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航局关于加快促进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
民航局关于加快促进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
民航各地区管理局,各航空运输公司,服务保障公司,各机场公司,局属各事业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决策和部署,根据国家加快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民航局决定进一步加快促进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现就有关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加快促进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 各单位要认真学习中央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充分认识加快促进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中央精神,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
加快促进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既是对国家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贡献,也是民航自身发展的需要,有利于缓解民航基础设施滞后的现状,为民航行业持续又好又快发展增强后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加快促进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组织机构
为加强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保证工作顺利进行,经研究,决定成立民航局加快促进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领
导小组及其办公室。领导小组组长由李家祥局长担任,副组长为王昌顺副局长,领导小组成员由民航局相关司局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民航局规划发展司。
三、近期加快促进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各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进一步加快促进民航基础设施建设。中央决定今年增加安排民航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0亿元,各单位要认真做好30亿元资金的项目实施和组织工作。
(二)各单位要按照“统筹兼顾,远近结合”的要求,在加快“十一五”建设项目进度,特别是中西部支线机场和西部干线机场建设项目的同时,对所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行一次系统的梳理,认真做好项目储备。按照在建项目、报批项目、未报批的“十一五”规划项目和具备条件拟提前实施的“十二五”规划项目分别进行梳理,提出各类项目的进度安排和2009年、2010年拟申请中央资金的民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及计划建议。
各地区管理局负责组织对本地区机场项目的梳理工作;民航局空管局负责空管系统项目的梳理工作;各航空运输公司,服务保障公司,民航局直属院校、科研等单位对各自项目进行梳理。各单位在梳理项目的同时,研究、提出本地区、本单位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具体方案和措施。
(三)加快灾后恢复重建各项工作是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十项措施之一,有关单位要将加快促进民航基础设施
建设工作与灾后重建工作相结合,根据中央精神和民航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的基本原则与要求,进一步加强对灾后重建工作的组织领导,抓紧、抓快、抓实相关工作。
民航西南、西北地区管理局要抓紧组织对本地区有关单位灾后重建项目的评审、审批和上报工作,项目单位要加快灾后重建项目可研报告的编制与上报。
四、加快促进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要求
(一)思想高度重视
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快促进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以扎实有效的具体工作行动,迅速有力地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将加快促进民航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近期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明确责任,加快进度,切实做好相关工作。
(二)加大前期力度
各单位要根据部署立即开展各项工作,积极行动,在加快在建、报批项目进度的同时,抓紧未报批项目的前期工作,抓紧启动开工一批有利于形成实物工作量、前期工作完备的项目,加快准备一批符合国家投向、已有规划的新项目,加大项目储备力度。
民航相关设计、咨询、施工、监理、质监单位也要调集力量,加快各环节工作进度,全力配合加快促进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三)严格项目管理
项目实施要严格遵循有关建设程序,符合土地、环保、节能
等方面的管理要求,落实好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
(四)确保工程质量
项目建设应严格执行国家及民航行业相关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强化施工管理,加强工程监理,确保工程质量。
(五)加强组织领导
各单位要认真组织、加强领导、积极协调。主动向空域、土地、环保等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汇报、沟通,积极争取项目相关各方的指导和支持,协调有序地推进民航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
五、强化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监督检查
各单位要按照各自职责,细化落实各实施环节责任制,提高工作透明度,切实管好用好政府资金。要严防新增投资用于不符合规定投向、不符合管理要求的建设项目;严防截留挪用、滞留不用和浪费建设资金。民航纪检监察部门要及时跟进,加强对项目的监督检查,坚决纠正和查处各种违规违纪行为。各单位要主动接受监督检查,确保资金安全,充分发挥投资效益。
近期民航局将安排有关部门赴部分单位就民航基础设施建设进展情况进行调研,调研时间和安排另行通知。
民航局
二00八年十一月十三日
抄:民航局有关司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发展改革委(局); 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上海民航新时代机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民航工程咨询公司、民航专业工程质量监督总站。
第二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扶贫开发工作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扶贫开发工作
——关于平利县扶贫开发工作的调研报告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改变农村贫困落后面貌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近年来,在上级政府和部门的支持下,我县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大发展,较快地推进了我县农村经济的繁荣。但是,通过调查发现,作为一个省定贫困县,我县的经济基础比较落后,贫困人口众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较为薄弱,极大的阻碍了我县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扶贫开发工作力度,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改变农村道路、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的现状,对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县农村基础设施现状
