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理解西方文化的合理价值?
3、如何理解西方文化的合理价值?
西方文化价值观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第一,它提倡实证实验的科学精神,从古希腊时期开始,科学特别是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获得显著发展。从科学的角度出发,自然是客观的物质存在,人类可以通过实验和实证,去认识自然,掌握自然发展的规律,进一步征服自然。这一思想鼓舞人类摆脱迷信和其他束缚,以理性对待外部事物,完全改变了前现代社会对于自然的崇拜、畏惧和顺从的态度。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科学和技术的突飞猛进造成了工业化的实现,成为社会现代化的基础。它的弱点是只讲征服自然,忽略了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往往受到自然的惩罚。
第二、西方文化价值观以个人为本位,人道主义和人权思想是它发展的顶峰。它主要从犹太—基督教而来,以宗教的形式,表达悲天悯人、众生平等的思想,预言世界的进步和全人类的得救。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之后,这一思想强调天赋人权,人人平等。在资产阶级革命之后,它以“天赋”的自然权利为表现形式,以反对专制主义为目标,强调个人自由和政治解放。西方最早承认的是公民个人的基本自由和政治权利,后来逐步确认了一些社会、经济和文化权利。它的长处是彻底否定了前现代社会对于个人独立发展的思想和政治桎梏,以法律形式保障公民的权利,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它的弱点在于,“人权”本身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排除了国家、民族、性别、年龄、阶级、宗教、时代的差别,强调普遍性。它的实行是各国对于公民权的保障,由于各国的实际状况不同,它的实行必定千差万别。而且,西方容易把自己从政治权利开始的途径模式化,去看待别国人权的发展。
西方文化的第三个特点是以民主和法治来处理社会矛盾,去实现社会要求的公平和正义。它强调宪法和法律的至上统制,政府的管理基础必须依据法律,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能有法外特权。民主政治制度,即通过民众参与的政治选举,使统治阶级中的多数掌握权力,权力制衡制度(如政府、议会和法院的三权分立),中央与地方分权的制度,等等。西方国家经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的民主和法治,对于封建主义等级制的不公平不平等是重大的飞跃,作为人类文明成果,得到广泛的学习和借鉴。它的弱点在于,除了阶级性的差异之外,还必须考虑到民主的条件:物质条件、法制条件、智力条件、心理条件、防卫条件。由于西方把民主理想化,似乎它是万应灵药,其实民主与自由、秩序、稳定、安全、平等不能等同,其他目标也同样至关重要。民主也并非只有一种模式,西方学者也分析了“多数民主”和“共识民主”两种模式,并认为选举产生的“多数民主”往往是“排他性的、竞争性的、对抗性的”,然而“多数民主”仍是主要倾向。
中国和新兴国家一样,选择了现代化之路,、学习和借鉴西方文化包括其优秀价值观,适应了时代的需要。如果中国要进行现代化,而又拒绝西方文化,历史已经证明行不通。中国的目标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义现代化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进了中国的宪法。“依法治国”也成为基本国策。民主、法治、人权等都已经融入中国的价值观体系,当然不是生搬硬套,而是根据中国国情和文化进行了筛选和提炼。
尽管西方文化与中华文化有很大差异,但是同样作为古老文明的传承,也有着共同之处:它们都要解决人类面临的生存、生产、生活、生育等共同的任务,因此文化价值有相似之处并不奇怪。如“礼之用,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协和万邦”,也来源于儒道佛对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哲学思考,如“天地人和”。来源不同,对同样的和平价值观的侧重和理解有所差异,实现的方法也可能大相径庭,但推崇和平价值观是共同的。
第二篇:西方文化概论
队,士兵参军是为了财产而非国家和
希腊文化在此时期开始从崇高向平庸西方文化概论
一、爱琴文明: 是指发源于克里特岛的米诺斯王国,在公元前17-15世纪达到鼎盛。文化学家与历史学家们通常把克里特文明以及后来出现的迈锡尼文明统称为爱琴文明。
二、荷马史诗:
是指古希腊时期荷马创作的《伊利亚特》
和《奥德修纪》两部作品,作品将英雄传说与
神界故事糅杂在一起,向后人展现了一幅波澜
壮阔的画面。它表现了从氏族社会末期到奴隶
社会初期古希腊的社会生活以及古希腊人的英雄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幸福在人间的入世精神、肯定人的力量和尊严的人文精神。
三:希腊神话“神人同形同性”反映了什么样的文化精神?
四、希腊悲剧:
它反映的文化精神是一种人文精神,其核心是自然崇拜和感觉主义。而自然崇拜和感觉主义特点典型地体现在对人的自然形体和现世生活的肯定和赞美之中,这是一种幸福在人间的入世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人定胜天)。肉体和与精神的原始和谐使整个希腊文化呈现出一种田园诗般纯净悠扬的意境。
希腊悲剧起源于酒神祭典仪式。它基本上取材于神话与传说,以古代的英雄故事作为主要内容。悲剧的主题反映的是悲剧主人公的个人意志与不可抗拒的客观必然性(“命运”)的紧张关系。代表作家是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德斯。
十三、如何从罗马兵制的变化认识罗马盛衰的历程?
罗马帝国衰亡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是军队性质的蜕变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军事无政府状态。
早期:公民兵制,即成年公民在战时即士兵,非战时即解甲归田。这种兵制所构成的连队是非职业化的,具有很强的战斗力,因为他们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和荣誉而战。
中期:公元前二世纪末,实行募兵制,罗马军团成为与生产相脱离的职业军 荣誉,他们将自己的命运与将领联系在一起。这种兵制动摇了共和国的根基。
后期,雇佣兵制,罗马帝国时期,士兵的构成是外族人和奴隶。这种士兵主要为了统治罗马人而雇佣的,他们掠夺是罗马人自己,罗马人从战争受惠者变成战争的受害者。这种兵制导致了罗马军队战斗力的锐减。
五、希腊悲剧的“命运”主题具有什么深刻寓意?
“命运”是指某种不可抗拒的客观必然性。悲剧中人与命运的冲突没有善恶的明确区分和截然对立,冲突双方处于一种原始的和谐状态。相对于希腊人来说,“命运”是不可理解的,因为它是一种感性世界背后的抽象的本质或规律,它是处于感性思维阶段的希腊人所难以企及的。这种“命运”主题的基调是悲壮的、崇高的。
六、如何理解希腊化时期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
“希腊化”时代是亚历山大帝国的一个文化后果。“希腊化”一词的含义是指希腊文化在空间地域上的扩展,它的直接结果就是希腊文化向东方各地区的传播和渗透。在亚历山大帝国瓦解后,处于埃及和东方的托勒密和塞琉西王国继续推行“希腊化”政策,在东方推行希腊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成果。“希腊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一双向文化交流的过程,把希腊与东方在文化上联系为一个相互融通的整体,一方面,希腊文化向东方渗透和扩张,另一方面,东方文化对希腊以及后来的罗马又进行着反向渗透,源于东方的君主专制主义和官僚体制、奢侈放荡的享乐主义以及形形色色的神秘主义和彼岸主义和宗教信仰渗透到了西方,改变着西方文化的面貌。
七、如何评价希腊化时期的文化精神?
