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与民族团结的关系(民族理论论文)

时间:2019-05-13 20:07: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当代大学生与民族团结的关系(民族理论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当代大学生与民族团结的关系(民族理论论文)》。

第一篇:当代大学生与民族团结的关系(民族理论论文)

当代大学生与维护民族团结的关系

摘要:

民族的问题与祖国的发展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民族团结,才会有安定的社会环境;只有民族团结,才能使祖国的发展更有活力。大学生要做的就是坚持正确的立场,反对一切危害“祖国统一”的言论与行为,应不为政治人物的挑拨离间所动,尽自己所能促进民族的互相理解,互相包容,维护民族团结;应站在时代的最前端,不断地完善自己,跟上时代的脚步,为民族的大团结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大学生,团结,尊重,维护

一、民族的强大依赖于民族的团结

中国的稳定来之不易,从历史上看,中华民族每一段强盛时期,都是人民团结,和睦相处在祖国大家庭内。一旦出现分裂,则招致外强入侵、国破家亡、民不聊生。我国各朝各代就为处理民族问题而出谋划策。有以“和亲”来亲和少数民族的汉朝;有文成公主南嫁吐蕃安抚少数民族的唐朝;还有少数民族统一全国的元朝和清朝。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为民族团结,处理民族问题的典例,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发展。从现实来看,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63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民族地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汉族与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以及各民族内部之间的关系融洽,民族地区的发展速度加快,社会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特色经济初步形成。通过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民族地区已成为我国重要农畜产品和重要工业产品的生产基地。新疆的棉花产量居全国第一,天然气产量居全国首位,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内蒙古牛奶产量居全国第一,原煤产量居全国第二位。广西已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蔗糖生产和综合利用基地;云南鲜花产量连续十多年位居全国第一。青海、西藏等民族地区充分利用发挥区域特色,使旅游业成为本地区的新兴产业,也成为了国家重要的资源战略接续区。国家加大对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民族地区安排了一批重大项目,修建了一批铁路、机场、高速公路、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项目。这些重点项目的实施和完工,增强了民族地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口岸建设的日新月

异,使得民族地区对外贸易日渐活跃。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有了大幅度提升。可以说,现在是我国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是各族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同时也是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最好的时期。这些成就来之不易,得益于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得益于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得益于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团结奋斗。

可见,民族的问题与祖国的发展问题是密切相关的。只有民族团结,才会有安定的社会环境;只有民族团结,才能使祖国的发展更有活力。因此,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国家分裂,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责任。我们的社会主义需要有一个和谐发展的环境,而民族的团结是祖国的发展、民族进步的重要因素,也是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因素。我国有56个不同的民族,他们各个都是优秀而传承着龙之血统的民族;中华之所以历尽了五千年的沧桑,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是因为我们的56个民族同气连枝,从不忘记自己的根,从不背弃自己的兄弟姐妹。中国只有一个民族,那就是延续着炎黄血脉的中华民族!我们坚信,在今后的日子里,各族儿女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为创造中华的灿烂未来而携手努力!

二、当代大学生与维护民族团结的关系

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国家分裂,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责任;加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是实现各民族团结和睦的基础。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建设的主力军,通过教育使大学生明白,多民族的发展史的主流是融合团结,不必为历史上短暂的分裂而烦恼,完全可以不必计较各民族之间在语言上、生活习惯上的些许不同;通过教育使大学生明白,各个民族主体都认同自己是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的一员,那些分裂主义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民族,中华民族文化之勃勃不息的生命力,正是因其能够兼容并蓄,能够以其宽阔的胸怀让任何民族都有归属感,最终消除民族差异,实现我们祖先天下大同的梦想!。

毛泽东指出:“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并发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团结起来”的伟大号召,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维护民族团结,民族团结与进步,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主旋律,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学生一定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教育,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经过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使

维护民族团结成为良好的社会风尚,使每一个公民都能自觉地履行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神圣义务,并把它当作自己应尽的一项义务。

不论是从个人,还是集体的角度去讲,维护民族团结,反对分裂都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应尽的责任与义务。维护民族团结的基础在于民族平等。没有地位的平等,民族团结无从谈起。团结是相互的,单方的团结是献媚。团结是利益上的双赢,不是单方面的忍让。民族团结是双方实力在现实地位上的反映,没有无用意的关心。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落实依法治国的需要;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需要。有利于贯彻实施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观。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的大好局面。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就更是我们祖国民族团结的希望。

三、大学生怎样维护民族团结

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庞大而又独特的群体,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大学生拥有着较高的文化水平,掌握着一定的生产技术,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意识,是一支重要的力量。尤其是在伴随改革开放一起成长的条件下,当代大学生深深受益于祖国发展带给大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大学生有能力也有义务为祖国发展民族团结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报答祖国的养育之恩。大学生在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方面可以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努力:

1、尊重少数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

多民族国家,许多少数民族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和习俗忌讳。尤其是像我们这样住在一个民族较多的城市的时候,更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少数民族的习惯和禁忌。俗话说“入乡随俗”在进入少数民族聚居区旅游时,要尊重他们的传统习俗和生活中的禁忌,切不可忽视礼俗或由于行动上的不慎而伤害他们的民族自尊心。

2、帮助不发达地区少数民族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与发展

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地理环境相对恶劣。从经济自身发展规律看,中国的经济布局是东部地区历来经济比较发达,文化也相对东部较弱。所以我们大学生可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适当的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也可以彻底的贯彻党中央“共同富裕”方针。

3、同一切危害民族团结的言论与行为做斗争

在09年的7.5事件就是以热比娅为首的三股势力在国外 勾结策划,遥控指挥的反党反社会反人类的制造混乱颠覆的严重暴力犯罪事件,是在一些外国势力的支持下,利用国内个别事端,通过捏造事实,蛊惑民心,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制造民族矛盾的典型分裂事件。其险恶用心昭然若揭,那 就是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对立,破坏稳定制造社会动荡,破坏改革开放发展成果,尤其是近十年来新疆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安宁的大好局面,破坏和谐的发展环境,破坏我国良好的大国形象,企图分裂国家。我们应该坚定正确的立场,拥护党的民族政策,民族理论,坚持党的领导,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

4、做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的事等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维护民族团结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事业,每一个民族都肩负着神圣的使命,团结才能共生共荣,团结才能共同进步。这种团结应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思想。促进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就是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手段。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要想所作为,就必须以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基本要求,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为祖国的发展,稳定和繁荣奋斗不息,塑造无悔的青春!

