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考语文抢分秘籍:利用成语复习文言文
利用成语复习古汉语,既可以将一些模糊认识的成语清晰化,又可以复习到大量的古汉语知识,还可以在作文中应用,可谓一举三得,事半功倍。下文给出如下练习,考生可以自我测试并加以记忆。
-用成语复习文言实词
下列成语中包含了文言实词(括号前),在括号里写出释义:
不易(改变)之论、不刊(删改)之论、不过尔尔(如此)、无可适(去)从、以己度(推测)人、质(询问)疑问难、登峰造(至)极、怨天尤(责怪)人、缘(攀援)木求鱼、引(拉长)吭高歌、寡廉鲜(少)耻、家徒(只有)四壁、尸位素(白)餐、不学无术(本领)、如释(放下)重负、不速(邀请)之客、不期(约定)而遇、文(掩饰)过饰非、出类拔(超出)萃、蔚为大观(景象)、寄人(依附)篱下。
-用成语复习一词多义
备:德才兼备(具备,具有)、关怀备至(周到,尽)、戒备森严(防备)。
兵:短兵相接(兵器)、兵强马壮(士兵,军队)、兵贵神速(用兵策略)。
达:四通八达(通达)、通宵达旦(到达)、达官贵人(显达)。
当:势不可当(抵挡)、首当其冲(对着,面对)、安步当车(当作)。
负:负隅顽抗(依仗,凭借)、忘恩负义(背弃)、不分胜负(失败)。
故:故步自封(与新相对)、非亲非故(老朋友)、明知故犯(故意)。
顾:顾影自怜(回头看)、三顾茅庐(拜访)、奋不顾身(考虑)。
疾:讳疾忌医(疾病)、疾恶如仇(痛恨)、疾风知劲草(强,猛)。
举:举足轻重(抬起)、选贤举能(推荐)、举国上下(全)。
名:不可名状(说出)、不名一钱(占有)、沽名钓誉(名声,名望)。
如:自愧弗如(比得上)、称心如意(适合)、突如其来(然,词尾)。
胜:略胜一筹(超过)、美不胜收(尽)、引人入胜(优美的景色)。
务:不务正业(致力,从事)、不急之务(事务,事情)、除恶务尽(必须)。
相:相机行事(鉴别,审察)、开诚相见(偏指一方)、肝胆相照(互相)。
于:青胜于蓝(比)、受制于人(被)。
与:与人为善(赞成)、与日俱增(跟着,随着)、欲取姑与(给予)。
以:以己度人(用)、以貌取人(凭)、以讹传讹(拿,把)。
因:因人成事(依靠)、因利乘便(凭借,依靠)、因材施教(根据)。-用成语复习通假字
一暴(曝)十寒、拨乱反(返)正、层见(现)迭出、食不厌(餍)精、博闻强识(志)。
-用成语复习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风起云涌、豆剖瓜分、蚕食鲸吞、口诛笔伐、草行露宿、日新月异、虎踞龙盘、星罗棋布、川流不息、耳提面命、二桃杀三士。
2.形容词作名词:杀富济贫、除暴安良、激浊扬清、舍近求远、居安思危、党同伐异、披坚执锐。
3.名词活用为动词:沐猴而冠、沧海桑田、户枢不蠹、不胫而走、洞烛其奸、华而不实、履险如夷、无所事事、衣冠禽兽。
4.动词活用为名词:继往开来
5.使动用法:破釜沉舟、正本清源、富国强兵、倾国倾城、赏心悦目、丰衣足食、不可理喻、光宗耀祖。
6.意动用法:幸灾乐祸、鱼肉人民、席天幕地、不耻下问、不远万里、草菅人命。
7.为动用法:光前裕后(光前:为前人增光,裕后:给后人造福)
-用成语复习古汉语句式
1.宾语前置:夜以继日、时不我待、唯才是举、一言以蔽之。
2.介宾短语后置:蠢若木鸡。
3.被动句式:古为今用。
4.省略句式:再衰三竭。
第二篇:秘籍15写作备战2018年高考语文抢分秘籍原卷同名2621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郑玉侠是一个平凡的女送水工。初中未读完就因家境所迫打工谋生,但她始终不甘心,而是一边打工,一边自学高中课程与大学课程,还喜欢上了书法,可这些遭到了父母的反对,还有人认为她是不知天高地厚。三十多年来她一直坚持练习书法,面对别人的讥讽和家人的反对,她很坦然,她认为这是自己一生的追求。她始终坚信一路走来,源自有梦,坚信“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审题要准确。审题是为了定体裁,明范围,找重点。因此审题时,要弄清作文题中的材料、要求及关键点。如看作文题的类型是命题(半命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作文题的材料重在写事还是写人,作文题中的关键词有哪些。对于命题作文,审题时要重点分析写作重点,这样写出的文章才能内容切题、重点突出。而确定重点的关键是抓题眼。对于材料作文,要扣住最能体现关键信息(能表现文章的主旨、写作内容)的词语。
2.立意要精准。立意时,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就会得到不同的观点。无论是材料作文还是命题作文,都因其题目丰富的内涵而具有一定范畴的立意多元性。这些立意就蕴藏在作文试题的材料或标题中。对于命题作文题,要围绕题目中所给的要素,提出若干问题,具体落实题目所涉及的人、事、物、景诸要素。在写作时可采取化大为小的方法拓展思路,捕捉到适合自己的独特的写作点。
对于材料作文题,立意时可以采取提炼中心法、抓关键句法、明确褒贬法、求异同法、由果溯因法、关系分析法等技法。下面选取几种典型技法举例分析:
(1)提炼中心法。这是材料作文题最为常用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如果能准确地领悟材料的中心,并以之作为文章的主旨,那么,所写文章定能既切题又有深度。
(2)抓关键句法。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所以,有些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寻找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3)明确褒贬法。有些材料作文题,材料中的语句蕴含着命题者的褒贬情感,考生审题时必须充分捕捉这些语言信息,细致体会其感情色彩,这样才能根据命题者的感情倾向确立最佳的立意角度。
3.立意要深刻、新颖。‚意‛当存高远,追求立意的最佳点,应是考生孜孜以求的目标。何为‚立意的最佳点‛?那就是所立之‚意‛能反映作文题旨的主流、本质,能显示作文试题的最大价值取向,能展示作文试题的最新视野,向真、向善、向美。如上述材料中,郑玉侠的事迹所呈现出来的是多角度的精神层面,从她一直学习书法的角度分析,可立意为‚人不可没有兴趣‛‚坚守理想‛‚人生要有追求‛等;从她初中未读完却自学高中、大学课程的角度分析,可立意为‚提升自我‛‚不畏困难‛‚超越自我‛等;从她不顾家人的反对和别人的讥讽的角度分析,可立意为‚做真正的自己‛等;从材料的整体来分析,可立意为‚信念的力量‛‚充实自我‛‚平凡与伟大‛等。在这些立意里面,哪一种更显得深刻高远呢?这就要看哪一种能高度体现社会关注点、时代契合点等。无疑‚做真正的自己‛‚信念的力量‛‚平凡与伟大‛等立意更胜一筹。因此在审题时要进一步吃透命题者隐含的意图和要求,切忌轻率下笔,还要注意从多方面充分挖掘题目的深层内涵,充分抓住它的深层内涵来写。
