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报效国家演讲稿(定稿)
精忠报国,浩气长存
“国家”这个词在整个中华民族的字典中,永远都是一个崇高的字眼。我们这个伟大的国就像一艘加足马力的航母,正向共产主义的目标昂首前行。而在其中,农民为国家这艘航母提供粮食,工人为她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科学家为她的远行精确导航,文化工作者把她装点得雄伟壮观.可以说,每一个平凡的中华儿女都在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报效国家,正如德国诗人歌德所说:“我们为祖国服务,每个人都按照资质,各习所能。”正是这些平凡人们的努力,铸就了民族几千年来的精神主流:精忠报国!而军人,就是她的铠甲,为她劈波斩浪;就是她的船骨,维系她的稳定团结;就是她的护卫舰,保卫她的安全!
“献身国防现代化的模范干部”苏宁曾说:“三百六十行,唯有军人是用鲜血和生命为祖国服务的,我热爱这一行!”军人,是报效国家最直接的职业,也是奏响精忠报国时代旋律的最强劲者。中国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曾说:“盖世捍族卫民者,军人之天职。”军队就是国家的坚强柱石,军人因报效国家而光荣!军人以“荣必天下荣,耻必天下耻”的爱国情感和职业自尊心,把报效国家看成自己的神圣职责与最基本的价值准则,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描绘出一幅幅最壮美的图画,谱写了一曲曲荡气回肠的英雄赞歌!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老祖宗教导了我们自立自强的民族精神;“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更是体现了报效国家,为国为民的崇高情怀;苏武北海牧羊二十八载,宁愿自刎,绝不投降,托鸿雁
投书,以示高尚气节和对国家的忠诚;岳武穆背刻着“精忠报国”四个血字,“北逾沙漠,喋血虏廷”,为实现“还我河山”的报国之志,挥师北伐,英勇杀敌;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又曾激起多少爱国志士前仆后继,报效国家;东北抗联八名女烈士面对敌军诱降,坚守气节,毅然投江,慷慨赴黄泉,以示报国之情。
自古言:覆巢之下,岂有完卵;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国之不国,家又何在。有一首诗这样写道:如果我们不去打仗,敌人会把我们杀死,指着我们的尸体说,看!这是奴隶!亿万中华热血儿女,谁受得了沦为亡国奴的奇耻大辱,谁能忍受另外一种颜色的旗帜在我们的国土上趾高气昂,谁忍心我们的姐妹遭到蹂躏,我们的兄弟遭到屠杀,我们的同胞被当做奴才!谁又忍心听那铁蹄践踏下祖**亲发出的沉重叹息!我们不能!那就穿上军装,拿起武器,走向战场吧!用热血与生命去保卫祖国,报效国家!
如今,战争的硝烟虽已消散。但是对军人来说,只有战争时期和战争准备时期!战时时期,我们可以奔向战场,英勇杀敌,以身报国。那么和平时期的报效国家是什么呢?听,神仙湾上暴风雪的怒号在告诉我们答案,曾母暗沙击打礁石的浪潮在告诉我们答案,乌苏里江边清晨的鸟语在告诉我们答案!看,练兵场上的冲杀呐喊在告诉我们答案,实验室里不眠不休的攻关在告诉我们答案,教室里的刻苦专研同样在告诉我们答案!
军人在和平时期报效国家,是指
未来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对当代军校学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爱军习武,锤炼精兵,苦练杀敌本领;要求我们应该开阔视野,关注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趋势;要求我们时刻警惕,居安思危,枕戈待旦,要求我们随时准备为国家利益而战斗!
同学们,军队生来为战争,军人生来为打赢!当今世界并不太平,战火并不遥远,我军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的任务十分艰巨。戎装在身,报效国家,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每个军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们军人价值的根本所在。
同学们,为了祖国的一方蓝天,为了母亲宁静祥和的微笑,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战斗吧!因为我们的名字是战士!
第二篇:报效国家讲稿
坚定报国志向
立足岗位成才
一、托起神圣职责,在报效国家中牢记军人使命
首先,军人的地位是在报效国家中确立的。
对军队与国家的关系,我国繁体的“國”字也有很形象的体现。“國”字的大方框,表示一定的疆域范围;大方框中的“口”表示人口,一横表示土地,“戈”表示的就是军队。这个“國”字,就蕴含着国家领土、人民、疆域需要军队保卫的深刻寓意。事实上,我国历朝历代也都把保卫国家作为军队义不容辞的责任,无数军人也都把“执干戈以卫社稷”作为平生夙愿。像春秋时期孔子的保卫“父母之国”,汉代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明朝戚继光的“封候非吾意,但愿海波平”,清朝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都充分表明了国家在军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展现了军人为国尽忠的壮志豪情。我军是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当代革命军人报效国家,是国家所需、职责所在,是由军人与国家的内在关系决定的。
其次,军人的形象是在报效国家中树立的。
《孙子兵法》开篇讲到:“兵者,国之大事”。这里的“兵”,既包含军事行动,也包括军事力量建设。它深刻揭示了军队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也折射出军人对于国家的重要价值。自古以来,人们无不把忠诚和献身祖国看成是军队的神圣义务和职责,并以此作为评价军人行为的最高标准。强烈的报国情怀是我军战胜强大敌人的力量源泉,是革命军人为国牺牲奉献、流血流汗的强大精神支撑。伟大的抗战精神、航天精神,98抗洪精神,08抗震救灾精神等等,体现的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再次,军人的价值是在报效国家中实现的。
“报效国家”是革命军人价值的本质体现。革命军人最高的价值追求是“报效国家”,革命军人道德使命和价值理想的科学定位也是“报效国家”。当代革命军人的价值在哪里?从本质上来讲就体现在“报效国家”的行动中。保卫国家、建设国家是革命军人所要肩负的时代重任,军人因为捍卫国家而存在。革命军人的地位是在“报效国家”中确立的,革命军人的形象是在“报效国家”中展示的,革命军人的价值是在“报效国家”中实现的。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是每个革命军人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
二、占领精神高地,在报效国家中升华爱国情怀
一是时刻热爱祖国。列宁同志说“热爱祖国是千百年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最深厚的感情。”
爱国是报国的前提,对国家爱得越深沉,报效国家就越坚定、越自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军人报效国家的思想前提和情感基础,是军人为国尽忠的强大精神力量。当代革命军人只有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对国家的深厚感情充分激发出来,才能更加坚定地为国家贡献赤诚、热血甚至生命。
二是勇于献身祖国。千百年来,无数爱国将领和民族英雄以“精忠报国”的实际行动,表达着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从“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到“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从“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到“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无不饱含着军人报效祖国的拳拳之心,无不体现着军人报国的雄心壮志。我军是历史上最忠诚祖国的军队,捍卫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是对我军官兵的基本要求。作为国家的忠诚卫士,革命军人必须把爱国作为自己的天职,时刻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三是忠诚保卫祖国。
三、珍惜军校生活,在报效国家中展现人生价值。
我们讲到报效国家是军人的职责,实现价值的基本立足点。那换做我们在座的每一名战友,你准备怎么做呢?(播放作息表)
这一张作息时间表是国庆阅兵的方阵中最青春靓丽的队伍——三军女兵方队的。就是这样的作息时间,这样的训练强度,由于替补比例高,为了能上阅兵场,为了能过天安门,为了不被替补出方阵,在别人睡觉时加班练习动作,是常有的事。为了练好腿功,她们一站就是三个小时,直到腿痛、麻木、失去知觉。
2009年十月一日,天安门前,96米,128步,见证了她们的汗水和骄傲。而背后是三千多个小时的训练积累,九千多公里的步步丈量。而客观来说,她们的报效祖国的行为很简单,就是在踢正步。
歌德说,我们为祖国服务,不能采用统一的方式,每个人应该按照资禀,各习所能。戴伟,海军后勤学院军需系司务长二队学员,湖南省望城县人,1997年2月21日在寒假返校途中,勇斗持刀歹徒,在身受重伤的情况下,将歹徒擒获。现在,像戴伟同志这样敢于英勇的与恶势力作斗争的人太少了,我们总说为什么这种见义勇为受表扬的好事我没碰上。可我们又有多少人想过,立足本职岗位上尽心尽责做好工作这样简单地事我们有多少人都没有做好,那又如何能保证遇到人民真正需要你的时候,你会冲在前头而不是悄悄的躲在后面呢?
