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王萍《为什么是抚松》读后感
《为什么是抚松》读后感
放假前为响应学校开展读书活动的精神,有幸从冯校长那里借到一本《为什么是抚松——中国乡村教育再造》。刚放假的几天里这本书闲来翻翻,并没有引起我多大的兴致,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才发现这本书非同寻常。这是一本引人入胜的深度长篇教育纪实。
为什么是抚松?为什么只有抚松?长白山脚下一个偏僻的农村县城,因教育资源和各类条件的不足,学校的格局也出现了严重的失衡,西岗的2人课堂,温泉的31人学校等等都成了这个县比较特有的产物,我们看似已经离我们很远很远,但在抚松却不足为奇,但就是这样的一所所学校,在县教育局长陆世德局长和一支铁军校长队伍的指挥下,在3000多名勤劳、善良、创新和充满爱心的抚松教育人的共同努力下,在广袤的抚松大地上塑造了一个中国乃至世界农村教育的神话,被巴西副总统称之为“抚松奇迹”。一个个校长从当初拉链式听评课比赛时那份尴尬和想不通成为了今天的一个个业务能手,从课改号角下的埋怨和观望到现在的成功和欣慰,从死气沉沉的应试校园到今天的园林式校园、书香式校园等各具特色的活力校园,从传统的梯田式课堂变成了小组合作的课堂、茶馆式的课堂„„等等的这一切,让我不得不在震惊抚松的教育变了,师生们变了。
《为什么是抚松》此书全面、深入的展现了抚松教育改革的各方面:校长队伍建设、课堂和学校文化建设、课程变革、督导制度等。通过阅读,我深深地为抚松教育所折服。静下心来,细细思量,抚松教育究竟优势在哪儿?哪些是我们需要学习和可借鉴的?感触颇多。
我认为,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观念的改变。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十年,很多地方仍然还是穿新课程改革的新鞋,走应试教育的老路,这种观念严重制约着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课堂教学观念的改变促使教育改革发生本质的变化。抚松的课堂改革,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而是放手让学校自己实践、自己探究。各个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开展符合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体现学校、老师自己的创意和个性,百花齐放。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适合自己学校和学生实际的才是好方法。
其次,校园文化建设观念的改变促使教育改革的持续发展。学校的发展,最终是一种文化的发展。在抚松县教育局,有间学校文化办公室,指导学校策划、总结、提炼学校文化,从校训到校风、从学风到教风、从环境到节日„„在目前教育体制下,尤其是应试教育还普遍存在甚至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很多学校往往只重视知识的传授,重视学生的分数,却忽视对校园文化的建设,使得校园变成文化的沙漠。文化是可以遗传和继承的,一个不重视校园文化及校园文化建设的学校,终究只是一个培养考试机器的工厂,学生也只是这个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而不是完整意义上的人。这样的学校也谈不上可持续发展。
第二篇:《为什么是抚松》读后感
《为什么是抚松》读后感
洪山镇小学校李云安
本学期初,为响应教科局开展全员读书活动的文件精神,我校新征订各类教育刊物20余种,80余册。在职教师人手两册,要求教师认真阅读,并将读后所思、所感写出来,做好读书笔记。在我办公室案头上摆着的是《为什么是抚松》和《致青年教师》。我打算先看《为什么是抚松──中国乡村教育再造》,这本书刚拿到手,并没有引起我多大的兴致,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才发现这本书非同寻常。这是一本引人入胜的深度长篇教育纪实。
读完了《为什么是抚松》,不禁为抚松的教育所感动:“一个建县刚100年,辖区内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山区,30万人口,”“全县四成校长是民办教师转正,八成以上学生是山民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0年没有招考、引进过一个新教师,专任教师平均年龄40岁。”竟“先后两次登上《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曾经数次得到包括副部长在内的教育部高层官员的高度评价。”
100%的学生诵读经典并能脱口而出背诵从几十篇到几百篇美文佳作,100%的班级有合唱活动,100%的学校建设了课外活动基地,100%的专任教师参与教科研,90%的校长都有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学习的经历。这是抚松。
每年都把国内最有影响力的教育专家、顶尖名师一批批请来,进校园,进课堂,与校长老师面对面,做演讲,做策划,做指导,连续十年,从未间断。这就是抚松。
二年级小学生登上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表演,四年级学生的合唱团在香港音乐大厅演出,六年级学生在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录制节目。这依然是抚松。
高考呢,高考如何?连续八年,年年有学生被清华北大录取,一本上线率多年来一直在白山市遥遥领先。这依旧是抚松。
抚松教育,中国乡村教育的一个例外!
