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园里的生命哲学

时间:2019-05-13 18:57: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古园里的生命哲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古园里的生命哲学》。

第一篇:古园里的生命哲学

古园里的生命哲学——史铁生《我与地坛》赏析

生和死,是永恒的哲学命题。有人谈生因之苦恼,有人论死为之色变,也有人三缄其口不置可否。叔本华在他的《悲观论集卷》中开篇就指出,人生来只以受苦为目的,因此死亡似乎是脱离悲惨世界的一种不错的方式,苦难“直至死亡才结束”,这与卢梭的“当我呱呱落地的时候就已进入竞技场,直到身死时才能离开”①的观点无二。但美国哲人诺尔曼.布朗则不能接受死亡,他认为“生本能与死本能的重新统一只能被设想为历史过程的终结”②。更多的人则是顺生顺死,把握现时生活,不去追究死亡,更遑论谈及二者了。但中国文人的生死观则大多居于豁达,所谓“民不畏死”,死当然难以奈何他们。东晋葛洪知道“有始者必有卒,有存者必有亡”,“死者,人理之常然,必至之大端”③,这点与汉代扬雄“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④的看法相同。而孟子虽然提出“生亦我所欲,死亦我所恶”,但他生不苟且死不躲避,能够为义而慨然舍生凛然赴死,并没有失其本心。再者如庄子所言的“死生为昼夜”,则将之视为瞬息间的交接,“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一念之间就可能与死神打上交道,存亡之理要在达观。

生渺渺,死茫茫,捉摸不透,猜测不清,而正是由于这种难以解释的朦朦胧胧之情景,才催发了古今中外的学者们不断探索的欲望。于是,史铁生便又拿起笔,在字里行间诉说对生命的真切感悟,对生死的哲学思考,所以就有了这篇被誉为上世纪九十年代十大经典作品之一的《我与地坛》。

地坛是明清帝王祭祀“皇地祗神”的所在,过去每年夏至便是她的沸腾之期。然而时过境迁,当年热闹场景而今云散烟消,曾经圣地却成了“一座废弃的古园”,以至荒芜冷落如同野地,忍受着被人遗忘后的孤独和寂寥。或许可以说,地坛也经历了一番生死的轮回,而且最终大彻大悟。她以静物的身份聆听了死神的宣示,又以思想者的姿态进入了无余之涅槃。她不张扬已有过的繁华,任凭人们从记忆中洗去那些于今看来似乎多余的影像。

可是园子荒芜但不衰败,她虽然让风雨带走了浮夸的琉璃,剥去了炫耀的朱红,却还留下有素朴的殿阁、苍幽的老柏和坦荡的野草供人凭吊任人感慨。不过确切地说,地坛之所以如此,应该是在叫人悟道,叫人感悟生死之道。她里面的一草一木众鸟众花,朝晖夕荫晚景凉天,都是颔首不语的哲学家,为前来悟道的人沐以甘霖施之醴泉,解脱他们所遭受的创伤和痛楚,促使他们获得心灵上的洗礼。

双腿残废的史铁生便是地坛里的悟道者之一。搬家几次却离地坛愈来愈近,与其说是他主动来到地坛,毋宁说是地坛在召唤他。地坛等了四百年,等着为史铁生传授自己的思想,而他也倾心于地坛的观瞻,就这样,两位并非哲人的哲人不谋而合地在以后流转的时光中碰撞出了思考的火花。当他开着轮椅踏足这方静穆的土地时,地坛便竭尽所能地为这位年轻人提供一个宁静的去处,超脱生死的她用草木竞相生长所奏出的窸窣之音,让处在绝望中的史铁生感受到了生命的律动。我们知道,一个人如果常与宁静为伴与思考为伍,那么他总会有交谈的对象,这个对象不是别的,正是自己的内心,是自己的灵魂。史铁生跟着灵魂谈论了许多年,也悟到了许多事,于是他不再一味的沉郁苦闷恓惶落寞,他也能轻松快乐,也能优哉游哉,这不能不说是地坛的恩赐,所以“因为这园子,我常感恩于我的命运”。

地坛这座古园肃穆幽深,似一位饱经沧桑历览世情的老人,她把自己身上所有的东西都化做哲理,为史铁生解答生死的意义。这位年轻人也以高超的智慧接受了这一似乎宿命的安排,他也明白了,生命虽然混沌不清,但死亡也不是没边没沿,人既生则必死,“死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的事”,它像一个节日,必然会降临。的确,死神对人的窥视从不曾停止过,但他也从不曾在时候未到的一天拿走人的生命。既然他这样公正,为何不活下去试试呢?超然于物外的人几乎没有,但泰然于心中的君子比比皆是,那么何不泰然一番,不去与死亡计较争辩;何不坦直真诚地面对人世间的风云变幻,心平气和地作伴人生路上的沧桑浮沉呢?

史铁生说有三个问题始终困扰着他,前两个都是关于生死的。其一便是“要不要去死”,这与莎士比亚的“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问题”(To be or not to be,this is the question.)如出一辙,不过他已经解答了,“破帽多情却恋头”,即便生存有多痛,终究得活下去,他不会选择提早把自己送给死神的这条路。第二是“为什么活”,这个问题之所以能像藤蔓一样一直萦绕在他的心中,他在《写作之事》中已提到:“如果求生是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本能,那么人比其他生物已然又多了一种本能了,那就是不单要活还要活得明白。”于是,为了活明白,他必须要清楚生活的目的。余华说“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可他呢?他只

知道自己活着不是为了写作,但写作是为了活着。尽管零二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杰出成就奖授奖词这样评价史铁生:“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但是这也并不能说明写作是史铁生人生的目的,连他自己最终都不明其果,只得说“活着的问题在死前是完不了的”,他不知这是否是在搪塞自己敷衍自己,可是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不过人到底又该怎样活呢?这个问题似乎比长期困扰史铁生的那两个更加棘手更难以诠释。孔子曾言“未知生,焉知死”,可他并没有告诉后人应当如何去“知生”。史铁生也知道其问之难,“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于是他仍然到地坛中去,希望这位静邃渊沉的老人能够指点一二,使其最终醍醐灌顶。然而在这一点上,地坛没有明确回答,园里的古柏依旧镇静地站在原处,园中的四季仍然循着自己的轨道不慌不忙不惊不怖地走着,它们似乎对所有的都不闻不问,倒有点“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的味道。

其实地坛在以处变不惊的态度暗喻着一切,她安排了众多的人出现在史铁生那时的生命之中,虽然都是过客,却隐含着问题的答案。一对十五年后步入老年的中年情侣,他们相濡以沫共度一生;一个热爱唱歌的小伙子,不知是否在后来交上了好运;一位喝酒的老人,姿态随意放浪不羁;一位捕鸟的汉子,痴等着一种可能再也捉不到的飞鸟;还有素朴优雅的女工程师,被埋没了的长跑健将,以及弱智姑娘和她的哥哥。这些人的生活或喜或悲,或平静或跌宕,或有激动的际遇,或有遗憾的叹息,但他们都坦然地应对,过去的一笑了之,只在地坛里享受一时半刻的宁静清幽,最后就像雪泥鸿雁一般杳无踪影,只为史铁生增添了一份记忆的盛筵。

