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强化福利企业税收管理的建议与对策
二、强化福利企业税收管理的建议与对策
上述问题的存在,既不利福利企业的长足发展,又影响日常税收管理。实际工作中,企业、政府、税务各自站在不同角度看问题,企业要做强做大,政府要扶持培植,税务要监管到位,如何协调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困扰税收工作的难点。因此,对福利企业的税收管理既要严格把关,又要不断完善管理办法。
(一)严把政策落实关。一是按照福利企业的资格认定标准,逐户核对落实,确保福利企业达标,为日常税收管理奠定基础。二是严格核对残疾人员比例,基层税务机关应加强与民政、残联等部门的协作,对区域内的残疾人员情况严格普查,建立残疾人电子档案,及时进行电子数据比对,消除 “一人多挂”现象。要对企业提供的各种资料进行认真审核,既要审核残疾人员的残疾证、残疾人员身份证、签订劳动合同、岗位工种安排、工资表以及残疾人员签字情况,还要审核企业在职人员的数量,以及工资发放情况,准确掌握和控制残疾人员占企业总人员的比例。三是严格审核残疾人员上岗率,按照福利企业税收政策规定残疾人员上岗率标准,逐户核对,定人定岗,管理到位。
(二)严把日常监管关。对福利企业实行分级负责、层层监管,税收管理员作为福利企业税收管理第一责任人,应从以下方面加强监管:一是建立福利企业监管台账,不定期深入企业,对企业的生产规模、资金来源、经营状况、残疾人员上岗情况、工资发放、社会保险费用缴纳以及各种涉税资料等逐项核查,并记入监管台账实行动态监管。二是加大评估检查力度,调查落实福利企业房产价值、占地面积,生产经营情况,准确测算税负。对低于税负的福利企业纳入评估范围,实行税负警戒线管理;对低于税负警戒线的福利企业列为重点评估对象,有偷税嫌疑的及时移交稽查部门查处。三是加强福利企业日常管理。实行残疾人签到考勤制度,对有条件的福利企业可实行电子考勤,考核残疾人员上岗情况,考勤资料归档备案。四是随时掌握残疾人员的变化情况,对已到退休年龄或不能上岗的残疾人员予以调整,确保残疾人员达到规定的比例标准。五是要求企业建立残疾人员工资储蓄账户,使残疾人员的全部工资均通过工资储蓄账户支付。税务机关根据拨付工资的银行付讫单,掌握残疾人员的工资发放情况,维护残疾人员的合法权益。六是加强福利企业用工合同管理,企业必须与招收残疾人员签定一年以上劳动合同,报劳动部门备案,并给残疾人员缴纳政府规定的“五金”;按照 “一户式”管理要求,建立台账。七是规范财务核算,督促纳税人建帐,积极与财政等部门配合,强化会计人员的培训辅导。
(三)严把税收减免关。对符合标准的福利企业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权限予以审批,减免税情况向社会公开。对年审不过关,不符合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规定的福利企业,税务机关要停止审批,对不应享受而已经享受的,要依法追回。同时强化执法内部监督,如果发现执法人员在福利企业管理上责任心不强、把关不严管理不到位造成税款流失的,要严格追究责任。
(四)严把部门协调关。为了保证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到位,税务部门要加强与劳动保障、民政、工商、残联等部门的联系,建立长期的信息互通制度,搭建服务平台,依法支持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实现共同富裕做出积极贡献。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地税局)
第二篇:福利企业税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福利企业税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福利企业税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环翠国税局局长 于庆勇
残疾人群体是社会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为支持安置残疾人企业的发展,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2007年国家又对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进行了调整完善,对进一步扩大残疾人就业,更好地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促进广大残疾人工作和生活条件的改善,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从这些政策的执行情况看,仍存在企业对政策理解不透、钻优惠政策的空子、骗取减免税等问题。本文结合辖区福利企业实际,对福利企业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一些探讨和分析。
一、福利企业税收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残疾人证件的真伪无法及时核实。残疾证是确定纳税人是否安置了残疾人的唯一合法证件,但是现在的残疾人证、残疾军人证分别由残疾人联合会、民政部门审核,并且上述两证均由手工填制,在没有其他档案资料证实的情况下,税务机关无法确认其真伪,这也给一些使用伪造残疾人证件的纳税人提供了可趁之机。
(二)残疾人比例的界定难存在弄虚作假现象。由于残疾人比例是决定享受福利企业税收返还政策的一项重要指标,按安置残疾人比例来确定优惠界线,凡残疾人比例有差距的企业,就想方设法或弄虚作假,以获取税收优惠,给税收征管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难以操作。
1、存在虚养残疾人问题。2007年调整后的新政策没有规定残疾人必须在生产岗位就职,那么在行政管理、门卫、食堂、保安、及其他岗位上班也应认可,这样可能导致纳税人为套取税收优惠政策而“虚养残疾人”,纳税人享受税收优惠所得远远超过“虚养残疾人”的费用支出。以威海为例,威海规定残疾人最低工资标准为760元/月,加上四项社会保险350元,全年支付一名残疾人大约13000元左右,而其享受的优惠有:退增值税35000元,所得税加计扣除13000元,可少缴企业所得税近3250元左右,全年可享受税收优惠38250元左右,远远高于养一名残疾人的费用支出。
2、存在残疾人安置条件不符问题。如一些残疾人员已达到退休年龄或根本无劳动能力而仍在岗位就业;为达到“月平均实际安置的残疾人占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比例应高于25%(含25%),并且实际安置的残疾人人数多于10人(含10人)”的税收政策规定标准,一些企业在残疾人人数一定的前提下,便在在职职工总数上大做文章,部分民政福利企业“账外有账”、“人外有人”。如企业账面工资表中只反映部分正常职工和全部残疾人职工人数,达到提高减免税所需的残疾人安置比例,另外一部分正常职工不做工资表,其工资支出不在账面列支,通过其他形式支付。
3、存在厂外经营问题。部分民政福利企业厂外生产加工,厂内记账销售。企业在正常的生产经营场所之外生产经营相同的、类同的、连续的产品,将收入合并但生产人数不合并。表面上企业提供给税务机关的安置人数达到规定比例,实际上厂外的职工人数并未统计在内。将外购的流通企业的产品并入本企业产品的经营收入中,以达到享受返还增值税和减免企业所得税及其他各税的目的。
(三)违规使用发票时有发生。由于福利企业可以享受国家税收返还,一些福利企业通过为其它纳税人虚开、代开发票,收取开票费的问题时有发生。在购进原材料时可能不考虑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抵扣的问题,有意识地不索取增值税专用发票,以取得价格上的优惠,增加企业利润,一些福利企业购买原材料等不向销售方取得发票,以白纸条入账现象比较多,税收负担明显过高。
(四)通过设立关联企业转移税收。新政策实行按实际安置的残疾人人数限额退税的优惠,部分福利企业应纳税额小于核定的退税限额,于是通过设立关联企业转移税收。一是享受税收优惠的福利企业成为相关联企业的简单制作车间,将关联企业的产品通过福利企业开票销售,将税负转移到福利企业,关联企业不实现销售收入,偷逃税款;二是福利企业将产品以明显高于市场价格销售给关联企业,福利企业税负高,但可以享受退税,关联企业进项税额大,可以少缴税;三是福利企业以明显低于市场价格从关联企业购进半成品、原材料,关联企业销项税额较小,可以少缴税;四是福利企业将购进原材料以关联企业的名义索取增值税专用发票,转移到关联企业进行抵扣,将关联企业的应纳税额,转移到福利企业;五是福利企业还将一些成本、费用在关联企业中进行列支,人为地减少关联企业利润甚至使关联企业亏损,达成关联企业不缴或者少缴所得税的目的;六是新政策放宽了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享受的条件,由原来的占生产人员50%的残疾人比例,降低为占全部人员的25%,这种状况有可能促使福利企业筹划将超过比例的残疾人转移到关联企业,使不能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关联企业也能享受到税收优惠政策。
