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武文明委〔2009〕5号
武文明委„2009‟5号
关于开展武进区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的通知
各镇党委、区委各部委办、开发区(街道)党工委、区各办局党组(党委)、区各直属单位党委(党组)、区各人民团体党组:
为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武进精神,引导全区人民争做幸福的武进人、文明的武进人、自豪的武进人,根据《2009年度全区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决定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为重点,广泛发动群众推荐评选身边的道德典型,在全区上下形成学习宣传 1
道德模范的新热潮,进一步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进军现代化,建设新武进”提供有力的思想道德保障。
二、评选标准
凡从2001年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来,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模范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在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方面表现突出,社会形象好、群众认可度高,在引领社会文明风尚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全区公民(包括在武进工作的新市民),均可参评武进区道德模范。共评选出武进道德模范10名及武进区道德模范提名奖10名,其主要事迹应符合下列标准之一:
助人为乐模范:长期坚持帮助无血缘亲缘关系的老幼病弱、鳏寡孤独以及其他困难群众;对遭遇不幸或遭受灾害者奉献爱心,努力帮助排忧解难;积极参加捐资助学、扶残助残、公共服务、志愿服务等社会公益活动。
见义勇为模范:在公民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挺身而出,设法进行保护和援助;勇于同正在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义务协助追捕嫌疑人或提供重大线索,为侦破重大案件做出贡献;在抢险救灾中,奋力排除险情,保护国家、集体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诚实守信模范:具有强烈的诚信意识,从事生产活动坚持质量至上,从事经营活动坚持信守契约,从事服务工作坚持优质规范,在合作者和服务对象中享有高度信誉;在人际交往中,真诚待人,实心做事,即使遇到困难,仍坚持信守承诺。
敬业奉献模范:具有崇高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立足岗位,刻苦钻研,业务过硬,勇于创新,有重要发明创造或重大贡献;干一行爱一行,长期在艰苦条件下尽职尽责、默默奉献,恪守职业规范,办事公道、服务优质,赢得群众广泛好评。
孝老爱亲模范:模范践行家庭美德,孝敬父母,长期悉心照料体弱病残的老人,使他们享受人生幸福;关爱子女,夫妻和睦,兄弟姐妹团结友爱,家庭生活温馨和谐;在家人亲属有伤病、残疾等困难情况下,做到不离不弃、守护相助、患难与共。
各部门要特别注意推荐在近年来帮困助残、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新市民典型。每位公民在同一届评选中只参加一个奖项的评选。
三、评选步骤
1.宣传发动(3月份)。各镇、开发区、街道和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围绕推荐评选武进区道德模范,广泛进行宣传发动,动员基层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推荐评比(4-5月份)。在广泛发动的基础上,自下而上推荐评选表彰各级各类道德模范。
(1)各镇、开发区、街道要组织各村、社区广泛开展评选、表彰和学习文明市民活动,在此基础上评选镇级道德模范5-10名;各单位各部门应根据本部门实际,组织开展评选学习身边道德模范活动。
(2)群众及各级各类组织也可以通过信函直接向区组委会推荐人选,区组委会办公室将及时转告被推荐人所在部门,由各部门筛选。群众及各级各类组织直接向区组委会办公室推荐人选的截止日期是4月30日,接受推荐的联系方式为:区文明办(邮箱:wj6310183@126.com,电话:86310183,地址:武进区行政中心一号楼433)。
(3)各镇、开发区、街道和条线部门的评选工作应于4月底结束,并于5月10日前将各地、各部门评选出的道德模范(镇、开发区、街道各5-10人,各条线单位1-2人)作为区级道德模范候选人报区组委会,同时报送推荐材料,推荐材料要求内容详实,事迹感人。
评选表彰道德模范要征求当地计划生育、公安等有关部门意见,党员和公职人员还要征求纪检、监察部门意见,从事经营活动的被推荐人选须征求工商、税务、环保等相关部门意见,确保推荐质量。表彰道德模范要进行集中公示,公示时间不得少于5天。
3.典型宣传(5-6月份)。围绕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加大典型宣传力度,各地要充分利用宣传阵地大力宣传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新闻媒体要开辟专栏、专题对推荐评选的人物和事迹进行宣传报道,把学习宣传道德模范融入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实践活动之中,融入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之中,融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在全社会形成学习道德模范、关爱道德模范、敬重道德模范、争当道德模范的浓厚氛围。
4.审定表彰(7月份)。区文明办会同相关部门对各镇、开发区和各部门、各单位推荐的道德模范名单进行初审。立足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推荐20名道德模范候选人,在全区范围内进行公示,经区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组委会审定,确定10名区道德模范和10名“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并择时召开大会进行表彰。
四、有关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对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的组织领导,成立武进区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组委会,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区文明委主任江建文任主任,副区长、区文明委副主任张美任副主任,区文明办、区政法委、区级机关党工委、区监察局、区民政局、区总工会、区妇联、团区委和区残联负责同志为组委会成员。组委会办公室设在区文明办,负责评选活动的日常工作。各地应成立相应机构,组织、指导评选活动的开展。
