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校内工学一体教室简介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校内工学一体教室简介
学校工学一体化教室有:发动机实训室4个(其中电控发动机室1个、发动机原理及拆装室1个、专用发动机拆装室2个)、底盘实训室1个、变速器实训室1个、汽车电器实训室1个、汽车高新技术实训室1个、模拟机实训室1个、仿真教室1个、钣金实训室1个、装潢实训室1个、喷涂实训室1个、电子实训室1个及汽车实训楼一栋。总面积 2500平方米,设备总价值达300多万元。
1.发动机室实训室
本实训室配置有太原艾逖汽车检测设备有限公司制造的丰田5A发动机控制台5台(其中电控2台、拆装3台)。
能够满足师生对发动机拆装的全面了解和功能的实践练习;供学生进行系统线路分析、各种传感器、执行器信号的测量,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
使学生能掌握发动机拆装的相关理论,会规范熟练的拆装技巧,并通过对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润滑系、冷却系、点火系、启动系、供给系的训练,提高学生对发动机整体拆装的能力。
2.电控发动机实训室
本实训室配置有太原艾逖汽车检测设备有限公司制造的电控发动机实训台2台、电控共轨菜油机实训台1台、汽油机发动机电喷系统示班1台、电控共轨柴油喷射系统示教板1台、金德汽车综合检测仪1台。能够满足师生对汽车电控技术的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具有发动机运转及显示、读码、消码、动态数据流读取、传感器信号模拟等多项功能并配有智能故障设置装置。
使学生能更好的掌握汽车电控技术的相关理论,会熟练的使用解码仪读码、消码、读取动态数据流,掌握各个传感器的作用,能快速的查出故障并消除故障。
3.专用发动机拆装实训室2个
本实训室配置有发动机实训台7台(其中柴油发动机2台、汽油发动机5台),专门用于学生练习工具的使用及发动机拆装,加强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满足师生对发动机拆装的全面了解和功能的实践练习;供学生进行系统线路分析、各种传感器、执行器信号的测量,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
使学生能掌握发动机拆装的相关理论,会规范熟练的拆装技巧,并通过对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润滑系、冷却系、点火系、启动系、供给系的训练,提高学生对发动机整体拆装的能力。
4.底盘实训室
本实训室配置有电液助力转向测试系统、电动助力测试系统实训台、电控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实训台、液压助力转向实训台、汽车电控悬架实训台、液压制动系统实训台、气压制动实训台、ABS制动系统示教台、蜗杆指销式转向器、循环球式转向器、齿轮齿条式转向器以及减震器实物等。面积:使用面积70M2。
能够满足师生对汽车底盘构造全面了解和在现各部件工作原理的需要;供学生通过各实训台对汽车构造有初步的认识。
使学生通过实训台和实物教具的拆装,能够掌握汽车底盘构造的相关理论,以及底盘各个系统的工作原理,会规范熟练的汽车底盘部分的组件,提高实际拆装的能力,为以后整车的拆装打下基础。
5.变速器实训室
本实训室配备有离合器示教台、桑塔纳手动挡变速器、桑塔纳自动挡变速器、自动挡变速器示教台、传动系模拟器、自动变速器液压传动装置、万向传动装置、主减速器模拟器、差速器示教台、行星齿轮组示教台等。
面积:使用面积70m2
能够让同学对汽车底盘传动系的构造全面的了解,并对传东西各部件工作原理有一定的认知;学生通过各实训台对汽车底盘传东西有一定的了解和对专业知识产生兴趣。
使学生通过实训台和实物教具的拆装,进一步掌握汽车传动系的相关理论,以及传动系各部件的工作原理,在拆装的过程中提高实际拆装的能力,理解传动系各部件在整车运行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为以后整车的拆装打下基础。
6.汽车电器实训室
汽车电气电路实训室现有全车电气示教板2台,电源系统示教板1台,起动系统示教板1台,点火系统示教板1台,汽车音响系统示教板1台,全车灯光示教板1台,万用表2台,汽车直流发电机5台,永磁减速起动机5台。学生能通过本实训室进行汽车电气电路工作原理及结构的学习和检测,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直观认识,提高实践操作水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汽车高新技术实训室
本实训室配置有太原AT科教设备有限公司制造的汽车风窗玻璃清洁器示教板1 台,汽车电动座椅示教板1 台,汽车GPS导航定位系统示教板一台,汽车定速巡航系统示教板一台,汽车电控中央门锁及防盗系统示教板一台,汽车倒车雷达系统示教板一台,汽车安全气囊实验台一台,汽车手动空调实验台、汽车自动空调实验台各一台,CAN---BUS系统实验台一台。
能够满足师生对汽车辅助电器及高新技术知识的全面了解和检测维修技能的训练。使学生能掌握汽车辅助电器类型、基本构造及工作原理,了解现代汽车高新技术的发展动态,初步掌握现代汽车高新技术知识。
8.模拟机实训室
本实训室配置有北京中硕宏业科教设备有限公司制造的主被动式汽车驾驶模拟器12 台(大车6台、小车6台),其规格为:1450×830×1450(mm)
面积:使用面积70m2。
能够满足学生对汽车驾驶员考试科目(科目1考试题库、科目2、3实操考试)的全面了解和技能的模拟实践练习;供学生使用汽车模拟器对汽车驾驶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使学生能掌握汽车驾驶的相关理论,会规范熟练的操作汽车模拟器,并通过对模拟器设置的初级、中级、高级场景的训练,提高实际驾驶能力。
9.仿真教室实训室
本实训室配备清华同方台式计算机42台、交换机2台、大众汽车网络版景格教学软件一套。软件包含发动机、变速器、空调、汽车电气、动力转向、ABS六大块;每个模块中包含基本结构、原理介绍、模拟装配、故障维修、考核、推出六个部分。
能够采用二维和三维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生动地、详尽地展示六大模块的基本构造与工作原理及模拟装配、故障维修、考试等教学功能。使学生在模拟状态下六大模块的基本结构、原理介绍等有场景性进行拆装及学习。
10.电子实训室
本实训室采用的是上海科荣科教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KRA---98通用电工、电子、电力拖动(带直流电机实验)四合一实验室成套设备。实训室一共有十三个实验台,主实验台供教师作实训指导,其余十二台供学生实训使用。
十三个实验台包含有万用表、电压表、电流表、三相实验电路板、二极管、晶体管、示波器、指示灯、单刀双掷开关、双刀双掷开关、负载电阻、双七段显示器、集成译码器、白炽灯、晶闸管等电子实验器材。
学生在该实训室能完成的实验项目有:万用表的测量技术、验证基尔霍夫定律、同名端的测定、三相交流电路的联结、二极管极性判断及特性测试、晶体管极性判断及测试、调整及测量电压放大器、测量整流和滤波电路、调整和测试晶体管稳压电路、三相桥式整流电路的接法、逻辑门电路、译码显示电路、晶闸管特性测试。
实训室所包含的实训内容加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实践技能,在学习课本电路基础、电子技术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解决汽车电气设备的基础问题的能力。
第二篇: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个人简历
个人简历
姓 名
白杨
性 别
男
照片
出生日期
1992.12.08
民 族
汉
政治面貌
团员
健康状况
健康
学 历
中专
学 制
三 年
专 业
汽车运用与维修
联系电话
1582538089
4籍 贯
宁夏 中宁
毕业院校
宁夏交通技师学院
求职意向
汽车运用与维修
所获荣誉
“。在校期间每学期都获得奖学金”。
教育背景
2000年8月—2006年7月 就读于中宁县杨庄子小学
2006年8月—2009年7月 就读于中宁县喊叫水中学
2009年8月—至今 就读于宁夏交通技师学院
主修课程
《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维修技术》。《汽车机械基础》。《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等。
实习经历
在校期间参加为期一个月的军训,发动机底盘拆装实习电器维修检测试验,在学校期间进行驾驶实习和整车拆装实习
自我评价
