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1世纪中华民族精神应具有哪些特点
21世纪中华民族精神应具有哪些特点
民族精神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全社会与时俱进地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培养孕育的文化结晶。民族是以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和共同经济生活为纽带,有着共同的心理素质、思想感情和文化观念的共同体,民族精神就是这个共同体赖以生存、发展和壮大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在长达五千多年的漫长历史进程中,由50多个民族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通过思想感情、意志信念、心理素质、道德观念等长期的相互交融凝聚而成的,是各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自古以来,中国各族人民为了维护共同的生存和发展,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主权,为了抵御外来侵略和建设美好家园,无时无刻不在培育和发展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民族精神。
中国古代孕育、发展形成的传统民族精神有:“公而忘私、国而忘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仁民爱物”、“厚德载物”的博爱精神;自力更生、发奋图强的自强不息精神;以和为贵的团结友善、热爱和平精神;勤劳勇敢、知难而进的奋斗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坚毅精神;与时偕行、革故鼎新、日新又新的革新精神等,这些精神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中华民族精神。在民主革命时期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和红岩精神等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张思德精神、焦裕禄精神、雷锋精神、铁人精神”等,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江泽民同志先后提出了“六十四字”创业精神、“抗洪”精神和“两弹一星”精神等,这些精神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新的精神财富。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价值表现
(一)维护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模式。
从远古开始,中华先民就生活在华夏大地,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祖国的大好河山。两千多年前,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大一统”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千百年来,国家政权虽屡次更迭,有盛有衰,但中华各民族的大融合却从未中断过。崇尚统一,反对分裂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正如孙中山指出的:“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牢牢地印在我国的历史意识之中,正是这种意识,才使我们能作为一个国家而被保存下来。”分裂是暂时的,统一是长期的,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旋律。在中华大家庭内部,各民族团结统一、和睦相处,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世界文明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二)使中华文明传承不辍,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世界其他文明古国都出现过大幅度的文明断层,甚至盛极而衰。唯有中华文明,虽历尽沧桑,饱经磨难,却始终传承不辍,享誉世界。其根本原因在于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明的灵魂,为之注入了持久的生命力,使之具有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即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应对外来文明的挑战中表现出高度的自觉性,不是被动地接受对方的影响,而是积极、主动地选择、取舍、改造、融合,使之成为自身新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不断使中华文明得到新的发展。
(三)使中华民族饱经沧桑而不亡,历尽磨难而新生。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是一个屡遭劫难的民族,天灾频繁,人祸不断。中华民族在艰难困苦中表现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精神。每当国家处于危难关头,人们总是能够捐弃前嫌,空前团结,同仇敌忾。中华儿女从来不在侵略者面前低头,有着酷爱自由、维护民族尊严和国家独立的传统。对外来侵略者无比痛恨,对卖国求荣的民族败类无比鄙视,对爱国志士无比崇敬。近代以来,中国虽屡遭列强欺凌,国势衰败,几近亡国灭种的边缘。中华民族有着与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经过全民族的百年不屈不挠抗争,终于赢得了民族的解放、国家的独立。又以巨人的姿态重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许多侵略者在遭到中华儿女,特别是普通百姓的拼死抵抗时,都不约而同地发出了“中华民族是不可征服的”这样的感叹。拿破仑曾说过,中国像一只沉睡的雄狮,它一旦醒来,整个世界都将为之震颤。之所以如此,根本原因在于,无论中华民族面临怎样的危机,都没有失掉民族自信心,而是愈挫愈奋,用自己的生命捍卫民族的尊严。这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
(四)是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体现。
在当今世界,民族精神在综合国力竞争中愈益占有突出的地位。综合国力的竞争是全方位的竞争,但归根到底,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的竞争,即人的素质、民族素质的竞争。所以说综合国力虽以经济实力、技术实力等物质力量为基础的,但也离不开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神力量虽然不同于物质力量,但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强大的精神力量不仅可以促进物质力量的发展,而且可以使一定的物质力量发挥更好更大的作用。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就不可能凝聚力量,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族精神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综合国力的竞争,不仅是经济发展、科学技术水平和军事实力的竞争,更是民族精神力量的竞争。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面对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艰巨任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能充分发挥每一个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就能最大限度地凝聚和动员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有效地应对各种各样的挑战,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与时俱进
