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我国的形成和发展历程

时间:2019-05-13 20:09: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我国的形成和发展历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我国的形成和发展历程》。

第一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我国的形成和发展历程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我国的形成和发展历程

◇1949年9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正式将民族区域自治作为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确立下来,民族区域自治载入具有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实现了由民族政策到国家制度的转变,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我国的正式确立。

◇195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着重规定了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权利和自治权利,是民族区域自治迈向法律化、制度化的第一步。

◇1954年9月通过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总结了建国以来解决民族问题的经验,对我国的民族政策作了更完善的规定。◇1955年10月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8年3月成立了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10月成立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到1958年,我国已有八十三个民族自治地方。

◇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的过程中,由于推行政社合一,已建立的民族乡除了个别的保留了民族人民公社的名称外,统统被取消了。而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左”的思想更达到了极致,几乎使所有的民族自治地方都名存实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重申,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建设开始起步,特别是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更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1984年5月31日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标志着我国民族法制建设走向新的历史阶段,同时说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经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至此,我国已基本形成以宪法为核心,民族区域自治法为主干,包括民族自治地方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民族自治法制体系,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作为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已具备了较完备的形式,并在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实现民族繁荣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新形势下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1985年——现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以来,民族区域自治,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和完善。截至2003年底,中国共建立了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其中包括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

◇民族法制建设方面,1984年以后,按照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和授权,民族自治地方先后制定了一系列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截至2003年底,民族自治地方共制定自治条例133个、单行条例384个,民族自治地方根据本地的实际,对婚姻法、继承法、选举法、土地法、草原法等法律的变通和补充规定有68件。

◇2001年2月2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决定》,明确地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删去了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自治权,充实了许多关于经济建设、教育文化、财政管理等方面的自治权。

◇2005年5月11日国务院通过《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并于5月31日实施,进一步完善了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制度。

第二篇:记述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历程

从年前迎接解放军入藏的曾祖母,到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成长为著名藏族艺术家的母亲和姨妈,再到正在幸福求学的自己,丹增敏吉说:“在我们家庭中,跨越四代的女性共同见证了西藏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

西藏妇女在过去几十年命运发生的变化是中国各少数民族生活变化的缩影。自年中国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以来,各少数民族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指引下,都经历了改天换地的伟大历程。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华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举。这一制度的发端,可以追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

年月,中国共产党在如今上海的老成都北路一座典型的石库门建筑里,举行了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大会通过的宣言中,首次提出了党在民族问题上的主张。

而此后近年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不断发展和丰富民族区域或民族地方自治的思想,使之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问题解决之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在民族问题上实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的民族区域自治,而没有采取联邦制或其他形式,是由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民族问题专家毛公宁指出,作为保证中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共同繁荣发展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民族平等”的基本理念。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民族工作也被摆上党和国家的重要议事日程。识别民族成分、建立民族自治地方、成立管理民族事务的专门机构等一系列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新中国的民族事业开始大踏步前进。

谈到中国共产党在多年前的创举,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杨晶说:“这些工作使各民族以平等的身份成为国家的主人,使各族群众共同参与国家事务的夙愿得以实现。”

初夏的科尔沁草原上,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的人民把一场大型民族歌舞《兴安的述说》献给即将迎来岁生日的中国共产党,这台歌舞也是内蒙古自治区诞生地的人民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礼赞。

年月,中国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在兴安盟宣告成立。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的同一时期,党在山东、晋察冀、琼崖等几个解放区也建立起少数民族自治政权,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在从乡到省的各级政权建设中都有了成功的实践。

年月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区域,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至此,民族区域自治被正式确定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中国政府开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全面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年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年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年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年月,西藏自治区成立。

据统计,截至年底,我国共建立个民族自治地方,包括个自治区、个自治州、个自治县(旗)。

在民族自治地方普遍建立的同时,中华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律制度也在不断完善。

从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民族区域自治确定为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策,到年的《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对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自治机关的组成、自治机关的自治权利等重要事项作出明确规定;从年以宪法的形式确认这一制度,到年通过民族区域自治法,实现政策、制度、法律三位一体;从年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际对民族区域自治法进行修改,到年发布《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我国目前初步形成了包括宪法、基本法、其他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以及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等的民族法规体系,在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建立和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不断完善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指引下,中国众多的民族自治地方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主安排、管理、发展经济建设事业,自主发展各项文化社会事业,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到年底,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公路总里程达到万公里,乡镇通公路比重达到%,建制村通公路比重达到%。青藏铁路、南疆铁路等一批重点工程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新建铁路里程达到万公里以上。