我是个性格开朗的人,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做事积极上进、仔细、严谨、吃苦耐劳、为人诚恳、上进心强,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和创新意识接受专业知识能力强,专业知识扎实,用自己的爱心和责任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及工作,做事有始有终。
求职意向
汽车维修。制造及营销 设备控制维修相关方向
第三篇: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简介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电子机械工程系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简介
我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成立于1996年,至今已培养了九届汽车专业毕业生。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敬业及团队合作精神,掌握适度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能解决车辆使用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并熟练掌握现代汽车维修保养与检测技术的知识与技能,适应现代汽车检测、故障诊断、修理和管理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目前校内建有占地3500余平方米、教学设施较为完善的汽车实训基地,本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目前已初具规模。此外,本专业长期以来,广泛与社会、行业、企业有密切的联系,与不少汽车相关企业形成了较为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了一批校外实训基地,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了很好的保证。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具有汽车专业大专水平相应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文化素养,掌握现代汽车结构、原理、性能等专业知识,同时具有较强的汽车运用、检测与故障诊断、维修服务等方面实际操作技能和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学完规定课程考试合格后,在取得汽车专业大专毕业证书的同时,考取汽车驾驶证和汽车修理中级技术等级技能证等专业相关技术等级证书。学生毕业后能较快适应汽车相关企业岗位工作需要,同时具备一定的自学提高的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1、掌握较扎实的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基础,并具有一定的外语基础;
2、握汽车维修必需的技术理论及汽车检测与维修的工艺规程,具有汽车维修等方面的信息获取,故障诊断测试等汽保仪器、设备的操作养护能力;
3、掌握汽车零部件拆装、故障诊断与维修等技能,获得汽车维修中级工以上国家职业资格等级证书;
4、具有一定的自学提高的能力,了解并跟踪汽车技术发展动态,有获取新信息的能力。
5、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态度、有团结合作精神,有适应汽车各岗位的综合职业素质。职业能力与素质训练:
汽车专业学生具备国内外汽车保养、检测与维修能力、汽车驾驶能力、汽车运用和技术管理的能力、汽车营销与评估能力其它能力等。在校期间还进行相关的职业技能训练,如汽车基础工艺实训、汽车发动机和底盘拆装、汽车电器拆装检修实训及中级汽车维修电工考证、汽车驾驶训练及考取汽车驾驶证、汽车维修综合实训及中级汽车维修工考证、毕业综合实习、毕业论文撰写等,我们的目标和要求是让学生具有“毕业即顶岗”的能力。
通过各门实践课程的模拟职业训练和在工厂中的顶岗实习,使学生具备汽车行业必须的综合职业素养。
教学方案
全日制专科学历教育,学制三年,实行学分制,鼓励学生修满学分提前毕业。实行灵活的选修、辅修教学,学生可根据自己兴趣选修或辅修相关课程。
主要课程:
《机械制图》、《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电工与电子基础》、《液压与气动技术》、《AUTOCAD》、《微机原理及应用》、《汽车发动机构造》、《汽车底盘构造》、《汽车电器设备》、《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市场营销》、《发动机电控技术》、《底盘电控技术》、《汽车空调》、《汽车专业英语》、《汽车维修技术》、《汽车运用工程技基础》。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与活动:汽车基础工艺实训、计算机基础、AUTO CAD操作实训、汽车电工电子基础实训、汽车维修综合实训(发动机)、汽车维修综合实训(底盘)、汽车维修综合实训(测绘)、汽车电器检修实训、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实训、汽车底盘电控技术实训、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实训、汽车驾驶实训、汽车维修技术参观见习、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第二课堂活动、毕业综合实习、毕业论文撰写等。
教学模式、方式
教学实施围绕“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开展,并借鉴德国“双元制”、北美“CBE”等教学模式。本专业教学实行“2+0.5+0.5”模式,实践教学实行“开放式”、“一体化”教学模式,英语、计算机教学三年不断线。
《汽车构造》、《汽车电器》、《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底盘电控技术》、《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等专业课程的教学采用“一体化”教学方式,将理论、实践教学相互交融,使学生“在教中学,在学中做”,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有机结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师资情况
共有专、兼职教师16人,其中副教授2人,高级工程师3人,高级技师2人,讲师、工程师6人,研究生2人,专职从事实践性教学工作的人数4人,双师型教师11人。有来自生产第一线的兼职教师4人,共同组成了结构合理、多层次、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目前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已具备较强的师资条件。
主要教学实验、实训设备
校内设有汽车技术实训中心,占地面积约3500平方米,内设有汽车构造实训室、汽车检测实训室、汽车电器实训室、汽车底盘电控技术实训室、金工实训室等,设备总值约200万元。有实验实训用大车2台、小车5台,四轮定位仪、发动机性能分析仪、EQ6100汽油机性能实验台架、汽车废气分析仪、解码器、发动机综合测试仪;自制电控发动机检测实验台架、自动变速器实训台架、汽车电器实验台架、透明汽车模型、示教板、拆
装用汽车总成、零部件一批、维修设备、工具一批等,能很好地满足汽车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
产、学、研合作伙伴
多年来,《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注重学生的校外顶岗实习实训教学,与广西及区外的多家汽车相关企业有广泛的联系和密切的合作,陆续建立了一批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训教学基地,其中有广西交通高级技工学校、广州白云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外运广凌汽车修理公司、广西久凌汽车修理公司、广西达安机动车驾驶培训学校、广西区政府车队汽车修理厂、南宁市丰田汽车大修厂、南宁市富达汽车修理厂、欧亚笛威汽车技术公司、广西华桂进口汽车修理厂、南宁鑫广达乘用车公司等。通过与这些企业的合作,开展“产、学、研”联合办学,实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受益。