当然,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还有很多,但不管如何,‚审清要素,明确题意‛‚理解内涵,化繁为简‛‚扣住题眼,多向拓展‛这三点却是不变的。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悠扬的音乐、触手可及的浓郁的咖啡,这是身处“关中大书房”(正名“万邦图书城”)的书迷们的独特阅读体验。面对全球书店遭遇时代洪流而被冲得七零八落、纷纷倒闭的境况,西安“关中大书房”的老板魏红建十分感慨。他的书店一开就坚持了不下20年。魏红建认为,“关中大书房”不是商业模式的典范,这里的观念、价值从来没变,以后也不会变。“还读书人一个纯净的环境”,这构成了魏红建的全部精神基底。如今,魏红建的万邦图书城已成为区域文化的象征,很多外地人喜欢到魏红建的书店看看,或由于这里“有一种钢筋水泥和名牌服装堆砌不出来的味道”,抑或由于人本性对“知识的敬畏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首尾圆合,巧妙照应。即文章的开头与结尾遥相呼应。开头描写的事物或提出的问题,在结尾处用各种方式加以深化或回答,给人首尾圆合的印象,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2.总分有度,条理清晰。议论文中,如果论证的论点之间是总说和分说的关系,那么文章就属总分式的论证结构。有时是先总说后分说;有时是先分说后总说;也有时是先总说,后分说,最后再总说。
3.线索分明,时空有序。记叙文中,要特别注意时间、空间的变换顺序。我们在叙述事件时,往往会涉及时间、空间变换及顺叙、插叙、倒叙等叙述方式。如果叙述中有运用插叙、倒叙的,就要注意交代清楚。
4.衔接过渡自然缜密。文章讲究内在的逻辑性,要求各部分之间非常紧凑,最忌拖泥带水。因而在写作中,要注意各内容之间的衔接与过渡。具体说来,一是要注意层与层、段与段以及复句与复句、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恰当地运用关联词语,表示出内容之间的因果、递进、并列、选择、假设、转折、条件等关系;二是要把某些表示顺序、指代、总结性的词或词组,放在段落的开头,以表示各段、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从而使结构更加紧凑。
5.正反对照,鲜明有力。‚有比较才有鉴别。‛在议论文中把两种矛盾或对立的事物加以对照比较,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说理,就能全面揭示事物的本质,使所阐述的事理更加深刻,更有说服力。
6.层层推进,步步深入。这种结构形式是按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一层深入一层地论证中心论点。可由现象说到本质;可由可能性说到必然性;可从经验说到问题,再说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从‚是什么‛说到‚为什么‛,再说到‚怎么办‛……这种结构形式能使文章对问题的剖析深刻到位。
当然,文章的结构形式还有很多,如议论文中的分论点并列式结构、起承转合式结构等,记叙文中的铺陈巧合式结构、情节突转式结构、抑扬结合式结构等。但无论运用哪种结构形式,都要注意段落层次的合理安排,前后衔接巧妙自然,这样才能使文章结构达到严谨的要求。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每当飞机飞越在山脉中的一条溪流上空时,机长总会全神贯注地向下凝望,脸上充满了惆怅、回味、向往等复杂表情。有一次,副驾驶实在忍不住内心的好奇,问道:“机长,下面这个偏僻、荒无人烟的地方究竟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值得你如此关注?”
机长从无限怅惘中回过神来,悠悠地答道:“看到那条蜿蜒的小溪了吗?当我还是一个孩子时,我常常来到这条小溪旁,坐在一根圆木上钓几个小时的鱼。每当有飞机飞过我的头顶,我都会抬头望上几分钟,心想,如果驾驶飞机的人是我该有多好啊。”
“现在,你已经如愿以偿了!”副驾驶说道。
“可是现在,每次当我飞临这条小溪,”机长神情更加凝重地说,“我都会忍不住想起以前那美好的时光:山间是那么的宁静和空旷,岸边的野草和野花是那么的碧绿和娇艳,不时吹过来的微风是那样的凉爽和宜人,溪水的鸣唱是那样的清脆和悦耳,鱼儿上钩的瞬间是那样的令人兴奋和震撼……这一切实在让我无法忘却。我想,如果我现在不是在天空飞行,而是在溪水边钓鱼,该有多好啊!”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点明中心,凸显主旨。标题和文章的主旨有着紧密联系,标题应该很好地服务于主旨。最常用的拟题方法就是直接入题,点明文章中心,揭示主旨。
2.巧嵌词语,准确生动。在标题中嵌入恰当的词语,就能使表意准确生动。嵌入标题的词语一般是形容词、动词等,形容词能使标题形象起来,动词能使标题富有动感。
3.巧用修辞,生动形象。在标题中运用修辞手法,显得既生动形象,又新颖别致,对读者极富吸引力。标题中所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拟人、对偶、设问、反问等。比喻使标题形象,拟人使标题生动,对偶使标题工整,设问令人深思,反问突出强调。如‚用语言连缀心灵的星空‛‚梦,走失在金陵‛‚一曲红楼,万声叹息‛等皆是巧用修辞的标题。此外,有的引用典雅工丽、词约意丰的诗词名句入题,简洁凝练,增添文采,如‚一蓑烟雨任平生‛‚矮纸斜行闲作草‛;有的化用为人熟知、通俗易懂的典故、歌曲名、影视剧名、广告词等入题,自然亲切,极易引发读者的联想,如‚掀起你的盖头来‛‚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4.设置悬念,激发兴趣。有的标题提出问题,设置谜面,把读者置于悬念之中;有的标题没有将文章的主体要素写全,而是只出现了某个对象、场景等,这样就设置了悬念,达到吸引读者不得不往下读的效果。5.形象概括,意蕴悠长。这类标题或运用象征的手法,或使用形象化的语言等,显得文学色彩浓厚,意蕴丰厚,情味绵长。
6.逆向出奇,令人惊叹。这种标题表面上看违背常情,实则‚新‛寓‚奇‛中,有磁石吸铁之效。总之,要想让文章的标题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所拟标题就必须达到新奇、漂亮、含蓄、准确、凝练的要求。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引人入胜,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是,并非所有文章的标题都要同时具备这几点要求,这还要视不同场合、不同体裁而定。如果一味地去追求形式,就会适得其反。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傍晚,荒野里盛开的矢车菊突然萎败了,它喃喃自语:“如果白昼马上来到,火红的太阳照耀着原野,我就可以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了。”
近旁掘土的甲虫对它说:“难道太阳会关心你?它没时间,也没胃口。太阳能使参天的橡树和雪松温暖繁荣,还把香气馥郁的花朵打扮得多姿多彩;只不过它们是那样的高贵美丽,完全不像你这般模样。别拿令人厌烦的请求去打扰太阳!”
