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近代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时间:2019-05-13 20:04: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解读近代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解读近代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第一篇:解读近代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解读近代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新陈代谢之近代中国社会

众所周知,所谓近代史,就是指自1840年鸦片战争起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个历史时期。而这个时期又以“五四”运动(1919)为界可划分为两个段落:前八十年和后三十年。这一百多年中,特别是前八十年,在中西剧烈碰撞、全面冲突的时代背景下 ,中国社会不断进行着新陈代谢,国人通过对西方国家实力的认识、认可 ,不断对民族意识进行了新的体认和改变 ,使近代民族意识走上了理性化发展的道路 ,指示了民族意识向理性化、现代化迈进的方向。

笔者认为,民族意识是历史与时代高度统一的产物,它始终离不开也不能离开历史和时代的大舞台。从来在西方眼中就是朦胧一团的中国,使得西方人对中国充满着模糊的想象。然而,历史终究不会留下这个悬念,水中望月,雾里看花也只能是过去的过去。

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犹如晴空霹雳一般惊醒了沉睡中的封建统治者,帝国主义列强的铁蹄毫不留情的踏碎了清王朝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的迷梦,“天朝物产丰盈,无不所有,愿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大清高宗纯皇帝圣训》,卷276,页13)的闭关也终究挺不住炮口下的震撼。战争失败了,强烈的刺激感终于使得中国官吏和知识分子中的少数爱国、开明的有识之士开始有了朦胧的民族觉醒意识,由此,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了。

要说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首先绝对不得不提这个人——林则

徐,曾经身为抗英主帅的他,深刻体会到中西之间武力的差距,对这种压力的目睹身受,使他终不能去怀。他给朋友写过一封信,对中西武器作了这样的对比:“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若内地之放排枪,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转展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而“内地将牟兵丁,虽不乏久列戎行之人,而皆勓面接仗,似此相距十里八里,彼此不见面而接仗者,未之前闻,故所谋往往相左”。(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第568-569页)。这显现了中国与西方之间的巨大落差。处在漩涡中心的林则徐便在时代波潮的鼓荡下成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所主持编译的《四洲志》、《华事夷言》、《在中国做鸦片贸易罪过论》,不仅是一种历史资料,而且记录了中华民族最初借助文字了解到的西方形象和情态。他是从闭塞风气中走出来的人,但是,战争的权威性,在于它把矛盾至于生死存亡之中,并用暴力戳破了一个窟窿,迫使人们去认识自己的对手。在中世纪与近代之交,林则徐观念大变,既表现了御悔的民族勇气,又表现了接纳新知识的开明。“惟林总督行事全与相反,署中养有善译之人,又指点洋商通事引水二三十位,官府四处探听,按日呈递。”(魏源 《海国图志》,卷81,页6)尽管林则徐的新知中仍然参合着种种旧见,但民族意识的觉醒也由此可见。同时期,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著名命题以及一整套兵械火器、养兵练兵之法的议论,作为一种时代思想,它又启迪了20年以后的洋务运动,创深痛巨唤起了民族改革旧物的最初意识。

然而鸦片战争以后,毕竟还只是少数人有民族觉醒意识。鸦片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中国古老东方的最后胜利。从此,中国同周围国家的传统关系日渐改变。而日本社会则由中国的遭遇中由震惊而自强,自己起来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中日甲午战争的爆发,当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时,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

正如“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这句话一样,中日甲午战争促成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认识的突变。梁启超指出:“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中日战争后,接踵而来的瓜分狂潮,更使中华民族的各阶级、各阶层普遍产生了亡国灭种的危机感。这种民族意识的空前壮大,无形中也导致了戊戌维新运动的兴起。