(一)民族精神的内涵应随时代发展而发展
民族精神的内涵需要随时代而不断丰富、发展。一种民族精神的先进与落后,要看它能不能适应时代潮流,能不能跟进历史潮流。古代世界曾经产生过20多个不同的文明,但大部分都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了。究其原因,就是这些文明或者说民族精神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不得不最终退出历史舞台。“要在21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一定要丰富和发展伟大的民族精神。”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铸就了民族精神宽广的兼容胸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文明吸纳了许多外来文明、外来民族的东西,它不但没有停滞和退后,反而进一步强大和壮实。民族精神应该是个开放的体系,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要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主,同时又不保守,不拒绝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弘扬和培育反映时代特征、适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永葆生机和活力,真正支撑起民族的精神大厦。否则,拘泥于传统,机械地保持其原始内容和表现形式,不仅不利于培育民族精神,实质上是抛弃民族精神、背离民族精神。因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时代发展的新课题。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新内涵
时代的发展推动了民族精神的培育。时代发展潮流是培养民族精神的坐标,也是拓展民族精神的动力。当今,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在这一主题下,要求我们在弘扬民族精神的同时,更要培育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求强求富的民族精神,以去除传统的循规蹈矩、安于现状的旧习,在维护世界和平的同时,加快国家的发展,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入21世纪,时代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经济全球化趋势愈益明显,知识经济和信息革命扑面而来,大国之间的科技、经济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多元化方兴未艾。这些时代发展的新特点,要求民族精神的内涵需要不断丰富和拓展,包括培育开放精神、竞争精神、兼容精神、科学精神、理性精神等民族精神,以使民族精神富有时代气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时代发展的要求深化了民族精神的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新时期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安排,需要与其相适应的精神观念。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意味着重构我们的经济生活,又表明需要培养民族精神作为市场经济的精神支撑。市场经济讲究效率、效益,要求平等、自由,强调竞争、诚信,市场经济既是一种法制经济,也是一种道德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政治民主化相伴随。这些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大大深化了民族精神的内容,包括在弘扬艰苦奋斗精神、重德精神的同时,努力培育平等精神、自由精神、竞争精神、法治精神、契约精神、民主精神。民族精神的培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是催生新时期民族精神的重要动力。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核心的文化要素。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是中华民族得以生息、繁衍,不断发展壮大的强大思想动力。在当今时代,大学生理应成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生力军。民族精神作为一个民族的思想支撑,总是与每一历史时期的民族历史任务相联系的。近现代社会,中华民族的使命是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建立新中国。进入21世纪,在中华民族面前,展现的是一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说,任务是十分艰巨的。它首先遇到的是科学技术的挑战。在当今这样一个科技进步日益成为一个民族和国家提升综合国力的主导力量的时代,谁不占领科技的制高点,谁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被动的地位。正因为如此,党和国家制定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与此同时,我们还遇到价值观念的挑战。如果说20世纪是武力兼经济竞争的世纪,那么,21世纪无疑是经济、文化竞争的世纪,说到底,更是民族精神竞争的世纪。中华民族为人类的发展曾经作出过卓越的贡献,我们的落伍只是近代的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系到新世纪中华民族能否实现伟大复兴,关系到中华民族精神能否薪火相传。
青年兴则民族兴,青年强则民族强。大学生是整个社会群体中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他们的精神状态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息息相关。科学技术的挑战,实质是人才素质的挑战,民族精神的挑战。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人的思想情感,离不开人的道德责任,也就是离不开民族精神的激励。巴甫洛夫有句名言,“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祖国。”想一想当年在条件十分艰苦的环境下,我们的“两弹一星”为什么能够成功,除去技术的因素,不就是因为科学家不甘落后,要粉碎外国的“核”讹诈吗?大学既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是“精神育人”的摇篮。闻一多先生说:“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和人民。”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就应当具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科学技术的整体实力是落后一些,但是,大学生有责任来缩短这个差距。我们有理由相信,只
