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银监会(文海兴):担保业会议
我国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为主体的担保业已基本形成(2010-9-29)(2010年9月
29日)
从第十一届全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负责人联席会议上获悉,截止2009年底,全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已达5547户,共筹集担保资金3389亿元,当年为37万户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贷款额已达10796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大关),占全国中小企业贷款余额的7.5%;新增担保贷款7240亿元,占中小企业新增贷款总额的21.4%。5547户担保机构当年实现收入180亿元,纳税16.4亿元,实现利润44.5亿元。2009年在保中小企业27.5万户,在保责任余额7289亿元,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额已累计2.5万亿元,累计担保企业112万户,信用担保已成为助推中小企业获取融资的重要渠道。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巡视员狄娜在大会上的讲话中,总结了2009年度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运行情况,她说,经十年发展,各类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意识和能力显著增强,2009年全国5547家中小企业担保机构户数同比增长30.6%、增速提高20个百分点;注册资本金合计3306亿元,同比增长58.4%,其中货币出资3092亿元,占出资额的93.5%。目前担保机构注册资本金户均已达5960万元,同比增加1045万元,增长21.2%。2009年当年共为37万户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贷款10796亿元,受保企业同比增长60.8%,担保业务增49.5%。
狄娜说,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主要是在为小企业、小项目提供担保服务,其服务中小企业的政策目标十分明显。全国5547家担保机构提供担保服务的中小企业户均人数119人,户均销售2850万元。当年提供的55.8万笔担保业务中,单笔担保额800万元以下的52万笔,占总笔数的93.3%;单笔担保额 100万元以下的29万笔,占总笔数的52.2%。
她说,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整体效益尤其是社会效益显著。2009年度全国5547家担保机构共发生代偿5938笔,比上年减少821笔,降低21%;代偿总额29.8亿元,占当年担保总额的0.27%;经追偿后实际代偿损失5.2亿元,占当年担保额的0.05%。担保机构在有效控制自身风险的同时,加大对有融资需求的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服务,使受保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增加。2009年度受保企业37万户,涉及员工2152万人,销售收入5.12万亿元,利税444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0.8%、33.3%、46.8%和23.2%。由于担保规模的扩大,受保企业新增就业人数568万人;新增销售收入1.5万亿元;新增利税1221亿元。
狄娜说,经过十年的发展整合,过亿元担保机构作用日益突出2009年注册资本过亿元担保机构已达1263户,比上年净增540户。尽管过亿元担保机构户数占比22.7%,但注册资金合计2053亿元,同比增长63.4%,占担保机构注册资金总额的62%。去年,过亿元担保机构共为13万户中小企业提供27万笔贷款担保,担保总额达8037亿元,占当年担保总额的74.4%。与此同时,过亿担保机构率先推进公司治理、风险控制、产品创新、从业资格规制等内部建设,拉动了担保业整体能力提升,并以22%的户数占比、62%的资金占比、取得了74%业务占比的好业绩,成为担保业中名副其实的国家队。
在政府扶持和市场拉动的双重作用下,通过积极探索与规范发展,以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迅速发展壮大,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为主体的担保业已基本形成,全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正呈现增量增速加快,机构规模、专业优势、增信功能均实现跨跃式发展,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担保难,助推企业渡过危机、企稳向好发挥了重要作用。
来源:(中国中小企业天津网)
银监会:担保业“异化”严重(2010-10-9)(2010年10月9日)
为期两天的全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负责人联席会议暨2010年担保业发展高峰论坛日前在广州落幕。银监会融资性担保工作部副主任文海兴在会上指出,担保业“异化”现象比较严重。他表示,当前的工作重点在于规范整顿,明年完成整顿后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论坛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为37万户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贷款额10796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
行业监管尚存真空区
目前我国融资担保业处于初创期,文海兴称,所指的“异化”现象表现在名不副实,挂着担保公司的牌子却不做担保业务。同时,许多担保公司热衷于高风险投资、高息借贷甚至非法集资。
除“异化”现象较严重外,文海兴认为目前担保行业还存在着如下突出的问题:担保机构多数规模小,担保能力弱;部分担保机构经营不规范,信用度不高一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薄弱,不能适应市场发展需要。
同时,文海兴坦承,目前担保业尚存监管真空。确定的监管对象是融资性担保机构,因而一些不从事融资性担保业务但机构名称中含有担保字样的机构无法纳入监管范围。“这类机构发生违法违规行为,会直接影响融资性担保行业的整体形象,带来重大风险隐患。”
整顿后或出许可证制
文海兴表示,当前的工作重点更多在规范担保行业上,担保行业正在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整顿清理,在明年3月底将完成全行业的规范整顿。今年3月8日公布实施的《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融资性担保公司最低注册资本不得低于500万元。按这一规定,很多担保机构不能达标,有些机构注册资本金只有几十万元。“各地银监部门可以按照500万元以上注册资本金,自主确定准入资本门槛。”文海兴表示。
此外,他还透露,整顿完成后,将出台一些行业监管指导意见,包括或对银行及担保公司责任分担问题提出原则性要求。“待条件成熟将出台相关政策,第一个涉及到的问题是准入问题,涉及到对新机构的设立取可证的问题。”文海兴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
担保金额首度破万亿
工信部中小企业司巡视员狄娜透露:“截至2009年年底,中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已达5547户,共筹集担保资金3389亿元,2009年为37万户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贷款额10796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占全国中小企业贷款余额的7.5%。”
