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比喻、语言

时间:2019-05-13 19:20: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比、比喻、语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比、比喻、语言》。

第一篇:对比、比喻、语言

一、对比是常用而有效的写作手法,请举下半学期所学课文之例,加以分析说明。例:如《谏太宗十思疏》,第二段中“善始者实繁”与“克终者盖寡” ;“取之易”与“守之难”;“竭诚与傲物”等对比,将两种情况下截然相反的结果清清楚楚地展现出来,强调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积极意义,增强了文章的论证力度。

如《训俭示康》,尾段正考父用饘粥维持生活而后代有达人等正面事例,与何曾生活奢侈到子孙时倾家荡产等反面事例形成对比,揭示“俭”与“奢”与事业成败的利害关系,突出俭朴的生活作风的重要性,以此警示子孙。如第四段中将无论是君子与小人寡欲与多欲的不同后果作对比,鲜明地表达了“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如《过秦论》文中的对比有秦强盛之久与速亡,秦与九国之师,秦强与陈涉之弱,九国之师之强与陈涉之弱,几种对比交织在一起,说明了秦王朝,其盛之久之不易,其亡之速,归根结底是因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结构宏伟,气势磅礴,结论显得更有分量了。如《劝学》第三段在说明学习要善于积累的道理时,作者先后以“骐骥”与“驽马”、“朽木”与“金石”,“舍”与“不舍”作对比,充分显示出“不舍”对于学习的重大意义。在阐述学习要专心致志的道理时,作者又用“蚓”和“蟹”作对比,前者“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后者虽有“六跪而二螯”,却“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道理何在?就在于前者“用心一也”,后者“用心躁也”。鲜明的对比,强烈的反衬,增强了说理的分量。

二、比喻是常用而有效的写作手法,请举下半学期所学课文之例,加以分析说明。

如《劝学》,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比喻形象说明了任何人通过发愤学习,都能进步,今日之我可以胜过昨日之我,学生也可以超过老师。“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以此比喻形象说明了即使 “不善”之人,经过学习,也可以“改变”成完全合乎道德规范的人。

如其第二段连用五个比喻,展开论证,荀子先从生活经验说起:站在高处望,比踮起脚见得广阔;登高招手,顺风呼喊,手臂并非更长了,声音并非更大了,可是人家却能远远地看到,清楚地听到;可见利用高处、利用顺风的作用之大。推而广之,“假舆马”、“假舟楫”的人,也并非善于走路或擅长游泳,可是他们却能“致千里”、“绝江河”,比喻源于常见的日常生活,具体形象,亲切可信。水到渠成地得出了结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即人如果善于利用外物好好学习,也就可以变为有才德的君子。

如《谏太宗十思疏》第一节,“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喻“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形象生动地指出治国同树木和流水一样,都要讲究根本,即“德义”,显得通俗易懂,从客观事实出发,同时也增强了说服力。

三、赏析劝学中比喻的运用方法

同时,运用比喻的方式方法也灵活多样,阐述一层意思,有的单独设喻,有的连续设喻;有的从正面设喻,有的从反面设喻;有的以比喻互相映衬,有的以比喻进行对比。如此层层推进,上下呼应,使本身表现力很强的比喻,更充分持发挥作用,因而把道理阐述得十分透彻。再说,由于运用比喻,文章的语言显得具体形象、精练有味。而且,随着用比的连续和手法的变换,形成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句式,产生铿锵起伏的节奏,表现出荀子谆谆劝学的激情。

四、鉴赏语言,一主要是鉴赏语言形式上的特点,如整散结合,长短结合,叠词的使用;二是语言风格的鉴赏,如淡而有味,犀利,幽默,质朴,雅致等等。请对下半学期一些极具特色的语言加以鉴赏。

如《谏太宗十思疏》,整散结合,整句音韵和谐,琅琅上口。散句意到笔随,衔接自然。整句大量运用对偶和排比,如开头,用排比句:“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第二段,对偶句“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还有第三节的“十思”,一连十句,语气连贯,一气呵成。再配以夹杂其中的“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等散句,显得文章既富有节奏感,增强了文章的韵律感,又能充分的说明居安思危的重大意义,强调了戒奢以俭的重要性。

如《过秦论》,语言“铺张扬厉”,大量的铺张、夸大、排比、对仗。比如第1段“有席卷天下”四句,“席卷”“包举”“囊括”“并吞”等词,基本上都同义;“天下”“宇内”“四海”和“八荒”,也都是同一个意思。同一个意思而一连写上好几句,第2、第4、第5等段中,都有类似的句子。第五段的比喻夸张,写人民奋起支持陈涉,“天下去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还有如第六段运用排比,三个“非„„于„„也”突出陈涉之弱,气势充沛,锐不可当,咄咄逼人,有说服力。

如《拿来主义》语言犀利幽默,如大量的反语,“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几位“大师”,“发扬国光”。“也可以算得显示一点进步了。”如漫画式的刻划,如“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形象地描绘了送去之后的后果,亡国奴摇尾乞怜的奴才相和无耻心。如尖锐犀利的比喻,“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用“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用“鸦片”比喻文化遗产中有害也有用的部分,用“姨太太”“烟具”比喻文化遗产中的无用部分。增强作品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如《胡同文化》,语言平淡、朴素、带有口语化,极富表现力。如:第8段写北京市民吃得简单却容易满足,作者着墨不多,一个“嘿”字,境界全出,传神地写出了一种无限满足感。有些语言极俗,却是绝有趣味,如“北京城象一块大豆腐”,“可以待姑奶奶”,“老两口睡觉,老太太嫌老头子挤着她了,说‘你往南边去一点’”。

第二篇:对比、类比和比喻的区别

比较、对比、类比、比喻的区别

教学中比较、对比、类比、比喻四手法极易混淆,尤其是对比、类比,很多学生感觉模糊,难以明确区分,现陈列于此。

类比和对比都是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对比论证:是一种常用的、有说服力的论证方法。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后,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结论映衬而出的论证方法。事物的特证和本质在对比中最容易显露出来,特别是正反相互对立的事物的比较,具有极大的鲜明性,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经过对比,正确的论点更加稳固。对比论证:这种方法可以增强论证的鲜明性,使读者清楚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如文章中“不厚之风与九万里旋风”形成对比,就是为了突出九万里旋风。“不厚之水载草芥与载杯”对比,也是为了突出“置杯焉则胶”。

类比论证:对比重在对事物间的差异性的揭示,而类比则着重于对事物间共性的展现。类比法是将性质、特点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不同事物加以比较,从而引出结论的方法。类比论证,是根据一种事物的某些特征来证明另一种事物也有类似特征的论证方法。它抓住两种事物相同或相似的特征进行类比推理,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以启发人思考。这种论证,一定要找准类比点。不管是自然现象的类比,还是古今中外事实的类比等。都要找出类比事物和所要证明道理之间的共性。如《邹忌讽齐王纳谏》。

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从这个角度讲,议论文中运用比喻,是以具体的事物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地表达出来,借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因而又常借用比喻的方法来进行论证。

比喻是把一样东西比作另一样东西。

而类比是两种东西有同样的特征才放一起比较的。

比喻和类比,宛如两朵艳丽的奇葩,开放在语言艺术的广阔天地里,它们平凡而又神秘,相似而又相异。请看以下两例。

① 天上也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只有几片薄纱似的轻云,平贴于空中,就如一个女郎,穿了绝美的蓝色夏衣,而颈间却围绕了一个段绝细绝轻的白沙巾。(郑振铎《海燕》)(二者相似吗)

② 人病见鬼,犹伯、乐之见马,庖丁之见牛也。伯乐庖丁所见非马与牛,则亦知夫病者所见非鬼也。(王充《订鬼》)(说的道理一样吗)

以上两例,一为比喻,一为类比。就其结构形式而言,均由主客体两部分构成,且常有“如”与“犹”之类联结词,这是他们在表现形态上的相似之处,因而又是极难区分之处。面对这类语言现象,倘要论及孰为比喻,孰为类比,如果单以结构形态为据,恐怕很难辨得清。但是,若能透过现象寻其本质,却也不难找到区分的方法。

从例①中可以看出,作者以“穿了绝美的蓝色夏衣,而颈间却绕了一段绝细绝轻的白纱巾的女郎”设喻,借以描纱飘浮着“几件薄纱似的轻云”的皎洁无比的蔚蓝色“天空”,形象地勾勒出淡雅秀丽的夏日海空气象。用作本体的天空属自然范畴,用作喻体的女郎属人类范畴,二者是本质不同的两类事物,然而在形态上却有着相似的特点:蓝色的主体上衬着白色透出艳丽迷人的魅力。

例②将“人病见鬼”与“伯马之见马,庖丁之见牛”相类比,用以证明“病者所见非鬼”的观点。“伯乐之见马,庖丁之见牛”,由于神志高度凝聚,进人迷离恍惚的境界,出神入化,形成错觉;同理,人体病痛,精念存想,忧愁恐惧,神志恍惚,便会“见鬼”,与“伯乐之见马,庖丁之见牛”当属同类,既然“伯乐、疱丁所见非马与牛”,所以“则,亦知夫病者所见非鬼也”,两相类比,有力地否定了鬼的存在,闪烁着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熠熠光辉。透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例①与例②结构相似,手法不同,例①是比喻,例②是类比,例①中用作本体的天空和用作喻体的女郎是本质不同的两类事物,且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似点,故得以构成比喻关系。例②中用作本体的“人病见鬼”,与用作类体的“伯乐之见马,庖丁之见牛”是本质相同的一类事物,幻觉乃其共同特点,因而形成类比关系。