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为主要代表人物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的戊戌维新运动,虽然昙花一现,只经历短短的103天,但其历史意义却不能同日而语。笔者认为,首先它是一场爱国运动,它是中华民族意识觉醒的重要表现。其次,它又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运动过程中涌现出的一大批人民英雄都给了那些民族意识未曾觉醒的人们以莫大的启示。再者,知识分子是人民的大脑,揭示民族的使命是他们的使命。“县呈举人康祖诒等,为安危大计,乞下明诏,行大赏罚,迁都练兵,变通新法,以塞和款而拒外夷,保疆土而延国命,”(《公车上书记》,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上海石印书局石印本),“昔日本当安政间,受米舰之挫辱,而国民蜂起,遂成维新。”(《戊戌政

变记》,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33页)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反映出的时代意义是前人们所不可比拟的。以死相拼、勇往无前的“戊戌六君子”将他们的民族意识深深的烙在他们的心中。临刑前,谭嗣同引颈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他这句豪迈壮语,至今人任牵动着不少人的心扉。作为一场政治运动,戊戌政变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民族意识的觉醒在这场运动中继续的壮大蔓延着。

笔者总是认同这样一个事实,民族意识觉醒的深入必将导致文化革命运动的爆发,套用一句现成的话,可以叫做由自在到自为。所以说,辛亥革命的爆发当然也应归于此。1911年,黄花岗之役、保路运动、武昌起义浪翻波连,汇成辛亥风云。历史在革命、改良、民变和清廷的自我挽救之间终于做出了自己的选择。革命派以一往直前之气推翻了清王朝,终于革了数千年帝政之命。“皇帝倒了,辫子剪了”,它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既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也在新旧交替的历史进程里留下了自己不可磨灭的影响,同时更是将民族意识的觉醒推向了更高的层次。

此后,虽然经历了袁世凯盗取革命胜利的果实和孙中山二次革命的失败,但中华民族觉醒的意识已经深入民心。五四运动的爆发更是将此推向高潮。由此以后,社会主义力量也慢慢的踏上了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这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党,将肩负的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双重任务最终顺利的完成。笔者在此,不想对此做更

多的描述和解释,因为这时中华民族意识早已经完全觉醒,他们在继续着他们的胜利。正如毛泽东在1947年人民解放军又战略防御进入战略进攻之后,所说:“这是个历史的转折点,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个伟大的事变。”(《在华五十年——司徒雷登回忆录》,北京出版社1928年版,第259-260页)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偶然,但偶然的背后则是新陈代谢不可抗拒的必然性。经历了110年的屈辱和多难之后,中华民族终于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站起来了。

第二篇:论近代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论近代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摘要】:近代中国,随着亡国灭种危机的不断加深,在国内外的多重压力之下,为谋自救而觉醒的民族意识迅速成为最有效的社会动员资源。近代民族意识的产生与发展不可能完全脱离传统民族意识和观念的影响,二者往往内在关联、颉颃消长、交织重叠在一起,决定了近代中华民族意识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中国近代的不同精英个体及社会群体对中国传统民族意识有着不同汲取,从而对民族意识有着不同的认知及表达。他们的内在体认和外在表征勾勒出民族意识在近代中国的嬗变轨迹。中国近代民族意识旨归于孙中山之“三民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近代中国 民族意识 觉醒 清政府 中国近代 西方列强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改变了,这是几千年来封建中国未曾有过的剧烈变 化,相应的,在意识形态上必然要引起轰动。中国的封建主义思想是有一整套完整的、甚至顽固的体系的,但是在大规模的侵略战争的震动下以及随之而来的方资本主义文化的袭击下,原有的地主阶级思想必然相应要产生变化。

从近代思想史的发展来看,可以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一是鸦片战争时期,算是变化的开端、序幕;二是戊戌维新时期,形成近代时期第一次思想解放的高潮;三是义和团运动以后,1903 —1908年左右,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大论战,形成近代时期第二次思想解放高潮;四是辛亥革命失败,1915年开始的初期新文化运动,形成近代史上第三次思想解放,这股潮流发展到五四运动,形成大规模的思想解放高潮。—、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和魏源的思想。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林则徐是一位得到过最多赞誉的政治家。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1838年,林则徐受命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揭开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章,也不自觉地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幕。他认为西方有许多长处值得中国学习借鉴。林则徐夜夜仔细阅读、研究译文资料,并把译成中文的《澳门月报》编辑为《论中国》、《论茶叶》、《论禁烟》、《论用兵》、《论各国夷情》等5辑。最有价值的工作是他组织翻译了1836年伦敦出版、英国人慕瑞所著2《世界地理大全》,命名为《四洲志》,成为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介绍世界自然地理、社会历史状况的译著。

