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大学生找份可心工作挺难
中国大学生找份可心工作挺难
在中国繁荣发展的同时,许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今年夏天,中国有史以来人数最多的一届大学毕业生从埋头苦读转为四处找工作。但是,数量如此众多的毕业生加入“世界工厂”的就业大军,这引发了各界对中国市场能否吸收这些毕业生以及中国是否会发生动荡的担忧。
中国社科院2011年一项研究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描绘了一幅乐观的景象,称在2010年的大学本科和专科毕业生中,只有6.7%的人在离开校园后6个月仍然没有找到工作。相比之下,总部位于华盛顿的经济政策研究所称,在2010年4月至2011年3月间毕业的美国大学生中,失业率为9.7%。
但是北京一位学者却对政府认可的毕业生就业统计数据持怀疑态度。他说,就业率是由学校的行政部门统计的,这一数据是衡量学校优劣定的重要指标,将决定它们会得到何种待遇,从而使学校有虚报毕业生就业率的动机。
就算毕业生就业率有政府所说的那么高,可供选择的工作岗位也常常与雄心勃勃的20多岁年轻人所希望的相去甚远。在中国,高歌猛进的经济增长也造成了年轻人同样高的心气,从而使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的差距更加令人受伤。
动漫专业大学生冯标(音)说:“找份工作不是问题,至少在北京这样的城市不难。大多数人的问题是找到一份适合自己、而且自己也真正喜欢的工作”.1977年恢复高考时,中国大学只招收了22万人。而如今,曾今只招纳社会精英的中国高等教育系统每年都招收数百万学生。当今的教育系统扩张引发了新的对高等教育质量的信任危机。现在,高等毕业生的起薪通常比工厂付给农民工的薪水高不了多少。即便大学毕业生找到全职工作,他们也常常不能享受医保和其他社会福利。对政府来说,普遍失业的前景是一种政治烦恼,也是一种经济烦恼。
第二篇:中国大学生为何就业难[范文模版]
中国大学生为何就业难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拥有世界上1/6的人口大国,因此才有了当下比较流行的一句话语: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人。但是大家可曾知道这句话的后半句,那就是中国最缺的就是人才,这两句话听起来似乎很矛盾,但结合中国现实想想,确实是这样的。中国最缺的是人才,那么人才靠什么呢?顾名思义靠教育;教育靠什么?靠学校;学校靠什么?靠老师;老师靠什么?靠社会;社会靠什么?靠人才!因此我们的社会也处于这样一个循环链之中。
正因为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所以中国的学生也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目前在我国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那么为什么在我国会面临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呢?
无可厚非,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1.供应太多2.需求太少3.供应的不符合需求,需求的得不到供应
首先供应太多,这主要是因为我国人口众多,加之高校扩招导致了我国大学生供过于求;其次需求太少,这主要是因为,在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的主力军,智联招聘曾针对2006年至2008年我国本科毕业生做过一项“职场人的第一份工作”的调查,其结果显示,52.6%的毕业生进入了民营企业,而国有企业接受大学毕业生的比率仅为16.2%,腾讯网也做过类似的调查,其结果显示54.4%的大学毕业生进入了民营企业,19.7%的大学毕业生进入了国有企业;最后.供应的不符合需求,需求的得不到供应,主要是由于高校盲目升格升级、求大求全,盲目追求科门类专业齐全,本科院校争着上硕士点、博士点,大专院校纷纷升级成为本科院校,原本挂着职业教育的“羊头”卖的却是新闻、法律、工商管理、建筑等热门专业的“狗肉”以至于企业无法找到一个有知识、懂技术的人才,导致中国高校千校一面的局面,培养出来了一个又一个千人一面的学生,导致大学生就像工厂制造的兵乓球一样,每个都一样,没有特色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大学生就业难已是我国教育的一大败笔,要想改表这一局面就必须提高我国教育质量,提高我国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改革教育制度,有目标的限制高校人数,增加高校师生比率以达到师生良好的交流。钱学森的母校加州理工学院一个仅有2000名学生在中国相当于高中规模的学校却有31人获得了32次诺贝尔奖,我想这与他们的办学理念和师生比率是分不开的,据统计加州理工学院的师生比率是3 :1,30%的班级不到10人,63%的班级不到20人,93%的班级不到90人,这样师生之间可以充分讨论与接触,增进学术思想交流,同时所有本科生都由教授亲自授课,就连一年级的新生都有可能参与教授的研究项目,我想这对于中国教育来说简直就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神话,所以要想提高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教育改革迫在眉睫