从表面上看,希腊化时代是希腊文化在地域上的推广和扩展,但是从实质上看,希腊化时代却是希腊文化精神的衰颓和没落。由于政治的腐败、生活的腐朽、思想的衰竭,和腐化堕落方向转化,政治上向东方专制主义、官僚主义发展,神秘主义和彼岸性宗教精神也渗透到希腊精神之中。
八、罗马英雄主义:
在罗马共和国时期,为了国家利益和个人荣誉,不惜牺牲生命的雄浑悲壮的英雄主义精神。
九、罗马文化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功利主义是整个罗马文化的特点。共和其间,功利主义与国家利益和个人荣誉联系在一起;帝国期间它与阴谋与贪婪联系在一起,为了私欲牺牲国家。
十、《民法大全》:
它是罗马查士丁尼时代编纂的罗马法的总汇,后来成为中世纪教会法的基本依据,它通过中世纪继续对现代西方法律体系发生着深刻的影响。
十一、功利主义:
是整个罗马文化的基本特点。在罗马共和国时期,功利主义与国家利益和个人荣誉联系在一起,因此功利主义焕发出一种磅礴的气势,是悲壮、崇高和理想化的。到了罗马帝国时期,它与物欲主义联系在一起,呈现出贪婪、麻木、阴险的特征。
十二、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和范围包括什么?
从内容上看,罗马法涉及民法、商法、刑法等诸多领域。罗马的民法体系又分为人法、财产法和程序法等三个部分。
从法律规范的范围来看,罗马法又可分为公民法、万民法和自然法。《民法大全》是罗马法的总汇。
十三、如何从罗马兵制的变化认识罗马盛衰的历程?
罗马帝国衰亡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是军队性质的蜕变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军事无政府状态。
早期:公民兵制,即成年公民在战时即士兵,非战时即解甲归田。这种兵制所构成的连队是非职业化的,具有很强的战斗力,因为他们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和荣誉而战。
中期:公元前二世纪末,实行募兵制,罗马军团成为与生产相脱离的职业军队,士兵参军是为了财产而非国家和荣誉,他们将自己的命运与将领联系在一起。这种兵制动摇了共和国的根基。
后期,雇佣兵制,罗马帝国时期,士兵的构成是外族人和奴隶。这种士兵主要为了统治罗马人而雇佣的,他们掠夺是罗马人自己,罗马人从战争受惠者变成战争的受害者。这种兵制导致了罗马军队战斗力的锐减。一、论述基督教的“两希”文化渊源:
1、基督教在西方文化中的地位:根源。
2、基督教自身的源头:两希
其一,希伯莱文化构成源头之一,因为希伯莱犹太教为基督教准备了一个历史背景(圣教历史)和精神氛围(罪孽意识和救世福音)。
其二 希腊文化构成源头之二,它为基督教提供的精神资源是希腊唯心主义哲学,这种哲学为基督教提供了一套形而上学的神学思想。
二、基督教与犹太教的主要差别在哪些方面?、两者相同处:基督教继承和保留了犹太教的特点,相同之处在于圣教历史、罪孽意识和救世福音。
2、两者的区别:
其一,犹太教侧重律法,基督教侧重信仰。
其二,在道德上,犹太教重视效果,基督教则重视动机。
其三,犹太教是一种具有此岸性和直观性的宗教,基督教则是一种具有彼岸
性的唯灵主义宗教。
两者的差别所导致的后果:相互敌视。
三、修道运动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1、定义:真诚的基督徒面对罗马世界中普遍的堕落现象而采取的一种洁身自好的应战姿态,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基督教道德的严谨性和纯洁性。
2、修道的内容:公元3世纪后半叶,真诚的基督徒的苦修苦行活动,这些活动包括:折磨自己的肉体,独身,清贫,禁欲,沉思冥想。这种生活与罗马骄奢淫逸的生活方式背道而驰。
3、修道之原因:由于进入教会的人员良莠不齐,导致教会道德每况愈下,真诚的基督徒想借助修道运动匡正这 种不良风气。
4、对修道运动的评价:由于基督教强调原罪和与肉相对立的灵的境界,所以它倡导禁欲,这种禁欲给人的是痛苦的快感。
四、十字军东征的原因与实质是什么?
1、定义:它是罗马教会有目的地组织的一场祸水东引运动,是教皇命令组织的一场对异教的神圣远征。
2、原因:
其一,十字军东征对贫穷愚昧的基督徒具有诱惑力,因为,在远征中可以掠夺财富和被教皇赦罪。
其二,东征可以把欧洲从罪犯手中解放出来,让罪犯到异邦去犯罪。
其三,东征对国王、贵族和骑士有利可图,他们可以到东方去掠夺土地和资源。
其四,东征对罗马天主教会有利,因为东征可以收复圣地,可以让闹独立的君士坦丁堡回归罗马教会,可以向世俗政权显示教会的影响力。
由于东征对各方有利,所以,西欧社会各阶层在罗马教会的号召下展开对异教世界的劫掠活动。
四、十字军东征的原因与实质是什么?
1、定义:它是罗马教会有目的地组织的一场祸水东引运动,是教皇命令组织的一场对异教的神圣远征。
2、原因:
其一,十字军东征对贫穷愚昧的基督徒具有诱惑力,因为,在远征中可以掠夺财富和被教皇赦罪。
其二,东征可以把欧洲从罪犯手中解放出来,让罪犯到异邦去犯罪。
其三,东征对国王、贵族和骑士有利可图,他们可以到东方去掠夺土地和资源。
其四,东征对罗马天主教会有利,因为东征可以收复圣地,可以让闹独立的君士坦丁堡回归罗马教会,可以向世俗政权显示教会的影响力。
由于东征对各方有利,所以,西欧社会各阶层在罗马教会的号召下展开对异教世界的劫掠活动。
五、如何从中世纪骑士文学和哥特式建筑中理解基督教文化的基本精神?