1841年,林则徐被流放途经扬州时,遇到了学识渊博的友人魏源,便把《四洲志》等有关资料交给魏源。魏源随后编出《海国图志》,书中概括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著名思想,正是源自林则徐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求富强,来抵抗西方侵略以求独立的爱国主义主张。

二、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 康有为是戊戌变法的中心人物,也是领导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的重要人物。他在思想上可以说是集资产阶级维新派改良思想之大成。然而更重要的是他和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初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的最大不同,是他首先是一位政治活动家,其次才是一位政治思想家。他对自从阶级维新思想发展的重要贡献就是他积极传播维新思想,并把它推展为政治运动。

1895年的甲午战争失败后,1898年由光绪帝帝主持的戊戌变法维新应运而生。甲午惨败,慈禧太后即对光绪帝说:“变法乃素志,同治 初即纳曾国藩议,派子弟出洋留学,造船制械,以图富强也。”“苟可致富强者,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光绪帝和维新派开始变法,但使许多与现存社会有利害关系 的社会集团和政治势力觉得受到了威胁。百日维新期间,上谕达一百一十多件,令人目不暇接。各地方官员都怨声载道。光绪帝严惩阻挠变法的官员,树敌太多。至于废除八股改革科举制度,又在庞大士人群体中引起普遍恐慌。

显然,由于威胁到慈禧太后的利益,戊戌变法最终失败。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意义。??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思想解放运动。它要帮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扩大资产阶级政治权力,符合近代中国发展的历史趋势,因此也是一次进步的政治改良运动。它传播了资产阶级新文化、新思想,批判封建主义旧文化、旧思想,又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它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他对资本主义参与政权,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传播资本主义思想是十分有利的。

三、义和团爱国运动

中国在1894年的甲午战争中被日本打败,被迫在1895年签署马关条约,显示了之前的洋务运动失败,再次引起欧洲列强的野心。外国的进占,更激发起山东各地的排外情绪。义和团运动纷纷展开义和团的反帝斗争,引起了帝国主义的恐惧,清政府处在八国联军和义和团两种势力之间,一派主张严厉镇压义和团,因为义和团源自白莲教;以慈禧一派主张利用义和团。因为他们感到自己已处于义和团的包围之下,剿之则即刻祸起肘腋,运动失败。义和团运动有不可磨灭的重大的历史意义:1它充分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顽强的反抗精神,它是五十年后中国人民革命伟大胜利的奠基石之一。它英勇地抗击了八国联军,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立即瓜分中国的狂妄野心.2.义和团运动沉重地打击了封建的清王朝,打乱了它的统治秩序,削弱了它的统治力量,揭露了它们的卖国面目。3义和团运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使人们逐渐懂得了要打倒帝国主义,必须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鼓舞了中国人民继续同帝国主义进行不懈的斗争,推动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对亚洲揭发运动也产生重要影响。

四、辛亥革命及民主思想的传播

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迅猛传播,震撼着中国思想界,并推动民主革命运动的到来。首先觉醒的是新兴知识分子群体。近代知识分子宣传民主革命学说,以报刊为重要阵地,创办了《江苏》、《浙江潮》、《苏报》、《中国白话报》等20多种政治性刊物;还出版发行了陈天华的《警世钟》、《猛回头》,邹容的《革命军》等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小册子130余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还翻译了不少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著作,蔡元培翻译了德国科培尔的《哲学要领》,严复翻译了赫胥黎的《天演论》、亚当斯密的《原富》等著作。