小岗位连着大使命、小角色担负大责任、小兵也能有大作为 工作岗位是每一个军人报效国家的基本舞台,在立足本职岗位上尽心尽责做好工作,是报效国家最实际、最基本的体现。革命军人既有在战争中用鲜血和生命报效国家的责任,也有在和平时期用聪明才智和勤奋工作保卫与建设祖国的义务。同学们,你的岗位可能在三尺机台上、可能在交换机前、可能在讲台上,可能在哨所,我们要做的就是立足本职岗位练就过硬的本领,把报效国家最终转化为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和爱军精武的实际行动。
第三篇:军人核心价值观——报效国家
报效国家篇
报效国家是军人的天职,更是革命军人的最高行为准则。正是在报效国家的不懈奋斗中,当代革命军人实现着自身的价值,展示着壮丽的人生。
“执干戈以卫社稷”。古往今来,军人与国家如影随形。国家需要军人来捍卫,军人因为报效国家而光荣。从“精忠报国”,到“位卑未敢忘忧国”;从“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到“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从“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到“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无不表明国家在军人心目中至高无上的地位,无不充满报效国家的壮志和赤诚。我军从诞生之日起,就把报效国家作为官兵最高的价值追求,为捍卫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作出了巨大牺牲和奉献。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有多少热血男儿效命疆场,血染战袍?有多少革命先烈舍生取义,以身殉国?正是这种报效祖国的英雄壮举,把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美德升华到新境界,把当代革命军人的价值提升到新高度。可以说,革命军人的地位是在报效国家中确立的,革命军人的形象是在报效国家中展示的,革命军人的价值是在报效国家中实现的。把报效国家作为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对我军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当代革命军人道德使命和价值理想的科学定位。
报效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今天我们讲报效国家,就是胡主席提出的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这不仅明确了当代革命军人报效国家的基本内容,而且为如何报效国家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爱国是报国的前提。大力培育报效国家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就要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官兵树立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强化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要把爱国与爱党、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统一起来,把个人的理想抱负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根本目标统一起来,做到个人利益无条件地服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要忠实履行宪法赋予我军的神圣职责,居安思危,常备不懈,随时准备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作出应有贡献。
报国不仅是一种激情和愿望,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行动。只有把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行,体现到一言一行上,熔铸在一岗一哨里,落实在一职一位中,报效国家的崇高理想和价值追求才能实现。报国表现在战时,也体现在平时。大敌当前,浴血奋战是报国;和
平时期,恪尽职守也是报国。当代革命军人报效国家,就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是干部就要把兵带好,是战士就要把武练精,平时把任务完成好,战时保证打得赢。
立志出乡关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是少年毛泽东离开生他养他的故乡韶关,外出求学时写下的一首言志诗,抒发了发奋图强、救国救民的宏伟志向和四海为家的博大胸怀。
少年毛泽东天资聪颖,好学求进,最爱读《精忠传》、《水浒传》和《西游记》这些激动人心的故事。一个偶然的机会,毛泽东借到了陈天华的《警世钟》。刚一打开,便立即被开头一句:“呜呼!中国其将亡矣!”的警句所吸引。待他一口气将书读完,早已被列强瓜分中国触目惊心的事实所震动,更被“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大声呼号所感召,心中涌动起一股救国救民的热流……
这些爱国读物激起了毛泽东学习新知识、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1910年,17岁的毛泽东到湘潭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有一天,他从一位同学那里借到了一本《世界英雄豪杰传》,读完后感慨地对这位同学说:“中国也要有这样的人物。我们应该讲求富国强兵之道,才不致于重蹈朝鲜、印度的覆辙。你知道中国有句古话:„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我们每个国民都应该努力。”过了不久,毛泽东给自己取名任之,表示从此要“以天下为己任”。
1913年,毛泽东到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习。为了联合更多志同道合的同学,他在1915年秋发出了一个“二十八画生征友启示”(毛泽东三个繁体字是二十八画),表示愿与有拯救中华大志的同学为同道。这个广告在进步青年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经过两年多寻友和酝酿,一个以有志救国的学生和教员为核心的进步团体“新民学会”诞生了。在毛泽东等人的带领下,学会以“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造中国与世界”相号召,很快发展成为一个有影响的爱国进步团体。
在尔后的革命生涯中,毛泽东接受并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献出了毕生精力。他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
解读:“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充分表达了少年毛泽东发奋图强、救国救民的宏伟志向。正是有了这种爱国情怀,他才能始终把个人利益与祖国利益紧紧连在一起,把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为己任,浴血奋战,带领全国人民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胜利走向胜利,最终建立了新中国,令世人瞩目。报效国家,自古至今,炎黄子孙,一脉相承,革命军人身在中华之沃土,理应把爱国作为最高的行为准则。
巾帼英雄勇赴刑场
古语说:“男儿要在能死国。”就是说,为国而死是男子汉最崇尚的乐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女子就做不到这一点。历史上,为国而死的女子也有不少,她们更为人们敬佩。民主革命的烈士秋瑾就是一个。秋瑾为了拯救祖国,舍家出走,到日本留学,参加了革命党。后来她决定回国从事武装起义,推翻清朝。明知这件事充满着危险,可她对朋友们说:“革命要流血牺牲才能成功。这么多年,男子们为革命流血断头的,有不少人了,可女子还没有,这是女界的耻辱,我去洗刷这个耻辱!”秋瑾决心做为革命断头的第一个女性。1907年,秋瑾在浙江绍兴组织起义,不料被官府发觉。清朝派兵来抓她,战友们劝她赶紧逃走,她拒绝了,要用自己的死唤起更多的人参加革命。清军包围了起义地点,她指挥战友转移后,自己从容被捕。官府拷问她,让她招供。她说:“革命党的事,用不着你来问。要杀便杀!”秋瑾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志愿,成为第一个为民主革命牺牲的女性。
解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只要战事一起,地无分南北、人无分男女,皆有守土为国之责任。保家卫国不只是男人的专利,巾帼英雄同样用大无畏的壮举震撼着我们的心灵。秋瑾以柔弱的身躯,为救人民于水火,匡扶中华,建立新中国,敢做革命断头的第一个女性,让人肃然起敬。
周恩来和邓颖超的志向
周恩来总理是全国人民敬爱的伟大领袖,他的事迹被人们广为传诵。周恩来从小就有大志。1910年,才12岁的周恩来到东北沈阳,进东关模范学堂读书。有一天,校长问同学们:“你们说说,读书为的是什么呀?”