1、骑士文学所表现的基督教文化的基本精神:
骑士精神,这种精神是指忠诚、勇敢(行侠)、高尚、纯洁(护教)以及
对罗曼谛克爱情的专注与高雅优美的言行,这种爱情副入了基督教的
唯灵主义思想,是一种圣洁的理想爱情模式。骑士
前身是统治者的军事仆从,由于十字军东征,骑士演变为一个独特 的阶层这一阶层居于贵族与平民之间。、哥特式建筑比较典型地体现了基督教文化精神:唯灵主义
其一,哥特式建筑给人的感受就仿佛进入了灵的境界,让人谦卑,让人有深沉悲切的忏悔的冲动。
其二,哥特式建筑的风格是纤巧华丽、怪诞夸张,它暗示着空灵幽邃 的天国理想,它给人的感受是觉得自己有罪,需要忏悔,其三,它的功能是充当了精神与肉体的分离器,让精神超脱肉体上升到天国,灵魂得到净化。
哥特式建筑的文化内含丰富,它是中世纪基督教文化标志性成就,既表现了
圣洁的理想,又表现了痛苦的现实,把唯灵主义理想与禁欲主义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净化人的灵魂,让人得到救赎。六、什么原因导致了中世纪后期基督教文化的内在矛盾和普遍虚伪? 1、基督教文化的内在矛盾是指基督教的精神本质与教会的实践活动之间的巨大反差
2、这种内在矛盾具体表现为痛苦的自我分裂,即美与丑、善与恶、真挚与虚伪、崇高
理想与卑劣欲念融为一体,从而导致了普遍的虚伪。这种自我分裂的具体存在形式
如以上帝的名义干罪恶的勾当,在自我折磨中体验心旷神怡的境界等。3、自我分裂给人一种被蹂躏的快感和异化的兴奋。如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表现出 一种痛苦的极乐感受。、基督教文化内在矛盾的深层原因是灵魂与肉体、神性与人性的矛盾,其具体表现是
唯灵主义理想过于冰清玉洁,其境界是作为人的 教士所无法达到的,它与人性的欲望是矛盾的,二者构成了
一种奇特的二元分裂。这种分裂造成了基督徒心灵深处 的痛苦。
六、什么原因导致了中世纪后期基督教文化的内在矛盾和普遍虚伪? 1、基督教文化的内在矛盾是指基督教的精神本质与教会的实践活动之间的巨大反差
2、这种内在矛盾具体表现为痛苦的自我分裂,即美与丑、善与恶、真挚与虚伪、崇高
理想与卑劣欲念融为一体,从而导致了普遍的虚伪。这种自我分裂的具体存在形式
如以上帝的名义干罪恶的勾当,在自我折磨中体验心旷神怡的境界等。3、自我分裂给人一种被蹂躏的快感和异化的兴奋。如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表现出
一种痛苦的极乐感受。、基督教文化内在矛盾的深层原因是灵魂与肉体、神性与人性的矛盾,其具体表现是
唯灵主义理想过于冰清玉洁,其境界是作为人的 教士所无法达到的,它与人性的欲望是矛盾的,二者构成了
一种奇特的二元分裂。这种分裂造成了基督徒心灵深处 的痛苦。
一、宗教改革运动如何在客观上开启了西方现代化的历程?
宗教改革促进了欧洲的现代化历程。欧洲现代化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革都与宗教改革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1、它促成了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因为最初发生的几场资产阶级政治革命与宗教改革运动息息相关。2、它促成了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的生长,因为宗教改革运动中的教财还俗为资本主义经济的生长奠定了基础。
3、它导致了宽容精神的出现,由于宗教改革所导致的宗教分裂的现实格 局,在客观上为宽容精神的出现和壮大创造了条件,而宽容精神则成为培育西方现代科学与民主的温床,从而完成了西方文化由专制的基督教向自由民主的文化格局的转变。
宗教改革在客观上开启了西方现代化的历程,它对于西方文化转型和近代欧洲政治、经济、文化格局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它构成了西欧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欧洲现代化过程的历史前提之一,成为欧洲中世纪文化与近代文化的历史分水岭。
一、宗教改革运动如何在客观上开启了西方现代化的历程?
宗教改革促进了欧洲的现代化历程。欧洲现代化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革都与宗教改革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1、它促成了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因为最初发生的几场资产阶级政治革命与宗教改革运动息息相关。2、它促成了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的生长,因为宗教改革运动中的教财还俗为资本主义经济的生长奠定了基础。
3、它导致了宽容精神的出现,由于宗教改革所导致的宗教分裂的现实格局,在客观上为宽容精神的出现和壮大创造了条件,而宽容精神则成为培育西方现代科学与民主的温床,从而完成了西方文化由专制的基督教向自由民主的文化格局的转变。
宗教改革在客观上开启了西方现代化的历程,它对于西方文化转型和近代欧洲政治、经济、文化格局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它构成了西欧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欧洲现代化过程的历史前提之一,成为欧洲中世纪文化与近代文化的历史分水岭。
二、宗教宽容的历史意义何在?
1、宗教宽容出现在三十战争之后,由于基督教世界的分裂和教义纷争与教派冲突,宗教宽容取代了宗教专制。、宗教宽容所演化出来的一般性的宽容精神成为科学理性与民主思想赖以产生的 精神前提。、宗教宽容促成了一种信仰自由和思想自由的气氛,这种自由宽容的气氛又培养了
人们关于信仰平等和自然权利的意识。
总之,宗教宽容推动了欧洲经济的发展、政治的强大和世俗文化的繁荣。三、15-16世纪西方航海活动的主要动机和历史后果是什么?
其主要动机除了觊觎东方的财富之外,还要传播罗马天主教的正统信仰。其历史后果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海外贸易和殖民侵略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同时航海活动找到了通往亚洲和美洲的新航道。
四、王朝国家与民族国家的主要区别何在?
“王朝国家”是中世纪和近代早期西欧的主要国家形态,这种国家的根据不是共同的语言、地域、民族和文化,而是王室家庭的婚姻。其特点是并不存在固定的疆域和人民,一切随着王室的联姻和继承关系而不断发生变化。
民族国家产生的标志是普通民众关于一个政治统一体和文化统一体的心理认同。其特点是国家的疆域不再由于王室的联姻而发生转移和改变,国家成为一个共同的政治单元,成为民族的国家。
五、自然神论的主要特点和精神实质是什么?