(五)国家退免税款用途难以控制,残疾职工实得工资与国家返还的增值税额相差悬殊。按规定减免税金要用于企业技术改造、扩大再生产、补充流动资金、职工福利等,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国家退免税款如何使用难以控制,残疾人所得工资仅占国家返还或减免税款的一小部分,大量的退免税款以未分配利润的形式挂在账上,资金的用途不得而知;或者名义上为企业生产发展资金,但是由于在这方面缺乏具体的监管措施,实际上最终流入经营者个人腰包,国家对福利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是用放弃部分税收来保障残疾人的劳动权利,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减免的税收没有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成为部分企业和投资者获取利润的手段,优惠政策在实施中大打折扣。
二、加强福利企业税收管理的措施与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扭转目前福利企业的管理现状已迫在眉睫,否则不但税务部门承担着沉重的执法风险,而且影响了的税收收入和经济秩序,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为了规范地用好税收优惠政策,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强化管理:
(一)严把福利企业资格的审核关。严格掌握新办、转办社会福利企业条件。对企业上报的各种资料进行认真审核,重点核对残疾人员身份证、残疾证、残疾职工照片、工资支付记录、“四金”缴纳情况、企业职工人数、劳动合同、残疾人员比例等,审核人数是否符合规定,是否有虚假安置、空头安置的情况。进一步规范每年的年检年审工作,认真清理整顿假冒福利企业,依法打击弄虚作假、骗取税收优惠的不法行为。
(二)加强与民政部门、残联等单位间信息沟通和协调。在实际工作中,残疾人残情鉴定由医院和医生负责,残疾人证书由残联颁发,残疾人上岗证和福利企业证书由民政部门认定和发放。因此,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涉及民政、残联、卫生和税务多个部门,在今后要加强各部门相互之间协调联动、分工负责、互通情况、信息共享、密切配合,杜绝当前社会福利企业弄虚作假、骗取税款的行为。
(三)进一步完善机制,堵塞税收漏洞。一是建立公开透明的退税公告等机制,定期向社会公告享受退税优惠的民政福利企业情况,接受社会监督;二是在福利企业就业的残疾人一律使用《福利企业残疾职工上岗证》,提供县级(含)以上医院核发的《疾病证明》。《福利企业残疾职工上岗证》由主管国税、地税、民政部门签署意见并加盖印章,县民政局统一发放并造册登记。三是实行残疾人员变动报告制度。企业残疾职工人数发生变化的,应于当天向主管税务部门报告变化原因、人数及姓名等情况。四是加强对相关部门的约束。包括医院出具残疾鉴定表、民政部门发放残疾证、政府部门对福利企业改制的真实情况等,都应明确在骗取退税中的责任,特别是经办人的责任,而不仅仅把福利企业管理的所有责任都让税务人员承担。
(四)加强对福利企业的日常评估和专项检查。一是要加强对福利企业的日常评估,每月定期深入企业了解纳税人的各项涉税资料,不定期地核查残疾职工的上岗的情况和工资支付、社会保险、医疗保险等费用缴纳情况等,加大对福利企业的监管力度。二是通过对企业往年数据的采集,测算企业近年来生产能耗情况,计算出投入产出比,增值税负担率等,根据企业往年同期销售收入发生数、成本利润率、应缴已缴增值税和应退已退增值税等数据,对企业当期的各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重点关注退税限额高于应纳税额的企业,分析其造成税负偏高的主要原因,查明与关联的业务往来情况,注意与关联企业之间的交易,对交易价格明显偏低的,要按照税法规定合理调整,同时,加强对其关联企业的成本、费用的审查,严禁福利企业将成本费用在关联企业列支,防止减少关联企业利润,增加福利企业利润偷逃企业所得税。三是要坚持日常管理与专项检查相结合,每月税收管理人员要对享受优惠企业的各项条件进行实地核查,检查发现残疾人员安置比例不足25%或残疾人员不足10人的,暂停当月相应的税收优惠,在一个内累计三个月平均比例未达到标准的,取消其次年享受优惠的资格。对采取虚假手段达到标准的,第一次责令限期整改,限期整改期间不得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整改不达标准或连续两次检查不符合规定的取消其享受增值税优惠资格。
(五)加大对福利企业违法惩处力度。对于福利企业违背税收优惠政策在人员比例、上岗情况等方面弄虚作假的,一经发现,除停止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外,还要按骗取国家退税款进行处罚,并追缴已经享受的退税款,取消其3年内申请享受税收优惠的资格,使这些企业不愿作假、不敢作假、不能作假,以保证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切实落到实处。
第三篇:加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与税收管理的几条建议
加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与税收管理的几条建议
高新技术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是国民经济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资源优化配置的主要动力,为扶持和鼓励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实行了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并制定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以下称为:《认定办法》)及其配套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以下称为:《工作指引》)加以管理。全省各级地税机关加强与科技、财政、国税等部门的沟通协调,规范高企认定和复审工作,支持我省科技创新发展。2011年全省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213户,其中地税管户391户;复审通过高新技术企业1175户,其中地税管户585户;全系统共计1069户高新技术企业当年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30亿元,增长36%。此外,有1377户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额39亿元,比上年增长71%。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执行,起到了积极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促进了我省高新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培育发展了我省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无线传感、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等新兴产业,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但当前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各相关单位未能很好履行各自的认定职责。各市、县级科技部门、财政部门和税务部门组成的高新技术企业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虽然负责对市本级高新技术企业申请的认定审核及向省级机构推荐上报,但由于其专业性太强,基本上是由科技部门按中介机构的签证材料在进行书面审核,市、县级财政、税务部门参与认定初审往往是流于形式多,没有很好履行相应的监管职能。认定机构根据专家库内抽取的专家对企业申报资料进行审查,也仅仅是对申请企业上报的纸质资料进行一些合规性审核,没有很好地深入申请企业了解,对各项认定指标作实地核查。
