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酒泉市金塔县民政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酒泉市金塔县民政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为了促进“十二五”期间全县民政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县委、县政府的部署,结合我县实际,制定《金塔县民政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一、“十一五”民政事业发展情况回顾
“十一五”期间,全县民政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级的支持帮助下,全面落实民政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城乡社会救助有了长足的发展。“十一五”期间,根据国家和省市关于社会救助的政策要求,积极规范和开展了各项社会救助工作,完成了连续三年10%的低保提标扩面任务,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3568.5万元,解决了符合条件的低保对象、医疗救助对象和五保对象的生活、就医等基本生活困难问题,救助灾民3.87万人次,为全县政治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有了很大进步。城市四个社区均达到了市级和谐社区标准;在10个乡镇20个行政村积极开展了农村社区全覆盖试点工作;顺利完成了89个行政村第六次村委会换届选举任务。制订和完善了村规民约,规范了村民议事制度和村务公开制度;开展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程,先后投入500多万元建成18个村级活动场所。
---双拥优抚安置体系进一步健全。全面落实各项优抚安置政策,实现优抚政策落实率100%,农村义务兵家属优待金高标准发放率100%,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优抚对象纳入率100%,符合条件的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险参保率100%,城镇退伍军人安置率100%等5个100%。大力开展航天航空后勤保障基地建设工程,先后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空军试验训练基地签订了《农副产品供应保障协议》和《教育共建协议》,开展“双十工程”和军民共建新农村活动,军地全力互办实事,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和空军实验训练基地先后投资170万元援建了我县解放路小学、鼎新蓝天幼儿园、鼎新卫生院等一批双拥共建项目。同时在航额公路修建立项、酒航铁路、酒航公路改扩建、酒航高速公路等项目的论证、申报、立项和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社会福利事业建设有了新的突破。积极争取福利项目资金,新建了一所为老年人、残疾人、孤儿提供养护、托管、康复服务的社会福利院。制定出台了我县老年人优待服务的《意见》,建立了高龄、病残、特困老人补助制度,年发放生活补贴15余万元。全县城市、农村残疾老人、困难老人、高龄老人全部纳入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范围,在全县城乡开展了“孝亲敬老”万家行活动,并先后两次表彰奖励了100多名老有所为和孝亲敬老先进单位和个人。
---专项社会事务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积极开展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培育发展,“十一五”期间,全县共登记社会组织105个。成立了金塔县慈善协会,募集捐款100多万元,并开展了慈善助医、助学、助困活动。加强了对流浪乞讨对象实行属地化救助管理。开展城镇街、路、巷、居民小区门牌号和县、乡政府驻地地名标志设置工作。实现了婚姻登记合格率、领证规范率两个100%。投资400多万元,完成了县公益性墓区道路和金塔陵园绿化滴灌工程,不断提升殡葬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县民政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
1.城乡社会救助体系还不够完善、保障能力较弱。城乡低保已全面实施,但仍是低层次维持其基本生活,一些大病患者,因病、因学、因突发事件致贫者,无法做到全面救助。
2.社会福利投入较少,福利事业发展缓慢;养老服务设施缺乏,养老服务滞后,已远远不能适应老龄化发展趋势。特别是养老服务、孤残儿童养育、社区服务等方面的供养服务能力严重不足。
3.基层民政力量薄弱,工作规范化、专业化水平低,与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公共服务需求不相适应。随着关注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工作的发展,乡镇民政工作范围进一步拓展,仅社会救助工作量比“十一五”前增加了几十倍,由于受机构编制影响,无法做到按职能需求定编补充人员,且人员兼职较多流动性较大。与此同时,人们对民政公共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而民政公共服务管理人员专业培训滞后,从业人员职业化程度低,制约了民政公共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三、“十二五”民政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我县民政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政各项方针政策,以维护民利、保障民主、落实民权为总要求,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工作理念,强化民政工作基层基础和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民政工作的务实、开放、透明和社会化,全力打造强势民政,推动全县民政事业稳步、协调和全面发展。
(二)总体目标
力争“十二五”期间,民政基础设施服务体系、社会救助体系、防灾减灾体系、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体系、拥军优抚安置体系、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管理体系等六大体系基本健全完善,困难群体生活、就医保障面达100%,农村示范社区达到80%以上,双拥模范县创建达到全国先进水平,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管理水平有新提高,村级和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建成率达到80%。
(三)主要任务
1.加大基础设施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提升依靠项目促发展的拉动能力。围绕国家民政项目投向政策,本着“突出养老服务、延伸社区服务、强化减灾服务、抓好事务服务”思路,积极谋划、争取和建设,实现民政项目的新突,计划在“十二五”期间,投资1.29亿元,组织实施好六大类项目。
一是城乡社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类项目。投入资金2600万元,在城市街道新建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1个,社区服务站4个;规划新建农村乡镇社区服务中心10个,其中鼎新、东坝、中东、金塔镇四片区各新建农村综合社区服务中心1个;新建89个村级农村社区服务站,建设城乡社区信息化网络平台,建设城市街道和乡镇村、社区志愿者注册登记网络系统。
二是基本养老服务基础建设类项目。争取投入2800万元,开展老年社会福利机构建设,新建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个,新建老年公寓1所;完成新建鼎新镇、中东镇2个中心片区敬老院和乡村50个五保家园建设,建设复退军人慢性病医院,在县老年综合社会福利机构中设立光荣院。
三是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管理服务类项目。投入资金2900万元,新建11个乡镇(街道)慈善捐助站和11个慈善超市,新建殡仪馆1个,新建殡仪服务中心1个、火葬场1所,改扩建城区公益性公墓1处;新建乡(镇)村公益性公墓30处,新建救助管理站1个,新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1处,新建婚姻登记服务大厅(处)1个;建设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实施10个乡镇地名设标工程,实施界线管护工程。
四是民政公共服务保障类项目。投资1500万元,建设县级民政综合公共服务中心,新建或改扩建11个乡镇(街道)民政工作站,建设县老年活动中心,新建11个乡镇(街道)老年人活动中心,新建93个村(社区)及老年人活动站。
五是防灾减灾类项目。争取投入资金2100万元,新建金塔县自然灾害减灾救灾应急指挥中心1个,县级救灾物资储备仓库2座,乡镇(街道)救灾物资仓库11座,完成4个城市社区减灾救灾应急服务站,10个乡镇应急救灾服务站的建设,结合《城市规划法》新建2个中型、10个小型应急避难场所,新建1个自然灾害科普教育基地,新建93个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实施防灾减灾人才队伍建设工程。
六是双拥优抚安置类项目。投资1000万元,建设复退军人或军地两用人才培训基地1处,新建1处军休干部服务管理中心,建设军供站1个(处),建设残疾军人康复中心1处,配合做好东风烈士陵园维修改造项目建设工作。
2.健全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提升社会保障能力。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在“十二五”期间,在国家低保政策稳定的前提下,相应增加低保覆盖面,及时做到应保尽保,城乡低保标准在2010年的基础上平均提高15%。认真做好城乡低保与城镇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就业政策、失地农民保险、农民养老保险政策及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增加对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和重病患者等特困低保家庭的生活补助。建立传统方法与跨部门信息比对相结合的城乡居民收入核算机制。医疗救助工作。把城乡医疗救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城镇医疗保险有机结合起来,全额资助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对象“参保参合”个人缴费部分,坚持以住院救助为主,兼顾门诊救助,努力推行“一站式”服务管理模式,切实解决困难群众医疗难问题。五保供养工作。将符合条件的全部纳入五保供养范围,逐步提高供养费标准,集中供养的老人由现在年人均2000元提高到3000元,分散供养的由现在2000元提高到2500元。继续实施“霞光计划”,抓好中心敬老院和五保家园建设,到“十二五”末全县建成片区中心敬老院4所,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80%以上。对分散供养的农村五保老人,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推行定人定点定时服务,在全县形成一所“没有围墙”的敬老院。临时救助工作。妥善解决好城乡困难群众的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困难。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搞好住房、教育司法等专项救助,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形成最低生活保障、专项救助和临时救助各有侧重、互联互补的机制。建成高标准城乡低保、五保、医疗救助、低收入抚养、临时救助等内容的社会救助信息系统,实现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网络体系,实现对城乡低收入家庭认定的网上审批和管理,全面提升社会救助工作水平。
3.完善自然灾害防灾减灾和应急救助体系建设,努力提升防灾减灾综合能力。完善自然灾害应急响应工作流程,建立减灾救灾综合协调联动机制,健全县、乡、村救灾应急预案体系,加强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提高自然灾害损失情况核查评估能力和紧急救助能力,确保灾害发生12小时内灾民基本生活得到及时救助。争取国家和省上投资,扩建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建筑面积达到2000平方米以上,10个乡镇建立救灾物资储备站,每站物资储备仓库100平方米以上,形成满足救灾需求的储备库网络。乡镇(街道)全部建立应急避难场所。
4.强化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体系,努力提升基层民主自治能力。完善党政领导、部门参与、民政协调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努力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和社区自我管理的有效衔接。统筹推进城乡社区建设,建立起城乡社区一体化建设实验区,建立实施“城乡示范社区创建计划”,至十二五末,城市“和谐社区”建成率达到100%,农村80%以上的社区达到和谐社区建设标准。积极推进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社区服务设施网络,推进“一站式”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实现社区公共服务全覆盖,到十二五末,使城市社区服务站建成率达到100%,社区服务和活动设施达到300平方米以上。乡镇全部建立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立社区志愿者注册登记制度,推进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发展。深入推进村居自治建设。依法开展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开展城市居委会直接选举试点,2015年前城市居委会全部实现直接选举。村级组织的管理服务功能大幅度的提高,村民自治模范村达到总数的80%以上。建设城乡社区信息化网络平台,建设城市街道和乡(镇)村社区志愿者注册登记网络系统。到2015年,社区志愿者人数达到本社区居民总数的10%以上。
5.推进双拥优抚安置体系,努力提升军地融合式发展的能力。巩固和扩大双拥模范县成果,协调军地开展具有时代特色的军民共建活动,全面落实各项优抚政策,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按省上规定的优抚对象和生活补助标准每年按15%比例增长,继续巩固优抚安置政策落实5个100%的成果,将重点优抚对象优先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切实解决优抚对象生活难、医疗难、住房难等问题。加快光荣院和优抚医院建设步伐,完善扶持退役士兵自主就业优惠政策,城乡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率达到80%以上。