由此看来,用作本体和喻体的两事物,非同质同类,是形成比喻的前提;有相似点,是形成比喻的关键。用作本体和类体的两事物,同质或同类,是形成类比的前提,有相同或相似点,是形成类比的关键,这是比喻和类比的分水岭。

构成比喻的两事物,之所以必须是非同质同类,其原因在于同质或同类事物之间,只存在对比或类比的关系(对比重在对事物间的差异性的揭示,而类比则着重于对事物间共性的展现)。

③南声函胡,北音清越。(苏轼《古钟山记》)④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例③是同类事物形成的对比,例④是同质事物形成的类比。

用作类比的两事物,之所以必须同质或同类,因为“类”者,属性同也。只有属性相同的事物,才有构成类比的可能和价值。如:

④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鲁迅《故乡》)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当然是荒谬的,例④中以此与“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神色”相类比,描述了杨二嫂对“我”的愤慨和蔑视。

比喻和类比的形成,都是以比较为基础的,通过主、客体的比较,显示出两种事物的相似或相同点来,这是二者得以形成的前提。尽管如此,比喻和类比毕竟不能混为一谈。作为人们透视和反映世界的手段,比喻属于修辞范畴,类比属于逻辑范畴。比喻在“喻”,以彼喻此,显示本体与喻体之间的形似或神似;类比侧重“类”,以彼类此,显示本体与类体之间的神似或质同。比喻重在形象化描述,以生动形象的喻体映衬本体,给人以美的愉悦;类比侧重相类性推理,以鲜明生动的类体去证明本体,给人以灵活的启迪。

比喻和类比,本质不同,形式多变,用途各有千秋。由于比喻具备生动形象的特点,因而常作为一种文学表现手法而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在说明或议论说理中,比喻也常大显神通。

⑤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盖。叶如桂,冬青;花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缯,瓤肉莹白如雪,浆液甘酸如醴酪。(白居易(荔枝图序》)

例⑤运用的比喻说明事物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作者分别以帷盖。红缯,冰雪为喻,依次说明了荔枝的树形和果实等方面的特色,生动形象,具体可感。

⑥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鲁迅《白莽作〈孩儿塔〉序》)

例⑥成功地运用了比喻手法阐述事理,构成了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⑦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楚整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晏子使楚》)

例⑦中,晏子以橘的生态变异与人的习性的变化相类比,阅述了只要环境改变,物性就会改变的道理,既回敬了楚王,又不失体面,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总之,比喻和类比,各具特色,尽展所长。

第三篇:小学语文修辞复习资料 比喻、拟人、对比

语文语法句子修辞手法运用(比喻句 拟人句 排比)

比喻

就是打比方,用比喻法描写事物,可使事物形象鲜明生动,加深读者的印象;用来说明道理,能使道理通俗易懂,使人易於理解。

比喻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比喻一般分为明喻、隐喻(暗喻)及借喻三类。明 喻:

本体、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

常用的喻词有:像、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彷佛等。

例子:他 动也不动,彷如 石像。

(本体)(喻词)(喻体)隐 喻 [暗 喻]

本体、喻体同时出现,但用「是」、「成」、「成为」、「变为」等系词代替「像」一类的喻词。

例子:母亲啊!你 是 荷叶,我 是 红莲。

(本体)(喻体)(本体)(喻体)借 喻:

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

例子:天上张著灰色的幔。

(喻体)

有的同学一看到含有“像”,“好像”的句子就认为一定是比喻句,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五种“像”字句并不是比喻句。

一、表示比较

1.江上的轮船像一叶叶扁舟。(《南京长江大桥》)

句中的“轮船”和“扁舟”是同一类事物,通过比较,突出长江水的浩大。

2.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卖火柴的小女孩》)

句中以前的奶奶和现在的奶奶形象,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的比较。

二、表示举例

1.“你骗谁,像你这样的大官会没有钱?”(《“你们想错了”》)

句中用“像”字引出方志敏作为例子,说明凡是当官的就一定有钱。

2.“像您这样高个儿干不了这重活儿„„”(《挑山工》)

句中用“像”字引出“我”作为例子,说明凡是“高个儿”都当不了挑山工。

三、表示猜测

1.珊迪听了,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好像表示感激。(《小珊迪》)

句中的“好像”前后不涉及两项事物,只是表示猜测。

2.小丽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可爱的草塘》)

句中用“好像”引出推测,是为了加强语气,说明估计的准确性。

四、表示联想

1.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光曲》)

句中用“好像”引出皮鞋匠产生的联想。

2.鸡„„咯咯地叫着,用嘴啄着木板,好像说:“小主人,快放我出去吧!”(《今天我喂鸡》)

句中用“好像”表示作者由鸡的“咯咯叫”、“啄木板”,联想到是对小主人的说话。

五、表示说明

1.猎人微笑着说:“在大森林里,你不能像个客人,得像个主人„„”(《大森林的主人》)

句中用“像”来直接阐述某一道理。

2.狼连忙半闭着眼睛,说:“我是狼狗,所以有些像狼„„”(《会摇尾巴的狼》)

句中用“像”来指出某种情况。

那么,怎样识别“像”字句是否是比喻句呢?这就要看句子是否同时具备了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像”字前后要有两个不同类的事物;二是这两个事物要有相似点。如果同时具备了这两个条件,那就是比喻句;否则,那就不是比喻句。

拟人

拟人,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一句话,拟人就是用写人的词句去写物。这种手法又叫做“人格化”。这是锤炼语言、把语言写生动的又一重要方法。

拟人成功与否,就看所创作的句子是否把物当人来写,看有没有人一样思想、行为,有没有人的喜怒哀乐?那么,我们如何来创造拟人句呢?

第一步,分析事物,寻找共性。

所谓共性,就是事物和人类相、相似的言行、思想。如:小鸟在枝头叫,我们可以想象成唱歌;又如饮料瓶放桌上,我们可以想象成为饮料瓶站在桌上;蚂蚁在地上爬,我们可以想象成为蚂蚁悠闲地在散步;蜜蜂在花丛间采密,我们可以说是拎着花篮在舞蹈。

第二步,添加感情,写活事物。

人们的基本感情,可以归类为喜、怒、哀、乐四种,在创作时,我们可以恰当把人类神态、言行、心理活动附在事物身上,赋予物以“人性化”,让物开口说话,让物栩栩如生、跃然于纸上。

第三步,升华灵性,过目不忘

我们要创作一个真正的拟人句,还要从思想内涵中下功夫。可以想象,一个毫无个性的句子,是没有生命力可言的,因此,我们要努力挖掘事物的深刻含义,找出其独特的“灵性”,让人们一看就过目不忘。

练习:

1、小河向东流。

改:小河欢快的唱着歌向东奔西跑。

2、螃蟹煮熟了。

改:披着红色盔甲的螃蟹煮熟了。

3、水稻成熟了。

改:水稻笑弯了腰。

4、高梁成熟了。

改:高梁涨红了脸。

5、大地上有白雪。

改:大地披上了一层白雪。

6、大树在路边。

改:大树站在路边。

拟人的运用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把动物拟人化。如:“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能已在轮船底下作免费的长途旅行。”(《海底世界》)这些句子,把海底的动物比拟成活生生的人,既突出了它们的特点,又让人感到亲切、有趣。

(2)把植物拟人化。如:“珍贵的花草不容易养活,看着一棵好花生病要死,是件难过的事。„„因此,我只养些好种易活的自己会奋斗的花草。”(《养花》)“细雨如丝,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这春天的甘露。它们舒展着四季常绿的枝叶,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我爱故乡的杨梅》)前者,花草怎么能“自己会奋斗”呢?这里显然把花草比拟成人了。后者,作者把杨梅树比拟成人。写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舒展着”枝叶在雨雾中“欢笑”,这样就生动地描写出了春天的杨梅树生机盎然的可爱形象。

(3)把一般事物拟人化。如:“我走向船头,迎着猛烈的海风,望着无边无际的大海。船头飞溅起来的浪花,唱着欢乐的歌。”(《大海的歌》)这里把“浪花”人格化,充分表达出“我”此时喜悦的心情。“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林海》)这里把“兴安岭”人格化,更加突出了兴安岭的美。

除以上三种拟人运用形式之外,有些文章(如童话、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科学知识小品等),也可以通篇采用拟人的手法来写。如:《水彩们的争吵》——主人画了一幅画,被评为美术作品一等奖。水彩姐弟们都认为自己的功劳大而争吵不休。《我家的“好朋友”》——洗衣机“姐姐”是我们家的“特殊朋友”,她漂亮、勤劳,具有为主人无私奉献的好“品质”。当然,在这些文章中,拟人已不再是一种锤炼语言的方法,而是发展成为一种构思、写作的方法了。

作文中,正确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可以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无生命的事物活跃起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主动性,新颖性和趣味性,便于作者托物抒发感情,提高文章的感染力;有助于读者对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感受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从而引起共鸣

排比

在一个句子中同时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子或词语,排列起来的修辞手法。它能增强句子语势,加深感情。其特点是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分句组成,而且开头几个字相同。常见的排比句有并列式和递进式两大类。