二是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介机构鉴证存在一定的偏差,显失公正。根据《认定办法》及其《工作指引》的有关规定,参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中介机构的主要职责是接受企业委托,依据《认定办法》及其《工作指引》的规定,客观公正地对企业的研究开发费用和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进行专项审计,出具审计报告。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中介机构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服务性机构,同时又受企业的委托,在认定工作中很难保持绝对的客观公正性。一些中介机构提供的专业服务,受利益的驱使,不仅为企业申报资格跑程序,有的还为企业创造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所需的条件。除了上述主观因素以外,客观上,一些中介机构的从业人员对企业研发项目的专业知识掌握是有限的,在对一些指标的判断方面,如对研究开发费用占总收入的比例进行鉴证过程中,对所认定的研究开发费用是否符合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项目要求往往难以作出准确判断。因此,中介机构很难对高新企业的几大核心要素作出客观公正地评判。
(二)部分指标概念模糊, 致使认定时部门间认识不一致和实际操作中的随意性
1、关于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认定 《认定办法》规定:高新技术企业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必须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30%以上,其中研发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l0%以上。但在实际执行中,关于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概念不够明确, 企业当年职工总数中是否包括企业使用的劳务派遣人员?临时工是否可按工作时间的一定期限认定为企业当年职工总数?在认定时部门间、中介机构认识不一致,认定的标准也就不一致。在调研中发现,实际操作上大多是按企业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人数为据,因些,并不包涵企业使用的劳务派遣人员或者有一定期限的临时工。调研中还发现有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了达到这一指标,将原在本单位工作的工人分离出来给劳务派遣公司,有的甚至自己将这些原在本单位工作的工人分离出来设立一个劳务派遣公司,然后再由劳务派遣公司将这些分离出去的职工派遣回到原单位工作, 劳务派遣公司成为了申请高新技术企业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调节池”。
2、关于收入的界定
《认定办法》规定: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必须占企业当年总收入的 60%以上。目前在《认定办法》中涉及的收入概念有“近三年的销售收入总额”、“最近一年的销售收入”和“当年总收入”三个概念,尽管《工作指引》对“销售收入”作了政策解释,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中涉及的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确认标准和当年总收入统计口径等指标依然存在很多不明确的问题。例如,《工作指引》中对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定义为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开展研发活动,形成符合《重点领域》要求的产品(服务)的收入与技术性收入的总和,但对于高新技术服务收入是否应包括设备价款和工程价款、中间产品(服务)收入是否属于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等问题在《认定办法》和《工作指引》中都未提及。此外,对于总收入的统计口径问题上,个别企业在归集总收入时直接将主营业务收入视同于总收入,未将其它业务收入计入总收入,这一统计口径显然与会计核算制度不符。这些不确定因素不仅给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同时也诱发了个别企业借政策不明、难以操作之名随意调节收入的现象发生,最终导致了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当年总收入比重计算不实。
3、关于研发费用的归集
《认定办法》最重要的特点是以企业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为核心来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这种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主要是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近三个会计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根据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大小不低于6%、4%、3%”这一指标值加以衡量,因此,在认定过程中对研发费用归集的审核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工作指引》中明确,企业的研究开发费用是以各个研发项目为基本单位分别进行核算并加总计算,同时《工作指引》提供了研发费用归集的样表,要求企业按照规定的格式设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用研究开发费用辅助核算账目,提供相关凭证及明细表,并按照《工作指引》的要求进行核算。但在实际认定操作中,我们发现就研发费用归集存在诸多问题:一是研发费用项目的明细归集,由于企业在申请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时需填报的研发经费总支出是申报当年以前的连续三年的研发费用金额,这些数据往往是事后从以前账册中整理而来的,企业如果之前没有以各个研发项目为基本单位分项目分科目进行分别核算,却要在申请之年做到准确归集前三年的研发经费事实上难度很大;二是研发费用的分配标准问题,由于《工作指引》没有规定研发费用在各项目间分配的具体标准,因此实际工作中,合理确定研发费用的分配标准有时比较困难,不少认定企业在研发费用分配标准的具体确定上过于随意,这些不确定因素给高新技术企业归集研发费用留下了人为的调节空间。
4.关于指标值的设定
《认定办法》的另一个主要特点就是通过许多量化的指标值作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主要考量依据,这样的设置使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比原来的认定方法更具操作性和规范性。但在实际调研中普遍反映,部分认定指标设定标准过高,与高新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不相适应。例如,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在通过资格认定的后续一二年中发生的研发费用会出现下将的现象,主要原因是企业通过认定前三年研发费用的大量投入,在认定后续的一二年内,企业掌握的核心技术已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工作重心进入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阶段,尽管企业也在继续开展对新产品的研发,但与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急剧增长的速度相比,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较之前开发期会明显下降,大多企业不能持续保持这一指标值。
三、高新技术企业自身存在的财务与税收管理问题
