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2006年4月1日执行

时间:2019-05-13 02:02: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2006年4月1日执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2006年4月1日执行》。

第一篇: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2006年4月1日执行

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的监督管理,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在抗震设防区从事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的有关活动,实施对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的监督管理,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房屋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

第四条 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 国家鼓励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房屋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

制定、修订工程建设标准时,应当及时将先进适用的抗震新技术、新材料和新结构体系纳入标准、规范,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推广使用。

第六条 新建、扩建、改建的房屋建筑工程,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抗震设防。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降低抗震设防标准。

第七条 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应当遵守有关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的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规定,保证房屋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质量,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第八条 城市房屋建筑工程的选址,应当符合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抗震防灾专业规划的要求;村庄、集镇建设的工程选址,应当符合村庄与集镇防灾专项规划和村庄与集镇建设规划中有关抗震防灾的要求。

第九条 采用可能影响房屋建筑工程抗震安全,又没有国家技术标准的新技术、新材料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申请核准。申请时,应当说明是否适用于抗震设防区以及适用的抗震设防烈度范围。

第十条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中甲类和乙类建筑工程的初步设计文件应当有抗震设防专项内容。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应当在初步设计阶段进行抗震设防专项审查。

新建、扩建、改建房屋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应当作为施工图审查的重要内容。

第十一条 产权人和使用人不得擅自变动或者破坏房屋建筑抗震构件、隔震装置、减震部件或者地震反应观测系统等抗震设施。

第十二条 已建成的下列房屋建筑工程,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且未列入近期拆除改造计划的,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设计资质的单位按现行抗震鉴定标准进行抗震鉴定:

(一)《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中甲类和乙类建筑工程;

(二)有重大文物价值和纪念意义的房屋建筑工程;

(三)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房屋建筑工程。

鼓励其他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且未列入近期拆除改造计划的房屋建筑工程产权人,委托具有相应设计资质的单位按现行抗震鉴定标准进行抗震鉴定。

经鉴定需加固的房屋建筑工程,应当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确定的限期内采取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未加固前应当限制使用。

第十三条 从事抗震鉴定的单位,应当遵守有关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的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规定,保证房屋建筑工程的抗震鉴定质量,依法承担相应责任。第十四条 对经鉴定需抗震加固的房屋建筑工程,产权人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施工单位进行抗震加固设计与施工,并按国家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抗震加固应当与城市近期建设规划、产权人的房屋维修计划相结合。经鉴定需抗震加固的房屋建筑工程在进行装修改造时,应当同时进行抗震加固。

有重大文物价值和纪念意义的房屋建筑工程的抗震加固,应当注意保持其原有风貌。第十五条 房屋建筑工程的抗震鉴定、抗震加固费用,由产权人承担。

第十六条 已按工程建设标准进行抗震设计或抗震加固的房屋建筑工程在合理使用年限内,因各种人为因素使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能力受损的,或者因改变原设计使用性质,导致荷载增加或需提高抗震设防类别的,产权人应当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抗震验算、修复或加固。需要进行工程检测的,应由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检测。

第十七条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当地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对受损房屋建筑工程抗震性能的应急评估,并提出恢复重建方案。

第十八条 震后经应急评估需进行抗震鉴定的房屋建筑工程,应当按照抗震鉴定标准进行鉴定。经鉴定需修复或者抗震加固的,应当按照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修复或者抗震加固。需易地重建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规划和建设。

第十九条 当发生地震的实际烈度大于现行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时,震后修复或者建设的房屋建筑工程,应当以国家地震部门审定、发布的地震动参数复核结果,作为抗震设防的依据。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质量的监督管理,并对本行政区域内房屋建筑工程执行抗震设防的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情况,定期进行监督检查。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对村镇建设抗震设防进行指导和监督。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对农民自建低层住宅抗震设防进行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鼓励和指导其采取经济、合理、可靠的抗震措施。

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应当通过拍摄科普教育宣传片、发送农房抗震图集、建设抗震样板房、技术培训等多种方式,积极指导农民自建低层住宅进行抗震设防。

第二十二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有权组织抗震设防检查,并采取下列措施:

(一)要求被检查的单位提供有关房屋建筑工程抗震的文件和资料;

(二)发现有影响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质量的问题时,责令改正。

第二十三条 地震发生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应当组织专家,对破坏程度超出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允许范围的房屋建筑工程的破坏原因进行调查,并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地震调查情况,及时组织力量开展房屋建筑工程抗震科学研究,并对相关工程建设标准进行修订。

第二十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房屋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质量问题都有权检举和投诉。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规定,擅自使用没有国家技术标准又未经审定通过的新技术、新材料,或者将不适用于抗震设防区的新技术、新材料用于抗震设防区,或者超出经审定的抗震烈度范围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规定,擅自变动或者破坏房屋建筑抗震构件、隔震装置、减震部件或者地震反应观测系统等抗震设施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对个人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规定,未对抗震能力受损、荷载增加或者需提高抗震设防类别的房屋建筑工程,进行抗震验算、修复和加固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以1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规定,经鉴定需抗震加固的房屋建筑工程在进行装修改造时未进行抗震加固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以1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九条 本规定所称抗震设防区,是指地震基本烈度六度及六度以上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的地区)。

本规定所称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是指超出国家现行规范、规程所规定的适用高度和适用结构类型的高层建筑工程,体型特别不规则的高层建筑工程,以及有关规范、规程规定应当进行抗震专项审查的高层建筑工程。

第三十条 本规定自2006年4月1日起施行

第二篇:关于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关于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加强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的管理,提高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计的可靠性安全性,保证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的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有关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抗震设防区内的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管理。本规定所指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是指超出现行有关技术标 准所规定的适用高度、高宽比限值或体型规则性要求的高层建筑工程(以下简称超限高层建筑工程)。

第三条 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超限高层建 筑工程抗震设防的综合管理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内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的管理工作。

第四条 凡在抗震设防区进行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建设时,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建设单位(含中外合资、外商独资等单位)应向工程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专项报审。

第五条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审查实行分级管理。一般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由工程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 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抗震设防审查。审查项目应报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特殊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及审查意见难以统一、需提请上 级裁定的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抗震设防审查。特殊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包括:体形特别复杂的建筑,规模巨大的特殊混合结构等。

第六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申报立项的超限高层建筑工程进行抗震设防审查时,应邀请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参加。

第七条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审查工作应当委托专家委员会进行。专家委员会分为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专家委员会应由国内长期从事并精通高层建筑工程抗震的勘察、设计、科研、科学和管理的专家组成。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的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分别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聘任;省、自治区、直辖市专家委员会成员名单应报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八条 专家委员会自接到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审查申报之日起,应当在十五日内提出书面审查意见,报组织审查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在十五日内进行审定。

第九条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审查,包括初步设计(扩初设计)审查和施工图审查。承担超限

高层建筑工程的设计单位对工程设计质量全面负责,工程项目专业负责人和勘察设计人员对其负责设计的工程项目质量承担直接责任。负责审查的专家委员会对审查的部分承担相应的审查责任。

第十条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审查时需提供的材料、审查的具体要求和不同设计阶段审查的内容。

第十一条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勘察、设计和施工,应由具备甲级(一级)资质且至少完成过质量良好的五栋80米以上高层建筑的勘察、设计和施工单位承担。

第十二条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必须按经审定的有关抗震设防要求实行监理,监理庆由具备甲级资质的监理单位承担。

第十三条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经审查符合抗震设防要求,方可向有关部门申请领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

第十四条 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审定的设计文件进行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

第十五条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竣工验收应包括抗震设防内容;竣工验收时应有抗震设防管理部门参加。

第十六条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费用及设计中必要的试验、测试和特别要求的计算分析费用,由建设单位支付。抗震设防审查收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 行政主管部门与物价管理部门商定。

第十七条 建设单位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国务院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管理权限责令限期改正,提出警告,并可处以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按第四条规定申报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的;

(二)未按审定的设计文件进行抗震设防的。

第十八条

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违反本规定,未按审定的设计文件进行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抗震设 防、设计、施工和监理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由相应资质管理部门降低其资质等级或吊销资质证书。