然而太阳升起来了,照耀着万物。于是,在夜晚萎败的矢车菊又复苏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雕饰凤头有妙法
1.开门见山,直击主旨。文章开头可以直叙本事,也可以直接点题;可以开宗明义揭示主旨,也可以单刀直入点明论点。开门见山式作文开头法有四种基本类型:直点破题型、总揽提示型、单刀直入型、评头品足型。这种写法干脆利落,入题快捷,所以是考场作文开头的首选方法。
2.巧设问句,发人深思。这里的问句包括三种情况:设问、反问和疑问。用问句开头在体现文章的思想性和深刻性上可以占得先机,因为人的大脑在潜意识中就有一读到问句就要自然而然地去思考的习惯。所以,一个高质量的、直击命题内核的问句不仅可以显示作者的睿智,还可以诱使阅卷者顺着作者的思路去思考。3.排比铺陈,先声夺人。排比句在推进文意、营造氛围方面的功能是其他修辞手法无法比拟的。文章开篇就用排比句,可以瞬时蓄积起强大的情感力量,激起读者的共鸣。
4.比喻开篇,生动形象。用比喻句开头,不仅形象生动,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而且比喻句本身优美的语言能带给读者一种愉悦的身心享受。如优秀作文《多点变化,多点惊喜》的开头‚人的一生就如同一部跌宕起伏的情景剧,剧情里面编织着喜悦、悲伤、汗水和泪水。在这部情景剧里,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都要努力将自己的角色演绎完美,在不断变化的人生中突破自己,超越自己‛,文章在生动形象的比喻句中开篇,彰显了文采。
5.引用入题,彰显底蕴。开头引用名言警句,可以起到突出中心的作用,也容易引起阅卷老师的注意,因为名言警句一般凝练、深刻、精辟。
6.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在叙述故事时,用倒叙的方式开头更能吊足阅卷老师的胃口,使读者产生一种迫切的阅读欲望。开篇设置一种情境,也可以起到引人入胜的表达效果。
打造豹尾有诀窍
1.卒章显志。在文章结束时,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运用简洁的语言,把主题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或者在全文即将煞尾时,把写作意旨交代清楚。
2.名言警句。用名言警句收尾,着意于引申文章,揭示某种人生的真谛。用三言两语,表述含意深刻、耐人寻味的哲理或警策性内容,使之深深地印在读者的心中,起到‚言已尽,意无穷‛的效果。
3.委婉含蓄。文章结尾要提示读者明确文章的主题,但是作者不是用逻辑思维的方式或直截了当的语言告诉读者,而是用比喻、象征等形象化的方式暗示读者,让读者有余音缭绕、回味无穷之感。
4.抒情议论。用抒情议论的方式收束文章,能够表达作者心中的情愫,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引起读者的共鸣,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5.首尾呼应。结尾与开头要相呼应,要写出既呼应开头,又不简单重复的语句。这种收束方法能唤起读者心理上的美感,使读者产生一种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的感觉。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完成伟大事业的人,起初并不伟大。(爱默生)保持一颗平凡的心,做出不平凡的事业。(舒婷)
要求选好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有效积累素材是写好作文的重要环节,轻视不得。素材积累的原则是:鲜活、适用、好用。‚鲜活‛是指尽量引用现当代的人物材料、新近发生的事件材料。‚适用‛既指材料要有典型性,对文章的中心来说是适用的;也指从考生个人角度来说,对这个材料非常感兴趣,非常熟悉,用起来得心应手。‚好用‛是指一些经典材料,可能比较陈旧,但是可切入的点非常多,非常好用,很有必要储存一些,以备随时调用。具体来看,要积累以下几个方面的素材:
1.积累具有时代色彩的素材。文章具有鲜明的时代感,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才会引起阅卷老师的关注。因此考生写作时要选择新鲜、真实的材料,选择现实生活中涌现的新人、新事、新情况、新发现、新思想、新风尚、新经验等。考生应该多关注国家大政方针,关注文化娱乐信息,关注重大体育赛事,关注重要新闻人物,关注热点评论,关注身边的人和事。
2.积累具有文化色彩的素材。文章要有文化色彩,就需在构思时把文题放到一个广阔的文化背景中去审视、对比,或以文化的眼光打量事物,或以文化的心态叙述或议论自然社会之哲理,或以文化的理性批判时代的假丑恶,或以文化的智慧表现真善美,或以历史文化名人的言论或事迹,印证文章观点,显示作者的文化积淀,等等。
3.积累具有人性色彩的素材。这里讲的‚人性‛是指作为人应有的正面、积极的品性,比如善良、博爱、悲悯等。在物质主宰一切的今天,拥有丰富的人性精神尤显重要。作文的生命靠作者赋予,靠作者用心灵在笔尖铸就。一篇优秀作文应该富有‚精神‛,应该有‚人性‛,应该有悲悯的情怀、反思的心态。
4.积累具有个性色彩的素材。素材积累还应做到个性化,只有做到个性化,才不会和别人的素材‚撞车‛,才能写出个性鲜明的考场作文来。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专题化积累,即针对某一题材展开积累,全方位、多渠道、大规模地收集、整理、消化,深入、全面地占有、理解素材,体会素材的精神实质,融会贯通,将其灵活地纳入作文之中,为我所用。二是专人化积累,即专门积累某个人,尤其是具有丰富内涵的名人、名家的素材,做到确知其人,确知其事,全面认识其人其貌,知其优点,明其特点,参其心,悟其魂,能够凭着一人的素材应对任何作文。三是兴趣化积累,即完全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积累素材,不必计较是属于古今中外、经史子集,还是属于绘画音乐、服饰建筑,只要感兴趣,就下大力气大量占有,在积累的同时加以吸收,领悟其精神实质。
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 青春是一个短暂的美梦,当你醒来时,它早已消失无踪。
——莎士比亚
材料二 太阳下山明早依旧爬上来/花儿谢了明年还是一样开/美丽小鸟一去无影踪/我的青春小鸟一去不回来。
——《青春舞曲》
材料三
青春时期的任何事情都是考验。
——史蒂文森
读了上面的文字,你有何感受、联想和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用心感悟,体察真情。著名雕塑大师罗丹曾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茫茫天地间,漫漫人生路,处处有浓情,时时可感悟。同时,还应该去深入地思考生活,要努力在体察真情的基础上升华真情,让读者在真情荡漾的字里行间得到理性的人生启迪。只要用心去感悟,去领会,就会发现那些感人的片段、感人的事件。
2.借助景物,抒写真情。我们在描绘客观景物的时候,可以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思想感情融入到作品之中,使读者产生共鸣,获得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3.捕捉细节,显露真情。大而空的文章给人的印象往往是虚假的;刻画细节,使写作对象具体形象,才能给人真实可信之感。所以,要学会在一篇文章中设置几个细节,并着意刻画,寓情于景、事、理中。例如在描写人物时,要写出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哪怕是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往往都能表达出人物内心深处的真情,使读者感到情真意切,感动不已。如有一位考生写看到祖父在为病人把脉、熬药的情景,是这样的:
我看见祖父微眯着眼睛,用一只长满皱纹的手轻按着病人的脉搏,就像是把握住了绵延五千年的中华之脉。祖父说:“这是在救人,也是在自救。”我被祖父的话深深打动,出神地看着底部泛黑的药罐被明火温柔地舔着,药罐里的中药汁咕噜咕噜地冒着泡,上方升腾着淡淡的药香。
