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层党组织发挥党员主体作用经验材料
**省**市从今年1月初开始,依托服务民生工作站,探索建立上下衔接、立体覆盖、功能规范、服务便捷的基层党组织服务民生工作体系,让百姓感受到方便和实惠。
以民为本
把服务民生作为党委工作的重要任务
**市共有30多万城乡低保对象,2万多户特困家庭,民生问题压力很大。
下岗职工的艰辛,普通百姓的难处,时时牵动着**市委、市政府一班人的心。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对记者说,天下之大,民生为最,以民为本,本固邦宁。关注民生是中央的要求,作为基层就是要抓好落实,不能空对空,光吆喝不干活。我们在努力寻求一种方式,建立一种机制,把基层党组织、基层党员的力量有效率地释放到民生工作中,把对民生工程的认知高度化为实践的尺度。
2007年10月25日,***在**市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上传达十七大精神时,提出探索建立基层党组织服务民生工作体系。
2007年11月27日,**市委十一届二次全会讨论通过了《关于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服务民生工作体系的意见》并以市委文件正式下发。
**市委把党组织服务民生工作体系的功能作用定位为察民情、解民忧、传民声、聚民心,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组织、沟通、协调作用和在服务民生体系中的模范带头作用。
基层党组织服务民生工作站设在城市社区、行政村党组织,站长由党组织书记兼任。基层党组织服务民生工作组织与各级党员服务机构合署办公。
“没想到,民生工作站的成立,社会反响这么大,这么好。”**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说。
**市汇通驾驶员培训学校是一家民营企业,企业由下岗职工组成,大家对于民生工程有一种天然的感情与亲切,党委书记王志霞说,“从报纸上知道了建民生工作站的事,琢磨着这事真好,我们企业有78名党员。支部开会时,大家一致同意申请建民生工作站。”目前,仅全市私营企业、企事业单位就建立民生服务站363个。
创新形式
把方便、实惠、高效作为服务民生的重要标准
一大批充满时代气息的服务方式应运而生,深受群众欢迎。
——“十分钟服务圈”。绿园区铁西街道开展的构建“十分钟服务圈”活动大受欢迎,这个街道的龙泉路社区民生服务站将67家社区服务网点联系电话、地址制成社区爱心服务卡,服务内容涵盖柴米油盐、家电服务、房屋维修、病患医生等十大系列28个项目。有个大事小情,一个电话,十分钟内服务到家。居民张大妈赞不绝口,“太方便了,需要点啥几乎在社区内都能得到又快又好的满足”。前不久,省委社区一位老人心脏病突然发作,“十分钟服务圈”紧急启动,不到十分钟,病人被送到医院,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现在,13支由600余人组成的志愿者队伍,随时为群众开展医疗、维修、咨询和帮扶等服务,已累计为社区群众提供服务2000人次。
——“万户特困户结对救助活动”。对全市30多万城乡低保对象,2万多户特困家庭,**市委决定将其作为服务民生的重点。全市开展了要求每个党支部、每名领导干部结对帮扶困难群众一户以上,鼓励党员人数较多的党支部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党员干部多承担一些救助任务。现在,全市共结对救助特困户23119户,送去慰问金251万元,慰问品折合人民币658万元,收到社会捐赠款物770多万元。49岁的德惠市朝阳乡双利村村民张学伦身有残疾且独自抚养上初中的女儿,日子很艰难,结对帮扶让他对生活重又有了美好的期望,老张充满希望地说,“还是党想着群众啊!这不,村里正张罗着过一阵给我盖房子呢。”
——“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社区根据居民的实际需要,设定了巡逻岗、绿化岗、教育岗、家庭教育岗……社区在职党员、流动党员、无职党员都可在各民生工作站中根据自己的能力与志愿找到为民服务的位置。南关区长通街道龙兴社区党委的王振范大爷,因为曾是老师,就认了家庭教育岗,他自豪地说,“现在有事干,很充实。我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20条,编成三句半,教给学生,‘行为规范20条,条条都是人生桥。日常生活勤对照。记牢!’好学又好记吧?”老邢是一名局级干部,住在东朝阳路南社区,要求了绿化岗,认领了门前的一个小花池,他把花池收拾得利利索索,准备种上花,围上灌木,再弄上两棵樱桃,目标是夏天为小区添一道风景。春节前,全市基层党组织召开了无职党员设岗定责议定会,29123名无职党员认领了岗位,投入服务民生的工作之中。
——“面对面解民忧”。宽城区新发街道贵阳街社区有一句大家都熟悉的话:有困难,就找民生服务站。每到月末,工作站都要邀请街道各职能科室的工作人员走出机关,走进社区,变上访为下访,为社区居民群众现场解难答疑,能解
决的当场答复,不能解决的逐一登记,向有关部门反映协调,一周内给出反馈结果。“面对面解民忧”已成为社区百姓解决民生问题方便有效的沟通渠道,深受居民欢迎。
——“民生观察员”。宽城区新发街道贵阳社区76岁的门树生大爷,是民生工作站的“民生观察员”,大爷对他的新岗位热心尽职,没事就大街小道地蹓跶,“平时跟大家伙儿唠嗑,有
什么问题啊?自己出门搭车,走路,处处留心民生问题。”“就说新伦路那有个胡同吧,就2.5米宽,288路公交车从这过,同时有七八台大客还停在这个胡同里,有时车过时得压着人行道,上下学的学生也很多,太危险。我反映到民生工作站。站里找到288车队,找到文明办,三家会同,事情很快解决了。”门树生大爷自豪地说。仅在贵阳社区,像门大爷这样的民生观察员就有60多个。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说,各工作站还通过设立热线电话、意见箱、群众问事栏、发放服务民生提示卡等办法,及时掌握社情民意,畅通民情通道,使服务民生更加便捷有效。
