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言文成语归纳
文言文成语归纳
·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而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也指重温历史可以认识现在。(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不耻下问: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
·三人行必有我师:在一起行走的许多人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十则》)
·讳疾忌医:有病不肯说,又怕见医生。比喻有了错误、缺点,生怕别人批评指出。
·病入膏肓:指病已危重到无法救治的地步或事情已发展到不可挽救的程度。——《扁鹊见蔡桓公》
·柳暗花明:指环境或境界的骤然转变。多指由逆境转为充满希望的顺境。(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扑朔迷离:模糊不清,很难辨别是雄是雌。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底细。(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木兰诗》)
·熟能生巧: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无他,但手熟尔。——《卖油翁》)
·世外桃源:原指理想中的生活安乐而环境幽美的世界,现在用以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地方。(《桃花源记》)
·豁然开朗:一下子现出开阔明朗的境界。(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桃花源记》)
·无人问津:没有人来问渡口了,比喻没有人再来尝试或过问。(后遂无问津者。——《桃花源记》)
·吴下阿蒙:比喻缺少学识,才干的人。(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孙权劝学》)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士别当日,即更刮目相待。——《孙权劝学》)
·庞然大物:形容体积大而笨重的东西。现在多用来形容外强中干的事物。(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
·黔驴技穷: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已经用完。(《黔之驴》)
·老骥伏枥:老了的好马,伏在马房中却还想去跑千里的远路。比喻人虽然老了,但仍有雄心壮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龟虽寿》)
·源头活水:比喻生活气息浓厚,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
·愚公移山:比喻做事有毅力不怕困难。(《愚公移山》)
·犬牙交错:形容交界线很曲折,就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
·醉翁之意不在酒: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另有所图。(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水落石出——《醉翁亭记》)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愁患害能使人奋斗而获得生存,安逸快乐使人沉迷于享乐,反而容易导致死亡。(《孟子二章》)
·百废俱兴:指任事振作有为,凡有荒废者,皆整理兴举起来。(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气象万千:谓景象宏伟绚丽,非常壮观。(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心旷神怡:心胸旷达,精神愉快。(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舍生取义: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做完。(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再衰三竭:形容士气低落,不能再振作——(《曹刿论战》)
·辙乱旗靡:车迹错乱,军旗倒下。形容军队溃败——《曹刿论战》
·三顾茅庐:东汉末,刘备三次往隆中(山名,在今湖北襄阳)聘请隐居于草庐的诸葛亮出来帮助打天下。后用来指诚心诚意再三邀请或访问。(《出师表》)·妄自菲薄:不知自重,轻视自身价值。(《出师表》)
第二篇:出自文言文的成语
出自文言文的成语
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而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也指重温历史可以认识现在。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不耻下问: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
三人行必有我师:在一起行走的许多人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十则》)
讳疾忌医:有病不肯说,又怕见医生。比喻有了错误、缺点,生怕别人批评指出。
病入膏肓:指病已危重到无法救治的地步或事情已发展到不可挽救的程度。《扁鹊见蔡桓公》
柳暗花明:指环境或境界的骤然转变。多指由逆境转为充满希望的顺境。
(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扑朔迷离:模糊不清,很难辨别是雄是雌。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底细。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木兰诗》)
熟能生巧: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无他,但手熟尔。——《卖油翁》)
世外桃源:原指理想中的生活安乐而环境幽美的世界,现在用以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地方。(《桃花源记》)
豁然开朗:一下子现出开阔明朗的境界。(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桃花源记》)
无人问津:没有人来问渡口了,比喻没有人再来尝试或过问。(后遂无问津者。——《桃花源记》)
吴下阿蒙:比喻缺少学识,才干的人。(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孙权劝学》)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士别当日,即更刮目相待,——《孙权劝学》)
庞然大物:形容体积大而笨重的东西。现在多用来形容外强中干的事物。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
黔驴技穷: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已经用完。(《黔之驴》)
老骥伏枥:老了的好马,伏在马房中却还想去跑千里的远路。比喻人虽然老了,但仍有雄心壮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龟虽寿》)
源头活水:比喻生活气息浓厚,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
愚公移山:比喻做事有毅力不怕困难。(《愚公移山》)
明察秋毫:能清楚地看到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比喻目光敏锐,连极小的事物都看得清楚。(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闲情记趣》)
挥汗成雨:大家用手抹汗,洒出去就像下雨一样。原来形容人多,后来也形容出汗多。
比肩继踵:肩膀靠肩膀,脚尖碰脚跟。形容人多,拥挤。
张袂成阴:张开衣服袖子就能遮住阳光,形容人多。(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晏子故事两篇》)
不求甚解:原指读书时不求深入,只求了解一个大概。现在多指学习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或了解情况不深入。(好读书,不求甚解。——《五柳先生传》)
犬牙交错:形容交界线很曲折,就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
画蛇添足:做了多余的事情反而有害无益。(《寓言四则》)
买椟还珠:取舍失当,舍本逐末,是极不可取的。(《寓言四则》)
滥竽充数:没有本事的人混在有本事的人中间凑数,终会露馅。(《寓言四则》)
塞翁失马:在一定的条件下,好事可能变成坏事,坏事也可以变为好事。(《寓言四则》)
鸿鹄之志:比喻远大的志向。(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披[被]坚执锐:身披坚硬的护甲,手上拿着锐利的兵器。比喻投身战斗。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