其主要特点是把上帝说成一个理性的创世者,把一切神学教义尽可能地纳入理性范围内来加以解释,从而限制甚至根本取消启示的作用,因此自然神论又被称为理性主义神学。自然神论者通常把自然界与上帝看成两个相互独立的世界,虽然从理论上说自然界是上帝的创造物,但是上帝创世之后就不再干涉自然界的事务。自然神坚持认为上帝是按照一种理性原则来创造世界的,自然的东西就是合乎理性的东西,就是合乎上帝本性的东西。人们只需要研究大自然的规律和秩序,就可以达到认识上帝的目的。
四、王朝国家与民族国家的主要区别何在?
“王朝国家”是中世纪和近代早期西欧的主要国家形态,这种国家的根据不是共同的语言、地域、民族和文化,而是王室家庭的婚姻。其特点是并不存在固定的疆域和人民,一切随着王室的联姻和继承关系而不断发生变化。
民族国家产生的标志是普通民众关于一个政治统一体和文化统一体的心理认同。其特点是国家的疆域不再由于王室的联姻而发生转移和改变,国家成为一个共同的政治单元,成为民族的国家。
五、自然神论的主要特点和精神实质是什么?
其主要特点是把上帝说成一个理性的创世者,把一切神学教义尽可能地纳入理性范围内来加以解释,从而限制甚至根本取消启示的作用,因此自然神论又被称为理性主义神学。自然神论者通常把自然界与上帝看成两个相互独立的世界,虽然从理论上说自然界是上帝的创造物,但是上帝创世之后就不再干涉自然界的事务。自然神坚持认为上帝是按照一种理性原则来创造世界的,自然的东西就是合乎理性的东西,就是合乎上帝本性的东西。人们只需要研究大自然的规律和秩序,就可以达到认识上帝的目的。
六、18世纪启蒙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何在?
启蒙运动构成了17世纪悄悄展开的思想变革与18世纪
末叶翻天覆地的社会革命之间的一个重要枢纽。
它把矛头对准天主教会,把宗教批判当做整个社会批判 的序曲。其锋芒不仅触及天主教会的虚伪、阴险、残暴
和教士们的腐败堕落,而且还深入到宗教愚昧的思想根源和宗教专制的政治基础。从结果上导致了自然神论甚至
无神论。
启蒙思想家用理性和历史事实作为武器,揭穿了基督教信仰之上的神圣光环和宗教骟局,断定宗教都是欺骗和愚昧的结果。
六、18世纪启蒙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何在?
启蒙运动构成了17世纪悄悄展开的思 想变革与18世纪
末叶翻天覆地的社会革命之间的一个重要枢纽。
它把矛头对准天主教会,把宗教批判当做整个社会批判 的序曲。其锋芒不仅触及天主教会的虚伪、阴险、残暴
和教士们的腐败堕落,而且还深入到宗教愚昧的思想根源和宗教专制的政治基础。从结果上导致了自然神论甚至
无神论。
启蒙思想家用理性和历史事实作为武器,揭穿了基督教信仰之上的神圣光环和宗教骟局,断定宗教都是欺骗和愚昧的结果。
七、自然法学派的社会契约论思想包括哪些基本观点?
在古罗马帝国,自然法是罗马法的哲学基础或法理学基础。自然法学派是指17-18世纪西欧试图重新树立起罗马法中的自然法的权威,以自然法代替中世纪的神法作为国家权力和一切法律的最终根据的一些思想家。自然法学派的社会契约论的假定前提是在国家出现以前人类处于无社会联系的自然状态,在自然状态中不存在具体法律,但存在抽象的自然法。这种自然法是指人性、理性等。由于自然法会使人们利益之争的普遍战争状态,因此,为了保障自身的安全和其他基本权利,人们通过签订契约而建立起国家。用君权民授代替君权神授。社会契约论有几种不同观念:
其一是霍布斯要求人们订立契约放弃自己的所有权利,导致国家权力的绝对化,其二,洛克要求人们在订立契约时仍然保留着自由、平等、人身安全特点是私有财产的权利。其三,卢梭进一步提出了人生而平等的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的政治思想。
八、如何认识现代科技发展的利与弊?
其一,进化论利在增强人的自信心,弊在为西方中心论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二,现代物理学利在为人类征服自然提供了巨大的能量(原子能),弊在为人类的自我毁灭也打开了方便之门。
其三,现代生物学利在为植物品种的改良、动物的驯化、生物医学的发展以及人类遗传疾病的治愈开辟了光辉的前景,弊在引发了严重的遗传学隐患和伦理学危机。
其四,电脑技术利在缩小了人们之间的空间距离,提高了生产率和生活质量,弊在扩大了人们之间的心理距离。电脑病毒可导致生活、生产秩序的全面瘫痪。
其五,空间技术和能源技术利在为人类开辟了更加广阔的活动范围和提供了更加强大的征服手段,弊在造成环境污染、能源枯竭,使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张。
此外,科学技术在现代不仅成为巨大的生产力,而且还成为一种专制性的意识形态。
第三篇:西方文化概论(精选)
西方文化概论——英国王朝
英国的全称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纵观其发展史,英国王朝所扮演的角色是十分特殊的,它与中国封建王朝王朝对于中国的统治有着极大的不同。
首先,中国的封建王朝有着3千年的历史,经历了许多的改朝换代,皇室的血统和民族也不停地发生着变化。而英国王朝表面上看上去由最初的统一英格兰诺曼王朝到如今的温莎王朝,不到1000年的发展史竟然也有了8个王朝先后存在,但是这种王朝的更替却与中国王朝的更替有着极大的不同(注:诺曼王朝之前的王朝并没有实现对英国的统一),从诺曼王朝开始,英国王室的血统再也没有中断过,其王朝名字的更替也只是因为继承王位的人员所在家族的改变而发生的,这也是由于英国允许王室女性继承王位的缘故造成的。所以说英国的改朝换代只是在自己的大家族里发生的,与中国有着本质不同。
不过金雀花王朝最后一位国王理查二世被他的堂弟策动宫廷政变废黜秘裁,演出了一幕“煮豆燃豆萁”的惨剧。新上台的亨利四世是兰开斯特公爵之子,王朝因此而得名。这个王朝历亨利四、五、六三世,被约克公爵的后裔推翻。这两个家族本是同根,兰开斯特家族以红玫瑰为徽号,约克家族以白玫瑰为标志。两家争夺王位的战争就叫作“玫瑰之战”。这与中国清朝时期的九子夺嫡有着一些相似性。
最初的诺曼王室是以征服者的角色来到英国,王室的的母语是法语,这与中国的满族统治的清朝有着极大的相似性。不过这两者也都相似的向民间主流语言低头,英语最终成了英国的主流语言。
英国王朝与中国王朝的不同十分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宗教信仰。
由于宗教的原因,欧洲几乎所有的王朝都受罗马教廷的约束,最初的英国也不例外。在英国,国王一直以来都没有对国家的绝对统治力,中央集权程度远远及不上中国。国王对于王室人员的裁决,对外的战争,甚至是婚姻问题,都会受到罗马教廷的影响。教皇甚至有直接罢免国王的权利。而民众普遍的宗教信仰对于国家的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显然比中国封建王朝的愚民政策的效果要好的多。
直至都铎王朝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现象,都铎王朝的亨利八世因不满罗马教廷对其婚姻问题的干涉,脱离罗马教堂,成立了英国自己的教会——圣公会,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新教。这是一场十分大胆的革命,一旦与罗马教廷决裂,虽然国王获得了较大的自主性,但是同时也失去了罗马教廷的庇佑。
都铎王朝(英语:Tudor dynasty)(1485年-1603年),是在亨利七世1485年入主英格兰、威尔士和爱尔兰后,所开创的一个王朝,统治英格兰王国及其属土周围地区。伯爵亨利·都铎于1485年8月,在法国援助下杀死理查三世,夺取王位,建立都铎王朝,史称亨利七世。都铎王朝统治英格兰王国直到1603年伊丽莎白一世去世为止,历经118年,共经历了五代君主。都铎王朝处于英国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被认为是英国君主专制历史上的黄金时期。(选自百度百科)
都铎王朝的来临使得英国王朝和中国王朝的区别渐渐拉开,都铎王朝时期因为宗教问题造成了很多的问题,首先,玛丽一世作为一个天主教徒,其在位期间大规模迫害新教教徒,被称为血腥玛丽。但是她一生共处决过三百多人,跟中国的天子一怒,伏尸百万还是有着天壤之别的。而都铎王朝最著名的君主,伊丽莎白一世在玛丽一世在世期间,也一直谎称自己是天主教徒。在伊丽莎白一世继位之后,她甚至也处决了信仰天主教的苏格兰女王玛丽一世。