传媒学院1111班

第二篇:当代大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的关系范文

当代大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的关系

姓名:邢盼盼 年级:14级

学号:2014040640 学院:口腔医学院

摘要:

民族的问题与祖国的发展问题是密切相关的。只有民族团结,才会有安定的社会环境;只有民族团结,才能使祖国的发展更有活力。大学生要做的只是坚持正确的立场,反对一切危害“祖国统一”的言论与行为。不论是从个人,还是集体的角度去讲,维护民族团结,反对分裂都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应尽的责任与义务。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不断地完善自己,跟上时代的脚步。为民族的大团结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键字 :

大学生,民族团结,民族问题,尊重,维护

一、民族问题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

民族问题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民族问题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交融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民族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具有不同的内容、表现和特点。民族的产生和存在与国家的产生和存在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类社会发展中最早形成的民族与最早出现的国家大体上是同时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城乡之间的对立是随着野蛮向文明的过渡、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渡、地方局限性向民族的过渡而开始的。”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产阶级民主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民族的形成是同时进行的。在这个时期,国家的形成对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形成了西欧的民族国家。在民族形成后的整个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单一民族国家还是多民族国家,民族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与国家的存在和发展密切联系着的。现今世界上共有3000多个民族,居住在200多个国家中。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多民族国家,严格意义上的单一民族国家正在消失。在多民族国家中,由各民族共同利益而构成的国家利益至高无上。任何单个民族的利益,都必须服从于国家的整体利益。同一民族居住在不同的国家,特别是邻近国家,如果不处理好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而把民族的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不仅会导致国家的混乱、民族间的冲突,甚至会引发国家之间的冲突和战争。这方面的事例和教训,古今屡见不鲜。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族问题涉及到民族与国家的关系。

人类社会是一个庞杂的有机体,一定的社包括一定的民族、阶级、种族等,并构成了该社会各方面的错综复杂的联系。一定的社会的民族问题是构成该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斯大林认为:“民族问题不能认为是什么独立存在的,一成不变的问题。民族问题只是改造现存制度总问题的一部分,它完全是由社会环境的条件、国家政权的性质并且一般的是由社会发展的全部进程决定的。”社会主义道路是解决中华民族问题应当坚持的正确道路。正确处理民族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

我们的社会主义需要有一个和谐发展的环境,而民族的团结是祖国的发展、民族进步的重要因素,也是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因素。而民族团结需要我国各民族共同维护,无论是少数民族、还是汉族都是我们这个中国大家庭中的一员,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华民族”。互相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信仰是各民族融合的基础。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

二、影响民族团结的因素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国各民族人民已成为社会主义大家庭的主人,各民族之间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当前,我国民族关系总的形势是好的,但也存在着影响民族团结的因素。

民族意识中消极的内容引发的问题。民族意识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牞只要有民族存在就会有民族意识。在民族意识中有积极向上、能激发本民族奋发图强的一面牞也有狭隘的只顾本民族利益而不顾其他民族和全局利益的一面。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时期各民族要求加快发展的民族意识日趋增强。这种民族意识是健康的是应该提倡和发扬的是民族发展进步的表现。但是民族意识中的消极因素也会增长,从而影响各民族的团结。例如,过分强调本民族的利益不顾其他民族与国家的利益,不能正确处理本民族与其他民族以及国家关系等等。对民族意识中消极的内容如果不注意正确引导,则有可能成为影响民族团结的因素。

经济利益引发的问题。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过程中对各种资源的开发利用,各民族所获经济利益的不均衡将会出现新的矛盾。民族地区的市场发育不健全,软、硬件水平不高,有的部门和企业可能会根据资源的市场取向投资上项目对民族地区考虑不均衡,使一些少数民族干部群众产生误解。随着经济体制的变革,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国家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民族地区的落后面貌,增强综合实力,调整了政策,由直接给钱给物改为基础设施建设一些长期依靠国家救济的干部和群众一时不理解。由此产生的情绪,容易影响民族关系值得高度重视和关注。

民族文化差异引发的问题。我国共有56个民族,各民族都有自己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在房屋建筑、风俗习惯、禁忌信仰、婚丧嫁娶、劳动生产等文化传统方面都凸显出鲜明的民族个性。民族文化是构成民族的重要因素,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我国各民族的传统文化绝大多数是健康的,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建设的宝贵财富。但是由于民族不同,文化各异,尤其是风俗习俗的差别,各民族在交往中必然会发生矛盾和碰撞,造成民族之间的摩擦。这种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和矛盾,在我国现阶段还会长期存在。由此引发的问题将会影响各民族的团结。

西方敌对势力引发的问题。我国少数民族中有30多个是跨境民族,而且民族地区大多位于祖国的边疆与十几个国家接壤,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史上,帝国主义国家曾多次侵略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渗透和分裂活动,均被我国各族人民挫败了。近年来,西方敌对势力又妄图利用民族、宗教问题干涉中国内政。利用分裂主义组织搞分裂活动,破坏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稳定和民族团结。因此,西方敌对势力的渗透和破坏,是当前影响我国民族团结的主要因素之一。总之,各民族政治上的平等实现后,在经济、文化发展上的差别依然存在。其次,在社会主义阶段,各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在某些具体权益,主要是经济权益疗面,民族之问仍会发生一些矛盾和纠纷。第三,在风俗习惯和吾言文字等方面,由于相互了解或尊重不够,也容易造成某些误会和纠纷。第四,民族问题在一些地方往往和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如果对宗教问题处理不慎或不当,也会影响民族关系甚至酿或冲突。第五,由于种种原因,有些人有时会做出伤害民族感晴、损害民族团结的事情,甚至违法犯罪。第六,国际上敌对势力支持、纵容我国国内极少数民族分裂分子,进行分裂和破坏的活动还会长期存在下去。所有这些都表明民族问题在我国还是很值得我们重视的。

