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克思 考试题
为什么说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是人文社会科学(包含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一次革命性转变(1)人类社会科学(包含经济学)研究的方法有经验与拜物,庸俗的政治经济学方法论,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等。
形而下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其特点是在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时候,从狭隘的个人经验出发,不是采取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而是采取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他割断了事物的联系,使发展中断。不能从全局和事物发展运动中把握规律,看清事物的本质。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实践论》等著作中明确指出经验主义的要害在于轻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作用,满足于个人狭隘经验,把局部经验误认为是普遍真理,到处生搬硬套,也否认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庸俗经济学特别指专注于分析表面现象(如需求和供给)的著作,指忽视结构上的价值关系,也指不愿意以公正的科学方法探究经济关系,尤其害怕对潜藏在商品交换行为下的阶级关系的研究。这后一方面,使庸俗经济学具有辩护性,也就是说,它更感兴趣的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上的合理性,而不惜牺牲科学上的公正性。
因此无论是经验与拜物,还是庸俗的政治经济学方法论都不能全面客观的透过事物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因此运用这两种方法论只看到了经济中纷繁复杂物与物的关系,却不能看到把握其共性,看到隐藏在其背后的社会现实关系。
(2)马克思运用抽象到具体的研究方法看到了隐藏在一般物的关系背后的人与人的社会现实关系,实现了从抽象的一般物的关系到具体的社会现实关系的实质转变,是经济学上的一次飞跃。
经济学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理解经济实践过程的本质和规律,构建经济学理论体系,用以指导人们当前和未来的生产、生活和经济实践。而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意义和作用则在于,如何以更为科学合理的方式,分析经济活动,通过现象看本质,从现象中抽象出本质,进而对本质和规律进行科学合理的理论表达。
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无法像自然科学一样在实验室中进行,马克思认为“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也就是说,抽象是唯一可以当做分析工具的力量。马克思正是运用科学抽象法才真正解答了“商品之谜”。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科学抽象法要求对社会活动的研究,从感性的具体出发,经过分析上升到抽象的规定,然后在抽象规定的基础上,经过思维中的综合过程,再现为理性的具体。其中,“抽象”在方法论意义上,是作为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即把“感性具体”的某一方面的属性、关系等在人的头脑中抽取出来的方法。科学抽象法的具体过程即为:从“感性具体”,到“抽象的规定”,再到“理性具体”。
就整个过程来说,对“感性具体”的认识,仅仅是理论认识的来源,而不是理论体系的出发点;理论体系的形成和构建是从“抽象”开始的,也就是说,理论是以抽象的规定,而不是以感性具体作为自己的形成要素。从“感性具体”上升到“抽象的规定”只是使科学研究站在理论体系入口处,而通过综合,把反映事物各方面本质和联系的“抽象的规定”联系
在一起,才能形成关于事物的全面深入的认识。从抽象到具体的运动,表面上看是一种纯概念的运动,但这种概念的运动实际上是社会运动的反应,即抽象的思维表达是人类社会的本质。
马克思在论述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时,将科学抽象法分解为两条道路,即:“在第一条道路上完整的表象(感性具体)蒸发为抽象的规定;在第二条道路上,抽象的规定在思维的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历史,同样是经济学研究方法产生、发展和不断完善的历史。从“具体”到“抽象”首先是从“感性具体”出发,对“混沌表象或整体”进行分析,形成“抽象的规定”,达到对“感性具体”某一本质方面的认识。马克思认为,17世纪成为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分水岭,在此之前的研究人文社会科学的专家和学者所走的研究道路,便是从“感性具体”到“抽象”的第一条道路。“第一条道路是经济学在它产生时期在历史上走过的道路。例如,17世纪的经济学家总是从生动的整体,从人口、民族、国家、若干国家等等开始,但是他们最后总是从分析中找到一些具有决定意义的抽象的一般关系,如分工、货币、价值等等。”
而在抽象到理性具体的第二条道路上,“这些个别的要素一旦多少确定下来和抽象出来,从劳动、分工、需要、交换价值等等这些简单的东西上升到国家、国际交换、世界市场的各个经济学体系就开始出现了。”
因此,只有从“抽象的规定”再进一步上升到“理性具体”的时候,社会科学的各种理论体系才会真正出现。而这后一条道路才是马克思所要走的道路。在马克思看来,“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只是思维用来掌握具我的观点是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是一种自然史的过程。”科学抽象法是马克思在批判和继承黑格尔哲学的基础上,提出和具体运用到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方法,是哲学思维和哲学方法(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具体运用和体现。哲学的思维和方法,即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原则和根本方法,是马克思科学抽象法的哲学本源。
经济理论来源于经济实践,并用以指导经济实践。但理论在指导实践之前,必须对经济运行状况的好与坏做出判断,做出规范性的分析。
