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外三护理业务发展规划
外三护理业务发展规划
一、科室人员现状科室在岗护士12人,主管护师2人,护师5人,护士5人。工作十年以上护士4人,五年以上护士1人,两年以下护士2人。护士护理安全意识不强,规避风险能力较弱
二、专科技术现状
1护士年参加急诊急救50余次,年资低的护士对急救意识明显不足,对于实施急救措施缺乏主动、预知及组织能力。
2护士年护理危重症患者300余人,护士对于普外专科疾病护理技术掌握熟练,但对于病人的伴发疾病护理知识掌握不足而且工作中容易忽视。
3专科护士培养缺乏,PICC专科护士缺乏,难以满足临床需要。造口护理现已完成50余人次,但护理技术仅限于常规护理,对于问题造口护理经验不足。
三、服务能力现状护理服务细节体现不到位,护患沟通能力有待于提高。
2缺乏创新思维,局限眼前
四计划与措施学习并落实各项护理规章制度,有针对性的对护理行为进行规范,组织案例分析,组织护理安全专题讲课,对科室不良护理行为进行讨论整改。
2加强护理人员培训,现已有计划对年资低的护士进行技术操作规范化培训,逐一考核,人人过关。计划本年度内对资低的护士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化培训及考核完成。加强理论业务学习及查房,继续通过模拟急救的医护配合流程,提高护士综合护理能力,优化排班模式,利于以老带新。护士有参加院内、外组织护理交流学习的机会,有条件选送优秀护士进修学习。
3科室需要PICC及造口专科护士各一名,满足科室护理工作需要并可在全院范围内推进PICC应用,同时解决院内造口、压疮、感染伤口的护理问题。借医院优质护理服务流程制定的契机,带领全科护士认真学习落实,培训护士沟通技巧。真正落实基础护理服务内容在病人身上,把专科护理技术做强。
5科室护士管理能力普遍缺乏。护理管理应人人参与,人人自律。针对护理组长的工作内容加强管理能力的提高。
6护士长自身能力的提高对于科室的发展很重要,我会加强护理前沿理论和技术的学习,加强护理管理水平的提高,带好护理队伍,培养护理骨干。
2011年8月21日
第二篇:业务发展规划
公司外贸业务发展规划草案
规划实施目标:实现公司外贸业务突破,为公司开拓欧美高端市场
规划实施周期:12个月
规划实施步骤:
一、收集客户信息,收集竞争对手信息,确定目标市场客户开发工作。
二、完善公司配套软硬件,配合外贸业务开发工作。
三、选择合适的推广平台并筹备国外展会事宜。
四、全力出击争取订单确认
五、控制风险,实现安全收款
六、确保生产按时并保质保量出货
七、培养外贸团队,巩固老客户,开发新市场
规划实施细则:
一.收集客户信息,收集竞争对手信息,确定目标市场客户开发工作。
实施时间:待定
1.通过网络搜索目标地区的目标客户公司名单,建立客户信息数据库。
2.分析客户网站,了解各个客户公司的历史,资本状况,生意覆盖地区,货源进口地区。
调查客户国家市场是否设立贸易壁垒,是否需要相关认证才可进入。
学习国外同行客户的产品英文介绍,完善自身知识水平和公司网站的专业水平。
分析客户网站,从介绍,电子样本设计,图片质量分析目标客户的市场定位,他们对产品的品质要求。
调查目标客户国家附近是否举办本行业的专业性展会,分析客户的采购渠道和采购信息来源。
采取电子邮件、电话联络和客户建立联系,试探他们对新供应商的反应。3.4.5.6.7.小结:信息收集阶段,制定每周,每月的工作计划,并量化完成,每月向上级汇报一次工作进展状况。
二.完善公司配套软硬件,配合外贸业务开发工作。
实施时间:待定
1.安排外贸业务员学习充分了解工厂历史,工厂实力,产能,人员配合情况, 让业务员熟悉
公司产品生产工艺流程,生产线状况,工厂规模等。
2.使外贸业务员对本行业的市场状况、竞争对手有比较清楚的了解。
3.安排有责任心,细心的跟单员配合外贸业务员工作,保证按时、保质保量交样。
大货生产前、中、后配合并按外贸业务员要求落实生产、改进、查货和出货等事宜。
4.制定产品保底价格表,方便外贸业务员随时对客户报价,原材料变动时候,需让外贸业务员在第一时间
拿到基础价格表,以便应对客户询价。若没有保底价格表,外贸业务员咨询的时候需要在1小时内得到书面或电子邮件方式的确定价格。
5.制作精美产品样本,以备参展时候和寄样品时候赠给客户。
制作欧美风格简洁大气的网站,能充分展示公司产品,公司实力,以便推广时候让更多客户通过网络了解我公司,增强我公司在客户心中的真实度,增强客户与我司合作的意念。
6.公司处理突发事件,应急事件的能力如何?如遇客户特殊定制产品,来图设计制作需要的时间。
7.定期对工人不断灌输外贸无小事观点,让工人明白他们不仅仅是为自己赚工资,从他们手上出来的产
品出去后代表公司的形象,代表国家的脸面,做不好会影响国家形象。让生产方面从心理上把外贸产品的重视提高到一个应有的高度。
8.确认公司货物出口报关情况
公司货物出口是自己出口报关的,应告知配合的报关员是谁,以便外贸业务员提交单据
文件配合报关。若是外包的,应告知外贸业务员外包报关行,联系人,以便配合。
货物出货是外包货代,应告知货代公司,联系人,以便外贸业务员提交单据配合货物出
口。产品是否需要进行商检,需要进行商检时候是什么部门负责,联系谁。
三、选择合适的推广平台并筹备国外展会事宜。
实施时间:待定
1.在阿里巴巴做国际金牌供应商,增加一个公司的网络展示窗口,展示公司产品,形象,查询客户询盘,客户信息,外贸培训资源等。在茫茫网络中多一个展示窗口就多一个机会,选择阿里巴巴的原因是: 价格不算太贵,每届行业性喊会阿里巴巴在美国和欧洲都投入大
量人力资金进行宣传,这也是间接为供应商做了广告,增加询盘机会。
2.外贸业务员根据通过google,黄页,买家数据收集来的客户资料,发送邮件推销,电话沟通。
3.外贸业务员通过网络调查竞争对手的对外报价情况,尽量摸清楚他们的底线,使对外报价心里有数。
4.通过查看国内竞争厂家,台湾,香港公司去哪里参展,参加什么展会。
查看欧洲,美国的公司,特别是知名公司会在哪些展会参展。
采取跟进策略,先对各个展会进行分析,以便选择合适的展会参展打通海外接单的通道。
四、全力出击争取欧美高端订单
实施时间:待定
1.展前准备工作:
根据10个月来通过网络开发的客户,寄过样品的,询价过的,未询价过的发送公司参展信息并邀请他们到展会上我公司展位观展洽谈。
准备参展样品:
根据10个月来对欧美客户的分析,选择适合他们市场销路的产品作为参展样品,以及通
过收集来的客户希望做的最新款产品样品,没有样品可以先做3D设计图海报以备展会时
候给客户推荐。
准备产品目录等宣传资料:
参展前2个月新的产品目录应该全部印刷完毕,展会使用300本即可,在展会上提供给在本公司展位前停留的客户,并向客户要名片,保留100本专门提供给进入摊位洽谈的客户。全英文名片在展会前2个月印刷完毕。
准备300只广告笔印上公司网址和LOGO作为小礼物送给客户。
准备200张光盘刻录电子目录,在展厅发放给客户,光盘价格2元一张,比印刷品便宜。准备笔记本两台台,做好公司的影音资料,一台摆在展厅不断重复播放,吸引客户。
一台用于存储商业资料,如产品图片,价格表,技术图纸,参数等,以备谈判调用。
经过10个月的调查确定需要做的认证,在参展前完成进入欧美市场需要的认证, 不必全部产品都做。若是价格不太贵,做一款产品的认证即可,其他产品客户需要可以答复正在申请中。
2.展中工作:
外贸骨干业务员热情招揽客户来摊位参观,热情专业接待,用了一年时间准备和学习,对于产品和客户的了解,专业性应对客户的谈话已经不是问题。做到现场报价,尽可能在现场确定订单意向。陪同参展的老板或经理必须是本行业的资深专业人士,以便应对采购老手问的叼专问题。和客户谈判时候要用本子记录谈判要点,内容,记录客户要求。
当客户进厅比较多,骨干业务员在接待客户无法应付时,副手业务员应负责接待让客户尽可能长的时间停留在展厅里,为骨干业务员赢取时间。
陪同参展人员留意周边的竞争对手摊位,做好记录,以便回国调查他们的底线和实力。
展会中若是客户不多的适合,业务员要尽快记录当天接待客户情况,并做统计。如把名片用订书机定订到本子上,并在本子上标注此客户需求,特点。展会结束前2天,把带去的产品全部在当地卖光。
3.展会后跟进工作:
展会结束回国后用3天时间把客户资料理顺,分出重点客户,次重点客户,一般客户逐次跟进。第一时间处理在展会上确认过报价,订单量客户的事情,电子邮件联系,并同时用电话跟进。根据在展会上进厅洽谈的客户的意向估第一阶段可能的订单量,以便计算意向客户的真正转化率,统计成本和收益比。
调查展会上竞争对手的可能出的报价,通过一些方式可以收集到部分信息。
客户定样品后,列出样品订单表,样品出样时间表,一一对应服务客户,并拍照确认。
客户参展后2-3个月必会提出来工厂参观和合作事宜,公司应做好接待准备工作。
骨干业务员负责了解客户行程安排,接待客户谈判,洽谈项目,是否需要老板出席等。
客户来参观工厂,公司卫生尽量处理好,特别是洗手间要弄干净,这是最容易忽略的地方。
参展后5-6个月经过半年的洽谈,原有意向的客户的订单基本会陆陆续续下下来,此时需要生产部门做出生产时间安排表,以便骨干业务员了解工厂生产状况,给客户做商业发票时候保准出货时间,特别是做信用证付款方式时候,生产时间一定要准确,不能延误。
五、控制风险,实现安全收款
确认公司可接受的付款方式底线T/T 30%定金?T/T 50%定金?出货前结清尾款还是可以接受出货后
客户见提单付款?是否接受L/C 信用证付款方式?
若是接受T/T方式,多少百分比才能回收公司的生产成本或者达到公司成本的80%?
若是接受信用证付款方式,公司能抗得住多少资金周转的压力,抗得多久?
明确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对于骨干外贸业务员报价和谈判时候确定付款方式非常重要,也是让公司规避外贸风险能前期做好铺垫。
公司必须有公司外币账户以便大额订单收款使用,小额样品费可用老板的私人账户收款,外币账户必须可以快速查询货款是否到账。
六、确保生产按时并保质保量出货
确保生产部门十分重视来自外贸部门的订单,即使是样品单必须足够重视,任何一个从公司出去的产品都代表公司和老板的形象,代表国家的脸面,做得好就是为国家长脸。把出口产品做好是一件无尚光荣的事情。
外贸生产单下到生产部,生产跟单必须严格审核,判断是否生产工艺上会产生困难,生产时间是否能按客户要求完成,有任何疑问尽快和外贸部确认以便外贸业务员和客户进行沟通。
生产过程中外贸业务员进行巡视, 对应客户要求检查生产过程中的问题,早发现问题早解决,生产部的检测人员严格检测产品,把问题消灭在初始状态,以免大货生产完毕时候返工对公司造成损失。
客户LOGO,唛头,需要按生产单要求制作,产品包装必须整洁美观。
来自外贸部门的订单必须严格按时完成。
七、培养外贸团队,巩固老客户,开发新市场
经过一年半的历练和不断总结经验,根据客户的第一年的成交额,和潜在意向客户的数量,为第二年制定业绩目标,有了第一年的数据做基础,第二年的目标制定起来才会比较客观现实,也容易实现。
