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面山绿化总结
元江县国土资源局县城面山绿化
义务植树阶段总结
为积极支持县政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快生态元江建设步伐,切实推进元江县城面山绿化义务植树工作,我局杨顺福局长参加了2011年6月23日在元江职中后山举行县城面山绿化义务植树活动启动仪式,会后,杨局长认真落实会议精神,同时召集局班子成员、办公室主任、开发办主任等有关人员研究部署县城面山绿化义务植树工作,并明确局长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全体干部职工全局参与,按期完成我局的绿化义务植树任务。
2011年6月30日,杨顺福局长带领全局干部职工自带锄头、水桶等工具,来到我局责任片区热水潭后山开展植树造林活动,积极投身到植树造林、绿化生态元江建设的热潮中,全局干部职工冒着烈日共同种下了希望的树苗。此次植树活动我局共栽榕树154棵,种植面积达12.9余亩。我局严格按照县林业局的相关要求进行植树,植树树种为榕树,树龄为2年及以上,胸径3—5厘米以上,树高1.8米以上,蓬头直径60厘米以上,根系发达。并把所栽的榕树树干1.3米以下的全部涂白,无病虫害,树形相对美观。
我局干部职工进行植树造林,是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全县面山绿化义务植树会议精神,是深入学习和弘扬杨善洲精神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防治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的具体措施,将更加有利地推动元江的可持续发展。
元江县国土资源局二零一一年七月四日
第二篇:粮食局县城面山绿化工作总结
元江县粮食局
县城面山绿化划片包干植树工作总结
为了改善元江县城人居生态环节,实施县委、县人民政府提出的“生态富县”战略,根据元办法[2011]27号《元江县城面山绿化划片包干实施方案》,我局强化领导,抢抓时机,广泛动员,积极组织开展植树,通过全局12名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用了一天的时间完成植树36株,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县委、县人民政府下达的植树任务。
一、加强领导,广泛动员,宣传植树的意义
我局接到《元江县城面山绿化划片包干实施方案》的通知后,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及时动员机关全体干部,大力宣传植树的重要意义,大力宣传绿色就是资源、绿色就是财富、绿色就是生态、绿色就是文明的理念,营造人人关心绿化,人人参与生态建设的良好风气,为推动植树活动营造浓厚的氛围,同时按县委、县人民政府的要求我局在责任区醒目处自行树立了责任牌。
二、合理选择树种,积极寻找苗源
根据元江县城面山立地条件,按照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参考实施方案提供的的树种选择,我局确定适应于土层薄,以沙石土为主的立地条件,且根系发达的树种榕树,在树种选定 后我局领导较重视,局长亲自带队寻找树龄在2年以上,胸径在3-5厘米以上、树高在1.8米以上的榕树苗,认真查看树苗有无病虫害等,最后选定无病虫害,树形美观的36株榕树苗。
三、规范种植,提高成活率
为了提高种植树苗的成活率,我局所选的树种都是带土移栽,在运输及搬运途中都革外小心,并按林业部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操作,栽植时撕去袋苗的袋子,折除部分树枝、树叶,最后在主树干上用透气的包装带包起来固定好,防止树苗水分流失,回填土高出原位5厘米,每棵树苗浇水15公斤以上。
四、加强移栽后的管理
我局于6月29号用了一天的时间完成了县委、县人民政府下达我局的36株种植任务,种植容易管理难,特别是保成活、保绿阴难上加难,今后我局会加强对植树之后的后期管理,克服重栽轻管的问题,会定期不定期的巡查,浇水、适时施肥、防病虫害,提高造林绿化的效率。
五、通过植树践行了创先争优和杨善洲精神