常言道:‚言为心声。‛要想写出感情真挚的文章,必先陶冶自己的情感,提高自身的思想品位,对生活和生命有着热爱的情感状态、入微的体察状态、积极的思维状态和超然的审美状态,唯有如此,才能笔下生情,笔下留情,笔下传情,也才能用笔去点燃高尚而闪亮的思想火花。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汉字英雄》惊艳电视荧屏,赛场内外,成千上万人揣摩、书写汉字的情景,令人感动。
有人说,汉字拆分开来,结构是中国人的骨骼,笔画是中国人的血肉,字义是中国人的神经末梢。一个汉字,就是一个中国人;一个词语,是一对孪生兄弟;一个句子是一个家族;一篇文章是一个部落,生生不息。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或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用词贴切
1.精选动词、形容词。法国作家福楼拜曾告诫学生莫泊桑:‚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写文章要绘形传神,准确生动地表情达意,一定得精选动词和形容词。2.巧用新词。新词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写作时若能够适当援用,将大大增强语言的新鲜感和生命力,使文章语言显得鲜活有趣,富有朝气。如:
(1)曾经,他在球场上画出了道道优美的弧线,为我们奉献了众多的视觉大餐。
(2)由于有了这些“城市美容师”,我们的街道才变得这么洁净,我们的空气才变得这样清新。以上例子中的‚视觉大餐‛‚城市美容师‛都是新词巧用,表达特定的意思,突出了语言的表现力,使语言既新颖活泼,又俏皮幽默,比用其他词更形象生动,给人印象更深。
3.妙用成语、典故、传说、名段佳句。成语,一般来说有其固定的意义和用法,但有时也可做一番转化,灵活加以运用,以便能贴切自然、通俗易懂地表情达意,更好地融合语境,求得特殊的修辞效果。如‚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我们要走出‘井底’,告别‘桃源’,投身到时代的洪流中去‛,此句将成语‚井底之蛙‛‚世外桃源‛简缩为‚井底‛‚桃源‛,表意更为明快隽永。
句式灵活
所谓‚句式灵活‛,是指在写作时根据语境的特点和表达的需要,在不改变意思的情况下恰当地选用句式,灵活地变换句式,使句式呈多样化,这样行文才会活泼、自由、不生硬、不呆板。具体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长短句结合,整散句结合。语言是否有文采,与句式的运用有着很大的关系。语言要简洁,自然应以短句为主,句子长了则易冗赘拖沓,产生语病。但有时出于表意的严谨、周密或抒发某种深沉、庄重之情的需要,而用长句。在一篇文章里,如果把长句和短句很好地结合起来,往往会使语言错落有致、活泼多变。所谓整句,是指字数相近、结构相似、内容互补的句子,具有加强语势的作用,适合表达丰富的感情。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等属于整句。散句是相对于整句而言的,它不讲究整齐和对称,长短自由,结构多样,更富灵活性,也更适合表达复杂的内容。整散句结合,在表达上会产生明显的效果,形式上整齐中有变化,错落有致,使感情的抒发徐缓激越、张弛有度,读来别有韵味,形成强烈的节奏感和旋律美。
2.文白结合,雅俗结合。现代文写作自然应以白话为主,但有时出于需要,偶用一下文言词句,也能收到幽默、含蓄、活泼、隽永等效果,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妙用修辞
1.运用排比,使句子气势恢宏。排比句形式整齐,语言凝练,感情充沛。文中使用排比句,能有效地增加语言的美感和表现力。适当运用排比,不仅可以增强语言的气势,更能集中地表达某种意思或感情,而且可以形成结构形式的整齐美,增强文章的艺术美。用以叙述,则清晰深刻;用以描写,则形象生动;用以抒情,则情意深厚;用以说理,特别能让读者感受到一种鞭辟入里、理直气壮的气势。
2.运用比喻,使句子生动亮丽。比喻不仅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可感,而且能使文中的叙述和说理显得生动形象。它能化无形为有形,突出形象美;它能化有形为无形,突出朦胧美;它更能以多喻一,突出动态美。高考作文中要想把对象表现得更形象贴切,更好地表达出对事物的爱憎和褒贬的态度,更好地描绘出事物的内在特点,就必须靠形象化的比喻手法。
3.运用引用,使句子内涵丰盈。诗词名句和中外名人名言,历来具有语言精练、内涵深刻、脍炙人口、深入人心等特点。引用得好,往往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在考场作文中若能恰当引用,必能使文章神采飞扬,意蕴深刻。引用名言名句主要有两种情况: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但无论是直接引用,还是间接引用,都会有助于增添文采。
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中庸》中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引用这句名言,他认为中国梦是法国的机遇,法国梦也是中国的机遇。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所有一切都在变化,唯有变化不变。
——赞格威尔
没有什么东西是稳定的或永恒不变的,只存在不断变动和运动的事物,世界总是充满着各种各样的运动和变化。
——柏拉图
变化使我们成熟,但它首先使我们痛苦。人生中最重要的变化,一定伴随着大的焦灼和忧虑。
——毕淑敏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第三篇:美术界高考抢分攻略
高考复习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现在距高考还有6天的时间,每一位考生都进入紧张的复习中。如何合理的安排好复习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条不紊的复习提高效率,这应该是每一位考生都关心的问题。中国美术高考网提醒:备战高考切记保持良好心态,争取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最后注意高考考前复习技巧,轻松自如的应对2012高考。杭州画室专家针对美术行业对往前的高考情况,总结了以下几点高考复习抢分技巧。
第一,抓住“高考核心考点”抢占抢分先机
考试大纲是高考复习方向的理论指导,是复习备考的依据。从理论上讲,凡是列入大纲的知识点都属于高考考察的范围。但中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创智新程研究专家根据每年高考的考察规律,总结出每年高考都要考的“核心考点”,也就是高考“必考点”或“常考点”。在有限的复习时间里,抓住高考核心考点、必考点复习,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复习,达到有的放矢的目的。
第二,调好考前生物钟 抢分必备条件
要注意调整自己的生物钟。高考的考试时间安排在上午和下午,所以考生要力争使自己的兴奋点与考试时间相对应。在这一阶段,中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创智新程研究专家建议考生要注意晚上睡觉不要太晚,保证有足够的睡眠,早上也不要多睡懒觉,确保一上午都精力充沛。睡午觉也很重要,午休是下午精力旺盛的保证,但时间不要太长。
第三,心态决定成败抢分决胜宝典
有许多考生一到临近高考就开始废寝忘食的复习,精神处于高度紧绷状态。中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创智新程研究专家论坛高考不只是单纯的知识考试,更是能力的考试和心理素质的考试。上大学只不过是加固我们知识的基础,让我们习得走向成功的思维,以及锻炼坚韧、顽强、自信等品质的过程而已,真正决定我们命运的却是我们的心态以及投身于切实行动的实践。