历史发展的实践证明,建立在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提供给我们理解、剖析和透视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抓住其运行本质和规律的独辟蹊径的视角。马克思正是运用这种方法抽象出资本主义生产的各个方面,并将其在思维的行程中、在精神上、在理论上再现出来。马克思研究经济学和社会科学的方法是他留给人类研究自身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思想瑰宝。只有站在他的肩膀上,我们才能更深入、更透彻地理解整体经济的运行,才能在纷繁复杂的表象中理解经济危机发生的机制和根源,以及如何才能避免危机的再次发生。
马克思说:“具体之所以具体,因为它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因而是多样性的统一。因此它在思维中表现为综合的过程,表现为结果,而不是表现为起点”(《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03页)。可见,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也就是从简单的范畴上升到复杂的范畴,从个别、局部到整体,即运用从客观事物中抽象出来的概念,进行判断、推理,以构成理论的体系。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正是这样做的,他从分析商品出发,研究了商品到货币、货币到资本的转化,从剩余价值的生产、实现到它的各种现象形态──利润、利息、地租,一步步地上升到把握资本主义经济形态的整体这种思维中的具体是资本主义现实的科学反映,也就是把资本主义现实“当做精神上的具体再现出来”。持这种观点的人还认为,“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是抽象法的具体化。
社会科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社会科学是正确地反映社会运动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它的基本功能最根本和直接地表现在促进社会发展方面。实际上,不仅社会的政治、人文发展直接取决于社会科学,而且经济发展乃至于科技发展本身也在很大程度上受着社会科学的规定与主导。
一、社会科学对经济发展的决定作用
众所周知,自然科学与技术因为可以直接转化和派生出各种生产力要素故而是 “第一生产力”。社会科学虽然不能直接转化成各种实体性的物质生产力,但却具有比自然科学更为根本和宏观的巨大经济功能,它可以转化为比微观具体的生产力要素更为根本和重要的经济观念、经济制度、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效益。
(一)社会科学可以转化为人们的经济观念。经济观念来源于经济实践,但又总是深受社会科学理论影响的。社会科学理论可以通过教育传播、宣传普及等途径内化为人们的经济观念。如中国传统经济学极力主张重农抑商,这一观点的长期宣传和灌输造成中国人长期缺乏商品意识与市场观念;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的生产与消费观念、商品与市场观念、就业与效益观念等等都发生了巨大变革,这无疑是同市场经济理论的宣传教育分不开的。从历史的角度看,人类历史上的每一次经济观念的大更新都是以经济学、政治学等社科理论的大突破、大传播为先导条件的,社会科学基本理论的重大革新迟早会引发人们经济观念的大解放,而社会科学理论的停滞和凝固则会造成人们经济观念的陈旧与僵化。
(二)社会科学理论可以转化为社会的经济制度。从制度和理论的基本关系来看,任何具体经济制度都是某种思想观念的具体对象化,因而也都是有其社科理论基础和观念支持的。如中国建国后所以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制度,除了当时特定的国情条件外,与我们党的经济理论主张有很大关系,而改革开放以后选择和实行市场经济制度则可以说是贯彻、落实邓小平理论的必然结果。历史经验充分证明,无论是经济制度的调整、完善还是革新与重建,都需要社会科学理论提供理论根据、概念模型和操作摹本,都需进行相应的社会科学理论上的超前变革和更新。
(三)"社会科学理论可以转化为政府的经济政策。政府制定经济政策历来是非常重视社会科学理论指导的,尤其是经济学在现代经济政策的制定、实施、调整和创新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最典型的如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就对政府经济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提出的通过国家干预经济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的理论,在战后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成为美、英、加、奥等国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
(四)社会科学理论可以转化为管理的经济效益。一个组织内部的各种生产要素能否做到合理配置、高效利用从而创造最佳经济效益、实现组织目标效能的最大化,主要取决与管理的科学化程度。社会科学理论可以指导和应用于管理实践,能够转化为管理的经济效益
组织行为学中的公平理论为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团体竞争力指明了正确道路
二、社会科学控制社会政治发展
政治作为经济的集中体现和国家强力体系,对经济具有根本性的促进或制约作用。现代政治是由政治主体$国家、政府、政党、政治领袖%、政治规范、政治文化等子系统构成的完整体系,社会科学对政治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它可以内化为政治主体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所选择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等等。其次是可以升华为政治文化。政治文化是政治系统中软件系统,其核心是政治意识形态和政治心理。古今中外每个国家、政党都有自己的意识形态,所有这些意识形态都是对某些社会科学理论学说的选择、接受和改造。
三、社会科学主导社会文化发展
社会科学对文化系统的作用形式主要就是它可以为文化,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文化建设需要有良好的政治理念保证、道德观念依托和知识投入与智力条件的支撑。所有这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撑条件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会科学研究发展水平,都可以说是社会科学成果的一种转化形式。
不仅如此,社会科学还能够转化为人们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此外,社会科学还能够指导各项文化建设和文化环境改造。当代社会的文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包括科技教育文化建设、思想道德文化建设、社区文化和组织文化建设以及各种文化事业、文化设施、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建设等众多方面。
四、社会科学是推动人的现代化的基本条件