教学科研成果、教材建设
汽车专业教师主持院级教学研究项目3项、国家机械职业教育中心教学研究课题一项、参与自治区级教学研究课题2项,实验室设备制作立项近10项。教师发表专业论文20多篇,参编机械工业出版社组织的高职规划教材《汽车机械基础》,2002年公开出版,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机械制图》、《金工实习》,2006年正式出版并使用。北京大学出版社的《汽车机械基础》2007年秋正式出版。另有《交通监理》《汽车构造实验指导书》、《汽车维修强化训练》等自编教材等十多本。另外,教师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制作有《汽车构造》、《汽车空调》、《发动机电控技术》、《机械制图》、《AUTO CAD》、《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汽车机械基础》、《汽车文化》、《汽车营销》、《汽车运用工程基础》等多媒体课件十多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适应的岗位群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面覆盖汽车运用、检测、维修等行业相关岗位群,涉及到汽车运用、检测、维修、保养、销售及交通运输等汽车相关领域。该专
业毕业生能够汽车修理厂、汽车营销部门及交通运输及管理部门工作,担任汽车维修与检测调试、业务等工程技术人员。
学生特色及专长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毕业生具备有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检测、汽车电子技术汽车维修企业管理应用能力。适合在汽车服务行业从事生产第一线技术工作。在校期间,学生通过培训考取下列职业资格证书和技术等级证书:
● 高等职业院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 B级证书
● 全国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考试一级证书
●通过汽车维修工中级技能鉴定,获得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颁发的汽车维修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中级汽车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证书、汽车驾驶证等。
本专业学生在职业资格鉴定考试中通过率达95%以上,“双证率”达100%,不少学生持多证毕业。这样的职业能力训练和考核对学生的顺利就业及工作能力的提高等有良好的效果。
毕业生就业率
多年来汽车专业毕业生一直供不应求,就业率高。2004-2006年我院汽车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分别为96.55%、95.53%,98.26%,均超过了95%。近两年的就业对口率分别为:87.85%、95.57%,成为了我院的一个热销专业。
目前,我国汽车行业发展迅速,我国的汽车年产量已超过法国,跃居世界第四位。我国将“择优选配、正确使用、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合理改造、适时更新”作为目前汽车使用管理的方针,并相应发布了《GB/T18344-2001〈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等相关法规。汽车维修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将有数量和质量上的提升的需求。结合目前汽车行业的状况,汽车专业适时进行专业教学改革,调整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方向,进行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使培养的毕业生能更好的适应职业岗位的需要。我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汽车教研室2007年7月10日
第四篇: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扮演的是一种家长式的讲解者,在课堂上,通常都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使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在课程设置上,教和学2个方面都存在问题,影响了教学培养目标的实现。
1传统教学法的现状
(l)中职学校学生的文化知识基础较差,多数是初中毕业考不上高中才选择报读中职学校,这部分学生学习缺乏空间想象力,普遍感到学习困难。尽管学校方面加强了直观教学,但学生对汽车零件的空间形体、零件之间的位置关系、装配关系及传动关系、工作原理等难以形成完整的认识。学生普遍感到专业技术理论难学易忘,厌学心理普遍,靠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实习教学阶段,学生对此虽较感兴趣,但学生此时掌握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已遗忘很多,往往限于模仿性的操作训练,而无法做到触类旁通,形成系统技能。由于理论和实习教学各个阶段的认识方法单调,学习内容、阶段脱节,学生的专业兴趣得不到激发,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专业技术的方法和能力难以得到很好培养。
(2)3门专业技术理论课的教学安排时间跨度大,同一个汽车部件总成(如发动机的构造与维修)的构造、修理、故障排除课程教学内容的教学时间为2个学期,学生对某一部件总成结构的认识是断续、分散的,整体认识不清楚、理解不透彻,学习难以深人。而且,大多数中职学校将教学分为理论与实习2个部分。教学上自成体系,互不干涉,各有一套人马。专业技术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分段实施,理论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各负其责,造成了教学相互脱节,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难以有机地结合。教学过程中往往出现各自为政和相互推诱的现象,教材之中各教学章节的内在联系得不到协调,教学内容不能合理统筹。
(3)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法,容易产生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不利于造就一支既能讲授专业理论,又能指导学生实习的复合型专业教师队伍。
(4)目前,中职学校的学制都是3年,但大多数实施“2+1”的教学模式,即前2年在校学习,第三年进行顶岗实习。教学内容较多,但教学时间相对不足。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兼顾讲授理论和实训两者,这是摆在中职学校面前的一个的难题。
2适应教育新形势加强新教学方法的试探由于社会的发展,教学形势相应改变,迫使广西机电工程学校积极地进行模块式一体化教学的探索,近两年的实践证明,新教学方法的成绩十分可喜。汽修专业课程模块划分为:发动机、底盘、电器、维护、空调、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与排除七大模块。每个模块按“循序渐进、由浅人深”的原则排列,每个模块可初定为3周教学时间,各大模块按系统机构的不同,分设各个专业课题。例如,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应根据发动机的总体结构,可按照两大机构和五大系统细分为7个相对独立的子模块,子模块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特别是有先后顺序的子模块,应按前后顺序组织教学,将汽车类技能型人员所必需的汽车各总成的结构、工作原理、维修、运用、故障诊断与排除等知识,综合与重组后,分模块在同一课程中讲授,促使学生知识与能力有机结合,提高了教学效果。3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方式的实施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是一种与传统教学中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不同的全新教学方式。