同学们一一回答,有的说为了父母,有的说为了长大找事做,有的说为了赚钱发财。周恩来却大声说:“为了中华的崛起!”
崛起就是强盛、振兴的意思,周恩来的回答,博得一片赞扬,给大家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周恩来的夫人邓颖超也是一位品德高尚、志向远大的人。也是在12岁那年,邓颖超在天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读书。有一次,学校举行作文比赛,内容是纪念为国立功的蔡锷将军。邓颖超的作文是其中四篇最好的之一。她写道:“蔡将军嘱咐我们要爱国,要讲道德,不要重私轻公。我希望同胞们上下一条心,振奋精神,谋求国家的进步!”
小小年纪,她还大胆预言:“如果能这样,怎么就不能让我们国家超过列强,立于它们之上呢?”
周恩来为中华的崛起而读书,邓颖超为谋求国家进步而学习。他们一生为人民做出的无私奉献,证实了他们是说到做到的人。
解读:人要有远大的志向,周恩来为中华的崛起而读书,并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终生,成为世界人民景仰的好总理。邓颖超为谋求国家进步而学习,并为国家的发展日夜操劳,受到全国人民的爱戴。我们每名官兵,只有把自己的志向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紧紧的联系起来,并为这个志向而奋斗不止,就一定能够在报效祖国的过程中成就自己。
谋求什么职业
任弼时是一位老革命家。他16岁那年,中学快毕业了,因为家里经济困难,不能再升学。出路在哪里?他开始为谋求职业而奔走。做什么好呢?他想到自己会画像,就对同学们说:“虽然现在职业很难找,可凭一技之长,也不难活下去。”
那么,任弼时后来就真去给人画像了吗?不。他寻求了一种神圣的职业。投身革命,要为国家和人民寻找出路。为了掌握革命的本领,他决定到俄国(后来的苏联)去学习。在给父亲的信中,他这样写着:“人生是为了谋求幸福的,为国家冒险奋勇是男儿的本份。现在祖国在危亡生死关头,正要靠我们这辈青年去建设大同世界。这是我的责任,达到此目的,就是成功了事业!”
在去俄国的途中,任弼时患了感冒,被赶下海船,他趁人不防备又机智地爬了上去。过境的时候,他又被扣留,脱险之后,就一个人步行到达了会合地点,赶上了同行的伙伴,一起到了莫斯科。为了救国,任弼时把个人生死都置之度外了。
解读:选择一门职业,决定了一个人生活的方式。追求的目标,或平平淡淡,或轰轰烈烈。任弼时同志本可以选择一份平淡的工作,一辈子安安稳稳地去维持自己的生计,但他却选择了为国家去冒险,为人民的幸福去奋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正是在报效国家的不懈奋斗中,实现着自身的价值,展示着壮丽的人生,成为我们当代军人的楷模。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1981年2月14日,英国培格曼出版社为出版《邓小平文集》,请小平同志作一篇序言。他以饱蘸激情的笔墨写下了这样的一段话:“我荣幸地以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当历史跨入二十世纪的时候,中华民族正处在深重的苦难中,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活动正在酝酿。邓小平就诞生在这个大动荡的年代。少年的邓小平,已有了朴素的爱国思想。1919年“五四”运动后,正在重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学习的邓小平,就积极参加了抵制日货的活动。当时的重庆警察厅长郑贤书,挪用公款4000多元,廉价购买洋行的日货80多箱,公开拍卖,顿时激起了爱国学生的抗议浪潮。11月17日,邓小平同重庆1000名学生到警察厅示威,强烈要求郑贤书交出日货。郑贤书吓得不敢出见,于是学生们将警察厅紧紧围住,彻夜不归。学生们的爱国行动,得到了市民的声援,他们送来饭食特表慰问,学生们的斗志更加高昂,在重庆朝天门怒烧郑贤书交出的日货。这场斗争终于以四川当局被迫撤销郑贤书职务而获胜利。
邓小平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决定到法国勤工俭学。1920年,他从四川启程,开
始了艰难的求学之路。到法国后,他开始接触一些马克思主义的书籍,有了参加革命组织的要求和愿望,并于1922年夏季被吸收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1923年开始,小平同志在周恩来的领导下,进入了中国学生旅欧青年团支部的领导工作,1924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在法国一边学习,一边进行革命活动。他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理想,坚定地、毫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特别是反对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强盗行径。1924年至1925年,他先后发表了《请看国际帝国主义之阴谋》、《请看先声周报之第四批造谣的新闻》等文章,抨击了帝国主义干涉中国事务的罪恶企图。同年,他还作为旅欧支部的成员,参加和组织了旅法华人反帝大会。会场上群情激昂,高喊“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中华民族解放运动胜利万岁!”在法国生活的五年多,邓小平由一个爱国青年成长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勤工俭学人员的革命活动,引起了法国当局的惊慌,警方颁布了驱逐令,这样,邓小平一行20人不得不离开法国,来到了十月革命的故乡——苏联,在这里,邓小平同志比较全面系统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为他回国后进行革命活动和革命斗争,奠定了更加充实的理论基础。