要大学生们能够“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在科技发展的征程上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单单是经济建设的问题,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概念的提出,本身就是一个纲领,一面旗帜,它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理想和价值追求。这面旗帜能否永远地高扬下去,从某种意义上讲,取决于大学生对这个纲领,这个中华民族价值选择的认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理论基础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是当今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和“灵魂”,正是靠着这种思想的引领,中华民族精神的境界才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提升。当前,西方社会对我们的文化渗透,其核心的东西,就是企图动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破坏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基础,改变我们民族的价值观念。大学历来被看作人类文明成果的散播地,而马克思主义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最优秀的文化成果和中华民族精神最先进的“内核”,大学有责任把之汇总起来传播出去。这就要求大学生们在未来的岁月中,能够始终站在民族发展和民族复兴的高度,来认同马克思主义在中华民族精神和培育的过程中所起到的理论指导、统一思想和意志凝聚作用,从而使中华民族精神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巨大推动力量
第二篇: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的三种含义
一是真正的民族精神仅是指反映人民群众利益和社会发展方向的精粹思想、进步观念和优秀文化,而不包括民族文化中消极落后的因素,只有从这一点上我们才能提“弘扬民族精神”。
二是民族精神是一个中性概念,既包括积极、优秀、进步、精粹的一面,又包括消极、落后,甚至粗俗、劣根的一面,应该反映一个民族的精神的整体面貌,是一个充满优弱长短的两面体,如果说前者是“民族的脊梁”,是“民族优良传统”,那么后者就是近代先驱者所说的“国民劣根性”。
三是民族精神作为研究的对象,应如实地把它看成是既有精华、又有糟粕的精神形态,但作为宣传、弘扬的内容,则应当是民族精神中正面的东西。
要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八荣八耻”中的“八荣”,实质上体现、倡导了“八荣”精神。它们既源于传统的民族精神,又构成了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涵。精神、观念一旦形成,就具有稳定性与先导性,可以引导人们的行动,成为精神导向。江泽民指出:“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中华民族精神内涵宏大,它是民族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传统形态与当代形态的统一。关于其内涵有各种概括,不管如何概括,“八荣”精神都构成了其核心内涵。
一、“以热爱祖国为荣”——爱国主义精神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一般包括骨肉爱、乡土爱、民族爱、祖国爱、世界爱五个层次,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凝聚一体的精神动力,深深植根于中国悠久的历史与文化传统之中。归宗炎黄、凝聚华夏,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救国救民、爱国爱乡,恋土归根、报效桑梓等,构成了爱国主义的传统精神。早在春秋时代的《战国策》中就出现了“爱国”一词;东汉荀悦的《汉纪》中就有“爱国如家”的说法。儒家不但追求理想人格,而且孜孜以求国格,将国家的荣誉、尊严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为了国家可以“杀身成仁”。这种国格观构成了近代爱国主义的真正源泉。不少古代杰出的文学家都表现出浓烈的家国精神,即对乡土、国家执著的热爱。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临终前在《示儿》中写到:“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企盼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怀感人至深。尽管那时的爱国主义带有某种历史局限性,但在国荣我荣、国辱我辱、“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意识熏陶之下,涌现了众多民族英雄,创造了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业绩,并将这种爱国深情升华为崇高的道德责任。屈原、岳飞、辛弃疾、文天祥是如此,郑成功、施琅、林则徐、邓世昌也是如此。汉代苏武被扣异邦19年仍持节牧羊、至死不降;岳飞的《满江红·怀古》表达了伟大的爱国情怀,后人每逢国家、民族危难时刻,往往借用它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操;近代的朱自清教授一身重病,不愿领取外国人的一粒救济粮……“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形成的这种爱国主义传统在中国共产党身上及其实践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将其发展到了新的境界。1942年邓小平在庆祝刘伯承50诞辰时就讲:“热爱国家,热爱人民,热爱自己的党,是一个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优良品质”。
邓小平还一再声称自己是“中国人民的儿子”。在党的领袖、将领和革命先烈身上都体现出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今天,热爱社会主义,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爱国的表现;反对“台独”,实现邓小平“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实现国家统一,也是爱国的表现。可见,“八荣”所提倡的爱国主义,正是民族精神中的核心精神。
二、“以服务人民为荣”——服务人民的精神
如果说民本精神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内涵,那么,作为民本精神升华的服务人民的精神则构成了民族当代精神的基本内核。民本精神倡导“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贵君轻”,提倡爱民、重民、亲民。《尚书·五子之歌》就记载了大禹的话:“民可近,不可下”。孔子认为,如果能作到“博施于民而济众”(见《论语·雍也》),那就是圣人,从而将民众摆上至关重要的地位。孟子则更明确地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见《孟子·尽心下》)的光辉命题。荀子及唐代魏徵都提出君民如同舟与水,民能载舟亦可覆舟的思想,主张为政应当爱护百姓。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家黄宗羲也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君应为天下人服务。孙中山先生也认为,国家之本在于民。这些富于人民性与朴素民主精神的传统民本思想,对民本精神的形成影响很大。我们党立党为民,从成立之初,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定为党的根本宗旨,并在“三个代表”思想中明确指出党应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毛泽东撰写了《为人民服务》的光辉篇章,并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等思想。
