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1

时间:2019-05-13 19:45: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汉语言文学专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汉语言文学专1》。

第一篇:汉语言文学专1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集中实践环节基本要求

一、社会实践

(一)社会实践的方式与内容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社会实践必须具有专业特色,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的社会实践为教学实习。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教学计划,师范类学生必须参加“教学实

习”,不得免修。学生应以语文教学工作为基础,针对一堂课或一个教学专题(如

“语文教学过程贯彻个性培养的方式方法”、“复式教学改革”),深入研究其各环

节的有效组织,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教学方法的准确运用,设计一个方案,并

予以实施(即进行课堂教学试验),然后撰写提交一篇实习报告,内容包括标题、实习基本情况介绍、教学方案设计、实施过程和效果、个人体会等(后附教案)。

(二)社会实践写作基本要求

1、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应独立完成实践报告。

社会实践报告文字材料本科不少于3000字,专科不少于2000字。统一使用A4纸进行文字打印及装订,页面上下边距各2 CM,左边距2.5CM,右边距2 CM。统一格式,报告标题为小二号黑体字,顶部居中排列,上下各空一行,正文为小四号宋体字,行距为1.5倍行距。各级标题序号为“一”、“

(一)”、“1”、“(1)”、“①”。

2、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应当填写社会实践鉴定表。

社会实践鉴定表写明有关参加社会实践的基本情况,由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单位或接受单位签署意见并盖章。

二、毕业论文

(一)毕业论文的写作要求

1、毕业论文的选题应以学生所学专业课的内容为主,不应脱离专业范围,应积极创新,避免选择已经完全得到解决的常识性问题。选题采取规定命题与自选命题相结合的方式。

2、毕业论文应当具备学术文体的一般特征。调查报告、工作总结及文学作品等各类非学术文体的文章不能作为毕业论文提出。

3、毕业论文应由学生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杜绝一切抄袭、剽窃行为。学生在专科学习阶段所作毕业论文不得直接或变相用作本科学习阶段的毕业论文。

4、毕业论文应做到观点新颖、明确,材料翔实、有力,结构完整、谨严,语言通顺,格式规范。

5、应当具有与本科毕业论文相当的学术含量和内容容量,要有分析、有认识、有新意,字数不得少于6000字。

6、毕业论文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它包括收集资料、撰写、修改、定稿、答辩等。

(二)毕业论文的格式规范

1、一份完整、规范的毕业论文应当包括以下项目: 封面、目录、摘要(500字左右)、关键词(3-8个)、正文、注释、参考文献目录。所引用的中外文参考文献资料,必须注明引用教材(或著作、期刊等)的书名(或著作、期刊名)、作者、出版单位、时间(引用期刊的还必须注明文章名),引用其他参考材料也应注明资料来源。

毕业设计论文统一使用A4纸进行文字打印及装订(侧面装订),页面上下边距各2 CM,左边距2.5CM,右边距2 CM。标题为小二号黑体字,顶部居中排列,上下各空一行,正文为小四号宋体字,行距为1.5倍行距。各级标题序号为“一”、“

(一)”、“1”、“(1)”、“①”。定稿时要求有印刷稿和电子文稿。

2、毕业论文制作成电子文档。应统一采用打印形式,A4纸张,正文为小四号宋体字型。一式三份。

3、毕业论文档案袋包括论文初稿、修改稿、最后定稿、教师指导意见表和成绩评审表等,必须反映论文写作的真实过程。

(三)毕业论文选题参考(附后)

(四)毕业论文论文的答辩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生均应参加毕业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者方能毕业。

(五)毕业论文成绩评定

评定标准:毕业论文成绩分为优秀(85分以上)、良好(75分—84分)、中等(65分—74分)、合格(60分—64分)、不合格(60分以下)。

第二篇:专接本——汉语言文学

中国文学史

第一卷

名词解释

第一编、先秦文学

神话: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的本身

四家诗:=(三家诗+毛诗)

在汉代流传甚广,出现了今文的鲁、齐、韩三家诗,成为官学,鲁诗出自鲁人申培,齐诗出自齐人辕固,韩诗出自燕人韩婴,三家诗兴盛一时。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chang)的古文“毛诗”晚出,并最终压倒三家诗盛行于世。

春秋笔法:也叫微言大义,在史事的简略记述排比中表现出来,《春秋》还以一字寓褒贬,在谨严的措辞中表现出作者的爱情。

楚辞:始见于西汉武帝之时,是指以具有楚国地方特色的乐调、语言、名物而创作的诗赋,在形式上与北方诗歌有较明显的区别,其直接来源应是以《九歌》为代表的楚地民歌

香草美人:《离骚》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两大意象:美人、香草,美人的意象一般被解释为比喻,或是比喻君主,或是自喻,香草作为装饰,支持并丰富了美人的意象,香草作为一种象征物,它一方面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洁,另一方面和恶草相对,象征着政治斗争的双方。

第二编、秦汉文学

旁见侧出法:又称互见法,即在一个人物的传记中着重表现他的主要特征,而其他方面的性格特征则放到别人的传纪中显示

乐府:在西汉哀帝之前是朝廷常设的音乐管理部门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

简答

第一编、先秦文学

神话的简要分类:

一、创世神话(盘古开天地)

二、始祖神话(女娲补天、女娲造人)

三、洪水神话(大禹治水)

四、战争神话(黄帝和炎帝、黄帝与蚩尤之战)

五、发明创造神话(后羿)

中国古代文化的民族特点:中国古代神话体现了深重的忧患意识;中国古代神话具有明确的厚生爱民意识;中国古代神话体现了先民们的反抗精神

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形成以己观物、以己感物的思维特征;具体、形象;随随着浓烈的情感体验

神话消失的原因:中国神话历史化;被道教改造,成为仙话的一个来源

《诗经》的内容分类:祭祖颂歌和周祖史诗(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农事(七月);燕飨(xiang)、怨刺(变风和变雅);战争徭役;爱情婚姻 《诗经》的艺术特点:

