性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专题调研情况的报告

绵竹市林业局关于2011—2012年林业政策性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专题调研情况的报告

德阳市林业局:

为加强林业政策性资金使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四川省林业厅关于开展林业政策性资金使用管理情况专题调研的通知》(川林办[2013] 33号)安排,我局对2011——2012年的森林植被恢复费等林业项目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从6月中旬开始,至7月中旬结束,历时1个月。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森林植被恢复费

(一)森林植被恢复费的征收1、2011-2012年征收及占用林地审批情况。2011年共办理征占用林地3宗(其中:报四川省林业厅审批2宗,征占用林地面积0.8307公顷;我局审批1宗,征占用林地面积1.8公顷)。2012年共办下征占用林地12宗(其中:报四川省林业厅审批6宗,征占用林地面积共94.3143公顷,我局审批6宗,征占用林地面积共7.0878公顷)。

2、2011-2012年各级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情况。报省厅审批的征占用林地的森林植被恢复费已缴四川省林业厅。由我局直接审批的,共征收森林植被恢复费49.05万元(其中2011年5.4元,2012年42.65万元)。

(二)森林植被恢复费的使用及管理1、2011-2012我市分成资金307.54万元,已到位,主要用于植被恢复。

2、2011年省厅安排省级森林植被恢复分成200万元,用于清平乡灾损新村绿化;2012年省厅安排省级森林植被恢复分成100万元,用于地震灾后森林植被恢复示范。

我市森林植被恢复费纳入财政专户进行管理。

(三)征收、使用管理的方式及存在问题

1、森林植被恢复费在审核审批林地征占用手续时进行征收。

2、森林植被恢复费由财政统一管理,以项目形式组织实施。

3、在使用森林植被恢复费时,限制范围太窄。

(四)意见及建议

1、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标准已多年未作调整,随着物件及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应适当提高征收标准,才能满足森林植被恢复的需要。建议每隔一段时间,做适当调整。

2、森林植被恢复,应允许安排适量资金用于森林规划调查及资源保护项目。

二、育林基金

(一)育林基金的征收

1、征收范围、标准、方式。我市育林基金征收的对象是在本市范围内采伐(集)林木的单位或个人(林农自用材以及农村居民采伐自留地和房前屋后个人所有的零星林木,免征育林基金)。征收环节是在办理林木采伐(集)证环节进行。征收标准是按照林木产品销售收入的10%计征,育林基金的票据按规定使用省财政厅统一印制的票据。

2、征收数量:2011年我市征收育林基金790809.12元;2012年征收育林基金1240703.80元,其中县级财政1027623.84元,省财政213079.96元。

3、征收中均按规定进行征收并解缴。

(二)育林基金的使用及管理

2011-2012年我市育林基金纳入财政专户进行管理。育林基金使用是按照《森林法》的有关规定,用于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等林业项目。无截留、挤占、挪用及统筹调剂,用于非林业项目现象。

(三)意见及建议

1、建议省上强化对育林基金征收指导。

2、育林基金使用须有更明确的规定和使用范围,以利于林业发展。

三、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补助资金1、2012年绵竹市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补助资金700万元。

2、安排林业部门项目资金70万元,主要用于文家沟泥石流森林植被恢复项目。

3、建议省上在争取此项资金时,明确用于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的资金额度。同时对于生态建设中用于森林植被恢复的项目资金也应有一定比例。以利于林业部门在本机财政编制使用方案时,争取林业项目资金。

四、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

(一)公益林的面积

1、公益林面积基本情况。根据德阳市林业局《关于转核定下达国家级和省级公益林地面积及有关事宜的通知》(德林资[2012]19号),核定下达给绵竹市(不含德阳市伐木厂)的公益林面积为424300亩,其中:集体所有的国家级公益林面积185518亩;国有的国家级公益林面积238548亩;国有的省级公益林面积234亩。我市在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工程中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面积以省核定下达的为准。

2、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实施情况。我市严格按照《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管理办法》及《四川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实施。

3、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兑现落实情况及面临的问题。个别镇乡落实的进度比较缓慢;由于我市集体公益林大多为集体所有,同时在一个镇中面积分布不均,给森林的统一管护带来困难。

(二)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以来,公益林征占用情况。

2011年我市没有公益林征占用情况发生。2012年,我市共有2宗征占用林地涉及公益林,均已经四川省林业厅审批,面积共5.2815公顷:一是绵竹至茂县公路工程征占用德阳市伐木厂防护林地3.733公顷,九顶山自然保护区特用林地1.4965公顷;二是四川绵竹电力股份有限公司35KV(清平乡—徐家坝)输电线路灾后重建工程征占用德阳市伐木厂防护林地0.052公顷。

(三)公益林地的经营和利用

1、我市出台了《关于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意见》,对林业用地建设等出台了一条例的政策措施。

2、我市召开了推进林经复合产业发展的专题会议,对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加快林下产业发展做出号召,并在政策上给予支持。

3、在公益林的非木质利用应给予积极支持。将其纳入产业项目支持。鼓励发展林菌、林药、林禽产业的发展,鼓励开展林旅游业。

(四)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公益林保护管理及经营利用意见和建议。

1、建议逐步提高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

2、建议允许镇乡人民政府统一使用部分(不超过30%)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用于镇乡范围内的森林资源管护。因为镇乡是集体林区管理森林的最重要单位,是整合管护力量的载体。

五、森林保险

(一)投保的基本情况

2011年、2012年我市森林投保面积均为53万亩,其中,公益林面积42万亩,商品林面积11万亩。森林灾害受灾面积约为1900亩。

(二)森林保险工作的组织和管理情况

1、我局将森林保险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分派给资源林政科负责,并安排专人负责联系保险公司和镇乡林业站,提供我市森林保险相关数据,同时收集我市林业受灾情况,积极参加灾后定损理赔工作,使森林灾害受灾数据真实准确。