那么是不是我们教育改革了就一定会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比如那些本来就不愿意学习的人被高校召入了学校,到学校后他们不改往日作风,整天玩游戏,不思进取,没有目标,虚度光阴,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可以让他在高中毕业以后去学一门技术,提前就业,就业后或许还会给大学生创造就业岗位呢!同时社会还应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加大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支持力度
除了这些外对于我们自身来说必须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树立创新意识,时时刻刻都不忘自己的目标,时时刻刻把自己当成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随时做好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准备
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只要我们将内外因结合起来,处理好内外因的关系,解决困难就会变得简单,对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我们也可以将教育制度改革和社会的支持这个外因与自身的修养和竞争力这个内因结合起来,我想如果这样的话,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就可以一步步的解决,难道不是吗?
第三篇:大学生找实习岗位为何这么难
大学生找实习岗位为何这么难
本文由手机腾讯网资讯编辑发表在: 手机腾讯资讯频道
转载于2009年07月01日 11:34 阅读(0)评论(0)分类: 关于那些 来源:手机Qzone举报
作为一名大学生,实习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课。一次良好的实习经历,不仅可以考验一个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更能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好坚实的基础。
然而,近几年来,在大学校园里,实习难和就业难一样,渐渐成了大学生们关心的焦点。
实习一岗难求
智联招聘网针对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一项调查表明,57%的企业在招聘毕业生时,首先看其实习的经历和表现。在人力资源部门眼中,实习经历丰富的学生是“性价比”相对较高的学生。有更多的实习经历,就意味着将会获得更大的求职砝码。
因此,当下实习的竞争激烈程度已不亚于就业,想要获得一个好的实习机会变得并不那么容易。尤其是到名企实习的机会更是人人争抢。
据悉,去年某著名IT企业在广州进行实习生招募计划时,3个实习岗位竟引来了近8000人投递简历。同样,IBM公司蓝色之路实习计划自去年暑期在媒体公布后,全国符合条件的报名申请者多达6000人,IBM不得不“忍痛割爱”,最终选出了130多名学生到企业实习。
在这种实习一岗难求的情况下,不少学生、家长甚至表示,愿意支付给企业实习期资源损耗费用,即使是“倒贴”也要去实习。“从去年11月份开始,我就到处给孩子联系实习单位了。”女儿是华东政法大学大三学生的张先生说,“孩子学的是法律,本来实习的对口单位就少,我们家里没有‘路子’,要到法院之类的司法机关实习是根本不用想的。好不容易联系了一家法律咨询公司,即使是自掏腰包也要去实习。20多天,就要支付给这家公司300多元的实习费。”
有人认为,应聘实习岗位已呈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之势,是继高考、研究生考试和公务员考试之后的中国“第四大考”。
企业面临三难
我国大学生实习难“症结”在哪里?随着高校的扩招,能够接收实习生的单位远远赶不上学生数量的增加,这是造成实习难的表象因素,那么,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呢?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的一份调查报告指出,目前我国仅有5%左右的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而这些企业大部分为三资企业,且多数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而占到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吸纳75%以上从业人员的中小企业,却很少对大学生开放实习机会。
据了解,目前,企业拒绝接收实习生主要有三难:
一是培训难。一家物流企业人事部主管的话颇具代表性:“一方面,大多数实习生到企业根本帮不上什么忙,公司反而还要指派专人对其进行帮教,同时还要占用电脑之类的办公资源。另一方面,由于实习时间短,企业刚投入了培训成本还没看到效益,实习期就满了,企业很不合算。”
