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要求
2013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要求
1.考试范围:六年级上册整本书的教学内容。
2.考试题型:一.填空(共16题,每题2分,共32分)
二.选择题(4题,每题3分,共12分)
三.计算题(4题,每题5分,共20分)
四.解答题(5题,每题6分,共30分)
五.综合题(1题共6分)
第二篇:六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反思
六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反思、未来目标 今天语文期末考试的试卷终于出来啦,总体来说,我觉得自己还是考得不错,得了98分,全班第6。
尽管如此,依然被老师狠狠地批评了一顿,原因很简单——古诗题粗心大意默错了顺序。现在想起来,真是该打!本来我完全可以拿99分的,名次也不止这全班第6。不过,值得开心的是:其他的地方没有错误,连平时都没全对过的阅读题这次也全对,作文只扣掉1分,比起平时的测验,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开心归开心,一定要把这个粗心的坏习惯彻底改掉,争取下次拿得更高的分数!
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已经成为了过去。眨眼间,又到期末,还有半年就小学毕业啦!至于毕业后的目标是哪里?那就当然是顺德一中啦!
一中可不是想读就可以读的的学校,没有好的成绩是读不了的,听上一届的哥哥姐姐说:要考一中,一定要掌握好课本的内容,并且积累大量的课外知识,成绩拔尖,这样才能够在四校联考中取得好成绩。
从这个暑假开始,我会开始根据师哥师姐们的考试心得把以前学过的内容进行全面的复习,并在空闲的时间里多做练习题,提高自己的语文成绩。为了能考上自己目标中的学校,加油!
第三篇: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反思
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反思 六年级
孙敏
一、基本情况.本次数学考试,参加考试的学生共有23人,合格率为88%。
二、试卷分析
1、主要成绩。
从卷面来看,有以下几点成绩值得肯定:
(1)学生的基本概念掌握得比较扎实,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较好地运用。
出学生利用基本概念,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好。
(2)学生的计算技能较为熟练。
这充分说明,教师在简便运算和复习简便运算时,充分运用变式练习,加深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与运用,因此,学生对于乘法分配律运用较好。
(3)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应用题中基本的数量关系。
从这次毕业试卷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应用题数量之间的关系,基本掌握了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具备了一定的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这次数学毕业的卷面情况也说明了这一点,我们知道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量与率的对应关系是学生掌握的一个难点,但是从卷面上来看,大多数学生能够比较好地掌握。应用题的第一、二、三题就是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学生对于数量关系分析得比较好,失分率较低。
2、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这一类题的失分率较高。
二、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没有完全养成
1.稍复杂的数据和文字都会对一些能力较弱或习惯较差的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计算时顾此失彼,面对众多信息时理不清头绪。
2.对题中提供的原始材料、情境、信息,不能耐心解读、全面观察并选择有用信息帮助解决问题。
3.卷面中还是免不了有单纯的计算错误、抄错数据、漏小数点、漏做题目等我们俗称的低级错误。可见平时的作业习惯、读题习惯、验证习惯等影响学习效果的非智力因素,不是临考时想控制就能控制的,需要数学教师一贯的关注,循序渐进的培养和持之以恒的培养。
面对以上诸多问题,我和多位数学教师在一起针对试卷中的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教学研究,深刻反思了我们平时的教学行为改进措施如下:
今后改进方法:
(1)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利用课堂教学及课上练习巩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
(2)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尤其是动手操作认真分析和实际应用的能力培养。(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认真审题,及时检查,仔细观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4)教师应多从答题错误中深入反思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的灵活性,联系生活、及数学能力等方面的差距,既面向全体,又因才施教。
(5)加强培优辅差的力度,对学困生的个别指导,缩短差距。
(6)围绕知识点多设计各种类型的练习,指导学生解答,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要对学生进行规范化要求和训练,对照课标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注意从平时的每节课抓起,注重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教学,在教学中要注意展现问题解决的过程,概念的形成过程,公式、法则、性质等结论的推导过程,解题方法的思考过程。同时每次考试前老师都要给学生讲一讲考试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提高学生做题的速度和准确率,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考试后要注意总结失分的原因,要让学生学会反思。
第四篇:2017——2018六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小学六年级语文期末综合测评卷
学校: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9分)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凝聚(nínɡ)倾吐(qūn)湿润(shī)轻捷(jié).... B.一缕(lóu)调(色板tiáo)要挟(yāo)曾经(cénɡ).... C.塞外(sài)差不多(chà)倒过来(dào)冷笑(lěnɡ).... D.分量(fèn)旋转(zhuǎn)蕴含(yùn)湛蓝(zhàn)....