2、我局与保险机构在开展承保、定损理赔工作时以投保时提供的林权证明材料为依据,以现场查勘数据为准,确定责权利关系,对镇乡林地由林业局森林保险经办人员会同保险公司理赔人员以及镇乡林业站工作人员与受灾投保人共同到灾害现场查勘定损,确定受损程度。对有争议的,以三方达成一致的意见为准。

(三)承保、定损理赔情况

目前保险公司正在进一步收集各被保险单位的灾害损失情况,因此查勘、定损、理赔工作尚未展开。

(四)政策建议

1、继续支持现有商品林、公益林的投保,完善森林大灾保险长效机制。

2、加强监管,定期组织保险公司与投保单位工作会议,解决在森林保险工作中的具体问题。

第二篇:林业涉农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调研报告

林业涉农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调研报告

一、XX林业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我市林业各级主管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林业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强力推进生态网络体系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努力达到生态环境改善、森林质量提升、林区增产增效、林农脱贫致富的目标。截止2009年底,全市林业用地面积901万亩,其中有林地837万亩,活立木蓄积242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36.5%。全市2009年林业总产值41亿元。

二、2009年林业涉农资金落实情况

2009年,国家和省下达我市林业涉农资金共计23109.3万元,其中中央投资22995.7万元,省级投资113.6万元。分类别如下:

1、退耕还林工程:总计16755.5万元,其中2009年退耕还林荒山荒地造林及封山育林补助费486万元,历年退耕还林粮食及现金补助10842.3万元,完善退耕还林政策补助636.9万元,巩固退耕还林成果4790.3万元;

2、抑螺防病林造林工程:1538万元;

3、油茶产业发展:516万元;

4、林木种苗工程:103万元;

5、森林生态效益补偿:1614.62万元;

6、林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25万元;

7、森林防火项目:450万元;

8、森林公安派出所项目:33万元;

9、农业综合开发项目:224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60万元,省级投资64万元;

10、石油价格财政补贴:25.9万元;

11、林业贷款财政贴息:428.35万元,其中中央投资378.75万元,省级投资49.6万元。

三、涉农资金管理及使用情况

我市严格按照国家及省市有关政策文件的规定,积极申报林业工程项目,强化工程质量和资金管理,提高兴林富民成效,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主要做法是:

1、科学规划设计,积极申报林业工程项目 为加快我市林业结构调整步伐,发挥林业在生态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应有作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市林业局未雨绸缪、超前谋划,在充分调查摸底和深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编制安庆市林业重点工程项目库;按照国家省有关政策规定的程序积极申报。

2、加强工程管理,落实项目及资金管理责任制

为强化工程管理,务求工程项目取得应有的效益,我市严格按照工程管理的要求,全面落实工程和资金管理目标责任制。省林业厅与市、县(市、区)政府签订工程管理责任状,市政府与县(市、区)政府、县(市、区)政府与有关部门和乡镇签订责任状,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分工协作的发展机制。建立健全工程施工、质量监理、工程验收和资金管理目标责任制,明确相关权益,落实相应职责。

3、严格工程验收,按照工程管理的要求拨付资金

根据有关政策规定,我市林业工程全面落实工程验收制度。对于营造林等工程,实行验收,由县(市、区)林业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自查验收,并出具验收结果,承担验收责任,财政局会同林业局根据验收结果,支付工程资金;对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行工程阶段验收,根据具体工程项目要求,由相应验收单位验收合格后,财政局会同林业局根据验收结果,支付工程资金。

4、注重效益评价,进一步巩固工程建设成果

为总结成绩、反思不足、举一反

三、完善提高,我市全面启动林业重点工程效益评价工作。根据评价结论,实行奖优罚劣,继续推广有效经验,整改存在问题,完善工程管理,巩固工程成果,实现工程生态效益与经济社会效益、长期效益与短期效益的和谐统一。

四、林业涉农资金效益评价

1、生态建设步伐加快

2009年全市继续强力推进生态建设步伐,共完成人工造林任务20.07万亩,其中退耕还林荒山荒地造林3.1万亩,抑螺防病林8.225万亩,长防林项目6.48万亩,退耕还林成果巩固专项规划造林1.75万亩,一般社会造林0.51万亩;完成退耕还林补植补造7.86万亩。

2、森林质量得以提升

结合生态文明建设,我市注重林中树种结构的更新,继续推进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完成退耕还林专项规划现有林培育0.62万亩,封山育林14.23万亩,森林经营15.28万亩,低效林改造0.43万亩,有林地面积和活立木蓄积快速增长,森林覆盖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森林质量得以明显提升。

3、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2009年我市实施林业基础设施项目(林业科技推广站项目和林业站标准化项目)、森林防火项目、林业公安派出所项目、林木种苗工程,加大基层服务体系的配套设施投入力度,理顺管理体制,加强业务培训,加速新品种、新技术的实验与推广进程,为林农提供及时、有效的技术服务。

4、林业产业规模扩大

我市在加快生态建设、提高森林质量的同时,注重林业产业的培育与扶持,重点对杨树、泡桐等速生丰产林、油茶等木质能源林建设予以重点扶持,对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和造林大户,提供造林补助和财政贴息,进一步推进林业产业化进程,为社会经济注入新鲜血液。

5、林区农民得到受益

退耕还林工程惠及千家万户,尤其是粮食和现金补贴更是直接“打卡”至林农,2002年以来全市共完成退耕还林工程坡耕地造林49.74万亩,项目区有32.8万农户、120.7万农民受益。

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共涉及补偿面积339.9万亩,惠及农户11.9万户。通过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来改善本地区气候环境,使农业生产走向稳产增收,达到“生态建市、兴林富民”的目标。