1926年底,邓小平同志阔别祖国6年后,终于实现了“从早归国”的愿望。回想6年来的遭遇,他心潮起伏。祖国,您的儿子又回来了!从此,邓小平的名字和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振兴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解读:“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自己的祖国”。这是小平同志的真情告白。他道出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同的志愿和心声。他把个人的命运前途与国家的命运前途紧紧的连在一起,把报效国家作为自己的终身追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我们筑起了永久的精神丰碑。
林觉民舍小家报国家
林觉民是近代民主革命的著名烈士。他小时候聪明好学,志向远大。长大后结了婚,生了一个儿子。他和妻子互敬互爱,家庭生活十分美满。但是他还有更大的志向,就是拯救受苦受难的祖国和广大人民。为了这个志向,他毅然离开家庭,离开父亲、妻子和孩子,去日本留学。几年以后,他作为一位坚定的革命者,回到国内,准备参加广州的武装起义,推翻清朝。因为要召集家乡的同志,他回到家中。见到年老的父亲和可爱的妻儿,想到起义如果失败,牺牲了生命,这次可能是最后一次见面,他心里很不平静。可他不忍心说出
真情,又匆匆离去了。广州起义前夕,林觉民给父亲和妻子写了绝笔信。他对父亲说:“我死了,让大人吃苦,弟弟妹妹也无人照顾。然而我的死对全国同胞有用处。”他对妻子说:“我们有过甜蜜幸福的生活,正是为了让天下人都得到幸福,我才宁愿离家舍命,离开你,为天下人谋求永远的幸福!”几天后,林觉民在起义中被俘牺牲,死时才25岁。他为国舍家的情操,教育了一代代青少年。
解读:“为了让天下人都得到幸福,我才宁愿离家舍命,离开你,为天下人谋求永远的幸福!”一句朴素的话语,却感人至深,催人泪下。先烈们舍小家、顾大家,为了推翻旧社会,建立新中国而义无反顾,作为新时期的军人,更应该珍惜军旅时光,为祖国站好岗,执好勤,保卫国家的安宁和人民的幸福。
誓死不当亡国奴
1931年,著名抗日爱国将领吉鸿昌在蒋介石的逼迫下,暂时“下野”,被派到美国“考察”。那时,在西方人眼里,中华民族是个劣等的民族,有些在外的华人也为此自惭形秽。有着强烈民族自豪感的吉鸿昌对此痛在心头。
有一天,他和国民党驻美国大使馆的一名参赞同去一家邮局寄包裹回国。当邮局的工作人员知道他是中国人时,便轻蔑地说:“什么?中国?我还真不知道有什么……”说罢哈哈大笑。随行的参赞埋怨吉鸿昌说:“你为什么说自己是中国人呢?你可以说是日本人,这样就能受到礼遇。”吉鸿昌怒不可遏,一把抓住参赞的衣领,大声怒斥:“你觉得做一个中国人丢脸吗?我觉得做一个中国人光荣的很!我吉鸿昌誓死不当亡国奴!”他回到住所,立刻做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五个大字:“我是中国人!”以后在美国的日子里,他不论走到哪里,都把这块木牌佩戴在胸前,昂首阔步,在美国的大街上迈着一个自尊的中国人的步伐。
1932年,吉鸿昌回到国内,他率领抗日同盟军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后来他不幸被敌人逮捕,敌人威逼利诱对他根本不起作用。就义之前,他写下了豪迈的诗篇:“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解读:作为军人,忠诚首先体现在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和对民族的自豪感。在那个中国
和中国人饱受欺凌的年代,毅然胸戴木牌,直书“我是中国人”,慷慨就义,慨言“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一名爱国军人的光辉形象赫然呈现在我们眼前。
抗日民族女英雄赵一曼
赵一曼,原名李坤泰,1905年生于四川宜宾。1923年入团,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冬天,由于叛徒出卖,敌人对赵一曼带领的抗日游击队活动区,进行大规模搜山。
两军遭遇,激烈的战斗开始。赵一曼带领战士们冲锋在前,勇敢作战。战斗中,赵一曼腿上不幸中弹,右腿被打断,露出了骨头。她一头栽倒在雪地上,失去知觉,落入敌人手中。
赵一曼被送到伪县公署拘留所时,她下半身已经被鲜血染透了。残暴的敌人妄想用毒刑使她屈服,逼她承认共产党员身份,要她讲出抗日联军和赵尚志部队的情况。她一口拒绝,敌人用细钢丝把她吊起来用皮鞭毒打,身上被抽打的皮开肉绽,钢丝勒进肉里,鲜血从她的手臂上流下来。赵一曼两眼怒视,痛骂敌人。日本人问她:“为什么进行抗日活动?”赵一曼义正词严地回答:“我是中国人,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还用解释吗?”接着,她对“日满亲善”、“王道乐土”等欺骗宣传和日本侵略者的罪行进行了充分的揭露和严厉的控诉。最后她说:“我的主义是抗日,正如你们破坏抗日逮捕我,当作职业,作为目的一样。我也有目的、主义和信念。”
疯狂的敌人拿竹签朝她的手指钉进去。赵一曼咬紧牙关,忍受住剧烈的疼痛,没有向敌人说出一个字。钉过两个竹签子,赵一曼昏死过去了。敌人呆呆地看着手里的竹签子,恐惧失望地说:“这人简直是块钢铁!”不管敌人是引诱软化,还是以死威胁,都不能动摇她坚强的革命意志。
10余天后,赵一曼腿部伤口已溃烂,生命垂危。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她还不忘党的抗日宣传工作,赢得了医院里医护人员的敬慕和钦佩。
1936年8月2日,赵一曼被敌人押解到她曾经战斗的珠河小北门外。在车上给自己儿子写完遗书后,赵一曼挺胸远望,气宇轩昂,高唱《国际歌》,慷慨就义,年仅31岁。对此,敌人留下记载:“其态度从容,毫无惧色,令人震惊。”
郭沫若盛赞她“甘将热血沃中华”。
朱德委员长曾为其题词:“革命英雄赵一曼烈士永垂不朽!”