再说,并不是没有考上重点大学就没有其它的出路了,作为全国首批IT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中国十大就业质量机构、国务院首批扶贫工程示范院校中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创智新程,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所以我们现在最重要的不是考虑能考上大学与否,而应该是能否以坚韧、顽强和良好的心态去面对一切挑战。如果您在考大学前的这段时间内养成了向一个目标坚韧、顽强、惯或品行,那么将来您无论能否考上大学,幸福的人生都会与您在成功之巅握手言欢!
文章转载
第四篇:利用成语学习高中文言文
利用成语学习高中文言文
内容提要:成语大多是文言词汇,所以我们在教授高中文言文时可以联系常见成语来推求词义和加深学生对文言词语的印象。本文即列举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归纳的课本一至六册文言文单元联系常见成语来推求词义的一些实例。
关键词:成语 文言词语 文言现象
文言文阅读题在高考试题中的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很多同学都是由于对文章中的某几句甚至是某几个文言词语读不懂而遗憾失分。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的是,成语脱胎于古代汉语,大多是文言词汇。这就意味着我们无论是教文言文或是学文言文,如果能用成语辅助,可谓一石而二鸟,古汉语和成语的学习同时进行,相得益彰。并且能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收到事半功倍效果。
我们在教授高中语文课本一至六册文言文单元时可以联系常见成语来推求词义和加深学生对文言词语的印象,同时帮助学生理解一些常见文言现象。
第一册:
《勾践灭吴》
“吊有忧,贺有喜”可联系成语“吊民伐罪”,解释为“慰问”。..“如寡人者,安与知耻,请姑无庸战”可联系成语“无庸置疑”....解释为“不用,不要”。
“果行,国人皆劝” 可联系成语“劝善惩恶”解释为“勉励”。..《触龙说赵太后》 “入而徐趋,至而自谢”可联系成语“趋之若鹜”解释为“向前..行走”。
“老臣今者殊不欲食”可联系成语“众寡悬殊”解释为“很,十.分”。
《寡人之于国也》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可联系成语“三令五申”解..释为“反复陈述”。
“非我也,兵也”可联系成语“短兵相接”解释为“兵器”。..《劝学》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可联系成语“正中下怀”解释为“合乎”。..“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可联系成语“狐假虎威”解..释为“借助”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可联系成语“无以复加”解释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煣使之然也”可联系成语“一暴十寒”..解释为“日晒”。
《秋水》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可联系成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解释为“危险”。
第二册: 《过秦论》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可联系成语“不务正业”解..释为“致力从事”。
“蒙故业,因遗策”可联系成语“陈陈相因”解释为“沿袭”。..“履至尊而制六合”可联系成语“如履薄冰”解释为“登,踩,踏”..《鸿门宴》
“范增数目项王”可联系成语“道路以目”解释为“使眼色”。..“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可联系成语“数不胜数”解释..为“尽”。
“素善留侯张良”可联系成语“安之若素”解释为“平素、平常” ..《兰亭集序》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可联系成语“付诸东流”解释为..“兼词,之于”。
“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可联系成语“不言而喻”解..释为“明白”。
《归去来兮辞》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可联系成语“从谏如流”解释..为“谏正、劝止”。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可联系成语“载歌载舞”解释为“一边....一边”。
“聊乘化以归尽”可联系成语“聊以自慰”解释为“姑且”。..《阿房宫赋》
“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可联系成语“杳无音信”解释为..“无影无声”。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可联系成语“锱铢必较”解....释为“古代重量单位,锱铢连用,极言其细微”。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可联系成语“前车.之鉴”解释为“镜子,为教训”。.《谏太宗十思疏》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可联系成语“克勤克俭”解释为“能...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可联系成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解..释为“大”。
第三册: 《氓》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可联系成语“匪夷所思”解释为“非,..不是”。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可联系成语“耽于幻想”解释为“沉溺” ..“女也不爽,士二其行”可联系成语“毫发无爽”解释为“违背,..差失”。
《六国论》
“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可联系成语“贪得无厌”解释..为“满足”。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可联系..成语“奉行故事”解释为“旧事”。..“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可联系成语“名副其...实”解释为“他的实际”。.“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可联系成语“弥足珍贵”解释为“更加”。..“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可联系成语“逝者如斯”..解释为“这样”。
《游褒禅山记》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可联系成语“化险.为夷”解释为“平安、平坦”。.“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可联系成语“吉人.天相”解释为“帮助”。.《项脊轩志》
“先妣抚之甚厚”可联系成语“如丧考妣”解释为“已故的母亲”。..“前辟四窗,垣墙舟庭,以当南日”可联系成语“螳臂当车”解释为..“阻挡”。
《五人墓碑记》
“众不能堪,抶而仆之”可联系成语“情何以堪”解释为“忍受,..禁受得住”。
“激昂大义,蹈死不顾”可联系成语“赴汤蹈火”解释为“踩,..踏”。
《登泰山记》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可联系成语“洞烛其奸”解释为“照”。..第四册: 《陈情表》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可联系成语“夙兴夜寐”解释为“早”。..“本图宦达,不矜名节”可联系成语“不矜不伐”解释为“夸耀”。..《祭十二郎文》
“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可联系成语“结草衔环”..解释为“含着”。
“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可联系成语“笔耕不辍”解释为“停..止 ”
