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协会桥梁作用活跃残疾人事业——东莞市残疾人联合会

时间:2019-05-13 18:49: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发挥协会桥梁作用活跃残疾人事业——东莞市残疾人联合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发挥协会桥梁作用活跃残疾人事业——东莞市残疾人联合会》。

第一篇:发挥协会桥梁作用活跃残疾人事业——东莞市残疾人联合会

发挥协会桥梁作用活跃残疾人事业——东莞市残疾人联合会

东莞市现有残疾人5万人,约占全市常住人口的3,其中肢体残疾7169人,听力语言残疾16967人,视力残疾8687人,智力残疾8310人,精神残疾2154人,综合残疾5582人。

东莞市残联有五个残疾人专门协会——肢残人协会、盲人协会、聋人协会、精

神残疾人亲友协会、弱智人士亲友会,于1998年成立,每个协会配备了3名专(兼)职工作人员,均由残疾人担任,现设有主席、副主席及委员多人,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地点设在市残联办公大楼二楼,办公面积500多平方米,五个协会每年的活动经费共35万元。东莞市残联各专门协会遵循“三个活跃”的宗旨,在代表本类残疾人、密切残联与残疾人的关系、团结教育残疾人、丰富和活跃残疾人生活、协助残联为残疾人排忧解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切实履行了“代表、服务、维权”职能,有力地推动了东莞市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一、强化参政议政意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让残疾人专门协会积极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来,有利于强化和提高残疾人参政议政意识,充分发挥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在工作实践中,我们认真听取各协会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各协会围绕残联的中心工作、重大活动积极出谋献策,充分发挥参政议政、参谋助手的作用,成为残联不可缺少的助手。“十五”期间,协会主动配合市政府无障碍城市创建工作,开展系列活动,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专门协会先后两次组织残疾人参观了东莞市行政中心广场、东莞市展览馆和广州新机场和广州大学城的无障碍设施及环境建设,切实做好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义务督察员工作。同时还与东莞市人民医院、东莞图书馆等单位联合发起“关爱残疾,无障碍设施行动”倡议,呼吁各单位完善无障碍设施,为东莞建造无障碍城市贡献一份力量,在社会上引起积极的反响。

二、组织开展活动,唤起社会关注与支持

社会对残疾人的关爱,使残疾人总想以自己的才艺为社会多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各类专门协会经常采取各种形式组织广大残疾人,不拘一格地开展各种活动。在市残联的指导下,我市各专门协会重视在重大节日里组织残疾人活动,在活动中扩大社会影响,从不同的角度去宣传残疾人事业,去体现残疾人自身的价值。一是利用残疾人节日组织活动。2004年,盲人协会利用盲人节组织50多名盲人参观爱国英雄袁崇焕纪念馆,培养残疾人的爱国情操。2005年,聋人协会在“全国爱耳日”以“预防听力损伤和耳聋,人人享有健康听力”为主题与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共同举行咨询及演出活动,掀起社会关注语言康复的热潮;在助残日期间五个专门协会举行了一场“健残同乐”文艺晚会,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今年助残期间,举办了聋人手语规范培训班、盲人电脑培训班和东莞市首届残疾人卡拉ok歌唱比赛;此外,还举办了东莞市首届残疾人计算机打字比赛,一共有200多残疾人参加比赛,等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效地调动了广大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励了残疾人树立自尊、自强、自信、自立的信心。二是组织各类助残活动。组织残疾人参加了市政府发起的“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为贫困人群捐赠衣物。2006年春节前夕,协会组织人员到30户困难残疾人家庭走访慰问,免费为患病的残疾人送去医药。近几年,各专门协会共发放救助金30万多元,临时救助400余名外地来莞的无生活来源、流浪和求职残疾人,让残疾人得到真正的关爱。

三、加强交流与学习,提高残疾人自身素质

东莞市残联非常重视指导协会组织残疾人开展适合他们自身特点的教育。一是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增长见识。为了使残疾人懂法、守法,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己的权益,一方面协会以“遵纪守法,共享社会文明”为主题举办了一期法律知识讲座,邀请东莞市法律援助中心律师以实际案例进行法制教育,并现场解答了残疾人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碰到的法律问题;一方面邀请市交警支队民警对残疾人进行了交通安全教育,提高了残疾人交通安全意识。二是开展各种参观和交流活动,开阔残疾人的视野。其一是举行了“齐心协力,美化东莞”的植树交流活动。市青年志愿者协会、赞助单位代表与残疾人共100多人参加活动,通过植树联谊活动让肢残、盲人、聋人、弱智人士与健全人有了一次交流沟通的机会,增强了各协会的凝聚力与残疾人的归属感。其二是与市交警支队共同组织200多名残疾人参观东莞市新行政中心广场、东莞市展览馆等场所,鼓励残疾人走出家门,体验东莞的新文化,见证快速发展的东莞风貌。三是开展专业培训,提高残疾人就业能力与社会竞争能力。协会与东莞市南博学院联系,将其设为残疾人技能培训基地,长期为残疾人提供家电维修、服装裁剪、种植养殖、理发、广告设计、盲人按摩、计算机等9大类培训项目,使部分残疾人通过技能培训后迅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四、了解基层情况,帮助残疾人

实现价值

各专门协会作为与残疾人密切联系的直接组织,深入基层了解残疾人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把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放在首位,帮助残疾人实现其人生价值。一是走访残疾人家庭,解决问题。2005年协会走访500余户残疾人家庭,其中肢残220户,盲人160户,聋人106户,精神残疾人20户,弱智人士12户,在走访中为他们解决了困

难和问题。如谢岗镇的谢耘文(高位截瘫残疾人),自营的毛织品加工厂因各种因素营业执照没有及时取得,被断水断电,无法正常开工。协会马上将情况汇报给残联,通过协调处理,一个星期内工厂恢复了水电,半个月内办好了营业执照。又如莞城区低视力残疾人何婉爱,家人为了面子反对她参加盲人按摩学习班。协会多次跟她的家人进行交流沟通,后来终于说服了她的家人让她参加盲人按摩学习。二是寻求多种途径,帮助残疾人就业。其一,多次举办就业招聘会。2005、2006年共举办了6次就业招聘会,共有340多家企业参加现场招聘,250多名残疾人在现场招聘会上成功就业。其二,鼓励帮助残疾人自主创业。在我市个体创业已成为残疾人就业的首选方式,如东莞文成(助残)供水站是双下肢残疾人创办,在协会的帮助和支持下,现发展为四家分店,近50名员工,其中残疾人有9个;大岭山镇金洋布艺店、谢岗镇佳迅家电维修、谢岗镇谊信毛织品加工厂等都是在协会的鼓励下由残疾人自主创办的企业,它不但解决了一批残疾人的就业问题,也为残疾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其三,丰富文化生活,挖掘个人文体才能。让残疾人自立展能,体现和认识自身的价值。如:肢残协会余劲忠参加广东省残疾人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有奖征文比赛获得二等奖;盲人协会李见平论文《盲用电脑软件--盲人的最佳助手》已被入选到全国盲用科技研讨会,盲人何月贤的征文《关爱残疾人,构建和谐社会》、盲人古志华论文《论如何拓宽盲人就业渠道》入选到省盲协。此外,由我市残疾运动员组成的举重、羽毛球、田径组参加了全省残疾人运动会,取得了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盲人协会何婉爱获得全省粤剧大赛第一名。各项文体活动展示了残疾人的风采,增强了残疾人的自信,带动了一批爱好文艺的残疾人纷纷出来献才献艺。