截至2009年年底,全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数量,同比增长30.6%。担保机构当年实现收入180亿元,纳税16.4亿元,实现利润44.5亿元。截至目前,担保机构注册资本金户均已达5960万元。2009年,注册资本过亿元的担保机构达到1263家。
不过,有银监会资料显示,截至2009年底,在工商部门登记的带担保字样的公司约1.4万家。从地区分布来看,融资担保发达程度基本上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相适应,规模和业务量排在前几位的主要是广
东、江苏、浙江、山东、四川。但在这1.4万家担保公司中,与银行合作开展业务的担保机构仅为6500家,不到总数的一半。
银监会官员:融资担保业存监管真空(2010-9-26)(2010年9月26日)
9月26日消息,银监会融资担保部副主任文海兴在周日举行的2010担保业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融资担保业在监管方面尚存监管真空,一些不从事融资性担保业务但机构名称中含有担保字样的机构无法纳入监管范围。
文海兴表示,根据《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规定,确定的监管对象是融资性担保机构,因而对一些不从事融资性担保业务但机构名称中含有担保字样的机构无法纳入监管范围。文海兴随后对其危害进行了分析,他称,这类机构发生违法违规行为,会直接影响融资性担保行业的整体形象,带来重大风险隐患。
为此,文海兴透露了相关部门下一步的监管思路,将采取适度审慎监管。通过规范监管和政策扶持,支持担保机构建立市场化运作的可持续审慎经营模式;由各地监管部门确定机构准入资本门槛,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将只与持证的担保机构合作;对融资担保机构的资本、担保准备金、信息披露等实施持续审慎监管。
目前我国融资担保业处于初创期,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文海兴表示,这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即“异化”现象严重,名不副实,挂着担保公司的牌子却不做担保业务,许多担保公司热衷于高风险投资、高息借贷甚至非法集资;担保机构多数规模小,担保能力弱;部分担保机构经营部规范,信用度不高一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薄弱,不能适应市场发展需要。
来源:(新浪财经)
文海兴:中国融资性担保业的发展与监管(2010-6-9)(2010年6月9日)2010年泛美担保协会北京年会于2010年5月25日举行专题研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融资性担保业务工作部副主任文海兴应邀出席大会并发表了讲话。文主任首先回顾了中国融资性担保业的发展历程,总结了中国融资性担保业发展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他指出,从总体上看,我国融资性担保业目前还处在初创阶段,公司治理和专业化水平还比较低,特色化、精细化管理的差距还比较大,部分机构的单体风险比较突出。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必须全面分析和正确看待我国融资性担保业在行业环境和配套扶持政策方面以及担保机构自身经营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大改革发展和监管创新的力度,下大力气,认真加以解决。在担保业的行业环境和扶持政策方面,作为风险直接承受者,目前我国的担保机构尚未建立完善的资金融通、信息交换和风险持续补偿机制,缺乏有效的风险传递和释放渠道,未形成政策支持、资本持续补充、风险有效抵补、业务健康运转的良性循环。担保机构自身经营方面,他指出,一些融资性担保机构业务经营不规范,管理比较混乱,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薄弱,不能适应市场发展需要。部分融资性担保机构没有建立动态的拨备机制,一些出资人缺乏持续补充资本的能力和承诺,从而无法以资本提升信用能力,以资本拓展业务以及以资本抵御风险损失。此外,一些融资性担保机构专业人才比较缺乏,创新能力不足。
文海兴副主任总结了中国融资性担保业的监管历程,指出,需要推进行业法制建设,奠定行业审慎经营和审慎监管的基础。他提出了中国融资性担保业下一步的监管思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融资性担保业经营和监管工作要以落实《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为重点,逐步树立审慎经营、审慎监管的理念,一手抓科学发展、一手抓风险防范,持续推进改革创新和规范发展,不 断提高融资性担保机构的经营管理能力和风险管控水平,全力促进融资性担保业的健康发展。他指出,今后需主要做好以下六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调查研究,加快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体系;二是加大扶持力度,促进融资性担保机构健康发展;三是全面调查摸底,稳妥推进规范整顿工作;四是鼓励融资性担保行业积极进行业务创新;五是加大培训力度,着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六是加快推进有利于融资性担保业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努力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来源:(中国担保网)
第二篇:银监会9号文核心内容
银监会9号文《商业银行同业融资管理办法》核心内容:
中国银行业同业资产包括存放同业、拆出资金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同业负债包括同业存放、拆入资金和卖出回购金融资产。
“办法”通过将同业融资业务纳入全行统一授信体系,再通过“期限”、“集中度管理”等几个量化标准将银行同业资金投向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纳入监管范畴。重点规范银行同业“买入返售”业务。
“办法”对银行同业约束主要集中在核心三点:
1、控制同业融资额度,减少银行同业集中度风险:
“办法”中规定,单家商业银行对单一法人金融机构同业融出资金,扣除风险权重为零的资产及风险缓释后的净额,不得超过该银行一级资本的50%;单家商业银行对所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融出资金余额不得超过该银行资本净额的25%;单家商业银行对全部法人金融机构的融出资金余额不得超过该银行各项存款的50%。
(一些中小型商业银行,尤其是城商行、农商行同业客户网络有限,交易对手集中,超标概率高。这指标对他们的约束力和压力更明显,而对几家国有大行则影响有限)
2、三方买入返售被叫停:
(1)“办法”对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定义为:商业银行(逆回购方)与金融机构(正回购方)按照协议约定先买入金融资产,再按约定价格于到期日返售给该金融机构的资金融通行为。
(2)“办法”明确了买入返售和卖出回购的定义,强调是“双边”交易特征,防止商业银行通过在交易中引入第三方远期购买承诺,达到信贷资产出表或转为同业资产的目的。
(3)“办法”要求,正回购方应提供无条件不可撤销的书面回购承诺,并不得将业务项下的金融资产从资产负债表中转出。
(4)“办法”规定,商业银行开展的同业融资业务,不得接受和提供任何直接或间接、显性或隐性的第三方金融机构信用担保。商业银行开展同业融资业务,应当与交易对手金融机构逐笔签订合同或协议。
(“办法”中着重区分了买入返售两方和三方,通过对第三方担保的限制约束银行实际风险敞口,进一步堵住了“抽屉协议”,这样银行的同业业务项下的类信贷业务就被限制住了。)
3、同业资金融出期限设限,提出资本占用和拨备计提要求:(1)“办法”对同业资金融出期限进行了限定。
(2)“办法”规定,商业银行要建立统一的同业融资业务授信管理政策,并将同业融资业务纳入全行统一授信体系,不得办理无授信额度或超授信额度的同业融资业务。
