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春联
三(1)班2012学年度寒假社会实践成果
春联十副:
李彤:
一帆风顺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吉星高照 一帆风顺吉星到 万事如意福临门 横批:财源广进
谭飞杰:
一年四季行好运 八方财宝进家门 横批:家和万事兴 事事如意大吉祥 家家顺心永安康 横批:四季兴隆
林悦悦:
迎新春江山锦绣 辞旧岁事泰辉煌 横批:春意盎然 旧岁又添几个喜 新年更上一层楼 横批:辞旧迎新
程晓宇:
财连亨通步步高 日子红火腾腾起 横批:迎春接福 福旺财旺运气旺 家兴人兴事业兴 横批:喜气盈门
曹小一:
大地流金万事通 冬去春来万象新 横批:欢度春节 欢声笑语贺新春 欢聚一堂迎新年 横批:合家欢乐
创意广告词:
时晓研:
1、树木拥有绿色,地球才有脉搏。
2、一草一花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
第二篇:寒假社会实践报告(春联)
寒
假
社
会
实
践
报
告
系
班
姓
学别:级:名:号:
随着寒假的结束,我的大二已过去了一半,距进入社会又近了一步。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自我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式,因此,为了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质,更加了解社会,体验以下工作乐趣,我在寒假期间帮助堂姐卖春联。
春节期间的习俗有好多——守岁,接财神,贴窗花,拜年,放爆竹,压岁钱,吃饺子,贴福字,还有贴春联!既然家家过年都贴春联,自然少不了卖春联的。
在接近过年的前八天左右,我和堂姐从县里进了一批窗花、春联。我们在堂姐的手机店门口搭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帐篷,然后把已分类好的春联挂在上面让顾客挑选,下面的地面上铺好防水布,把大多数春联摆上。工作环境简陋,天气也有些冷,但浓浓的节日氛围却着实温暖了整个小偷。
工作挺辛苦的,期间除了吃饭、上厕所之外基本上是无法离开工作岗位的,有时候甚至连吃饭都是在小摊旁边。
工作虽辛苦,但我却从未抱怨,因为我深知自己接受这份工作的唯一目的就是锻炼自己的能力,如果在工作时偷奸耍滑,就严重违背我的本意。在卖春联的过程中,我的的确确学到了很多在学校无法学到的东西,也切实感受到了微笑和善意对于交流的重要性,所谓“和气生财”就是这个道理。
做小生意嘛,首先要做的不是盈利,而是学会放下架子,豁开面子。刚开始时,遇到熟人跟我打招呼,我都会脸红,更不用说想着让他们买我们的春联了,到了第三天时,当我看到堂姐娴熟地与顾客攀谈、讨价还价,也有样学样,现学现卖,看的堂姐咯咯直乐。俗话说的好:一二三四五六七,春种秋收夏管理。什么身份干什么事,作为“小贩”就要拿出“小贩”的样子来。
对于来买我们春联的顾客,无论男女老少,买多买少,我都是笑脸相迎,送上新春的祝福。过年本来就是个喜庆的事情,再忙碌也不能“委屈”了自己和被人的心情。无论碰到怎样的顾客,我都会耐着性子一遍一遍报着价格,调换着货,然后祝他新年快乐。虽然偶尔也会有急躁的时候,但还好,我总是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说服自己认真对待这份工作。我知道,如果当时的我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肯定不利于工作的开展,而且,将来出去工作后,所面对的人际关系更加复杂。忍耐不是一种屈服,而是一种自身的修养,一个人的素质的高低绝非单纯靠学历来衡量的,而是体现在其对人对事对的包容和大度。
这次小小的实践活动并没有使我得到很高的报酬,但我在这次实践活动中已初步具备了一个销售人员所应具有的素质,这才是真正的“报酬”,也是我接受此项工作的目的。
也许从事销售工作并非是我将来的出路,但我在这里学到的东西必将受益终身,这个是绝对毋庸置疑的。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千古名言,相信绝大多数的在校大学生都听说过,可是,这其中也有一部分人是“大道理虽懂,小细节难为。”
在与风雪的斗争中,我用冻红的双耳、双手、疲惫的身体和嘶哑的喉咙让自己在“知理”的同时经受了“苦”的洗涤。
卖春联很冷,可是,父母为养育我所经受的苦又何止“冷”这一种!只有明白了自己不能再让父母那样苦下去,我们才会打心眼里想要提升自己,才会更加努力珍视各种学习的机会,才会成为所谓的“人上人”,才会有能力让父母过上好日子。
刚入大学时,有位老师曾经说过一句话让我至今记忆犹新。他说:“你们同重点大学的学生一样,接受相同的教育,但别人考上了一本,你们考上了三本,这一定是有原因的。”我想,这个原因必须也只能从我们自身去找。我们在高中时没能把握住高考这次宝贵的机会,就只能在大学期间更加努力,学到更加科学文化知识和宝贵的社会经验。
在大学里,不会有人要求你去做什么,也不会有人强迫你去干什么,这里是中学生们梦想的天堂,也是无数大学生的焚梦场。这次的社会时间是我透过懵懂的迷雾,窥探到了些许现实,它激励我向后望一望,接收理想的光芒,循着那光的方向,前行向远方。
第三篇:小学生寒假社会实践
文章
来源 莲山课
件 w w w.5 Y K
j.Co M 2
小学生寒假社会实践
xx车流及车牌地情况统计
今天我没上学,爸爸没上班。下午无聊,爬山我不爱爬,又不想在家里呆。爸爸建议我们去xx做一个社会调查,不需要其他人配合,只要我们自己两个人,进行社会实践,调查xx车流及车牌地情况统计。
一、xx简介
xx为我县重要交通关口,为境内104国道和57省道交叉路口,也是通往萧江高速路口一个很便捷的路口。选择在这里调查,非常合适。
二、调查方法
开车到交通绿化带旁,不影响其他车通行,但又能方便看到两个主要方向来的车,一人主要负责一边,分工合作。
三、调查目标
主要是两个目标,一是测算每分钟平均车流量;二是统计1个小时内经过的车牌地情况。
四、发布结果
(省略经过,直接发布结果)
(一)每分钟平均车流量:120辆;
(二)1个小时内经过的车牌地情况:全国各省、直辖市、区24种不同车牌地车牌,部队车牌1种,共25种。其实在最初的半个小时内就出现20种以上。其余时间重复,出现新的车牌地很少。
除了检测地:浙,本身,出现频率较高的为附近的福建:闽、江苏:苏、广东:粤;比较少的为四川:川,重庆:渝,新疆:新。部队车辆只出现一次,即空。
以上为调查报告。
2012年1月20日下午 13:04分——14:03分
调查人:爸爸 儿子
文章来源 莲山课
件 w w w.5 Y K
j.Co M 2
第四篇:关于春联的寒假社会实践调查
关于春联的寒假社会实践调查
调查目的:调查春节对联的起源 过年时家家户户都贴春联,可是春联的历史有谁知道呢?