与民主思潮广泛传播的同时,国内外出现许多革命团体。影响较大的有兴中会、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和光复会。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成立。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作为政治纲领。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此后,辛亥革命大大开展起来,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3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但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失败。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新纪元,不只是推翻封建统治,也推倒了专制政体;不独摧毁以一族统治其他各族的因袭政权,却也创建了“民有、民治、民享”的中华国体,这不仅是中国有史以来政治上的大改造,也是一个变更国体的创举。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同时也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而且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此后不久,五四运动爆发,知识分子理论上的“中华民族”和“中国”的概念,深入人心,成为每一个中国人自我认同、民族意识崛起的契机。???“中华民族”概念的提出和明确,首先是借鉴了西方的民族主义思想,但是,并没有像西方民族主义那么狭隘,依然保留了中国传统中各民族共存、融和的成分。这一结果成为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基础,也为中国各民族团结一心,发展现代化解除了后顾之忧。站在历史长河的角度看,“中华民族”概念的明确,也彻底改变了中国传统的一个心态:原先自以为占据文化最高点的优越感,经由“中华民族”的概念,变为与世界各民族平等立足于世界。更主要的是,借由五四运动,“中华民族”概念的确立,使中国人意识到,民族之间的相互平等,不能靠别人赐予,只能靠自己争取。

???民族主义在当今世界,是保护我们自身权益的重要力量。但是,用更加广阔的一点的目光观察世界,我们还应该意识到,由西方酝酿产生、并推广到全世界的民族主义,也导致了为了维护小集团利益,而不顾他人、不顾人类整体利益的后果。因此,未来世界,不同民族的差异依然会存在,不同民族之间寻找并达成共同利益的趋势也将日益重要。对于前者,西方文化已经做到了,而且已经做过头了;对于后者,中国的传统文化,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换句话说,中国人既需要引入西方的民族主义来保护和发展自己,还需要避免踏上西方民族主义只顾自己、危害他人的道路。在用民族主义保护自己的同时,借助中国文化中宽容、共存的传统,力争在各民族之间找到共同的利益点。这将是中国对于人类的又一大贡献。

第三篇:中华美德故事 近代篇

中华美德故事

(近代篇)

五一班 杨博雯

愉快的暑假生活开始了,我遇见了一个新的朋友:中华美德故事(近代篇)。这本书讲述了千百年来,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上,不但形成了系统的道德理论和道德规范,而且这些理论和规范已经为人民群众的思想灵魂。

这本书分成了六各部分,每个部分有好多小故事。让人念念不忘。其中有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朱德的扁担、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 其中,我最喜欢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

我们学过一首描绘了长征的诗,《七律长征》(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天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篇小故事详细的描写了1934年,红军围剿失败,开始了二万五千里的长征。在长征途中,红军经历了许多的困难,但是,他们永不放弃。哪怕是艰险、有好多战士牺牲,他们也有一个坚定的目标,那就是坚持。最后,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主干力量!

这篇故事告诉我们,红军以英勇无畏、百折不饶的精神,谱写了人类历史上举世无双的英雄故事。

这个故事在我们的生活上有许多启发,就从这件事说起吧。事情是这样的:俗话说得好,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在这些名山之中,泰山之雄,华山之险,嵩山直绝,衡山之秀,恒山之奇。今天,我就去了五岳第一山:泰山。泰山海拔1545多千米,我就来到了大名鼎鼎的五岳独尊——泰山。我站在泰山脚下,因为是夏天嘛,云雾飘渺,根本看不到头吗!

只要我们有远大的志向,只要对一件事永不放弃,那你一定会成功的!