第二年需要添加新人手组建外贸团队, 让骨干业务员负责外贸团队的培训,经验分享,带动新业务员进行学习市场开发技巧,安排分担骨干业务员的工作,让骨干业务员能集中精力投入去维护老客户, 抢占大客户,和定制外贸业务发展计划。
新业务员培养成熟后可在第二年参展跟骨干业务员一起参展,以便锻炼参展经验,第三年可派其
单独到新地区参展为公司开拓新市场。
3年内采取以老带新模式,不断加强外贸团队实力,使外贸团队为公司创造更大利润。
第三篇:表外业务专题
理论·政策·产业 表外业务专题
陕西日报 2014年8月19日
赵正永:全省各级政府要切实担负起金融政策执行者、金融改革推进者、地方金融管理者、金融环境创建者、金融安全维护者的责任。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当前形势下做好金融工作的重要性,自觉把金融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经常听取汇报,加强研究,深入分析形势,进一步加大对金融工作的支持力度。要坚持在高度重视、充分发挥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和服务功能的同时,牢固树立金融产业的理念,把金融业作为重要产业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要求,提出相应的办法和举措,努力实现金融产业和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娄勤俭:“十二五”时期是陕西金融实现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抓住国家金融政策开放的难得机遇,紧紧围绕把西安建设成区域性金融中心、把关中建成金融助推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示范基地、把金融产业打造成为我省的支柱产业的总体目标,以健全金融服务体系、优化金融结构、促进金融创新、引导聚集民间资本、做强地方金融机构、维护金融安全稳定为着力点,加快建设机构
密集、市场完善、创新活跃、科技先进、服务高效的现代金融体系,为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编者按
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不列入资产负债表,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的经营活动。随着我国经济金融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表外业务在商业银行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其取得的收入在银行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金融一直都是我省经济的“短腿”,表外业务发展落后,与其他省份相比差距较为明显。本期周末讲座邀请到北京银行西安分行行长赵政党,为我们讲授表外业务专题。本报撷取其中重点加以摘登,以飨读者。
专家讲义摘编
一、表外业务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狭义的表外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按照现行的会计准则不计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形成现实资产负债,但有可能引起损益变动的业务,包括担保类、部分承诺类两种类型。担保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接受客户的委托对第三方承诺责任的业务,包括担保、备用信用证、跟单信用证、承兑等。承诺类业务是
指商业银行在未来某一日期按照事先约定的条件向客户提供约定的信用业务,包括贷款承诺等。
广义的表外业务指在资产负债表中计量,通过场内、场外交易市场、银行体系内、同业市场、通道业务市场或非标产品发行的各类债券、计划、理财产品,有可能对银行信用风险产生重大影响的各类业务。
广义的表外业务的部分种类摘录如下: 1.标准化债权融资业务
4.网络金融。当前我国网络金融主要有以下六种模
式第三方支付、P2P网贷、大数据金融、众筹、信息化金融机构、互联网与金融门户。网络金融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2005年以前,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主要体现为金融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帮助银行“把业务搬到互联网上”,还没有出现真正意义的互联网金融谈业务。第二个阶段是2005年后,网络借贷开始在我国萌芽,第三方支付机构逐渐成长起来,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开始从技术领域深入到金融业务领域。这一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2011年人民银行开始发放第三方支付牌照,第三方支付机构进入了规范发展的轨道。第三个阶段从2012年开始。2013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件”,是网络金融得到迅猛发展的一年。自此,P2P网络借贷平台快速发展,众筹融资平台开始起步,第一家专业网络保险公司获批,一些银行、券商也以互联网为依托,对业务模式进行重组改造,加速建设线上创新型平台,网络金融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二、近年银非标债券表外业务模式的演变 2008年,票据买入返售、直接融资工具为主要模式。
2009年:同业-理财-信托模式。通过银行理财资金借助信托计划向企业发放信托贷款,而利用同业资金价格低,通过金融机构的同业投资行为,投
资银行理财产品从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2010年:以释放信贷规模为目的,借助本行理财资金,通过信托公司买断银行信贷资产,释放本行贷款规模。
信托公司买入银行贷款——发行信托计划——银行理财投资信托计划——理财产品行货内发行。
2011年:同业代付大量兴起,一段时间内,同业代付所依托的国内信用证替代了信托贷款、银行贷款。
2012年:同业投资嫁接金融资产买入返售成为主流,两方、三方交易模式富于变化。银行理财嫁接金融资产交易所委托债券权投资也成为表外融资重要方式。
2013年:委托投资、买入返售、同业投资等各类模式并存,表外业务变化更多,同一模式持续时间更短,券商资管计划、基金资产管理计划、各类受益权等产品和交易被灵活运用。
三、近年来针对表外业务的监管措施主要包括:
《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及《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的通知》,要点:银信理财转入表内,计提拨备。
《进一步规范银行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转让业务的通知》,要点:真实转让。
《关于规范同业代付业务管理的通知》,要点:委托行将委托同业代付的款项进表核算。
《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要点:明确非标债券定义和范围;理财资金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余额在任何时点均以理财产品余额的35%与商业银行上一审计报告披露总资产的4%之间孰低者为上限。
2014年5月16日,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联合印发《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要点:明确了同业业务的概念和要求,大量业务模式实质性叫停。
2014年5月8日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商业银行同业业务治理的通知》,要点: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实行专营部门制;明确非标债券业务操作规范。
四、以西咸为例如何利用表外业务工具解决发展问题
1.西咸新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和咸阳市建设区之间,区域范围涉及西安、咸阳两市所辖7县23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规划控制面积882平方公里。西咸新区是关中一天水经济区的核心区域。区位优
势明显、经济基础良好、教育科技人才汇集、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生态环境较好,具备加快发展的条件和实力。要把建设西安新区作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探索和实践以人为本核心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为把西安建设成为富有文化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拓展我国向西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发挥积极作用。
2.西咸新区表外业务情况(1)已合作项目
截止6月末,北京银行西安分行累计为西咸新区提供资金支持114.65亿元,其中表外融资107.05亿元,提供授信总额85亿元。
(2)未来2年西咸新区表外业务发展规划 北京银行计划2年内,对西咸新区提供各类结构化融资300亿元,其中计划在基础设施建设平台方面提供融资100亿元、在区内BT项目方面提供融资100亿元、在股权融资方面提供100亿元。2014年在现有基础上再投放。
西咸新区表外业务专项建议
西咸新区“两权价款”受益权质押项下融资解决方案:按照西咸新区建设及未来规划,我们认为,西咸新区未来资金需求具备以下特点:一是金融大;
二是期限长;三是成本可控。
方案一:
承接债务的西咸新区各组团下辖建设公司,亦包括西咸新区自身的建设公司,“两权价款”受益权做抵押,需政府通过相关的法律程序纳入预算
可选择:
1.银行主导的非标资产债券融资计划(3-5年)2.保险债权计划(5-10年)
3.基金公司或证劵公司主导的债券或定向资产管理计划周期:
一般银行2个月左右 保险债权计划3个月左右
非标资产债券融资计划6个月左右 方案二:
以“两权价款”估值权益人入股西咸集团企业或公司,市场化运作,利用权益杠杆在银行间市场、债券市场以及银行非标业务市场进行融资。
方案三
以“两权价款”估值作为入股劣后级,发起成立西咸城市建设基金,规模初步按100以,未来按300-500亿规模设计。成立后,专门以股权形成投资西咸新区各板块公司,要求专业团队管理,市场化运作。
典型案例
商业银行可从传统表外业务方面进行创新,最典型的案例如下:
1.代理业务产品创新。商业银行应在巩固已有代理业务的基础上,不断拓展代理业务的范围。如代理客户收付款、代理融通资金、代理保管业务、代理组建新公司、代理客户会计事务等。它包括代付代收劳务费、管理费、环保费、水电费、房租、电话费、交通罚款等;办理代为支付工资、养老金返还等业务;争取代理发行国债、金融债券、民政部门彩券等业务以及代理国家政策性银行业务。其中,代保管业务主要是密封保管业务,包括保管股票、债券、大额定期存单等有价证券和黄金、白银、珠宝首饰、珍贵文物、契约文件等。这是一项利用银行自身的安全设施,向客户收取保管费的边缘性金融业务。2.开拓委托投资业务。在既有的投融资体制和运作机制条件下,商业银行可以接受机构投资者的要求,以委托投资的方式把资金投放到有关项目和企业中去。如果商业银行能够控制风险,不参与到交易中去,仅发挥中介作用,交易风险由委托人和受益人承担,那么,委托投资业务是值得大力发展的。
表外业务专题讲座心得体会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 江泽林
一、表外业务的基本概念
(一)基本定义
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照通行的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其资产负债总额,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改变银行资产报酬率的经营活动,表外业务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表外业务指那些未列入资产负债表,但同表内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关系密切,并在一定条件下会转为表内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经营活动。通常把这些经营活动称为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它们是有风险的经营活动,应当在会计报表的附注中予以揭示。广义的表外业务则除了包括狭义的表外业务,还包括结算、代理、咨询等无风险的经营活动,所以广义的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所有不在资产负债表内反映的业务。(二)主要分类
1.狭义的表外业务包括担保类、部分承诺类两种类型。担保类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接受客户的委托
对第三方承担责任的业务,包括担保(保函)、备用信用证、跟单信用证、承兑等。承诺类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未来某一日期按照事先约定的条件向客户提供约定的信用业务,承诺类包括贷款承诺、票据发行便利等。
2.广义的表外业务分为标准化债权融资业务(场外交易)、非标准化债权业务、银行理财业务及网络金融四类。
标准化债权融资业务(场外交易)包括注册交易商协会(人民银行所辖)、理财融资工具(银监会注册)、资产证券化(ABS)三类。其中注册交易商协会(人民银行所辖)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超级短融、私募票据、并购票据、永续票据、资产支持票据等。非标准化债权业务包括产权交易所业务、同业业务及通道业务三类。其中产权交易所业务主要指委托债权业务;同业业务包括同业代付/同业偿付业务、同业投资业务、委托投资业务、买入返售业务四类;通道业务包括信托资产管理计划、券商定向资产管理计划、基金定向资产管理计划等。
银行理财业务是指储蓄、保险、证券、基金、外汇、地产等都是理财的途径,与这些途径相关的产品就是理财产品。狭义的理财产品指商业银行接受客户的委托和授权,按照与客户事先约定的投资
计划和方式进行投资和资产管理,根据约定条件和实际投资收益情况向客户支付收益并按约定条件和比例收取管理费,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由客户自行承担。按标价货币分为人民币理财、外币理财、双币种理财产品三类;按投资方向分为债券类理财、信托类理财、新股申购类理财、代客境外理财(QDⅡ)、结构性理财、商品类理财、信贷资产类理财七类;按收益类型分为保本固定收益类、保本浮动收益类、非保本类三类。
网络金融主要包括第三方支付、P2P网贷、众筹、大数据金融、信息化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门户。
(三)基本特征
1.服务与资金没有直接联系。银行的表内活动都是与其它主体之间直接的债权债务交易,但是在从事表外业务活动中并不直接运用自身的资金,属于纯粹的金融服务,从始至终都没有资金借贷关系的发生;对于承担一定风险的或有类表外业务,如贷款承诺、保函担保和承兑等,是为支持申请人而承担的或有责任。
2.杠杆性较高,盈亏波动剧烈。金融衍生工具类表外业务,具有很高的杠杆性,可能诱发较高的投机行为。相对于传统的存贷款业务,衍生金融交
易具有以较少的资本金,支持较大名义交易金额的特点。所以可以用小数目资金获得大收益,但同时,如果预测失误,也会导致亏损的数目成倍放大,从而使金融市场上的交易量变化剧烈。
3.交易高度集中。由于表外业务尤其是衍生产品的复杂性和高杠杆性,衍生产品合约在全球通过有组织的交易所或者通过场外交易的形式进行交易,且每笔交易数额巨大,因此对交易者的风险识别、计量、控制和监控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全球范围内,衍生产品交易实际上出现了高度集中趋势。
4.透明度较低。由于属于表外业务,根据相关会计管制制度,信息披露往往不直接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而是仅仅可能体现为附注;这样,容易导致银行表外交易的信息披露不充分,从而隐藏了风险信息。
二、发展表外业务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盈利水平。我国商业银行主要经营业务是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其中,存贷款业务是主要经营的业务种类,贷款利息收入是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商
业银行的利率不断在变动中,存贷款利差越来越小,使得商业银行传统的存贷款利差获利水平不断降低,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必须适应金融市场环境的变化,开拓新的利润来源渠道,提高利润水平。发展对资本没有直接要求或对资本要求极低的表外业务,使商业银行在不增加资本金甚至减少资本金的情况下,仍能够扩大业务规模,增加业务收入,提高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二)优化资源配置。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表外业务,有利于商业银行合理配置人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和物力资源等,不但可以将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范围从传统的资产业务扩展到创新的表外业务,而且还可以使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范围从信用业务拓展到非信用业务,并充分发挥商业银行机构众多、技术先进、信息灵通、信誉良好、实力雄厚、经验丰富、资金充裕等优势,扩展业务范围,大力发展表外业务,在新的业务经营领域中开辟新的利润来源。
(三)降低经营风险。在融资证券化和利率市场化的环境下,商业银行的资本来源在减少,存贷利差在缩小,同时面临着多种风险。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主要来自存贷利差和证券投资的收益,无论是商业银行贷款还是证券投资,都是商业银行
资金运用的业务,不但存贷款利差日益缩小,而且面临着许多风险。主要风险有: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通货膨胀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这些风险主要是借款人到期不能偿还贷款本息而造成贷款损失,或因所投资的证券难以交易而使银行收入损失,或因不可预期的物价上涨而使银行实际收入下降,或因市场利率变动引起证券价格的变动而造成银行证券投资资本的损失。因此,通过开展表外业务,可以避免、转移和分散商业银行经营资产业务带来的风险。衍生金融工具对转移或降低风险具有一定的作用,特别是金融期货、金融期权、互换、远期利率协议等都具有转移价格风险的功能,而备用信用证、票据发行便利等工具则可以分散、降低信用风险。
(四)增加资金来源。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大都具有高度的流动性和可转让性,特别是商业银行通过有追索权的贷款出售,可以将流动性差的贷款证券化,从而获得新的资金来源,加速银行资金的周转。借助于表外业务,商业银行大大弥补了其资金缺口,增强了资产的流动性。商业银行为了吸引客户,留住客户,就必须为客户提供多元化服务,发展表外业务正是为客户提供多元化服务的行之有效途径。商业银行通过表外业务提供的多元化服务,可以扩大银行的顾客群,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与客户建立更广泛的联系,从而不断扩大商业银行的市场占有率。同时发展表外业务也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而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取决于其经济实力,包括资本充足率、盈利能力和资产负债的规模。开展表外业务,是提高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有效途径,可以间接增加资产与负债规模,并以手续费和佣金收入的形式扩大商业银行利润。