《愚溪诗序》
“无以利事,而适类于予”可联系成语“画虎类犬”解释为“像”。..《逍遥游》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可联系成语“无.可匹敌”解释为“比得上”。.《滕王阁序》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可联系成语“趋之若鹜”..解释为“野鸭子”。
“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可联系成语“无人问津”解释为“渡..口”。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可联系成语“迥然不同”解释为“远”。..《柳毅传》
“夫乃止毅,停于大室之隅”可联系成语“向隅而泣”解释为“角..落”.“奇秀深杳,不可殚言”可联系成语“殚精竭虑”解释为“尽”...《促织》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 可联系成语“礼尚往来”解释为..“崇尚,爱好”.“昂其直,居为奇货”可联系成语“囤积居奇”解释为“聚集,..储存”。
第五、六册: 《齐桓晋文之事》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可联系成语“恻隐..之心”解释为“哀怜,痛惜”。
“我虽不敏,请尝试之”可联系成语“敏而好学”解释为“聪明”。..《报任安书》
“思垂空文以自见”可联系成语“永垂不朽”解释为“流传”。..“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可联系成语“怨天尤..人”解释为“责怪”。
《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可联系成语“徒劳无功”解释为“白..白地”。
“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可联系成语“前倨后恭”解释为“傲..慢”。
“臣请就汤镬”可联系成语“赴汤蹈火”解释为“热水”。.. 6 《屈原列传》
“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可联系成语“币重言甘”解..释为“礼物”。
“馋人间之可谓穷矣”可联系成语“穷而后工”解释为“处于困..顿境况”。
“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返也”可联系成语“既往不咎”..解释为“责备”。
“举类迩而见义远”可联系成语“名闻遐迩”解释为“近”。..《信陵君窃符救赵》
“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可联系成语“抱恨..终身”解释为“遗憾”。
此外,对于一些文言现象,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同样也可以联系成语加以学习。
词类活用这一文言现象:
“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寡人之于国也》),可联系成语“衣锦还乡”(“衣”,名词用作动词解释为“穿”);“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孟子·寡人之于国也》),可联系“ 十年树木“(“树”,名词用作动词解释为“种”);“浴于沂,风乎舞雩”(《子路冉有曾皙公西华侍坐》)可联系“春风风人”(“风”,名词用作动词释为“吹”);“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可联系“不可名状”(“名”,名词用作动词解释为“说出”);“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可联系“狼吞虎咽”(“翼”和“狼”都为名词用作状语,像„„一样);“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可联系“东奔西走”(“东南” 7 “东西”都为名词用作状语,向„„);“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可联系“日理万机”(“日”为名词作状语,每天)。
学习动词的使动用法时可联系惊天动地、威武不屈、望梅止渴、悦近来远、斗鸡走狗、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等成语帮助学生理解。
学习意动用法时可联系草菅人命、厚古薄今、幕地席天、敝屣千金、羞与为伍、不耻下问、先公后私、人贵自知等成语帮助学生理解。
甚至我们学习文言句式时,同样可以联系成语来分析讲解。如学习被动句时,涉及到“为”或“为„„所”句式,可以举为人所制、为情所困的例子;涉及到“于”或“受„„于”句式,可以举囿于成见、受制于人的例子;涉及到 “见”或“见于”可以举秋扇见捐、见弃于人的例子。学习倒装句时,主谓倒装句可举诲尔谆谆,听我藐藐的例子;动宾倒装可联系何去何从、时不我待、唯利是图、何罪之有;介宾倒装可联系夜以继日;状语后置可联系持之以恒、嗤之以鼻、饱以老拳。
综上所列,古汉语的各个知识点,都不乏成语用例。以成语用例辅助高中古汉语的教学,方便易行,引人入胜,能快捷有效地化解古汉语教学中的诸多难点。
(河北正定中学高三语文组
崔卿)
第五篇: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实词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实词意义推断的方法 2.提高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掌握实词意义推断的方法并灵活运用
三、教学课时:3课时 第1、2课时
一、考点阐释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考试大纲》保留内容。我们要注意两点隐含信息:一是“常见实词”,这是考查范围,关键是理解教材中150个左右的实词;二是“在文中的含义”,“在文中”这一限制成分是所给的条件。综合这两点,再加上“理解含义”的具体要求,既是考查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知识的情态,又是考查学生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文言文的复习备考中,必须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然而,文言文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关键是要确定一个实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含义,这就不是仅仅靠积累就能解决问题的了,还必须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词义推断的具体方法,以便灵活运用,形成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归根到底就是要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推断重要实词的词义,同时“理解并翻译文中的重要句子”最终也要落实到实词的推断上,因而掌握推断的技巧至关重要。
二、文言实词词义推断法
(一)字形推断法
汉字中形声字占80%以上,其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提供了有利条件。如:“理”,从玉(左偏旁写作王),凡形旁从“玉”的字,本义都与玉石珠宝有关,据此可知,“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韩非子》)中的“理”字的意思是“治玉、雕琢 ”。
“禾”与五谷有关; “贝”与金钱有关;“皿”与器具有关; “宀”与房舍有关;“阝”与地名有关; “求”与毛皮有关;“言”与说话有关; “隹(zhuī)”与鸟雀有关;“尸”与身体关; “冖”与笼罩有关;“系”与捆绑有关; “纟”与丝织品有关;“歹”与死亡有关 ;“月”与肉有关;“页”与首有关; “自”关鼻,“目”关眼。“攴(pū)”与敲击有关; 【推断练习】
