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机械工程学系2014届本科毕业设计工作安排
机械工程学系2014届本科毕业设计工作安排
根据工学院2014届本科毕业设计工作安排,机械工程学系2014届本科毕业设计工作于本学期第12周(11月18日)正式开始,机械工程学系2014届本科毕业设计工作安排如下:
1.2014届本科毕业生与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安排见附表。
2.2013年11月18日上午召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动员会。
3.2013年11月30日前,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各毕业生完成毕业设计课题的拟定工作,各班级于12月5日前上交课题汇总表。
4.2013年12月2日前,指导老师下达毕业设计任务书。
5.2013年12月31日前,毕业生完成文献综述、外文资料翻译和开题报告的撰写。于2014年1月4日前收集上述资料上交学系。
6.2014年4月10日前完成毕业设计工作,4月20日前指导教师完成所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的审核工作。其中3月20日至3月31日为毕业设计中期检查阶段。
7.2014年4月21日至4月30日为毕业设计的二审时间。
8.2014年5月1日至5月9日为毕业设计的修改、完善、准备答辩阶段。
9.2014年5月10日至5月12日完成答辩。
10.2014年5月13日至5月23日完成毕业设计成绩评定、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11.2014年5月31日前学系完成毕业设计工作总结。
机械工程学系
2013年11月10日
第二篇:机械本科毕业设计大纲
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工学科机械类
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要求毕业设计(论文)是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学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教学环节的继续深化和检验,其实践性和综合性是其他教学环节所不能替代的,通过毕业设计(论文)使学生获得综合训练,对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之前,必须修完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全部课程,并取得规定的学分。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接受工程师必须的综合训练,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如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和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的能力;制订设计或试验方案的能力;设计、计算和绘图能力;总结提高撰写论文的能力。
3.检验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
1.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按时完成所规定的内容和工作量,编写符合要求的设计计算说明书,并正确绘制机械、电气与液压等工程图纸或独立撰写一份毕业设计论文并绘制其图表。
2.学生依据课题任务,进行资料收集、加工、整理和正确使用工具书;掌握有关工程设计的程序、方法和技术规范,锻炼分析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生应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有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4.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应包括与设计题目相关的阐述说明及计算,内容完整,文字顺畅,符合本科生毕业论文(说明书)编写规范。正文不少于5000字。
5.毕业设计图纸能较好的表达设计意图,符合制图国家标准,提倡计算机绘图。
三、指导教师
1.由各办学单位安排具有本专业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专、兼职教师,或聘请科研单位、相关企业等具有相应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
2.指导教师应编写毕业设计任务书,指导过程中,根据学生完成工作情况填写毕业设计(论文)教师指导记录表。
3.指导教师应认真负责,注意启发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及时检查进度,解答疑难和布置工作。
4.毕业设计完成后,指导教师应将所指导学生的工作能力、设计质量、工作态度的评语,填入毕业设计(论文)的有关表格内。
5.每位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以不超过10人为宜。
四、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