五、制约涉农资金成效的主要因素

1、林业项目单位投资额较小,难以形成示范效应

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尤其是造林工程如退耕还林工程荒山荒地造林项目、抑螺防病林造林项目、长江防护林造林项目中央投资仅200元/亩,单位投资较小。经测算每亩造林当年实际投资约800-1200元。中央投资与实际投资差距较大,地方配套由于财政困难不能有效兑现,资金紧缩造成项目实施与规划设计效果尚有一定距离,难以营造高效示范林;群众造林积极性不高,生态建设形式严峻。

2、项目计划及资金滞后,影响了工程进度与质量 林业部门申报计划采取层层上报,国家下达计划及项目资金也实行层层下达方式,因而常存在滞后现象。而林业尤其是造林工程项目的季节性很强,项目的仓促实施导致工程进度和质量严重受影响。

3、投资渠道单一,不利于成果巩固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林业投资尤其是造林项目投资主要是一次性投资,而造林往往是“三分造、七分管”,项目的后续管理至关紧要,项目实施后由于没有后续工程支持,项目成果得不到有效巩固,影响了工程效益的有效发挥。

六、提高涉农资金成效的对策

1、提高单位投资额,实行生态林业产业化 温家宝总理在中央林业工作会议上指出:“林业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基础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这一鲜明论述确定了林业在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建议提高林业项目单位投资额,及时下达项目及资金计划,同时加大科技支撑力度,保障良种壮苗,提高林业项目科学化、集约化、产业化的水平,实现林业项目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完美统一,以圆满完成党和国家赋予林业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

2、整合资金资源,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 由于林业的长效性,林业项目的后期管理和后续巩固至关紧要,因而需要建立和健全长效投入机制,统筹规划、有效整合、相互配套、相互补充,变分散资金为板块投入,推动林业和地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加强项目管理,落实项目管理目标责任制

把涉农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及效益情况列入各级政府主要领导、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一把手”目标责任制,并签定责任书,制定涉农专项资金考核量化指标,有计划地对项目管理、资金拨付与使用、项目实施、工程质量与效益等进行考核。

4、强化资金管理,提高规范化水平

建立科学规范的申报及审批机制,全面推行专家评审、项目指南、标准文本等制度,对涉农资金的规模、用途、使用方向进行严格审核。落实资金管理,严格按项目实施进度拨付和预留资金。加强对财政农业资金的监督检查力度,林业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应对涉农专项资金运行全过程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全方位监督。进一步建立健全涉农资金的追踪问效制度,真正将资金使用落实到位,达到预期效果。

第三篇:关于申请使用林业贷款资金的报告

郧县清青农林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申请使用林业贷款资金的报告

郧县清青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始建于2006年,是集优种核桃生产、核桃种苗繁育开发为一体的核桃专业化公司。公司占地面积1500亩,总资产500万元,公司现有职工60人,业务技术人员30名,高级技术顾问2人。

公司坚持“建园标准化、栽培良种化、管理规范化、产品绿色化”的发展理念,先后引进国内外核桃优良品种24个,建有核桃品种园50亩,良种核桃采穗圃100亩,优质苗圃150亩,核桃示范园1000亩,核桃生产基地16000亩,年可提供优质、良种核桃嫁接苗20万株,接穗40万枝。

2009年公司生产的“清香核桃”在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获得金奖;2010年我公司被市政府确认为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2010年向国家专利局申请的“优品核桃的嫁接技术方法”取得发明专利受理通知书。

企业发展的宗旨是用我们的优质核桃苗木和一流的技术服务让更多的核桃种植户过上幸福生活。用我们的优质核桃让更多的人身体健康。

企业的经营理念是以诚为本,科技为先,企业的发展目标是2011年-2015年公司生产全面推行核桃 “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年繁育优质嫁接苗50万株以上。在完善技术服务体系,加大营造核桃高标准生产基地5万亩,通过专业合作社、协会、公司+基地+农户等形式,引导基地发展。进一步完善核桃采收加工标准化工艺,加工量达10万吨,初步建成优质高档商品核桃基地。积极谋划,提高新特核桃深加工项目,提高核桃深加工能力。

郧县核桃栽培历史悠久,在山区有“铁杆庄稼”之称。核桃仁因其保健价值,丰富的营养和独特的风味深受世人的喜爱,市场潜力巨大,销售价格逐年看涨。公司将充分利用山地资源,把核桃产业做大做强,以此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发展。

一、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建设总面积3000亩,其中:新建核桃基地2000亩,老园嫁接改造1000亩。

二、项目建设地点

项目涉及杨溪镇伏山村、青曲镇乐园村、谭家湾镇青山村和核桃树垭村。

三、建设期限

本项目建设期为2年,即2010年11月至2012年12月。

四、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项目建设总投资400万元,其中:种苗费160万元,占26.5%,投工折资(含机械整地费用)200万元,占50.0%,肥料和农药费74万元,占18.5%,科技支撑及其它20万元,占5.0%。

在总投资400万元中,拟定公司自筹200万元,占50%,申请林业贷款中央财政贴息资金200万元,占50%。

五、效益评价

本项目建成后,三年见效,五年盛产,实现亩产干核桃100公斤。年产核桃300吨,销售收入达900万元。

项目建设将带动4个村,1060余农户,3760人,年人均增收2390元,同时增加100余名农民就业,有利于加快山区新农村建设步伐,推动郧县核桃产业健康发展。

二O一一年三月十七日

第四篇:资金使用及管理

南水北调工程建设项目资金管理

但懋相

一、资金稽察的必要性

要了解资金稽察的必要性,首先要明确工程建设稽察的必要性。

2004年7月19日,国调办张基尧主任在南水北调办工程建设稽察专家首期培训班开班典礼的讲话中指出,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稽察工作是依法行政的需要、是规范市场的需要、是工程建设管理的需要,这三个需要从宏观上阐明了工程建设稽察工作的必要性,具体讲就是为了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工程建设的进度和工程建设资金的安全,所以,要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稽察。资金使用与管理在工程建设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国调办领导多次强调,资金使用与管理是工程建设稽察的三大重点之