人类迄今为止的发展历史已经充分表明,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能够通过教育、培训、宣传、学习等途径转化为人们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能够提高人的人文素质、塑造人的人文精神和提升人的人格境界。没有社会科学的理论发展、知识传播、成果运用和方法掌握,人就不能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和劳动者,更不可能实现自身的现代化。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在内容上主要论述了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关系。人与自然是相互对立,相互限制的;同时,又是相互协调,相互统一的。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自身的发展,就必须不断改造自在自然,创造人化自然。这种人化自然的过程,也就是人类实践的过程,它伴随着是对自然原生态的破坏过程。自然界力求恢复到原生态的状态,就要不断的反作用于人,否定人的作用。同时,自然规律又会限制人的活动范围。因此,人类在实践过程中,不但要遵守自然规律,还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尽量减少对自然的索取,减少对自然原生态的破坏,以此不断提高人对自然的适应能力。不然,就会异化自然,导致自然的报复。而且人与自然的异化,还会引发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异化。另一方面,人与自然又是相互统一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是由自然产生的,人的生存发展必须依赖自然。自然向人类提供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同时,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对象。人与自然的平衡,影响着人与自然各自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基础。自然内部的循环与平衡,依赖于人对自然积极、主动的适应。实践是人与自然的中介,人类通过实践完成人与自然地统一。实践过程中要遵守自然规律,更要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1)自然对人的优先地位
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是在“超越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自然观,扬弃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础上形成的。与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自然观不同,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强调自然对人的优先地位和自然的客观存在性;与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自然观不同,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强调从人以及人的实践角度去理解自然,强调人的主体作用。既肯定自然对人的优先地位和客观存在性,又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从实践的角度理解自然,这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内在统一的、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马克思、恩格斯把自然摆在对人的优先地位,这就深刻体现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这一彻底的唯物主义观点;同时,这也充分说明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自然对人具有客观性与先在性。当然,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们可以认识自然规律,适应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但人却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因此人们应该在尊重自然,遵守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去改造客观世界。一旦人们主观性膨胀和滥用,违背自然规律,那就必然遭到历史的惩罚。对此,恩格斯就曾指出:人类不能过于陶醉其对自然取得的胜利,每一次胜利以后,人类都会遭到自然的报复。
(2)人是自然的产物,人靠自然生活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源于自然,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是自然生成的。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动物仅仅是利用外部自然环境,简单的用自己的存在,在自然界引起改变;而人则懂得通过他所做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也是作
为最高级生命体的人,之所以强过自然中的一切其他生物的根本原因——人对自然是积极、主动的适应。
人对自然界的依赖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自然界为人的肉体提供直接的生活资料,也为劳动提供生产资料,它执行着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的职能。另一方面,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外部环境,执行着生态的功能。在马克思看来,外部环境表现为地质条件,气候条件等。
(3)自然对人的制约和人对自然的积极适应
自然界对人具有优先地位,而人是自然的产物,是自然的一部分,人靠自然生活,这些因素决定了自然对人具有制约性。自然界对人的制约性,一个是自然界相对于人的先在性,物的条件性。“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
二是表现为外部生态环境对人的制约性。外部的生态环境,是人类进行生产、生活的首要前提和基础。
人必须建立依赖于自然环境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一方面人要顺应作为物的存在自然界;另一方面人要遵从自然规律,不仅在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遵从和顺应自然规律,还必须遵循生物圈的生态系统的规律,在生物圈能承受的范围内活动,并依照自然规律维持生物圈的基本平衡。
第二篇:马克思考试题参考
1.如何理解人类社会是一个大系统?这些系统有哪些系统组成?这些系统有哪些复杂的关系?