1.认定后日常管理没有按《认定办法》规定组织实施
应该说,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企业在管理各方面都已具备一定基础,之后的三年将是不断提高与深化的过程。但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企业在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后,往往表现出创新动力不足、财务核算及其它日常管理未能按税务机关和财务核算规定的要求进一步加以规范与完善的现象。纠其原因主要是一些企业在认识上存在误区:企业往往认为只要通过认定,即使在上述管理中存在一些缺陷,基层税务机关也无权取消企业享受优惠政策的资格。因此,不少企业在认定后松懈思想,忽视了对人员管理、研发费用核算、高新技术产品收入比例等方面的管理与控制,导致高新技术企业在日常管理操作中的诸多问题,给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的备案性减免审核等后续管理及下一轮复审都埋下了隐患。
2.企业相关人员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政策理解不透
高新技术企业的后续管理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它不仅要求负责这项工作的人员对税收政策与财务核算熟悉,还必须对高新技术研发项目、高新技术产品(服务)的范围等情况有清晰的理解。加之于有些税收政策对于研发费用的范围本身有着不同规定,容易混淆概念,如《工作指引》中对于研发人员费用的范围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研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中研发费用税前扣除的范围规定不完全一致,后者不包括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人工费用以及外聘研发人员的劳务费用,等等这些都需要相关的财务等企业管理人员很好地去学习。但从调研的情况看,目前,不少高新技术企业财务人员对高新企业相关财务规定、税收政策缺乏一个系统地学习,政策理解不透,直接导致在财务处理上与现行政策产生或多或少的差异。
3.高新技术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不完善
完善的企业内部管理是财务核算真实有效的前提与基础,同时也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效益。调研中,我们发现有些企业缺乏与高新技术企业所匹配的一整套从高新技术开发管理到生产、销售管理,从人员管理到财务核算的内部管理制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新企业的进一步创新发展。一些企业高层自身的管理理念较新,也意识到加强高新企业各项后续管理对于企业发展与认定复审的重要性,但在层层落实过程中因为管理上的不适应、不对应,缺乏制度的保障,结果其很好的创新理念未能体现其实效。
四、税务机关在税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对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管理中的职能和执法风险认识不足
从调研发映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对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管理中,由于政策的不明确以及自身理解上的诸多因素,税务机关对于在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管理过程中的职能与执法风险的认识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认为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主要职能部门是科技部门,在认定中科技部门怎么安排就怎么操作,没有按《认定办法》及其《工作指引》规定的要求实施有效的管理,在认定中形式上参与,但实质上没有很好履职;二是认为高新技术企业是经省级联合认定机构认定的,企业只要具备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证书,就可以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有效期三年,对高新技术企业缺乏日常的后续管理;三是认为企业经过审核认定,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后,基层税务机关即使在备案资料审查时发现其有关财务指标值没有达到规定,也不能采取任何措施,只有当认定机关取消不符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后,才能取消企业享受优惠政策资格。这些认识上的不足,一定程度上导致税务机关对高新企业疏于管理。
2.对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管理所涉及的专业知识掌握不够全面
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管理政策性强,专业要求较高。大部分税务工作人员缺乏高新技术的相关专业知识,无法对一些涉及专业的项目准确加以判断,即使通过与企业研发人员的交谈和平时对于企业的了解,能够有一个大致情况的分析,也不一定完全准确,这就使得我们对于企业有些指标只能做一个面上的审核,无法深究,这就形成了税收管理上的一些风险点。另外,就高新技术税收管理所涉及的税收政策本身也比较多,从基本的法律、法规到各类详细的政策解读,以及后续的税收管理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等等,税收人员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与钻研,才能准确把握政策,对企业实施准确有效的税收管理的同时加强对高新企业的政策宣传与辅导。
3、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后续税收管理不到位
由于认识上的不足,税务机关对企业认定后的后续管理中存在没有及时跟进或者不到位的地方,例如一些基层税务机关对企业在年终汇算清缴申报时忽略了备案环节的管理,有的企业虽然进行了备案,但报送的资料仅仅是一份“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的复印件,而没有按政策规定的要求报送本的研发费用结构、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以及人员方面的比例等相关指标数据,使得税务机关无法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这些重要指标进行审核,对能否享受本优惠政策进行严格审查,后续管理实际上没有直正到位。
五、政策建议和管理措施
加强与规范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税收管理是充分发挥国家税收政策效应的两个重要环节,是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健康、快速、良性发展的关键所在。针对高新技术企业在认定与税收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不仅要在政策层次上加以完善,同时还必须在认定与税收管理的实际工作中不断改进与深化。
(一)政策上需明确和完善的几个方面
1.明确指标口径,加强高新技术企业的税务管理及高新技术企业自身的管理
由于政策上对一些指标口径的不统一,使得企业和基层税务机关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分歧,影响了政策的执行效应,因此要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一些不明确的指标进一步明确,以确保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规范、高效的运行。例如,对在研发费用的列支范围上应统一标准、统一范围,列出具体明细项目,同时对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在计算的口径上、范围的界定上、财务的取数上做出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减少税企之间在实际操作中不必要的争议;针对当前一些高新企业存在的劳务派遣用工的现象,进一步明确如何确定职工总数,在此问题上是否执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若干问题的通知》的有关规定,参照小型微利企业从业人数的口径,将劳务派遣人员计入总人数。
