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万宁槟榔合作社如何做大做强
槟榔行业怎么运用互联网推动发展?万宁恒达槟榔种养专业合作社带你一起分享一下这则消息:我们万宁的槟榔产业局全国独此一家,2012年,万宁还实现了另外四个第一,成立中国第一个槟榔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中国第一个槟榔电子交易市场、开发中国第一个基于二维码技术的槟榔质量可追溯系统、发布中国第一套槟榔产品系列标准。此外,万宁还举办一年一度的槟榔文化节暨槟榔产业发展论坛,引来国内外专家和相关大企业聚集万宁,共商槟榔发展大计,促进万宁槟榔销售和产业发展。政府考虑的方向就是互联网。
互联网跑马圈地的模式能照搬到传统行业吗,不是的。
互联网思维一个重要特征是先拉流量,跑马圈地,积攒人气再考虑商业模式,但传统行业不一定适用。为什么?先看互联网创业和传统行业最根本的源头——消费者。传统行业遵循的是“二八定律”,企业用百分之八十的人力、物力、财力服务好百分之二十的消费者,并通过这百分之二十的消费者赚取企业百分之八十的利润。而互联网创业遵循的是“长尾理论”,互联网产品的边际成本极低甚至趋零,就是说互联网企业完全可以在不增加太多成本的前提下,让所有的消费者免费试用、基于云技术为基础的网络服务模式基本能让大部分消费这满意或者比较满意。但这一套完全照搬到传统行业,就如同高速公路不分时段的完全免费,最后的结果必然是交通大堵塞。
互联网思维的本质是垄断?错了,是分享;
互联网思维肯定能帮助传统行业打开思维的天窗,如果说槟榔行业怎么运用互联网推动发展。那么首先要明白互联网思维对传统行业意味着什么,我是这么看待互联网思维的,那就是“开放”。当下传统实体企业运用互联网思维谋求发展,企业家首先考虑的是能跑马圈地占有多少资源,比如你能在全国放多少个省级代理,你能培养多少一线的营销团队,你能抢占多少媒体的黄金时段和版面。
但是互联网思维的本质是什么一定不是占有,更不是垄断和门槛,而是分享。比如能有多大的发展不完全取决于占有多少社会资源,而在于槟榔企业自身的资源能被社会上多少企业分享。
有对在互联网发展槟榔行业的小伙伴帮忙出点主意,也欢迎私信我,我近期就准备招人启动项目了。
第二篇:如何做大做强农民专业合作社
如何做大做强农民专业合作社
2011-02-14 信息来源:安徽农民专业合作社网 【大 中 小】【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笔者是一位农民合作社的理事长,下面结合本农民专业合作社设立、运行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就如何办好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一问题与广大同仁交流。
一、在登记设立阶段要做好基础工作,是合作社规范运行的前提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个独立的、互助性的经济组织,是一个具有法人资格的新类型市场经济主体,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觉得,在合作社创办设立的初始阶段,依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相关政策规定,充分尊重民意,由农民自发联合,自主管理,才能真正体现“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办社方针。为此,在合作社登记设立阶段,应着重抓好三个建设:
(一)组织机构建设。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四章,对合作社组织机构的成立、职权、职责以及成员大会等均作了明确的界定,成员(代表)大会是合作社的最高权力机构,理事会是执行机构,监事会是监督机构。在组织机构建设上,要突出做好以下四项工作:
一是组建一个过得硬的理事会。在合作社成立后,除了涉及合作社经营管理的重大事项的决策,由成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外,一般性的日常工作主要靠理事会决议并实施,所以,理事会班子在合作社运行过程中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合作社设立大会一般都要选举产生理事会和监事会,所以在民主选举理事会组成人员时要兼顾多方面人才加盟,要把成员中的“能人”选进理事会,特别是生产技术人才、经纪营销人才、经营策划人才,等等。
二是选配一名高素质的理事长。理事长是合作社的领军人物,也是核心人物,担任理事长不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还要在合作社中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更要有出色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所以在选举理事长时成员要充分了解理事长人选的能力和水平,只有当家人选好了,才会使合作社健康发展。
三是选聘一名业务精的财会人员。合作社是一个经济组织,离不开财务核算。所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必须聘请具有专业资格的财会人员。在合作社创办的起步阶段,如果没有合适的专业财会人员,可聘请当地村级组织的报帐员担任,也可以委托乡镇财务核算中心代理做帐。
四是合理设置内部机构。合作社在内部机构设置上,要根据每个合作社实际需要合理设置。对于一些较大型的合作社,可设置办公室、财务室、技术(供应)服务部、市场营销部等机构。
(二)规章制度建设。
规章制度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运行和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也是合作社在设立登记之
前必须要做的一项工作。从目前情况看,不少合作社的章程是套用工商登记的章程范本,或者是其他合作社的章程范本,有的基本制度不够健全,各项权责不够分明。所以,在规章制度建设上,要重点把握好两个方面:
一是制定一部符合本社实际需要的、可操作性强的《章程》。章程可以说是合作社的内部“法律”,所以制定好章程是非常必要的。章程的制定可参照农业部示范章程,但不可原文照抄,要对章程的关键部分,诸如成员出资、机构设置、财务管理、盈余分配、解散清算等作出明确的规定,章程必须经过充分酝酿、反复修改、讨论认可,最后由全体设立人在设立大会时表决通过,签字盖章后正式生效。
