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党员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5篇范文]

时间:2019-05-12 15:50: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发挥党员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发挥党员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第一篇:发挥党员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发挥党员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党员主体作用发挥的好坏,关系着精神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决定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品质,对落实科学发展观至关重要。多年来,我区党员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党员在精神文明建设中主体作用的发挥。因此,如何发辉好党员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

一、党员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中所承担的主体作用

1、党员是践行文明风尚的表率。党员的先进性决定其应当带头践行“六大风气”: 带头兴崇尚学习之风,学理论、钻业务;带头兴诚实守信之风,重信义、重承诺;带头兴传承美德之风,讲忠孝、讲礼仪;带头兴遵纪守法之风,守廉洁、讲自律;带头兴文明祭奠之风,不铺张、不迷信;带头兴健康娱乐之风,高层次、有品位。让党员在群众心中的形象文明谦恭有礼,诚信自律向上,真正能贴近群众、引领群众。

2、党员是文明创建活动的表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三大创建(文明村镇、文明城市、文明行业)既是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又是载体和目标。党员应带头在各层次的文明创建活动中发挥应有作用,以高度主人翁的责任感,认真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要助推创建工作,参与创建活动,支持创建宣传,最大限度地动员广大群众理解、支持并参与创建工作,并努力通过创建工作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3、党员是争当道德模范的表率。优秀党员的要求与道德模范的标准在内涵上是异曲同工的,均是需要有牺牲小我的利益,而维护了大我的利益的精神,因此党员不仅应当争当争学优秀党员,还要争当争学道德模范,不断进行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完善,常修做事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坚持知行合一,内外如一,德行统一,这样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4、党员是志愿服务活动的表率。志愿服务活动在实质上就是大规模的道德实践活动,经过近年志愿服务的长足发展,其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志愿服务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成为精神文明建设重要的载体。在这样一支先进的队伍中,党员应当充分发挥其先进表率作用,成为志愿服务活动的引领者和参与者,让党的声音和党员的身影成为志愿服务浓墨重彩的一笔,让志愿服务活动同样成为连接党员与群众的桥梁。

5、党员是关爱未成年人的表率。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关爱未成年人应该是全体党员共同的社会责任。同时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也是精神文明建设重要的内容,因此广大党员要带头在未成年人的事业上给予更多的关注,投入更多的感情,做出更多的付出,通过参与各种载体活动带头做社区、做单位、做家庭关爱未成年人的典范,做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引领者。

6、党员是传承优秀文化的表率。党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和内容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遵循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伦理道德大同小异。党员干部大力开展和弘扬文化传承教育,是加强党员干部道德修养,打好党性修养底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广辟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新路径的有益探索,也是党员参与精神文明建设中重要的载体,因此党员带头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别具意义。

二、党员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中主体作用发挥存在不足

1、党员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本质和内涵缺乏深刻的认识。很多党员简单地认为精神文明建设就是开展文体活动,搞搞宣传教育,喊喊标语口号,或者片面地把思想政治工作等同为精神文明建设,没能将精神文明建设放到内涵广泛的道德惠民实践工程的高度来看,而这些不系统、不深刻的认识必然导致党员干部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失去目标和方向,主体作用认识不清。

2、党员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先锋模范意识不突出。党员干部本应带头践行社会道德规范,但从实践看部分党员仍旧缺乏模范意识。有的党员对自身应当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承担的职责和权利认识不足或根本不愿行使权利;有的忙于日常事务,无暇顾及精神文明建设;有的则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还有的将自己混同于普通群众,甚至还不如群众。

3、党员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普遍缺乏系统长效意识。部分党员干部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时冷时热、时紧时松,习惯以“一

阵风”的方式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尤其是有的基层社区、村队干部观念、素质、能力的差异,使得很多党员干部未能将精神文明建设当成一项系统工程对待,使精神文明工作变成割裂的一个个简单的活动,缺乏整体规划,在系统性和科学性上都大打折扣。

4、党员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存在活力激发不足问题。一是有些领导干部只重视经济发展,对精神文明建设重视不足,要求的少、讨论的少、关注的少、参与的少;二是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不足。越到基层经费、人员投入越少,使得基层很多社区、村队精神文明阵地建设、载体建设不能达到与经济发展和群众需要相适应的水平。这些导致党员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活力不足。