义务植树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我局通过植树践行了创先争优活动和杨善洲精神,一是通过植树与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我局的局长、总支书记、副局长在种树过程中始终冲在前面,那里有重活、累活都能看见他们的身影,充分发挥示范作用;二是充分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激励广大党员争先创优,更好地为我县水土得到保持,环境得到美化,生态得到平衡,用绿色把县城面山装扮起来,造福于全县人民;三是结合学习实践活动,学先进、找差距、添措施,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先进性在我局工作中的作用;四是为了支持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元江县城面山绿化的发展规划,我局共捐款2000元,保证我局绿化包干任务工程的顺利实施;五是我局干部职工纷纷表态,通过植树领会了杨善洲精神实质,杨善洲用60岁以后的生命建立一个5万亩的绿色王国,我们有决心把我局的3亩36株树苗不仅能种好,而且保证成活成绿,我们每个人的能力有限,但只要人人从小事做起,整个社会就会形成一种风气,并转化为推动我县“生态富县”的巨大动力。
元 江 县 粮 食 局 二○一一年六月三十日
第三篇:城市面山问题
绿色是城市的生态之魂,城市面山,是城市的景观背景。加强面山绿化景观规划建设,发展城市森林,打造低碳城市,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绿色生活方式的实现,是当今城市发展的主旋律,也是现代城市文明发展的必然选择。加快昆明面山绿化景观规划建设,对于保持水土、美化环境、改善生态、彰显城市魅力,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把昆明建设成为山水园林生态城市具有重要的作用。
昆明市四创两争的内容: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争创“联合国人居奖和国家生态城市”
大力开展“植树造林、靓丽昆明”三年行动。“三年行动”方案要求,严格按照“三个80%”的要求选择树种(即:乡土树种占80%、乔木树种占80%、常绿树种占80%),形成以“近自然”森林为主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加快主城面山、交通干线和航线沿线“五采区”和石漠化荒山荒坡的生态修复治理,建设23个特色各异的郊野公园,带动和推进滇池流域及昆明城市面山的森林生态环境建设。
“昆明的森林覆盖率在全省,特别是在全国来讲是比较高的。但恰恰是滇池流域周边的城市面山生态很脆弱,遍布了五采区。所谓城市面山就是“面向城市,在视线所及范围内能够影响城市景观的山体”,而五采区则是“采砂”、“采石”、“采矿”、“砖瓦窑”和“取土”这五种采区的统称。由于过去对城市周边环境不够重视,很多建筑材料都在城市周围开采,以致造成山体植被大面积损毁、景观破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昆明的生态环境。
以景洪县城周边面山规划为例:
针对目前我国城市森林规划研究的不足和景谷县城周围面山规划区域的现状与问题,将“以人为本,天人合一”、森林学、生态学、园林学、美学、景观生态学等相关理论为指导,运用SWOT分析法对景谷县城周围面山城市森林建设进行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遇(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分析,从而明确规划的方向和原则。在资料收集、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景谷的实际情况和目标要求,提出了景谷县城周围面山区域景观生态格局规划框架,该框架以最终形成一个多层次的点、线、面相结合的景观优化格局体系为目标,包括2级生态廊道体系、1级生态节点和农田基质的具体建设意见。并对景谷县城周围面山城市森林建设作了比较详尽的规划,取得了如下的研究成果: 1.借鉴国内外有关城市森林研究的成果与实践经验,结合我国城市森林发展现状与趋势以及景谷的实地情况,在景谷县城背景林的景观营造中,将其规划为生态农业观光景区、郊野公园区、水源涵养林区、城市生态防护林区四个景观区。①生态农业观光景区:将其规划为集农业现代化生产、科研成果转化、农资信息交流,并具有开发经营、博览示范、知性教育、农业观光旅游等综合性、多功能的多元产业基地,同时建设成未来景谷农业新文明的窗口和试验区,农林科技博览展示的场所。②郊野公园区:将其定位为集当地自然景观、傣族园林、彝族园林及当地文化为一体的郊游公园,成为景谷人以及周边城市居民休闲度假的好去处。③水源涵养林区:在此区选择种植常绿阔叶林、灌木林,构筑由大乔木、小乔木、大灌木、小灌木、地被植物共同组成的复层水源涵养林,缓解威远江汛期的水土流失问题,维持林边水源。④城市生态防护林区:在此区域采取人工栽植与自然演替相结合,选择乡土树种和适生树种块状混交,营造结构稳定的热带季雨林和热带雨林植被景观区,形成景观效果较好的城市山地背景林。2.依据规划区域的地形地貌与绿化功能,将森林景观规划为山地型观赏