二是制定一套基本制度。如财务管理制度,理事会、理事长,监事会、监事长工作职责,还有购销制度、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产品质量标准,等等。
(三)办公场所建设。
办公场所是合作社的所在地,也是理事会、监事会处理日常事务和成员聚会、培训的聚集地,是合作社初期发展的硬件之一。合作社最好设在成员居住集中或者生产集中的地方,有条件的最好自己建设,没有条件的可租用交通便利的门市房,还可以争取村干部的支持,把合作社办公地点设在村部。在办公场所的建设上,既不要讲排场搞豪华,也不能太过简陋。理事长办公室、财务室、业务室是必备的,办公场所还应做到“两有、两栏、两上墙”。两有是:有牌子、有办公用具;两栏是社务公开栏、财务公开栏;两上墙是章程张贴上墙,制度张贴上墙。
做好以上的工作,合作社就可以委托办事能力强的人员(多数是理事长)去办理合作社登记事宜了,先到工商部门申请注册登记,取得营业执照后刻制公章和法人代表名章,在一个月内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和税务登记证书,选择一家银行开立银行账户,最后到乡(镇)政府和县级农业部门进行备案。这样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手续就办妥了。
二、在运行阶段应规范管理,使合作社平稳健康发展
农民专业合作社从创办设立到正式运行,要想真正体现“生产在家、服务在社”、“先有专业生产后有专业合作、先有群众意愿后有组织建设”、“自主管理、自由进退”的要求和理念,就必须全面强化内部管理,促进规范运行。这些要求的着力点是,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充分强调“统”的功能,使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得以延深。合作社理事会或者管理人员要结合本合作社的实际,可以有选择地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为社员及时提供信息服务。在信息化时代,作为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崭新载体,合作社的运作离不开市场导向。加强对市场信息的收集和传递,是合作社实现灵活经营、规避市场风险的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合作社管理层要对产品动态信息、市场供给信息、消费需求信息、市场价格信息、产业政策信息等作出及时反应并传达给成员。
(二)组织农民学习科技知识。合作社不仅要实现合作社成员大幅度地增产增收,更要带动当地广大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科技是生产力,对此,提高产业的科技含量,提高合作社成员的生产技术水平,培养新型农民应列入合作社的重要议事日程。可以说,合作社要开展培
训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首先要抓好的是合作社有关理论知识培训,使合作的理念深入人心。
(三)积极开展技术指导。合作社在运行过程中,要针对本社生产经营的专业化程度和产业特色,广泛与相关科技部门对接,加强横向联系,利用科技部门的技术优势,解决广大成员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有条件的合作社可结合自身实际,向有关部门聘请技术顾问、理财顾问、法律顾问和政策顾问。
(四)统一供应农业生产资料。合作社成员享有合作社提供的各种服务,统一为本社成员代购配送农药、农膜、化肥以及优良品种,是合作社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的一种真正体现。通过统一代购配送农资,不仅可以减少成员生产成本,让成员一心一意搞生产,而且也可以避免假冒伪劣农资给成员造成经济损失。
(五)制定统一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农业生产的技术标准和产品质量标准,直接关系到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品质优劣,它不仅涉及到产品的使用效能和市场价格,而且直接牵连着商品的销路和产品的声誉。各合作社在制定生产技术标准、产品质量标准和具体操作规程时,应主动征求政府相关部门的意见,使标准和规程更具有实用性和权威性。
(六)做好合作社农产品特色包装的设计。产品包装是产品生产的延深,利用产品的特色包装不仅可以保证质量,也可以扩大销路提高价格。在当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生产者若不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是很难提高市场占有率,只有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同时,不断更换包装花样,适应广大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和消费需求,才能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才能战胜对手立于长盛不衰之地。
(七)成员农产品要实行统一销售。要实现合作社盈利二次返还,最大化地提高产品价值,达到农民增收的目的,合作社成员生产的产品,应在章程约定内由合作社组织收集,并对初级产品进行分级、筛选、包装后统一推向市场,有些产品还可以通过精深加工后投放市场,这样有利于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也可以解决一家一户产品卖难问题,更能体现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真正价值。
(八)注册申报知名品牌。农民专业合作社要有自己的品牌。随着合作社产品的优化升级和知名度的提升,要积极做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知名商标、驰名商标的申报工作,要在亮出自己的优势,打造自己的品牌上进行升华。