醉翁之意不在酒: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另有所图。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水落石出——《醉翁亭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指站在正义方面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违背正义则必然陷于孤立。(《孟子二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愁患害能使人奋斗而获得生存,安逸快乐使人沉迷于享乐,反而容易导致死亡。(《孟子二章》)
百废俱兴:指任事振作有为,凡有荒废者,皆整理兴举起来。(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气象万千:谓景象宏伟绚丽,非常壮观。(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心旷神怡:心胸旷达,精神愉快。(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舍生取义: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
箪食壶浆:(老百姓)用箪盛了饭,用壶装了汤来欢迎他们所拥护的军队。后来用以形容军队受欢迎的情况。(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隆中对》)
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做完。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再衰三竭:形容士气低落,不能再振作——(《曹刿论战》)
辙乱旗靡:车迹错乱,军旗倒下。形容军队溃败——《曹刿论战》
三顾茅庐:东汉末,刘备三次往隆中(山名,在今湖北襄阳)聘请隐居于草庐的诸葛亮出来帮助打天下。后用来指诚心诚意再三邀请或访问。(《出师表》)
妄自菲薄:不知自重,轻视自身价值。(《出师表》)
《<论语>十则》
不亦乐乎:原意是不也是很快乐的吗?现在常用来表示事态发展到极顶的程度。三省吾身: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指要老老实实,不要不懂装懂。见贤思齐:见到品德和才能比自己高强的就想着向人家学习。
择善而从:选择好的跟着做。指能发现别人的优点,并学习这些优点。任重道远:担子重,路途又长。比喻责任重大,并要经历长期的艰苦奋斗。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岁寒(知)松柏:严寒之时,才知道松柏寒而不凋。比喻在艰难困苦的逆境里才能够看出一个人坚持节操的品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于别人。
《桃花源记》
落英缤纷:坠落的花瓣繁多交杂的样子。形容鲜花盛开的美好景色。
豁然开朗: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也形容一下子领悟了道理,心情十分舒畅。怡然自乐:形容安于悠闲自在而自得其乐。不足为外人道:不值得对外人说。无人问津:比喻无人过问十分冷落。黄发垂髫:老人和小孩。
鸡犬相闻:村落间可以听到鸡鸣狗叫之声,形容一派祥和景象。
世外桃源:比喻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理想中的脱离现实的美好场所或环境优美的地方。《爱莲说》
不蔓不枝:比喻言谈或文章简洁明快、不拖泥带水。《三峡》
重岩叠嶂: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
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故事出自《国语·吴语》。成语“如火如荼”,形容某种人群或事物阵容之大,气势之盛。故事见于《资治通鉴·唐则天皇后天授二年》。成语“请君入瓮”,比喻用某人整治他自己。故事出自《晋书·文苑·左思传》。成语“洛阳纸贵”,称颂杰出的作品风行一进。故事出自《世说新语·假谲》。成语“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故事出自《列子·汤问》。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故事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成语“鸡呜狗盗”比喻卑下的技能或具有这种技能的人。故事出自《晋书·苻坚·载记》。成语“草木皆兵”,形容神经过敏、疑神疑鬼的惊恐心理。故事见于《庄子列御寇》。成语“探骊得珠”,比喻写文章能紧扣主题,抓住要点。
故事出自北宋苏轼《文与可yún dāng谷偃竹记》。“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着。
故事出自《晋书·杜预传》。成语“势如破竹”,形容战斗节节胜利,毫无阻挡。故事出自明朝杨慎的《艺林伐山》。成语“按图索骥”,比喻机械地照老办法办事,不知变通;也比喻按照某种线索去寻找事物。
故事见于《庄子·秋水》。成语“望洋兴叹”,比喻要做某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五年》。成语“唇亡齿寒”,比喻双方关系密切,相互依存。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枕戈待旦”出自刘琨《与亲故书》,形象地写出了刘琨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决心。后来用作成语,形容时刻警惕敌人,准备作战。故事出自《史记·汲郑列传》。成语“后来居上”,往往指后起的可以胜过先前的。和汲黯说这话的原意,大不相同。
故事出自《吕氏春秋·自知》“掩耳盗钟”被说成“掩耳盗铃”,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饰行为。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成语“闻鸡起舞”,形容发奋有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时振作。
故事出自《史记·魏世家》。成语“抱薪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灭祸害,结果反而使祸害扩大。故事出自《庄子·秋水》。成语“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故事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成语“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是非,混淆黑白。成语“守株待兔”,比喻亡想不劳而得,或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则成语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比喻为人真诚,严于律已,自然会感动别人,自然会受到人们的敬仰。
安居乐业出处《老子》“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释义 表示生活美满、安定。背水一战 :多用于军事行动,也可用于比哺有“决战”性质的行动。
不远千里 出处: 《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见梁惠王。王曰:“支!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释义: “不远千里”又称:“不远千里而来”,表示不以千里为远来到 某地,比喻不畏路途遥远。
老马识途 出处:《韩非子。说林上》 管仲、隰(xi)朋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 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释义: “途”路。老马认识道路。比喻有经验的人熟悉情况,能在某 个方面起指引的作用。
上下其手: 比喻玩弄手法,串通做弊。
人面桃花: 形容男女邂逅钟情,随即分离之后,男子追念旧事的情形。
成语出处: 唐·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围魏救赵出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释义本指围攻魏国的都城以解救赵国。现借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
怒发冲冠: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出自】:《庄子·盗跖》:“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
指鹿为马: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出处汉·陆贾《新语·辨惑》 四面楚歌: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处于孤立无援的窘迫境地。
入木三分: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出自】: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
风声鹤唳:唳:鹤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出自】:唐·房玄龄《晋书·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