第四篇:中华少年_教材解读

中华少年教材解读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热爱祖国是人世间最纯洁最博大的情感,本诗作者以新时代中华少年的视角激情赞美了祖国,抒发了作为中华少年的由衷自豪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中华少年建设中华的坚强决心。

全诗共8个小节。第1节以壮丽广袤的神州大地做背景引出中华少年的飒爽英姿,这是全诗的总起。从结构上来说是先分后总,“雪莲”喻指纯洁,“海燕”喻指勇敢乐观,“雏鹰”喻指抱负远大,“山丹丹”喻指热烈顽强,末句小结中华少年是“神州大地生长的希望”。第2.3.4节分别从三个不同的视角展开:第2节是写祖国锦绣的山川哺育了中华少年;第3小节写祖国悠久的文化滋润着中华少年;第4节是写祖国特有的民族传统风俗滋养了中华少年。这三个小节结构上都是先分后总。第5节是回顾中华母亲的艰难历程,晓喻中华少年应该继承先辈的志愿。第6.7节是写中华少年的誓言,表达了中华少年的坚强决心和豪迈情怀。第8节是全诗的总结。

综观全诗,结构清楚,过渡自然,首尾照应,浑然一体。在感情节奏上,全诗句式匀整,节奏鲜明,句末押韵,朗读时能感受到很强的节奏韵律。8个小节一韵到底,朗诵时显得铿锵、悠远、激情。在方法上,本诗把直抒胸臆和借物(景、境)抒情融为一体,反复运用排比句和对偶句,突出了诗歌直接抒情的特点,每个小节中景的选择(如,“碧波环绕的宝岛”)、物的安排(如,“冰山上的雪莲”)、境的再现(如,“军舰长风破浪”)都极具匠心而融情,使无形的情感有了有形、有声、直观、可感的载体。

另外,本诗最大的艺术特色就是意象的选择极具匠心,中华少年的英姿、祖国山川的壮丽、东方文化的美丽、民族历史的苦难以及中华少年的铿锵宣告,都被作者巧妙地物化为一个个真实可感的形象,通过这些意象凝聚诗人独特感受,使情感具体化。

编排本诗的意图是让学生通过朗诵诗歌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因此,学习本诗,重在朗读,可以引导学生自由朗诵,也可以是分角色朗诵,还可以是表演朗诵。在反复的诵读中,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2.词句解析。(1)对句子的理解。

①东方之美滋养着龙的传人,/五千年文化植根在我们心田。这是本节的小结,也是对2.3.4小节的一个概括。屹立在世界东方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是她哺育了我们,培养了我们。朗诵时应充满感激、自豪之情。

②我们铭记着中华母亲的功德,/更不忘她承受的千灾百难。/黄河纤夫拉不直问号般的身躯,/长城的古砖挡不住洋炮的弹片。

这两句巧妙过渡。“我们铭记着中华母亲的功德”一句承上,是对2.3.4小节的总结,“更不忘她承受的千灾百难”是启下,领起本小节诗句的内容。后面选择的两个典型事例写出了祖国曾经遭受的屈辱,告诉我们落后就会被挨打。朗诵后三行要低沉缓慢。

③要做旗舰去长风破浪,/要做火箭去推动飞船,/要像利剑把贫穷斩断,/要用爱心把世界相连。

这是中华少年的铿锵誓言,表达了中华少年建设中华的坚强决心。这四个排比句和前面四个“不”字句形成鲜明对比,再加押“an”字韵,读起来琅琅上口,一气呵成,中华少年的爱国之心、自豪之情尽情流露。

(2)对词语的理解。

莽莽:形容原野辽阔,无边无际。

立地顶天:也作“顶天立地”,诗歌是为了押韵而变换。形容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蹒跚学步:学走路时,摇摆不稳的样子。强悍:强壮勇猛。

阳关道:原指古代经过阳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南)通向西域的大道,后来指通行便利的大道。比喻有光明前途的道路。

艳阳天:指明媚的春天。

二、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能读出内心的自豪,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2.通过分角色朗诵、表演朗诵,加深对这首诗的体会。

三、教学建议

1.本诗是一首朗诵诗,适合于分角色表演朗诵。

2.本文是本单元“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专题的最后一篇课文,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用朗诵这种形式,也可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因此,教学中,应安排各种形式的朗诵。(1)自由朗诵。这是分角色朗诵的基础,每个学生自由读,大声读,把诗读正确,读流畅,初步了解文中一些词句含义,整体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这样有利于准确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