都铎王朝之后的斯图亚特王朝发生了著名的光荣革命,这不仅是英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壮丽的一笔,这一次的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的统治地位。光荣革命也因为它的和平转折而饱受赞誉。英国由此告别了封建主义的时代。英国王朝也由此和中国王朝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
在玛丽二世和威廉三世登基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并没有完全完善,理论上英国皇室只作为凝聚国家力量的象征,并不具备实质性权力。国王不是实际上的统治者,由世袭产生。英国政府的最高领导人是首相,通过民选产生。首相可就重大事项与国王磋商,但最终决定权由议会和首相做出。但是实际上到了汉诺威王朝国王依旧对政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可能会觉得不能理解,一个已经失去实权的王室如何影响政局,这在中国王朝似乎是不大可能的。这主要是由于英国王室多年来在英国民众甚至国家大臣心中有着极高的地位,使得最初君主立宪制确立后,虽然权力掌握在议会和首相手中,首相仍然要事事向国王请示。
君主立宪制的最终趋于完善是由于英国最富盛名的君主——维多利亚女王,维多利亚女王 Alexandrina Victoria(1819.5.24—1901.1.22)是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在位时间长达64年。她也是第一个以“大不列颠和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和印度女皇”名号称呼的英国君主。她在位的64年期间(1837-1901年)是英国最强盛的所谓“日不落帝国”时期。她统治时期,英国历史上称为“维多利亚时代”,英国加大侵略扩张力度,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和占领了无数殖民地。她在位的60余年正值英国自由资本主义由方兴未艾到鼎盛、进而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变时期,经济、文化空前繁荣。(注:来自百度百科)
维多利亚女王自幼由于父亲的去世,家中贫寒。得益于君主立宪制后严格的继承制度,1819年5月24日,维多利亚降生在伦敦的肯辛顿宫。为了让孩子在英国出生,她的父母专程从巴伐利亚长途跋涉回国。这使得维多利亚一举成为第一继承人。
在维多利亚时代,英国虽是君主立宪制度,维多利亚女王对大臣们的影响力依然很大。她在位期间,大英帝国极度扩张,达到空前的繁盛,深深影响中国历史的鸦片战争也是在她刚即位不久发生的。直至今天,世界上许多河流、湖泊、沙漠、瀑布、城市、港口、街道、公园、学校、建筑物等都是以维多利亚命名的,包括有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州,加拿大维多利亚市,新加坡维多利亚纪念馆,香港的维多利亚港,香港的维多利亚公园,塞舌尔群岛首都维多利亚,非洲最大的湖泊维多利亚湖,还有很多很多。这些都足可见女王在英国的权利和地位。因为她的不满迫使大臣辞职以及对中国发起鸦片战争更是说明了这一点。她的子女遍布欧洲各个王室,第一次世界大战甚至就是在她的子女亲戚之间展开的。
维多利亚女王作为汉诺威王朝的最后一位君主,虽然由于君主立宪制使权力受到制约,但是她却将英国王室的地位拉到了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崇高地位。
英国王室在政治舞台上退居二线要归因于女王的婚姻。
维多利亚女王和她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感情很好,但1861年,阿尔伯特亲王在女王中年时代去世,这时维多利亚女王受到英国人的普遍敬重,大臣们也开始主动询问她的意见。然而,丈夫的去世让女王郁郁寡欢,她曾长时间离开伦敦隐居,即使公开露面,也不戴王冠,而总是一种寡妇的打扮。由于维多利亚长期隐居,导致首相无法事事请示女王,因此首相的权力渐渐增大,促使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更趋完善。维多利亚女王之后,英国王室虽然仍然在国民心中享有较高的地位,但是已经不复当年,更多的是以一种象征意义存在着。而如今的温莎王朝的地位得以保持,与现任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处事方式有着重要的关系,她几乎不会公开发表任何敏感的政治意见。不过当年饱受英国人民爱戴的戴安娜王妃之死,由于女王态度消极,使得王室遭受了巨大的危机,最终女王做出了让步。
如今的英国王朝对于英国经济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英国王室经济学是指英国王室的一些重要活动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英国经济,产生经济价值,如女王登基、王子结婚、王妃生子等。
英国王室经济学的成因更多英国王室是英国的精神象征,古老的英国王室在现代英国社会中发挥着凝聚力的作用。高贵而亲民使他们深受爱戴,这也使得英国民众十分关心王室生活,进而造成消费。英国小公主可创造10亿产值更多在凯特王妃诞下小公主后不久,经济学家预测,小公主有望带动英国经济发展,她的一生将为英国创造10亿英镑的产值。
英国王朝还有很多的与众不同和神秘之处值得我们去探究。附:王室继承的顺位。
1.威尔士亲王查尔斯王储殿下(伊丽莎白二世的长子)2.威尔士的威廉王子殿下(查尔斯王储的长子)3.威尔士的亨利王子殿下(查尔斯王储的次子)
4.约克公爵安德鲁王子殿下(伊丽莎白二世的次子)
5.约克的比阿特丽斯公主殿下(约克公爵的长女,1988年生)6.约克的欧吉妮公主殿下(约克公爵的次女,1990年生)7.威塞克斯伯爵爱德华王子殿下(伊丽莎白二世的三子)8.塞文子爵詹姆士(威塞克斯伯爵的儿子,2007年生)9.路易斯·温莎郡主(威塞克斯伯爵的长女,2003年生)10.安妮长公主殿下(伊丽莎白二世的女儿)11.彼得·菲利浦斯(安妮公主的儿子)12.扎拉·菲利浦斯(安妮公主的女儿)
13.林莱子爵(乔治六世的外孙,玛格丽特公主的儿子)14.查尔斯·阿姆斯特朗-琼斯阁下(林莱子爵的儿子)15.玛格丽塔·阿姆斯特朗-琼斯阁下(林莱子爵的女儿)
16.萨拉·切托夫人(乔治六世的外孙女,玛格丽特公主的女儿)由于欧洲各国王室通婚的结果,很多欧洲国家的君主和王族也有权继承英国王位,而且超过900人都有资格继承王位。挪威国王哈拉尔五世是英国王位的第60位顺序继承人,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排在第184位,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排在第213位,荷兰女王贝娅特丽克丝排在第810位。作为希腊-丹麦王族的后代和维多利亚女王的五世孙,爱丁堡公爵菲利普亲王排在第468位。
第四篇:西方文化9
第九章 现代西方文化
一. 西方社会的发展
15世纪末,意大利文艺复兴,西班牙和法兰西建立大陆帝国,英国羊吃人的圈地运动
宗教改革,土地贵族,圈地运动,纺织业,原始积累,大量的流离失所的农民,18世纪中叶之后,农民几乎不存在,英国成为西欧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18世纪60年代,英国的科技-产业革命,瓦特,大型蒸汽机,西方进入蒸汽时代 19世纪30年代,英国基本完成产业革命,法德美也都在19世纪内完成产业革命
强大的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由此诞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日不落帝国,大量的工业制品从英国流往美洲、亚洲和世界各地,黄金白银流向英国
1851年夏天,伦敦海德公园第一届世界博览会
英国的经济霸主地位日益受到西欧和北美的挑战,19世纪末英国的霸主地位没落了。德国与奥匈帝国相继崛起,与英法荷等老牌殖民主义国家争夺海外市场 自由资本主义走向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的冲突加剧,一战后,美国崛起