第二篇:发挥协会桥梁作用活跃残疾人事业——东莞市残疾人联合会

·发挥协会桥梁作用活跃残疾人事业——东莞市残疾人联合会

东莞市现有残疾人5万人,约占全市常住人口的3,其中肢体残疾7169人,听力语言残疾16967人,视力残疾8687人,智力残疾8310人,精神残疾2154人,综合残疾5582人,发挥协会桥梁作用活跃残疾人事业——东莞市残疾人联合会。

东莞市残联有五个残疾人专门协会——肢残人协会、盲人协会、聋人协会、精神残疾人亲友协会、弱智人士亲友会,于1998年成立,每个协会配备了3名专(兼)职工作人员,均由残疾人担任,现设有主席、副主席及委员多人,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地点设在市残联办公大楼二楼,办公面积500多平方米,五个协会每年的活动经费共35万元。东莞市残联各专门协会遵循“三个活跃”的宗旨,在代表本类残疾人、密切残联与残疾人的关系、团结教育残疾人、丰富和活跃残疾人生活、协助残联为残疾人排忧解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切实履行了“代表、服务、维权”职能,有力地推动了东莞市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一、强化参政议政意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让残疾人专门协会积极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来,有利于强化和提高残疾人参政议政意识,充分发挥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在工作实践中,我们认真听取各协会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各协会围绕残联的中心工作、重大活动积极出谋献策,充分发挥参政议政、参谋助手的作用,成为残联不可缺少的助手。“十五”期间,协会主动配合市政府无障碍城市创建工作,开展系列活动,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专门协会先后两次组织残疾人参观了东莞市行政中心广场、东莞市展览馆和广州新机场和广州大学城的无障碍设施及环境建设,切实做好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义务督察员工作。同时还与东莞市人民医院、东莞图书馆等单位联合发起“关爱残疾,无障碍设施行动”倡议,呼吁各单位完善无障碍设施,为东莞建造无障碍城市贡献一份力量,在社会上引起积极的反响。

二、组织开展活动,唤起社会关注与支持

社会对残疾人的关爱,使残疾人总想以自己的才艺为社会多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各类专门协会经常采取各种形式组织广大残疾人,不拘一格地开展各种活动。在市残联的指导下,我市各专门协会重视在重大节日里组织残疾人活动,在活动中扩大社会影响,从不同的角度去宣传残疾人事业,去体现残疾人自身的价值。一是利用残疾人节日组织活动。2004年,盲人协会利用盲人节组织50多名盲人参观爱国英雄袁崇焕纪念馆,培养残疾人的爱国情操。2005年,聋人协会在“全国爱耳日”以“预防听力损伤和耳聋,人人享有健康听力”为主题与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共同举行咨询及演出活动,掀起社会关注语言康复的热潮;在助残日期间五个专门协会举行了一场“健残同乐”文艺晚会,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今年助残期间,举办了聋人手语规范培训班、盲人电脑培训班和东莞市首届残疾人卡拉ok歌唱比赛;此外,还举办了东莞市首届残疾人计算机打字比赛,一共有200多残疾人参加比赛,等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效地调动了广大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励了残疾人树立自尊、自强、自信、自立的信心。二是组织各类助残活动。组织残疾人参加了市政府发起的“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为贫困人群捐赠衣物。2006年春节前夕,协会组织人员到30户困难残疾人家庭走访慰问,免费为患病的残疾人送去医药。近几年,各专门协会共发放救助金30万多元,临时救助400余名外地来莞的无生活来源、流浪和求职残疾人,让残疾人得到真正的关爱。

三、加强交流与学习,提高残疾人自身素质

东莞市残联非常重视指导协会组织残疾人开展适合他们自身特点的教育。一是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增长见识。为了使残疾人懂法、守法,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己的权益,一方面协会以“遵纪守法,共享社会文明”为主题举办了一期法律知识讲座,邀请东莞市法律援助中心律师以实际案例进行法制教育,并现场解答了残疾人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碰到的法律问题;一方面邀请市交警支队民警对残疾人进行了交通安全教育,提高了残疾人交通安全意识。二是开展各种参观和交流活动,开阔残疾人的视野。其一是举行了“齐心协力,美化东莞”的植树交流活动。市青年志愿者协会、赞助单位代表与残疾人共100多人参加活动,通过植树联谊活动让肢残、盲人、聋人、弱智人士与健全人有了一次交流沟通的机会,增强了各协会的凝聚力与残疾人的归属感,范文《发挥协会桥梁作用活跃残疾人事业——东莞市残疾人联合会》。其二是与市交警支队共同组织200多名残疾人参观东莞市新行政中心广场、东莞市展览馆等场所,鼓励残疾人走出家门,体验东莞的新文化,见证快速发展的东莞风貌。三是开展专业培训,提高残疾人就业能力与社会竞争能力。协会与东莞市南博学院联系,将其设为残疾人技能培训基地,长期为残疾人提供家电维修、服装裁剪、种植养殖、理发、广告设计、盲人按摩、计算机等9大类培训项目,使部分残疾人通过技能培训后迅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四、了解基层情况,帮助残疾

·人实现价值

各专门协会作为与残疾人密切联系的直接组织,深入基层了解残疾人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把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放在首位,帮助残疾人实现其人生价值。一是走访残疾人家庭,解决问题。2005年协会走访500余户残疾人家庭,其中肢残220户,盲人160户,聋人106户,精神残疾人20户,弱智人士12户,在走访中为他们解决了困难和问题。如谢岗镇的谢耘文(高位截瘫残疾人),自营的毛织品加工厂因各种因素营业执照没有及时取得,被断水断电,无法正常开工。协会马上将情况汇报给残联,通过协调处理,一个星期内工厂恢复了水电,半个月内办好了营业执照。又如莞城区低视力残疾人何婉爱,家人为了面子反对她参加盲人按摩学习班。协会多次跟她的家人进行交流沟通,后来终于说服了她的家人让她参加盲人按摩学习。二是寻求多种途径,帮助残疾人就业。其一,多次举办就业招聘会。2005、2006年共举办了6次就业招聘会,共有340多家企业参加现场招聘,250多名残疾人在现场招聘会上成功就业。其二,鼓励帮助残疾人自主创业。在我市个体创业已成为残疾人就业的首选方式,如东莞文成(助残)供水站是双下肢残疾人创办,在协会的帮助和支持下,现发展为四家分店,近50名员工,其中残疾人有9个;大岭山镇金洋布艺店、谢岗镇佳迅家电维修、谢岗镇谊信毛织品加工厂等都是在协会的鼓励下由残疾人自主创办的企业,它不但解决了一批残疾人的就业问题,也为残疾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其三,丰富文化生活,挖掘个人文体才能。让残疾人自立展能,体现和认识自身的价值。如:肢残协会余劲忠参加广东省残疾人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有奖征文比赛获得二等奖;盲人协会李见平论文《盲用电脑软件--盲人的最佳助手》已被入选到全国盲用科技研讨会,盲人何月贤的征文《关爱残疾人,构建和谐社会》、盲人古志华论文《论如何拓宽盲人就业渠道》入选到省盲协。此外,由我市残疾运动员组成的举重、羽毛球、田径组参加了全省残疾人运动会,取得了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盲人协会何婉爱获得全省粤剧大赛第一名。各项文体活动展示了残疾人的风采,增强了残疾人的自信,带动了一批爱好文艺的残疾人纷纷出来献才献艺。