6.加强社会福利和专项事务管理体系,努力提升民政社会事务管理能力。积极推进社会福利事业。逐步完善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县乡社会福利机构建设。在农村做好散居五保老人和空巢、独身老人的供养服务。认真开展好“孝亲敬老、关爱父母”系列活动,认真落实老年人优待改革,继续实施90岁以上老年人高龄补贴,逐步提高补助标准,力争将70岁以上老人纳入高龄补贴范围。加快培育发展社会组织。重点培育行业协会、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社区社会组织、公益性社会组织和科教文卫环境类社会组织,社会组织数量年均增长10%左右,社会组织党组织建立数达到总数的10%以上,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到位、作用明显的社会组织发展体系。认真抓好行政区划和地名公共服务。落实行政区域界线联检机制,积极开展平安和谐边界创建活动。以提升地名公共服务水平为重点,推动地名规范、地名规划、地名设标和数字地名4项专项任务,全面开展乡镇、村地名标志设置工作,继续推进地名信息化进程和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启动开展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加强婚姻登记等专项事务管理。提升婚姻登记标准化服务示范窗口建设;积极推行“一站式”殡葬服务体系建设,以殡葬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建设标准化的“两墓一馆一中心”,建立贫困对象丧葬惠民制度,以及推行“火化”补助制度。加强收养登记管理,建立国家供养、个人收养、家庭寄养等多样化收养机制,收养登记合格率达到100%。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争取立项新建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1处。积极发展慈善事业。形成政府倡导、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社会慈善发展氛围,推动慈善活动的项目化、动态化、社会化,建立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慈善捐助网络。
四、保障措施
(一)建立民政事业发展的社会支持机制。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民政工作运行机制。努力将民政事业重大项目建设纳入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将各项民政事业费投入纳入财政预算,探索建立稳定的民政事业资金投入机制和自然增长机制。积极争取上级民政资金转移支付,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发展我县民政事业,加强福利彩票发行和开展慈善捐助活动,强化志愿者队伍建设,建立完善民政事业发展的社会支持机制。
(二)建立完善民政事业发展的保障机制。在国家和省市相继出台城乡社会救助等相关政策和文件的基础上,抓紧相关制度的建立,积极协调、落实社区服务、社会福利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充分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强化管理,强化督促检查,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三)建立民政工作现代化运行机制。建设以城市低保信息管理系统、社区信息管理系统为主体,通过实施与重点业务相结合的“数字民政”工程,建成覆盖全县的民政电子政务系统,提高民政工作效能和水平。
(四)建立民政队伍和民政工作有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民政工作机构建设,争取乡镇和相关部门支持,配齐、配强乡镇、社区基层民政工作力量。以“为民、务实、清廉、高效”为主要内容,不断强化对各类民政工作人员及社区、村委会干部民政政策法规、业务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工作,不断壮大民政工作力量,逐步形成以社区、乡(镇)民政办为基础的县乡(镇)民政工作有效管理机制,推动和保障全县民政事业稳步发展。
第二篇:松江区民政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松江区民政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征求意见稿)
为进一步推动本区民政事业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转型与可持续协调发展,根据国家民政部、上海市政府《部室共建国家现代民政示范区合作协议实施方案》和《上海民政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松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共松江区委、松江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建设的若干意见》,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松江区委、区政府“…………”的总体部署和市民政局“以人为本、以人和为目标”的总体要求,坚持“广覆盖、多层次、可持续、保基本”的总体思路,以“体系完善、措施有效、多方联动”为工作着力点,推动现代民政发展,形成社会建设格局,为松江经济社会转型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的工作理念。围绕松江社会发展全局,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在接续人的社会关系、恢复人的社会功能、增加人的社会资本上下功夫,切实发挥民政部门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调节器、稳定器、服务器的作用。
2、坚持政府主导、多方联动的工作机制。理顺机构设臵,协调部门关系,建立合作机制,扩大社会参与,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工发展为核心,形成“三社互动”,切实发挥社会救助、老龄事业、双拥工作、社区建设、社会组织“五大平台”的作用。
3、坚持科学发展、讲求实效的工作方式。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联系市局规划和松江实际,合理设臵民政事业发展步骤,精心安排民政事业建设项目,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整合资源,注重实效,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确保“十二五”规划任务落到实处。
三、总体目标
围绕区委、区政府和市民政局“十二五”规划总体目标,深化现代民政建设,拓展现代民政领域,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推进民政事业现代化进程,不断提升民政事业现代化水平,努力构建与松江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行政体制改革相配套、与社会建设要求相衔接的现代民政体系。
救济救灾方面:完善救助政策,健全救助体系,强化救助统筹,优化救助手段,规范救助程序,形成以基本需求为导向、以物质救助为基础、以发展救助为核心的现代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的基本生活,形成与本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救助帮困工作格局;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探索适合松江特点的城市社区综合减灾模式,提高城市备灾减灾水平。
基层政权建设方面:推进村(居)民自治,加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深化社区服务,推进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探索社区生活服务中心建设,深化公益项目招投标工作;加强村(居)委会干部、社会工作者、志愿者队伍建设,推进社会工作多领域发展,培育专业社工机构;完善行政区划管理,深化撤村撤队建社区工作,探索大型居住区社区建设模式。
双拥优抚安置方面:统一城乡优抚标准,促进优抚工作转型,构建与和谐社会建设要求相适应的优抚工作社会化体系;深化退役士兵 2
安臵改革,完善以技能培训为基础、以就业服务为支撑、以自主择业为方向的市场化安臵服务体系;推动军民融合式发展,深化军民共建活动,推进拥军优属规范化、社会化进程,形成双拥组织网络化、工作制度化、活动经常化、拥军社会化的双拥新局面。
社会福利和老龄事业方面:整合社会力量,盘活现存资源,不断完善“9073”养老服务格局,逐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稳步推进老年基础设施建设,大幅提升为老服务能力,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与其他保障制度相衔接的老年人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社会福利,完善优惠政策,拓展社会福利服务范围,努力实现共建共享的现代民政福利普惠制度。
社会组织建设和发展方面:以加快社会组织发展为导向、以加强社会组织能力建设为重点、以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为目的,逐步完善社会组织政策体系,优化社会组织发展结构,提升社会组织服务能力,探索建立新型政社合作关系,形成与本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社会组织发展、管理、党建新格局,争取本区户籍人口每万人拥有8个社会组织。
社会专项事务方面:坚持依法行政,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实现科学决策、规范管理和文明服务;推行结婚颁证仪式,新建松江区婚姻登记颁证中心,加强婚介机构管理,推进婚姻收养登记规范化建设;深化殡葬管理,推行葬式改革,促进丧葬文明进步,完成松江区殡仪馆改扩建工程;坚持依法救助、文明服务,实现救助管理规范化、信息化、网格化。
四、主要任务
(一)健全救助帮困机制,完善核灾救灾体系。
1、理顺组织机构,完善核对机制。加强街镇社会救助机构和救助队伍建设,积极消除由于政府机构改革、新秩序尚未完全形成导致的街镇组织机构关系不顺所带来的消极影响,积极争取恢复各街镇社会救助事务管理所设臵,确保社会救助事务管理所编制内人员100%到位。加强松江区居民经济状况核对中心建设,建立居民经济状况核对工作机制,将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纳入民政工作体系建设总体规划,适时将居民经济状况核对机制从廉租房、经济适用房拓展到城乡低保、医疗救助、教育救助和一次性救助领域,建立分层次、多类别、高效率、运转灵活的居民家庭收入核对运行机制。
2、深化分类施保,完善救助政策。逐步突破按收入核定贫困的规定,以困难群众基本需求为导向,以家庭刚性支出为指标,构建分类、分层、分级的新型核贫体系。探索解决“支出型贫困”的具体办法,形成以“救助套餐”为特征的分类施保措施,满足困难群众个性化、多样化的基本需求。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一体化,缩小城乡救助差距,城乡低保标准化(以农村标准为1)从1.5: 1缩小到1.2:1,低保标准不低于本地人均消费支出的20%,逐步实现救助标准和政策的并轨。加大医疗救助力度,探索提前介入机制,取消病种限制。逐步归并整合综合救助、综合帮扶及其它救助政策,研究非本市户籍常住人口救助问题,加强综合帮扶。
3、健全救助机制,加强工作统筹。完善社会救助帮困“一口上下”机制,社会各部门的帮困资源须根据贫困对象实际需求通过区社会救助事务中心或各街镇社会救助部门统筹实施。加强对各街镇社救所应用“一口上下”信息系统的指导,及时掌握全区社会救助帮困工作情况,建立社会救助帮困工作统计评估体系。实现城乡社会救助体 4
系内部整合,加强各专项制度间的互通、互联、互补,提升制度整体效能。加强社会救助与其它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衔接配套,形成梯次递进的保障结构。建立健全同财政、劳动、卫生、教育、房地等“一口上下”救助帮困相关部门的沟通机制,促进社会救助工作与相关业务政策之间的衔接互动。
4、发展慈善事业,引导社会互助。推动落实《松江区慈善事业发展指导意见》,引导开展多样化公益活动,合理配臵募集资源,落实税收优惠等政策,动员社会各界投身慈善事业,充分发挥慈善事业在社会救助工作中拾遗补缺的作用,提高慈善救助实效。加强慈善组织能力建设,培育专业队伍,提高慈善工作专业化水平。健全社区市民综合帮扶制度,规范综合帮扶工作,在“一口上下”运作机制内为社区困难群体提供应急性、临时性、项目性帮困救助。巩固彩票销售良好势头,加强彩票市场管理,形成诚信品牌。动员社会力量继续做好帮困送温暖和走访慰问工作,实现“四季如春”、“节日加温”。继续做好“送温暖、献爱心”衣被募集工作,对口支援灾区和贫困地区。
5、实施综合减灾,完善核灾救灾体系。创建若干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和市级综合减灾标准化社区,探索适应松江特点的城市社区综合减灾模式。建设基层灾害信息员队伍,开展灾害信息员职业资格鉴定工作,不断完善核灾减灾体系。
(二)深化基层政权建设,完善社区服务体系
1、推进基层民主建设,深化村(居)务公开。完善民主选举制度,规范操作程序,至“十二五”期末,居委会直选比例达100%,村委会海选比例不低于90%,村委会暂缓选举率不高于5%,逐年提高居委会成员属地化比例。规范民主决策机制,拓宽民意表达渠道,培 5
育居民自治意识,坚持村(居)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和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制度,扩大村(居)民在事务管理和公共服务中的参与度。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和村(居)委会自治功能、基层社会管理功能,理顺居委会、业委会关系,引导业委会运用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等处理物业管理事务。探索来沪人员融入社区工作,为来沪人员提供就业指导、法律咨询、职业技能培训等基本服务,吸纳来沪人员有序参与居(村)民自治活动。居委会建设达标升级、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创建全覆盖,争创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强化民主监督制约机制,增强意识,畅通渠道,提高村(居)委会工作透明化程度。完善民主评议村(居)干部制度,建议有关部门将民主评议纳入考核体系,做到评议结果与考核结果联系、评议结果与干部报酬挂钩。做好村(居)务公开工作,规范内容、丰富形式、健全机制。创新民主监督载体,发挥村务监督小组作用,确保村(居)务公开及时、真实、有效。
2、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拓展社区服务方式。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拓展社区服务功能,深化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以市民服务要求为出发点,打造社会管理基层基础平台。探索街镇对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一头”管理体制,深化“一门受理”,40%以上的街镇实现“一口受理”,稳步推进“全年无休、全区通办”。构筑社区公共服务平台,为社区居民提供多元化、综合性和普惠型服务。成立松江区生活服务协会,并在全部街镇成立协会分会,满足社区居民公共服务和生活服务需求,明确生活服务中心功能定位,在条件成熟的街镇成立3-4家社区生活服务中心。拓展公益招投标项目内容,探索多模式服务项目,扩大受惠群体,扩大政府购买社区服务及其他社会服 6
务范围。培育一批公益性社会组织,探索公益项目由多形式的组织承接。持续推进既有项目,努力做到公益招投标项目街镇覆盖率100%。拓展项目资金途径,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公益项目。探索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提升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能力,推进社区事务代理室、为农综合服务站建设。加强村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生产、生活服务需求,争创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单位。
3、加强社工队伍建设,推进市民志愿服务。加大村(居)委会干部队伍培训力度、改善工作环境、优化工作条件,激发村(居)委会干部参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退居二线或刚退休的党员干部、基层活动团队负责人志愿参与居委会工作,加强居委会骨干力量。鼓励属地高校毕业生通过法定程序进入居委会队伍,培育年轻人服务社会的公益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加强对村(居)委会成员的分级、分类培训,重点做好村(居)委会副主任、委员的培训工作,建立村(居)委会骨干成员培训机制,培养一批领军人物。加强村(居)委会村务监督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队伍建设和能力建设。完善社工职业制度,探索社工教育培训、职业资质、实务督导、考核评估等职业制度,持证社工争取达到300人以上。推进社会工作多领域发展,深化社会工作在民政、司法、教育、卫生、社会保障、人口计生、民族宗教等领域的专业服务,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1500人。开展区校合作,培育3-5家专业社工机构,发挥专业机构政策研究、督导评估、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作用,提高社工服务项目运作能力和机构管理水平。落实《上海市志愿服务条例》,加强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队伍建设,网上注册志愿者数达到5万人。探索志愿者招募、注册、7