一、并列式排比句

所谓并列式排比句,它的分句之间是并列同等地位。

练习:

1、下课了,同学们在玩。

改:下课了,同学们有的玩滑梯,有的玩乒乓球,有的玩翘翘板。

2、爸爸下班了。

改:下班了,爸爸一边喝茶,一边看杂志,一边聊天。

3、小金鱼在水中。

改:金鱼一会儿浮在水面,一会儿放在水中,一会儿沉在水底。

4、我课余生活很丰富。

改:我课余生活很丰富,有时看书,有时跳绳,有的画画。

5、小明来到公园。

改:小明来到公园,一会儿拍皮球。一会儿放风筝,一会儿踢足球。

二、递进式排比句

递进式排比,也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子组成,后一分句比前一分句意思更进一层。

练习:

1、我们要努力学习。

改:为了做祖国的接班人,为了家乡美好的明天,为了祖国腾飞,我们要努力学习。

2、邱少云趴在火堆纹丝不动。

改: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部队,为了这次战斗,邱少云趴在火堆纹丝不动。

3、欢声笑语传到外面。

改:欢声笑语传到教室,传到走廊,传到校园。

4、刘胡兰壮烈牺牲。

改:为了保护干部,为了保守党的秘密,为了共产党的胜利,刘胡兰壮烈牺牲。

比喻句的意义

比喻句,通俗地说,就是为了让读者更明白你要说的意思,把一个很平常的东西说得不一样一点,另类一点,就是把不是的东西比做是的。用另类而形象的句子来打一比方,这样的句子就是比喻句,一般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组成,又有明喻、暗喻、隐喻之分。什么是比喻句?其实比喻句就是把本体比喻成喻体组成的。什么叫本体和喻体呢?就是把一个物体或人比喻成另一个物体。这样就叫比喻。所以,就把他们叫做了本体和喻体。有本体、喻体、喻词的句子叫比喻句。

比喻句的作用

(1)比喻说理浅显易懂,使人容易接受.

(2)比喻叙事能化抽象为具体,使事物更清楚明白.

(3)比喻状物能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深刻的印象.

温馨提示:在习作中,用上比喻的修辞手法,能够突出事物的特点,把事物刻画得入木三分。

什么?

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一般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组成,又有明喻、暗喻、借喻之分。

运用比喻句应该注意

(1)比喻要有感情色彩。应当表现当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句:

(1)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彩虹,宛如一座彩桥悬在上空。

(2)母亲的爱似山,似海。

(4)玉盘似的明月高挂在淡蓝色的天空中,月光像流水一样泻下来,大地一片银白色。

(5)月亮默默的从江心升起来了,圆圆的、亮晶晶的,好像一个银盘。

(7)春风像一只彩笔,把整个世界勾勒得更加绚丽多彩。

(8)春风像个慈祥的母亲,拂着你的脸颊,使你感到舒畅,心旷神怡。

(9)云彩像一朵朵洁白的羽毛,轻轻的漂浮在空中。

(10)东方天边的彩霞时刻在变幻,如霜枫,如榴火,如玛瑙,如琥珀。

(11)西湖像一块碧玉,一面铜镜。

(12)星星像一双双明亮的眼睛在夜空中闪烁。

(13)小姑娘的心灵像雪花一样纯洁。

(14)水仙花很漂亮,像一位站在小河边的少女。

(18)春天像位爱美的姑娘,让世界姹紫嫣红.(19)春天是位魔法师,她融化了冰雪,让小草破土而出.。

(20)春天是一首美妙的乐曲,让世界充满生机;

(21)春天是一只快乐的小鸟,让世界充满活力;

(22)春天是一个优美的舞蹈,让世界充满微笑。

(23)母亲像明亮的太阳,让我心中温暖。

(24)母亲像温和的阳光,让我满怀期望。

(25)母亲像参天的大树,让我感觉凉爽。

(26)母亲像鼓起航帆,让我顺利的到达彼岸。

(27)母亲像点燃的蜡烛,让我看到光明。

(28)母亲是大地,我就是小草。

(29)母亲是绿叶,我就是鲜花。

(30)母亲是金色的灯塔,时刻指明我前进的方向。

(31)母亲是遮风挡雨的纸伞,呵护着我幼小的生命。

(32)母亲是御寒的冬衣,时刻给我温暖。

(33)母亲是使人复苏的动力,是力量的源泉,是前进的风帆。

(34)母亲是天边的启明星,总是早早地起来忙碌。

(35)母亲是我的闹钟,天天准时把我唤醒。

(36)母亲是避风的港湾,让归航的我不再漂泊。

(37)母亲是陈年的老酒,让我深刻感受到浓烈的甘醇。

(38)母亲是威严的老师,让我学会了怎样做人。

(39)母亲是默默的老黄牛,忍辱负重,从不叫苦。

(40)母亲是和平的信使,给邻里之间带来了和睦。

(41)母亲是不熄的篝火,一直温暖着我们的家。

(42)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教导着我们。

2. 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3. 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4. 站在柳丝轻拂的西湖边放眼远眺,只见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山峦,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5.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

6. 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地飘浮在碧水之上。

7. 明净的湖水晃动着绿岛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

8. 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

9.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10.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溅落人间。

11.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

12.金黄的向日葵,碧绿的白杨树,紫红的喇叭花,还有数不尽的鲜花嫩草,都像俊俏的小姑娘戴上了美丽的珠宝,显得更加生机勃勃。

13.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14.石头就是书。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15.荷叶上有几颗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

16.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17.在藏语中,拉萨是圣地的意思,那么,这湛蓝的天就是圣地的窗帘了。

18.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

19.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

20.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2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22.爱护书籍吧,它是知识的源泉。

23.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社会,它能够陶冶人的感情与气质,使人高尚。

24.读一本好书等于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25.选书应和交友一样谨慎。因为你的习性受书籍的影响不亚于朋友。

26.书是智慧的钥匙。

27.政治家说:“书是时代的生命”。

28.企业家说:“书是致富的信息”。

29.文学家说:“书是人类的营养品”。

30.学生们说:“书是不开口的老师”。

31.迷惘者说:“书是心中的启明星”。

32.探索者说:“书是通向彼岸的船”。

33.奋斗者说:“书是人生的向导”。

34.急于求知者说:“书是饥饿时的美餐”。

35.书就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36.书——这是一代对另一代精神上的遗训,这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青年人的中选,这是行将去休息的站岗人对走来接替他的岗位的站岗人的命令。

37.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8.这几天的天气真是太冷,寒风吹在脸上好像刀割一样.39.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动不动扒在火堆里。

40.那个人骨瘦如柴.41.这个人壮硕如牛.42.在图书馆扒着睡觉的时候流口水,就像晚年石钟乳一样

43钱钟书围城里说:打呼噜像放长线的风筝。

44.西湖像一块碧玉,一面镜子。

45.棉花像雪一样。

46.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在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47天上的云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

48夜幕四合,周围的群山,像高大的山神,像神秘的古堡,像沮丧的巨人,像一条连绵不断的地毯。

49.远处的霓虹灯亮了,像一道亮丽的彩虹,像仙女飘舞的裙带,像一座七彩小桥,像一朵朵耀眼,绚丽的云。

50.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泪水迷糊了我的眼睛。

51.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52.人潮卷来卷去,地坝变成了露天舞台。

53.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暗喻)

54.炕沿上坐着的那个鬼子军官,两眼红红的,像刚吃过死人的野狗。”

55.他打破了一块玻璃,吓得像妖怪一样逃跑了。

56.春天到了,大地变成了一片绿毯。

57.一艘银灰色的气垫船,像一匹纯种烈马,在金波粼粼的海面上飞掠而过。

58.她的文章写得很好。结构就像人体内的神经结和神经网的关系那样严密。

59.小弟弟的脸胖乎乎、红扑扑的,看上去真像一个可爱的大苹果,我真想去咬上一口。

60.远远望去,泰山峰上的松树连成一片,浓浓的,看上去就像人的颧骨上横着的一道剑眉。

61.食堂开饭时,全校同学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挤成一团。

62.敌机逃窜了,我们的飞机紧紧追在后面,像豺狗追小白兔一样,一前一后。

63.像鹅毛,像芦花,像棉絮的大雪降落下来。

64.火红的枫叶像火花一样纷纷地飘落下来。

65.运动员像离弦的箭一般向终点跑去。

66.北极星橡盏指路灯一样挂在天空。

67.梦像一条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想捉他,他已经跑了。

68.梦像一片雪花 ,在空中飘舞,想抓住他,他已经融化了。

69.我像风筝一样, 不能远走高飞 ,痛苦无奈像秋千一般, 荡了出去又回来。

70.荷叶像一把小伞。

71.顿时,我的泪水像断了线一样,夺眶而出。1.就像根,永远是树叶的家;家就像红布条,永远系着游子的心,家就像大衣一件,不会提高温度,但却给予人们连火炉都不能替代的温暖.2.书的比喻

教育家说:“书是智慧的钥匙.”

史学家说:“书是进步的阶梯.”

政治家说:“书是时代的生命.”

经济家说:“书是致富的信息.”

文学家说:“书是人类的营养品.”

学生们说:“书是不开口的老师.”

迷惘者说:“书是心中的启明星.”

探索者说:“书是通向彼岸的船.”

奋斗者说:“书是人生的向导.”

急于求知者说:“书是饥饿时的美餐.”