鲁迅也写下“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句。许多先烈与英雄模范人物努力实践服务人民的宗旨,如雷锋、焦裕禄、时传详、孔繁森等,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典范。新一届党中央领导也特别强调“以人为本”,在“关注民生”方面身体力行。这样,就将朴素的民本精神升华为服务人民的精神,构成当代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
三、“以崇尚科学为荣”——科学精神与学习精神
中华民族是崇尚科学的。孔子早就主张“不语怪力神”,不信神仙鬼怪。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有过火药、造纸术、指南针、印刷术等伟大发明;在古代的水利工程、数学、建筑学、天文学、医学、农学、纺织术、造船航海术、制瓷术、造纸术、冶炼术等方面曾有过辉煌成就,不少领域曾领先于世界;创作出《本草纲目》、《齐民要术》、《天工开物》、《农政全书》、《九章算术》等科技著作;涌现出以李时珍、毕升、沈括、祖冲之、宋应星等为代表的古代杰出的科学家群体。借助于唐宋以来开辟的陆上丝绸之路及后来的郑和下西洋及海上丝绸之路,中华民族以开放、博纳的胸怀接纳了不少当时国外先进的科技文化。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民族的科学精神有所衰落。五四运动,先进的中国人请进了“赛先生”(科学),引发了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科学精神在神州大地上再现曙光,并对中华民族产生深刻影响。我们党一贯倡导科学精神。毛泽东一生对科学寄予特别厚望,在他的著作中到处可见“科学”这一概念,他在方法层面上提出“惟有科学的态度和负责的精神,能够引导我们民族到解放之路”;在具体科学知识层面上,他建议毛岸英兄弟“多向自然科学学习,……总之,注意科学,只有科学是真学问,将来用处无穷”。
邓小平也强调“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在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光辉论断,党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号召建构“学习型社会”。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历史进步的重要革命力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民族综合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标志。要振兴中华、强国富民,就要发展科学技术,确立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精神,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社会氛围,提升科学素质。缺乏这种科学精神与学习精神,民族精神就缺乏了时代性。
四、“以辛勤劳动为荣”——勤劳勇敢精神
中国人历来以劳动为荣,是一个崇尚劳动、刻苦耐劳、勤劳勇敢的民族。墨家就反对不劳而获,主张自食其力。相传在远古时代,神农氏就“教民农作”,教给人民耕作方法。《史记》中有“舜耕历山”的记载,颂扬了古圣贤以身作则、勤于劳作的高尚品德。大禹治水在外一共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体现了勤勉奉公、刻苦耐劳的精神。李大钊曾说,我认为人生求乐的方法,莫过于尊重劳动。北山愚公“每天挖山不止”的精神实际上体现了一种坚忍不拔、刻苦耐劳的民族精神风貌,毛泽东在《愚公移山》一文中对此评价很高。毛泽东在另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民族”,又说:“中华民族不但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同时又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邓小平一贯倡导勤劳致富的原则。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光荣,劳工神圣。没有勤劳勇敢的精神,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丰富多彩的物质文明与光辉灿烂的精神文明的产生。党培育产生的南泥湾精神、时传祥精神、大庆精神、航天精神等,无不闪耀
着劳动的光辉。党的十六大报告也提出“必须尊重劳动”。今天我们已迈进信息网络时代,但劳动精神并未过时,勤劳勇敢精神仍是我们民族精神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五、“以团结互助为荣”——团结精神与集体主义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倡行群体本位的价值观与和合精神。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形成了兼爱互利、扶贫济困、凝聚和合、团结互助的优良传统,构成了源远流长的中华和合文化。墨家提出“兼相爱,交相利”,主张兼爱、非攻、尚同等原则。孔子则提出“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主张以和谐为贵。西周末年史伯提出“夫和则生物,同则不继”(《国语·郑语》),认为不同事物、因素的调和、共处,实现多样性的统一,事物才有发展;而同类事物的拼凑,就不可能发展。故“声一无听,色一无文”。孔子将此思想运用到社会领域中,提出“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的命题,追求“和合”的君子境界,主张社会中的人际关系要和谐。荀子在讲到为什么单个的人力比不上牛马却能驾驭它们时说,这是因为人能结群,“人能群,彼不能群也。……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后,在斗争中也体会到,只有团结起来,发扬集体主义精神,拧成一股绳,才能取得胜利,所以“团结就是力量”。极力倡导中华和合精神的李瑞环同志说:“我们的祖先历来重视‘和’,崇尚‘人和’,主张‘和为贵’”。党中央近年更是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只有讲求和谐,注重和合,团结互助,才能形成和谐有序的人际关系,提升社会及组织的亲和力,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
六、“以诚实守信为荣”——诚信精神