1.赋比兴,(赋是基础)已达到了情景交融,物我相谐的艺术境界,对后世诗歌意境的创造有直接的启发;

2.《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四句独立成章。《诗经》中的重章,许多都是整篇中同一诗章重叠,只变换少数几个词,来表现动作的进程或情感的变化。《诗经》中的叠句有的在不同诗章里叠用相同的诗句;

3.《诗经》中数量丰富的名词,显示出诗人对客观事物有充分的认识,《诗经》对动作描绘的具体准确,表现诗人具体细致的观察力和驾驭语言的能力;

4.总之,《诗经》的语言形式形象生动,丰富多彩,往往能“以少总多”“情貌无遗”

左传的艺术成就:

1.《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增加了大量的历史事实和传说,描写了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成为完整的叙事散文,《左传》的情节结构主要是按时间顺序交代事情发生、发展和结果,但倒叙与预叙手法的运用,也是其叙事的重要特色;

2.《左传》叙事,往往很重视完整的叙述事件的过程和因果关系,《左传》叙事最突出的成就在指描写战争,《左传》对事件因果关系的叙述,还常有道德化与神秘化的特点; 3.《左传》是一部历史著作,但作者把事件叙述的颇具戏剧性;

4.由于它是编年史,人物的言行事迹大多分散记录在事件发生的各个年代,很少对某个人集中描写,只有把同一个人在不同年代的事迹联系起来,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左传》广泛描写了各种人物,其中许多人物写得个性鲜明,《左传》叙事中人物的行动构成了表现人物的主要手段,而绝少对人物进行外貌、心理等主观静态描写; 5.《左传》中的记言文字,主要是行人应答和大夫辞令,这类记言文字简洁精练、委曲达意叙述语言简练含蕴、词约义丰

《战国策》的艺术成就:

1.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全书对战国时期从人物都有鲜明的描写,尤其是士,以虚构和想象进行文学性描写,《战国策》还以波澜起伏的情节,个性化的言行,传神的形态和细节来描写人物,出现了一个人物的事迹有机集中在一篇文章,纪传体的成立开创了先例;

2.《战国策》“文辞之胜”,在语言艺术上的空前成功,是其文学成就的重要方面,铺张扬厉,气势纵横,可说是主要特色还有大量的寓言故事,佚闻掌故来增强辩词的说服力,还与行文的夸张铺陈,大量运用的对偶排比有关

《孟子》的散文成就

1.长于论辩,是《孟子》散文的特征,巧妙地运用了逻辑推理的方法;

2.“孟子长于譬喻”在论变种常用比喻,把抽象的道理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来; 3.气势浩然是《孟子》散文的重要风格特征;

4.《孟子》的语言明白晓畅、平实浅近,同时又精炼准确

《庄子》的艺术成就或艺术价值:

1.《庄子》不仅由于寓言数量多,还在于这些寓言表现出超常的想象力,构成奇特的形象世界;

2.“寓真于诞,寓实于玄”是《庄子》的主要特征

3.构成了瑰玮諔(chu)诡的艺术境界,具有散文诗般的艺术效果,表现出形象诙谐的论辩风格

4.《庄子》的语言如行云流水、汪洋恣肆、跌宕起伏,节奏鲜明,音调和谐,具有诗歌语言的特点

《楚辞》对文学的影响:

1.楚辞创造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都较《诗经》更为自由且富于变化,能够更加有效地塑造艺术形象和抒发复杂、激烈的感情,就语言描写而言,为汉代赋体文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2.楚辞突出的表现了浪漫的精神气质,这种浪漫精神主要表现为感情的奔放,对理想的追求,以及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塑造,想象的奇幻,另一浪漫特征表现在它通过幻想、神话等创造了一幅幅雄伟壮丽的图景;

3.楚辞的象征手法对后世的文学创作有重大影响

第二编——秦汉文学

汉代文学的发展大体分为四个时期:

1.2.3.4.初创,自高祖至景帝,多种沿袭余绪,这个时代代表贾谊和枚乘

全盛,自武帝自宣帝,新体赋在此期间定型、成熟,以司马相如为首《史记》 中兴,从元帝至东汉和帝,掀起第二次高潮,扬雄、班固 由盛转衰,从安帝至灵帝,张衡集中体现了现代文学的历史转变,抒情短赋陆续出现《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文人的最高成就

枚乘《七发》艺术特点:

对先秦文学的借鉴;逐步盘开手法的运用;移步换形和夸张手法的运用;《七发》在文学上的地位,首先它标志着汉大赋体制的形成

《上林赋》意义:

在内容上——帝国形象的塑造;一统观念的弘扬;时代精神的体现

司马相如的艺术成就:

1.按时空顺序和以类相缀兼用的铺成方式; 2.主客问答的结构形式与夸张笔法的融通;

3.据法灵活多变,句式长短不一,大量的三言排比句式,这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首开风气之先,很容易收到紧迫、急促的效果,使作品具有奔腾跳跃的气势;

4.总之,司马相如这篇作品所创造的是一种巨丽之美,是充满浪漫色彩的壮阔画面,成为后世赋家争相效仿却又无法企及的楷模

扬雄《甘泉赋》对写景发展:

采用主体向观照对象逐步趋靠的方式进行铺陈;铺陈空间的多向维度,展示的是三维六合空间;对骚体赋赋予新的功能

《史记》的体例特点:

1.创立了纪传体的通史;

2.全书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组成;十二本纪是纲领,统摄上自黄帝、下至西汉武帝时代三千年的兴衰沿革;

3.十表、八书作为十二本纪的补充,形成纵横交错的叙事网络;三十世家围绕十二本纪而展开,世家与本纪的关系,犹如“二十八宿环北拱,三十辐共一毂”运行无穷

《史记》的叙事成就:

1.《史记》一书最有文学价值的是人物传记,司马迁在编排人物传记时显示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2.《史记》各层次人物专辑的排列基本是以时间为序,但又兼顾各传记之间的内在联系,遵循