三、如何提高党员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主体作用发挥

1、完善培训机制,加深党员对精神文明建设本质与内涵的认识。建立健全对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精神文明建设培训机制。在培训方式上,将党内培训和文明办系统培训途径结合,采取会议、参观、活动、交流、讲座等多种灵活培训方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在培训内容上,重点围绕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在目标、内容、阵地、载体等方面的新变化、新发展、新要求进行,在理念上加深党员对精神文明建设本质与内涵的理解和认识。

2、完善示范机制,增强党员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的主体意识。首先建立党员的德行管理评价制度。实施以“社会公德承

诺、家庭美德承诺、职业道德承诺、个人品德承诺,党员评议、群众评议”为主要内容的“四诺两评”党员目标管理,明确细化党员的行为规范,引导党员主动承诺、自觉践诺;其次树立身边典型,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对党员义工王金柱、魏宏、王静波、崔洪金等一批党员典型事迹的宣传,引导强化党员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其主体表率作用。

3、完善长效机制,改进党员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方法和手段。首先增强党员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长效意识,有目的的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各项载体活动,抛弃落后、割裂、盲目的运动式工作方法,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具有针对性、计划性、长效性;其次增强党员传统美德意识,将对党员的党性教育与文化传承教育相结合,引导党员加强修身自律,把塑造高尚的道德品德作为增强党性修养的基础,作为对单一的理论教化的有益补充,让中华传统美德在党员干部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党员干部一种自觉的行为养成。

4、完善保障机制,提高党员参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积极性。完善对党员干部的激励考核机制、选拔任用机制,适当增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考核内容和比重,通过监督、检查、评比、表彰、选拔任用等手段,引导对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重视发挥其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加大各级部门在精神文明建设上的人力物力投入,尤在人员、经费上要加大向基层倾斜力度,最好能在基层建立相应的精神文明建设组织并配备相应人

员,保障精神文明建设活力。

发挥党员主体地位,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对广大党员来讲面临着一次认识的重新定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角度上,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党员主体作用,才能推动我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协调健康的发展,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区文明程度,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第二篇:在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中 党员领导干部表率作用和党员主体作用的发挥和践行

在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中 党员领导干部表率作用和

党员主体作用的发挥和践行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提了出来,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又对如何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作了全面部署。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提高广大党员干部队伍集体的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保持党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正确引领中国各族人民走向辉煌的伟大工程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在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中,党员领导干部应率先发挥他们的表率作用和党员主体作用。一是因为党员领导干部不仅具有和广大普通党员相同的党员主体作用,而且同时拥有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利,他们肩上的责任要比一般党员要大,他们的一言一行在社会上的影响要更广。二是因为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过程中,党员领导干部既是学习型党组织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又是创建工作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我们知道:党员的主体作用概括来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党内生活中能够自觉履行党章规定的各项义务,积极而正确地行使党章规定的各项权利;二是在社会实践中充分认识党员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员领导干部的根本职责在于:坚持党的事业第一,坚持人民的利益第一,为国家、为民族贡献自己的智慧。因此广大党员领导-1-

干部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过程中,要切发挥好党员领导干部表率作用和党员主体作用,从自身做起、率先垂范。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1、学习先行一步,做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推动着。党员领导干部先学一步,能更好的把握开展学习型党组织活动建设的脉搏,有利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推进从学习到“学习型”的机制转变,牢固树立终身学习、团队学习、创新学习、学习工作一体化等理念。

2、学习内容广一点,做提升综合能力的表率。党员领导干部由于工作面涉及广,关联工作内容多,处理的事务较为庞杂,决策的前瞻性要求大,所以党员领导干部要着眼于提高理论素养,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努力掌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着眼于做好本职工作,学习本职工作所必需的政治、经济、法律法规相关知识,努力成为本职岗位的行家里手;着眼于完善知识结构,广泛学习哲学、历史、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市场经济、现代管理等方面知识。从而不断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做提升综合能力的表率。

3、学习的更深一些,做理论联系实际的表率。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用理论指导实践,去解决实际问题。要将单位发展的长远目标、可行性的制度保障和群众最关心的、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以及强化党员领导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的制度建设作为深研课题,形成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的良性循环,做理论联系实际的表率。

4、要勤于学习,善于总结与交流,做学习的表率。要将学习中取得好的方法、经验进行梳理归纳,认真撰写学习心得和体会,通过专题讲座、理论研讨会、读书演讲等进行交流,达到共同进步,提高整个组织的智商作用。把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向学习型单位推进,做学习的表率。