2.明确被取消资格企业税收追缴的操作性规定,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强化自身管理及创新发展
根据2010年审计署对国家税务总局和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等18个省区市国税系统2009年至2010年的税收征管情况进行审计发现,在被抽查的18个省区市的148户高新技术企业中,有9个省市的认定管理机构将17户不符合条件的企业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导致这些企业2009年至2010年享受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优惠26.65亿元。对于上述税款的追缴以及对于首批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认定到期后经过复审被取消资格的企业,不仅将失去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待遇,而且还涉及到以前年已享受政策税款的追缴问题。根据《认定办法》第九条规定,享受减税、免税优惠的高新技术企业,减税、免税条件发生变化的,应当自发生变化之日起15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告;不再符合减税、免税条件的,应当依法履行纳税义务;未依法纳税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当予以追缴。由此可见,对在复审期间发现企业存在上述问题的,对已享受的税收优惠应自减税、免税条件发生变化的起开始追缴是有政策依据的,但缺乏具体的操作性规定,对此应进一步明确这方面的操作办法。
3.完善认定指标值,推动高新技术企业的长足发展
设定一个合理的认定指标值是科学判断企业是否符合高新技术企业的关键。因此,在认定指标值的设定上应深入调查、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完善一些指标值和取数口径,对部分与实际不相适应的指标值建议做适当调整。一是关于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比例的问题,允许企业在每轮认定后的一至两年内,上述占比应当按实际情况适当下调标准值;二是关于大专学历以上人员占职工人数比例的问题,也应适当考虑那些虽未达到一定学历资格、但具备与规定的学历资格相当的专业技术职称的技术人员,不可忽视这部分人员在实际研发工作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建议在设定指标的取数口径时将拥有相当技术职称的人员也视同具有同等学历的人员统计在内。
4.优化认定标准,使认定指标更能反映企业创新发展的真实水平
《认定办法》中关于人员比例指标的设定,目的是为了衡量一个企业的研发能力,但在实际操作中却给一些传统的劳动密集企业力求通过技术创新改造传统产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设置了过高的门槛。在一般情况下,这类企业即便包括研发团队在内的其它申请条件均达到标准,也会因为企业职工总人数基数过大的原因导致人员比例不达标。如果想通过认定审核,企业往往要通过对人员设置的种种变通操作等不合规的操作来实现比例达标。因此,我们建议放弃一些实际意义不大的认定指标,对类似上述认定标准进一步优化,使其能够更好地反映企业创新发展的真实水平。
(二)进一步加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与税收管理的几点措施
1.增进部门间的沟通与协作,加强认定过程的管理
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认定是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管理的首要环节,同时也是落实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的前提条件。实施操作规范、把关严格的企业认定管理不仅关系到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能否执行到位,而且关系到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和产业政策的落实,因此不能将认定工作与政策落实简单地割裂开来。在认定管理中,一是要争取地方政府和其他相关部门对我们税收工作的理解;二是税务机关要增进与其他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在工作中形成合力;三是提高基层税务部门的参与度,要深入企业一线进行核实,注重实质性审查,严把企业认定审核关,为加强企业的后续管理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2.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日常与后续管理,防控税务机关自身执法风险
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日常与后续管理是税务机关的重要职责。要管理好高新技术企业,首先要消除以往认识上的误区。《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下发以后,明确了税务机关在高新技术企业税收日常管理中的职责,税务机关将由此承担因管理不到位所带来的执法风险。因此,要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日常与后续的动态管理,对企业是否符合优惠条件、能否享受本优惠政策进行认真审查,发现有问题或有关部门鉴定报告有失误的情况应及时上报,在复核期间应暂停企业享受优惠政策,对复核认为不符合优惠政策的,应追缴的税款要按规定严格及时追缴。
3.优化纳税服务,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政策指导
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政策辅导是深入贯彻高新技术税收政策和优化纳税服务的重要举措,其作用不可小觑。税务机关在日常管理中一方面要大力宣传高新技术企业税收政策,提高企业对税收优惠政策的知情权,对条件成熟的企业做好政策引导,提前介入,做好辅导工作;另一方面对已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企业要加强沟通,深入了解企业人员比例、研发费用比例、高新技术产品收入比例等几大核心要素管理的相关情况,强化管理,避免事后出现问题,影响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此外,税务机关还可以邀请高新技术企业中在日常管理方面做得好的企业进行经验介绍,为企业搭建一个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共同推进企业自身的管理与发展,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整体水平提高。
4.加强对中介机构监督管理,确保审计报告的客观公正
加强和规范对中介机构的鉴证管理,是加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和后续管理的一项有效措施,因此,在认定过程中对中介机构出具的专项审计报告应严格审查,如发现高新技术企业未达到高新技术标准,或存在与企业共同弄虚作假、违规操作的,一经查实,必须按规定逐级上报省认定办公室,取消其资格。主管税务机关发现类似问题,应及时提请财政部门加强对从事鉴定工作的中介机构的监督管理,确保其专项审计的客观公正性。
第四篇:当前民政福利企业税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工 作 调 研
第118期
河南省国家税务局 2006年9月6日
当前民政福利企业税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平顶山市国家税务局 李艳民 王社伟