二是使用难。有些公司从事的是一些高端技术产品的研发,需要的是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而刚毕业的学生需经过一段时间的实地训练才能成为合格的工作人员。企业觉得招收实习生,既要花人力、物力,又要在两三个月时间里使学生学到相关的技能,难度比较大。
三是留用难。不少单位发现,花了很多成本对实习生进行培训,但这些实习生却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最终是“为他人做嫁衣”。
而一些大学生对实习也有着自己的看法:一是把实习当成找工作。在实习过程中,一旦发现实习结束无法留下后,则开始敷衍,不愿花时间、精力做好工作。二是认为没有收益不如不实习。企业常常出于与学校或个人的关系,接收了实习生,但并没有具体安排实习生的工作。曾经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把实习生在企业中的实习内容归结为八个字——“端茶”、“倒水”、“拖地”、“擦灰”。这种总结虽有偏颇,却形象地表现出了实习内容的尴尬。不少大学生认为,这种缺乏针对性和科学性的实习,与其浪费时间,还不如不实习。
此外,由于实习生与用人单位双方存在责权不明晰等问题,使得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不愿意接收实习生以免承担巨大风险。而由于实习内容与专业不对口,实习期间缺少保障等问题,也使不少大学生不愿到企业实习。
需建实习制度
多年来,我国高等院校与企业之间一直没有建立“实习制度”。与国外企业相比,国内企业没有把大学生实习当成一种制度,对实习生的安排、使用等,缺乏长远的计划和制度化考量。
“实习制度”是指企业有计划、有目的地安置刚刚毕业或尚未毕业的学生,以及那些不具备专业背景或行业经验、但有工作愿望和热情的社会成员,即为那些仅凭简历还不足以证明自己的人,提供“实习工作”、“尝试工作”的机会。
因此,要解决大学生实习难问题,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实习制度。
一是要做好实习生需求分析。在招聘前,人力资源部门要与人员需求部门进行充分沟通,并结合企业发展要求,制定实习生招聘计划,对每个具体岗位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确定实习岗位名称、岗位职责、人员数量以及任职资格,防止盲目招实习生。
二是与高校建立长期互动关系。有着较为完善实习计划的大公司,例如微软、三星等,常年与高校开展多种形式合作,其中不乏各类实习生项目。通过这些合作,供需双方的信息得到交流,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信息壁垒。这样,学校在培养人才时更加具有针对性,而通过学校推荐、选拔的实习生,往往能够更好地适应实习岗位。
三是实习生培养要突出针对性。培训内容既要与实习生的所学专业有承接性,又要突出实践性,让实习生感觉亲切的同时又耳目一新。同时,培训内容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实习生掌握培训内容后,在本企业工作将会得心应手,这样的培训有利于保留优秀实习生。
企业界人士指出,高校和有关教育部门可以探索多种实习模式,如请中介机构运作实习业务,由学生付费参与实习项目等。
人力资源专家认为,事业单位与党政机关也要采取相应措施为实习生敞开大门。在法律方面,也应尽快出台相关法规或规章,对实习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有所规范,如实习生工伤保险制度等,为实习生提供法律保障。
第四篇:毕业生求职第一关:写好简历找份工作
一位学广告设计的毕业生,一掏出简历,用人单位当场拍板要了他,原因很简单:他把简历设计成了一张普通名片,正面是个人简历,求职意向,背面是实践作品。在其他人厚厚的一迭资料面前,它无疑是有创意有说服力的。上海某调查公司就简历问题对上海市的一些大学生和公司的HR经理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简历页数并非多多益善,但英文简历
是上海毕业生的求职必备。而借鉴其他人的“格式化”简历最不受用人单位欢迎。
有简历还要有“经历”
另外,注重实践,积累工作经验也是毕业生在准备简历的同时应该为自己准备“找工秘籍”。在学校时代就有一些勤工俭学经验的人,在工作中能马上上手,自然受用人单位的青睐。
随着中国企业的不断向国际化接轨要想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作,全面掌握外语是必不可少的。
大学生初入社会,面对激烈的竞争,了解社会的需求、明确自己的求职目标,主动改造自己、适应社会才是正确的求职心态。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找准定位,才能一击即中。
撰写简历几要素
1、不必要面面俱到,更不能华而不实。而更应该抓住重点,对自己的能力,尤其是用人单位看重的能力进行表述。
2、对于优秀简历要借鉴有度,适度包装,个人简历要有一定的个人特点,但是绝不可盲目夸大。
3、简历所涉及的各方面内容的重视程度要和用人单位结合起来,避重就轻。
4、简历要简洁明了、整齐打印,同时在简历中应该加上自己所期望薪金的一个范围,这样更能够让务实的用人单位欣赏。
第五篇:中国大学生找工作难在哪?