5、要勇于创新,敢于把学习成效转化成生产力,做促进工作的表率。学习最生动的意义在于创新,要善于在消化吸收既有知识、前人成果和他人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有切实依据的新观点、新认识,形成改进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提高个人思想政治素养、推动本单位工作、推动党的建设工作、促进发展的强大动力。

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核心就是鼓励党员自我超越,不断优化党员的知识结构,提高党员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广大党员在学习中掌握能力、在实践中磨练能力、在创新中提升能力,实现广大党员个体素质和党组织团体能力的提高,永葆党组织的生机活力,使党始终位于时代的前列。

党员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和党员主体作用的发挥与践行将会极大地有利促进“学习型”党组织的推进。

二〇一〇年六月二十九日

第三篇:浅谈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浅谈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件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建设的庞大的系统工程,是统筹城乡发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战略举措。在新农村建设受益最大的农民群众,能否充分发挥积极性投入到这项工程中,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败的关键。但从笔者几年来在基层开展的新农村建设实践中看到,由于受思想观念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当前在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中,许多地方的农民主体作用还难以得到充分发挥。为此,我就如何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新农村建设中影响农民主体作用发挥的原因分析

(一)农民主体自身方面原因分析:

1、观念落后。部分农民缺乏长远目光和大局意识,本位思想太严重,只考虑一家一户的利益得失,对新农村建设中涉及的土地调整、宅基地管理政策、公益设施建设的态度迥异、观点不一,规划、政策中对自己有利的就执行,对自己不利的就阻挠,只想获利,却不愿让利。由于这部分人组织化程度低,思想分化严重,所以主体目标很难取得一致,如部分农民对新农村建设中进行规划时漠不关心,对土地政策不遵守,建房时讲风水信迷信,导致规划执行难,乱占耕地建房现象严重。

2、素质不高。不可否认,由于农村长期落后和农民收入低 迷,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当代中国绝大多数文盲、半文盲都在农村,他们一时半会还难于理解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和做法,如我乡社面点的农民在开展建设之初阻止改卫生厕所,经了解主要原因是他们理解不了“无害化处理”原理,怕改厕后整个村子污水横流、臭气熏天。

3、结构失衡。由于农村缺乏致富的路子,为赚钱而外出务工的人员不断增多,有的全家外出,大量劳动力资源外流,留在家的都是“386199”部队,他们既要负责地里农活,又要负责监护外出务工人员留下的幼小子女,新农村建设力量明显不足。如在村庄整治及发展产业时总有部分农户因缺乏劳力而影响工作整体进程。

后劲不足。由于长期受城乡二元体制影响,大部分农村家庭收入不高,加之以往医疗、教育费用都要自己承担,开支较大,农民积蓄不多,即使有点积蓄也想存银行防老,不愿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的缺乏,导致新农村建设的后劲明显不足。

(二)政府主导服务方面原因分析:

1、宣传发动不到位。不少建设点宣传只是以写标语及张贴各种制度为主,宣传形式单一,内容呆板,群众不易接受,认为政府是搞形式主义,搞形象工程,对于“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认识不清、理解不透。

2、工作方式有偏差。由于对农民主体地位认识不足,加之为应对新农村建设限期考核、督查,赶时间、赶进度、赶验收,不少干部缺乏工作的耐心,不注重对农民的引导,不尊重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对新农村建设中的具体建设事项大包大揽,导致群众不领情、不认账,认为是干部为了政绩搞花架子,做表面工作。所以有的点出现“政府发号召,群众心里笑”、“干部扫地,群众参观”的现象。

3、投入机制有缺陷。首先是政府投入不足,多数村庄因基础设施薄弱,即使群众积极性很高,也难于正常开展。如今年我县对每个三级共建点扶持10万元,一些基础设施条件差、涉及户数多的点,群众急盼解决出行道路和水利设施,由于资金缺口大,导致农户怕完成不了任务,达不到验收标准,得不到补助资金从而不愿参与新农村建设。其次是投入不均衡。不同领导、不同单位扶助及不同乡镇的点补助资金、补助标准往往不统一。甚至有的点为了赶时间进度,粉刷房子、修公路等不需要农民出钱,助长了农民“等、靠、要”的思想。最后是投入资金的管理不到位。部分建设点由于上级补助资金、群众筹集资金的使用不经民主讨论,帐务不公开,从而容易让农户之间相互猜疑,同时对干部和理事会产生不信任感,影响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4、基层组织能力弱化。党员队伍老化,管理松散,村组干部文化程度低,人才匮乏,决策团队弱化,加上个别村还存在不少历史遗留问题,如宗族不和,党群、干群关系不和谐、不密切,使群众对干部存在戒备心理。如在发展甜叶菊产业中就有不少农民“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怕干部说话不算数,兑现不了承诺而不愿栽种。