他们虽然消失在无涯的时间荒野之中,但终究还活在这个世上,每个人都有他们活的方式,他们活出了他们的滋味,诚如史铁生自己所说的“人之为人在于多一个毛病,除了活着还得知道究竟活的什么劲儿”⑤,他们至少品出了这股子“劲儿”。那么是什么“劲儿”呢?智慧的悟性引领他找到了救赎的道路,这便是史铁生至少在十五年中所悟出的“该怎样活”的答案:“每一个乏味的演员都是因为他老以为这戏剧与自己无关。每一个倒霉的观众都是因为他总是坐得离舞台太近。”是的,自觉生活与己无关,当然无法进入生活;而过于进入生活之中,则像佛语所说的“住色生心”一般,难以逃脱心中的罣碍。与生活保持若即若离的姿势,这,就是“你的罪孽和福祉”。

与生活保持距离,也就与生活的苦难保持了距离。叔本华曾言“生命本身就是满布暗礁和漩涡的海洋”⑥,那么我们在海岸上徘徊,不仅不会遭受大海上的巨浪,而且还能拾到鲜艳的贝壳,不是吗?当然这并非是说逃避苦难,苦难之多让人无法逃避,这只是解决苦难的一种无可奈何的方式。因为世界上苦难永存,缺少困苦的世界不为世界,苦难一消失,人间的戏剧便将收场。史铁生经受了无穷的痛楚的磨砺,他在二十岁便因病截了双腿,又被命运击昏了头,到后来失去了母亲。

谈及母亲,史铁生用明净细腻的文字把母亲对他的爱写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动万分。在他看来,他所罹患的苦,与母亲所遭受的,不过是小巫见大巫,“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母亲无言地帮儿子坐上轮椅,又目送他远去,还因为不放心而经常去园中寻找他,但母亲最终在四十九岁时便离开了这个世界。往事历历在目,当史铁生明白了对母亲曾出过的一个难题后,他只能在雾气弥漫的早晨,抑或骄阳高悬的白昼里,整理歉疚和遗憾的心情。“子欲孝而亲不在”,母亲是苦难的承担者,却未能享受到儿子成功的喜悦,史铁生“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其实,母亲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是对史铁生命运的启示,启示他面对苦难应该作出怎样的抉择。“因不失其亲”,如今母亲去了,所能够依靠的只有他本人,但他毕竟学到了,学到了如何对待生活的残酷,如何处理生命的落差——“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老子》就曾指出“天下皆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尼采干脆说“恶原本也是善”,这世上,浅浮与美丽并在,高尚与丑陋同存,这就是生活,人必须毫无保留地接受。

《我与地坛》用蘸满了苦难的墨水,在史铁生好思的头脑中转换成了宇宙的哲学,含情沉挚,意蕴隽永,聆之似闻韶乐,读之如沐春风,使人感动至深,受益匪浅。这当然与史铁生的思考不无关系。有人说他爱好悟道玄思,并且擅长此种。玄思是什么?老子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他所指的当然是他孜孜以求的“道”。青城山有副对联写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那么史铁生所思的道是什么呢?是万物?是自然?庄子提出过“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⑦,意思是说天地万物都

有本质上的相似点,这相似点又是什么?我想,难脱一个生死之观,轮椅上的史铁生经历了生的痛苦和死的淬炼,终于想到了人面对脆弱的生命应该何为。他以澄澈的思想,高深的悟性,明朗的眼界,睿智的言辞,必将使这篇作品“响在过去,响在现在,响在未来,回旋飘转亘古不散”。

在生命最灿烂的季节,他双腿残废;当辉煌的成功就要走近他的时刻,他至爱的母亲却永远地合上了疲惫的双眼。作家史铁生的人生何其痛苦!然而人生的苦难经史铁生咀嚼,竟焕发出神奇、瑰丽的光彩,痛苦让它如此美丽;第一次读《我与地坛》,我不禁惊异于它的美丽。

一、浑融的结构与深邃的主题 文章以相对独立的两部分结构,深刻地展示了作者走出残疾阴影的心路历程。第一部分写“我”与地坛,以景物描写为主,表达作者对生命的感悟;第二部分写“我”与母亲,采用追忆回想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两部分内容看似不相关,其实贯穿着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我”与地坛的缘分;暗线———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在第一部分中,“我”去地坛是为了逃避现实;“我”思考了三个问题:①关于死。②为什么出生。③怎样活。在第二部分中“我”去地坛则是为了感受亲情,追念母亲,因为这里处处都有关于母亲的回忆。在这里“我”也思考了两个问题:①母亲为什么就不能再多活两年。②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最终作者找到了答案,两部分于是在不同的层次上突出了相同的中心:对照地坛荒芜而不衰败的景象,作者感悟到“我残疾但不能颓废”,应该像地坛那样,让生命张扬出活力;而对照母亲苦难坚强的一生,作者明白了自己应该像母亲那样,勇敢坚强地面对人生的不幸,让“坎坷”灿烂。不仅如此,作者在结尾处还用这样的语句将文章两部分结构融成一体:“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因而这篇文章尽管篇幅长、容量大,行文奔放洒脱,却不失严谨,充分显示了作者结构行文的功力。

二、细节化的景物与传神的虚写 文中的景物描写动静结合,生动、新奇、细腻。作者或捕捉静态的景物写“古殿檐头剥蚀的琉璃”“门壁上淡褪的朱红”,用以表现地坛沧桑的历史;或描摹动态的景物,写“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来表现渺小生命生存、思索、奋斗的快乐;写“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表明即使短暂平凡的小生命也能创造出生命„„

《我与地坛》哲理警句赏析《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一篇抒写人生感悟的优美散文。它以自己和母亲为对象,以“我”的肢残为缘起,将个人的痛苦写得淋漓尽致,将母亲的艰难展示得极为充分。在表现这一内容时,作者大量地运用了恳切优美的文字,因而富有哲理的警言佳句甚多,兹引几例赏析: 1.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赏析:作者残疾之后,地坛公园是他较长时间活动的场所,是这一独特“沉静”的环境,使他活过来,使他感悟到人生的艰难,从而产生了质的飞跃和超越。这种环境“弥漫”着沉静的“光芒”,是培养他飞跃超越的土壤。他感受到了“时间”无声无息的流逝,更看到了自己残疾的“身影”。可见,这句话将环境、时间和个人的遭遇紧紧联在一起,揭示了时间的无情和现实的残酷,同时,也表现了作者不逃避、不懦弱、勇敢面对现实的坚强意志。2.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赏析:这句话先说自己“不幸”,后说母亲“不幸”。前者是说肢体的残疾,后者是说心灵的苦难。它将两个人两种不同的不幸联在一起,以自己的不幸来衬托母亲的更不幸,既表现了母亲对儿子不幸的无奈和痛苦,更突出了作者对母亲痛苦心理的感受,是对母亲深沉的爱,是对母亲深切的理解,以此来揭示母子之间各以对方为重的纯真感人的深情厚意,极具震撼力。3.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赏析:这句话是作者对母亲多年来深切关爱自己的总结,是对母亲坚强生活的综合评赞。母亲日日夜夜生活在愁苦之中,生活在忧虑之中,她是世上“活得最苦的母亲”,她的命运多么“艰难”啊!可是,她从来不向苦难低头,默默地承受着,默默地关注着“我”的生活、变化和命运,直至猝然去世,这是无人知道的,只有“我”才能体会得最深最切,尤其是当“我”撞开了一条人生之路。母亲离世之后,这种体会就更加“鲜明深刻”了,这是对母亲的怀念、感激和深情赞美,是母亲和母爱伟大的集中体现。4.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赏析:这句话将“我”的“车辙”和母亲的“脚印”联系在一起,一方面勾勒了“我”与公园的密切关系,表现了自己与地坛的特殊情缘;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母亲来公园寻找“我”的艰难历程。“我”的残疾给母亲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她不得不以“我”的行踪为她魂牵梦绕的线索,为她全部生活的焦点,这是一曲母子相依相怜、共度患难、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人间颂歌