第十九条 负责审定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和负责审查的专家委员会成员审查不严,造成事故的,由建设 行政主管部门对其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并报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对非设震设防区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设计审查,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十一条 本规定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本规定自1998年1月1日起施行。对在建和已建成的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建设单位应

按本规定的要求申报补查。对审查发现的抗震安全问题,应责成有关单位采取措施。

附件: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内容

一、建设单位申报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审查时,应提供下列材料:

(一)设计的主要内容、技术依据、可行性论证及主要抗震措施;

(二)建筑工程的地质勘察报告(含场地抗震性能评价报告);

(三)结构设计计算的主要结果;

(四)结构抗震薄弱部位的分析和相应措施;

(五)初步设计和施工图(建筑和结构部分)文件;

(六)设计时参照使用的国外有关抗震设计标准、工程和震害资料及计算机程序;

(七)对本规定要求进行模型抗震性能试验研究的,应提出抗震试验研究报告。

二、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必须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一)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和抗震结构,其高度不得超过规范的最大适用高度,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墙 结构和简体结构,9度设防时一般不得超过规范、规程的最大适用高度,8度设防时高度不得超过规范、规程的最大适用高度的百分之二十,6度和7度设防时高度不得超过规范、规程的最大适用高度的百分之三十;

(二)在房屋高度、高宽比和体型规则性至少应有一方面满足规范、规程的有关规定;

(三)应采用比规范、规程规定更严的抗震措施;

(四)计算分析应采用两个及两个以上符合结构实际情况的力学模型,且计算程序应经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鉴定认可;

(五)对房屋高度超过规范最大适用高度较多、体型特别复杂或结构类型特殊的结构,应进行小比例的整体结构模型、大比例的局部结构模型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和实际结构 的动力特性测试;

(六)特殊超限高层及有明显薄弱的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应进行结构的强塑性时程分析。

三、初步设计、施工图审查的基本内容初步设计(扩初设计)审查应包括建筑的抗震设防分类、抗震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场地抗震安全性能评价、抗震概念设计、主要结构布置、建筑与结构的协调、使用的计算程序、结构计算结果、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抗震性能评估等。施工图审查首先应检查对初步(扩初设计)审查意见的执行情况,并对结构抗震构造和抗震能力进行综合审查和评定。

第三篇:关于加强我市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的通知(四川)

关于加强我市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的通知

为确保各类房屋建筑的抗震防灾能力,保障国家、社会公众利益和结构安全,根据《中各区(市)县建设局、高新区建管局、各施工图审查机构及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 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48号令)等法律、法规精神,现将加强我市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的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新建、扩建、改建的房屋建筑工程,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抗震设防。房屋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应当作为施工图审查的重要内容,未通过抗震设计审查的施工图设计文件不得使用。

二、管理范围

成都市抗震办公室负责全市房屋建筑抗震设防工作的监督管理,具体负责锦江、青羊、武侯、成华、金牛五城区范围内的建筑工程抗震设计审查工作的监督管理。高新区及各郊区(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所辖区域内建筑工程抗震设计审查工作的监督管理。

三、抗震设计管理内容

(一)初步设计阶段

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中规定的甲类和乙类建筑工程的初步设计文件应当有抗震设计专项内容;

2.超限高层建筑和采用可能影响房屋建筑工程抗震安全、又没有国家技术标准的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体系的,应在初步设计阶段,报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审查通过后,方可进行施工图设计。属成都市区的该类项目,由建设单位提出申请,经市抗震办公室转报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属高新区及各郊区(市)县的工程项目,由建设单位提出申请,经项目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后,由市抗震办公室转报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

(二)施工图阶段

1.建设单位在委托施工图审查机构进行施工图审查的同时,应将设计单位填写的抗震设计报审资料(详附件)报施工图审查机构,由施工图审查机构负责完成抗震设计审查;

2.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意见书应包含审查人及审核人签字的抗震审查意见表,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合格书应有抗震审查专家签字;

3.施工图审查机构在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备案时,应同时提交抗震设计审查意见。未经抗震设计审查或审查不合格的,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备案。

四、抗震设计审查的主要内容

(一)抗震设计依据和设防标准;

(二)抗震概念设计和基本要求;