三、我国表外业务的发展现状
(一)发展特点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证券化、金融市场一体化的不断发展,金融工具不断创新,各国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得到了长足发展。我国在入世后,国内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尤其是近几年发展迅猛,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表外业务呈逐年递增态势。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全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分别为33.2万亿元、39.2万亿元、48.7万亿元、57.7万亿元,平均增速达90.4%。二是非标债券业务呈多样化、复杂化发展趋势。从最初的票据买入返售、直接融资工具为主要模式逐步到委托投资、买入返
售、同业投资等各类模式并存。三是表外业务在社会融资规模中的占比较高。人民币贷款在社会融资规模中占比呈逐年下降趋势,从2002年的91.86%下降到2013年的51.42%;非银行贷款在人民币贷款中的占比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02年的8.86%上升到2013年的94.48%。
(二)发展成因
近年来,我国金融业改革创新步伐加快,利率市场化及汇率政策调整逐步展开,金融机构业务向多元化方向演进。与此同时,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受2008年金融危机后宽松货币政策影响;二是商业银行拓展业务规模的需要。对商业银行来说,一定的存款准备金率使得商业银行更愿意将存款转移到表外业务中,如理财产品等。贷款额度制约了商业银行直接进行信贷扩张的空间,促使商业银行将贷款证券化或者将其转移到表外,同时商业银行规避信贷规模管控的方式随着监管措施的出台不断演化。据统计,2011年同业代付规模增长近5000亿元,年末余额接近万亿元。2012年8月银监会发布《关于规范同业代付业务管理的通知》,同业代付业务被纳入表内管理,但之后,商业银行仍存在通过理财产品筹集基金发放委托贷款、购买信托收益权、开展保理等方式,满足客户的融资需求。三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是推动表外业务融资需求的直接原因。
(三)发展前景
近年来,随着金融证券化、金融市场一体化不断发展,金融工具不断创新,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得到了长足发展,资产业务所占比重及赢利空间不断缩小,我国金融市场中的表外业务呈现以下发展趋势:一是商业银行标准化产品快速增长;二是资产证券化业务逐渐发展;三是网络金融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四、陕西省表外业务发展特点
(一)我省发债规模及数量在全国占比较小。2013年陕西省社会融资总规模4254亿元,居全国各省区市第17名,与陕西GDP在全国排名接近,说明融资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与全国大体平衡。但无论从发债规模、发债数量还是从发债企业来看,陕西在全国占比均不超过1.7%,远低于GDP在全国的占比。特别是发债企业数量相对较少,近5年来发债企业共50家,在全国排名24位,这也充分反映了我省的融资能力不能满足我省经济发展的需
要。
(二)区域发债规模及数量结构不平衡。我省表外业务融资整体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但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从区域结构来看,西安市经济总量历年来均居全省第一位,其发债规模在2009至2013年同样位于首位。5年间,西安市发债支数、企业户数及发债金额分别为1559.71支、114户及33亿元,分别占全省的71.07%、75.5%及66.00%,呈现出较强的集中化发展趋势。
(三)企业发债规模及数量集中度较高。近5年来,前十大企业发债规模为1820亿元,占全省82.93%,其中陕煤集团、有色金属集团及延长石油集团三大集团占比达52.54%;前十大企业发债支数占全省的60.25%,三大集团发债支数占比33.11%。数据表明,我省总体社会融资需求较高,但目前企业发债业务主要集中在少数大型企业,众多中、小型企业的融资渠道还仅限于常规融资渠道。
五、我省发展表外业务的政策建议
(一)整合政务信息资源共享能力,提高市场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立足大数据,综合工商、税务、抵质押办理等行政管理平台信息,建立方便、快捷、高效、合法的行政审批流程,降低我省各金融市场交易主体的融资业务合作成本。大力支持搭建银行业信息交流共享平台,提高信息透明度,减少企业交流沟通成本。紧跟市场需求,提升综合服务理念,提高行政服务效率,切实提高政府的智能化服务能力。
(二)培育特色产业集群,用市场化手段健全市场环境。立足全省经济产业发展情况及特点,着力培育一批拥有核心竞争力、具备发展潜力、顺应国家产业政策的优质企业,逐步形成具有陕西省特色化发展的产业集群,快速积累表外业务增长潜力客户群,形成表外融资发展的良好市场环境和氛围,提高市场交易效率,为我省表外业务的做大做强奠定坚实基础。
(三)依托互联网金融变革机遇,打造地方金融机构差异化竞争优势。近年来东部及沿海省市网络金融业务迅速发展,其金融服务覆盖全国作用优势明显。我省应紧跟金融市场发展新趋势,抓住互联网金融变革的时代机遇,积极发展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线上金融业务。我省三家地方性商业银行在多年的经营管理中,已形成了自身发展优势,面对互联网金融冲击,应积极发挥同业错位竞争优势,找准定位,加大技术投入,积极探索互联网支付、P2P、O2O等产品开发,不断开发扩大零售业务客户群,形成以网络金融辐射全国市场发展的竞争优势,开创我省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新局面。
(四)加强金融生态及金融素质建设。注重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金融素质建设,把争取金融支持的重点放在主动、超前地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上。通过新闻媒体、互联网、出版物等多种途径和方式为市场交易主体学习金融知识提供便利,有效实现金融产品需求与开发的良性互动、互利共赢,从而积极推动金融改革与创新。注重金融下地方微观经济的杠杆运用,着力解决金融支持地方经济中不协调、不顺畅的问题,进一步促进我省金融市场全面发展。
省政府副秘书长 张光进
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照通行的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其资产负债总额,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改变银行资产报酬率的经营活动。我省正处于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快速发展的战略时期,经济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对金融服务的现实需求也在迅速增加,表外业务作为一种新业务得到了长足发展。
一、我省商业银行开展表外业务的必要性
1、提高银行竞争力
随着利率市场化步伐加快以及金融业进一步开放,尤其是近几年来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传统存贷款业务利润空间越来越小。表外业务具有“或有的”的性质,银行无需动用营运资金就可以获得承诺费、担保费、期权费等收益,成本低、风险小、收益高,已经成为我国金融市场同业竞争的热点所在。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我省商业银行及时推进表外业务发展,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显得尤为重要。
2、提供多样化金融服务
随着我省对外贸易规模的提高以及“走出去”企业逐渐增加,商业银行大型优质客户规避利率风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开始从信贷资金逐步向非信贷型金融服务转变,从传统型产品向表外业务转变客观上需要银行扩展、延伸中介职能,为其提供多功能的服务。商业银行进行表外业务创新不仅符合这一趋势,满足了客户需求,而且拓展了业务经营空间和盈利渠道,符合集约化经营战略目标。
3、满足社会融资需求
资本充足率、存贷比上限、存款准备金、贷款额度等监管方式限制了银行资金使用方向。而表外融资属于银行中间业务,不会影响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成本收益及风险权重,也不受额度管理制约,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资本占用。随着我省经济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对金融服务的现实需求也在迅速增加,小微企业贷款需求常常不能得到完全满足。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可以通过发行理财产品募集资金或以委托贷款的方式,将资金的需求和供给放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外匹配,“曲线”满足客户的融资需求,既提高了资金利用效率,又实现了银行和客户的双赢。