大学生就业难无疑是今年“两会”上最热的话题之一。温家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写入了“为大学生找工作”的具体措施。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9年《经济蓝皮书》称,到2008年底,有100万名大学生不能就业。而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比2008年增加52万人。大学生就业被普遍认为进入30年来最艰难的时期。民进中央常委、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在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预测,今年大概只有300多万的学生能够找到工作,不到应届毕业生的一半。中国人自古相信“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期望只要一朝金榜题名,便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近年来,随着考试压力增大和受教育成本的增加,许多普通中国家庭为了培养一个大学生付出了无数心力、财力,对孩子大学毕业后找个好工作,改变自身命运,改善家庭条件的期望也自然增高。因此,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不仅会直接威胁社会稳定,更会从根本上动摇整个社会对知识,对公平的信念,损害社会健康发展的根基。
中国社会对大学生找工作难的讨论,也逐渐深入到对教育体制的追问。加之目前被热议的高三学生“快被逼疯了”的诉苦信和高中是否应取消文理分科问题,对中国教育体制如何更加公平、合理的新一轮反思正浮出水面。
面对大学生就业难,持续多年的高校大力扩招近来广受攻击,支持者辩解称大学生就业难受国际形势、经济周期等各方面影响,不是扩招惹得祸。然而,同样面对经济危机,为什么偏偏大学生这一受过高层次教育的人群就业困难最为突出?
近来,社会各界为帮大学生找工作可谓出尽各种“猛招”甚至“怪招”,保稳定是燃眉之急可以理解,然而,如若不能正本清源,即使能让就业率一时变得好看些,也是饮鸩止渴,长期看来,也只会积累矛盾,丧失结构调整的契机。
总结各类奇招,其中一类曰:找不到工作就先别找了。北京市政协会议期间,孙狄委员提议仿照博士后制度,设立“学士后”、“硕士后”,让学生只拿基本生活费到企业“见习”。7日的政协记者会上,五位专家也纷纷表示:国家可以鼓励专升本、本科读研、加大公费留学力度等方式缓解就业难;大学毕业生回炉再读一个学位,甚至到职业学校继续学习,都值得鼓励。一时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通过等待和重塑调整自身并非错误,但这样的时间必须真正使大学生增值,而不只是逃避一时的就业压力。在人才市场严重供过于求的情况下,一些无良资本已经百般霸道,在求职过程中大量廉价甚至免费使用劳动力,更多的“学士后”是否会助长这样的风气,更加不利于劳动者权益的保护?