(一)农村公路建设情况
我县共有11个镇,190个村4个居委会,截止2011年底,全县境内农村公路总计通车里程1738公里,其中县道228公里,乡道270公里,村级道路1240公里。目前,我县的农村公路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地处秦巴山区,山大坡陡,地形崎岖,修建公路十分困难,仍存在公路技术等级低,抗灾能力差,通行能力差,设施不完善等现象,一旦遇到雨雪天气,交通无法保证畅通。在已建成的农村公路中,尚需维护整治、配套设施的比例较高。
县的农村通讯配套设施建设。
二、现阶段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扶贫开发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解决贫困农村群众行路难、用电难饮水难等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困难,通过近些年的努力,我县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农村基础设施的现状有所改观。但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角度来看,我县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比较薄弱,农村基础设施整体水平依然落后,抵御大灾大害的能力和对经济发展的承载力较弱。主要体现在: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不够
尽管省、市都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投资额度也显著增加,但由于需要投入的地方多,资金投向也过多倾向于交通、能源等全局性的基础产业,真正投入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的资金十分有限,所占比例也不高。而动员社会力量,多渠道筹资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总体来说还做得不够,仍缺乏有效的方法和途径。而广大农村由于经济发展比较滞后,相当部分村级集体经济来源少,增收难度大,缺乏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能力;农民收入低,群众虽有建设美好家园、改善生存环境的迫切愿望,无奈心有余而力不足,难以形成上下联动的投资合力。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筹规划
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渠道较为繁杂,建设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在改善农村民生上取得新突破。
对此,根据对我县的实际情况的具体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增加财政投入,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投入,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投资机制。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方略,针对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的现状,比照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历程,政府公共财政理应成为农村各项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主要的投资主体。为此,建议:一是把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由城市和工业转向农村和农业,全面建立向“三农”倾斜的公共财政分配体制,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比例,确保财政支农投入总量和比重逐步增加,确保土地出让金用于农村的比重不断提高,重点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根据建设工程量的大小和建设区域范围,一般跨村的大型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由政府公共财政主导投入,投资重点放在乡村公路、电力通讯、水利建设等大中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三是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维护费和提高财政补助标准。四是进一步探索财政补贴、免税以及信贷扶持等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新办法。县财政的投入应尽量采用直接投资或以工代赈、以奖代补、直接补贴等形式,让农民直接受益。
(二)积极争取项目,争取国家更多促进农村发展的扶持政策。201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农村扶贫
则,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进一步修订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同时,各部门要紧紧围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民增收等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并结合本部门实际,切实做好规划并尽快实施。尤其是扶贫部门,在做规划时要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优先安排,对于农村集中安置点上的基础设施要配套实施,零散农户可适当放松,从而更大地发挥农村基础设施在推进农村产业、经济发展上的规模效益。
(五)创新工作思路,加强管理。由于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涉及的部门较多,重建轻管、管理不到位、建管关系未理顺等问题较为突出。因此,建议:一是根据农村新的发展要求,按照市场经济运行方式制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办法,实行区别对待,宜统管则统管,宜租赁则租赁,能卖断则卖断。对农村小型基础设施的所有权进行变革,适合归集体的归集体、适合归个人的归个人,明确产权,规范运作,用市场管理代替政府管理。二是进一步规范完善“一事一议”制度,要在政策规定范围内,积极引导和组织农民投资投劳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农民把该办的事议好,把议定的事办好。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可通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组织来开展,这有利于集约利用各种资源和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目前,许多地方农民自发组织,成立各类协会来运作管理村级各项事务,非常成功,
第三篇:浅谈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浅谈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论文摘要: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改善的物质基础,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中国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只有抓住农村基础设施这个最薄弱和关键的环节,才能积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前进。