我国多年来对民政福利企业实行“先征后返”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促进残疾人就业、缓解政府和社会的压力、保障残疾人利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在加强民政福利企业税收管理中,发现此项税收优惠政策中的不少规定已与当前的经济发展脱节,存在着严重缺陷和滞后,已成为困扰基层税收征管的主要难题之一。笔者结合税收工作实际,就当前民政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及改革建议谈一点个人看法,供商榷。
一、当前民政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法规规定的“缺位”。
1、民政福利企业资格规定的“缺位”。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民政福利企业征收流转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94)155号)所称的民政福利企业是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1994年1月1日以前,由民政、街道、乡镇举办福利企业,但不包括外商投资企业。1 1994年1月1日以后举办的民政福利企业,必须是经省级民政和主管税务机关严格审查批准的;(2)安臵“四残”人员占企业生产人员的35%以上(含35%);(3)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并建立了“四表一册”;(4)经民政、税务部门验收合格,并发给《社会福利企业证书》。按照《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1994‟1号)所称的暂免征收所得税的民政福利企业是:(1)民政部门举办的福利工厂和街道办的非中途转办社会福利生产单位;(2)安臵“四残”人员占生产人员的35%以上;(3)必须符合如下条件①具备国家规定的开办企业条件,…⑥有严格、完善的各项管理制度,并建立了“四表一册”。
上述规定都是从1994年沿用至今,在实际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亟待改进完善。一是不管是享受流转税还是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其规定的投资主体民政、街道、乡镇(所得税优惠政策不含乡镇),民政、街道、乡镇均为政府部门,按照现行的规定,不但不能新办企业,已办的企业都要脱钩改制,但随着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深入和发展,一些民政、街道、乡镇所有的民政福利企业实际已经演变为个人承包或事实上的民营企业,企业实际投资主体和经营性质已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二是最初的优惠政策从1994年执行,暂定二年,但随后期限一再延长,几近无期。而针对这一情况,国家在民政福利企业资格方面并未作出新的规定和监管措施,这就容易使民政福利企业成为企业经营者少交税款的“合法”外衣,致使国家减免税款不能真正用于福利企业的再发展和残疾人 2 事业,经营成果基本上流入个人腰包,造成税收优惠政策成本过高,残疾人得到的实惠较少的局面。如2005年XX市XX福利洗煤厂共享受增值税优惠333万元,其中,残疾人职工工资性收入为4.107万元,人均年收入0.4107万元,用于残疾人职工支出数仅占所退税款的0.0123%,另外超过99.987%的退税额被企业主占有。
2、骗取退税资格规定处罚的“缺位”。从1994年到现行政策,国家对民政福利企业只规定了严格资格审查,不符合福利企业条件的不得享受福利企业的税收优惠。因税收优惠悬殊过大,诱发企业弄虚作假,骗取福利企业资格,但对骗取资格或者个别月份达不到条件的如何处罚现行政策没有明确的规定。
3、普通发票管理规定的“缺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的补充规定、决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有关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的司法解释等对利用增值税专用发票偷、逃税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制定了相当严厉的刑事处罚条款,但对于利用普通发票偷、逃税违法犯罪行为的法律规定却不够严密,管理也欠规范,处罚相对较轻。这种“重专用、轻普通”的发票管理办法,使民政福利企业很容易采取购进货物取得普通发票或不取得发票,虚开、套开发票等手段,进行违法经营,骗取国家税款,而相应风险较小,绝大多数福利企业趋之若骛,税收管理漏洞较大。
(二)政策执行中的“失位”。
1、新办福利企业资格认定的“失位”。新办企业申请办理福利企业资格认定(《社会福利企业证书》)时,提供企业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四表一册”等相关资料,由县市民政、税务部门严格审查,逐级上报省级民政、税务部门审批。新办企业没有生产,仅办理各项开业登记手续,在开办时上报办理福利企业资格,其对福利企业的财务核算、“四表一册”、残疾人员残疾证、残疾人员比例等情况的核实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势必造成政策执行中的“失位”。
2、残疾人员核实上的“失位”。安臵“四残”确定优惠界限,难以操作。一是残疾人员残疾证的发放有残联负责,其残疾的鉴定有医疗部门出具,税务机关对其无法核实;二是企业职工上班有“倒班制”,对企业残疾职工上岗检查难以进行,仅靠一两次的巡查很难核实其真实性,上岗率也就无法计算,即使计算出上岗率也是以偏概全;三是企业生产有淡旺季,靠一年某个时期(月份)年审、年检来核实“四残”比例是不现实的。
3、诱发发票政策执行上的“失位”。一是增值税专用发票,由于福利企业增值税税款实行返还,为了降低进货成本而有意不取得进项专用发票、为其他企业取得进项专用发票、为他人虚开专用发票或者虚假高开售价;二是普通发票,为了降低进货成本不取得发票长期暂股入账或者取得虚开套开的发票、只开具普通发票不开具专用发票;三是大量长期取得税务机关代开的发票,同时也诱发了福利企业上游企业不开具发票问题的发生。
(三)税收管理中的不到位。
1、政策管理的不到位。一是因政策规定的不科学性,对企业申报福利企业资格时,不去实地核实或者核实困难,往往仅在审批表上签字盖章而已;二是办理退税或免税时,只对企业申报的减免税资料是否齐全进行审核,仅仅就资料审资料就表审表,对其资料数据的逻辑性、关联性、科学性不去系统全面分析比较;三是年审时与民政部门走马观花看看,使年审、年建工作流于形式。
2、日常监控不到位。一是对企业财务管理不到位。有些民政福利企业账簿设臵不健全,没有原材料、产成品明细账,仅凭自制凭证确定产品成本,随意性大;有些民政福利企业的现金管理混乱,生产经营过程中大量使用现金交易,缺乏对现金的有效监控;有些民政福利企业费用支出等缺乏真实有效凭据,会计核算明显失真也不处理。二是实地检查不到位。一些企业虚报安臵比例、冒名顶替残疾人员、一个残疾人员多个企业挂名、只挂名不上班、少报正常职工人数等情况,虽经多次多人多级检查几乎没有发现。
3、纳税评估不到位。从企业的主要经济指标看,目前民政福利企业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投入低、产出高。企业年平均实收资本与销售收入之比,与利润之比不匹配。二是劳动生产率高、固定资产规模低。福利企业因其半数职工是残疾人员,劳动强度不应超过一般企业,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理应高于一般企业。从平顶山市的情况表明,民政福利企业过高的劳动生产率与企业固定资产规模、从业职工人数、投资额不成比例。三是企业利润高、残疾人工资待 5 遇低。四是享受税收优惠数额多、同行业实际缴纳税金少。五是享受税收优惠的行业税负高,同行业实际税负低。六是企业实现的产值与实际生产条件不匹配,有以流通(购销)企业冒充生产企业之嫌。
4、普通发票管理不到位。一是对纳税人开具的普通发票“验旧购新”审查不严格,检验只限于在发票“以旧换新”的时点工作形式上,就留存的存根联进行粗略的常识性检查或者“束之高阁”,基本上放弃了对纳税人开具出的普通发票的比对,为纳税人与发票接收单位共同利用发票大肆偷、逃国家税收提供了方便之门;二是对纳税人开具的普通发票管理型检查不到位,只对纳税人领购的票种、数量进行简单的核实,对其开具情况基本上未进行核实。
(四)税务稽查工作的“错位”。
1、大量普通发票违章行为无法实施处罚,造成税务稽查工作的“错位”。现行民政福利企业不取得普通发票或者取得大量的虚开、套开、借用的普通发票,但稽查时对其违法行为仅能分项进行处罚,其处罚的限度为10000元,这对享受优惠政策的福利企业来说真是九牛一毛。如果按发票份数予以处罚,则违反了《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四条“对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这就是税务稽查工作在查处此类问题时处于两难之中,税务稽查的打击震慑作用未得到发挥。