2、下面没有错别字的一组语语是()
A、拨地而起 望而生畏 不拘一格 B、千峰万仞 随心所欲 浩气长书
C、绵亘蜿蜓 返璞归真 心惊肉跳 D、自作自受 流连忘返 兴高采烈
3、下面是根据句子意思写出的相应词语,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态度温和,容易接近。②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
③形容声势浩大,不可阻挡。④比喻见到事物的少部分也能推知事物的整体。A.①温和可亲
②轻手轻脚
③浩浩荡荡
④少见多怪 B.①温柔可亲
②蹑手蹑脚
③浩如烟海
④可见一斑 C.①和蔼可亲
②悄无声息
③浪涛汹涌
④以小见大 D.①各蔼可亲
②蹑手蹑脚
③波涛汹涌
④可见一斑
4、据意思按要求填关于“不”的四字词。
(1)每次见到蚂蚁,他就会(眼珠一动不动地盯着看)地看上半小时, 好像怎么也看不厌。
(2)汉高祖刘邦(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标准)地重用人才,在与项羽的对抗中最终功成名就。
(3)赵老师做起事来,那是兢兢业业,(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二、看拼音写词语(8分)
xī xī rǎnɡ rǎnɡ tàn suǒ zǔ náo zhēn zhì()()()()qǐn bù ān xí kuí wú ɡē bǎn kū jié()()()()
三、日积月累(8分)
1.大自然是清新而有情致的,就如刘方平笔下的“今夜偏知春气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诗人李白也会发出这样的感叹:“,何人不起故园情”!2.爱国是一种情怀,我们伟大的周恩来总理就曾说过:我们爱我们的民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战士们都笑着,用两个指头 一小片来,细细地,轻轻地,慢慢地,不住发出。好像有一股甘泉,流进了每个战士的心田。《彩色的翅膀》
四、按要求改写句子(10分)
1、风停了,山中的一切变得非常幽静。(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渺小的。(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房东太太对我说,她的儿子今天回家,她高兴的不得了。(改成直接引用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非常清楚的知道,桑娜一定要这样做。(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受惊吓的刺猬在镇外的葡萄园里像个仙人球紧紧地缩成一团。(缩句)
五、判断下列理解是否正确,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x”。(5分)
1.“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的睡着。”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手法。()2.《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提到科学家们有许多设想,如到火星上建造移民基地。如
果科学家们的设想实现了,我们就不用担心地球遭到破坏了。()3.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他主持修筑了我国的成昆铁路。()4.《草虫的村落》的作者以奇异的想象,追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对草虫的村落作了一
次奇异的游历,从中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和小生物的喜爱之情。()5.“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这句话用拟人的手法,不但写出了桥的古
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
六、轻松阅读(30分)
(一)阅读片断(9分)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1.本片段选自《 》,作者是。(2分)2.短文中出现多处省略号,它的作用是。(2分)3.“忐忑不安”是什么意思?桑娜为什么这样忐忑不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段心理描写中可以看出桑娜是一个 的人。(2分)
(二)阅读理解(2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发生在童年的一件小事。
我的爸爸也许已经忘记了,然而,这件事,却对我的一生或多或少地起了些(影响 反应)。
“我实在痛得极惨,原想狠狠打她一个耳光,但是,转念一想,我是自己把手放在夹缝处的。错误在我,有什么理由打他呢?”