·人实现价值

各专门协会作为与残疾人密切联系的直接组织,深入基层了解残疾人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把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放在首位,帮助残疾人实现其人生价值。一是走访残疾人家庭,解决问题。2005年协会走访500余户残疾人家庭,其中肢残220户,盲人160户,聋人106户,精神残疾人20户,弱智人士12户,在走访中为他们解决了困难和问题。如谢岗镇的谢耘文(高位截瘫残疾人),自营的毛织品加工厂因各种因素营业执照没有及时取得,被断水断电,无法正常开工。协会马上将情况汇报给残联,通过协调处理,一个星期内工厂恢复了水电,半个月内办好了营业执照。又如莞城区低视力残疾人何婉爱,家人为了面子反对她参加盲人按摩学习班。协会多次跟她的家人进行交流沟通,后来终于说服了她的家人让她参加盲人按摩学习。二是寻求多种途径,帮助残疾人就业。其一,多次举办就业招聘会。2005、2006年共举办了6次就业招聘会,共有340多家企业参加现场招聘,250多名残疾人在现场招聘会上成功就业。其二,鼓励帮助残疾人自主创业。在我市个体创业已成为残疾人就业的首选方式,如东莞文成(助残)供水站是双下肢残疾人创办,在协会的帮助和支持下,现发展为四家分店,近50名员工,其中残疾人有9个;大岭山镇金洋布艺店、谢岗镇佳迅家电维修、谢岗镇谊信毛织品加工厂等都是在协会的鼓励下由残疾人自主创办的企业,它不但解决了一批残疾人的就业问题,也为残疾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其三,丰富文化生活,挖掘个人文体才能。让残疾人自立展能,体现和认识自身的价值。如:肢残协会余劲忠参加广东省残疾人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有奖征文比赛获得二等奖;盲人协会李见平论文《盲用电脑软件--盲人的最佳助手》已被入选到全国盲用科技研讨会,盲人何月贤的征文《关爱残疾人,构建和谐社会》、盲人古志华论文《论如何拓宽盲人就业渠道》入选到省盲协。此外,由我市残疾运动员组成的举重、羽毛球、田径组参加了全省残疾人运动会,取得了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盲人协会何婉爱获得全省粤剧大赛第一名。各项文体活动展示了残疾人的风采,增强了残疾人的自信,带动了一批爱好文艺的残疾人纷纷出来献才献艺。

《发挥协会桥梁作用活跃残疾人事业——东莞市残疾人联合会》

第三篇:加强协会自身建设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加强协会自身建设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我县召开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座谈会

4月20日下午,为摸清行业发展情况,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在全县工业行业协会集中办公地——xxx药业老厂区会议室,召开了全县各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座谈会,县xxx全体班子成员、各相关科室人员参加了座谈会。

会上,各行业协会秘书长首先介绍了各个行业去年以来的工作情况,回顾总结了当前工作的成绩和在服务企业、服务行业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步的工作打算,并对如何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工业企业要进一步加快发展,关键是要加强科技创新,加快与高等院校建立产学研合作模式,在关键设备上要舍得投入,要把最新的设备购进来,自我消化吸收。企业要加强诚信建设,诚信是企业的立命之本,诚信能换来市场,换来人心。有些协会还在抓投入、促创新、促转型;抓引进、促管理;抓平台建设、促质量提升等方面为会员企业做了大量的工作,得到了会员企业的广泛好评。同时,协会秘书长也指出当前在工业企业发展中存在土地制约、资金、宏观政策等方面的影响;协会在自身建设,服务企业的能力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协会秘书处还应加强人员配备,注意老、中、青结合,为协会的建设输入新鲜血液。

县xxxxxx副局长介绍了今年以来全局在协会建设上的有关工作,并就下一步如何做好协会建设向各位秘书长通报

了全年的工作重点。

在座谈会上,县xxx局长xxx指出,一个协会强不强关键看会长,协会响不响关键看协会的秘书长,从这个意义上说,协会建设对推进行业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几年来,协会在政策的传导上,加快企业发展、助推企业转型提升上,为企业创造稳定的发展环境等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协会也为各会员企业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此,我代表广大企业向在座各位表示衷心感谢。为进一步发挥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经过行业科同志的努力,全县工业行业协会集中办公地点终于确定,这有利于促进各行业之间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行业协会的社会地位。xxx指出,活动是行业协会的生命力,因此,各行业协会在下阶段的工作中要多搞活动、多搞培训,积极组织各会员企业出国、出外考察,开阔企业眼界,提高企业家素质。协会要加强行业自律,在当前我县工业产业由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行业自律尤其重要。行业协会在行业标准制订,公共平台的建设上要进一步加强,逐步提高行业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

最后,xxx局长还向在座的秘书长介绍了xx局服务企业有关情况,企业直通平台、融资直通车的运作情况和近期取得的成效。

第四篇:东莞市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东莞市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中发„2008‟7号)、《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决定》(粤发„2009‟9号)和《中共东莞市委 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东委发„2009‟15号),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以下简称“两个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共建和谐幸福东莞,依据国家、省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及《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本市实际,编制本规划。

一、“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和残疾人事业面临的形势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十一五”期间,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残疾人事业发展全局,把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作为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颁布了《中共东莞市委 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全面完成《东莞市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各项指标和任务,残疾人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生活状况明显改善,残疾人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荣获“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称号。一是残疾人生活保障水平大幅提升。出台《东莞市扶助残疾人办法》,发放残疾人专项生活补助逾1.5亿元,为2.4万名困难残疾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全市残疾人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比例达100%。设立医疗救助专项资金,为患重病、大病残疾人提供医疗救助。

二是残疾人康复教育工作有效推进。累计投入康复经费4830多万元,实施白内障复明和精神病防治康复等一批重点康复工程和项目,成功创建“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市”。为全市3700多名残疾儿童提供学前教育康复服务,全市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稳步上升。

三是残疾人劳动就业工作成效显著。坚持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集中就业和自主创业相结合的方式,积极推进残疾人就业工作,免费培训残疾人2250人次,安排残疾人就业10235人次,扶持农村残疾人从事种养业和个体经营2020人;成功举办东莞市首届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

四是残疾人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成立了东莞市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接待处理各类残疾人来电、来信、来访3000多人次,信访调处率、办结率都在98%以上,荣获“全国残疾人信访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建立了视障人士定位导向和听障人士紧急呼叫中心等信息无障碍设施,改善了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

五是残疾人文体生活更加丰富。在广州亚残运会上获得2枚金牌,共获省级以上残疾人体育比赛金牌131枚,残疾人体育运动整体水平稳居全省前三名。举办两届东莞市残疾人艺术风采大赛,在各级 文艺汇演中获奖30多项;创办《东莞残疾人》杂志。

六是基础服务设施更加完善。新建或改建了一批残疾人康复、教育、托养等基础服务设施,市康复医院即将投入使用,市残疾人康复实验学校和体育训练中心(一期)已动工建设。

七是残疾人工作机制更加健全。完善了市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组织领导和协调机制,残疾人工作纳入全市工作大局。基层残联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建立了413个社区(村)残疾人协会,配备了386名残疾人专职委员和残疾人联络员。

