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质检院发展调研报告
自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自己积极投身于活动之中,认真学习了总书记在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秦光荣、支树平、杨榆坚等同志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会上的讲话,提高思想认识,明确了任务。在此基础上开展调查研究,分别召开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座谈会,深入听取基层单位、一线干部职工和服务对象的意见,了解群
众的需求,查找“四风”问题。从广大职工意见看,职工关心的是质检院发展。
一、调研发现问题
一是多年来质检院主要发展食品检验,其它专业的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对食品类设备投入较大,其它质检方面资金投入较小,致使检测设备投入方向上过于集中,不够协调和均衡发展。
二是实验室面积严重不足,环境条件不能满足要求。实验室分散、整体配套性差,面积不足导致一些项目无法开展,已严重局限和影响我院事业的发展。
三是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各检验所专业人员数量不够,人员培训不到位,专业水平有待提升。
二、解决问题的建议
质检院在今后发展中要大力提升产品质量检验检测能力,充分满足各级行政部门监管需求,满足社会公共服务需求,突出区域特点、行业特点,形成拥有自己的重点项目和优势项目的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全面开展国家有色金属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建设工作。把中心建设成为我国有色金属产品领域的“检测、科研、标准制修订、服务”基地,立足云南 “有色金属王国”,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为云南省支柱产业服务,搭建“有色金属公共检测平台”。
(二)加快开展国家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申报进度。提高国家磷产品质量检验能力,承担磷及磷化工科研项目分析和检测技术研究任务、能够承担磷化工新产品的试验验证、能够开展磷化工产品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和开展省级以上磷化工科研项目研究,完善功能性高端磷化工产品、精细磷酸盐材料、超微磷酸盐微观结构的分析检测和科研能力。
(三)提其他工业品检验领域检验检测能力。近年来随着我省工业经济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也进一步凸显,引起社会和人民群众的高度关注。重点加强对成品油(汽油、柴油、生物柴油)、金属材料及制品、建筑材料产品(电线电缆、建筑门窗、塑料管材型材)、轻工产品(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建筑装饰类产品、儿童用品、学生用品、卫生洁具类产品、非机动车、鞋类产品、家具、太阳能相关产品)、汽车配件、低压成套设备、危险化学品包装容器等工业品质量检测和技术服务。
(四)加强实验室设施环境建设,提高检验检测能力。要充分利用现有实验室,进一步调整实验室布局,使之更加科学合理,加快经开区实验室装修,积极参与省局二基地建设,不断提升实验室环境设施,为我院检验检测数据的准确性提供有力保障。
(五)加强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工作。检验标准的更新、检验设备的提升、关键技术研发势必将对检验人员的检验操作提出更高要求。对检验人员的素质提升,从加强培训和引进人才两个方面着手工作。根据现有检验人员的工作细化培训方向和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可根据现有检验设备和新购置设备选择外派培训或内部培训,力求做到精细化、专业化,并注重培训结果考核,保证培训效果和质量。在引进人才方面,充分关注本检验领域的行业发展状况,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引进不同层次相关专业的技术人才,力求做到引进人才后,对相关专业领域的检验水平及创新研发能力有较大提升。
第二篇:粮食质检调研报告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粮食安全已从单纯的数量安全扩展到储存安全、品质安全、食用安全等方面,强化粮食质检是我国国情的需要。
结合我库实际情况,为了进一步完善和加强粮食储存安全,推动科学储粮工作,加大质检工作力度,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检测手段,真正履行好粮食检验检测职能,切实把好粮食质量安全关。对于质检科工作有几点看法:
一加强质检科基础建设,提高质检员业务水平。提升质量检测能力。目前化验室仪器设备基本可以满足粮食质量和品质检测需要,但是还要进一步加强化验室的标准化建设,抓好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培训,提高质检人员的整体实力。
二加强储备粮的监管,确保储备粮的质量安全,我库有三千一百万公斤地方储备小麦,为了确保储备粮的储存安全,保质保量,必须对储备粮的入库,储存期间粮食质量进行检测,为有效掌握粮情提供科学的依据。
三加强与有关科室合作,发挥质检科的作用。为充分发挥质检科的粮情检测作用,广泛开展储粮安全检化验作用,联合储运科及时准确掌握所储存粮的质量、品质。
四加强化学药剂的使用、储存,完善化学药剂的出入库手续。在使用化学药剂之前,必须对其安全性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在使用时,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安全防范措施,以避免由于使用不当造成对人员的危害。完善领用制度,确保药剂不流失。
五加强夏季的熏蒸工作全过程监督检查。明确待熏蒸粮食的库点、数量、品质、虫粮等级标准与熏蒸的时间、药剂的品种、数量,以及熏蒸负责人、具体实施人员。粮食熏蒸当日,检查人员应提前检查熏蒸库房及周围环境,并重点检查以下情况:
(一)门窗、通风道的密封情况;
(二)设置安全警戒线;
(三)安全警戒线内周围是否有人员滞留;
(四)熏蒸使用的化学药剂数量及投放形式,施药人员携带的用具和器械,是否符合国家规定;
(五)天气情况是否有利于熏蒸工作等。
粮食质检工作是一项贯穿与粮食储存过程始终的基础工作,储粮的新形势赋予了粮食质检工作新的任务,它不仅为储粮提供了一个科学手段,也为储粮提供了一个科学依据,加强储粮质检工作是重要和必要的。
第三篇:质检报告
质检报告
To 致:客房部
From 由:行政办
Subject主题:质检客房卫生报告
Date日期: 2015年03月20日
星期五
内容:就2015年03月20日质检小组质检情况作出如下报告: 1302:(商务单人间)
1、电视机柜里面有积灰,2、落地窗台上方有厚积灰,3、保险柜抽屉玻璃镜面上有污点,4、床头柜纸巾盒没有纸巾,5、面盆不锈钢上有污迹,6、抽纸不锈钢上有污渍。
7、卫生间面盆上方玻璃有水渍,8、垃圾桶有水渍,9、地脚线死角有垃圾,10、茶杯有水渍 1409、(豪华双人间)