培训、评价、激励、保障等制度,维护志愿者和志愿者组织的合法权益。开展志愿服务行动,培育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实现社区志愿服务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拓展社会福利事业,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1、完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推进老年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提高高龄纳保老年人、农村老年人的收入标准,五年内实现城镇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社会保障全覆盖和城乡老年人社会保障一体化。加强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松江区分会的建设,加大困难老年人救助力度,逐步形成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相结合的经济供养体系。完善高龄老人的医疗保健体系,落实70岁以上老人优先挂号、就诊、化验、治疗、取药措施和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健康检查措施,建立健康档案和家庭病床,实施动态管理,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推进老年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财政投入,完善扶持政策,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新增1000张养老床位,新建松江第二社会福利院,每个街镇至少建有1家公办养老机构,在大型居住社区新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实现标准化老年活动室村(居)委会全覆盖,继续推进民办公助老年活动室建设。
2、拓展为老服务项目,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水平。整合社区为老服务资源,拓展为老服务项目,深化为老服务内容,继续开展以独居老人为重点的纯老家庭老年人和高龄、困难老年人的结对关爱工作;加大居家养老服务财政投入力度,制定全区统一标准,根据老年人需要,依托养老机构、服务网点、家政公司等社区服务资源,打破地域限制,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化发展、集约化运作新模式,提升居家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加快老年服务队伍社会化、专业化建设,鼓励各 8
类职业培训机构对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核发职业资格证书;科学界定居家养老服务中职业社会工作者的岗位和职责,加强对老年社工专业人才的吸纳与培养;加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改善和提高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探索实施老年服务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落实居家养老服务专业人员物质待遇。
3、发展老年文体活动,鼓励老年人参与社会建设。以社区为网点开辟场所,增设健身器材,举办适应老年人特点的体育活动,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增强老年人的身体素质,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实现本区所有公共活动场所免费向老年人开放;加强社区老年人文娱设施建设,加强老年活动室管理服务,规范和丰富活动内容,实行老年活动室运作经费补贴;发展老年教育工作,改善老年大学教学设施,提高镇级老年学校教学质量,推行老年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培育老年教育学科骨干;鼓励老年人参与社会建设,为老年人提供社会参与途径,合理利用老年人才资源,支持老年志愿者总队工作,倡导低龄老人与高龄老人的互助互动,发挥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鼓励老年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发挥作用。
4、加强老年人权益保障,营造敬老助老良好氛围。广泛深入地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上海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依法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加强老年法律服务工作,完善老年维权网络建设,提高服务质量,使老年人就近得到优质的法律服务;建立健全联合接待制度,及时处理涉老案件,提高办案效率,对困难老年人实施法律援助;完善老年人优待政策,鼓励社会各行各业提供老年人优待服务;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助老的传统美德,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尊老、敬老、助老教育,动员社会各界尊重与包 9
容老年人,切实关心帮助老年人,营造全社会尊老敬老氛围;加强宣传和表彰先进工作,通过公开评选表彰“敬老之星”、“敬老楷模”等活动,广泛培育和树立新时代尊老、敬老、助老的模范典型,形成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风尚,为老龄事业发展提供良好社会人文环境。
(四)推进优抚安置工作,完善双拥工作体系
1、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夯实双拥社会基础。探索服务和推动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内容、途径和办法,发挥军地两个优势、整合军地两种资源、调动军地两个积极性,在齐心推动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上下功夫,在拓展深化军事斗争准备上下功夫,在共同保障优抚群体权益上下功夫,在营造军民融合发展氛围上下功夫,推动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推动双拥工作进连队、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进乡村;巩固双拥创建成果,保持“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誉,做好科技拥军、文化拥军、实事拥军、行业拥军、社区拥军、法律拥军、“两新”组织拥军,使拥军工作紧贴时代要求,实现与时俱进;建立社会化拥军的长效机制,逐步形成党委政府主导、社会大力支持、全民广泛参与的社会化拥军新格局,推动拥军工作在各部门、各系统、各行业和社会各界的全面落实。
2、落实优待抚恤政策,推动优抚工作转型。积极探索优抚服务与保障工作社会化,统一城乡优待抚恤政策和标准;完善农村籍老退伍军人生活补助政策;落实重点优抚对象结对制度,继续做好重点优抚对象结对帮扶工作;实行义务兵优待金城乡一体化,推进优抚工作进社区,全面建立优抚社工队伍;完善临时困难补助机制,协助有关部门推进将重点优抚对象住房纳入住房保障规划工作;筹备成立区拥军优属协会,发挥其推动、组织、资助拥军优属工作的作用,努力为 10
部队战士和军烈属排忧解难;深入广泛地开展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完成松江烈士陵园改建工程,研究和制定烈士家属异地祭扫制度,提供更好的服务与保障。
3、深化安臵改革内涵,提高安臵工作水平。结合中央、市安臵政策,继续推进安臵工作改革,在确保退役士兵工作权益的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鼓励和引导退役士兵自谋职业,积极为退役士兵提供就业服务。加强与相关部门、企业的沟通和协调,努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退役士兵教育培训体系,提高退役士兵参与劳动力市场就业竞争的能力和机会。按照“共享社区、共建社区”的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化军休干部接收安臵和服务管理工作,推动服务管理思路向“重服务兼管理”转变,运用管理夯实工作基础,加大培养、提高服务工作人员的素质,通过服务提升工作水平,全面落实军休干部的政治和生活待遇。
(五)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建立发展支持体系
1、创新政社合作模式,完善社会组织扶持体系。完善政策体系,出台与区情相适应的促进社会组织建设与发展的系列扶持政策。创新政社合作模式,力争用3-5年时间,实现党政机关与社会组织在“人员、机构、财务和资产”四个方面基本分开,探索将可转移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让渡给有能力的社会组织承接。建立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机制,通过项目招标、合同管理、评估兑现等形式,规范购买行为。适时设立社会组织发展基金,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公益招投标和公益创投活动。健全沟通协调制度,畅通社会组织利益诉求和建言献策的渠道,打造政府扶持、发展、服务社会组织的公共平台。
2、探索枢纽式管理模式,改进社会组织管理体系。加强组织领 11
导,明确职能部门责任,研究解决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研究制定符合我区实际的党建工作方案,完善社会组织党建归口分级管理体制,切实增强党建工作的有效性。探索建立枢纽式管理服务模式,在经济、教育、体育、文化等领域开展调研和试点,探索将部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授权给有能力承担的联合性社会团体,使之成为相同、相近行业社会组织的枢纽。夯实管理基础,建立检查与日常监督、绩效评估与信用建设、执法查处与宣传培育相结合的联动机制。建立公开透明的社会监督机制、信息披露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和公众投诉制度,形成对社会组织有效的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
3、整合社会组织资源,优化社会组织发展结构。通过建、扩、并、撤等措施有效整合社会组织资源,加强分类指导,合理调整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结构。强化重点领域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重点培育能促进本区经济发展、带有行业管理性质的社会团体;大力培育养老助残、社区服务、教育培训、医疗卫生、文化科技、法律援助等有利于改善民生、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公益性社会组织;有序发展安老帮弱、扶危济困等慈善性社会组织;完善区、镇(街道、园区)二级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建设体系。发展社区群众活动团队,引导其积极开展健康有益的群众文体活动。
4、规范社会组织管理,加强社会组织能力建设。通过开展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评估工作,完善以章程为核心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选举、议事、财务、人事等内部制度和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机制,提升社会组织参与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深入开展自律与诚信建设活动,深化社会组织信息公开工作,提高社会组织公信力。通过开 12
展社会组织负责人、专职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社会组织快速反应能力、资源获取能力和项目运作能力。
(六)深化专项事务管理,完善规范化建设体系
1、开展“六五”法制教育,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深入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基本法及与民政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的法制宣传教育,牢固树立领导干部、公务员和其他工作人员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的思想理念,确立法大于权、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违法要追究的观念,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和水平,巩固权责统一、依法办事、高效便民、诚实守信的法治民政新格局。
2、加强平安边界工作,做好行政区划管理。加强界线界桩日常检查,做好每年一次的检查维护工作,巩固勘界成果,保证行政区域界线的完整和稳定,拓展管理功效。指导各单位做好撤村撤队建社区工作,积极开展调研,充分掌握基础资料,严格要求、规范程序。开展大型居住区管理体制研究和公共设施配套、社区服务提供方式及社区组织建设的研究,合理设臵居委会,从居民实际需求出发,不断加强社区公共服务管理,探索服务主体多元化,保障大型居住区社区建设服务质量。
3、加强救助标准化建设,提高救助服务水平。加强救助工作标准化建设,严格按照“自愿求助、无偿救助”的原则对流浪乞讨人员依法救助,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与救助巡查机制相结合,坚持常规救助和专项救助相结合,坚持区、镇(街道)“两级”救助模式和民政、公安、城管“三合一”联动救助机制相结合,不断完善救助制度,加强专业化、职业化的救助管理专职社工队伍建设,提升救助服务法 13
治化、专业化、社会化、人性化、现代化水平,争创全国救助管理机构规范化单位。
4、规范婚姻(收养)登记管理,创新服务方式。深化婚姻登记机关规范化建设,新建松江区婚姻登记颁证中心;促进和谐婚姻家庭建设,完善离婚“劝和”机制;推动婚姻登记信息化建设,开展对本区婚姻登记历史数据的整理和补录工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社工组织,建立收养家庭评估、回访机制,保护被收养儿童的合法权益。探索婚介行业管理新方式,明确行业性质、政府职责和行业协会的作用,建立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诚信服务好的婚介队伍。
5、深化殡葬方式改革,完善殡葬救助举措。加大殡葬设施资金投入,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完成松江区殡仪馆改扩建工程。完善殡葬惠民政策,健全殡葬救助保障体系,做好殡葬服务进社区工作,扩大重点救助对象殡殓补助覆盖面,实现应补尽补。强化公墓管理,推进葬式改革,力争经营性公墓新开墓区100%小型化。以清明、冬至等传统节日为契机,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引导群众破除丧葬陋俗,树立文明新风,促进殡葬事业健康发展。
6、加强福利企业管理,创建新型示范基地。制定关于鼓励和促进本区福利企业安臵残疾人集中就业的扶持政策,完成福利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资格审验工作,新建5家示范福利企业基地,探索残疾人就业新模式,拓展残疾人就业新领域,逐步实行福利企业产品政府优先采购和专产政策,推进福利企业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探索引入商业保险机制,推进风险管理服务项目。
五、保障措施
(一)规范行政管理,深化部门联动,为现代民政建设提供组织 14