2.做到科学有序。各有关部门要正确把握评选标准和要求,广泛筛选,层层推荐,在评选推荐过程中做到严谨、规范、公开、公正,把评选推荐的每个环节都置于社会监督之下,增强评选活动的权威性和公信力,真正把那些民意基础好、社会认同度高的道德模范评选出来。道德模范推选工作实行扎口管理、分级负责。
3.面向基层群众。坚持以人为本和群众参与,注重挖掘新典型,做到群众评、评群众,群众学、学群众,确保评选出的道德模范可亲可敬可学。企业家、领导干部以及已被评为“十
星”文明市民、“十佳”文明市民的原则上不再被推荐。
4.重在推动工作。充分发挥评选推荐活动的激励推动作用,使推荐评选道德模范的过程,成为树立先进典型、弘扬真善美的过程,成为普及基本道德规范的过程,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促进公民道德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各镇(街道)、开发区和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类别分别填报武进区道德模范推荐表,并附1500字的事迹材料和4张一寸免冠彩照,所有材料均需提供电子版,有关材料5月10日前统一寄送区文明办,地址:武进区行政中心一号楼四楼(邮编:213159,联系电话:86310183,电子邮件 wj6310183@126.com)。
附:武进区道德模范推荐表
常州市武进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2009年2月11日
主题词:精神文明道德模范通知
抄送:市文明委、市文明办、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 常州市武进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2009年2月12日印发
共印180份
第二篇:文明委
文明委:
几年来###局现有干部职工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部门 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文明建设委员会的指导帮助下,全面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三个文明”一起抓的思想,结合本单位实际,坚持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政治建设,建立健全领导组织,完善文明建设基础设施,强化干部职工的文明创建意识,广泛深入地开展文明单位的创建活动,把文明创建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进一步提高单位的创建水平,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有力促进了我局“三个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我局始终把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工作当作“三个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来抓,成立了以局主要领导为首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制订了《####干部职工职业道德规范》,用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标准和尺度规范广大干部职工在社会生活方面的行为,大力弘扬开拓、创新、团结、奉献精神,培养了一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塑造了现代社会文明物价新形象。同时制订了《##局卫生制度》及《卫生工作检查评比标准》,坚持每周一、五下午检查卫生,实行奖优罚劣,有力地促进了创建工作的正常开展,保持了生活、工作环境的洁净、有序。
二、加大“文明创建”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几年来,我局制订了一套“创建”工作措施,建立了应对机构,在资金严重紧缺的情况下,挤出资金狠抓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加大了硬件投入力度,投资100多万元在##路#段路北新盖办公楼一座,院内进行了绿化、美化,给人一种面貌一新的感觉,也为职工提供了优美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我局还准备挤出资金建设干部职工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等一系列活动场所,并且制作了精神文明宣传牌,职工职业道德“十不准”。这些措施的有力实施,增强了广大干部职工的职业道德和精神文明意识,在全局形成统一协调道德规范、文明礼貌、积极向上、勇于开拓、和谐文明的新形象。
三、强化“文明创建”意识,倡导文明行为
几年来,我局采取多种形式在干部职工中宣传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努力倡导文明、卫生、健康的生活方式,把这项工作提高到树立部门形象,展示部门风采的高度来认识。特别是今年我县开展“创建省级卫生文明城市”活动以来,我局更是加大力度,为了加强此项工作的领导,首先我局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党组成员为副组长,科室一把手为成员的创建领导组,并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层层分包和签订责任书的方式加强了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和管理,从而切实抓好了此项工作的落实,促进了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树立了新时期下物价部门的新形象。为全县“创建省级卫生文明城市”工作做出了一定贡献。
以上是我局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的情况,对照县级文明单位标准,特此提出申报县级文明单位,恳请文明委领导对我局的文明建设工作进行全面检查、指导、验收。
近年来,潞城交通征稽所在长治分局和潞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严格管理,增强服务意识,全面推进文明创建工作,提升了单位全面建设档次。1996年至今,连续十年被省局和长治分局评为先进单位、优秀单位。2004年被长治市委、市政府评为“文明单位”,2005年再一次被山西省交通征稽局评为“文明窗口征稽所(站)”,被潞城市委、市政府评为“支持地方经济建设红旗单位”,取得精神文明建设与费收任务同步发展的良好成绩。
潞城交通征费稽查所担负着所辖区机动车辆公路养路费、货运附加费的交通规费征费稽查任务。近十年来,在所长桑有才同志的带领下,全所高度重视文明建设,坚持做到精神文明建设领导组常抓,干部职工共创,软、硬件设施常建,创建目标常新。