2、实地稽查残疾人员安臵比例,造成稽查管理范围的“错位”。稽查部门实地稽查残疾人员安臵比例,发现达不到国家规定的享受 6 税收优惠政策比例,但仅是稽查时的时点安臵比例并不说明以前时期(生产和退税)的安臵比例,对其当期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罚追究又是管理环节的问题,按照规定稽查部门注重检查以往企业的违法违章行为,这就使稽查陷入尴尬的境地。
3、实地稽查企业生产经营情况,造成稽查管理时间的“错位”。实地稽查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发现民政福利企业投入产出不匹配、行业税负高等问题,是核实企业当期的违法违章行为,其收入和税款的实现在查后表现,其稽查成果反映在管理环节和查后管理。
二、改进和完善福利企业税收政策的几点建议
在税收优惠政策体系之中,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惠泽的是社会最弱势群体,是最能体现人本主义的一项优惠政策。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用残疾人,保留优惠资格;用健全人,创造经营效益”已成为福利企业经营生财之道。同时,现行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制定的不科学、操作性不强,造成基层税务机关较大的执法风险,应及时调整和完善现行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使其充分发挥减免税的杠杆和引导作用,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
(一)放宽对投资主体的限制,将享受政策的企业范围扩大到各类内资企业,促进不同经济类型的纳税人公平竞争。事实证明,社会福利企业要真正发展,不能靠政府直接去办,通过改制、走向市场是关键,引入社会资本是必然之路,不同经济类型的纳税人安臵同等残疾人享受同等的税收优惠政策。
(二)改变当前单一以安臵残疾人是否达到规定比例作为减免 7 税依据的办法,改按企业实际安臵残疾职工人数定额减免的办法,即在流转税方面以当地上年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若干倍数确定最高退税限额;在所得税方面按企业支付给残疾职工的实际工资的若干倍数在税前扣除。
(三)建立残疾人保障基金。在严禁地方各级政府和部门截留、挪用减免税金的情况下,可由财政集中提留一部分减免税金,专户储存,专项用于扶持社会福利企业、支持社会福利事业及残疾人保障;同时,可采取安臵一个残疾人所需的费用,由国家财政给予适当补贴的办法。
(四)加强部门间信息沟通和协调,做好源泉控管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残疾人残情鉴定由医院和医生负责,残疾人证书由残联颁发,残疾人上岗证和福利企业证书由民政部门认定和发放。因此,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涉及民政、残联、卫生和税务多个部门,各部门相互之间只有协调联动、分工负责、互通情况、信息共享、密切配合,才能杜绝当前社会福利企业弄虚作假、骗取税款的行为。当务之急,应加强对残疾人鉴定的管理,尤其要对医院和医生的资质、相应职责作出明确规定,从源头上加以控制。
(五)加大对福利企业日常监管力度,杜绝偷逃骗税行为的发生。一是严格福利企业的审批,严格掌握新办、转办社会福利企业条件。还应进一步规范年检年审工作,认真清理整顿假冒福利企业,依法打击弄虚作假、骗取税收优惠的不法行为。二是加大日常训管巡查的力度,坚持日常管理与重点抽查相结合,对符合标准的企业,8 应及时办理退税手续,对屡查屡犯违法骗取税收优惠的企业应坚决予以清理。三是进一步加强对福利企业的税法宣传和纳税辅导,提高社会福利企业的守法意识和依法纳税的遵从度。
第五篇:对大企业税收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对大企业税收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蓬勃发展,尤其是大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火车头继续保持了健康快速的发展势头,而且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扩大和加速,大企业的地位愈发重要。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统计,占全国2.31%的大企业纳税户支撑着全国90%的税收收入,我国大企业经济规模持续增大,市场竞争力持续增强,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控制力、影响力、带动力不断提升,已经名副其实的成为我国经济的骨干和中坚。大企业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为国家社会创造了巨额财富,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提升国家竞争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历史经验证明,大企业对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大企业越来越成为配置全国乃至全球资源的主要力量,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大企业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大企业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领头羊,大企业是技术创新的排头兵,大企业是综合国力竞争的航母。大企业的地位如此重要,那么作为调控经济杠杆的税收政策及管理应该如何发挥作用,让税收管理更好的促进大企业发展就显得十分突出和必要,这还要首先从当前对大企业税收管理现状谈起。
一、大企业税收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对大企业税收管理基本是粗放式,统一,混合管理的税收管理模式。这一不分对象粗放管理模式大大影响了税收的财政作用发挥以及税收的杠杆效能,由于大企业有其自身特点,所以应对其采取有针对性管理措施。可喜的是总局已针对这种现状制
定的相应的大企业税收管理办法,各级税务机关也设立了相应的大企业管理机构。
目前我国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及个体户相比,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突出体现在:一是生产经营规模大,巨大的资产规模和庞大的机构设置,税源结构具有复杂性;大企业注册资金、资产、营业收入、利润、职工人数等指标远远超过中小企业若干倍。二是生产经营范围大,如从事石油、房地产、煤炭、能源和化工开发等多种产业;塔形集团则形成了三大发展板块的宝塔模式,即以石油炼化为依托,化工产品为主的炼化实业板块等等。三是组织机构庞大。这些大企业的管理结构较为完备,资金、物流的管理十分规范,内控机制较为健全,一般都建立较为完备的公司治理结构。特别是上市公司,一般都聘请专门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定期审计,并向社会公布年报信息,财务人员数量多而且比较精干;四是企业信息量大。大企业目前普遍使用财务软件,财务核算高度集中和规范统一,数据质量也很高。五是生产经营流程长,税源结构具有跨度性。六是具有较强的纳税意识,自身财务税收专业化水平较高;七是经济地位重要,税源举足轻重。税务机关应当根据大企业的特点及时制定出适应大企业发展的管理办法,目前这个问题已引起了有关单位的注意并已着手开始解决这一问题。但是这里我们仍有必要谈一谈当前我们税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已便有关部门在制定政策时作为参考。
(一)税务管理机构与企业级别不匹配。由于我国大企业多数为国有企业,有的更是中直企业,并有行政级别,一些副部、正厅、正市级单位屡见不鲜,其办理涉税业务的财务资产
部门往往为正处级单位,而主管税务机关仅为科级单位,或者由驻厂处进行管理,行政级别不对等,企业也因此对税务机关的管理有一定程度轻视,对税收政策的执行怠慢、打折扣,给日常工作联系和协调带来诸多不便。出现涉税问题,企业越级联系,甚至地方政府领导或上级税务机构都受其影响。因为企业规模大、贡献多、级别高所以有的企业有特权思想,这让基层税务机关颇为头痛。