(九)财务核算要做到规范并定期向成员公开。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互助性经济组织,其每次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财务会计核算。规范合作社的财务管理工作,是保证广大合作社成员合法权益的基础性工作,各合作社要按照财政部制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设立好三本帐:即合作社总帐、明细分类帐,社员台帐。要严格凭证的审批手续,充分发挥监事会的职能,定期向成员通报财务状况,实现民主理财。
(十)年末决算实行盈利返还。合作社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实行盈利二次返还。各合作社一定要依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章程约定,切实制定好年终收益分配方案,做好财务决算,召开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会议,通过分配方案,公开分配结果,使年终收益分配和盈利二次返还更加公开、更加透明。
三、在提高阶段应立足长远,要在精深上谋发展
合作社在经过运行两三年以后,各项业务都已逐步开展起来,就面对如何进一步发展的问题。一个具有生命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特别是对于合作社的带头人,在其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应该是短期工作有计划,长期发展有目标。从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趋势和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行现状看,借鉴国际上农业合作社发展的经验,农民专业合作社由设立数量型向运行质量型转变,由纵向的农民专业合作向合作社之间的横向联合,是合作社事业做大做强的必然走向。在合作社完成强基固本,达到规范运行之后,应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精益求精上,在深层次上谋划发展,在精深二字上谋求更大的发展。
(一)立足当前规划长远,为合作社的持续发展找准坐标、明确方向。合作社的工作计划,尤其是经济发展规划,对于一个经济组织来讲是致关重要的。在制定工作计划和长远发展目标时,一定要按照本合作社的经营优势和生产特点,坚持实事求是科学规划,要把广大成员增收致富的作为基点,把合作社搭建成为人人平等、充分发挥广大成员智慧的平台,在此基础上,再设立一个目标值,作为合作社全体成员为之奋斗的方向而不懈努力。通常情况下,生产经营计划应在终了前,由理事会集体研究,提出工作方案,由全体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会议通过后执行;长期发展规划要在可行性研究论证的基础上,由理事会扩大会议提出方案,交成员大会讨论,形成决议,然后分步实施。
(二)提高品位增强实力,走农产品精深加工谋求利益最大化之路。合作社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可以提高合作社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这是因为:一是农副产品经过精深加工后,不仅除去较多的杂质和大量的水份,而且更加便于包装和运输,其贮存时间将会更长,这样做不仅可以有效地避免短期市场波动,还可以适应市场对农副产品需求的调节;二是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和消费观念的改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新的要求,诸如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都离不开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和产品开发,这样的食品更受人们的青睐;三是农副产品的精深加工,可以有效地提升农产品的等级和品质,经过加工后的产品一旦进入流通领域,就很容易找到适合的市场和消费群体,其产品附加值也随之增加。
(三)在纵向合作的基础上发展横向联合,切实把合作社的事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尚处在初始的起步阶段,要把合作社在又好又快的发展进程中,真正把事业做大做强,首先是进一步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宣传力度,切实扩大法律的宣传普及面,让广大农民深知法律的内涵和精髓,让农民自愿走向合作。其次是鼓励现已注册登记的合作社,打破区域局限性,敞开大门,吸收有条件能遵守合作社章程的农民加入合作社,把合作社的规模扩大,要引导农民积极、自觉地向合作社投资,使之形成合力。第三是引导中、小型合作社进行横向合并,或者同业合作社再进行联合,组建联合社或者产业总社,重新进行资源整合,扩大规模增强实力,提升市场竞争力,提高知名度。辽宁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的《辽宁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办法》于2010年3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规定“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进行多领域、多方式的联合与合作,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或者总社”,各地可以做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第四是建立各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网络,应成立县、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帮助合作社开展维权和服务,向政府反映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的情况和问题,协助政府有关部门指导合作社的发展工作。