19世纪下半页,电气时代取代蒸汽时代,西方国家的发展更为迅猛,尤其是一战后
1929年经济危机
美国大萧条:罗斯福新政,凯恩斯主义
二战之后:IMF,WB,GATT
马歇尔计划,美国联合西欧日本,与东方社会主义形成对峙,冷战隔绝由此确立
20世纪60年代,电电子时代取代电气时代
20世纪90年代,苏东解体冷战结束,美国一枝独秀,成为真正的霸主
西方七国首脑会议
G-7 Summit
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七国为研究经济形势、协调政策而召开的首脑会议。简称G7。1975年11月由法国倡议,在巴黎召开了西方主要工业国家首脑会议。首次会议有六国首脑参加,1976年起加拿大首脑参加后变为七国经济最高级会议。1977年起,欧洲共同体委员会主席也应邀参加。首脑会议每年举行一次,轮流在各国召开。会议起初以讨论经济问题为主旨,自80年代以来,有关国际政治问题的讨论逐渐增多。该会议作为西方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首脑会议,旨在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从整体上协调共同的和各自的政策,缓解内部矛盾,以维护成员国在世界经济和国防政治中的地位。会议已形成一种制度,将继续存在下去并发挥其重要作用。
21世纪,俄罗斯正式加入该组织,改称西方八国首脑会议,简称G8。
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组织(APEC)
二. 西方政治格局
卢梭:主权在民,人民主权,生而平等
霍布斯,洛克契约论:人们联合起成为国家和置身于政府之下的重大的和主要的目的,是保护他们的财产。
1776年美国独立,1789年法国大革命:《独立宣言》,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 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当任何形式的政府对这些目标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力改变或废除它,以建立一个 新的政府;其赖以奠基的原则,其组织权力的方式,务使人民认为唯有这样才最可能获得他们的安全和幸福。为了慎重起见,成立多年的政府,是不应当由于轻微和 短暂的原因而予以变更的。过去的一切经验也都说明,任何苦难,只要是尚能忍受,人类都宁愿容忍,而无意为了本身的权益便废除他们久已习惯了的政府。但是,当追逐同一目标的一连串滥用职权和强取豪夺发生,证明政府企 图把人民置于专制统治之下时,那么人民就有权利,也有义务推翻这个政府,并为他们未来的安全建立新的保障--这就是这些殖民地过去逆来顺受的情况,也是它 们现在不得不改变以前政府制度的原因。当今大不列颠国王的历史,是接连不断的伤天害理和强取豪夺的历史,这些暴行的唯一目标,就是想在这些州建立专制的暴 政。
《人权宣言》:
无视、遗忘或蔑视人权是公众不幸和政府腐败的唯一原因,所以决定把自然的、不可剥夺的和神圣的人权阐明于庄严的宣言之中,以便本宣言可以经常呈现在社会各 个成员之前,使他们不断地想到他们的权利和义务;以便立法权的决议和行政权的决定能随时和整个政治机构的目标两相比较,从而能更加受到他们的尊重;以便公 民们今后以简单而无可争辩的原则为根据的那些要求能确保宪法与全体幸福之维护。
三. 国际格局的变迁
1814-1815年维也纳会议
一战
1925年《洛迦诺公约》
二战
冷战
20世纪:充满战争和苦难,奥斯维辛,广岛和长崎
核阴影
1993年亨廷顿《文明的冲突》
2001年,911事件:基督教与伊斯兰教
四. 文学流派
浪漫主义:19世纪,先驱卢梭
高乃依《熙德》古典主义的圭臬,卢梭的《新爱洛伊丝》则是浪漫主义的典范。
故事发生在阿尔卑斯山脚下的小城克拉郎,平民圣普乐当了贵族小姐朱丽和她的表妹克莱尔的家庭教师。不久,朱丽和圣普乐相爱了,但遭到她父亲的反对,因为他 已经将她许给了俄国贵族沃尔玛。圣普乐被迫与朱丽分离。朱丽在父亲的恳求下结了婚,成为贤妻良母,她把自己与圣普乐得关系坦诚地告诉了丈夫,得到沃尔玛的 理解,他邀请圣普乐回到克拉朗。圣普乐周游了世界,6年后重新见到朱丽,他虽然想同朱丽鸳梦重温,但朱丽没有越雷池一步,她因跳入湖中救落水的儿子,染 病不起,临死时希望圣普乐照顾她的一家,并与克莱尔结婚。圣普乐答应照顾她的家人,却拒绝和克莱尔结婚。
崇尚真实情感,贬抑矫饰理性
消极浪漫主义:夏多布里昂和斯达尔夫人,施莱格尔兄弟,诺瓦利斯
积极浪漫主义:歌德,席勒,雪莱,拜伦,雨果,宣扬自由平等博爱,反对奴役压迫和暴虐
浪漫主义的复杂性
基本特点:用自由和美感代替义务和功利,用情感的权威代替理性的权威,用个人的理想代替国家的立场
19世纪,30,40年代现实主义开始取代浪漫主义
代表:司汤达,巴尔扎克,狄更斯,海涅,果戈理和屠格涅夫
现实主义不只是文学思潮,也是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
抵制浪漫主义的思想,尖锐地攻击雨果、缪塞、维尼等浪漫派作家,指责他们“无视自己的时代,企图从往昔的岁月里掘出僵尸,再给它们穿上历史的俗艳服装。”现实主义者则拒绝这种诗的谎言。因此现实主义是作为浪漫主义的对立面和论辩敌手出现的,它本源地含有反对幻想和伪饰崇尚真实的意义。
19世纪的浪漫主义表现了崇高的理想精神,19世纪的现实主义则表达了深沉的批判意识,20世纪的文艺则充满了解构与荒诞的风格
表现主义,意识流,超现实主义,荒诞派,黑色幽默,垮掉的一派
1945年之前主要是现代主义,之后则是后现代主义,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
消费文化,互联网文化,宗教道德
科技与经济的成就,思想与家园的迷失
海德格尔:人的沉沦
思考:基督教与现代西方文化的关系
第五篇:对科学技术的价值蕴涵的理解
浅析科学技术的价值蕴涵
摘要
作为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工具和手段,科学技术的作用在于满足人类实践活动发展的需要以造福于社会,促进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同时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产方式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革。在过去的数百年里,人类经历了两次大的技术革命,科学技术的极大发展推进了人类物质文明的昌盛和精神文明的进步以及社会结构的良性变革,使人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更高文明发展。但是,与此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也越来越明显的带来了一些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诸如环境污染、生态危机、资源浪费、失业加剧、互联网的负面效应等等。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全面认识科学技术的价值蕴涵,引导其发挥积极功能,控制和减少其负面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正向和反向两个价值层面就科学技术的价值蕴涵展开探讨。
关键词:科学技术;价值;
1.科学技术的正向价值 1.1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