抚松教育,一个被埋没了的奇迹!
《为什么是抚松》此书全面、深入的展现了抚松教育改革的各方面:校长队伍建设、课堂和学校文化建设、课程变革、督导制度等。通过阅读,我深深地为抚松教育所折服。静下心来,细细思量,抚松教育究竟优势在哪儿?哪些是我们需要学习和可借鉴的?感触颇多。
我认为,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观念的改变。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十年,很多地方仍然还是穿新课程改革的新鞋,走应试教育的老路,这种观念严重制约着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课堂教学观念的改变促使教育改革发生本质的变化。抚松的课堂改革,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而是放手让学校自己实践、自己探究。各个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开展符合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体现学校、老师自己的创意和个性,百花齐放。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适合自己学校和学生实际的才是好方法。
其次,校园文化建设观念的改变促使教育改革的持续发展。学校的发展,最终是一种文化的发展。在抚松县教育局,有间学校文
化办公室,指导学校策划、总结、提炼学校文化,从校训到校风、从学风到教风、从环境到节日……在目前教育体制下,尤其是应试教育还普遍存在甚至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很多学校往往只重视知识的传授,重视学生的分数,却忽视对校园文化的建设,使得校园变成文化的沙漠。文化是可以遗传和继承的,一个不重视校园文化及校园文化建设的学校,终究只是一个培养考试机器的工厂,学生也只是这个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而不是完整意义上的人。这样的学校也谈不上可持续发展。
第三篇:读后感 王曦萍
坚贞不屈的铮铮铁汉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六(三)班王曦萍
看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我深有感触。它是苏联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写的。主人主是保尔〃柯察金他年幼家贫失学,做过小工,参加过红军打过仗,负过伤,后来双目失明,全是瘫痪。保尔〃柯察金——一个双目失明,身体瘫痪的人,在重重的人生道路阻碍前,凭自己钢铁般的意志及亲友的鼓舞,勇敢地与疾病斗争,勇敢地与自己的生命搏斗。
保尔〃柯察金的意志比钢铁还坚硬,在深陷绝境的情况下,他不甘心吃喝,呼吸和等死,于是拿起唯一还能利用的武器——笔,但是书中的结尾,他连笔也拿不动了,而是靠口述亲友笔录,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创作了这本不朽的杰作,最终实现了重返战斗岗位的理想。
保尔〃柯察金在他这一生不停的奋斗,拼搏。在书中,我最欣赏的一句是:“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保尔〃柯察金永远不放弃,总为别人做事,而且为社会付出了很多。
保尔教育我如何正确对待疾病,如何战胜困难。他一个全身瘫痪都能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我一个幸福生活在阳光下的儿童,怎么能够做一区区困难吓倒呢?