3.,理论讲解理论讲解阶段是实习教学环节中讲授指导部分,具体分为知识点和技能点2个方面来讲授。3.1.1讲授相关知识点一堂课教师一般最多讲解2一3个知识点,知识点太多容易给学生的学习造成负担,也容易造成知识点相互之间的干扰。知识点应该选择与实际工作紧密相关的内容,要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例如,在讲授机体组构造与拆装时,知识点包括机体组的作用、组成,教师应重点讲授气缸盖的拆卸与安装的原则和方法,气缸盖的拆卸与安装是汽车维修中需掌握的最基本的技能,也是考证和技能比赛的项目之一。
3.12讲解具体的技能点讲解每个模块单元的重点,一个模块单元精选一项特定技能,这样易于学生掌握。例如,在讲授机体组的检修时,技能点放在汽缸磨损的检测上,从汽缸磨损的原因、位置分析,了解圆度和圆柱度的概念,再详细讲授汽缸测量的方法和步骤,每讲一个步骤,接着示范一个操作动作,便于学生在操作示范过程中加深对技能点的理解。.2实习11根据学生的特点及中职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把握好各个实训环节。
3.2.1课前准备根据模块教学课程要求,做好实训前的各种准备,找准实训中的重点、难点,克服实训中的随意性。课前准备分为3个方面: ①备工具:准备好每次实训课所需的各种工具,对本次实训项目、内容,教师应做到心中有数。
②备学生:由于实训的班级实行轮流制,学生流动性较大,及时了解各班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态度,增强实训的针对性。
③备教法:根据课程进度选择适当的实训方法。
3.2.2现场示范指导 3.2.2.1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进行描述教师应用熟练、准确、规范的动作来进行示范。示范时要用正确的速度将全部操作动作有机地衔接起来,形成完整的操作过程,使学生形成完整和正确操作过程的概念。例如,在进行活塞连杆组的拆装示范时,先描述活塞连杆组拆装的注意事项、安装记号及朝向、螺栓的力矩要求等,然后按技能比赛的要求进行示范操作。
3.2.2.2复杂动作要进行分解、示范一些复杂的动作要进行分解示范,并且要慢速示范,边讲解边示范,讲解与示范要相一致。例如,在讲授链轮传动的气门间隙的调整时,其难点是找出第一缸压缩上止点,大多数学生不知道如何找出第一缸压缩上止点,以为对上上止点记号就行了,而不了解还有一个排气上止点,所以在示范气门间隙的调整时,先分解每一个动作,先找出第一缸,确信每一位同学认识第一缸后,再找出进气门,再看摇臂动作,最后对齐压缩上止点记号,再分2次进行调整,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讲,边讲解边示范,这样学生较容易理解接受。
3.2.2.3指导详细的操作步骤教师对于动作要领、注意事项、重点与难点要特别提醒学生,保证学生以最佳方式学习技能。例如,发动机的拆装,拆装过程中的各种注意事项,拆装的方法、顺序、技巧,零件检测,工具的正确使用等作为实训的主要内容,特别是在讲解和示范发动机拆卸的顺序时,应先把拆卸的顺序表板书好,然后根据顺序一个部件一个部件地拆下来,边拆边记零件名称,边观察安装部位、各种安装记号。安装时,重点指导不可互换件的安装记号,有要求的螺纹连接件的力矩和顺序,关键零部件的配合间隙的调整等,其中难点是气缸盖的拆卸与安装方法,这要求每一位同学都要掌握。
3.2.2.4加强课堂巡回指导提高训练效果的巡回指导是模块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在学生动手实训过程中,能及时发现学生在操作训练中存在的理论性错误并及时纠正;对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能及时解答。同时,反复强调训练的进度和要求,对有安全隐患的操作及时提醒。巡回指导要求教师要有细心和耐心,这些教学方法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所以教师的责任重大。
3.3课后总结课后总结是就本模块单元有关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总结,使之系统化,并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得到巩固提高,为下一个56实训环节做准备。
3.4成绩考核每个模块单元的教学内容结束后要进行学生学习成绩考核评定,每一项目都有评分标准,总分作为学生学期段考成绩。
4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方式的启示
(l)该教学法可使技能操作训练与专业理论紧密衔接,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理性与感性的同步认识,使学生有较多机会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反复对照、理解。模块式一体化教学在一段教学时间内,只把一个部件总成结构作为重点的认识对象,从构造、修理工艺到诊断与排故课程,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使他们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在大脑中形成对该总成结构系统、完整的认识。
(z)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内容的反复交叉、不断更新,使学生产生学习新鲜感。理论指导下的技能训练,能使学生感觉学到了实在的本领,自信心增强,技能形成进程加快。而且,学生在专业技术理论指导下对各汽车部件总成的解体、零件的检修、组装及按工艺要求调整,既保证了实习教学的质量,又保证了教学设备的完好。
(3)模块式一体化教学增加了师生之间的直接接触,教师能比较直观地了解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操作能力的程度,有利于切合实际地从不同角度、用未同方法加以指导,因材施教,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5模块式一体化教学的新建议
5.,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单靠学校的投资很难满足模块化教学对设备的要求,建立一批校外实习基地,给学生提供能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学习的机会。比如,“4S”店、大型汽车维修厂、汽车美容店等。实习基地的建设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法开展,校企合作的较好方式是对口培养,学生到实习基地实习,然后在实习基地就业。学生在实习基地实习的过程中,学校有针对性地聘请企业的高工、高管进行现场操作,指导学生对实际故障进行剖析、排除,这样可以较快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5.2加快师资培训力度为了尽快适应中职教学改革的需求,笔者在近一年多来在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探索中深深体会到,该教学方式对教师理论水平、实践动手能力和运用教学设备的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中职学校可采取多渠道的方法,例如可以请专家到校为教师上课,教师带着问题,到大型企业汽车维修厂、“4s”店进行短期学习、实践,不断提高、充实教师自身的水平;也可以进行教师间相互交叉培训,完善教师集体讨论制度。
5.3对现行的教学计划、大纲、课程设里进行调整、修改目前,旧的教学计划、大纲、课程设置已与现代社会需求不适应,需要编制出更实用的与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方式相配套的教材。
第五篇: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剖析报告(DOC)
一、专业设置与专业培养目标
1、专业设置与发展回顾