(3)“办法”规定同业融资业务应当计算资本占用,且根据交易对手履约能力和减值影响因素,对存续期内的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和坏账准备,但未明确计提比例。
银行低价在同业市场融资并利用买入返售发放“贷款”主要基于三点诱惑力:一是获取利差收益;二是降低风险权重;三是扩大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
对9号文出台后的预期
1、“办法”叫停三方买入返售,可能导致银行继续“猫鼠游戏”,加速买入返售应收款投资的转移;
2、“办法”对非银机构的融出总额限制对货币市场和债市将可能形成负面压力;
3、银行同业业务挤压水分开始,银行将缩减买入返售业务,逐渐调整同业资产的期限结构,非标资产和同业业务的扩张会受多种因素制约而放缓;
4、部分股份制银行受冲击比较大,城商行、农商行打击尤其大,上市银行将考虑补充资本金,城商行和农商行将会直接减少同业资产规模。
第三篇:重庆担保业发展
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重庆
摘要: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资金不足目前已成为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中最为突出的问题。特别是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如何筹得资金以化解中小企业自身危机,已成为中小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随着近几年来,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得到迅速发展,它不仅拓宽了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并正在逐步成为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并支持其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重庆的担保机构的发展及存在的不足做出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保持该体系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的创新。
关键字:融资担保;金融危机;重庆;中小企业;资本金;风险分散;补偿机制
一.重庆担保业的发展及状况
目前,重庆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准备和已经开展的业务种类相当多。银行贷款担保、贸易融资担保、工程履约担保、融资租赁担保、财产保全担保、个人消费贷款担保以及其他经核准的融资服务业务。据有关数据统计,2007年底,重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已达60家,注册资本金共计37.6亿元,平均注册资本金达6267万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资本金超亿元的有8家,仅重庆三峡库区产业信用担保公司注册资本金就达10亿元,全市担保机构的累计担保总额达201.7亿元。特别是在08年下半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中,中小企业普遍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流动资金紧张等问题,在此形势下,重庆的担保机构的资本金已从原先的近40亿元上升到了85亿元,而担保机构也达到了84家,按照银行规则,每一亿担保的资本金,可以担保八亿人民币,所以85亿可以担保600亿。这对于处在经济危机下的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化解危机的好消息。由此可见,担保机构已为重庆中小企业发展的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二.担保业存在必然性
中小企业占了我国GDP总量的60%,是我国经济的主要推动力,因此,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也非常的大,但是长期以来,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一直都未能妥善的解决。目前在重庆,中小企业已经超过了15万家,但是获得银行贷款的企业却只有两成左右。而在此次的金融危机下,本就融资难的中小企业更遭遇到了资金饥渴,资金供求链条的不稳定性更高,即使是发展处于上升势头的中小企业也难以得到有效的金融支持。虽然银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比如放松银行银根,但是多数的中小企业仍然因为不符合放贷标准而只能望梅止渴。因此担保公司在此次危机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真正能够搭好中小企业与银行间的桥梁。
三.担保机构在经营中存在的缺陷
1.部分融资担保机构担保机构能力偏弱。这主要体现在担保机构注册资本规模较小,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风险管理水平不高,人力资源不足,办事效率低,甚至有的担保公司根本没有发挥担保作用。以重庆为例,2007年末,虽然有60多家注册的担保公司,但真正发挥作用的却只有10多家,而号称全国第三大担保公司重庆市三峡库区产业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连个网站也没有。而在办事效率方面也可以证实我国担保机构能力的缺乏,据统计,2002年末,中国担保机构可运用的担保资金总额为242亿元,全年累计担保金额598.2亿元,仅为可运用担保资金总额的2.5倍,大大低于国际上普遍放大10倍的水平,没有起到应有的放大作用。
2.融资担保机构缺乏资金补偿机制。我国大多数担保机构还处于早期的展业阶段,只靠微薄的保费收入很难弥补可能发生的代偿或赔付,这在很大程度上威胁着担保机构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在这一阶段,担保机构的风险补偿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在部分中小企业发展机制成熟的国家,坏保后可由担保公司直接向政府中小企业管理部门申请补偿,或由政府设立的专门机构执行再担保功能。在我国,虽然政府大力支持担保行业发展,但仍缺乏类似的风险补偿机制。
3.融资担保机构缺乏风险分散机制。由于没有健全的制度,担保公司因为实力过于弱小而处于弱势地位,甚至大多数银行将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转嫁给了担保机构,也就是说,很多担保机构被迫承担起了100%的信贷风险,而在国际上,担保机构一般只承担80%的贷款责任。这对于一般性的担保机构来说,不仅集中了过多的贷款风险,而且极其缺乏分散风险机制。
四.金融危机下重庆担保机构的创新
1.鼓励中小企业互助担保组织的发展。在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实体经济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和冲击,证券市场、房地产市场下泄萧条,中小企业产销双降、亏损面上升,经营举步维艰,外向型出口企业更是提前进入“寒冬”。更重要的是,这场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造成的冲击仍在逐步显现,预计影响还将进一步加深。这使原本融资就困难的企业更加雪上加霜。至2009年,重庆担保机构虽然已达84家,但是由于绝大多数担保机构的规模比较小,实力比较弱,因此难以承担起缓解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任。至2006年末,重庆的互助性担保组织仅有一家,且注册资本金也只有2000万元。但这并不意味着重庆没有实力建立互助担保组织,相反在重庆有1000多家行业协会,近百家商会,在这些组织中都有着许多领头实力很强的企业,如果可以让这些企业牵头成立行业性互助担保公司,那么会员企业融资可免缴或少缴手续费、担保费等费用,降低了企业的财务成本,同时如果风险控制好,担保的代偿率也将会下降为零。