1.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的原则要根据教学计划中所制定的培养目标要求,能达到综合训练为目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巩固和提高所学知识。
2.应尽量选择既满足教学基本要求,又结合生产、科研实际的题目。可根据电大学生的特点,结合个人的实际工作选择题目。
3.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提出设计题目,并由指导教师认定。
4.所选择的题目要注意到尽可能理论联系实际,难度和份量要适当,以便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5.多人同作一个题目,应在保证相同基本内容之外,各有侧重,防止雷同或抄袭。
6.本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可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1)工程设计类题目; 2)工程技术研究类题目。
五、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1.毕业设计(论文)结束后,必须进行答辩。答辩委员会由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本专业教师或工程技术人员(不少于5人)组成,其中具有本专业副高职称的不少于3人。不具备成立答辩委员会条件的办学单位应成立答辩小组,答辩小组由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本专业教师或工程技术人员(不少于3人)组成,其中具有本专业副高职称的不少于1人。
答辩必须由获得中央电大答辩主持人资格的教师主持答辩。
2.学生答辩时,需提交论文(说明书)及相关资料。每名学生答辩时间为15分钟左右,包括设计介绍和回答提问等。
3.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由各地州电大统一安排,相对集中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申报表应报新疆电大审核。
六、成绩评定
1.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采取“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记分和评语相结合的办法。根据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优缺点、数据和结论的精确程度、说明书与图纸的质量、答辩情况等写出评语。经答辩委员会通过,将成绩和评语填入毕业设计(论文)的有关栏目内,并由答辩委员会(或答辩小组)负责人签字。
2.评分标准(五级分制)
优: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正确、有独立见解或取得有价值的成果;有很强的独立工作能力;提交的论文(说明书)及附件完整、清晰、答辩正确。
良: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正确、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提交的论文(说明书)及附件完整;答辩时回答基本正确,无概念性错误。
中: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正确、独立工作能力一般;提交的论文(说明书)及附件完整;答辩时回答问题基本正确,主要概念清楚。
及格: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无原则性错误;独立工作能力差;提交的论文(说明书)及附件完整;答辩时回答问题不完全准确,有个别概念性错误。
不及格:毕业设计(论文)未完成规定的任务和要求或有原则性错误;提交的论文(说明书)及附件不完整;答辩时概念性错误较多。无故不参加答辩者,以不及格论。
七、其它
1.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在答辩结束后,统一报新疆电大终审。
2.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书写、打印、装订请参阅附件。
附件: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规范
一、撰写内容,格式
1.论文(说明书)字数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正文不少于5000字。
2.前置部分
前置部分包括封面、扉页、任务书、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评定、摘要、关键词、目录。封面包括论文题目、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职称、专业名称等。论文题目要恰当,准确反映本设计(论文)的设计(研究)内容。
摘要是论文(说明书)内容的简述,应包括本设计(论文)的成果及理论实际意义。
3.主体部分
论文(说明书)主体部分包括:绪论(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致谢。
绪论(引言)要简要说明毕业设计工作的目的、意义、设计要求、技术指标、主要内容等。
正文包括总体方案设计、数据分析处理、试验效果、理论分析等。
结论应明确本题目设计(研究)的成果、社会经济价值及研究方向的前景。结论应准确、完整、精炼。
4.附录部分
附录是论文(说明书)主体部分的补充项目,视论文(说明书)需要决定是否使用,包括不便于在正文中撰写的资料、公式推导、附加数据等。
二、书写打印
1.打印要求
毕业论文(说明书)要求用计算机打印,统一为A4纸规格(不包括图表部分),左侧装订。