瓮中捉鳖:从大坛子里捉王八。比喻想要捕捉的对象已在掌握之中。形容手到擒来,轻易而有把握。【出自】: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四折:“这是揉着我山儿的痒处,管教他瓮中捉鳖,手到拿来。” 卧薪尝胆: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原指中国春秋时期的越王勾践励精图治以图复国的事迹,后演变成成语,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出 处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钟鼓之乐:钟鼓;钟与鼓,乐器。指钟鼓一类的音乐【用法】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出处】汉·贾谊《论时政疏》:“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
篝火狐鸣:夜里把火放在笼里,使隐隐约约像磷火,同时又学狐叫。这是陈胜、吴广假托狐鬼之事以发动群众起义的故事。后用来比喻策划起义。
出 处《史记·陈涉世家》:“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鱼腹丹书 :指起事者动员群众的措施
狐鸣鱼书:《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闲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后因以“狐鸣鱼书”指起事者动员群众的措施 揭竿为旗 斩木为兵(揭竿斩木)汉·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比喻高举义旗,起来反抗。泛指人民起义。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
约法三章: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以资遵守。现在指以语言或文字形式定出几条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条款。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出自《后汉书·班超传》 :“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比喻不冒危险,就不能成事。今也用来比喻不经历最艰苦的实践,就不能取得真知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路人:路上的人,指所有的人。司马昭安的什么心,连过路的人都知道。泛指人的阴谋显露无遗,尽人皆知。【出处】 “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语处《汉晋春秋》。
乐不思蜀 :很快乐,不思念蜀国。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中国典籍《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原义说蜀后主刘禅甘心为虏不思复国
投鞭断流:比喻人马众多,兵力强大。《晋书·苻坚载记》:“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第三篇:文言文成语总汇全六册
人教版初中古诗文中的成语总汇
九年级上册
鸿鹄之志:鸿鹄:天鹅,比喻志向远大的人;志:志向。比喻远大志向。
(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披[被]坚执锐:穿着铁甲,拿着武器。形容全副武装。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箪食壶浆:(老百姓)用箪盛了饭,用壶装了汤来欢迎他们所拥护的军队。
后来用以形容军队受欢迎的情况。(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隆中对》)如鱼得水:好象鱼得到水一样。比喻得到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适合的环境。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妄自菲薄:妄:胡乱的;菲薄:小看,轻视。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出师表》)
三顾茅庐: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旺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不毛之地:指人烟稀少的地方
不知所云:不知道说的什么。比喻感情激动,语无伦次。作奸犯科:指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危急存亡:指关系到生存灭亡的紧急关头。
临危受命:指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计日可待:可以数着日子等待,形容为时不远。
白虹贯日:虹:光晕;贯:穿。白色的长虹穿日而过。古人认为人间有不平凡的事,就会引起这种天象的变化。实际上这不是虹而是晕,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唐雎不辱使命》
九年级下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指站在正义方面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违背正义则必然陷于孤立。(《孟子二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愁患害能使人奋斗而获得生存,安逸快乐使人沉迷于享乐,反而容易导致死亡。(《孟子二章》)
舍生取义: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 嗟来之食: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愚公移山:比喻做事有毅力不怕困难。(《愚公移山》)
一鼓作气: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勇气。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再衰三竭:竭:尽。指力量一再消耗,已经衰减耗竭。形容士气低落,不能再振作。彼竭我盈:竭,枯竭,衰落;盈,充盈,旺盛。对方的士气衰竭,我方的斗志旺盛。辙乱旗靡:辙:车辙;靡:倒下。车辙错乱,旗子倒下。形容军队溃败逃窜。
门庭若市:庭:院子。若:好象。市:集市。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像市场一样。形容来的人多,热闹非常。(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邹忌讽齐王纳谏》)
七年级上册
明察秋毫:能清楚地看到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比喻目光敏锐,连极小的事物都看得清楚。(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童趣》)
庞然大物:形容体积大而笨重的东西。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童趣》)怡然自得:(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童趣》)
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而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也指重温历史可以认识现在。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三人行必有我师:在一起行走的许多人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十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十则》)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论语〉十则》)见贤思齐:(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十则》)任重道远:(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十则》)死而后已:(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十则》)岁寒松柏 :比喻在逆境艰难中能保持节操的人。——《〈论语〉十则》)老骥伏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无可奈何:(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似曾相识:(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
塞翁失马:在一定的条件下,好事可能变成坏事,坏事也可以变为好事。(《塞翁失马》)曲径通幽:弯曲的小路,通到幽深僻静的地方。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题破山寺后禅院》)