风景林区、观光农业植物区、公益型林区和园林绿化区。①山地型观赏风景林是风景区绿化的主体,森林景观突出大面积的整体效果,综合考虑休闲游憩功能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植物配植以乡土树种为主采用常绿落叶阔叶混交配植模式、针阔混交配植模式、常绿阔叶林配植模式、高大乔木-灌木-草本配植模式、竹一草配植模式。②观光农业植物区构建出“芒果之乡”的基调,体现景谷特色。③公益型林区运用近自然林地理论,依照地带性原生植被的组成与结构,模拟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和思茅松林的多种复层混交结构的人工群落。④园林绿化区根据营造的景观不同与绿地功能的不同,主要采用蕴含民族文化的民族植物配植模式、块状绿地植物群落配植模式、道路配植模式。3.在城市森林绿地结构组成、空间格局与功能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基础设施的规划,包括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给排水规划、供电工程规划、电信工程规划、建筑与服务实施规划、防灾工程保护规划。
第四篇:农林局滇池流域面山绿化零申报工作自检自查报告
农林局滇池流域面山绿化零申报工作自检
自查报告
根据昆督通[XX]79号《关于转发的紧急通知》精神,我局对照《中共XX区委办公室XX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区贯彻落实昆明市园林绿化和生态建设等十个零申报工作方案〉的通知》,对XX年以来滇池流域面山绿化造林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自检自查。现将相关工作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一、任务目标
XX年-XX年,上级累计下达我区面山绿化造林、新造林地补植补种任务5076亩。其中:
1、XX年2376亩,包括石漠化绿化1368亩、难造林地绿化948亩、五采区绿化试点60亩。项目均布局在滇池流域范围内。
2、XX年1000亩,要求五采区绿化不少于200亩。
3、XX年1700亩,包括五采区植被恢复100亩、滇池面山低产林补植改造200亩以及XX-XX年新造林地补植1400亩。
二、项目完成情况
XX年-XX年三年间实施完成面山绿化造林、新造林地补植补种10103亩,占计划任务的199.03%。
1、XX年实际完成绿化造林面积2841亩,超计划465亩,占计划任务的119.5%。其中石漠化绿化1568.5亩,超计划200.5亩, 占计划任务的114.6%;五采区绿化85亩,超计划25亩,占计划任务的141.7%;难造林地完成1187.5亩,超计划239.5亩,占计划任务的125.3%。
2、XX年实际完成绿化造林面积3182亩,超计划2182亩,占计划任务的318.2%。其中石漠化绿化1582亩、难造林地绿化1186亩,五采区绿化414亩。在XX年的绿化造林工作中,属于滇池流域范围的面积为1520.4亩。当年五采区绿化414亩,占计划任务的207%。
3、XX年实际完成4080亩,超计划2380亩,占计划任务240%。其中面山绿化360亩,超计划200亩,占计划任务的360%;面山低产林补植改造320亩,超计划120亩,占计划任务的160%;XX-XX年新造林地补植3400亩,超计划200.5亩,占目标任务的242.9%。
三、主要工作经验
1、任务明确、真抓实干。XX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滇池流域植树造林绿化工作,成立了由主管林业工作副区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区农林局局长亲自,抓落实资金,分阶段主持会议安排相关工作;分管营林生产的副局长具体抓各项工作的落实;种植业管理科具体负责工程开展的各项工作。为确保工程质量,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局领导多次主持 召开了由各施工队负责人、主要技术人员参加的施工进度和工作安排会,明确各施工队存在的问题和整改要求。
2、建立样板、示范带头。在滇池流域山体绿化造林中,每年都建立200亩的政府领导样板林,结合城乡绿化造林“百日会战”启动仪式等,区四套班子主要领导亲临现场带头植树。样板林通过选择当地的乡土树种,采取挖大穴、客土施肥、放保水剂、植大袋苗、覆地膜等营林技术措施,大大提高了成活率、保存率,为滇池流域山体绿化造林起到了较好的示范样板作用。