3.它像一条巨龙横卧在我国北方的崇山峻岭上,从东头的鸭绿江边到西头的嘉峪关,高高低低,蜿蜒曲折,全长6500多公里.4.幸福是染色的画笔,能染红鲜花,也能染绿树叶;能给清澈的湖水染上透明的质感,也能给纯洁的心灵涂抹一层辉煌。

幸福是迎面的清风,能吹来落叶,也能吹走沙砾;能在广阔的大海吹荡起一波涟漪,也能拂走心中所有不愉快的感觉。

幸福是暖炉,能融化坚固的冰块,给寒冷的人以温暖,给失魂落魄的人以安慰;幸福是清泉,能滋润干燥的沙漠,给饥渴的人以清凉,给奄奄一息的人以生命。

5.生活就像爬大山,生活就像淌大河

6.这一朵朵菊花,远看像一个个色彩鲜艳的绣球,近抚好似一匹匹细腻的丝绸。

7.这莲花,好似亭中妩媚的女子,在轻歌曼舞。

8.仙人掌,正在用他的“武器”,与太阳作东征。

9.一、勤劳

勤劳就是事业成功的巨大基石

勤劳就是哺育大地的那束阳光

勤劳就是花丛中采蜜的小蜜蜂

勤劳就是母亲那双长满老茧的手

勤劳就是培育智慧之花的沃土

二、自由

自由就是万里晴空翱翔的海鸥

自由就是蓝天飘动的朵朵白云

自由就是约束人们的一个圆圈

自由就是无忧无虑的小鸟

自由就是奴隶一生渴求的双眼

三、幸福

幸福就是一杯多次酝酿的美酒

幸福就是那芬芳可口的荔枝蜜

幸福就是爸爸雨中送来的雨伞

幸福就是十亿人民脸上的笑容

幸福就是一杯太易喝干的美酒

四、挫折

挫折就是理想大道上的绊脚石

挫折就是幼儿学步的一次跌倒

挫折就是通向胜利之门的风浪

挫折就是阻挡弄潮儿前行的礁石

挫折就是懦弱者生命中的休止符

五、生活

生活就是一块五彩斑斓的调色板

生活就是一瓶五味俱全的调味品

生活就是一支高低起伏的乐曲

生活就是一台酸甜苦辣的舞剧

生活就是一片貌似平静的海洋

六、生命

生命就是自然给人的短途车票

生命就是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炬

生命就是新生儿的啼哭声

生命就是历史长河中的几朵浪花

生命就是红与黑交织的战旗

七、天才

天才就是装作平凡水的精美杯子

天才就是智慧与勤奋的混血儿

天才就是敢破成规的开拓者

天才就是上帝的宠儿

天才就是劳动的汗水

八、价值

价值就是衡量人生意义的标尺

价值就是记载生活的一本史书

价值就是对人类奉献的蜜果

价值就是一块无私奉献的墓碑

价值就是创造天平上的砝码

九、追求

追求就是赛跑者勇往直前的脚步

追求就是小船航行的发动机

追求就是一支飞向靶心的箭

追求就是事业成功的桥梁

追求就是穿越沙漠的骆驼眼中的绿洲

十、科学

科学就是创造未来的金钥匙

科学就是战胜一切困难的武器

科学就是开拓者手中的拐杖

科学就是医治愚昧的一种良药

科学就是生产力的父亲

十一、创造

创造就是攀援科学绝壁的长梯

创造就是寻求新路的一把铁锹

创造就是推动历史航船前进的风帆

创造就是改革开放的军号声

创造就是攻破陈规陋习的金刚利剑

十二、信息

信息就是商人手中的金苹果

信息就是研究社会的望远镜

信息就是成才路上送来的东风

信息就是科学时代的黄金

信息就是灵感产生的发源地

拟人:

1、风儿清唱著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2、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

3、船头飞溅起的浪花,吟唱著欢乐的歌儿。

4、秋天到了,树上金红的果子露出了笑脸,她在向着我们点头微笑。

5、海棠果摇动着它那圆圆的小脸,冲着你点头

微笑。

6、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7、一个个红石榴就像一个个小姑娘可爱的笑脸,躲在树枝间。

8、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

9、巨浪伸出双臂把我猛地托起。

10、收音机天天说个不停,令邻居十分讨厌!!!

11、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蟋们在这里弹琴。

12、春尚浅,几处山顶上的梅花却挣扎着吐出红苞来。

13、微风柔和地吹, 柔和地爱抚我的面孔。

14、荷塘里的荷花都羞涩地打着朵。

15、落叶随着风高低起舞。

16、我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让柔和的晚风轻抚着鬓角,吹去一切郁闷和烦恼。

17、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

18、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始新的生活;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甜润的露珠儿,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嫩枝绿叶。

19、仲夏夜,清风徐徐吹来,明月追赶

晚霞,早早爬过山头,挂在中天,那月光似乎带着一股清凉,驱赶着酷日留下的余热。

20、蜘蛛把苍蝇拖来拖去,等苍蝇累得筋疲力尽,蜘蛛才高高兴兴地享用了这顿美餐。

21、当悲伤的水流入稳重的山,水这可怜儿的悲伤也勾起了山的悲伤,于是他们的心一起碎了;水把头埋入地下,山却把心的碎片一块块收好。于是就有了迷乱复杂的溶洞,就有了千姿百态的石笋,就有了洞口突突的泉水。

22.家就像根,永远是树叶的家;家就像红布条,永远系着游子的心,家就像大衣一件,不会提高温度,但却给予人们连火炉都不能替代的温暖.23.人生如一次长长的旅行,旅行中有坦途也有弯路,你得以平静的心态面队每一天,挑战自我,执着向前,一如既往地朝着目的地走下去。当你到达终点站顾却来径时,才发现人生的旅途有喜有忧,有笑有泪,甚至得少失多,而这一切已构成了你生命旅程的全部。

24.梦像一片雪花 在空中飘舞 想抓住他,他已经融化了

25.大海是如此的变换末测,平静却又很凶猛,温柔的但又很激烈,像光滑的穿衣镜,像肆虐的猛兽,像母亲的抚慰,像父亲的鞭打。

26.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27.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28.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29.秋天又迈着沉稳的脚步款款地向我们走来。悄无声息地走开。

30.秋便以翩跹之姿踏碎了夏天的流言。

31.秋天是美丽的,在曼妙的韵律中舞着她的裙摆。

32.花儿在风中笑弯了腰.33.夜空中的小星星眨着眼睛,似乎对你微笑.34.向日葵不断地面向太阳公公做运动.

35.春天像刚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36.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春天就像出生的婴儿,娇小可爱;

37.春天就像活泼的儿童,憧憬渴望;

38.春天就像健壮的青年,充满朝气;

39.春天就像健康的老人,另人回味。40.鸣蝉在树叶里长吟

41.风是调皮的,一会把那朵悠闲的云赶得满天跑,还不断变化她的面具,一会儿卷起地上的落叶,让她们打着旋舞蹈。

42.水是野的,索溪像是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缠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

43.小树摆动着枝叶,向我们点头笑

44.一排排柳树倒映在水中,欣赏着自己的容貌。

45.月亮一露面,满天的星星惊散了。

46.真理它却不会弯腰

47.蜡炬成灰泪始干

48.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在窃窃私语

49.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50.蝴蝶初翻帘绣,万玉女、齐回舞袖。

拟人句练习

1、蝴蝶、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草儿发芽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天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百灵鸟在树枝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太阳慢慢地从东边升起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排排柳树倒映在水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果园里,麻雀叽叽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开始叫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知了热得在枝头上叫着“知了,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天上的星星在闪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柳树的枝条随风摆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蜜蜂在花丛中翩翩起舞,饱览春天的美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桃花开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喻句练习

1、这句话仿佛是一束温暖的阳光直射我的心田,抚慰了我受伤的、幼小的心灵。这句话把()比作()

2、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这句话把()比作(),把()比作()

3、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摘自《三月桃花水》 这句话把()比作()

4、每一条波纹,都是一根轻柔的弦。——摘自《三月桃花水》 这句话把()比作()

5、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摘自《三月桃花水》 这句话把()比作()

6、银粒儿一般的种子撒下去以后,天天有人俯下身子瞅它,盼它——摘自《种一片太阳花》 这句话把()比作()

7、新出的芽儿,细得像针,红得像血。——摘自《种一片太阳花》 这句话把()比作()和()

8、乍开的花儿,像彩霞那么艳丽,像宝石那么夺目。——摘自《种一片太阳花》 这句话把()比作()和()

9、乡村大道啊,好像一座座无始无终的长桥!——摘自《乡村大道》 这句话把()比作()

10、哦,乡村大道,又好像一根根金光四射的丝绦!——摘自《乡村大道》 这句话把()比作()

11、乡村大道啊,也好像一条条险峻的黄河!——摘自《乡村大道》 这句话把()比作()

12、乡村大道啊,又好像一道道干涸的沟壑!——摘自《乡村大道》 这句话把()比作()

13、掌面像鼓皮一样硬,老茧布满每人角落,手指肥圆。——摘自《一双手》 这句话把()比作()

14、一个手指似三节老干蘑。——摘自《一双手》 这句话把()比作()