民族地区经济实现跨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壮大。新疆的棉花产量居全国首位,广西成为全国最大的蔗糖生产和综合利用基地,青海是全国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云南是亚洲最大的花卉生产基地……

而伴随经济建设成就的,还有民族地区社会建设的扎实推进、民生改善的显著成效以及生态建设的力度加大、局部生态的明显改善。

年月,欢庆的歌声飘扬在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上空,东乡族自治县周年县庆典礼

隆重举行。年的发展历程中,南阳渠灌溉工程使东乡的土地不再干涸,累计兴修的万亩梯田布满山间;绕满山梁的公路让居住在大山深沟中的东乡人民出行更加便捷,县城所在的锁阳镇通过扩容,各项城市功能初步体现。与此同时,民族习俗和文化也得到传承和发扬,涌现出花儿演唱家何清祥等一批优秀民族艺术工作者……

成吉思汗代嫡孙、最后一位蒙古王爷

奇忠义用这样一段话道出了中国各少数民族人民的心声:“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保障了少数民族的权益。这一政策是任何民族历史上所没有过的,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个民族的共同创举!”

第三篇: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A)

资源信息表

题: 第六课

国家统一

民族团结 第二节

维护我国的民族团结

第三框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A)(教学设计)关键词: 教学设计 高二年级第二学期

国家统一

民族团结

维护我国的民族团结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描

述:

一、教学目标

二、课前准备

三、教学过程

四、学习训练与评价提示

五、教学设计说明 学

科: 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思想政治》 作

者: 教学设计:

徐晓兰 指导教师:

印伟 单

位: 上海市嘉定区封浜中学 上海市嘉定区教师进修学院 地

址:

Email:

第六课 国家统一 民族团结 第二节

维护我国的民族团结

第三框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A)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运用情景教学、讨论教学、问题教学、启发式教学,学生整理、归纳所获得的各种信息的能力得到提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进一步明确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性,能以自觉维护我国的民族团结为己任。

二、学前准备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我国关于少数民族生活的图片、民族英雄的事例及相关具体政策。

2.教师:整合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媒体演示】中国地图(要求学生指出我国一些主要的自治区的具体位置)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讨论交流】为什么我国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生:(略)

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

1、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依据。

【知识窗】教材P50

2、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基础。

【媒体演示】回族抗日英雄马本斋

马本斋(1901年-1944年),回族,河北献县人。抗日战争爆发后,马本斋组织了60人的回民抗日武装,同日本侵略者进行斗争。1938年初马本斋和党取得了联系。在吕正操支持帮助下,1938年7月他的部队改编为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教导总队,马本斋任总队长。在党的领导下,马本斋对队伍进行了整顿,加强了党对部队的领导,队伍很快由三四百人发展到六七百人。同年10月,马本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9年,回民教导总队改名为回民支队,马本斋任支队司令员。1937年至1944年,马本斋率部经历大小战斗870余次,歼灭日伪军3.6万余人,战果显著,八路军冀中军区授予回民支队“无攻不克,无坚不摧,打不垮,拖不烂的铁军”的锦旗。

【归纳】中国各族人民只有更加紧密地团结和联合起来,才能维护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

3、各民族小聚居、大杂居的人口分布格局,各地区资源条件和发展的差距,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现实条件。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以维护国家的统一为前提的。

(1)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同全国其他行政区域一样,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的一部分。

(2)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政权机关,是在中央政权机关领导下建立的一级地方政权,必须受上级政权机关的领导。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全国人民同样也是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根本大法,必须共同遵守执行。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

西藏是藏民族聚居区,藏族占全自治区总人口的95%,汉族和回、珞巴、门巴等其他民族人口占5%。西藏和平解放尤其是民主改革后,生活在雪域高原上的各民族和睦相处,同舟共济,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通过自治机关来行使自治权的。

【相关链接】教材P52

【思考探究】 比较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与特别行政区、经济特区的区别和联系。

民族区域自治 特别行政区 经济特区 区别 目的 社会稳定,解决民族问题 和平统一祖国

发展经济,促进现代化建设

实行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

权限

可根据本地区、本民族的实际,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令、政策的自治权 拥有除外交、国防外的高度自治权

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经济管理政策

范围

主要是五大民族自治区 港、澳、台

主要是沿海开放城市 联系

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方行政区,与中央都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都不是国家主权实体

四、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

【思考探究】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何重要作用?

