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企业参加政府部门组织的抢险救灾情况说明
关于企业积极参加政府部门组织的抢险救灾情况说明
昆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我公司作为局下属国有企业,全力响应主管单位号召,认真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积极参加政府部门组织的各项抢险救灾活动。
在2008、2009年度我公司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多次参加应急抢险任务。如2008、2009年冬雪期间,我公司多次参加上级组织的扫雪抢险任务,确保了道路安全通行。
2009年8月2日,全市范围内骤降暴雨,老城区出现大量小区积水,接上级指示后,我公司立即组织抢修人员、抢修车辆、大型发电机和水泵等抢修设备,迅速赶至朝阳地区组织抢险排涝,公司上下高度重视,领导亲自到现场指挥调度,经过十几个小时抢险,至深夜抢险结束,有力保障了广大市民的财产和人身安全。
另外根据昆山市人民政府昆政发[2008]42号文件要求,我公司作为全市供水系统突发事件的组成单位,承担突发事故的现场应急处理任务。
我公司将一如既往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积极投身于各级政府组织的抢险救灾中。
昆山自来水工程有限公司二○一○年三月十七日
第二篇: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条例
(2005年6月7日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令第436号公布,自2005年7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了发挥中国人民解放军(以下称军队)在抢险救灾中的作用,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国防法的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军队是抢险救灾的突击力量,执行国家赋予的抢险救灾任务是军队的重要使命。
各级人民政府和军事机关应当按照本条例的规定,做好军队参加抢险救灾的组织、指挥、协调、保障等工作。
第三条 军队参加抢险救灾主要担负下列任务:
(一)解救、转移或者疏散受困人员;
(二)保护重要目标安全;
(三)抢救、运送重要物资;
(四)参加道路(桥梁、隧道)抢修、海上搜救、核生化救援、疫情控制、医疗救护等专业抢险;
(五)排除或者控制其他危重险情、灾情。
必要时,军队可以协助地方人民政府开展灾后重建等工作。
第四条 国务院组织的抢险救灾需要军队参加的,由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提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按照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有关规定办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的抢险救灾需要军队参加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通过当地同级军事机关提出,当地同级军事机关按照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有关规定办理。
在险情、灾情紧急的情况下,地方人民政府可以直接向驻军部队提出救助请求,驻军部队应当按照规定立即实施救助,并向上级报告;驻军部队发现紧急险情、灾情也应当按照规定立即实施救助,并向上级报告。
抢险救灾需要动用军用飞机(直升机)、舰艇的,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第五条 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提出需要军队参加抢险救灾的,应当说明险情或者灾情发生的种类、时间、地域、危害程度、已经采取的措施,以及需要使用的兵力、装备等情况。
第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建的抢险救灾指挥机构,应当有当地同级军事机关的负责人参加;当地有驻军部队的,还应当有驻军部队的负责人参加。
第七条 军队参加抢险救灾应当在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具体任务由抢险救灾指挥机构赋予,部队的抢险救灾行动由军队负责指挥。
第八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向当地军事机关及时通报有关险情、灾情的信息。
在经常发生险情、灾情的地方,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军地双方进行实地勘察和抢险救灾演习、训练。
第九条 省军区(卫戍区、警备区)、军分区(警备区)、县(市、市辖区)人民武装部应当及时掌握当地有关险情、灾情信息,办理当地人民政府提出的军队参加抢险救灾事宜,做好人民政府与执行抢险救灾任务的部队之间的协调工作。有关军事机关应当制定参加抢险救灾预案,组织部队开展必要的抢险救灾训练。
第十条 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时,当地人民政府应当提供必要的装备、物资、器材等保障,派出专业技术人员指导部队的抢险救灾行动;铁路、交通、民航、公安、电信、邮政、金融等部门和机构,应当为执行抢险救灾任务的部队提供优先、便捷的服务。
军队执行抢险救灾任务所需要的燃油,由执行抢险救灾任务的部队和当地人民政府共同组织保障。
第十一条 军队参加抢险救灾需要动用作战储备物资和装备器材的,必须按照规定报经批准。对消耗的部队携行装备器材和作战储备物资、装备器材,应当及时补充。
第十二条 灾害发生地人民政府应当协助执行抢险救灾任务的部队做好饮食、住宿、供水、供电、供暖、医疗和卫生防病等必需的保障工作。
地方人民政府与执行抢险救灾任务的部队应当互相通报疫情,共同做好卫生防疫工作。
第十三条 军队参加国务院组织的抢险救灾所耗费用由中央财政负担。军队参加地方人民政府组织的抢险救灾所耗费用由地方财政负担。
前款所指的费用包括:购置专用物资和器材费用,指挥通信、装备维修、燃油、交通运输等费用,补充消耗的携行装备器材和作战储备物资费用,以及人员生活、医疗的补助费用。
抢险救灾任务完成后,军队有关部门应当及时统计军队执行抢险救灾任务所耗费用,报抢险救灾指挥机构审核。
第十四条 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在险情、灾情频繁发生或者列为灾害重点监视防御的地区储备抢险救灾专用装备、物资和器材,保障抢险救灾需要。
第十五条 军队参加重大抢险救灾行动的宣传报道,由国家和军队有关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实施。新闻单位采访、报道军队参加抢险救灾行动,应当遵守国家和军队的有关规定。
第十六条 对在执行抢险救灾任务中有突出贡献的军队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和军队的有关规定给予奖励;对死亡或者致残的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抚恤优待。