保障。坚持依法行政,充分利用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推进民政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推动民政事务行政管理公正、公开、透明;健全现代民政协调、协同、协作机制,发挥“五大平台”作用,实现社区、社会、社工“三社互动”,转变行政方式,加大项目化民政工作推进力度;深化政务公开,规范窗口服务,推进民政信息化建设,继续创建文明行业,大力弘扬和丰富新时期民政“孺子牛”精神。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水平,为现代民政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保证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干部职工队伍建设,增强为民服务意识,提升服务管理能力,加快民政领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和专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志愿者队伍的培育与发展;拓展人才锻炼渠道,抓好人才教育培训,提高人才素质,营造以业绩为取向、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宽松环境,形成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
(三)提高运行效能,强化预算监管,为现代民政建设提供财政保障。根据市民政局有关要求,结合松江民政事业发展现状,合理提高民政事业资金投入水平,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资金增长机制,加大福利彩票发行工作,拓宽社会化筹资渠道;强化预算监管,实行民政预算信息公开制度,加强民政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提高民政资金使用实效;加强市政府、区政府实事项目推进力度,扩大民政事业资产总量,促进民政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第三篇:平凉市崆峒区民政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平凉市崆峒区民政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十一五”期间民政事业发展回顾
2006年以来,我区的民政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民政部门的指导下,积极履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放在首位,在促进社会公平、推动社会进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城乡低保、救灾救济等项工作成效显著,优抚安置、民间组织、老龄等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殡葬改革、社区建设等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城市民政工作、基层基础工作继续得到加强。现将“十一五”期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抓好灾后重建,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
扎实做好地震灾后农村居民住房重建维修后续工作,逐户验收,挂牌标志,完成了灾后民房恢复重建任务,全区3248户重建户5166户维修户已全部入住新居。共为1292户1681名“三孤人员”和3848户15959名“三无人员”发放临时生活补助和后续生活补助2261.62万元。同时,全力做好民政项目建设,区中心敬老院已于2009年7月底全部竣工,东川敬老院完成公寓楼改造、修建平房200平方米,白庙中心敬老院50间平房已建成主体,完成投资100万元。
二、建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各项救助活动全面开展
(一)加大城市低保核查力度,努力实现动态管理。城市低保工作围绕实现动态管理下应保尽保的总体目标,以夯实工作基础入手,公开申报程序,建立监督机制,加大检查力度,积极筹措资金,落实低保标准,整体工作进展良好。一是严格规范管理,夯实工作基础。区委、区政府成立了城市低保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制定了《崆峒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细则》、《低保工作制度》和《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理程序》等制度。区民政局指导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对低保档案实行了社区、街道办事处、民政局三级管理,做到了统一档案盒、统一档案袋、统一编码和代码、统一档案柜“四统一”,为低保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建立监督机制,打造阳光低保。区民政局、街道办事处和社区三级成立了低保对象申报审批工作民主评议领导小组,向群众公开了举报电话,设置公示栏153个、举报箱46个,聘任低保工作监督员102个,在低保对象审批过程中坚持公示制度,使低保工作全面接受社会监督,增强了低保透明度。三是加大检查力度,实行动态管理。坚持对低保对象进行定期核查,重点查看新批保障户是否已张榜公布、保障户领取的保障金和发放的金额是否一致、家庭经济收入是否属实等情况。通过行之有效的核查,准确掌握了各保障户家庭实际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了低保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确保了低保工作健康运行。四是积极筹措资金,确保按时发放。我区城镇人口多,下岗职工多,生活困难户更多,低保工作量大面广。区上在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努力筹措低保配套资金,确保了低保资金按时发放。2006年至今共发放城市低保金13323.15万元,年均保障城市困难群众10256户26877人(2006年9998户26774人、2007年9998户26774人、2008年10103户26268人、2009年10548户27182人、2010年10634户27390人),妥善安排了城市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
(二)认真完善农村救助机制,切实做好农村低保和五保供养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规章制度。自农村五保和农村低保工作全面实施以来,我区结合实际,制定了《平凉市崆峒区农村五保供养暂行办法》和《平凉市崆峒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暂行办法》,为农村低保和五保工作全面开展提供了依据。二是认真调查摸底,严格审核程序。由区民政局牵头,乡镇全面参与,认真核清了农村低保和五保对象的人数和基本生活状况。在保障对象申报过程中,对符合条件的农村五保和低保对象由村委会进行了公示,乡镇审核后上报区民政局批准并发放低保和五保供养证书,确保了五保和低保对象的界定工作公开、公正、公平进行。三是结合区情实际,合理确定标准。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照省、市要求和全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合理确定了供养标准,做到了适度保障。经测算,我区农村低保人均月补差55元(2010年提高至65元,目前此项工作已接近尾声);农村集中供养的五保对象每人每年1940元,分散供养的五保对象每人每年1756元,供养标准和全区农村消费水平基本持平,基本上能够保障五保老人的吃、住、穿、医等方面的支出。四是积极克服困难,落实配套资金。区委、区政府在区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积极筹措落实配套资金,2006年以来共发放农村低保金2931.51万元。五是加强敬老院建设,改善居住条件。全区现有敬老院15个,但大多数修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基础设施老化,已不能满足当前集中供养的需求。2006年,区上制定了全区农村敬老院建设五年规划,准备逐年新建、扩建一批敬老院,以保证五保对象的正常生活。2006年以来先后建成了崆峒区中心敬老院、东川敬老院、白庙敬老院、草峰敬老院和寨河敬老院,实现了民政基础设施项目数量、投资总量及民政专项资金总量的历史性跨越。
(三)严格审核程序,积极开展城乡大病医疗救助工作
制定下发了《平凉市崆峒区城市大病医疗救助实施办法》和《平凉市崆峒区农村大病医疗救助实施办法》,根据《办法》要求,由区民政局牵头,各乡镇和街道办事处配合,先后三次对城乡困难群众中患大病者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在审批过程中,由社区(村委会)调查核实、街道办事处(乡镇)复查、区卫生局核查后由民政局审批并进行公示后方可认定。2006年以来,共救助城乡大病患者2654人,共发放城乡大病医疗救助金878.6万元。
三、加强农村救灾救济工作,妥善安排灾民生活
一是建立救灾资金专户。积极推行救灾救济工作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资金“专户管理、封闭运行”和“四联单”发放核销等制度,确保了救灾救济工作的健康有序运行。二是制定农村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及时制定出台了《崆峒区农村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明确了应急反应机构及职责、救灾资金和物资储备、灾情的划分、预案的启动,为灾害预防打下了基础。三是及时发放救灾款。2006年以来,共发放救灾资金934.5万元,救济灾民和困难群众25941户105807人,较好地解决了困难群众和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四是广泛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五年来,共组织全区社会各界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捐献活动8次,共捐献救助资金840万元,捐献物资3160多件,为全区特困群众献出了一份爱心,帮助他们度过了难关。五是深入开展节庆日慰问活动。在重大节庆日期间,由区上四大班子领导带队,对全区特困群众进行了慰问。2006年以来,共发放慰问金160万元,发放衣物1万多件,慰问困难群众5640户22800人(次)。
四、认真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全面落实优抚安置政策
(一)认真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在制度建设方面,坚持和完善党委议军会、领导小组会、军地联席会等项制度,制定工作计划,周密安排部署重要活动,积极协调解决双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实际困难,使我区双拥工作走上了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在政策宣传方面,采取四种有效形式(新闻媒体宣传、工艺广告宣传、文艺载体宣传、国防教育阵地宣传),突出四项宣传重点(宣传双拥工作重大意义、宣传双拥工作中心任务、宣传双拥工作典型事迹、宣传我区双拥光荣传统),加大了对双拥工作的宣传力度;在军地联谊方面,共组织地方为部队进行文艺慰问演出12次,部队为地方进行文艺慰问演出8次;在军民共建方面,军地双方互办实事350多件,建成军民共建点42个,支持武警8670部队顺利完成了“金盾—04”和“励剑昆仑”两次远程机动实兵演习,深入开展了争创“双四好”和双拥模范城(县)活动,先后慰问部队16次,为部队送去慰问品价值62万元。巩固和密切了军政军民关系,全区上下掀起了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新高潮。一方面,各级党委政府以支援部队建设,提高部队战斗力为目标,积极支持驻地部队建设,建立了(以清真北大寺为代表)民族拥军、(以公交公司为代表)交通拥军、(以宝塔社区为代表)社区拥军、(以进军营培训为主)科技拥军、(以新世纪商厦为代表)就业拥军、(以中山街双拥宣传一条街为代表)宣传拥军等六个拥军典型;另一方面,驻地部队以建设第二故乡为己任,积极支援驻地经济建设,建成了(以吴岳村为代表)生态工程、(以特教学校为代表)爱心工程、(以黄家园小学为代表)希望工程、(以抢险救灾为主)平安工程、(以街道清淤为主)美化亮化工程、(以平凉二中为主)国防教育工程等六个爱民工程。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军民共建活动,全区双拥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为全区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协调发展和部队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全面落实优抚政策。认真落实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把农村义务兵家属优待金纳入了区财政预算,优待金、抚恤金每年按标准及时发放到户。2006年以来,共发放在乡老复员军人定补和义务兵家属优待金1520万元、“三属对象”抚恤金192万元、伤残军人补助金550万元。同时,认真落实退伍军人安置政策,积极探索各种有效的安置方式,2006年年来共安置退伍士兵325人,城镇退役士兵安置率、上岗率达到了100%。
五、深入开展社区建设和村民自治,进一步完善民主管理制度
(一)社区建设。一是社区工作基础巩固发展。为了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素质,由区委组织部牵头,民政局配合,组织3个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和12个社区支部书记赴兰州城关区学习了社区建设先进经验。针对社区条件差的现状,投资350万元(争取国家投资220万元),改扩建了崆峒区社区服务中心和二天门、宝塔、新民路三个社区服务站,南河道社区服务站正在建设。投资30万元,建成了西门口、万安门和兴合庄三个市级示范社区,三个办事处先后筹集100多万元,建成了6个标准化社区,并为社区配备了微机,使社区管理向信息化方向迈进。宝塔社区、东大街社区在全市率先建成服务大厅,减化了办事程序,极大方便了群众。二是社区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延伸。社区服务坚持面向社会、面向群众、条块结合、优势互补的工作方针,广泛开展了卫生、文化、科技进社区活动,截止目前,已建立服务网点166个,从业人员846人,其中下岗职工占52%。三是社区综治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各社区都成立了社区综合治理办公室,住宅小区普遍成立了警务室,和社区一同实施联防、联建、联管。五年来,共成立社区治安室和调解小组28个,警务室12 个。四是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和文化建设稳步发展。完成投资357.3万元,建成3个服务中心和3个服务站,专业技术人员达到77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六位一体”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
(二)村民自治健康发展。一是抓换届选举,夯实村民自治工作基础。在第五次换届选举工作中,严格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充分发扬民主,严格选举程序,努力做到了“思想认识、组织领导、工作措施、人员力量、执法保障”五到位,确保了全区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举行。换届后,全区村干部中高中(中专)以上学历的570人,占村干部1366人的42%,平均年龄38岁,比第四届下降2.2岁。二是抓制度建设,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各村委会健全了民调、治保、计生等组织,建立了以“三会一组”(即:村两委会,村民代表民主议事会、村民大会和民主理财组)为核心的民主自治组织,进一步修订完善了《村民议事规则》、《村务公开制度》、《村社财务管理制度》等各项工作制度,有效地克服了村务管理上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三是抓培训教育,强化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积极引导乡、村干部不断改进工作方法,狠抓乡、村两级干部的培训教育,使乡、村干部的依法自治观念有了较大提高,进一步提高了村委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水平。五年来,共举办乡、村干部培训班27期,培训干部3263人(次),组织村干部外出学习考察8次。