正是由于农民自身和政府引导两方面的原因,使得在新农村建设的现实中,农民的主体作用的发挥效果大打折扣。

二、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对策

(一)提高农民素质。

首先,要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普及和巩固农村义务教育,全面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大力关注农村留守孩的文化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改善教育设施,特别是要解决好边远山区师资力量紧缺问题,提高教育质量,为农村的未来培育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其次要大力提高农民科技、文化水平。通过推进农村劳动力职业技术和农业科技培

第四篇:社区党员在社区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社区党员在社区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社区党员是社区党组织的成员,是社区建设的骨干力量和先进分子。社区广大党员都能以身作责,积极带头,勇于探索,在社区建设中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增强了社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有效推进社区的建设。

一、社区党员服务基层,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城市社区是城市各类人群的聚集地、各种社会矛盾的汇集地。社区成为党巩固基层政权的一个基本单位,是党联系群众、组织群众的一个重要领域,党在城市社区的群众工作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复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把参与社区公共领域的活动,作为完善自我、展示自我、实现自我的重要舞台。随着社区居民精神世界日趋丰富,社区民主自治程度不断提高,社区党组织面临着主导社区民主政治的问题等等。这些都需要社区党员用自己的思想教育引导广大居民,把他们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

二、社区党员发挥作用有效推进社区建设

现代城市社区已经不仅仅是居住之地,同时也是居民社会活动的重要场所,居民的需求很大一部分要在社区满足。社区组织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社区党员去动员、传播活动的主题、理念,有的党员参与其中。

随着形势的发展,纳入社区管理或进入社区生活的党员越来越多,社区党员队伍正在成为社区建设的日益强大的推动力量和宝贵财富,只有充分发挥社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才能更好地团结带领社区群众共同完成社区建设的各项任务。

三、社区党员服务群众,成为模范人物

社区在社区党员的引导下,在群众的支持下,有条不紊发展,健康地成长,其中涌现出一部分道德模范人物------他们都是身边最普通的居民,但他们有一颗纯真善良的心,有着敏捷的思维,帮助居民解决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的建设已离不开党员的支持,而社区党员也应努力用新的政治思想来武装头脑,积极表现出党员的先进性,努力为社区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第五篇:落实党员主体地位 发挥党员主体作用

落实党员主体地位 发挥党员主体作用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就是尊重党员在党的事业中当家作主的地位,尊重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民主权利,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党员在党的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在党的事业发展和党的建设进程中,党员是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行为主体,是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能动实践者。围绕党的事业和党的建设开展的一切活动,归根结底都是党员主体的实践活动。党员主体地位的确立、主体作用的发挥,对整个党的事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一、党员主体地位的含义。

“党员主体地位”就是指广大党员是党的主人,是党的组织、党的生活、党的工作、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的主体,在党的一切活动中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党员的主体地位在本质上就是党员的民主权利。党员在党内当家做主是党内民主的本质与核心,也是党员主体地位的本质与核心。党员主体地位的特征主要体现为权利与义务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个体与群体的统一、素质与体制的统一、地位与作用的统一。胡锦涛总书记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指出:“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行为主体,党的先进性最终要靠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

党员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党员是党的组织的主体。党员与党的关系好比树木与森林,细胞与肌体,但党员之于党的组织,不仅仅是个体与整体的关系,它首先是一种主体性的关系,每一个党员都可以

在认识、健全、完善、影响党的组织和发挥党组织的作用方面发挥自己的作用,都应该在党的组织中居于主体地位。二是党员是党内生活的主体。全体党员不论职务高低、资历深浅、功劳大小,在党内的地位一律平等,都享有平等的权利,都应平等参与党的组织生活。离开党员这个主体,党的生活也就不存在了。三是党员是党内权力的主体。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权力来源于党员,他们与党员之间形成权力的委托和受托关系,党内权力运行必须接受党员主体的监督。四是党员是党的建设的主体。党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先进性建设以及党的日常工作都必须通过党员的具体工作才能有效落到实处,这些工作的主体必然是广大党员。五是党员是党的事业的主体。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为共产主义奋斗是党的事业,党员从入党那天起,就立誓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就把自己的一切同党的事业融合在一起了。因此,党的事业也就是每一个党员的事业。党员当然也就是党的事业的主体。