第十七条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参加抢险救灾,参照本条例执行。
第十八条 本条例自2005年7月1日起施行。
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条例
第三篇:牢记人民军队宗旨 奋勇参加抢险救灾范文
牢记人民军队宗旨 奋勇参加抢险救灾
建国60年来,我军坚决执行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命令和指示,奋勇参加抢险救灾,充分发挥了主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为保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建立了卓越功勋。为了使大家对我军参加抢险救灾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今天,我将以《牢记人民军队宗旨,奋勇参加险救灾》为题,从基本概况、重要意义及实践启示三个方面给大家作以汇报。
首先,我们看第一个问题:人民军队参加抢险救灾的基本概况。主要从基本概念、主要任务和建国以来我军抢险救灾所取得的丰功伟绩三个方面给大家作以简要介绍。
(一)基本概念
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是指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抢救各种险情和抵御各种灾害,保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帮助人民群众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活动,是党和国家赋予我军的一项神圣使命,是和平建设时期我军必须履行的一项重要职能。它是部队在和平建设时期情况最紧急、组织最困难、实施最复杂、任务最繁重的非战争军事行动之一,是人民军队性质和宗旨的体现,也是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
(二)主要任务
在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等抢险救灾中,我军积极解救、转移或者疏散受困人员;保护重要目标安全;抢救、运送重要物资;参加道路(桥梁、隧道)抢修、海上搜救、核生化救援、疫情控制、医疗救护等专业抢险;排除或者控制其他危重险情、灾情,协助地方政府开展灾后重建等。
(三)丰功伟绩
这里有三组不完全的数字统计:
第一组,1949-1985年,全军参加各种抢险救灾共34.88万次,出动兵力1300余万人次,救出遇险群众400余万人,其中出动万人以上的大规模抗洪救灾、抗震救灾、抗风救灾就达百余次。《当代中国军队群众工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3月第1版)
第二组,1980-2007年,全军参加各种抢险救灾共41万余次,出动兵力2300余万人次,救出遇险群众1000余万人次,出动车辆100多万台次,出动飞机舰船10万余架艘,转移物资2亿余吨。(2007,北京,建军80周年图片展)
第三组,2007-2008年,军队和武警部队共计出动兵力60万人(次),各型车辆(机械)63万台次,飞机和直升机6500余架次,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139万人次,参加抗洪、抗震、抗冰雪、抗台风和灭火等救灾行动130余次,抢救转移群众1000万人次。(2007-2008年中国国防白皮书)
60年来,我军在抢险救灾中充分发挥了主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灾害给国家造成的经济损失,保卫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维护了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检验和锻炼了部队快速动员和遂行作战任务能力,密切了军政、军民关系,展示了人民军队的良好形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军在抢险救灾中取得了如此伟大的成绩,那么,到底发挥了什么作用呢?接下来,我们看第二个问题:人民军队参加抢险救灾的重要意义
参加抢险救灾是人民军队履行历史使命和根本宗旨所在,是满足和平时期国家利益的需求、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需要。60年来,人民军队积极参加抢险救灾,对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参加抢险救灾是人民军队忠实履行新时期历史使命的重要体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九条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这就要求人民军队在和平建设时期,不仅要做好反侵略战争的准备,而且要积极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2005年6月,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布的《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条例》指出:“军队是抢险救灾的突击力量,执行国家赋予的抢险救灾任务是军队的重要使命”。因此,军队参加抢险救灾,不仅是人民军队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且也是党和人民赋予我军的一项神圣使命。在60年的抢险救灾中,我军大力弘扬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高昂的战斗精神,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忠实履行了人民军队的神圣使命。
(二)参加抢险救灾是人民军队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实际行动
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是拥护政府,支援国家经济建设,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实际行动。一方面,每一次抢险救灾人民子弟兵都挺身而出,迎难而上,以汗水、鲜血甚至生命来保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同灾区人民一道战胜灾难,赢得胜利,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给国家造成的经济损失,保卫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巨大成果。另一方面,各种灾害的突发性和残酷性,往往会造成群众心理恐慌,一些不法分子也会趁机作案,有时还会出现谣言,容易引起社会震荡,甚至影响社会稳定。我军以其崇高的威望、极强的战斗力在稳定民心中发挥着坚强的柱石作用。1998年九江抗洪中,正当洪水不断上涨,谣言四起,人心惶惶,当人民解放军奉命进驻九江参加抢险救灾时,人民群众决心同广大官兵共同战斗。可以说,人民军队在抢险救灾中稳定民心、稳定社会的柱石作用是其他任何社会力量所不能替代的。