民生服务站通过各种有效的活动形式,对社区居民实现了全覆盖,激发了党员为民服务的热情和积极性,锻炼了基层组织的组织协调功能,更重要的是得到了百姓实打实的认可。
形成机制
使服务民生长效、常态和制度化
***说,“以往做民生工作,常在节日、受灾、取暖这样一些特定的时间做得多一些,这是必要的。可现在群众更需要的是一种长效、常态和制度化的关怀。我们的民生工作站要在形成一种长效运行的机制上下功夫,把服务民生做为常态的和制度化的工作来抓。”
全市基层党组织服务民生工作站,都建立落实了首问负责制、服务代理制、情况报告制、信息沟通制、服务承诺制等制度,正在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关配套制度;服务民生工作站每天对群众反映的民生意见和问题做好记录,坚持一事一记,跟踪记录办理结果;月例会制度,基层党组织每月召开一次专题会议,沟通服务民生情况,研究解决有关问题;年评诺制度,每年召开一次群众代表评诺会,对党组织和党员承诺践诺情况进行评议;联席会制度,根据工作需要,适时组织区域内企事业单位召开服务民生联席会,共同研究解决区域内民生问题。
南关区长通街道龙兴社区党委书记路亚兰说,“民生工作站形成工作机制,好处太多了。以前社区内不管有啥事都找我一个人,应付不过来,现在,社区内党员各司其职,怎么干,谁来干,每个单位都清楚,得实惠的是老百姓。”
**市全市基层党组织服务民生工作将督查指导列为制度。市委组织部成立了5个指导组,负责联系和指导各地各系统开展工作,在全市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对深受群众欢迎的民生服务形式,**市委不断探索创新服务民生工作的有效途径。在组织形式上,总结推广在居民楼、商务楼宇、专业街路、创业街路、产业链条建立党组织的经验;在活动方式上,探索完善党员服务队、党员合作社、党群经济联合体等党内服务组织的经验;在制度机制上,进一步健全落实首问负责制、服务代理制、服务承诺制等制度,确保基层党组织服务民生工作深入开展……一个“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区域联动的服务民生的长效机制,正在**市初步形成。
第二篇:基层党组织经验材料
改进作风服务群众
强化小城镇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中共黎溪镇委员会关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加强社会管理的经验材料
黎溪镇地处四川省会理县南端,坐标东经10105'9",北纬2619'5",境内最高海拔2334米,对外交通主要靠公路,距县城74公里,国道108线和黎拉公路纵贯全镇,是黎溪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幅员面积100.7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67个组,3860户,农村人口15294人,加上机关及外来常驻人口,总人口近2万人。主产水稻、玉米、小麦、烤烟等粮经作物。矿产资源丰富,第二产业以铁、铜矿产品的开发和加工业为主。现有工业企业11家,总产值35亿元,其中大型企业昆鹏铜业产值30亿元,其他四家规模以上企业产值4亿元,税收入库近1亿元。2010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31.55亿元,财政税收894万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6901元,较上年增加678元。
黎溪镇党委立足本镇实际,在上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目标,抓住“8.30”地震灾后重建的发展机遇,改进作风, 服务群众,以夯实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内容,强化小城镇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完善和提升了黎溪小城镇的功能和形象。黎溪镇党委根据会理县委:“城镇重建要树立一个项目兴起一方城镇,做到灾后重建要体现新城镇、新气象、新家园的要求”,把小城镇建设与创建省级环境优美示范乡镇工作有机结合,成立了城镇环境创建组、环00
1境绿化创建组、乱修乱建整治组、农村环境创建组、治安秩序创建组、文明城镇创建组,每个组落实镇领导分管及具体工作人员,并提出了工作要求,落实了工作责任,切实把各项工作落到了实处,重点完成了十大惠民亮点工程。
1、投资280万元,新建了黎溪镇文化广场和新桥绿地休闲广场。其中:黎溪镇文化广场,占地面积近2000平方米,含舞台、长廊亭子、绿化设施、广场路灯、公厕等工程,可供较大型的文艺演出、大型的集会等群众文化活动场所;新桥绿地休闲广场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含长廊、绿化设施、路灯安装等工程,使灾区人民享受到城市一样的休闲娱乐生活,体现了党组织对灾区人民的关爱。
2、完成了黎溪镇老集镇改造工程。投入资金120万元,对现有集镇三条主街道进行改造,硬化了水泥路面1公里,三条街道进行了绿化,新安装了路灯和自来水管道。
3、新建了黎溪镇农贸市场。黎溪集镇是全区集贸中心,由于黎拉公路穿过集镇,多年来形成以路为市,过往行人和车辆非常拥挤,黎溪镇抓住环境整治和灾后重建机遇,投入资金500万元,新征用土地25亩,建设了农贸市场和停车场,完善了摊位、道路、公厕、等配套设施。
4、投入资金100万元,完成了集镇2公里人行道改造和绿化工程。
5、投资4500万元,征用土地600亩,新开发了黎溪镇东部新区。形成新区和老集镇连接,初具一个“小县城”规模,建成后,集商贸、金融、储蓄、邮政、通信、托儿所、幼儿园等
服务设施。近期可入住人口0.6万人,远期1万人。
6、争取国家立项,在镇境内建设大海子水利工程。总投资
2.2亿元,建成蓄水1940万立方米的中型水库一座,现已投资近1亿元。
7、争取上级投资1500万元,在大海子水库取水,建成日处理1万吨环保型的自来水厂一座。解决黎溪镇小城镇的生活用水,该工程2011年底可竣工。