加缪说:只有一个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那就是死亡。史铁生不是哲学家,但他却不得不像哲学家一样日夜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说,80年代的柏杨是对局部的人作宏观上的概述,那么史铁生就是对全面的人作微观上的探索。死亡就像一座黑暗阴森的牢笼,只有思想的入口及灵魂的终端出口,所以,我们总无法带着生命的气息去触及那无边的空寂,也无法在喧嚣中窥探它的全貌。显然,在这个问题上,费尔巴哈只看到死亡的一面:死是一切罪恶和错误、一切情欲和贪欲、一切需要和斗争、一切苦难和悲痛的否定和终端。生存本是生命信息的传承,那么死亡是否粉碎了生命的意义,而使信息归于一种虚空、一种飘渺的 在这个问题上,史铁生是痛苦的,这种痛苦带给了史铁生无尽的思考,思考只是一种导向,而他本人并不知所朝向的位置。肉体已成为一种羁绊,于是他只得用灵魂去倾听。而第一时间叩响史铁生的黑夜的正是死亡,“我的心魂常在黑夜里出行,听所有的梦者诉说,看所有放弃了尘世角色的游魂在夜的天空和旷野中揭开另一种戏剧”。死亡本是一条通向虚无的道路,而史铁生的心魂在这条道路上苦苦潜行之后却通向了生,从这个层次上说,《灵魂的事》正是对“我们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作全面的回答并展开,盼望着永存的爱愿,“甚至盼望站在死中,去看生”,这也是其价值所在。

让史铁生看到生的正是死亡通向绝对价值的灵魂,他是人之梦想的初始之据,是人之眺望的终极之点,其必牵系着博大的爱愿,和以终极意义为背景的观照。刘小枫说:人向整体开放的部分只有灵魂,或者说,灵魂是人身上最靠近整体的部分。史铁生正是基于这个整体开始探索生命的意义,眺望生命的初始。生命之始只是信息的一种承载,本身并无意义,而人之于整体并从中找到了位置,获得了意义,这种意义集中成一种精神,精神本身只有强弱,并无方向,于是,又需要灵魂来定义精神——总的来说,生命承载着一定的信息,而精神使这种信息获得了力量,而灵魂又使这种力量进入了不拘于一己的关怀与祈祷。正是灵魂将生命系向了那无限之在,否则,生命的意义将随着死亡而一起崩塌。生命的意义栖于某一肉身正如鸟儿栖于某一棵树,把树砍掉之后,如果鸟儿只看重这棵树,那么它将与树一起化为乌有,否则,它将寻找到新的栖居点。这是史铁生的理解,也是他活着的原因,也应是我们活着的原因。

活着就必仰望灵魂的高度,而之间的距离就成了梦想,“永存梦想的人间,比全是现实的世界,更能让我坦然地面对死”,虽然史铁生自己知道,信仰本身是条无终的理想之路,然而这也是活着的理由之一,只有死亡到来之时,我们才将信念与梦想一起寄出。于是灵魂找到了出口,脱离了死亡的牢笼,放意义于更广阔的空间去。

第二篇:高中政治《古诗中的哲学道理》

高中政治《古诗中的哲学道理》专题

1、“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代诗人孟浩然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首诗包含的哲理是(矛盾具有特殊性,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兴亡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反映的哲理是(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

4、苏轼诗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主要说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制约)

5、“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一诗句说明(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

6、“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其哲学寓意是(矛盾双方在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7、“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这句诗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变化发展)的观点

8、朱憙《观书有感》:“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作者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捕捉形象,说明观书的体会。此诗中蕴含的哲理是(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的制约;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9、“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所包含的哲理是(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10、苏轼的《惠崇春江晓景》脍炙人口:“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诗人用拟人手法告诉我们一个人生哲理,就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1、“家国兴亡自有时,关人何苦怒西施。西施若解倾关国,城国之来又是谁?”罗隐的《西施》告诉我们,看待一个事物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

12、陆游《冬夜读书示子半》:“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诗中蕴含的哲理是(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13、“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这两句唐诗蕴涵哲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创新不可守旧)

14、“豪化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王安石的这句诗从哲学上启示我们(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15、“泾溪有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听说有沉沦。”这首诗从哲学上告诉我们(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16、“世人闻秋悲寂寥,我道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去,直领诗情到碧霄。”从唯物论角度看,这首诗反映了(对同一事物人们的反映有差别)

17、“冬青树上挂凌霄,岑晏花凋树不凋。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这表明(事物发展有自身的客观规律)

18、毛泽东诗曰:“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事物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

19、“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抔春露冷如冰。”这首诗说明的哲理是(事物运动有其自身规律,规律是客观的)

20、“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此事古难全”蕴含哲理是(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关系)

2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蕴含的哲理是(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古诗曰:“离离原上草,一字一苦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原上草”的“枯荣”表明(事物是运动变化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蕴含的哲理是(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2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芳林新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从诗中抽象和概括出的哲理是(新事物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24、“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是(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25、杜甫诗曰:“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是(抓主要矛盾,抓中心,抓关键)

第三篇:日常俗语及古诗中的哲学(完整版)

俗语中包含的哲学道理

1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离不开物质。

2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意识的内容根源于客观事物。

3人贵有自知之明;无巧不成书;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不仅能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而且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4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情人眼里出西施;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人心隔肚皮——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反映。

5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画鬼容易画人难——意识要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6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意识对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有推动促进作用。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精神的力量。

7出门问路,入乡随俗;尽信书不如无书;不怕乱如麻,只怕不调查;识时务者为俊杰;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主观要符合客观,一切从实际出发。

8闭着眼睛捉麻雀;高不成,低不就——不从从实际出发,主客观相分离。

9生死由命,宝贵在天——主观决定客观的唯心主义思想。

10烧钱化纸一堆灰,披麻戴孝假慈悲——意识决定物质的唯心主义思想是错误的。

11春江水暖鸭先知;大树下面好乘凉;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瑞雪兆丰年;人看自小,马看蹄爪;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睛带雨伞,饱带军粮;磨刀不误砍柴工;远水解不了近渴;远亲不如近邻;上梁不正下梁歪;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事物联系的普遍性。

12水有源,树有根——事物存在时间上的联系。

13人哄地皮,地哄肚皮;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软;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是话就有因,是草就有根;无风不起浪,无鱼水不深;无利不起三分早;无事不登三宝殿;得人钱财,与人消灾——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的因果联系。

14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15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牢记历史,根据结果,总结经验教训。

16单丝不成线,独木难成林;花在树则生,离树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部分离不开整体。