三、民族的强大有赖于民族的团结。

中国的稳定来之不易。自鸦片战争到新中国建立,中国人民经历百年战争,换来了民族独立,政局稳定,国际环境的基本安宁。改革开放30年艰苦奋斗,换来了经济的平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稳定提高,社会各方面的稳定发展。这来之不易的稳定不仅是几十年奋斗的成果,更是今后发展的保证。继往开来,我国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胜利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迫切需要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30年改革开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政治文化建设还不完善,民主法治体系还不健全,尤其是经济发展还不平衡。加之各民族宗教信仰差异,都难免或势必不稳定的因素,加之国内三股势力和国外敌对势力都别有用心无时无刻不在煽动挑衅制造会乱。加强内部团结,维护稳定局势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因此,团结稳定之重,重于泰山。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坚持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重原则。

从历史上看,中华民族每一段强盛时期,都是人民团结,和睦相处在祖国大家庭内。一旦出现分裂,则招致外强入侵、国破家亡、民不聊生。我国各朝各代就为处理民族问题而出谋划策。有以“和亲”来亲和少数民族的汉朝;有文成公主南嫁吐蕃安抚少数民族的唐朝;还有少数民族统一全国的元朝和清朝。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为民族团结,处理民族问题的典例,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发展。从现实来看,祖国统一将对民族的振兴产生巨大的推动力。经济上,大陆丰富的原材料、广阔的市场和充足的劳动力,与港澳台的资金、技术等形成优势互补。军事上,统一将消除两岸之间的敌对状态,两岸一致对外,可以消除民族内耗。两岸人民可用更多的人力物力致力于发展建设,国家的整体防务能力则大大增强。政治上,祖国的统一将消除霸权主义牵制中国发展的一张王牌,台湾同胞与祖国其它地区人民一道共享国家的尊严和荣誉,中国的国际地位将大大提高。

可见,民族的问题与祖国的发展问题是密切相关的。只有民族团结,才会有安定的社会环境;只有民族团结,才能使祖国的发展更有活力。因此,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国家分裂,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责任。我们的社会主义需要有一个和谐发展的环境,而民族的团结是祖国的发展、民族进步的重要因素,也是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因素。而民族团结需要我国各民族共同维护,无论是少数民族、还是汉族都是我们这个中国大家庭中的一员,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华民族”。互相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信仰是各民族融合的基础。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就更是我们祖国民族团结的希望。

四、当代大学生与维护民族团结的关系

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国家分裂,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责任;加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是实现各民族团结和睦的基础。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在学校更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时,按照教育部和国家民委以及学校的统一要求,主要采取课外活动的形式,采用团、队、班会,民族歌舞、民族团结故事会等方式,并积极配合学校的民族知识讲座,寓民族团结教育和文化娱乐、素质教育为一体,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民族团结与进步,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主旋律,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学生一定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教育,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经过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使维护民族团结成为良好的社会风尚,使每一个公民都能自觉地履行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神圣义务,同时也把它当作自己的一项应尽的义务。

有人说,维护民族团结是国家的事,与学生无关?这是绝对的错误的,不论是从个人,还是集体的角度去讲,维护民族团结,反对分裂都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应尽的责任与义务。维护民族团结的基础在于民族平等。没有地位的平等,民族团结无从谈起。团结是相互的,单方的团结是献媚。团结是利益上的双赢,不是单方面的忍让。民族团结是双方实力在现实地位上的反映,没有无用意的关心。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落实依法治国的需要;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需要。有利于贯彻实施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观。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的大好局面。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五、大学生怎样维护民族团结

五四运动,大学生作为急先锋高举民主科学两大旗帜,为了扫除旧封建旧礼教旧文化唤起国民的民主和科学精神而呐喊呼号奔走宣传不遗余力。中国大学生以其真挚的爱国热情,有力的实践行动,为民族独立,祖国富强而英勇战斗。中国大学生已经将个人生死远远置于祖国安危之后,已经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的发展紧紧的绑在一起。承传前人生生不息的爱国情怀,作为青年中的优秀群体,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尤其在当代,各国都致力于提高综合国力,竞争异常激烈,做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做两个文明建设的宣传者倡导者和实践者是大学生肩上神圣的使命。当代大学生有责任有义务为祖国的安定民族的团结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

相信每个人都是热爱和平的,只希望每个民族的同胞都能够相亲相爱!大学生要做的只是坚持正确的立场,反对一切危害“祖国统一”的言论与行为。大学生在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方面可以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努力:

1、尊重少数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

多民族国家,许多少数民族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和习俗忌讳。尤其是像我们这样住在一个民族较多的城市的时候,更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少数民族的习惯和禁忌。俗话说:“入乡随俗。”在进入少数民族聚居区旅游时,要尊重他们的传统习俗和生活中的禁忌,切不可忽视礼俗或由于行动上的不慎而伤害他们的民族自尊心。

2、帮助不发达地区少数民族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与发展;

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地理环境相对恶劣。从经济自身发展规律看,中国的经济布局是东部地区历来经济比较发达,文化也相对东部较弱。所以我们大学生可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适当的帮助少数民族的地区发展,也可以彻底的贯彻党中央“共同富裕”方针。

3、同一切危害民族团结的言论与行为做斗争;