二、我省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特点
1、发展迅速。近几年我省银行表外业务发展较快,2009年以来,表外业务增速均在20%以上。其中等同于贷款的授信业务是表外业务的主体,规模占表外业务一半左右,年均增速高达24%。与贸易相关的或有项目虽然规模较小,但是发展速度迅猛,近年来同比增速在49%以上。
2、产品趋于多元。在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加
速的背景下,我省表外、同业、理财等非传统业务不断融合,信托贷款、债权与资产受益权等新型表外融资额成倍增长。2012年工商银行陕西分行向陕煤集团发放股权信托融资110亿元,成为同业同类中单笔规模最大的创新型投行业务。
3、业务分布集中。受经济发展状况和金融产品运用程度影响,我省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突出表现为两个集中。一是地区主要集中在西安。以债权业务为例,2013年西安地区发债金额占全省66%,发债企业户数占75%,发债支数占71%。二是向大企业集中。近5年来,我省前十大企业发债规模占全省82.93%,发债支数占60.25%,其中仅三大集团发债规模就占52.54%,发债支数占33.11%。
4、业务范围比较狭窄。我省各商业银行对表外业务均有涉及,但发展程度不一,业务品种也有所差异,大多集中在银行承兑汇票、保函、信用证、本外币理财等传统表外业务上,其他如担保、报销承诺、金融衍生工具类等业务开展得比较少,且缺乏深度和广度,尤其是在各类投资承诺、外汇买卖等新兴表外业务上发展缓慢。
三、发展表外业务措施建议
1、创新表外业务产品,满足企业融资需求
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的分析研究,做好客户业务需求调查分析,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设计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表外业务品种。特别要注重开展小企业贷款产品创新,通过国内信用证代付、保理代付、银票代付、信托理财、投资银行等业务,从多方面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2、加强科技投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一是加快商业银行电子化建设步伐,加强表外业务理论研究和科技开发水平,不断设计开发和推广表外业务新产品,提高服务水平,实现银行通信、服务和管理现代化。二是面向社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其他金融机构多渠道引进具有理论基础知识扎实和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级管理人员,通过国内外培训、理论研修与实务培训相结合等方式对员工进行岗前和在职培训。
3、加强表外业务监管,防范金融风险
金融监管机构应根据市场情况、金融业发展状况和客户需求,严格审查国有商业银行拟开办表外业务特别是金融衍生业务的风险防范措施、成本和收益预测、管理人员配备情况、业务支持系统、操作规程和相关内控机制建设情况,并以此作为表外业务市场准入的基本条件。完善表外业务报告制度,督促商业银行及时报告交易情况和统计数据,规范表外业务信息披露,及时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防范金融风险。
省发展改革委主任 方玮峰
在全球金融自由化背景下,随着我国经济金融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表外业务在商业银行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其取得的收入在银行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2013年,全国表外业务达57.7万亿元,是2010年的1.7倍,三年时间翻了近一番。在陕西省,间接融资仍然是我省主要融资渠道,金融一直都是我省经济的“短腿”,表外业务发展落后,与其他省份相比差距较为明显,我们要进一步加快陕西省表外业务发展步伐,弥补我们的“短腿”,提高商业银行市场竞争力,推动直接投资,促进经济对外开放发展。
一、稳妥推进商业银行混业经营
分业经营是制约商业银行直接参与信托、证券、保险等表外业务的主要原因。2005年,我国银行业
监管部门相继出台了一些政策,为我国商业银行向非银行领域发展提供了便利,推动银行业混业经营,促进表外业务发展。对陕西省而言,商业银行混业经营不仅能够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升金融服务水平,而且将为表外业务发展开辟广阔的空间,我们要审时度势,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抓住银行、保险、证券之间合作的有利时机,有选择性的加快推进表外业务,不断巩固优化结算业务、代收代付业务、代理业务等传统表外业务,积极探索发达省份较成熟而我省没有或薄弱的表外业务。
二、优化表外业务发展市场主体
我省表外业务交易主体还不够成熟,一方面是国有商业银行,另一方面是企业自身。一是要利用各种优惠政策和鼓励措施,促进国有商业银行积极探索和开展表外业务;二是要加大对表外业务在社会上的宣传力度,让企业充分认识表外业务,在解决企业资金需求的同时,不断开拓信息咨询、承诺服务、投资理财表外业务市场,扩大金融消费市场,促进表外业务发展。
三、积极发展表外业务创新
目前,有一部分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已有一定程度上的发展,但与省内外资银行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我们除了要继续稳步发展原有表外业务外,还应创新发展表外业务。一是积极拓宽担保和贷款承诺业务范围,随着金融全球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有银行如果不积极拓宽业务范围,就会失去原有的市场份额。二是积极尝试开办金融衍生业务。在国外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中,金融衍生业务较为多见,这与国外商业银行较高的风险管理能力是分不开的。随着国内银行业风险管理能力的不断提高,我们可以积极尝试开展此类业务,不断丰富国有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品种。
四、强化表外业务风险防范和监管
表外业务在给银行带来新的市场机会和丰厚利润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一是商业银行要抓好表外业务管理制度建设。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开展业务特点,做好表外业务规章制度、操作流程、风险评估等建设,加强对客户信用评估调查,建立客户信用资料档案。二是监管机构要参照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原则,借鉴国内外商业银行
成功经验,建立符合我省商业银行经营特点的表外业务风险衡量标准与风险监测体系,严格审查国有商业银行拟开办表外业务特别是金融衍生业务的风险防范措施和风险控制情况,从源头上控制好表外业务风险。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 蒋跃
培育壮大新的支柱产业,是保持中高速迈向中高端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任务。其中资本要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加强传统信贷融资的同时,还应积极开拓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拓宽融资渠道,促进产业与资本的有效融合,为培育壮大支柱产业提供资金支持。
一、我省工业企业开展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基本情况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金融体制的深化改革,以企业直接融资为代表的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呈逐年递增态势,表外业务在社会融资规模中的占比日趋增长。2013年,全国非人民币贷款融资业务在
社会融资规模中的占比达到48.58%。我省工业企业开展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存在以下特点:
1、间接融资仍是我省融资的主要渠道。我省2013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4254亿元,位居全国第17位,人民币贷款在社会融资规模中占比55.2%,高于全国平均值3.82个百分点,非人民币贷款在社会融资规模中占比44.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78个百分点。
2、我省企业发债直接融资规模及数量在全国占比较小。2013年我省信用债累计发行152只,位居全国第21位,累计发行金额位居全国第15位;发债金额占全国1.71%,发债只数占全国1.68%;工业企业发债为50家,位居全国第24位。
3、企业发债规模及数量高度集中,发展不平衡。我省发债前十大企业占全省发债规模的82.93%,占全省发债只数的60.25%,仅陕煤集团、有色金属集团、延长石油集团这三大集团就占发债规模的52.54%,占发债只数的33.11%。
二、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对促进工业企业发展意义重大
当前,我省在积极培育打造化工、汽车、电子