(2)分角色朗诵。按照本诗甲、乙、丙、丁分配朗诵,可以四人小组合作读,也可全班分角色朗诵。

(3)表演朗诵。为了有利于情感的表达,可以采用化装表演朗诵,把甲、乙、丙、丁四个角色装扮成藏族、高山族、蒙古族、汉族少年,配上动听的音乐,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感世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3.读后,组织学生交流朗诵后的体会。可交流对诗句含义的理解,也可交流对诗句表达特点的感受,还可交流内心情感的体验。鼓励学生谈自己真实的想法。在这样的基础上再读全诗,自然达到“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的境地。

教学目标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诗意。

2.尝试分角色朗诵或表演朗诵,感受诗歌真挚的爱国热情和中华少年强烈的历史使命感。

课前准备

学生:自学课文,找一找,你可以从诗中找出哪些有所了解的景物、人物和事件?收集相关的资料。

读通,把课文读得字正腔圆。

1.自由朗读课文,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多读几遍,划出自己觉得最难读好的句子。2.同桌之间读一读课文,指出对方读得特别好的地方,一起读一读这些诗句。3.把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大组,分别承担“甲、乙、丙、丁”四个角色,一齐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适时纠正、指导。

读懂,把课文读得有声有色。

1.自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诗歌的情境,说说自己最喜欢读哪一个段落。2.指名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师适当指导与点拨。第1自然段:我们都是中华少年

引导学生划出“高原──雪莲”、“宝岛──乳燕”、“草原──雄鹰”、“黄土坡──红高粱”。

自由说说:

(1)透过这些词语,你有哪些与此相关的联想?(2)把四组词语联系起来想一想,你又想到了什么? 指名四位同学分角色朗读第一段诗句。第2自然段:共同的家园 大声朗读。

祖国的大好河山还有哪些给了你人生的启迪,借鉴诗歌的表达试着说一说。指名四位同学分角色朗读第二段诗句。第3.4自然段:千年文化、中华精神

在这两段诗中,出现了哪些你熟悉的先人与先烈?你最想跟同学们介绍的是哪一位? 指名学生作简要的发言,特别要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用典,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由五月端阳与爱国诗人屈原;中秋月色与中华传统等。

第5自然段:苦难的母亲,惊醒的睡狮 出示:

黄河的纤夫拉不直问号般的身躯,长城的古砖挡不住洋炮的弹片。

多次指名朗读这两句诗,引导学生联想,描述仿佛看见的场景。出示并提问:

啊!是七月的星火,南湖的航船,让东方的雄狮从噩梦中奋起。

教师:本句当中涉及的是哪儿一次重要的历史事件? “春天的故事”响彻大江南北,中华啊!展开了崭新的画卷。教师:这句诗写到了什么历史事件? 指名四位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三、四段诗句。第6.7.8自然段:中华的未来,少年去开创

四人小组为单位,练习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遇到不明白的诗句,可以问老师。指名小组,汇报朗读。教师作精要的点评,以肯定与鼓励为主。

读美,把课文读得声情并茂。1.自由朗读全文,试试用一两句简洁扼要的话,说说读了这一首诗的体会。2.推荐班级当中朗读最好的4位同学,分别担任“甲、乙、丙、丁”四个角色,表演朗读。在表演之前,提醒四位同学,先在自己的课文里做一些记号,以免在表演朗读的时候,读错句子。