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了少数民族管理国家大事和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民族权利。

【媒体演示】1965年9月1日至9日,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正式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实现了西藏社会制度的历史性跨越,开辟了西藏从专制走向民主的新时代。

在西藏,人民选出的各级人大代表中,以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为主,充分体现了民族区域自治的特点。西藏现有各级人大代表35161名,其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代表在全国和自治区人大代表中占70%以上,在县级人大代表中占85%以上,在乡级人大代表中占95%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有力地保证了西藏各族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

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的权利,结合西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行使地方立法权,共制定了230余件地方性法规和具有法规性质的决议、决定。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捍卫国家的统一与安全。

由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大大激发了少数民族人民爱民族、爱祖国的深厚感情,自觉地同全国人民和人民解放军一起,担负起保卫边疆、捍卫国家统一的光荣职责。

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事业。

【媒体演示】改革开放以来,藏族和各兄弟民族间的经济技术交流日益频繁,进一步增强了各民族间的凝聚力。自1995年以来,15个省市已先后派出1200多名优秀中青年干部到西藏7地市工作,并投入大量资金,实施大批项目,开展多种形式、各个层次的联合与协作,对口援助西藏经济发展,使西藏人民充分享受到了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在后藏谷地日喀则,上海市投资援建了日喀则上下水工程、日喀则上海广场等数十个项目,表达了上海人民对藏族兄妹的深厚情谊。在藏民族的发祥地山南地区,湖南湖北两省计划在今后5年共同投资1000万元,为山南培养1000名当地稀缺的各类建设人才......。

【归纳】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可以在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地区优势的同时,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和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步伐,实现各地区的共同发展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四.学习训练与评价:

组织学生通过上网搜集相关资料,对所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一个大致了解。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总结归纳。

五.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设计立足于学生身边的实际情况,着眼于学生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学生参与各项课内和课外的实践活动,将学生的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培养构建良好民族关系的情感,使学生树立把维护我国的民族团结为己任的信念。由于新教材的学习内容完全是根据现实生活背景来设置,并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为此我在设计教学时更加密切联系学生周围的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善于从身边发现问题;帮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现实的习惯,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从情感上的动机转变为行动,在潜移默化中把构建良好民族关系作为自己的一种行动准则。

本节课教学过程,要实现由学生接受式的听转化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合作,整堂课做到“听”、“做”、“想”、“讲”有机的统一。

教学设计:上海市嘉定区封浜中学

徐晓兰

指导教师:上海市嘉定区教师进修学院

印伟

第四篇:浅谈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浅谈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内容提要: 我们党和国家把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有其必然性的,是根据马列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原则,结合我国的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民族情况)决定的。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形成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指导,我国的现实国情、民族的分布和发展状况是这一制度得以发挥作用的现实土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关键字: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历史条件 形成过程 重要作用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内,在国家统一领导下,按照宪法规定,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实现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地方性事务①。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新中国作出民族区域自治这一重大历史抉择,是基于对中国国情和民族问题实际的正确把握。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依据;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祖国的独立和统一;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和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促进少数民族的进步和发展,有利于各民族的团结、共同繁荣和发展;有利于现代化建设和国家的发展。

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我国的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

我们党和国家把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有其必然性的,是根据马列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原则,结合我国的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民族情况)决定的。