“十一五”期间,我市残疾人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和残疾人的需求相比,我市残疾人事业基础仍相对薄弱,残疾人事业发展总体上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一是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还有待完善,残疾人服务体系需要健全;二是残疾人服务专业人才队伍素质和能力有待提高;三是残疾人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还有待加强;四是对非户籍残疾人的救助与服务有待探索;五是残疾人社会参与还不够广泛,歧视残疾人、侵害残疾人权益的现象仍时有发生。

“十二五”期间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幸福东莞的关键时期,是深入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的攻坚时期,也是残疾人事业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残疾人事业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形势,必须加快推进“两个体系”建设,全面改善残疾人状况,尽快缩小残疾人基本生活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努力使残疾人与全市人民一道实现全面小康,推动和谐幸福东莞建设。

二、“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思路和方法,进一步将残疾人事业纳入东莞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着力建立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逐步实现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十二五”期间,我市残疾人事业发展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参与。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领导,切实履行职责,依法将残疾人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将残疾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积极发挥市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协调作用,将残疾人工作纳入各相关政府部门的职责范围,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充分发挥残疾人和残疾人组织的作用,支持残联依照法律法规和章程开展残疾人事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坚持社会化工作方式,引导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支持发展残疾人事业。

2、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先行先试。按照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与环境,根据残疾人的类别化需求,采取针对性的政策促进各项残疾人事业发展。鼓励先行先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3、以人为本、立足基层、面向群众。将切实改善残疾人民生、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作为发展残疾人事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优先解决残疾人反映突出、需求迫切、受益面广的实际问题。

4、优先普惠、突出特惠、讲求实效。建立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政策优先落实到残疾人; 针对残疾特性制定专项扶助政策和措施,使残疾人各项权益得到制度性保障。

5、突出重点、加快发展、促进和谐。从实际出发,以各类残疾人特殊需求为导向,抓紧完善我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重点加快残疾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和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推进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公平公正、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

(三)总体目标。到2012年,初步建立覆盖全市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到2015年,“两个体系”基本健全,残疾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医疗康复、特殊教育、就业培训等基本公共服务,基本构建起与东莞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具有东莞特色的残疾人事业发展模式,残疾人事业服务设施、服务能力以及整体发展水平在全省领先、全国示范。

——残疾人总体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建立比较完善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基本框架,保障水平和服务能力显著提高。

——进一步健全残疾人事业政策体系,残疾人各项权益得到保障。

——加强残疾人服务设施建设,残疾人服务机构规范发展。

——强化残疾人事业人才队伍建设,逐步提高残疾人事业科技应用和信息化水平。

——建立比较完善的残疾预防体系,系统开展残疾预防,有效控制残疾的发生和发展。——弘扬人道主义思想,为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营造更加和谐有利的环境。

三、工作任务和主要措施

(一)社会保障

主要任务:

——按照普惠原则,将残疾人纳入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遵循特惠原则,以残疾人的特殊需求为导向,逐步完善残疾人特殊困难救助和保障制度。

——落实各项残疾人优惠政策,逐步扩大社会福利范围,适当提高残疾人社会福利水平。

——探索建立非户籍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

政策措施:

1、将符合低保条件的残疾人及其家庭及时纳入城乡低保范围,实现应保尽保。靠父母或兄弟姐妹供养的成年重度残疾人单独立户的,按规定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建立残疾人津贴制度和护理补贴制度,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对纳入低保后生活仍然困难的重度残疾人、一户多残、老残一体家庭实施特别救助。

2、加大残疾人医疗救助力度,逐步提高医疗救助补贴标准。落实相关政策,将残疾人部分康复项目列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稳步提高待遇水平。在将重性精神病患者经常服药费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的基础上,对仍有困难的给予救助。

3、将困难残疾人家庭纳入扶贫“责任到单位、责任到人”重点 工作对象,住房困难的残疾人家庭优先纳入城市住房保障和城乡住房救助体系。

4、做好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工作。制定困难残疾人参加基本医疗、基本养老保险补贴政策,对自主创业的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给予补贴。为参加职业康复的残疾人购买人身意外保险。

5、制定非户籍残疾人医疗、教育、就业、文化体育、交通、基本生活保障等优惠政策,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康复

主要任务:

——健全以社区康复为基础、专业康复机构为骨干、残疾人家庭为依托的康复服务网络,全面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

——全面实施一批重点康复工程,为0—6岁残疾儿童提供1500个全日制康复教育学位,帮助4万名残疾人得到基本康复服务。

——建设市康复医院,建成集康复医疗、康复技术研究、康复人才培养、康复技术指导于一体的综合性康复机构和技术资源中心。

——镇(街道)普遍成立残疾人康复就业服务中心。

——加快康复专业人才培养,不断提高康复服务专业化水平。

——进一步巩固“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市”创建成果。

——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

政策措施:

1、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盲人定向行走、低视力康复、聋儿听 力语言训练、肢残矫治手术和康复训练、智力残疾康复训练、孤独症康复训练、麻风畸残矫治手术及防护用品配置和精神病防治康复等一批国家重点康复工程,市、镇(街道)配套落实国家、省重点康复项目经费,使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得到基本康复服务。

2、加强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落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为精神病患者跟踪随访制度;健全由卫生部门牵头的全市精神病防治康复信息管理和监护网络。

3、依托市康复医院,大力开展0―6岁残疾儿童早期诊断与筛查、“三瘫一截”患者术后康复治疗与训练、工伤致残人员医疗康复和职业康复、白内障复明手术、肢体残疾人装配假肢或矫形器后适应能力训练等各类康复服务;为全市各级康复机构提供康复人员培训与技术指导等服务;开展残疾评定,建立健全全市残疾人需求评估与服务转介系统;推动康复技术研究与学术研讨;到2015年发展成为能够覆盖全市的综合康复工作示范窗口、康复人才培养基地和康复技术资源中心。

4、制定有关政策,推进镇(街道)残疾人康复就业服务中心建设,为16周岁以上精神、智力和重度残疾人提供日间照料和庇护性就业等公益性服务,提高镇(街道)为残疾人服务能力。

5、按照国家、省要求,配套实施康复人才培养“百千万工程”,制定实施康复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培训康复专业技术人员和社区康复工作人员2500人。

6、充分整合利用社区资源,设立残疾人康复医疗室,将残疾人 社区医疗康复纳入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内容;依托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社区残疾人 提供服务咨询、心理疏导、文体康乐与服务转介等,提高基层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7、全面实施0―6岁残疾儿童免费抢救性康复服务,对在民办残疾人康复教育机构接受康复教育的0―6岁本市户籍残疾儿童给予补助。积极扶持民办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发展,逐步增加全市残疾儿童康复教育学位,满足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需求。

8、加强各级康复机构的规范化建设,逐步实现康复工作人员持证上岗;依托各级康复服务机构,为残疾儿童家长和残疾人亲属提供康复知识与护理技巧培训,使残疾人得到有效家庭康复。

(三)教育

主要任务:

——大力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到2015年,全市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比例达到95%。

——大力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水平,积极发展高中阶段特殊教育,增加特殊教育学位,新建规模较大的东莞启智学校,加快市残疾人康复实验学校建设,满足残疾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

——继续开展残疾学生教育救助,加大残疾儿童家长培训力度。

——加强特殊教育人才队伍建设。

政策措施:

1、大力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探索幼儿学前康复教育机构与 普通幼儿园的合作模式,促进残健融合学前教育发展。