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改善的物质基础,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中国农村基础设施薄弱,与城市相比存在巨大差距。只有抓住农村基础设施这个最薄弱和关键的环节,才能为加快发展农村生产力提供坚实物质基础,才能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向前推进。
一、当前农村基础设施现状及问题
农村基础设施就是为发展农村生产和保证农民生活而提供的公共服务设施的总称。农村经济基础设施包括:交通,水利,能源,通信,教育,卫生等各个方面,它们是农村中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农村经济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与农村经济相互协调发展,而当前农村基础设施特别是“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活条件”的基础设施(主要是指节水灌溉、人畜饮水、农村道路、农村沼气、农村电力、牧区草场围拦等“六小”工程)存在很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1.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滞后,农业仍未从根本上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目前,全国仍有近一半左右的耕地缺少灌溉条件,基本上是“望天收”;现有灌区大都修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受当时经济和技术条件限制,一些工程设计标准低、配套差别,相当一部分老化失修、效益衰减;现有的水资源短缺矛盾突出,中国是世界上水资源较为短缺的国家之一,人均和耕地亩均水资源占有量少,季节性、区域性缺少问题突出;农业用水浪费、效率低的状况较为普遍,全国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47,与发达国家的70%~80%相比,中国灌溉用水效率低,在一定程度上又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矛盾。
2.近期农村公路建设的突出矛盾。经过多年的建设,中国农村公路已初具规模,解决了大多数老百姓出行难的问题,但许多地区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仍然以土路交通为主,遇到天气不好,道路泥泞;已建成的乡村公路密度偏低,路网结构不合理;部分已修建的沥青公路堡坎基脚不扎实、路面薄、使用时间短;路政管理力度不够,养护资金缺乏保障;在农村公路新建、重扩建过程中,少数农民缺乏大局意识,依赖性强;农村公路建设占地、拆迁和青苗补偿等工作难度加大,所有这些问题,给农村运输带来诸多不便,阻碍了商品的流通,给农民带来不少损失,影响了农民奔小康的步伐。
3.饮用水安全隐患大,供水水质、水量不达标。受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类不合理活动等因素影响,目前中国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仍较为突出。受工业污染影响和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固体废弃物等影响,污染物通过地表径流和农田渗漏,造成饮用水重金属矿物质农药等有害物质严重超标;受工业发展影响,部分地区地下水水位严重下降,造成饮用水水量短缺;受经济发展影响,偏远地区吃水困难,而自建水窖等储存的饮用水中微生物、细菌超标,使用时虽经过煮沸,但依然存在安全隐患,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产生活,亟须加快解决。
4.农村电力设施落后,用电贵、用点难。在农村电力改造方面,尽管国家做了很多的工作,使得农村电网结构明显改善,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度显著提高,但和其他地区相比,在总体上还比较薄弱,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农村电网明显落后,用电难、用电贵现象仍然存在;部分偏远地区甚至仍然没有解决生活用电问题。
5.农村社会事业投入低,设施简陋。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差、卫生基础设施落后、基层
计划生育服务能力滞后、公共文化设施不足等问题仍未从根本上改变。由于农村公共服务设施资源占有率低,农村居民公平享有上学、就医的机会大大低于城市居民,使得农村地区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的困难大,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比例高。
二、造成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的原因分析
之所以存在上述问题,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财政投资少。新中国成立后,城市的道路、供水、供电、学校、医院等都由财政投资建设,而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却大都由农民自己投资。虽然以前对农村也有投资,比如农业集体化时期,中国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更多集中在大江大河治理方面,而农村改革以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直存在投入不足,特别是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不足,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2.受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影响。集体经济时期,中国政府对农村公共投入资金总量虽然很小,但是相对绩效却很高。土地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以后,除少数地区外,农业集体化时期的集体资产也分配到户,以农户为主的这种家庭承包经营单位,虽然对农村公共产品具有强烈的依赖性,却缺乏对这些公共产品的保护和维护意识,致使原有的基础设施超期服役,有的甚至破坏严重,而新的基础设施鲜有投入,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农村集体经济无钱投入,农民投工投劳下降也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重要因素。在农业集体化时期,集体经济和“两工”(即农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曾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挥过积极作用。而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以来,一方面,中国农村集体经济十分薄弱,多数乡镇没有固定的集体收入来源,因此,根本无钱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农民对农村包括基建设施在内公益事业的劳务投入总量持续下降,特别是取消了农民“两工”(即农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和农业税以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和投入不足的问题更是雪上加霜。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措施
1.加大国家财政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方略,针对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的现状,参照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历程,政府公共财政理应成为农村各项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主要的投资主体。所以,各级政府要全面建立向三农倾斜的公共财政分配体制,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比例,确保财政支农投入总量和比重逐步增加,确保土地出让金用于农村的比重不断提高,重点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对基础设施的后续管理和维护也要安配相应的配套资金。