在人生的路途中,我们会遇到重重困难,还要面对失败的打击和不被人理解的痛苦等。可人们常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和保尔相比,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是实在是微不足道的,所以,我们都要学习保尔这种勇敢、坚贞不屈、永不放弃的精神。
第四篇:《为什么是抚松》读后感
《为什么是抚松》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为什么是抚松》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体局五月份为校长们购置的必读书籍之——《为什么是抚松一一中国乡村教育再造》一书把我带入了一个学校管理的全新视角,真有相见恨晚之感。书中共十个章节,概括了学校特色管理及校长应备素质的方方面面。清新隽永的文笔使人爱读、乐读,更重要的是生动详实的案例令人耳目一新,犹如春风拂面,读之令人震撼,一幅幅乡村教育、生命教育的美好画面展现在眼前,让我们领略到了乡村教育应有的模样,为之受益匪浅。
一、做一个爱读书、智慧型校长
抚松县杨洪毅校长在东北师范大学脱产学习一年,对阅读如饥似渴,其中《人生为一大事来》一书他就看了三遍,从此让他养成了爱阅读、爱思考的习惯,并让他脱胎换骨由听话校长变成了有自己想法的校长。另外,抚松县校长每年至少精读三本教育专著并做好读书笔记,正因为有了校长的海量阅读,才让抚松教育局要求每天必须思考的一个教育问题才反思的更独特、更有深度。也为成为智慧型校长奠定了基础。例如:彭长泓校长,学生仅有31人,因为有了主动阅读、主动思考,把学校经营得颇有特色,被称赞为“小学校也能做大文章”,还有研究课堂的行家王敬明校长、用心去做的孙立功校长……。如今,我们在县教体局的指导关爱下,鼓励我们阅读,为我们校长购置了书籍,要求记笔记、写体会,督促我们成长。我们理应沉下心来学习,用心阅读,主动思考,为做一个智慧型校长而努力。
二、做一个爱学习、专家型校长
学习可以打开眼界和思路。抚松校长以前所未有的广度、深度、密度、投入学习,几年下来,他们的眼界之开阔,甚至是不少大中城市的`校长所不及的。例如:丛国欣校长化蛹成蝶(事务型转向专家型校长),刘修勤校长借别人的种子开自己的花(让“学习与生命同行”),王延胜校长的“七彩阅读”,仲伟祥校长的“古诗集体舞”……,这些案例有血有肉,生动鲜活,都很有借鉴意义。而今,我们在教体局领导的关心下,各种培训也多了起来,丰富起来。我们要珍惜好每次学习机会,做好笔记,写好体会,回校后结合校情、研究思考是否直接为我所用,还是需进行本土化改造。
另外,抚松校长每学期校内听课务必达到100节(后勤人员),需深入一个教研组或年级组全过程参与教研活动,同时进行全方位教学改革。特别是陆局长引用威廉的这句话:“平庸的教师在说教,好的教师在解惑,更好的教师在示范,卓越的教师在启迪。”令我深受启发。
正是因为抚松校长们外出取经及深入课堂、主题沙龙一系列等活动或要求为校长铺就了专业化成长之路。我想:我以后一定要多学、善思,经常性深入课堂,在高效课堂构建上多学习、明思路,形成适合本校的高效课堂模式,构建好学校的特色课堂(例如:书中“读书派对”、“新三百千工程”、“单亲课程”)。
三、做一个重仪式,文化型校长
看了抚松学校的校训,眼前为之一亮,例如:兴隆学校“练好每一招”,抚松十中“用心去做”,外国语学校“把握今天,精彩明天”,的确令人佩服。想想自己学校的校训,表达单一,典型八字句(尚德、博学、励志、笃行),学生不易记,不能很好地体现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显得俗套。
还有抚松的开学仪式、退休仪式、毕业仪式、出征仪式,都很具仪式感,做得很细,考虑周全。例如退休仪式程序:精彩回顾一一献花一一赠送师生留言册一一纪念牌匾一一退休教师感言一一校外辅导员聘书一一参观荣誉室。退休本为安慰老师设计,但它却在年青教师中引起触动,因为如果没有业绩,没几个证书,到退休时会显尴尬。而想想自己,我们学校举行的仪式简单,没有震撼人心的效果,甚至有的只是为了走形式。因此,我想:以后可要像书中校长一样,用心去做,做个有心人,注重仪式的内涵性,让学校彰显特有的文化底蕴。
《为什么是抚松》一书我整整读了两遍,书中的案例是那么灵动,很有借鉴价值。同时,也被抚松校长们那种对教育饱含执着之爱的情怀深深感动。静下心来想想,我校与之差距还很大,自己的观念、思想、能力都远不及文中校长的水准。但是,在教体局不断地指导培训下,学习,学习,再学习,努力把握好每一个今天,离做一个智慧型、专业型、文化型校长的目标定会越来越近。
第五篇:读《为什么是抚松》有感
读《为什么是抚松》有感
---获嘉县产业集聚区后寺小学李海萍
品读了《为什么是抚松》,很是感慨万千……
首先,教师队伍建设给予我深深的思考。
是的,当时的抚松自然条件极其恶劣,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80%都是民办教师转正的,可最后居然个个都是精英,不由得让我想到了自己。2010年初到后寺学校任职,加上我共有6个在职教师,其中5个都是五十多岁的男教师,也都是民办教师转正的。面对着几个比自己资格老的前辈,我有的只是着急、无措…,可是那么多的工作还不能不干,怎么办?