另外也可以鼓励国内外捐赠资金流向重庆的互助担保机构,使得重庆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2.完善民间担保机构体系,提高民间担保份额。在我国政策性担保机构占所有担保机构的72.4%,由此可以看出政府担保贷款在我国中小企业贷款总额中仍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即使在重庆也不例外。由于政府担保机构在整个担保体系中过多的干涉,这就影响到了担保体系功能的发挥,降低了该体系的效率。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功能的正常发挥和效率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有待于民间资本型担保机构的崛起,尤其是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商业性担保机构的优势将不断凸现。因此,政府应改变现有的制度,提高民间担保的地位及比重,建立由政府和民间资本相互分工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3.设立专业担保学院,培养专业性人才。据悉,在重庆并未设置相关的担保专业或院校,因此在担保方面出现了许多担保人员的知识不足,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办事效率低的状况。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在于加强对担保专业人才的教育和培训,扩大担保专业人才的就业市场。与此同时,不仅要规范担保从业资格的准入制度,而且要设置和严格执行从业资格的惩罚和退出制度,从而从入口和出口两方面管理好担保专业人才市场。
4.健全担保业的补偿机制,建立再担保机构。在当今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许多中小企业处于已经破产或濒临破产的边缘,重庆的制造业,房地产,进出口贸易亦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今年重庆市1月份进出口同比下降32%,特别是在近期内中小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更弱,这类企业在当前严峻的经济环境下,出现违约的可能性更大。而一向以收取保费的担保机构来讲,微薄的保费很难弥补可能发生的代偿或赔付。因此政府应该出台一些相关的政策,成立一个专门用于再担保的政府性担保机构,补偿一部分由于坏保后的损失,实行再担保功能,帮助担保机构及中小企业度过危机。
5.重视风险分散机制,规避自身担保风险。上述已提到在我国很多担保机构被迫承担起了100%的信贷风险,这样的条件对于担保机构来说极为不公平。因此担保机构应采取多种风险分散机制来规避自身的担保风险,比如前面所说的再担保以及参加贷款保险、反担保条款和实行经营多元化等。
6.加强担保机构的品牌建设。重庆的担保机构的实力一般比较弱,拥有自身品牌的则少之又少,因此在与银行的博弈中居于被动地位。在担保机构的品牌建设中,担保机构不仅要有较高的资本金外,还需要良好的信用度和风险识别能力,重视自身的信用建设和风险控制以获得银行认可,从而使企业在与银行的交涉中拥有决策权。
在这次的金融危机下,担保业存在的意义更加大了,它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的状况,它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搭建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的桥梁。虽然目前我国的担保机构还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但是随着政府对担保业的支持力度不断的加大,担保业势必会成为我国一个必不可少的行业。它不仅拓宽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同时也为重庆的中小企业融资带来希望,因此建立良好的担保体系,进一步优化担保机构,从而促进重庆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篇:担保业前景
以下是我写的一个ppt,专门分析担保业的,给你做参考
担保业的最大风险来自于政策风险和客户风险,前者即国家对担保行业目前的混乱管理是否会出台更加严厉的措施,抑制担保业的发展,不过政策的出台只会让强者越强。后者即客户的甄选需要很强的前期调研,否则一旦担保客户本身资信不好,会直接影响担保公司的效益。
自2003年开始,每年的市场增长率均超过20%以上。目前监管层也开始通过政策手段,引导担保业健康有序地发展。2003年1月《中小企业促进法》开始实施,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之后,一系列利好政策出台,使得担保公司从2003年起开始猛增,很快就发展到了近4000家 2005年上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跨省区域规模较大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设立与变更有关事项的通知》出台,这是中国第一个关于担保机构市场准入的行政许可文件,对跨省区或规模较大的担保机构,明确了市场准入条件和审批程序,规范了担保行为,加强了过程监管。可以预见中国担保业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目前国内有370万家小企业,其中,81%的小企业无法满足或只能部分满足1年内的流动资金需求,60%的小企业没有1年以上的中长期贷款。此外还有2790万的个体工商户需要各种各样的资金担保服务。也就是说,在目前国内的近4000家担保公司中,1家担保公司需要面对近1万家潜在的担保客户。
担保业务的主要类型:
1、普通担保业务:个人贷款担保业务 包括个人消费贷款担保、个人信用贷款担保、个人创业贷款担保、房产抵押贷款担保、房屋按揭/加按/转按揭贷款担保、房屋装修贷款担保等 企业融资担保业务 包括企业流动资金贷款担保、房地产开发贷款担保、企业票据贴现担保、出口退税质押贷款担保、产权质押贷款担保、设备租赁融资担保等
经济合同履约担保业务 包括工程合同履约担保,工程招投标履约担保、技术转让合同履约担保、贸易合同履约担保、房地产交易担保、机动车交易担保等
2、担保投资业务
以担保方式为手段,策略性介入风险投资和资本营运领域,包括:
债转股。在一定的条件下,将贷款资金全部或部分转成被担保企业或资本运营项目的股权;根据承担的风险程度,占有被担保企业或资本运营项目一定的股权、认股权、期权或分红权;对通过前期担保考察确认的投资项目在项目再次融资时以现金或其它资本追加投入;
将直接投资的风险投资资金部分转为担保基金,利用担保的放大功能为投资项目融取银行贷款,以扩大投资面,分散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成功率;
以担保业务作为平台,在广泛领域与其它企业形成战略合作关系,通过担保获得更多的商机和优势,开发相关的衍生业务,以获取额外的附加收益。
3、担保配套业务
咨询服务 企业理财与资本运作顾问、企业管理顾问、个人理财顾问
项目论证服务担保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与项目评估、资产评估业务、企业与个人资信评估抵押资产处置服务典当业务、拍卖业务、企业重组、兼并业务
代理服务企业/个人融资代理服务、政府/民间担保基金的委托管理、资产委托管理业务担保业务的收入来源:
担保投资业务为公司提供低风险高获利的利润增长点
担保业务收取1%~5%的服务费,同时要求提供足额的反担保
资产管理有效提高净资产回报率,是主营业务收入的重要补充
担保配套服务拓展担保业务范围,保证担保资信质量,增加担保附加价值,是对担保业务的垂直整合担保基金委托管理业务延伸公司资金链,在不增加资本需求压力和有效降低风险的前提下开拓担保市场
反担保资产和银行抵押资产的处置及资产证券化业务是公司化解担保风险的重要手段,亦是今后潜在的赢利增长点
担保业的主要特征:
担保公司在我国处于快速成长期,风险高、收益高;
行业发展目前还不规范,出于群雄混战局面,在局部区域已开始出现领军企业; 外资也已开始高姿态进入中国担保业;
在可见的5-10年,担保业必然会面临行业调整局面;
担保公司基本业务是其生存之根本,其余高回报业务是基本担保业务的衍生品