17小不忍则乱大谋;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重视部分,以大局为重。

18站得高,看得远;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吃不穷,穿不穷,不会打算一世穷;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好汉不吃眼前亏——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中,整体居于主导地位,对部分起统率作用。因此,我们要立足整体,综观全局,从长远出发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19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一文钱难倒英雄汉;一颗耗子屡搅坏一锅汤;一失足成千古恨——事物关键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20火烧眉毛顾眼前——从实际出发解决目前急需问题;只顾局部和现在,不能顾全大局和用发展的观点来认识和处理问题。

21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2生命在于运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树挪死,人挪活——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23山不转水转;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人是三截草,三穷三富不到老;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光阴四季催人老,日月如梭不再返;千里搭长篷,没有不散的筵席;丹桂有种,富贵无根;一朝天子一朝臣;人有旦夕祸福,天有不测风云;好汉不提当年勇——事物变化发展的普遍性。

24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胜旧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事物发展的普遍性。

25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乌云遮不住太阳;时势造英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黄泉路上无老少——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6不依规矩,不成方圆;顺藤摸瓜,顺水求源;因风吹火,用力不多;量力而行——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7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强扭的瓜不甜;逼犊牛下崽——违背客观规律,必然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28读书不想,隔靴挠痒;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不怕学不好,就怕不用脑——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通过抽象思维活动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9趁水和泥,趁热打铁;艺高人胆大;拾到也要弯一下腰杆;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发挥主观能动性,勤于实践,认识规律,利用规律。

30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的客观性。

31多行不义必自毙——违背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和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人,必然受到历史的惩罚。

32一个巴掌拍不响;山有高低,水有深浅;河有两岸,事有两面——事物存在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矛盾关系。

33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知彼知已,百战不殆;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用“两点论”认识对处理问题,反对“一点论”。

34丑媳妇总要见公婆;长痛不如短痛;纸包不住火——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揭露矛盾、解决矛盾。

35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破罐子破摔——害怕矛盾、掩盖矛盾,最终不能解决矛盾。

36一俊遮百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用“一点论”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37失败是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蜜多不甜,油多不香;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河中淹死“水鸭子”;牙硬磨不过舌头——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8要将有日当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国乱思良相,家贫思贤妻——用矛盾相互转化观点,认识和预见到矛盾双方的转化,居安思危。

39人与人不同,花有百样红;一羊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丁是丁,卯是卯;桥归桥,路归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猪往前拱,鸡朝后扒;隔行如隔山;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各人皮肉各人疼;水火不相容;春风不入驴耳朵——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不同的特点。

40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到哪坐山头唱哪首歌;心病还得心药医;解铃还需系铃人;过河卒子扫千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1“一风吹”,“一刀切”;一杆子打翻一船人;照葫芦画瓢;药不医假病,酒难解真愁;病急乱投医——违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就不可能认清事物性质和找到解决矛盾的关键。

42千口之家,主事一人;秤砣虽小压千斤;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进程中的主导和支配作用。

43牵牛要牵牛鼻子;好钢用在刀刃上;力气使在节骨眼上;打蛇打七寸,擒贼先擒王——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44好花还需绿叶扶;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45扬汤止沸,不如斧低抽薪——抓住和解决了主要矛盾,其他矛盾才能迎刃而解。

46眉毛胡子一把抓;十个指头按跳蚤——分不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抓不住中心和关键。

○抓住芝麻,丢了西瓜;一脸的好粉打在后颈窝——分不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颠倒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47十个指头有长短;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看问题要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把握事物的本质和主流。

48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矛盾的主要方面和和次要方面在一定条件可以相互转化。49万变不离其宗;天下乌鸦一般黑;狗走千里,改不了吃屎的本性;豆芽菜长齐天,也不过是小菜一碟;放之四海而皆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矛盾的特殊性不能离开普遍性,包含着同类事物的共同属性。

50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摸着石头过河——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正确认识事物,学会和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与学习方法。

51打铁先得本身硬推;推猴子上树,推狗上不了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风生风;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心中无冷病,哪怕吃西瓜;身正不怕影子歪;好酒不怕巷子深;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要重视内因的重要作用。

52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名师出高徒;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名师出高徒;强将手下无弱兵——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5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

54伟大出于平凡;万丈高平地起;不怕慢,就怕站;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一锄挖不成一口井;性急吃不成热豆腐;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懒人一担担,勤人搬倒山;小时偷针,大了偷金——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高度重视事物的量变。

55欲速则不达;人心不足蛇吞象——事物飞跃条件未成熟,应保持适当发展速度,不能操之过急。

56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当断不断,其祸自乱——把握机遇,促成事物的质变,否则就坐失良机。

57十磨九难成好人;自古雄才多磨难,纨绔子弟少伟男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胜败乃兵家常事——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58劝人喝酒,心中有意——实践是有意识的、能动的活动。

59不打不相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百闻不如一见;凡事要好,须问三老;要知山中事,须问打柴人;近水知鱼性,近山知鸟音;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熟能生巧,巧能生精;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吃饭才知道牛辛苦,养子方知父母恩;久病成良医——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实践出真知。

60心动不如行动——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61是骡子是马,牵出来溜溜;真金不怕火来炼;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事实胜于雄辩——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6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重视间接经验的重要性,把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结合起来。

63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事物现象是事物本质的表现。

64拉大旗,作虎皮——企图以假象掩盖事物的本质。

65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66英雄所见略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67人心齐,泰山移;众人拾柴火焰高;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部分形成合理、科学的结构时,整体功能功能就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集体主义是我国人民新时期的价值取向。

68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无水大河干——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

69各人打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人不为已,天诛地灭;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错误的个人主义思想,剥削阶级的人生价值观。

70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我们应树立科学的、远大的理想。没有理想就失去了人生前进的动力。

古诗中的哲学道理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新旧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新事物是从旧事物中孕育出来的。

2“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与变化发展的观点。

3“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履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唐诗《泾溪》

哲理是:矛盾双方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4“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清代阮元《吴兴杂诗》

哲理是:矛盾的特殊性,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

6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矛盾具有特殊性:一是风景绮丽的江南春色,一是另具风貌的秋江晚景

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是统一的。

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9梅雪争春不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梅花虽然不如雪花那样洁白,而雪花则缺少梅花那种扑鼻的芳香,却深刻说明每一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就在于它们各有其特殊的矛盾,人们只有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有可能区分事物。

10造物无情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着,只待春雷第一声——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发生质变

11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联系的观点

1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矛盾的普遍性

14古歌新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不可因循守旧

15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 游

此诗揭示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原理。学习书本知识固然十分必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把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用理论指导实践。

16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唐)李 贺

诗中嘲讽了脱离实际、华而不实的文章毫无用处,说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的根本目的是把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并指导实践,那种不为实践服务的认识毫无意义。17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消尽国魂空。(清)梁启超

此诗说明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反之,则阻碍事物的发展。

18吾闻池中鱼,不识海水深。吾闻桑下女,不识华堂阴。(唐)于 贲

此诗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受实践制约的道理。

19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揭示了人们观察、认识事物的能力无不受主客观的制约,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高瞻远瞩,才能看清事物的真面目。如果我们对待一个人或一件事,从主客观的不同角度去评价人,就能全面的解读一个人,如果能从不同的途径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从中找出最佳捷径。

20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说明办事要抓住重点,寻找到突破口,使问题迎刃而解。解决矛盾要分清主次,主要矛盾解决好了。次要矛盾就迎刃而解了。

