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注重实效,全面推进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注重实效,全面推进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卞秀芬
自任龙城镇残联理事长以来,坚持用真心干残疾工作,用爱心扶残、助残,用热心为残疾人服务,采取多种形式帮助残疾人在生产、生活中的困难。
近年来,我把残疾人列入弱势群体重心,高度重视残疾人工作,将其纳入党委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为民办实事,并且常年坚持结对帮扶贫困残疾人,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在建立低保、养老、医疗以及危房改造扶贫项目实施等,把残疾人作为最困难群体纳入重点考虑,营造关爱残疾人的浓厚氛围。认真落实好残疾人危房改造、轮椅捐赠、白内障复明手术、聋儿康复、假肢装配、精神病防治等项目,使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还有为残疾人办理重残救助,精神病医药补助,阳光家园,燃油补贴等资金发放,确实感到了党的温暖。城西居民朱大海和妻子都是重度残疾人,儿子考上某重点大学,马上就要开学时,孩子的学费无着落,在这种情况下,我找到我们镇委书记为这个残疾户解决了一些学费。还有城东社区徐玉芬夫妻俩都是残疾人,每逢年节都要到他们家去慰问,为他们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还有这样很多的家庭,不一一再说了。总之,我经常出入居民家中,切实把残疾人的冷暖放在心上,及时了解残疾人家庭的生活状况和需求,把全镇困难残疾人纳入
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纳入重点优抚对象范围,纳入五保供养范围,纳入各类补助保障范围,有效解决了部分残疾人的生活困难问题。
作为一名镇残联理事长,我深知关心关爱残疾人事业和扶残助残不仅是全社会共同的事情,而且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们残疾工作者的责任。我们经常深入村组和社区,上门入户,嘘寒问暖,向残疾人宣传办证方法及相关优惠政策,动员广大残疾人积极办理残疾证,残疾证的核发,实现了新突破,办证率达到90%。针对广大残疾人迫切需求掌握有关优惠政策和服务信息,利用我镇有利时机开展法制宣传教育。通过积极的政策宣传,残疾人的维权意识普遍提高。
我镇残疾人以残疾人社会保障、扶贫解困、康复医疗、教育培训、技术培训、劳动就业、依法维权等重点工作为抓手,进一步重视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加大残疾人工作力度,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促进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龙城镇残联
2012年2月15日
第二篇:又好又快发展
正确理解经济结构调整
1.内容:主要是三大产业的结构调整,地区间经济布局和城乡结构发展、所有制结构调整和收入分配结构调整等。
2.原则:(1)市场为导向(2)效益为目标(3)企业为主体(4)科技为依托(5)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要协调;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要协调;地区经济要协调。
3.主要任务:
(1)优化产业结构。因为三大产业发展不协调,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所以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工业素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是三大产业协同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要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学技术,生产优质、高效产品,开发新产品,满足市场多种需求。
(2)“消费、投资、出口”结构的调整。要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3)资产结构调整。要对资产进行改组,改变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状况,组建有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
(4)地区结构调整。要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地区主要靠自己的发展,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退耕还林还草,坚持可持续发展。东部地区支援技术、人才和市场,国家给予政策和资金帮助。
(5)城乡结构调整,实施小城镇战略。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严重,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就业压力,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以至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差距拉大。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促进农民收入增加。
全面把握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实现城乡经济良性互动
1.关注“三农”的重要性。农业、农村和农民(“三农”)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农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地位。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2.发展农业的措施。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推进农村改革,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利益。
3.增加农民收入。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通过税收等政策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措施。
4.推动城镇化建设。
(1)城镇化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进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失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提高城镇化水平,转移农村人口,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和持久的动力,是优化城乡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2)发展小城镇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
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我国人口基数大、农民多的国情,决定了我们不能走一些国家集中发展大城市和农村劳动力都涌进大城市的路子,必须要走多元化的城镇化道路,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
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