2.科学做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关规划。农村地域分散,各地区经济发展条件不同,不同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又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在制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关规划时,就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做到有重点、有特色,使基础设施建设在总体安排、科学部署指导下有序开展。加快城市交通、供水、电力、信息、广电、电信、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推进农村与城市基础设施互联共通,搭建起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网络,努力建设文明、小康、秀美的新农村。
3.大力建设农村基础设施。一是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力度。中国人均耕地少,而有基本灌溉设施的耕地更少,还不到总耕地面积的一半,并且其中有1/3灌溉耕地的农田水利设施已经年久失修,无法发挥正常功用。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我们只有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力度,大力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任务,鼓励和支持农民广泛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小流域综合治理、山区水利建设,普及推广节水灌溉技术。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节水灌溉,重点发展投资大、效益高的喷灌、滴灌、雾灌等节水灌溉模式以及地埋管道、软带微喷
等经济实用的节水灌溉模式,同时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与改革,以提升农田水利设施整体水平。二是大力建设农村公路。“要想富,先修路”,农村公路是农村地区最主要的甚至是一些地区唯一的运输通道,也是支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农业结构的调整、农副产品的深加工,都离不开公路交通提供的基础保障。只有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才能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三是加大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力度。尽快解决水污染严重地区和水量不足地区的饮用水安全问题,努力争取饮用水安全,使广大农民群众都能喝上安全清洁放心的饮用水。四是加大农村电力设施建设力度。农村电力是农村地区重要的基础设施,为了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就要加大农村电力设施建设力度。继续进行农村电网改造,解决农村居民用电价格高的问题,实现同网同价。启动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逐步解决无电地区居民生活生产用电问题。五是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就是要加强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成果,继续实施农村校舍改造工程,推进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扩大农村免费公共卫生服务和免疫范围,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体育事业,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标准,扩大农村生活保障覆盖面,努力推进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
4.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管理。过去农村基础设施建成后缺乏或根本没有有效维护和管理,导致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很快报废的现象较为普遍。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管理,就是要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提升其对各项公共事务各项财产的管理能力,从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实际出发,分类制定相应配套的管理办法,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引入利益驱动机制,强化农村基础设施的管理体制,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村基础设施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总之,我们要从广大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大力发展。
参考文献: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报告[R],2009.[2]中国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从城市转向农村[EB/OL].新华网
[3]郑风田,董筱丹,温铁军.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体制改革的“双重两难”[J].贵州社会科学,2010,(7).[4]滕长宏.法律视角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关问题研究——以农村公路建设为例[EB/OL].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11-02-07.[5]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EB/OL].新华网,2009-03-13.[6]陈光斌.加大农村投入力度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考
第四篇:关于印发民航基础设施建设贷款贴息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关于印发民航基础设施建设贷款贴息
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民航发[2008]18号
各地区管理局、民航各企事业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民航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基建贷款贴患管理,充分发挥民航政府性基金使用效益,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民航机场管理建设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财综(2007]78号)和《财政部民航总局关于印发(民航机场管理建设费财政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建[2008]1号)的规定,制定《民航基础设施建设贷款贴息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00八年三月十九日 民航基础设施建设贷款贴息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民航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民航政府性基金使用效益,引导鼓励社会各方参与民航建设,根据《民航机场管理建设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和《民航机场管理建设费财政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并商财政部同意,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民航基础设施建设贷款贴息资金(以下简称“贴息资金”)是指中央财政从民航机场管理建设费中安排的,专项用于民航基础设施建设贷款贴息的资金。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贷款是指项目建设单位(项目法人)从银行获得并符合本办法规定贴息条件的民航建设项目贷款。