拍卖行的前景不乐观,据我所知,拍卖行在四五年前非常红火,现在不行了;未来担保公司肯定比拍卖行抢手的多,在合肥市,担保公司稍微有点钱的,都做业务做大的很,非常赚。刚才也说了,目前全国每个担保公司面对的是1万家的客户潜在需求,你拍卖行呢?担保公司要选择当地前三甲的,否则,你学不到东西,也容易产生风险
第五篇:担保业现状分析
担保业现状分析
一、国内信用担保业务开展情况
我国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实践始于1992年。1999年6月14日,国家经贸委发布《关于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的指导意见》,以贯彻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意图为宗旨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正式启动。
2000年8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开始进入制度建设、组建国家信用再担保机构和完善形成社会化信用体系建设阶段。截止2001年7月,全国已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组建了200多个城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已有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组建了省级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机构,募集各类担保资金已达100亿元,预计每年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200至500亿元担保支持。另外,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服务的商业担保公司和互助担保机构也已有100多个。
二、从1992年开始探索,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1、探索起步阶段(1992年起):1992年,重庆、上海等地的私营中小企业为解决贷款难问题,并防止相互之间担保造成承担连带债务问题,自发地探索建立企业互助担保基金会,中国的中小企业担保实践开始起步。1994年,广东、四川等地开始出现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地方性商业担保公司,交通银行上海杨浦支行与区政府和街区企业合作成立了担保基金。这个阶段中小企业担保实践的特点主要是企业互助,地方政府也给予了一定的财政资金帮助。但是,由于国有专业银行处于“卖方市场”,特别是缺乏地方性银行和非国有银行,银行业尚未形成竞争机制,造成担保作用无法有效发挥。
2、积极推动阶段(1998年起):1998年,江苏镇江、山东济南、安徽铜陵等城市探索采取设立担保资金和组建独立担保机构方式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特别是贷款难问题并开始进行试点。浙江、福建、云南、贵州等省的一些市县开始探索组建以私营企业为服务对象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或中心。陕西、广东、湖北、北京等地开始出现科技、建筑等专业性担保机构。上海、北京等地开始以政府财政部门与商业担保公司合作方式,由财政部门对银行作出承诺并推荐中小企业,由商业担保公司办理具体担保手续,对银行发放中小企业贷款进行担保的试点。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经贸委、国家体改委等部门也开始研究起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政策意见。这个阶段中小企业担保实践的特点是地方自我试点与资金扶持,试点模式呈现多样化。
3、规范试点阶段(1999年起):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要求,国家经贸委在广泛征求财政、银行、保险、工商界和省市经贸委、中小企业以及专家学者等方面意见,总结各地试点并吸收日本、加拿大、美国等国家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于1999年6月14日发布《指导意见》。1999年7月12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加快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1999年7月22日,国家经贸委召开全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工作会议,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并作出具体部署。1999年11月1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求,加快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1999年12月2日,国家经贸委召开全国中小企业融资工作座谈会,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经贸工作会议精神,重点就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直接和间接融资等作出工作部署。中国人民银行也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善对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对商业银行配合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提出要求。河南、山东、宁夏、吉林、天津等地政府陆续下发地方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指导意见并组建相应机构,北京、上海还在互助担保和商业担保的基础上分别成立了科技担保公司和工业经济担保公司。深圳等地开始出现信用担保、商业担保、互助担保等担保机构相互配合协调发展的好局面,深圳市经济发展局、深圳市小企业服务中心、深圳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和中科智担保服务公司还于2000年1月8日联合举办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商业化运作研讨会并面向商业银行和中小企业提供现场咨询服务。珠海成立了国有与私营合资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河南省正在形成省与十城市两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铜陵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已进入风险管理网络与计算机应用阶段。2000年2月中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省市还与日本同行进行了业务交流。这个阶段中小企业担保实践的特点是在多种形式试点的基础上按照中央的统一要求进行规范操作,各级财政、人民银行、商业银行、科技、农业、计划、工商等部门和工商联也积极参与和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