答: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这个观点是唯物主义历史观从社会实践出发,把人类社会看成是由生产力系统、生产关系系统、上层建筑系统、人口系统、自然环境系统组成的复杂系统。
(1)生产力系统是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是社会系统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力量,生产力的要素或子系统,按照一定的比例和相互联系的方式,形成生产力的整体功能,构成了生产力系统。(2)生产关系系统包括三个方面,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产品的分配关系。这三个方面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是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环节中。
(3)上层建筑系统是由一定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建筑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各种制度、设施和意识形态的总和,构成社会的上层建筑。
(4)人口系统是构成一个社会有生命的个人的总和,包括人口的数量、质量、年龄的构成、性别构成和区域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状况等因素。人是社会的主体,人口系统是社会存在大系统存在的第一前提。
(5)自然环境系统是指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天然形成的物质和能量的总体,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两大类。各个系统的复杂关系:生产力系统决定生产关系系统,对生产关系系统有直接影响;生产力系统以人口关系为基础;生产力系统和生产关系系统组成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系统,上层建筑系统反作用于生产关系系统;生产关系系统和自然系统相互作用。人是生产关系系统的首要因素,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者,有是物质资料的消费者;人是生产关系系统的调节者和承载者;人是上层建筑的构成主体。自然环境系统对人口系统具有直接影响;自然环境系统对上层建筑系统的军事、政治和文化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2.联系现实社会中的群体性事件,分析矛盾的复杂性? 答:人类社会充满矛盾,矛盾无处不在。矛盾即对立统一,是指事物内部两个方 面既统一、又对立的关系。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辩证法 的核心。矛盾分析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性指的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 转化的性质。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反对、相互限制、相互否定的性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着的对立面又斗争、又统一,由此推动了事物 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是通过矛盾的转化而实现的。事物发 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的外部,而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方法论意义: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这种本质规定性反映 到人们的思想中来,便形成了科学的思维方法。要求考生在审读材料、分析问题 时必须从矛盾的整体出发,从正和反两个方面来把握,坚决避免孤立地就一个方 面进行分析的做法。否则,既不能正确地把握材料,也会在论证中失之偏颇。(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时不有、矛盾无处不在。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 物的矛盾有其特殊性,同一事物不同发展阶段的矛盾也有其特殊性。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绝 对和相对的对立统一。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 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没有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二 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方法论意义:根据矛盾普遍存在的原理,考生必须学会用矛盾的方法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根据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在解决问题、提出对策时必须坚持具体 问题具体分析。只有具体分析特殊的矛盾,才能找出事物发展变化的特殊原因,从而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矛盾分析方法的最根本要 求。必须真正地认识到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外因,而是内因。(3).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事物的矛盾发展是不平衡的。矛盾的不平衡性体现在:事物的发展中有主要 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在同一个矛盾中也存在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非主要方 面。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意义:根据矛盾发展的不平衡原理,考生在分析复杂的问题或事物情 况时,既要坚持两点论,又要坚持重点论。既要分析主要矛盾,又要兼顾非主要 矛盾;既要分析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兼顾矛盾的非主要方面。只有这样,才能 避免片面性,避免不分轻重缓急,眉毛胡子一把抓。
3.如何理解社会历史过程是客观规律性和主体选择性的统一
答:(1)客观决定性: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是指社会发展过程中不以主体 的选择、意愿和意志为转移的因果性、必然性和规律性。
如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 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性质及其面貌;物质资料生产 方式的变革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人类社会的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体现了社 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决定。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清晰地表明了社会发展过程的决定性。而这种决 定性是在社会运动主体的选择中体现和实现的。这种选择是指历史主体的选择。(2)历史主体的选择(主体选择性)
从宏观的历史发展来说,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走什么道路的问题上,存在着一 定的选择余地。这是由于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矛盾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各种错 综复杂的关系,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多种可能性。当一个民族或国家处于历史的转 折点时,社会发展往往显示出多种不同的途径。究竟哪一种可能变为现实,这不 仅取决于客观的条件和情形,也受着这个民族的主观选择的影响。社会发展过程 中人的行为的选择性及其作用不能被任意地夸大。客观的历史规律性和社会发展 的决定性是第一位的,而人的选择是第二位的,它并不能使历史的发展违背自己 的规律。
首先,主体的选择是以不可选择为前提的。在社会活动中,任何一代人都不 是从零开始。他们面对的是既成的物质条件和文化传统,是在此基础上开始他们 的选择活动的。
其次,主体的选择不是无限制的,而总是在社会发展的一定时期所提供和展 现的可能性空间中进行选择。超出这个空间,就是不可选择性。
再次,主体在这种可能空间中的选择,也不是完全任意的。事实上,人们行为的 动机、人们选择的意向也受着客观的社会条件的制约。
最后,主体的选择所达到的结果,也受着社会规律的决定。人们在做出选择 时,当然对这种选择的结果有所预期,希望通过自己的选择而出现对自己有利的 社会发展后果。但一种选择是否能达到自己的预期目的,是否促成了社会的发展,不仅取决于人的行为。
4.对于社会科学方法论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你如何理解
答:社会科学方法论是相对于自然科学方法论而言的。所谓社会科学方法论,是指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它是对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概括和总结,因而对各门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方法,包括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认知与评价方法、世界历史研究方法等;涉及如何正确处理:主体与客体、系统与要素、矛盾与过程、个人与群众、认知与评价、世界历史与民族历史等一系列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问题。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作为社会科学方法具有真理性、科学性,因而我们在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上都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1)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地位 首先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具有严格的科学方法性和意识形态的先进性 其次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极具综合性,是社会科学方法史上一种科学完备的方法论(2)正确对待当代西方科学方法论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过程中,还要坚持辩证法以联系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和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都是社会科学方法论,在这个过程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地位,同时对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进行正确的评价与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泊,发展自身。(3)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开放的科学体系,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科学本性。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开放性,最关键就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理论工作者要 勇于和善于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自我批评、自我更新、自我发展、自我超越。
5.如何理解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请结合个人学科及所学专业谈谈在具体的科研工作中如何应用 答:
一、立足实践需要研究理论(面向实践)
(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社会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社会科学研究不可能离开实践。只有把社会的认识置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上,才能确立社会科学方法的可靠性基础。社会科学研究范式:【面向实践—概括实践—回归实践】
(二)实践的需要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社会科学研究要关注社会需要。社会科学研究要把握时代的精神。社会科学研究要反映人民的愿望
(三)社会科学研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社会科学研究归根到底是对问题的研究。离开问题的不会有真正的的理论。
二、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总结(概括实践)
(一)科学理论是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理论源于实践,但不是停留实践经验,而是要超越经验。要善于总结多方面经验。
(二)研究不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一切从实际出发)。研究问题不能从概念出发,只能从现实出发。(防止主观随意性)
(三)调查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一环。调查研究是认识社会的基本方法,也是理论研究的根本途径。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归根结底是深入群众。
三、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回归实践)
(一)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理论的归宿是实践(改变世界)。理论正确与否只能接受实践检验。实践检验是一个过程(长期的实践检验)。成果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二)在实践中发展理论。不存在永恒真理。实践是发展的,理论也要发展的(防止思想僵化,不能固守已有理论成果)。理论的生命力:实践中不断发展:与时俱进。
(三)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破除迷信,真正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为实。”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有冲破传统观念束缚,才能达到对社会生活的深刻认识。独立思考: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理论品质。
6.用社会系统及社会矛盾研究方法分析我国当前的社会系统及社会矛盾?