8、镇党委、政府全力配合会理县招商引资,在镇境内落户建成百亿级的昆鹏铜业阳极铜冶炼项目。现已投产,达到年生产30万吨硫酸,10万吨阳极铜的生产能力,年创工业产值按现价计算可达100亿元,税收5亿元。可解决黎溪周边剩余劳动力上千人。
9、加强环卫设施建设,加大环境整治投入。为改善小城镇环境,提高人民健康水平,镇政府成立了黎溪镇小城镇管理办公室,负责辖区内环卫管理工作。累计投资180余万元购买洒水车一台、垃圾清运车三台,建有垃圾填埋场1处,大、小垃圾池100余个,各种果皮箱100余个。
10、抓集镇过境公路建设。2011年按照黎溪镇人民政府关于创建省级生态乡镇的规划上,投资2200万元启动了黎溪镇过境公路建设,至2011年底可竣工。
我镇党委在上级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为我镇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做了一定工作,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体会:一是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增强改革创新意识;二是上级党组织的重视、关心和支持是各项工作目标得以顺利实现的基础;三是务
实、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的领导班子是做好各项工作的保障;四是必须坚持依法行政;五是党的基层领导干部必须牢记宗旨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政绩观、权力观,才能真正做到关注民生服务群众。
第三篇:落实党员主体地位 发挥党员主体作用
落实党员主体地位 发挥党员主体作用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就是尊重党员在党的事业中当家作主的地位,尊重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民主权利,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党员在党的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在党的事业发展和党的建设进程中,党员是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行为主体,是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能动实践者。围绕党的事业和党的建设开展的一切活动,归根结底都是党员主体的实践活动。党员主体地位的确立、主体作用的发挥,对整个党的事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一、党员主体地位的含义。
“党员主体地位”就是指广大党员是党的主人,是党的组织、党的生活、党的工作、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的主体,在党的一切活动中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党员的主体地位在本质上就是党员的民主权利。党员在党内当家做主是党内民主的本质与核心,也是党员主体地位的本质与核心。党员主体地位的特征主要体现为权利与义务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个体与群体的统一、素质与体制的统一、地位与作用的统一。胡锦涛总书记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指出:“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行为主体,党的先进性最终要靠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
党员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党员是党的组织的主体。党员与党的关系好比树木与森林,细胞与肌体,但党员之于党的组织,不仅仅是个体与整体的关系,它首先是一种主体性的关系,每一个党员都可以
在认识、健全、完善、影响党的组织和发挥党组织的作用方面发挥自己的作用,都应该在党的组织中居于主体地位。二是党员是党内生活的主体。全体党员不论职务高低、资历深浅、功劳大小,在党内的地位一律平等,都享有平等的权利,都应平等参与党的组织生活。离开党员这个主体,党的生活也就不存在了。三是党员是党内权力的主体。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权力来源于党员,他们与党员之间形成权力的委托和受托关系,党内权力运行必须接受党员主体的监督。四是党员是党的建设的主体。党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先进性建设以及党的日常工作都必须通过党员的具体工作才能有效落到实处,这些工作的主体必然是广大党员。五是党员是党的事业的主体。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为共产主义奋斗是党的事业,党员从入党那天起,就立誓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就把自己的一切同党的事业融合在一起了。因此,党的事业也就是每一个党员的事业。党员当然也就是党的事业的主体。
电力行业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长期处于垄断地位,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形成了以生产为导向,以安全为核心的行业文化特征。党员的主体地位同样体现在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企业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民主管理、行政监督、安全生产等都是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有序进行,党员在这些工作中都发挥着主体作用。