1、备用被柜上有厚积灰,2、落地窗上有积灰。
3、卫生间化妆镜有指纹,4、漱口杯上有水渍没干。
5、面盆上有水渍,5、手纸架上有污渍。
6、电视机画面有雪花点较多。1710、(总统套间)
1、客厅电视机上有严重积灰,2、马桶漏水里面有污渍(通知工程部)
3、地脚线上有白灰,4、书房木制柜上方有积灰,5、落地窗上有积灰,7、主卧马桶里面有污渍
8、淋浴间不锈钢有水渍,9、卫生间壁画上有积灰。
第四篇:质检报告
[质检报告]2011-2012学年全县小学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发表日期:2012-12-24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收藏] [打印] [关闭] 2011-2012学年全县小学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上杭县教师进修学校小学教研室 黄毕年
□质量检测情况
上学,结合半期、期末考试,我局对各中心小学组织了四场次的质量检测。其中两场次是针对中心小学校本部一~五年级的质量检测;一场次是针对完小一~五年级的质量检测,另一场次是六年级期末检测。这些质量检测均由县小学教研室组织进行了全县统一考试、阅卷、统分和评价。
一、上学年质量检测情况 1.校本部两次质量检测情况
从对23所中心校校本部两次检测的“二优一率”数据显示,全县小学语文、数学教学质量整体水平较好,均达到了上级规定的水平,其中上、下学期语、数两次抽测平均分都进入全县前五强学校有三所,分别是实验小学、临江中心校、古田中心小学;另外,蛟洋中小、官庄中小、太拔中小、南阳中小、下都中小、溪口中小等学校的语、数检测平均分都曾进入前五名。在上期半期检测中,有四所学校的语文或数学的平均分落后县平均分相距10分以上;在下期半期检测中,有两所学校的语文或数学的平均分落后县平均分10分以上
品社、科学、英语等综合科的上下学期两次考查中,整体水平一般。古田中小、泮境中小等两所学校的合格率连续进入前五强,同时太拔中小、官庄中小、下都中小、蛟洋中小、庐丰中小、步云中小等学校的综合科合格率也有不俗表现。由于部分学校的科学、英语合格低,落后面较大,在上学期的考查中,有三所学校的合格率低于20%,甚至有一所学校的合格率为0;在下学期的考查中,综合科考查质量有了较大进步,只有一所学校的合格率为60%以下。可以看出,综合科的教学质量相距较大,不够均衡,但是整体质量水平有所提升。
2.六年级期末质量检测情况
六年级期末质量数据显示,全县小学完成目标任务。语文全县平均分85.72,进入前五强的有实验小学、临江中心校、古田中小、蛟洋中小、才溪小学,没有落后县平均分10分以上的学校;数学全县平均分为84.07分,前五名是实验小学、临江中心校、溪口中小、泮境中小、太拔中小;有两所学校的平均分落后县平均分约10分;综合科全县合格率为86%,质量前茅是太拔中小、实验小学、蓝溪中小、临江中心校、蛟洋中小等学校,有四所学校合格率落后县整体合格率十个百分点以上。
□整体情况分析
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奠基作用,对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未来生存发展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一、小学现阶段教学质量总体向好,但仍存在质量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从上学年三次全面性的质量检测可以看出,全县小学整体发展平稳,学科教学质量保持在较高水平,特别是语文、数学学科,无论是平时抽测,还是六年级期末抽测,这两科“一分两率”差距呈现越来越小态势,有多所学校的抽测质量超过城区学校,城乡质量更趋于平衡。综合科的合格率前五强中,也多所农村学校好于城区学校,而且农村学校落后面有所好转,特别是英语、科学科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这是种好形势。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很容易发现一个问题:无论是区域间还是区域内,无论是城区还是乡镇,无论是中心小学还是村小,都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发展不平衡现象,有两极分化的趋势。从全县各中心小学上报的半期、期末质检数据来看,农村有的学校未达县平均水平,有的年级与县水平仍相距较远。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仍需我们不断努力,尤其是薄弱学校、薄弱学科的建设、村完小的教育教学工作需加大关注,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亟待提高。
二、教学教研管理取得显著成效,但仍存在着实践行动乏力的问题 多年来,我县始终将小学教育置于全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前沿,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强教学教研管理,如强化教学常规督查,规范教育教学活动;加强质量常态监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扎实开展县片活动,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开展网络教研活动;开展课题实验研究,提高学校科研水平等,同时充分发挥城区强势学校和片区龙头学校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建立四个教研协作片、三个城区教育教学小片区,有机整合县域内优势资源,丰富教学研究形式,实现了片区内学校理念共享、资源共享、成果共享,激发了全体教师参与教研教改的积极性,教学教研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强化精细化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教学管理工作
我局始终把抓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和中心,出台了《关于印发“加强中小学校和教师教学常规工作督查的意见(试行)”的通知》(杭教2010(552号)等文件,县小学教研室作提出具体而精细的常规考评要求,加大督查力度,每学期组织教研员对各校进行一次全面性教学常规检查,做到有检查、有记录、有反馈、有量化、有通报。各校重视抓教学常规的管理和落实,做好每学期两次以上的常规检查管理,严格考评制度,搞好检查和评价,并与绩效工资挂钩,严格奖惩兑现,确保教学常规管理的有效性。实验小学、临江中心校、蛟洋中小、庐丰中小、古田中小、旧县中小、官庄中小等学校制定精细的教学常规制度,教师教学常规整体较好。大部分学校重视对小学课程的开设与督导,通过“日巡查制、周情况通报制、不定期抽查制、期末教学目标考核制”的“四制管理”保证课程计划落实到位,保证全面实施课程计划。古田中心小学乡村少年宫为依托,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保质保量落实课程计划,广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庐丰中心小学编辑《庐花报》,总结交流教学管理经验,提升学校的办学效益。2.