同样,很多大学毕业生继续深造也不乏盲目。中国至少与高考同样死板、应试的考研制度使很多名校的研究生素质甚至不如本科生,而研究生阶段的教育又更加倾向于培养研究型而非实用型人才,两、三年后往往年龄增大,期望值提高,找工作难度不降反升。
二类招数曰:不要对工作期望太高。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给予社会保险和岗位补贴;到农村基层服务和参军入伍,给予学费补偿和代偿助学贷款。“两会”上各界代表倡导大学生“调整就业观念,放低身段”几乎众口一词。
“调整观念”说了许多年,为什么始终难以实现?难道当今大学生真的普遍沉浸于脱离实际的理想化幻想么?到中国高校走一走就不难发现,今天的大学生恐怕已经处于历史上最为现实的阶段。金融风暴来袭,曾在名校被普遍认为“没追求”的公务员马上炙手可热,大学生的观念转变不可谓不快。但在当今中国城乡、地区差异仍极大的情况下,期望大学生轻易放弃留在发展前景明显更优的大城市,恐怕是政策的制定者想法不切实际。
更有人鼓励大学生“民工化就业”,或者当当“走鬼”(流动小贩)。“行行出状元”固然没错,然而不同性质的工作对人综合素质的要求和可能提供的发展空间的差异也是现实存在的。上大学也是一种投资,众多工薪阶层和农民的孩子不得不考虑如何收回成本。还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如果投资没有收益,当初还上大学干什么?必须承认,相当一部分中国人还没有富足到可以潇洒地单纯为了学习而学习的地步。
市场经济下,人力也是一种资本。金融危机导致资本重新定价,大学生作为劳动者的确也需要接受自己的价值一定程度上被重估。这样的观念转变在市场的主导作用下恐怕不难实现,而政府面对大学生就业难同样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经济下滑凸显大学生就业问题,政府要维持短期稳定,更应利用整个社会反思教育的氛围,引导教育资源更加合理的配置,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使危机在教育领域同样成为长期结构调整的契机。
大学生能否找的到工作,源头上取决于选拔什么样的人上大学。读大学在中国仍然是只有少数人可以享受的待遇。高考恢复三十余年来,虽然其程序的公平已被中国人普遍认可,但随着改革中社会结构的调整,问题也逐渐暴露。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呼吁,教育公平要从基础教育开始,当前高校中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比例下降,因为农村娃输在了起跑线上。“两会”上热议取消高考户籍限制,许多专家以担心落后地区在全国统一标准下会更不利为由反对。
天津市长黄兴国8日表示,在天津市购买了商品房的外省市人员和持天津市农村户口人员,可以登记办理天津市蓝印户口,取得蓝印户口的外地学生只要在天津市普通高中有正式的学籍,并在天津高中从一年级开始读到三年级,学满三年,获得本市普通高中毕业证书的,都可以在天津市参加普通高考。
可见解决问题的政策出台并不难,关键在于执行、推广的决心有多大。发达地区学生综合素质较高是实情,高校自然愿意对这些学生提供优惠,但对于欠发达地区,这只能造成教育更加应试的恶性循环。打破地区和行业之间的利益壁垒,才是政府应有所作为之处。
而上海市对外服务有限公司发布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报告显示,高职生就业率超过本科生。盲目在高等教育上求“大”求“强”,忽视职业教育,已是中国教育资源配置的一大弊病。引导观念转变宜提前,鼓励大学生毕业后去养猪,不如鼓励孩子直接去职业学校学养猪。
大学生能否找到工作,更取决于大学怎么上。扩招之后,众多高校无论硬件、软件均欠账严重。大学里众多老师忙于“出书”、“走穴”,对学生缺乏关心,呼吁已久的职业教育仍然十分不足。高考的应试暂时难以改变,大学就更需要帮助学生实现从书本到社会的转变。大学生真正需要的职业教育,是引导他们成熟、理性地思考自身定位和发展方向,当贯穿大学生涯始终,而不仅仅是像现在的许多高校,只在临近毕业时催促学生签约以保就业率,就业指导老师甚至比学生还要盲目,短视,甚至对就业数据进行各种“加工”。如此“就业”,即使实现,恐怕只能贻误学生发展,积累社会矛盾。