二、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意义。
当前在一些基层组织中存在着重义务、轻权利,重服从、轻协商,重文件、轻沟通的一些倾向,党员的民主权利得不到充分保障,从而影响了党员在经济建设中的积极性,影响了他们在经济建设中作用的发挥。要全
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要紧紧依靠党员队伍这个主体,充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建党思想的基本原则,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发展党内民主的根本所在。尊重和保障党员主体地位,激发广大党员主体意识,增强广大党员参与党内民主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党的先进性建设才有不竭的源泉。党的先进性从根本上来说是由党员的先进性表现出来的。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行为主体,只有细胞健康,党的整个肌体才会健康,党的事业才会富有生机和活力;先进性建设是党员主体的实践活动,只有使党员真正意识到自己是党的事业的主人,才能真正关心党的前途命运,真心维护党的威信和形象,自觉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实践证明,抓住了党员主体这个根本,促使党员自重、自律、自警、自励,不断增强党员的组织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使命意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有了强大而不竭的动力和源泉,党的先进性才能得以巩固和提升。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党内民主建设才有坚实的基础。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党员主体地位是党内民主的核心和精髓,发展党内民主必须夯实党员主体地位;党内民主是党员主体地位的实现形式,发挥党员主体作用必须以党内民主制度作保障。可以这么说,不能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党的民主建设只能是一句空话。从当前加强党内民主建设的实践要求看,发展党内民主必须把基点放在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增强党员主体意识,充分保障党员的主体权利上。实践证明,抓住党员主体
这个根本,最大限度地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党内民主建设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才能全面推进。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要求牢固树立“党员主体”的思想,尊重党员的智慧和创新精神,始终把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实践中探索积累的宝贵经验,作为推动党的各方面建设改革创新的源泉。实践证明,抓住党员主体这个根本,在党内形成解放思想、畅所欲言、生动活泼、开拓创新、和谐融洽、团结奋进的局面,就能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在电力企业这一特殊领域,党员的主体作用发挥得如何,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甚至会影响企业的全面发展,进而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全面落实党员主体地位,注重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推进电力企业全面发展是电力企业需要认真解决的现实问题。
三、全面落实党员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党员主体作用。
《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是一部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党规,要求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我们要在这四个方面积极探索党内民主的实现形式。十七大报告指出“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党员主体地位要在党内民主制度中体现,在加强党内民主建设的实践中得到实现。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必须按照十
七大的要求,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的多种实现形式,健全充分发挥党员主体作用的党内民主机制。
(一)加强学习教育,提升党员文化素质,培养党员权利意识 鼓励和组织党员多学习、多实践,为其营造有利于实现党员主体地位、提高党员民主素质的党内民主生活氛围。应组织广大党员深入学习《党章》,学习十七大精神,让广大党员通过学习充分认识到党员是党的生活的主体;党员是党的事业的主体;党员是党的建设的主体;党员必须生活在党的组织之中。通过对自身主体地位的认识,提高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能力。要加强党员的权利意识教育,提高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党员的平等意识教育,使全体党员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在党内所有党员都是平等的;通过提高党员对自身权利的了解程度、坚定党员运用自身权利的信心、锤炼党员维护自身权利的勇气,强化党员的主体权利观。