六、认真落实老年人优待政策,解决老年人的实际困难
(一)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基层老龄组织健全了《基层老年协会章程》和“一表”、“一书”、“五册”,即《老龄工作基本情况统计表》、《赡养老年人协议书》、《60岁以上老年人花名册》、《80岁以上高龄老人花名册》、《特困老人花名册》、《老年协会会员花名册》。
(二)全面落实优待政策。2006年以来共为1665名老人办理了老年优待证,慰问了950位高龄困难老人,发放生活优待金34万元,对患病生活困难的52位老人进行了随时走访慰问,并帮助他们解决了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
(三)努力加强硬件建设。投资60万元,在民政局办公楼上办起了老年文化娱乐室、图书阅览室、医疗保健室、日间照料室和老年大学,并积极支持、引导老年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和健身活动,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七、依法规范社会事务管理,逐步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在殡葬管理方面,不断加大殡葬执法力度,2006年以来共进公墓安葬4200具,火化尸体1100具;在婚姻登记工作上,积极宣传贯彻落实《婚姻登记条例》,与区计生局建立了信息共享制度,进一步规范了婚姻登记行为。2006年以来,全区共办理结婚登记11260对,离婚1850对,婚姻登记合格率达到了100%;积极实施“明天计划”,2006年以来共为86 个孤残儿进行了免费手术,为他们报销手术费用110万元。
“十二五”时期民政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今后五年,民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服务和谐社会建设为主题,切实履行维护民利、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的基本职责,着眼于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着眼于促进社会公平、社会稳定和社会进步,着眼于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和民主政治权利。加强制度建设、健全投入机制、完善服务设施,推进民政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奋斗目标是:完成“十二五”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赋予民政工作的任务,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民政事业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着力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灾害应急救援体系、社会组织和社会管理体系、拥军优抚安置体系、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体系、专项社会事务服务体系建设,使法律法规更加健全、体制机制更加完善、财力保障更加有力、基础设施更加完备、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民政事业发展新格局。
主要任务是:
(一)建立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提高自然灾害救助应急能力和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能力
1、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完善政策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立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资金投入自然增长机制,强化基层保障队伍建设,强化监督检查,全面建立起精干高效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全面实现动态管理,分类施保,应保尽保。到十二五末,使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运行更加规范、顺畅,保障面占应保障数的100%,从而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确保所有符合条件的城乡特困居民的生活都得到有效保障。
2、进一步提高农村“五保”供养能力。“十二五”期间,农村“五保”在做到应保尽保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大集中供养能力。在现有敬老院的基础上,并有重点地对现有乡镇敬老院进行维修和改造,使全区的敬老院建设能够适应现行五保供养的需求,不断提高集中供养率;对分散供养的农村五保老人,按月足额发放五保供养金。
3、完善各项专门救助制度。以建立完善制度、理顺有关部门关系为重点,总结积累经验,初步建立多层次、广覆盖、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到十二五末,全面建立起管理制度化、操作规范化的城乡医疗救助、城乡居民临时救助、助学和法律援助等救助制度,有效解决特困群众因病返贫及看病难、上学难、生活难等难题,切实保障特殊困难群体的生存、生活、学习等权利。在“十二五”期间,要着力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加大对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力度,坚持依法救助,确保受助人员基本生活和基本权益,不断提高救助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社会化水平。
4、建立和完善救灾救济工作机制。全面推进救灾应急体系建设,争取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用5年时间,健全政府主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救灾应急管理体制;构建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救灾应急综合协调机制;完善覆盖区、乡、村的救灾应急预案,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预案体系,建成区、乡(镇)、村三级防灾信息网,不断提高协同应对灾害的能力。进一步落实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经费分级负担制度。加强区级配套救灾资金自然增长长效保障机制,提高救灾补助标准,完善救灾补助项目。建立和完善救灾资金管理和使用监督制度。建立推广避难场所。大力开展减灾救灾宣传活动,增强民众防灾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加强灾情统计管理制度建设,规范灾情报告时间、内容、形式,建立灾情会商和评估制度,切实做好实时灾情评估、过程灾情评估、灾情估计工作。完善区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建成布局合理,品种齐备、数量充足,管理规范的救灾物资储备系统。加强救灾工作队伍建设和灾害信息员培训管理,培育发展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队伍。建立部门协调、军地结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救灾应急工作格局,全面提高救灾工作的整体水平。
(二)健全双拥优抚安置体系,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1、稳步推进双拥工作。以双拥创建为龙头,巩固现有双拥创建成果,广泛开展深入持久、形式多样的双拥共建活动,进一步加强对全区各级各界干部群众的国防、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强化双拥工作领导机制和工作体系建设,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大力支持人民军队建设,协调军地开展具有时代特色的军民共建活动。组织和协调好部队参与和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各项活动,不断提高双拥工作整体水平。
2、全面落实优抚安置政策。建立健全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体系,全面解决重点优抚对象“三难”问题,进一步完善和健全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纳入区财政全额预算管理,按标准发放各类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金和农村义务兵家属优待金。全面推行自谋职业经济补偿安置办法,积极为退役士兵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指导方面的服务,帮助他们实现就业。认真做好信访接待工作,主动做好政策宣传解释和思想教育工作,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三)健全基层政权建设体系,构建和谐社区和村镇
1、健全社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服务体系。进一步理顺区、乡(镇)、社区管理关系,明确社区组织职能职责,建立社区事业投入发展机制,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基层社会管理新格局。进一步加强社区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社区自治能力,增强社会和谐基础。社区具有实践经验的专职工作人员和服务特长的专业志愿者,服务组织建设得到普遍加强,社区办公用房面积达到500平方米以上。全面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使社区真正成为管理有序、治安良好、环境优美、人群和谐的新型社区,为建设和谐崆峒打下良好基层和谐基础。
2、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健全村党支部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认真完成第七次、第八次村委会换届选举,全面落实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为核心的村民自治制度,进一步规范村级事务的民主决策、管理和监督程序,全面推行村务公开和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大力促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未来五年,使村级组织的管理服务功能和开拓创新能力有大幅度的提高,全区村民自治模范乡镇达到乡镇总数的80%以上,村民自治模范村达到总数的80%。
(四)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积极发展老龄事业
建立和完善老年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活动,探索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居家养老和集中养老服务。建立健全以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老年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和大病医疗救助步伐,有效缓解农村老年人“医疗难”问题。着力改善老年人住房和生活环境,积极创造条件办好老年教育,大力开展“老龄工作先进区”、“敬老模范乡、村(社区)”创建活动和敬老好儿女评选表彰活动,促进全社会尊老、爱老、助老良好风尚的形成。
(五)健全专项事务管理体系,提高规范化法制化水平
1、加快培育发展民间组织。认真落实党和国家鼓励和引导民间组织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积极培育市场需要、社会需求、群众欢迎的各类民间组织。在农村,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本地特色、效益好、作用发挥突出、对当地经济有影响的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在城市,重点扶持、发展公益类、慈善类民间组织、行业协会和社区民间组织,积极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建立完善社会组织绩效评估体系,提高社会组织的公信力。探索建立民间组织自我发展、自律管理机制和诚信评估社会监督体系。建立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打击非法、违法民间组织的综合治理机制,民间组织数年增长率达到10%以上。
2、稳妥开展行政区划调整工作。依法加强行政区域界线和地名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地名数据库建设,审核、承办区辖区地名命名更名和地名标志设置,协调、指导、制定、落实乡镇地名工作规划。
3、推进专项社会事务管理法制化建设。积极推进婚姻登记改革,建立婚姻登记信息化管理系统,实行婚姻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婚姻登记率达到95%以上,婚姻登记合格率达到100%。推行惠民殡葬改革,从重点救助对象,逐步扩展到辖区所有居民提供免费基本殡葬服务,实行政府埋单。对节地葬法或不保留骨灰的以及土葬改革区自愿火化的,实行政府奖励补贴,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殡葬救助保障体系。
(六)加快民政信息化建设,提高民政工作为民服务的效率和水平
加快民政信息化建设进程,力争最大限度地实现民政业务数据共享。在建立最低生活保障信息系统的同时,民政局局域网要与低保信息系统紧密结合,实现上同省市、下与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联网,注重做好网站技术升级和功能扩展工作,办好民政网站。做好民政公用政务平台的推广应用工作,加快城市低保、救灾减灾、优抚安置、婚姻登记管理、民间组织管理、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地名数据库、统计台账等信息系统建设。充实和加强信息化工作力量,加大信息化技能培训力度,切实提高民政系统干部应用现代化手段的意识和能力。通过民政信息化建设,加快工作职能转变,提升行政效能,提高民政部门为民服务水平。
三、保障措施
(一)建立民政事业发展的社会支持机制。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民政工作运行机制。各级政府将民政事业重大项目建设纳入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将各项民政事业费投入纳入政府财政预算,探索建立稳定的民政事业资金投入机制和自然增长机制。积极争取上级民政资金转移支付,鼓励和扶持民间资本参与发展民政事业,开展慈善捐助活动,以改革民政行政体制和资金投入机制为主要内容,建立完善民政事业发展的社会支持机制。
(二)建立完善民政事业发展的保障机制。在国家和省、市相继出台城乡社会救助等相关政策和文件的基础上,抓紧相关制度的建立、完善、衔接和落实,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出台并落实优抚安置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及其他民政地方性法规政策,充分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加强宏观管理,强化法律法规的监督检查,加大执法力度,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建立廉洁公正的执法队伍,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为民政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大力推进民政事业社会化进程。坚持以国家财政为主,社会力量为辅,多渠道、多形式增加对民政事业的投入,根据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需要,建立经费的自然增长机制,将民政事业设施纳入各级规划之中,将城乡低保、五保、重点优抚对象等所需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加强社会捐赠、慈善工作,倡导社会互助,支持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鼓励国有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城乡集体经济、私营企业和个人以资金、房产、设备、技术、信息、劳务等形式参与民政事业发展,建立多渠道的投、融资机制。