源头活水:原比喻读书越多,道理越明。现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
七年级下册
扑朔迷离:模糊不清,很难辨别是雄是雌。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底细。(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木兰诗》)磨刀霍霍:形容为做好某一件事而提前做充分的准备、跃跃欲试的样子。出处 《乐府诗集·木兰诗》
吴下阿蒙:比喻缺少学识,才干的人。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孙权劝学》)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士别当日,即更刮目相待,——《孙权劝学》)夸父追日:比喻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夸父逐日》)
八年级上册 世外桃源:原指理想中的生活安乐而环境幽美的世界,现在用以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地方。(《桃花源记》)
豁然开朗:一下子现出开阔明朗的境界。(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桃花源记》)无人问津:没有人来问渡口了,比喻没有人再来尝试或过问。(后遂无问津者。——《桃花源记》)
鸡犬相闻:每家鸡和狗的叫声互相听得到,表示很近的距离,也表现一种和睦的景象。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
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小孩.黄发,旧说是长寿的象征,所以用来指老人.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落英缤纷:落花纷纷.缤纷,纷纷.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不蔓不枝: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青少年时代不努力,到老只能悲伤叹息了。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天下为公: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大道之行也》)夜不出户:夜里睡觉不用关门。形容社会治安良好。
八年级下册 不求甚解:原指读书时不求深入,只求了解一个大概。现在多指学习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或了解情况不深入。(好读书,不求甚解。——《五柳先生传》)犬牙交错:形容交界线很曲折,就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百废具兴:指一切废置的事都兴办起来。同“百废俱兴”。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范仲淹《岳阳楼记》)气象万千:气象:情景。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心旷神怡:旷:开阔;怡:愉快。心境开阔,精神愉快。(——范仲淹《岳阳楼记》)浩浩汤汤:指水势壮阔的样子。
政通人和:政事通达,人心和顺。形容国家稳定,人民安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先忧后乐:忧虑在天下人之先,安乐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先,享受在后。
春和景明:春光和煦,风景鲜明艳丽。
波澜不惊:比喻局面平静、形势平稳,没有什么变化或曲折。
皓月千里:皎洁的月光普照千里湖面。
阴风怒号:阴冷的大风呼啸着。
醉翁之意不在酒:原是作者自说在亭子里真意不在喝酒,而在于欣赏山里的风景。后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水落石出: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醉翁亭记》)觥筹交错:觥:古代的一种酒器;筹:行酒令的筹码。酒杯和酒筹杂乱地放着。形容许多人聚会喝酒时的热闹场景。(——《醉翁亭记》)
山肴野蔌:指山中的野味和野菜。(——《醉翁亭记》)
峰回路转:形容山水名胜路径曲折复杂。(——《醉翁亭记》)空前绝后:从前没有过,今后也不会再有。夸张性地形容独一无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悲欢离合:悲伤、欢乐、离别、团聚,泛指人生的种种经历、遭遇和感受。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琼楼玉宇:古人常指所谓仙界的楼台或月宫。也形容富丽堂皇的建筑物。
折戟沉沙:戟:古代的一种兵器。折断了的戟沉没在泥沙里。形容失败惨重。
——唐·杜牧《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第四篇:利用成语学习高中文言文
利用成语学习高中文言文
内容提要:成语大多是文言词汇,所以我们在教授高中文言文时可以联系常见成语来推求词义和加深学生对文言词语的印象。本文即列举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归纳的课本一至六册文言文单元联系常见成语来推求词义的一些实例。
关键词:成语 文言词语 文言现象
文言文阅读题在高考试题中的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很多同学都是由于对文章中的某几句甚至是某几个文言词语读不懂而遗憾失分。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的是,成语脱胎于古代汉语,大多是文言词汇。这就意味着我们无论是教文言文或是学文言文,如果能用成语辅助,可谓一石而二鸟,古汉语和成语的学习同时进行,相得益彰。并且能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收到事半功倍效果。
我们在教授高中语文课本一至六册文言文单元时可以联系常见成语来推求词义和加深学生对文言词语的印象,同时帮助学生理解一些常见文言现象。
第一册:
《勾践灭吴》
“吊有忧,贺有喜”可联系成语“吊民伐罪”,解释为“慰问”。..“如寡人者,安与知耻,请姑无庸战”可联系成语“无庸置疑”....解释为“不用,不要”。
“果行,国人皆劝” 可联系成语“劝善惩恶”解释为“勉励”。..《触龙说赵太后》 “入而徐趋,至而自谢”可联系成语“趋之若鹜”解释为“向前..行走”。
“老臣今者殊不欲食”可联系成语“众寡悬殊”解释为“很,十.分”。
《寡人之于国也》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可联系成语“三令五申”解..释为“反复陈述”。
“非我也,兵也”可联系成语“短兵相接”解释为“兵器”。..《劝学》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可联系成语“正中下怀”解释为“合乎”。..“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可联系成语“狐假虎威”解..释为“借助”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可联系成语“无以复加”解释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煣使之然也”可联系成语“一暴十寒”..解释为“日晒”。
《秋水》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可联系成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解释为“危险”。
第二册: 《过秦论》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可联系成语“不务正业”解..释为“致力从事”。
“蒙故业,因遗策”可联系成语“陈陈相因”解释为“沿袭”。..“履至尊而制六合”可联系成语“如履薄冰”解释为“登,踩,踏”..《鸿门宴》
“范增数目项王”可联系成语“道路以目”解释为“使眼色”。..“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可联系成语“数不胜数”解释..为“尽”。
“素善留侯张良”可联系成语“安之若素”解释为“平素、平常” ..《兰亭集序》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可联系成语“付诸东流”解释为..“兼词,之于”。
“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可联系成语“不言而喻”解..释为“明白”。
《归去来兮辞》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可联系成语“从谏如流”解释..为“谏正、劝止”。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可联系成语“载歌载舞”解释为“一边....一边”。
“聊乘化以归尽”可联系成语“聊以自慰”解释为“姑且”。..《阿房宫赋》