从历史情况来说,我国在政治制度方面长期存在两大主要特点:一是它的统一性,二是中央集权。早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就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结束了长期诸侯割据的局面,统一了战乱频繁的中国,建立起了中央集权制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0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国家统一则国力强盛、民族团结、人民生活安定;国家分裂则国家衰败、民族分争、人民困苦。我国在解放后建立民族区域自治,保持了国家的统一,符合我国的历史传统,符合我国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从现实情况来说,首先,我国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多,少数民族人口少,地大物博,经济文化比较落后。这种情况决定了汉族和少数民族只有在统一国家内团结互助,通力合作,才能得到共同的发展。第二,我国民族分布情况复杂,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特点显著,只有具有很大灵活性的民族区域自治才能适应。在各少数民族聚居区建立与其经济、政治条件相称的不同规模的自治地方,才能适应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和最大限度的满足少数民族人民的自治要求。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我国各民族之间形成了经济、文化、政治上的密切联系。我国民族关系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各民族和则两利,分则两害。只有在统一国家中采用民族区域自治这种形式,才能适应并促进民族关系的发展。

各民在长期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中,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中,不但建立了工人阶级同农民以及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也使我国各民族人民进一步团结起来,结成了血肉不可分离的联系。这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基础。

二、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形成过程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最早萌芽于中共“二大”以后到“九·一八”事变前这一时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序言

期。其要点是帮助各少数民族独立自决。1922年2月的中共“二大”文件提出:“蒙古、西藏、回疆三部实行自治,为民主自治邦;在自由联邦制原则上,联合蒙古、西藏、回疆,建立中华联邦共和国”。这一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思想的最初阶段,基本观点是帮助各少数民族独立自决,建立联邦制国家。中国共产党民族区域自治理论形成于抗日战争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此时的政策立足点从“民族自决”、建立联邦制等观念发展为在统一国家内建立自治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1947年,我国的第一个省级的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建立,它的成立在形式上确立了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新中国成立伊始,党和国家便加大了实施民族自治工作的力度,至1952年,我国全国范围内建立了130个省、专区、县和县辖区等不同行政级别的民族自治地方。1952年8月我国第一个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专门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出台,它的颁布实施在法律角度上确立了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此后,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向前推进和发展。“文革”期间,全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都在不同程度上遭到了破坏,民族区域制度也难以幸免。这一时期,少数民族的权利遭到侵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名存实亡,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才得以恢复,“八二宪法”继承并发展了“五四宪法”中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规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逐步落到实处,民族自治地方大力发展经济建设和政治文化建设,各民族的繁荣和稳定不断向前推进,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入了崭新的时期。

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形成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指导,我国的现实国情、民族的分布和发展状况是这一制度得以发挥作用的现实土壤,二者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分别证明了在我国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要性。

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重要作用

虽然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但世界并不太平。一些国家和地区由于民族问题引发的冲突还时有发生,有的酿成局部战争,严重影响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在这方面,中国没有出现大的问题,原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在于我国实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权利,使民主政治在更大范围内得以实现,推进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

政治平等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础,由于民族区域自治固有的灵活性,它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少数民族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要求,能保障少数民族行使当家作主、参与国家和本地区内部事务管理的民主平等和平等自治权利。这主要体现在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享有广泛的自治权利。

1、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各民族人民拥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通过选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组成自治机关,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同时,各少数民族还通过选出本民族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

2、享有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权利。截至 2003 年底,民族自治地方共制定自治条例133个、单行条例 384 个,民族自治地方根据本地的实际,对婚姻法、继承法、选举法、土地法、草原法等法律作出的变通和补充规定有 68 件①。

3、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合法的正常宗教活动。

4、享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按照传统风俗习惯生活及进行社会活动的权利和自由。2003 年底,我国有 22 个少数民族使用 28 种本民族文字。在我国,无论在司法、行政、教育等领域还是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都得到广泛使用。①数据来自:百度文库,佚名,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所取得的成就,http://www.xiexiebang.com

此外,还拥有自主安排、管理、发展经济建设事业,自主发展教育、科技、文化等其他各项事业的权利。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表现形式,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一同表述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三大形式。这使我国的民主政治在更大范围内得到了实现。另外,《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实施与修订不仅是民族区域自治有效贯彻落实的有力保障,同时,它使我国的法律体系更加健全,有力地推进了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调动了各民族的积极性,有利于各民族自身及其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