答:运用社会系统的研究方法,进行社会科学研究,分析认识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有以下原则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
社会系统的研究方法有(1)原理: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2)方法论:研究社会科学应该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性,从动态中考察万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全面系统的学习。
社会矛盾研究方法(1)原理:矛盾的普遍性,把对立统一规律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2)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特殊性,重视利益矛盾和阶级矛盾,这是我们认识社会的中心线索。
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矛盾,要坚持改革开放原则、坚持对外开放原则。
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已经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道路,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由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变,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突出的矛盾和问题。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解决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开启了新的思路,是在不断克服矛盾、战胜困难中推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战略举措。
7.结合自己专业说说为什么科学研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答:理论研究归根到底是对问题的研究。离开了问题便不可能有真正的社会科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这一特点,要求社会科学研究活动和社会科学研究主体必须坚持以问题为中心,始终饱含强烈的问题意识。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
问题是时代矛盾的集中反映,问题中饱含了时代的呼唤,现实的要求和矛盾最强烈的表现在人类所面对的问题之中。
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要妥善提出问题。如果问题没有意义,或者是一个伪问题,而后的研究就会变的毫无意义。
社会科学研究的全部奥秘在于问题为中心。
围绕问题而发展是社会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社会科学理论产生于问题,他的发展是因为解决了问题。它的生命力就是提出和解决时代而面临的重大问题。直面“中国问题”是社会研究的根本问题。
8.为什么社会科学研究不能停留在实践经验的水平?
答:社会科学研究不等同于获得实践经验。
科学理论是规律性的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不是停留在现象层面,是理性的认识不是简单的感觉经验,是观点的表达不是材料的简单概括。实践经验就是对现象的感性认知,而没有从现象中获得对事物本质的理性认识。
因而,社会科学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就是对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和提升的过程,就是超越的过程,就是经验发现规律、从现象中把握本质,从材料中引出观点的过程,就是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过程,即社会科学研究不能停留在实践经验的水平上。
9.文本标准和逻辑证明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有什么意义和局限性?
答:文本标准和逻辑证明是探索和检验真理的两种方式。
逻辑证明:即运用已知的正确的概念和判断,运用已经证实的经验事实命题、公理、定理和定义,通过逻辑演绎和推理,从理论上确立一种判断正确性的方法。
意义:逻辑证明是探索和检验真理的一种方法,在检验真理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不排斥逻辑证明的作用。
局限性:任何逻辑证明都是在理论的基础上对另一种理论进行检验,无法避免脱离实际,有形而上学的缺陷。
文本标准:即以文本作为衡量理论真理性的标准。经典文本的权威是实践赋予的,是在实践中获得的。
意义:实践赋予的权威决定了他的有效性,是一定意义上实践真理的补充。局限性:但任何经典文本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无法避免历史局限性。
第三篇:马克思与当代2015考试题
1、创新驱动发展相关的;
2、十八届五中全会里的发展理念;
3、联系当前的国际形式,分析中国和平、发展、合作、共赢面临的主要机遇与挑战;
4、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政治形势下,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也不断丰富和变化,请谈谈中国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
5、思潮、文化(习近平中国文明、文化发展的观点)。
6、社会管理。
1.创新驱动相关的
含义:
2012年底召开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是我们党放眼世界、立足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决策。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就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自主创新,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方式,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率先发展。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两层含义:
一是中国未来的发展要靠科技创新驱动,而不是传统的劳动力以及资源能源驱动; 二是创新的目的是为了驱动发展,而不是为了发表高水平论文。意义: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我国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增强发展的长期动力具有战略意义。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主要源于发挥了劳动力和资源环境的低成本优势。进入发展新阶段,我国在国际上的低成本优势逐渐消失。与低成本优势相比,技术创新具有不易模仿、附加值高等突出特点,由此建立的创新优势持续时间长、竞争力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由低成本优势向创新优势的转换,可以为我国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我国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现实意义。科技创新具有乘数效应,不仅可以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且可以通过科技的渗透作用放大各生产要素的生产力,提高社会整体生产力水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可以全面提升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降低资源能源消耗、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长远意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产业技术创新,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既可以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改变过度消耗资源、污染环境的发展模式,又可以提升产业竞争力。
重点: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涉及方方面面,是一项系统工程。当前,应抓住以下重点着力推进。
细化战略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国际上普遍认可的创新型国家,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一般在7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超过2%,技术对外依存度低于20%。目前,应将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进行分解和细化,建立完成目标的组织架构和任务体系,让各部门、各层面、各单位按照明确的目标任务推进。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我国很多产业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中低端,消耗大、利润低,受制于人。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一是要瞄准国际创新趋势、特点进行自主创新,使我国的自主创新站在国际技术发展前沿;二是要将优势资源整合聚集到战略目标上,力求在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三是进行多种模式的创新,既可以在优势领域进行原始创新,也可以对现有技术进行集成创新,还应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首先,进一步确立企业的主体地位,让企业成为技术需求选择、技术项目确定的主体,成为技术创新投入和创新成果产业化的主体。其次,高校、研发机构、中介机构以及政府、金融机构等应与企业一起构建分工协作、有机结合的创新链,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协同创新体系。