(三)参加抢险救灾是检验和锻炼部队和平时期遂行任务的重要平台
参加抢险救灾不仅是检验我军完成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的极好时机,而且也是锻炼部队、提升战斗力水平的重要平台。一方面,抢险救灾行动一般都时间紧迫,兵力众多,加上环境恶劣、情况复杂,不论是指挥决策、机动部署,还是救援攻坚、综合保障,都会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严峻地考验着军队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能力。另一方面,抢险救灾事发突然,时间紧迫,锻炼了部队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灵活机动能力;抢险救灾情况复杂,锻炼了各级指挥员随机应变能力和组织指挥能力;抢险救灾任务艰巨,培育了官兵藐视一切艰难困苦,敢打硬仗、敢于胜利的战斗精神,培养了部队吃大苦、耐大劳、打硬仗、打恶仗和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抢险救灾中军民并肩战斗,使部队官兵亲身感受到人民群众顾全大局、勇于牺牲的精神境界,激发了爱国奉献、爱军习武的政治热情。
(四)参加抢险救灾是密切新时期军政军民关系的重要途径
正是通过一次次的抢险救灾,解救人民生命安全于危难之中,使人民群众像战争年代那样,切身感受到新时期人民子弟兵的可亲可敬可爱,进一步加深了对人民子弟兵的感情。同时,通过军民并肩战斗,使官兵亲身感受到人民群众顾全大局,勇于牺牲的精神境界,加深了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条心的深厚情谊。在抢险救灾战场上,到处传颂着一个个军队对人民一片爱心,人民对子弟兵一往情深的动人事迹。例如,在1998年抗洪抢险中,许多群众自发慰问部队,送水送饭,救护伤员,当部队回撤时,万人空巷,用“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声为部队送行,官兵们以“人民是靠山”的歌声向亲人告别,到处是依依不舍、挥泪惜别的动人场面。通过抢险救灾的实际行动,进一步密切了新形势下军政军民关系,使广大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鱼水深情得到新的升华。
(五)参加抢险救灾是树立我军良好形象的重要窗口
军队参加抢险救灾,不仅保护了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而且树立了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的良好形象。在抢险救灾中,人民军队充分发挥表率、传播和窗口的社会示范功能,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人民军队以大无畏的英雄壮举发扬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扶危济困,急人所难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表现了和谐社会诚信友爱的特征,带动了受灾群众互帮互助,树立了人民军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进程中的光辉形象。可以说,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是世界各国军队的普通职能,但是,不管从反应速度,还是兵力规模;不论是部队作风,还是技术水平,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解放军在世界是首屈一指的。面对“5•12”特大地震灾害,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快速反应,第一时间奔赴灾区,第一时间展开救援,第一时间突进汶川,强大的抗灾救险能力令世界刮目相看。
(六)参加抢险救灾是我军发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的生动体现
我军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我军的性质宗旨涵盖和反映了国际人道主义,国际人道主义和我军的性质宗旨具有一致性。我军抢险救灾行动由国内延伸到国外,其目的就是维护受灾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也就是践行国际人道主义的具体表现。在国外抢险救灾中,我军大力弘扬国际人道主义,帮当地政府之所需,急当地人民之所急,不怕流血流汗甚至牺牲生命的危险,奋力解救受灾地区人民于危难之中。近几年来,我军先后参加了多次国际救援行动,赢得了受灾国和其他国际社会人民的广泛赞誉。如,在2004年印度洋海啸救援中,我军在25天的时间里救治了10402
名伤病员,手术284例 ,救治的病人总数居各国救援队前列。人民军队的国际人道主义灾难救助行动得到了国际社会舆论的高度评价,谱写了一曲曲人民解放军海外国际人道主义灾难救助的英雄赞歌。
刚才,我从六个方面讲了我军参加抢险救灾的重要意义,那么,在60年的抢险救灾中,我们到底取得了哪些经验呢?最后,我们看第三个问题:建国以来人民军队参加抢险救灾的实践启示。
在60年波澜壮阔的抢险救灾斗争中,广大官兵英勇奋战,顽强拼搏,建立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在人民军队建设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认真回顾和总结60年抢险救灾的成功实践,对如何有效履行我军新的历史使命,续写抢险救灾新篇章有许多有益的启示。
(一)只有坚决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决策指示,才能为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提供可靠的政治保证
在抢险救灾中,各级党委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决策指示,确保部队与党中央目标一致、决心一致、步调一致,一切行动听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指挥。如,1976年,我国天灾人祸不断,政治局势复杂多变,三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相继去世,又发生了河北唐山7.8级大地震,造成24万人死亡。危难之际,各救灾部队坚决执行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命令,在震后不到24小时,北京军区、沈阳军区、海军、空军、工程兵、装甲兵、基建工程兵等11个师另4个团、8个营,以及大批医疗队,共计10万余人按时进入唐山,迅速展开救灾行动。这与2005年美国新奥尔良市发生飓风后,美军救援行动迟缓,日本自卫队在东京大地震中的表现无法令人满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实践充分证明,人民军队只有坚决执行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决策指示,才能形成万众一心、奋勇拼搏的强大精神动力,从而为完成抢险救灾任务提供可靠的政治保证。