2.排版要求
·各章题序及标题小2号黑体
·各节的一级标题4号黑体
·各节的二级标题小4号黑体
·各节的三级标题小4号黑体
·款、项小4号黑体
·正文小4号宋体
·摘要、结论、参考文献标题小2号黑体
·摘要、结论、参考文献内容小4号宋体
·目录标题小2号黑体
·目录内容中章的标题小4号黑体
·目录中其它内容小4号宋体
·论文(说明书)页码页低端居中,阿拉伯数字
·页眉与页脚5号宋体居中
注:论文(说明书)前置部分不编排页码,页码从第一章首页开始,论文(说明书)不加页脚,封面、扉页不加页眉,其余均加页眉,页眉内容为:“中央电大毕业设计(论文)”,页眉下划线要为双线,上细下粗,细线0.5㎜,粗线0.8㎜,线间距0.3㎜。
三、参考文献
按以下格式:
[序号] 作者姓名 期刊 名称 卷号 期数 页码(年份)
[序号] 作者姓名 书名 出版单位 页码(年份)
例:
[1] 黄克智.板壳理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5—56页(1987)
[2] 于立彪, 郑慕侨, 张英.负重轮多体接触问题有限元分析.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2(5):572-575页(2002)
第三篇:1-6-2014届毕业设计工作时间安排
信息学院2014届毕业设计工作安排
本届毕业设计管理工作按学校规定,使用正方管理系统进行毕业设计管理,根据毕业设计总体工作安排和学校规定,结合正方管理系统特点,我院2014届毕业设计具体工作安排及规定如下:
确定毕业设计题目阶段:
2013年10 月18 日至11月8日完成毕业设计题目申报,在此阶段指导教师与学生通过双向选择,确定指导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指导关系。要求:
真题率力争达到90%以上;
11月15日前各系专业委员会完成毕业设计题目审核,各系上报学院毕业设计题目统计表。
开题和答辩阶段:
学生选题后,导师与学生及时见面,由导师向学生布置开题阶段工作,11月8日至11月29日学生完成课题调研和开题报告的撰写。2013年12月6日至12月20日各系完成一次二次开题答辩。 毕业设计题目正方系统录入、选择和确认阶段:
11月19 日至11月28日指导教师完成毕业设计题目正方管理系统的录入,未在规定时间完成题目录入,按相应教学事故处理。原则上毕业设计题目录入后不能随意修改,修改题目需提出申请,经审批通过后,由相关系负责完成统一修改。修改题目时间到12月1日结束,12月1 日学校关网。
11月19 日至12月1日各系完成毕业设计题目正方系统的审核。学生选题:12月2 日至8 日学生完成正方系统毕业设计题目选题,12 月8 日学校关网。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正方系统进行毕业设计题目选题者,视为本人放弃本次毕业设计,本次毕业设计该生成绩记为0分,责任自负。
教师确认学生:指导教师在 12月9 日至15日完成在正方系统中确认(选择)学生的工作,12月15日学校关网,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确认学生工作的教师,按相应教学事故处理。
2014年3月24日至3月28日进行毕业设计期中检查。 2014年4月28日前学生提交毕业设计论文正文电子版。 2014年4月28日至4月30日学院进行学术不端检测。 2014年5月5日至5月11日学校进行学术不端检测。
2014年5月5日至5月11 日进行毕业设计一次答辩,各系上报优秀和不及格学生名单和成绩。
2014年5月19日至5月23日进行毕业设计二次答辩。各系答辩委员会、院答辩委员会进行二级审核。
2014年5月30日前各指导教师完成毕业设计成绩在正方系统录入工作,未按规定时间完成成绩录入,按相关规定处理。
第四篇:2010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安排
关于2010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安排的
通 知
各院(系):
2010届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即将开始,为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的管理,严格执行学校有关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规定,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做好后几周的工作,现就有关工作安排如下:
一、答辩组织和要求
1.坚持教研室、院(系)、学校三级答辩制度,严格答辩程序,各级答辩均应有完整的答辩记录。各院(系)和专业教研室应按要求成立两级答辩委员会,根据需要可以聘请校内基础课教师及校外有关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参加答辩工作。请各院(系)将本部门的答辩委员会组成情况及答辩安排,于6月1日(14周星期二)前报教务处实践教学科,并在答辩前张榜公布。
2.各院(系)应在6月8 —10日(15周周二—周四)完成教研室、院(系)级答辩。根据《郑州轻工业学院本科生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修订)》(郑轻院[2006]88号)第二十条的规定,已注册学生方可参加答辩。
毕业生必须参加专业教研室组织的公开答辩,确有客观原因,可在答辩前一周申请缓答辩。缓答辩学生的答辩时间由学校统一安排。
参加院(系)级答辩的学生应覆盖各有关专业,人数应不少于毕业生人数的8%,院(系)级公开答辩应集中进行,答辩场所应有利于师生观摩。
在院(系)级答辩的基础上,各院(系)原则上按不超过毕业生人数的1%推荐学生参加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答辩人数分配见附件14)。