强化常态化教学质量监控,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我局出台了《上杭县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控实施意见(试行)》杭教2009(535号)文件,根据文件要求,结合半期考和期末考试,每学年对各校组织三次部分学科教学质量监控与一次六年级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县教研室认真做好质量监控工作的成绩统计、分析,撰写好质量监控分析意见在教师研修网发布,及时向基层学校反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教学意见,为局、校领导的工作决策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对于质量监控中发现教学质量落后的学科,我室组织教研员下校进行专题调研,指导基层学校发现问题,有效整改,同时撰写调研报告,供局校领导决策。各校高度重视教学质量的提升,特别是对六年级教学质量的把关,能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分析问题,查找不足,制定目标和考评方案,研究措施,学年初开展毕业班复习研讨会等,学期中组织教师开展“外出学习观摩、公开课例研讨、课堂教学跟踪、参与专题研讨”等活动,把质量意识真正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中。
3.夯实校本化研训活动,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借助四个教研协作片,根据“专题引领,片区轮动;常态实施,协作攻关”的要求,县教研室组织征集、策划好学科研究专题,组织各校开展语文、数学学科“一片区一学期一专题”校本教研活动;各中心小学校本部能将片区专题落实到校本研究中,做到有专题、有开展、有交流,庐丰中小、溪口中小、蛟洋中小、旧县中小等学校将专题研究落实到完小层面。为了进一步做好专题研究经验交流,各校能充分运用教师研修网,组织教师对专题文章进行上传与学习。各校能组织教师按时收看实小的视频教学,组织教师参与观摩视频评课、网络论坛等形式多样的网络教研活动,有效地实现了专题研究经验的跨时空交流,有效更新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同时,各校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创建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本、校本研训新模式。如实验小学的“四位一体”校本教研活动;临江中心校开展“一课三备”教研活动;官庄中心小学开展教师读书和和好书佳作推荐沙龙活动读书活动,古田中小与旧县中小大力开展“走出去”与“请进来”的研训活动,为教师搭建更多平台,创造更多学习机会。县小学教研员深入课堂实践教学,开展“一学期开一场讲座上一节课”的校本研训活动,有效提升教研员的业务指导能力。
4.开展多样化交流活动,交流教育教学经验
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我室每学期积极策划常态化师生交流开放活动:一场“专题研究与特色办学”为主题的县级开放周活动;三场以“以专题引领教研,以协作促进交流”、“人人准备,抽签参与”、“集中对象,年级轮训”为模式特色的片区课改开放活动;两场以“1+1”(即学校管理与综合学科”)为主题的小专题研讨活动。另外,我室每三年举办一次语文、数学评优活动;每学期组织一场综合学科培训活动;每学期举办一次学生素质竞赛活动。这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师生竞赛、交流活动,激发了师生参与活动的热情,促进了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
冷静审视现状,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实践操作层面仍然存在无效甚至负效行为。
1.管理层面存在责任缺失、重点漂移的现象。在日常教学常规检查中发现,一些学校中心工作不突出,存在谋人不谋事的习气,有些管理者对业务学习感到烦,对教学工作少管少问、不管不问,不思考、不研究、不创新,管理效能长期在低水平徘徊,教学工作被长期搁置,教学质量长期低迷,停滞不前,各项工作在区域内总是处于“矮子”。
2.教研层面存在氛围不浓、实效不高的现象。部分学校围绕教学、围绕质量搞教研的力度不够,表现教研氛围不浓厚(教研参与面窄,学校行政、老教师划入旁观对象,“教研”仅成为个别年轻人事);常规教研落实不到位(公开课只听不评,甚至做书面材料应付检查);专题研究不落实(教研活动游离专题,松散杂乱,各自为战,没有形成合力);教研榜样力量弱(教育教学骨干的带头作用未能充分发挥,自生自灭);教研实效不高(研训缺乏创新,流于形式,研究内容大而空,不从实际出发,不解决实际问题,止于皮毛、流于形式,没有针对性、没有时效性)。
3.教师层面存在观念落后、行动迟缓的现象。小学各学段整轮循环较难形成,不少教师只熟悉本学段的教学内容和知识体系,缺乏对课程标准的整体把握和教材的全程理解;一些老教师将新课程理念落实于课堂举步维艰,课堂教学存在违背教育规律,不真正地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策略缺乏、教学方法陈旧,课堂上不能和学生平等交流,平等对话,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一些转岗教师、新入岗教师成长慢,对教材钻研能力弱,课堂组织教学力不从心,“抄黑板”“满堂灌”成为常规课,拼时间拼汗水,加班加点加负担的低效方式大量存在;有些教师缺乏学科课程观念,如思品、科学等本需要生活体验和实验的学科,生活变成了说教,体验和实验变成了变成了死记硬背,教学改革呼声高,力度小。
4.学科层面存在学科课程落实不到位的现象。一些学校和教师不落实课程计划要求,只抓语文数学等所谓“主科”。对于县局分配的专职教师,随意挪作他用,而对于技能学科从思想上不重视,甚至根本不安排;校本课程及综合实践活动更是一片空白,人为地造成了薄弱学科,给学生的成长带来了缺憾。一些学校教学资料、教具、图片等教学设施严重不足,影响了学科课程的落实。
□质量提升工作意见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有效教学逐渐成为教育研究和实践的热点和焦点。有效教学的扎实推进依赖于校长观念的前沿跟进;依赖于教育管理的全面规范,依赖于教学行为的持续改进。要在全面规范和改进教育教学行为的基础上,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坚持于课堂为中心,坚持以教师为中心,注重培育校园精神文化,多措并举、全方施力,在探索学校内涵发展的道路上形成特色、打出品牌。这里着重提出两点:
一、转变角色,身体力行,校长要成为校本研训的示范者
对于教师研修的重要性,几乎每个校长都能认识到。但是,不少学校的普遍做法是用简单强迫和督促强制的手段推动教师研修活动,绝大多数教师用被动甚至虚假应付的方式完成学校规定的“研修”任务。在如何引领和促进教师主动研修上,许多学校却总找不到有效的办法。事实上,校长自身的示范魅力就是教师主动参与校本研训最有效的摧化剂。这就是说,在校本研训中,校长首先必须是校本教研的首席参与者。也就是说,校长不要以“官员”的身份,停留于“开会布置校本研训工作”、“检查评比校本研训成果”等“只说不做”的层面,而要以“成员”身份,率先扮演“研修带头人”的角色,与教师一起学习、研讨,这样才能对教师的学习有深刻理解,才能唤醒和感召教师学习的愿望。希望校长在以下几方面做出行动表率:
首先,校长是阅读的亲历者。校长无论事务再多,一定要亲近书香,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魏书生、任勇、李唯等教育管理者,就是优秀的大阅读家。就我们龙岩市小学教育界来说,连城实小童远铭校长、上杭官庄中小的蓝发锦校长分别是城区学校校长、农村小学校长的阅读楷模。有些学校把书香校园建设定位于学生读书,而校长教师不读书,这样无法让校园弥漫书香的气息,是走不远,走不好的。因此,校长参与校本教研首先要成为阅读的亲历者。
其次,校长是课堂的实践者。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心。无论会议再多,检查再多,应酬再多,课堂应是校长始终坚守的阵地,这也是市教育局下发“五长进课堂”文件的初衷。校长只有深入课堂,或坚持亲自上课,或坚持随堂听课,才能了解、体察师生的教学行为,才能点燃教育教学的情怀与智慧,才能有助于推进校本教研的深入开展。任勇局长尚能亲历课堂上课,校长更应有坚持实践课堂勇气与毅力。古田中小的赖焕明校长,在校园里我们很少看见他坐在办公室的电脑桌前,而是经常看到他夹着听课本穿梭于教室之间,他的听课节数多,学科全、对象广,用他自己的话说,“走入课堂听课,是我最快乐的事!”。所以校长不要再为自己不走入课堂找理由,而应成为课堂的坚实实践者,成为校本教研的垂范者。
再次,校长是研究的参与者。校长应力做校本研训的真正参与者、深入研究者,具体地说,就是校长要力行参与听评课的交流活动,而非仅是教学过程的记录人(有些校长听课为的是,完成五长进课堂的规定听课节数的任务,所以只听不评,或压根儿不想参与评课,这是不应该的);要力行参与课题研究,而非仅是挂个课题负责人(有些校长对于课题研究,缺乏实干精神,只说不做,徒有虚名,影响很不好,给教师消极负面影响,教师觉得很没劲);要力行参加教师岗位练兵活动,而非仅是岗位练兵的组织人(练兵不练官要不得);力做教育教学经验的提炼者,而非仅是教育教学信息的传播者。(校长没有自己独到的思想、观点等,人云亦云,没法树立教研的权威)所以,校长参与校本教研中,要以高要求、高标准的参与者身份,与教师共同协作,共同研究,这样的校本教研才能走得长远。
二、加强研训,规范管理,教研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1.关于校本教研工作要求:
(1)要进一步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要落实片区专题研究的要求,将片区专题研究落实到完小层面,推进校本教研研活动,切实做到“专题辐射宽,研究角度小,研究内容精,研究过程实”。
(2)以片区活动要求规范中心校级的教研开放活动。要并将片区课改活动与中心校的课改活动统一起来,做到“前有尝试”或“后有移植”,实现片、校两个层面课改活动衔接与沟通。
(3)要抓好教师的业务学习。特别是专题研究、课标理念、课题理论、教育专著等学习,做到有笔记、有思考、有交流。
(4)要抓好网络教研活动。抓好视频课堂观摩、网络研讨及研修网学习,拓展学习渠道,汲取先进经验。
2.关于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要求:
(1)要全面规范办学行为。各学校要认真贯彻《省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的若干意见》,落实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严格执行课程方案,开足开齐课程,不得随意删减课时或变相挪用课时。
(2)要制定可行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做到要求明确,操作具体,提升常规检查的执行力。
(3)要加大常规检查力度。各校要通过听推门课、备课改作抽查、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查阅相关材料等,全面了解教师教学常规,严格检查,做好反馈通报,抓好薄弱环节的整改。
(4)要加强对县规定特色项目的组织实施,落实好经典诵读、写字及口算教学要求。
3.关于教学质量监控工作要求。
(1)县局继续结合半期、期末举行语文、数学的抽测及品社、科学、英语学科的抽查,并作好数据统计与试卷分析。
(2)要进一步加强小学生素质多元评价的改革,加强语文、数学学科命题改革,将经典诵读、写字等特色项目纳入学生学习质量监控范畴,强化口算能力检测,促进教学评价改革。
(3)进一步加强英语教学质量监测。本学期起,县局平时抽考及2013届小学六年级期末考试英语学科将单列检测,满分为100分。
(4)对于质量检测落后差距较大的学科,县局将组织人员进行调研,所属学校要高度重视,作好跟踪、抓好整改。
(5)对语、数抽考平均分落后县平均分15的学科,由学校责成科任教师向县局分管领导作出书面说明;对英语、品社、科学等综合学科抽考的合格率低于30%的学科,由学校责成科任向县局分管领导作书面说明;同一学科连续两次因质量薄弱向县局作出书面说明的学校,由县局向相关学校的校长进行约谈。
(6)坚决杜绝质量检测中违规舞弊行为,对于弄虚作假者,追究相关人员及学校领导的责任,严肃处理,并给予全县通报批评。
在新的一学年里,希望大家以这次会议为契机,积极实施“教育强县”发展战略,牢固树立质量意识,理清思路,精心谋划,创新举措,破解难题,加强管理,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我县教学质量再上新水平,新台阶,为打造教育强县,努力办好社会需要、人民满意、充满活力的教育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农村发展调研报告
农村发展调研报告
农村发展调研报告一
前言
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建设一直是国家建设的重点,农村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繁荣的水平。可是当下农村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了许多的问题。我在水西村的6天生活中看到了农村发展的一个缩影。
关键词:农村 生活水平质量 文化程度 教育 医疗设施
一、农民的生活现状
在水西村,随着农民生活的提高,他们开始大量建造新宅,由于他们只盖新房,不拆旧房,形成了空心村现象。
村庄建设由于缺乏规划,造成农民
房屋分布杂乱无章。这给新农村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一是浪费大量土地。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之本,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在农村,一边是农民建新不拆旧的比例高居不下,土地被闲置,另一边,不少农民出现无处建房的现象,致使土地管理部门被迫以有限的耕地指标中切除一部分用于建房。二是制约了农村落后面貌的改善。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污水横流,村落粪便成堆,夏天蚊蝇成群,环境脏、乱、差问题十分严重,影响农民的居住环境和身心健康。
生活比较乏味单调,其余空闲时间多,除了聚在一起打下牌,闲情聊聊天之外没多余的其他娱乐活动,而且很多居民反映到周围娱乐设施过少,这也是他们空闲的很大因素。
二、农村的教育问题