3.四位学生表演朗读,有条件的为朗读配上背景音乐。4.自由组合,排练诗朗诵:《中华少年》。

第五篇:解读中华第一福

解读中华第一福

解读中华第一福1962年,周恩来总理批示重修恭王府,考古人员意外地在萃锦园的秘云洞内发现了失踪的康熙“福”字碑。总理得知后欣然将其命名为“中华第一福”,又称“天下第一福”。中华第一福的这个“福”字是恭王府福字碑拓本,是康熙皇帝在康熙盛年国运隆盛时的御笔书法。该“福”字自成一体,气势蓬勃,道劲有力,是康熙皇帝盛年极其珍贵的墨宝。位于北京什刹海西侧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恭王府有三绝”———西式门、戏楼和“福”字碑。其中以庋藏在萃锦园秘云洞内的“福”字碑最为珍贵,因为它是康熙御笔。而康熙一生罕有题字,今天的北京城内,除公文外,经考证的康熙题字只有三个:“无为”和“福”。“无为”二字书于交泰殿悬挂的匾额上,其意有二:一,告诫君王不必过多干涉臣子作为,行“无为之治”;二,交泰殿是朝廷与后宫分界之所,此匾乃是警醒后宫到此“无为”,不要干涉朝政。然而如此重要的匾额也未加盖“康熙御笔之宝”,而“福”字上却有“康熙御笔之宝”印玺加顶,足见康熙对其何等重视。康熙为什么会如此重视这个“福”字呢?康熙三岁没有了母亲,是孝庄皇太后一手把他抚养大的。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孝庄太后六十大寿将至,不料突染沉疴,康熙查知上古有“承帝事”请福续寿之说,遂决定为祖母请福。在沐浴斋戒三日之后,康熙精选了一只上镌“赐福苍生”正楷四金字的毛笔,在丝绢制作的纸笺上一气呵成写就了倾注对祖母挚爱的“福”字,并决定破例加盖“康熙御笔之宝”印玺———玉玺是皇帝权力的象征,一般只能盖在圣旨和重要的公务文件上,绝对不可能盖在一般的书法作品上———而且印玺即没有盖在“福”字的左下方,也没有盖在“福”字的右上方,而是郑重地盖在“福”字的正上方,寓意“鸿运当头,福星高照,镇天下所有妖邪”。太后自得到了这“福”字,百病全消,15年后,以75岁高龄得以善终。康熙倾注爱心所写的这个“福”字,有意无意间还创造了许多空前的纪录。首先由于“福”、“寿”二字字形差异太大,因此自古以来从未有哪个书法家把“福”、“寿”合为一字书写的,由此成为现存历代墨宝中惟一的将“福”、“寿”写在同一个字里的“福”字,堪称“福中有寿,福寿双全”之“福”。其次,这一“福”字中暗含“多子、多才(财)、多田、多寿、多福”数个汉字,是古往今来、独一无二的“五福”合一之“福”。第三,此“福”的书写不同于民间常用的饱满方正,其字形窄而狭长,为瘦,音谐“寿”,世称“长瘦福”,即长寿之福。也就是从这个“福”字起,清朝有了每年新年御赐“福”字的定例。孝庄太后于临终前为了永久保存孙子玄烨送给自己的弥为珍贵的“福”字,亲命将其刻在石碑上,伫立于宫内。不料传至乾隆时期,这块“福”字碑却神秘地失踪了!藏于皇宫的“福”字碑怎么跑到萃锦园了呢?据野史上说,是和坤从宫中偷运出的。他把“福”字碑镶嵌到园中秘云洞内的石壁上,而此石壁上隐藏了一个“寿”字,碑上的“福”字正好是那个“寿”字的一点,使这里成了“福中有寿,寿中有福”的风水宝地。对于这种说法笔者并不认同。皇宫戒备森严,和坤将一块石碑偷运出谈何容易?!再者,和坤第宅几易其主,岂有“福”字碑不被发现之理?!笔者最近看到一个资料,称乾隆将康熙的“福”字碑赐给了自己的宠臣和坤,和坤命人运来几千块太湖石,在萃锦园砌成京城一条巨龙,这条龙的位置正好在北京的龙脉上,他将“福”字碑藏在龙穴悉心供奉,称之为“洞天福地”。和坤从此洪福齐天,官运亨通,而且财源广进,一时富可敌国。嘉庆继位后,好几回想将“福”字碑迁回宫中,由于担心动了龙脉导致动摇大清江山的根基,没有付诸行动。这一说法迄今虽亦无史记可考,但笔者认为其可能性更大。

下载解读近代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word格式文档
下载解读近代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