“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可联系成语“杳无音信”解释为..“无影无声”。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可联系成语“锱铢必较”解....释为“古代重量单位,锱铢连用,极言其细微”。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可联系成语“前车.之鉴”解释为“镜子,为教训”。.《谏太宗十思疏》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可联系成语“克勤克俭”解释为“能...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可联系成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解..释为“大”。
第三册: 《氓》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可联系成语“匪夷所思”解释为“非,..不是”。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可联系成语“耽于幻想”解释为“沉溺” ..“女也不爽,士二其行”可联系成语“毫发无爽”解释为“违背,..差失”。
《六国论》
“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可联系成语“贪得无厌”解释..为“满足”。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可联系..成语“奉行故事”解释为“旧事”。..“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可联系成语“名副其...实”解释为“他的实际”。.“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可联系成语“弥足珍贵”解释为“更加”。..“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可联系成语“逝者如斯”..解释为“这样”。
《游褒禅山记》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可联系成语“化险.为夷”解释为“平安、平坦”。.“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可联系成语“吉人.天相”解释为“帮助”。.《项脊轩志》
“先妣抚之甚厚”可联系成语“如丧考妣”解释为“已故的母亲”。..“前辟四窗,垣墙舟庭,以当南日”可联系成语“螳臂当车”解释为..“阻挡”。
《五人墓碑记》
“众不能堪,抶而仆之”可联系成语“情何以堪”解释为“忍受,..禁受得住”。
“激昂大义,蹈死不顾”可联系成语“赴汤蹈火”解释为“踩,..踏”。
《登泰山记》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可联系成语“洞烛其奸”解释为“照”。..第四册: 《陈情表》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可联系成语“夙兴夜寐”解释为“早”。..“本图宦达,不矜名节”可联系成语“不矜不伐”解释为“夸耀”。..《祭十二郎文》
“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可联系成语“结草衔环”..解释为“含着”。
“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可联系成语“笔耕不辍”解释为“停..止 ”
《愚溪诗序》
“无以利事,而适类于予”可联系成语“画虎类犬”解释为“像”。..《逍遥游》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可联系成语“无.可匹敌”解释为“比得上”。.《滕王阁序》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可联系成语“趋之若鹜”..解释为“野鸭子”。
“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可联系成语“无人问津”解释为“渡..口”。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可联系成语“迥然不同”解释为“远”。..《柳毅传》
“夫乃止毅,停于大室之隅”可联系成语“向隅而泣”解释为“角..落”.“奇秀深杳,不可殚言”可联系成语“殚精竭虑”解释为“尽”...《促织》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 可联系成语“礼尚往来”解释为..“崇尚,爱好”.“昂其直,居为奇货”可联系成语“囤积居奇”解释为“聚集,..储存”。
第五、六册: 《齐桓晋文之事》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可联系成语“恻隐..之心”解释为“哀怜,痛惜”。
“我虽不敏,请尝试之”可联系成语“敏而好学”解释为“聪明”。..《报任安书》
“思垂空文以自见”可联系成语“永垂不朽”解释为“流传”。..“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可联系成语“怨天尤..人”解释为“责怪”。
《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可联系成语“徒劳无功”解释为“白..白地”。
“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可联系成语“前倨后恭”解释为“傲..慢”。
“臣请就汤镬”可联系成语“赴汤蹈火”解释为“热水”。.. 6 《屈原列传》
“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可联系成语“币重言甘”解..释为“礼物”。
“馋人间之可谓穷矣”可联系成语“穷而后工”解释为“处于困..顿境况”。
“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返也”可联系成语“既往不咎”..解释为“责备”。
“举类迩而见义远”可联系成语“名闻遐迩”解释为“近”。..《信陵君窃符救赵》
“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可联系成语“抱恨..终身”解释为“遗憾”。
此外,对于一些文言现象,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同样也可以联系成语加以学习。
词类活用这一文言现象:
“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寡人之于国也》),可联系成语“衣锦还乡”(“衣”,名词用作动词解释为“穿”);“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孟子·寡人之于国也》),可联系“ 十年树木“(“树”,名词用作动词解释为“种”);“浴于沂,风乎舞雩”(《子路冉有曾皙公西华侍坐》)可联系“春风风人”(“风”,名词用作动词释为“吹”);“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可联系“不可名状”(“名”,名词用作动词解释为“说出”);“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可联系“狼吞虎咽”(“翼”和“狼”都为名词用作状语,像„„一样);“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可联系“东奔西走”(“东南” 7 “东西”都为名词用作状语,向„„);“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可联系“日理万机”(“日”为名词作状语,每天)。
学习动词的使动用法时可联系惊天动地、威武不屈、望梅止渴、悦近来远、斗鸡走狗、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等成语帮助学生理解。
学习意动用法时可联系草菅人命、厚古薄今、幕地席天、敝屣千金、羞与为伍、不耻下问、先公后私、人贵自知等成语帮助学生理解。
甚至我们学习文言句式时,同样可以联系成语来分析讲解。如学习被动句时,涉及到“为”或“为„„所”句式,可以举为人所制、为情所困的例子;涉及到“于”或“受„„于”句式,可以举囿于成见、受制于人的例子;涉及到 “见”或“见于”可以举秋扇见捐、见弃于人的例子。学习倒装句时,主谓倒装句可举诲尔谆谆,听我藐藐的例子;动宾倒装可联系何去何从、时不我待、唯利是图、何罪之有;介宾倒装可联系夜以继日;状语后置可联系持之以恒、嗤之以鼻、饱以老拳。
综上所列,古汉语的各个知识点,都不乏成语用例。以成语用例辅助高中古汉语的教学,方便易行,引人入胜,能快捷有效地化解古汉语教学中的诸多难点。
(河北正定中学高三语文组
崔卿)
第五篇:高复语文(从成语中学习文言文)
高复语文(从成语中学习文言文)
通过学习成语来学习古代汉语
成语都是一些固定的词组或短句,汉语成语大多是从古汉语文句中演化、凝结而来的,它在很大程度上保留着古汉语语法的特征,但在沉淀的过程中又有现代生活的积累,因此准确领会和把握成语的含义,无论是对古文学习,还是对现代文学习,无疑都是非常重要的。一.词类活用 A.
名词用作动词
声东击西:声,声张。
衣锦还乡:衣,穿。还是读yī。
不可名状:名,说出。
目不转睛:目,看。不名一文:名,占有。
一鼓作气:鼓,擂(léi)鼓。
春风风人:第二个风,吹。
夏雨雨人:第二个雨,淋。
苗而不秀:苗,长了苗,但没有秀穗。
不衫不履:衫,穿衣服;履,穿鞋子。
不翼而飞:翼,展翼。
经天纬地:经,管理;纬,衡量。
沐猴而冠:冠,戴帽子。
袖手旁观:袖,笼(lóng)着双手。
报仇雪恨:雪,洗刷。
月晕而风:风,刮风。
础润而雨:雨,下雨。础,台阶,古时叠衬木柱子的石头。B.
名词用作状语
狼吞虎咽:狼,虎,像狼(虎)一样的。土崩瓦解:土,瓦,像……一样。
席卷天下:席,像席子一样的。
瓜剖豆分:瓜,豆,像……一样。
风餐露宿:风,露,在风中(在露天里)鬼哭狼嚎:鬼,狼,像……一样
再如水深火热、风驰电掣、粉妆玉砌、鹤立鸡群、虎踞龙盘、涣然冰释等。
南征北战:南,在南方;北,在北方。貌合神离:貌,在表面上;神,在实际上。C.