第四篇:英汉语言对比

英汉语言对比

翻译教学和研究的经验表明,翻译理论与技巧必须建立在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对比分析的基础之上。英汉互译的几项基本原则和技巧,如选词(Diction)、转换(Conversion)、增补(Amplification)、省略(Omission)、重复(Repetition)、替代(Substitution)、变换(Variation)、倒置(Inversion)、拆离(Division)、缀合(Combination)、阐释(Annotation)、浓缩(Condensation)、重组(Reconstruction),以及时态、语态、语气、习语、术语等的译法,都集中地体现了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特点。

第一节 综合语与分析语(Synthetic vs.Analytic)

形态变化、词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三大手段。

综合语的特征是运用形态变化来表达语法关系。拉丁语、德语及古英语等都属于这类语言。

分析语的特征是不用形态变化而用语序及虚词来表达语法关系。汉语就是典型的分析语。

一、英语有形态变化,汉语没有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

所谓形态变化,即词的形式变化,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1、构词形态,即起构词作用的词缀变化(affixation),包括大量的前缀(prefix)和后缀(suffix)。

He moved astonishingly fast.He moved with astonishing rapidity.His movements astonished us by their rapidity.His rapid movements astonished us.2、构形形态,即表达语法意义的词形变化。

二、英语词序比较灵活,汉语词序相对固定。

形态变化与词序有密切的关系。形态变化越多的语言,词序越灵活,反之亦然。汉语是典型的分析语,词没有形态标志,位置不能随便移动,词语之间的关系主要通过安排词序及使用虚词来表达。英语属综合-分析语,词序不如拉丁语灵活,但也不如汉语固定。英语的语法意义可以通过词序或虚词来表达,在许多情况下也可以用形态标志来表示。

I was all the more delighted when, as a result of the initiative of your Government, it proved possible to reinstate the visit so quickly.由于贵国政府的提议,才得以这样快地重新实现访问。这使我感到特别高兴。

三、英汉两种都有大量的虚词,但各有特点。

四、英语是语调语言,汉语是声调语言。

第二节 聚集与流散(Compact vs.Diffusive)

英语句子有严谨的主谓结构,这个结构通常由名词性短语(NP)和动词性短语(VP)构成。主语不可或缺,谓语动词是句子的中心,两者协调一致(S-V concord),提纲挈领,聚集各种关系网络(connective-nexus)。因此,英语句子主次分明,层次清楚,前呼后应,严密规范,句式呈“聚集型”(compactness)。

英语的主语和谓语动词搭配,形成句子的核心(kernel),谓语动词控制句子主要成分的格局。句子尽管错综复杂,千变万化,但根据谓语动词的类别和特征,都可以把英语的主谓结构归结为五种基本句型,即,SV,SVP,SVO,SVOO,SVOC:

英语句子复杂而不流散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句子成分之间或词语之间必须在人称、数、性和意义等方面保持协调一致的关系(concord或agreement)。这一原则包括以下三方面:

1、语法一致

2、意义一致

3、就近原则

英语句子成分之间这种协调一致的原则,使句子结构受到形态的约束,因而句式严谨、规范、刻板,缺乏弹性。

相比之下,汉语的主谓结构要复杂得多。主语不仅形式多样,而且可有可无:它既可表示施事、受事,也可表示时间、地点;既可用名词、动词,也可用形容词、数量词;句子既可以没有主语,也可以省略主语,还可以变换主语并予以隐含。

汉语不受形态的约束,没有主谓形式协调一致的关系,也就没有这种关系可以驾驭全句。汉语主谓结构具有很大的多样性、复杂性和灵活性,因而句式呈“流散型”(diffusiveness)。

汉语句式的多样化还表现在,有整句,也有大量的零句。整句有主谓结构;零句没有主谓结构,由词或词组构成。零句是汉语的基本句型,可以作整句的主语,也可以作整句的谓语。整句由零句组成,因而复杂多样,灵活多变。整句与零句混合交错,组成了流水句。吕叔湘先生曾指出,“汉语口语里特多流水句,一个小句接一个小句,很多地方可断可连。”这些句式流泻铺排,主谓难分,主从难辨,形散神聚,富有节奏,不仅常见于口语,书面语也不乏其例。

After the boats large and small had moored, all lit tiny oil lamps and fixed up mat canopies.Rice was boiled in iron cauldrons over fires in the stern, and once this was cooked the vegetables were fried in another pan of sizzling oil.When the meal was ready, everyone aboard could wolf down three or five bowls.By then it was dark.河面大小船只泊定后,莫不点了小小的油灯,拉了蓬。各个船上皆在后舱烧了火,用铁鼎罐煮饭,饭焖熟后,又换锅子熬油,哗的把蔬菜倒进热锅里去。一切齐全了,各人蹲在舱板上三碗五碗把腹中填满后,天已夜了。

第三节 形合与意合(Hypotactic vs.Paratactic)

所谓形合,指的是句中的词语或成分之间用语言形式手段(如关联词)连接起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英语造句主要采用形合法(Hypotaxis)。

所谓意合,指的是词语或分句不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句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的含义表达。汉语造句主要采用意合法(Parataxis)。

一、英语的形合法

英语造句常用各种形式手段连接词、语、分句或从句,注重显性接应(overt cohesion),注重句子形式,注重结构完整,注重以形显义。英语句中的连接手段和形式(cohesive ties)不仅数量大,种类多,而且用得十分频繁。

1、关系词和连接词。关系词包括关系代词、关系副词、连接代词和连接副词。连接词包括并列连词和从属连词。

2、介词(286)。

3、其他连接手段,如形态变化形式,包括词缀变化,动词、名词、代词、形容词和副词的形态变化(如性、数、格、时、体、语态、语气、比较级、人称等)及其保持前后一致的关系(grammatical and notional concord),广泛使用代词以保持前呼后应的关系,以及使用“it”和“there”作替补词(expletives)起连接作用等等。

二、汉语的意合法

汉语造句少用甚至不用形式连接手段,注重隐性连贯(covert coherence),注重逻辑事理顺序,注重功能、意义,注重以神统形。没有英语所常用的那些关系代词、关系副词、连接代词和连接副词;介词数量少(30),大多从“动词”借来。重意合而不重形合,词语之间的关系常在不言之中,语法意义和逻辑联系常隐含在字里行间。汉语的意合法往往采用以下手段:

1、语序。汉语的许多主从复句,虽然不用关联词,形式类似并列复句,但分句含义却有主有次。例: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2、反复、排比、对偶、对照等。这些句式词句整齐、匀称,往往不用关联词。As you sow, so will you reap.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3、紧缩句。这类意合句式是由复句紧缩而成的。Until all is over, ambition never dies.不到黄河心不死。

4、四字格。四字格是汉语里广为运用的语言形式。吕叔湘指出,“2+2的四音节是现代汉语里的一种重要的节奏倾向。”

Befriend those far away while attacking those nearby.远交近攻。Move forward, or you’ll fall behind.不进则退。

英语注重形合,注重结构、形式,常常借助各种连接手段,因而比较严谨(preciseness);汉语注重意合,注重功能、意义,常常不用或少用连接手段,因而比较简洁(conciseness)。英译汉时,往往要先分析句子的结构、形式,才能确定句子的功能、意义;汉译英时,往往要先分析句子的功能、意义,才能确定句子的结构、形式。

王力,“西洋语的结构好象连环,虽则环与环都联络起来,毕竟有联络的痕迹;中国语的结构好象无缝天衣,只是一块一块的硬凑,凑起来还不让它有痕迹。西洋语法的硬的,没有弹性的;中国语法是软的,富于弹性的。”英语是“法制”的语言,汉语是“人治”的语言。

第四节 繁复与简短(Complex vs.Simplex)

从属结构(subordination)是现代英语最重要的特点之一。F.Crews认为,“Subordination,the placing of certain elements in modifying roles,is a fundamental principle of writing.”从句和短语可以充当句子的主要成分和从属成分。从句可以层层环扣,短语往往不短,书面语句子常常显得又繁又长(long-winded),有的句子可长达100至200个单词,甚至长至整个大段。现代英语虽然不太常用特长的句子,但包孕式的复合句(complex sentences with embedded clauses)仍很常见,因而句子仍然具有一定的长度。据统计,专业作者写的句子平均长度为20个词,受过教育的人写的句子平均长度为25个词。总的看来,英语句子比较汉语句子要长得多。

汉语常用散句、松句、紧缩句、省略句、流水句或并列形式的复句(composite sentences),以中、短句居多,最佳长度为7至12字。书面语虽也用长句,即使字数较多结构较复杂,但常用标点把句子切开,与英语相比,还属短句。那些没有标点符号的、一气呵成的类似英语的那种长句,在汉语里是不正常的。汉语句子多数为结构简化,无拖沓盘错之感,“甚至有些西洋人看见了中国作品的译文,觉得简短可爱。”

英语注重形合,句子结构可以借助各种连接手段加以扩展和组合,形成纷繁复杂的长句;汉语注重意合,少用甚至不用连接词语,因而语段结构流散,但语意层次分明。

英、汉修辞学都主张长、短句交替和单、复句相间。过分使用长句或短句都会产生单调感(monotony).In the doorway lay at least twelve umbrellas of all sizes and colors.门口放着一堆伞,少说也有十二把,五颜六色,大小不一。Can you answer a question which I want to ask and which is puzzling me? 我有一个问题弄不懂,想请教你,你能回答吗?