3.《史记》的叙事没有停留于表面现象的陈述,而是追溯根源,揭示出隐藏在深层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史记》叙事有详略之分,一般情况下,司马迁对于事情发展的起因,往往都详写,而对于这种原因所引发的最终结果,往往是略写; 4.司马迁有很强的驾驭材料的能力,无论是头绪众多的历史事件,还是人物错杂的重大场面,他写起来都条理清晰,显得游刃有余

《史记》的人物刻画:

1.《史记》中的“纪”、“传”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散文,通过展示人物的活动而再现多彩的画面,本纪、本家、列传中的人物来自不同阶层,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市井细民,《史记》中的人物形象各具姿态,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不但不同类型的人物迥然有别,就是同一类型的人物,形象也罕有雷同,能准确把握表现对象的基本特征加以渲染,使许多人物形象的个性非常突出,能充分注意到他们的家庭出身、文化教养、社会经历等各方面的因素;

2.《史记》人物形象的共性是多方面的,一是、知恩图报,以德报怨。二是、以牙还牙,以怨抱怨。三是、士为知己者死,为报答知遇之恩而赴汤蹈火,甚至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

3.《史记》中的人物既有鲜明的个性,又有普遍的共性,是共性与个性完美的结合,司马迁在刻画人物时,采用多维透视的方法,使笔下的人物显露多方面的性格特征,有血有肉,生动丰满

两汉乐府诗的主要内容:

1.2.3.4.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悬殊,苦乐不均在诗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汉代乐府还对男女两性之间的爱与恨做了直接的坦露和表白; 表达了强烈的乐生恶愿望; 总之,两汉乐府诗在表现人世间的苦与乐、两性之间的爱与恨时,受《诗经》影响较深,有国风、小雅的余韵,而在书法乐生恶死愿望时,主要是继承楚文化的传统,是《庄》《骚》的遗响

两汉乐府诗如何取材:

1.创作主体在选择叙事对象时,善于发现富有诗意的镜头,即使摄入画面,对于偶然性、突发性的事件的捕捉也很有新意,尚奇倾向;

2.两汉乐府诗多数具有比较完整的情节,而不限于撷(xie)取一二个生化片段,那些有代表性的作品都是讲述一个有头有尾、有联系情节的故事;

3.两汉乐府诗塑造出一批栩栩如生的形象,它们各具特点,绝无雷同;

4.叙事手法详略得当,繁简有法,详于叙事略于抒情,铺陈场面、详写中间过程而略写首尾始末,详写腐蚀仪仗而略写容貌形体;

5.以寓言的形式叙事,称为两汉乐府诗的一个特点

《史记》与《汉书》在写人上的区别:

1.《史记》最精彩的篇章是楚汉相争和西汉初期的人物传记,《汉书》的精华则在于对西汉盛世各类人物的生动记叙; 2.除《世家》外,《史记》的人物传记基本都是以写但个人为主,很少全面叙述家族的兴衰史,《汉书》记述了许多世袭官僚家族的历史;

3.《史记》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有大量悲剧人物的传记,《汉书》中的悲剧人物的数量不如《史记》那样众多

《史记》和《汉书》在写法上的区别:

1.《汉书》笔法精密,在平铺直叙过程中寓含褒贬、预示吉凶,分寸掌握得非常准确; 2.《汉书》不但对于事情的来龙去脉能够清晰地加以叙述,而且对于那些带有起始性质的事件,都要特别加以强调,已引起读者的注意; 3.《汉书》的谨严有法,还在于它对某些材料的位置安排有自己的特殊规定,并且在全书一以贯之

《古诗十九首》哲学关系:

永恒与有限的关系;人的心态与生命周期的关系;忧郁与欢乐的关系;来去与亲疏的关系

《古诗十九首》感受:

敏锐的节序感;微妙的空间感;深切的世态炎凉感

《古诗十九首》写作特点:

1.《古诗十九首》是古代抒情诗的典范,它长于抒情,却不径直言之,而是委曲婉转,反反复低徊;

2.《古诗十九首》中的许多诗篇以其情景交融、物我互化的笔法,构成浑然圆融的艺术境界;

3.《古诗十九首》的语言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用最明白晓畅的语言道出真情至理

小知识点

1.诸子中《庄子》援引神话最多

2.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淮南子》以《山海经》最有神话学价值

3.《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宫305篇,全书主要采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按乐分风雅颂三类,风即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雅即“正”,指朝廷正乐,西周王畿的乐调,雅分为大雅和小雅,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许多都是舞曲

4.从《诗经》开始就显示出了我国抒情诗特别发达的民族文学特色,从内容上:风雅,从形式上:比兴

5.散文的萌芽: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 6.《尚书》铜器铭文相近,《尚书》是商周记言史料的记编,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商书·盘庚》是最可靠的殷代作品,也是我国记言文之祖 7.《国语》以记言为主,晋最多

8.许多作者是战国后期纵横家,用言辞打动君主目的联盟,刘向定名《战国策》 9.先秦叙事散文奠定了我国古代小说基本的叙事结构 10.语录体《论语》、韵散结合体《老子》、对话体《孟子》、寓言体《庄子》、独立成篇的专题论文《荀子》和《韩非子》 11.《荀子》《韩非子》中的专题论文标志着说理散文体制的定型 12.先秦说理文,最有价值的是《庄子》,《庄子》33篇,分为内、外、杂三部分,一般认为内为庄子所作

13.《庄子》中自称其创作方式是“以卮言为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 14.《庄子》一书,大都用“三言”形式说理,寓言是最主要的表现方式 15.刘向,编成《楚辞》一书,王逸《楚辞章句》

16.《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带有自传性的一首长篇抒情诗,“离骚”二字,司马迁认为是遭受忧患的意思,王逸解释为离别的忧愁 17.一般认为,《离骚》的主旨是爱国和忠君 18.《九歌》11篇,不同诗篇祭祀不同的神,《东皇太一》——天神,《山鬼》——山神,《国殇》祭祀阵亡将士之魂