4、体系完善阶段(2000年起):2000年8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国办发[2000]59号),决定加快建立信用担保体系,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快建立以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中央、省、地(市)信用担保体系,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条件。建立和完善担保机构的准入制度、资金资助制度、信用评估和风险控制制度、行业协调制度与自律制度。开始进入制度建设、组建国家信用再担保机构和完善体系建设阶段。提出:要选择若干具备条件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担保与再担保试点,探索组建国家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提供再担保服务;在加快发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同时,推动企业互助担保和商业性担保业务的发展。规定:对于政府出资的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必须实行政企分开和市场化公开运作,并一律纳入地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各级政府部门一律不得操作具体担保业务。2000年9月28日,国家经贸委召开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各商业银行、研究机构以及中国中小企业对外合作协调中心、中投保公司、中科智担保公司、长春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镇江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包头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等参加的“信用担保体系与国家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机构方案起草工作座谈会”,会议通报了全国试点情况,讨论了方案框架和起草工作思路。2000年11月1日召开的“中小企业融资与社区发展国际研讨会”上,重庆南岸区、新疆巴音郭楞自治州、甘肃天水市、陕西宝鸡市、内蒙古包头市和吉林长春市等全国中小企业融资与社区发展示范城市,提出了建立社区中小企业互助担保机构、公务员担保小额贷款体系、城市中小企业再担保体系等试点方案,与会的各地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还研究讨论了关于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同业公会的设想,并提出了加快组建国家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机构的要求。
三、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基本框架和实践模式
1、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基本框架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加快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决定精神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的基本要求,在《指导意见》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体系的基本框架是:
⑴性质:各类担保机构的性质定位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为政府间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性扶持机构,属非金融机构,不得从事金融业务和财政信用,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中小企业互助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自愿组成的、由会员企业出资为主、以会员企业为服务对象的担保机构,属非金融机构,不得从事金融业务,不以盈利为目的;中小企业商业性担保机构为民间投资的、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担保机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可以设立为国有控股也可以组建为国有参股的企业法人、事业法人、社团法人,互助担保机构可以设立为社团法人或企业法人,商业担保机构可以设立为企业法人或个人独资、合伙企业。
⑵原则与目标:原则:支持发展与防范风险、政府扶持与市场操作、开展担保与提高信用相结合。目标:逐步由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发展成为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社会化的信用体系,推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逐步发展成为信用记录、信用评价、信用担保相结合的社会化的信用中心。
⑶体系构成: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由一体两翼组成。“一体”指城市、省、国家三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国家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机构以省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为再担保服务对象;省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以城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为再担保服务对象;城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以社区互助担保机构和商业担保机构为再担保服务对象并从事授信担保业务。“两翼”指在城乡社区中以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的互助担保机构与商业担保机构,是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基础,从事中小企业直接担保业务。商业担保机构和互助担
保机构依据国家规定和协议约定享受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提供的再担保服务和风险分担。⑷资金来源: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资金来源包括:政府预算拨付、国有土地及资产划拨、民间投资和社会募集、会员入股或风险保证金、国内外捐赠等。其中: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资金来源有政府预算拨付、国有土地及资产划拨、民间投资和社会募集等资本金以及政府信用担保基金、再担保准备金、会员风险保证金、国内外捐赠等;中小企业互助担保机构的资金来源有会员入股、其它民间投资等资本金以及会员风险保证金、国内外捐赠等;中小企业商业担保机构的资金来源有民间投资等资本金以及被担保企业交纳的风险保证金、国内外捐赠等。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由政府预算拨款设立,仅限用于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和授信担保业务,按基金预算来源不同分别委托国家、省级、市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运作,分别由国家、省级、市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监督管理委员会(各级经贸委、人民银行、财政部门)进行监管。
⑸机构职能与业务对象: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职能主要是运作自有资本和政府信用担保基金,开展再担保和授信担保业务,统一负责纳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服务范围内中小企业的信用记录征集、信用评价、信用信息等信用管理工作;中小企业互助担保机构的职能主要是运作由会员企业出资和其他民间投资形成的资本金,以会员企业为服务对象开展直接担保业务,可以从事会员企业的信用记录征集、信用评价、信用调查等信用服务;中小企业商业性担保机构的职能主要是运作由股东投资形成的资本金,开展法律和政策允许的直接担保业务,可以从事法律允许的对被担保企业的信用评价、信用调查等信用服务。中小企业授信担保业务对象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各类中小企业的贷款担保、创业投资担保、风险投资回购融资担保等;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业务对象是互助担保机构和商业担保机构,为他们提供以分担直接担保风险为主要内容的再担保服务;中小企业直接担保业务对象是法律允许的所有经济活动的担保服务。