总之,农民专业合作社只要做好设立、运行、提高三个阶段的关键工作,做到运行规范化、管理科学化,就能够做大做强合作社事业,涌现出更多的产业基础好、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范围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动各地农业产业化又好又快发展。
第三篇:做大做强城市情况汇报
做大做强城市情况汇报
做大做强城市,培育赶超发展的助推器
——区做大做强城市情况汇报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一届十五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更好地实施城市建设赶超型发展战略,推动我区城市建设又快又好地发展,探索出一条大步追赶周边、迅速摆脱落后的具有临川特色的赶超型发展之路,加快富民兴区进程,现将我区如何做
大做强城市汇报如下:
一、临川区近年城市建设基本情况
近年来,临川区结合本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实际,先后提出了以“一招三化”、“1386”、“12316”、“六项工程建设”为载体,努力做好经营城市这篇大文章,盘活城市资产,广辟融资渠道,以规划为龙头,以建设现代化精品城市为目标,以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为突破口,使城市各项建设稳步推进。上顿渡城区建成区面积已由2002年的3平方公里增加到5.11平方公里,人口达11.23万,绿化覆盖率达27.8,道路面积35.1万平方米,城市化率达33.54。经过努力,目前我区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投资环境明显改善。城市建设管理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上了新台阶。我区聘请深圳城规院编制了临川区分区规划,确定了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制定了实施战略和措施,为城市各项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
2、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有了新突破。通过多方融资,启动建设了河滨大道、罗家巷、宾馆路、中医院路、临川新城两条主干道,五条支干道等道路建设,对建设西路进行了改造,并配套建设了给水、原创:http://www.xiexiebang.com/雨水和污水管网工程,拉开了中心城区的框架,使建成区面积进一步扩展,为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3、公用事业有了新发展。启动建设了临川区3万立方米/日给水工程,一期水源工程、二期净水厂工程基本完工,正在进行设备调试,今年5月底将建成供水,能够满足市民正常生活需求,有效地提升市民生活质量。
4、住宅小区建设水平有了新提高。开发建设了玉茗花苑安居工程、临川新城、盛世文昌、龙津购物广场等一批高档精品住宅小区,使临川区的居住水平和居住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为社区建设及管理提供了保障。
5、城市绿化、亮化、美化有新进展。新剪子口、临川大道、玉茗路进行了绿化改造,新建了河滨广场、河滨景观工程、文化广场等绿地,城区主次干道全部安装了路灯,亮化了城区。
二、存在不足
尽管如此,我区在城市建设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城市建设纵深发展不足,城市功能薄弱,现代化设施水平较低;
二是城市建设质量整体水平不高,缺乏精品;
三是市容市貌不整洁,以街为市、占道经营较严重;
四是绿化、美化、亮化档次不高,景点亮化不突出;
五是城市管理效能不高,规划意识不强,执行规划不到位,乱搭乱建,违章建设现象时有发生。
这些问题是广大市民反映的热点和焦点,是我们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究其原因主要是城市资源没有充分利用,投融资渠道单一,导至城市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严重制约了临川的城市发展,所以尽快做大做强城市,培育抚州赶超发展的助动器是我区当前和今后城市建设的主要任务与工作重点。
三、十一五城建工作目标
按照“一河两岸三线四区“的构想,抓好上顿渡宜黄河两岸的规划建设,搞好上顿渡旧城改造二期工程、河西开发工程、重点抓好抚八线、抚临大道、临崇线的规划;分步推进上顿渡旧城区、行政新区(文化教育)、商业物流区和居民住宅区的建设,迅速拉开城市框架,建成后面积增加到12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5万,绿化覆盖率达32,道路面积45万平方米,把临川建成全省闻名的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和生态城市。
四、我区做大做强城市的措施和办法
为了做大做强城市,我们区坚持以打造精品的标准建设城市,从优化环境的高度管理城市,用市场经济的办法经营城市,具体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发挥城市规划在经营城市中的调控和导向作用。城市规划坚持市场经济观念,把城市作为一种资源,把城建作为一种产业,科学谋划,整体运作。从我区实际出发,利用规划引导、调控和促进城区健康发展;运用城市规划的调控作用,合理安排城市建设发展方向,一方面可以完善基础设施,丰富城市功能,拉大城市框架;另一方面,促进城市品位提高,最大限度地提升规划区域的城市资源价值,从而促进城市建设发展,促进经济繁荣。围绕争创全省卫生城市、文明城市、生态城市的目标,按照产业集聚、功能完善、市场运作、集约发展、合理布局、各具特色、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原则,对接抚州城区,
第四篇:把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把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人民日报记者在广东与专家学者的交流探讨
记者 彭国华 杨学博 李林宝