信息、新材料、航空航天和医药六大支柱产业和石油天然气及化工、煤及煤化工等6大重点产业集群,政策面暖风频吹,但是资金短缺的瓶颈依然突出。所以,我们要积极引导工业企业加快市场化投资融资步伐,善用金融,借力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优势,合力形成陕西工业新的增长点,进一步增强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表外业务的发展进一步拓宽了工业企业的融资渠道。工业企业应结合自身需求,善用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服务,选择不同的业务种类,降低融资成本、盘活存量,解决供销流通环节融资需求,完善产业链财务管理,加速企业资金周转。同时表外业务也有助于商业银行减少资本消耗、提高经营利润,实现“银企双赢”。
三、培育支柱产业的政策建议
1.发挥现有比较优势,扩大企业债规模,推进能源化工产业高端化和深度转化。抓住我省能源工业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煤电一体化、煤化一体化和油炼化一体化产业,着力构建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芳烃、煤制乙二醇、煤制精油化工五大产业链,加快建立从煤油气基础化工产品、再到下游精细化
工的完整产业链。
2.发挥特色产业体系优势,借助融资租赁等业务,全力打造新的支柱产业。运用市场化手段和战略思维健全市场环境,尝试建立一批产业投资发展基金,重点培育化工、汽车、航空航天、新材料、电子信息、医药六大支柱产业,设立专项产业发展基金,发行重点企业债和企业集合债等多种方式,拓宽融资渠道。
3、发挥错位竞争优势,尝试定向资产管理计划等业务,创新银企合作发展模式。依托互联网金融变革时代的机遇,结合地方特色,从业务品种、期限、利率等方面提供差异化的服务,整合信息资源的共享能力,建设良好的金融环境,大力推进表外业务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好更快捷的服务。
省科技厅厅长 李明远
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不列入资产负债表,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的经营活动。发展表外业务是适应商业银行监管(如存贷比管理、信贷额度管理、资本监管等)政策变化的需要,表外业务是商业银行开展金融工具创新的主战场。科技型中
小企业以其轻资产和高成长性的特征,难与传统贷款形成交集,表外业务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广阔空间。2013年我省人民币贷款在社会融资规模中的占比为55.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1.42%,间接融资仍是我省主要融资渠道,可见我省人民币贷款在社会融资规模中的占比仍有下降空间,表明我省表外业务发展空间较大。发展表外业务,促进我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建议如下:
一、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平台,通过银行表外业务助力科技企业融资
单个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综合实力有限,其企业信用的确认与使用一般会受到很大限制,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表外业务,如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贷款承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资产证券化、私募债等获得融资支持,必须集合式发挥作用,因此需要一定的融资平台将科技型中小企业聚集起来,集群式发挥作用。北京、江苏等发达地区均建立有以科技融资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市场主体为依托,专门服务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平台,建议我省尽快组建陕西科技融资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实体,34
辅之以律师、会计、评估等中介机构,构建陕西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切实助力科技企业融资。
二、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主体,提高企业通过银行表外业务融资的能力
企业的融资意愿和融资能力是融资活动的原动力,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有融资意愿,但企业的融资能力并不一定与此匹配。这一现象在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中十分普遍,尤其在新近成立的企业中更为突出,所以增强企业融资能力,不断培育企业融资主体十分必要。建议:首先,政府有关部门相互配合针对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全面摸底,按若干关键要素将企业进行分类,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资源数据库,对企业实行分类辅导、动态管理,逐步培养发行集合票据、集合债券、私募债等等优质科技企业。其次,加强宣传和推介,将各有关部门面向科技企业的优惠政策及时地推送给科技企业。
三、加强科技企业信用建设,不断优化科技金融生态环境
首先,企业信用是银行开展表外业务的重要支撑,企业信用评估是实施集合票据、集合债券、私募债等融资的前提,所以必须加强科技企业信用建设。建议:由省金融主管部门牵头,联合人民银行、工商、税务、土地等部门,建立统一的科技企业信用归集、评价平台,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建立健全科技企业征信系统,强化信用约束和披露制度,支撑融资活动的需要。其次,科技金融生态环境的不断优化,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有力利保障。建议:相关部门积极鼓励银行特别是科技支行增强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能力,引导科技支行在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发挥应有作用;同时引导和鼓励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等相关中介服务机构,着力提高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水平与质量。
省财政厅厅长 张社年
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不列入资产负债表,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的经营活动。狭义的表外业务同表内的资产业务或负债业务关系密切,包括出具保函、开具信用证、承兑汇票等担保类和贷
款承诺、票据发行融资安排等承诺类两种类型。广义的表外业务是通过场内、场外交易市场或通过金融同业体系相互之间发行的各类债券、定向资产管理计划及理财融资工具,有可能对银行信用风险产生重大影响的各类业务。
截至2013年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表外业务余额57.7万亿元,相较2010年末增加24.5万亿元,增长73.79%。同期整个银行业人民币贷款余额为71.9万亿元,表外业务总量正在逼近表内信贷总量。我省在“双推双增”工程的持续推动下,今年一季度,直接融资规模大幅增长,债券融资增速远超贷款增速。初步统计,今年1至3月,全省企业通过直接融资方式融资378亿元,同比增长61.5%,融资量为2013年全年融资量的50%,其中通过发行债券融资338亿元,同比增长50.9%,通过直接债务融资工具融资高于同期全省人民币贷款增速34.9个百分点。但从银行间债券市场来看,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超短期融资券、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等债券品种,发行主体集中于国有大型企业。以2013年为例,陕西煤业、陕西交通建设集团、延长石油、陕西高速集团、陕西有色5家大型企业共发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量占全省总量的78.6%。中小微企业参与广度、深度依然较低。
银行表外业务是金融发展和金融创新的必然产物,它作为银行传统存贷业务的有益拓展,在服务实体经济、丰富居民投资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也表明,银行表外业务风险具有复杂性、隐蔽性、突发性和传染性,容易诱发系统性风险。我们应当认真汲取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刻教训,按照国务院“鼓励创新、防范风险、趋利避害、健康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一手促进金融发展、金融创新,一手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在充分发挥表外业务积极作用的同时,将其负面影响和风险降到最低。
一要明确监管思路、推进分类监管。金融监管部门应当摒弃“重表内、轻表外”的传统监管思路,坚持“表内外业务并重”的原则,建立覆盖非信贷和表外资产的全口径分层次资本占用和风险拨备制度。科学分类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统筹规划和系统设计,坚持科学合理、务实有效原则,审慎设定分类标准,并以此为基础,推动银行业差异化定位,特色化发展。
二要在监管框架内推进产品创新。鼓励银行在监管框架内,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以避险和增利为动力,以促进转型发展为导向,积极创新。支