1)大多数农民的文化水平是文盲或半文盲。对农业的管理方面缺乏科学的方法,但又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无法
学习必要的技术知识。
2)90%的农民没有参加过农业技能培训,无法对农业生产的农业结构做出科学的调整,以及很少使用先进的生产工具。
3)农民对政府对教育的投资情况不了解,希望国家能扩大对农村贫困生的资助力度和范围。
4)现在农村青年大多数为初中水平,这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成果。但村中上高中的人数急剧下降,有极少数人接受高等教育。
5)大多数父母长期在外打工,造成了对孩子的教育和监督力度远远不够,使许多孩子在内心自我封闭,行为怪癖。很多家长为了弥补自己对孩子的关爱,给孩子大量的零用钱,由于他们缺乏自控能力,从而养成了不良的生活习惯。而且很多孩子由于缺乏严格的教育、管教,没有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师资队伍不稳定,农村教师流失严重。由于农村地区教师待遇普遍低,有的地区甚至连教师的工资也不能保障,加上他们缺乏进修和专业发展的机会,农村教师也加入了人才流动的大潮。这使本来就虚弱不堪的农村教育雪上加霜。其次,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低。由于农村教育工作环境差,教师待遇低,业务培训少,许多中青年骨干教师流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再次,农村中小学教师老龄化严重。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当前的实际,农村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大都是过去的老教师,他们由于年龄偏大、学历偏低、身体偏差、真正有益的业务培训少,这样的教师队伍构成严重制约农村教育的发展。
6)农村教育的收费问题也比较混乱,据村民反映,以前的小学教育收费居然还比现在的义务教育收费明显的要少,农村的教育收费混乱,学杂费不断以各种名义去收取,让农民工对此感到负担压力大。
三、农村医疗设施
目前水西村以及村落附近难以发
现一间医疗地点,由于离医疗点较远,村民们都形成了小病不去治的现象,得了大病就只有求组于江湖郎中和一些本地的土医生高贵的医药费使得很多农民不敢看病,人们是小病不用看,大病没钱看,小病等着好,大病等着死,小病挨,大病扛,小病拖成大病。另外该村在社保等福利问题上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其中,由于农村家庭经济上比较困难,很少村民购买社保或购买最低价的社保,社保普及率低。由于社保不普及,使得很多退休的老年人在生活上没有得到相应的帮助,生活比较困难。
调研总结:通过这次深入农村的实践调查,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基于以上的调查报告,觉得农村农民工的生活还有待一定程度的改善和提高,存在问题严重的还是对于小孩的教育和村民的医疗保障这方面,政府可以在师资方面加重些力度,培养一支强有力的队伍,给孩子们一片可学的天堂,也让家长们可以看到未来和希望。目前,国家对三农政策也是十分的重视和关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农民工也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农村发展调研报告二
20xx年7月29日,烟草学院百村千户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正式展开。受省委农村办的委托,参与实践的大学生深入到农村中,以便更加了解三农问题。我们的调查对象是位于安阳市文峰区高新园的小马屯村,我们在29日下午到达这里,采取问卷调查与村干部座谈的方式分别对10户农民和村支书做了调查。此次调查以心系农民增收,关注小马屯村发展为主题,了解了该村农民增收所遇到的阻碍和如何促进农村发展的诸多措施。坚持四个重在,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的要求,在调查后,我们分析出了小马屯村在发展程度上有待提高,还在摸索中前进的结论。
一、村基本情况
(一)地理位置
小马屯村离县城7公里,离最近市集3公里;离最近集市3公里。
(二)所占面积
全村总面积25平方公里,全部为平原。
(三)耕地面积
在农业用地方面,该村耕地总面积是1120亩,粮食地占有百分百,以种植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为主。
(四)本村人口
全村共300户,总人口为900人,其中男性440人,65岁以上或病残丧失劳动力的有96人。劳动力总数600,外出务工跟在本村务农各占一半,村民收入基本靠这两项。
(五)土地流转
在土地流转方面,已经流转300亩,占耕地总面积的﹪,主要去向是其他方面。
(六)新农村建设方面
小马屯村完成了村庄的规划,以建新房环境整治为主的村庄整治工作已经
开展。文化体育建设也已经完成,包括图书室卫生室的设立,活动中心篮球场等设施的完善,建立村垃圾集中处理的机制,统一处理生活污水等。
二、收支状况
村经济总收入300万元,其中农业创收290万元。村集体收支结余,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5000元。调查过程中,我们了解到:
村民男性劳动力多数在周边城区打散工,每天有50元收入,但不是很稳定。
家庭剩余人口在家务农,把大部分粮食作物卖给商贩从而获得一部分收入。其余小部分的收入来自政府补助,如粮食补助每年120元/人。村民09年家庭总收入不一,有一定悬殊,低的有1万元,高的有15万元。
三、实现农民增收的主要做法
(一)土地占用获得补偿款
小马屯村位于安阳市文峰区高新产业开发园,新型区域初具规模,房地
产行业发展迅猛,商品房、住房矗立于此,鳞次栉比。不少行政单位的办公楼也建在这里,因此潜力很大。跟村支书交谈时,他告诉我们农民从建设楼房的占用土地中得到了一些补偿,也适当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二)农民主要增收途径
村委会为村民干实事,创造良好环境。村民部分在临近一些建材市场等劳动力大量需求的场所打工,还有的去外地做生意、收废品,这是他们目前增收的主要途径。村委会也努力工作,为民解忧,村集体出资硬化了村内的50﹪的道路,方便了村民的来往。还修建了图书室,可使农民汲取到文化知识,扩大自己的视野,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
四 主要经验启示
(一)利用邻近大学的优势,利用商业头脑去发掘商机
我们进行入户访问时,村民提到位于安阳师范学院附近的一个 村庄时发出极大的羡慕之情。原来,那个村的村
民将闲置的房屋租赁出去给学生,学校工作人员,每年都获得一笔可观的收入,而且在学校周围开了商店、饭店,有着巨大的消费人群。相比下,那个村的富裕程度还是很高的。这给了大家一个启示,将消费人群设定为学生和学校工作人员,涉及饮食、住宿、日常生活用品等种类的商机孕育在大家的头脑中。但是,此想法的施行还需政府的支持,因为小马屯村距离师院不算近,况且两地没有公共交通工具,这也是村民失望的原因。
(二)身处产业开发区,潜力无限,创办企业或与工厂合作
高新区今后应该是工厂的集聚区,周边已有不少规划好的厂区。小马屯村已经积攒了一些经验,比如村集体可腾出部分场地给厂区使用,从而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除此之外还能加大本村村民的就业机会。当然还是可以启发大家,利用政府优惠政策,自己创办企业,打造小马屯村的龙头企业,重在提升本村 的发展,达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要求,使农业不再是农村唯一的收入来源。