(四)建立一体化强势民政队伍和民政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民政工作机构建设,协调人事、编制、财政等部门,在各乡(镇)加强民政办公室工作,配齐、配强乡镇、社区基层民政部门工作力量,落实好基层民政人员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以为民、务实、清廉、高效为内容,不断强化对各级党委各类民政工作人员及社区、村委会干部民政政策法规、业务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工作,不断壮大民政工作力量,逐步形成以社区、乡(镇)民政办为基础的区乡(镇)一体化强势民政管理机制,推动和保障全区民政事业稳步发展。
第四篇:酒泉市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讨论稿)
酒泉市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2011-2015年)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切实改善全市残疾人状况,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依据《酒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和《甘肃省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 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指导原则
“十二五”期间,全市残疾人事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省、市关于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纳入大局、统筹联动,典型引导、全面推进”的总体要求,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使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生活、医疗、康复、教育、就业等基本需求得到稳定的制度性保障,促进残疾人状况改善和全面发展,为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通过“十二五”期间的积极努力,在全市实现残疾人“人人得到稳定社会保障,人人享有良好公共服务”的总体目标,全力推进残疾人事业同酒泉经济社会同步推进、跨越发展。
(一)总体目标
——城乡残疾人收入更加宽裕,生活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残疾人生活总体达到小康,参与和发展状况显著改善。
——建立起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基本框架,保障水平和服务能力明显提高。
——完善残疾人事业法规政策体系,依法保障残疾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权利,推进残疾人事业法制化、规范化进程。
——加强残疾人组织、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残疾人社会参与更加广泛。
——系统开展残疾预防,有效控制残疾的发生和发展。——大力弘扬人道主义思想,扶残助残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社会环境更加有利。
(二)指导原则
1、坚持以残疾人为本。将改善残疾人民生状况、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作为发展残疾人事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残疾人对发展残疾人事业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充分发挥残疾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2、坚持以跨越式发展为主题。既立足基层,优先解决残疾人反映突出、要求迫切的现实问题,又加大残疾人事业基础设施、重点项目的实施力度,重点突破影响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瓶颈制约,实现跨越式发展。
3、坚持以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为主线。将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健全完善促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长效机制,立足市情,讲求实效,加大投入,加快发展,缩小残疾人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促进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城镇残疾人参加居民(职工)养老、医疗保险达到90%以上;农村残疾人参加新农保、新农合达到95%以上;残疾人医疗报销比例要适当提高,政府对重度和贫困残疾人参加养老、医疗保险进行费用补贴。
——落实残疾人社会福利政策,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工作措施:
1、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法规政策建设。将残疾人普遍纳入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并予以重点保障和特殊扶持,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调查研究,制定针对残疾人特殊困难与需求的社会保险补贴、生活救助、特殊津贴等专项社会保障政策措施。
2、切实完善残疾人“四保一救”工作机制。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全部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应保尽保;将住房困难的城乡低收入残疾人家庭优先纳入住房保障和住房救助制度,适当提高补助标准。对重度残疾人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所需缴费部分给予补助,逐步提高政府代缴比例和档次。逐步提高符合条件的城乡贫困残疾人医疗救助标准。在部分有条件的县(市、区)要率先推行“为无业重度残疾人每月发放50元医疗补贴”试点工作。
3、进一步规范残疾人生产劳动保障和服务。落实特殊扶助政策,保障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督促用人单位依法为残疾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鼓励、帮助非全日制就业、个体就业、灵活就业残疾人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并落实有关补贴和待遇。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为残疾职工办理补充医疗保险。将登记失业的残疾人纳入就业扶持和就业援助政策范围。制定出台非公有制经济从业残疾人员、残疾人农民工、被征地农村残疾人、灵活就业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的优惠政策。推动
挥医疗机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特教机构、残疾人集中就业单位、残疾人福利机构等作用,加快建成社会化的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全面开展医疗、教育、职业康复及功能训练、心理辅导、康复转介、残疾预防等康复服务。
2、着力加强专业康复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规范建设市、县(市、区)残疾人康复机构,使其成为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机构示范点。制订残疾人康复专业机构管理办法、技术规范及残疾人康复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办法,逐步实施康复机构市场准入制度和康复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加强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室建设,开展康复医疗与训练、专业人员培训、技术研究指导等工作,规范康复医学服务行为。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兴办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加强辅助器具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广泛开展辅助器具适配工作。实施康复人才培养计划,使康复专业人才总量增加、梯度合理、水平提高。
3、加大康复项目实施力度。深入组织实施残疾人事业专项彩票公益金康复项目、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教育项目,为10名贫困聋儿配发基本型人工耳蜗产品,补贴人工耳蜗手术和术后康复训练经费10万元;为50名贫困聋儿购置配发助听器产品,补贴康复训练经费50万元;为160名贫困脑瘫儿童免费提供康复训练,每年人均补贴1.5万元康复训练经费;连续为100 名贫困肢体残疾儿童提供免费肢体矫治手术和术后康复训练(并培训患儿家长、亲友),每年人均补贴1.3万元;连续五年为250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每例补贴手术费用不低于1000元。依托残疾儿童康复机构、福利机构和学前教育机构,及时开展学前残疾儿童早期干预和康复。
4、强化精神病防治工作。对重度精神病患者和贫困精神病人进行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健全完善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残疾人教育体系,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坚持“特教特办”原则,加大特殊教育经费投入;将特殊教育纳入国家教育督导制度和政府教育评价体系,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
2、加快普及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注重发挥特教学校、随班就读、特教班级在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中的骨干主体作用。采取社区教育、送教上门、跨县市招生、建立专门学校等形式对适龄重度肢体残疾、重度智力残疾、孤独症、脑瘫和多重残疾儿童实施义务教育。采取补贴政策等积极措施,解决适龄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问题。
3、重视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教育工作。建立0-6岁残疾儿童筛查、报告、早期康复教育、家长培训和师资培养机制,帮助0-6岁残疾儿童家长及保育人员接受科学的康复教育指导培训。重视0-3岁残疾儿童教育与康复,鼓励和支持幼儿园、特教学校、残疾儿童康复和社会福利等机构实施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教育,确保普及残疾儿童学前一年以上教育。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残疾儿童学前早期康复教育机构。
4、加快发展残疾人高中、高等教育和职业、扫盲教育。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高中要开办创造条件扩大招收残疾学生;办好甘肃酒泉广播电视大学残疾人教育学院,通过自学考试、远程教育等方式帮助更多的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完善聋人参加各类考试免试英语听力等针对盲、聋、重度肢体残疾考生的招生、考试办法。在巩固提高残疾人义务教育基础上,加快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残疾人高中等教育。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帮助农村残疾人接受职业教育。依托各类教育培训、文化服务和残疾人集中就业机构,扫除残疾人青壮年文盲。
优先采购产品与服务目录。研究制定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保险补贴办法。将残疾人就业纳入各级政府就业联动和督导工作,建立残疾人就业行政执法机制。制定落实无法在一般性劳动力市场就业重度残疾人实现辅助性就业的政府补助和社会保障政策。
2、实施残疾人就业援助工程。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逐步建立按比例就业岗位预留制度;政府开发的公益性岗位,要按不低于30%比例优先安排残疾人就业;落实残疾人就业促进税收优惠政策,扶持残疾人集中就业单位发展;采取资金扶持、小额贷款贴息、经营场所租金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等措施,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以社区便民服务、社区公益岗位和家庭服务等多种形式促进残疾人社区就业。落实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扶持等援助政策。重视开展对外来务工残疾人的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
3、加强残疾人职业教育培训和职业能力建设。以就业为导向,鼓励各级各类特殊教育学校、职业学校及其他教育培训机构开展多层次残疾人职业教育培训,着力加强订单式培训和定向、定岗培训,强化实际操作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建立残疾人职业培训补贴机制,对3000名城镇残疾人进行职业培训,提高残疾人职业培训一次性就业率和稳定率。
4、不断拓展残疾人就业渠道。积极推进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职业资格和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工作。加强盲人按摩人员培养、培训和扶持就业工作,对盲人个体开业给予政策、场地、注册、税收等方面优惠照顾,规范盲人保健按摩行业管理,扶持巩固盲人按摩院、所(站、点)50个,盲人按摩从业人员达到150名。
1、纳入发展大局。将贫困残疾人作为重点扶持群体纳入各级政府扶贫开发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同步推进。制定实施《酒泉市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规划(2011-2010年)》。完善贫困残疾人口识别筛选机制,将有劳动能力和发展愿望的贫困残疾人口纳入重点工作范畴,优先落实国家扶贫开发和惠农政策,做好社会救助和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重点倾斜,提高残疾人扶贫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将残疾人扶贫纳入“整村推进”,优先对残疾人进行扶贫。
2、开展专项服务。重点加大对残疾能人大户和扶贫就业基地的信贷支持力度,确保农村残疾人充分享受各项惠农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扶持创建80个农村残疾人扶贫基地,带动1000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增收致富。整合利用培训资源,定向开展技术培训,使1万农村贫困残疾人掌握2门以上实用增收技术,扶持引导残疾人发展有市场、见效快的特色优势项目。广泛动员组织城乡基层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志愿者长期结对帮扶农村贫困残疾人。