(二)健全权利保障机制,切实保障党员主体权利
作为基层党组织,要在管理中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树立服务意识,切实维护和实现党员的各项权益;把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作为基础,建立健全党员权利保障机制,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被选举权和监督权;引导广大党员树立主体意识,提高素质能力,创造性地做好各项工作,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的环境,鼓励和保护党员敢讲话、讲真话。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完善党务公开制度。党务公开是党内民主的前提。如果党内充满着封闭性,普通党员只有听命服从的责任和义务,这样就做不到党内民主。
只有公开,党员的参与权才能实现,党内监督才能有效。要进一步创新形式、扩大范围,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反馈制度、征求意见制度等,疏通党内信息渠道,保障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激发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热情。二是要完善党内选举制度。民主选举是实现党内民主的主要形式。选举是党内民主的重要标志,只有切实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拓宽党内民主渠道,改进候选人提名制度和选举方式,推行规范的差额选举制度;采取民主推荐、民主评议、民主测评等多种形式,扩大党员在选拔任用干部工作中的作用,扩大党员的知情权和参与权,真正落实党员的表决权和选举权,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党员的积极性,创造严肃认真、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三是要完善党员参与机制,保障党员参与权。参与党内事务,是党员主体地位最基本、最直接的体现。全体党员不论职务高低,一律平等,均享有党章规定的直接或通过代表间接地处理党内所有事务其中包括确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权利。这是实现党内民主的重要基础。当前,健全党员的参与机制主要应进一步扩大普通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范围;建立党员代表议事机制、征集党员意见的制度、党员参与讨论重大问题的制度等。四是要健全党内监督机制,保障党员监督权。党内监督是实现党内民主的重要保证。加强党内监督,是党内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形式,也是实现党内民主的重要保证。重点通过健全完善交流、提案、批评、举报、质询、评议、述职等制度,拓展和创新党员监督的新途径。引导党员主动接受党组织和其他党员的监督,把党员行为置于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普遍监督之下,充分发挥党内监督对于党员主体地位的维护和保障作用。
(三)倾听群众呼声,强化党内关爱。
一是要使党员充分发挥能动性,行使好民主权利,最基本的途径,就是让党员通过不同的渠道来畅所欲言、倾诉呼声,同时大力营造广泛参与、宽松的党内整体参政议政氛围。要采取多听、多问、多查、多调研的方法,深入一线,贴近群众,广察民情,敞开心扉,善纳群言。要通过与群众促膝谈心,问短长、话冷暖,全面树立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时刻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引导群众讲真话、道实情,随时掌握第一手资料,努力增强党组织决策的针对性和准确性。要做到在政治上关心,思想上爱护,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怀。
二是大力推进党员岗位成才工作。以“党员先锋岗”活动为契机,以帮助党员提高业务技能、管理水平为着力点,注重在急难险重任务中锤炼党员党性、在安全生产以及重大工程项目中提高党员技能、在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中提升党员能力素质。对政治素质高、业务技能强、群众满意、富有潜质的优秀党员,吸纳到支部委员会,协助开展党务工作,担当重任。
三是积极开展党员帮扶工作。建立帮扶困难党员的工作制度,及时对生活困难党员进行帮扶。关心下岗失业党员的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主动提供信息,牵线搭桥。重视党员的身心健康,帮助党员减缓压力,化解矛盾,搞好心理调适。建立健全老党员、困难党员信息库,定期开展走访慰问工作,动态掌握老党员、困难党员的身体、生活情况,做到“难时有人帮,困时有人扶”,让党员深切地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从而激发党员的潜能,让所有的党员都能在工作中更好的发挥其主体作用。
第四篇:尊重党员主体地位 发挥党员主体作用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 发挥党员主体作用