(二)只有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强大威力,才能为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
思想政治工作是军队产生强大战斗力的思想保证,也是军队完成抢险救灾任务的思想保证。在1998年抗洪抢险总结表彰大会上,江泽民同志指出:“这次抗洪抢险的整个过程都贯穿了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激发了广大官兵的斗志和士气,增强了他们战胜洪水的决心和信心”。在历次抢险救灾中,我军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有优势,为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各级党委和政治机关坚持用人民群众的英雄事迹和空前的拥军热情教育激励部队。广大官兵也自觉尊重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并积极为灾区人民献爱心送温暖。1998年抗洪抢险救灾中,全军共帮助灾区搭建房屋9.9万间,助建学校546所,派出医疗队83.69万人次。实践反复证明,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夺取抢险救灾胜利的思想保证。
(三)只有建立军地一体化指挥体制,才能为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抢险救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参加抢险救灾的力量来自各个方面,军队内部有各个不同的兵种、野战军、军队院校,还有省军区系统,地方的力量也来自各个部门和系统。所以,必须建立和完善统一领导的、指挥关系明确的一体化指挥体制,才能对抢险救灾行动实施有力的组织和领导。尤其是《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条例》颁布后,各部队在抢险救灾中始终坚持在地方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建立了精干、高效、联合的军地一体化指挥体制,有力地提高了指挥效率。在“5·12”抗震救灾中,依托新型一体化指挥平台,我军顺利实现了多军兵种密切协同,一体化的联合搜救,一体化的军民整体保障,为夺取抗震救灾的决定性胜利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实践有力地证明,只有建立科学的一体化指挥体制,才能实现对抢险救灾行动强有力的组织领导。
(四)只有科学制定相关法规,才能为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提供完善的制度保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军队参加抢险救灾面临的经济和社会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就要求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法规制度,以保证军队参加抢险救灾行动的正规化法制化。为此,1997年中央军委批准颁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司令部条例》,正式将抢险救灾纳入部队军事行动的范畴。1997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第58条规定:“现役军人应当发扬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热爱人民,保护人民,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完成抢险救灾等任务”。特别是2005年《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条例》的颁布,对军队参加抢险救灾的任务、组织、指挥、协调、后勤保障等做出了明确规定。这些法规制度的出台和实施,对部队依法参加抢险救灾提供了制度保证。实践深刻证明,抢险救灾属于非战争军事行动,是军事行动的一个特殊模块,必须纳入法规保障体系,才能确保抢险救灾制度化。
(五)只有充分发挥军队科技优势,才能为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提供专业的力量保证
为适应抢险救灾形势和任务的变化,我军既努力发掘军队先进科技装备的优势,使其充分运用于抢险救灾行动之中去;又大力加强抢险救灾力量建设,着力打造具备抢险救灾科学技能的专业队伍,从而改变了以往军队在抢险救灾中的人海战术,做到有备而动,科学救灾,有效地提高军队参加抢险救灾的效率。如,在2003年抗击“非典”斗争中,根据党中央、中央军委决定组建小汤山医院的命令,军队充分发挥在医疗科技方面的优势,为夺取北京市抗击“非典”的全面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近年来,我军在抢险救灾专业力量建设上已迈出实质性步伐。先后组建了19支抗洪抢险专业部队,主要承担长江、黄河、淮河、海河、松花江辽河、珠江、闽江等7大流域、两大湖泊的抗洪抢险任务。实践深刻说明,只有加强抢险救灾的专业力量建设,才能提高抢险救灾的效益,减轻灾害后果,降低救灾成本。
(六)只有把以人为本和尊重科学相结合,才能为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提供科学的效益保证
在抢险救灾中,各级指挥员始终坚持把牺牲奉献精神与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注意发挥我军组织严密、纪律严明、突击性强、反应快速的优势,又注意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降低抢险救灾的成本,提高抢险救灾的效率。广大官兵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如,在“5·12”抗震救灾中,坚持以人为本,恪守生命至上,成为部队救灾行动的一条主线。兵力大集结、生命大营救、抢通道路大决战、对被困群众实施大转移„„灾区群众升起了生命的希望!同时,又注重发挥科学技术在抢险救灾中的重要作用。此次抗震救灾涉及运输、医疗、防疫、机械、通信、电力抢修等多个专业技术领域,在关键时刻发挥出了重要作用。实践科学证明,军队参加抢险救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树立科学的态度,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为抢险救灾提供科学的效益保证。
同志们,新世纪新阶段,我军抢险救灾的任务将会更加繁重,人民群众对军队的期望和要求也将会更高。这就要求人民解放军必须牢记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宗旨,再接再厉,不辱使命,在抢险救灾的伟大斗争中再立新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四篇:政府部门组织文化的选择及构建
政府部门组织文化的选择及构建
李莉