“诚信”是中华民族五千年道德文明的精华,厚德载物、诚实不欺、恪守信用、言行一致,构成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儒家提倡“信”德,倡行重承诺、守诚信。孔子在《论语》中曾38次提到“信”字,其中,有24处体现了“诚信不欺”之意。他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此话曾被毛泽东引用。在儒家看来,信是最低限度的道德。孔子告诫人们应每日“三省吾身”,其中“二省”就是反省自己的信用如何:“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儒家还主张“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老子则认为“轻诺必寡信”,主张不要因轻易承诺而失信。一些思想家还从“知行合一”角度提出“言必信,行必果”的命题。作为传统的道德规范,“信”既是立身处世、自我修养的基本原则,也是从政的基本准则。“瓜期不代”典故说的就是春秋时期的齐襄公因不讲信义而被手下将军杀死的教训。中国历代的商帮及百年老店都十分注意“以诚立业”,恪守商业信用,讲求生财有道,利以义取;讲究“秤平、斗满、尺足”。晋帮、徽帮是这样,宁波帮也是这样。信用是现代市场交易的一个必备要素,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信用经济。信用的影响遍及社会各领域,信用直接反映个人或群体对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规范的认同。人无信不立,企业无信不成长,城市无信不繁荣,社会无信不稳定。离开了诚信,和谐社会就难以实现。在素称“礼仪之邦”的中国,大力建设信用文化,努力弘扬诚信精神,是构建当代民族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
七、“以遵纪守法为荣”——法治精神
中国历史上虽有过“人治”、“礼治”,但也不乏“法治”思想。在治理国家方面,儒家主张仁政、礼治和德治,而法家主张法治、严刑峻法。从表面上看泾渭分明,实质上二者有不少一致性与互补性,即礼与法相通,刑与德可以并用。儒家道德制度学派的代表荀子就赞成法治,主张礼法并举,相互为用。他说:“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荀子·成相》)。春秋战国时期一些改革家主张以法治代替礼治。前期法家的代表人物管仲、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等倡言“法治”,力图变革,以富国强兵。商鞅把法视为治国之道的根本基础,指出:“国之所以治者三:一曰法,二曰信,三曰权”(《商鞅书·修权》)。法家后期代表人物韩非继承了前期法家的思想,形成了一套法术之学,主张实行严刑峻法。他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韩非子·有度》说:“法不阿贵,绳不绕曲……刑过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虽然他的思想具有阶级局限性,但这些话都是反对贵族制的,有其积极意义。后来秦王朝短命而亡,说明君主仅以严刑峻法实施统治是行不通的,必须做到德法兼治。贾谊认为,人主仁而境内和,人主义而境内理,人主公而境内服,人主法而境内轻,主张仁与法、德与刑并用。这一思想被汉朝统治者采纳并定为基本国策。在中国历史上主张建立“纲纪”、申明法纪,倡导遵章守纪、清正廉明的思想并不少见,类似“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观点也比比皆是。黄宗羲也提出“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的命题。这说明历史上中国的法治精神虽然相对薄弱,但法家思想对民族精神的影响还是比较深远的。今天我们党领导人民大力建设民主与法制,提出既要以德治国,更要以法治国,增加了许多传统法治精神中没有的新内涵,为丰富、发展当代民族精神做出了新贡献。
八、“以艰苦奋斗为荣”——艰苦奋斗精神
中国先贤历来倡导、实践一种先忧后乐、鞠躬尽瘁、不屈不挠、自强自立、勤俭朴素的精神。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但却几度衰微几度崛起,巍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这种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韩非子》说尧的主要美德是俭朴、爱民。他虽贵为部落联盟的大首领,却住茅草屋、喝野菜汤、吃粗米饭、用土碗土钵子。儒家倡导积极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效法大自然的生生不息来勉励自己不断进步,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命题。中国历史上曾涌现出众多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仁人志士,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的这种伟大精神。孟子曾列举过不少受困厄而自强不息、有所作为的人物,认为只有通过“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磨炼,才会有大作为。他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贪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成为激励后人的不朽座右铭。西汉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也列举了历史上一些处逆境而奋起、遇厄运而发愤著书的先贤。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还会升华、转化为傲然卓立、至大至刚的民族气节。此外,中国历史上关于勤俭节约、视勤俭为美德的思想也很多,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等等。我们党的领袖和英雄模范人物,都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典范。毛泽东曾以五代梁将韦睿“不贪财”、艰苦朴素的事例教育干部。他多次号召“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等。可见中华民族的艰苦奋斗、勤俭朴素的精神同样源远流长。在物质条件大为改善的今天,这一精神在不少人中有所淡化,骄奢淫逸之风有所抬头。因此,今天在全社会倡导艰苦奋斗精神,有很大的现实针对性。
总之,“八荣”精神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代表,为弘扬、提升民族精神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我们也只有从“八荣”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内在一致性的角度去解读“八荣”,才能领会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精神含量,也才会深刻理解“八荣八耻”提出的重大意义。
第三篇:中华民族精神[范文模版]
浅析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内涵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泱泱华夏大地上,一代代炎黄儿女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值得自豪的是,中华文明是唯一未曾中断过的古文明,几千年来积淀凝聚成的民族精神,让巨龙一样的中国屹立在东方的青天黄土之中。
(一)上古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
这是一个漫长而难以考究的阶段,而智慧的古代人民却用自己的想象力将它演绎为一个个神话传说。天地如何产生,宇宙由何而来等诸多如今现代科学也尚未破解的创世之谜,古人用盘古开天地、混沌凿七窍等创世神话给出了自己的见解。如《三五历纪》中载: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① 而在同作者的另一本书中又有:
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为星辰。皮肤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②[1] 盘古虽死,但他为人们开辟了天地,身躯化作山川河流,从这个著名的创世神话中就可以看出由古至今流传于世的牺牲献身精神。而“开天辟地”也可以理解为打破现有世界的创新精神。