19.《九歌》是屈原所作的一组抒情诗的总称,包括《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等九篇 20.《九辩》是宋玉的代表作,其中最动人的是对秋景的描写 21.《毛诗序》阐述的基本观点,成为汉代文学的灵魂和主调,《毛诗序》主张诗歌要“发乎情,止于礼义

22.《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召集门客辑合百家九流之说编写而成 23.李斯《谏逐客书》 24.董仲舒《春秋繁露》、《天人三策》 25.刘向《新序》《说苑》刘向说理散文的代表作

26.汉赋有骚体赋、汉大赋和抒情小赋之分,贾谊是骚体赋的代表作家,他也是现今有作品传世的第一位汉代赋作家,《吊屈原赋》和《鵩fu鸟赋》最为著名

第二卷

简答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

文学的自觉的三个标志:

第一、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 第二、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更重要的是对各种体裁的体制和风格特点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

第三、对文学的审美性有了自觉的追求

曹丕的新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个人情感的抒发

二、文人化艺术表现手法的使用与艺术风格的形成,这主要表现在语言的工丽和艺术形式的创造上

曹植分期写作特点:

曹植的创作以建安二十五年为界,分为前后期 前期洋溢着乐观、浪漫的情调,对前途充满信心 后期主要表达由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愤

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建安风俗):

即使建安文人饱受乱离之苦,建功立业、扬名后世,成为他们共同的追求 人生苦短的哀叹,是建安诗歌的另一个主题

建安时代是文学开始走向自觉的时代,也是诗人创作个性高扬的时代 浓郁的悲剧的色彩

与汉魏古诗相比,太康诗风“繁缛”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言由朴素古直趋向华丽藻饰

二、描写有简单趋向繁复

三、句式由散行趋向骈偶

陶渊明田园诗的主要内容:

他的田园诗有的是通过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田园生活的简朴,表现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 着重写躬耕的生活经验,这是其田园诗最有特点的部分 他有些田园诗是写自己的穷困和农村的凋敝

具体地说,陶诗的艺术特色可以概括为:

一、情、景、事、理的浑融。陶诗发乎事,源乎景,缘乎情,而以理统摄。陶诗中的“理”不是抽象的哲学说教,而是在生活中亲自体验到的,其中包含着生活的情趣

二、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陶诗所描写的对象,往往是最平常的事物,然而一经诗人 笔触,往往出现警策,只是白描,朴朴素素,陶诗的语言不是未经锤炼的,只是不露痕迹,显得平淡自然

《木兰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的特点:

首先,是描写有繁有简,剪裁精当而结构严谨 其次,通过人物的行动和气氛的烘托来刻画人物的心理、性格,将叙事与抒情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诗中复沓、排比、对偶、问答的句式;叠字、比喻、夸张的运用;或叙事、或摹声、或写景,均服务于木兰形象的塑造

从陶到谢,诗歌艺术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从写意到摹象

陶诗只是写与景物融合为一的心境,谢灵运则是山姿水态在他的诗中占据了主要的地位,和“尚巧似”成为其主要的艺术追求 其次、从启示性到写实性

陶诗中的物象描写常采用白描的手法,而谢灵运充分发挥了语言的表现力,增强了语言描写实景实物的效果

从陶渊明到谢灵运的诗风转变,正反映了两代诗风的嬗递。如果说陶渊明是结束了一代诗风的集大成者的话,那么谢灵运就是开启了一代新诗风的首创者。

鲍照诗歌的主要内容:

1)表现其建功立功的愿望和书法寒门之士备遭压抑的痛苦,对社会下层的生活有更广泛的接触和更深刻的感受

2)描写边塞战争、反映征夫戍shu卒的生活 3)描写游子、思妇和弃妇的诗

4)反映统治者横征暴敛和百姓的疾苦

谢眺诗歌的写作特点

1)谢眺最突出的贡献,是对山水诗的发展和对新诗的探索。他继承了谢灵运山水诗细致、清新的特点,但又不同于谢灵运那种对山水景物作客观描摹的手法,而是通过山水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情感已去,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地步,形成一种清新流丽的风格 2)谢眺曾说:“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讲究平仄四声的永明声律运用于诗歌创作之中,因此他的诗音调流畅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悦耳

3)谢眺也是一位善于熔裁警句的好手,他笔下的警句对仗工整,和谐流畅

庾yu信诗歌前后的特点:

他的一生,以42岁出使西魏并从此流寓北方为标志,可分为前后期 庾信前期的诗文,有供君主消遣娱乐的性质,思想内容轻浅单薄

后期以乡关之思为哀怨之辞——感伤时变、魂牵故国、叹恨羁旅、忧嗟身世

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

陈子昂的诗歌主歌是什么:

1)复归风雅是陈子昂振起一代诗风的起点《感遇》 2)壮伟之情和豪侠之气

3)复归风雅的目的不只是美刺比兴,而是要追踪多悲凉慷慨之气的建安风骨,寄托济世的功业理想和人生意气,他提出一种“骨气端翔,音调顿挫,光英朗练”的诗美理想

王维田园诗的写作特点:

1)他精通音乐,又擅长绘画,在描写自然山水的诗里,创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静逸明秀诗境,善于在动态中捕捉自然事物的光和色,在诗里表现出极其丰富的色彩层次感

2)习惯于把宁静的自然作为凝神观照而息心静虑的对象,王维多喜欢写独坐时的感悟,将禅的静默观照与山水审美体验合而为一

王维、孟浩然山水诗写作的区别: 1)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更贴近自己的生活,“余”、“我”等字样常出现在诗里;孟浩然的景物描写,常常就是他生活环境的一部分,常有即兴而发、不假雕饰的特点。相较而言,似比王维的诗更显淳朴,更接近陶渊明诗豪华落尽见真淳的境界

2)孟浩然一生多次出游,而且偏爱水行,形成平淡清远而意兴无穷的明秀诗境,如果说王维的山居歌咏长于表现空山的宁静之美的话,那么孟浩然的乘舟行吟之作,则给人以洗削凡近之感,自然平淡是孟浩然山水诗的风格特点

