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党支部如何发挥组织党员群众的主体作用
党支部如何发挥组织党员群众的主体作用
党支部如何发挥组织党员群众的主体作用
党支部是党的最基层组织。在整个党的建设中,作为党进行自身建设和管理党员的最基本单位、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支部有着特殊的重要地位。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党支部既是的组织者,又是推动者,同时还是实践者,承担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主体责任,必须发挥主体作用。
发挥组织学习教育的主体作用。党支部是党的基层组织之一,肩负着党员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以及对党员教育的任务。党支部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学习资源,要组织学习党章党规。逐条逐句通读党章,全面理解党的纲领,牢记入党誓词,牢记党的宗旨,牢记党员义务和权利。要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要组织学习党的历史,学习革命先辈和先进典型。发挥正反面典型的激励警示作用,引导党员牢记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牢记党规党纪,养成纪律自觉,守住为人处事的基准和底线,爱岗敬业、履职尽责、无私奉献,积极为党工作。积极对照检查、找差距,不断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广大党员创新学习方法、拓宽学习渠道、增强学习效果,真正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发挥搭建平台的主体作用。有研究表明,展示能够激发人的“表现欲”,点燃人的“交流情”,增强人的“驱动力”,让展示者在展示自我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关键在做。要让每一位党员做到合格,保持合格,党支部就必须为党员提供展示优秀的“舞台”、互助提高的“平台”、正反对照的“镜台”。要在党员中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四种意识”,坚持以先进模范为标杆,以反面典型为镜鉴,始终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维护党的形象,做合格党员,向优秀党员靠拢。
发挥做群众工作的主体作用。党支部离群众最近,要经常了解群众对党员、党的工作的意见,维护群众的正当权利和利益。要自觉践行党的根本宗旨,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和基本职责,把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好事作为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工作、办事情,要多听群众的意见,充分体现群众的意志、利益和要求。党组织开展活动,要与群众的关心关切结合起来,与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让群众关心关注,吸引群众参与,请群众评判评议。要与群众保持经常直接的联系,了解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希望党组织做什么。要改进工作方法,转变服务作风,充分运用民主协商、耐心说服和典型示范等方法做群众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取得群众认同。通过过细的思想政治工作,把群众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第二篇:山东潍坊发挥党支部主体作用
山东潍坊发挥党支部主体作用 :让每一个“细胞”迸发活力
杜永亮
张阳
2017年02月14日08:5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该如何充分发挥党支部主体作用,让每个党员都参与进来,激活基层每一个“细胞”?
山东潍坊市将学习教育作为深化经常性教育、加强基层党建的契机,坚持抓在日常、严在经常,进一步严格和规范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党支部的主体作用。
领导作示范,党支部扛起主体责任
从市委常委做起,潍坊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在学习教育中普遍做到“三个必须”:必须按照支部安排参加学习教育,必须每个专题都在支部党员大会上作交流发言,必须到所在支部和基层单位讲党课,带动每个党支部、每名党员都学起来、做起来。
建立支部书记责任清单,从组织准备、学习讨论、讲党课、引导党员作贡献、专题组织生活会等5个方面明确了21项具体事项,让每名党支部书记清楚抓什么、怎么抓、明确目标要求,对照清单逐项落实,确保每个规定动作落到实处。把抓学习教育情况作为党支部书记履职考评的重要内容,调动和激发积极性。
为解决不会抓、不真抓、抓不到位的问题,上级党组织向所属党支部选派16792名责任心强、熟悉党务工作的同志担任党支部联系指导员,全程指导和督查党支部的活动;市县镇还成立808个督导组,按照每月下发的重点督导事项,采取不打招呼、直奔支部等方式进行随机抽查,分3个等次作出评价,反馈限期整改。
支部生活日,党内组织生活规范化
为破解党内组织生活制度落实难、坚持难问题,潍坊所有党支部每月固定一天作为“支部生活日”,实现党员与党支部“每月有约”。“支部生活日”制度建立后,成为“三会一课”制度的依托,在工作中,集中学习讨论、现场交纳党费、进行“阳光议事”、开展为民服务这4项成为必不可少的规定动作。
同时,潍坊打造“五个课堂”增强支部生活日的吸引力:“掌上课堂”,通过“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及时推送学习内容;“红色课堂”,组织到王尽美烈士纪念馆等党性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育28.6万人次;“流动课堂”,市县选派1078名同志组成报告团送党课到基层支部,巡回举办基层党员优秀代表王金鉴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76场;“比学课堂”,开展“两学一做”知识网上测试;“实践课堂”,组织9.8万名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干部普遍走访联系贫困户。
积分制管理,党员日常管理严起来
针对农村党员学习难组织、活动难开展、作用难发挥等问题,潍坊在全市推行党员积分制管理,将党员参加集中学习、组织生活、服务群众、遵规守纪等进行量化积分,让党员明白“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把合格的标尺立起来,把党员的形象树起来。