解读:历史的长河中,不仅有无数的热血男儿,也有数不清的巾帼英雄。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传唱至今,深深的影响着一代代中华儿女。赵一曼以31岁的年轻生命和壮烈的战斗历程续写着巾帼英豪的壮丽史诗,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历程中,谱写了一曲光辉的生命之歌、爱国之歌。
保卫卢沟桥
1937年7月7日夜晚,驻扎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的日本军队突然向中国守军发动了进攻。驻守在那一带的国民党第二十九军官兵,立即还击,一场保卫战打响了。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也就由此开始。二十九军是有抗日传统的部队,官兵们对日寇早就恨之入骨。侵略者的枪声一响,他们就决定立即还击,奋不顾身地保卫卢沟桥。官兵们表示要“确保卢沟桥和宛平县城,不准日本一兵一卒进入,不能放弃一寸国土。”前线士兵激动地说:“我们愿意与卢沟桥共存亡。这里就是我们为国献身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坟墓。”战斗打响以后,官兵们面对凶恶的敌人,毫不畏惧。营长金振中腿部负伤,仍坚持指挥。激战中,日军大队长一木清直被当场击毙。为了夺回被日军占领的阵地,士兵们组成大刀队,和敌人展开肉搏,一个青年士兵连着砍死13个敌人,自己也英勇牺牲。有一个连的官兵奋勇抵抗,最后除四个人以外,全部为国捐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保卫了卢沟桥和宛平城,和卢沟古桥一起,受到人民的尊敬。
解读:革命的胜利是先烈们前仆后继,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之所以能够屹立五千多年,就是因为我们有千千万万为了挽救国难而慷慨就义的人,为了国家和平而马革裹尸战死沙场的军人。苏联卫国战争胜利后,人们在广场上立了一块碑,以纪念战争中牺牲的无名烈士,上书碑文“愿这石头比人要坚强”。墓碑为岩石所造,血肉之躯的人却有比钢铁还要坚硬的精神。
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
杨靖宇将军是我国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姓马名尚德,乳名顺清,号骥生。1905年2月13日(农历正月初十)出生在驻马店市驿城区(原确山县)古城乡李湾村一个农民家庭里。
1932年11月,他被中共满洲省委派往南满领导抗日武装斗争,先后担任磐石游击队政治委员、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独立师师长兼政委、第一军军长兼政委、中共南满省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和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在这里,杨靖宇领导军民对日寇坚持了长达九个年头的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使得数十万日军不能入关,创造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斗争业绩,有力配合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省蒙江县(即现在的靖宇县)保安村三道崴子,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靠树皮和棉絮充饥,拿石头当武器,只身同数百名日伪军战斗到最后一息,以身殉国,壮烈牺牲,年仅三十五岁。
解读:条件极端恶劣,战斗异常艰苦,但杨靖宇领导军民硬是在这种情况下将数十万日军挡在关外长达九个年头;以棉絮充饥只身同数百名日伪军战斗到最后一息,以身殉国,这充分体现了他对敌人的无比仇恨和对祖国的无比热爱,正是这种忠贞爱国的伟大精神,使他的人生价值在争取民族解放的伟大斗争中得到充分的展现。忠诚是力量之源,是成事之基,是军人最可贵的精神财富。
我这样死得好
现在,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都有以张自忠命名的街道。因为张自忠是为国捐躯的将军,是“抗战军人之魂”。
张自忠经常教育部下:军人只有以必死的决心去战胜敌人,才能对得起国家和自己的良心。
1940年5月,国民党军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率军在湖北襄樊一带抗战。大洪山一战,他们消灭了1000多名日寇。日军疯狂报复,派重兵包围过来。张自忠和士兵们坚决抵抗,他手举步枪高喊:“弟兄们,一定把敌人消灭!”一天过去了,阵地还在,他们却一天没吃东西。第二天,敌人用飞机大炮轰炸。张自忠几次率军反击,没有成功。部下劝他突围,他说:“我要撤了,这一带就保不住了。我要用身体来保卫湖北西部河山!”后来
他们被困在杏儿山上,无法冲出去。张自忠左肩受了伤,他说:“我是不打败仗的,败只有死,我不能对不起部下。只有誓死不退,才能抗敌保国。”
日军冲了上来,张自忠身中数弹,仍然立在山头,坚持抵抗。一颗子弹击中他的胸部,血喷不止。他倒在地上对副官说:“我这样死得好,对得起国家,对得起民族……心里平安。”说完,他又顽强地站起来,向敌人扑过去,敌人的子弹又射中他的腹部和头部。张自忠为国尽忠了,他是在抗战中牺牲的中国军人中职务最高的一个。
解读: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延续五千年而不衰,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每一个时代,总有民族精英,为了抵御外侮,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用满腔的爱国热情和不朽的英雄事迹,书写成一部爱国主义的鸿篇巨著,滋润着一代代华夏儿女。
名将以身殉国家
1937年8月25日,中国工农红军正式改编为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左权担任八路军副参谋长。为了抗击日本侵略者,八路军东渡黄河,开赴华北抗日前线。作为一名八路军高级指挥员,左权深感责任重大,暗暗立下了誓言:誓为国家民族收复失地,将日寇赶出中国,此志不达,不回黄河。
1942年5月日寇纠集3万多兵力,分五路向八路军总部所在地进行疯狂的“五月扫荡”。5月24日,我总部机关分开突围。25日大队人马转移到十字岭高家坡山腰间。左权清点人数时,发现机要文件箱不见了。为了保护好党的机密,他立即命令警卫员郭树葆回头去找,这时警卫连长唐万成赶来要他赶快离开这里,左权生气地说:“你不要管我,快去随部队转移!”左权登上一块高地,从容地指挥人员继续突围,不断用沙哑的声音喊:“同志们,冲出山口就是胜利!”大家一看有参谋长在场,情绪立刻稳定下来,突围的速度加快了。突然,一颗炮弹在左权身边爆炸,他仰面倒下,再也没有起来。
左权牺牲的噩耗传来,华北千百万军民万分悲痛。朱德总司令挥泪题诗:“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为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
解读:祖国,在人们的心中就是母亲,是一个圣洁、崇高的名词。“誓为国家民族收复失地,将日寇赶出中国,此志不达,不回黄河”。一句朴实的话,喊出了老一辈革命军
人忠诚使命、报效祖国的满腔热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烈的誓言仿佛仍在耳畔回响。我们新一代共和国军人一定要继承发扬革命先辈的爱国情怀,立足本职,刻苦训练,为保卫祖国、建设强大国防奉献青春、贡献力量。