价值中国推荐 2008-04-21 14:32:00 《求是》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建党思想的基本原则,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发展党内民主的根本所在。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必须从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入手,遵循党内民主建设的内在规律,建立充分发挥党员主体作用的党内民主机制。
一、正确认识“党员主体地位”的含义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本质体现。“党员主体地位”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理论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阐明了党员在党的事业中的地位作用。党员主体地位是相对于整个党的事业而言的。在党的事业发展和党的建设进程中,党员是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行为主体,是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能动实践者。围绕党的事业和党的建设开展的一切活动,归根结底都是党员主体的实践活动。党员主体地位的确立、主体作用的发挥,对整个党的事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阐释了党员在党内关系中的正确定位。党员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党员是党内生活的主体。全体党员不论职务高低、资历深浅、功劳大小,在党内的地位一律平等,都享有平等的权利。二是党员是党内权力的主体。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权力来源于党员,他们与党员之间形成权力的委托和受托关系,党内权力运行必须接受党员主体的监督。
揭示了党的政治制度和组织制度构建和运行的内在依据。从党内政治制度看,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是党内最根本的政治制度和领导制度,是党员主体地位的最集中体现,也是党内民主的最高制度形式。从党的组织制度看,党的组织结构是党员主体地位得以实现的载体,党的组织体系是否按照党内民主制度组织起来,是否真正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运行,是判断党员主体作用能否有效发挥的重要尺度。从党内运行机制看,健全充分体现党员主体地位的党内民主机制,是构建科学的党内政治制度的基础,也是保证党的组织体系有效运转的根本所在。
二、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是推进新的伟大工程的根本要求
胡锦涛同志指出: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就是尊重党员在党的事业中当家作主的地位,尊重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民主权利,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党员在党的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思想的提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建党思想的基本原则,反映了我们党对党员地位作用认识的深化,1
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党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对于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党的先进性建设才有不竭的源泉。党的先进性是由党员的先进性表现出来的。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行为主体,只有细胞健康,党的整个肌体才会健康,党的事业才会富有生机和活力;先进性建设是党员主体的实践活动,只有使党员真正意识到自己是党的事业的主人,才能真正关心党的前途命运,真心维护党的威信和形象,自觉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实践证明,抓住了党员主体这个根本,促使党员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断增强党员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使命意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有了强大而不竭的动力和源泉。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党内民主建设才有坚实的基础。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党员主体地位是党内民主的核心和精髓,发展党内民主必须夯实党员主体地位;党内民主是党员主体地位的实现形式,发挥党员主体作用必须以党内民主制度作保障。从当前加强党内民主建设的实践要求看,发展党内民主必须把基点放在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增强党员主体意识,充分保障党员的主体权利上。实践证明,抓住党员主体这个根本,最大限度地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党内民主建设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才能全面推进。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要求牢固树立“党员主体”的思想,尊重党员的智慧和首创精神,始终把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实践中探索积累的经验,作为推动党的各方面建设改革创新的源泉。实践证明,抓住党员主体这个根本,在党内形成解放思想、畅所欲言、生动活泼、开拓创新、和谐融洽、团结奋进的局面,就能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三、发展党内民主,健全充分发挥党员主体作用的党内民主机制