第三篇:(2009)上报人大: 推进全县国税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坚定信心
奋发有为
努力推动国税事业科学和谐发展
茌平县国税局党组书记、局长 宋韶山
尊敬的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今年以来,我们茌平县国税局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局的正确领导下,以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国税为主题,以落实征管长效机制、加强国税文化建设、提高服务保障能力三条主线,以落实税制改革政策、深化两个系统应用、提升纳税服务水平、完善国税文化体系为重点,抓点带面,重点突破,整体推进,推动了各项国税工作有效开展。下面,我就今年的国税局工作汇报如下,请各位领导、代表委员予以审议:
一、堵漏增收力保收入增长
按照年初确定的收入目标和任务,坚持“抓大不放小”的总体思路,组织重点税源调查摸底,加强税源预测分析,深化“两个系统”应用,开展一般纳税人纳税评估检查、征管状况分析活动与综合纳税评估活动,强化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管理,认真做好企业所得税核定和汇算清缴工作,最大限度的降低国税金融危机、经济衰退以及结构性减税政策给组织收入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及时化解收入工作中存在的各项矛盾与风险,千方百计堵漏增收,确保税收收入增长。去年我局共组织入库税款10.1亿元,除去信发集团的收入贡献,其他纳税人上缴国税收入2.82亿元,同比增收2400万元,增长8.5%,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财 1 力保障。
二、依法治税深入推进
认真落实税收规范性文件会签、备查备案和重大税务案件集体审理制度,提高了税收执法质量和水平。去年,我局共会签规范性文件5件,提出修改意见7项;审理重大税务案件5件,占稽查查结总案件的30%。加大税务稽查检查的力度,抓好税收专项检查、专项整治和大要案查处三项重点工作,对市局安排的检查项目特别是三年来未实施稽查的重点税源企业进行重点检查,共检查纳税人25户,查补入库税款3586万元;积极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共落实增值税税收优惠减、免、退税1655万元,为地方经济走出危机困境积蓄了后劲。
三、税收征管更加精细
2月份,组织开展了历时45天的一般纳税人评估检查活动。在调查研究、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科学制定《评估检查实施方案》,规范评估检查手续和流程,从行业经营规律入手,找准评估检查的重点和突破口,采取了行之有效的评估手段和方法,加强评估检查调度,及时掌握检查情况,及时交流评估经验,及时解决疑难问题,评估检查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压力大的情况下,由于思路对头、方法科学、措施得当、督导有力,既没有激化了矛盾,影响税企关系,又考验了干部,锻炼了能力,树立了良好形象。这次评估检查活动,共评估一般纳税人337户,评补入库税款1759.6万元,是下达任务的1.88倍,超出任务823万元;按照上级局的部署和要求,深入开展了税收征管状况分析,通过税源结构性、系统性、综合性分析,既查找 2 了税源管理的薄弱环节,健全了税源管理机制,又挖掘了税源增收潜力,促进了收入增长。共评析疑点企业454户,入库税款2150万元,抵顶留抵196万元,弥补亏损1568万元,税款入库额居全市第一名,占全市税款入库额的41.3%;依托“两个系统”,深入开展了综合纳税评估活动,对纳税人进、销项业务的合法性、真实性、逻辑性,其生产能力、投入产出指标是否配比,票款物是否真实相符等进行了重点评估,共评估增值税一般纳税人763户次,共计增加收入5214.7万元,抵顶留抵1305.2万元;积极探索固定资产抵扣管理机制,从透视管理现状入手,超前谋划应对,实施“四比对、四检查”,加强事后跟踪评估,抓好固定资产抵扣的“事前、事中、后续”管理,有效地提高了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管理水平。去年,共检查资产抵扣项目215户次,共计申报抵扣固定资产1.3亿元,转出不符合规定的进项税额1364万元。《固定资产抵扣管理办法》被省局给予充分肯定和认可,并在全省得到推广;认真落实出口单证备案、预审制度,完善出口企业电子台帐,严格执行“四级审核”退税机制,加强出口退税审核管理,从根本上防范了出口骗税现象的发生。去年,共审核通过出口额2.7亿元,办理免抵调库3626万元,办理退税5739万元。
四、数据分析应用不断深化
深化“两个系统”应用,将行业评估、重点税源评估、疑点企业评估有机结合,积极探索生产要素法在评估工作中的应用,提高了纳税评估的质量和效率。今年以来,共评估纳税人707户次,增加税收7493万元,实际入库税款5215万元,提前超额完成市局下达的全年评估任务,评估成果在全市国税系统排名第一。数 3 据分析工作实现新突破,《电解铝行业税收分析预警模型研究》、《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政策先评后退情况分析》、《金融危机下铝行业税收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三篇报告,先后被省局评为优秀数据分析报告,为此市局给予通报表扬。
五、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富民强县”为主题,以“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推进和谐国税建设”为实践载体,认真做好各个阶段的工作,深入查找干部队伍在思想、作风和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制定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为各项国税工作实现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强有力的保障。结合一般纳税人纳税评估和征管状况分析活动,积极开展税收执法廉政回访,共回访被检查企业40户,反馈意见和建议6条。工作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家属楼和办公楼分别在4月份和6月份正式入驻,极大地改善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生活环境,实现了办公区域、居住区域、生活区域一体化。领导班子建设取得新突破,我局被省国税局评为“全省国税系统先进基层领导班子”,并记个人二等功一次。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县人大常委会及各位委员大力支持的结果,也凝结着社会各界和广大纳税人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全局广大干部职工向关心支持国税工作的各级领导、各位委员、社会各界和广大纳税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各位领导、各位委员,虽然当前国税工作形势喜人,催人奋进,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国税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 忽视的矛盾和问题。比如:税收管理制度仍不够科学精细,管理措施针对性、操作性不强,一些税收管理的难点和薄弱环节仍未得到有效解决;以纳税人为中心的纳税服务观念需要进一步强化,纳税服务方式单一,缺乏多样化、个性化,纳税服务针对性不强;税收执法行为有待进一步规范,有的干部执法随意性较大,个别人员收人情税、关系税,做老好人,“重实体、轻程序、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仍然存在;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不合理,人员老化和人员力量不足的问题比较严重,部分干部的业务素质和能力仍需提高等等。今后,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认清形势,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创新进取,努力在组织收入、税源控管、规范执法、纳税服务、队伍建设等方面实现新突破,确保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为茌平的科学和谐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四篇:全面推进教育体制改革 促进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专题二:全面推进教育体制改革 促进教育发展