如果说创世神话给天地的产生一个理由,那么始祖神话则有了更丰富的内涵。例如女娲是人们传统观念里的大地之母,有关她的传说就有女娲造人、高媒、制乐、补天等。这众多神话故事中可以看出很多优秀品质:创新精神,舍己为人,坚忍不拔等等。所以说,女娲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她伟大的探索精神值得我们敬仰。由此可见,始祖神话不仅在民俗方面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而且也是传承华夏文明和民族精神的重要史料。
(二)古代的中华民族精神(夏朝到1840年鸦片战争)
1、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中的精华核心部分,而早在战国时期的《战国策》中就有了“爱国”一词,东汉荀悦的《汉纪》中就有“爱国如家”的说法。而在《孟子·离娄上》中也有:
“人有恒言,皆日:‘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冯契先生曾认为:“孟子这种高度推崇理性的自觉与意志的坚定的理论,对培养民族正气起了积极作用。”[2]古代推崇的爱国思想包括坚持操守、精忠报国,甚至以身殉国。岳飞浴血奋战、抗击外侮无疑是精忠报国的具体表现,文天祥、史可法等英雄人物也正是这种舍生取义的典范。虽然在当代我们也许不必采取这么激进的方式来体现爱国主义,但是这些英雄们的事迹将永留史册熠熠生辉,他们留给我们的是一种激情,一种不顾一切保卫祖国的爱国热血。
2、团结统一和平友好观念
中国古代倡导“以和为贵”的思想,早在先秦,思想家就提出“亲仁善邻,国之宝也”的思想,反映了中华先民希望天下太平,同其他民族、国家友好相处的愿望。由于这种和谐思想的主导,历史上的中国才会分分合合却始终能让大一统格局得以保留,中华文明也就成为了唯一不曾中断的古文明。而几百年来一直占据主流地位的儒家也主张和谐,注重和谐,这正与我们今天要建设的和谐社会的目标是一致的。《论语·学而》中孔子弟子有若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值得一提的是,自秦汉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如何处理好与周边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是一个巨大的难题。在历史上,虽然有过秦筑长城抵御外袭、汉武帝驱逐匈奴、苏武牧羊、昭君出塞、岳飞抗金等等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冲突,但是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吸引力从未中断,各个民族之间不断的碰撞和融合,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也让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这一理念深入每个中华儿女心中。
3、刻苦耐劳和勤劳勇敢的优秀品质
可以说,刻苦耐劳和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最早形成的民族精神。长期的农耕社会使每个华夏儿女都明白自食其力的重要性,使得勤劳勇敢贯穿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国古代人文思想就包含了劳动对于人的价值意义的重要性,在诸子百家思想中,墨家就有相关的主张。墨家反对不劳而获,主张自食其力。在墨子的观念中,人们只有勤勉劳动,才能安居乐业,丰衣足食。故墨子·非命下》有:“强(勤)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
不仅在农耕方面体现了刻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在科学发展方面也有很多体现。例如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通过刻苦的努力利用割圆术求出了圆周率的第七位,比欧洲国家早了一千一百多年。而在书法、国画、刺绣等艺术方面,哪一样不是付出了艰巨努力才得到感官上的美丽的享受?
(三)近代民族精神(1840年鸦片战争——1919年五四运动)
这是一段不忍回望的历史,紧闭的清朝大门被殖民者的枪炮轰开,中国在清王朝的统治下一步步走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殖民者的打压下,中华大地上可谓满目疮痍。在这个危急存亡的时刻,民族精神突出表现在了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中,每个满怀救国热血的有志之士都能让我们体会到什么叫自强不息,百折不挠。而其中的代表人物有林则徐,关天培,洪秀全,邓世昌,丁汝昌,左宗棠,梁启超,康有为,孙中山等等,代表事件有太平天国起义,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等。1898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发起了资产阶级政治改革,后人称之为戊戌变法。在这次改革中,康有为等人提出了很多改革意见和主张,可谓踌躇满志。可惜的是这场变革最终被封建顽固派制止,其中改革积极分子——戊戌六君子被捕遇害。谭嗣同在《狱中题壁》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他在就义时又发出了“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感叹。虽然这场变革并未能力挽狂澜拯救清政府的没落,却给全国带来了思想潮流的解放,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更体现出了宝贵的民族精神。
在这段艰难时期,是这些爱国者们让我们明白了什么叫坚贞不屈,热爱祖国。
(四)现代民族精神(1919年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
这段时期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了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革命抗战,在这特殊时期民族精神表现出了特殊形式,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白求恩精神,张思德精神,董存瑞精神等等[3]。在这抗战期间,中华民族精神得到了很高的升华,中国涌现出了无数优秀战士,他们以救亡图存为己任,奋起抗战,体现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敢于牺牲,勇于与敌人血战到底的精神,也体现了大公无私,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弃自我利益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支撑,让中国一次又一次从危难中浴火重生,走向再一次的辉煌。
结语:在和平的当代,我们更应该居安思危,积极向上,而我们的中华民族精神也应该从传统中去糟粕而去精华,更要吸收世界各民族国家的先进文化,并不断完善自我。而作为中华儿女的我们,将要将这精神发扬光大,传承于世。注 释:
①袁珂.中国古代神话选译百题[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参考文献:
[1]袁珂.中国古代神话选译百题[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2]冯契.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上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3]朱西周。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演变与时代价值[D] 中共中央党校,2007.