李白乐府诗的写作特点:

1)李白的乐府诗大量地沿用乐府古题,或用其本意,或翻案另出新意。其创新意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借古题写现事,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用古题写己怀,因旧题乐府蕴含的主题和曲名本事,在某一点引发了作者的感触和联想,用它来抒写自己的情怀 2)因偏重于主观抒情,更能体现李白诗歌创作发兴无端、气势壮大的个性特色《蜀道难》

李白诗歌的艺术特点:

1)李白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到细致的描述《上李邕yong》

2)洒脱不羁的气质、傲世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爆发强烈的感情,形成了李白诗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它往往是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地奔涌而出《将进酒》 3)与喷发式感情表达方式结合,李白诗歌的想象变幻莫测,一个想象紧接着另一个想象之间,跳跃极大,意象的衔接组合也是大跨度的

4)李白诗中颇多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大鹏、巨鱼、长鲸,以及大江、大河、沧海、雪山等,都是他喜欢吟咏的对象,李白诗里不乏清新明丽的优美意象,因此,李白诗的意象,便有壮美与优美两种类型 5)在李白诗里,用最多的色彩字是“白”,他天性开朗,喜欢明丽的色调,李白诗歌的语言风格,具有清新明快的特点,明丽清爽是其词语的基本色调

为什么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

1)在于具有史的认识价值。常被人提到的重要的历史事件,在他的诗中都有反映《收京三首》 2)杜诗的“诗史”性质,主要的还不在于它提供了史的事实,而杜诗提供的事件更为广阔、更为具体也更为生动的生活画面《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杜甫诗歌的写作特点:

1)2)3)4)五、七言古体写时事,即事名篇,把叙事手法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则是杜甫的创造 杜诗叙事,既叙事件经过,又用力于细部描写《羌村三首》、“三吏”、“三别” 杜诗叙事,融入强烈的抒情,多数的叙事诗,他其实是作为抒情诗来写的

有时还杂以议论,融抒情、叙事、议论于一体,记述的是时事,反映的是历史的真实画面,而抒发的是一己情怀,是诗歌表现手法的一种转变,是杜诗异于盛唐诗的地方

杜诗的律诗的写作成就:

1)首先、在于扩大了律诗的表现范围,不仅以律诗写应酬、咏怀、羁旅、宴游,以及写山水,而且用律诗写时事,为扩大律诗的表现力,他以组诗的形式,表现一些较难表现、较宽泛的内容,最成功的是七律

2)杜甫把律诗写得纵横恣肆,极尽变化之能事,合律而看不出声律的束缚,对仗工整而又看不出对仗的痕迹《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3)杜甫律诗的又一成就,在于他炼字炼句上的成功,他善于用动词使诗句活起来,用副词使诗疏畅而富于转折,他还善于用颜色字以强化某种情感色彩,用叠字以创造氛围,用双声叠韵的声调更加和谐悦耳,用俗字口语使诗读起来更加亲切

杜甫的集大成表现: 首先、他身上集中了中国文化传统里的一些最重要的品质,即仁民爱物、忧国忧民的情怀 其次、就诗歌传统自身言,杜诗的叙事与议论,显得受到《诗经·小雅》的影响。而其悲歌慷慨的格调,又与《离骚》相近,即使只从语言或意象上说,也可找出杜甫与前辈诗人的各种联系

作为一个诗派,韩、孟等人有明确的理论主张:

“不平则鸣”说;“笔补造化”;特别崇尚雄奇怪异之美

韩愈诗歌的写作特点:

韩愈最具独创性和代表性的作品,则是那些以雄大气势见长和怪奇意象著称的诗作 在诗歌表现手法上,韩愈也作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用写赋的方法作诗,铺张罗列

李贺诗歌的写作特点:

总的来说:主体心灵的全力开掘和虚幻意象的巧妙营造,由此形成了与韩、孟颇有差异的凄艳诡激的诗风

一、多以乐府体裁驰骋想象,表现其苦闷情怀,用“泣”“啼”等字词使其感情化,由此构成极具悲剧色彩的意象群

二、为了强化诗歌意象的感染力,李贺还以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精选的动词、形容词,来创造视觉、听觉与味觉互通的艺术效果

三、想象、幻想又总是和夸张相并行的

刘禹锡、柳宗元诗歌风貌的异同:

相同——刘禹锡、柳宗元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穷僻荒远的贬所度过的,所以抒写内心的苦闷、哀怨,表现身处逆境而不肯降心辱志的执着精神,便成了他们诗歌创作的主要内容 不同——首先、刘禹锡的诗,大都简洁明快,风情俊爽,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直气势,最为人称道的是咏史怀古的诗作。与刘禹锡相比,柳宗元诗又别具风貌,简言之,刘诗昂扬,柳诗沉重,刘诗外扩,柳诗内敛,刘诗气雄,柳诗骨峭,刘诗风情郎丽,柳诗淡泊简古

《新乐府》五十年前的诗创的得失:

首先、一篇专咏一事,篇题即所咏之事,篇下小序即该篇主旨

其二、不少篇章形式灵活,多以三字句起首,后接以七字句。富有民歌咏叹情调。在语言运用上,力避典雅的书面语,而用口头语或俗字穿插其间 其三、一些优秀诗篇善于生动的描绘人物,感情浓烈

白居易的《新乐府》又是有不少遗憾的:

其一、创作的目的是“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作者往往不惜以丧失艺术性为代价,给诗篇添加一个议论的尾巴

其二、有些诗篇所写事件,诗人本无深感,所以写的枯燥乏味 其

三、在语言使用上,因一意追求浅显务尽而失之于直露无隐

《琵琶行》与《长恨歌》在艺术表现上的两个特征:

突出特点是抒情因素的强化

还表现在以精选的意象来营造恰当的氛围、烘托诗歌的意境上

古文运动发生的原因:

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使盛唐时代强大繁荣、昂扬阔大的气象一去不返,一部分人士怀着强烈的忧患意识,以期王朝中兴