“支部出题目、党员作奉献”,潍坊为党员发《共产党员证》、挂“共产党员户”门牌,亮出党员身份;组织开展“作贡献、当先锋”,全市设立党员示范岗等平台载体2.3万个,所有镇街、农村社区都建立了党群服务中心,有效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对此,一些村党支部书记说:“现在支部说话好使了,安排了什么事情党员都积极响应。”有党员表示:“积分上了榜,老少爷们都盯着你。做得好,脸上有光;做得不好,全家人都觉得没面子。”
《 人民日报 》(2017年02月14日 18 版)
第三篇:尊重党员主体地位 发挥党员主体作用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 发挥党员主体作用
价值中国推荐 2008-04-21 14:32:00 《求是》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建党思想的基本原则,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发展党内民主的根本所在。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必须从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入手,遵循党内民主建设的内在规律,建立充分发挥党员主体作用的党内民主机制。
一、正确认识“党员主体地位”的含义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本质体现。“党员主体地位”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理论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阐明了党员在党的事业中的地位作用。党员主体地位是相对于整个党的事业而言的。在党的事业发展和党的建设进程中,党员是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行为主体,是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能动实践者。围绕党的事业和党的建设开展的一切活动,归根结底都是党员主体的实践活动。党员主体地位的确立、主体作用的发挥,对整个党的事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阐释了党员在党内关系中的正确定位。党员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党员是党内生活的主体。全体党员不论职务高低、资历深浅、功劳大小,在党内的地位一律平等,都享有平等的权利。二是党员是党内权力的主体。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权力来源于党员,他们与党员之间形成权力的委托和受托关系,党内权力运行必须接受党员主体的监督。
揭示了党的政治制度和组织制度构建和运行的内在依据。从党内政治制度看,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是党内最根本的政治制度和领导制度,是党员主体地位的最集中体现,也是党内民主的最高制度形式。从党的组织制度看,党的组织结构是党员主体地位得以实现的载体,党的组织体系是否按照党内民主制度组织起来,是否真正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运行,是判断党员主体作用能否有效发挥的重要尺度。从党内运行机制看,健全充分体现党员主体地位的党内民主机制,是构建科学的党内政治制度的基础,也是保证党的组织体系有效运转的根本所在。
二、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是推进新的伟大工程的根本要求
胡锦涛同志指出: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就是尊重党员在党的事业中当家作主的地位,尊重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民主权利,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党员在党的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思想的提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建党思想的基本原则,反映了我们党对党员地位作用认识的深化,1
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党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对于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党的先进性建设才有不竭的源泉。党的先进性是由党员的先进性表现出来的。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行为主体,只有细胞健康,党的整个肌体才会健康,党的事业才会富有生机和活力;先进性建设是党员主体的实践活动,只有使党员真正意识到自己是党的事业的主人,才能真正关心党的前途命运,真心维护党的威信和形象,自觉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实践证明,抓住了党员主体这个根本,促使党员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断增强党员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使命意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有了强大而不竭的动力和源泉。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党内民主建设才有坚实的基础。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党员主体地位是党内民主的核心和精髓,发展党内民主必须夯实党员主体地位;党内民主是党员主体地位的实现形式,发挥党员主体作用必须以党内民主制度作保障。从当前加强党内民主建设的实践要求看,发展党内民主必须把基点放在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增强党员主体意识,充分保障党员的主体权利上。实践证明,抓住党员主体这个根本,最大限度地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党内民主建设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才能全面推进。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要求牢固树立“党员主体”的思想,尊重党员的智慧和首创精神,始终把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实践中探索积累的经验,作为推动党的各方面建设改革创新的源泉。实践证明,抓住党员主体这个根本,在党内形成解放思想、畅所欲言、生动活泼、开拓创新、和谐融洽、团结奋进的局面,就能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三、发展党内民主,健全充分发挥党员主体作用的党内民主机制