(1)刑天舞干戚 形旁为戈,意思为一种兵器(斧子)(2)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形旁为舟,意思为 大船
(3)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形旁为 石,意思为 石阶(4)径造庐访成 形旁为走 意思为 到
会意字也可用此方法推断词义。
(5)丰则贵籴,歉则贱粜 上 入 下 米,意思为买入粮食(6)家人瞷见者,悉骇愕 左 目 右 間,意思为 从门缝中看,“窥视”(7)其仆亦来慰解,曰:“公父母春秋高,若少屈,冀得一归觐(1998年高考题)“觐”为形声字,义符为“见”,联系下文推断为“拜见”之义。(8)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绳子)
(9)短绠不可以汲深井之泉(井绳)
(10)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田地)
(二)、字音推断法
古代汉语中,语音和语义有一定的关系,在本义或引申义解释不通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运用通假字音同或音近的原则,大胆逆推,找到通假关系,用本义去解释借义,从而释出符合语境的意思。【推断练习】(1)进住夏口(《赤壁之战》)(“住”通“驻”)(2)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荀子•天论》)(“倍”通 “背”, “倍道”就是“违背自然规律”。)(3)昌宗从旁趣说,使速言(“趣”就是通假字,通“促”,意为“催促”)(4)使有司宽政,毁关(去掉关税),去禁(禁令),薄敛,已责。(《左传》)责, 意思为___________ “责”,《说文》:“求也,从贝,刺声。”王筠说:“谓索求负家偿物也。”“责”就是“债”字,但是它在上古可用作动词,兼有讨债的意义。它之所以从贝,是因为贝表示财。《左传》昭公二十年:“使有司(主管机关)宽政,毁关,去禁废除各种,薄敛(减少田租),已责(停止讨债)。”这是“责”的本义。(5)“甲兵顿弊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苏轼《教战守策》)“顿”字(6)“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景”(7)“昌期少年,不闲吏事。” 闲(8)“项羽大怒,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匈” “匈”(9)土工洊起,民罢于征发,非所以事天也。罢
(三)联想推断法
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联系教材,联想成语,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推断练习】
1、李超,字魁梧,淄之西鄙人 鄙:粗俗 联想:“蜀之鄙有二僧” 《为学》(边境)“越国以鄙远” 《烛之武退秦师》(把„„当作边境)
2、素与郭善,登门造访 联系《鸿门宴》中 素善留侯张良,词义为 友好
3、魏明帝于阁上见而奇之 联系《伤仲永》中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词义为认为„„奇异
4、阮籍与浑为友。戎年十五,随浑在郎舍。戎少籍二十岁,而籍与之交。籍每适浑,俄顷辄去,过视戎,良久然后出。
联系《逍遥游》中适千里者,三月聚粮,词义为 往,到
5、我,孙叔敖子也。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 联系《岳阳楼记》中 属予作文以记之,词义为 嘱咐
6、臣所陈虽小,可以喻大。(05年辽宁卷)
联想:家喻户晓、不言而喻 喻:明白
7、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联想:日薄西山、义薄云天 薄:靠近
8、敌见,惊退。逐至东门,左右稍集,合战破之,韩轨遂投城遁走。(2004辽宁卷)联想:投笔从戎 投,扔掉,舍弃
9、夫君子之处世,贵能有益于物耳。不徒高谈虚论,左琴右书,以费人君禄位也。(2006年高考湖北卷)
联想: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徒:只是
10、二年正月,泽至开德,以孤军进,都统陈淬言敌方炽,未可轻举,泽怒,欲斩之,诸将乞贷淬,使得效死。泽命淬进兵,遇金人,败之。《宋史》
联想:严惩不贷 〖解释〗惩:处罚;贷:宽容。严厉惩罚,绝不宽恕。贷 : 宽恕、宽免
(四)相似结构推断法
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有相同、相近,或者相反、相对的特点,利用它可以求得词语正确的解释。一个词也好,一个句子也好,如果形式比较整齐,那么处在相同位置上的字的意思很可能不是相同或相近,就是相反。【推断练习】
(1)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怙”对“恃”,词义为 依仗、凭借(2)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以”对“用”,词义为 被任用(3)文过饰非(“过”与“非”同义)“文”对“饰”,词义为 掩饰(4)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弥”对“愈” 词义为 更加
(5)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简”对“择” 词义为 选择,选拔(6)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逍遥游》)既然“誉”(赞美)与“非”(非难)构成反义关系,那么由“沮”(沮丧)可推知“劝”与“沮”意思相反,应释为“奋勉”。
(五)邻字帮助法(根据相邻的字来推断词义)
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它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偏义复词,一是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用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推断练习】
1、曹操之众远来疲敝《赤壁之战》 “敝”,根据它与“疲”相邻的特点,可以推断出它的意思也是“疲劳”。
2、今主上幼冲,贼臣虎据,雄才奋用之秋也” 《三国志 》
其中“冲”按常见义比较费解,如果由它的邻居“幼”字来帮助的话,可以推断是“年幼”的意思。
3、行将为人所并(将)
4、过蒙拔擢,宠命优渥(提拔)
5、出则接遇宾客,入则应对诸侯(接待)
(六)语法结构推断法
语法分析推断法就是分析所要解的词在句中充当何成分,然后根据成分推断其词性,进而推断出其意义。
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是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是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是由副词充当 【推断练习】
根据字词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
1、将军身披坚执锐,讨伐暴秦,功盖寰宇!(从句子成分看,“坚”“锐”分别充当“披”和“执”的宾语,因次解释为:坚硬的盔甲和锐利的兵器)
2、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食毕,复随旅进道,往还如是。(2000年全国高考题)樵:木柴。
3、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和:_______(2004湖南)“和”接代词宾语“之”,当为动词,而不能理解为形容词“和睦”;再联系上文“鸣”,可知“和”应为“应和”。
4、予既揖退老甿,条其言,书于书褒城驿屋壁。(2005年高考浙江卷)
条其言,书于书褒城驿屋壁 条:整理
5、鄂侯争之急,辨之疾,故脯鄂侯 脯(杀做肉干)(为这件事(同纣王)争辩得很厉害,所以(纣王)就把鄂侯杀了,将尸体做成肉干”。)