一、规范资金使用与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资金的安全是各级监督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也是稽察工作的重要任务。由此可见,资金使用与管理的稽察是极其必要的,十分重要的。

二、资金稽察的依据

资金稽察的依据有两个方面:一是总的依据有:《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稽察办法》、《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稽察办法》; 二是专业依据有:《会计法》、《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水利基本建设资金管理办法》、《国调办工程基金筹资和使用管理办法》、《国调办财务管理办法》等。

三、资金稽察的主要内容

资金使用管理贯穿在整个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之中,因此,资金使用与管理的稽察实际上是对项目法人或建设单位整个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的检查。《国家重大项目稽察办法》和《南水北调工程稽察办法》对资金使用与管理的稽察内容做了规定,南水北调办将资金稽察内容汇编成稽察工作手册,概括起来有六个方面:

(一)会计机构设臵及会计人员配备

会计机构设臵及会计人员的配备,主要检查被稽察单位是否按照《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设臵会计机构和配备会计人员。会计人员的上岗资质、任职条件、人员分工、财务印鉴保管等是否符合会计基础规范的要求。从总体评价会计机构的设臵及会计人员的配备是否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

(二)内部财会管理制度的建立与执行 内部财会管理制度是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的基础和保证,项目法人和建设单位都应根据国家、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政策法规,并结合工程建设的实际制定能满足工程建设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制度或办法,使本单位的财会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询,规范化、制度化的运行。

主要检查被稽察单位是否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建立内部财务制度体系、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账务处理程序、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原始凭证管理制度、成本核算制度、定额管理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产清查制度、财务收支与审批制度、财务会计分析制度等十二项。从实际出发,一个单位要把这些制度全部建立起来是不现实的,也没有必要,重点要看被稽查单位所建立的内部财会管理制度是否满足工程建设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需要。

(三)会计核算

会计核算是整个财会工作的重要内容,会计核算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会计资料的及时性、真实性、准确性。对会计核算的稽察,主要检查被稽察单位是否按照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设臵会计科目、建立会计账户、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同时,按照会计基础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检查被稽 查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

(四)资金到位及使用

资金到位及使用是资金稽察的重点,也是工程建设项目稽察的重点。

首先,要根据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初步设计概算及下达的投资计划和下拨资金计划,稽察项目法人或建设单位、工程项目的资金到位情况,看是否与下拨资金一致,是否与投资完成相适应,是否满足工程建设进度的需要。

其次,资金来源的构成与投资计划是否一致。第三,稽察资金到位后,是否实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

资金使用与管理的稽察:①要审核投资完成,包括:建安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待摊投资和其他投资;②审核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递延资产;③审核往来账款:包括各种往来款项。重点是预付工程款、预付备料款、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④审核结存资金:包括银行存款和现金。

最后,将资金使用的总和与结存资金相加等于资金来源,说明我们的审查没有漏项。在审核中要认真细致,对 每一项支出要弄清它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五)工程价款结算

工程价款结算,主要稽察项目法人和建设单位是否按照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规定的程序、时间和手续,向承包商结算、支付工程进度款、预付工程款、预付备料款。工程价款结算是否符合合同条款的约定,有无计划外、合同外的项目、有无提高或降低合同单价的情况。

工程价款结算程序和手续包括:承包商申请→监理工程师审核→现场管理部门审查→项目法人或建设单位的工程管理部门审核→合同管理部门审核→财务部门审核→单位领导签批→承包商提供发票→财务部门办理支付。

(六)执行财经法规,遵守财经纪律

主要稽察项目法人和建设单位是否按照国家政策法规和制度规定,筹集和使用建设资金,是否有截留、挪用、转移工程建设资金的情况;是否有公款私存、公款私分和私设小金库的情况;是否有虚列成本费用、虚报冒领的情况;是否有未经批准擅自提高开支标准、扩大开支范围、搞计划外项目的情况;是否有偷漏税金的情况;是否有其他经济违纪行为。

四、资金稽察程序

资金稽察程序寓于工程建设项目稽察程序之中,但因资金使用与管理有其特殊性,应在工程建设项目稽察程序基础上,更加细化,更具有操作性,经过几年实践,我总结出资金稽察程序是:

(一)在稽察专家组召开工程项目稽察专家会议后,制定资金稽察实施计划。

每一次工程项目稽察实施前监督司或监管中心都要召开稽察专家组会议,宣布稽察项目实施方案,明确稽察任务,时间、分工及要求,根据稽察专家组长分配的任务及时间要求,制定资金稽察的实施计划,对资金稽察作出详细的安排。

(二)在听取工程建设情况汇报,现场查勘结束后,与被稽察单位的财务负责人或财务主管人员见面,提出具体要求。

1、按照资金稽察内容的六个方面提供书面材料。

2、填写5张表格作为书面材料的补充(表格式样附后供参考)。

A.资金稽察附表1:会计机构设臵及会计人员情况表 B.资金稽察附表2:内部财会制度情况表 C.资金稽察附表3:工程价款结算情况表 D.资金稽察附表4:往来账款明细情况表 E.资金稽察附表5:银行账户情况表

3、要求被稽察单位提供真实、可靠的资料

A.批准的初步设计概算、投资计划、对外签订的经济合同或协议。

B.内部管理制度、办法或规定。

C.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及其他会计资料。D.其他管理监督部门如:财务、审计、税收、稽察、纪检监察等部门出具的与财务有关的检查、审计、稽察等报告。

(三)实施稽察

1、审查账表和凭证:要重点审查会计账簿与会计报表是否相符,审查投资完成中工程价款结算的程序是否合规、手续是否完备,审查待摊投资中建设单位管理费开支的标准、依据、手续是否符合规定。审查往来款项是否真实可信。在查阅账表和凭证中,对发现的问题做好记录。