党员主体地位要在党内民主制度中体现,在加强党内民主建设的实践中得到实现。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必须按照十七大的要求,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的多种实现形式,健全充分发挥党员主体作用的党内民主机制。
健全党内民主制度,完善体现党员主体地位的制度体系。科学民主的党内制度体系是实现党员主体地位的制度保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发挥党员主体作用,必须抓住党内民主制度建设这个关键环节。要完善党员主体参与机制,通过健全党务公开制度、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使党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党内事务中来;完善
党员主体授权机制,通过改革党内选举制度,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理顺党内权力授受关系,使党内权力真正来自于党员的委托并接受党员的监督;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试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从党的根本制度上保证党员主体地位的落实。
健全权利保障制度,增强党员的民主意识和主体素质。党员权利的实现和保障是党员主体地位的重要标志。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发挥党员主体作用,必须把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放在突出位置。党章和党员权利保障条例明确规定了党员享有的各项权利,涉及民主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方面,这为党员权利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建立健全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工作制度和机制,完善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各项措施,增强制度体系的强制性和约束力,使各项权利保障制度严格执行到位。要把健全党员权利保障制度同加强党员的主体意识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党员的民主意识、平等意识、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党员主体素质和参与能力,激发党员以主人翁姿态参与到党内生活、党的建设和各项事务的管理中来。
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的实现形式,为党员发挥主体作用创造条件。党员参与党内事务、行使民主权利的基本途径是党内基层民主实践。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发挥党员主体作用,必须把重心放在基层,积极探索加强基层党内民主建设的有效形式。要疏通党内民主渠道,拓宽党内民主途径,丰富党内民主形式,在党内营造敞开思想、各抒己见,敢讲真话、敢讲心里话的氛围;要多层次、多角度地创设基层党员参与和管理党内事务的载体,完善基层党组织民主决策、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为党员发挥主体作用搭建平台;要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增强党组织对党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广大党员对党的事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积极探索扩大基层党内民主的多种实现形式,把党员主体作用的发挥与基层党的工作、党的建设的具体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党员的主体地位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切实得到尊重和落实。
(执笔:唐晓清)
第四篇:发挥党员主体作用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这一论述深刻揭示了党内民主与党的创新活力之间的内在联系,科学阐明了发展党内民主对于增强党的创新活力的重大意义。近期我们结合局机关和系统内党组织的工作实际,对如何搞好党内民主,切实发挥好党内民主的重要作用做了比较详细了解和研究,现归纳几点,阐述如下
:
一、充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是搞好党内民主的基本前提
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是党内民主的主体。党员主体地位的实现程度,反映着党内民主的发展程度。党员主体意识愈强、权利愈得到保障,党内民主就愈充分。胡锦涛同志指出:“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他强调,要坚持党员主体地位,完善党内民主制度,使党内民主意识普遍增强、党内民主制度不断健全、党的创造活力充分发挥。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具体来讲,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就是要在党建工作中牢固树立党员主体地位意识,把激发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广大党员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党内事务的管理,自觉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作为基层党组织,更要在教育管理中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理念,树立服务意识,切实维护和实现党员的各项权益;把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作为基础,建立健全党员权利保障机制,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被选举权和监督权;引导广大党员树立主体意识,提高素质能力,创造性地做好各项工作,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的环境,鼓励和保护党员敢讲话、讲真话。