文学文风的改革也与文章发展的内部规律密切相关,以骈文而论,华美的形式成了表达思想、反映现实的障碍

韩、柳的古文理论有如下内容:

其一、是“文以明道” 其

二、也充分意识到“文”的作用,为写好文章而博彩前人遗产 其

三、为文宜“自树立,不因循”,贵在创新

其四、韩愈论文非常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和文章的情感力量

韩、柳在散体文创作上开拓性体现:

在勇于创新的基础上建立新的散文美学规范——从辞采来说,即一致反对骈文末流,尽量吸收骈文的优长;从语言来说,即力倡“去陈言”,又强调“文从字顺”;从技巧来看,韩愈善于用变化多端的构思方法组织文章,善于通过比喻、排比、细节描写来丰富文章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韩、柳将浓郁的情感注入散文之中,大大强化了作品的抒情特征和艺术魅力

韩愈古文的写作特点:

韩愈的议论文重在反映现实,作不平之鸣,并在行文中夹杂着强烈的感情倾向《师说》最有代表性》,议论文字往往惊世骇俗,极具震摄人的气势

韩愈还在传记、碑志中表现出状物叙事的杰出才能,其传记文《张中丞传后叙》从而一举打破了传统碑志死气沉沉的局面,使之成为一片片生动的人物传记

柳宗元的杂文有两个显著的特征:

一、正话反说,借问答体抒发自己被贬被弃的一怀幽愤

二、巧借形似之物,抨击政敌和现实

唐传奇的分期及特点:

1)初、盛唐时代的发轫期——由六朝志怪到成熟的唐传奇之间的一个过渡阶段,作品数量少,艺术表现上也不够成熟

2)中唐时期是传奇发展的兴盛期——题材多取自现实生活,涉及爱情、历史、政治、豪侠、梦幻、神仙等诸方面,就中以爱情小说的成就最为突出 3)晚唐时代开始退潮,出现了由盛转衰的局面——出现了不少传奇专集,涌涌现出了一批描写豪侠之士及其侠义行为的传奇作品

李商隐诗多义性的原因:

1)李商隐诗的多义性与其意象的独特有一定的联系,李诗意象,多富非现实的色彩,诸如珠泪、玉烟,源于内心,内涵远较一般意象复杂多变

2)李诗大量用典,又擅长对典故的内涵加以增殖或改造,他往往不用原典的事理,而着眼于原典所传达或所喻示的情思韵味

3)李诗的多义性与诗中独特的意象组合也很有联系,其意象往往错综复杂,不受现实生活中时空与因果顺序限制

李商隐凄艳浑融的风格特征及其成因:

艳与爱情生活的不幸,身世遭遇的坎坷,乃至对唐王朝命运的忧思相联系

在艺术上具有博大的气象和完整性——拥有自己的意象群;李诗技法纯熟;情感的统一

李诗的艺术成就:

一、对心灵世界作出了前人未曾有过的深入开拓与表现

二、开拓了一个全新的艺术表现的领域:非逻辑的、跳跃的意象组合;朦胧的情思与朦胧境界的创造;把诗境虚化

三、在无题诗、咏史诗、咏物诗三中类型做出贡献

四、在体裁方面,他的七律,七绝,深婉精丽,充分发挥了这两种诗体在抒写情感、表现心理方面的潜能

韦词与温词的区别:

温词是客观描绘,非常隐约,唤起人一种深美的联想而已。韦词则直抒胸臆,显而易见 温词异象迭出。韦词则是一首词围绕一件事从容展开 温词绵密而韦词疏朗,温词雕饰而韦词自然

李煜的本色和真情性突出表现:

真正用血泪写出了他那种亡国破家的不幸 本色而不雕琢,多用口语和白描 因纯情而缺少理性节制

名词解释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王孟诗派)盛唐诗歌流派之一,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以创作山水风光和田园生活题材著称。诗歌以五言为主,诗风恬静,作者一般具有佛道或隐逸思想。

盛唐边塞诗派:盛唐诗歌流派之一,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又被称为“高岑诗派”,以反映边塞风光、战争以及由此而来的征夫思妇情感为主,诗体以七言为主流,诗风慷慨悲壮,是盛唐时期英雄主义的集中体现。

沉郁顿挫:感情基调是悲愤,他的诗有一种深沉的忧思,感情都是深沉阔达的,每欲喷薄而出时,中和处事的心态,使它变得缓慢、深沉,变得低回起伏。沉郁,是情感的悲慨壮大深厚;顿挫,是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出自杜甫的《进雕赋表》,但后世一般作为杜甫诗歌的定评。

大历诗风:大历年间是盛唐诗风向中唐诗风演变的过渡期,大历诗风,指的是大历至贞元年间活跃于诗坛上的一批诗人的共同创作风貌,表现出一种孤独寂寞的冷落心境,追求清雅高逸的情调。虽有风味而气骨顿衰,遂露出中唐面目,代表诗人是韦应物、刘长卿。

大历十才子:最初见于中唐诗人姚合编的《极玄集》,即卢纶、韩翃hong、钱起等,因大历初年在长安参加重要的唱和活动而为世人所瞩目,创作倾向和诗风的相近,主要写日常生活细事、自然风物和羁旅愁思,抒发寂寞清冷的孤独情怀,讲究格律辞藻,追求清雅闲淡,工于白描写景。

韩孟诗派:是中唐以韩愈、孟郊为代表的诗歌流派,形成于贞元、元和年间,主张“不平则鸣”和“笔补造化”崇尚雄奇怪异之美。

元白诗派:诗歌主要注重写实、崇尚通俗、强调讽喻,倡导诗歌为君、为民所作,诗歌体制新题乐府为主,以白居易、元稹为首的诗歌流派。

元和体:以次韵惆怅为主,流连光景、浅切言情的“小碎诗篇”包括元稹的艳体诗,这类诗是元和年间文人交往唱和的代表,在社会上流传很广影响极大。

古文运动:中唐韩、柳等倡导文体文风的改革,自内容言,是明道载道,把散文引向政教之用,和当时的政治形势有密切的关系;自形式言,是骈体而散文,是散文自身发展的一种要求。这是一次有目的、有理论主张、有广泛参与者并且有深远影响的文学革新。