在硬件建设方面加大投入,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打好基础。2005年为改善办公环境,积极争取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筹措资金50余万元,对征收大厅和办公场所进行了改造装修,更新了办公设施,重新制作了宣传版面和各岗位职责,配置健身器材,安装了电子显示屏幕,更新了职工食堂燃气灶和炊事用具,对会议室和档案室等硬件设施进行了改善,对环境实施了绿化、亮化,通过大刀阔斧地进行基础实施建设,实现了“七个一”,即一个功能完备、美观大方的征收大厅、一个职工活动室、一个图书室、一个党教室、一个健身场所、一个单身职工有一间温馨的宿舍、一个省一级高标准综合档案室。
在软件建设方面以道德建设为载体,以陶冶干部职工情操为根本,以树立良好形象为着力点,全面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职业道德建设,始终把培养“四有”新人,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坚持教育和学习不放松,引导职工在社会上做一名好公民,工作中做一名好职工,家庭中做一名好成员,营造一个舒心和谐的心理及工作环境。为愉悦职工身心,他们还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要求职工保证每天读书、看报、看新闻不少于一个半小时,在干部职工中开展献爱心、扶贫帮困活动。组织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以及团结友爱、平等互助的同事关系,同时开展“三带头”活动,所领导带头捡烟头,维护环境卫生;股队长带头打扫室内外卫生,保持环境整洁;党员干部带头为文明创建献计献策,强化文明创建工作的全面推进。
近年来,为了逐步形成用制度规范执法行为,靠制度约束,凭制度办事的良好氛围,不断加强制度建设。首先是编撰了《潞城交通征费稽查所规章制度汇编》,制定了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建立了安全值班制度、联系群众制度、监督检查制度、首问首办制度。同时通过把交通征稽执法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交通征稽人员守则、创建文明单位十二项准则等制度制成版面上墙,推出每周一为所长接待日,实行六项便民服务措施。完善了岗位职责,健全了职责制度,通过不断完善制度,增强了精神文明创建的约束力。其次,结合制度的完善,在人员调整的情况下,及时调整成立了精神文明建设领导组,加强对征稽行业窗口文明创建的组织领导,形成了党政领导齐抓共管,两股一室共同参与,全体职工齐心努力的良好机制;形成围绕费收抓创建,抓好创建促征收的良好局面。2005年完成两费征收任务1350万元,占年计划的124%,今年1—2月份征收两费约800万元,占年计划的58.69%,创历史新高。全所干部职工精诚团结、顽强拼搏,全面扎实推进了全所文明单位创建工作。
到博爱交通规费征稽所办理交通规费手续的车户,都有一个这样的印象:简洁的办公楼,质朴中透显简约高效,院内规划整齐,绿树葱茏,鸟语花香,车辆进出停放井然有序,一派和谐景象。这些都是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广泛开展带来的新气象。
全体动员齐创建
大雁齐飞看头雁,头雁奋飞带一片。该所领导高度重视市级“文明单位”的创建工作,把“文明单位”的创建作重要工作这一摆上议事日程。班子成员积极参与,率先垂范。成立了以所长为组长,副职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负责创建活动的日常工作,形成层层有责任、一级抓一级的工作机制,做到创建活动与征稽工作同步筹划、同步实施,保证了创建工作紧密结合征稽工作实际,实现了常联系、不断线,常研究、不被动,常部署、不空谈。持之以恒抓队伍
建设一支素质精、能力强的执法队伍是征稽行业创建文明单位之基本。该所始终坚持把抓好队伍建设作为创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铸造“政治坚定、纪律严明、业务精通、敢打硬仗、群众拥护”的征稽队伍为目标。一是加强理论学习和职业道德教育;二是加强业务培训;三是加强军事化训练。全所人员均取得了省政府颁发的行政执法证。
扎扎实实夯基础
夯实基础是创建之源。认真对照“文明单位”标准,完善硬件设施,强化服务,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克服困难,对办公楼进行装修改善,完善了办公设施,优化了办公环境,改建了水冲式厕所,对大门进行更换,增设门岗。加大环境美化绿化,建好草坪种植花木,机关变成了四季有花、绿树常青的小而雅的花园式单位。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购置了乒乓球台和篮球栏等,增设图书阅览室,建成职工餐厅,提高生活标准。在财会室、微机室等重点部位安装了防盗门、防盗窗和摄像头监控器等安防措施,给干部职工营造舒适安全的工作生活环境。围绕征稽搞服务
坚持依法行政、文明征稽理念,提升社会服务水平是创建工作追求的目标。开展了温情服务和文明征稽活动。一是按照“征稽一体化”标准,建成四个规范化征稽站。二是实行交费大户重点联系制度。三是实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解答车户提出的问题。四是以“宣传、服务”为主线,实行365天工作制,推行缴费“六项服务”、“五个一”服务和“三声服务”;在征收大厅安装了POS机,实行了刷卡缴费,在农行设立缴费点,方便车户。深入开展有成效
自开展创建活动以来,积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丰富载体,广泛深入的开展各种主题鲜明的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积极组织参加县交通局女职工运动会、交通局五十周年大庆书画比赛、迎“七一”等文艺演出活动;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和献爱心活动,为贫困职工捐款3050元,为城建绿化工程捐款12000元,爱心捐款1920元,为刘根良家属捐款1320元。积极开展“巾帼文示范明岗”、“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先后荣获“焦作市征稽系统先进单位”,“卫生先进单位”、“文明单位”、“AAA级平安单位”,征收大厅三被市妇联命名为“巾帼文明示范岗”、团市委授予“青年文明号”,鲍全勇同志被评为省交通征稽工作先进工作者,申慧获得省交通巾帼奖„„用辛勤和汗水谱写了一曲精神文明建设的乐章,塑造了交通征稽人崭新形象。
第三篇:文明委工作总结
文明委工作总结
文明委工作总结2007-12-07 16:31:24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文明委工作总结文明委工作总结(2)文明委工作总结-突出重点抓创建 精神文明谱新篇1984年县委、县人民政府成立了县“五讲四美三热爱”委员会,1990年将其更名为县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委员会,1997年成立了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正科级),配备2名专职人员。从1997年起,每年由县财政安排4万元专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奖励经费。20年来,我们始终按照中央和各级党委的要求,围绕各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广泛开展各种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彝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1984年县委、县人