第四篇: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我们的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下面我将从说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这7个方面加以分析和说明,同时本节课将围绕“教什么?”、“怎样教?”以及“为什么这样教?”这三个问题来展开。
一、说教材
(一)内容和地位
本框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题的内容。共包括三目:薪火相传,越燃越旺;永远高擎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书写中华民族精神的新篇章三个方面,容量较大。本框内容是围绕中华民族精神这个核心展开的,既是作为上一框题知识的拓展延伸,又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地位十分重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学生要识记并感悟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与发展;理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现实意义。懂得人人是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2、能力目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经过一堂课的学习之后,学生们要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激发同学的爱国热情,引导他们自觉担负起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责任和义务,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三)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
1、重点:识记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依据:这一知识点比较抽象,所以需重点讲授)
2、难点:让同学们自觉做民族精神的建设者、弘扬者和传播者。(依据:新课标指出:“要注重实践,贴近生活”)
3、关键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依据:只有意识到重要性,才会更加重视民族精神)
二、说学情
高中同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文化观还处在不断形成和完善的过程中,一些同学对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民族精神的认同感还比较弱,通过对本框题的学习后,能进一步培养和完善同学们的三观,从而培养同学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说教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辨清疑点,更好的完成本框的教学目标,本课主要采取了讲授法、案例法、启发式教学等教学方法,以此来引导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说学法:
自学品味、合作探究、活动感悟。
(依据:教法服务于学法,学法又丰富教法。学生在品味、体验、感悟中形成“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思维主线”的互动式课堂教学格局。)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图片、歌曲导入,在课堂一开始,(出示长征图片,播放歌曲《长征》)并提出问题:是什么让这支部队一次次从近乎毁灭的打击中转危为安? 总结:是中华的民族精神,是长征精神。
(二)讲授新课
1、薪火相传,越燃越旺
中华民族能巍然屹立世界民族之林五千年,正是源于伟大的民族精神的滋养与哺育。这部分是本课的重点和关键点的内容,我将采用收集资料感知、欣赏图片感悟、讨论归纳明理三部分来完成。
(1)收集资料感知——民族精神的内涵
课前布置同学收集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名言警句,并在课堂上分享各自收集的资料。然后请几位同学来谈谈他们对民族精神的理解。这就从理性的初步感知到心灵的情感升华,极大地增强了同学们对民族精神的认同感。
(2)欣赏图片感悟——民族精神的丰富与发展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道德践行。”这部分主要采用图片欣赏的方法,让同学们更直观地了解不同的历史时期所体现的不同的民族精神。感受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增强同学们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1)观看图片:有关不同时期的英雄事迹
(2)观看完后请2位同学分别把图片中所体现的民族精神说一说
(小结: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 新中国成立以后: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 新时期:抗震救灾精神、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3)讨论归纳——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关键点)
①讨论:以上的民族精神对不同时期的中国有何重大意义?(把同学分成三个小组,分别代表三个不同时期的民族精神,给2分钟让同学们讨论,然后每组各派一代表来总结本组讨论结果,最后师生结合三个代表的发言共同归纳总结,而后在给以同学们合理的评价,以此鼓励)
(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能一脉相承,代代相传。正是原于民族精神植根于爱国主义的土壤里,融入到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液里。)下面讲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2、永远高擎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 弘扬、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1)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2)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3)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3、书写中华民族精神的新篇章(1)看资料
看教材第80页的资料,了解我国的国家领导人是怎样弘扬民族精神的?(同学来谈谈他们自己的感受。在交流中明白: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和义务弘扬中华民族精神。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更要脚踏实地的做民族精神的建设者、弘扬着和传播者。)(2)说想法
请同学举出现阶段我们弘扬民族精神的活动有哪些。例如:发展红色旅游、唱红色歌曲、评选感动中国人物等等。
(让同学们环顾身边,能感受到民族精神在弘扬;放眼世界,能体味到民族精神在传承。)
(3)怎么做
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和义务弘扬中华民族精神。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更要脚踏实地的做民族精神的建设者、弘扬着和传播者。所以可以在班上组织一个活动:让同学们评选出班上“讲文明懂礼貌的文明之星”、“勤思考善创新的学习之星”(先让同学推举大家都认同的4位同学,然后对他们进行投票,投票结果将在下堂课上公布)以此活动来激发同学们用实际行动做民族精神的践行者和传播者。)
(三)课堂总结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民族精神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突出表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我们的同学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更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建设者,共同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坚信:有你、有我、有她,有我们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中华民族精神一定能代代相传!
(四)布置作业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印象,我给同学们布置了课后作业,让他们各自准备一个项目来体现民族精神。(项目形式是:作文、书画、剪纸、歌曲、小品)让同学们用实际行动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让我们的民族精神代代相传!