在09年7月5日,新疆突然爆发了打砸抢烧恶劣事件,给各族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给当地正常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破坏。大学生在面对这样的新闻时,应该坚定正确的立场,拥护党的民族政策,民族理论,坚持党的领导。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起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民族关系,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也互相离不开。同时建立起 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为基本原则,民族区域自治为基本制度,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民族政策体系和以《民族区域自治法》为主体的民族法律体系。改革开放30年来,民族地区GDP,财政收入,居民收入显著增长,用实实在在的实惠诠释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的改善。用铁的事实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真正为全中国人民谋幸福的使命,及克服困难举重若轻的有力领导。

4、做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的事等。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维护民族团结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事业,每一个民族都肩负着神圣职责,团结才能共生共荣,团结才能共同进步。这种团结应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思想。促进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就是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手段。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我们一定要自信面对未来。在这迅速变迁的世纪,一定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地完善自己,跟上时代的脚步。为民族的大团结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三篇:当代大学生如何维护民族团结

当代大学生如何维护民族团结,反对分裂

我们的国家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的共同奋斗创造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和璀璨文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情,民族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地区的稳定事关祖国边防巩固,社会长治久安;少数民族的发展事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没有少数民族的发展,就不可能有中华民族的振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中华民族是个大家庭,各族人民亲如兄弟姐妹。民族地区的进步和发展不但需要各族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进取,也需要经济发达地区的帮助和社会各方面献计出力。各民族互相合作、互相支持,就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国家分裂,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责任;加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是实现各民族团结和睦的基础。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在学校更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时,按照教育部和国家民委以及学校的统一要求,主要采取课外活动的形式,采用团、队、班会,民族歌舞、民族团结故事会等方式,并积极配合学校的民族知识讲座,寓民族团结教育和文化娱乐、素质教育为一体,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民族团结与进步,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主旋律,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之余,也引导同学们一定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教育,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引导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使维护民族团结成为良好的社会风尚,使每一个公民都能自觉地履行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神圣义务,同时也把它当作自己的一项应尽的义务

有人说,维护民族团结是国家的事,与学生无关? 这是绝对的错误的,不论是从个人,还是集体的角度去讲,维护民族团结,反对分裂都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应尽的责任与义务。维护民族团结的基础在于民族平等。没有地位的平等,民族团结无从谈起。团结是相互的,单方的团结是献媚。团结是利益上的双赢,不是单方面的忍让。民族团结是双方实力在现实地位上的反映,没有无用意的关心。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落实依法治国的需要;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需要。有利于贯彻实施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观。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的大好局面。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如何维护民族团结,反对分裂呢?

我觉得,当代大学生首先应具有爱国意志、民族意识,热爱我们的祖国,以作为中华民族的人为骄傲。同时努力学习将来更好地报答祖国,.关心国家大事,爱护国家的公共设施。具有社会公德,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同破坏国家统一、威胁国家公共安全的行为做坚决斗争,配合政府等国家机关的工作。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人才,一定要自信面对未来。在这迅速变迁的世纪,一定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跟上时代的脚步。和平和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和平时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重要条件。民族的团结和稳定对祖国的和平和发展很重要;祖国的统一和独立,对国家的和平和发展很重要。从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来说。我国在各民族一律平等下的民族团结和祖国的统一,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历史和国家赋予每个人的神圣责任;同时,依据宪法规定,公民要认真履行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基本义务,自觉同一切危害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行为做斗争,一切危害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行为将受到国家法律的严厉惩罚。祖国统一和民族统团结,是国家的重要职能,也是我们的重要国策,更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和艰难的历史过程。所有的地方都是国家的一部分,所有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都要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这是我国各族人民的职责和义务

大学生在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方面可以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努力: 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与文化习惯;参与乃至帮助不发达地区少数民族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与发展;同一切危害民族团结的言论与行为做斗争;做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的事等。

中国采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着力消除历史遗留下来的民族歧视和民族隔阂,促进各民族团结发展;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的少数民族人口流动更加频繁,城市化、散居化趋势日益明显。为保障城市和散居地区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国家制定实施《城市民族工作条例》、《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切实加强服务与管理,重点帮助他们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满足他们在节庆、饮食、丧葬等方面的特殊需要。

在维护民族团结的实践中,国家既反对大民族主义,主要是大汉族主义,也反对地方民族主义.为妥善处置影响民族团结的矛盾和问题,中国坚持团结、教育、疏导、化解为主的方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避免事态扩大和矛盾激化。“国家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凡属违法犯罪的,不论涉及哪个民族、信仰何种宗教,都依法处理。”

中国的民族问题是中国的内部事务。中国政府坚决反对和抵制一切外部势力打着“民族”、“宗教”、“人权”的旗号插手、干预中国的民族问题,严密防范和依法打击境内外各种恐怖主义势力、分裂主义势力、极端主义势力对中国的渗透、破坏、颠覆活动。

大学生应该不为政治人物的挑拨离间所动,尽自己所能促进民族的互相理解,互相包容。求同存异,制造双赢远比强迫融合,粉饰太平要好得多。大学生理应站在时代的最前端,帮助各个民族包容理解,而非挑拨离间。一个和谐的社会需要容许不同,而非强制融合。大学生要为社会的和谐而竭尽全力。

历史和现实表明,民族团结友爱,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民族冲突纷争,则社会动荡、人民遭殃。

大学生应该都是有素质有文化的,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存有误会和矛盾,那是因为名族之间没有好好的去了解和沟通,在大学,少数民族同学和汉族同学接触的应该会很多,大家多接触,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多,汉族同学就多了解少数民族的风俗,并且尊重少数民族同学的风俗习惯,有些汉族人的确是很歧视少数民族,这样,久而久之,少数民族的人总觉得汉族人歧视自己,所以名族之间矛盾就更深了,但如果在大学,汉族同学多关心关心少数民族同学,相信少数民族的同胞的心也不是铁做的,他们也会感受到汉族同学的关心和温暖,时间久了,大家一定会和睦相处的,少数民族的同学回到家乡,肯定会告诉家乡的人,汉族人其实也很友善,这样一来,不是起到了维护名族团结、社会稳定的作用吗?相信每个人都是热爱和平的,只希望每个民族的同胞都能够相亲相爱!一般的普通大学生对促进国家统一的影响力几乎为零。大学生要做的只是坚持正确的立场,反对一切危害“祖国统一”的言论与行为。