汽车运用与维修设置于1975年,迄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基本学制为3年。专业名称规范、科学、专业口径宽窄适当。在当前的职业教育背景下能在认真开展市场调研;准确把握市场对各类人才需求;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适时调整;具有专业鲜明的专业特色;体现了较强的针对性、灵活性和适应性。(1)专业设置行业背景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中国汽车维修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车辆主要集中在运输企业中汽车维修主要是附属于运输企业,独立的汽车维修企业非常少。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车辆分布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车辆的社会化和私家车的大量发展使汽车维修业走向社会化,并促使汽车维修业从产品型的行业向服务型行业的转变,按照市场化的要求,形成了一个社会化的、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相对独立的行业。国道路运输市场,特别是汽车维修市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而逐步对社会进行开放,交通部于1983年提出了“有路大家行车,有水大家行船”的开放政策,出现了各行各业、各部门、各单位都来从事投资少、见效快的汽车维修业的状况。1983—1989年这6年间,汽车维修业户飞速发展由2万家增长到10万家,1989年后企业数量每年仍以较高的速度增长。截止到2006年底,全国共有汽车摩托车维修业户34.3万户。其中汽车维修业户26.07万家,一类汽车维修企业0.97万多家;二类汽车维修企业5.1万多家;三类汽车维修业户近20万户,摩托车修理业户8.3 万家。从业人员达到231 万多人,其中技术负责人22.8万多人;质量经验员19.2万多人。2002 年,汽车维修量首次突破1亿辆次,2006年达到1.96亿辆次。其中整车修理113万多辆次,总成修理388万多台次,二级维护2357万多辆次, 专项修理1.53亿辆次,维修救援275万多辆次。全国建立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1590多家年检完成测量达到1729万多辆次。但是中国汽车维修行业人员现状和培养与汽车技术的发展和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仍有一定的差距存在一些问题如:从业人员的总体素质低、掌握现代诊断技术的技能型人才短缺。(2)专业建设历程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设置于1975年,是我校的传统专业,也是自治区级重点专业。近几年来,随着职业教育的改革的深入进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紧跟职业教育发展脚步,及时成立了由汽车维修行业、企业、专业教师共同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议,研究讨论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校企合作途径、方式,审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根据收集到的行业人才需求信息及时提出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意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了加强实践教学,汽车驾驶与修理专业逐步实施了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技术服务等内容为一体的课程改革,取得一定成效。近几年先后与大超4S店等10多家企业签订了长期的实习、合作及就业协议。专业每年定时召开由行业、企业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合作企业参加的校企见面会,通过行业、企业与学校充分沟通与交流,针对汽车维修行业发展,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3)汽车专业“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
培养素质高、综合职业能力强的实用人才,是现代职业教育的目标。哈密职业技术学校为加强技能操作训练与专业理论指导的紧密结合,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应市场和社会需要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将相关的专业课程融合在一起,并把理论指导穿插在技能操作培训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一体化”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是将专业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科研、技术服务与生产融为一体,利用先进的教学设施和生产设备,运用多媒体、实物教具、练功台、生产设备等,实现了专业理论知识传授和实践操作技能训练的统一。经过几年来的试点,我们认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色,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是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职业教育办出特色的关键,通过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使人才培养由学科型教学向职业技术应用型教学的转变,顺应了职业技术教学的技术性,实用性人才教育的要求,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首先应根据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来确定应开设的课程和课时分配。整合专业课程与实践课程设置;突出职教特色,强化技能训练。实践课时至少要占教学总课时的12。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形成一支高素质的实践教师队伍。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改革是教师校本培训的重要途径,给教师提出了极具挑战性的问题,促进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进行充电,在实践过程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在实际教学组织过程中,根据该专业所对应的工作过程,根据培养方向划分若干个学习模块,根据特点实行教学。为保证每个模块的课程容量,一般可根据内容和课时分解为4—6个课题、单元;每个课题又可细分6—8个分课题、单元,以便于操作。建立有效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在技能训练计划和技能项目分配表上,要明确的体现出每一门课程、实习的具体任务和技能要求,每一学期或每一阶段技能应达到的程度,这样就保证了进行阶段考核和课程考核的准确目标。只有通过严格的考核,才能使每一位学生从中找到差距和不足,以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毕业时还必须通过劳动部门的综合考核,取得职业资格证书。(4)专业发展现状
专业经过30多年的建设发展,已经成为地区汽修行业主要人才输送基地。目前,本专业毕业生可以满足行业人才需求量的大部分毕业生供不应求,企业用人单位需求旺盛。
专业现有专任教师9人,行业兼职教师2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6人,占67%;中级职称2人,占22%;“双师型”教师8人,占88。专业实验实训设备齐全,具有8个专业基础及专业实验室,8个校外实训基地。教学手段先进,建有学校网站。
2、专业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规格(1)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一定的专业汽车维修理论知识,从事汽车检测、维修、检修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和生产技术管理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综合素质较高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2)人才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当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的心理素质、较高的创业精神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质。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