民政府下发《关于开展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的通知》,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以抓好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大力开展“文明单位”建设和治理脏、乱、差为主要内容的“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同时开展学雷锋和创最佳营业员活动。1985年2月,县委、县人民政府命名了1个“文明单位”和1个“文明村”、表彰了64个先进集体、519名先进个人,分别授予“五好家庭”、”好婆婆”、“好媳妇”、“三八”红旗手、“五四三”(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积极分子称号,这标志着全县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了。之后又经历了以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文明城镇”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创建活动;以开展培育“四有”公民,提高各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贯彻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推行一岗双责,开展承包竞赛活动,进行“三德”教育,以人为本,重在建设等3个阶段。此期间,我们广泛开展了以“六个一工程”创建活动、“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为主体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随着全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深入发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全县城乡蓬勃兴起,全县人民群众文明素质显著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20年来,共表彰命名“双文明”(文明户)35户、“五好家庭”431户、“五好文明家庭”116户、精神文明先进集体99个、先进个人310人,“讲文明树新风”先进集体9个、先进个人28人。“文明单位”、“文明村”从1985年的1个县级“文明单位”、1个县级“文明村”,发展至2004年8个省级”文明单位”、1个省级“文明村”、24个州级“文明单位”、2个州级“文明村”、149个县级“文明单位”、3个县级“文明村”、1个县级“文明小城镇”。至2004年底,全县有示范性党支部9个、“十星级文明户”示范村6个、示范性“文明学校”6个、示范性“科技村”5个、示范性文化站4个、示范性团支部9个;十星级文明户参评率由
1999年的35增加到,十星级文明户由1999年的949户增加到1757户。思想道德建设扎实推进。1984年3月以来,县里先后下发了《关于开展“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的通知》、《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在全县开展群众性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意见》、《漾濞彝族自治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施意见》等文件。在这些文件中,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占很大的分量,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地位、作用、指导思想、根本任务、基本内容、重点对象、关键环节和主要措施作了全面阐述,提出了明确要求,有力地推动了我县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工作。20年来,先后进行了正规化理论教育,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教育,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发挥了理论工作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的各种社会主义
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广大群众在参与中接受先进思想熏陶,思想道德水平得到提高。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广泛开展了有主题、有广度、有实效的“崇尚文明,反对邪教”、“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三讲一树)等多种活动,促进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形成了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从1995年开始连续举办了五届“红土地之歌”演讲比赛,全县共有700多名选手参加,影响很大。2001年9月,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后,县委把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和结合点,强化教育,突出创建,营造氛围,共培训骨干3000多人,形成着力抓公民道德建设,整体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良好局面。广泛深入地开展了“诚信漾濞,从我做起”为主题的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活动。在每一个“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中,广泛进行公民道德知识宣传教育,营造了公民道德建设的良好氛围。2004年又制定了《关于深入
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意见》,贯彻落实《纲要》的各项工作向广度和深度拓展,全县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明显提高,全县的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公民道德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文化扶贫工程取得实效。宣传文化阵地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1998年,中央文明委根据
文明委工作总结
第四篇:文明委工作总结
文明委工作总结-突出重点抓创建 精神文明谱新篇