形容词用作名词
披坚执锐:坚,坚固的铠甲;锐,锋利的武器。扶老携幼:老,老年人;幼,小孩子。
扶贫济困:贫,贫穷的人;困,走投无路的人。改邪归正:邪,邪恶的事情;正,正道。拈轻怕重:轻,轻巧的事情;重,重担子。
扶弱抑强:弱,柔弱的人,即弱势群体;强,豪强地主,即先富起来的人。
逢凶化吉:凶,凶险的情况;吉,吉祥的境况。舍近求远:近,身边的人和事;远,远处的人和事。弃旧图新:旧,旧的事物;新,新的面貌。喜新厌旧:新,新人;旧,旧人。去粗取精:粗,粗糙的东西;精,精华。化险为夷:险,危险的处境;夷,平安的处境。激浊扬清:浊,浑浊的的;清,清廉的行为。驾轻就熟:轻:轻巧的车子;熟,熟悉的道路。D.
形容词用作动词
目空一切:空,什么也没有——把一切看得什么也没有。形容骄傲自大。
自圆其说:圆,圆圈——圆合,使其没有破绽。
自高自大:高,高大——看得很高;大,伟大——看得伟大。自强不息:强,强大——努力向上,振作,奋发图强的意思。独善其身:善,好处——好好地修养。E.
动词用作名词
路不拾遗:遗,别人掉了的东西。
量入为出:入,自己的收入;出,生活中的付出。救亡图存:亡,将要灭亡的国家;存,让其保存的方法。绝处逢生:生,可以生还之道。二.使动和意动用法
1.动词的使动用法
劳民伤财:劳民,使民劳;伤财,使财伤。骇人听闻:骇人,使人骇。
降龙伏虎:降龙,使龙降;伏虎,使虎伏。惊心动魄:惊心,使心惊;动魄,使魄动。怵目惊心:怵目,使目怵;惊心,使心惊。显亲扬名:显亲,使亲显;扬名,使名扬。一鸣惊人:惊人,使人惊。
沉鱼落雁:沉鱼,使鱼沉;落雁,使雁落。
闭月羞花:闭月,使月亮躲起来;羞花:使鲜花感到羞愧。丧权辱国:丧权,使人权丧失;辱国,使国家蒙受耻辱。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丰衣足食:丰衣,使衣丰;足食,使食足。爽心悦目:爽心,使心爽;悦目,使目悦。大快人心:快人心,使人心快。
坚壁清野:坚壁,使壁坚;清野,使野清。倾城倾国:使诸侯之城为之倾,使国都为之倾。富国强兵:富国,使国家富强;强兵,使军队强盛。汗牛充栋:充,使……充实。
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厚古薄今:厚古,以古为厚;薄今,以今为薄。不耻下问:耻,以……为耻。
4.名词的意动用法
幕天席地:幕,以……幕;席,以……席。草菅人命:以……为草菅。
5.名词的使动用法
汗牛充栋:汗,使……出汗; 三.表示被动关系
见笑大方:见,被。被大方之家取笑。见弃于人:见……于,被。被别人抛弃。金石可镂:镂,被雕刻穿。水滴石穿:穿,被穿破。四.表示倒装关系
1.否定句式中,代词宾语前置。时不我待:时不待我,时间不等我。人莫予毒:人莫毒予,没有人能伤害我。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何去何从:去何从何,去哪里,跟从谁。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毛将附焉,毛将寄托在哪里呢?
3.用“之”“是”作标志帮助宾语前置 何罪之有:有何罪。唯利是图:唯图利。唯你是问:唯问你。唯命是从:唯从命。唯我独尊:唯尊我。唯才是举:唯举才。
4.介宾倒装,以示强调 夜以继日:以夜继日。一以当十:以一当十。文以载道;以文载道。一言以蔽之:以一言蔽之。
5.介词结构后置(也叫状语后置)
喜形于色:[于色]喜形——在脸色上表现出高兴的情形。问道于盲:[于盲]问道——向盲人问路。重于泰山:[于泰山]重——比泰山还要重。相濡以沫:[以沫]相濡——用口水互相沾湿。五.表示成分的省略
1.省略谓语
车水马龙:车(如)水,马(如)龙。一发千钧:一发(引)千钧。春华秋实:春(开)华秋(结)实。夏炉冬扇:夏(进)炉冬(奏)扇。秋毫之末:(察)秋毫之末。
2.省略介词
逍遥法外:逍遥(于)法外。
投桃报李: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付之东流:付之(于)东流。付之一炬:付之(于)一炬。祸起萧墙:祸其(于)萧墙。
3.省略量词(古汉语中数词直接放在动词前面不用量词)
九死一生:九(次)死一(次)生。三令五申:三(次)令五(次)申。三思后行:三(次)思考然后再行动。
4.省略主语
举棋不定:(弈者)举棋不定。不平则鸣:(物)不平则鸣。言过其实:(马谡)言过其实。做贼心虚:做贼(人)心虚。
5.省略宾语
网漏吞舟:网漏吞舟(之鱼)。驾轻就熟:驾轻(车)就熟(路)。绝口不道:绝口不道(前恩)。
6.省略定语
鸟尽弓藏:(飞)鸟尽(良)弓藏。精卫填海:精卫填(东)海。批郤导窾:批(大)郤导(大)窾。
7.省略状语 雪上加霜:雪上(更)加霜。曲高和寡:曲(弥)高和(弥)寡。
8.省略补语
鞭长莫及:鞭长莫及(马腹处)。不堪回首:不堪回首(月明中)。长吁短叹:长吁短叹(三两声)。六.找出下列成语中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门庭若市:比喻
嗷嗷待哺:比喻,嗷嗷若待哺
草木皆兵:比喻
八字打开:比喻,打开若八字
不足挂齿:缩小夸张
垂涎三尺:扩大夸张
打破沙锅问到底:谐音。璺到底——问到底
是可忍,孰不可忍:反问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拟人、双关、对偶
言必行,行必果:顶针
不识之乎:借代
顽石点头:拟人
七.说明下列成语的语法结构(并列、偏正、动宾、主谓、兼语、连动)
井底之蛙:偏正
世外桃源:偏正
向隅而泣:偏正
百废俱兴:主谓
请君入瓮:兼语
成人之美:动宾 毛遂自荐:主谓
抑扬顿挫:联合经风历雨:联合
经历风雨:动宾
饱经风霜:偏正
风雨如晦:主谓
画龙点睛:并列
刻舟求剑:连动
风云变幻:主谓
八.指出下列成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衣锦还乡:衣,名词用作动词,穿。
厚古薄今:厚,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厚(重视);薄,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薄(轻视)。
被坚执锐:坚,形容词用作名词,坚固的铠甲;锐,形容词用作名词,锋利的武器。