父亲这几句话,给了我一个毕生受用无穷的(启示 启发):犯了错误,必须自己承担后果;不可迁怒他人,不可推卸责任。
谢谢你,爸爸!
1、给短文起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章开头的横线上。(2分)
2、划去文中括号里搭配不合适的词语。(3分)
3、请写出三个表示“看”的词语。(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把门用力一推,门外的父亲怎么样了?(2分)
那年,我9岁。
一日,坐在靠近门边的桌前写大楷。门铃响了,爸爸应门,是邻居。两人就站在大门外交谈。
那天风很猛,把我的大楷本子吹得“啪啪”作响,我拿着墨汁淋漓的笔去关门。猛地把门一推,然而,立刻地,大门由于碰到障碍物反弹回来。与此同时,我听到父亲尽力(压抑 压制)而仍然压不下去的喊声。
门外的父亲,眉眼鼻唇,全都痛得扭成了一团,就连头发,也都痛得一根一根地站了起来;而他的十根手指呢,则怪异地缠来扭去。一看到我伸出门外一探(竟然 究竟)的脸,父亲即刻暴怒地扬起了手,想刮我耳光;但是,不知怎的,手掌还没有盖到我脸上来,便颓然放 下,我的脸颊,仅仅感觉到了一阵掌风而已。
邻居以(责怪 责问)的口气对我说道:“你太不小心了,你父亲的手刚才扶在门框上,你看也不看,就把门大力关上......”
啊,原来我几乎把父亲的手指夹断!偷眼瞅父亲,他铁青着脸搓手指,没有看我。
十指连心,父亲此刻剧烈的痛楚,我当然知道;但是,当时的我,毕竟只是一名9岁的小童,我所关心,所害怕的,是父亲到底会不会再扬起手来打我。
父亲不会。
当天晚上,父亲五根手指肿得很大,母亲在厨房里为他涂抹药油。我(无意 随意)中听到父亲对母亲说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年9岁的“我”,知道父亲的痛吗?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父亲扬起手却没有打我的原因是(2分)
7、读读文末画“ ”的句子,说说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你如何看待文中的“父亲”,写几句你最想对他说的话。(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写作(30分)
课文中那个摆书摊的年轻人,经常对“我”说:“别饿坏了那匹马”,目的是想让“我”能够心安理得地看书。在生活中,这种善意的谎言并不少。在你身上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吗?你的家人、同学曾经说过善意的谎言吗?请把这样的事写成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500字。
第五篇:数学期末考试要求
数学期末考试要求
模块教学及其学分认定,是新课程的重要特色;科学评价学生的学习并突出评价的激励与发展功能,是新课程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更加科学评价学生的学习,加强教学过程的监控,特提出高中数学模块教学评价意见。
1.认真贯彻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注重基础,体现能力,实施促进学生发展的多元化评价。建议各学校结合本校实际,探索建立富有激励作用的多元评价体系。
2.认真组织考试(笔试)。考试是重要的评价方式,要精心命题,规范组织,科学分析,校正有效。
为了提高评价的信度,摸清全市基础年级数学教学的实情,就本学期未的模块教学评价,市教研室拟提供考试的样题(卷),由各校自主选用。有关事项如下:
(1)统一提供样题(卷),严格程序,规范组织。
(2)考查立足基础,注重能力,体现发展。样题(卷)结构仿现行江苏高考数学卷(必做题),总分100分,由填空题和解答题两种形式组成,其中填空题14题,42分;解答题6题,58分。依据课程标准、教材、教学要求(修订稿),并参考江苏高考考试说明命题。难度系数0.68左右。
(3)主要考试内容
高一:必修一,必修四第1、2章。
高二文科:
必修二第2章,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选修1—1,第1章,常用逻辑用语;第2章,圆锥曲线与方程;第3章,导数及其应用;
选修1—2,第2章,推理与证明;第3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高二理科:
必修二第2章,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选修2—1,第1章,常用逻辑用语;第2章,圆锥曲线与方程;第3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选修2—2,第1章,导数及其应用(不含定积分);第2章,推理与证明;第3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2011年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