祖国音乐家
在中国抗日救亡的烽火硝烟中,曾经广为传唱着一批革命音乐作品,成为激励全民族奋进的战斗武器。这些激昂高亢的旋律大多出自一位归侨共产党员——有着“人民音乐家”之誉的冼星海之手。
冼星海是中国近现代伟大的音乐家。他原籍广东番禺,生于澳门一个贫苦船工的家庭,未诞生前父亲即已去世。7岁时,他与母亲侨居马来西亚谋生,在新加坡养正学校上学,其间参加该校管弦乐队的活动。1918年,他回国入岭南大学附中学习小提琴,1926年后入北大音乐传习所、国立艺专音乐系学习。1928年,进上海国立音专学小提琴和钢琴,并发表了著名的音乐短论《普遍的音乐》。1929年,冼星海去巴黎勤工俭学,师从著名提琴家帕尼·奥别多菲尔和著名作曲家保罗·杜卡,1931年考入巴黎音乐学院在肖拉·康托鲁姆作曲班学习。留法期间,创作了《风》、《游子吟》、《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等十余首作品。1935年回国后,冼星海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大量战斗性的群众歌曲,并为进步影片《壮志凌云》、《青年进行曲》,话剧《复活》、《大雷雨》等谱写音乐。抗战开始后,他参加上海救亡演剧二队,后去武汉与张曙一起负责开展救亡歌咏运动。1935年至1938年间,创作了《救国军歌》、《只怕不抵抗》、《游击军歌》、《路是我们开》、《茫茫的西伯利亚》、《祖国的孩子们》、《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1938年,冼星海前往延安担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并在“女大”兼课。教学之余,创作了不朽名作《黄河大合唱》和《生产大合唱》等作品。1940年5月,他去苏联为大型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配乐,后因战争、交通阻隔而羁留不归。其间,他写有交响曲《民族解放》、《神圣之战》,管弦乐组曲《满江红》,管弦乐《中国狂想曲》等,现已收集到他的作品近300件;此外,还写了《聂耳——中国新兴音乐的创造者》、《论中国音乐的民族形式》等大量音乐论文,已发表的有35篇。由于长期劳累和营养不良,致使肺病加重,1945年于莫斯科病逝。
解读:“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这是当时中华民族优秀儿女发出的怒吼。每当我们唱响这些催人奋进、激越昂扬的革命歌曲,就仿佛回到了烽火硝烟的抗战年代。革命音乐家冼星海,用音乐这种独特的战斗武器,把对祖国的满怀深情和对民族危亡的深深忧患,化为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变成一曲曲冲锋的号角,唤醒和激励了全民族“抵抗侵略、保家卫国”的爱国情怀和革命斗志。
最后一次演讲
闻一多原名亦多,族名家骅,字友三,1899年11月24日出生于湖北省浠水县巴河镇闻家铺村的一个书香门第。1946年,国民党加紧对民主人士的镇压。西南联大是昆明的民主堡垒,闻一多深受学生爱戴,具有很大的号召力,因而招来国民党反动派的嫉恨,他们还扬言要悬赏四十万元收买闻一多的人头。1946年7月11日,爱国民主人士李公仆不幸遇刺身亡。当时社会上盛传,国民党特务黑名单上的第二个名字就是闻一多。还有一名装成疯子的女特务天天在闻一多门口威胁说:“闻一多的„多‟字就是两个„夕‟字,夕就是太阳快要落山了。”并丢下恐吓信,“闻一多你不回头,就命在旦夕了。”闻一多不屑一顾的把信扔进纸篓。朋友们都劝他要少出门。他却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7月15日,为了驳斥敌人关于李公仆是死于“桃色事件”的谣言,在云大公堂举行了“李公仆遇难经过报告会”。闻一多不顾个人安危,毅然来到会场,当他看到特务们在会场喧闹捣乱时,怒不可遏,昂然走上讲台,发表了气壮河山的即席演讲,这也是他最后一次演讲,他说“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精神,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当天下午,闻一多在参加万民主周刊社举行的记者招待会后回到家时,突然遭到多名特务开枪射击,壮烈牺牲。
解读:“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自古以来,中国的爱国志士为了国家无不将生死臵之度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正是有对国家的无比忠贞和热爱,才使他们义无反顾,昂首前行。“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闻一多最喜爱的诗句,也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一心为国的华罗庚
华罗庚是一位靠自学成才的世界一流的数学家。他仅有初中文凭,因一篇论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得到数学家熊庆来的赏识,从此华罗庚北上清华园,开始了他的数学生涯。
1936年,经熊庆来教授推荐,华罗庚前往英国,留学剑桥。20世纪声名显赫的数学家哈代,早就听说华罗庚很有才气,他说:“你可以在两年之内获得博士学位。”可是华罗庚却说:“我不想获得博士学位,我只要求做一个访问者。”“我来剑桥是求学问的,不是为了学位。”两年中,他集中精力研究堆垒素数论,并就华林问题、他利问题、奇数哥德巴赫问题发表18篇论文,得出了著名的“华氏定理”,向全世界显示了中国数学家出众的智慧与能力。
1946年,华罗庚应邀去美国讲学,并被伊利诺大学高薪聘为终身教授,他的家属也随同到美国定居,有洋房和汽车,生活十分优越。当时,不少人认为华罗庚是不会回来了。新中国的诞生,牵动着热爱祖国的华罗庚的心。1950年,他毅然放弃在美国的优裕生活,回到了祖国,而且还给留美的中国学生写了一封公开信,动员大家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他在信中坦露出了一颗爱中华的赤子之心:“朋友们!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虽然数学没有国界,但数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
华罗庚从海外归来,受到党和人民的热烈欢迎,他回到清华园,被委任为数学系主任,不久又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从此,开始了他数学研究真正的黄金时期。他不但连续做出了令世界瞩目的突出成绩,同时满腔热情地关心、培养了一大批数学人才。为摘取数学王冠上的明珠,为应用数学研究、试验和推广,他倾注了大量心血。
解读:他是一位治学严谨的数学家,科学成就斐然,他完全可以留在美国,过上优越富足的生活,但是他宁愿吃糠咽菜也要回国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他把自己毕生的精力都致力于科学技术的研究和科技人才的培养,都奉献给了这片他深爱着的土地。这是多么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作为当代革命军人,应该学习和秉承这种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英勇就义的刘胡兰
刘胡兰1932年10月8日生,乳名富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1945年进妇女干
部训练班。1946年分配回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任村妇救会秘书,同年任五区妇救会干事,并成为中国共产党候补党员。