摘要:组织文化是是组织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也可以用来常年指导和激励组织。政府部门的组织文化表现为明显的公共性,反映和代表国家、社会和公众的要求。现阶段政府组织文化还存在价值观多元化、单向管理等问题。现代有限政府、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要求我们采用非强制性方式,产生一种潜在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个人的自觉行动,通过各种具体措施建立优秀的组织文化。关键词:组织文化公共性价值观行为模式构建
今天,我们所处的社会正在倡导着一种主流文化和价值观,从社会主义荣辱观到最近的全国道德模范的评选,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基本内涵为人本、公正、仁爱、和谐、共享几个方面。同时,我们也正在建立着一个公正、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我们的政府部门的业务和责任每年都在快速增长,但这样的增长如果缺乏了健康的文化作为支撑,很可能失去发展后劲,对于我们的政府来说,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认清自己,找到自己文化的优势和劣势,明确建立自己的价值观和理念体系,关键的是,不但要“文”,还要“化”,要通过不断地宣导,不断地强化,领导以身作则,来建立自己部门的优秀文化。一个现代的政府部门所具有优秀的“文化”,正是组织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核心文化是一个强大的政府部门常胜不衰的根本信条。而良好的组织文化可以用来常年指导和激励组织。正如迪斯尼深入人心的宣言:“用我们的想像力,带给千百万人快乐。”与企业相似的是,大多数政府部门因正确有效的价值导向而受益。
一、组织文化概述及政府组织文化的特征
组织文化一词最先应用于企业管理领域,一般认为,组织文化是指组织成员的共同价值观体系,它使组织独具特色,区别于其他组织。其表现的具体特征有:组织鼓励员工创新、冒险的程度,员工做事方式的风格,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导向,团队精神,员工的进取心和竞争性,组织的稳定性等等。在这里,文化并不是类似文字、定理的一种具体的存在,只是从客观现实中抽象出来的一种东西——我们将其定义为文化,用来描述和解释整个组织的生存状态,即整个组织是怎样生存以及为什么要这样生存。
对于文化而言,其核心部分就是群体的价值观、信仰以及思维方式等,这些东西都是隐含在群体行为背后的,被人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东西,一般的讲,除了发生文化冲突,它们很难为多数人所觉察。这就需要对群体的生活进行深入的剖析才能揭示出来。群体的价值观、信仰以及思维方式等之所以被称为核心部分的另一层意思就是,如果对人力资源的研究不深入到这个核心部分,那么在其外围的群体生活方式以及它们的产物,就不具有文化的意义。
政府部门作为一个公共管理组织。具有公共性、社会性的特点,在公共管理领域,现代民主主义法治观念,主张将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和政府的权力与责任用法律形式加以固定,以民主形式来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在行政组织内部就 1
形成重视人们的业绩、成就、品德,促进组织和人的全面发展。为了加强依法治政 , 国家出台了 《行政法》、《公务员法》等 , 从而给公务员的行为设置了底线 , 为保障政府责任的履行提供了制度保证。同时 , 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道德治理。关于组织文化对于治理政府的意义 , 思想家多有论述。历史和实践证明 ,防止政府公务员由“公共人”蜕变为“经济人”, 切实保障公共利益与公民权益 , 必须德法并举。我国提出的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 , 也是有效治政的战略之举。政府公务员要正确处理从政与谋利的关系 , 公共利益与部门利益、个人利益的关系 , 把政府组织的责任内化为个体的使命 , 筑起抵御。各种道德风险的防线 , 真正做到执政为民。
政府不同于企业,它是建立在公意达成和人民授权的基础上,并以社会的发展需要形成了公共职能。它们依法管理公共事务,不以 市场取向或利润、营利为存在的目的,其目标是谋取社会的公共利益,对社会与公众负责。因此,政府的组织文化中必须吸收、反映和代表国家、社会和公众的要求。那么现代政府部门的组织文化的精神层面的内涵应该包括哪些方面呢?我认为主要应该包括以下几点:
1、“忠诚公正”是组织文化的基础,是组织成员行为的基本准则
2、“文明服务”是组织文化的方向,是建立服务型政府的风向标
3、“敬业奉献”是组织文化的灵魂,是组织持续发展不竭的动力
4、“沟通合作”是组织文化的核心,是充分发挥组织活力的要素
二、发展政府组织文化的现实困境
通过先进的价值观体系和组织文化的建立,我们可以在几方面发挥文化在行政部门运作中的功能:一是强化组织成员对企业的认同感;二是组织成员不仅仅注重自身利益,更考虑组织利益;三是增强整个组织的稳定性,文化像一种黏合剂,通过为组织成员提供言行举止的标准,把整个组织聚合起来;四是文化作为一种意义形成和控制系统,能够引导和塑造员工的态度和行为。一个全国性的行政部门,特别需要一种强文化提供共同的价值观体系,从而保证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朝同一个方向努力。这是组织文化最重要也是最有用的一个功能。在现实中,组织文化并不是不存在,而是组织文化的作用往往“失位”甚至“错位”,比较明显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1、价值多元化
在调查队伍思想状况的调查问卷里经常出现这样一个问题:你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答案:A为了生存的需要B工作也是一种生活C为了自我价值的实现D为国家作贡献。一个单位的人,A、B、C、D每一个答案都有人选择。当然还有人在ABCD里都找不到确切的答案。还有其它更多的答案:为了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为了挣钱买车买房、为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为了别人羡慕的眼光、为了可以凌驾于人的权力、甚至只是为了追求一份美好的爱情„„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的价值需求逐渐分化,价值取向日益增多。一方面,这扩展了人们选择的空间,大大增强了人们的自主性,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但另一方面,价值多元化的日益扩展也使得人们对基本的价值判断产生了困惑和迷茫。人们在诸多的价值尺度和价值供给中感到无所适从,从而在实践中不得不向价值的多元化妥协。而正是因为这种多元的妥协,人们原先持有的一些基本的道德判断变得越来越模糊了。所以,在实践上,人们忽然发现,一些基本的是非、善恶、美丑界限开始被打乱,在很多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基本的原则。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公务员的价值观有两个层次:一是底线性价值,即自由平等、诚实守信、法制意识,这是作为社会管理者的基本价值观要求;二是导向性价值,即服务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意识和创新精神,这是理想性目标。实现这两类价值统一也是价值观建设的基本要求。