材料点击
材料一:2010年7月13日至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胡锦涛在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
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
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当今
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民族素质竞争。教育对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发展科学技术、培养人才具有基础性作用。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材料二: 2010年7月13日~14日举行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也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上,描绘未来
10年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宏伟蓝图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经过近两年的智慧凝聚,正式颁布实施。“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胡锦涛
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令人振奋。这是一次吹响号角、开启征程的大会,中国将迎
来教育改革发展的春天。
材料三:新华社2010年7月29日讯,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
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
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材料四: 2011年1月24日,教育部长袁贵仁在201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全面落实教
育规划纲要 深入推进教育事业》的讲话。
一试身手
1.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
A.资源和能源的竞争B.教育和人才的竞争
C.军事和综合国力的竞争D.创新和开放的竞争
2.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指出,要进一步办好义务教育,教育资源要向农村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倾斜,向薄弱学校倾斜,逐步实现师资、设备、图书、校舍等均衡配置,这()①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②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强制性 ③有利于从整体上提高我国的义务教育水
平④是缩小城乡差距、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需要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12年要实现教育财政性
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国家之所以如此重视教育,是因为()
①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②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③教育是立国之本④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4.近年来,我国为推动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如全面实行城乡
免费义务教育,对所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提高中西部地区校舍维修标
准„„国家采取这一系列措施()①能够彻底杜绝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现象②是以综合国力大幅度增强为基础的③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公益性④有利于保障未成年人平等享有受教育权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5.2010年9月11日,温总理在河北兴隆县六道河中学与师生共度教师节时说:“一个国家有没有前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重视不重视教育。”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国家兴则教育兴②百年大计,教育为本③教育水平的高低最终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④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教育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6.2010年4月国务院批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指出“不得设置重点学校和重点班”“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办法,让他们和城里孩子享有同样的权利和标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纲要》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具体体现
B、上述措施有利于维护教育公平
C、上述措施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D、上述措施不利于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
7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1)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2)为了促进教育公平,近年来我国采取了哪些措施?
(3)建设人力资源强国,除了需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外,还要坚持什么基本国策、实施什么战略?
8、【材料】有的地方推行“同标准、同要求、同发展”工程,辖区内所有小学、初中家长满意度都达到了95%以上,几乎所有学校都实现了办学条件“一剪齐”,“教师统一调配、教学统一安排、教科研统一组织” „„
(1)你认为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2)假如你是该市一位学生,看到上述变化,你打算怎么办?