1、民族区域自治的实现,开创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内部事务的新阶段。少数民族可以根据本民族、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因地制宜的发展各项事业。这就能够最广泛的调动少数民族群众的积极性,使少数民族人民都以主人翁姿态投入到国家和地方的建设中。

民族自身的发展进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促进人的发展,是通过发展科技、教育、体育、卫生等各项事业来实现的。其中,教育水平显著提高,医疗卫生事业持续进步。2003 年,民族自治地方有各级各类学校 83726 所,在校学生 2943 万人,比 1952 年增加了5倍。13个少数民族预期寿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二是对各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法律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保障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民族风俗习惯的权利,保障各民族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等等。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经济功能首先表现为自治机关把管理经济、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与此同时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拥有发展经济的自主权,民族自治地方在不违反宪法和法律的原则下,有权采用特殊政策和灵活的措施发展生产,这给了自治地方行使权利、发挥积极性和创造力的极大空间。此外,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地域辽阔、资源丰富,这是国家经济建设和民族地区或的发展的物质基础。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法管理本地方的自然资源,并可以根据法律的规定和国家的规划,优先合理的开发利用。国家在民族自治地方进行资源开发是,要对该自治地方进行适当的经济补偿。

3、国家、社会、民族的发展进步,离不开文化的繁荣。民族自治地方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也是民族文化荟萃的地方,所以,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和发展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功能之一历史文化典籍,保护民。自治机关负责组织、支持有关部门和单位,收集、整理、翻译和出版民族族的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他重要历史文化遗产。

(三)民族区域自治有力于协调各民族间关系,达到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的目的

解放前,由于历代统治阶级推行的民族压迫政策,民族之间的歧视、隔阂、斗争十分严重。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疏通改善民族关系,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隔阂,加强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互助合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同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不仅要保障自治民族的自治权利,同时又保障本地区各民族享有平等的权利,要帮助本地区其他民族建立相应的自治县、自治乡。这些都有利于促进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大部分居住在边疆。边疆的稳定对国家的安定和统一至关重要。作为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形式的民族区域自治的实施,有利于加强人民民主专政,有利于抵御外来的侵略和颠覆,有利于打击国内民族分裂主义分子的活动,从而巩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

四、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对策建议

在当今我国,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和进步,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是促进民族自治意志的提升、自治能力的提高的基础性条件。加大民族自治地区经济的发展力度,缩小与东南沿海发达城市的距离,才能更加有利于的促进各民族的团结。

第二,注重对少数民族地区人才的培养。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少数民族地区也不例外。完善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机制,调整人才机构,提高人口素质,是发展民族自治地方的重中之重。以人才带动经济文明的发展,促进政治文明的进步,还要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干部的作用。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是一个持久的过程,有关机构要在实际的政治生活中及时发现矛盾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有关专家学者也要做到学有所用,研有所用,将理论与实践做到较好的结合,促进各民族的团结与融合,推动各民族的繁荣与发展,逐步完善我国的民族政策。同时也要发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把各族人民的力量凝聚起来,把各族人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各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发挥出来,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陈云生.中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

2.金炳镐.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概论(修订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3.王铁志、沙伯力主编.国际视野中的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出版社,2002年

4、浦兴祖.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

5、陈国新,杜玉银.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发展史.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

6、陈云生.中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

7、丁龙召、李晶主编.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

第五篇: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

内容目标

提示与建议

三、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3.10阐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了解我国的基本宗教政策。

¨ 用各民族互助的实例,说明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表达全国人民珍惜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愿望。

¨ 结合《民族区域自治法》有关自治权的规定,用实例说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 正确理解和把握宪法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

3.11概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 综合有关资料和事例,说明*******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国家的权力,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

¨ 综合有关资料和事例说明: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重难点

1.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三、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 3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种民主的真实性需要制度的保障,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党制度,今天再给大家介绍两种制度(政策),它保障着少数民族人民和信教群众也享有广泛而真实的民主。

二、正文

一、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学生活动:p74的“探究与共享”

(通过对有关x藏解放前和解放后图片、数据的对比,说明x藏实现历史性跨越得益于我国实施的正确的民族政策。)(一)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学生活动:结合中华民族分布地图,选择自己所了解的民族,举例印证p75的观点。