2、建设市残疾人康复实验学校,按照有关标准,核定人员编制,纳入义务教育体系;按照相关规定落实学校学生生均公用经费,教师工资、福利不低于普通学校待遇;发挥其对区域特殊教育、康复养护综合服务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特殊教育发展。

3、按国家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新建东莞启智学校,扩大学校办学规模,提高办学层次,增加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学位,抓紧完成残疾人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建设。

4、建立全市特殊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和特殊教育督导制度,推动特殊教育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

5、建立0—14岁残疾儿童家长培训工作机制,帮助残疾儿童家长接受科学的康复教育指导。

6、完善残疾学生助学政策,对接受学前康复教育、小学、初中、高中、中等职业教育的困难残疾学生给予生活费、交通费补助;对获得国家承认的中专以上学历的残疾人、困难残疾人家庭子女,适当提高奖励标准。

7、加大特殊教育师资培训力度,对特殊教育有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表彰奖励,提高特殊教育教师在全市优秀教师表彰中的比例。

(四)劳动就业

主要任务:

——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集中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宽,自主创业得到有力扶持,残疾人就业层次得到进一步 提高,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基本实现就业。

——建立和完善残疾人就业、培训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就业导向的订单式培训服务,实施个性化、专业化、规范化的就业服务。

——建立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残疾人职业教育与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协调发展。

——免费为5000名残疾人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残疾人基本得到培训。

政策措施:

1、贯彻落实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政策法规,做好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年审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工作,奖励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用人单位。

2、建立市级残疾人庇护就业工业园,集中安置300—500名残疾人就业,承接由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确定的适合残疾人生产、经营的产品、项目,并对镇(街道)康复就业服务中心的庇护就业项目在组织管理、物流配送等方面提供支持。制定对参加职业康复和庇护就业的残疾人给予补贴的制度,鼓励和支持残疾人参与社会劳动,促进残疾人回归社会。

3、建立残疾人种植养殖基地,加强与农业技术科研机构的合作,为残疾人提供集农疗、托养、种植养殖技术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增强服务的专业性和实效性。

4、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兴办集中安置残疾人的就业单位(含福利企业),落实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单位的认定与税收优惠政策。

5、鼓励和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和从事个体经营,实施场地、水电费、社会保险补贴等优惠措施。扶持残疾人企业家协会,积极开发适合残疾人的就业岗位,带动残疾人创业就业。对残疾人驾驶机动车辆营运,交通运输部门要给予政策优惠,多渠道促进残疾人就业。

6、积极开发残疾人公益性就业岗位,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开发的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残疾人就业。制定和落实市、镇(街道)两级政府购买社区(村)残疾人协会专职委员岗位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政策。

7、建立健全残疾人就业需求和用工需求信息管理系统,并将其纳入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信息网络系统。鼓励镇(街道)人才市场设立残疾人招聘求职服务窗口,根据就业推荐情况给予奖励。

8、成立市残疾人职业培训学校,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色和残疾学生特性,开设高中阶段职业教育课程和培训项目,培养职业技能人才,逐步提高残疾人劳动就业能力。建立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绩效考核制度,规范残疾人就业培训服务管理,逐步健全残疾人岗前培训、在职培训、职业辅导以及再就业培训服务链。

9、组织开展残疾人劳动能力评估和职业技能鉴定,定期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建立残疾人职业技能人才奖励机制,提高残疾人职业竞争能力。

10、加强盲人按摩机构的管理、检查、监督工作;做好盲人保健按摩人员考试资格审核、培训工作,做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执业资格和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组织工作。扶持建立盲人保健按摩室,促进盲人充分就业。

(五)文化体育

主要任务:

——大力发展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开展丰富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满足残疾人基本文化体育需求。

——发展残疾人特殊艺术,大力培养残疾人文艺人才。

——加快残疾人体育训练设施建设,发展残疾人竞技体育,选拔、培养优秀残疾人运动员。

——积极组织参加各类残疾人体育赛事,不断提高残疾人体育运动水平。

政策措施:

1、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支持残疾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各类公共文化场所向包括非户籍残疾人在内的所有残疾人免费或优惠开放。筹建市视障文化资讯服务中心(市盲人图书馆),鼓励有条件的镇(街道)图书馆设立盲文及盲人有声读物室,为盲人提供有声读物借阅服务。

2、办好市残疾人艺术团,培养特殊艺术人才,参加全国、全省各类文艺汇演和比赛,在全市各镇(街道)和企事业单位开展残疾人文艺巡演,展示残疾人特殊才艺及精神面貌。举办东莞市第三、四届残疾人艺术风采大赛。

3、成立残疾人文艺爱好者协会、书画协会、摄影协会等群众性的残疾人文化活动组织,培育和壮大残疾人文艺爱好者队伍,鼓励残疾人创作各种文艺作品。

4、积极扶持“全国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培养优秀特殊艺术人才,完成中国残联、省残联要求的特殊艺术人才培养任务。

5、成立市残疾人文化交流中心,开展与港澳台及国际残疾人组织、社会福利组织和服务机构的文化交流活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促进莞港澳社会福利服务的交流与合作。

6、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实施“全民助残健身工程”,建立“全民助残健身工程”示范点,广泛开展残疾人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体育彩票公益金要对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予以支持。

7、将残疾人运动会纳入全市体育运动会工作计划,作为一项全市群众性体育运动会举办。培育发展残疾人体育特色项目,每两年举办一次全市性残疾人体育项目比赛。建立“特奥活动示范社区”,发展2000名特奥运动员,有计划地开展各类特奥活动。

8、加快市残疾人体育训练中心建设,完善残疾人田径、游泳、羽毛球、乒乓球和硬地滚球等体育项目训练基地,承接中国残联、省残联的残疾人体育训练项目。建立健全残疾人体育人才库,积极引进优秀教练员、运动员,做好残疾人运动员选拔、培养工作。积极参与国内外重大残疾人体育赛事。

9、加大对残疾人体育经费的投入,完善残疾人体育赛事补助、奖励等制度,解决退役残疾人运动员社会保障、教育和就业等问题。

(六)辅助器具

主要任务: ——完善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网络,开展残疾人基本辅助器具免费适配和配送服务,提高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水平。

——开展基本、实用型残疾人辅助器具的研发与改制工作。

——加强残疾人辅助器具的质量监督和管理工作。

政策措施:

1、发挥市残疾人辅助器具资源中心辐射作用,指导、支持镇(街道)开展残疾人辅助器具需求评估、适配服务、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选择有条件的镇(街道)建立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点,推进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进社区、到家庭。

2、加强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管理,完善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评估规范及流程,健全需求评估、适配评估、适应性训练和配后效果评估服务制度,探索建立残疾人辅助器具置换服务制度。加强对基层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3、积极开展残疾人辅助器具的研发、改制和推广工作,鼓励和扶持企业研发和生产新型、实用的残疾人辅助器具。

4、建立残疾人辅助器具网上信息交流平台,通过互联网开展残疾人辅助器具网上咨询、指导和转介等服务。

5、建立残疾人辅助器具质量监督和管理体系,强化残疾人辅助器具质量监督和管理工作。

(七)托养

主要任务:

——健全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推动残疾人托养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大力发展残疾人托养服务,为符合条件的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提供集中托养、日间照料、居家托养服务。

政策措施:

1、组织开展托养服务需求调查,建立健全残疾人托养需求信息库。

2、建立残疾人托养服务质量监管制度,加强残疾人托养服务规范化管理。发挥市级托养服务机构的示范作用,指导镇(街道)开展残疾人日间照料、居家托养等服务。

3、大力发展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通过政策和资金扶持,动员社会组织、志愿服务人员、家庭邻里等力量,为居住在家并符合托养条件的残疾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心理疏导等服务。

4、鼓励和扶持社会组织、互助组织和个人兴办残疾人集中托养和日间照料服务机构。

(八)无障碍环境

主要任务:

——加强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提升城市无障碍建设水平。

——加强信息无障碍建设,实现残疾人信息交流无障碍。

——加大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力度。

政策措施:

1、将无障碍设施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加大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力度。新建、改建、扩建的城市道路、公共建筑、轨道交通设 施、公共设施和场所要按照国家相关规范,配套建设无障碍设施。加快推进既有道路、建筑物、社区(村),特别是与残疾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已建设施无障碍改造,并配备无障碍设备。规划、建设部门要按要求审查、审批与验收无障碍设施。

2、等级汽车客运站要设立无障碍通道及残疾人服务设施,公交车、轨道交通等公共交通工具要配置无障碍设备。公共服务停车区要优先设置残疾人专用停车泊位。有条件的镇(街道)要购置残疾人无障碍专用服务车。社区(村)逐步推进无障碍建设。

3、成立市无障碍设施建设评估督查委员会,指导和监督全市无障碍建设,对无障碍设施建设改造质量等情况进行评估。

4、积极推进残疾人居家无障碍环境改造,为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提供补助。全市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要全面完成无障碍改造。

5、推进网站无障碍设计,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逐步实行政务信息公开的无障碍化。研发推广应用互联网、手机、电脑和可视设备等信息无障碍实用技术和产品。发挥“残疾人爱心平台”作用,提供残疾人信息交流无障碍服务。

6、公共机构、公共服务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要提供语音、文字提示、盲文、手语等无障碍服务。政务服务窗口以及金融业、商业、旅游业等重点服务业要逐步推广手语。市级电视台和有条件的镇(街道)要办好手语新闻节目,其他影视作品和节目逐步实现加配字幕。

7、通过公共媒体、宣传手册、培训讲座等方式,大力开展无障 碍环境建设的宣传教育工作。

(九)残疾人组织和工作队伍建设

主要任务:

——完善残疾人组织体系,强化残联的社会服务功能。

——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和社区(村)残疾人工作,提高基层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

——充分发挥残疾人专门协会、社会组织的作用。

——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工作者队伍建设。

政策措施:

1、进一步加强残联组织建设,完善市、镇(街道)两级残联机构设置,配备适应工作需要的人员编制。加大各级残疾人组织的工作经费投入。充分发挥残联组织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中的作用,加强与残疾人的密切联系,及时反映残疾人的特殊困难和需求,切实履行代表、服务和管理职能。

2、加强残联干部队伍建设,将残联干部队伍建设纳入全市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整体规划,加大培养、使用和交流力度。按照中央、省要求做好残联班子成员的考核、配备和调整工作。建立优秀残疾人干部人才库,加强对残疾人后备干部的培养。

3、加强社区(村)残疾人工作,充分发挥社区(村)残疾人协会作用。制定政策,解决社区(村)残疾人协会工作经费和专职委员待遇问题,规范社区(村)残疾人协会服务管理。以政府购买岗位形式,对社区(村)残疾人协会专职委员公开选聘,实行实名制登记,加大对专职委员的培训和考核力度。

4、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利用高等院校资源,开设有关残疾人服务专业。建立和完善残疾人事业人才保障和激励机制,进一步健全特殊教育教师、康复治疗师等先进残疾人工作者评选制度。残疾人专业服务机构和公共服务机构配备各类专业技术人员。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残疾人服务机构配备专业社会工作者。

5、建立健全残疾人社会组织管理服务机构,指导和规范残疾人服务业发展。制定残疾人服务业发展规划,研发服务项目,开展服务项目效果评估和考核;制定优惠政策,加大对残疾人社会组织的孵化培育和扶持力度;加强对残疾人社会组织的服务指导,制定残疾人服务质量评估标准和监管制度,规范服务行为和收费,加强行业自律,促进残疾人社会组织健康发展,不断提升残疾人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6、完善志愿者助残服务网络,在有条件的残疾人服务机构和镇(街道)建立志愿者助残联络站,采取灵活多样、方便有效的形式,为残疾人提供服务。

7、积极鼓励和帮助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培育、发现残疾人先进典型,团结带领残疾人自强自立。大力营造扶残助残社会风尚,组织开展“自强与助残”表彰活动。

(十)法制建设与维权

主要任务:

——贯彻落实残疾人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执法监督检查,保 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完善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机制,健全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切实开展残疾人法律救助服务。

——进一步畅通残疾人信访渠道,着力解决残疾人具普遍性、群体性的利益诉求。

政策措施:

1、加强对国家、省残疾人事业政策法规的贯彻落实和监督检查,加大对全市残疾人优待和优惠政策的落实监督及检查力度,将残疾人事业纳入法制化轨道。

2、积极推荐优秀残疾人、残疾人亲属、残疾人工作者代表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充分发挥残疾人组织和残疾人代表在全市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中的民主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作用。残联要建立健全残疾人、残疾人亲属、残疾人工作者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联络、服务工作机制。

3、扎实推进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建立市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协调领导小组,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卫生、残联等部门密切配合,协调解决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市法律援助处要及时为符合援助条件的残疾人提供法律服务。全面推进镇(街道)残疾人法律救助联络站建设,进一步做好残疾人法律救助转介服务工作。

4、进一步完善残疾人信访工作机制。落实国务院《信访工作条例》,进一步拓宽和畅通残疾人信访渠道,规范残疾人信访程序,增 强对残疾人信访事项督查督办与突发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建立健全定期接访、信访通报工作机制,及时处理残疾人信访反映的困难和问题。

(十一)社会环境和残疾人慈善事业

主要任务:

——大力弘扬人道主义思想,宣传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进一步倡导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社会风尚,营造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良好社会环境。

——大力发展残疾人慈善事业,建立社会力量参与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的有效机制。

政策措施:

1、各级宣传、文化部门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继续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各类新闻媒体要加大对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宣传力度,广泛宣传党和政府扶残助残的优惠政策措施,积极倡导和大力弘扬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广泛宣传自强模范和助残先进典型,形成全社会关心残疾人、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2、成立市残疾人新闻宣传促进会,完善新闻宣传通讯员制度。举办残疾人事业好新闻作品评选和广播电台残疾人专题节目展播活动。组织开展“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和“人道主义进校园”等主题宣传活动,广泛开展“志愿者助残”、“红领巾助残”、“文化助残”、“法律助残”等社会各界助残活动。办好《东莞残疾人》杂志。

3、加大力度发展残疾人慈善事业,红十字会、慈善会、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等社会组织要积极开展爱心捐助筹款活动,筹集的善款以及福利彩票公益金,按照一定比例用于残疾人慈善公益项目。加大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对残疾人福利的支持。重视发挥东莞狮子会组织的公益服务作用。积极开发助残项目,拓宽残疾人慈善公益项目来源,建立助残项目库。

4、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残疾人事业。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倡导和鼓励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和参与残疾人事业。深入开展社区扶残助残服务,鼓励发展邻里互助、结对帮扶等多种助残形式,帮助残疾人解决实际困难。倡导企事业单位增强社会责任,鼓励社会力量开展形式多样的扶残助残活动。