2、对已记录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向有关人员进行核实,对已核实的问题进行取证。

3、编写稽察工作底稿,并附上取证材料,一般一事一稿。

4、核实账表与被查单位所提供的书面材料数据,作为编写稽察报告的依据。

5、编写资金稽察专项报告

第一部分基本情况:要真实、全面反映被稽察单位的会计机构设臵及人员配备、内部财会制度建立与执行、会计核算、资金到位及使用、工程价款结算的情况,并给于客观公正的评价。

第二部分存在问题:要事实清楚、有理有据,说明不符合哪个制度和办法的规定。

第三部分整改意见和建议: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符合实际的整改意见及建议。

(四)整理资料、编写目录、移交归档

五、稽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五年多来,我先后参加了国调办组织的对项目法人或 建设单位的多项工程建设项目稽查复查工作,在资金稽查中,尚未发现建设资金被截留、挪用、转移的情况,也未发现严重的经济违法违纪行为,但也发现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会计机构及人员配备方面的问题

通过几年的稽察,未发现会计机构不健全、人员配备不满足工程建设需要的情况,只发现个别单位在综合部门配备财会人员,但未明确主管会计,致使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只有单位领导和经办人签字,没有财务负责人,主管会计签字的现象,还发现有6名财会人员没有从业资格证书,不符合《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

(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执行问题

通过稽察了解到绝大多数项目法人或建设单位,比较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内部控制基本上都比较健全、有效。但也发现个别单位没有制定会计核算制度和岗位责任制,还有的单位某些内部控制制度尚需修改、补充和完善。

比如,有一个单位制定的费用开支管理办法,对差旅费补助规定为:正式职工每人每天按80元计发、聘用人员另行规定。经落实,该单位以会议纪要的形式明确聘用人 员的差旅费补助是正式职工的一半。在同一制度中又规定了业务招待费的开支范围、审批程序。但对开支标准又另行规定。后经查实,另下发文件规定了以“桌”为标准的业务招待费开支管理办法。这个单位还制定了借款管理办法,其中有一条规定“私人借款,最多不超过两个月”,显然与国家的财务制度相违背。

以上两个制度都需要修改、补充和完善。

还有一个单位在调整工程价款结算支付审批权限时,改变国家规定的工程价款结算支付程序。

工程价款结算支付的正确程序是:承包商申请→监理工程师审核→现场项目部审查→项目法人或建设单位的工程部门审签→计划合同部门审签→财务部门复审→单位领导审批→承包商提供发票→财务部门支付。这个单位下发工程价款结算支付审批权限调整后,只有现场项目部审批,和项目法人财务部复审。将项目法人的工程部门、合同部门和单位领导审签、审批程序都精简了,以现场项目部替代了项目法人的三个程序。

在制度的执行上发现,有一个单位的职工出差期间,即享受每人每天80元的出差补助费,同时又享受每人每天60元的工地补助,显然不符合规定。

(三)资金使用与管理方面的问题

1、资金到位不及时,影响工程建设

在今年的一个工程项目稽察中发现,截至稽察时已完成工程投资7亿多元,而资金到位只有5亿多元,建设单位不得不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动用一部分其他项目的工程款,二是向银行贷部分款,筹集资金,以解燃眉之急,使工程建设得以正常进行。

2、开设银行账户不符合财政部的规定

如有的单位同时在两个银行开设账户;有的单位有两个工程项目,分别在民生银行开设基本账户,又在中国银行开设备用金账户;还有的单位在多家银行开设多个账户。

3、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挪用南水北调工程银行贷款指标

稽查中发现:有一个稽查项目与相连的挡水闸工程属于地方配套项目,投资2775万元,因为地方项目投资尚未下达,资金不到位,就动用南水北调工程银行贷款指标,从银行贷款2100万元,用于该工程项目的建设,至2007年9月30日我们稽查时,地方政府只下达1000万元投资计划,并拨付资金归还了部分贷款。还有1100万元尚未归还,不符合南水北 11 调资金管理的规定。

4、支付征地款依据不足

在一次稽查中发现:有个单位在未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没有正式签订征地合同的情况下,只凭一张进区协议,支付征地款774万元,列其他应收款挂账,不符合水利基本建设资金管理的规定。

5、现金管理与使用

稽察中发现在现金管理与使用方面存在两个问题:(1)超限额是使用现金支付货款,有一个单位在同一商场、同一时间购买货物一批,一次以现金支付3万元多元的货款。

(2)借款条顶替库存现金,在稽察中发现一个单位的保险柜里有17张借款条,金额达7.16万元,另一个单位的保险柜里有5张借款条,金额1.51万元,借款用途是食堂借采购款,为单位垫付购货款,为职工垫付伙食费,少量的职工出差借款等。

以上问题不符合现金管理条例的规定,是违纪行为,应引起大家的关注。

6、建设单位管理费超支严重

稽查发现,所有稽查项目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概算的建设单位管理费,与工程项目完成的投资比例计算,普遍存在严重超支现象,如有一个单位所承建的工程项目初设概算批准的建设单位管理费为4600万元,建设期为66个月,至稽查时已开工建设35个月,支出建设单位管理费6132万元,已经超支33%。建设单位管理费超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初设概算偏低的因素,又有物价上涨,各种费用升高的问题,还有单位管理不严、开支失控的原因。对此问题,我们没有更多的追究,建议要加强管理,控制支出,做到开支有依据、有标准、有审批、手续完备,使建设单位管理费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

(四)会计核算方面存在的问题

通过稽察发现,会计核算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多,也很普遍,下面我从六个方面进行介绍:

1、工程投资核算

从稽查项目看,工程投资的核算不够规范,特别是对待摊投资和其他投资,临时工程和临时设施费划分不清。如有的建设单位将自行购臵,自行使用的办公用固定资产、用具器具等本应在待摊投资建设管理费核算,却列入了其 他投资核算;有的单位将结算支付给施工单位的临时设施包干费、进场费、退场费等,本应在待摊投资的临时设施费核算,却列在建安工程投资的临时工程核算;有的项目法人,将“预付设备款”列报设备投资,而有的项目法人将已基本安装完成的设备不列报设备投资,仍在“预付设备款”挂账,影响了设备投资的完成。

2、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

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存在的问题比较普遍,主要有:(1)2005年以前稽查的项目,各单位所购的固定资产基本上都未按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

(2)2006年以后稽查的项目,各单位所购臵的固定资产基本上都按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但会计核算方法有所不同,有的单位购入报账时先列报待摊投资,然后再通过交付使用财产,列固定资产管理核算;有的单位在购入报账时未通过待摊投资,而是直接列固定资产管理核算。这两种方法各有各的道理,但第二种方法不符合建设单位会计制度的规定。

(3)有相当多的单位,在购入固定资产时,没有验收手续,在使用时没有领用手续,管理部门没有规范的固定资产台账,还有的存在固定资产实物与固定资产账不相符 的现象。

(4)概算外购臵固定资产,在稽查一个工程项目时发现,该工程为改造项目,国家发改委在审批初设概算时,没有审批建设单位开办费,也就没有交通工具(汽车)购臵费,但该建设单位在未履行任何审批手续的情况下,分别购臵了价值41万元和26万元的汽车各一辆,在改造项目建设成本中列支,不符合初设概算的批复。

(5)个别单位将购臵的固定资产价值,一次计提折旧列入建设成本,使固定资产净值为零,不符基本建设会计的规定。

以上这些做法不符合固定资产管理核算的规定。

3、工资管理核算

工资管理和核算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是比较普遍的,主要是:

(1)有的建设单位将应列入应付工资总额的加班费和各类补助费,未通过应付工资科目核算。也未计提工资附加费,而是直接列报待摊投资。

(2)有的单位将不应列入应付工资核算的返还原单位借调人员工资,列入了应付工资核算,并计提工资附加费,既加大了工资总额,又虚增了工程建设成本。

(3)返还借调人员工资时,未与借调单位签订借调人员合同,缺乏返还工资结算依据。对已经发生的,但还没有返还给借调单位的工资费用,到年终结账时未预提计入当年成本,造成当年成本不实。

(4)有的单位制定的工资标准、施工补助及各类工资性津贴未履行报批手续。

以上这些,都不符合工资管理和核算的规定。

4、“预付工程款”和“预付设备款”核算

有的单位将“预付设备款”在“预付工程款”科目核算,有的单位将“预付设备款”直接列报设备投资,这两种核算办法都不符合会计制度的规定。

“预付工程款”是按照合同约定一次性支付给承包单位的工程用款,要在以后的结算工程进度款中分次扣回,因此在“预付工程款”科目中设臵明细科目核算。

“预付设备款”是按照合同约定支付给制造厂家的设备制造费用,分首付款和进度款,它是不能扣回的应支付给制造商的设备款项。因此,会计制度要求列入“应付器材款”科目核算,但又属于预付款性质,在编制会计报表 时,要求在“预付设备款项”反映。

5、结算工程价款核算

有的单位在结算工程价款时,未通过“应付工程款”科目核算,而是直接支付给承包单位。“应付工程款”科目,贷方反映结算总额,借方反映支付总额,余额反映已结算未支付总额。如果,结算工程款不通过“应付工程款”科目核算,就不能提供工程价款的结算总额、支付总额、和已结算未支付金额这些重要的会计信息。

6、会计基础工作

(1)账簿扉页不按规定填写经办人、主管会计、财务负责人等。

(2)现金、银行日记账采用打印的活页账,未使用订本式账簿。

(3)有的付款依据凭收据报账,没有正式发票,特别是支付房屋租赁费,没有发票的情况较为普遍。

(4)有的记账凭证只有制证人、没有审核、记账、主管签字。

(5)有的会计资料,特别是记账凭证未及时整理装订 17 归档。

(6)有的单位的账簿未贴印花税,有的贴了印花税未注销。

以上这些问题,是自己在稽察过程中发现,总结归纳的,供大家参考,错误难免,请批评指正。

但懋相

二〇一〇年九月二十五日

第五篇:县级财政支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的调研报告

县级财政支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的调研报告

县地处青海省东部,总人口44.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4.6万人,耕地面积69.3万亩,属全国扶贫工作重点县和青海省粮食生产大县之一。由于受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县域经济欠发达,县财力薄弱,是依靠上级转移支付等收入低水平维持运转的“吃饭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主要依赖中央和上级财政的支持。据统计,-,中央和省级财政累计对县的支农投入资金达到24375万元,其中:投入2191万元,投入4615万元,投入5153万元,投入5900万元,投入6516万元,国家支持农业生产发展的投入呈逐年增加态势。这些资金的投入,有力的解决了地方支农资金投入不足、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使用上尚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面对来之不易的支农资金,县级财政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管理,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已成为一个亟需认真研究并妥善解决的课题。

一、县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基本现状

从200年以来,县财政支农资金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管理轨道,支农资金管理工作从五个方面取得了突破。一是支农资金实行归口管理。改变以往财政局内部各科室“混管”和部门“争管”的局面,划清职能、明确责任,为管好用好支农资金从源头上理顺了关系。二是支农资金及时安排、调度到位。设立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专户,对上级下达的各项支农资金及时拨付到位,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跟着项目进度走,保证了项目实施进度所需资金。三是“资金进专柜,钥匙分开管”。对涉农部门要求在主管局开设支农专户,将所有支农资金及时拨入专户中,在强调专人、专账核算的基础上,银行预留的印鉴由财政和各主管单位进行分管,明确双方职责,保证了支农资金的专款专用。四是实行县级报账制度,财政部门审核原始单据后加盖审核专用章、主管部门加强财务核算,双方联袂管理杜绝不合理支出,对资金管理进一步规范。五是联合部门对资金实行“全程”管理。由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联合进行监督管理,并由事后监督改变为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全过程监督管理,提高了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当前县级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县支农资金管理工作虽然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当前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归纳起来,集中体现为以下几点:

(一)管理办法滞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农村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原有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办法和某些制度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财政支农资金的扶持外延有了很大变化,由过去主要扶持农村、牧区的集体所有制和公有制经济改变为扶持国有、集体、个体、民营和股份制等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财政支农资金扶持的内涵也有了很大的变化,由过去单纯支持良种补贴、农技推广、病虫害防治、设施农业建设等农业生产发展改变为农业生产发展、新农村建设、农产品产业化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扶贫贷款财政贴息等多方面的支持;对支持的方式也有了很大的变化,由过去单一的补助方式改变为补助、贴息、奖励等多种形式。在这种形势下,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办法也应及时随之改变。

(二)传统的会计科目已不适应现代管理要求当前使用的支农资金管理办法中对支农资金的支出仅用“在建工程”和“其他支出”两个会计科目来核算,但对目前支农资金众多的支持内容用这两个科目来核算所有支农项目的支出已不能满足需要;对无法形成固定资产的支农项目如何进行核算,从项目资金投入——使用——退出、形成结果,都没有明确规定;对类同基本建设项目的农(来源:好范文 http://www.xiexiebang.com/)业、水利、林业、扶贫等固定资产投资建设的支农项目,因核算体系的不一,所形成的投资效益、核算结果也不一。在基本建设项目中有地勘、设计、监理、管理费等合理的项目支出费用,由于支农项目大多数属于补助性质,因而在项目中没有核定此类支出,特别是没有项目管理费,这就造成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面对必须发生的费用而无法处理的尴尬局面。由于这些现象的发生,在实际工作中因各级管理者的认识、理解不同,所造成的结果也各不相同,给基层管理者带来了不少困难。

(三)项目管理不规范支农项目具有项目多、资金规模小的特点。在信息时代,目前使用的手工记账已彰显落后,很难达到及时、准确的要求。长期以来,对支农资金管理侧重于资金使用是否按时到位,是否专人、专户、专账核算、是否按项目批复专款专用,而对项目实施过

程中形成的各种基础性资料搜集、整理做得较少,使项目档案的搜集、整理不到位,特别是规模小、资金少的支农项目往往仅有下达的资金通知、项目实施方案,而对申报资料、财务档案和相关的项目档案整理不够,不利于项目验收和支农绩效考评。

(四)中介结构参与不够中介机构参与项目审计、检查,既可体现客观公正性,又能将行政管理人员从繁琐的检查事务中解脱出来。但实际工作中,一般采取行政手段代替中介机构进行检查验收,这种做法,虽然节省了费用,但其客观、公正性难以体现,不利于发现、解决问题,有效地规避财政风险。据统计,从-,县的各类支农项目除极少数项目由上级财政部门指派中介机构进行检查、评审外,绝大多数项目均没有社会中介机构参与。

(五)财政支农资金缺乏论证和监督由于县级财力对支农资金的投入十分有限,发展靠支持、发展靠项目、“争资金、跑项目”的现象比较普遍,加之目前一些项目审批制度化、公开化、科学化不够,资金支持范围还不是很清楚,一些支农支出没有一套规范完善的执行标准,加之支农项目的特殊性,在实施过程中支农项目大多不履行招投标手续,自行联系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现象比较突出;项目的设计是否合理和可行、造价是否真实准确、施工单位是否有资质等关系项目实施成功与否的许多关键环节没有专门机构来论证、审定,缺乏监督,导致部分项目实施效果不理想。同时存在支农资金在使用时有较大的随意性,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困难时未经上级部门同意随意变更建设内容、变更建设地点、改变资金投向,影响了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

(六)要求配套过多中央和省下达的许多支农投资项目,一般都规定省、市、县要按一定的比例进行资金配套。这种做法对调动地方各级政府投资农业的积极性、多方筹资增加农业投入有促进作用,但是,对于财政困难的县来说,无法承受太多的资金配套要求。结果是项目开工后,上级的专项资金拿来用,本级的配套拿不出,造成项目“先天”的资金缺口,出现“半拉子”工程,即浪费了国家有限的财力,又使项目未充分发挥作用。

三、加强县级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制度建设,从源头上及时规范支农资金管理措施

1、改进支农资金管理办法,充实管理措施。改进、充实后的管理办法紧跟新形势的需要,管理办法、措施在项目下达前或与项目下达同步进行,有利于支农资金的各级管理和监督部门有统一的执行标准,有利于项目实施过程中不走弯路,有利于有限的支农资金发挥项目预期的效益。下达给县“中央财政支持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补助费100万元,项目建设期1年,因以往没有此类项目的管理办法,所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参照了支农资金管理办法,在项目实施接近尾声时接到了《测土配方试点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经过对照检查发现有部分支出需要调整,但有部分支出已经形成无法更改的状况,按照此项资金的管理办法形成了违规,给国家和单位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下达给县“-扶贫贷款财政贴息”资金100万元,其中和各50万元,下达了此项资金50万元,这些资金下达后由于没有相应的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实施方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无法具体落实财政贴息的额度、利率、期限、支持的产业方向、报账的凭据等内容,加之唯恐将专项资金使用不当造成不必要损失等因素影响,致使资金下达后一直停留在项目实施单位,没有发挥出支农资金应有的效益。对此,审计、各检查部门也束手无策,在下达此项资金时出台了相应的实施方案。因此,加强制度建设,及时制定出各项支农资金的管理办法,对规范使用支农资金、发挥支农资金效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改进各项基础管理措施,规范项目管理,着力提高支农工作水平。首先,改革会计核算方法,对支农项目资金的拨入、支出严格执行相关会计核算制度,规范一级会计科目,细化二级明细科目,会计核算全面实行电算化,彻底脱离手工记账,达到及时、准确的效果;其次,制定措施,及时搞好支农项目档案搜集、整理工作,从项目申报、批复、实施方案到项目招投标手续、施工合同、监理日志及验收报告和验收结论等一系列基础资料均要定期整理,及时装订成册,按和项目档案管理的规定进行保管,有利于项目验收和支农绩效考评。