1947年1月12日,她的家乡突遭军阀阎锡山的部队袭击,不幸被捕。面对敌人以死威胁,她坚贞不屈,视死如归,她大义凛然的回答:“要杀要砍由你们,怕死就不当共产党员!”,在敌人的铡刀下仍高呼:“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时年仅15岁。牺牲后被中共晋绥分局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毛泽东亲笔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解读:“要杀要砍由你们,怕死不当共产党员!”一句最简短的内心表白,却掷地有声,铿锵有力,道出了革命烈士对党的忠贞不渝,道出了一个巾帼英雄对革命的必胜信心,道出了一个共产党员对推翻旧社会建立新中国的坚定信念。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她用她满腔的赤诚和热血把神州大地浸染成美丽的红色,她的英雄事迹感染了每一个炎黄子孙。
勇渡重洋归祖国
1947年,36岁的中国科学家钱学森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聘为终身教授,这是一项很高的荣誉。不久,当钱学森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毅然决定放弃在美国的一切,做早日回国的准备,为建设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他的举动引起美国官方的恐慌。钱学森的回国计划受到阻挠,几天后又突然被捕,有人诬陷钱学森随身携带的个人藏书和研究笔记是“军事秘密”,把他当作间谍抓了起来,关押在某海岛的拘留所内。监禁期间,钱学森受到无休止的折磨,看守人员每隔10分钟到他房间去一次,进行无聊的审问。在钱学森和他的同事、同学的据理力争下,美国官方只好释放钱学森,但继续限制他的行动,监视和检查他的信件、电话等,这种状况持续了5年。对此,钱学森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同时暗暗做着回国的准备,租房子只签短期合同,以便有机会随时就走。
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经过艰苦的谈判,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终于回到了祖国。冲破重重阻拦回国的钱学森,倾其所学,不断推出科研新成果,为祖国的国防事业竭思尽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火箭之父”。
解读:以热爱祖国为荣,以背离祖国为耻。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祖国的一个细胞,既是
独立的个体,又是家庭、民族、国家的一份子,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聘为终身教授是无数科研人才的梦想,钱学森得到了,但是为了祖国的国防建设他宁愿抛弃所有的荣誉,费尽千辛万苦,冲破层层阻挠也要回到祖国,拳拳爱国之心让人感动。当代军人,更应该学习这种精神,为了军队的强大和国家的和平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了新中国,冲啊!
1948年5月,董存瑞所在部队接受了解放隆化中学的光荣任务。
5月26日凌晨,战斗打响了。董存瑞拿起炸药包,带领爆破手向隆化中学周围的碉堡实施连续爆破。他高喊:“为人民立功的时候到了”,“冲啊!”随着一阵又一阵隆隆的爆炸声,敌人的碉堡一个又一个飞上了天,隆化中学终于被打开了缺口,部队向敌人发起了猛烈的冲锋。这时,从阴暗的角落里喷出了罪恶的火花,冲锋的战士们一排排的倒了下去,部队无法前进。原来这是从一座桥形碉堡中射来的子弹。
此时已经3点一刻。董存瑞知道,每耽误一分一秒都会增加部队的伤亡,再不拿下桥形碉堡,就会影响全局的胜利。在这关键时刻,董存瑞主动请缨,担任爆破任务。敌人的桥形碉堡的桥底离地2米多高,这让董存瑞为难了:炸药放在桥底下,怕炸不到碉堡;放在桥身上吧,桥身没边沿无处放。时间一分一秒不容再耽误,全团冲锋的时间马上就要到了,情况十分紧急。
只见董存瑞左手托起炸药包,镇定的用右手拉着了导火索。突然董存瑞的身子歪了一下,鲜血从腿部腰部涌了出来,是敌人的子弹打中了他。
董存瑞的牙咬的紧紧的,使出全身力气,死死地盯着冒烟的炸药包。
三颗信号弹在空中升起,总攻的时间到了。董存瑞勇气和力量倍增,他竭尽全力向战友们高呼:“为了新中国,冲啊!”
几乎在同时,一声震天巨响,山崩地裂,敌人的碉堡炸飞了。
“为了新中国,冲啊!”战友们高喊着董存瑞留下的口号,勇敢的冲向敌人,彻底消灭了隆化之敌。
解读:“为了新中国,冲啊!”一句简短的豪言壮语,充分展示了英雄董存瑞炽烈的爱国情怀。纵观历史,军人的使命始终与国家利益紧密相连、息息相关,无论什么时候、任
何情况下,军人都要坚持以国家利益为重、以牺牲奉献为本。董存瑞虽然牺牲了,但他这种对祖国赤胆忠诚的伟大精神一直鼓舞和激励着一代代官兵。作为新一代革命军人,我们要大力继承和发挥这一优良传统,始终把维护国家利益作为最高的人生追求。
奋身堵住敌枪眼
黄继光,四川省中江县人,1951年入伍。1952年10月,在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所在的六连奉命必须在天亮以前拿下0号阵地,为整个反击战的胜利奠定基础。战斗开始后,进展情况比预想的要顺利。这时,突然发现山顶上有一个敌人的集团火力点,使志愿军部队受到压制不能前进。从黄昏7时30分到夜晚10时30分,6连已经向敌人发起了5次冲锋,仍未催毁敌人的火力点,许多战士都壮烈牺牲。这时离天亮只有40多分钟了,不拿下0号阵地,就等于没有按计划完成战斗任务,整个反击战的胜利就会受到影响。
在这关键时刻,站在参谋长身旁的黄继光站出来坚定地要求:“把任务给我吧,只要我有一口气,我保证完成任务。”参谋长非常信任地说:“黄继光,这次任务就交给你,现在我命令你为第6连第6班代理班长,一定要完成任务!”接受任务后,他立即提上手雷,带领两名战友向敌人的火力点爬去。
当离敌人火力点只有30多米的时候,两名战友相继倒下了。黄继光的左臂和左肩中了两弹,血流如注,但他仍然一步不停地向敌人中心火力点前进。只剩下八九米的时候,他挺起胸膛,举起右手向敌人投去手雷,但由于火力点太大,只炸毁了半边,未被炸毁的两挺机枪,又从残存的射击孔里伸出来,死命地吼叫着,志愿军的冲锋又受到阻止。这时黄继光跃身而起,冲着那狂喷火舌的枪口,挺起胸膛,张开双臂,扑了上去……
正在喷吐的火舌突然熄灭,正在死命吼叫的机枪哑然失声,黄继光用他那年轻的生命,开辟了志愿军胜利前进的道路。
刹时,担任攻击任务的战友们,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高声呼喊“冲啊!为黄继光报仇!”他们踏着黄继光爬行的道路,很快占领了0号阵地,守在高地上面的敌军两个营——1200多人,全部被歼灭。
黄继光的名字和光荣事迹铭刻在上甘岭背后的五圣山上,英雄的壮举和不朽的业绩,像巍然屹立的五圣山永世长存。
解读:战争年代,革命先辈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舍生忘死,表现出了崇高的思想境界;危难之时,无数英雄战士把国家利益高高举过头顶,挺身而出、奋不顾身,表现出了对祖国无限忠诚的高尚情怀。黄继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们的事迹告诉我们:军人的最大价值,体现在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伟大实践中。我们每一名军人都要把自己的奋斗目标、理想愿望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紧密联系为一体,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鞠躬尽瘁,这才是军人的真正价值。