电力行业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长期处于垄断地位,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形成了以生产为导向,以安全为核心的行业文化特征。党员的主体地位同样体现在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企业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民主管理、行政监督、安全生产等都是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有序进行,党员在这些工作中都发挥着主体作用。

二、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意义。

当前在一些基层组织中存在着重义务、轻权利,重服从、轻协商,重文件、轻沟通的一些倾向,党员的民主权利得不到充分保障,从而影响了党员在经济建设中的积极性,影响了他们在经济建设中作用的发挥。要全

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要紧紧依靠党员队伍这个主体,充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建党思想的基本原则,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发展党内民主的根本所在。尊重和保障党员主体地位,激发广大党员主体意识,增强广大党员参与党内民主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党的先进性建设才有不竭的源泉。党的先进性从根本上来说是由党员的先进性表现出来的。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行为主体,只有细胞健康,党的整个肌体才会健康,党的事业才会富有生机和活力;先进性建设是党员主体的实践活动,只有使党员真正意识到自己是党的事业的主人,才能真正关心党的前途命运,真心维护党的威信和形象,自觉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实践证明,抓住了党员主体这个根本,促使党员自重、自律、自警、自励,不断增强党员的组织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使命意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有了强大而不竭的动力和源泉,党的先进性才能得以巩固和提升。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党内民主建设才有坚实的基础。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党员主体地位是党内民主的核心和精髓,发展党内民主必须夯实党员主体地位;党内民主是党员主体地位的实现形式,发挥党员主体作用必须以党内民主制度作保障。可以这么说,不能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党的民主建设只能是一句空话。从当前加强党内民主建设的实践要求看,发展党内民主必须把基点放在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增强党员主体意识,充分保障党员的主体权利上。实践证明,抓住党员主体

这个根本,最大限度地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党内民主建设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才能全面推进。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要求牢固树立“党员主体”的思想,尊重党员的智慧和创新精神,始终把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实践中探索积累的宝贵经验,作为推动党的各方面建设改革创新的源泉。实践证明,抓住党员主体这个根本,在党内形成解放思想、畅所欲言、生动活泼、开拓创新、和谐融洽、团结奋进的局面,就能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在电力企业这一特殊领域,党员的主体作用发挥得如何,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甚至会影响企业的全面发展,进而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全面落实党员主体地位,注重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推进电力企业全面发展是电力企业需要认真解决的现实问题。

三、全面落实党员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党员主体作用。

《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是一部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党规,要求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我们要在这四个方面积极探索党内民主的实现形式。十七大报告指出“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党员主体地位要在党内民主制度中体现,在加强党内民主建设的实践中得到实现。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必须按照十

七大的要求,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的多种实现形式,健全充分发挥党员主体作用的党内民主机制。

(一)加强学习教育,提升党员文化素质,培养党员权利意识 鼓励和组织党员多学习、多实践,为其营造有利于实现党员主体地位、提高党员民主素质的党内民主生活氛围。应组织广大党员深入学习《党章》,学习十七大精神,让广大党员通过学习充分认识到党员是党的生活的主体;党员是党的事业的主体;党员是党的建设的主体;党员必须生活在党的组织之中。通过对自身主体地位的认识,提高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能力。要加强党员的权利意识教育,提高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党员的平等意识教育,使全体党员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在党内所有党员都是平等的;通过提高党员对自身权利的了解程度、坚定党员运用自身权利的信心、锤炼党员维护自身权利的勇气,强化党员的主体权利观。

(二)健全权利保障机制,切实保障党员主体权利

作为基层党组织,要在管理中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树立服务意识,切实维护和实现党员的各项权益;把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作为基础,建立健全党员权利保障机制,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被选举权和监督权;引导广大党员树立主体意识,提高素质能力,创造性地做好各项工作,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的环境,鼓励和保护党员敢讲话、讲真话。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完善党务公开制度。党务公开是党内民主的前提。如果党内充满着封闭性,普通党员只有听命服从的责任和义务,这样就做不到党内民主。