(三)场地抗震性能评价;

(四)地基基础方案和处理;

(五)结构抗震设计计算的主要结果;

(六)主要抗震构造措施;

(七)超限高层及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的建筑工程执行专项审查意见的情况。

五、监督管理

(一)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应当严格执行经审查合格的施工图文件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承担相应的责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修改经审查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确需修改的,凡涉及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的安全性、材料强度等抗震设防内容的,建设单位应当将修改后的施工图送原施工图审查机构交原抗震审查专家审查;

(二)各级质量监督机构应将工程抗震设防实施情况作为质量监督的重要内容。本通知从发布之日起执行。

附件:抗震设计报审资料

成都市建设委员会

二○○八年六月十二日

第四篇:建筑工程抗震设防问题研究[推荐]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问题研究

摘要:本文在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的重要性的基础上,谈了我国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的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 抗震 设防

一、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的重要性

虽然目前在科学技术上还不能控制地震的发生,但是依靠现代的科学技术、先进的标准规范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完全可以达到预防和减轻地震灾害的目的,这就是要严格把好工程抗震设计这一关。

国内多次地震的实例证明,经过抗震设计的工程,都能有效地抗御地震灾害的袭击。例 如:辽河化肥厂有一座高67m,重600t的造粒塔,由于设计时按7度设防进行设计,并考虑到地震时可能产生砂土液化,因而扩大了桩基直径和深度,还打了一定数量的斜桩。1975年营口、海城地震时,该厂厂区普遍喷砂冒水,塔的四周也有多处喷砂口,附近建筑物均遭不同程度的破坏,而该塔却保持完好,经受了地震的考验。1976年唐山地震,震中区成了一片废墟。但是按8度设防的唐山面粉厂和按7度设防的唐山新华旅馆及外贸局办公楼都经受了地震的考验,仍然立而未倒。1981年河北省邢台6级地震,没有倒塌一间房屋,没有死亡一个人。主要原因是该地区吸取了1966年地震中倒塌房屋119万多间的惨痛教训,在村镇规划和重建家园时采取了抗震措施,因此,当15年后再次遭受地震时,损失大为减少。

透过以上实例,可以得到两个结论:一是地震灾害损失主要是由房屋及工程设施破坏造成的;二是工程抗震设防和严格按照抗震规范进行设计是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的最有效措施。所以,为保障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对新建工程必须进行抗震设防并把好抗震设计关。如何把好抗震设计这一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十九条中已作了明确的规定:“建设工程必须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规范进行抗震设计,并按照抗震设计进行施工。”因此,把好抗震设计关,就成为减轻地震灾害的非常关键性的措施。

二、我国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问题方面

1、重救灾,轻防灾

由于大震的重演周期长,造成社会公众对地震存有侥幸心理,唐山地震的惨痛教训在许多人包括一些领导人中已淡薄;遭震时重视,突击救灾,过后防灾观念淡薄,宣传工作的力度不够,建筑物抗震设防工作远没有得到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对抗震设防及其质量状况不以为然,以致难以形成全社会对建筑物抗震设防工作的监督制约机制。

2、综合管理远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

根据国家地震局和建设部发布的第四代地震烈度区划图,许多原来不设防的地区增加了抗震设防的要求,还有不少地区提高了设防等级,这无疑给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不少工程技术人员对抗震技术标准不够熟悉,许多地区也没有及时编制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抗震构造节点图集和标准,不便于施工质量控制,加上抗震设防综合管理制度不健全、措施不到位,抗震主管部门与招标投标、质量管理等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不够密切,致使抗震设防在设计审查、施工方案核查、施工质量的检查验收等方面的管理时有脱节、留有漏洞。

(二)设计问题方面

1、设计不合理

建筑物的破坏随建筑平面、布置、结构形式的不同和抗震措施的多少而有差别.房屋平面不规则、立面形状复杂,质量分布不均匀、刚度变化较大,地震时引起扭转或变形不协调,加重房屋局部震害;砌体房屋的高度、高度与宽度之比超过规范要求,地震时产生平面弯曲破坏;结构不合理、构件之间、节点构造不牢固,抗拉压、剪切强度不足、房屋整体性差,使构件丧失承载力而倒塌。