2、组织文化,只文不化
严格地说,中国文化是一个比较“务虚”的文化,我们古代的圣贤教育,是一种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封建教育,讲的是为人处世的道理,但文化里先天不足的是,我们讲道德,却忽略了法制;我们讲圣贤,却压抑了人求知、求变的个性;我们讲亲情,却形成了家族观念,变得保守、排外,比如中国人讲老乡、同学关系,其实就是这种家族观念的体现。中国的政府要向国际的、现代化的政府靠拢,不能完全的依靠所谓的传统文化,形式教育,并不能形成持续的竞争力,因为行政管理的深处是文化,是价值观。我们也经常看到,行政单位里的一部分人,大会小会上老是义正辞严地说要端正思想、艰苦奋斗、公正廉洁,正是这当中的许多人却因为抵抗不了诱惑,贪污腐败,最后被曝光。我们说要建立一个学习型的组织,但是我们发现,“学习型”组织的重要性讲过了,方向明确了,规划也有了,但是学习型组织并没有在实际工作中体现出来,工作人员仍旧不能自发地寻求合作,仍然只停留于静态的工作、重复性的工作,员工的相互影响、沟通和知识共享的程度仍旧很低,大多数人还在抱怨工作的无味与劳累。
长久以来的文化影响,造就了中国人的多重性格和多重人格,造成了我们对于信念和规则的表面性和多变性。
3、领导者单边管理特征明显
我们的行政部门,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管理体制,长期以来的组织习性使得大家习惯了领导下命令,大家都活在一种固定的模式下。我们的领导者或许会发现,当把许多工作任务下压时,却发现下级部门仅仅只是把任务完成,并且每一次的做法都类似,并不让人满意。这是因为下级部门作为任务的承担者,他们承担责任的能力和意愿没有发挥出来。尽管我们也有办公室、业务部门以及考核小组、综合楼建设小组、迎审小组等其它临时组织,但是这仍然是在直线职能体系下的分组织,这些分部门基本上都是眼睛看上,无论是在战略和战术上都无法有效整合.在这种情况下,往往是领导单方授权,下级部门缺乏承担责任的意愿与能力,责权利难以到位。
大体上来说,公共部门仍在延续着传统的人事管理思想:以事为中心,强调组织权威和个人服从,人应该绝对服从领导、组织和工作需要,侧重人力成本控制考虑;管理层次基本属于行政事务性工作,把人看作完成组织目标的工具,强化对人的控制,这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观念背道而驰。
三、政府组织文化的构建内容
要想切实建立组织文化体系,从政府所处的管理地位,执法环境,行业公共性特征以及其政府执政能力的现状、队伍的思想行为状况着手,因此要建立层次分明、规模恰当合理的组织并保持组织的开放性,在组织内尊重个体的价值和价值观,并协调个体价值与组织价值之间的关系;三是精神环境的优化,主要体现
在工作作风等方面的建设:
1、疏导价值观冲突,整合群体价值观
价值冲突是广泛存在的,我们经常遇到过分追求自身经济利益与集体提供的有限物质条件的冲突,个性自由与纪律约束之间的冲突、个人行为方式与制度规章之间的冲突……我们的工作人员,首先是社会人,其次才是单位人。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他们比以往任何时代的人更了解自己、更了解社会、更了解世界。所以,管理者首先要承认多种价值观存在的合理性,然后再对其进行引导,忽视、强制个体的价值观走向很容易将组织成员推向一个脱离集体的反面。重要的是要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在不同领域内选择对组织最有利的价值观作为标准,只有那种自身追求价值与组织价值目标严重背离的人,才应考虑舍弃。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在国外流亡19年,回国执政后,先后3次奖赏有功之人,其奖赏标准是:“夫导我以仁义,防我以德惠,此受上赏;辅我以行,卒以成立,此受次赏;矢石之难,汗马之劳,此复受次赏;若以力事我而无补吾缺者,此复受次赏。”。这个标准向晋国军民彰示了国君的价值主张,重耳以“仁义”施政,获得了成功。通过对冲突的总结和思考后发现:人类只有遵循“和谐”这样的价值逻辑,才是解决冲突,实现目标的合理方式。一代围棋宗师吴清源曾说“与其说围棋是竞争和胜负,不如说围棋是和谐”,吴先生通过围棋这种激烈的对抗运动领悟到了“和谐相依,方成棋局”实属不易。和谐是一种有序的平衡状态,表现为相异中的求同、渗透,排斥中的吸引、适应,体现了一种价值取舍中的整体优化之路。价值引导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组织范围内使价值实现最大化?”我们要选择影响组织价值的关键性变量予以改进,在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下,使组织成员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我们希望全体人员做出认真的思考与慎重的选择,真正弄清楚我们今天的选择对于组织的未来将意味着什么,对每个人的未来又意味着什么。进而围绕着这个终极的价值和最高的理想,我们必须系统地做出思考和安排,确立我们系统的价值观和做事原则。
2、积极暗示,让组织成员认识到职业精神是自身的需要
“敬业奉献、积极创新、高效服务”是公务员的职业操守和精神境界。讲职业精神不需要教条化,而是要“教化”。一个人在组织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从事什么样的岗位才是最好的呢?这没有固定的答案,因为有作为的人从来不把职位本身看得有多重要。孔子说过“君子不器”,君子在这个世界上不是作为一个容器存在的。所谓的容器就是合格地中规中矩地摆在那里做一份职业而已。所以一个真正的职业人,他的社会角色的变通的、与时俱进的,重要的不在于他的所为,而在于他所为背后的动机。他们是社会的良心。
思维决定行动,态度决定一切。
在海关,同样是面对永无休止的报关单证,一个人说:我这不是在服苦役吗?第二个人说:我在审单呢。第三个人说:我这是在建设西部强关呢。第一种人的态度是一种悲观主义的态度,当然工作的辛苦也是确实存在的;第二种人的态度是一种职业主义的态度,他知道要对得起他的薪水、职务和职称所以他的态度不低于职业化的底线。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器”的境界。第三种人是一种理想主义的态度,他知道他的每一步路都是有价值的,他的付出一定会得到最终的成全,他所做的事情不仅仅是一个器皿,而是关系到社会,我们的梦想,关系到我们最终能不能构筑起一个美好社会。同时有了梦想的力量,也就成就了一个超出平凡的个体。
所以我们要使组织成员认识到,敬业是一种心态,也是对自己负责的人生态度。很多人认为工作是一种谋生方式,是为了单位而做,“给多少钱做多少事”,但其实这是一种自私和短视的看法,敬业其实是为了自己,因为敬业的人才能从工作中学到比别人多的经验,才能获得更多的关注,而这些经验和信任便是他向上发展的踏脚石。
3、建立组织间横向沟通、纵向沟通的平台
政府的官僚制结构纵横交错、层层节制。这种组织结构使各层的人力资源管理权限受到很大的限制,政府的结构和管理模式基本上长期不会改变的,它的这种组织的高稳定性决定了其人力资源管理的稳定性是其它各类组织是不能比的。这种稳定性有利也有弊。有利的就是员工的组织预期和行为方式可以长期化;不利的就是政府的人力资源管理上缺乏活力。尽管我们不能够改变组织的结构,但是我们通过一些手段改变这种僵化的组织状态。领导和下属都应该主动地进行沟通,管理不是单行道,而是双向的。具体说就是,甲对乙有要求,乙要对甲有反馈。所以,甲对乙一旦有要求要提出,乙对甲要不断地反馈情况。强调彼此在不本位、不敬畏、不自我防卫、不先入为主的情况下共同学习,达到文化认同。