有人说“一名好的校长就是一所好的学校”,是的,校长是领头羊,所以必须拿出好的方法与策略,正如抚松的听评课。我们都知道,要改变学生,必须改变课堂,要改变课堂,必须改变老师…于是我也打算从最基本的听评课开始,谁知,刚提议就遭到了“尴尬”的话语“有什么可听的?有什么可讲的?……”性格急躁的我很想发火,可是又能怎样,发火也只能证明自己的无能,自己修养不够。好在当时学校不到百名学生,自己30多岁正当年轻,在许多事情都是亲力亲为的同时,也在积极寻找方法让学校“活”起来。因为我的性格属开朗活泼的,看不惯学校一副死气沉沉的的样子,就连拉带拽的搞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带动学生的同时也尽量带动老师的积极性,同时,也不断要求年轻教师的配备。经过两年不断的努力,虽然发展依旧缓慢,但学生的入学率逐年增加,还应家长之邀办起了学前班。之间不断和老教师沟通交流,和村委协调,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加,两年内招聘了四个年轻有活力的女教师。“功夫不负有心人”,目前我校学生总人数二百多人,教师12人,如此也算得上是一支较有活力的团结教师队伍。
其次,在艰难中行进,在困惑中解疑,一路坎坷,一路摸索,在学校初具规模,又通过不断地学习,越来越发觉一个学校的核心内容即学校文化必须有一个元素来体现,那就是学校本身的教学理念及办学宗旨,因为这些代表着一个学校的整体追求及发展目标。
教育是什么?归根结底就是人的教育。真正的人的教育又是什么?就我个人认为,是一种精神教育,一种良知教育,是对生命的尊重,对天性的顺应,对体魄的锻炼,对梦想的放飞……我曾无数次的对学生讲过“将来不管你有多大出息,如果你是一个道德败坏、失去善良的人,请不要说我是你的老师!”心头闪现教育家陶行知一句话“千教万教,不如教人求真;千学万学,不如学做真人”很符合当前我校及我个人的思想理念。于是,和学校的老师合议后,就把它作为我校的教学理念。我觉得,它体现的就是教育的本质,那就是“育人”!随之,又制定了校训“做学校的好学生,做家庭的好孩子,做社会的好公民”,不断地给师生释义宣讲,就是让学生自踏进校门起,就要有好习惯养成意识,树立从自身做起,小事做起;有能力做大事做善事,没能力做大事做小事做家务事,坚决不去做坏事!积极响应习主席寄语,从教育的本源做好教育这件事!
最后,学习了《为什么是抚松》,更是一种心的洗礼,让自己及每个教师明确自己在工作中的角色、职责与担当,真正用心地去做教育。我们的教师在这几年的工作中,没有加班补贴,也没有抱怨,在这个城镇边缘的小村庄无私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量,为孩子们有个快乐的读书环境努力做好每件事。他们想方设法开展了多种活动,比如“纸飞机”活动、“师生篮球”比赛、“诵经典”诗歌吟诵、每年一度的“六一”汇演、博得兄弟学校及电台录制员好评的“阳光课间操”等等…通过种种努力与历年来的表现,得到了家长及社会的一致好评!学习了抚松的事迹,我们将更加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靠近抚松的教育结果!生命不息,学习不止,为了可爱的这些农村娃娃,我们会不断努力,争取自己每天享受职业幸福感,让学生每天享受学校生活的快乐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