好男儿李润虎
解放军志愿兵李润虎入伍 20多年,一直把报效祖国看作自己的应尽职责,任劳任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默默无闻在部队奉献。有一年,他回老家蒲城探亲休假,看到妻子整天劳累,父亲身染重病,想到自己对家庭的责任,就提出了转业的申请。部队同意了,他也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就准备办转业手续。
正在这时候,他们部队接到了参加自卫反击战的命令。李润虎想到自己的责任,马上赶回部队请求说:“现在正是用人的时候,我不能在这时候转业!请允许我参加这次行动吧!”上级答应他留下来,让他去领取器材,顺便回家安排一下。父亲、妻子和女儿看他又回家来了,以为他已经转业,都很高兴。李润虎从多病的父亲嘴里知道,弟弟新虎所在的部队也要上前线了。他忍了半天,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还是讲出了实情:自己已经决定不转业,而是和弟弟一样要去打仗。
妻子哭了,父亲想到两个儿子都要去打仗,自己又有病,不忍心拖累后辈,甚至要吃安眠药自尽。这个家多么需要他这个当儿子、丈夫和父亲的人呀,可他更想到了国家的需要,狠着心告别了亲人,奔赴了前线。因为他知道:上战场杀敌、保卫祖国是男儿最大的职责。自己没有理由舍大家顾小家。像李润虎这样的战士在部队里又何止千万!
解读:我们讲当兵最光荣,光荣就在于责任重大,光荣就在于爱国奉献。这句话在好男儿李润虎身上得到了真正体现。当国家需要的时候,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硝烟弥漫的战场。哪个军人不想在家赡养父母、陪伴妻儿?但是当国家有难时,不管是哪个军人,也不管是什么情况,都会“舍小家”而“顾大家”。因为军人始终以国家安危为己任,以维护国家利益为最高追求。
第四篇:国旗讲话稿:强身健体 报效国家
国旗讲话稿:强身健体 报效国家
国旗讲话稿:强身健体 报效国家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强身健体 报效国家》。有句话说得好,生命在于运动,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一个好的身体才能给我们一个精彩的人生。我们青少年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少年强则国强,没有健康的体魄,将来如何面对工作,如何健康生活?如何报效国家呢?进入21世纪,教育部提出了“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由此做出了增加中小学体育课时、提高中考体育分数比重、坚持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足球进校园等一系列举措。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我们身体素质的重视,这同时也应该成为我们对自我要求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xx学校的一名学生,我们要把自己培养成品质饱满的人,身体健康则是其中重要的方面。因此我们要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为终身健康和幸福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此,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给同学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学校课间操、课间跑步等常规体育活动要保质保量完成,以达到锻炼身体、提高素质的目的;
2、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认真听从老师教导,学习科学的运动方法,掌握一门或几门运动技能,奠定终身体育的基础;
3、课余时间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进行锻炼,确保每天不少于一小时的锻炼时间;
4、初三高三的同学,加强考试项目的练习,为取得优异的成绩做最大的努力。同学们,想要有一个好的身体,离不开坚持锻炼;有一个好的身体,才能实现人生辉煌,让我们积极锻炼、强健体魄,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吧!我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五篇:今日努力学习明日报效国家
今日努力学习明日报效国家
2012.9.16
同学们,今天是2012年9月17日,81年前的今天,正是日本法西斯密谋发动9.18事变的前一天。在东北,日本人为了发动侵华战争故意损坏铁路,再假祸与中国人民,然后以此为借口开始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一举站领了中国东北三省,至此,中国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中华民族被日本人奴役了18年之久。
9.18只是一个借口,但是日本人敢制造借口?因为当时的中国国力衰弱,当时的中国落后,落后就会挨打!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时至今日我们的祖国经历了63年的发展,我们的科技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国防建设得到了大力发展,经济建设长足进步,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人民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中华民族又有尊严的屹立在了世界的东方!为什么呢?因为建国63年来,中国共产党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各级各类学校培养出了为祖国建设的人才,才是我们的国家不断强盛,人民幸福安康。但是我们的国家还没有完全统一,宝岛台湾还游离祖国之外,南海许多岛屿被外人占领,就连离我们最近的钓鱼岛仍然被日本控制,中国渔民屡屡被日本人野蛮抓扣,这又是为什么呢?
因为I我们的国力还不够强大。试想,加入有一天我国的科技、国防、经济等各项事业都能排在世界前列,就像当今的美国一样,届时中国也可以发号令于天下,菲律宾还敢觊觎我们的黄岛吗?韩国人还敢抓扣中国渔民吗?要想改变目前的困境,中国只有长期的发展
科技,强盛国力。但希望在哪呢?在教育!同学们!毛主席说: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最终是你们的。年轻人想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国家的未来属于你们!梁启超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但是少年的“智”从哪里来?就从你们今天的学习中来!同学们只有发奋学习,考上理想的大学继续深造,将来才有可能像:钱学森、邓稼先、钱三强、杨利伟、刘洋那样为祖国建设作出贡献,才能报效祖国,我们的国力才能更加强大,我们的宝岛才能更早的回到祖国的怀抱!
今天新中国的9.18日被确定为国防教育日,明天早上9:30——10:30要拉响防空警报,就是要提醒同学们不忘国耻!今天我们怎么做才能更好的为祖国建设尽心尽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