加快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建立科技创新资源合理流动的体制机制,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建立政府作用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的体制机制,让市场充分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政府充分发挥引导、调控、支持等作用;建立科技创新的协同机制,以解决科技资源配置过度行政化、封闭低效、研发和成果转化效率不高等问题;建立科学的创新评价机制,使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
2.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公告,“发展的理念”相关内容。
刚刚闭幕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关系中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会议指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会议称,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会议强调,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会议指出,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会议认为,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3、联系当前的国际形式,分析中国和平、发展、合作、共赢面临的主要机遇与挑战
当今世界国际形势当前,国际关系进入新世纪以来发生的深刻变化正在继续,国际局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战争、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霸权主义仍是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国际恐怖主义反弹强烈,国际反恐怖主义斗争形势严峻;全球性军事战略深入调整;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
当前中国面临的机遇。经济上,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提高了。在此次金融风暴,人民币在风暴中经受住了考验,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开始将人民币作为民间交易货币。我们应及时抓住有利时机,在经济和高科技领域取得有效合作,赢得西方的高科技和尖端科技的技术。军事上,现在的世界形势的复杂性让美国也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恰恰是我们发展和处理南海危机的大好时机,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快军事的进步,缩小高科技军事的差距。外交上,在当今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我们应努力为此和平的目的,同时利用战略同盟关系维护周边的安全,中国可以凭借自身的军事力量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中国面临的挑战。经济上:世界金融危机的阴影未散,国际经济景气低迷,世界经济受其拖累,增幅滑落。中国经济严重依赖国外市场,外部经济环境恶化对中国经济特别是外贸出口的增长会产生明显的负面效应。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反复波动的国际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速出现回。受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乏力的影响,外需下降明显。军事方面:美国全球战略重心东移,矛头主要针对中国。对中国安全、主权、领土完整的挑战和潜在威胁增大。外交方面:奥巴马政府明确宣示美国要“重返亚洲”,宣扬“中国威胁论”,插手中国与邻国的领土争端,甚至赤裸裸地挑拨离间邻国与中国的关系。中国同邻国关系不顺的一面也增多。一些周边大国不能正确、理智地看待中国的发展壮大,增大了对华防范与牵制意识。
4.国家总体安全内涵
国家安全工作应当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1)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对内求发展、求变革、求稳定、建设平安中国,对外求和平、求合作、求共赢、建设和谐世界;2)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真正夯实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3)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4)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富国才能强兵,强兵才能卫国;5)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打造命运共同体,推动各方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
5.习近平中国文明、文化发展的观点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
我们要从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持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作为一项根本任务,切实抓紧抓好。”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中华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
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
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
6.说明为什么必须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社会管理是维护社会秩序、实现社会稳定的必要条件,是推进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管理是各国政府的基本职能,其基本任务是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良好的社会管理能够有效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有利的社会环境,因此要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P74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社会管理,是指以维系社会秩序为核心,通过政府主导、多方参与,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关系、促进社会认同、秉持社会公正、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治安、应对社会风险,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创造既有秩序又有活力的基础运行条件和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的活动。
1.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2.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3.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4.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5.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1)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本要求
社会管理是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对我国多年来社会管理实践的科学总结的基础上,我们形成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本要求,即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其中,党委领导是根本,政府负责是关键,社会协同是依托,公众参与是基础,四位一体,有机联系,不可分割。这一原则符合我国现阶段社会管理的客观要求,既富有中国特色,又体现时代特征,在新时期、新形势下,为我们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明确了方向。
(2)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原则