第五节 物称与人称(Impersonal vs.Personal)

英语较常用物称表达法,即不用人称来叙述,而让事物以客观的口气呈现出来。汉语则较注重主体思维,这种思维模式以“万物皆备于我”作主导,往往从自我出发来叙述客观事物,或倾向于描述人及其行为或状态,因而常用人称。当人称可以不言自喻时,又常常会隐含人称或省略人称。

汉语重人称,英语重物称,这一特点主要表现在如何使用主语和动词这两方面。

一、英语常用非人称主语,汉语常用人称主语。

The sight of the big tree always reminds me of my childhood.一看到那棵大树,我便想起了童年的情景。A great elation overcame them.他们欣喜若狂。

二、英语常用被动式,采用物称表达法;汉语常用主动式,采用人你、泛称或隐称表达法。Wrongs must be righted when they are discovered.发现了错误,一定要改正。

第六节 被动与主动(Passive vs.Active)

被动语态在英语里是一种常见的语法现象。英语有过分使用被动语态的倾向,正式文体尤其如此。英、美语言学者都主张多用主动语态,不要滥用被动语态。

英语的结构被动句(syntactic passive)远比意义被动句(notional passive)多。一般来说,绝大多数的及物动词和相当于及物动词的短语都有被动式。意义被动式,即用主动的形式表达被动的意义,在英语里比较少见。

尽管英语的被动意义有时可以不用被动式来表达,但总的说来,英语常用结构被动式,少用意义被动式。与此相反,汉语则常用意义被动式,少用结构被动式。形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一、汉语被动式的使用受到限制。

The ceremony was abbreviated by rain.因为下雨,仪式进行地很简单。Language is shaped by, and shapes, human thought.人的思想形成了语言,而语言又影响了人的思想。

二、使用受事主语(Receptor subject)导致大量的“当然被动句”。

Last night I was covered up with two quilts.作晚我盖了两条被子。

三、当不需要或不可能说出施事者的时候,汉语可以采用无主句或主语省略句来保持句子的主动形式。

四、当施事者难以指明时,汉语还可以采用通称(generic person)或泛称如(“人”、“有人”、“人们”、“大家”、“人家”、“别人”、“某人”等)作主语,以保持句子的主动形式。

五、当不便使用被动式时,汉语可采用某些转换式来表达被动意义。

1、处置式(即“把字式”或“将字式”),表示施事对受事的处置或支配行为。

2、“为„„所”式,是较古的被动式,与现代的被动式结合,即为“被„„所”。

3、“是„„的”式,即表示状态的静句,通常可以与表示动作的动句互相转换。

4、“„„的是”式,一般可以与“是(由)„„的”式互相转换。

He was received by a secretary.接见他的是一位秘书。

5、“„„加以/予以”式,组成倒置的动宾结构。

This question will be discussed in the next chapter.这个问题将在下一章加以讨论。

六、汉语,尤其在古汉语中,其动词兼有“主动”和“被动”两式于一体,如:“瑜下城十余,不下者三城耳。”句中之动词“下”,就兼有“攻下(主动)”和“被攻下(被动)”两式。

第七节 静态与动态(Stative vs.Dynamic)

英语倾向于多用名词,因而叙述呈静态(stative);汉语倾向于多用功词,因而叙述呈动态(dynamic)。

英语的静态倾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名词化(Nominalization)是英语常见的现象。

名词化主要指用名词来表达原来属于动词(或形容词)所表达的概念,如用抽象名词来表达动作、行为、变化、状态、品质、情感等概念。

运用名词化表达法(nominal style)可以使叙述较为准确,贴切,但也会使语言抽象、难解。

The doctor’s extremely quick arrival and uncommonly careful examination of the patient brought about his very speedy recovery.医生迅速到达,并非常仔细地检查了病人,因此病人很快就康复了。

二、用名词表示施事者(Agentive noun),以代替动词。

英语除了用抽象名词表示行为和动作(如realize→realization, complete→ completion)等概念外,还常用含有行为和动作意义的普通名词代替动词。大量由动词派生(如以-er或-or结尾)的名词既表示施事者,又保留原来动词的意义。

You’re all clock-watchers today!你们今天老是看着钟表等待下班啊!He is a good eater and a good sleeper.他能吃能睡。

I used to be a bit of a fancier myself.我过去常常有点喜欢胡思乱想。Since he lost his job, he’s been a loner.他失业以后,就很不合群了。You must be a very bad learner, or else you must be going to a very bad teacher.你一定很不善于学习,要不然就是教你的人很不会教。

三、用名词代替形容词,构成标题式短语(Headline phrase)。

报刊标题为了节约版面,尽量略去虚词和其他次要的词,把具有刺激性的词语(stimulating words)挤压在一起,因而名词连用便成了一种“free-and-easy habit”,如:gold reserve, generation gap。

四、名词优势造成介词优势。

介词前置于名词或名词性词语,由于英语多用名词,必然也要多用介词,因而产生了介词优势。随着英语大量废弃名词和形容词的形态变化,介词便取而代之,起了某些形态变化的作用。介词优势与名词优势结合,使英语的静态倾向更为显著。如:behind him, for Chicago, with these words, in operation.The machine is in operation.机器正在运行。

五、动词的弱化与虚化。

英语里最常用的动词正是动作意味最弱的动词——to be,其各种形式(包括must be,may be,should have been等都缺乏动态感,由“it”或“there”与“be”构成的句式,其静态意味更加明显。

六、用形容词或副词表达动词的意义。

英语常用动词的同源形容词与弱化动词相结合的方式表达动词的意义。

英语里表示心理或生理感觉的形容词以及其他形容词也常常与弱式动词构成系表结构,表达相当于动词的意义。

The doctor felt sympathetic with his patients.医生同情他的病人。英语还常用副词来表达动词的意义。

例:Down with the old and up with the new.总之,英语常常通过动词的派生、转化、弱化和虚化等手段,采用非动词的形式(如名词、介词、形容词、副词等)表达动词的意义,因而表达呈静态。

与此相比,汉语则倾向于多用动词,其动态倾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动词连用是汉语常见的现象。

汉语连动式和兼语式句子都包含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连动式、兼语式、把字式和被字式这四个句式还常常互相包孕套用,构成各式各样的多动词谓语句。

二、动词(或动词词组)可以充当汉语句子的各种成分。

汉语动词及动词词组,包括连动式词组、兼语式词组,无需改变形式就可以充当句子的各种成分。如此一来,汉语句子就显得到处都有动词了。

三、汉语动词常常重复或重叠。

汉语动词的重复或重叠,以及与此相关的句式排比或对偶,可以明显地加强汉语动态感的表现力。英语动词一般不能重叠,也较少重复,甚至常常在需要重复的地方省略。相比之下,汉语动词出现的频率就高了。

第八节 抽象与具体(Abstract vs.Concrete)

英语的名词化往往导致表达的抽象化。英语的抽象表达法(method of abstract diction)主要见于大量使用抽象名词。这类名词涵义概括,指称笼统,覆盖面广,往往有一种“虚”、“泛”、“暗”、“曲”、“隐”的“魅力”,因而便于用来表达复杂的思想和微妙的情绪。

抽象表达法在英语里使用得相当普遍,尤其常用于社会科学论著、官方文章、报刊评论、法律文书、商业信件等文体。这种表达法得以流行,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

一、抽象思维被认为是一种高级思维(superior mind),是文明人的一种象征(mark of civilized man)。

二、抽象词语意义模糊,便于掩饰作者含混(cloudy)或真实的思想,以迎合某种表达的需要,因而也得以流行。

三、英语有丰富的词义虚化手段,这就大大方便了抽象表达法的使用。

与英语相比,汉语用词倾向于具体,常常以实的形式表达虚的概念,以具体的形象表达 抽象的内容。这主要是因为汉语缺乏象英语那样的词缀虚化手段。汉语没有形态变化,形式相同的词,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动词,还可以是形容词或其他词类。名词从形式上很难辨别出“具体”或“抽象”。

汉语往往采用如下的手段来表达英语的抽象词义:

一、用动词取代抽象名词。英语大量的行为抽象名词(action-nouns)表示行为或动作意义,由这类名词构成的短语往往相当于主谓结构或动宾结构。汉语若用相应的名词表达,往往显得不自然、不通顺。在英汉转换中,汉语可充分利用其动词优势,以动代静,以实代虚。

He had surfaced with less visibility in the policy decisions.在决策过程中,他已经不那么抛头露面了。

二、用范畴词(category words)使抽象概念具体化。范畴词用来表示行为、现象、属性等概念所属的范畴,是汉语常用的特指手段。

He spoke with firmness, but his face was very sad and his eyes at times were dim.他讲话时,态度坚定,但面带愁容,时而眼神暗淡。

三、用具体的词语阐释抽象的词义。英语抽象词的涵义比较笼统、概括、虚泛,在汉语里往往找不到对应的词来表达,这时常常要借助具体的词语来解释其抽象的词义。

The stars twinkled in transparent clarity.星星在清澈的晴空中闪烁。

四、用形象性词语使抽象意义具体化(figuration)。汉语虽较缺乏抽象词语,但形象性词语(如比喻、成语、谚语、歇后语等)却相当丰富。汉语常常借助这类生动具体的词语来表达英语抽象笼统的意义。

He waited for her arrival with a frenzied agitation.他等着她来,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

第九节 间接与直接(Indirect vs.Direct)