五、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通过走访农户调查,我们发现了小马屯村在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试图深究根源,探索其存在的原因。
1、产业结构模式单一
本村以农业生产为主,林、畜牧、渔业发展程度很弱,几乎没有农户从事。究其原因,地理环境限制了副业的发展,小马屯村地 处平原,没有大型的鱼塘和大块空地去放养动物。此外从交谈中我们得知,畜牧渔业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资金投入,相比于传统的种地,操作起来很是麻烦,农民还希望利用闲散时间去打工挣钱。
2、农业种植模式传统
种植作物类别为小麦、玉米。满足自家需要即可,花生、芝麻等油料作物和棉花等经济作物的种植范围很小。土地基本都是自己来耕作,个别农户出租土地,转出价为400元/亩。
3、科技兴农投入不够
既然农业生产是其主要收入来源,那么就应该加大重视,改善作物土壤、使用优良品种,科技种田的意识要普遍。然而村民告诉我们,一般作物出现病虫害解决的办法经常是听天由命,好点的向有经验的农民请教,即便这种做法也是不能有效抗击作物病害。因此,村委会应积极联系当地农林部门,让专家进行科技指导,解决农民在田间地头遇到的麻烦,那样在农业的生产上才能有更好的收成。村民也希望得到这类帮助,与此同时,自己还要在种植中摸索出来作物长势好的秘诀。
4、基础设施不完善,节能措施不到位
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项目如修筑乡村公路,架设乡村电网,建立自来水供应系统和广播电视接收、发送装置等,投资规模一般不大,投资较为分散,与主要为城市服务的基础设施项目相比,具有投资少、工期短、见效快、经济和
社会效益好的特点,使用的物质投入以国内生产为主,对国内需求的直接刺激作用更为明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能够在农村地区创造出许多就业机会,直接增加农民收入。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际上是农村现代化所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农村发展的全面性是指不仅在收入上实现跨越,也要在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取得一定的成果。走在小马屯村的道路上,整洁平整,路边设立的垃圾收集场所,避免了乱丢垃圾的破坏村容的现象。但是,从国际资源匮乏引起的诸多问题上考虑,实现资源的节约和可持续是国家上下要倡导的理念。现在在农村,沼气池的使用达到了节能减排的要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小马屯村应坚持四个重在的重在持续,倡导使用沼气节能设施,从以往经验来看,可以节省大量的能源消耗,美化环境。现在都在搞新农村建设,统一规划后,其配套的基础设施也要到位,例如下水道、有线电视
覆盖等,政府要多从农民日常生活处考虑,重在解决民生问题。
5、就业机会少,收入不稳定
男性劳动力实现了家庭最主要的收入,然而本村的普遍情况是男性在周边建筑工地等场所打工,每天工资平均为50元,但并非是固定工作,收入不稳定。促进农民增收,关键在于给予农民稳定的收入来源,工作机会还应加大点,毕竟不是所有的劳动力找到了工作。这不仅靠个人,还需村集体的安排,推荐本村人员去工作。另外要妥善安置留守孩子教育问题,留守老人的生活问题,让在外务工人员后顾无忧。
6、交通不便
新区道路建设完好,有宽阔的马路,虽然小马屯村在高新园内,但是没有该村通往城区的公交,只能开私家车或坐小三轮去城区。有路无车困境的存在着实给村民带来了不便。另外,安阳师范学院新校区距离该村有10分钟车程,距离比较远。我们应该看到小马屯
村与外界联系的通村公路是其发展的良好条件,一旦政府加大交通投入,村民获得商机的便利程度会加大,农民增收跟农村发展的工作就会显有成效。
7、没有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没有龙头企业带头牵动全村经济的发展
持续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关键在于建立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而龙头企业和农村合作组织就是这种长效机制。前者资金雄厚,技术先进,是带领农民增收的排头兵,后者具备一定的专业性,能科学引导农民的生产活动。未建立农合组织的原因是村民都自己种自家的地,没有联合起来合作,分享生产经验。
结束此次调查后,我们队员在一起深讨如何让农村发展的脚步在小马屯村迅速加快。
六、对策和建议
(1)在主要的农业种植方面,要推广优质高产的品种,科技部门要深入农
村给予农民技术指导,确保粮食生产的增长真正给农民带来经济上的收益。农民自身要改变吃啥种啥的传统思想,围绕市场需求,立足区位和资源优势,在确保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前提下,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市场上需要哪类作物就去生产高效益的作物。历史经验证明,农村发展的活力不是一成不变的。因 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不断寻找农村发展的活力。计划经济曾经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活力,但随着经济生活发生的变化,它逐渐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桎梏。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威力逐渐显现出来,它正在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的活力之源。村委会要鼓励群众积极发展新型农业,新型农业虽然费时间,担风险,但这能稳定并且大幅度地增加农民的收入。
(2)由于本村生产特点的单一性,我们认为发展的多元化是解决农村发展缓慢问题的对策。比较好的范例如濮阳
市西辛庄引进节能灯生产厂家,已打造成节能灯生产基地。这个村的发展日新月异,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楷模。它的发展模式也在全国范围推广。因此,小马屯村可以从此点考虑,多与上级部门或直接与厂商联系,合作建设工厂或龙头企业,实现一村一品。这将很大程度增加农民的收入,解决了农民的就业问题,可谓益处多多。
(3)教育是发展的根本。每个有远见的村集体都会注重教育的发展,针对农村的情况。我们认为,教育应分两个部分考虑,一是孩子们的教育,让适龄的孩子都有学上。小马屯村位于市郊,孩子们基本在市区上学,这样便能获得更加好的教育资源。二是村里成年人的教育,适当让成年人补充知识,让他们在以后找工作时不至于处于被动,能适应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工作环境。