作为新世纪的当代大学生要想所作为,就必须以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基本要求。只有切实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够符合高速发展变化的时代要求,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因而我们当代当代大学生要着眼于自身的全面发展,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用“三个代表”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政策水平和综合素质:加强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反对、抵制各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利己主义等腐朽思想:加强自身修养,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较强的法纪观念,提高心理素质,形成坚强的意志、健全的人格,克服价值观念混乱、理想信仰迷惘、政治意识淡化、道德行为失范的现象,在今后人生的奋斗的征途中,一定要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实现自身价值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扎扎实实、认认真真地学习好本领,练好基本功,掌握新的知识,使自己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视野开拓、胸怀宽广的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奋斗不息,塑造无悔的青春!

大学生如何维护民族团结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匹夫有责;覆巢之下,岂有完卵。——顾炎武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记得很小的时候就会唱这首歌了,当时因为表演一朵红花而高兴了老半天。而今,作为一名大学生重新唱起这首歌已经是十一年后的事了,感觉确实另外一种难以形容的味道。众所周知,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所追求的目标。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共同开拓了大好河山,创造了了灿烂的中国文化,形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在社会主义的今天,五十六个民族在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而努力。然而,最近几年来,却出现了不和谐的音符。

还记的,2008年4月7日,圣火在巴黎传递。极少数的藏独分子毫无人性地将黑手伸向了坐在轮椅上的金晶,竟试图从金晶手里抢走火炬。

还记的,2009年7月5日,以“热比娅”为首的民族分裂分子在乌鲁木齐人民广场,解放路,大巴扎,新华南路,外环路等多处猖狂的打砸抢烧,共死亡197人,1721人受伤。

这一幕幕如一把利剑刺痛着我的心。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们到底该做些什么呢?我在心底深深地问自己。

首先,我认为我们应该始终坚持中华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永远不可分裂的。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起平等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汉民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民族,各民族之间也分不开。任何想分裂中国的势力都不可能存在。

其次,大学生应该通过支教下乡等途径,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发展。大学生拥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掌握着一定的科学技术,我们有这个能力和义务去帮助那些少数民族家庭,在中国的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因为你经济问题,没有很多钱去请老师,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少数民族的发展。

另外,大学生可以开展些宣讲活动。在当今中国,虽然已经普及中学教育,但还有很多人处在半文盲状态,他们不知道怎么样的叫“民族团结”,而怎么样的又叫“民族分裂”。

那么我们大学生应该深入基层,开展以宣讲,医疗服务,社会调查为主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广大公民真正地与中国共产党站在统一战线上。

最后,我想说,大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的最好方法是“好好学习”。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只有熟练的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才能更好的报效自己的祖国。美国人曾说,钱学森可顶的上美国的五个师,我觉得何止五个师呢,人才的力量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所以在维护民族团结的问题上,有知识的人才是主力军,才能带领我们走向民族的道路。

新中国的大学生们,让我们肩负起民族统一之重任,大步迈向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吧!

1、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坚守政治信仰,拥护我党的民族政策

2、与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的分子做斗争

3、尊重其他民族的生活习惯

4、通过支教下乡等途径,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发展

5、通过开展各种宣传活动,普及我国的民族宗教政策

大学生应该都是有素质有文化的,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存有误会和矛盾,那是因为名族之间没有好好的去了解和沟通,在大学,少数民族同学和汉族同学接触的应该会很多,大家多接触,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多,汉族同学就多了解少数民族的风俗,并且尊重少数民族同学的风俗习惯,有些汉族人的确是很歧视少数民族,这样,久而久之,少数民族的人总觉得汉族人歧视自己,所以名族之间矛盾就更深了,但如果在大学,汉族同学多关心关心少数民族同学,相信少数民族同胞的心也不是铁做的,他们也会感受到汉族同学的关心和温暖,时间久了,大家一定会和睦相处的,少数民族的同学回到家乡,肯定会告诉家乡的人,汉族人其实也很友善,这样一来,不是起到了维护名族团结、社会稳定的作用吗?相信每个人都是热爱和平的,只希望每个民族的同胞都能够相亲相爱!

1、一般的普通大学生对促进国家统一的影响力几乎为零

大学生要做的只是坚持正确的立场,反对一切危害“祖国统一”的言论与行为。

2、大学生在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方面可以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努力

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与文化习惯;

参与乃至帮助不发达地区少数民族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与发展;

同一切危害民族团结的言论与行为做斗争;

做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的事等。

像昭君出塞,这是汉民族对少数民族的妥协退让,当然,也可以说是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民族的团结

“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我们要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珍惜民族之情。”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第三中学的阿卜力孜同学说。

第四篇: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论文

浅论我国民族理论与政策的成就及学习意义

内容摘要:中华民族是由许多民族共同体结合而成。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互相展,边疆地区和中原经济文化联系的加强,中华民族各族人民相互了解和依存关系的加深,进一步导致政治上的接近和结合,从而逐步为组成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而奠定基础。

全国统一集中的发展趋势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中国历史上统一与分裂的矛盾和斗争始终是有少数民族参加的在历史上不少朝代,如五胡十六国、北魏、辽、金、元、清,都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它们或者统一了中国大部,或者统一了全国,这就从政治上说明了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的历史。

“民族团结对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具有重要意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①

民族的团结和民族凝聚力的强弱,与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前途有密切关系,他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各民族的大团结是我国统一、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国家的安定,也就不能集中力量搞社会主义建设,各民族也就是去了依靠而难以发展。因此,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中的最高利益,也是个民族的共同愿望。