第四篇:古诗词的生命精神和哲学智慧

古诗词的生命精神和哲学智慧

我们的古典诗词为那么多人所喜爱,因为它确确实实体现出来了古人的生命感和哲学智慧。它能够历经千古一直流传到现在,让我们读来还有一种生命激情,似乎感觉到唐人、宋人都离我们不远,这就是因为古人与我们在精神相通,在文化血脉上一脉相承,在生命感受上相通。诗的悲情体现生命精神

诗来自于现实和理想的冲突、来自于生命的悲情和抗争。诗起源在哪里?《礼记》的《乐记》,以及最早的《尚书》都谈到过,就是来自于生命的冲动。诗是心灵被感荡的产物,尤其是在有着生命的悲情、冲突、抗争的时候,诗就产生出来了。

马克思讲过“痛苦出诗人”,其实有悲愤,有不平就要发泄,这是中国古典诗词当中最主要的一种起源。钟嵘的《诗品》就讲道,“嘉会寄诗以亲,离群讬诗以怨。或骨横朔野,或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霜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诗人有了内心的悲情冲动,就有了诗了。

悲情一:伤时

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对于季节的感受非常敏感,所以中国有二十四节气,这二十四节气每一个节气人们的感受都是非常深刻的。动物也有季节感受,但是动物不会思考,人却会思考时间,时间的难以挽留就预示着人生的难以长存。想到这种时候,尤其是要有所作为的人,更是会感觉到事业未成、时光难在,悲情就出现了,于是就有了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咏叹。日子过得太快,人就像早上的露水一样一晒就没有了,当他把握不住时间的时候,又大业未成,他就要慷慨激昂、横槊赋诗,呼唤英雄的归来,以期帮助他事业成功,这就有了一种生命的追求。

从宋玉开始到屈原、曹丕,再到杜甫,悲秋成为了中国文学当中一个永恒的主题。还有伤春,也是对于时间的一种感受。伤春是宋词里写得最多的,辛弃疾“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就是从时间流逝中感受人生短暂的悲剧。

我最欣赏的是张惠言的一首诗《水调歌头》,表达对于时间和生命的感受,“一夜庭前绿遍,三月雨中红透,天地入吾庐”,我觉得非常具有生命感。一夜之间新芽绿遍,雨中红透,这是草青花开的景象,这时候似乎天地所有的景色都进入他的房子里,也是进入到他的胸怀之中,这种纳天地宇宙于心中的胸怀,实际上是对生命的尊重。诗里充满了一种生机和宇宙意识,诗人将自己的生命融入到天地宇宙之中,在时间的感悟当中来把握天地空间,这就有了更高远的思考。

悲情之二:伤史

伤春悲秋之感往往是跟历史的纵深感、历史的沧桑感结合在一起的,所以才有了苏东坡在“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的地方,发出了“早生华发”之感。面对着古战场,感慨时间的飞逝,就觉得人生太短了,在很多时候,这种生命的感慨和愁绪,升华为历史的忧伤。“江山不管兴亡事,一任斜阳伴客愁”,这就是因伤时而引发出来的生命之愁和历史之愁。

刘禹锡写的“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由时间的伤感转入对空间的悲叹,从而使诗获得了一种深远的空间结构。它不再是感叹现实,而是把它延伸到了历史,延伸到了远古的空间。古人的生命感受,由此而得到了一种拓展。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写到:“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当见到昔日古战场英雄早无踪影,只有几只芦苇在寒风当中吹荡的时候,一种生命的悲情由此而生。

悲情之三:伤离别

因为时间难驻、无法把握,人生短暂也很难挽留,所以朋友相聚就显得非常重要,但亲朋之间往往是别多会少,因此离别时刻也就有了一种生命的悲叹和生命的感悟。由此而产生对远游而思归的歌咏。在外地经商,或者出去拜师会友,不断的游荡也会产生诸多客居感。由此而起,就有了人在他乡的生命感悟。像白居易写的“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司空曙写的“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马戴写的“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黄叶代表时间的流逝,灯下自处是孤独,白头象征人生的短暂,意象对比非常强烈,衬出的是一种人生的悲叹。黄庭坚对此更有感受,“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他把人生的感悟放在诗词里头写出来,确确实实令人感动。“桃李春风一杯酒”是写他当年顺利的时候,春风得意,朋友聚会在一起,但是流落江湖一下就是十年而过,故有“江湖夜雨十年灯”的感慨。由夜雨之灯、江湖之灯联想起人生际遇的艰难曲折,同样流露出人生的一种空幻感、沧桑感。

悲情之四:伤生命

当古人进入到感叹生命哀悼生命这一层次时,就更可以见出生命的悲感了。尤其是在汉代的时候,人口死伤太多,往往一个人生活到四十多岁就死掉了,活到六十岁的人很少。这是战争与瘟疫造成的。像《古诗十九首》中写到,“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见到死者、见到坟墓,更感觉到存者的可亲,更感觉到要对生命格外重视,并由此进入到对历史和人生的追问和思考。像王羲之的《兰亭序》,本来雅集是欢乐,但是王羲之却由此而生出了许多感慨,说:“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一种生命的悲情油然而起。苏东坡《前赤壁赋》也是继承这样的传统来写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由人生的短暂进入到深刻的历史和时间的思考。诗的思索体现哲学智慧

智慧之一:化悲为健

古人在生命艰难、仕进受阻的时候,生命的激情更为旺盛,往往体现出一种生命的抗争精神,也体现出一种哲学智慧。鲍照写《拟行路难》:“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他有才能但是没有出路,此时他就要抗争,要挑战,“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李白在仕进受阻的时候,就要寻求一种生命的解放,寻求一种自我的超越。他能够把悲情转化为一种雄健,表现出一种对于功名利禄不屑一顾的人生价值观,他的《将进酒》是他生命痛苦之后的一种精神发泄,充满着无穷的生命活力。“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照样是由对时间的感叹而引发对人生前途与名利的拷问。“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功名利禄富贵算什么,只有我喝酒才是最好的,咱们就以喝酒来解放自己吧。所以,“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那么他就甘当一个饮者,这是他的自我解放。这当然是一种愤激之言。他视金钱富贵如粪土,表现出一种傲气,“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此时就有一种雄豪之气,这就是化悲为健。《将进酒》是一曲悲壮而深沉的醉歌、雄放而高亢的壮歌。

像李白那样做到一种自我宽慰、化悲为雄健的诗人很多,尤其是在一些被贬谪、被流放的诗人身上,更表现出一种生命的顽强不屈。像韩愈、欧阳修等等诗人。

化悲为健,是儒家的生命哲学,儒家讲“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还有一点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里面都贯穿着自强不息的精神。人生处于艰难的时候化悲为健是很重要的。

智慧之二:化困为通

要使生存的艰难困厄化为通达,不老是纠缠在困境里,这就要有很高超的哲学智慧,才能化困为通。像王维的诗就写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似乎是到尽头了,但是等待着,别怕,坐着看云还要起来,这又是生命的另一种境界,万万不要因为穷困而感到悲伤,他从佛教的

角度化困为通、化穷为通。

更典型的是苏东坡,他因为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也产生过“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念头,好像从此以后就流荡外面不回来了,但是实际上他并未这样做,他对这种困境看得越来越清晰透彻,也越来越通脱。比如他在《定**》的词里写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有一点风雨不要怕,一边唱一边往前走,“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谁怕?不怕,人生就是有风风雨雨的。所以“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过去的困厄风险根本不值一提,这就是化困为通。