2013-4-28 6:00:38来源:《 人民日报 》(2013年04月28日 05 版)对话人:
人民日报记者 彭国华 杨学博 李林宝
暨南大学党委书记、副校长 蒋述卓
广东省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向晓梅
广州大学现代产业学院院长张仁寿
成功之路
规划政策引领,集聚发展筑基,科技创新带动,体制改革保障
记者:近年来,广东文化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已成为重要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请各位专家谈一下广东发展文化产业的成功做法和亮点。
张仁寿:广东发展文化产业的成功做法,从大的方面讲有4点:一是加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指导,先后制定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决定》、《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广东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11—2015年)》等;二是着力打造文化会展、交易和投融资三大平台,完善文化产业服务体系;三是积极建设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推动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四是落实和完善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强化政策保障。
蒋述卓:近年来,广东大力推进政事分开、政企分开和管办分离,为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例如,广东省新闻出版局将所属的出版社、企
业和杂志社全部划转省出版集团公司主管主办,并下放部分行政许可权;全省广电系统实现机构分设、管办分离。2009年,广东在全国率先成立省国有经营性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广州、深圳、惠州、肇庆、陆丰等市县成立专门的国有文化资产监管机构,其余一些市县也在积极筹备成立相关机构。
向晓梅:广东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四大特征。一是创新性。广东不断拓展文化产业新领域,发展文化产业新业态,数字出版、网络游戏、动漫制作等发展势头强劲,文化创意产业异军突起。二是融合性。新兴文化产业同传统文化产业融为一体,在推动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三是集聚性。建设文化产业园区、完善会展交易平台,文化产业集群化特征明显。四是引领性。努力发挥文化产业对文化消费的引领作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升级之困
长远规划不够,集约程度不高,布局不尽合理,市场发育不全
记者:广东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但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对此,应增强忧患意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实现转型升级。
蒋述卓:是的。随着形势的变化与文化产业的深入发展,广东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一是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与现实结合不够紧密。由于缺乏长远规划,一些文化产业园区一直不能固定下来,持续发展受到限制。二是文化企业税负较重。一些职能部门认为文化产业是非常赚钱的行业,对文化企业的税收过高。三是对文化创意人才的重视和支持力度不够。这方面的问题广东注意到了,并且已经做了一些工作,比如给好剧本支持40万元,但这还远远不够。
向晓梅:当前广东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不完全适应”:一是文化产业整体实力还不够强,文化产品种类、内容和生产水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完全适应;二是文化企业运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新媒体技术还不够,与快速发展的现代传播手段不完全适应;三是文化产业经营单
位规模偏小,产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大型骨干企业和知名文化品牌不多,缺乏“走出去”的雄厚实力,与不断扩大的对外开放不完全适应。
张仁寿:从经济学角度研究广东文化产业,可以发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还存在不足。一是家底不清。广东文化企业名录库调查虽已完成,但调查方式还比较落后。二是缺乏绩效评估。广东从2009年开始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投入2亿元,现在已将近10亿元,但专项资金对文化产业的促进作用到底有多大,现在还没有科学评估。三是文化产业结构布局不很合理。应充分调研、核查,构建合理布局,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四是文化产业市场发育不完善。尽管成立了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和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但相对缺乏好的文化内容和文化产品作支撑。
应对之策
加强理论研究,完善法规政策,深化区域合作,培养高端人才
记者:各位专家刚才提到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不仅广东存在,而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大家有哪些好的对策和建议?