3、落实优惠政策。各级政府要建立稳定的残疾人扶贫资金投入和保障机制,将残疾人扶贫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和就业保障金支出范围,在保障性住房建设、扶贫异地搬迁、灾后重建和新农村、小城镇建设中,对贫困残疾人家庭住房建设和改造予以优先安排并提高补助标准。
4、规范服务机构。依托农村金融机构、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各种行业协会等组织,建立健全新型农村残疾人社会化服务体系,为残疾人参与社会、增收致富提供多形式、全方位的基础服务。
(六)托养 主要任务:
——在县级以上城市全部建立符合国家规范要求的残疾人托养服
行业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对规范达标、运行正常的托养服务机构给予居民家庭用水、用电、用气、用热同价50%的优惠待遇。按照专职与志愿相结合的原则,加强残疾人托养服务队伍建设,培训35名残疾人托养管理、服务人员。
(七)文化 主要任务: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满足残疾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活跃残疾人文化生活,发展残疾人文化艺术。工作措施:
1、健全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各类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全部免费向残疾人开放,提供基础设施及信息交流无障碍服务。群众艺术馆、文化馆、图书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残疾人组织、特殊教育学校等机构要经常组织残疾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化、艺术、读书、娱乐活动。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国家公共文化服务重点项目中要明确为残疾人服务的内容。
2、拓展残疾人文化参与服务领域。以“残疾人文化周”为载体,深入开展基层群众性残疾人文化活动。积极支持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题材影视剧、广播剧、话剧等文艺作品的创作、发行。扶持各种音像制品、网络视频和学习课件加配字幕。在市公共图书馆和有条件的县(市、区)级图书馆全部开设视障文化资讯服务中心或盲文阅览室,拓展面向各类残疾人的数字资源服务。
3、提高残疾人文化艺术竞技水平。以特殊教育学校为主,加强对残疾人特殊艺术的指导和扶持,组织专业文艺团体开展文化助残活动,鼓励专业文艺工作者进行特殊艺术创作和节目辅导。鼓励扶持残疾人
秀的残疾人运动员集训队伍,壮大残疾人体育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队伍。适时举办并参加各级各类体育比赛,营造良好的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环境。
(九)无障碍建设 主要任务:
——全面推进城乡无障碍建设与改造,市所在地无障碍率达到95%以上,县(市、区)所在地无障碍率达到80%以上。
——开展全国、全省无障碍建设城市创建工作。
——开展残疾人家居无障碍改造,贫困残疾人家庭提供无障碍改造补助。
工作措施:
1、全面实施《甘肃省无障碍建设条例》,依法开展无障碍建设。新建、改建、扩建工程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建设无障碍设施,加快推进现有道路、建筑物、居住小区、公共场所等与残疾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设施的无障碍改造和无障碍设备配备管理工作。加大投入,强化督导,力争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县(市、区)工作取得实效。组织开展无障碍宣传活动,普及无障碍知识,加强无障碍推广、宣传与总结表彰。
2、将无障碍建设纳入新农村和城镇化建设内容。与小城镇、农村道路、公共服务设施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交通运输、航空、铁路及城市公共交通要加大无障碍建设和改造力度,公共交通工具要配置无障碍设备,在公共停车区、住宅小区停车场设置残疾人专用停车泊位。广泛开 展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对200户贫困户残疾人家庭进行系统无障碍改造,推动无障碍建设向农村、社区和
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的民主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作用。
3、强化法规政策宣传,提高全社会依法维护残疾人权益的意识。制定实施残联系统“六五”普法规划,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提高全社会依法维护残疾人权益的意识,提升残疾人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和水平。强化对残联系统工作人员、基层残疾人专职委员和残疾人维权工作人员的法制培训教育,切实提高各级残联组织和残疾人工作者依法开展工作、维护残疾人权益的能力和水平。
4、深入推进残疾人法律救助服务工作。切实发挥好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共同做好残疾人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司法救助等维权服务工作。不断拓展残疾人法律服务工作领域和服务内容,通过开展“送法律下乡(进社区)”、“送法进农村”等活动,把残疾人法律服务向社区、乡村和老少边贫牧灾地区延伸,依法解决残疾人切身利益问题。继续推动将残疾人权益保护事项纳入法律援助补充事项范围,扩大残疾人法律援助覆盖面。加快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机构建设,市和县(市、区)分别达到国家级、省级救助站要求。加强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和基础理论研究工作。
5、创新完善残疾人信访工作机制。进一步畅通残疾人信访渠道,健全信访事项督查督办与突发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将残疾人信访反映的困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加大重大侵害残疾人权益的信访案件协调督办力度,严厉打击侵害残疾人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残疾人权益和社会稳定。
(十一)残疾预防 主要任务:
——建立综合性、社会化残疾预防和控制网络,形成信息准确、7
4、加强残疾预防信息收集和理论研究工作。执行国家残疾分类分级标准,实施残疾报告制度。加强信息收集,建立残疾预防的综合信息网络平台和数据库,注重开展致残因素监控和残疾预防理论研究工作,提高残疾预防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十二)残疾人组织和工作队伍建设 主要任务:
——完善残疾人组织体系,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和社区残疾人工作,提高基层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建设高素质的残疾人工作专职、专业和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各级残疾人专门协会作用。工作措施:
1、进一步加强残联组织建设。完善各级残联机构设置,配备增加适应业务增长需要的人员编制。掌握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的具体情况和基础数据,积极向政府反映残疾人的特殊困难和需求;协助政府做好有关政策法规、发展规划的制定和行业管理工作。做好第二代残疾人证发放管理和各项优惠扶助政策的协调落实工作,主导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各项工作。
2、着力提高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水平。按照省委组织部等六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将残疾人组织纳入城乡基层组织建设总体规划,给予指导支持、同步推进实施;按照费随事转的原则,将专职委员工作补贴或误工补贴经费、教育培训经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坚持“整县突破、整市推进”方针,完善乡镇(街道)、村(社区)和企业残疾人组织,狠抓
7、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发展壮大助残志愿者队伍。将志愿助残工作纳入国家志愿服务总体规划,开展“志愿助残阳光行动”,建立健全助残志愿者招募注册、评价激励、权益维护机制,促进志愿助残服务的专业化、经常化和规范化。助残志愿者注册人数达到3万。
8、大力弘扬自强不息精神。鼓励和帮助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充分发挥残疾人在残疾人事业中的作用。广泛开展自强活动,培育自强典型。
(十三)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信息化 主要任务:
——加强残疾人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布局结构,改善基础条件,增强服务功能。
——加强残疾人事业领域的科技应用和信息化建设,为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提供技术支撑和全面、准确、快捷的信息服务。
工作措施:
1、加强对残疾人服务设施的统筹规划和立项建设。将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托养、文化体育、综合服务等专业服务设施纳入城乡公益性建设项目,在立项、规划和建设用地等方面优先安排,加大投入,重点扶持,强力推进。按照布局合理、美观实用、功能完善的总体要求,加快各级残联综合服务设施新建、改建和扩建步伐,加强全市各级残联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充分发挥业务指导、管理服务的核心主导作用。
2、推动残疾人事业领域的科技创新、政策理论研究和科技应用。实施“科技助残行动计划”,培育一批以科技为先导的为残疾人服务的产业品牌和企业。
福利、残疾人服务业、特殊劳动权益保护、残疾人服务提供模式、服务机构设施管理、服务质量标准与监管、无障碍专业等方面政策研究。
(十五)社会环境和残疾人慈善事业 主要任务:
——进一步弘扬人道主义思想,倡导“平等、参与、共享”的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为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培育发展残疾人社会服务组织,大力发展残疾人慈善事业,建立社会力量参与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的有效机制。
工作措施:
1、宣传、文化、新闻、出版等部门和单位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支持残疾人事业。公共传媒要加大残疾人事业宣传力度,广泛宣传党和政府扶残助残优惠政策措施,加强网络等新媒体宣传。完善新闻宣传通讯员制度,市、县(市、区)广播电台要开设残疾人专题节目、电视台要开办手语栏目。继续推进影视剧和电视节目加配字幕。
2、将扶残助残活动纳入文明城市、文明行业、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单位、文明窗口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组织好“全国助残日”、人道主义进校园等主题宣传活动和“志愿者助残”、“红领巾手拉手助残”、“残健同行〃和谐共享”等扶残助残活动,努力形成积极关爱帮扶残疾人、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3、通过土地保障、信贷支持和政府采购等形式,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发展残疾人社会福利事业。兴办残疾人康复、托养服务等各类社会福利机构。采取公办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通过资金、场地、人才等扶持措施鼓励各类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个
措施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部门专项规划,统一部署、统筹安排、同步实施。
(三)确保经费投入。要综合运用纳入预算、整合投入、社会募集、联动支持等手段,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投入,形成多渠道、全方位的资金投入格局,建立投入稳定增长的残疾人事业发展经费保障长效机制,确保规划规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四)强化问效评估。各级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及相关部门要制定规划实施的评价指标体系,要加强动态监测和跟踪问效,加强对重大服务项目和能力建设项目的评估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规划执行中的问题。各县、市、区、各部门每年要向同级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报告规划执行情况。各级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在“十二五”中期和末期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考核、绩效评估和信息公开。
第五篇: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
成都高新区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
中医药事业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贯彻落实深化医药体制改革、缓解“看病贵、看病难”等社会热点问题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和促进高新区中医药事业发展,根据《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关于印发<成都高新区社会事业发展规划(2008—2012)>的通知》,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全区中医药事业回顾
(一)基本情况
2007年,高新区启动了社区卫生综合配套改革。改革前,全区面积87.5平方公里,服务人口32.8万,辖5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乡镇卫生院3个,卫生技术人员226人。目前经区划调整面积扩大到130平方公里,服务人口52.9万,辖6个街道,建成肖家河、芳草街、石羊、桂溪、合作、中和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7家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卫生技术人员达413人,执业医师总数181名,配备中医类别执业医师72名(主治医师47人),占医师总数39.7%。高新区通过卫生综合配套改革构建起“政府建、街道管、三级考、社会评”的具有高新区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新模式,实现了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全覆盖、区域社区卫生特色服务新突破。
(二)主要成绩