调查时间:2012年1月22日
调查地点:凤县黄牛铺镇长滩坝村四组
调查对象:街坊邻居
调查方法:
1、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最早的春联”和春联的起源。
2、通过查阅书籍和报纸了解春联的类型。
3、通过访问他人,了解人们春联的历史及起源。
调查过程:
过年时家家户户都贴春联,可是春联的历史、春联的起源有谁知道呢?带着这些疑问,我和弟弟拜访了我们组有名望的几位老人。
我们的问题是:
一、春联自啥时贴起的?
二、为啥要贴春联?带着这两个问题我们去村上13家做了调查。张大爷的回答是:贴春联大概从明清时候就兴起了;贴对联图个喜庆、吉利、热闹。汤大爷是个老先生,回答比较确切些:明朝以前就开始贴了,就是宋朝吧;贴对联除喜庆、热闹外,还有驱邪保平安之说。陈奶奶说:对联贴得早了,我不记得了,过去我就爱贴门神,保佑平安,高兴过年。宋伯伯也开腔了,我没文化,就知道贴对联图个吉利喜庆啥的,我个人觉得汤大爷说得确切,说得对。赵奶奶凑过来说道:我爷爷是老先生,说是贴对联早了,早得很,清朝以前就有,庙上也贴,祭庙祭祖,保佑
平安,让人们过个安稳年,一个文化大革命,都多少年了也不让祭庙祭祖了„„,13人中,同意汤大爷观点的9个人,占调查人数的69%。后来我们及时查阅资料的结果是: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源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楹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曾经在电视上看过这样的春联“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意思是“缺一(衣)少十(食),谐音通假,很有趣味。而如今,我是肯定找不着诸如此类,又表现出家贫的春联了。现在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商家商品琳琅满目,家家户户挂起大红灯笼,亮起红灯,贴上大红春联,一片喜气洋洋。看看各行各业的春联,“但愿人间无病痛,尽管架上药生尘”,“巧手医百病,红心暖万家”,医者父母心,救死扶伤在这些对联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客至心常熟,人走茶不凉”,“送九州书信,传四海佳音”,“烫发推头除旧貌,吹风修面换新颜”,这些春联都体现了各行业的特点,同时也表达了他们的美好心愿,是他们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也是他们的真情流露。
这次调查,不虚此行,开了眼界,增加了文化素养,也了解体会了民意,一举多得。
我想,有副春联最适合我们了——
上联:爷奶康健寿添寿
下联:爸妈工作年胜年
横批:我创三好
调查思考与感受:
经过调查和资料的整理与分析,让我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春节贴对联是一种民俗,我们应该继承上辈的优良品德,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将这种民俗传承下去。而不是对中华文化一窍不通。让中国文化走进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
调查人:程昌程嘉乐
指导老师:蒲秀贤
2012年2月21日
第五篇:小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如今,经济水平不断提高,轿车、摩托车已走进了千家万户。可有些人也许驾车技术成熟,却不会“走路”了。
我在蒲江路与机场大道的交叉口调查了行人走斑马线的情况。那时,学生恰好放学,大人也恰好下班,正是人流高峰。在短短五分钟内,我就发现许多人“走路”不合格。
据计算,不走斑马线的人占总数81.8%左右,而走斑马线的人约只占18.2%。可见有许多人缺少交通意识,不会“走路”。
学生中走斑马线的约占学生总数的85.7%,不走斑马线的大概只占14.3%;其它的一些大人中约有88.6%不走斑马线,只有11.4%左右的人走斑马线。由此看出,“走路”不合格的大多数是一些大人,绝大多数的学生、小孩较好。
不会“走路”,违反交通规则,容易造成事故。而且我还发现有一些大人常常会带着小孩乱穿马路。做人父母,更要为人表率,否则将带坏小孩。我们应对“走路”问题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