1984年县委、县人民政府成立了县“五讲四美三热爱”委员会,1990年将其更名为县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委员会,1997年成立了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正科级),配备2名专职人员。从1997年起,每年由县财政安排4万元专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奖励经费。20年来,我们始终按照中央和各级党委的要求,围绕各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广泛开展各种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彝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1984年县委、县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开展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的通知》,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以抓好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大力开展“文明单位”建设和治理脏、乱、差为主要内容的“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同时开展学雷锋和创最佳营业员活动。1985年2月,县委、县人民政府命名了1个“文明单位”和1个“文明村”、表彰了64个先进集体、519名先进个人,分别授予“五好家庭”、“好婆婆”、“好媳妇”、“三八”红旗手、“五四三”(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积极分子称号,这标志着全县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了。
之后又经历了以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文明城镇”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创建活动;以开展培育“四有”公民,提高各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贯彻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推行一岗双责,开展承包竞赛活动,进行“三德”教育,以人为本,重在建设等3个阶段。此期间,我们广泛开展了以“六个一工程”创建活动、“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为主体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随着全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深入发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全县城乡蓬勃兴起,全县人民群众文明素质显著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20年来,共表彰命名“双文明”(文明户)35户、“五好家庭”431户、“五好文明家庭”116户、精神文明先进集体99个、先进个人310人,“讲文明树新风”先进集体9个、先进个人28人。
“文明单位”、“文明村”从1985年的1个县级“文明单位”、1个县级“文明村”,发展至2004年8个省级“文明单位”、1个省级“文明村”、24个州级“文明单位”、2个州级“文明村”、149个县级“文明单位”、3个县级“文明村”、1个县级“文明小城镇”。至2004年底,全县有示范性党支部9个、“十星级文明户”示范村6个、示范性“文明学校”6个、示范性“科技村”5个、示范性文化站4个、示范性团支部9个;十星级文明户参评率由1999年的35%增加到95.9%,十星级文明户由1999年的949户增加到1757户。思想道德建设扎实推进。
1984年3月以来,县里先后下发了《关于开展“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的通知》、《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在全县开展群众性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意见》、《漾濞彝族自治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施意见》等文件。在这些文件中,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占很大的分量,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地位、作用、指导思想、根本任务、基本内容、重点对象、关键环节和主要措施作了全面阐述,提出了明确要求,有力地推动了我县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工作。
20年来,先后进行了正规化理论教育,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教育,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发挥了理论工作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的各种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广大群众在参与中接受先进思想熏陶,思想道德水平得到提高。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广泛开展了有主题、有广度、有实效的“崇尚文明,反对邪教”、“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三讲一树)等多种活动,促进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形成了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从1995年开始连续举办了五届“红土地之歌”演讲比赛,全县共有700多名选手参加,影响很大。
2001年9月,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后,县委把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和结合点,强化教育,突出创建,营造氛围,共培训骨干3000多人,形成着力抓公民道德建设,整体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良好局面。广泛深入地开展了“诚信漾濞,从我做起”为主题的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活动。在每一个“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中,广泛进行公民道德知识宣传教育,营造了公民道德建设的良好氛围。