党员主体地位要在党内民主制度中体现,在加强党内民主建设的实践中得到实现。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必须按照十七大的要求,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的多种实现形式,健全充分发挥党员主体作用的党内民主机制。
健全党内民主制度,完善体现党员主体地位的制度体系。科学民主的党内制度体系是实现党员主体地位的制度保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发挥党员主体作用,必须抓住党内民主制度建设这个关键环节。要完善党员主体参与机制,通过健全党务公开制度、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使党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党内事务中来;完善
党员主体授权机制,通过改革党内选举制度,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理顺党内权力授受关系,使党内权力真正来自于党员的委托并接受党员的监督;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试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从党的根本制度上保证党员主体地位的落实。
健全权利保障制度,增强党员的民主意识和主体素质。党员权利的实现和保障是党员主体地位的重要标志。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发挥党员主体作用,必须把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放在突出位置。党章和党员权利保障条例明确规定了党员享有的各项权利,涉及民主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方面,这为党员权利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建立健全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工作制度和机制,完善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各项措施,增强制度体系的强制性和约束力,使各项权利保障制度严格执行到位。要把健全党员权利保障制度同加强党员的主体意识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党员的民主意识、平等意识、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党员主体素质和参与能力,激发党员以主人翁姿态参与到党内生活、党的建设和各项事务的管理中来。
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的实现形式,为党员发挥主体作用创造条件。党员参与党内事务、行使民主权利的基本途径是党内基层民主实践。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发挥党员主体作用,必须把重心放在基层,积极探索加强基层党内民主建设的有效形式。要疏通党内民主渠道,拓宽党内民主途径,丰富党内民主形式,在党内营造敞开思想、各抒己见,敢讲真话、敢讲心里话的氛围;要多层次、多角度地创设基层党员参与和管理党内事务的载体,完善基层党组织民主决策、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为党员发挥主体作用搭建平台;要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增强党组织对党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广大党员对党的事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积极探索扩大基层党内民主的多种实现形式,把党员主体作用的发挥与基层党的工作、党的建设的具体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党员的主体地位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切实得到尊重和落实。
(执笔:唐晓清)
第五篇:发挥党员主体作用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这一论述深刻揭示了党内民主与党的创新活力之间的内在联系,科学阐明了发展党内民主对于增强党的创新活力的重大意义。近期我们结合局机关和系统内党组织的工作实际,对如何搞好党内民主,切实发挥好党内民主的重要作用做了比较详细了解和研究,现归纳几点,阐述如下
:
一、充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是搞好党内民主的基本前提