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辽阔的边疆;各族人民共同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和文化;各族人民共同扞卫了祖国的独立和尊严;各族人民共同参加了推翻“三座大山”的革命,创立了新中国。

举例:国家民委主任李德洙:我国少数民族可以概括五个字,第一个是多。55个少数民族,成分也多,人口也多;第二个是大,少数民族地区占地面积大,占全国面积的64%;第三个是长。历史很长,我国是自古以来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各民族共同缔造和扞卫祖国,共同创造发展中华民族的文化,这个历史的特点和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原苏联完全不同,有自己历史的特点。第四个特点是边,边疆的边,我国少数民族大部分聚集在边疆地区,我举一个数字讲,我国陆地边境线是22000公里,其中19000公里占少数民族地区。还有一个特点我不愿意说,但不得不说,相对来说和全国相比,穷。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数的8.41%,却占贫困人口45%。2.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

学生活动:阅读p1/78的内容,举例分析为什么我国能够形成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原因分析:(2)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的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3)平等团结互助的关系得到法律的保障(宪法)(4)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处理民族关系

举例:旧x藏5%的农奴主压迫95%的藏族同胞。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学生活动:阅读p-2/75-1/76,举例分析三大原则的相关内容。(1)民族平等──首要原则

基本内涵:a.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 b.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依法平等享有权利,履行义务

举例:p76的全国人大的少数民族代表分布图(2)民族团结──重要原则

a.基本含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形成了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

b.意义: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恶化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举例:中国的x疆东突事件和巴以冲突等说明问题。(3)各民族共同繁荣──根本原则

a.基本含义: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b.原因分析:这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共同富裕)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学生活动:结合漫画“输血与造血”,你觉得怎样才能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学生活动:阅读p77,了解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意义。(4)三大原则的关系

a.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b.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d.各民族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障.(二)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1.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得到法律的确认,也是各族人民的现实体验,要珍惜并巩固发展它。

学生活动:“忆一忆”为什么我国能够形成新型的民族关系(见上)2.处理好民族关系既是国家的重大问题,又是人们生活中必须面对的具体问题。(1)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是每个公民的义务。(2)作为当代学生,要把巩固民族关系付诸行动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学生活动:背景材料:“车臣危机的由来”,引导学生思考民族团结对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的意义。

(那么,我们国家是如何处理民族关系的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过渡〕为了落实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三大原则,特别是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共同繁荣,我国在制度上也给予了保证。

学生活动:阅读p-2/79,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含义,并进行概念的解析。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含义

──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使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物)概念解析: 根本前提:国家的统一领导

实现形式: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2.民族自治地方与自治机关

(1)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举例:中华民族自治地方155个[包括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云南省共有8个自治州、29个自治县;最早成立的自治区是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5月1日成立。最早成立的自治州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1950年11月24日成立。最早成立的自治县是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1950年5月6日成立。

(2)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享有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享有和行使自治权

学生活动:思考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与江苏省的区别联系,进而突出其双重性地位。

共同点:都是国家统一领导下的国家地方行政区域(补充共性的事例,如: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其政府都是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国家地方行政机关)不同点:依法享有自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突出只有一定的自治权,没有司法终审权。)3.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1)自治权的含义

是自治机关根据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

(2)主要的自治权

学生活动:阅读p80,把对应的自治权的序号填在右侧的圆圈内。

第一,立法自治权

举例:据统计,自1965年以来,x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共制定了220件地方性法规和单性条例。其中包括《x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管理条例》《x藏自治区环境管理条例》《x藏自治区对外国人来藏登山管理条例》《x藏自治区信访条例》《x藏自治区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的决定》《关于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反对分裂活动的决议》《关于严厉打击“赔命金”违法犯罪行为的决定》等。

第二,变通执行权

举例:在执行全国性法定节假日的基础上,x藏自治区还将“藏历新年”、“雪顿节”等藏民族的传统节日列入自治区的节假日;根据x藏特殊的自然地理因素,x藏自治区将职工的周工作时间规定为35小时,比全国法定工作时间少5小时;1981年,x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从x藏少数民族历史婚俗等实际情况出发,通过了《x藏自治区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变通条例》,将《婚姻法》规定的男女法定婚姻分别降低两岁,并规定对执行变通条例之前已经形成一妻多夫或一夫多妻婚姻关系,凡不主动提出解除婚姻关系者,准以维持。