人类历史发展到现在,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五个发展阶段。在这里,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是生产力,而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第一生产力。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在生产中被广泛应用,大量的社会物质财富源源不断的创造出来,并向着越来越高的水平进化发展,表明科学和生产的关系日益密切,科学技术正不断的卓有成效地推进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科学是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技术是人工创造的、对实物以及其它类型的材料、能量和信息进行改造的手段。劳动者正式掌握了科学技术,才成为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通过掌握科学知识进行技术发明,创造出新的生产工具,从而提高生产力水平。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现代化管理成为生产力的一种新要素,现代科学为科学管理提供了一整套知识、理论和方法;同时,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控制论、系统工程等也为管理的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手段和工具。
解放前,我国的科学技术较为落后,劳动者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比较低,就连一般的自然灾害也不能预测和防备。致使经常遭受台风、旱涝、地震、虫害等自然灾害的袭击,既影响生产的发展,又会危及人畜的生命安全。同时,还受到外来势力侵略和掠夺,造成生产停滞不前,国弱民穷。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科学技术技术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一批批用科学知识武装起来的劳动者脱颖而出,社会生产力长足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新兴科学技术方面创造了辉煌的成就。一系列新兴的工业,如高分子合成工业、原子能工业、电子计算机工业、半导体工业、宇航工业、激光工业等,都获得了新的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大幅提高。未来科学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将会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更大的影响。
1.2科学技术的社会经济功能
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著名的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兹这样说到:“标志着现代经济的时代创新特征,是科学广泛地应用于解决经济生产的难题。”这种情况最早开始于19世纪下半叶,当时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是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这一方面源于科学技术自身的发展,一方面源于企业界和政府的支持。长期以来,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增长,在许多经济学家和企业家看来,这是明摆的事实,觉得好象没有必要去论证。问题是,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到底有多大。
粗放经营的本质特征在于它的低水平技术的重复生产,而集约经营的本质特征在于它是依靠科技进步实现投入要素综合利用率的提高使产出趋向于最大化。亦即只有科技进步才有可能实现从依靠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投入进行低水平重复生产的粗放经营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生产要素产出率的集约经营的转变。从历史来看,科技作为人类器官的延长,它不但提高人类的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也推动人类对资源的加工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以小投入换取高产出,实现人类的经济原则,很显然,只有现代化生产技术装备和生物工程技术的产生,才会使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和优质高效、低耗的农业集约化经营出现;只有在几次技术革命发生之后,现代工业的机械化、专业化、自动化、低投入、高产出的集约化发展才成为现实。
科技进步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增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改革开放以前,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全都是凭票供应,作为大多数人来讲,能住上普通的房子、粮食够吃,家里能买得起收音机、电视机几乎是奢望。现在住楼房,水、电、气、暖,各种家用电器一应俱全,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因此,我们在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的成果,更要学习掌握科学技术,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3科学技术提高人类社会物质生活质量的功能
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推动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且推动着人类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科学技术的进步,还扩大了人类的活动空间,扩大了人类的交往方式,丰富了人类的生活内容,也增进了人类的健康;科学技术的发展,正在把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改变生活的事例越来越多。今天从人们普遍使用的手机、电视、MP3、笔记本电脑等日用家电产品,到看病时用的B超、X光、CT和PET照相等,无不深深的植根于科技的发展之中。不论是缓解交通紧张,还是解决能源短缺;不论是保证食品安全,还是增进心理健康;不论是治理环境污染,还是规避气候灾害;不论是解决两地通讯,还是解决跨海交通,我们的生活里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在造福人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产品的丰富,科学饮食、科学养生、科学生活、科学决策等科学技术问题也都更深入地进入百姓的日常生活,进入各领域管理者的日常工作,可以预见,在未来科技发展的道路上,科学技术成果将会使人类的生活质量水平不断提升。
1.4科学技术与精神文明
科学技术对的社会的推动作用,除了直接创造物质文明外,就是创造了新的更多的精神文明。科学技术是现代精神文明的重要基石。科学技术为多种文化生活的选择提供了可能性,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对道德和法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学技术尊重事实、崇尚理性,科学精神、方法和态度对社会的思想、道德、观念和信仰有巨大的作用。科学技术推动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科学技术推动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进步;科学技术是战胜迷信和愚昧以及解放思想的精神武器;科学技术的发展也直接推动社会教育的发展,科学和技术的成果还被越来越广泛的吸收和应用到文学、艺术、体育等各个领域中去,有力的推进着整个人类生活方式现代化的进程。