唐传奇:指唐代流行的文言小说,作者大都以记、传名篇,以史家笔法,传奇闻异事,标志着古代文言小说的成熟。

小知识点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

1)2)3)4)《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是我国现存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燕歌行》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曹植是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文人。

曹植的诗确如锺zhong嵘rong《诗品》所说:“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

5)建安七子:曹丕《典论·论文》成孔融、陈琳、王粲、许幹、阮瑀、应玚、刘桢为“七子”

6)阮籍的代表作是《咏怀诗》八十二首,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组诗的先河。7)嵇康《幽愤诗》其四言《赠秀才入军》 8)锺嵘《诗品》评嵇康诗为“峻切”

9)陆机、潘岳是西晋诗坛的代表,所谓太康诗风就是指以陆、潘为代表的西晋诗风。10)“繁缛”本指繁密华茂,后用以比喻文采过人。

11)左思曾以《三都赋》名震京都,但却以《咏史》诗八首奠定地位。《咏史》诗的主要内容是寒士之不平及对士族的蔑视与抗争,开创了咏史诗借咏史以咏怀的新路。12)诗歌以“游仙”名篇始于曹植

13)郭璞的游仙诗今存19首,9篇为残篇继承了《诗》、《骚》的比兴寄托传统 14)辞彭县令,是陶渊明一生前后两期的分界线。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是陶渊明思考人生所得出的两个主要结论,也是他人生的两大支柱。

15)陶诗的题材主要分为五类:田园诗、咏怀诗、咏史诗、行役诗、赠答诗。16)自然,不仅是陶渊明的人生旨趣,也是其诗歌的总体艺术特征。17)《归去来兮辞》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

18)南朝民歌中的抒情长诗《西洲曲》和北朝民歌中的叙事长诗《木兰诗》,分别代表着南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

19)真正大力创作山水诗并在当时及时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是谢灵运。20)鲍照。谢灵运、颜延并称元嘉三大家。

21)徐庾体是指徐、庾父子置身东宫时所作的风格绮艳流丽的诗文。22)中国古代小说有两个体系,即文言小说系统和白话小说系统。文言小说成熟的形态是唐传奇,白话小说成熟的形态是宋元话本。

23)“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是指那些琐屑的言谈、无关政要的小道理。24)魏晋南北朝小说可以分为两类: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

25)志怪小说按内容分为三类:地理博物;鬼神怪异——干宝《搜神记》;佛法灵异

26)志人小说按内容分为三类:笑话;野史;逸闻轶事——刘义庆《世说新语》成就影响最大

27)《世说新语》的编撰者刘义庆,鲁迅先生曾把它的艺术特色概括为“记言则玄远冷隽juan,记行则高简瑰奇“

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

1)上官体:上官仪对诗歌体制的创新,主要在体物图貌的细腻、精巧方面,但诗的题材内容还局限于宫廷文学应制咏物的范围之内,缺乏慷慨激情和雄杰之气。上官体的“琦错婉媚”,具有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的倾向。2)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杰”大都生于唐贞观年间,卢、骆生年较早,其年辈比王、杨为长,四人的创作个性是不同的,所长亦异,其中卢、骆长于歌行,王、杨长于五律,但他们都——官小而才大,有一种十分明确的审美追求,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使唐代诗歌有宫廷走向市井,由台阁走向江山和塞漠。3)杜审言、李峤、苏味道和崔融并称为“文章四友”

4)复归风雅是陈子昂振起一代诗风的起点,集中体现为他创作的38首《感遇》诗。5)张若虚仅存两首,但一首《春江花月夜》就奠定了他在唐诗史上的大家地位。6)大历诗歌的产生,主要出自两大诗人群体:一是以长安和洛阳为中心的钱起等“十才子”诗人;二是长期在江南任职的地方官诗人刘长卿等。

7)在大历诗坛,以边塞诗独树一帜而艺术成就很高的诗人李益。8)顾况诗俗的一面影响了张籍、王建和元、白诗派,怪奇的一面影响了韩、孟诗派。9)苏轼所谓“郊寒岛(贾岛)瘦”之“郊寒”一语,可以说是对孟郊特点的最好概括。10)小品代表作家:皮日休、陆龟蒙、罗隐等人。11)李商隐、温庭筠、段成式,号“三十六体”

12)陈玄祐的《离魂记》是传奇步入兴盛期的标志性作品。13)《霍小玉传》是中唐传奇的压卷之作。14)温庭筠称为花间派的鼻祖。

第三篇: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新闻专业上课通知

文学院二学位汉语言文学专业、新闻专业上课时间定于2012年2月25日(周六)开始上课。具体时间地点如下: 教材自己解决,教材版本向任课教师咨询。

2.赛罕校区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二学位赛罕校区课程表

课号 课程名称 时间

中国现代文学

(一)周六上午1--4节中国古代文学

(一)周六下午5--8节文学概论 周日上午1--4节中国当代文学 周日下午5--8节地点 田楼201 田楼201 田楼201 田楼201 任课教师刘绪才 张丽华 吴玉英 王俊义

第四篇: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

【摘要】汉语言文学专业不是应用型较强的专业,为适应当前的就业形式,本文提出从两个角度指导该专业的教学:从实用性的角度,优化课程,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和强化课程应用性,提高学生本专业的应用能力;从创新的角度,突破专业限制,进行教学内容创新,并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丰富他们的知识结构,增强其在社会立足的本领。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教学探讨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特点