二、逐步完善党内民主制度,是搞好党内民主的重要保障
发展党内民主,增强党的创新活力,需要以完善党内民主制度为保障。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一系列积极稳妥、扎实有效地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举措,为完善党内民主制度指明了方向。
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完善党务公开制度。公开是党内民主的前提。只有公开,党员的参与权才能实现,党内监督才能有效。要进一步创新形式、扩大范围,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反馈制度、征求意见制度等,疏通党内信息渠道,保障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激发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热情。
二是要完善党内选举制度。改进候选人提名制度和选举方式,推行规范的差额选举制度;采取民主推荐、民主评议、民主测评等多种形式,扩大党员在选拔任用干部工作中的作用;推广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由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与上级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
三是要完善全委会、常委会工作机制。通过制度规定,明确常委会与全委会的权限责任与工作运行机制,理顺全委会与常委会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发挥全委会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作用;加强党内权力制约与监督,防止个人或少数人专断,保证各项权力正确行使。
三、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搞好党内民主的主要形式
在党内既要引导党员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又要善于听取各种意见,包括反对自己的意见。陈云同志曾说:“要有勇于承事的精神,不要怕得罪人。共产党里要讲真理,怕得罪人,做‘两面光’,结果会两面得罪。”“不要怕争论,在争论中才能出真理。”陈云同志还指出,党内绝不允许存在庸俗的、无原则的作风。因为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上下通气的必要条件。只有通气,才能团结;只有民主,才能集中。不过这种批评必须以说理和与人为善为前提。另外,要使人敢说话,还必须做到态度好、少戴帽子、在批评人家错误的时候,指出人家错误的根源以及纠正错误的方法。
当前,党风中多少存在着是非不分的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党员要坚持做到是非面前敢于坚持原则,不和稀泥,不做老好人,不做孤立坚持原则的人的事。党内要大力提倡坚持原则的精神,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积极弘扬是就是是、非就是非的精神。只有党内首先形成了是非分明的风气,党的团结才会有基础,党才有战斗力,整个社会风气才会跟着好转,才会使正气上升,邪气下降。
四、认真倾听基层群众的呼声,是搞好党内民主的根本途径
决策的可靠性,来自于决策的广泛性和群众性。党员作为民主决策的主体,理应发挥好责任人的职责,这既是党委正确决策的需要,也是充分发扬党内民主的体现。要使党员充分发挥能动性,行使好民主权利,最基本的途径,就是让党员通过不同的渠道来畅所欲言、倾诉呼声,同时大力营造广泛参与、宽松和谐的党内整体参政议政氛围,弥补决策因针对性不强而容易造成失误的局限性。作为党员要主动把普通群众的呼声和意愿,当作党组织决策的第一信号,当作调整政策方针、完善工作方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党的意志充分表达和反馈民生。要采取多听、多问、多查、多调研的方法,深入基层一线,贴近群众,广察民情,敞开心扉,善纳群言。要通过与群众促膝谈心,问短长、话冷暖,全面树立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时刻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引导群众讲真话、道实情,随时掌握第一手资料,努力增强党组织决策的针对性和准确性。
第五篇:落实党员主体地位 发挥党员主体作用
落实党员主体地位 发挥党员主体作用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就是尊重党员在党的事业中当家作主的地位,尊重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民主权利,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党员在党的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在党的事业发展和党的建设进程中,党员是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行为主体,是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能动实践者。围绕党的事业和党的建设开展的一切活动,归根结底都是党员主体的实践活动。党员主体地位的确立、主体作用的发挥,对整个党的事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一、党员主体地位的含义。
“党员主体地位”就是指广大党员是党的主人,是党的组织、党的生活、党的工作、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的主体,在党的一切活动中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党员的主体地位在本质上就是党员的民主权利。党员在党内当家做主是党内民主的本质与核心,也是党员主体地位的本质与核心。党员主体地位的特征主要体现为权利与义务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个体与群体的统一、素质与体制的统一、地位与作用的统一。胡锦涛总书记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指出:“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行为主体,党的先进性最终要靠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