5、坚持政府主导、民间补充、社会参与的残疾人公共服务发展模式,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发展残疾人社会福利事业。以公办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通过资金、场地、人才等扶助措施,鼓励各类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兴办残疾人服务机构和服务项目。鼓励港澳服务提供者以独资、合资、合作民办非企业单位形式举办残疾人服务机构。

(十二)残疾预防

主要任务:

——建立综合性、社会化预防和控制网络,健全残疾预防工作体系。

——实施残疾预防重点工程,有效控制残疾的发生和发展。——健全残疾报告制度,建立信息共享的残疾通报系统。

政策措施:

1、建立综合性、社会化预防和控制网络,广泛开展以社区为基础、以一级预防为重点的三级预防工作。加强政府统筹规划和协调,形成各有关部门和团体齐抓共管、各司其责、密切配合的残疾预防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

2、加强基础预防工作的开展力度,针对危害面广、可预防的致残因素,实施一批重点预防工程。逐步建立健全产前筛查诊断网络,按照《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免费开展新生儿缺陷筛查,做好残疾儿童首报工作,建立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制度,有效实施对自闭症、脑瘫、重度智力残疾等残疾儿童的早期干预。强化计划免疫和基本医疗卫生保健,开展高危人群定期体检,大量减少传染病致残。积极开展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预防、监控与治疗,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减少慢性病致残。加强初级眼保健工作,提高白内障手术能力,普及青少年视力检查和眼保健,减少白内障、儿童盲、屈光不正等导致的可避免盲。规范临床药物使用管理,减少药物致残。加强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劳动保护、交通安全和防灾减灾工作,提高应急处理和医疗救助能力,控制、减少环境因素和意外事故致残。实施工伤康复干预制度,及时对工伤患者进行残疾筛查鉴定。加强精神残疾的预防和监控,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健全精神疾病的三级预防工作,减少精神性残疾的发生和发展。

3、普及残疾预防知识,提高公众残疾预防意识。加强残疾预防 的公益宣传和普及工作。深入开展“爱耳日”、“爱眼日”、“预防出生缺陷日”、“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防治碘缺乏病日”、“世界精神卫生日”、“全国助残日”等主题公益宣传教育活动,市属报纸、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媒体设置版面和制作节目,开展残疾预防公益宣传。重点做好新婚夫妇、孕产期夫妇、有害环境地区居民、中小学生等重点人群的宣传教育工作。卫生、人口计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安监、残联、妇联、红十字会等相关部门做好针对致残原因、对象和人群的残疾预防重点知识普及工作。普及婚前卫生指导、医学检查和优生优育咨询。

4、加强残疾预防支持保障。强化政府对残疾预防的重视程度,多渠道拓宽融资途径,为残疾预防提供经费支持。鼓励非政府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残疾预防工作,强化有关残疾预防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和开发。

(十三)科研、信息化、监测和政策研究

主要任务:

——建立健全全市残疾人基本信息与业务管理数据库系统,为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信息平台和技术支持。

——加强残疾人事业领域的科技开发和应用,为残疾人社会服务体系提供技术保障和支撑。

——加强统计和监测工作,及时准确掌握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基本状况和基础数据。

——加强残疾人事业理论与应用研究,提高我市残疾人事业政 策研究和科学决策的层次和水平。

政策措施:

1、建立健全包括残疾信息、就业、康复、培训、辅具适配、社会保障、需求信息等内容的残疾人基础信息管理数据库系统,实现残疾人信息的动态管理。

2、推广应用残疾人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为残疾人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服务和技术支持。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研究、推广残疾鉴定、特殊教育、职业技能鉴定、辅助器具等领域的标准、技术和产品。

3、建立残疾人特殊需求登记制度,委托高等院校和社会组织,开展残疾人服务需求统计分析和研究,提高残疾人事业发展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4、加强基层业务台帐工作,推行统计电子化和网络化管理应用,开展残疾人事业统计定期报告工作,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实效性、实时性。整合各类统计数据资源,实现各种统计系统、数据库以及发布和应用平台的共建共享。推进残疾人事业相关统计指标纳入全市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统计指标体系。加强残疾人事业统计队伍专业化建设,做好培训、检查、监督、管理工作。

5、做好残疾人状况和残疾人事业发展状况的监测工作,落实保障条件,提高数据质量,加强分析利用。

6、加强残疾人事业理论与应用方面的基础研究,重点开展残疾人社会福利及残疾人服务业、权益保护、无障碍环境等方面的研究

第五篇:发挥工会桥梁作用

发挥工会桥梁作用,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江西省宁都县湛田中学

学校的首要工作是教育教学,要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就必须有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素质强的教师队伍。学校工会作为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教职工群众组织,承担着学校党委联系教职工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如何做好学校工会工作呢?现就所从事的工会工作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抓好工会队伍建设,塑造工会干部形象。

加强工会队伍建设,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是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的决定因素。提高自身素质,塑造工会干部新形象,既是广大教职工的殷切希望,也是工会组织与时俱进的要求,不断深入的改革对工会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课题,对工会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抓住机遇,实现工会工作的新突破,更好地发挥工会在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中的作用,工会干部的素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做好工会工作,工会干部既要热心、细心、用心,又要多才、多艺、多技,这样才能成为职工信赖的服务者。

1、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政治素质是灵魂,是方向,是工会干部素质中的关键。工会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一是表现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和党保持一致;二是要牢记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广大教职工是学校的主人,离开教职工的参与和支持,学校将一事无成,工会将一事无成。所以,工会干部说话办事始终要遵循“依靠”方针,始终要着眼于职工是学校的主体这个基本点,通过学习不断的提高并展示自己的工作才能,使人信服,受人尊敬,塑造博学多能的服务者形象。

2、提高文化业务素质,认真履行工会职能。

作为工会干部,要努力提高洞察能力,塑造优秀的人格形象,掌握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要精通业务,吃透有关工会工作基本理论和相关的知识。熟悉工会工作的特点与规律,自觉贯彻执行工会工作方针和总体思路,全面履行工会的基本职能,善于将工会工作与学校的教学任务结合起来,只有这样,工会说话办事才有底气,在教师中才有号召力,才能使工会工作开展得正确规范,富有成效。

3、提高法律意识,依法维护职工的利益。

做好工会工作,必须树立强烈的法治意识。作为群众组织的工会,既要承担学校管理工作机构的职责,又要支持代表政府行为的行政管理,还肩负着组织广大职工学法、知法、用法、护法的任务。及时将广大职工的愿望和要求,通过工会反映、呼吁,行使工会的维护职能,这就需要工会干部增强法律意识,做到依法治会,依法维护职工的利益。这对我们每一个工会干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有很强的法律知识,并且能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工会自身权益和职工合法权益的更高要求。

二.坚持校务公开,加强行风建设,发挥工会的监督功能。

教职工是学校的主人,是学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和建设者。学校工会长期以来,一直关心职工生活,增强教师的主人翁精神,参与学校的教育管理。

1.实施教育管理。

每学期开学前,学校都召开全体教师大会,积极让教师参与学校管理。我们工会事先下发工会活动计划草案,并广泛征求各教研组的建议。上学期根据广泛征求的意见,配合学校,列出学校发展的目标改革;学校教师外出请假制度;教师外出学习制度;学校教师奖励分配方案;学校教师考核方案;学校食堂建立;学校安全教育等十几条提案要点,让全体教师参与讨论。让他们以主人翁的精神参与学校全方位的教育管理,并最终修订成学校的各有关制度并加以落实。