本专业培养汽车驾驶和汽车保养维修的专业操作人员,毕业生主要从事汽车驾驶及汽车维修等工作。本专业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的锻炼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一)较系统地接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使学生具有高尚的社会主义情操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愿意为祖国建设服务的奉献精神,具有一定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修养和基本能力。
(二)通过对汽车专业理论的学习,掌握汽车整车和各个总成的构造,以及有关汽车机械、液压、传动、电子的原理,使学生具有比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三)进行汽车故障的诊断和排除等维修技艺的实操训练,具有汽车维修技术和运用各种检测仪器,诊断排除汽车故障的能力。
(四)具有的计算机运用能力,熟识各种现代汽车检测方法和手段。
(五)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件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六)具备从事汽车使用和维修单位的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具有从事汽车及配件的营销和保险业务的初步能力。
(七)熟悉国家关于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维修企业的组织、管理、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二、科目课程
1、有比较规范的科目课程教学大纲和实训大纲
经过多年的职业教育实践,定期组织专业建设委员会、行业专家和专业教师多次对专业教学大纲、实训大纲进行讨论、修改和完善。现已制定出了一整套完备、适用、规范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各科目课程教学大纲、实训大纲。
2、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教学研究
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教学研究并行,以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在职业岗位分析的基础上,由行业、企业专家与专业教师共同分析确定本科目课程面向职业岗位应完成的知识、技能、关键能力、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具体任务和要求。
3、课程改革与开设
针对专业培养目标以科目课程改革为基础,进行必要的课程整合,根据职业岗位需求开设新课程。以汽车维修工职业技能鉴定规范中的操作技能(应会)鉴定项目为一个教学体系,汽车部件总成作为教学体系的核心。以鉴定项目的考核要求作为教学体系的教学目标,将该部件总成涉及的“汽车构造”、“修理工艺”、“维护和排故”三门课程中的有关内容有机地结合。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的教学时段内只将一个总成部件作为教学重点,完成“构造”、“修理工艺”、“维护与排故”从理论到基本技能操作训练的全部教学内容,使学生获得部件总成(结构)、连续、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4、教材选用
选用优秀中职教材,重视教材建设,积极开发适用本专业实训指导书。教材内容要紧密结合汽车修理行业生产项目,以技术应用为主线,突出实用性、可操作性,反映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专业教师还制作了大量课程教学PPT多媒体讲稿。
5、精品课程建设
学校重视精品课程建设,目前正在申报《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自治区级精品课程,还有多门课程正在积极筹备、申报自治区级和校级精品课程。
三、教学环节
1、教师教学(包括理论和实践教学档案规范、齐备)学校教师根据每学期学校下发的教学任务,提前领取教材,利用假期完成备课任务。同时学校安排教师实践锻炼,如到企业挂职锻炼等途径培养“双师型”教师丰富专业教师生产实践经验。同时不定期开展教研室教学研讨会,以提高教学水平。学校统一要求代课教师在开学前由教研室主任先审查学期授课计划、理论和实训、教案准备情况,不符合要求的退回修改,合格的签署意见报教学部主任签字盖章实施,期末连同授课教案、教学工作总结、成绩等教学材料上交教学部检查审核后存档。
2、必修实践实训课全部开出,“生产实习”工作组织有序
学校对专业实践教学非常重视,要求每门课程必须按要求开出所有课程实习,因特殊原因不能开出的,须作调整,并说明原因上报教学部批准后方可调整实施。目前,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课开出率100%以上。
“生产实习”工作利用每年校企见面会,以企业为主,制定详细的生产实习计划、考核办法。同时,明确生产实习期间指导教师的职责,加强对学生实习工作的指导、检查、考勤和绩效考核,指导学生完成实习技术报告的撰写。
3、考核形式
理论课程、实验课程、实际技能、综合训练等均有考核标准,并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形式。
(1)理论课程的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教师根据所任课程的教学内容出A、B 考卷并附上评分标准。(2)实训课的考核
(一)实习课和实践技能考核,在实训大纲和指导书上都有具体的评分标准。
(二)生产实习考核,则按企业实习完成情况进行评分。(3)考试形式主要有笔试、口试、操作等。笔试有开卷和闭卷。实训课多采用口试或操作,理论课则主要采用闭卷笔试。
4、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推广多媒体教学
本专业实践性较强,很多课程与生产结合密切。因此,在教学方法上,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方法,运用多媒体课件、模拟软件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进行教学,充分利用现场、实训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四、职业素质教育
1、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充分体现职业素质教育
从职业岗位分析入手,对职业素质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如职业知识能力素质、关键能力、职业道德、工作态度等方面分析入手,并转化到课程,包括生产实习中实现。
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广泛吸纳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参与增强了职业性和实用性。课程体系设计紧紧围绕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开设德育活动课、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安排生产实习,充分利用企业人文、管理环境。除对学生职业岗位知识能力培养外,同时注重学生关键能力、良好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道德的养成。
2、职业素质教育始终贯穿于人才培养过程中
通过入学教育、军训、课程教学、实训教学、实验、课程实习、生产实习等人才培养过程,注重职业态度、职业道德、吃苦耐劳精神的教育。同时,学校有组织、有计划地聘请企业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到学校开展专题讲座。在执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在教学计划执行过程中充分体现全程贯穿素质教育的特点。