第三,经济自治权

举例:在税收方面,全国只有x藏一直执行比全国低3个百分点的税收优惠政策,而且对农牧民一直免收各种税费;在金融方面,x藏一直实行比全国低两个百分点的优惠贷款利率和低保险费率政策。第四,文化管理自治权

举例:对农牧民实行免费医疗,农牧民子女上学实行免费吃住等政策。据统计,x藏自治区成立以来的近40年间,x藏财政支出共计875.86亿元,其中的94.9%来自中央补贴。近十年来,共计援藏干部2000多人,援助资金及物资101.66亿元(不含中央同期的117个援建项目的资金)第五,其他自治权

举例:《可可西里行动》(导演:陆川)保护藏羚羊的“野牦牛队”的巡山保护队(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学生活动:阅读p1/81—3/82,思考为什么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历史特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社会基础

现实情况──“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社会基础

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民族关系──────政治基础 2.现实意义(显着的优越性)(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

举例:从x疆高级人民法院获悉,原东突伊斯兰圣战者组织首要分子吾吉买买提·阿巴斯近日被依法判处死刑。“东突”势力的主要恐怖活动:爆炸、暗杀、袭击警察和政府机关、实施投毒、纵火,策划、组织骚乱、**事件;2000年3月,吉尔吉斯斯坦“维吾尔青年联盟”主席尼合买提·波萨科夫因拒绝与恐怖组织“东突解放组织”合作,被该组织成员枪杀在家门口。1996年8月27日,6名恐怖分子身着迷彩服,乘车到叶城县江格勒斯乡政府,割断电话线,杀死副乡长和在此值班的一名警察。自1990年至2001年,境内外“东突”恐怖势力在中国x疆境内制造了至少200余起恐怖暴力事件,造成各民族群众、基层干部、宗教人士等162人丧生。440多人受伤。

参加邓小平、张运逸等同志领导的百色起义的壮族领袖人物是韦拨群。##书写挽词的内容是:马本斋同志不死。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举例:到2003年底,中国有22个少数民族使用28种本民族文字, 开斋节期间,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的公民均放假一天,工资照发。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少数民族代表415名,占代表总数的13.91%,高于人口比例5.5个百分点。每个民族都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口在百万以上的民族都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举例: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1%。11个因人口较少且聚居区域较小而没有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中9个建有民族乡。人口在1万以下的民族有7个:高山族、塔塔尔族、独龙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

截至2003年底,中国共建立了13所民族高等院校,主要用于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在中国的5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族、满族使用汉语外,其余53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举例:2003年,中华民族自治地方国内生产总值(gdp)完成10381亿元人民币,首次突破万亿元人民币大关。1994-2003年,民族自治地方gdp年均增速为9、8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1个百分点。

三、我国的宗教政策

学生活动:阅读“印度教派冲突”的材料,思考这对我国处理宗教问题有何借鉴意义? “2002年3月,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再次爆发大规模的宗教冲突,截止5日,至少已造成499人丧生,其中有73 人是警方为了维持秩序而开枪击毙的。据报道,3日当天,4名穆斯林在古吉拉特邦代奥克尔镇遭到印度教徒的袭击被烧死,警方开枪打死了2名袭击者。在凯达区,印度教徒继续在3个村庄进行袭击穆斯林的行动,警方开枪打死4名袭击者,另外3人在械斗中丧生。当天的骚乱还蔓延到印度中部省份北方邦。3日,当地发生印度教徒与穆斯林冲突的事件,一名穆斯林被打死。此次教派冲突是印度自1993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1993年在孟买爆发的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的暴力冲突造成800人丧生。”

(──我国必须重视宗教问题的处理,这关系国家的安定团结和社会的稳定)(一)全面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

我国对待宗教的态度是: ──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1.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信与不信的自由;信这个教与信那个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内有信这个派与信那个派的自由;有过去信现在不信,也有过去不信现在信的自由。

理解:政策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

另一方面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学生活动:宗教自由不是没有任何约束的,是与法律的约束相一致的。2.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