大学生能否找到工作,取决于就业市场提供什么样的机会。当今中国招聘过程中存在的各种或明或暗的歧视、对高学历的盲目崇拜,制造了大学生求职的各种怪现状。在3月8日这个中国人认为属于女性的节日里,不知有多少女大学生还在为许多文员这样的岗位都只要男性而叹息。政府要做的不是直接为大学生找工作,而是创造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国务院年初发出通知,要求对企业招用非本地户籍的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除直辖市按有关规定执行外,各地城市应取消落户限制。这一“新政策”获得一片好评。然而,早在2006年,中央十四个部门就曾联合下发《关于切实做好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对用人单位跨地区聘用的高校毕业生,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市应取消落户限制。可见,此次新政策能否逾越制定到执行的鸿沟仍是挑战。
大学生就业难无疑是今年“两会”上最热的话题之一。温家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写入了“为大学生找工作”的具体措施。3月7日,人大、政协的两场新闻发布会也均与此话题密切相关。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9年《经济蓝皮书》称,到2008年底,有100万名大学生不能就业。而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比2008年增加52万人。大学生就业被普遍认为进入30年来最艰难的时期。民进中央常委、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在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预测,今年大概只有300多万的学生能够找到工作,不到应届毕业生的一半。中国人自古相信“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期望只要一朝金榜题名,便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近年来,随着考试压力增大和受教育成本的增加,许多普通中国家庭为了培养一个大学生付出了无数心力、财力,对孩子大学毕业后找个好工作,改变自身命运,改善家庭条件的期望也自然增高。因此,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不仅会直接威胁社会稳定,更会从根本上动摇整个社会对知识,对公平的信念,损害社会健康发展的根基。
中国社会对大学生找工作难的讨论,也逐渐深入到对教育体制的追问。加之目前被热议的高三学生“快被逼疯了”的诉苦信和高中是否应取消文理分科问题,对中国教育体制如何更加公平、合理的新一轮反思正浮出水面。
面对大学生就业难,持续多年的高校大力扩招近来广受攻击,支持者辩解称大学生就业难受国际形势、经济周期等各方面影响,不是扩招惹得祸。然而,同样面对经济危机,为什么偏偏大学生这一受过高层次教育的人群就业困难最为突出?
近来,社会各界为帮大学生找工作可谓出尽各种“猛招”甚至“怪招”,保稳定是燃眉之急可以理解,然而,如若不能正本清源,即使能让就业率一时变得好看些,也是饮鸩止渴,长期看来,也只会积累矛盾,丧失结构调整的契机。
总结各类奇招,其中一类曰:找不到工作就先别找了。北京市政协会议期间,孙狄委员提议仿照博士后制度,设立“学士后”、“硕士后”,让学生只拿基本生活费到企业“见习”。7日的政协记者会上,五位专家也纷纷表示:国家可以鼓励专升本、本科读研、加大公费留学力度等方式缓解就业难;大学毕业生回炉再读一个学位,甚至到职业学校继续学习,都值得鼓励。
一时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通过等待和重塑调整自身并非错误,但这样的时间必须真正使大学生增值,而不只是逃避一时的就业压力。在人才市场严重供过于求的情况下,一些无良资本已经百般霸道,在求职过程中大量廉价甚至免费使用劳动力,更多的“学士后”是否会助长这样的风气,更加不利于劳动者权益的保护?