一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优先。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实现依法管理、科学管理、人性化管理,使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切实感受到权益得到保障、秩序安全有序、心情更加舒畅。
二要坚持多方参与、共同治理。充分发挥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同时充分发挥多元主体在社会管理中的协同、自治、自律、互律作用,使各种社会力量形成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保障社会安定有序的合力。
三要坚持统筹兼顾、动态协调。正确反映和协调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阶段的利益诉求和社会矛盾,既要“左顾右盼”,又要“瞻前顾后”,使社会管理能够体现维护公平正义的“刚性”、协调各方利益的“柔性”、应对新情况新问题的“弹性”,促进社会动态平衡,保障国家长治久安。
四要坚持既有秩序,又有活力。把维系社会秩序和激发社会活力有机结合起来,既要保证社会的安定有序、规范运行、调控有力,又要有利于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降低社会运行成本,提高社会运行效率,从而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五要坚持立足国情、改革创新。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政治优势,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同时,树立世界眼光,积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把改革贯穿于整个社会管理过程之中,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不竭动力。
六是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必须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机制、能力、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完善和创新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服务。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建立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和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深化平安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司法基本保障,依法防范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和工作机制,高度警惕和坚决防范敌对势力的分裂、渗透、颠覆
(3)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效形式
第一,完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提高社会管理能力。第二,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
第三,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增强服务社会的功能。第四,加强和完善应急管理体制。(4)具体途径:
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首先要同做好群众工作紧密结合。
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把积极化解社会矛盾作为突破口。
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着力构建以改善民生的社会建设工作体系。
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着力构建以提高效能为重点的服务型政府工作体系。
五、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着力构建以分类管理为重点的“两新组织”管理服务工作体系。
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着力构建以排查管控为重点的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服务工作体系。
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着力构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党建工作体系。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途径:
(1)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借鉴国外有益成果,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2)从以政府为单一主体、以单位管理为主要载体、以行政办法为主要手段、以管控为主要目的的传统模式,向政府行政管理与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管理良性互动,社区管理与单位管理有机结合,多种手段综合运用,管理与服务融合,有序与活力统一的多元治理、共建共享的新模式转变;活动,确保国家安全。
(3)努力走一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之路。
第四篇:马克思
马克思传读后感
看过不少叙述和回忆伟大导师马克思的书,如李卜克内西的《回忆马克思》,梅林的《马克思传》,每一次阅后都像火炬燃起心中的干柴,周身充满了无可比拟的热量。
今天,我又看了一本比前二本更完整,更充实,更能反映了马克思的著作,这部书好像一组反映伟大导师的照片,我看见,一个伟大导师的成长过程,他抛弃了教援和法学专业,为了研究现实,他投身于革命实战,他摈弃了鲁格的“空想主义”,为了“贫民”,他呼出了“向大地宣战”的口号,他没有给他的母亲带来幻想的葡萄园,为了磨锋他战斗的笔尖,他让他的燕妮等待了他八年,他的早熟使得比他大十六岁的老教授也不得不佩服,他的思想早已走到了人类的前头。
是的,聪明的艾得加尔被时代所抛弃,空想的大学生们隐去了,独有无产阶级的斗士马克思在思想的旋祸中健游着,向着伟大的目标前进,看来,黑格尔和柏林大学的约翰对他的思想有很大的影响,马克思从这个故纸堆中找出了辩证法的明珠,马克思拼命钻研文学语言,他为了更好的运用语言竞着迷一部中篇小说,他的各种文字的运用,使得朋友们都非常吃惊,他用他崭新的世界观,全身披摩地杀向了战场,尽管他被当局通缉使他出逃了国外,但他高兴,因为他至少在这个巨人的身上造成了严重的裂痕,他知道,不可喻越的鸿沟正是由痕裂所造成的。如果说燕妮是他亲爱的妻子,那么图书馆便是他的伴侣,他研究革命理论,尽管生活不很如意,但他是在为全世界被压迫人民谋利益、求幸福。
可以看出,马克思是个平凡的人,并非什么“超级天才”,他的伟大是和他诲诲不倦的研究革命理论和参加革命实践所分不开的,难怪,那些马克思的“朋友”在诽谤马克思时,把他描给成一个很可怕的人物,燕妮要捧腹大笑了,道理很简单,因为他是一个很平常的人。
二十多年前,萧灼基教授送我一部佳作《恩格斯传》。那时他对我说,撰写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传记,是他在中国人民大学读研究生时定下的心愿,那时只是完成了一半,还要继续写另一半,就是马克思的生平传记。今天,他终于如愿以偿,《马克思传》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公开出版了,对他五十多年来坚持不懈、“目标始终如一”(马克思语)的执著精神深感敬佩。看到这部书,触景生情。我想起自己在年轻的时候,在北师大图书馆工作了二十年,也读了很多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书,摘录了大量资料,积累了许多有关马克思的生活和工作图片,当时我也有过编写马克思传的念头。后来,读了国际工人运动的著名活动家威廉·李卜克内西的书,我记住了他的一句话:“写马克思这样的人必须承担重大的责任。”我想,这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自知能力不够,难于承担这个责任,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这也正是我要向萧教授好好学习的方面。今年是马克思诞辰190周年,萧教授写的《马克思传》在这个时候出版,是对这位“千年伟人”马克思最好的纪念。通过这部传记,可以对马克思作为一位伟大的哲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革命导师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从书中可以看到马克思对真理的执著追求,对工作的忘我投入;对友谊的珍爱、对家人亲情的眷恋,这些无不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纪念马克思,就要学习马克思。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认真学习他的著作,学习他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从他的生平业绩和伟大品格中吸收智慧和力量。今年又是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这三十年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和思想,中国人的衣食住行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善,这是中国历史上惠民最多的一次改革,被称为中国历史上“载入史册”的最成功的改革。这次改革的成功,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旺盛的活力,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胜利。