关键词:民族政策;成就;建国及改革开放以来;意义与启发

二.中国的民族政策及成就

(一)建国以来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面对中国56个民族长期共存且发展极不平衡,少数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比汉族相对滞后的实际情况,中国政府逐步制定 1

了一整套解决中华民族问题的政策体系,其主要内容如下:

(一)民族平等政策

(二)民族团结政策

(三)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四)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政策②

为推动各民族尽快走上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道路,国家还在财政、税收、金融、贸易、资源开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以及民族干部的培养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具体的特殊优惠政策帮助少数民族加快发展。

在政治方面,加大培养与任用少数民族干部,重视少数民族干部数量,质量的提高和结构的优化。

在经济方面,民族自治地方的教育,科技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

在民族文化方面,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发展。

总之,中国政府根据中国国情制定的一套民族政策以及这套政策的贯彻落实,确保了中国各少数民族的发展和民族地区五十多年的稳定。

(二)改革开放以来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民族理论政策进入了全面调整和系统创新的时期, 以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代表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先后对我国民族理论与政策进行了重大的发展与创新, 其理论成果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内容。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同阶段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理论政策先后形成了邓小平民族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民族理论以及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与政策等基本成果。这些不同阶段理论成果, 也是我国民族理论政策与时俱进, 勇于创新的充分体现, 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不同历史时期民族问题主要矛盾的差异性和阶段性特征。

党的第二代、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政策尽管表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点, 但都是围绕着正确处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民族问题这一中心的, 其基本思想既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民族理论一脉相承, 又与时俱进, 不断丰富创新, 形成了成熟的理论体、系, 是马列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 民族理论也是社会总理论的一部分。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归结起来就是: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由此, 我们可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民族理论部分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 也就是包括了邓小平民族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民族理论以及十六大以来民族理论的新发展在内的科学的民族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党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中, 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经验的理论结晶, 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 从邓小平民族理论直到十六大以来的新发展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以下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政策, 最集中地反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 从其内在的逻辑关系看, 该理论体系③主要由四个层次的基本内容构成:

(一)第一层次是关于民族概念及民族过程规律的理论

1.结合我国民族工作实践, 从特征描述角度对民族概念做出新界定, 提出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来说, 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在一些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宗教起着重要作用。

2.准确把握了民族过程的长期性。强调民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民族的消亡比阶级、国家的消亡还要久远, 从而以更加具体明确的表述阐明了民族存在的长期性。

3.科学阐述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发展过程的二重性特征。明确了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时期, 各民族间的共同因素在不断增多, 但民族特点、民族差异和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上的差距, 仍将长期存在。

(二)第二层次是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

1.准确界定和正确把握了民族问题的科学内涵及其基本特性。阐释了民族问题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 又包括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

系。强调在当今世界, 民族问题具有五个基本特性, 即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和重要性。

2.辩证阐明了民族问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强调我国的民族问题, 只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事业中才能逐步解决。

上面这两个层次的基础理论构成的理论基点,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奠定了坚实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基石。

(三)第三层次是关于解决我国民族问题基本原则的理论

1.强调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指出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各族人民都要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 自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我国的民族问题是我国的内部事务, 反对一切外部势力利用民族问题对我国进行渗透、破坏和颠覆活动。

2.重申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根本原则。指出各民族不分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发展程度高低, 一律平等。国家为少数民族创造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和条件, 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 各族人民都有义务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

3.强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制度保障。明确提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们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 必须长期坚持和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法》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律保障, 必须全面贯彻执行。这些基本原则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民族平等观, 反映了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处理国家与各民族之间政治和社会关系的基本原则, 是马列主义民族理论价值观和方法论与我国民族工作实践相结合的基本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理论支柱, 又是连结基础理论与我国民族工作实践的桥梁。

(四)第四层次是关于解决我国民族问题基本政策的理论

1.强调“三个离不开”的基本观点, 进一步明确了我国民族关系的本质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要求各族人民要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合作、互相帮助, 不断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重申“两个共同”的民族工作主题, 指出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

社会发展, 是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 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坚持科学发展观, 大力支持、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

3.提出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 支持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 鼓励各民族加强文化交流。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4.强调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是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关键, 是管长远、管根本的大事。要努力造就一支宏大的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是一项战略任务, 要大力培养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

这些基本政策是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工作实践的经验总结, 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时期民族自身发展及各民族之间关系发展的基本要求, 是马列主义民族理论基本价值观和方法论及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对我国新时期民族工作实践的具体要求, 也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正确的对策和措施。⑤

上述四个层次的具体内容逻辑严密, 层次分明, 内容丰富, 联系密切, 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的有机整体。

综上所述, 中国共产党的“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审时度势, 高瞻远瞩, 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华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 确立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建立了符合我国国情和各民族根本利益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方针政策, 领导我们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处理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④209-210 这条道路指导我国民族工作实践,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同时也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检验、创新和发展, 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的高度赞赏和衷心拥护。

三.学习民族理论与政策的意义与启发

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应该:

1.具有爱国意志、民族意识,热爱我们的祖国,以作为中华民族的人为骄傲。

2.努力学习将来更好地报答祖国。

3.关心国家大事,爱护国家的公共设施。具有社会公德,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

4.同破坏国家统一、威胁国家公共安全的行为做坚决斗争,配合政府等国家机关的工作。

5.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人才,一定要自信面对未来。在这迅速变迁的世纪,一定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跟上时代的脚步。

社会稳定是福,民族团结是福。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谋求复兴的曲折历史告诉我们,什么时候社会安定团结,各民族和睦相处,国家就能集中精力搞建设,人民生活才能得到保障和改善。

参考文献:

①黄健英,萨如拉,《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战略》中心民族大学出版1996.②中华民族区域自治法学(第二版)法律出版社吴宗金主编