党员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党员是党的组织的主体。党员与党的关系好比树木与森林,细胞与肌体,但党员之于党的组织,不仅仅是个体与整体的关系,它首先是一种主体性的关系,每一个党员都可以
在认识、健全、完善、影响党的组织和发挥党组织的作用方面发挥自己的作用,都应该在党的组织中居于主体地位。二是党员是党内生活的主体。全体党员不论职务高低、资历深浅、功劳大小,在党内的地位一律平等,都享有平等的权利,都应平等参与党的组织生活。离开党员这个主体,党的生活也就不存在了。三是党员是党内权力的主体。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权力来源于党员,他们与党员之间形成权力的委托和受托关系,党内权力运行必须接受党员主体的监督。四是党员是党的建设的主体。党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先进性建设以及党的日常工作都必须通过党员的具体工作才能有效落到实处,这些工作的主体必然是广大党员。五是党员是党的事业的主体。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为共产主义奋斗是党的事业,党员从入党那天起,就立誓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就把自己的一切同党的事业融合在一起了。因此,党的事业也就是每一个党员的事业。党员当然也就是党的事业的主体。
电力行业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长期处于垄断地位,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形成了以生产为导向,以安全为核心的行业文化特征。党员的主体地位同样体现在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企业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民主管理、行政监督、安全生产等都是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有序进行,党员在这些工作中都发挥着主体作用。
二、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意义。
当前在一些基层组织中存在着重义务、轻权利,重服从、轻协商,重文件、轻沟通的一些倾向,党员的民主权利得不到充分保障,从而影响了党员在经济建设中的积极性,影响了他们在经济建设中作用的发挥。要全
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要紧紧依靠党员队伍这个主体,充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建党思想的基本原则,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发展党内民主的根本所在。尊重和保障党员主体地位,激发广大党员主体意识,增强广大党员参与党内民主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党的先进性建设才有不竭的源泉。党的先进性从根本上来说是由党员的先进性表现出来的。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行为主体,只有细胞健康,党的整个肌体才会健康,党的事业才会富有生机和活力;先进性建设是党员主体的实践活动,只有使党员真正意识到自己是党的事业的主人,才能真正关心党的前途命运,真心维护党的威信和形象,自觉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实践证明,抓住了党员主体这个根本,促使党员自重、自律、自警、自励,不断增强党员的组织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使命意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有了强大而不竭的动力和源泉,党的先进性才能得以巩固和提升。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党内民主建设才有坚实的基础。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党员主体地位是党内民主的核心和精髓,发展党内民主必须夯实党员主体地位;党内民主是党员主体地位的实现形式,发挥党员主体作用必须以党内民主制度作保障。可以这么说,不能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党的民主建设只能是一句空话。从当前加强党内民主建设的实践要求看,发展党内民主必须把基点放在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增强党员主体意识,充分保障党员的主体权利上。实践证明,抓住党员主体
这个根本,最大限度地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党内民主建设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才能全面推进。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要求牢固树立“党员主体”的思想,尊重党员的智慧和创新精神,始终把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实践中探索积累的宝贵经验,作为推动党的各方面建设改革创新的源泉。实践证明,抓住党员主体这个根本,在党内形成解放思想、畅所欲言、生动活泼、开拓创新、和谐融洽、团结奋进的局面,就能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在电力企业这一特殊领域,党员的主体作用发挥得如何,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甚至会影响企业的全面发展,进而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全面落实党员主体地位,注重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推进电力企业全面发展是电力企业需要认真解决的现实问题。
三、全面落实党员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党员主体作用。