四、组织文化的构建措施
构建组织文化实质就是将政府组织的理念和价值观体现在管理制度中,体现在工作实践中,体现在工作人员的行为方式中,由此构成一个良好的组织文化氛围,影响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凝聚力,以文化的力量推进政府的可持续发展:
(1)、规章制度:政府的核心理念能够落实,最重要的应该体现规章制度中,使员工的行为能够体现出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如行为规范、外勤工作规范、服务行为规范、危机管理规范、人际关系规范等。还要有一定的奖惩机制,最重要的是激励的制度,将组织成员的价值观引导到主流价值观上来。
(2)、工作与决策:个人与集体共同成长的理念必须反映到日常工作和决策中,企业领导应该以身作则,做员工效仿的榜样,同时需要换位思考,尊重合理的意见,将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相结合。
(3)、典礼、仪式:必不可少的各类典礼和仪式可以有效推广政府形象,将政府的公众形象丰富生动地贯彻到各个方面。如各类会议、法制宣传、周年庆典以及节日等。
(4)、典范、英雄:为了实施和贯彻组织的文化,需要有各个部门及员工学习的榜样,树立典范或优秀人物可以让所有的员工感受到切实的影响。如海关系统将雪域高原的红其拉甫海关作为艰苦的单位典范,将彭非作为敬业创新的典范,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
(5)、传播途径、教育培训:要有效的传播组织文化,共享价值体系,也为了让干部职工切实参与到组织文化中,就需要建立畅通而多样化的途径。如内部网络、报刊、论坛、宣传阵地。并利用这些途径经常性地对员工进行教育和培训。这些传播媒体既需要政治化的,也需要个性化的。
(6)沟通机制:为了及时的反馈工作情况、组织成员的情况,沟通机制是必不可少的。如民主生活会、领导接待日、思想动态分析会等,最近又有政府干部开博客,公开与大众交流的报导,所以高程度沟通是一种趋势。
参考文献
[1].石伟,《组织文化---复旦博学.21世纪人力资源管理丛书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08
[2]萧鸣政,《中国政府人力资源开发概论/公共管理论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08
[3]徐京跃,《李长春:大力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新华网,2006.03.06
[4]华锐,《点击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10
[5]张云初 王清,《企业文化整合塑造》,海天出版社,2005.06
[6]于丹 , 《<论语>心得》,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02
[7]梁堂振,《资源沟通》,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02
[8]黄维德, 《组织行为学案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09
第五篇:关于组织企业赴美国参加2012CES的情况报告
关于组织企业赴美国参加2012CES的情况报告
2012年1月8日至1月16日,我中心组织青岛华世基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青岛云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青岛正茂电器有限公司、青岛昌美达电机有限公司、青岛山元电子有限公司等十家电子行业企业赴美国拉斯维加斯参观和考察2012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简称“CES”),与美国当地企业和协会机构举办了一系列经贸洽谈活动,并大力推介2012中国国际电子博览会。此次活动是我市第一次组织消费电子类企业赴美国参加CES,是帮助企业开拓新兴市场、促进我市电子行业扩大外贸出口的有益尝试,出访取得了积极的成效,随团企业一致表示满意。现将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是参观和考察了2012CES。CES是世界上最大、影响最为广泛的消费类电子技术年展,也是全球最大的消费技术产业盛会,该展览会专业性强,贸易效果好,在世界上享有相当高的知名度。历年的CES展会云集了当前最优秀的传统消费类电子厂商和IT核心厂商,展示最先进的技术理念和产品,吸引了全球的高新技术设备爱好者、使用者及业界观众。本届2012CES吸引了来自全球3100多家消费电子厂商,展出超过2万件数码新产品,其中,1 智能家电、4K超高清/OLED电视、Ultrabook超极本、影像新品、Windows 8及四核移动设备成为展会最吸引人的亮点。我市企业对有针对性地对该展会进行了考察,企业反馈效果良好。
二是与企业开展经贸洽谈。在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组委会CEA和美国驻中国大使馆商务处的帮助和支持下,我市企业在展会期间与CES参展企业开展了良好的贸易洽谈,就双方促成业务合作进行了有效推动。同时,在美国华人创业协会旧金山分会等协会机构的帮助下,我市企业与美国当地华人创业人士进行了约见洽谈和项目推介,为推动双方加强联络和开展合作做了有益尝试。
二、主要成果与收获
(一)及时掌握了全球电子行业发展动态,有效明确了未来电子行业发展态势。
本届CES展,微软、苹果、谷歌、Intel、三星、索尼、LG、联想、TCl、海尔、华为、中兴等国际知名电子领头企业展出了最新技术并发布了最新高科技产品,电子行业的创新能力和影响力快速扩大,亮点不断涌现,全球范围内的相关企业将在应用商店、互联网、移动互联和广播网无缝融合的背景下展开竞争,国际电子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一览无余,透露出三个大的热点:其一是大量平板电脑和超极本涌现折射出三大软件平台 2(Windows、iOS和安卓)和两大芯片架构(x86和ARM)的竞争日趋激烈,智能移动终端的竞争已经全方位展开;其二是智能互联电视平台和应用走向主流;其三是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影响力扩大,如联想、海尔、TCL、华为、中兴等企业发布了一系列亮点产品。此次CES展出的新技术、新产品、专题演讲和系列论坛都极大地预示和引领着未来电子行业的发展趋势,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是我市电子类企业把握行业动态和掌握全球电子行业发展趋势的最直接和有效的平台。
(二)受到CES主办方CEA的大力支持,有效推动双方深化电子行业方面直接交流与合作。