2、设计图纸质量较差

受经济利益的支配和不正之风的影响,设计粗糙、深度不够,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走过场的现象普遍存在,无计算书、对计算结果不分析不审查的现象时有发生.部分人员重计算、轻构造,忽视对抗震设防节点做法的设计,对抗震设防既没有提供足够的详图,也未按设计规范规定提出对施工质量的具体要求,而仅笼统地概括为按抗震规范的要求施工,可操作性差.在接受工程变更时,不对抗震设防作通盘考虑,常常前后矛盾,不便施工。

(三)施工、监理方面的问题

1、施工队伍整体素质下降

施工队伍管理水平、技术素质的下降给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留下隐患.目前建筑工人当中,有一大部分是民工,没有经过专业技能培训,操作技术不熟练;施工企业的领导者中,还有不少人存在重效益轻质量的观念,自身质量意识差;监理部门需要旁站监理的工序不能做到现场旁站检查、监督;施工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和施工偷工减料现象仍然存在,劣质建材以次充好进入工地使用,这是目前造成工程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

2、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

突出表现在砖砌体的组砌方法不正确、构造柱与墙体之间缺乏可靠的连接、框架结构中的填充墙与梁柱之间连接不牢、框架节点施工质量差等方面。

(四)使用方面的问题

近几年来,由于不正确的使用引起的事故屡见不鲜,装修时任意在墙上开洞,使用中随意改变建筑的结构布置,任意加大使用荷载,严重破坏了承重墙体的受力性能,影响了正常使用,有的损坏虽然目前还没有表现出来,但已造成了巨大的潜在隐患,大大降低了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三、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的对策

(一)地震主管部门要加强自身建设,加快建立高素质的管理队伍

一是地震主管部门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等法律、法规及相关的政策,制定执法责任制度,通过执法活动与服务,切实树立执法主体形象。二是地震部门执法人员要经过严格的培训后,持证上岗,依法行政。三是地震部门的领导要加强对法规的学习,虚心向上级地震部门的领导和专家请教。工作中要积极主动地与上级领导多接触、多请示和多汇报,争取政府领导的支持。四是要注重自身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有条件的县级地震部门要加快引进一些本部门急需的优秀人才。

(二)完善配套政策,明确管理职能

一是地震部门要依据现行的国家、省、市防震减灾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与地方政府的联系,结合本地实际,加快制定《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规定》、《建设工程安全性评价实施细则》等配套政策,明确重大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范围,明确抗震设防管理工作的职责,使地震部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按章办事,从而进一步加大抗震设防管理工作的力度。二是区分“一般建设工程项目”与“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重大建设工程”。

(三)与相关部门配合,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要切实按照要求,在地方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与建设工程管理的计划、建设、规划、设计等相关部门的协调,争取有关部门的配合,共同搞好此项工作。此项工作要由政府分管领导协调各有关部门,把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作为建设项目审批的前置环节,凡是不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工程项目,一律不予审批;二是地震部门要根据各自的情况,积极努力争取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纳入基本建设程序之中;三是积极与有关部门配合参与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工作,要加强对地震烈度区划图、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执行情况的落实,加强与本地建设、设计部门之间的协调,澄清职责。

(四)加大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工作的宣传力度

要根据本地实际,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和场合,多种形式并举的宣传防震减灾工作,特别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宣传。加强对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工作的宣传,要让大家明白,为什么要搞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另外,要特别加强对计划、建设、规划等部门的宣传力度,重点宣传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努力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对建设单位要主动上门进行宣传,提高其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为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明确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工作的收费

对一般性的建设工程,因无有关方面的收费政策,建议地震部门从管理的角度出发,采取不收费服务,下达《抗震设防意见书》。对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由省物价部门核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收费标准收费,防止不正当的竞争。同时要积极向地方政府的领导多请示、多汇报,多与法制部门配合,依法对不按规定缴费的建设单位予以处罚,以维护法律的严肃性。.