同样,很多大学毕业生继续深造也不乏盲目。中国至少与高考同样死板、应试的考研制度使很多名校的研究生素质甚至不如本科生,而研究生阶段的教育又更加倾向于培养研究型而非实用型人才,两、三年后往往年龄增大,期望值提高,找工作难度不降反升。
二类招数曰:不要对工作期望太高。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给予社会保险和岗位补贴;到农村基层服务和参军入伍,给予学费补偿和代偿助学贷款。“两会”上各界代表倡导大学生“调整就业观念,放低身段”几乎众口一词。“调整观念”说了许多年,为什么始终难以实现?难道当今大学生真的普遍沉浸于脱离实际的理想化幻想么?到中国高校走一走就不难发现,今天的大学生恐怕已经处于历史上最为现实的阶段。金融风暴来袭,曾在名校被普遍认为“没追求”的公务员马上炙手可热,大学生的观念转变不可谓不快。但在当今中国城乡、地区差异仍极大的情况下,期望大学生轻易放弃留在发展前景明显更优的大城市,恐怕是政策的制定者想法不切实际。
更有人鼓励大学生“民工化就业”,或者当当“走鬼”(流动小贩)。“行行出状元”固然没错,然而不同性质的工作对人综合素质的要求和可能提供的发展空间的差异也是现实存在的。上大学也是一种投资,众多工薪阶层和农民的孩子不得不考虑如何收回成本。还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如果投资没有收益,当初还上大学干什么?必须承认,相当一部分中国人还没有富足到可以潇洒地单纯为了学习而学习的地步。
市场经济下,人力也是一种资本。金融危机导致资本重新定价,大学生作为劳动者的确也需要接受自己的价值一定程度上被重估。这样的观念转变在市场的主导作用下恐怕不难实现,而政府面对大学生就业难同样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经济下滑凸显大学生就业问题,政府要维持短期稳定,更应利用整个社会反思教育的氛围,引导教育资源更加合理的配置,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使危机在教育领域同样成为长期结构调整的契机。
大学生能否找的到工作,源头上取决于选拔什么样的人上大学。读大学在中国仍然是只有少数人可以享受的待遇。高考恢复三十余年来,虽然其程序的公平已被中国人普遍认可,但随着改革中社会结构的调整,问题也逐渐暴露。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呼吁,教育公平要从基础教育开始,当前高校中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比例下降,因为农村娃输在了起跑线上。“两会”上热议取消高考户籍限制,许多专家以担心落后地区在全国统一标准下会更不利为由反对。
天津市长黄兴国8日表示,在天津市购买了商品房的外省市人员和持天津市农村户口人员,可以登记办理天津市蓝印户口,取得蓝印户口的外地学生只要在天津市普通高中有正式的学籍,并在天津高中从一年级开始读到三年级,学满三年,获得本市普通高中毕业证书的,都可以在天津市参加普通高考。
可见解决问题的政策出台并不难,关键在于执行、推广的决心有多大。发达地区学生综合素质较高是实情,高校自然愿意对这些学生提供优惠,但对于欠发达地区,这只能造成教育更加应试的恶性循环。打破地区和行业之间的利益壁垒,才是政府应有所作为之处。
而上海市对外服务有限公司发布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报告显示,高职生就业率超过本科生。盲目在高等教育上求“大”求“强”,忽视职业教育,已是中国教育资源配置的一大弊病。引导观念转变宜提前,鼓励大学生毕业后去养猪,不如鼓励孩子直接去职业学校学养猪。
大学生能否找到工作,更取决于大学怎么上。扩招之后,众多高校无论硬件、软件均欠账严重。大学里众多老师忙于“出书”、“走穴”,对学生缺乏关心,呼吁已久的职业教育仍然十分不足。高考的应试暂时难以改变,大学就更需要帮助学生实现从书本到社会的转变。大学生真正需要的职业教育,是引导他们成熟、理性地思考自身定位和发展方向,当贯穿大学生涯始终,而不仅仅是像现在的许多高校,只在临近毕业时催促学生签约以保就业率,就业指导老师甚至比学生还要盲目,短视,甚至对就业数据进行各种“加工”。如此“就业”,即使实现,恐怕只能贻误学生发展,积累社会矛盾。
大学生能否找到工作,取决于就业市场提供什么样的机会。当今中国招聘过程中存在的各种或明或暗的歧视、对高学历的盲目崇拜,制造了大学生求职的各种怪现状。在3月8日这个中国人认为属于女性的节日里,不知有多少女大学生还在为许多文员这样的岗位都只要男性而叹息。政府要做的不是直接为大学生找工作,而是创造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国务院年初发出通知,要求对企业招用非本地户籍的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除直辖市按有关规定执行外,各地城市应取消落户限制。这一“新政策”获得一片好评。然而,早在2006年,中央十四个部门就曾联合下发《关于切实做好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对用人单位跨地区聘用的高校毕业生,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市应取消落户限制。可见,此次新政策能否逾越制定到执行的鸿沟仍是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