该展的主办方美国消费品电子协会(CEA)是声誉卓越的行业协会,该会通过制定科技政策、组织大型展会、进行市场调研、和建立行业战略关系来促进消费电子行业的发展,协会由2000多家会员企业组成,各会员企业的经营涉及音频、视频、移动电子、通讯、信息技术、多媒体产品及各种零部件的设计、开发、生产和销售以及各种服务。虽然我市举办的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简称“SINOCES”)与美国CEA已经有八年的合作关系,但我市电子行业企业组团参加CES尚属首次,这对我市与美国电子企业建立直接联系和促进合作有重要意义。在团组组织、邀请函发送、展会洽谈及出访安排方面美国CEA及美国驻中国大使馆商 3 务处都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都对此次青岛市组团参加美国CES给予了肯定评价,两个部门负责领导也表示将继续关注青岛电子企业发展,主动提供有可能性的业务和项目,并积极提供有效平台促进双方在电子行业领域的合作。
(三)与美国华人创业协会机构建立联系,为下一步我市企业开拓市场和开展合作提供有力条件。
“美国华人创业者协会”是活跃于美国侨界的华侨华人专业人士于2003年在美国创立的非盈利组织,主要目的在于加强有志创业者和创业有成人士之间的交流,促进在美华侨华人事业的发展,促进中美经济技术合作。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美的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已经有数十万,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希望通过创业进一步发展自己的事业,协会的成立将为在美国和中国创业的人士相互交流提供平台,发挥自身优势,整合各种资源,更好地找到创业和投资项目合作的切入点。通过与旧金山分会的见面会谈,双方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协会人员表示将通过多种方式,与我市企业就如何在美国和中国开展创业等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对我市企业开拓美国市场和寻求合作提供信息和帮助,并将适时组织相关人士赴青岛参观考察、投资项目和开展合作,有效帮助组织中国企业赴美开展技术合作活动。协会还表示将大力促成美国CEA协会成员企业与青岛华世基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青岛 4 山元电子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合作,并计划于5月份签订长期合作协议。
此次会谈树立了我市参会企业良好形象的同时,为我市企业开拓美国市场、推广产品和寻求合作增加了信心并寻求了有效途径。
(四)企业巩固了老客户资源,并积极拓展了新的业务渠道深化了外贸合作。
此次随团出访的共有9家企业全部都是电子类企业,虽然考察时间较短,但企业都反映收获明显,对美国市场情况有了更直接的了解,与当地企业建立了联系,为今后开拓美国新兴市场奠定了基础。
青岛云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拜访了美国波特兰的客户Powin,该客户2008年在美国上市,主要生产健身器材、汽车配件及新能源产品,其中新能源产品是该企业07年开始起步的产品,家庭应急电源系统等直接面对消费者。此次拜访双方增深了相互认识,在原有合作的基础上又达成了对新能源板块合作的新意向。同时,该公司还与美国的美中新能源促进会在节能环保项目上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正在洽谈推进有关合作事宜,收获颇丰。
青岛永捷电子商贸有限公司在展会期间拜访了因在金融危机期间失去业务联系的日本JVC、KENWOOD和美国AMERICAN HI 5-FI IND 26.、INC、POWER ACOUS TIK等终端客户,通过向客户提出更完善的解决方案和合理化建议,重新建立了联系和进一步合作。目前,美国、巴拿马和印度的客户已经进入试样阶段,双方合作有了良好的基础和推动。
青岛山元电子有限公司在展会期间重点对三星、LG、微软、Sony、松下和国内的华为、海尔、海信、中兴企业进行了营业情报和潜在客户的挖掘,与几家遥控器厂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并同美国UEI、深圳瑞摩特、上海索华等企业洽谈业务良好,目前都进入了洽谈合作阶段。
其它公司也都与对应的当地客户建立了业务联系,将进一步洽谈合作事宜。
(五)大力推介2012SINOCES展会,为我市消费电子博览会招商招展创造有利条件。
参会期间,我市代表团拜访了微软、惠普、IBM、索尼、松下、东芝、INTEL、三星、LG、海尔、TCL、海信、长虹等参展企业,介绍青岛投资环境并对2012年在我市举办的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做了推介,对参展的中国其他省市的企业进行了沟通联系,真诚邀请电子类企业参加2012CES,收到良好效果。同时,我们与部分金融投资杂志和协会机构洽谈协助招商和投资合作事宜,双方合作意向良好。
三、几点建议
(一)加大组织我市企业赴美国进行全方位商务考察的力度。
美国有着自身的独特的文化和政策,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差异导致双方企业在合作上可能出现沟通障碍,为帮助企业更好的了解美国文化和美国商务合作技巧,有必要组织我市有意向开拓美国市场的企业加大对美国市场的考察力度,加强联络和沟通,建立一个双方能高效和准确沟通平台。
(二)开拓新兴市场必须加强与当地政府和商务机构的合作。
通过此次经贸考察,我们感到:要全面系统地了解当地市场情况,迅速进入当地的商务渠道,加强与国外商务机构和政府组织的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得到商参处的支持与协助,就能够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与渠道,使企业进入当地市场更加便捷,借助这些商务机构成熟的商务平台和渠道,推动双方经贸合作交流,是成功开拓新兴市场的一条捷径,也是今后我们建设完善国际市场开拓体系和促销网络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SNIOCES应当深化与美国CES组委会CEA的沟通交流。
美国CES展会层次高、专业性强,拥有世界范围内的优秀参展商和客户资源,具有鲜明的行业前瞻性和引领作用,我市承办的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SINOCE)应当有效借鉴和学习其市 7 场运营和管理模式的成功做法,加大与美国CEA合作方的进一步沟通和交流,真正发挥消费电子博览会合作优势,形成双方合作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四)积极做好后期服务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创造有利条件。
通过此次组织参会了解到,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和寻求国际贸易合作的意向明确,对国外客户和订单的需求强烈,亟需有效途径了解国际市场和行业的发展态势,需要有效平台建立联络和促进合作,我们应更进一步做好企业后期跟踪服务,帮助企业建立畅通的联络渠道和搭建有效合作平台,并切实落实有关扶持政策和资金,解决企业寻求外贸合作中的瓶颈问题,逐步帮助我市企业扩大外贸出口和深化国际合作,有效帮助企业和行业做大做强。
特此报告。
二○一二年二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