持银行在组织流程、风险控制、绩效考核等方面为金融创新留出空间。支持银行加强对金融产品特别是金融衍生品的研究,对机构和个人的金融创新行为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奖励。
三要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加快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新型债务融资工具。支持金融机构发行专项用于小微企业贷款的金融债券。支持民间资本发起设立民营银行,引导其立足小微金融的市场定位。鼓励银行积极开展适合小微企业需求的融资模式创新。
四要完善我省金融业发展生态体系。紧密围绕我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健全金融服务体系、优化金融结构、促进金融创新、引导聚集民间资本、做强地方金融机构。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健全地方金融机构管理体制,把金融产业打造成为我省的支柱产业。建设机构密集、创新活跃、科技先进、服务高效的现代金融体系,为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厅长 翟四虎
近年来,随着金属市场的发展和日益频繁的金融创新的推出,在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之外,我国的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呈现快速发展态势,金融体系已经演变为传统银行业务和表外业务为主导的复杂金融体系。
一、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认识
表外业务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概念。
狭义的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按照现行的会计准则不计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形成现实资产负债,但有可能引起损益变动的业务,包括担保类、部分承诺类两种类型。
广义的表外业务是指不在资产负债表中计量,通过场内、外交易市场或通过金融同业体系相互之间发行的各类债券、定向资产管理计划及理财融资工具,有可能对银行信用风险产生重大影响的各类业务。主要包括标准化债券融资业务、非标准化债权业务、银行理财业务、网络金融等。
表外业务在我国的发展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表外业务呈逐年递增态势;二是非标债券业务呈多样化、复杂化发展态势;三是表外业务在社会融资规
模中的占比较高。表外业务的蓬勃发展和频繁创新是一个积极的动向,它反映了我国的金融业正在从单一功能的传统银行向为客户提供包括融资、金融理财、风险管理、价值提升、支付清算等在内的全面金融服务的新型金融业转型。
二、规范商业银行表外业务
表外业务在金融创新中具有积极的主导作用,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正如全球金融危机所揭示的那样,如果不与时俱进改善宏观金融管理模式,表外业务的发展也可能成为绕开宏观调控、规避金融监管,进而制造金融和经济不稳定的工具。对于蓬勃发展、创新频繁的表外业务,宏观金融管理部门要适应其发展,改进措施和方法,建立新的宏观金融管理体系予以规范。
一是要致力于提高信息透明度,建立统一、及时、完整的信息搜集和处理系统。表外业务的特点在于“不透明”,因此,对其进行管理的前提,自然是获取充分、及时的信息;二是货币政策急切需要从对数量型的政策工具(准备金率、信贷管理、央行票据等)的依赖上,全面转向主要依靠价格型政策(利率和汇率政策);三是微观审慎政策应该
全面转向宏观审慎政策。后者的核心是监控所有当事人表内外资产/负债并表后的资产负债表,尤其关注并表后的杠杆率;四是鼓励市场服务中介机构的发展,以补充政府监管的不足。表外业务区别于传统银行业务的特点不仅在于它的“隐秘”,还在于它的变化多端。这使得监管部门面临一个窘境:要么花费巨大的监管成本疲于应对不断的金融创新,要么简单粗暴地实施禁止。事实上,监管可以来自政府部门,也可以来自市场。五是建立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表外业务“隐秘”和变化多端的特性,往往导致提供服务的银行与消费者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从而损害金融消费者的利益,因此建立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成为必要;六是鉴于表外业务的发展已经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的银、证、保的分界,并再次模糊了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政策的界限,为了加强对其监管,改变当前分业管理的架构,推动“一行三会”及其他相关部门的政策协调,已成为当务之急。
三、以新型融资渠道带动创业
十八大报告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针对当前存在的就业问题尤其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我
们要贯彻落实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就业方针积极稳妥地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创业引领计划,同时利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对高校毕业生进行全方位的政策帮扶;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开拓思路,利用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等新型融资渠道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快速发展为我省经济建设尤其是重大项目的建设提供了全新的融资渠道,同时,也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创业机会,我们要鼓励高校毕业生抓住这个机遇。积极主动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更多人就业。
省国土资源厅厅长 王卫华
随着金融业开放力度不断加大和利率市场化逐步推进,金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在监管趋严、金融脱媒等因素共同作用下,传统存贷款业务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促使各大商业银行千方百计拓宽业务范围,增加盈利渠道,表外业务应运而生。因势利导做好表外业务的引导、扶持和监管,是提高我省金融风险防控能力和行业竞争水平的必然要求。
一、陕西省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现状
目前,各商业银行在我省开展过的表外业务主要有四大块,一是标准化债权融资业务,如债券发行、理财融资工具等,主要集中在兴业银行、浙商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二是非标准化债权业务,如北金所的委托债权业务,四大国有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城商行均有业务发生;三是同业代付(偿付)业务以及买入返售业务,主要集中在北京银行以及兴业银行;四是同业投资、委托投资、信托资产管理计划、券商/基金定向资产管理计划等业务,主要集中在兴业银行、平安银行、招商银行和浦发银行。
我省表外业务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区域相对集中。从表外业务的地区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西安,其他地区发展相对缓慢,这与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金融产品的推广运用程度以及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相关。二是发展速度较快。2009年以来,我省表外业务规模年均增速在20%以上,其中,与贸易相关的或有项目近年来同比增速在49%以上。三是股份制银行创新力度较大。截至2012年6月末,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余款占全部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余款的86.11%,其中股份制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占比47.06%。四是风险程度整体较
低。各家金融机构通过各类债权质押等风险缓释措施,有效降低了整体风险程度,2012年6月末,陕西省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垫款比例仅有0.7%。
二、我省表外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表外业务发展规模小、层次低,新兴业务发展缓慢,商业银行相互模仿,致使各行表外业务雷同性较高,业务范围比较狭窄,缺少特色和优势产品,经济实体对表外业务的认识和应用的积极性不高。二是表外业务的风险不容忽视,新兴表外业务与信贷资产的关联度较高,表外资产业务的发展往往伴随着监管规避和套利行为,并显现出“信贷替代与扩张效应”。信贷表外循环的不确定性、高自由度和低透明性,极大增加了隐性风险。三是风险管理能力不够。商业银行尚未成立专门的部门和机构对表外业务的发展运行进行系统的管理,对种类繁杂的表外业务的风险估测经验不足,在风险识别、风险评价以及衡量方面缺乏系统有效手段,操作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较大。四是监管亟待加强。对表外业务风险的防范、控制、化解和处理制度不健全,现有的检查审计方式不适应表外业务特点,审计和检查的频率、力度和覆盖面有待于进一