考点链接
1、我们为什么要尊重教师?
答:(1)师生交往不仅影响我们的学习质量,而且影响我们的身心发展。尊敬老师是我们应有的品德。
(2)老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即使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老师的作用仍不可代替。
(3)老师教我们做人的道理,解除我们的烦恼和忧愁,老师在教我们知识的同时,也教我们学习的方法,我们学习的热情,老师在我们成长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尊重老师,与老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能快乐地学习,更快地进步。
2、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
答:新型的师生关系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在这种关系中,师生之间人格平等,互相学习,教学相长。老师是我们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是我们的朋友。
3、我们应如何正确处理与老师的关系?如何尊重老师?
答:(1)要尊敬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听从老师的教诲;(2)要善于与老师沟通;(3)从老师的角度看问题,学会换位思考;(4)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3)原谅老师的错误,以恰当的方式指出老师的错误,不伤害老师;(5)礼貌待师;(6)注意场合;
(7)把握好分寸。
4、我们该怎样珍惜受教育的机会,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呢?
答:我们一定要珍惜受教育的机会,履行受教育的义务。(1)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2)履行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不得中途辍学;(3)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注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上课时专心听讲,认真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后认真复习,独立完成作业。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5、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其他问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 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什么把优先发展作为教育工作的首要方针?(为什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课本P60-61)
答:(1)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强国必先强教,教育对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发展科学技术、培养人才具有基础性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2)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才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迎接未来知识经济的挑战,接受良好的教育,已逐渐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身受益的财富,甚至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3)发展教育和科学,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能不能有效地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直接关系到现代化建设事业能否顺利实现。只有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广大人民的综合素质和我国的综合国力。
6、为了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近年来党和政府都做了哪些实事?
(促进教育公平取得哪些新进展?为促进教育公平,我国采取了哪些举措?)
答:①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全面落实。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推进。③下力气解决农民工子女免费义务教育问题。④国家助学制度进一步完善。⑤民族地区“双语”教育、内地为民族地区
培养人才和教育对口支援工作取得显著成绩。⑥特殊教育加快发展。⑦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⑧教育系统行风不断改善。
7、政府加大对教育投入,对城乡教育同样对待,体现了什么?
答:体现了政府注重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注重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8、《规划纲要》为什么把促进教育公平摆在非常突出的位置?
答: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是体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方面。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公益性原则,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9、【材料】《纲要》指出: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各项资源。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答:(1)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内容;(2)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
(3)彰显了公平正义,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4)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5)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10、重视和发展教育,我们应该怎么办?
答:(1)国家: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促进教育公平,统筹城乡、区域教育,统筹各级各类教育;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和创新;改进培养模式、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等等。
(2)青少年:要尊敬老师,遵守学校的纪律;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教育的义务,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转变学习方式,找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树立远大理想和终身学习的习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为我们青少年创造了良好的受教育条件。为此,我们青少年应如何做?)
11、作为受益者,你会为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哪些建议?
答:实现12年义务教育;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取消重点校、重点班;提高高等学校入学率;关注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等等。
15.我国目前教育事业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人才紧缺;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完全落实;等等。
16.当受教育权受到侵害时,你应该怎么做?