三十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不断根据变化了的实际,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改革开放的实践。在全国人民热烈庆祝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时候,萧灼基教授写的《马克思传》出版,对我们学习和进一步理解马克思主义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一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正在向实体经济渗透,经济危机的征兆频繁出现,并向全球蔓延,给世界经济带来严重影响,这一事实,宣告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和政策已经破产。与此相反,马克思的《资本论》在西方发达国家又骤然热销,据《环球时报》2008年11月12日的报道,2008年《资本论》在德国柏林的销售量是前一年的3倍、1990年的100倍。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也曾经有人瞧不起这部经典著作的意义,认为《资本论》所作的分析已经过时、甚至认为改革必须摆脱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视为阻挠彻底改革的“绳索”。而现在,西方人都重新研究《资本论》,难道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人,可以不要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了吗? 萧灼基教授写的《马克思传》与众不同,它的特色鲜明:第一,它是一部革命传记。以马克思的革命生涯为主线,该书共有13章,按革命实践的先后顺序排列,根据实践的发展,阐述革命理论。第二,在革命理论中突出经济理论。该书的第八章、第九章用10万字的篇幅介绍《资本论》的三部手稿和《资本论》第1―4卷的基本内容。第三,用通俗的形式介绍深奥的理论。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初学的读者往往感到不易理解,而萧教授采用通俗易懂的大众语言、独特的叙述方式,使复杂的理论问题深入浅出。
事业中的马克思是执著的,专横的,偏执的,尖锐的,这点是毫无疑问的,这也正是伟大之处,有人不习惯这一点,因为他没有看到这仅仅是因为他对事业的态度,很多人评价他的时候用了很极端的词,但正是因为这些极端才能创造出伟大的理论,西方文化崇尚极端,无论哲学,文学,还是科学,而中国文化崇尚中庸,平衡和矛盾始终是对立的.在西方社会,你需要坚持你的想法,并且不断的证实你的成功,马克思理论的成功得到验证是在他晚年时期,他对唯物主义的概述,超越了所有前人,是由于他不断的批判,极端的批判.但是用中国文化来解释,其实他也在不断吸收,改进和妥协,这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地方.当今社会,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交流已经由冲突转变为了相互融合,而不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鲁迅先生对拿来主义的态度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口号,大概可以说明这个现象吧,当然文化的融合只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一个方面.马克斯思想到了每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都有不同的应用,这也是他晚年的时候为什么会说自己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原因,反映的不过是他固化的思想模式,批判一切.在马克思全集最后几部中很多人得出一个结论,是最后马克思自己都在怀疑社会主义构想,我想怀疑才是对的,怀疑才会让思想不断前进.而这个无关他是否能够预料到今天的生产方式的改变,科学技术的发展,没有人可以预料未来.也无关于他是否受到历史的限制.但是马克思思想的伟大的地方就在于他的不断创造.创造才能产生价值.最后总结,学习一个人,一定要学习他的思想的精髓,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每个人的都应该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我.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对象.
第五篇: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做出的伟大贡献。中国共产党人在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一、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前提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开始就面临着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面临着教条主义的影响,主要是一个如何处理理论和实际的关系问题。在历史上,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在这个问题上曾面临着多重的困难:一是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本本;二是如何对待来自斯大林、苏联及共产国际的指挥;三是如何对待自身的教条主义和思想僵化。中国共产党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根本任务就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总结出符合中国实际需要的理论原则和科学结论。
二、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们在创立自己学说的时候就明确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这种“改变世界”的性格,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必须面对现实、思考现实、变革现实的理论。因此,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必须准确把握中国的特殊国情,坚持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立足于中国的实际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三、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使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渊源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在文化学的层面上,便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为广大群众所接受,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这个西方先进的文化同中国优秀文化遗产结合起来,使之具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四、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竭动力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键在于以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毛泽东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深入研究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和发展途径,并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道路,创造性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邓小平同志深入研究和平与发展时代的特点与要求,深刻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与教训,精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从而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阶段。邓小平指出:“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进一步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江泽民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同时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是高扬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旗帜的光辉典范。
回顾我们党的三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奋斗历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每一个重大发展,社会主义实践的每一个巨大进步,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结果。中国共产党将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继续高举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伟大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