英语的表达倾向于间接、婉约,而汉语的表达则倾向于直接、明快。这一差异主要见于英语比汉语更多地使用委婉、含蓄和迂回的陈述方式。

一、委婉(Euphemism)

委婉说法是用一种比较间接的方式来谈论不宜直言的人或事物。使用委婉语常常是为了回避或掩盖某些严酷的社会现实,或为了防止“出语伤人”,避免“有失体统”,以显得文明礼貌。英语和汉语都有委婉语,常见于表达有关不雅、不洁、令人生畏、令人讨厌、羞于启齿等的人或事物。

二、含蓄(Implicitness)英、美民族富于幽默,因此他们在表达时,常常不把要说的话直接说出来,而是用某种间接的、含蓄的方式来陈述。汉语也有含蓄表达法,但这种含蓄表达法较常用作为修辞手段。总的说来,汉语比较倾向直截了当,而英语则比较常用克制陈述、间接肯定、委婉否定和婉转暗示的表达方式。

1、克制陈述(understatement):以含蓄的语气故意把大事化小(make big things seem trifle),用轻描淡写的言辞来加深对方的印象。

It was nothing;a pinprick.没什么,刺耳的话而已。

2、间接肯定(litotes):用反对语的否定来表示肯定,这种弱式双重否定往往能产生比直接肯定更加强烈的印象。

To my no small astonishment, I found the house on fire.我发现房子着了火,这使我大吃一惊。He didn’t half like that girl.他非常喜欢那姑娘。

3、委碗否定(indirect negation):把直接的否定变得含蓄、婉转,使口气显得温和而不武断,谦逊而留有余地。

Bikini was the last thing she’d like to wear.她最不喜欢穿比基尼式泳装。

三、迂回(Periphrasis)迂回是一种转弯抹角的说法,是用较多或较长的词语来表达原来几个简短的词就能说清的意思(saying things the long way round)。

I’m terribly sorry to interrupt you, but I wonder if you would be so kind as to lower your voices a little.请你们讲话小声一点,好吗?

第十节 替换与重复(Substitutive vs.Reiterative)

一般说来,除非有意强调或出于修辞的需要,英语总的倾向是尽量避免重复,因而讲英语的人对于随意重复相同的音节、词语与句式往往感到厌烦。

在能明确表达意思的前提下,英语宜尽量采用替代、省略或变换等方法来避免无意图的(unintentional)重复。这样不仅能使行文简洁、有力,而且比较符合英语民族的语言心理习惯。

一、替代(Substitution)

用替代的形式(pro-forms)来代替句中或上文已出现过的词语或内容(shared words and content),这是用英语说话或写作的一项重要原则。

Translation from English into Chinese is not so easy as that from English into French.英译汉不如英译法容易。

二、省略(Omission)

省略和替代一样,也是避免重复的一种常用手段,两者常常互相替换使用。有的语言学家甚至把省略称为“零位替代”(zero-substitution)。英语省略的类型很多,有名词性省略、动词性省略、分句性省略;有句法方面的省略,也有情景方面的省略。在并列结构中,英语常常省略前面已出现过的词语,而汉语则往往重复这些词语。

Reading exercises one’s eyes;speaking, one’s tongue;while writing , one’s mind.阅读训练人的眼睛,说话训练人的口齿,写作训练人的思维。

三、变换(Variation)上述的替代和省略也是变换的手段,此外,英语还常用同义词替代、近义词复现和句式变化等方法来避免重复。汉语也讲究用语造句形式的多样化,以避免单调、枯燥,但英、汉语的表现方法不尽相同。

总的说来,英语比较忌讳重复,因而常用替代、省略和变换的表达方法。相比之下,汉语则比较习惯于重复,因而常用实称、还原和复说的表达方法。除此之外,汉语倾向于重复还广泛地表现在词语调配、句式安排和篇章结构等各个方面。

汉语讲究均衡美的特点往往促成用词造句的重复倾向。重复,从广义上说,包括两大类:一类是有意运用相同、相似或相对的词语或句式,以突出或强调所要表达的意思,增添文采,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积极的修辞方式,有时也是必要的语法手段,如重叠、反复、对偶和排比等;另一类是使语言罗嗦、累赘的叠床架屋现象,这是运用语言的大忌,应该极力避免。

英语和汉语都有重叠、反复、对偶和排比的表达形式,但相比之下,汉语的重复无论在使用范围、出现频率和表现方式的多样性等方面都远甚于英语。

一、重叠(Reduplication)

汉语单音节文字的这一特点有利于汉语字和词的重叠。重叠构词不仅使得词语音节匀称、形式整齐,而且赋予词语以新的意义和感情色彩。汉语的许多名词、数量词、动词和形容词都有重叠珠格式。

The road was packed with a noisy crowd of men and women, who were selling and buying all kinds of things.路上挤满了男男女女,他们熙熙攘攘,正在买卖各种各样的东西。

二、重复(Repetition)有意重复使用同一词、语甚至句、段,用来强调作者的意思,加强语气和情感,以取得更好的表达效果,这在修辞上称为“反复”(repetition或reiteration)。

One for all and all for one.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三、对偶与排比(Parallelism)

汉语讲究音节匀称和词句整齐,这种倾向集中地表现在修辞上的对偶和排比。对偶,是把结构相似、字数相等、意义相类、相对或相反的两个语句对称地排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相映衬、互相对照,以提高表达效果。对偶综合了汉语语音、文字、词汇和语法诸因素所形成的特点,是富有中国传统和特色的一种修辞方式。其应用范围相当广泛,对联、诗词、成语、谚语、广告、标题、散文、小说甚至公文,都可见到这类形式。Laziness in youth spells regret in old age.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第五篇:作文指导(语言对比)

■ 考场作文指导(切记要反复点题).......

加强作文文采,体现文字魅力

【寄语】尽管目前我们的作文仍然以记叙为主,但如果不加以描写、抒情等方式来加强文章的文采与内涵,那写出来的文章会和小学生写的文章差别不大的。初中生的作文,是有初中生的要求和标准的。其中文采(即多角度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内涵(对人生、生命的认识),是初中生作文的好差的一个分水岭。

★ 考场作文评分标准:

一类作文(36——40分)符合题意,主题深刻、新颖,内容充实,结构巧妙,语言生动,富有文采,书写工整、美观,标点正确,没有错别字,800字以上。

二类作文(32——36分)符合题意,立意正确,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结构完整,语言基本准确,书写工整,标点正确,几乎没有错别字,700字以上。

三类作文(28——32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较充实,结构较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字迹清楚,标点错误不多,错别字不多,不足700字,但字数相差不大。四类作文(24——28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充实,结构不完整,语句不通顺,语病不多,错别字和标点错误较多,字数相差较大。

五类作文(24分以下)不符合题意,文理不通,结构不完整,层次混乱,错别字和标点错误多,篇幅较短,字数严重不足。

★ 注:

一、加分:只要符合以下任意一条,可酌情加1-3分。

1、构思新颖,有创意;

2、具有浓郁的个性色彩,不人云亦云;

3、体现出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

4、语言优美,富有表现力。

二、缺少题目扣2分。

记住自己坚强的时候(修改前)

06级学生

看着电视剧中那一幕幕生离死别,却因皆是虚幻而不曾伤感。可当自己面对朋友至亲的离别时,却早已涕泗横流,昔日点滴尽浮上心头:

从小,我就倍受外婆的疼爱。我喜欢依偎在她的身旁,听她讲那过去的故事;我喜欢紧握着她的大手,缠她带我去那田畔间;我喜欢嗅闻这她的香味,扯她衣服上的纽扣······

看着病魔将她折磨的身形消瘦,听着她痛苦的呻吟,泪水夺眶。得知她搭乘了开往天堂的火车,泪珠再次滚落。我尝试着不哭,不哭。可是,外婆,对不起,您的外孙女做不到,这好难,对不起,我做不到······

外婆,求您别抛下我。没有您的日子我过的好辛苦,上帝为什么将您从我身边带走?外婆,您在哪?

望着窗外那一盆盆她亲手栽种的菊花,沁人的花香随风四溢,眼前的愁云似乎变淡了,几道光束冲破云霄,愁云消散了,无踪了,我的心豁然开朗。外婆并没有走,她化身成了菊花时刻伴随着我,我要拿出我的坚毅不屈,让外婆笑从双脸生,使菊花开出妖娆,开出娇艳,开出灿烂。

学会坚强,这是我从菊花中撷下的一小片花瓣。外婆的辞世,让我学会了坚强,要笑着面对人生。

习习春风中,我开始走向朝霞。

有人记住了国仇家恨,是为了复国兴邦,救万民于水火之中;有人记住了屈辱岁月,是为了报仇雪恨,以雪自己昔日之耻;而我记住了当我坚强的时候。不为别的,只希望能告慰外婆,给她寄身的菊花绽放出绚丽光芒的一次浇灌。

轻轻折下一枝含苞待放的小雏菊,放入我桌前的小花瓶中:

小雏菊啊小雏菊,请你见证我今后的坚强,替我告慰外婆,她的小外孙女长大了,学会了不屈,懂得了坚强,请她绽放笑容吧!