(1)寻求学校领导、教师、父母、好友的帮助。(2)向有关政府部门反映问题,如向教育主管部门、妇联等寻求解决途径。(3)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7、如何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①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②优先发展教育③建立健全发展教育各种保障机制,推动义务教育发展④加大教育投入,维护教育公平,促进均衡发展⑤加快教育创新,提高教育质量⑥公民要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第五篇: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张 静
2009年第2期 ——经济建设
近年来,松滋市委、市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入推进“工业兴市”战略,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好势头。我们的做法是:
——强力推进“工业兴市”,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一是持续开展招商引资,把工业总量做大。近年来,我们把招商引资作为壮大工业、发展经济的重要举措来抓,立足本地资源、产业等优势,积极主动承接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产业转移,全方位开展招商引资。强化领导责任,健全招商网络,创新招商方式,不断增强招商引资的实效。2008年,全市共引进重大项目40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5亿元。二是着力扶持骨干企业,把工业龙头做强。我们抓住白云边、飞利浦、大水泥等有一定基础和优势的企业和产业,采取领导和专班包厂、税收增长比例返还、贷款融资担保、品牌创建重奖等措施进行扶持,促使企业加大投入,迅速裂变。例如,白云边公司在此扶持政策的激励下,大力实施产能、效益翻番发展计划,新征用地近700亩,计划总投资4.2亿元,新上白云边工业园和华林创业园项目,预计“两园”项目建成后,白云边公司年销售收入将超过10亿元,入库税金可超过2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白云边”。飞利浦公司计划将国外8条生产线转移到松滋,新增投入1.5亿元。这些投资到位后,该公司年销售收入可达6.6亿元,入库税金可达5000万元以上。在发展新型干法水泥项目上,我们依托骨干企业——双七水泥公司,投资新上日产2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目前投资2.5亿元的第一条生产线已经建成,预计年可实现产值3.5亿元,入库税金4000万元。三是加快发展产业集群,把产业链条拉长。根据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我市重点发展白酒酿造产业、纺织服装产业、电光源产业、水泥建材产业、机械制造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产业等6大产业集群,并通过科学制定产业规划、搞好工业园区和小区建设、打造板块经济、培植骨干企业和优势企业等措施,力争使6大产业的产能形成倍增效应。其中白酒酿造产业产值达到20亿元,电光源产业产值达到12亿元,机械制造产业、纺织服装产业产值分别达到10亿元。
——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一是大力发展生猪、水果两大特色产业。松滋多年来生猪年出栏量稳定在100万头以上。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3123”工程(即通过5年的努力,发展生猪屠宰加工、种猪繁育、饲料生产3大龙头企业;培育1万户以上规模养殖户;年出栏生猪200万头以上;年实现生猪产业产值30亿元以上),2008年生猪出栏突破120万头。松滋是全国优势水果生产带,发展水果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全市以“两线一流域”(沙刘线、红东线,洈河流域)为重点,以新上水果精深加工项目为引领,突破性发展水果生产,水果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年产量达到12万吨。二是以“清洁家园”行动为重点,大力开展文明新村创建活动。重点是实施以“一建三清五改”(即建沼气池;清垃圾、清路障、清污泥;改厨、改厕、改圈、改路、改水)为主要内容的“清洁家园”行动,在全市范围内由城镇向农村、由公路沿线向纵深腹地全面推进。三是以“两通”(通水泥路、通有线电视)、“两整”(整治当家渠堰、整修当家泵站)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截止2008年底,全市通村水泥路总里程达到750公里,75%的村解决了行路难的问题;通有线电视用户达7.65万户,占农村总户数的45%。
——强力推进城市建设,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近几年来,我们以提高城市的“两个能力”(承载经济和人口的能力)和改善城市的“两个环境”(投资环境和创业环境)为目标,以建设宜商宜居的山水园林城市为契机,狠抓中心城区建设。目前,中心城区建成面积为1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15万人。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使中心城区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30万人。去年,我们启动了7大城建重点工程,总投资2.78亿元,目前已经完成投资额1.86亿元。与此同时,我们狠抓中心城镇建设,使之成为中心城区与乡村联络的重要节点。目前已选择了刘家场、洈水、沙道观、陈店等4个重点门户镇,并拟每年重点扶持一个镇,召开一次小城镇建设办公会,研究出台扶持中心镇发展的政策措施,力争通过2—3年的努力,使这4个城镇成为市域经济的副中心。
——强力发展社会事业,加快和谐社会建设进程。近年来,我们坚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坚持把中央和省市的政策性资金和地方可用财力用在改善民生上。一是有效解决就学、就业、就医问题。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义务教育、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有关政策,2008年,全市共拿出1204万元资金进行配套。目前,全市义务教育巩固率、完成率达到100%;全市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达到56.97万人,参合率达到85.1%;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达到1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二是加大对困难群体帮扶力度。2008年,全市共筹集资金5277.4万元用于社会救助,办了“十件实事”。三是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去年以来,全市未发生赴省进京滋事事件,未发生影响较大的治安、刑事案件、恶性事件和安全生产伤亡事故。四是切实做好信访工作,促进社会和谐。■
(作者系中共松滋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