完璧归赵: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完整。灰飞烟灭:灰,名词用作状语,像灰一样(飞扬);烟,名词用作状语,像烟一样(消散)。
汗牛充栋:汗,名词的使动用法,使……出汗;充,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充实。
不耻下问: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下的人请教感到羞耻。
振聋发聩:振,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震动;发,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醒悟。
去伪存真: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去;存,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存。
一鼓作气:作,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作。擂第一通鼓可以振作士气。
兵贵神速:贵,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贵。无所事事:第一个“事”,名词用作动词,从事、干、做。九.辨析下列成语中的一词多义
1.因。因势利导(介词,趁)
因地制宜(介词,根据)
因噎废食(介词,因为)
因陋就简(动词,沿袭,因袭)
2.兵。兵强马壮(名词,军队)
短兵相接(名词,武器)
纸上谈兵(名词,兵法)
用兵如神(名词,军事部署)
3.负。负荆请罪(动词,背负)
忘恩负义(动词,辜负,对不起)
负隅顽抗(动词,凭借,依仗)
如释重负(名词,负担)
4.见。见异思迁(动词,看见)
固执己见(名词,见解)
见笑大方(介词,被)
日见亲密(动词,同“现”,显得)
瑕瑜互见(动词,看得出来,读jiàn)
通过猜想来学习古代汉语
一.尝试猜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矢无所揣其角,虎无所措其蚤。(帛书《老子》)
跟“虎”相对的应该也是一种动物——兕,犀牛。
跟“角”相对的应该也是一种器官——爪,爪子。
哈哈,这就叫聪明!
2.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孟子·梁惠王下》)
我谈不上喜欢先王的音乐,只是喜欢世俗的音乐罢了。
直,通“只”,程度副词。
3.竹柔而刚,用弱而强。(《淮南子·原道训》)
而,通“能”。猜猜“用”是什么意思?
4.余惧不获其利而离其难。(《史记·乐毅传》)离,通“罹”,遭受的意思。想想屈原的《离骚》吧!
5.臣闻明主在上,贤辅在下,君则安虞而民和睦。(《国策·齐策》)
虞,通“娱”,快乐的意思。想想后面的“民和睦”一语。
6.君有此士也三万以方行天下。(《管子·小匡》)方,通“横”。想想词语“横行天下”吧!
7.情不知其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墨子·非攻上》)情,通“诚”,确实,程度副词。想想“遗”读什么?
8.视项羽无东意。(《汉书·高帝纪》)
视,通“示”,给……看的意思。想想“示意”“示众”等等。
9.尺蠖之曲,以求其信也。(《易?系辞》)
信,通“伸”,伸展。想想前面那个“曲”字,再想想课文中的句子“欲信大义于天下”,不就明白了?
10.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论语?阳货》)
归,通“馈”,送的意思。想想后面的“豚”可是礼物哦!“烤乳猪”啊!
二.尝试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本字
1.臣没死以闻。(《战国策?赵策》)
没,通“冒”。冒险啊!我冒着死亡的危险把这件事报告给你。
2.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论语?子罕》)没,通“殁”,文王不在,就是死了啊!文王死后,文德再也不在这里了吗?
1.季武无适子。(《左传?襄公二十三年》)适,通“嫡”。季武他没有亲生儿子啊!
2.吴王夫差,无适于天下。(《战国策?齐策》)适,通“敌”。想想看,“无敌于天下”么!
3.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史记?陈涉世家》)适,通“谪”。被贬谪到渔阳去戍边的九百名奴隶。发,征调。4.
弟子趣之。(史记?西门豹治邺))趣,通“促”。要他的徒弟去催促他啊!5.
以趣本务而疏末作。(《韩非子?五蠹》)趣,通“趋”。趋向于做什么呀!
6.法趣上下,四相反也,而无所定,虽有十黄帝不能治也。(《韩非子?蠹》)趣,通“取”。“取法”么!
7.率时农夫,播厥百谷。(《诗经?周颂》)时,通“是”。率领这些农夫,播种五谷。8.
时其饥饱。(《庄子?人间世》)时,通“伺”,伺候的意思。伺候他吃饱。9.
见卵而求时夜。(《庄子?齐物论》)
时,通“司”。司夜的东西,就是鸡呀!看见蛋,还想吃鸡,想得真美啊!
10. 迟归有时。(《易?归妹》)
时,通“待”,这叫“双声通假”。回来晚了,你就等着他吧!11. 公子光洋为足疾。(《史记?吴太伯世家》)洋,通“佯”,假装。
12. 阳尊怀王为义帝。(《汉书?高祖本纪》)阳,通“佯”,假装,表面上。
13. 齐王怪之,固不能饮,洋醉去。(《史记?吕后本纪》)洋,通“佯”,假装。
14.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厝,通“措”,放置。15. 无所错手足。(《易?小过》)错,通“措”,放。想想“手足无措”啊!16. 大亮被禽。(《新唐书?列传第二十四》)禽,通“擒”,被抓住了啊!
三.尝试在下列括号中填出该字的一个常见的本字
亡(无)
裁(才)
畔(叛)
要(邀)
胡(何)
罢(疲)
得(德)
以(已)
有(又)
册(策)
上(尚)
阙(缺)
惠(慧)
蚤(早)
蜚(飞)
四.尝试翻译下列文段
1.将欲拾之,必古张之;将欲弱之,必古强之;将欲去之,必古与之;将欲夺之,必古予之。是胃微明。友弱朕强,鱼不可说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视人!