③2005 年中发【2005】10 号文件提出的12 条

④《人民日报》2000年05月10日第2版

⑤史筠著《民族区域自治法概论》出版--《中华民族》1991年03期

第五篇: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论文

【内容摘要】蒙古族历史悠久,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落。于是“蒙古”开始成为民族的族称。蒙古族现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其服饰、婚礼、饮食具有自己本族的特色。

【关键词】历史 服饰 饮食 婚礼 祭祀

蒙古族始源于大约公元7世纪的唐朝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南岸)的一个部落,1206年,铁木真建蒙古大国,并被推为蒙古大汗,号成吉思汗,“蒙古”开始被作为一个民族的称呼。蒙古族自称“蒙古”。“蒙古”这一名称较早记载于《旧唐书》和《契丹国志》,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族”。蒙古族现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等省,人口581.39万(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

蒙古族服饰包括长袍、腰带、靴子、首饰等。但因地区不同在样式上有所差异。以女子长袍为例,科尔沁、喀喇沁地区的蒙古族受满族影响,多宽大直筒到脚跟的大袍。两侧开叉,领口和袖口多用套花贴边;锡林郭勒的蒙古人则穿肥大窄袖镶边不开叉的蒙古袍;布里亚特妇女穿束腰裙式起肩的长袍,而青海地区的蒙古人穿的长袍与藏族的长袍较为相近。除青海外,男子的服饰各地差别不大。春秋穿夹袍,夏季着单袍,冬季着棉袍或皮袍。蒙古族男装多为蓝、棕色,女装喜欢用红、粉、绿、天蓝色。腰带是蒙古族腐蚀的重要组成部分,用长三四米的绸缎或棉布制成。蒙古靴子分皮靴和布靴两种,蒙古靴做工精细,靴帮等处都有精美的图案。蒙古各部落服饰中区别最大的是妇女头饰,如巴尔虎部落,蒙古族妇女头饰为盘羊角式,科尔沁部落蒙古族妇女头饰为簪钗组合式,和硕特部落蒙古族头饰为简单朴素的双珠套发式,鄂尔多斯蒙古族部落妇女头饰最突出的特点是两侧的大发棒和穿有玛瑙、翡翠等珍宝石珠的链坠。

蒙古族传统饮食离不开肉和奶。肉以牛羊肉为主,喜将新鲜骨带肉一起煮熟后用手拿着吃,俗称“手把肉”;或将新鲜肉切成条,风干后慢慢食用,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蒙古族创造了5套制作和保存有奶食品的方法。鲜牛奶经发酵、蒸、煮、晒等工序后,可以制成黄油、奶油、奶酒、奶干、奶皮等。蒙古人还爱吃携带方便、耐饿的炒米。奶茶是他们终日离不了的饮品。

传统饮品包括奶茶和奶酒。奶茶亦称蒙古茶,通常是将青砖茶或黑砖茶捣碎,放入开水锅煮沸,然后加入新鲜牛奶,一般为浅咖啡色。蒙古人传统的酿酒原料是马奶,古称马奶酒,常用于待客。

传统食品分为白食、红食、炒米、乳制食品、肉食、粮油。白食包括奶豆腐(也称奶干)、奶皮子。红食主要指全羊席,最出名的是烤全羊。乳制食品有奶茶、乌日莫、黄油、酸奶、奶豆腐、酸奶子、皮子、奶酒。肉食是蒙古族不可缺少的食物,有手把肉、肉粥、肉汤面、宝日斯等。蒙古族常吃的肉有马肉、驼肉、牛羊肉。

蒙古族民间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是相当于汉族春节的节日,亦称“白月”,传说与奶食的洁白有关,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节日的时间与春节大致相等。在锡林郭勒盟民间除过年节外,还在每年的夏天过“马奶节”。节前家家要宰羊做手把肉或全羊宴,还要挤马奶酿酒。马奶酒被认为是圣洁的饮料,献给尊敬的客人。那达慕大会:每年夏秋季牧闲时举行。“那达慕”在蒙古语中有娱乐或游戏之意。内容有摔跤、赛马、射箭、舞踏、以及物资交流等,解放后又增添了田径、球类比赛、文艺演出、图片展览、放映影片、交流生产经验等,成为蒙古族人们喜爱的盛会。鲁班节,是云南省通海县西城的一带蒙古族人民的传统节,每年农历四月初二举行,为期一天。燃灯节,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待夜幕降临,家家点燃酥油灯,以示欢庆。

蒙古族善于歌舞,民歌分为长短调两种,蒙古族舞蹈既能表现出男性的样刚豪迈,也能表现出女性曲线的优美,著名的舞蹈有顶碗和筷子舞。蒙古族的乐器也有很多种类,其中最为出名的是马头琴。马头琴是蒙古族拉弦乐器。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而得名。蒙古语称莫林胡兀尔(码头胡琴)。常用于独奏、合奏或民间歌舞、说唱伴奏,深受蒙古族人民的喜爱,广泛流行于内蒙古、新疆、甘肃、青海、云南以及东北等蒙古族聚居区。传统马头琴以硬东木做框板,正背两面蒙以马皮、牛皮或羊皮,皮面上彩绘民族图案,琴头雕刻精致的马头,先用长马尾合成。

此外蒙古族的乐器还包括笛子、呼日(四胡)、雅托噶(蒙古筝)、蒙古琵琶(好必斯)、蒙古四弦琴、恒格勒格(蒙古鼓)、蒙古族大鼓、蒙古族四胡等。

蒙古族因其长年过着游牧生活,所以蒙古包是蒙古族人民居住的主要方式。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宅的称呼,满语将家或屋称为“博”,因为谐音,所以后来叫成了“蒙古包”。蒙古族将自己的住房称为“格尔”,汉族人称蒙古包为“穹庐”或“毡房”等。蒙古包呈圆形尖顶,由圆形围壁(哈纳)和伞状顶架组成,外面覆以羊毛毡,再用毛绳固定。围壁、伞架均用木杆钉成。包顶留有天窗,通气透光。门小,木质,大多向南或向东南。蒙古包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具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搬运方便、非常适合于牧场放牧的牧民居住和使用。