3、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经常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和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学校由专人负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平时注意了解、观察学生、开展个别谈话、电话咨询,并根据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开导。
五、教学环境
1、校内实训设备与实训环境
实践性教学是《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的重要方面,是对理论教学的巩固和应用。在校内我们依据教材和教学需要建设了一系列实训室,逐渐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融合,课堂教学和实训教学的融合。
2、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利用
为使课程教学更加紧密联系企业,满足企业的要求,我们建立了相互依托、共建双赢的的校外实训基地。在校外实训基地中,企业技术人员作为学校外聘教师,在现场为学生进行讲解,同时企业为学校专门提供了实训工作台、实训教室和实训设备。
目前我校已与大超4S店、振华公司、华月汽车修理厂、阿潘汽车修理厂等8家汽车行业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协议。校外实训基地承担我校学生汽车结构认识实习、汽车维护维修实习、汽车制造工艺实习、汽车总装实习和毕业实习。可使学生顶岗实习、带薪实习、半工半学。
在实习基地建设中,与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学校承担企业员工的理论培训和技术资料的咨询,学校将购置的部分生产设备借给企业,使其同时发挥生产作用和实训作用,企业在实习生中选拔优秀毕业生为企业正式员工。
六、产学研结合
1、专业指导委员会参加教育教学全过程
本专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的教学机制,先后聘请本专业、本行业内有较高造诣和丰富实践经验的知名专家、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行业企业主管领导组成了专业指导委员会。专业指导委员会以座谈、研讨、讲座等工作方式进行。指导与协调市场调查论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大纲的研讨、实训基地建设等。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建立,在校企合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提供了行业重点人才需求信息。以保证本专业一定时期内的方向性和有效性、人才培养的适应性、教学环境的针对性。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所在单位不定期为学生社会实践提供条件。
2、产学研结合成效显著
学校在大力建设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加强校内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室的建设基础上积极与企业合作,并已于大超4S店、华月汽车修理厂等单位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签定了学生校外实训协议。一是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学生毕业前在校外生产生产实践全面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二是聘请部分有理论、有经验的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参与专业教学活动,优化了教师队伍的建设。同时选派专业课教师到企业进行服务实习,使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得到进一步实现。三是学生通过毕业生产实习的锻炼与磨合,企业选到了合适人才,学生找到了工作岗位,毕业生就业率达90%。
七、教学改革与建设
1、教学模式、课程方案改革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施一体化教学。首先应根据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来确定应开设的课程和课时分配。整合专业课程与实践课程设置、突出职教特色、强化技能训练。实践课时至少要占教学总课时的12%。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形成一支高素质的实践教师队伍。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改革是教师校本培训的重要途径,给教师提出了极具挑战性的问题,促进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进行充电,在实践过程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在实际教学组织过程中,根据该专业所对应的工作过程、培养方向划分若干个学习模块,根据特点实行教学。为保证每个模块的课程容量,一般可根据内容和课时分解为4—6个课题单元,每个课题又可细分6—8个分课题单元,以便于操作。
建立有效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在技能训练计划和技能项目分配表上,要明确的体现出每一门课程、实习的具体任务和技能要求,每一学期或每一阶段技能应达到的程度,这样就保证了进行阶段考核和课程考核的准确目标。只有通过严格的考核,才能使每一位学生从中找到差距和不足,以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毕业时还必须通过劳动部门的综合考核得职业资格证书。
2、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
由于本专业涉及的内容主要是针对汽车各总成实际结构讲解各种装置的作用、要求、工作原理和结构、维修技能特点,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而学生基础较差且对机械方面的知识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进行教学组织的过程中,采用了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方法
将相对独立的内容如气缸检测、活塞环三隙检查、气门间隙的调整采用项目教学或任务教学的方法,要求学生在完成上述任务的同时,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教师在组织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严格按照生产实际的要求与规范来指导学生完成该部分内容的学习。(2)充分利用现场、实训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采用课堂理论讲授与现场实训穿插的方法,让学生及时的把理论和实物结合起来,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3)运用多媒体课件、模拟软件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进行教学
目前采用多媒体课件及汽车教学软件进行授课,故障分析采用情景案例教学,创设现实情境,利用现代教育教学设备,使学生主动学习。由于充分利用了现代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和动画等媒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授课效果良好。(4)进行考试改革尝试 考试成绩按照平时成绩20%+理论知识笔试、口试30%+技能操作40%+实习报告10%给分。(5)教师指导形式的改变
从传统的校内专任教师辅导转变为专任教师和校外技术人员指导相结合,校内和生产性实训基地指导相结合,理论辅导和实践指导相结合,教师与学生面对面辅导和网络辅导相结合等多种指导形式。