(4)处在高新园内,现在的建设还是初步阶段,充分开发的时期即将到来。巨大的发展潜力下只有敏锐的洞察力,发现在高新区建设中哪些项目是需求的才能容身于规模化的建设中去。咱们农村具有不少的劳动力,因此把握发展方向,采取正确的行动就能利用高新 园的优势带动农村的经济发展。
(5)可与安阳师范学院配套发展,抓住经济增长点。租赁房屋,开办商店等形式促进农民增收。这项应该容易施行,成本不高但是效益良好,且面对人群广泛,收入持续。
(6)大力支持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对农村的发展至关重要,既是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又是农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场所,也是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前提,各级政府应大力支持农村 二、三产业的发展,让农村剩余劳动力更好地发挥创造力,解放生产力。应注重以下两方面:一是为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提供平台,通过降低门槛、提供场所,即让小企业、个体户有发展场所和空间,能够让全部农民剩余劳动力为社会创造财富。二是为农村二、三产
业发展提供融资渠道,让小企业、个体户能够从国家金融机构获取手续比较方便、利息适中的小额度贷款。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中苦于无生产场所或资金而无法进行创业的不在少数,如果政府在生产场所和资金上给予支持,加上规范管理,农村潜在生产力将再一次得到拼发。
(7)我国新农村建设主体农民的弱质性,要求政府扶持。有些学者们在 研究 三农问题时,将农民定义为弱势群体。原因为:①农民收入低,增长速度慢;②农民的负担过重,向农民的索取大于补偿;③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缺乏代表自身利益的组织团体来维护自身的利益;④农民的社会地位低。众所周知,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使处于身份劣势的农民成为真正的主体呢?这必然要求新农村建设中政府对农民的扶持。
农村发展缓 慢是存在的现状,因为不具备和城市相同的建设环境,但是
农村的特点也比较鲜明,农民迫切要求政府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国家政府部门应多让农民受益,在农民创业、打工、医疗保险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加大财政投入,补贴农民。诸如提供贴息贷款降低成本投入所带来的压力;如果有人建设工厂发展养殖业,政府可以提供建舍款。然而一切的合理施行还需要政府的执行,因为政策执行力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
农村发展调研报告三
随着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小康生活的日益普及,新农村建设是国家目前主要政策之一。为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新农村建设在全国正处于蒸蒸日上的势头。因此,利用暑假时间,我回到我的老家连云港市灌南县镇西村进行实践调研,主要包括我村的基本情况、调查的方式、我村改革发展所带来的变化、调查发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此为依据形成调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
镇西村坐落在灌南县城西南,距县城2公里。全村共有5个村民小组,300余户人家,1506人,人均耕地亩。村民主要从事水稻、小麦、蔬菜种植及销售,其占耕地面积的5∕8。
二、调查方式
1、深入村民家庭,到田间地头,个别访谈。
2、到村委会进行询问。
三、我村改革发展所带来的变化
通过访谈了解,广大村民回顾了改革开放30年来,村上的巨大变化,尤其是十六大以来中央实行的各项惠农政策,即减免农业税、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建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等等,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村民普遍反应党的政策好,得民心。许多村民反应,近年来,村上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大家心情好,农村人心整体稳定。具体如下:
(一)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一是彩电普及,我到访的10多户农民家庭已经全部用上了彩电,有少部分接通了有线,大部分都是卫星接收。从调查情况看,电视是农民了解国家政策的最主要途径。
二是摩托车和汽车普及。由于在外就业的年轻人比较多,因此村的摩托车和汽车比较普及,基本上每3户就有1户人拥有一部摩托车,每20户就有一辆汽车。
三是电话普及快,用手机的多。在调查的农户中,90%的安装了电话,98%的农户均使用上了手机。
四是电脑下乡。通过本人沟通联系,年初镇西小组与县信心产业局合作建立的村级信息服务站已经正式对村民开放,互联网这一新的名词在村民间逐渐传播开来。通过上网村民们可以了解时下最新的惠农政策,党和国家的重要决策,并通过浏览村区信息网学习新的种植、养殖技术等等。
(二)农民的思想观念有了较大转变
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主体是村民,只有村民的意识加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工作才能真正展开。通过这些天的走访,利用问卷调查,我接触的农民中绝大多数人都参加过村委组织的四民工作法学习班,并在村务大会上投过票。村民原先的各家各户自扫门前雪的思想有所转变,都一致认为只有村集体经济收入的提高,才能惠及到户,也相信在县委、县政府的指导下,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日子会越过越好。
(三)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
在国家政策和省、市、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到镇西村的村村通硬底化工程已逐步完工,全村公路10余公里,实现了村道路畅通。村辖下的第三小组兴建起了文化广场、篮球场、统一规划的公寓等等,镇西村整体面貌和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变,逐步迈向生产发展,生活
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
(四)农村各项改革深入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多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农村各项改革深入推进,形成了新时期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体系。2002年实施的税费改革,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减轻了农民负担;2004年实行粮食直补、退耕还林、农机具补贴政策,增加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2006年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让更多的孩子拥有接受教育的机会;2008年取消工商两费,有助于农村集贸市场和个体户快速发展;积极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四、调查发现的问题