2004年又制定了《关于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意见》,贯彻落实《纲要》的各项工作向广度和深度拓展,全县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明显提高,全县的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公民道德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文化扶贫工程取得实效。宣传文化阵地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
1998年,中央文明委根据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欠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事业建设的精神,配合中央西部开发的战略,开始实施“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此工程是为尽快改变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宣传文化设施严重不足的状况,决定在西部地区组织实施的文化扶贫工程。我们抓住机遇,创造条件,积极争取,于2000年争取到“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顺濞乡宣传文化站”建设。该工程共投入资金60万元,其中争取到中央文明办和省州资助24.5万元,县乡投入35.5万元。顺濞乡宣传文化站2001年正式建成投入使用,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了宣传文化站的阵地作用,同时对改善我县农村基层宣传文化设施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促进了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贯彻落实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帮助西部地区培养人才,2000年中央文明委决定实施“西部开发助学工程”。
从2002年开始,加大“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工作力度,选择若干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开办“宏志班”。我们创造条件,积极争取,精心组织实施,从2000年起每年争取到救助我县品学兼优且家庭贫困学生2~3人,到2004年底我县共受“西部开发助学工程”资助大学生5名、高中生4名,资助金额共12.4万元,分别就读于清华大学1名、复旦大学1名、云南大学1名、云南师范大学2名。4名高中生就读于“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大理宏志班。
2004年7~9月中央文明办、中央电视台青年部到我县拍摄了“西部开发助学工程”电视专题片。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多年来,我们把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作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从我县少数民族群众能歌善舞的实际出发,积极引导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不断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社区文化、村镇文化、校园文化、广场文化和家庭文化向积极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随着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日益改善,以县城为中心,节日为重点,节庆文化、社区文化、村镇文化、校园文化、广场文化为载体的城乡群众性文化活动常年开展,走出了一条县乡村三级联动,寓教于乐,有地方特色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的新路子,全县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发展。
老、中、青文艺爱好者和各民族文艺队、打歌队等不断涌现,文艺节目不断丰富,在表演歌舞节目的同时,继承传统民风民俗,接受教育。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犹如磁铁一样吸引广大群众踊跃参与和观看,成为沟通民情,鼓舞民气的桥梁和纽带,营造了科学文明的良好氛围,有效地遏制了歪风邪气,增强了广大群众抵御不良思想及邪教侵袭的能力,对激浊扬清、弘扬正气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特别是近几年来这些以人为本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犹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将文明的种子撒进了千家万户,丰富和活跃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经过20年的努力,我县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的工作格局,城乡文明程度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人民群众的素质显著提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形成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五篇:文明委工作总结
文明委工作总结-突出重点抓创建 精神文明谱新篇1984年县委、县人民政府成立了县“五讲四美三热爱”委员会,1990年将其更名为县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委员会,1997年成立了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正科级),配备2名专职人员。从1997年起,每年由县财政安排4万元专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奖励经费。20年来,我们始终按照中央和各级党委的要求,围绕各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广泛开展各种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彝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1984年县委、县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开展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的通知》,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以抓好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大力开展“文明单位”建设和治理脏、乱、差为主要内容的“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同时开展学雷锋和创最佳营业员活动。