(字数644)

记住自己坚强的时候(修改后)

06级学生

轻轻折下一枝菊花,淡雅的清香解去心头的一份思念。

看着电视剧中那一幕幕生离死别,却因皆是虚幻而不曾伤感。可当自己面对朋友至亲的离别时,却早已涕泗横流,昔日点滴尽浮上心头:

从小,我就倍受外婆的疼爱。我喜欢依偎在她的身旁,听她讲那过去的故事;我喜欢紧握着她的大手,缠她带我去那田畔间;我喜欢嗅闻这她的香味,扯她衣服上的纽扣······

看着病魔将她折磨的身形消瘦,听着她痛苦的呻吟,泪水夺眶。得知她搭乘了开往天堂的火车,泪珠再次滚落。我尝试着不哭,不哭。可是,外婆,对不起,您的外孙女做不到,这好难,对不起,我做不到······

多少悲,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逢佳节,眉开眼笑喜相聚,花月正春风。多少泪,断脸复横颐,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肠断更无疑。

外婆,求您别抛下我。没有您的日子我过的好辛苦,上帝为什么将您从我身边带走?外婆,您在哪?

望着窗外那一盆盆她亲手栽种的菊花,沁人的花香随风四溢,眼前的愁云似乎变淡了,几道光束冲破云霄,愁云消散了,无踪了,我的心豁然开朗。外婆并没有走,她化身成了菊花时刻伴随着我,我要拿出我的坚毅不屈,让外婆笑从双脸生,使菊花开出妖娆,开出娇艳,开出灿烂。

学会坚强,这是我从菊花中撷下的一小片花瓣。外婆的辞世,让我学会了坚强,要笑着面对人生。

茫茫人海中,我与外婆之间有了一条菊花链。漫漫人生中,我和坚毅之间有了一架菊花桥。习习春风中,我开始走向朝霞。

有人记住了国仇家恨,是为了复国兴邦,救万民于水火之中;有人记住了屈辱岁月,是为了报仇雪恨,以雪自己昔日之耻;而我记住了当我坚强的时候。不为别的,只希望能告慰外婆,给她寄身的菊花绽放出绚丽光芒的一次浇灌。

轻轻折下一枝含苞待放的小雏菊,放入我桌前的小花瓶中:

小雏菊啊小雏菊,请你见证我今后的坚强,替我告慰外婆,她的小外孙女长大了,学会了不屈,懂得了坚强,请她绽放笑容吧!

······

外婆,方才的一缕清香可是你的回音?

(字数795)

被爱的幸福,如影随形(修改前)06级学生

很小很小的时候,爸爸就牵着我的手,教我学会走路,领我体会了过马路的感觉„„ 很快到了觉得很光荣的上学年龄,我兴奋而又激动,早早的准备好了新书包,新学具,迫不及待地催促爸爸,蹦蹦跳跳的期盼着去上学。而他却简单一句“我们没空,你自己去上学”后消失在我的视线里。顿时,我有一种哭不出来的难过。一路上,不停地疑惑着爸爸的冷漠,心痛着爸爸的抛弃,甚至涌现出不再需要他们的念头!

我一个人默默地背着书包,幼小的身躯拥簇在众多家长的队伍中,有种浮浮沉沉的感觉,家长的背影,原来像是山。此时,我愈发的孤独,开始在心里不断地发泄不满与不解。沮丧的我只好埋着头,强忍着不去听身旁的一声声关切,不去看身边的一幕幕温馨。但周遭的一切还是不时的一次次撞击着我那时破碎而脆弱的心。

就在我一个不小心跌倒在地上后吃力地爬起来,流着眼泪沮丧抬头的那一瞬间,我却远远的望见了一个熟悉而又渺远的身影——在人海之中若隐若现,但又却镜头定格般紧紧锁定着不肯移动。刺眼的阳光照耀着我看不清前方的眼神,但我能肯定那就是我期盼已久的身影——那个不停张望的身影。我迅速擦干眼泪,却倔强地表现出一种懦弱的坚强,天真的认为他绝对不会来理我,更无知地以为自己不再需要他。

可我还是抵御不住陌生的环境给我带来的恐惧,选择害怕地躲在角落里大声哭了。

直到爸爸急切地跑来紧紧地围抱住我,轻轻地拭去我的眼泪,心疼地抚摸着我的脸,我才得以安心的哽咽在他怀里,渐渐平静下来享受爸爸那熟悉的关爱与呵护。那一刻,全世界的花都开了。

泪水朦胧中,我看到您被无数风霜吹打过的脸庞上,仍然挂着一丝不轻易察觉的微笑。在时光的催促下,您老了,可是您那深沉的爱永远不会老。(字数689)被爱的幸福,如影随形(修改后)06级学生

很小很小的时候,爸爸就牵着我的手,教我学会走路,领我体会了过马路的感觉„„从此,你便牵着我的手,走过了车水马龙,走过灯火阑珊,走过青葱岁月。

很快到了觉得很光荣的上学年龄,我兴奋而又激动,早早的准备好了新书包,新学具,迫不及待地催促爸爸,蹦蹦跳跳的期盼着去上学。而他却简单一句“我们没空,你自己去上学”后消失在我的视线里。顿时,我有一种哭不出来的难过。一路上,不停地疑惑着爸爸的冷漠,心痛着爸爸的抛弃,甚至涌现出不再需要他们的念头!

我一个人默默地背着书包,幼小的身躯拥簇在众多家长的队伍中,有种浮浮沉沉的感觉,家长的背影,原来像是山。此时,我愈发的孤独,开始在心里不断地发泄不满与不解。沮丧的我只好埋着头,强忍着不去听身旁的一声声关切,不去看身边的一幕幕温馨。但周遭的一切还是不时的一次次撞击着我那时破碎而脆弱的心。

就在我一个不小心跌倒在地上后吃力地爬起来,流着眼泪沮丧抬头的那一瞬间,我却远远的望见了一个熟悉而又渺远的身影——在人海之中若隐若现,但又却镜头定格般紧紧锁定着不肯移动。刺眼的阳光照耀着我看不清前方的眼神,但我能肯定那就是我期盼已久的身影——那个不停张望的身影。我迅速擦干眼泪,却倔强地表现出一种懦弱的坚强,天真的认为他绝对不会来理我,更无知地以为自己不再需要他。

可我还是抵御不住陌生的环境给我带来的恐惧,选择害怕地躲在角落里大声哭了。此时的我,像一只流浪的猫,孤单地躺在阁楼里黏着伤,细细数着自己的寂寞,心里有点茫然,不知所措。

直到爸爸急切地跑来紧紧地围抱住我,轻轻地拭去我的眼泪,心疼地抚摸着我的脸,我才得以安心的哽咽在他怀里,渐渐平静下来享受爸爸那熟悉的关爱与呵护。那一刻,全世界的花都开了。

六岁,你为了逼迫我练习写字而夜夜作陪,当年的苦不堪言成了我现在得意的资本; 八岁,你为了锻炼我的身体连同自己扔进游泳池,当年你的残忍成就了我现在的健康; 十岁,你为了增强我的胆量强行自己绑上蹦极,当年你的坚持换来了我现在的坚强; „„

现在我十六岁了,一路走过的旅途中,成长的足迹,有我的一半,也有您的一半。幸福的青鸟就这样,一直陪伴着我走过车水马龙,走过灯火阑珊,走过青葱岁月。条条皱纹是岁月的见证,丝丝银发是沧桑的印记。泪水朦胧中,我看到您被无数风霜吹打过的脸庞上,仍然挂着一丝不轻易察觉的微笑。在时光的催促下,您老了,可是您那深沉的爱永远不会老。

原来,被爱的幸福,一直以来不是渐行渐远,而是如影随形!(字数999)

下载对比、比喻、语言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比、比喻、语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比喻 排比 对比在议论文中的运用

    比喻 排比 对比在议论文中的运用 一、例文 毫无置疑,绿是最令人心动的颜色.墨绿给人以淡泊宁静;浅绿给人以恬静轻快;嫩绿则给人以生命的畅想.而绿的乐章给人的或许就是对......

    《劝学》中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综合运用

    从文言文行文谈议论文写作:《劝学》中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综合运用 《劝学》是一篇议论性散文,说理性很强,形象清新、文质兼美、脍炙人口,千百年来被人们传诵不衰,最重要的原因......

    ·比喻[定稿]

    ww w.5 Y k j.CoM文章 来源·比喻(一)概念: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恰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二)结构: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

    比喻

    雪飘如絮 细雨如烟碧空如洗 暴雨如注 挥金如土 疾走如飞 一见如故安若泰山 傍若无人 背若芒刺 辨若悬河 炳若观火 炳若日星 灿若繁星差若天渊 齿若编贝 蠢若木鸡 呆若木鸡......

    大大班.语言活动.《对比歌》

    学前班语言活动:《对比歌》 星星班 教学目标: 1、能有目的地观察图片,找出图中的相反意思。 2、能仿照儿歌的格式仿编儿歌并能朗诵和表演。 3、通过活动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语......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论文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各国人们之间的交流已是一个必然趋势,我们对外交往中,跨文化的言语交际也显得愈发重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差异反映到语言层面上......

    英汉语言文化差异的对比

    [摘要 ]翻译不只是两种语言的语法、 句式、 语义系统之间的语系转换 ,它更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际。英汉两种语言之间有语句差异、 思维差异与文化内涵上的差异 ,这些差异会对......

    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练习

    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练习 注意事项: 1.英汉语言句法/句式差别; 2.体会英汉互译句式转换规律; Sentences: 1. In praising the logic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we must not lose s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