《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是一部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党规,要求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我们要在这四个方面积极探索党内民主的实现形式。十七大报告指出“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党员主体地位要在党内民主制度中体现,在加强党内民主建设的实践中得到实现。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必须按照十
七大的要求,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的多种实现形式,健全充分发挥党员主体作用的党内民主机制。
(一)加强学习教育,提升党员文化素质,培养党员权利意识 鼓励和组织党员多学习、多实践,为其营造有利于实现党员主体地位、提高党员民主素质的党内民主生活氛围。应组织广大党员深入学习《党章》,学习十七大精神,让广大党员通过学习充分认识到党员是党的生活的主体;党员是党的事业的主体;党员是党的建设的主体;党员必须生活在党的组织之中。通过对自身主体地位的认识,提高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能力。要加强党员的权利意识教育,提高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党员的平等意识教育,使全体党员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在党内所有党员都是平等的;通过提高党员对自身权利的了解程度、坚定党员运用自身权利的信心、锤炼党员维护自身权利的勇气,强化党员的主体权利观。
(二)健全权利保障机制,切实保障党员主体权利
作为基层党组织,要在管理中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树立服务意识,切实维护和实现党员的各项权益;把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作为基础,建立健全党员权利保障机制,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被选举权和监督权;引导广大党员树立主体意识,提高素质能力,创造性地做好各项工作,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的环境,鼓励和保护党员敢讲话、讲真话。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完善党务公开制度。党务公开是党内民主的前提。如果党内充满着封闭性,普通党员只有听命服从的责任和义务,这样就做不到党内民主。
只有公开,党员的参与权才能实现,党内监督才能有效。要进一步创新形式、扩大范围,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反馈制度、征求意见制度等,疏通党内信息渠道,保障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激发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热情。二是要完善党内选举制度。民主选举是实现党内民主的主要形式。选举是党内民主的重要标志,只有切实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拓宽党内民主渠道,改进候选人提名制度和选举方式,推行规范的差额选举制度;采取民主推荐、民主评议、民主测评等多种形式,扩大党员在选拔任用干部工作中的作用,扩大党员的知情权和参与权,真正落实党员的表决权和选举权,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党员的积极性,创造严肃认真、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三是要完善党员参与机制,保障党员参与权。参与党内事务,是党员主体地位最基本、最直接的体现。全体党员不论职务高低,一律平等,均享有党章规定的直接或通过代表间接地处理党内所有事务其中包括确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权利。这是实现党内民主的重要基础。当前,健全党员的参与机制主要应进一步扩大普通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范围;建立党员代表议事机制、征集党员意见的制度、党员参与讨论重大问题的制度等。四是要健全党内监督机制,保障党员监督权。党内监督是实现党内民主的重要保证。加强党内监督,是党内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形式,也是实现党内民主的重要保证。重点通过健全完善交流、提案、批评、举报、质询、评议、述职等制度,拓展和创新党员监督的新途径。引导党员主动接受党组织和其他党员的监督,把党员行为置于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普遍监督之下,充分发挥党内监督对于党员主体地位的维护和保障作用。
(三)倾听群众呼声,强化党内关爱。
一是要使党员充分发挥能动性,行使好民主权利,最基本的途径,就是让党员通过不同的渠道来畅所欲言、倾诉呼声,同时大力营造广泛参与、宽松的党内整体参政议政氛围。要采取多听、多问、多查、多调研的方法,深入一线,贴近群众,广察民情,敞开心扉,善纳群言。要通过与群众促膝谈心,问短长、话冷暖,全面树立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时刻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引导群众讲真话、道实情,随时掌握第一手资料,努力增强党组织决策的针对性和准确性。要做到在政治上关心,思想上爱护,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怀。
二是大力推进党员岗位成才工作。以“党员先锋岗”活动为契机,以帮助党员提高业务技能、管理水平为着力点,注重在急难险重任务中锤炼党员党性、在安全生产以及重大工程项目中提高党员技能、在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中提升党员能力素质。对政治素质高、业务技能强、群众满意、富有潜质的优秀党员,吸纳到支部委员会,协助开展党务工作,担当重任。
三是积极开展党员帮扶工作。建立帮扶困难党员的工作制度,及时对生活困难党员进行帮扶。关心下岗失业党员的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主动提供信息,牵线搭桥。重视党员的身心健康,帮助党员减缓压力,化解矛盾,搞好心理调适。建立健全老党员、困难党员信息库,定期开展走访慰问工作,动态掌握老党员、困难党员的身体、生活情况,做到“难时有人帮,困时有人扶”,让党员深切地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从而激发党员的潜能,让所有的党员都能在工作中更好的发挥其主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