第五篇: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规定[范文模版]

中 国 地 震 局 令

第 7 号

《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规定》,已于2002年1月16日经中国地震局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局长 宋瑞祥

二○○二年一月二十八日

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规定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以下简称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管理,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确定、使用和监督管理,必须遵守本规定。本规定所称抗震设防要求,是指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破坏的准则和在一定风险水准下抗震设计采用的地震烈度或地震动参数。

第三条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建设工程必须按照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应当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其抗震设防要求必须按照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其他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按照国家颁布的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或者地震动参数复核、地震小区划结果确定。

第五条应当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的建设单位,必须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委托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并将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报送有关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或者机构审定。

第六条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应当设立地震安全性评审组织。

地震安全性评审组织应当由15名以上地震行业及有关行业的技术、管理专家组成,其中技术专家不得少于二分之一。

第七条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应当委托本级地震安全性评审组织,对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进行评审。

地震安全性评审组织应当按照国家地震安全性评价的技术规范和其他有关技术规范,对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的基础资料、技术途径和评价结果等进行审查,形成评审意见。

第八条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应当根据地震安全性评审组织的评审意见,结合建设工程特性和其他综合因素,确定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

第九条下列区域内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不应直接采用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结果,必须进行地震动参数复核:

(一)位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峰值加速度分区界线两侧各4公里区域的建设工程;

(二)位于某些地震研究程度和资料详细程度较差的边远地区的建设工程。

第十条下列地区应当根据需要和可能开展地震小区划工作:

(一)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的大中城市和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

(二)位于地震动参数0.15g以上(含0.15g)的大中城市;

(三)位于复杂工程地质条件区域内的大中城市、大型厂矿企业、长距离生命线工程和新建开发区;

(四)其他需要开展地震小区划工作的地区。

第十一条地震动参数复核和地震小区划工作必须由具有相应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的单位进行。

第十二条地震动参数复核结果一般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负责审定,结果变动显著的,报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审定;地震小区划结果,由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负责审定。地震动参数复核和地震小区划结果的审定程序按照本规定第七条、第八条的规定执行。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应当将审定后的地震动参数复核结果报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三条经过地震动参数复核或者地震小区划工作的区域内不需要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必须按照地震动参数复核或者地震小区划结果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第十四条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应当会同同级政府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对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使用的监督检查,确保建设工程按照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第十五条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应当按照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加强对村镇房屋建设抗震设防的指导,逐步增强村镇房屋抗御地震破坏的能力。

第十六条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应当加强对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的宣传教育,提高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增强社会防御地震灾害的能力。

第十七条建设单位违反本规定第十三条的规定,由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责令改正,并处5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八条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下载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2006年4月1日执行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2006年4月1日执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管理办法

    关于印发《淄博市超限建筑工程和学校、幼儿园、医院等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管理办法》的通知 淄建发〔2011〕23号 各区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高新区规土局、文昌湖旅游......

    石结构房屋抗震设防情况调查报告

    ---漳浦县地震办张有嘉一、漳浦县地震灾害背景(一)、漳浦县基本情况:漳浦县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震带,位于北纬23度43分~24度21分,东经117度24分~118度02分。县域东西宽57.3公里,南北......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 服务指南 (简版)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编印 二〇一七年十二月 重庆市城乡建设行政许可申请审批服务指南(简版)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

    云南省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管理办法

    云南省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全省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管理,提高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可靠性,防御和减轻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保障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根据......

    关于城市抗震设防管理的若干建议

    城市抗震设防管理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抗震设防简单地说,就是为达到抗震效果,在工程建设时对建筑物按照确定的设防标准进行抗震设计并采取抗震设施。抗震设防管理涉及......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批[精选多篇]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批办理机构: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政 务服务大厅 联系人: 王泽璞受理地址: 郑州市郑东新区商务内环路29号4楼联系电话: 0371—66257329、66255529......

    浅析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与安全减灾调研报告

    浅析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与安全减灾地震作为群灾之首,给人民的经济和社会生活抹上了挥之不去的阴影,人们盼望着安宁,更给予防震减灾工作以厚望,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人为本”......

    山东省抗震设防实施细则[本站推荐]

    山东省超限建筑工程和学校、幼儿园、医院等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实施细则 第一条 为做好我省超限建筑工程和学校、幼儿园、医院等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工作,根据《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