2.坚持校务公开。

学校工会全面贯彻、执行市政府、教育局关于“校务公开”的意见精神,积极组织实施学校校务公开。今年,学校党支部和工会召开全校教职工大会,向全校教职工全面公开学校财务、职评、评先、考核、福利、教学、培训、后勤等整个工作情况,倾听全校师生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校务公开使教职工对学校发展前途、改革的目标、管理的方法、工作的程序进行了全面的、深入的了解,全面调动了广大教职员的积极性,增强了广大教职工参与管理学校的意识,加强了学校的德育建设和廉政建设。

三、关心教工,关爱学生,把工会建成温暖的师生之家。

工会干部要做到时刻把职工、学生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切实把表达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进一步密切与教职工的联系,听取职工的意见,反映职工的呼声,吸取群众的智慧。我们工会干部要带着满腔热情和深厚感情帮助师生解决实际问题,使教职工从心底依赖工会。

1、关心教职工生活。

(1)教职工生病住院、结婚生育看望慰问制度。

学校教职工遇有婚丧产假,学校工会都组织人员前去慰问,把学校的关心送到每个教职工的心坎上。真挚的关怀为广大教职工解除了后顾之忧,使他们得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把学校事当作自己事,积极地以主人翁的精神投入到学校管理和建设中,为学校发展作贡献。

在学校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广大工会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每年的送温暖工程,做到了经常化、制度化。去年我校一女老师身患重病,学校领导和工会干部多次看望她,做好她及家人的思想工作,让她放下包袱,重新站起来。

(2)教职工福利制度。

平时,教师为给学生设计活动绞尽脑汁,有时甚至是课堂上的一个小小的细节活动,也反复琢磨。脑力与体力劳动合为一体的教师专业,既劳心,又劳力。

为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每年春节、教师节、三八节、元霄节及端午节,工会干部都会征求各教研组意见,协同教导处最大限度搞好教工的福利。今年每位教师生日,工会都会特别送上一份生日蛋糕。一份蛋糕,一支鲜花,一张贺卡,满载着深情,是工会干部最真诚的奉献。

(3)教职工奖励制度。

学校工会对于荣获省、市科研成果、论文、优质课及教师指导奖的教师,按照不同级别分别给予物质奖励,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提高教师的层次。

2、关注教职工的身心健康。

教师的职业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整天跟学生和粉笔打交道,很少参加户外活动,容易导致各种疾病,因此,防病也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

教师是教育之本,工会组织充分认识到教师在学校建设发展中的作用,从工作、生活、健康、休养等方面给他们特别的关心与服务。一是为教职工建立健康体检档案和健康跟踪机制,定期体检,掌握其健康状况,及时提供保健咨询服务。上学期教师进行流感疫苗预防接种及45周岁以下教师麻疹疫苗的接种。

3、关爱困难学生。

工会还十分关心学生的困难。我校的学生大部分是农民工子女,父母大都打短工,没有正式工作,有些学生家境贫赛。学校工会在开学初就召集班主任了解哪些学生属于贫困家庭,组织党员干部与贫困生结队开展“一助一”活动,资助贫困生。去年我校六年级二班的李梦琦突患重病。消息传到学校,工会及校领导立刻带上慰问品去医院慰问,并协助学校解决她的困难。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陶冶教职工情操

工会是学校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部门,给予大家的应是温馨的人文关怀,收获的是大家的向心力。因而活动的安排一是要围绕中心工作,二是次数要适当,少则散,多则疲于应付,质要高、量要恰到好处,活动的触角要伸向教工的各个层面,关爱辛苦耕耘的每一位园丁。

(1)开展各种艺术活动。

为提高教师们的审美情趣,学校工会在开学初就制定了一系列文艺活动计划,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工会委员廖老师能歌擅舞,每周五的工会活动,她都到四楼大厅教老师们健身操。在本学期,工会还与校大队部、体育组联合组织了“金色童年艺术节”和“师生趣味运动会”。师生们在活动中放松了身心,促进了相互了解,摒弃了庸俗的人际关系,使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开展各类体育活动。

我校工会开展了各种各样的体育比赛和体育游戏,让教师既煅炼了身体,又培养了顽强拼搏的精神,还增强了主人翁意识,培养了爱校精神。学校成立了乒乓球队、排球队、象棋队,经常组织队员们以球会友,与兄弟学校的体育爱好者们相聚一堂,开展排球、篮球、乒乓球等各种竞赛增进友谊。

(3)开展外出考察活动

去年工会协助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工到翠微峰学习考察。通过开展外出考察学习活动,使广大教职工既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愉悦了身心,又进一步增强了大家作为人民教师的自豪感和教书育人的责任感。

总之,我校工会在上级工会的领导下,发扬优良传统,为教工服务,为学校发展服务,很好地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今后,我们将再接再厉,把工会办成教工最信赖、最温馨的家。作者:邱春荣

工作单位:宁都县湛田中学

通讯地址:江西省宁都县湛田中学

下载发挥协会桥梁作用活跃残疾人事业——东莞市残疾人联合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发挥协会桥梁作用活跃残疾人事业——东莞市残疾人联合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发挥畜牧协会作用 架起职工致富桥梁

    发挥畜牧协会作用 架起职工致富桥梁 第二作业站优势畜牧产业是生猪养殖,畜牧养殖协会是根据农场畜牧兴畜富民的发展思路、由养猪大户自发组建的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协会成立于......

    发挥“爱心楼”辐射作用 推进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

    发挥“爱心楼”辐射作用 推进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 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1355 2000年9月,占地288平方米,建筑面积1808平方米,总造价188万元的将乐县委、县政府为民办实......

    发挥工会组织桥梁纽带作用

    发挥工会组织桥梁纽带作用, 为企业的发展,为本区域的经济繁荣而努力 ---安徽中汽旅游汽车集团公司工会 安徽中汽旅游汽车集团公司经过短短八年时间的发展,就从一个只有“七八个人......

    浙江省老字号企业协会:发挥桥梁作用,助推老字号发展

    浙江省老字号企业协会:发挥桥梁作用,助推老字号发展 2011-03-25 11:41文章来源:商贸服务司 文章类型:原创内容分类:调研发挥桥梁作用助推老字号发展 浙江省老字号企业协会协会成......

    发挥桥梁作用,助力家乡发展

    发挥桥梁作用,助力家乡发展金沙商会成立侧记富民消息11月25日讯(谢扬春报道)“乌蒙腾飞,娄山崛起”,经过数月筹备,23日下午,在黎明集团奥斯特酒店多功能会议厅内,花团锦簇、灯光璀璨......

    发挥妇联组织桥梁纽带作用

    发挥妇联组织桥梁纽带作用 根据我镇提出的“计生争优秀、综治保前列、民生出亮点、农业上台阶”的口号,结合实际,提出了以下的这些想法。 关于计生: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

    如何发挥排长桥梁纽带作用(5篇范文)

    如何发挥排长的桥梁纽带作用 版权归xiaobing990@163.com所有 以往部队流行这样一句口头禅:“上有连,下有班,排长是个清闲官”,认为排长是个“中转站”、“传令兵”的角色,有他不......

    浅谈如何发挥办公室的桥梁纽带作用

    一、新形势下对办公室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一是办公室工作要不断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在工作思路、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