正是在这种生命的悲情和思考之下,诗人会超越一己的得失和现实的困境,从更高更远的以及更主动的层次上去提升人生的意义。

智慧之三:天人合一

(一)在自然中安顿生命

古诗词里经常会体现古人在自然中融入生命、安顿生命的智慧。比如陶渊明所说:“纵浪大化中,不喜亦无惧。”陶渊明正是在个体融入到自然当中,才会体会到这种生命的无喜无忧,所以心与自然的契合就成为陶渊明的一种生命安顿。陶渊明在《饮酒诗》里写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就是一种心灵的安顿。处于物欲横流的社会当中,你只要坚守住自己,我看也能够做到心远地自偏,不会因为自己钱少而精神穷困,关键在我们自己怎么样去看待。所以陶渊明非常平静地对待一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他觉得自然当中有“真意”,这个“真”是什么?就是返璞归真。

古人认为自然中隐含着大道理,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感悟,可以给人精神的宽慰,这就是生命的安顿。

刘方平的《月夜诗》:“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于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在星空的转换当中,诗人感觉到宇宙的生生不息;从窗外透过来的虫叫声中,感觉到大自然的生命律动。虫声刚刚起来,预示着春天万物复苏,正是在这种简单的被感化当中,人跟自然相呼应,相契合,这是生命和生命的呼应、生命和生命的对接。

(二)自然与人生的比照

借自然景色来表达生生不息的无穷生命力,这也是古人写景诗、山水诗要重点表现的。像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从一岁一枯荣的草原当中,可以感悟到自然的生生不息,并象征着人的顽强不屈。还有像韩愈的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草色远远的看有一片绿了,但是走近看却了无踪影,在这么小小的生命当中,草色的痕迹虽然很淡,但它很快就会连成一片,它蕴藏着一种无穷的生命力,同时蕴含着一种哲理:有许多新生事物在开始的时候都是悄无声息的,但你千万不要低估它。韩愈还讲道,“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就是这样的草色,其实是春天最好的景色,它远远胜过后来杨柳飞絮的时候。他认为那不要忽视了生命当中的任何景色,那种若有若无的草色,其实它是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这种春天的去处你千万不要放过,不要等到桃花都开了、树叶都绿了你才去观赏,其实美景都在身边的每时每刻呢。

(三)自然与人的融合

物我合一的生命观,就是把自然事物和我打成一片,我与物互为主客体,把自然和我看成是一种平等关系。辛弃疾在词里就讲,“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我看到青山那么妩媚、那么漂亮、那么青葱,我想青山看我也应该如此,这是互看。李白也有“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山和我也在对看,我看山,山也在看我,这就是物我合一观。这种互为主客体,往往可以表现出一种古人对生命的珍惜,体现出一种生命的境界。像张孝祥写的词说到,“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就是从洞庭湖色当中体悟到与自然、与宇宙相合一的精神境界。面对这种景色人就会有一种超越感,不再计较个人的穷通得失。

将自然事物视为自己的朋友,往往就是把自己的生命推及于物,把事物当做是自己的知己,这种朋友感、亲近感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并且融合在一起,实际上就成为与自然为友。像钱起的诗:“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川下,不改清阴待我归”。这其实是诗人移情于竹,里面透露出一种亲切。故竹与松、梅被古人称为“岁寒三友”。超越生命的终极命题

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儒、道、佛三家都有超越之意。这三家都代表了人生价值的另一面追求,反映出古人的生命智慧。

程颢就写过《秋日偶成》,“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这首诗是理学家的诗,但是表现出“静观”的理念。静观就是去欲,四时佳兴就是去欲之后获得的快感,道通天地,才能够有这种感觉,所以富贵不淫,身处贫贱也感觉到快乐。这就是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儒家观念。

再有,等生死、齐富贵、淡功名、超功利的时候也是能够获得超越的,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诗人将历史的哲理融入到时空、人事、是非成败的转换中,在变与不变的相对中升华了历史的反思,使人读后获得了一种超越生命超越时空的感慨。

王维写了很多追求空静的诗,像“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休”,因为生命无所寄托、情绪无所发泄、出路无法找到,所以才遁向空门寻找一种精神的解脱。在空的当中,当然也有一种哲学的智慧,那就是对功名的消解,从此淡泊名利以求得心灵的解脱,也不失为人生的另一种超越。

退隐、遁入空门为什么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超越呢?那就是说,他不是执着于物,或者说不认死理,而是看空现实,以退为进,追求另一种活法,这样就解脱了现实的烦恼,从而获得超现实的愉悦。

第五篇:梁漱溟生命哲学的教育意蕴

题目:梁漱溟生命哲学的教育意蕴

姓名:申宣成

学号:52080105002

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系别:课程与教学系

2008年12月

梁漱溟生命哲学的教育意蕴

申宣成(学号:52080105002)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系08级博士生

摘要:梁漱溟生命哲学的核心是直觉和自省;家庭教育,求学和从教等人生经历是他的生命哲学形成的基础;这种哲学理念体现在他的办学实践和乡村改造的活动中并对对当代中国的教育实践有巨大的启示。

关键词:梁漱溟 生命哲学 自省

形成原因 教育实践 当代教育启示

梁漱溟作为中国新儒学的代表人物,他一生致力于个人和社会两大问题,既有对文化和生命的独特思考,又不遗余力地献身于中国社会的改造,志道鸿毅,知行合一。本文仅从其生命哲学的命题入手透视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意义。

一、梁漱溟生命哲学的内涵

梁漱溟强调人对自身生命的认识。他认为由孔子所创立的儒学的最大特点,“就是要人的智慧不单向外用,而回返到自家生命上来,使生命成了智慧的,而[1]非智慧为役于生命”。这也是儒学与西学的根本区别所在。人要认识宇宙生命,不能靠感觉,也不能靠理性,而必须依附于感觉的直觉和附于理智的直觉,“在直觉中,我与其所处的宇宙自然是浑然不分的”。人由此与宇宙大生命和为一体,契合无间,没有主体与客体,能观与所观的区别,从而真正体悟到宇宙生命。因此对宇宙生命体悟也就是对于人心的自省,自证,自见,自知。如果认识到了人心也就体悟到了宇宙生命。

这一体悟来自于他对儒家的独特的理解。他在《孔子学说的重光》一文中写道:

孔子的学问究竟是什么呢?我们根据比较可靠的古籍——《论语》,来看孔子毕生致力用心所在的学问是什么;拿其中许多条来参考勘对,比较研究。我们发现最显著的一条,“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自己说明他自己的话,说他自己的生活,说他自己的生命,说他自己这个人。仿佛可以说,他由少到老,从五十到七十,所致力用心的就是关乎他自己个人的一身。我们隐约地见出他是了解他自己而对自己有办法。照我所体会,他的学问就是要自己了解自己,自己对自己有办法。——这种学问究竟是什么学问,安一个什么名词才好呢?恐怕找遍现代世界所有大学、研究院、学术分科的名词,都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给他安上。孔 子毕生所研究的,的确不是旁的而明明就是他自己;不得已而为之名,或可叫作“自己学”。[2]