步提高。
三、促进表外业务健康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是转变经营理念,促进表内、表外业务均衡协调发展。商业银行应充分认识到发展表外业务对优化经营结构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及时转变经营理念,及早做好表外业务发展规划,在扩大表外业务份额的同时,做好风险管理,稳步推进表外业务发展。二是重视表外业务的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的分析研究,做好客户业务需求调查分析,结合本行经营优势,设计开发符合市场要求的表外业务品种,满足客户多样化的业务需求,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三是完善表外业务风险防范与管理机制。各银行和金融监管部门都应充分认识业务创新发展过程中蕴含的风险,注重对表外业务的监测和管理,建立完善表外业务风险集中管理机制,促进金融创新和表外业务的健康发展。四是加强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在电子设备、信息网络、通讯技术、数据处理和业务系统等方面的建设,打造良好的业务平台;加强人才培养,积极引进相关业务人才,切实提高人员专业化水平,夯实表外业务发展基础。
省统计局局长 丁云祥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不列入银行资产负债表而能影响当期损益的经营活动,区别于传统的存贷款表内业务,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表外业务指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主要包括贷款承诺、担保、金融衍生工具、投资银行业务等;广义的表外业务还包括结算、代理、咨询等金融服务类业务。
一、表外业务发展迅速,但需正确认识其实质中的隐含风险
近年来,在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加速的背景下,表外、同业、理财等非传统业务不断融合,信托贷款、债权与资产受益权等新型表外业务融资额增长迅速。截至2013年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表外业务余额为57.7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8.6%,高于同期各项贷款余额增速4.7个百分点。陕西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势同全国,2013年传统业务余额为2863.6亿元,增长48.2%,较上年提高10.9个百分
点。委托贷款同比多增297亿元,新型表外业务如“包买让渡”等不断涌现,理财产品持续升温,资金余额达1434.5亿元,比上年增长82.1%。表外业务迅速增长的同时,仍需正确认识表外业务的本质。
第一,表外业务是商业银行规避监管和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近年来,由于央行对信贷总量的严格控制,银行将表内资产业务转移至表外,资本占用较少的表外业务实现了融资需求的满足和银行丰富收入的理想,便于规避监管又实现了资本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第二,表外业务过度发展不利于货币调控和支持实体经济。表外业务衍生的货币流动性不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中,因此常规的货币政策工具难以控制其货币供应量,表外业外的资金投放削弱了央行对货币供应量的审慎管理的效应,可能改变社会资金的流向配置,影响货币调控的实施效果。特别是表外业务中有相当数量是在金融机构间“空转”,没有进入实体经济,影响了金融对实际经济的支持力度,也增加了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
第三,不可忽视的隐含风险。表外业务巨大增量的背后是对等的风险,相对于表内业务有事前计风险资本,事后计提拨备等系统的风险防范措施,表外业务的风控缺乏系统管理,主要有或有风险,48
如信用证、票据贴现、衍生品交易等业务。日益扩张的表外业务量也逐渐增加隐含风险,一旦隐含风险转化为现实风险,很可能对银行造成巨大损失以及理财业务风险。迅速扩张的理财业务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全社会的投融资需求,但也蕴藏着潜在风险。部分产品走样成为信贷替代产品,甚至投向限制性行业和领域,规避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金融监管,实现监管套利。
二、加强对表外业务的监管,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1、丰富融资渠道,服务实体经济。现阶段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是央行对信贷总量的控制和社会融资的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为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相关部门应引导银行支持亟须资金的小微和涉农企业,鼓励实体经济利用直接融资渠道,合理利用互联网金融平台等各项措施,降低融资成本,简化程序提高效率,拓展融资思路,破解融资难题
2、加强监管,系统布置风控体系。首先从观念上重视对表外业务的监管,把表外业务监管放在与传统资产负债业务同等重要地位上,修订完善制度
规定,统一表外业务范围,完善会计核算项目,全面核算表外业务收入,清晰反映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的信息,促使商业银行更加规范发展表外业务。二是相关部门应构建健全的表外业务管理架构和风险控制机制,进一步加强系统建设,实现表外业务的审批、风险计量和监测、业务统计等全流程监测,合理控制风险敞口,全面布控表外业务风险,严防风险传染和蔓延。
3、加强理财产品风险意识宣传。2013年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规模迅速攀升,我省理财市场发行期数、累计筹集额以超过30%的增速大步发展。源于对银行的信任惯性有不少人误以为理财产品等同于存款,不明其中的风险,银行销售人员往往趋利避害,用生僻的专有名词弱化或隐藏潜在风险,一旦理财产品出现风险,银行早已将责任撇清,百姓却深受其苦。因此,相关部门有必要向公众宣传普及理财产品风险知识,并要求在理财合同及宣传彩页等产品的突出位置标明理财产品的潜在风险,避免百姓财产的无故损失。
省环保厅厅长 王成文
第四篇:手术室未来三至五年护理发展规划
手术室未来三至五年护理发展规划
手术室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成立以来,护理工作从一室一人到今天发展为三室五人,工作领域已经从单一的手术巡回拓展到洗手配合、术前访视、术中关怀和术后回访的整体护理工作模式,为了适应当前飞速反展的医疗技术需要,为了娴熟的配合手术、确保安全,经过全体护理人员的认真讨论,手术室护理工作在未来三至五年应在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管理规范化
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监控体系,实施严格管理,做到学制度、用制度,以制度及规定指导工作。对专科基础操作、难点环节、质量检查等,制定标准流程、质量标准和检查细则,做到各项管理有章可循,质量评价有量化指标,追求工作质量零缺陷。
为确保护理安全,要求每位护士认真履行职责,把本职工作干好,发现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预防。为确保护士在位率问题,制定五不出手术间规定:即巡回护士做到开台15分钟内不出;手术进展不顺利不出;手术患者病情有变化不出;器械与巡回护士、麻醉医生不同时出;
第五篇:公司业务发展规划
公司业务发展规划
为了扩展公司业务领域,提高公司工程咨询业务的服务水平,增强公司发展后劲,特制订以下发展规划:
1、针对公司业务未涉足的领域,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创新工程咨询理论和方法,调整业务结构,完善经营管理机制,探索发展途径,加强信息化和企业文化两大建设,在继续做大、做强公司的优势业务,如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外;在传统业务领域的基础上扩大市场占有率,除继续维护好与政府职能部门的关系外,应尽可能在传统规划设计、评估咨询等业务的基础上取得相关业务的全过程服务,而且公司要积极拓展投资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的工程咨询产业链,创新工程咨询服务模式,大力开展节能、节水、减排、绿色低碳经济咨询、土地利用与生态环保咨询、安全评价咨询、循环经济与资源综合利用咨询、项目运营管理咨询、工程保险咨询、工程审计咨询、工程法律咨询、工程合同纠纷调解等新领域业务,为委托方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工程咨询服务。
2、针对公司业务未涉足的地区,应该实施“走出去”战略。首先做好市场调研工作,熟悉掌握公司业务未涉足地区的总体发展情况及产业情况,加强与当地政府部门的沟通、联系,大力推广及宣传咨询类企业在当今社会的作用,争取得到当地政府部门的认可,为业务的顺利展开奠进一定的基础;其次利用自身优势,与当地同行业的工程咨询单位开展多层次、多方位的合作,共同开发业务、开拓市场,通过合作可以深层次的了解当地工程咨询业的发展情况及发展需求,同时也可吸收同行业工程咨询业先进的服务理念与管理经验,制定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咨询业务的方式及方法,以此来提高公司工程咨询业服务质量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