(一)思想观念问题
1、安于现状,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我村比较富裕,大多数家庭盖有两
层小楼,虽赶不上邻村(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距我村1公里)、但明显收入高于临近的其他村。村民普遍感觉良好,安于现状,2、没有近忧,常有进账,够吃够用
我村以种植销售水稻、小麦、蔬菜为主,因产销一体,几乎每天都有现金收入,能够满足日常生活用度,平时家庭生活没有忧虑。
3、家庭作业,小富即安,目光短浅
我村全部为一家一户的家庭作业,村民思想保守,小富即安意识较强,大多数村民仅仅只把目光盯在自己家中田上,与外界交往较少。也不太关心田地以外的事情
4、部分村民沉迷于玩纸牌、麻将等娱乐活动,甚至赌博!
(二)产业瓶颈问题
1、土地产出已达极限
种植粮食作物,辛勤劳作一年,年
收入为3000-4000元:种植蔬菜,年收入为1600-2400元(均为毛收入)。土地的增收能力已经极小近于无。
2、盲目销路不畅
我村的主打产业为粮食作物,种植什么品种完全是跟风式的耕种,依据上或者是上一时期的销售情况,往往造成供大于求的局面,从而导致价格下跌,谷贱伤农。
3、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
长期以来,农业生产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格局,如果遇到天灾,必然减收。
(三)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
1、在思想素质方面,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
2、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在这次调查的农民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50%,初中文化程度占4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5%。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
~ 26 ~
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四)、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农民增收缺乏保障
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民所享受的社会保障远远低于城市居民。目前,镇西村农民致贫的因素仍然存在,而且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长期在外从业,市场经济的发展及他们价值观念的变化,使家庭养老功能受到了冲击。这些农民所面临的生活、医疗、养老问题主要依靠家庭,缺乏相应的社会保障,必然影响农民增收的稳定性。
五、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更新观念
1、跳出村子看村子
要把我村现状与发展放在与周围兄弟村庄的比较中来看,跳出我村就能看到本村的优势,比如土地质量优良平整,适于灌溉和种菜,村民收入相对较高,也能看到与其它村子的差距,如,没有村办企业、品牌产品、抵御风险能
~ 27 ~
力差、村民收入不稳定(或有下降)等问题。看到优势可以增强信心,看到差距可以使人奋发向上有追赶目标。
2、把我村的发展放到更大的历史背景下思考和规划
这个背景有三:一是中国农村改革30年的历史背景,比较而言北河头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还有哪些不足;二是在十七届三中全会的背景下,大胆制定本村的宏伟发展规划和蓝图;三是市、县的规划大背景下,我村的发展能否纳入市县(包含争取)的发展规划,如城市发展、经济区划等等,争取更多更好的搭车机会。
3、思想观念的解放
思想观念的解放需要宣传和引导,也需要活生生的生活事件和刺激,要通过宣传、宣讲、参观等方式刺激村民的思维。
(二)正视瓶颈,寻求突破
我村目前经济发展的瓶颈在于,传统的生产销售模式使增收希望渺茫。总体说来在短时期内,立竿见影的做法是
~ 28 ~
粮食、蔬菜的直销和订单农业,也即是改变传统的一家一户的粮食、蔬菜批发销售为农业(粮食、蔬菜)协会(公司)的统一销售和点对点销售。
(三)提升农民素质
农民创造财富的能力,最关键的内因是农民的自身素质,同样也离不开外因即良好环境的营造。一方面,要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培育新型农民,加速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不仅要继续落实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还要加大对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使农民掌握实用技术。另一方面,营造良好的农民创业环境,鼓励农民创业。要重视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基础上,根据农民的意愿,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四)建立完善的农村保障机制
健全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创造群众安居乐业、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与人和谐相处
~ 29 ~ 的良好人文环境,为农民整体增收提供制度保障。同时,这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渠道。
六、我村长远发展的建议
农业生产走向集约化经营是农业发展的大趋势,与此同时也有土地的合法流转、统筹粮食、蔬菜种植规划、加强分时分种指导、发展绿色农业、提高科技含量、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劳动力分流、增收等一系列问题。
七.总结
这次暑假社会实践对已经踏入大学校门,迈入半个社会我来说是一笔极为珍贵财富。农村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三农问题越来越成为国家关注的焦点,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着不足,尚需在发展中不断进步与完善。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真的可谓是任重道远。
~ 30 ~
~ 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