(二)有效化解财政风险,规范项目申报和中介机构参与制度

有效化解财政风险,首先要从源头上抓起,实行项目申报公示,严格执行项目申报指南,建议对50万元以下的项目由县分管领导把关,项目主管部门组织县内专家进行论证;对50万元以上的项目县分管领导签署意见、由省市行业主管部门把关,邀请省市财政、发改、环保等部门及行业专家进行论证,确保项目的可行性,有效规避重复投资和不必要的投资,合理使用有限的财政支农资金。其次,项目实行“六制”,加强项目的监督管理,进一步化解财政风险。建议全面实施项目公示制、法人制、招投标制、合同制、监理制、报账制。向社会公示项目建设内容、投资总额、项目法人和实施单位;避免财政部门和项目实施部门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按程序规范实施项目,约束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随意性;明确具体的招投标办理手续,在确保同等资质条件下,提倡低价中标,尽可能地推行优质价廉工程,充分发挥支农资金使用效益;按照《合同法》签订项目实施合同、明确项目的责任主体;引进社会中介机构参与项目监理,提高项目实施质量;严格按程序实行财政审核、主管部门核算的报账制,财政部门要以身作则,主动负责监管,履行应尽的职责,提供优质服务,保证资金顺畅和核算监督得力,尤其要跟踪资金运行到底,直到所实施的项目顺利完工、交付使用,整个项目资金终审无误为止。第三,建议对重点工程和投资额在50万元以上的支农项目,逐步引入社会中介机构对项目进行审核、评估机制,以此确定客观、公正、合理的投资,减少不必要的项目支出,增加合理的费用,提高项目实施的科学性,提高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对因此发生的费用可列入项目预算,计入投资总额中。

(三)整合资金,解决配套难的问题,提高财政资金“集合效应”

首先建议上级有关部门在充分考虑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实际困难,在下达支农项目时适度安排部分管理费用等合理的支出,因地制宜的确定地方财政和农民自筹比例,对地方配套难以落实的地区实行项目、资金倾斜,提高上级财政投入比例,确保下达的支农资金发挥效益,切实解决目前在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重争轻管,地方配套难的问题。其次,加强整合财政支农资金,对属于同一事项、相同建设内容、不同资金来源的项目,按照统一规划,在不改变资金管理渠道和使用方向的前提下,作必要的整合,切实解决分散实施后效益不佳的问题和地方财力困难、解决配套资金难的问题,集中财力办大事,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集合效应”。第三,在申报项目前加强调查研究,对确实存在配套无法落实的项目,一方面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地方存在的困难,争取得到上级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通过切实可行的规划对项目分期实施,或通过资金整合等方式,解决配套资金难以落实的问题;在落实配套资金上绝不搞虚假承诺,变相套取国家支农专项。

(四)实行绩效考评,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制定措施,统一标准,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和责任连带机制,广泛推行绩效考评机制,实行奖罚兑现的激励约束制度,为支农资金管理实行保驾护航。建议上级部门统一出台《财政支农资金绩效考核管理办法》,由省级以上权威机构和专家对不同类别的支农项目制定出系列标准指数,便于客观、公正的考核。通过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对所有支农资金扶持的项目进行绩效考核,实行检测评分。由项目主管单位和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联合成立项目绩效考评小组,在项目完成后,及时组织有关专家或委托中介机构进行绩效评价,并建立档案,对实现预期目标的,优先考虑给予政策、资金、项目扶持;对未能实现预期目标的,调减直至取消扶持政策,情况严重的,要追究责任人的相关责任,最大限度的保证支农项目都见效、少浪费,从而提高资金的效益

下载林业政策性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专题调研情况的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林业政策性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专题调研情况的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数据和资金管理调研报告

    优抚保障工作事关国家的建设、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是国家和社会为了对优抚对象进行优待、抚恤及其他物质上的照顾和精神上鼓励的一种管理,是一项很特殊的社会保障制度,也......

    林业调研报告

    林业调研报告威海工业新区成立后,汪疃镇在区党工委、管委确定把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要战略的政策下,我镇形成种植业、畜牧业和林果及其他农业全面推进的发展格局,农林副渔......

    林业调研报告

    林业发展调研报告刘富勇党的十七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肩负着重要使命,不仅要承担起生态建设的重任,更要做生态文化的先......

    林业调研报告

    学科学发展观,努力推进生态林业的建设 党的十七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肩负着重要使命,不仅要承担起生态建设的重任,更要......

    林业调研报告

    林业调研报告 林业>调研报告(一)近年来,我县以“国土增绿,农民增收”为目标,坚持林业重点工程实施与兴林富民相结合,成果巩固与产业培育同步,林业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一、发展现状......

    医疗救助资金管理调研报告

    医疗救助资金管理调研报告 医疗救助资金管理调研报告 医疗救助资金管理使用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医疗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针对那些因为贫困而没有经济能力进行治病的公民实......

    林业现状调研报告

    林业现状调研报告范文(一)近年来,我县以“国土增绿,农民增收”为目标,坚持林业重点工程实施与兴林富民相结合,成果巩固与产业培育同步,林业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一、发展现状1、第......

    桥头镇林业调研报告

    桥头镇林业调研报告 桥头镇在经济上是小镇,但在生态建设上却是大镇,林地面积30余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2.1%。林业作为生态保护核心、经济发展的支柱、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肩负着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