蒋述卓:我认为应从三个方面加大法规政策支持力度。一是文化产业规划与现实之间应更紧密结合。例如,应制定长期性的产业园区发展规划,使入驻企业能安心发展、做大做强,从而使园区提高层次,形成规模效应。二是对文化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尤其在文化企业起步阶段,应通过不征税或少征税来扶持其发展。三是加大对文化创意人才的支持力度。重视文化创意人才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作用,加大对音乐人才、动漫制作人才等文化创意人才的资助力度。
向晓梅: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应在推动创新、扶持新生业态方面加大力度,通过技术创新和传播手段创新,带动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文化产业,延伸文化产业链,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对广东来说,可以利用区位优势,加强粤港澳台文化创意产业合作,推进广东与香港的合作和错位发展,联手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广深港创意产业带”,推动广深佛创意产品制造业升级换代;建立促进文化人才流动及合作的体制机制,大力培养、引进文化产业领军人物和专业人才。
张仁寿:两位的建议都很好。除了这些,我认为还应该加强对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首先,加强文化产业发展程度研究。应通过加强研究,了解全国及本地区文化产品生产、制造、消费等各个环节的发展状况。其次,加强文化产业管理体制研究。一些地方对文化产业进行条块分割、多头管理,这不利于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应组织专家学者加强对文化管理体制的研究,进一步理顺关系、提高效率。再次,加强文化产业政策法规研究。现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处于缺失状态,应进一步加强研究,尽快出台保障和促进文化产业科学发展的法律法规。最后,加强文化产品传播方式研究。目前,我国演出业、影视业、出版业等大都停留在传统传播方式基础上,技术创新不够,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为此,应进一步培养国际视野,加大研究力度,吸收借鉴国际先进技术和经验,进一步创新我国文化产品传播方式。
第五篇:立足乡情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立足乡情做大特色产业蛋糕
新农村和小康社会的建设,难点在农村,重点在乡镇,工作突破口与发展潜力也均在乡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向小康社会迈进的新形势下,在发展经济当中必须注重打造特色农业产业,抓住工业能源优势,统筹协调经济结构,妥善处理主要矛盾。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不断深入,形势要求乡镇经济的发展实现又好又快的目标。为此,我们必须依托本地资源优势,用好国家政策,发展特色经济,才能更好地促进本乡产业经济的发展。
一、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优势,打造特色农业经济,扩充乡镇财源渠道。
禄峒乡属亚热带气候,这里长年降水丰沛,气候条件好,具有较好的发展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优势,充分的合理利用固有的的耕作田地、水利等自然资源优势,稳定水稻、玉米、黄豆等粮食传统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实施粮食生产稳定“三农”,积极发展“烟、蔗、桑”等特色农业产业,实现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上大力推进特色农业富民战略。
1、继续稳定稳定传统粮食农作物面积,实施保障民生工程;在当前全球粮价上涨的形势下,必须要保证现有耕地面积这一底线,保证粮食增产这一关系民生的大大问题,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推广优质品种的种植,加强农民农技培训,倡导科学种植,提高农作物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快水利设施、农业排灌工程建设,避免洪涝灾害影响粮食生产的增长;切实认真落实粮食直补、退耕还林补贴等支农惠农政策,加大打击擅自提高农资化肥