辩证理解:权利+义务

举例:宗教活动应该在宗教场所内进行,不能到处搞祭祀。3.政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政府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是为了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动,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

举例:抵制“###”邪教

4.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举例:前些天,凡蒂冈干涉我国部分天主教选地方主教的问题;5.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1)要求他们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的领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2)要求他们从事的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与民族的整体利益(3)支持他们努力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

(4)支持他们与各族人民一道反对一切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为民族团结、社会发展和祖国统一多作贡献(二)弘扬科学精神

1.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形成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

──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是鼓励人们信仰宗教。而是要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坚持社会主义的三个文明的建设,在全社会弘扬科学精神。

2.中学生要接受无神论宣传教育,弘扬科学精神,树立科学世界观 举例:考试前烧香拜佛(某寺庙中碰到了两个特意赶到这里烧第一炷香的高考生。第二天就开始录取了,心里没什么底儿,到这儿来烧香希望能求个心理安慰。)中国现有各种宗教信徒1亿多人,其中,基督教徒超过1000万,;天主教徒400万;信仰伊斯兰教的10个少数民族人口1800万。截止1996年的统计,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天主教共有场所8.5万余处,宗教教职人员30万人,宗教团体3000多个,宗教院校74所,中国宗教界与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宗教组织保持着交往和联系。宗教界人士还广泛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其中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1.7万人。

请看以下实例: ——新中国建立前能去沙特朝觐的穆斯林屈指可数。近十多年来,有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组织包机,已有五万多中国穆斯林安全、顺利完成朝觐。

——x藏的大昭寺,新旧有别。

——香港的天坛大佛使人流连忘返。在内地这样的大佛已建了好几座,如无锡的灵山大佛。

——中国最南端的城市三亚,依山濒海新建了规模宏大、环境幽雅的南山寺,现正在填海修建108米高的“南山观音”,与纽约的自由女神像媲美。

宗教界人士说,当今中国,“在宪法和法律的保障下,我们享受着全面的、充分的宗教信仰自由。对于我们宗教界来说,这是当之无愧的黄金时期。”

三、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我国关于民族和宗教问题的制度政策,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三大原则是辩证统一的,这要求具体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少数民族人民能够真正地当家作主。民族问题往往与宗教是紧密相连的,我国在宗教问题上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既保护信教的自由,也保护不信教的自由,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中学生更要自觉加强科学精神的学习,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作业设置: 1.收集资料,进行历史和现实的对比,体会民族政策对少数民族发展的重要意义。2.完成《评价手册》的相关部分。

下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我国的形成和发展历程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我国的形成和发展历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教案

    课时教案 周次 授课人:田慧 学科:民族政策常识 6年级序号:6 课题: 第三课 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懂得理解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实行民......

    投资银行在我国发展的历程

    投资银行在我国发展的历程 张月婷11402990215 金融一班 投资银行( investment banking,corporate finance)是主要从事证券发行、承销、交易、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投资分......

    市场调研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市场调研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市场调研指对营销决策相关数据进行计划、收集和分析并把分析结果向管理者沟通的过程。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整理和分析有关供......

    我国物业管理发展历程

    我国物业管理的发展历程 张昭 (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宁夏银川 750021) 摘要:文章通过回顾我国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历程,对我国物业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所存在的主要......

    我国物业管理发展历程

    我国物业管理发展历程 任彬 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遇到许多机遇,面对更多的挑战。 关键词:物业管理 历史 问题 趋势(宁夏大学医院环境学院宁夏银川西夏区贺兰西路498号750021) 摘要......

    我国工伤保险发展历程

    我国工伤保险发展历程 在我国,立法始于50年代初。此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的改变,工伤保险制度经历了逐步发展和改革的过程。大致可分为首次立法及......

    我国手枪发展历程

    题目:中国手枪发展 1、教学目标: (1)掌握我国手枪的发展历程 (2)了解世界前十性能最佳手枪 (3)熟练掌握QSG92 2、教学重点: 讲解我国手枪发展历程,介绍世界前十性能最佳手枪,详解QSG92......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测试题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测试题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2011年5月22日《人民日报》报道,西藏各级人大代表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