⑹协作银行与担保资金:协作银行有两类:一是从事直接担保贷款业务的协作银行,一般由互助担保机构和商业担保机构选择资信度高、有积极性的银行特别是中小金融机构作为协作银行,由担保机构与协作银行以合同方式确定保证责任、责任比例、放大倍数、资信评估等协作事项。担保资金一般专户存入协作银行或购买国库券等。二是从事授信担保业务的协作银行,一般是先由银行向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提出申请,由信用担保机构报请同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后,由信用担保机构与协作银行签定合同确定授权额度、贷款损失率、代偿补偿率、责任比例等协作事项。担保资金也按照直接担保业务与授信担保业务分别进行管理:互助担保机构和商业担保机构按照与协作银行确定的担保放大倍数和代偿率的乘积的一定比例(如50%),将担保资金存入协作银行或同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人民银行指定的银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自有担保资金(货币资金)和托管的政府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按照确定的担保放大倍数和代偿率的乘积的一定比例(如80%),存入承办授信担保业务的协作银行或同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监督管理委员会和
人民银行指定的银行。
⑺风险控制与责任分担:采取协定放大倍数、资信评估、会员资格、企业和经营者反担保、设定代偿率、实施强制再担保、依法追偿等方式进行风险控制。采取担保人与债权人、担保人与再担保人、担保人与被担保人协定责任比例等方式共担风险。中小企业互助担保机构和商业担保机构按照担保业务收入的一定比例(如20%)建立担保风险准备金。⑻行业自律与政府监督:成立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同业公会,从事中小企业担保业务的各类担保机构必须加入一个本地区的同业公会。由经贸委、财政、银行、工商等政府部门组成省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监督管理委员会(一般由省市政府中小企业职能部门负责人兼任委员会主任),由财政、审计和其他出资者组成担保机构的监事会(一般由最大股东或财政部门人选担任监事会主席)。所有从事中小企业直接担保业务的各类担保机构必须参加所在城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强制再担保,并可以在协商的基础上参加自愿再担保。城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必须参加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强制再担保,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必须参加国家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机构的强制再担保。⑼行业准入和扶持政策:为控制担保风险要严格行业准入制度:设立中小企业互助担保机构和商业担保机构应由地级城市人民政府进行审批并由同级工商管理部门进行工商登记注册;设立省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应由省级人民政府进行审批并由同级工商管理部门进行工商登记注册。享受国务院办公厅“对纳入全国试点范围的非盈利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再担保机构,可由地方政府确定,对其从事担保业务收入,3年内免征营业税”政策,其中全国试点范围应是:国家、省、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以及参加强制再担保的中小企业互助担保机构和商业担保机构。免税担保收入是指:国家、省、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担保业务收入;中小企业互助担保机构和商业担保机构从事直接担保业务收入中转缴再担保部分;中小企业互助担保机构和商业担保机构按照担保业务收入中按照规定比例建立担保风险准备金的部分。
2、中小企业担保试点的实践模式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00]59号的基本要求和《指导意见》的基本框架,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实践模式,归纳起来包括信用担保、互助担保和商业担保等三种具体模式。
⑴信用担保: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是社会化的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立政府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的重要基础,探索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全球化形势下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通行作法。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中,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是核心,为政府间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性扶持机构,属非金融机构,不得从事金融业务和财政信用,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设立具有法人实体资格的独立担保机构(企业法人、事业法人、社团法人),实行市场化公开运作,接受政府机构的监管。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资金来源有政府预算拨付、国有土地及资产划拨、民间投资和社会募集等资本金以及政府信用担保基金、再担保准备金、会员风险保证金、国内外捐赠等;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包括城市、省、国家三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国家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机构以省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为再担保服务对象,省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以城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为再担保服务对象,城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以社区商业担保机构和互助担保机构为再担保服务对象并从事授信担保业务。从试点初期情况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占全部担保机构的90%,主要是以地方经贸委会同财政、银行等部门共同组建,担保资金主要是地方政府预算拨款,除个别地区按照部门隶属关系分别设立几个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外,各地区都是只设立一个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面向所有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服务。