——帛书《老子》
——将要收敛它,必须暂且张大它;将要削弱它,必须暂且增强它;将要去掉它,必须暂且支持它;将要夺取它,必须暂且给予它;这就叫做微妙的明智。柔弱胜刚强,鱼不能离开水,治国治军的策略不能让人知道。
通假字有:拾,通“翕”,收敛。古,通“姑”,暂且。胃,通“谓”,叫做。友,通“柔”,柔弱。朕,通“胜”,战胜。说,通“脱”,离开。视,通“示”,给……看。
2。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故马或奔踶(tí)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夫泛驾之马,跅弛(tuòchí)之士,亦在御之而已。其令州县察吏民,举茂才异等可为将师及使绝国者。
——汉武帝刘彻《下州郡求贤诏》
——非同寻常的功业,一定要等待非同寻常的人去完成。所以有的千里马不服从约束却能够日行千里,有的人才受到世俗中的人们说三道四的连累却能建立功名。实际上,那些不听驾御的马匹,和世上那些放荡不羁的人才,也不过是看你如何控制他们罢了。所以我特地在此命令:各个州县应当认真考察官员百姓,把那些有学问的以及可以出将入相或者出使外国的奇才怪杰统统给我推荐上来![评议] ①武帝雄心露于“非常”二字。文、景用人,必求长者之意,至此索然矣!
——钟伯敬
②相马于骊黄牝牡之外,固是九方皋道法。
——锡周
③“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共产党的用人原则,至此愧死矣!
——陆波
④古今中外细想来,不遭人忌是庸才!
——陆波
3.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曹操《求贤令》见于《三国志?魏志?武帝纪第一》 [注释] ①曹操于汉献帝建安十五年春颁下此令。
②受命:本指受命于天,古人认为每个朝代兴起是由上天意志决定的;中兴,复兴,一个朝代衰落而复兴起来。君,帝王。
③贤人:有道德有才能的人;君子:道德高尚的人。及:趁着,当。
④曾:乃,竟;闾:古二十五家为里,里门为闾;巷:小胡同;幸:侥幸。⑤求取:访求,得到;急时:紧要时刻;老:卿大夫的家臣;优:充足、富裕,此指才干有余。
⑥孟公绰:鲁国大夫,以没有欲望著称,被称为廉士(品行方正的人)。
⑦陈平见荐于魏无知。无知曾为之辩护言其不曾勾引嫂子,也未曾接受贿赂。
⑧仄陋:卑贱,指出身微贱,贫贱无名的人;唯:句首助词,表示希望。
⑨得无:固定短语,恐怕……吧?难道没有……吗?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⑩明扬:发现、推荐、举荐;二三子:左右的人。得:一定,读děi。
——自古以来,那些受命于天以及光复中兴的君主,哪里不是因为得到一些德才兼备的人和他们一起共同治理天下的呢?当他们得到这些人才的时候,竟然没有超出乡镇的范围。难道是侥幸遇到这些人才的吗?只不过是上面的统治者颁下求贤令后求取得到的罢了!现在天下还没有平定,这正是特别渴求人才的紧要时刻。“像孟公绰那样的人在赵国、魏国做做卿大夫的家臣还可以,却不可以做滕公、薛公的家臣的。”如果一定要是品行廉洁的人才可以重用他们,那么齐桓公还能凭什么在春秋称霸呢?现在天底下恐怕还有出身贫穷却身怀绝技还在渭水边垂钓的人吧?恐怕还有蒙受盗嫂贪钱的污辱至今还没遇到魏无知的人吧?希望我身边的人能够帮助我发现推荐那些出身贫贱地位低下的人,只要他们有本事就把他们举荐上来,我一定会重用他们。
坚持——坚持是什么?坚持是一种人生境界,坚持是一步步引导你走向成功的阶梯。坚持像小草,不惧千斤磐石的重压,仍然顽强亮出自己的生命底色;坚持像雨滴,固守心中唯一的目标而不改初衷,终有一天会凿穿自己的生命之石。坚持是石,擦亮了理想之火,点燃生命中的圣灯;坚持是图片,是生命的轮回建立的一种永恒的秩序。坚持是人生的希望,在滴水如冰的严冬,我们坚持春天的渴望;在漆黑如墨的风雨之夜,我们坚持心中的太阳。坚持,为我们的人生创造了不少生命中的奇迹,像在烈日的沙漠中,你把最后一滴水留给别人,没有任何怨言。在生命的驿站,坚持是成功的开门锁;在人生的航程里,坚持是我们不变的方向;在现实的生活中,坚持就是胜利。
食已毕而味愈浓,言犹尽而意无穷。
回味,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总教人联想起馥郁醇厚的美酒,婉转承欢的佳人;耐人咀嚼的橄榄,含蓄隽永的诗文;颊齿留香的奇珍,余音绕梁的歌音------颇堪品味,颇堪玩味,颇堪寻味,颇堪吟味。从回流中体味,从回响中体味,从回忆中体味。回味,虚虚实实的反刍,实实虚虚的享受!
鲜活论据
Δ他22岁时做生意失败,23岁他竞选州议员,又失败了,24岁时他重操旧业继续做生意,又赔得一无所有,26岁时他的情人不幸死去,27岁时他的精神完全崩溃,几乎住进疯人院,29岁时他再次竞选州议员失败,31岁时他竞选国会议员失败,39岁时他竞选国会议员再次失败,46岁时他竞选参议员失败,47岁时他竞选副总统失败,49岁时他竞选参议员再次失败,这个人在51岁那年竞选总统成功,成为美国历史上与华盛顿齐名的最伟大的总统,这个人,就是亚伯拉罕·林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