由于分布广阔,各地婚俗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共同点是蒙古族青年男女结婚,要选择吉日,男方要给女方家送彩礼。彩礼要有现金、衣服、布匹、首饰、稻谷等。女方陪嫁的东西有柜子、被褥、衣服、首饰、电器、自行车、大米、瓜子等。结婚这一天新郎佩带火镰,蒙古刀和弓箭,致颂词、祝词和对歌等。东部地区接亲时新娘坐轿车,大门口对歌,洞房门口致颂词、祝词,更为精彩的是欢送送亲宾客时抢新郎的帽子,以试对方的机智勇敢和坐骑快慢。西部牧区婚礼中最为热闹而又比较完整的保留传统习俗的是鄂尔多斯婚礼。迎亲那天双方的亲戚朋友着盛装聚集在双方家中。接亲的队伍由新郎、接亲亲家、伴郎组成,新郎身背弓箭,男方的亲友们在门口以歌声送接亲队伍出发,新郎一行到女方家要绕蒙古包一圈,才能下马。伴娘此时用毛毡拦住新郎的队伍,开始对歌,伴娘要考问男方很多问题,男方的接亲亲家要对答如流,经过一番盘问,女方对接亲队伍的回答满意了,新郎才可以把礼物献上,伴娘撤去白毡请客人进蒙古包里,蒙古包里隆重的“与查”(全羊席)开始。新郎在歌声中向新娘父亲献上哈达。新娘此刻在另一座蒙古包里打扮一新与好友们依依惜别。宴席结束,新娘要去夫家了,娘家人唱着“送女歌”送行。接亲队伍回到新郎家,只见门前燃着两堆火,新郎要拉着新娘从火堆另一端端过来的鞭梢,从火中间走过。这仪式象征着爱情坚贞不渝,隐含纯洁辟邪、兴旺发达之意。进蒙古包后婚礼开始,揭去新娘头上的红盖头,新娘一一拜过公婆和亲戚长辈。新娘手持铜壶,新郎手端放有银杯的洒盘向宾客敬酒,被敬者一定要一次而尽,并祝新人幸福。婚礼进行高潮,丰富的宴席,醇香的美酒,宾客的欢歌起舞,包含了对新人的衷心祝愿。

祭祀:祭“腾格里”,蒙古音译,意为“天”。蒙古族萨满教观念之一。指上层世界,即天上;又指主宰一切自然现象的“天主”;还包含有“命运”的意思。敖包:最初是道路和境界的标志,起指路,辨别方向和行政区划的作用。祭敖包的时间,多在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的六、七、八月间。祭祀时,敖包插上树枝,树枝上挂五颜六色的布条或纸旗,旗上写经文,祭礼仪上大致有血祭、酒祭、火祭、玉祭等。

血祭:就是把自己喂养的牛、马、羊宰杀了,供奉在敖包之前。这种祭法由来已久,现在各另地方还有。相传游牧时代,蒙古族牧民把供自己生存的牛、马、羊等牲畜,看成是天地所赐,因此,祀天、地诸神时,就要宰杀牲畜来报答。

酒祭:就是把鲜奶、奶油,一滴一滴洒在“敖包”前,祈求平安幸福。这种祭神的风俗,也很早就有,(蒙古秘史)中称作“酒注礼”,至今有的地方还能看到。据说它的意思是说,神不仅要吃肉,也要饮酒喝奶子的。

火祭:就是在敖包前烧一大堆干树枝或一大堆牛、马、羊粪。祭祀时,各户都走近火边,念着自己家的姓氏,供上祭品,把“布呼勒玛哈”整羊肉,投到火里烧,烧得越旺越好。蒙古民族认为火最洁净,用火可以驱逐一切邪恶。

玉祭:在古代玉是昂贵的,它常常是祭神的供品,过去蒙古民族祭敖包时,也有这种礼祭,现在已经没有人用玉祭敖包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随着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蒙古族部分部落已经对自己的风俗习惯进行了改变,而因地区的不同一些风俗也产生了差异,但总体来说蒙古族的风俗习惯仍被较完整的保留下来。

下载当代大学生与民族团结的关系(民族理论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当代大学生与民族团结的关系(民族理论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民族理论与政策》期末课程论文

    发展新型的民族关系 以民族关系和谐促进 社会和谐摘要:社会主义新时期,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这是处理民族关系和推进和谐社会发展的基础。当前民族关系主要......

    当代大学生如何维护民族团结5篇

    当代大学生如何维护民族团结,反对分裂 我们的国家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的共同奋斗创造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和璀璨文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情,......

    依法治国与当代大学生生活的关系

    依法治国与当代大学生生活的关系 一、依法治国与大学生法制意识的关系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是建设社会主义伟大......

    中国梦与当代大学生的关系

    当代大学生与“中国梦” 内容摘要: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是国家的梦,也是国人的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习近平......

    论当代大学生与国防建设的关系

    论当代大学生与国防建设的关系 自尧舜禹时期当代,无论是封建社会制度,还是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国与国之间的领土争端,利益纠纷总是避无可避,国防是人类社会发展和安全需......

    民族理论与社会实践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实践教学 调查报告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文化保护 ——江西井冈山红色文化 姓名:学号:院系:专业:任课老师:完成时间: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文化保护 ——江西井冈山旅......

    当代医患关系论文(5篇)

    引导语:医患关系一直都是医院里面非常重要的需要处理的事情之一, 那么有关当代医患关系论文范文哪里有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当代医患关系论文,欢迎阅读!摘要:随着我......

    民族理论结课论文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民族问题都是世界上多民族国家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它影响着各国政府和人民,世界的安宁和稳定。世界上许多的多民族国家采用不同的民族政治制度来处理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