⑵互助担保:中小企业互助担保机构分布在我国城乡社区,以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从事中小企业直接担保业务,是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基础。中小企业互助担保机构是中小企业为缓解自身贷款难而自发组建的担保机构,它以自我出资、自我服务、独立法人、自担风险、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和主要特征。中小企业互助担保机构的资金来源有会员入股、其它民间投资等资本金以及会员风险保证金、国内外捐赠等,一般设立为社团法人或企业法人。中小企业互助担保机构依据国家规定和协议约定可以享受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提供的再担保服务和风险分担。从试点初期情况看,此类占全部担保机构的5%左右,主要是以地方工商联、私营协会及私营企业等自发组建,担保资金主要是会员企业出资为主要来源,地方政府也给予一定资助,一般在区县和社区设立中小企业互助担保机构。从未来发展情况看,互助担保机构将有三个特点,一是每个担保机构的规模相对较小;二是与区县级同业公会密切结合;三是通过向信用担保机构申请再担保来分散风险。
⑶商业担保:中小企业商业担保机构起步较早,但是由于担保风险与担保收益不成比例,所以,除个别几个具有政府背景的国有商业担保公司之外,其他商业担保公司发展比较缓慢。中小企业商业担保机构是一般以企业、社会个人为主出资组建,也有国有独资的商业担保公司,多设立为企业法人,法律也允许设立个人独资、合伙企业形式的商业担保公司。商业担保公司以独立法人、商业化运作、以盈利为目的和同时兼营投资等其他商业业务为特征,从事的中小企业直接担保业务只是其业务之一。中小企业担保机构依据国家规定和协议约定可以享受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提供的再担保服务和风险分担。从试点初期情况看,此类占全部担保机构的5%左右,主要是以工商联、私营协会、科技部门、开发区及公司企业等组建,个别地方政府(财政、科技、计划、主管部门)也有出资。从未来发展情况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商业担保机构将有三个特点,一是担保业务操作的商业和市场化程度最高;二是一般会选择所熟悉的产业和领域开展担保业务;三是通过向信用担保机构申请再担保来分散风险;四是需要通过相关投资和服务业务所得来建立担保业务的补偿机制。
除上述三种模式外,个别地方以政府财政部门与商业担保公司合作方式,由财政部门对银行作出承诺保证责任并推荐中小企业,由商业担保公司办理具体担保手续,对银行发放中小企业贷款进行担保的试点。也有的地方国有投资公司以企业名义为中小企业提供保证,并以咨询费名义收取提供担保的报酬。还有地方为帮助下岗职工自我创业,探索进行公务员为创业者从银行贷款提供个人小额担保。
四、我国各地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进展情况
截止2001年7月底,全国已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省级或市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济南、铜陵、镇江、长春、重庆、遵义、楚雄、伊犁、咸阳、鸡西、鞍山、太原、福州、嘉兴、柳州、绵阳、马鞍山、包头、抚顺、深圳、珠海、武汉、宁波、巴音郭楞等200多个城市已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并开展试点工作;广东、浙江、云南、安徽、四川、上海、北京等地的中小企业互助担保和商业担保机构的发展速度也大大加快,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中小企业互助担保和商业担保机构已达二百余个。河南、吉林、宁夏、天津、山东、贵州、四川、内蒙古、青海、山西、黑龙江、江西、河北等十几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开始组建省级担保机构并开展再担保试点。
在全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中,研究或成立省级再担保机构最早的省是河南、内蒙古、吉林、宁夏;全国第一家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担保业务的民营担保股份公司是深圳市中科智担保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全国第一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协会是内蒙古自治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协会;全国最早探索中小企业担保的直辖市是重庆、上海;全国第一家成立直辖市中
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的是天津;全国最早兼营中小企业担保业务的公司是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服务有限公司、中国经济技术投资担保公司、四川省经济技术投资担保公司;全国第一家政府与民营企业合作设立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是珠海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全国第一个建立起省级再担保与市级信用担保体系的是河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全国第一家由国际组织参与出资和组建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是江苏镇江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
据初步统计,上述中小企业担保机构中,按实到担保资金排序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互助担保机构、商业担保机构。据初步统计,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已到位担保资金约60亿元,其中地方财政预算拨款占45%,经贸、科技、计划及主管部门等出资占30%、会员企业和个人出资等占15%、资产划拨等占10%。从各地试点情况看,已成立的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的法律形式主要有三类:一是事业法人(占35%),一般称为省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由地方政府出资,但均采取企业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并采取会员制方式。成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的省市有天津、重庆、河南、宁夏、青海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济南、铜陵、镇江、深圳、伊犁、青岛、鸡西、咸阳、遵义、巴音郭楞等城市以及部分开发区。二是企业法人(占50%),一般称为省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在地方政府出资的同时还吸收其他资金,按照《公司法》运作。成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的省市有吉林、山东、贵州、上海、江西、山西等省(直辖市)和长春、包头、吉林、珠海等城市。三是社团法人,一般称为省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协会,如内蒙古自治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协会等。除上述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之外,互助担保和商业担保机构一般都是注册登记为公司,但不标注“信用”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