第四条 贴患资金安排遵循鼓励生产、总量控制、突出重点、兼顾平衡的原则。
第二章 贴息范围
第五条 贴患资金优先用于符合民航总体发展规划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于重点扶持项目适当加大补贴力度。
第六条 自2006年1月1日起,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管理规定和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开工的民航建设投资项目,贷款金额在1000万元以上(含)的,纳入贷款贴息审核范围。包括以下项目:(一)民航运输机场新建、改扩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及配套保障设施建设项目;
(二)民航安全建设项目。
第七条 以下建设项目贷款不享受本贴患政策:
(一)已享受财政部门或其他政府部门贴患的基本建设项目贷款;
(二)未经有关部门批准,项目建设期延长或超概算发生的贷款;
(三)未履行贷款合同规定支付的逾期贷款利息、加息、罚息。
第八条 贴患期限原则上按项目建设期再延长3年确定。
第三章 贴息方式
第九条 贴患资金实行“先付后贴”的方式,即项目建设单位(项目法人)必须凭贷款银行开具的利息支付清单申请贴息。
第十条 贴息资金根据项目建设单位(项目法人)符合本办法规定贴息条件的银行贷款实际支付利息数、当年贴补率和银行贷款余额计算确定。
贴补率由民航总局会同财政部根据贴患资金预算控制总量、银行同期贷款利率和申请贴息建设项目情况一年一定。贴息数额不高于当期实际支付的银行贷款利息数额。
第四章 贴息资金申报审核及下达
第十一条 年初,民航总局会同财政部根据建设投资需求、贷款规模以及资金状况确定贴患资金规模,列入民航总局部门预算。
第十二条 符合本办法规定贴息范围的项目,由项目建设单位(项目法人)于每年2月底前向所在地的地区管理局提出上一贴息贴息申请,提交相应申报资料,并对其真实性负责。
申报资料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一)申请报告;
(二)建设项目批准文件;
(三)银行借款合同;
(四)借贷双方单位基本情况;
(五)上一贷款利患支付情况及凭证;
(六)民航总局和地区管理局认为有必要提供的其他资料。
第十三条 地区管理局按本办法规定对贴患申请进行初审,提出审核意见,于每年3月31日前报民航总局。
第十四条 民航总局对各地区管理局上报的贴息申请审核后,将贴息资金具体支出项目报财政部审批。
第十五条 各项目建设单位(项目法人)必须严格按照财政部批准的预算执行,除特殊情况外一律不得调整。对确需调整的项目,应当按照上述程序重新报批。第五章 贴息资金管理和使用
第十六条 民航总局根据批复的具体项目支出预算向财政部提出用款申请,资金支付管理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财政部、民航总局可暂缓或停止拨付贴息资金:
(一)因擅自改变主要建设内容和建设标准而超概算、超规模、超标准的;
(二)有关各方承诺事项未兑现或配套资金没有到位的;
(三)项目建设单位(项目法人)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或本办法规定的。
第十八条 贴息资金专款专用,任何单位不得截留、挪用。
第十九条 项目建设单位(项目法人)收到贴息资金后,分以下情况进行账务处理:在建项目作为递延收益处理,按照资产使用寿命分期确认(最长不超过税务机关核定的资产折旧年限);竣工项目作为企业当期收益处理。
第二十条 年终,民航总局将贴息资金拨付、使用情况汇总,纳入部门决算报财政部审批。
第六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一条 各单位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管理和使用贴息资金。民航总局和财政部对贴息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发挥资金效益。
第二十二条 任何单位不得截留、挪用或弄虚作假骗取贴息资金。对于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有关规定的单位和个人,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制止和纠正,并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理。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民航总局商财政部负责解释。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大力开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可以“提升农村”、“加快农村”的发展的建设,给农村发展建设一个“加快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是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内在需要,近几年,本市农村的公共事业较以往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可从2005有关部门对 100 个村庄的随机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不容乐观。%的村庄没有安装自来水,%的村自来水管道老化,导致管道渗漏,有的村庄自来水系统濒临崩溃,人畜饮水困难,100%的村庄基本上没有下水道和污水处理系统,没有集中的化粪池,没有按标准对粪便做无害处理,农户基本上仍使用传统的家庭粪坑;%的村庄内有主干路、干路和支路穿过而没有道路交通管理设施,或者道路交通管理设施不齐全;许多村庄基本上没有公共消防设施和消防装备;大多数村庄的生活固体垃圾在未经处理或未经分类的情况下填埋;许多村庄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受到污染;有养殖场的村庄缺少对家禽粪便进行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的设施,许多家庭养殖户的生产污水与生活污水混流,随意排放出院。
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滞缓已严重影响了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农村公共设施匮乏,面貌落后,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历史欠债较多,公共财政对农村建设与扶持力度不
够。建议:
1、在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的前提下,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建设的投入。
2、要按照较高的标准,以提高生活安全质量为主线,以改善农村给排水和公共卫生条件为中心,加快提高与农村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设施水平,重点规划好污水、垃圾等排泄物处理系统的硬件建设与体制建设。
3、积极探索运用市场经济机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途径。农村建设不可能由政府全包下来,应当在政府投入的引导下,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引进社会力量,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作用。
4、坚持以人为本,正确处理发展的协调性与维护人民群众的关系,妥善处理发展的进度,改革的力度和人民群众可承受程度的关系,切忌乱摊派,让农民过度负债。
5、应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核心作用,组织带领广大农民自主参与,积极投入农村建设,凝聚和壮大村民自主建设家园的力量。
6、要坚持因地制宜,积极编制行动计划,量力而行,分步实施。
7、提高设施利用率,避免闲置浪费,切忌重建设、轻管理。