3、因地制宜,科学造林。本着适地适树,兼顾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打破传统的造林模式,从再造森林生态系统,提高生物多样性指数,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林业生态经济体系的目的出发。选择了昆明或滇中地区主要分布的乡土树种,并选用地径大于1厘米,苗高在1米以上的大苗,实行乔、灌、爬藤植物相搭配的种植模式,进行合理布局,优化种植,有效地提高了造林成效。
4、设计简明、严格程序。在绿化设计针对不同立地环境,选择不同树种、比例、规格和造林措施,设计图有立体效果,图表简单易懂,按照图表就能指导施工。在确定造林地块、完成作业设计后,按相关程序及时招投标,中标企业及时组织施工单位,一般都在雨季来临前完成造林地预整地施工,确保了雨季造林。
5、加强管理、确保质量。由监理部门对各造林工程施工质量进行全程监理,施工严格按照作业设计开展。区农林局每年不定期对绿化工程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并督促施工队进行整改,确保了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每年9、10月份区农林局邀请市、区相关部门对各造林队绿化工程进行一次检查、验收,出据验收报告,对验收合格的造林队,按“3331”付款方式及时拨付绿化工程款。对质量不达标的造林队,限期补植补造,直至验收合格才支付工程款。
6、保障资金、成效提高。为保证绿化工程的实施,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与区农林局、区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多次进行专门协调,明确任务、落实资金,并把能用的所有资金全部投入到面山绿化。由于有了资金作保障,几年来在绿化植树造林中在挖塘、苗木等方面的质量和标准都有较大提高,并在施工中采用了客土、施肥、浇水、施用保水剂、开挖蓄水池、地膜覆盖等技术措施,极大地提高了造林质量。
四、存在问题
1、造林难度大。XX区的“五采”区、石漠化地、难造林地等,其生态环境退化或破坏较为严重,岩石裸露,土层瘠薄,保水能力差,造林难度非常大。目前,面山造林必须采用挖大塘、客土、大苗造林、浇水、保土、保水等措施;“五采”区内缺乏土壤,岩石和峭壁为该区域的主要特点,除险、整形和恢复森林植被的难度极大。后续管理困难,苗 木成活率在这一条件下,主要看天气因素。
2、绿化资金紧张。随着对城乡园林绿化工作的加强,临时性、突击性任务增多,由于年初无经费预算,目前只有用收取的义务植树绿化代植费和植被恢复费安排。同时,由于绿化造林每亩植树费用只在1000元左右,只有种植小苗,在短期内难以形成景观。
3、宜造林地不多。随着近年来对城乡绿化造林工作的加强,XX区绿化率逐年提高,滇池面山宜造林地越来越少。
五、下一步打算
我区面山绿化造林虽然面临诸多不利因素和困难,造林密度和成活率有所不足,但整体平均质量还是比较好的。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局将重点抓好以下两点工作:
1、加强林地管护。三分栽培七分管理,说明造林后的管护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管护中主要安排管护人员巡山守护,防止放牧、偷盗、纵火等行为发生。
2、对造林地块加强监管,及时掌握树木生长情况。督促施工单位抓紧时间查缺补漏,随时摸清林木成活状况,及时备好苗木,根据不同树种的习性及时补植补种。同时在旱季重点加强水肥管理,雨季重点加强抚育补植,以确保造林成活率。
第五篇:绿化总结
巨鹿县育蕾小学2013年春绿化建设总结
根据教育局通知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巨鹿县育蕾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根据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我们做到“五化一品味”,即硬化、净化、绿化、美化、量化和文化品味。其中校园绿化部分:在校南院窗台下建设花池,用冬青绿化。北院部分花池花草缺少部分补种齐全。
根据绿化工程进度南院已建设大小花池7出,40平方米,共计:1800元,栽种冬青400棵,月季60棵,北院补种冬青40棵,北院仍需再补种冬青200余棵。冬青共计1920元。
2013年4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