1985年2月,县委、县人民政府命名了1个“文明单位”和1个“文明村”、表彰了64个先进集体、519名先进个人,分别授予“五好家庭”、“好婆婆”、“好媳妇”、“三八”红旗手、“五四三”(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积极分子称号,这标志着全县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了。之后又经历了以开展创建“文明单位”、“文明城镇”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创建活动;以开展培育“四有”公民,提高各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贯彻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推行一岗双责,开展承包竞赛活动,进行“三德”教育,以人为本,重在建设等3个阶段。此期间,我们广泛开展了以“六个一工程”创建活动、“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为主体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随着全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深入发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全县城乡蓬勃兴起,全县人民群众文明素质显著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20年来,共表彰命名“双文明”(文明户)35户、“五好家庭”431户、“五好文明家庭”116户、精神文明先进集体99个、先进个人310人,“讲文明树新风”先进集体9个、先进个人28人。“文明单位”、“文明村”从1985年的1个县级“文明单位”、1个县级“文明村”,发展至2004年8个省级“文明单位”、1个省级“文明村”、24个州级“文明单位”、2个州级“文明村”、149个县级“文明单位”、3个县级“文明村”、1个县级“文明小城镇”。至2004年底,全县有示范性党支部9个、“十星级文明户”示范村6个、示范性“文明学校”6个、示范性“科技村”5个、示范性文化站4个、示范性团支部9个;十星级文明户参评率由1999年的35%增加到95.9%,十星级文明户由1999年的949户增加到1757户。思想道德建设扎实推进。1984年3月以来,县里先后下发了《关于开展“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的通知》、《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在全县开展群众性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意见》、《漾濞彝族自治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施意见》等文件。在这些文件中,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占很大的分量,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地位、作用、指导思想、根本任务、基本内容、重点对象、关键环节和主要措施作了全面阐述,提出了明确要求,有力地推动了我县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工作。20年来,先后进行了正规化理论教育,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教育,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发挥了理论工作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的各种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广大群众在参与中接受先进思想熏陶,思想道德水平得到提高。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广泛开展了有主题、有广度、有实效的“崇尚文明,反对邪教”、“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三讲一树)等多种活动,促进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形成了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从1995年开始连续举办了五届“红土地之歌”演讲比赛,全县共有700多名选手参加,影响很大。2001年9月,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后,县委把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和结合点,强化教育,突出创建,营造氛围,共培训骨干3000多人,形成着力抓公民道德建设,整体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良好局面。广泛深入地开展了“诚信漾濞,从我做起”为主题的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活动。在每一个“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中,广泛进行公民道德知识宣传教育,营造了公民道德建设的良好氛围。2004年又制定了《关于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意见》,贯彻落实《纲要》的各项工作向广度和深度拓展,全县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明显提高,全县的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公民道德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文化扶贫工程取得实效。宣传文化阵地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1998年,中央文明委根据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欠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事业建设的精神,配合中央西部开发的战略,开始实施“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此工程是为尽快改变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宣传文化设施严重不足的状况,决定在西部地区组织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