(二)基层税务人员素质不适应。大企业组织机构复杂,管理环节多,业务量大,涉及多个行业且跨地域经营,专业化分工细致,信息化程度很高。为了提高竞争力,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大企业还培养和引进了一批高学历、高职称、高素质的管理人员。与之相比,税务机关的管理力量明显不足,尤其基层管理人员,精通法律、财会、计算机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匮乏,无论是人员数量还是人员素质都存在差距,对大企业的管理力不从心。目前税务机关由于基层工作辛苦、待遇较上级机关低,所以高级人材往往滞留于上级机关,致使基层直接管理人员难以与大企业素质人材做更好管理沟通,影响了税收政策的贯彻执行。
(三)税收制度不完善。目前,一些针对大企业的税收政策还不完善,随意性比较大。由于企业经营行业的多样性和大企业业务庞大、分工细密,还存在一些政策模糊的地方,税务机关在沟通反馈方面效率较低。在税收管理方面,到目前为止全国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针对大企业的高效的税收征管办法,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摸索前行,导致税收管理的盲目性,随
意性、制约了对大企业税收监控和管理向深层次、多角度、专业化方向发展。
(四)税企信息平台不对称。大企业目前普遍使用财务软件,财务核算高度集中和规范统一,数据质量也很高。其工作人员受到有组织、有计划、高级别财会培训学习。在接受新会计政策和税收法规方面领先于某些税务管理部门。而且企业采用的财务软件税务机关需要学习才能更好地掌握企业核算情况。税务机关缺乏这方面培训。国税系统虽然实现了全国联网,但征管软件在税源分析方面还存在很大缺陷,如:综合征管软件只能记录日常征管业务操作,无针对大企业专门的税源分析、纳税评估的功能;没有登记总、分、子公司、关联企业之间关系的比对模块,因此也无法对关联企业进行监控;企业的财务数据无法读取,企业的海量信息无法充分运用等。
(五)信息渠道不畅通。对于大企业的管理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企业信息资源的掌握,虽然《征管法》中对纳税人报送的资料有明确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却经常遇到一些困难。大企业出于保密等方面考虑,在对外披露信息时十分谨慎,税务机关需要掌握的资产、核算等信息不予提供或需要经过一定的内部审批程序方可提供,信息的及时性难以保证。一些大企业能够出具的财务报表达几百种,但只给税务机关提供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另外,企业的所有核算单位并非都在一个税务部门管理,无法掌握整个企业财务核算的全部情况。目前税务机关获取信息的唯一途径就是企业自行申报,这
些经过加工的“二手”信息,还存在是否真实准确的问题,依据这些信息开展税收分析和纳税评估,难以保证工作质量。
(六)基层管理机构薄弱
目前大多数基层税务管理机构人员少、待遇低,素质偏差,有能力的人材留不住。以此情况应对大企业的复杂形势真是勉为其难。多数基层税收管理部门只能做些日常申报、发售发票等简单工作,难以实施有效的管理监控。
二、加强对大企业税收管理的建议
(一)转变税源管理理念,对大企业采取分类深化管理。大企业或是上市公司,或是地方利税大户,是国家利益之重。企业内、外部都有很强的监控机制,既受到税务机关、审计署、证监会等外部执法部门的监督检查,也接受企业内部审计的日常监督,建立了一整套依托信息化平台的科学管理机制,其主观上不具备主动偷税的意识,为了规避税收风险,维护上市公司的形象和股民的利益,其纳税遵从度是很高的。但站在企业的角度,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对税收政策的理解可能与税务机关不一致,需要加强征纳双方的沟通和理解。税务机关应转变管理理念,对大企业采取与其他中小企业有别的管理办法。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结合大企业的特点,应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以纳税评估为主要手段,在全面掌握企业基本信息的情况下,综合评价企业经营能力和纳税能力,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税收管理服务,这就需要我们采取明确企业分类,专业分工详细的有针对性税收管理办法,防止粗放式混合管理,防范关联企业税收转移,科学预测税收收入,提高纳税申报质量,堵塞税收征管漏洞,达到规范一类企业的目的。
(二)设立专业管理部门。由于大企业具有数量少、经营活动复杂、税收收入比重大、需要提供专业性较强的纳税服务等特征,建议成立大企业服务管理专门机构,专门负责研究制定对大企业实行专业化管理的政策法规以及管理的方式方法,按行业划分客户管理范围,对大企业进行垂直管理,负责对大企业的纳税服务、税款征收、纳税评估、税务检查等各项工作。
(三)加强一线税源管理力量。一些综合类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复杂,要求税收管理人员必须精通税收政策,掌握企业财务、金融、资本运作、生产经营等方面知识,具备不断学习、吸收和运用国家相关税收法规的能力。因此,提高税收一线人员待遇、加强对一线人员专业素质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每年定期组织人员开展业务培训,聘请高级财税人才授课。在人员配备上,应增加人员编制,通过调配、培养、引进等方式,配备全方位、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提升整体队伍素质。同时,要立足现实,大力开展专业技能岗位培训,针对大企业的特点,重点培训财务分析、会计电算化等方面的内容,特别是要熟悉大企业财务软件的操作,掌握财务软件中设置的会计科目和会计核算规则,找出重点监控的会计科目及相关凭证,从而提高电子查账的能力。
(四)加强税务机构整合。在现有机构模式下,可以通过内设机构的整合,调整岗责,实现税源管理资源的最大化。一是通过推行网上认证、网上报税和网上申报,将申报征收环节前移至企业端,压缩办税服务厅和行政管理人员。二是将办税服务厅、税政综合部门、计统部门、税源管理部门等进行整合,从而建立起税源监控、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的良性互动机制。
(五)保证税源信息渠道畅通。税源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是大企业税源管理的重要突破口,全面采集涉及企业组织机构、生产经营、关联交易、物流、资金流等方面的信息,同时要拓宽采集渠道,建立与审计、工商、海关、银行、证监会等相关管理部门的联系和信息沟通制度,利用相关部门的管理信息资源,丰富税源管理信息库。要建立与大企业管理人员的沟通和协调机制,增进理解,加强联系,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核算信息的畅通。为税务管理提供有力保证。
(六)开展模型化管理。大企业经营业务繁杂,涉及行业较多,缺少行业可比对象,也不适合行业分类管理。但大企业组织形式十分固定,内部管理规范,因此,可以根据其经营特点对某类业务的某一个企业进行深入剖析,理清工艺流程,发现可能存在问题的关键环节,然后进行重点调查,采集相关数据,进行审核分析,建立分析模型,有针对性地对其重点环节实施分类管理。
(七)开发税源管理平台。面对大企业高度的综合性,以及当前投资兼并热潮,税务机关应建立信息涵盖更广泛,比对性更强,包括母子公司之间,子公司之间、关联企业之间等全方位信息化的征管软件,或专门针对大企业的征管软件以对大企业进行更为有效的监控管理。没有相应管理信息平台的支持是难以实现有效管理的。目前,综合征管软件中缺乏对大型企业组织结构、关联业务的记录,更缺乏税收分析和纳税评估的支持,没有全面联系,只有企业孤立的信息。因此,建立大企业税源管理和分析平台是十分必要的
(八)完善纳税服务。完善纳税服务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纳税遵从度,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转变管理观念,提高思想认识。完善纳税服务制度体系,建立纳税服务的专门机构。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促进纳税服务优化发展,提高税务人员服务意识,更好的全面积极有效促进税收管理现代化发展,为企业迅速健康成长和国民经济发展在税收管理方面提供有力保障。
绥中县国家税务局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