6、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生死”相当于“使死生”即“使死者复生”;“肉骨”相当于“使骨肉”即“使白骨生肉”二者都是“使死者复生”的意思
7、其罪当与童贯等。等:一样,等同 句中主语为“其罪”,“与童贯”是状语,而“等”应该是句子的谓语。所以它是“一样”、“等同”之义,而非“等人”、“等等”。
8、(08广东)时侃为散吏,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嫁给)
(七)语境分析法(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词义是不定项的,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语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词义的。语境可分为句子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所谓内部语境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所谓外部语境就是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语境,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
1、梅以欹为美,正则无景(倾斜)
根据“无景”与“美”意思相反,可推断“欹”与“正”意思也相反,即“倾斜”。
2、天保中,郡县大水、人灾,绝食者千余家。(断粮)
现代汉语中“绝食”指断绝饮食,以示抗议或自杀;而本句前文已交代“天保中,郡县大水、人灾”,下文又写太守苏琼“贷粟以付饥者”,那么这个“绝食”当指水灾后断了粮食。今义是主动地断绝饮食,此处则是被迫无奈断了粮,古今异义。
3、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2005年全国卷ⅱ第8题a项)“辩”用于动词谓语“多”(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富有”)之后,作宾语,应该是名词。由此可推断,选项释为动词“辩驳”有误。(“辩”的正确解释是“辩才”)
4、(07浙江)又念昔日定国过余于彭城,留十日,往返作诗几百余篇,余苦其多,畏其敏,而服其工也(敬佩)第3课时
1、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桑怿,开封雍丘人。举进士,再不中,去游汝颍间,得龙城废田数顷,退而力耕。岁凶,汝旁诸县多盗。怿白令:“愿往来里中察奸民。”因召里中少年,戒曰:“盗不可为也!吾在此,不汝容也!”少年皆诺。里老父子死未敛,盗夜脱其衣。里老父怯,无他子,不敢告县,裸其尸,不能葬。怿闻而悲之,然疑少年王生者。夜入其家,探其箧,不使之知觉。明日遇之,问曰:“尔诺我不为盗矣,今又盗里父子尸者,非尔邪?”少年色动,即推仆地缚之。(2004年全国ⅱ卷)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a.岁凶,汝旁诸县多盗。凶:不吉利 b.怿白令:“愿往来里中察奸民。” 白:禀告
c.戒曰:“„„不汝容也!”少年皆诺。诺:答应
d.夜入其家,探其箧,不使之知觉。箧:小箱子
2、解释“弄璋”、“弄瓦”在文中的含义并说说你的理由。隆庆时,绍兴岑郡侯有姬方娠。一人偶冲道,缚至府,问曰:“汝何业?”曰:“卖卜。”岑曰:“我夫人有娠,弄璋乎?弄瓦乎?”其人不识所谓,漫应之曰:“璋也弄,瓦也弄。”怒而责之。未几,果双生一男一女,卜者名大著。(冯梦龙《古今谭概》)“我夫人有娠”(娠:身孕)“果双生一男一女” “璋也弄,瓦也弄” 弄璋:生男 弄瓦:生女
3、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08天津卷)(篡:劫夺。贼:杀害。——主要依据对应互译法推断)
4、廖刚字用中,南剑州顺昌人。„„绍兴元年,盗起旁郡,官吏悉逃去,顺昌民以刚为命。刚喻从盗者使反业,既而他盗入顺昌,部使都檄刚抚定,刚遣长子迟喻贼,贼知刚父子有信义,亦散去(08全国ⅱ)
(檄:下令。喻:开导。——语法分析、语境分析均可,互为辅助)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江天一传(汪琬)
江天一,字文石,徽州歙县人。少丧父,事其母及抚弟天表,具有至性。尝语人曰:“士不立品者,必无文章。”前明崇祯间,县令傅岩奇其才,每试辄拔置第一。年三十六,始得补诸生。家贫屋败,躬畚土筑垣以居。覆瓦不完,盛暑则暴酷日中。雨至,淋漓蛇伏,或张敝盖自蔽。家人且怨且叹,而天一挟书吟诵自若也。
天一虽以文士知名,而深沉多智,尤为同郡金佥事公声所知。当是时,徽人多盗,天一方佐佥事公,用军法团结乡人子弟,为守御计。而会张献忠破武昌,总兵官左良玉东遁,麾下狼兵哗于途,所过焚掠。将抵徽,徽人震恐,佥事公谋往拒之,以委天一。天一腰刀,黑夜跨马,率壮士驰数十里,与狼兵鏖战祁门,斩首大半,悉夺其马牛器械,徽赖以安。
顺治二年,夏五月,江南大乱,州县望风内附,而徽人犹为明拒守。六月,唐藩自立于福州,闻天一名,授监纪推官。先是,天一言于佥事公曰:“徽为形胜之地,诸县皆有阻隘可恃,而绩溪一面当孔道,其地独平迆,是宜筑关于此,多用兵据之,公与他县相掎角。”遂筑丛山关。已而清师攻绩溪,天一日夜援兵登陴不少怠;间出逆战,所杀伤略相当。于是清师以少骑缀天一于绩溪,而别从新岭入。守岭者先溃,城遂陷。
大帅购天一甚急。天一知事不可为,遽归,属其母于天表,出门大呼:“我江天一也。”遂被执。有知天一者,欲释之。天一曰:“若以我畏死邪?我不死,祸且族矣。”遇佥事公于营门,公目之曰:“文石!汝有老母在,不可死。”笑谢曰:“焉有与人共事而逃其难者乎!公幸勿为我母虑也。”至江宁,总督者欲不问,天一昂首曰:“我为若计,若不如杀我;我不死,必复起兵。”遂牵诣通济门。既至,大呼高皇帝者三,南向再拜讫,坐而受刑。观者无不叹息泣下。越数日,天表往收其尸,瘗之。而佥事公亦于是日死矣。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具有至性
至性:纯厚的本性
b.天一挟书吟诵自若也
自若:和平常一样
c.州县望风内附
附:逃跑
d.间出逆战
间:有时
6.下列句子中,表现江天一“深沉多智”的一组是(3分)
①躬畚土筑垣以居
②用军法团结乡人子弟
③率壮士驰数十里
④其地独平迆,是宜筑关于此
⑤多用兵据之,公与他县相掎角
⑥我不死,祸且族矣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④⑥ d.②③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江天一小时候就死了父亲,他侍奉母亲和抚养弟弟,他说读书人应有好品德,才有好文章,可见他本性善良,品德高尚。
b.县令傅岩认为天一才学奇异,每次县童生岁试总是选拔他为第一名。尽管他穷,家人又埋怨叹息,他还是如往常一样读书。
c.张献忠攻破武昌后,烧杀抢掠。佥事金声计议派兵去抵抗,把这事委托给天一,天一率领部下与张献忠作战,很受金声赏识。d.江天一被抓后辞别金声说:“哪里有和人一起共事而在危难时刻逃避的呢?”在刑场,高呼“高皇帝”,可见其重情好义忠心不改。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雨至,淋漓蛇伏,或张敝盖自蔽。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已而清师攻绩溪,天一日夜援兵登陴不少怠。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天一知事不可为,遽归,属其母于天表。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答案:
5.c(附:归附)。
6.b(①说明其勤劳,③说明其勇敢,⑥说明其重情)。7.c(“烧杀抢掠”是狼兵所为,天一去抵抗的也是狼兵)。
8.(1)下雨天,全身被雨淋得像蛇一样蜷伏着,有时张起破伞来遮挡一下(在通顺翻译出大意前提下,关注得分点,以下同。“淋漓、蛇伏和敝盖”各1分);(2)不久,清兵攻打绩溪,江天一日夜手持兵器登城防守,一点也不松懈(“已而、援兵、登陴和怠”各1分);(3)天一知道抗清之事已经无法挽回,就立即回家,把母亲托付给弟弟天表(“为、遽和属”各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