3.请各院(系)务必于6月11日(15周星期五)11:00前将“推荐参加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情况汇总表”、“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推荐表”、“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一览表”、“毕业设计(论文)缓答辩和不及格学生汇总表”、“毕业设计(论文)暂缓答辩申请表”签字盖章后,报教务处实践教学科。
4.学校于6月12日(15周星期六)上午组织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对指导教师、学生颁发证书。
5.各专业教研室在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和成绩评定的过程中,应及时组织指导教师进行有关文档的汇总和整理,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1)认真填写“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意见书”(附件6)、“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评阅人用)”(附件7)、
第五篇:XX届本科毕业生毕业设计答辩实施方案
XX届本科毕业生毕业设计答辩实施方案
XX届我系共有本科毕业生309名,其中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226人,自动化专升本83人,参与指导的教师共26名。由于今年是历届毕业设计人数最多的一届,为了树立良好的学风、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和警示下届毕业生,毕业设计答辩采取严格把关制度,对于那些不重视又想混的学生采取不及格处理或推迟答辩的办法,严抓几届,从各个环节把关,切实提高我系的教学质量。答辩流程图附后。论文评审和答辩一律采取导师回避制。
一、论文评审
要求每个答辩小组负责本组所参加答辩学生的论文评审工作,每个学生的论文只由一位教师评阅并签名,并填写逐项打分表以存档。
对于论文初评不合格的学生,评阅教师应写出具体整改意见和论文一并于当天交由指导教师,由指导教对其当面指导并尽快修改打印和装订,于流程图的指定日期交原评审老师再审,以不影响补充答辩。
二、答辩
答辩全部采用幻灯片形式来回报,学生回报8~10分种,答辩委员会自由提问5分种。要求着装整洁、大方,有礼,表达简练、准确。
答辩时间:每天上午8点~12点,下午2点~7点。具体日程见流程图
典型答辩:(系会议室)答辩委员会主任:高有堂
秘书:朱清慧
成员:刘叔军、翟天嵩、盖晓华、张凤蕊、陈华敏、乔建良、牛军
参加答辩的学生:由每个导师推荐1-2名优秀学生参加典型答辩
普通答辩第一组(6人):(4503)答辩委员会主任:张凤蕊
秘书:李定珍
成员:朱清慧、卢峥、唐晓燕、薛晓
参加答辩的学生为以下指导教师所指导的学生:
殷华文、黄大勇、牛军、刘忠超、田斐、郭建昌 普通答辩第二组(7人):(系会议室)答辩委员会主任:陈华敏
秘书:乔建良
成员:高有堂、张菊艳、田金云、崔世林、尉乔南
参加答辩的学生为以下指导教师所指导的学生:
盖晓华、刘叔军、翟天嵩、张宏伟、李鉴、徐源、曹原普通答辩第三组(6人):(4603)答辩委员会主任:黄大勇
秘书:牛军
成员:殷华文、刘忠超、田斐、郭建昌
参加答辩的学生为以下指导教师所指导的学生:
张凤蕊、李定珍、朱清慧、卢峥、唐晓燕、薛晓普通答辩第四组(7人):(4714)答辩委员会主任:盖晓华
秘书:翟天嵩
成员:刘叔军、张宏伟、李鉴、徐源、曹原
参加答辩的学生为以下指导教师所指导的学生:
高有堂、陈华敏、乔建良、张菊艳、田金云、崔世林、尉乔南
三、成绩评定
毕业设计总分为100分,共分三项。一是指导教师根据课题完成情况打分,满分为50;二是论文评审老师根据论文完成的质量打的分,满分20;三是答辩小组依照答辩的情况打的平均分,满分30。最终成绩分为优、良、中、极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其中90分以上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中,60~69分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因各种原因推迟的答辩的暂作不及格处理。只有答辩成绩是答辩委员会的平均成绩。每个学生答辩结束,答辩委员成员根据评分标准各自逐项打分,并合计出总分,写清学生名,交由秘书统一保存后再进行下一个答辩。答辩成绩由秘书妥善保管,整个小组答辩结束后,立即对每个学生进行逐项求平均成绩并算出最终成绩,采取四舍五入记作整数,所有成员签字。
每个学生的总成绩由所在的答辩小组进行汇总。由指导教师提供设计成绩,与该组所打的论文评审成绩及答辩成绩汇总后,合计出每个学生的总成绩并填写毕业设计成绩登记表。
四、资料归档
答辩全部结束后,十七周一开始,老师们在系会议室或其它办公地点对毕业设计后续几个件进行填写、签字和盖章。最迟不能超过十七周周五。然后进行档案移交到教学秘书个存档。
五、优秀论文缩写
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答辩总成绩为优的学生必须答辩结束后一周内提交优秀论文缩写,否则将影响答辩成绩。优秀论文缩写格式全校有统一要求,由指导教师向学生及时提供。
六、后续事宜
论文评审没有复审通过或答辩没有通过或因其它原因没有参加答辩的学生,指导教师加强对其的后续指导,一个月后再次进行答辩。
答辩通过率将直接影响教导教师的工作量。
七、毕业设计答辩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