所谓“自己学”,据梁漱溟的解释,也就是“反躬向内理会自家生命和生活,而不是其他”,从而使“自己生命和生活向上进步提高”的学问。

可见,梁漱溟在他的生命哲学中,强调对自己的认识和体悟。这和古希腊哲学人本主义的哲学观不谋而合。而他的这种哲学观的形成,无疑得益于其独特的人生经历。

二、梁漱溟生命哲学的根源

1.注重自省的家庭教育。在梁漱溟的成长中,他的父亲梁济给了他极大的影响。梁济有意识地在在他和子女之间建立一种友好的、自然的关系,鼓励他们与他自由交谈,并积极征求他们的意见。他有目的地鼓励他们发展那些不同俗见的独立精神,教导他们坚持自己的观点甚至可以反对父母的意见。他也避免使用任何形式的体罚。这种教育方式的结果是梁漱溟小时候就给了他以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责任感,形成了自省、自觉体察内心的习惯,这对他形成追求直觉与认识自我的生命哲学观起了奠基的作用。小时候的一件事给梁漱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9岁时,有一次我自己积蓄底一小串钱忽然不见。多处寻问,且向人吵闹,终不可得。隔一天,父亲于庭前桃树枝上发现之,心知是我自家以往,并不责斥,有出不喊我了看。他却在纸上写了一段文字,大略说:

一小儿在桃树下玩耍,偶将一小串钱挂于数值而忘之。到处向人寻问,吵闹不休,次日,其父打扫庭院,见钱悬树上,乃指示之。小儿始自知其糊涂云云。

写后交与我看,也不作声。我看了,马上省悟,跑去一探即得,不禁自怀惭意。[3]

时隔半个世纪之后,梁漱溟谈及此事,还说:“遂成了自学的,完全是我父亲。”“成就了我一生的自学,自进,自强。”(汪东林:《梁漱溟问答录》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页)可见父亲对他的巨大影响。

而这种影响并不是一时一地所能成就的,而是在其父子关系中持续一生的。例如梁漱溟青年时代参与了同盟会,投入了颠覆复辟政府、暗杀复辟分子的激进革命活动中,这种活动在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奉行改良的梁济眼里自然不是合适的举动。但是虽然不赞成儿子的做法,他也不正面阻拦,而是以书信的形式委婉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把选择的权利交给梁漱溟自己。而在家事的问题上,梁济更是不干涉孩子的选择。梁漱溟19岁时,因为笃信佛教,所以宣布不愿结婚,垂危的母亲对此表示强烈的反对,而梁济却仍然拒绝干涉他。梁漱溟在他的《思亲记》中写道: 公独坐旁无语。明日以书示之曰:汝母昨日之教,以哀情私语,堕儿远志,失于萎靡,大非吾意。汝既不愿有室,且从后议。

正是这样民主自由的家庭教育氛围的熏陶之下,梁漱溟养成了自省、自学、自证、自见的习惯,形成了独立思考和富于批判性的意识,加强了他对生命的体察,这对他从佛教转入儒家,奠定了思想的基础。所以,当他在佛教中因为找不到人生和中国问题出答案而痛苦不堪的时候,看到《论语》中孔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句子时,自然而然的感到了一种心灵的契合和思想的依托,他之所以把孔子之学总结为“自己学”,这是和他所受的家庭教育以及由此而决定的他的人生经历所决定的。

2.促进自省的中学教育。梁漱溟13岁进入北京顺天中学这个新式学校学习,在这个学校接受了将近6年的教育,这6年,无疑给他打下了学术的根基:不仅是学到了知识,更是学到了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极强的自学能力。这种自学能力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该校的一种学习形式:小组学习。

当时,在一些同学的促成之下,梁漱溟参加了一个“自学小组”,这个小组的总之在于互勉、批评、求知。这个小组的学术讨论和道德讨论是通过彼此间的批评进行的。如有一次小组讨论,大家建议以各自的短处标出一字相互称呼,借资儆勉。有人取“懦”,有人取“暴”,有人取“惰”,而梁漱溟取“傲”字,可见小组成员之间彼此自省约束的作用。这种学习的形式可以说是梁漱溟青少年时期最有意义的内容。而这种学习的形式,其实正是儒家传统的教育方法。孔子和孟子都认为外界直接的环境可以影响到个人内心的改造,因此十分重视小团体在教育中的作用。这种方法,后来被宋明的理学所继承。而作为新儒家的代表,梁漱溟十分看重儒家的这种思想并且将它运用到了自己后来的教育方案和乡村运动中。

正是凭着中学时代养成的自学的习惯和自省的意识,梁漱溟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治学的方法,闭门3年,在佛学的研究中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发表了《穷元决疑论》。他虽然既没有高学历,也没有洋学问,却以自己的独特见地,20多岁便在北京大学任教,创造了一个奇迹。

3.成就自省的北大风气。蔡元培先生执掌的北京大学,学术风气空前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精神极大地契合了梁漱溟的学术风格和生命追求。使其自省的意识进一步提高和升华。并逐渐定型为自己对人生的哲学思考。这种自省和转型当然经历了痛苦的心理过程。由佛教转入儒家,他一度“百虑交锢,血气靡宁”,写起文章来常常“写不数行,涂改满纸,思路窘涩,头脑紊乱”,不得不“掷笔静思”。在这种痛苦的省思之后,他逐渐把自己的思想从佛家的经典转向儒家的 经典,而一接触儒家的经典,他就以自己的独特的目光中洞见了前人忽略或遗弃的真正的儒家的精髓,他从《论语》中看到整篇中都充满了一个“乐”字,整篇中都看不到一个“苦”字。由此坚信这才是生命的智慧和儒家的精髓,才是完善人生的哲学和社会改造的良方。并以此为出发点,分析了儒家在传承过程中被误读和异化的过程,发出了对从古至今的形形色色的“假儒家”的尖锐的批评,包括他曾经敬慕的梁启超和当时声名显赫的胡适之。而在和这些人的学术争论中,他的自省和批评的意识无疑由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并最终催生了一代新儒学。

三、梁漱溟生命哲学在其教育活动中的体现

注重直觉和自省的生命哲学成为梁漱溟的新儒学的核心,并在其教育活动得到了以一贯之的体现。《论语》中曾描述过那种其乐融融,天人合一,润物无声的教育场景:“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而在梁漱溟把这种教育的理想付诸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其最为突出的体现为“朝会”和乡村建设的“小组合作”。

1.朝会。在山东曹州半学未成之后,梁漱溟于第二年春天即回到北京,和同来北京的曹州高中的十余名学生,在什刹海租了房子共住在一起,开始了“朝会”活动。这里所谓的朝会,正是梁漱溟极力倡导的一种共学、共勉、共同自省和体会人生的教学活动。每天早晨大家一同起床后在月台上团坐,由梁漱溟即兴讲授一些心得(一般内容很少),之后便静坐体会。在天近拂晓之际,“疏星残月,悠悬空际,山河大地,皆在静默,唯间闻更鸡喔喔作啼。此情此景,最易令人兴起,特别感觉心地清明、兴奋、静寂,觉得世人都在睡梦中,我独清醒,若益感到自身责任之重大。在我们团坐时,皆静默着,一点声息皆无,静默真是如何有意思啊!这样静默有时很长,最后亦不一定讲话,即讲话也讲得很少。无论说话与否,都觉得很有意义。我们就是在这时候反省自己,止要能兴奋、反省,就是