汉语言文学专业很难和一些实用性较强的专业,如工程、建筑、医学、会计等一样获得准确的职业定位,更是很难直接和应用型人才挂钩。它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是体现人文精神的最直接的载体,担当着传承与提升全民语言与文化素质的重任[1]。其主干内容是中外的优秀文学文化遗产,而核心内容则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对自身、他人、集体、民族、国家,乃至对人类的一种认识与社会责任感。为此,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特点在于:所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从事人的工作的,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学不体现在应用性,而是体现在对社会观念与精神取向的影响上;不注意直接创造可以计量的经济效益,而在于创造无法用数字统计出来的社会效益等。由于社会的进步和当前就业压力的增大,教学实用主义成为了教学的主要目标,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而言,也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革,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之上,积极和社会接轨。

2用实用性理念指导专业教学

《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给出该专业的就业方向为教师、各类编辑职务、文秘、文案策划人员等。但事实上,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岗位大多集中在政府机关、教育科研、新闻出版、企业公司等中国单位,还有少数人涉足律师、房地产、金融外贸等新兴行业。由此可见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较宽的职业适应性,但同时,由于相关行业存在文秘、新闻、广告、公共管理专业的毕业生,造成了对他们较大的冲击力。从现实意义来看,从实用性的角度指导教学应注意:

2.1优化课程,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包含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等十余门课程,有必要从以下三个角度对课程进行优化:精简课程内容,每门课都要根据对本领域最新知识结构的分析来设计教学内容,强化核心内容;优化课程结构,按照学科发展的当下高度来考虑学科基础,设计课程内容体系;整合各课程之间的内容,避免内容交叉重复,如写作学和文学概论中的文体学知识。

2.2强化课程应用性,提高学生本专业的应用能力。以就业的观点指导教学改革,就必须讲求专业的实用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社会上立足。结合该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即现代“读”、“写”、“说”这三个方面的能力,必须加以强化[2]。该专业的实用性教学应体现在五个方面:古今各种文体的阅读能力,现代各类文体的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语文教学能力,信息调研能力等。学校和教师必须精心设置课程体系,安排教学内容,形成本专业课程的应用模块,通过系统的应用技能课程的设置,以保证学生在学校能够提高这五个方面的能力,获得将来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应用能力,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

3用创新的理念指导专业教学

创新包括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思维创新等。本文强调:

3.1突破专业限制,进行教学内容创新。该专业的学生就业范围较广,但往往不精,竞

争力上不如其他专业学生。鉴于该专业的特殊性,教学过程中不必过分拘泥于语言与文学本身,而可以结合汉语言文学的历史发展与就业现状,对学生进行相关职业技能的培养。事实上很多新专业如新闻、广告、文秘,甚至公共管理基本上都是从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发展而来的。因此,在保证专业根基扎实的前提下,应打破人为设定的专业界限,以便更大限度地发挥汉语言文学的专业优势。如教育与教学、新闻传播、文秘与公关、社区文化管理、广告文案等等都可以设计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模块,学生通过这些模块的学习获得动手能力和从业能力。3.2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身要求学生具备丰厚的东方文化底蕴。该专业有极强的文化特征,其教学直接影响学生对汉语的感情,对东方文化的亲合及从中汲取创新精神动力,并影响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因此汉语言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3]。首先,教师应有强烈的创新教育意识,思想上要勇于开拓,力求提出独特的、新的教育活动思路,行为上善于探索,潜心实验,不断总结和不断进取。在教学中不能满足做文化的传声筒,要适当的通过文化评论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并对社会文化现象进行思考,如博客,新媒体等多种文化传播方式都可以成为学生思考的问题。其次要勤于思敏于行,发展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应以其丰富的知识做背景,在教学中不断抛出新观点,给学生以震撼,激励他们也去发现、思考、创新。可以说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必须在不讷于言的同时,还要敏于行。沉默寡言不是该专业的个性,只有言行结合,才能让学生让自己更自信,更有思考的动力。

参考文献

[1]伍建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J].2008,(11):204-205.[2]陈吉猛.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08,(9):74-76.[3]丁琴海.大学人文教育的几点思考[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7,(3).

第五篇:汉语言文学

文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专

业概况

一、培养目标及规格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 能胜任文化、宣传、教学、管理等工作,具有较宽阔的文化视野和创新能力,综合素质良好的汉语言文学实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的业务培养要求:能正确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语言、文学的基本原理,能较扎实地掌握汉语和文学的基础知识并具有相邻学科的有关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具有较强的文学分析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能阅读和检索古典文献,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二、主干课程

中文方向:语言学概论、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汉语专题、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文论专题、艺术欣赏(本)、专题写作等

师范方向:语言学概论、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汉语专题、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文论专题、现代教育思想、中学语文教学研究等

三、修业年限与毕业

实行学分制,学生注册后8年内取得的学分均为有效。

中央电大按三年业余学习安排教学计划。

本专业最低毕业学分为71学分。学生通过学习取得规定的毕业总学分,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即准予毕业,并颁发国家承认的高等教育本科学历毕业证书。

下载汉语言文学专1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汉语言文学专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汉语言文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化的枷锁——论中国国企改革的步履蹒跚 [2009-4-16] [0]曹操的人物形象分析 [2009-3-9 14:49:04] [1]论对话理论与语文教育教学 [2009-3......

    汉语言文学

    南屏镇曹家湾小学营养餐自查报告 为确保“营养餐工程”能够安全、平稳实施,我校根据上级通知精神,认真开展了营养餐工程管理自查工作,现就我校实施“营养餐工程”管理情况自查......

    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师范类)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

    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 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汉语言文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和宽广的文化视野,具有较强写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同时具备从事新闻与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能力......

    汉语言文学

    成人高等教育 本科生论文 浅谈有关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 院 系 许昌学院专 业 汉语言文学班 级 2011级 学 号 201143435 学 生 姓 名 宋晓燕联 系 方 式 18739......

    汉语言文学(开专)综合实践实施细则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 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综合实践环节实施方案为落实“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教学计划,实现培养目标,保证综合实......

    汉语言文学复习资料(合集)

    2012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文学改良争议》胡适(1917)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1918) 《文学革命论》陈独秀(1917) 《人的文学》、《平民文学》周作人(1918) 《寄陈独秀》钱玄同 (1......

    汉语言文学专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受过良好的写作训练、思维严密活跃、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都比较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