“十一五”时期,高新区中医药事业快速发展,服务体系日趋完善,疾病防治能力显著增强,服务覆盖面显著扩大,中医药文化不断普及,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促进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中医药发展政策环境不断优化。中医药服务融入社区“六位一体”功能中,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发挥了中医的独特作用。全区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均纳入医保定点单位,针灸、火罐、刮痧等中医适宜技术均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2.中医药服务体系基本健全。全区形成了以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为龙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为主体,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联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著名专家教授,实行专家包片责任制,通过巡诊、坐诊、示教等方式指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中医药服务。
3.中医药机构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加强中医药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中医馆,设置中医科、名中医工作室、康复理疗室等科室,不断改善服务条件。加强了中医内涵建设,推广14项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增强中医药应对“甲流”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艾滋病、肝炎等重大疾病的防治能力。全区100%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10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一级科室设置中医科;57.1%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以提供中医药服务为主。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评为“成都市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
4.中医文化建设和科普宣传蓬勃开展。通过中医药健康教育、文化理念宣传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中医药文化。广泛开展了中医药科普宣传及周末名中医义诊活动。开展了“弘扬传统医学、服务大众健康——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大型宣传活动”、“高新区中医适宜技术大赛”等活动,利用多种形式向居民宣传中医药常识和中医药的特色优势。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药传统文化博物馆位于成都高新西区,面积5000平方米,展出内容丰富、极具特色,包括中药博物馆、医史博物馆、人体奥秘馆、校史馆和科技成果陈列馆。中医药传统文化博物馆已经省、市团委批准成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经省、市科协批准成为科普知识教育基地。“肖家河中医一条街”建设初具规模,为老百姓提供多种模式的中医药服务,受到国家和省、市中医药管理局的充分肯定,多次在中央电视台等国内大型媒体报道。
大力开展中医知识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高校、进家庭“五进”活动,提升了全区居民的健康素养,群众对中医药知晓率达到90%以上。
5.中医药行业管理进一步加强。改革中医行政审批制度,实施中医坐堂医诊所审批制度。启动中医药标准化建设,规范设置中药房,健全药品管理制度,规范中医药服务秩序,提高中医药行业管理水平。
“十一五”期间,全区中医药发展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发展水平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要,突出表现在:中医药资源配置不合理,城乡居民不能公平享受中医药服务;中医药学科带头人和临床专业骨干缺乏,高层次人才引进不畅;中医学术水平不高、科研能力和专科特色不强;中医药特色和优势不突出。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的政策还需进一步细化落实等问题。
二、“十二五”期间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作为中医工作的出发点。遵循中医发展规律,保持和发展中医特色优势,推动继承与创新,丰富和发展中医药理论与实践。推动高新区中医药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服务。
(二)基本原则
坚持中西医并重原则,把中医药和西医药摆在同等重要位置,促进中西医结合;坚持政府扶持和主导原则,动员各方面力量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坚持继承与创新原则,既保持特色优势又要积极利用现代科技;坚持城乡统筹,全面发展的原则,城乡居民公平享受中医药服务。
(三)总体目标
“十二五”期间,高新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建设与高新区发展相适应的功能完善、特色突出、方便可及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培养一批理论功底扎实、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学术水平较高的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一批中医药特色突出的医疗服务机构。
三、“十二五”期间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
1.科学规划,优化中医药资源配置。坚持城乡统筹,合理布局全区中医药资源,提高中医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基本实现以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为龙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为主体,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的中医药服务网络。发挥成都中医药大学及其附属医院在技术、人才等方面的辐射作用,实现各级各类机构的功能互补、梯度支持,形成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中医药服务体系。
2.大力实施“名院、名科、名医”战略。完成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二期工程建设工作,将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成为特色突出、优势明显,设施、人才、管理、科研、服务一流的现代化中西医结合医院。不断提高应用中医药诊疗手段的实效性和规范性。
3.深入开展“中医治未病”工程。传承中医“上工治未病”学术思想,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的“治未病”中心的基础上,培养优秀的中医预防保健人才,开展临床诊断和保健服务。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根据居民不同体质开展中医体质辨识服务,进行健康指导。
4.推进社区中医药服务。以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为契机,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积极推广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均具备开展按摩、推拿、足底反射疗法等中医特色服务的能力。促进中医药服务与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功能的有机融合。依托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强化共建,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中医药服务提供人员、技术支持。
5.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总结社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经验,继续组织中医
药诊疗适宜技术的筛选、整理与推广应用。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建设。在基层医疗机构中推广不少于20项疗效确切、安全方便、易于操作的中医药适宜技术。针对社区常见病症、慢性病,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验方)的培训推广应用,力争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全覆盖。
(二)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1.加大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力度。加强中医药人才梯队建设。加强与高等院校及三级医院中医科的合作,围绕影响临床疗效的主要问题和关键技术,开展科研攻关,以科研带动临床,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能自觉运用中医理论和方法指导实践的复合型中医药优秀人才。对副高级以上职称及急需特殊岗位的专业人才,在引进政策上予以支持。
2.强化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完善中医药继续教育制度,提高中医药继续教育的层次、覆盖面和内涵,重点强化中医药经典理论、诊疗护理技能的培训。建立中医药人员规范化培训、岗位培训制度。开展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加强中医护理队伍的专业培训。加强中医药管理人才培养工作。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积极选派人员参加国家、市级中医技术培训,到全国知名的中医院校、中医医疗机构进修学习,聘请知名中医药专家、学者来高新区授课或指导临床。到2015年,全区医疗机构的中医人才梯队结构合理,学科带头人由中医类别高级职称人员担任,医疗机构医护人员中医药知识知晓率达80%以上。
3.加快培养社区中医药人才。实施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培养计划,加强基层全科医师的中医培训和“西学中”工作。培养40名中医全科医师,并开展社区基层医务人员中医药知识全员培训,培养20名社区中医临床骨干。
(三)提升中药服务水平,打造标准化中药房
全面推广中药配方颗粒、小包装饮片和中医信息化、智能化给药工作,保证中药饮片质量,构建完善的中药质量追溯体系,以更好地发挥中医服务社会的能力。加强中药新药和中药自制制剂的研究应用。依托辖区制药企业和高校药学专业及实验室建立合作机制。加强名医名方开发及名优中成药的二次开发,继续开展对组方合理、疗效确切的中药自制制剂的筛选、研制开发。强化中药零售企业中药饮片调剂能力,打造标准化中药房。
(四)强化中医药自主创新体系建设
加强中医基础研究。遵循中医药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借鉴现代生命科学、系统科学、信息科学等多学科前沿理论、方法及技术,依托高等院校的优良资源,对中医藏象、证候、经络、病因理论及方剂、药性理论等中医药基础理论进行研究。进一步加强四诊客观化识别、中医药研究方法学、中西医比较、中医术语的标准化和国际化表述的研究,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五)推进中医药文化建设
加快中医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肖家河中医一条街”形象建设和内涵建设,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将中医药文化特征作为建设的重要内容,成为体现和弘扬中医药文化的重要阵地,成为传播中医药文化的公共教育场所。各街道、社区和区属各医疗卫生机构要开设专栏,宣传中医药预防保健知识。加大开展中医药文化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高校、进家庭“五进”活动力度,培养一批优秀的中医药宣讲人才,提升群众对中医药文化的知晓程度,普及有中医特色的防病治病知识。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切实落实中医药相关政策
各街道和有关部门要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分工合作、协调配合,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四川省中医药条例》和《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经贸发展局负责,优先安排对公立中医药机构的基本建设和其他重点项目,积极争取有利于中医药发展的价格措施,体现中医技术劳务价值。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要支持中医药人才培训与引进工作,优化中医药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扩大中医药报销范围,将符合条件、经有关部门批准的中医特色诊疗项目、中药品种、中药免煎颗粒和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报销范围,鼓励患者就诊中医,积极争取中医药报销比例的适当调整。科技局对区内中医药科研课题项目予以倾斜,扶持中医药科技发展。发展策划局要利用各种舆论工具,加大中医药政策和中医药科学知识的宣传力度,为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完善投入和补偿机制
要逐年加大财政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力度,落实对各级各类公立医疗机构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以及基本药物制度中药饮片的补助政策。建立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与服务的长效机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资支持中医药事业。各街道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发展中医药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的设施设备、学科和专科(专病)建设、人才培养、中医科研等工作,积极推进中医药事业快速发展。
(三)深化改革,积极发挥中医药的作用
中医药行业要积极参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增大中医药在医改中的比重,发挥中医药在促进卫生事业发展中的作用。在区域卫生规划中,统筹设置中医药机构。鼓励社会资本举办独立的中医药机构,鼓励有资质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开办中医诊所,允许符合条件的药品零售行业按照有关规定举办中医坐堂医诊所。加强区域合作,加大开放力度,支持和鼓励成都中医药大学来高新区举办医院和中医药科研机构。公立中医药机构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经营模式、分配体制、人力资源配置等方面,既要体现政府创办的公益性,又要适应市场经济与健康服务的需求。
(四)加强内涵建设,进一步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
大力加强内涵建设,强化内部管理,调整中医院诊疗服务结构,增加中医药特色服务,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大力加强中医药治疗疑难病、老年病及“治未病”、养生保健等特色优势建设。认真抓好中医药机构药剂室、名医馆等建设。支持有中医药特色、有创新、有临床应用价值的中医药科研项目申报,提升全区中医药学术及科研水平。
主题词:卫生中医规划通知
信息公开类别:主动公开
抄送:市卫生局。
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办公室2011年7月27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