[4]我们生命中最可宝贵的一刹那”。这种朝会活动,一直坚持到他办学结束为止,在广东、河南、山东,他都带领学生去做,定为学习的制度。以此来促使学生认识自己,思考人生,涵养改变自我,改造人生的浩然之气。后来他把每次朝会时的讲话结集出版了《朝话》一书。由此可见,梁漱溟对于自省教育的重视。

2.小组和小团体的学习。梁漱溟的生命哲学在其改造社会的实践中我起到了指导方向的作用。在山东的乡村建设运动中,他首先成立了乡村建设研究院。研究院强调师生之间密切的私人关系、团体中的向上气氛和自身对同伴不断的道德督促。学生分为一些小组,每个小组有自己的班主任。每一个小组作为一个自我管理的团体在一起生活、学习和工作,时间安排很紧。每个学生还被要求记日记,对他的工作、周围环境及他本人作出考察和反省。尤其需要强调的是,研究 院继承了“朝会”的传统,每天拂晓都有他本人或者教师作一段“朝话”,以此作为学生思考的材料,促进学生的内省。

在乡村建设中,他改造了北宋时代的“乡约”,在以亲友为主体的组成小团体,借助“乡约”把动员群众、参与政治以及发经济和中国传统的人情理想与道德向上结合在一起。这种手段目的在于把他深奥的文化哲学变成现实中的习惯行为。从乡村研究院中的“小组”到乡村中的“小团体”组织,都是梁漱溟生命哲学的理念在他的教育实践中的表达。

四、梁漱溟的生命哲学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梁漱溟的生命哲学对目前的学校教育有深刻的启示。他所追求的教育有三个显著的特征:即强调个体自我的省思,强调同伴的启发督促,强调着眼于人生大事。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转型,我国的教育的情形又是如何呢?激烈的升学竞争,畸形的功利取向,严重束缚了学生的自由的意识,思想的空间,师生自我反思的意识和批判精神日益削弱,科学理性和现实功利的追求导致了个人理想的萎缩和社会关怀失落。其具体表现如下:

1.剧烈的升学竞争,使同学之间的道德督促变为学业成绩的排名。学校和班级作为教育的基本的组织,其功能应该是一个小的社会,学生置身其中,不仅是在一起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人际关系的交往,彼此之间实现学习的互助和道德的督促,从而实现身心的协同发展,成员的共同进步。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之间、班级之间、学生之间这种互助的关系几乎已经荡然无存,所剩的只有激烈的学业竞争。教育者用多种形式刺激和加剧这种竞争,社会舆论也用不遗余力地宣传引导这种竞争。尽管这几年国家明确规定中考和高考成绩不准公布和排名,可是竞争的态势却有增无减。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远大的抱负,自由的精神都由于沉重的升学压力而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中国儒家传统的心怀天下,志存高远的报复和胸怀日益被冲淡。调查表明,当问及高中学生未来的打算时,他们大多选择的是考上一个好的大学,有一个好的前途,了却家长的心愿。而当向教师问及他们的教育目标时,他们的回答就是让更多的学生考上大学,而面对学生日益下降的身心健康问题,他们大多表现出无可奈何。有一个校长竟然说,我的任务就是让学生考上大学,至于考上大学以后他们的身心发展如何,那就不是我们的事了,一个校长对教育持如此的心态,足以引起我们对学校教育现状的极大忧虑。

2.沉重的学业负担,严重束缚了学生自省,自证,自见,自知。在剧大的升学竞争和压力之下,学生背负上了沉重的学业负担。他们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往往升学率最高的学校就是那些学生和教师最苦的学校。据说,一个在全国颇为有名的高中,学生每天上课时间超过12个小时,一个学期才能回家一次,学生有做不完的作业,有应接不暇的考试,每时每刻都在高度的紧张之中,老师和学生都不胜其苦。高中生活本来应该是充满激情和自由的美好的生活,现在,学生却丝毫感受不到快乐,他们没有自己的时间,没有自己的空间,日复一日地在作业和考试中生活。顾不得休息,顾不得反思,顾不得讨论和规划自己未来的生活。以至于目光短浅,胸怀狭窄,思想空虚。这种教育已经严重削弱了民族的创新力。

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之下,我们重新审视梁漱溟的生命哲学,反思他的教育实践,就会感到它的强大的现实意义。事实上,梁漱溟的这种自学和互助的教学组织形式,在现代教育中也不乏有成功的例子。最典型的当属上海育才中学校长段力佩先生首创的自学模式和茶馆式的教学法。经过30多年的教育实践,他在上海育才中学成功实践并创立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这就是学校的“三自”校训,即“自学自创,自治自理,自我体锻”。为了贯彻这一教育思想,他首创了茶馆式的教学法。这种方法倡导小组互助学习,自由讨论。这种方法和梁漱溟所倡导和使用的教育方法可谓是不谋而合。

叶澜教授主持了长达十多年的新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其核心的理念就是让教室焕发生命的活力。其班级的组织形式也注重了学生了小组的互助和人际关系的培养,在全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国家实施的新课程改革也把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确定为学生的基本模式,这些都和梁漱溟先生所提倡的教育理念相契合。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重新审视梁漱溟新儒学,对我们当代教育发展无疑有巨大的借鉴意义。

注释:

[1] 梁漱溟:《人心与人生》,《梁漱溟全集》(三),第738页。

[2] 梁漱溟:《梁漱溟全集》(五),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51-552页 [3] [美]艾恺著,王宗昱 冀建中译《最后的儒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8月 [4] 梁漱溟:《朝话》邹平乡村书店1937年版,第2页

下载古园里的生命哲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古园里的生命哲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生命的哲学——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生命的哲学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郭 嘉 如同大自然有艳阳高照的时节,有风雨雷电的时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每个人的人生都并非永远一片坦途。达尔文认为“物竞天择,适者生......

    读《叔本华论生命悲剧哲学》有感

    读书笔记 ——读《叔本华论生命悲剧哲学》有感 阿尔图尔·叔本华(1788——1860),19世纪德国哲学家,出生于但泽(今波兰)一个世代为商的家庭。早年在法国受教,后随父母游历英国、瑞士......

    生命关怀——新教育人的教育哲学 2014.9.18(★)

    生命关怀——新教育人的教育哲学 许卫国 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人是自然生命和价值生命的双重存在,无论是自然生命的发育完善,还是精神生命的......

    校园里的

    校园里的“真善美” 六(二)班 身边常有些人感叹:“为什么世上美好的事物越来越少了?”名人罗丹曾说“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是啊,每个人身边缺少过真善美吗?答......

    菜园里教案

    3、菜园里一、教学目标: 1 、会认“菜、园”等7个生字,会写“心、卜”2 个字。认识1 个新笔划“卧钩”。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并结合生活实际了解一些蔬菜的特点。 二、......

    《菜园里》反思

    《菜园里》教学反思 新教材一个很大的特点是:具有较强的开放性、适应性。他为教师和学生留有选择、拓宽和创造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

    《菜园里》教案(模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14个生字。会写“卜”、“又”、“心”、“风”四个字。认识3个偏旁“草字头”、“走字底”、“风字旁”和一个笔画“卧钩”。扩展学习本课以外的有......

    《菜园里》教案

    执教者余姚SLQ小语 课题《菜园里》 一、教材说明 本课是看图归类识字。通过图帮助学生认识一些蔬菜及名称,通过儿歌帮助学生了解有关蔬菜的特点。让学生认识表示蔬菜名称的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