只有公开,党员的参与权才能实现,党内监督才能有效。要进一步创新形式、扩大范围,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反馈制度、征求意见制度等,疏通党内信息渠道,保障党员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激发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热情。二是要完善党内选举制度。民主选举是实现党内民主的主要形式。选举是党内民主的重要标志,只有切实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拓宽党内民主渠道,改进候选人提名制度和选举方式,推行规范的差额选举制度;采取民主推荐、民主评议、民主测评等多种形式,扩大党员在选拔任用干部工作中的作用,扩大党员的知情权和参与权,真正落实党员的表决权和选举权,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党员的积极性,创造严肃认真、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三是要完善党员参与机制,保障党员参与权。参与党内事务,是党员主体地位最基本、最直接的体现。全体党员不论职务高低,一律平等,均享有党章规定的直接或通过代表间接地处理党内所有事务其中包括确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权利。这是实现党内民主的重要基础。当前,健全党员的参与机制主要应进一步扩大普通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范围;建立党员代表议事机制、征集党员意见的制度、党员参与讨论重大问题的制度等。四是要健全党内监督机制,保障党员监督权。党内监督是实现党内民主的重要保证。加强党内监督,是党内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形式,也是实现党内民主的重要保证。重点通过健全完善交流、提案、批评、举报、质询、评议、述职等制度,拓展和创新党员监督的新途径。引导党员主动接受党组织和其他党员的监督,把党员行为置于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普遍监督之下,充分发挥党内监督对于党员主体地位的维护和保障作用。

(三)倾听群众呼声,强化党内关爱。

一是要使党员充分发挥能动性,行使好民主权利,最基本的途径,就是让党员通过不同的渠道来畅所欲言、倾诉呼声,同时大力营造广泛参与、宽松的党内整体参政议政氛围。要采取多听、多问、多查、多调研的方法,深入一线,贴近群众,广察民情,敞开心扉,善纳群言。要通过与群众促膝谈心,问短长、话冷暖,全面树立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时刻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引导群众讲真话、道实情,随时掌握第一手资料,努力增强党组织决策的针对性和准确性。要做到在政治上关心,思想上爱护,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怀。

二是大力推进党员岗位成才工作。以“党员先锋岗”活动为契机,以帮助党员提高业务技能、管理水平为着力点,注重在急难险重任务中锤炼党员党性、在安全生产以及重大工程项目中提高党员技能、在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中提升党员能力素质。对政治素质高、业务技能强、群众满意、富有潜质的优秀党员,吸纳到支部委员会,协助开展党务工作,担当重任。

三是积极开展党员帮扶工作。建立帮扶困难党员的工作制度,及时对生活困难党员进行帮扶。关心下岗失业党员的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主动提供信息,牵线搭桥。重视党员的身心健康,帮助党员减缓压力,化解矛盾,搞好心理调适。建立健全老党员、困难党员信息库,定期开展走访慰问工作,动态掌握老党员、困难党员的身体、生活情况,做到“难时有人帮,困时有人扶”,让党员深切地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从而激发党员的潜能,让所有的党员都能在工作中更好的发挥其主体作用。

下载发挥党员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发挥党员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 发挥党员主体作用★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 发挥党员主体作用 价值中国推荐 2008-04-21 14:32:00 《求是》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尊重党员主......

    发挥党员主体作用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这一论述深刻揭示了党内民主与党的创新活力之间的内在联系,科学阐明了发展党内民主对于增......

    基层党组织发挥党员主体作用经验材料

    **省**市从今年1月初开始,依托服务民生工作站,探索建立上下衔接、立体覆盖、功能规范、服务便捷的基层党组织服务民生工作体系,让百姓感受到方便和实惠。以民为本把服务民生作......

    如何发挥党员在队伍建设中的作用

    1、抓好党支部班子自身建设,提高党支部班子的综合素质,树立良好的党员干部形象。 一是党支部书记要当好班长,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认真带头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有关法律法规知识,特别......

    如何发挥党员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

    发挥党员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作为党员队伍中一个特殊而又重要的群体,大学生肩负着崇高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在新形势下,要促良好学风的形成,必须以抓党员队伍......

    以人为本发挥大学生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以人为本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担负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者重任的高校,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切实维护好学生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促进......

    以人为本发挥大学生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文章标题:以人为本发挥大学生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以人为本发挥大学生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以人为本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担负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

    在全市精神文明建设中市妇联工作汇报

    在全市精神文明建设中市妇联工作汇报同志们:近年来,市妇联按照市妇联的总体要求,把建设“巾帼文明队”作为新形势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品牌工作,不断开拓思路,创新特色,丰富内容,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