科学的普及和发展把人们从传统的观念解放出来,改变了人类精神文明建设的途径。如电子计算机、电视、电子出版物、信息互联网等等,为先进文化的传播骑到积极推动作用。特别是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多媒体的技术运用将微观、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内容以二位、三维数字模拟技术通过图像形式表现出来,为学生提供多途径的接触模式,改善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学习质量。以互联网技术为例:网络技术自20世纪60年代诞生以来发展迅速,中国的网民1997年只有62万,到2001年达到2650万,在2005年突破1亿,且每年以超过10%的增长率增长,据《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3.84亿。网络技术的发展加强了科技人员的相互交流与协作,特别是技术交流加快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生产力的提高,实现个体与他人、本土与国际自由的互动,在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事也为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供了更好的手段和条件。
1.5科学技术与社会变革
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关系的变革,使封建制生产关系终于被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取代;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它不仅推动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哲学等思想上层建筑的变革,也推动政治上层建筑的变革;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会影响到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促进政治的民主化和社会进步。
目前我们所面临的新一轮科学、技术领域的革命,是社会外部因素与科学技术自身进步相结合的产物。它以一系列崭新的科学、技术的诞生为标志,促进生产力的变化,同时对经济活动、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产生深刻影响,并逐步引发人们在世界观、方法论、思想等领域的变革。一个显而易见的例子是,在不同领域,系统思维、科学模糊思维和战略思维都正在成为主要的思维方式。
对于我国来说,新一轮科学、技术领域的革命不仅是挑战,更是契机,是有
利于中国的历史机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纷纷将复苏的希望寄托在新科技革命上,希望能够提前判断科技革命发生的领域,并进行相应的规划与部署。在这种形势下,中国需要认真思考的是:如何走出一条既符合科技发展规律,又能有效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道路,从而在新一轮的全球竞争中赢得先机。
2.科学技术的负向价值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进步,但也令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面临许多困境。关于科学技术对社会的负面影响,爱因斯坦曾指出:“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运用它,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
2.1科技进步带来物理威害
科学技术带来的不仅仅是正面的影响,在积极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的同时,伴随而来的也有巨大的危害性:爱因斯坦著名的“质能方程式”的伟大发现,原子物理理论的发展,使人类掌握了核能技术,但也带来了广岛和长琦的核灾难,带来了人类五十年的“恐怖的和平”,人类第一次具有了自己毁灭自己的能力;石油勘探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前进的步伐大大加快,可也带来了太多的战争太多的纷扰,也使得地球开始感冒发烧;生物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具备了以前由上帝垄断的创造生命的权力,可这也带来了伦理的紊乱;现代工业飞速发展使得生态问题日益尖锐,非再生资源的枯竭使资源形势越来越严峻等等。
2.2科学技术所带来的价值带有阶级性和主管倾向性
规律本身是价值中立的,它既可以造福人,也可以危害人。当科学活动具有了实用目的之后,就既有利用和发扬或者避免和弱化客观规律造福人类之功能的那一面,又有利用和发扬或者避免或弱化客观规律危害人类之功能的那一面。但是,我们知道,核能技术没有错,错就错在不该将之运用于战争;石油勘探技术没有错,错就错在对立的利益团体或阶级之间的争斗,利用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去保存自己,发展自己,对抗对方;生物技术没有错,错就错在它挑战了人类伦理与道德的界限,形成了对人类社会的全方位扭曲;现代工业发展也没有错,错就错在它牺牲了过多的资源代价......发展正从个人趋势走向国家趋势和社会趋势,而这种追求与依赖正在以一种独特的价值观的形式变成国家趋势和社会趋势,科技已经变成这个世界上唯一正确的方向,一切与之违背的思想都要为之让路。是的,问题只在于科技代表了谁的意愿,只在于科技被谁掌握为谁服务,只在于人类不同的利益群体间的恶意利用科技的负面力量去维护和争取自己的利益,削弱和侵夺对方利益。随着人类社
会的发展,在科学技术既可能带来繁荣与进步,也可能带来隐患与灾难的未来,人类,尤其是掌控着科技的那少部分人,将如何规范自己,将怎样利用科技,让这把双刃剑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它的正面作用造福人类而非相反。
2.3科学技术反作用于人类
有人说,科技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量主宰着人类的命运,科技发展的独立性早已超出了人类的控制,而反过来主导着人类,甚至某些问题的日益严峻,已经或者即将引发的全球性的重大灾难性后果,已经远远超出了自然科学技术能力所能够解决的范围。科技被神化,人却被工具化,这个毁灭性的趋势多么可怕!
当然,这种说法未免危言耸听了。是的,对于未能预料却降临而来的灾难,正如佛教所认为,世上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只能说人类发现的脚步甚至还落后于未知的世界给人类带来的压力。但科技的负面影响不能归罪于科技,恰恰相反,同时也正是人类未能从整体上科学地认识世界,以及不合理使用科技所造成的恶果,是由于人类受自身的认识能力和社会条件的限制,在未知领域的探索过程中,对科技负面影响的来不及了解,或者根本不想了解,才形成灾难的发端。
3.总结
科学技术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但它不是万能的;我们必须要坚定不移地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同时要限制和克服科学技术可能带来的消极后果,当然要靠科学技术本身的继续发展,还需要依靠社会的进步。这就是科学技术的本质,这也是我们大力倡导科技创新、科教兴国的理论依据。
[1] 李新惠,卢家昆.论科学技术价值观及科学精神.理论纵横,2007(1)[2] 李晓芹.科学技术价值浅说.中共贵州省党委校学报,2010.4 [3] 朱法贞.现代科学技术的技术审视与伦理建构.辽东学院学报,2007(3)[4] 徐祥运.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J].东莞理工大学学报,2007.3.14.[5]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