八、质量管理与控制
1、教学运行与管理
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保障了教学运行的规范与有序。学校教务处在教学组织管理过程中,严格按照教学计划编制学期教学实施计划,严谨组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教学大纲,按照有关文件要求认真编写授课计划、教案、教学日志等各种教学文件。教学部根据教务处下达的学期教学任务统一排课,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编写授课计划,合理组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根据规范编写教案,开学后由教研室自查。任课教师严格执行“教学进程表、课程表、授课安排表、考试安排表”进行日常教学。对违反教学规章制度的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按规定处理,有力地维护了学校的教学秩序。
2、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
学校建立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措施得力保证教学秩序良好,努力构建完善的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是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学校建立了系统、科学、有序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坚持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的常规性教学检查工作和专项教学检查。通过采取召开师生座谈会、听课、访谈、学生评教、教师评教、教师评学等多种方式方法,全面收集教学与教学管理工作的信息,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形成了教与学携手并进的良好的教风、学风。实行多层次听课制度。建立了学校领导、教务处长、教学部领导、教学督导组成员、教研室主任、教师间的多层次听课制度。通过听课,全面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手段,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建立起科学规范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主要以课堂教学质量为主,包括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以及承担教学任务等情况,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全面评价。具体采用学生评价,督导组和教学部部评价相结合的评估方法,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考评。学校在教学质量的管理和监控工作过程中,不断研究吸纳和运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质量管理理念,对教学的全过程各环节进行科学、有效的质量管理与监控,能够及时针对监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整改措施,注重落实达到了以查促改、以改促建的监控目的,保证了学校教学各环节良性循环,促进了教风、学风建设,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九、师资队伍
教学队伍整体结构
(一)职称结构
高级讲师4人-50%高级工程师1人-12.5% 讲师1人-12.5% 工程师2人-25%。
(二)学历结构 工学学士3 人
(三)年龄结构
40-50岁6人30-40岁4人。
(四)学缘结构
本课程组教师分别来自新疆工学院、西安公路学院、西安工业大学、湖南湘潭机电专科学院。
(五)双师素质
课程组教师6人,外聘企业工程师2人,具有讲师以上职称且有汽车修理行业工作经历、具有汽车维修等级证书6人,因此,双师型教师5人占83%。
本专业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外引内培、学历进修、顶岗锻炼等措施提高教学团队的整体科研能力和实践水平,注重“双师型”教师素质的培养,要求教师每两年不少于一次到工程单位顶岗锻炼,以丰富实践经验。学院与多家校外实训基地单位达成协议,教师可以自由选择相应单位到工程一线从事施工、组织、管理工作。目前,通过技能考核鉴定、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已有58%。同时聘请实践工作经验丰富、又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的企业技术人员到学校做兼职教师进一步充实了“双师型”教师队伍。
十、学生素质
(1)就业资格证书获取情况
专业近几年全部毕业生参加了汽车维修行业工种职业技能鉴定,证书获取率为90%以上。
(2)学生专业综合能力强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素质较高,实践操作技术过硬,能吃苦耐劳,适应性和独立工作能力强,富有创新和敬业精神等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据我校对10多家用人单位跟踪调查,大部分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评价较好,主要体现在工作踏实、吃苦耐劳、实践操作技能好等方面。
(3)近三年学籍处理情况
近三年来,学校严格学籍管理,考纪考风严明,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思想觉悟有较大的提高,极少出现重大违纪违法现象,学生没有因违反学校的学籍管理而被开除的现象。
十一、专业特色
(1)校企合作,实施市场导向、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与企业共建教学质量标准体系,积极探索职业岗位要求与专业教学计划有机结合的途径和方式,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校企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培养方案,共建覆盖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体系,侧重建立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体系。
(2)产学研结合,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专业师资队伍是提高专业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本专业重抓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积极开展实用技术研究。专业通过引进高学历人才聘请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青年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提升学历层次等途径,建设了一批高素质专业师资队伍。根据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行业、地域特点,按照专业职业岗位分析结果,专业教师和企业、行业专家共同开发实训指导书。实训指导书根据职业岗位需求设计编写,针对性和实用性强,注重学生生产经验、职业道德的积累和养成。
(3)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以精品课建设推动专业发展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在我校开办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自专业建设始起们就在专业课程建设方面进行着孜孜不倦的努力。现正在申报《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自治区精品课程,通过精品课程的申报带动其他相关课程的建设。精品课程是建设精品专业的基础,通过校级和自治区精品课程的申报和建设来建设汽车运用与维修精品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