六、板书设计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一、薪火相传,越燃越旺:
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
二、永远高擎中华民族精神的火炬
弘扬、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1、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2、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3、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三、书写中华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建设者
七、说教学反思
通过本堂课的知识讲解之后,我会让学生们根据板书来进行知识总结,让学生注意知识之间的内在结构、逻辑关系,把课堂所学的知识尽快的转化为自己的认识。也让学生注意培育自己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第五篇:中华民族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背景:
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有强大的精神支撑。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在该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逐步发展,为该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品格风范和文化传统的总和。它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能够使人心凝聚、精神振奋,使一个民族成为有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民族。尤其在当今世界,民族精神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是维护一个民族稳定和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始终没有中断、延续5000多年发展至今的文明。中华民族何以历经磨难而信念愈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呢?其奥秘就是有博大精深、底蕴无穷的中华民族精神的有力支撑。中华民族优秀儿女在创造辉煌历史的进程中,依托历史悠久、富有生命力的文化传统,不断培育、积累和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往今来千千万万中国人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何理解“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既是源远流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而不断充实和发展自己的内涵,使民族精神不断吸纳时代精神,使时代精神不断融入民族精神,实现民族性和时代性的有机统一。这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始终保持强大生命力的根源所在。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既珍惜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紧跟时代步伐,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培育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九八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和抗雪灾精神等等。它们都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升华,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对于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中的一个又一个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构成了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巨大精神动力。
如何理解“抗震救灾精神”在“中华民族精神”中的重要意义:
一、在这次抗震救灾中,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再一次得到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其突出表现就是爱祖国与爱人民的高度统一。党和政府在抗震救灾中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一切为民、把人民的生命和利益放在至高无上地位的执政理念。地震发生不到半小时,胡锦涛总书记就做出重要指示,党中央召开紧急会议,要求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两个小时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就飞往灾区,到一线指挥救灾工作。四川等受灾省份各级党委、政府和中央有关部门紧急行动,抢险救援、医疗卫生、群众生活安置、基础设施抢修、资金物资保障、信息发布等工作有序进行。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大力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集中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支援灾区,给受灾群众送去温暖和爱心。全中国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都紧急行动起来,捐钱、捐物、献血,为抗灾行动出力,为灾区人民解忧。所有这些,都是爱国主义精神的生动写照。
二、在这次抗震救灾中,“万众一心、同舟共济” 的伟大民族精神再一次得到弘扬和培育。在这次抗震救灾斗争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充分发挥了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组织力量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展示了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整体形象,充分表现了在灾难面前顶天立地的崇高精神境界;在这次抗震救灾斗争中,中华儿女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灾难面前的不屈不挠、舍己救人的人间大爱、拯救生命的坚定从容、忠于职守的高度责任、共克时艰的戮力同心等等,都为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精神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三、在这次抗震救灾中,中华民族的“团结互助,自强不息”精神再一次得到弘扬和培育。民族凝聚力可以化为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全国大团结、大协作精神。汶川大地震带来的灾难现状是残酷的,但全国军民对灾区的火速支援,特别是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所表现出来的社会主义团结互助精神却让人温暖、令人赞叹。正是这种精神,给灾区人民带来了希望,激励人们擦干眼泪,奋勇前行,用信心去创造美好的新家园。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各路救灾大军面对灾难,无所畏惧,顽强拼搏,坚韧不拔,绝不言弃,这正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生动体现。这次地震给灾区带来的破坏是毁灭性的,房屋倒塌、交通阻塞、通讯中断,人员死伤惨重,余震接连发生。就是在这种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参加救援的各路大军,没有被灾难所吓倒,没有被困难所阻挡,为第一时间抵达灾区,为拯救更多的生命,为以最快的速度恢复交通,为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生活,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经历了种种艰辛,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慷慨赴难的英雄主义气概,这种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正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展现。
四、在这次抗震救灾中,中华民族“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的精神再一次得到弘扬和培育。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民族精神,其要旨就在于以人为本位,尊重人的价值,关注人的生存,重视人的发展。“抢救人民群众生命是首要任务”,“只要有一线希望,只要有一点生还可能,我们就要作出百倍努力。”“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胡锦涛总书记在抗震救灾第一线发出的铿锵有力的话语,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博大情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顽强奋斗的英雄气概。当各路救灾大军到达灾区后,首要任务是救人,在集中力量从废墟里抢救被掩埋人员、抢救生还者的同时,组织足够的力量救治伤员、安抚伤员。这种对生命的尊重,对生命的珍视,是人文精神张扬的体现。同时,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对于受灾群众的安置,也充满了人文关怀。400多万人的衣食住行,被安排得有条不紊,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这种对人的生存境遇的关注,其实也是人文精神的展现。同时,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在此期间,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也可以说是自盘古开天地以来我们中国第一次为普通百姓设立全国哀悼日,这种对遇难同胞的哀悼,也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和关爱。怎样“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伟大的事业需要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推动着伟大的事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共同愿望和庄严使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始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要全民动员。我们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着力建设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各个行业、各个阶层都要重视并为此努力。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不仅是学校等教育部门及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的循循善诱,而应是关乎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全民总动员。要让13亿中华儿女都清醒地意识到,增强民族意识,弘扬民族精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肩负的历史使命。
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要与时俱进。时代在前进,形势在发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要紧扣时代脉搏,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充实其深刻内涵,以适应时代发展之需要。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九八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和抗雪灾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这些都是中华儿女弘扬民族精神的英雄壮举,是我们民族的自豪与骄傲,也将给民族精神注入时代新的血液,是激励我们不断向前的精神食粮和动力源泉。这也要求我们要多研究时势,多结合实际,多以发展的眼光和求实的态度来诠释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而不是教条式的肤浅理解。
三、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要注重树立先进典型。充分发挥英雄模范人物的带动、示范作用,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一条重要途径。我们在实践中要善于发现和推广先进典型,大力宣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使人们学有榜样、赶有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