1的违法行为的力度,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确保农民增产又增收,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粮食农作物的积极性,确保粮食产量稳步增产。为其它农业产业稳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发展“烟、蔗、桑”是特色产业,打造富民工程。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及社会发展基础,推进农业优势产业,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全面实施“南烟北桑”结构调整战略,打造特色农村经济板块,推动产业化进程。首先要大力发展烤烟产业,做大做强“黄金叶”这一蛋糕。一是加大实施力度,优化烤烟产业生产的布局,增加烤烟生产面积,形成规模化生产,目前禄峒乡烤烟生产面积3500亩,生产干烟超万担,主要分布在禄峒街、耀峨村、福进村这一片,发展潜力良好的还有平江片三个行政村、荣劳片的大史村、伏龙村等,烤烟面积的发展空间还比较大,时下最要紧的是要加快烟水配套工程建设,使具备烤烟生产的地区形成集约化生产模式,让还没有完全具备烤烟生产的地方能够发展起来,调动全乡人民参与开发黄金叶烟的热情,力争2010年种植面积6000亩,收购干烟2万担。二是用足国家有关政策,争取建设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基地;目前,有禄峒乡、福进村、耀峨村、大史村四个行政村3500亩适合烤烟产业耕作面积被国家烟草总局意向作为规划建设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基地示范点进行规划建设,按照规划建设的内容包括:普及烟草烤房标准化建设使用、实施耕地面积的田园化建设,推行水利设施的标准化使用。这将大大的提高群众参与烤烟生产的积极性和提高农业耕作生产的产出的效益。三是建立完善的烤烟种植、烘烤、销售“一条龙”科技扶持服务体系,从“软件”上全力支持烤烟产业发展;随着禄峒烟站的规范建设,进一步优化烟叶销售服务质量,强化
烟站工作人员队伍的科技培训力度,为新旧烟农提供完善的,全方位的烟草种植科技服务。同时利用“农家课堂”,远程教育设备等方式大规模培训农民,整体提高农民的素质。四是完善农业产业生产保障体系;针对参与烤烟产业的农民具有抵抗自然灾害等其他风险较低的特点,为减少农民受灾的风险,当务之急是要建立烤烟产业特种保险业务,让大众承担个人农业生产的风险,从根本上解除农民参与烤烟生产的后顾之忧。
3、做好“蔗、桑、菜”等农业产业,实现群众群众收入多元化。桑蚕的种养,应当建立价格保障体系机制,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做好蚕茧上市的协调服务工作。扩大甘蔗生产面积,顺应国家糖价上涨的大好势头,搞大做强“甜蜜事业”;再次是抓好“菜篮子”工程建设,紧紧依靠靠近县城的区位优势,以及铝工业园区发展带动的城镇消费增加,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规模。
二、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发展现代工业经济,增加乡镇经济总量。
结合地处北面乡镇,铝土、硫铁矿储藏丰富特点,把握我县实施“南锰北铝”工业发展战略方向,紧紧围绕“铝〃硫铁”大做文章,全力服务铝、硫铁工业,打造特色工业经济板块。
1、继续优化组合现有的硫铁等工业,转变生产方式提高效益;发展工业的基础资源方面禄峒乡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原有的企业基础之上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把节能减排放在引资优先的位置上,杜绝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进行本辖区。
2、放长眼光,着手谋划服务铝工业产业的发展壮大;从目前的发展态势,过不了几年,禄峒乡将成为县铝工业基地重要的材料供给基地,我们要从
长远进行规划,包括厂址、污染的防治方面进行科学论证规划,同时对本乡城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必须服从服务于铝工业发展潮流,同时要理顺解决将要到来的工业发展带来的经济发展和社会问题
三、建立可行机制,规避制约因素。
在发展特色经济当中,必须正视自然条件、发展起步晚、基础设施滞后等制约发展的主客观因素,集中精力解决主要矛盾,完善经济发展保障体制机制,破解制约经济发展的难题。
一是打破基础设施滞后的瓶颈。用足国家关于发展烟区所实施的扶持政策,加快实施禄峒-耀娥-福进三个村5000亩现代烤烟示范基地规划建设,同时对大史、平江片荣劳片三大潜力烟区的水利网络系统建设,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稳定的排灌条件。降低烟叶生产成本。
二是破解生产资金短缺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