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是党内民主的主体。党员主体地位的实现程度,反映着党内民主的发展程度。党员主体意识愈强、权利愈得到保障,党内民主就愈充分。胡锦涛同志指出:“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他强调,要坚持党员主体地位,完善党内民主制度,使党内民主意识普遍增强、党内民主制度不断健全、党的创造活力充分发挥。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具体来讲,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就是要在党建工作中牢固树立党员主体地位意识,把激发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广大党员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党内事务的管理,自觉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作为基层党组织,更要在教育管理中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理念,树立服务意识,切实维护和实现党员的各项权益;把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作为基础,建立健全党员权利保障机制,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被选举权和监督权;引导广大党员树立主体意识,提高素质能力,创造性地做好各项工作,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的环境,鼓励和保护党员敢讲话、讲真话。
二、逐步完善党内民主制度,是搞好党内民主的重要保障
发展党内民主,增强党的创新活力,需要以完善党内民主制度为保障。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一系列积极稳妥、扎实有效地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举措,为完善党内民主制度指明了方向。
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完善党务公开制度。公开是党内民主的前提。只有公开,党员的参与权才能实现,党内监督才能有效。要进一步创新形式、扩大范围,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反馈制度、征求意见制度等,疏通党内信息渠道,保障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激发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热情。
二是要完善党内选举制度。改进候选人提名制度和选举方式,推行规范的差额选举制度;采取民主推荐、民主评议、民主测评等多种形式,扩大党员在选拔任用干部工作中的作用;推广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由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与上级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
三是要完善全委会、常委会工作机制。通过制度规定,明确常委会与全委会的权限责任与工作运行机制,理顺全委会与常委会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发挥全委会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作用;加强党内权力制约与监督,防止个人或少数人专断,保证各项权力正确行使。
三、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搞好党内民主的主要形式
在党内既要引导党员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又要善于听取各种意见,包括反对自己的意见。陈云同志曾说:“要有勇于承事的精神,不要怕得罪人。共产党里要讲真理,怕得罪人,做‘两面光’,结果会两面得罪。”“不要怕争论,在争论中才能出真理。”陈云同志还指出,党内绝不允许存在庸俗的、无原则的作风。因为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上下通气的必要条件。只有通气,才能团结;只有民主,才能集中。不过这种批评必须以说理和与人为善为前提。另外,要使人敢说话,还必须做到态度好、少戴帽子、在批评人家错误的时候,指出人家错误的根源以及纠正错误的方法。
当前,党风中多少存在着是非不分的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党员要坚持做到是非面前敢于坚持原则,不和稀泥,不做老好人,不做孤立坚持原则的人的事。党内要大力提倡坚持原则的精神,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积极弘扬是就是是、非就是非的精神。只有党内首先形成了是非分明的风气,党的团结才会有基础,党才有战斗力,整个社会风气才会跟着好转,才会使正气上升,邪气下降。
四、认真倾听基层群众的呼声,是搞好党内民主的根本途径
决策的可靠性,来自于决策的广泛性和群众性。党员作为民主决策的主体,理应发挥好责任人的职责,这既是党委正确决策的需要,也是充分发扬党内民主的体现。要使党员充分发挥能动性,行使好民主权利,最基本的途径,就是让党员通过不同的渠道来畅所欲言、倾诉呼声,同时大力营造广泛参与、宽松和谐的党内整体参政议政氛围,弥补决策因针对性不强而容易造成失误的局限性。作为党员要主动把普通群众的呼声和意愿,当作党组织决策的第一信号,当作调整政策方针、完善工作方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党的意志充分表达和反馈民生。要采取多听、多问、多查、多调研的方法,深入基层一线,贴近群众,广察民情,敞开心扉,善纳群言。要通过与群众促膝谈心,问短长、话冷暖,全面树立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时刻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引导群众讲真话、道实情,随时掌握第一手资料,努力增强党组织决策的针对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